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现代建筑——满洲国外交部建筑特色

长春现代建筑——满洲国外交部建筑特色

一、长春近代建筑-伪满外交部的建筑特色(论文文献综述)

王雨婷[1](2021)在《长春伪满时期城市遗址评价及分区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东北全境,设立伪满洲国政权,长春成为伪满政权的中心。随后,日本殖民统治者在长春开始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把长春作为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实验场进行城市殖民建设。时至今日,长春仍旧保留众多伪满时期历史建筑和遗址。这些建筑是日本殖民历史的有力见证,是长春历史发展中的重要历史警示性遗产。2017年4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将伪满时期建筑群纳入“吉林省文物保护利用总体格局”,同年10月,长春市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称号,并建立历史文化街区对重点建筑群落予以重点保护。长春伪满时期建筑遗址零散分布于市区各地,大量建筑由于历史原因和城市的发展而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为了有效保护伪满时期的历史遗址,使其各方面历史信息和警示价值得以延续,发挥其见证历史、警示未来的功能,本文从警示遗迹资源保护与开发的角度出发,对长春市伪满建筑的历史性、原真性等研究价值、教育价值进行评价。采用地理空间分析的方法,结合长春伪满“新京”城市规划,对遗址的地理分布格局进行空间聚合度的研究,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建立长春市伪满遗址资源整合分区,对长春市的伪满遗址保护与开发提出建议。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长春市伪满建筑遗址一级遗址44个,二级23个,三级30个,四级20个。其中一级和二级遗址主要位于新民大街、人民广场以及伪满皇宫周边,相对得到较好保护;三级、四级主要位于崇智胡同、东朝阳路、南广场及西四道街等次级街路,遗址零散分布或低集聚性分布,总体能够保留遗址建筑的原真性,但是建筑的保护现状不佳,部分建筑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抢救式保护。(2)地理空间分析结果表明,伪满遗址具有聚簇式的空间分布和沿人民大街和新民大街主副轴线分布的显着特征。主城区划分为8个遗址资源整合分区,分别为人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南满铁路附属地街区、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伪满皇宫历史文化街区、南岭文教科卫文化街区、商埠及平民居住街区、新京火车站运输保护区、优良住宅街区。并以各遗址分区是否坐落及坐落空间的保护类型、分区中遗址数量为评价依据,对以上街区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其中一级、二级、三级分区各2个,四级和五级分区各1个。(3)针对伪满遗址资源现状,本论文提出三点保护与开发建议:根据伪满遗址空间集聚特征,建立“区-轴-点”三位一体的遗址保护措施,根据保护分区,以遗址分布的主要轴线开展保护工作,针对遗址点建立具体保护措施,建立综合性的保护体系;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保持伪满遗址原真性、特色性,保护其历史文化警示资源的特性;将伪满遗址结合伪满城市规划及伪满城市功能分区相结合,以分区模式对遗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保护,还原历史街区与建筑原貌,并与现代城市街区有效协调,促进遗址的保护与历史警示资源开发的可持续建设与发展。

陈镜宇[2](2021)在《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开发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域旅游策略在我国的实施与发展,我国已经步入全域旅游的时代,吉林省近年来一直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发展全域旅游事业并且已经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吉林省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建筑遗产资源丰富,具有极大的保护与开发价值。遗产廊道是一种新型的遗产保护开发的方法,近年来在国际上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国家的研究已经达到成熟。我国的研究虽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多方面,但仍处于研究的初步阶段,需要我们继续研究与探索。在全域旅游的视角下在吉林省开发多条不同主题的建筑遗产廊道,有利于吉林省历史文化的传承,有利于吉林省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也有利于吉林省旅游业的发展与吉林省经济的振兴。本论文以吉林省建筑遗产全域旅游开发为切入点,探讨以全域旅游为视角在吉林省开发多条不同主题的建筑遗产廊道。第一部分首先阐述了题目的来源,根据了解国家旅游政策、吉林省遗产资源现状及特定确定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国内外关于全域旅游及遗产廊道的研究现状和相关案例,从而找到了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并形成了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对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相关理论进行阐述,其中包括理论依据、构成要素、相关原则和方法;总结概括了吉林省古代和近现代建筑遗产历史沿革,调查了吉林省全域旅游与遗产廊道的开发现状,为本文研究的相关背景做了全面分析;还对吉林省的建筑遗产进行了分类和总结。第三部分对全域旅游视角下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开发做了SWOT分析;构建了遗产以及遗产廊道的旅游价值评价体系,从而得出各建筑遗产的旅游评价等级;构思并归纳了在吉林省开发旅游性遗产廊道的层次、范围、开发格局和开发主题;找到了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的发展模式为区域旅游竞合发展,并详细阐述了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保护实施措施。第四部分阐述了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的原则和策略,以古代和近现代两个不同历史时间段、吉林省水系和重要历史等为线索,规划设计了九条不同主题的建筑遗产廊道,并对各建筑遗产廊道的层次、范围、绿地系统、道组织系统、解说系统和旅游配套服务设施进行详细总结与旅游规划。本文以吉林省建筑遗产为例,通过对建筑遗产廊道和全域旅游的理论研究,结合吉林省的自身优势开发出了九条不同主题的遗产廊道。希望能够对吉林省和具有众多建筑遗产的城市的遗产保护与开发提供更多的选择,并为未来建筑遗产旅游开发项目带来实际参考价值。

邸小松[3](2021)在《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文中指出本文旨在梳理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的发生、变迁历史,并结合近现代城市史、建筑史、社会生活史与审美文化史等相关史料,对近现代长春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变迁进行美学的、历史的、文化的分析和阐释,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城市景观鉴赏、分析的有效方法,并对近代殖民都市的城市景观和审美现代性展开理论的阐释。论文由引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论介绍了选题背景、研究方法、先行研究成果以及研究内容。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主要讨论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论及长春城的缘起及其早期的景观发生与变迁。从长春城的起源、城市的发展及萌芽,以及长春早期的城市开发三个方面梳理了长春城的早期城市景观及其历史和社会底蕴。作为在近现代中国乃至东亚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城市,长春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东北的历史时空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缘位置。其作为“城市”的起源和发展线索是,从最开始“借地养民”的长春厅,到初具规模的长春城。其早期城市景观呈现出鲜明的传统中国城市美学及其地方化的特征,可以说,长春早期城市规模、建设、空间布局以及景观变迁,乃是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第二章主要讨论20世纪初期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诞生及其所表征的城市现代性生成的复杂历史脉络。