开展培育教育,形成办学特色

开展培育教育,形成办学特色

一、实施养成教育 形成学校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于洁[1](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自立意识养成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徐子涵[2](2021)在《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吕鑫[3](2021)在《少年风采军校办学观念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银川市A小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闫佳伟[4](2021)在《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立德树人的重要价值意义在该意见中得到了明确规定,并将其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核心,也是实现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重要要求。21世纪以来,课程改革不断推动着教育体系的深化,使我国的教育既满足时代性又具有规律性。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有力推动着育人方式的不断变革,使我国在提高育人水平的同时也能提升国民素质,对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教育发展的前瞻性与人才培养时代性具有重大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中学阶段处于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在学校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与长远意义。因此中学的教育需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旗帜,在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上严格遵循党的教育大政方针,秉持学校的立校文化与育人目标,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本研究充分认识到当前中学阶段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要性,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了研究与探索。首先,本研究从正本清源的角度,对立德树人进行历史溯源与理论研究,基于传统文化及近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中立德树人的发展研究,结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教育方针与育人导向的分析,深入探讨了新时代背景下立德树人的历史使命、时代责任、具体内涵与价值意义。其次,基于现实审视的角度,对本研究中的个案F中学立德树人实践进行研究,并将实践工作与《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进行对标分析,从课程、文化、活动、实践、管理、协同六个维度,将该校德育工作进行归类梳理。从立德树人的顶层设计、实践落地、管理效能三个角度对个案进行研究,总结该校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方面的有益经验与成功做法。通过问卷调查与访谈研究,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中的目标、内容和协同机制三方面,反思出当前该校主要面临的德育目标体系建构不清、大中小幼德育体系衔接不畅、德育课程体系建构不全、德育综合实践创新力度不大、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程度不高等亟需进一步提升的问题。在反思的基础上,从《指南》指要求的六个维度出发重构该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实施路径。最后,本研究继续聚焦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诸多要素中核心的三方面内容,即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以及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给出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完善建议。

侯有燕[5](2020)在《养成教育目标下高中宿舍管理思路研究 ——以重庆市T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近年来养成教育的实施与推广过程中,很多高中学校都忽视了宿舍管理中养成教育的实施与推广。宿舍作为高中学生生活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自然也是学校对于学生管理的不可或缺的职能,同时也是高中进行宿舍管理有效的载体与平台。并且随着近年来,高中管理制度改革与完善,高中寄宿学生比例急剧上升,超过80%的高中生都选择了寄宿生活。如果学校管理忽视宿舍管理中的养成教育,不仅将不利于整个学校养成教育策略的实施与推进,也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与养成。重庆市T中学住校生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70%,宿舍管理是其学生管理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该校实施养成教育策略的重要载体与平台。基于此,本文提出以重庆市T中学为案例对养成教育目标下高中宿舍管理策略研究这一课题。本研究中的高中宿舍管理主要是指通过对学生宿舍的管理制度、管理队伍、寝室文化和学生发展等多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找到突破性的管理措施,提升管理质量。本文的宿舍管理的主体是宿舍管理部门或管理人员。宿舍管理的客体是T中学寄宿学生。在养成教育理论目标下,宿舍管理的目的有四个方面:一是为了引导寄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和价值观;二是为了强化寄宿学生的文明语言、行为规范;三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四是为了强化寄宿学生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养成教育理论目标下,宿舍管理的手段有六种策略选择,即:引导策略、约束策略、认知策略、强化策略、凝聚策略以及激励策略。本文从养成教育目标出发,重点介绍了养成教育的内涵、特点、功能以及四个发展阶段。指出了养成教育具有规范性、实践性、长期性的特点,指出了养成教育有引导功能、约束功能、认知功能、强化功能、凝聚功能以及激励功能。同时管理对象有被动接受期、勉强接受期、主动接受期和习惯形成期四个阶段。随后,重点以重庆市T中学为案例,综合运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以及实地访谈等研究方法开展对高中宿舍管理的调查研究,简要介绍了T中学的历史沿革,针对问卷、访谈结果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与访谈结果的分析。通过结果分析,发现与归纳总结出重庆市T中学养成教育理念下高中宿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宿舍管理中引导方法不足;宿舍管理中约束力度不够;缺乏激励奖惩措施,目的性与计划性不强。其产生的根源在于:对养成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人力、财力资源相对缺乏;宿舍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相关规范制度不够健全。最后在养成教育目标下根据归因分析,提出了具体应对思路建议,包括:实施科学养成教育的认知思路;健全相关规范制度的引导思路;加大人财物投入的强化思路;提升宿管人员水平的凝聚思路;开展多样化活动的激励思路;针对少数学生精准养成的约束思路。