芽孢杆菌发酵条件优化及室内条件下提高采油率的初步研究

芽孢杆菌发酵条件优化及室内条件下提高采油率的初步研究

一、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在室内条件下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珂[1](2021)在《侏罗系油藏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HJS油田侏罗系油藏经过长期注水开发,低渗区剩余油较多,高渗区剩余油水平低,注采矛盾日益突出。2009年开始引进试验微生物驱油技术,先后在A19、A20等油藏进行现场试验,存在微生物滞留时间短,效果不能充分发挥的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与推广微生物驱油技术在HJS油田侏罗系油藏的应用,发挥该项技术的更大潜力,开展了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研究。本文对HJS油田延安组储层进行了微生物驱适应性分析,明确了微生物与化学复合调驱的技术可行性和潜力,筛选了高效驱油用聚合物堵剂体系和高效本源驱油微生物,并进行了配伍性试验,找出合理的化学和微生物复合调驱体系配方,优化了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的工艺参数,并进行了矿场试验。试验发现有机铬-酚醛交联聚合物体系耐盐性达70000mg/L以上,80℃时成胶速度大于90h,耐剪切性和稳定性均能满足油田需要,同时与微生物配伍性好,不影响菌种活性;本源菌种中枯草芽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驱油效率最高,与化学调剖体系配伍性良好;在含水60-90%之间介入微生物复合调驱为最佳时机,调驱半径0.15-0.22井距时为效益最佳用量。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效果显着,其效果优于单一化学调剖或单一微生物驱油,且费用和施工周期低于两项措施之和。

李海兰[2](2020)在《低渗透油藏定向激活石油烃降解菌及其采油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原油在世界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不断增加的进程中继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对低渗透油藏的不断开发,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难度要求开发一种替代的、经济有效的原油开采工艺。微生物采油技术被认为是一种经济、环保的三次采油技术。本论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多样性及特征,采用宏基因组学从微观方面研究了微生物降解原油的机理,建立了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石油烃降解菌芽孢杆菌属的定向激活营养体系,并将这一成果应用于低渗透油藏矿场现场试验。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从低渗透油藏采出液中筛选得到2株高效石油烃降解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HF;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XH),且这些功能菌均能在兼性厌氧条件下生长代谢产生大量的生物表面活性剂,能分别将培养基表面张力降至34.00m N/m和34.63 m N/m,其最优生长p H(6~9)、矿化度(10 g/L~50 g/L)、温度(30~40℃),具有广泛的油藏环境适应性,最终选定兼性厌氧菌XH、HF作为后续研究的目标菌株。(2)研制了低渗透油藏石油烃降解菌芽孢杆菌属的定向激活营养体系。最佳配方为:原油为2 wt%;氮源Na NO3:(NH4)2SO4=2:1 0.8%;磷源KH2PO4:Na H2PO4=5:2 1.4%;酵母粉0.06%;微量元素1000:1(Zn SO4 0.3%,Ca Cl20.25%,Cu SO4 0.25%,Mg SO4·7H2O 0.15%)。同时实验发现激活后的功能菌对原油整体降解率为33.5%,正构烷烃的生物降解程度在53~75%之间,环烷烃的生物降解程度在67~75%之间;微生物群落优势菌属由Arcobacter经过6次营养体系不断刺激转接培养最终转变为Bacillus。(3)多次转接培养过程中对油滴粒径进行统计,油滴尺寸分布表明,大多数油滴的尺寸在2至15μm之间。在第一次转接培养后,粒径2~10μm的原油尺寸数量占比为69%,在第二次转接培养后,粒径2~10μm的原油尺寸数量占比为39%,在第三次至第六次转接后,粒径2~10μm的原油尺寸数量占比分别逐渐增大到52%、65%、75%和80%。油滴尺寸分布结果表明,细菌群落优势菌属的组成变化有利于原油乳化的变化。(4)生物降解前后原油中O1、N1O1、和N1O2类杂原子化合物的总丰度没有显着变化。生物降解后,杂原子类N1的丰度降低,相应的DBE的丰度也降低。相反,在生物降解后,由于生物降解过程中的氧化反应,O2类中的每一个DBE的总丰度和每一个DBE都增加。O2的分布可用于定性评价原油的生物降解程度。(5)石油烃降解功能菌宏基因组学研究,本研究采用Illumina PE150测序平台测序得到,石油烃降解微生物蛋白质主要集中六大分类单元,分别为C分类单元能量生产和转换,E分类单元氨基酸转运和代谢,G分类单元碳水化合物转运和代谢,K分类单元转录,P分类单元无机离子转运和代谢,S分类单元功能位置等,分别占5.03%、7.52%、5.78%、6.23%、6.33%、25.5%。新陈代谢中碳氢化合物的代谢基因数高达5625个,占新陈代谢的21.98%;氨基酸代谢基因数为4897个,占整个新陈代谢的19.13%。单加氧酶(alkm,EC:1.14.15.3)、醇脱氢酶(ADH,EC:1.1.1.1)、醛脱氢酶(ALDH,EC:1.2.1.3)在石油烃降解中很重要,在该石油烃降解菌中对应的基因编码数量分别为3、56及35个。综合以上酶、基因等,可能是该石油烃降解菌能够被无机盐离子激活且降解原油中碳氢化合物的原因。(6)玻璃微观刻蚀模型试验,考察了微生物、微生物复配槐糖脂生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复配二氧化硅纳米颗粒驱替后,原油的采收率、残油率及剩余原油的分布状态。微生物对剩余原油有分裂作用,可以将剩余原油分裂为小的、更容易驱替出孔道的小油滴,原油采收率接近91.4%;微生物复合槐糖脂表面活性剂进一步提高剩余原油的乳化现象,在微生物驱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2.6%;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不仅可以使原油剥离下来,而且进一步分裂原油为更小的油滴,使接近99%的原油驱替出来,较微生物驱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8.4%左右,在微生物复合槐糖脂驱油的基础上提高原油采收率5%左右。(7)新疆低渗透油藏克拉玛依油田二东区块开展了2注10采的微生物驱现场试验(石油烃降解菌+营养剂注入)。微生物驱现场试验10口采油井均有效果,其中T20248和T20371,T20427和T20421,双向受效井T20422和T20247增油效果尤其显着。T20248月产油由最初的14 t最高增加到276.8 t,T20371月产油量由最初的17 t最高增加到187.86 t,T20427月产油量由最初的47 t最高增加到224.12t,T20421月产油量由最初的48 t最高增加到179.27 t,双向受效井T20422月产油量由最初的34 t最高增加到119.21 t,T20247月产油量由最初的14 t最高增加到101.5 t。整个实验井组产油量5个月增加了1500 t左右(未扣除递减的15%)。