在沙俄和日本对长春的殖民侵入、分割与对抗的过程中,殖民势力通过都市规划和建筑,将新艺术、新古典主义、巴洛克以及日本“辰野式”等样式移植到长春,促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外缘性发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清朝地方政府在长春开埠,设立商埠地,在承续中国建筑文化和城市美学传统的基础上,开启了以街区规划、中西折中主义建筑样式等为表征的城市景观的现代化历程。这一历程构成了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内发性起点。商埠地将长春老城与满铁附属地、沙俄宽城子附属地这两个异态空间连接了起来,使长春城市空间呈现出特殊的景观样貌。在此现代城市景观形成的过程中,殖民与反殖民的对抗,以美学的形式隐匿地呈现在建筑景观的对峙和竞争中。第三章主要讨论长春沦为伪“满洲国”首都后,日本殖民者和伪满当局对长春展开的一系列现代城市规划及其城市景观设计。日伪当局将长春更名为“新京”,不但转变了城市功能,而且通过都市规划这样的现代知识制造出“国都新京”未来的景观幻相。在这里,日本殖民者在参照欧美现代都市规划形式的同时,还植入了城市空间布局和社会管治方面的殖民主义意识形态,后者以其所构想的建筑和城市景观的感性形态展现出来——他们企图将“从江户到东京”的所谓“历史革新精神”映射到其所谓“满洲文化发祥的根源地”的“国都”变迁历程中,以城市景观为视觉装置显现出来。第四章主要讨论伪满时期长春城市景观的构成、呈现及其殖民主义城市美学问题。为展示伪“满洲国国都”新形象,夸示日本殖民者所带来的“现代文明”,在日本殖民势力的极力推动下,伪满傀儡政权完成了“国都”规划,形成了独特的殖民主义都市景观,包括伪满临时帝宫、官厅、宗教场所、轴线林荫大道、中心广场、住宅、商店以及电影院、公园等各类景观装置。这些独特现代都市景观,以不同面孔、姿态和形式,呈现了殖民统治的形象和秩序。而在“新京”都市计划中并未受到关注、甚至被有意漠视的长春老城、商埠地、宽城子站区和满铁附属地,事实上也构成了这一历史时期长春城市景观格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道路、公园乃至各种流动的文化景观,作为这一“全新的殖民主义现代都市”的历史起点,深度参与了后者的景观建构,并使其整体景观和美学呈现出复杂的异质结构。第五章从整体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展开美学的、历史的与文化的分析与阐释。对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历史层累、空间展开和城市肌理的分析表明,作为一种视觉装置被认识的城市景观,事实上直接关涉到极为复杂的政治、社会和文化等的事件和背景要素。在城市及其景观实践的现代化——现代性城市景观的生成和演变过程,实质上蕴含着本土化和殖民化之间的竞争与对抗。而此种以景观形态呈现出来的殖民与反殖民的竞争与对抗,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内占据主动的殖民势力所极力遮蔽和抹杀的,在当下的学术和文化语境中亦值得重新加以探讨。殖民势力藉由城市景观的审美现代性以及为景观命名进而将其“风格化”的话语实践,在动机上是同其殖民扩张的步调一致的。结语部分立足于长春城市景观的梳理和研究,尝试性提出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城市景观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从功能、形式和象征意义等多重维度展开城市景观研究。

杨圆[4](2020)在《伪满洲国时期长春的日本人社会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日本自古代开始,从中国吸收了大量文化营养,成为丰富本国的重要资源,近代以降,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日本实施明治维新,迅速推进近代化,而中日关系,遂发生重大的角色转换。日本明治时期开始便积极推行作为国策的“大陆政策”,逐步走向了对外扩张的道路。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使“大陆政策”由国策变为实际行动。中国东北,广袤的土地,丰厚的资源,令日本人垂涎欲滴,成为日本战略构图中的一个重要的支点,肩负着日本岛国的侵略狂想。1932年3月傀儡政权伪满洲国的成立则是日本由国际政治理论的构想转变为政治军事计划中的关键一步。伪满洲国成立后,长春被选为伪都,改称“新京”,成为伪满洲国的“心脏”。日本为彰显本国实力及粉饰侵略行径,在长春实施城市建设,且在日本国内鼓吹“海外雄飞”、“日满一体”等口号。如此,为谋求海外“新天地”的日本人,包括土木建设者、官吏、商人及随行家属等涌入到了长春生活。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随之垮台,移居到长春的大批日本人踏上了撤离之路,消失在了长春的历史进程中。但是,这些日本人在伪满时期的长春留下怎样的生活足迹,他们的存在给长春社会带来何种影响。这些均是至今仍有待深入研究的课题。在最具代表性的先行研究中,刘建辉作为半殖民地文化研究的先行者,以宏观视角探讨了近代上海的都市空间与日本知识分子的关系,且其魔都上海的设定具有重要的符号学意义。王升远选取了“七?七事变”后,日本侵华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段来考察日本文人的“北平体验”和“北平书写”,弥补了日本侵华战争期间沦陷区文学?文化?思想研究的空白。柴红梅考察了20世纪日本文学与大连的关系,并探讨了日本作家的殖民地都市文化体验。近年,刘建辉与日本亲历者的共同研究开创了殖民地文化研究的新视角。本论文承袭上述代表性研究,以伪满时期长春的日本人为研究对象,利用人口移动理论、文化人类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开展殖民地都市文化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伪满洲国时期长春日本人社会的形成。本论文首先分析了近代日本海外移民史,总结了日本近代海外移民的两条主要路线,即:日本移民向日本势力范围外的国家或地区移入及日本移民向日本殖民地的移入。在此背景下,以日俄战争,伪满洲国成立为分界线,提出近代日本人移入长春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日俄战争前。这一时期进入长春居住的日本人极少,且多以俄国人为服务对象以谋生存。但在此阶段长春也出现了以踏查和获取情报为目的,短暂停留的日本人。第二阶段为日俄战争后伪满洲国成立前。此阶段的重要标志为日本成立了“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经营“满铁附属地”,因此长春也逐渐形成了日本人聚集的生活及文化区域。第三阶段为伪满洲国时期。这一阶段长春的城市性质发生了变化,被选定为伪都,成为殖民地中心城市。这一时期移居到长春的日本人人口也逐年增加,占据城市中心区域,形成日本人社会。本论文以数据为主要契入点,分析长春日本人的移入目的、路径和职业等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对长春日本人的生活空间和生活实态进行了分析。伪满洲国成立后直到1937年“满铁附属地”治外法权的撤销,长春的行政权才出现形式上的统一。然而,长春在城市建设下得到一定发展的同时,日本人居住区域逐步扩大,使中国人居住区域被差异化,边缘化。而居住在长春的日本人享受着独立生活空间和殖民果实的同时,在伪满洲国后期也面临着住宅困难,高物价等生活问题。这些均反映了日本人社会的排他性和不稳定性。2.伪满洲国时期长春日本人的政治文化心态。首先,随着殖民统治的加强,长春出现了具有殖民符号特征的建筑,如:“大同大街”(现人民大街)两侧的高楼,日本人“战迹纪念碑”,“神社?神庙”等,在当时日本人制定的观光路线和文学创作中成为了长春的重要标识。在人与空间的互动中,形成了“风景-殖民美化-伪满认识”这样的思想轨迹。其次,在伪满洲国时期日本殖民者鼓吹“民族共和”的同时丑化中国人形象,以领导者自居。一些日本人甚至抱着实现“民族共和”的幻想,来到伪满洲国生活。然而观念与实际的差距,使这些日本人的幻想破没。最后,本论文通过对日本人不同世代的故乡意识的探讨,揭示了移入中国东北的日本人一代试图将殖民地永久化的意图及日本人二代模糊的故乡概念和片面的伪满认识。3.伪满洲国时期长春日本人社会的影响。从长春社会发展来看,伪满洲国时期长春在城市建设完成后,呈现出了近代城市样貌。由于日本殖民者实施军事统治,割裂了生产力作用城市发展的关联性。因此,长春的城市特征被局限在消费功能上,工业发展滞后,且日本人社会独立空间的存在隔绝了长春整体的社会互动。这些均造成了长春的畸形发展。此外,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殖民者即开始实施文化统合政策。本论文以至今未被深入挖掘的伪满洲国历书《时宪书》为中心,整理了13年间《时宪书》的变化,得出了其随着殖民统治逐步变化的轨迹,即由代表中国人民俗和生活文化逐渐变为以日本神道为主导思想的历书。1941年起始,《时宪书》书中的法定庆祝日全部变为具有日本色彩的节日,且直接添加了“纪元节”,“天长节”这样日本固有的庆祝日,并在1943年开始以具有强烈日本神道精神的国歌替换掉了原有的伪满洲国国歌,试图统合思想。然而,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依旧保持着固有的传统节日历法,对日本宣扬的神道具有强烈抗拒心理。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殖民者的文化统合对象也包括在伪满洲国出生对日本全然不熟悉的日本人。因此形成了多重的文化冲突。最后,本论文利用实例,阐明伪满洲国时期的民族差别待遇,揭示了伪满洲国时期长春日本人社会的存在给中国人民带来的伤害。本论文利用了大量未被使用的史料和文献,以伪满时期长春的日本人为考察对象,探讨殖民地文化问题,力图延伸和扩展殖民地文化研究的内容和视角。本论文虽然以伪满时期长春的日本人为主要对象,考察的时间跨度实际为1900-1945年,即45年的历史区间。囿于本人的研究能力,未能对这45年间长春历史中出现的日本人做出全面的考察,且在某些问题的研究中虽然试图尝试利用未被使用的档案、文集和报刊等进行说明,但还需深入探讨。今后,将会努力提升自身研究水平,对未能充分研究的问题进行补充和延伸。