这些思路能切实提高T中学宿舍管理中养成教育的实施水平,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龙霞飞[6](2020)在《湖南农村小学“阅读·梦飞翔”项目实施效果调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阅读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近些年来,国家对中小学生阅读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统编本语文教材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高了阅读及阅读教学要求。然而,要有效落实教材和课标要求在农村中小学校还面临较多难以克服的困难。香港爱心人士2007年起就倡导设立了“阅读·梦飞翔”阅读资助项目,旨在通过向农村学校援建图书馆和开展教育培训来深入推动农村中小学生阅读,试图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促使学生养成自觉学习、文明生活的良好习惯,最终获得终身受用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实现提升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目的。项目落户湖南12年来,累积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在省内23个县(市)共建立了397个子项目,惠及学生超过23万人,对促进湖南农村学校改善阅读教育效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探讨湖南农村学校“阅读·梦飞翔”项目实施的效果及相关问题,目的是为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效果优化提供可行建议。主要采用调查法、访谈法调查吉首市、古丈县、双峰县、永兴县六所农村地区“阅读·梦飞翔”项目学校,发现在诸多学校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表现为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数量大幅提升、阅读教育和养成教育都得进一步提升、学校更注重校园阅读文化建设等方面,同时也还存在家庭阅读氛围一般、阅读交流频率不高、阅读指导形式单一、教师推荐书籍频率不高、阅读培训力度不够等急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保障、社会支持、家庭参与不足、项目方案落实不到位以及项目理念引导还不够深入等因素是关键原因。做好农村学校阅读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持续优化“阅读·梦飞翔”项目效果,需要从项目、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这五个层面同时推进。项目层面要完善“阅读育人”理念,强化理念宣传、培养优秀师资和加强示范引领;需要争取主管部门全面支持,将阅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阅读教育纳入教育评估考核范围、把阅读教育纳入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层面要积极营造全民阅读氛围,加强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定期举办农村阅读活动、组建“农村儿童阅读”志愿者服务团队;学校层面要创造性地实施阅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创新阅读教学模式、完善阅读培训机制、开展阅读教育专项督导;最后在家庭层面要主动配合阅读教育工作,重视子女的阅读教育、注重家校合作、建设阅读型家庭。

郭先快[7](2020)在《榆林市高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小学生成长的关键期,又是最佳期,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使学生的优良品行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榆林市高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实施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观点和改进措施,从而进一步深化关于小学生养成教育理论认识,丰富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思想内容,为榆林市高新区加强和改进小学生养成教育提供有益的实践指导。研究过程中,笔者充分阅读和梳理有关小学生养成教育研究成果文献,以及我国关于小学生养成教育政策文献的基础上,以榆林市高新区6所小学为研究对象,围绕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认识、养成教育政策落实、养成教育内容设计、养成教育活动的实施情况等设计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进行深入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榆林市高新区小学通过几年的小学生养成教育实践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主要是养成教育目标不够明确、内容不够系统全面、方法不够科学可行、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度较低、教育成效的评价导向乏力。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主要是相关主体对养成教育的认识不够清晰、落实养成教育政策的制度措施不够完备、教师实施养成教育的能力相对欠缺,养成教育评价结果运用的导向作用不足等。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政策要求和调查情况,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和改进榆林市高新区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一是提高认识,建立系统的小学生养成教育目标体系;二是落实国家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政策,健全养成教育的制度机制;三是形成系统的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体系,改进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教育效果;四是强化措施,提高小学生养成教育主要参与主体的素质能力;五是加强养成教育的理论与工作研究,强化成果的转化应用;六是完善养成教育的评价体系,注重评价结果导向作用发挥,增强养成教育实施的动力。

徐健[8](2020)在《内地新疆中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以广州市某职业学校为例》文中提出国家从2011年开始举办内地新疆中职班(简称内职班),根据新疆发展需要,选拔及组织初中毕业生到国家经济较发达地区接受职业教育,为新疆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劳动者和德技兼备人才,从而实现国家稳定、边疆发展、各民族和和美美、共同进步发展的目标。内职班学生不远千里到外地求学,长期离开家乡亲人,陌生的环境使到学生们有诸多的不适应,在学习、生活、实习中容易被民族分裂、极端宗教和暴力恐怖思想所毒害,导致他们文化传承消散、历史观念模糊、道路信心不足、价值信仰动摇等问题,极大地侵蚀和冲击内职班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因此本文从内职班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出发,梳理内职班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结构和实施路径,以广州市某职业学校为例调查分析内职班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现实状况,以此探寻加强内职班民族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的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方法。