陈曦[5](2019)在《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文中研究指明由日本人西片朝三在大连创办的《满洲报》,1922年7月24日创刊,1937年7月31日停刊,历时15年,一度成为当时东北地区极具影响力的中文报纸。《满洲报》前身是“满铁”机关报《满洲日日新闻》的汉文版。《满洲报》独立创刊后,以“民办”报纸的身份存在,却又和日本殖民机构“满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致力于完成文化殖民的使命。为落实“以文化的力量图两国民众的亲和”的“官方”要求,《满洲报》以副刊为最佳载体,成功吸引读者并将殖民意识潜移默化地输出。《满洲报》共创办副刊25个,数量和版面多,内容丰富,且极具影响力,既完成了殖民政治赋予的使命,又带动了报纸发行量迅速增加。《满洲报》的创办获得了极大成功。1937年,《满洲报》基本完成了日本在东北前期文化殖民的任务,在历史潮流中走向终结。《满洲报》的命运紧紧与日本殖民东北的步伐联系在一起,力图实现“中日亲善”的文化殖民目标,为伪满洲国的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同时代日本殖民机构的“官报”不同,《满洲报》以“民办”报刊特有的亲民风格,立足报业市场,广受认可。《满洲报》副刊的文字,保存了当时殖民社会的丰富形态,是还原日本在东北进行文化殖民的重要史料。近年来,学术界对伪满时期报纸研究越来越重视,但主要集中在对《盛京时报》的研究,《满洲报》研究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目前,仅有的一些关于《满洲报》副刊的研究,也只限于文学方面。政治文化以媒介为载体传播时,恰恰可以被视为媒介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政治文化的视角,给我们从大众媒介中勾勒出一种基本的政治文化形体提供了可能。本文在政治文化视角下,将《满洲报》副刊作为研究对象,来揭开日本对东北殖民的“冰山一角”。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殖民东北的一个重要节点,此后日本加速殖民,伪满洲国建立,形成了一段具有代表性的殖民历史时期。因此,本文将《满洲报》的研究时间起点定为1931年。论文对《满洲报》副刊进行了全景式的梳理,把每种副刊的办刊详情,进行细致的整理挖掘。整篇论文的章节按照《满洲报》副刊类别和具体副刊展开。文章将针对重点副刊,分析特色、解析内容,从政治文化角度总结其文化殖民的内在逻辑。通过对《满洲报》副刊的分析,可以清晰看到,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文化殖民,围绕两条主线进行,一是话语表达“去中国化”,割裂既有的国家认同,进而达到让殖民地人民广泛认同“满洲国”的目的;二是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王道思想”,以教化手段,将东北人民在思想意识上奴化,塑造成合格的“满洲国民”。从政治文化视角看,《满洲报》副刊上有着清晰的政治言论表达界限,政治议题围绕“中日满”三个“国家”的概念展开,在构建“满洲”是“国家”这样的判断上不遗余力,同时,将“满日”关系形成“亲善”、“友邦”这样清晰表达。从对“满洲国”的基本认知和情感出发,《满洲报》政治副刊、儿童副刊、妇女周刊、体育副刊,从各自不同读者群体出发,试图塑造殖民统治下不同类人群的共同政治人格,形成个人对“满洲国民”的身份认知和价值认同。在殖民的政治生态下,《满洲报》副刊总体上折射了特有的殖民政治文化,成功向民众输出权力主导的价值取向。其中,文艺副刊稍显特殊。文艺副刊通过文学叙事,全方位生动展示了伪满洲国的社会形态,其中夹杂诸多世俗的社会观念和价值,同时也透露出迷茫和消沉的社会情绪。文艺副刊中,有些文学作品已经出现与其他副刊思想主旨相背离的叙事,试图戳破充满希望的“王道”国家的政治幻象,由此生发出对殖民的不满与反抗情绪。可以说,《满洲报》副刊中唯有文艺副刊显示出疏离殖民政治的现象,甚至出现对殖民的抵抗力量。总之,《满洲报》作为伪满洲国时期的一份重要报纸,成为当时社会形态的缩影,让我们得以窥探殖民政治文化在伪满洲国蔓延深入的过程。

冯婧[6](2019)在《1800-1945年长春市政治景观的符号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800年清政府设立长春厅,开启了长春城市发展的纪元,1898年沙俄在长春旧城北部修筑火车站,长春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拉开了长春近代化发展的序幕,之后长春部分地区经历了俄国、日本的殖民,逐步形成了长春旧城、长春中东铁路附属地、长春满铁附属地、长春商埠地四片景观不同的城市地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长春沦为日本殖民地,1932年成为伪满洲国首都“新京”,在铁路贸易和日本傀儡政权的操控下,长春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奠定了长春作为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基础,也使长春成为中国最具“巴洛克艺术空间”城市特色典型代表之一。今天的长春留下了大量的政治景观,这些景观见证了长春的发展,是功能分区、田园城市建设等近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印证,同时也承载了长春的城市文化、集体记忆和情感。论文从文化转向以来文化地理学发展的新视角入手,梳理了文化景观、政治景观及符号学发展脉络,以1800-1945年间长春市政治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其符号学意义及对长春居民集体记忆的影响。全文共七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二章是绪论和相关概念与理论。明确论文研究的哲学背景、文化背景、时代背景以及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梳理了政治景观和符号学相关理论,在景观社会、消费社会、文化霸权理论启发下,指出政治景观强调建筑、边界、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等“可视性”要素的构建,在此基础上可以运用符号学理论对政治景观要素进行范型分析和连结分析。第三章是1800-1945年长春市政治景观演变。伪满洲国建立前,在中东铁路建设、外国殖民势力入侵、城市自身建设发展等因素作用下,长春形成了长春旧城、长春中东铁路附属地、长春满铁附属地、长春商埠地四片城市地域,分别呈现出中国晚清封建城市景观、俄式景观、日式杂糅景观和民族商业雏形景观。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扶植了傀儡政权并对首都“新京”(长春)进行了规划和建设,“新京”成为日本在东北地区进行殖民统治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中心。在大规模的开发和畸形的经济发展下,长春成为局部消费社会,景观的建设更加注重其符号功能,用以表达建造背后权力的政治意图。论文第四章、第五章对长春市政治景观进行了建筑范型分析和街区连结分析,这是论文的主体内容。第四章对政治景观中的建筑要素进行符号学范型分析。伪满洲国建立前,长春建筑符号具有再现和象征意义;伪满洲国建立后,长春成为伪满洲国首都“新京”,建筑符号具有再现、象征和隐喻意义,再现、象征、隐喻的建筑符号从内容-实质、内容-形式、表达-实质、表达-形式四种方式展现了建筑的内涵意义。第五章对长春市街区政治景观进行了连结分析,伪满洲国建立前,长春形成了四片城市地域,地域主导政权注重政治景观中的边界要素,清晰领地的划分用以宣示主权并在各自管辖区域内部进行建设;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殖民者将“新京”分为三期进行城市建设,打造了顺天大街政治中心、大同大街城市金融中心、南岭文教中心、交通中心,通过功能分区内建筑、道路、广场、公园绿地的建设,制造和加深地域差异,力图打造幻象之城以掩盖日本殖民者的侵略本质和军国主义本质。第六章是长春市居民对政治景观集体记忆的研究以及政治景观开发与保护的讨论。讨论了长春市政治景观的历史争议和双重使命,将政治景观要素和城市意象要素相结合,提取建筑、区域、街道、广场、公园五大要素进行居民集体记忆问卷调查并应用GIS进行要素空间可视化,进一步对长春市居民集体记忆的主体要素和景观要素进行分析。总结了长春市现有政治景观开发现状并提出了保护理念和对策。

韩艺宽[7](2019)在《童寯建筑写作研究》文中指出童寯(1900-1983)是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无法回避的重要人物,因此也是很多学者的研究对象。然而目前研究大多针对其工程设计实践,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思考和借鉴,关注其长期被忽略的建筑写作文本,具体包括其建筑评论、建筑史写作和园林史写作三种写作产品类型。论文反思了以往研究中过度关注作者生平本身的历史研究范式,转而决定采用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将童寯的写作文本与其他建筑学者及建筑师的文本并置,关注它们之间的意义重叠、冲突和交织,进而深入理解童寯建筑思想的基本特征。同时对童寯建筑写作的知识建构与知识生产过程进行理论分析,关注其写作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理论预设,对其历史思考的方式提出发问。并将这种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放在中国社会现代转型的特殊脉络下予以解读。本文共分为六大章节。第一章介绍了研究背景、内容、方法和意义,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研究过度关注作者生平事迹的缺憾,并确定了多文本阅读和话语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概括地呈现了童寯建筑写作的特征、分类、分期,以及历史脉络等。第三章是童寯的建筑评论,包括评论内容、写作空间、评论对象、评价的范畴与标准,以及建筑评论与建筑实践的关系。本章还列举了同时期其他团体及个人针对同一对象的评论意见,与童寯的评论进行对照研究。第四章是童寯的建筑史写作,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包括西方建筑史、苏联及东欧建筑史、日本建筑史、建筑教育史、中国建筑史等写作文本的分析,指出这些建筑史写作在层次、体裁、义例、程序、文笔等方面的编纂特点,以及历史论述背后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和实践观。第五章是童寯的园林史写作,与上一章类似,依然在历史编纂学和历史理论的视角下,展开对《江南园林志》、《东南园墅》、《造园史纲》等代表作的分析,并通过与刘敦桢等其他园林史学者的研究对比,揭示其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实践观等方面的独特特征。第六章是结论与展望,本章除了总结全文外,还指出以上三方面的写作文本大都体现出实践导向、形式主导和现代性追求的特征,这和童寯的建筑师身份关系密切。同时本章进一步展望了未来从思想史到观念史研究转变的可能性。