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家认同教育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是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概述。首先分析了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相关概念涵义,接着阐述了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主要内容及其结构层次:国家疆域认同教育是基础,中华民族认同教育是核心,政治制度认同教育是关键;最后,总结了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实施的三个路径:文化教育、民族融合和政治参与,通过教育实施,形成了“认知上的赞同性认同——情感上的归属性认同——信仰上的价值观认同”由浅入深的心理认同。第三章是实证调查分析。以广州市某职业学校为例,通过调查问卷、座谈会、跟踪访谈、心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的基本情况,分别指出了其中的积极方面、存在问题及原因。第四章是针对教育现状提出了加强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方法和对策。从立体内容、渠道载体和特色化活动三个方面加强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首先在教育内容上,以历史文化教育加强学生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认同;以制度认同教育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以行为养成教育让学生的价值信仰得到指导和升华。第二,拓展国家认同教育的渠道,开发教育新模式:改善“三混”工作、深化党员导师制和开发互联网教育资源。第三,通过校企合作、精准帮扶、反分裂斗争增强国家认同教育的实践成效,促使民族学生坚决反对民族分裂、极端宗教和暴力恐怖思想,坚定国家统一、和平发展的信念。

张华珂[9](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奉献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我国社会文明和谐发展的重要一环,但是社会的发展仅有奉献这一单纯的理论支撑是不行的,空喊空号、空做样子只会阻碍社会文明进步,这就需要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将自身的奉献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奉献理论与要求落实到现实的生活实践中,才能使奉献的价值在现实生活中得到真正发挥。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更应当重视奉献意识的养成,通过明确奉献意识的内容和意义,为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奠定基础。但是当前受到各种各样社会思潮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越来越呈现出个性化、多元化的特点,同时,由于受一些思潮的误导,大学生价值观念逐渐扭曲,奉献意识逐渐弱化,若放之任之,新时代大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可想而知,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及“中国梦”的实现都会造成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所以,把握新时代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内容,剖析新时代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探寻新时代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实现路径等一系列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内涵及意义。首先在“奉献”内涵、“奉献意识”内涵和养成教育内涵的基础上总结了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内涵,其次确定了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内容。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内容的明确提出可以避免奉献意识养成教育在内容方面出现偏离等问题,也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明确了教育内容和方向。最后,从大学生个人修养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三个方面阐释了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意义,体现了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部分主要围绕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产生影响问题的原因分析展开研究。首先,阐释了新时代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机遇和挑战,总体来说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总趋势是积极的,但不乏社会中的负面因素影响,即机遇与挑战并存。其次,根据当前现状及相关调查数据阐释了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教育理念重视不够、教育内容与现实脱轨、教育方式形式化以及学生排斥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最后,针对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对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以及社会、家庭、学校的不良风气,这四个方面分析了致使当前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产生问题的原因。第三部分主要针对新时代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学校层面探讨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实现路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进行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这有助于从学生自身心理层面出发为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主渠道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含括了奉献意识养成教育,通过抓好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深化学生对奉献意识的认识与认同;三是开展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校内、校外实践活动,通过校内身边榜样的感染,潜移默化学生自身的认知与行为,加之校外志愿服务活动的保障,有助于大学生的奉献意识实现真正外化;四是完善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激励机制建构,及时的反馈与激励有助于使学生体验到奉献意识养成上的满足感,进而吸引学生接受奉献意识养成教育;五是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的教育合力作用,通过优化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总体环境,帮助学生实现知情意行、全面和谐的发展,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道德高尚的时代新人。