刘磊[8](2019)在《长春近代官邸建筑保护与修缮设计研究 ——以长春市天津路3号为例》文中指出近代长春,历经中东铁路的发展、南满铁路的建设、商埠地的开辟以及伪满洲国的兴建等重要的历史时期。期间,长春涌现出了大量建造精美的官邸建筑。并且,由于建筑所处区域、所造时间、设计理念等因素的不同,呈现出多元化的建筑特征,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保护价值。如今,这类建筑部分已被拆毁,因此,现存的官邸建筑亟需做好保护与修缮工作。本篇论文总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课题来源和研究背景,并阐述了研究对象和内容,界定了研究空间和时间范围,对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了解读,罗列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相关的研究理论。第二部分,主要对近代长春各时期官邸建筑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对各时期官邸建筑的概况进行了梳理并分析其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近代官邸建筑的特点,从平面布局、风格特征和饰面材料等角度出发,通过现场调研和文献查找,以数据、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对长春近代官邸建筑的特点进行了归纳和总结。第四部分,调研了长春近代官邸的现状并且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最后以天津路3号官邸为例,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找到合理的保护策略并探讨建筑的修缮设计方法。故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梳理长春近代官邸建筑的发展脉络;整理和总结所有长春近代官邸建筑的特征,弥补这一研究领域上的缺失。而后,对现存官邸建筑的保护状况进行调查,以此来探讨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如何以现有的资源来制定更为有效的保护策略,以及如何以现有的技术手段来进行合理的修缮设计工作。

王勃[9](2019)在《全域旅游视角下吉林省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习惯于将工作之余花时间来进行旅游等休闲活动,以达到放松身心、减轻压力的目的。2014年我国首次提出经济进入新常态,传统的大多数产业模式亟需转型发展,而旅游业的发展也在随着新常态的经济发展背景而向着全域旅游转变,这将是对旅游体验质量上的进步。吉林省政府为了全域旅游的发展,做出了一步接一步的举措,把旅游产业向着全域旅游发展模式引导。吉林省内的历史建筑基础数量大,拥有很高价值的历史建筑奇观数量众多,但经济相对不够发达的整个东北地区在面对较大基数的历史建筑数量时,对于历史建筑保护的态度常常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本文正是对吉林省全域旅游发展以及历史建筑保护相结合的研究,研究全域旅游与历史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力求在旅游发展的同时进行历史建筑价值的宣传,以唤起人们对于历史建筑的保护意识,达到以历史建筑资源增强全域旅游发展进程的同时,又以全域旅游的发展推进民众对历史建筑保护的认知。吉林省内的古代及近代历史建筑遍布省内各地,随着高铁等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大大推进了全域旅游开发模式的实现与进步,计划于2021年通车的敦白客运专线,可使以吉林省综合中心城市长春以轨道交通的出行方式到达吉林省最为着名景区长白山景区的路程时间预计为23小时,高铁的发展大大降低了游客出行的时间成本。本文通过建立全域旅游背景下的历史建筑资源评价体系,分类评价作为全域旅游中历史建筑资源的综合价值,根据其重要程度可分先后的顺序进行开发,以期达到最大化的以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对社会产生良性影响和贡献的目的。通过全域旅游与历史建筑的相关研究,确立吉林省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的开发原则,制定吉林省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的发展策略,并规划出不同历史建筑背景相关主题的全域旅游路线,增加吉林省全域旅游的历史建筑方面的文化旅游产品。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能够对吉林省以历史建筑为主题的全域旅游项目起到积极的辅助性作用,对吉林省内众多历史建筑的保护制度与保护方法提供更多的选择,以及对相似于吉林省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的相同类别项目起到建议性、参考性启示,以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王晓玲[10](2018)在《长春市伪满时期文化遗产(建筑群)考察》文中指出长春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伪满时期建筑群文化遗产纳入吉林省文物保护利用总体格局。伪满时期建筑群文化遗产以其特殊性、唯一性、完整性、原真性证实了中国东北的近代史的发展。作为研究伪满洲国历史的实证史料、开展城市文化建设的物质财富资源,其所承载的历史价值是无法取代的。通过对长春市66处伪满时期建筑群文化遗产进行深入考察与整体分析,本文从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的角度探讨如何开展保护和工作。本文三、四、五、六章重点关注:从整体的角度归纳伪满时期建筑群文化遗产的特点;正确看待历史建筑、合理评估其具有的价值;从使用保护的角度整理各时期保护工作的重点;通过相互借鉴、结合自身特点探讨如何保存与管理。在明确相关概念、性质界定、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本文第三章从“整体性”的角度对伪满时期建筑群分类,并从使用意图、规划分布、艺术风格、技术与功能、保护与维修五个角度分析和归纳。总结出伪满时期建筑群呈“两条轴线”的分布特点;“整体受日本建筑文化影响、政治官厅类样式相对统一又各有特色、经济类及其他类丰富多样”体现出折衷主义的艺术风格特点;“重要建筑体量庞大、建筑结构坚固、实用性强”的技术特点。第四章从文化、历史、警示、使用四个方面分析长春市伪满时期建筑群文化遗产价值体现。正确看待历史建筑、合理评估其具有的价值,妥善对待和正确处理这些在特殊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具有殖民性质的历史建筑。第五章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角度,依据历史时期的政权更迭和社会性质的变化将对研究对象的使用保护情况划分为三期七段:兴建时期(1932-1945年)、过渡时期(1945-1949年)、保护与再利用时期(1949年至今),分别探讨个时期特点。第六章借鉴天津、澳门在近代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方面经验,结合长春市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长春近代建筑-伪满外交部的建筑特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春近代建筑-伪满外交部的建筑特色(论文提纲范文)

(1)长春伪满时期城市遗址评价及分区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对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的研究
        1.2.2 对历史遗产的评价研究
        1.2.3 长春伪满遗址建筑及史实价值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调查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点
        1.3.4 技术路线
第2章 长春市伪满城市遗址现状
    2.1 长春市伪满时期城市规划特征
    2.2 长春伪满城市建筑特征
    2.3 长春市伪满遗址保护现状
第3章 长春市伪满遗址评价
    3.1 评价技术过程
    3.2 内外业调查及数据库的建立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分值量化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3.4.1 判断矩阵的构建
        3.4.2 权重的分配和检验
    3.5 遗址建筑评价
第4章 长春市伪满遗址空间整合及分区保护
    4.1 基于地理空间分析的遗址空间分区