齐崇伟[10](2020)在《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以四川省凉山州P县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彝族地区养成教育备受瞩目。虽然大体上按目标前行,但是在认识和做法上存在种种误区,出现诸如实践方面的功利性、强制性等问题,值得深入思考。本研究以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P县为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访谈、比较等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进行分析,力图结合彝族地区的地域特点、民族文化等,提出适切彝族学生身心特点的策略。全文共四个部分,各部分内容简要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从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已有研究综述、研究方法和思路,对本研究做以说明。第二部分是对民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理解。首先是养成教育的历史溯源和内涵;其次对学校教育和养成教育的关系进行论述,最后是民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有关概述。第三部分是凉山彝族自治州P县学校养成教育的调查和分析。通过对老师、家长、学生的访谈和扎根现场参与,提出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存在目标理解走样、教育内容陈旧、方法上间接与被动、形式单一和评价错位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有观念落后、教师队伍建设的制约、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分裂。第四部分是改善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策略。针对学校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本研究提出转变思想观念,改变旧习,依托彝族文化,丰富形式,提升教师素养,牢筑条件根基,增强学生主体,强调主动,改进评价方式,重视发展性评价等策略,以期促进彝族地区中小学生养成教育取得重要发展。

二、实施养成教育 形成学校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施养成教育 形成学校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以“立德树人”回应青少年成长时代挑战
        (二)用“落实机制”破解立德树人关键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立德树人
        (二)关于立德树人落实机制
        (三)关于中学德育工作
        (四)关于中学德育工作的国际比较
    三、研究问题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立德树人
        (二)落实机制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一章 正本清源: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与发展探寻
    一、关于立德树人的历史溯源
    二、党的教育方针与立德树人的发展探寻
        (一)党的历史实践赋予立德树人的使命与责任
        (二)关于新时代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研究
第二章 现实审视: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实践梳理
    一、个案F中学的基本情况
        (一)F中学办学发展历程与区域影响
        (二)F中学建校以来课程与教学改革历史梳理
    二、F中学立德树人工作实践研究样例
        (一)以“1247”工作模式为载体的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二)以贯通式架构为依托的思政一体化课程实施
        (三)以在体验中提升为追求的社会综合实践活动
        (四)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五)以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的家校合作工作
    三、依据《指南》分类梳理F中学工作实践
        (一)基于课程育人维度
        (二)基于文化育人维度
        (三)基于活动育人维度
        (四)基于实践育人维度
        (五)基于管理育人维度
        (六)基于协同育人维度
第三章 积极支撑: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有益经验
    一、基于顶层设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关注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
        (二)坚持学校改革规划的设计
        (三)统筹学校改革资源的协调
    二、以管理效能服务立德树人工作实施
        (一)强化制度建设
        (二)强化师资培育
    三、以实践落地保障立德树人工作效果
        (一)以五育并举为导向的全学科融合
        (二)家校社会的全过程协同
        (三)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全方位评价
第四章 内视反听: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问题反思
    一、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证分析
        (一)教师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二)学生层面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三)面向师生家长及居民的访谈与分析
        (四)基于实证研究的问题小结
    二、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目标机制问题
        (一)立德树人系统化实施有待加强
        (二)应重视立德树人诸多要素的良性互动
        (三)需强化全面响应育人方式变革意识
    三、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内容机制问题
        (一)顶层设计与底层实施的双线融合契合度不够
        (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中德育路径创新还需拓宽
        (三)需深化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课程、活动的深度融合
        (四)应更注重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宽视野
        (五)需强化破“五唯”背景下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四、立德树人工作落实的协同机制问题
        (一)需加速提升现代学校治理体系建设
        (二)德育一体化纵向衔接与横向融合还需提升
        (三)需建立教师专业发展与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
        (四)家校社三方协同育人发展不均衡
第五章 完善之路: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新建构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理论指导与内在逻辑
        (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二)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于《指南》六个维度重构F中学立德树人实施路径
        (一)课程育人:中小学一体化课程体系
        (二)文化育人:学校德育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活动育人:主体性德育活动体系
        (四)实践育人:依托团·队学生工作体系开展综合实践
        (五)管理育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六)协同育人:多要素协同育人体系
    三、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的重构建议
        (一)指向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目标机制
        (二)服务于育人目标的内容机制
        (三)落实“三全育人”的协同机制
参考文献
附录
    一、F中学学科德育渗透工作
    二、F中学家校委员会工作制度
    三、F中学教育综合改革自评报告
    四、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调查问卷报告
    五、F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访谈提纲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养成教育目标下高中宿舍管理思路研究 ——以重庆市T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五)研究内容与方法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一、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养成教育的内涵
    (二)养成教育的特点
    (三)养成教育的功能
    (四)养成教育的阶段
二、养成教育目标下高中宿舍管理现状分析
    (一)T中学简介
    (二)调查设计
    (三)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四)访谈结果分析
三、养成教育目标下高中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归因
    (一)养成教育目标下T中学宿舍管理存在的问题
    (二)养成教育目标下T中学宿舍管理存在问题归因
四、养成教育目标下高中宿舍管理思路研究
    (一)实施科学养成教育的认知思路
    (二)加大人财物投入的强化思路
    (三)提升宿管人员水平的凝聚思路
    (四)健全相关规范制度的引导思路
    (五)开展多样化活动的激励思路
    (六)少数学生精准养成的约束思路
五、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湖南农村小学“阅读·梦飞翔”项目实施效果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意义
    1.4 思路方法
    1.5 概念界定
第2章 湖南农村小学“阅读·梦飞翔”项目实施效果调查
    2.1 调查目的及对象
    2.2 问卷及访谈设计
        2.2.1 问卷内容与发放情况
        2.2.2 访谈内容的基本情况
    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2.3.1 阅读教育的认知情况
        2.3.2 阅读氛围的感知情况
        2.3.3 阅读时间与数量情况
        2.3.4 阅读习惯与方法情况
        2.3.5 阅读课程的实施情况
        2.3.6 项目实施的评价情况
    2.4 项目实施效果总体回顾
        2.4.1 项目实施取得的成绩
        2.4.2 项目实施存在的问题
第3章 湖南农村小学“阅读·梦飞翔”项目实施的优化建议
    3.1 完善“阅读育人”理念
        3.1.1 强化理念宣传
        3.1.2 培养优秀师资
        3.1.3 加强示范引领
    3.2 争取主管部门全面支持
        3.2.1 将阅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3.2.2 把阅读教育纳入教育评估考核范围
        3.2.3 把阅读素养纳入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
    3.3 积极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3.3.1 加强农村公共图书馆建设
        3.3.2 定期举办农村阅读活动
        3.3.3 组建“农村儿童阅读”志愿者服务团队
    3.4 创造性地实施阅读教育
        3.4.1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3.4.2 创新阅读教学模式
        3.4.3 完善阅读培训机制
        3.4.4 开展阅读专项督导
    3.5 主动配合阅读教育工作
        3.5.1 重视子女的阅读教育
        3.5.2 注重家校合作
        3.5.3 建设阅读型家庭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湖南农村小学“阅读·梦飞翔”项目实施效果的教师问卷
附录 B 湖南农村小学“阅读·梦飞翔”项目实施效果的学生问卷
附录 C 湖南农村小学“阅读·梦飞翔”项目实施效果的访谈提纲一
附录 D 湖南农村小学“阅读·梦飞翔”项目实施效果的访谈提纲二
附录 E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7)榆林市高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一)小学生养成教育是中外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
        (二)小学生养成教育是落实国家有关政策的必然要求
        (三)小学生养成教育是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着力点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概述
    一、概念界定
        (一)养成教育
        (二)小学生养成教育
    二、理论依据
        (一)关键期理论
        (二)条件反射理论
    三、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特点和意义
        (一)小学生特点分析
        (二)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基本目的
        (三)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意义
第三章 榆林市高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概述
        (一)调查内容设计及调查过程
        (二)调查结果统计
    二、榆林市高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生养成教育目标不够清晰明确
        (二)小学生养成教育内容不够系统全面
        (三)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不够科学可行
        (四)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度不够
        (五)养成教育的评价不够严谨规范
第四章 榆林市高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对养成教育的认识不清晰、重视不够
        (一)教育行政部门对小学生养成教育重视不够
        (二)学校与教师关于小学生养成教育理念陈旧