        4.1.1 最近邻分析与自相关分析
        4.1.2 标准差椭圆分析
        4.1.3 核密度分析
        4.1.4 插值分析
    4.2 基于伪满“新京”双轴线双中心的遗址分区
    4.3 伪满“新京”遗址整合分区
第5章 长春伪满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议
    5.1 建立综合保护体系
    5.2 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建设
    5.3 基于功能分区的资源保护与开发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2)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习近平主席提出加快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
        1.1.2 国家大力推进全域旅游政策
        1.1.3 吉林省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1.1.4 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的发展机遇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综述
        1.4.2 国内研究综述
        1.4.3 遗产廊道案例分析
        1.4.4 全域旅游案例分析
    1.5 研究视角及概念
        1.5.1 全域旅游
        1.5.2 遗产廊道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开发基础与现状分析
    2.1 建筑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理论基础
        2.1.1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理论依据
        2.1.2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相关原则
        2.1.3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相关方法
        2.1.4 遗产廊道旅游开发构成要素
    2.2 吉林省建筑遗产资源现状
        2.2.1 建筑遗产类型
        2.2.2 古代建筑遗产
        2.2.3 近现代建筑遗产
    2.3 吉林省建筑遗产历史沿革与研究现状
        2.3.1 吉林省古代建筑遗产历史沿革
        2.3.2 吉林省近现代建筑遗产历史沿革
        2.3.3 吉林省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2.3.4 吉林省遗产廊道开发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开发可行性分析
    3.1 全域旅游视角下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开发SWOT分析
        3.1.1 区位、资源、潜力的优势
        3.1.2 气候、设施、实施的劣势
        3.1.3 高铁、政策、市场的机会
        3.1.4 竞争、现状、案例的威胁
    3.2 吉林省建筑遗产旅游资源评价体系
        3.2.1 建筑遗产旅游资源价值分析
        3.2.2 建筑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体系
        3.2.3 吉林省建筑遗产旅游评价等级
    3.3 全域旅游视角下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开发特征
        3.3.1 “区域-全局”开发层次与范围
        3.3.2 “两核心-五重点”开发格局
        3.3.3 “因地制宜”开发主题
    3.4 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区域旅游竞合发展模式分析
        3.4.1 遗产廊道区域旅游竞合发展基础
        3.4.2 遗产廊道区域旅游价值评价体系
        3.4.3 遗产廊道区域旅游发展保护与实施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全域旅游视角下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开发策略
    4.1 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旅游开发原则
        4.1.1 区域旅游竞合发展原则
        4.1.2 多核心全辐射发展原则
        4.1.3 强化廊道核心轴线原则
    4.2 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旅游开发策路
        4.2.1 促进廊道间合作互助良性竞争发展
        4.2.2 建立遗产廊道全域旅游网络数字平台
        4.2.3 活化利用建筑遗产
        4.2.4 强调建筑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4.3 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旅游开发规划
        4.3.1 古代建筑遗产廊道旅游开发规划
        4.3.2 近现代建筑遗产廊道旅游开发规划
        4.3.3 其他主题建筑遗产廊道旅游开发规划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第一章 传统中国城市景观的区域呈现
    一、皇家禁地边缘上的“浮城”
        (一)山环水抱:长春的自然地理景观
        (二)禁地与边门:前城市时代“崇高”的边地景观
    二、“浮动”的城市景观: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的生成与拓展
        (一)长春厅的建筑景观与城市空间的展开
        (二)鸟瞰宽城子:长春城的轮廓与肌理
    三、早期长春城市景观群落及其美学风格
        (一)官衙与城墙:城市景观中的政治意象
        (二)文庙与书院:中国文脉的景观重现
        (三)祠庙、集市与商业:中国传统城市生活美学的空间展开
        (四)早期长春城所表现的空间意识与美学意蕴
第二章 殖民、开埠与现代化——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起点及其竞争
    一、沙俄宽城子铁路附属地:现代城市景观的楔入
        (一)东省铁路与殖民空间的诞生
        (二)铁轨上生长出来的现代建筑意象与城市景观
        (三)现代都市街区的景观生产
    二、满铁附属地:现代主义城市景观的萌动
        (一)“文装的武备”与殖民空间的膨胀
        (二)殖民空间的景观擘画与美学、意识形态考量
        (三)现代主义建筑艺术与都市景观的兴起
    三、商埠地:现代城市景观生产中的中国本土特色
        (一)自行开埠:长春现代化的本土声音
        (二)商埠地的空间布局与秩序
        (三)商埠地建筑的景观形式及其民族意识
第三章 规划“新京”——殖民主义都市的景观想象
    一、“奠都”考量与城市功能转变
        (一)“奠都”的考量
        (二)“名”与“实”:“新京”命名背后的殖民意图
    二、殖民都市的景观想象:“国都”都市计划
        (一)殖民都市计划的空间模型与景观蓝本
        (二)完美与秩序:殖民主义都市空间和景观的美学手段
    三、“国都”规划方案的出炉与实施
        (一)游移与虚幻的“中心”:“国都”建设计划的炮制及其核心问题
        (二)“国都”建设计划概要
        (三)“国都”建设计划的实施
第四章 伪满“新京”城市景观及空间构成
    一、复辟迷梦的表象:伪满临时“帝宫”的景观及风格
        (一)“帝宫”前史及其建筑景观
        (二)“内廷”与“外廷”:空间、景观重构中的复辟迷梦
        (三)“东洋式”风格的凸显与殖民建筑景观的身份确证
    二、殖民权力的经纬:“新京”的景观轴线与政治、宗教建筑景观
        (一)“新京”城市景观的“都心”及中轴线
        (二)殖民权力的感性显现:伪满政治建筑景观的风格化实验
        (三)精神与信仰的囚笼:“新京”宗教建筑景观
    三、财富与欲望的构形:“新京”的商业景观群落
        (一)流动的景观:博览会与殖民帝国经济、商业体系的视觉叙述
        (二)商业中心:殖民都市的财富“纪念碑”与经济“神殿”
        (三)“被崇拜的商品”:作为风景的百货大楼
    四、电影与伪满“新京”的殖民都市文化景观
        (一)电影院与新的消费文化空间的生成
        (二)“满映”与“新京”电影文化的变异
        (三)电影文化:殖民意识形态与大众娱乐消费的混杂
    五、公园:“新京”的休闲娱乐空间及其功能变异
        (一)长春近代“公园”的诞生
        (二)作为殖民开拓史叙事空间的公园:“满铁”与伪满“新京”的造园活动
第五章 长春现代城市景观的美学、历史与文化分析
    一、色彩、纹理与景深装置:景观中的城市肌理
        (一)美学与政治交织的城市色彩
        (二)“平面—浅浮雕—高浮雕”:异质性的城市纹理
        (三)挤压式与对抗性的景深装置:绿地、水系、公园的配置
    二、命名的巫术:伪满城市景观的风格化运动批判
        (一)“满洲式”:“风格”的假面
        (二)命名的巫术:殖民话语实践的内在逻辑
    三、城市景观审美现代性的再审视