        (三)家庭和社会对小学生养成教育认识模糊
    二、养成教育政策贯彻落实的措施不够完备
        (一)应试教育拉偏了养成教育的方向
        (二)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推进养成教育的措施错位
        (三)学校实施养成教育制度措施的有效性不足
    三、教师组织实施养成教育的能力欠缺
        (一)教师关于养成教育的理论学习不足
        (二)教师开展养成教育的课程与活动设计能力偏低
        (三)教师实施养成教育的实践积累不足
    四、养成教育评价结果运用的导向作用不足
        (一)养成教育改革在政府评价小学办学质量中权重不足
        (二)学校对教师实施养成教育的成效评价失真
第五章 改进榆林市高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建立明确的小学生养成教育目标体系
        (一)学校养成教育的目标
        (二)家庭养成教育的目标
        (三)社会养成教育的目标
    二、完善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制度措施
        (一)健全落实国家政策的实施办法
        (二)完善地方小学生养成教育的政策措施
        (三)改革学校养成教育实施的机制
    三、改进养成教育的评价体系和结果运用
        (一)建立小学生养成教育的综合评价体系
        (二)注重养成教育评价结果在资源配置、学生升学方面的应用
    四、提高小学生养成教育主要参与主体的地位
        (一)突出学校教师和管理者在小学生养成教育中的主导地位
        (二)加强家校共育的力度
        (三) 扩大小学生养成教育社会主体的参与度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8)内地新疆中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以广州市某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概述
    2.1 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概念
        2.1.1 国家认同的基本概念
        2.1.2 国家认同教育的基本概念
        2.1.3 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基本概念
    2.2 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结构
        2.2.1 国家疆域认同教育是基础
        2.2.2 中华民族认同教育是核心
        2.2.3 政治制度认同教育是关键
    2.3 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实施路径
        2.3.1 通过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形成认知上的赞同性认同
        2.3.2 通过中华民族融合教育形成情感上的归属性认同
        2.3.3 通过政治参与体验教育形成信仰上的价值观认同
第三章 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现状及分析
    3.1 调查基本情况概述
        3.1.1 调查目的及问卷设计
        3.1.2 调查问卷的分发与回收
    3.2 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及国家认同教育的积极方面
        3.2.1 民族学生国家认同的积极状况
        3.2.2 民族学生认同教育的积极措施
    3.3 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存在的问题
        3.3.1 民族文化元素被忽视,思想政治课教学需完善
        3.3.2 不重视历史课程教育,学生难以形成历史认同
        3.3.3 忽略学生的辨析过程,制度认同教育成效不足
        3.3.4 缺少必要的社会实践,价值观念引导难以深入
第四章 加强内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对策
    4.1 完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夯实培育全过程
        4.1.1 加强历史文化教育,培育文化认同
        4.1.2 加强制度认同教育,提高道路自信
        4.1.3 加强行为养成教育,坚持价值引导
    4.2 拓展国家认同教育渠道,开发教育新模式
        4.2.1 完善“三混”工作,打造民族交融模式
        4.2.2 深化党员导师工作制,打造政党认同模式
        4.2.3 开发优质网络资源,打造“互联网+”模式
    4.3 开展特色化活动,提升国家认同教育成效
        4.3.1 校企融合,加强协同育人合作机制
        4.3.2 精准援助,推进民族学生帮扶力度
        4.3.3 结合反分裂斗争,坚定祖国统一信念
案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新疆内职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9)新时代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选题目的
        2.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二、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内涵、基本内容及意义
    (一)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界定
        1.奉献的内涵
        2.奉献意识的内涵及其特征
        3.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内涵
    (二)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基本内容
        1.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教育
        2.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
        3.加强集体主义意识的养成
        4.加强新时代责任感教育
    (三)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个人修养
        2.有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自我超越
三、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机遇挑战与影响因素分析
    (一)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面临的机遇
        2、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面临的挑战
    (二)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1.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理念还需进一步明晰
        2.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内容还需更加结合实际
        3.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方式还需多样化
        4.部分大学生对奉献意识教育具有排斥心理
    (三)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1.学校对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2.学校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制度不完善