        (一)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华丽表象与复杂性体验构成
        (二)对抗、凝视与他者化:殖民都市审美现代性的差异性结构
        (三)层累的景观遗存及其审美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来源
附录二 表格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伪满洲国时期长春的日本人社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要旨
凡例
序章
    一、问题提起
    二、先行研究
    三、研究方法と研究意义
    四、用语と研究范囲解説
    五、论文の构成
    六、独创と不足
第一章 近代日本の海外移民史概観
    第一节 海外移民を促した社会変动
    第二节 海外移民の主要なルートと特徴
    小括
第二章 伪満洲国成立前の长春と日本人
    第一节 长春の由来と初期の日本人の流入
    第二节 长春の「満鉄附属地」の日本人
    第三节 「九?一九」长春の陥落
    小括
第三章 伪満洲国时期の长春の日本人社会の形成
    第一节 近代日本人の「渡満」を左右するダイナミックス
    第二节 データに见る长春の日本人社会の(6郭と特徴
    第三节 生活空间と生活状态
    小括
第四章 伪満洲国时期の长春の日本人の政治?文化意识
    第一节 记号化されたランドマークと民族主义の高扬
    第二节 「民族协和」への幻想とその幻灭
    第三节 故郷意识と郷愁
    小括
第五章 伪満洲国时期の长春の日本人社会の影响
    第一节 畸形の都市発展
    第二节 生活文化の交错と统合―时间の视座から
    第三节 苦难に陥った中国人
    小括
终章
    一、近代长春の日本人移住の三段阶
    二、异文化の冲突
    三、殖民都市社会発展の限界
    四、示唆と展望
参考文献
付録
    付録1:长春文史史料目録(1982-2016)
    付録2:纪年対照表
    付録3:长春市市街名対比表
    付録4:伪満洲国时期の长春の関连団体と同窓会一覧表
    付録5:関连略年表(1865-1945)
谢辞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选题意义
        二、史料搜集
    第二节 基本概念
        一、报纸副刊
        二、政治文化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报刊研究
        二、伪满时期的报纸副刊研究
    第四节 研究思路
        一、主要方法
        二、框架安排
第一章 殖民统治下的《满洲报》
    第一节 《满洲报》十五载兴衰
        一、殖民统治下孕育而生
        二、成长为“满洲第一”
    第二节 《满洲报》的殖民“底色”
        一、西片朝三:为政治利益办报
        二、于殖民政治“功绩尤属匪浅”
    第三节 《满洲报》副刊的政治属性
        一、25个副刊的更迭发展
        二、殖民政治的呈现形态
第二章 政治副刊:建构殖民的政治认同
    第一节 《内外论潮》:中国与“满洲”的割裂
        一、四种重要的文章来源
        二、中国与“满洲”的对立形象
    第二节 《政海津梁》:“满日”的提携与亲善
        一、“中日满”之间的关系
        二、日本视角下的国际形势
    第三节 《王道周刊》:以“道德教化”美化殖民
        一、为谁的“王道”立言
        二、阐释传播“王道主义”
    第四节 结语:殖民话语下的政治幻象
第三章 儿童副刊:从“王道”到“皇道”的灌输
    第一节 “王道”浸染下的《小友乐园》
        一、纯粹的“儿童化”内容
        二、“王道”全方位的渗透
        三、赋予儿童“王道”品格
    第二节 “皇道”教育在《新小友》兴起
        一、以“科学”名义引导劳动
        二、童话:营造“希望”之国
        三、漫画:描绘“教化”故事
    第三节 结语:塑造爱国的“第二国民”
第四章 妇女周刊:“王道政治”下的“新女性”
    第一节 宣讲“王道”的“妇女观”(1933-1935)
        一、倡导“新女性”追求“解放”
        二、借“旧思想”塑造“贤妻良母”
        三、养成社会需要的“新女性”
    第二节 做战时服务的“后援团”(1936-1937)
        一、渐进式“鼓励”女性生育
        二、“御夫术”背后的思想枷锁
        三、当好孩子的家庭“教职员”
    第三节 结语:培养殖民政治的“女仆”
第五章 体育副刊:借体育礼义施“王化之行”
    第一节 报道内容与话语特色
        一、在殖民统治之下创刊
        二、竞技体育为主要内容
        三、“军事化”的表达特色
    第二节 体育报道的政治诉求
        一、谋求独立的国际地位
        二、对中日态度上的反差
        三、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第三节 结语:殖民与体育“共谋”
第六章 文艺副刊:殖民政治重压下残喘
    第一节 《星期副刊》:初露批判殖民的端倪
        一、开启东北新文学的先河(1931-1933)
        二、批判和描写现实社会
    第二节 副刊更迭期:挣扎着传达呐喊声
        一、选择“抗争”的文学出路
        二、背离“王道乐土”的叙事
    第三节 《消闲世界》:殖民时代的社会图景
        一、连载小说的刊载情况
        二、小说叙事里的现实百态
    第四节 结语:殖民政治的文学叙事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内外论潮》国际事件报道目录
    二、《满洲报》政治副刊时评文章目录
    三、《王道周刊》头条文章统计
    四、体育副刊竞技常识文章目录
    五、《医识》副刊头条文章目录
    六、《星期副刊》传播现代思想一览
    七、《晓野》和《北国文艺》中的社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6)1800-1945年长春市政治景观的符号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
    一、政治景观相关概念
        (一)景观
        (二)文化景观
        (三)政治景观
    二、政治景观释义
        (一)居伊·德波的景观社会理论
        (二)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三、符号学相关理论
        (一)语言符号学流派
        (二)哲学符号学流派
        (三)其他符号学流派
第三章 1800-1945 年长春市政治景观演变
    一、长春市概况和行政沿革
        (一)长春市概况
        (二)中心城市的行政沿革
    二、伪满洲国建立前长春的政治景观(1800-1931 年)
        (一)晚清封建城市景观——旧城
        (二)俄式景观——长春中东铁路附属地
        (三)日式杂糅景观——长春满铁附属地
        (四)民族商业景观雏形——商埠地
    三、伪满洲国国都建设规划(1932-1945 年)
        (一)国都建设规划的立案和选定
        (二)国都规模和范围规划
        (三)国都用地划分
        (四)国都公园、广场及街路规划
第四章 长春市建筑政治景观范型分析
    一、伪满洲国前长春建筑符号表达
        (一)建筑的符号学分类
        (二)建筑符号的语义学表达
    二、国都“新京”建筑符号表达
        (一)“新京”是一个局部消费社会
        (二)建筑符号的语义学表达
    三、建筑符号范型模型构建
第五章 长春市街区政治景观连结分析
    一、伪满洲国前长春街区政治景观表达
        (一)拼贴状城市空间结构
        (二)各自为政的街道命名
    二、国都“新京”街区政治景观表达
        (一)资本主义色彩的街区建设
        (二)淡化侵略的公园绿地建设
    三、街区连结景观表达侵略本质
第六章 长春市政治景观集体记忆与开发保护
    一、长春市政治景观的特殊地位
        (一)景观的历史争议
        (二)景观的双重使命
    二、政治景观的集体记忆
        (一)研究主体、客体界定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三、政治景观开发与保护
        (一)政治景观开发
        (二)政治景观保护
第七章 结论
    一、主要结论
    二、论文创新点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童寯建筑写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1.事实层面的意义
        2.史学理论的意义
        3.现实层面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相关研究文献
        1.童寯生平事业的总结与评价
        2.童寯建筑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3.童寯园林史写作的研究与评价
        4.针对其他建筑(园林)学者的文本研究
        5.广义的建筑历史理论研究
        6.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二、研究现状不足与待发展之处
        1.研究现状的基本矛盾
        2.后现代哲学的理论启发
        3.本文的解决方式
        三、创新点
        1.系统梳理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2.深入解析童寯的建筑写作文本