        3.学校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健全
        4.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5.学生对奉献意识养成教育认识不到位
四、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进行奉献意识养成教育
        1.情感调适需求
        2.人际交往需求
        3.自我实现需求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
        1.其他课程加强配合力度,发挥协同效应
        2.抓好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
        3.采用学生喜爱的辅教形式进行教育
    (三)开展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实践活动
        1.积极开展以榜样教育为主的的校内实践活动
        2.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外志愿实践活动
    (四)完善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激励机制建构
        1.增强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激励机制建构的时效性
        2.增强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反馈机制建构的系统性
    (五)实现教育全方位协同育人
        1.发挥学校在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中的主导作用
        2.发挥家庭在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中的基础作用
        3.营造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
        4.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学位论文类
    (三)期刊论文类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以四川省凉山州P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已有研究综述
        1.3.1 相关研究的总体分析
        1.3.2 已有养成教育研究的主要内容
        1.3.3 已有研究取得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2 民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理解
    2.1 养成教育的历史和内涵
        2.1.1 养成教育的历史
        2.1.2 养成教育的内涵
    2.2 学校教育和养成教育
        2.2.1 养成教育是学校的职责和任务
        2.2.2 学校是实施养成教育的主渠道
    2.3 民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
        2.3.1 民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概述
        2.3.2 民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特点
        2.3.3 民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意义
3 凉山彝族自治州P县学校养成教育的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设计
        3.1.1 样本的基本情况
        3.1.2 调查方式的选择
        3.1.3 调查对象的确定
        3.1.4 资料收集与整理
    3.2 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
        3.2.1 目标走样
        3.2.2 内容陈旧
        3.2.3 方法被动
        3.2.4 形式单一
        3.2.5 评价错位
    3.3 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问题的原因
        3.3.1 养成教育观念的落后
        3.3.2 教师队伍建设的制约
        3.3.3 家庭与学校教育分裂
4 改善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策略
    4.1 转变思想观念,突破传统
        4.1.1 回归成长目标
        4.1.2 扩充时代内容
    4.2 依托彝族文化,丰富形式
        4.2.1 择取彝族文化,充实教育素材
        4.2.2 创设活动协会,拓宽实践渠道
        4.2.3 融合物质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4.3 提升教师素养,改善条件
        4.3.1 深化养成教育认识
        4.3.2 强化教育理论学习
        4.3.3 提升教育语言修养
    4.4 增强学生主体,强调主动
        4.4.1 认识自我
        4.4.2 摆脱依赖
        4.4.3 加强协作
    4.5 改进评价方式,引导发展
        4.5.1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4.5.2 采用多种评价方式
        4.5.3 引导学生自我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实施养成教育 形成学校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大学生自立意识养成教育研究[D]. 于洁.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新时代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路径研究[D]. 徐子涵.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3]少年风采军校办学观念下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以银川市A小学为例[D]. 吕鑫. 宁夏大学, 2021
  • [4]中学立德树人落实机制研究 ——以F中学为个案[D]. 闫佳伟.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养成教育目标下高中宿舍管理思路研究 ——以重庆市T中学为例[D]. 侯有燕. 西南大学, 2020(05)
  • [6]湖南农村小学“阅读·梦飞翔”项目实施效果调查研究[D]. 龙霞飞.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 [7]榆林市高新区小学生养成教育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研究[D]. 郭先快. 延安大学, 2020(12)
  • [8]内地新疆中职班民族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以广州市某职业学校为例[D]. 徐健. 广州大学, 2020(07)
  • [9]新时代大学生奉献意识养成教育研究[D]. 张华珂.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彝族地区学校养成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以四川省凉山州P县为例[D]. 齐崇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开展培育教育,形成办学特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