        3.重视童寯建筑写作的历史脉络
    第三节 、研究目的、内容与时空范围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
        三、时空范畴界定
    第四节 、框架组织及研究方法
        一、论文框架组织
        1.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2.童寯的建筑评论
        3.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4.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二、研究方法
        1.史料搜集
        2.多文本阅读
        3.话语分析
    第一章 图表来源
第二章 童寯建筑写作概述
    第一节 、写作特点
        一、总体特征
        1.数量多
        2.范围广
        3.周期长
        4.连贯性强
        二、历史编纂特征
        1.层次
        2.体裁
        3.义例
        4.程序
        5.文笔
    第二节 、文本分类
        一、分类方式
        二、产品类型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三节 、写作分期
        一、总体分期
        二、分类型分期
        1.建筑评论
        2.建筑史
        3.园林史
    第四节 、历史脉络
        一、民族国家的建立
        二、学科移植
        三、思想碰撞
        四、现代性论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话语竞争:童寯的建筑评论
    第一节 、建筑评论的内容
        一、《建筑艺术纪实》
        二、《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三、《中国建筑的特点》
        四、《我国公共建筑外观的检讨》
        五、其他
    第二节 、建筑评论的写作空间
        一、《天下》月刊
        二、《战国策》
        三、《公共工程专刊》
    第三节 、建筑评论的对象
        一、教会的建筑策略
        二、国民政府的建筑政策
        三、中国建筑师的“中国古典复兴式”实践
        四、建国后的建筑政策
    第四节 、建筑评论的范畴与标准
        一、民族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二、时代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三、真实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四、经济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五、阶级性
        1.观点列举
        2.话语基础
    第五节 、建筑评论与工程实践
        一、历史视野下的建筑师职业
        二、工程实践中的风格妥协
        三、工程实践中的现代性追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图表来源
第四章 历史操作:童寯的建筑史写作
    第一节 、西方建筑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层次:“述而不作”
        2.体裁:纪传体/学案体
        3.义例:突出设计
        4.程序:卡片收集
        5.文笔:简练朴素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西方现代建筑史写作
        1.精英建筑师主导下的现代建筑进程
        2.进步史观推动下的现代建筑发展
        3.形式主义美学支配下的现代建筑话语
        4.设计实践取向下的现代建筑论述
        三、小结
    第二节 、苏联-东欧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苏联‐东欧现代建筑史写作
        1.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政治干预建筑的历史借鉴
    第三节 、日本建筑史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日本近现代建筑史写作
        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认同下的历史叙述
        2.科技基础决定建筑进程的理论认知
        3.东方民族形式探索的历史借鉴
    第四节 、建筑教育史写作
        一、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二、史学理论视野下的建筑教育史写作
        1.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主导的历史叙述
        2.现代主义价值取向下的教育史论述
        3.教育实践需求下的教育史选择
    第五节 、中国建筑史写作
        一、写作内容
        1.《北平两塔寺》
        2.《中国建筑的外来影响》
        3.《中国建筑的特点》和《中国建筑艺术》
        二、发展取向
        三、关于研究笔记
        四、小结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图表来源
第五章 文人情怀:童寯的园林史写作
    第一节 、历史编纂学角度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江南园林志》
        1.层次:“述”、“论”为主,兼有所“作”
        2.体裁:述、记、志、图
        3.义例:注重历史沿革
        4.程序:田野考察和文献考证并重
        5.文笔:繁体字和文言文
        二、《东南园墅》
        三、《造园史纲》
    第二节 、史学理论视野下的童寯园林史写作
        一、文人主导下的园林史进程
        二、诗、画、园统一的园林认知
        三、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园林史写作
        四、有所不为的园林实践取向
    第三节 、对比与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图表来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全文概括
        一、建筑评论
        二、建筑史写作
        三、园林史写作
    第二节 、建筑师的写作文本
        一、实践导向
        二、形式主导
        三、现代性追求
    第三节 、展望:从思想史到观念史
    第六章 图表来源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童寯年谱
    附录 B:童寯建筑实践作品
    附录 C:童寯建筑写作
    附录 D:访谈资料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8)长春近代官邸建筑保护与修缮设计研究 ——以长春市天津路3号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与研究背景
        1.1.1 课题来源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界定及相关概念解析
        1.2.1 研究范围界定
        1.2.2 相关概念解析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4.1 国内相关研究
        1.4.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5 课题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2章 长春近代官邸建筑的发展历程
    2.1 长春近代官邸建筑的早期发展阶段
        2.1.1 中东铁路附属地时期
        2.1.2 满铁附属地时期
        2.1.3 商埠地时期
        2.1.4 吉长铁路时期
    2.2 伪满洲国时期
        2.2.1 关东军所属官邸建筑
        2.2.2 伪满洲中央银行所属官邸
        2.2.3 伪满洲国大臣官邸
        2.2.4 富商显贵官邸
    2.3 长春近代官邸建筑发展的影响因素
        2.3.1 地理气候
        2.3.2 社会历史
        2.3.3 技术革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春近代官邸建筑的特征
    3.1 建筑平面布局
        3.1.1 平面布局形式
        3.1.2 平面构成特点
    3.2 建筑风格特征
        3.2.1 俄式风格
        3.2.2 折中式风格
        3.2.3 草原式住宅风格
        3.2.4 城堡花园式住宅风格
    3.3 建筑饰面材料
        3.3.1 水泥砂浆饰面
        3.3.2 水刷石
        3.3.3 饰面砖
        3.3.4 石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长春近代官邸建筑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长春近代官邸建筑的现状调查
        4.1.1 分布位置
        4.1.2 情况调查
    4.2 长春近代官邸建筑的价值
        4.2.1 历史价值
        4.2.2 艺术价值
        4.2.3 科学价值
        4.2.4 经济价值
    4.3 长春近代官邸建筑保护存在的问题
        4.3.1 建筑修缮原则的缺失
        4.3.2 建筑修缮管理的漏洞
        4.3.3 建筑保护策略的单一
        4.3.4 公众保护意识的缺乏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天津路3号官邸建筑的修缮设计方案
    5.1 建筑现状分析
        5.1.1 建筑周边环境分析
        5.1.2 建筑外立面现状分析
        5.1.3 建筑内部现状分析
        5.1.4 结构现状勘查
    5.2 建筑修缮设计原则
        5.2.1 价值评估
        5.2.2 保护原则与理念
        5.2.3 保护与再利用策略
    5.3 建筑修缮设计方法
        5.3.1 外墙部分
        5.3.2 建筑内部
        5.3.3 屋顶部分
        5.3.4 院落部分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全域旅游视角下吉林省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
        1.2.2 历史建筑保护与经济的飞速发展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和相关概念
        1.4.1 研究内容
        1.4.2 相关概念
    1.5 国内外案例分析
        1.5.1 国外案例分析
        1.5.2 国内案例分析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2章 吉林省历史建筑发展及全域旅游资源现状
    2.1 吉林省历史发展沿革
        2.1.1 古代历史发展沿革
        2.1.2 近代历史发展沿革
    2.2 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及历史建筑资源分布
        2.2.1 全域旅游发展现状
        2.2.2 全域旅游资源分析
        2.2.3 历史建筑资源分布
    2.3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2.3.1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资源利用不充分
        2.3.2 历史建筑旅游资源孤立存在
        2.3.3 地理位置较差的历史建筑保护困难
        2.3.4 历史建筑保护经费数额庞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吉林省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综合分析与评价标准
    3.1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SWOT分析
        3.1.1 区位、资源、潜力的优势
        3.1.2 种类、气候、设施的劣势
        3.1.3 高铁、政策、市场的机会
        3.1.4 竞争、现状、差别的威胁
    3.2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资源评价体系构建
        3.2.1 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的意义
        3.2.2 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
        3.2.3 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评价体系层次的设定
        3.2.4 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及分析
    3.3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资源等级划分
        3.3.1 优秀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
        3.3.2 良好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
        3.3.3 一般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吉林省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策略
    4.1 全域旅游历史建筑资源开发原则
        4.1.1 以历史建筑保护为基础的开发原则
        4.1.2 积极有效的政府主导原则
        4.1.3 发挥民众主观能动性原则
    4.2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策略
        4.2.1 确立吉林省全域旅游形象定位
        4.2.2 将历史建筑全域旅游开发加入上层设计中
        4.2.3 建立历史建筑全域旅游网络基础数据库
        4.2.4 建立、对接在线信息服务系统
    4.3 历史建筑全域旅游空间网络的规划
        4.3.1 吉林省红色旅游路线
        4.3.2 西南古城遗址旅游路线
        4.3.3 南部汉唐时期遗址旅游路线
        4.3.4 吉林省中东铁路旅游路线
    4.4 本章小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长春市伪满时期文化遗产(建筑群)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回顾
        1.3.1 课题相关研究群体与学者
        1.3.2 课题研究成果回顾
第2章 研究背景
    2.1 时代背景
        2.1.1 政治背景
        2.1.2 经济背景
    2.2 概念说明
        2.2.1 文化遗产学相关概念
        2.2.2 建筑学相关概念
    2.3 性质界定
第3章 分类及特点
    3.1 分类说明
    3.2 分类整理
        3.2.1 军政机关类建筑
        3.2.2 经济集团类建筑
        3.2.3 宗教礼制类建筑
        3.2.4 文教单位类建筑
        3.2.5 市政单位类建筑
    3.3 特点总结
        3.3.1 分布情况
        3.3.2 艺术风格
        3.3.3 技术功能
第4章 价值评估
    4.1 评估标准
    4.2 价值体现
        4.2.1 文化价值
        4.2.2 历史价值
        4.2.3 警示价值
        4.2.4 使用价值
    4.3 小结
第5章 保护与使用情况
    5.1、分期说明
    5.2 伪满时期建筑使用与保护的情况分期
        5.2.1 兴建时期
        5.2.2 过渡时期
        5.2.3 保护与再利用时期
    5.3 小结
第6章 同类文化遗产保护经验借鉴
    6.1 天津市近代异国文化遗产保护经验总结
    6.2 澳门近代殖民文化遗产保护经验总结
    6.3 借鉴经验因地制宜开展保护工作
    6.4 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长春市伪满时期文物建筑名录
    附录二: 长春市伪满时期文物建筑调查表(以关东军司令部旧址为例)
    附录三: 长春市伪满时期建筑扩建、改建情况表
    附录四: 伪满时期建筑群文化遗产信息表
致谢

四、长春近代建筑-伪满外交部的建筑特色(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春伪满时期城市遗址评价及分区保护研究[D]. 王雨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全域旅游视角下的吉林省建筑遗产廊道开发研究[D]. 陈镜宇. 吉林建筑大学, 2021
  • [3]长春城市景观史及其审美阐释(1800-1945)[D]. 邸小松.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伪满洲国时期长春的日本人社会研究[D]. 杨圆.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5]政治文化视角下的《满洲报》副刊研究(1931-1937)[D]. 陈曦. 吉林大学, 2019(02)
  • [6]1800-1945年长春市政治景观的符号学研究[D]. 冯婧.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
  • [7]童寯建筑写作研究[D]. 韩艺宽. 东南大学, 2019(01)
  • [8]长春近代官邸建筑保护与修缮设计研究 ——以长春市天津路3号为例[D]. 刘磊.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9]全域旅游视角下吉林省历史建筑保护与开发研究[D]. 王勃. 吉林建筑大学, 2019(01)
  • [10]长春市伪满时期文化遗产(建筑群)考察[D]. 王晓玲. 吉林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长春现代建筑——满洲国外交部建筑特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