高卉[3](2018)在《驱油微生物对原油和沥青质的降解及模拟驱替效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简称MEOR),是利用微生物自身在油藏中的活动及其代谢产物(包括聚合物、表面活性物质、气体、有机酸及有机溶剂等)作用原油以增加原油产量的一种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技术。酶法强化采油(enzyme enhanced oil recovery,EEOR)是通过微生物酶对原油中大分子物质的降解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新的微生物强化采油思路。本论文从中国延长油田长6组油井原油及井口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出4株驱油细菌与4株驱油真菌,并鉴定到种;较为系统的研究了驱油细菌(发酵液与酶菌复合物浸液)以及驱油真菌(粗酶液)的驱油特性,对原油及纯沥青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细菌发酵液强化驱油(MEOR)、真菌酶液强化驱油(EEOR)及二者组合形成的MEOR+EEOR、MEOR-EEOR交替驱油的效果与机制;速效养分注入对本源细菌驱油效果的影响及其驱油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筛选的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沥青有强烈的降解作用,对原油理化性质有显着影响。编号为Gx及Fx的2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经Gx及Fx发酵液处理后:(1)对沥青质有显着的降解作用。原油中沥青的降解率分别为58.6%及72.4%(P<0.05);纯沥青质的降解率为10.1%(P<0.05)及9.8%(P<0.05),为对照的43.8倍及42.5倍;降解结束后残留沥青中的饱和烃较对照分别增加30.6%(P<0.05)及8.8%,芳香烃,胶质及未知组分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15.5%17.9%、17.2%20.2%及15.6%25.1%,但与对照的差异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纯沥青质在载玻片上的微形态由薄而均匀改变为隆起聚集态,同时出现大量无沥青透明斑。(2)原油物理性质发生改变。原油在瓶壁上的附着性降低;滤纸吸附态原油的脱附率分别为90.5%及88.3%,均为对照的3.1倍;35℃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分别降低56.9%(P<0.05)及37.2%(P<0.05)。(3)原油化学性质发生改变。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含量较对照均有增加,胶质及未知组分含量较对照分别降低17.6%及74.7%,均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原油中230℃可气化轻质组分总含量较对照分别增加9.52%及19.25%。(4)Gx及Fx具有较强的表面活性物质合成能力及产酸能力。在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Gx及Fx合成的表面活性物质产生的排油圈直径为17.217.3cm,为对照的1820倍,培养后发酵液pH下降0.61.0单位。2.新发现的驱油细菌台湾假单胞菌对原油沥青有显着降解作用,能显着提高驱油率。筛选到1株新的驱油细菌,编号为C-2。经16S rDNA序列分析鉴定,确定为台湾假单胞菌(Pseudomonas taiwanensis)。经C-2发酵液处理后,原油滤纸上吸附态原油的脱附率为90.1%;35℃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显着降低34.6%(P<0.05);排油圈直径为对照的36.6倍;培养后发酵液pH下降2.4个单位,与对照差异显着(P<0.05);原油中沥青质的降解率为41.1%(P<0.05),对纯沥青的降解率为8.8%;原油中230℃可气化组分中小分子轻质组分相对含量较对照增加15.2%。细菌C-2发酵过程中发酵液的菌体生物量于培养72h时达到最高值、pH先降低再升高、排油圈直径及表面活性物质浓度均随培养时间增加而增加,培养60h-96h显着高于0h-48h(P<0.05),其表面活性物质经鉴定为4-甲基苯酚(4-methyl-phenol)。在模拟驱油试验中,C-2发酵液的总驱油率显着高于对照水驱(P<0.05)。3.Dietzia cercidiphylli细菌对沥青及原油有强烈降解作用,能显着提高驱油率。自延长油田6号油井原油中分离出1株具有驱油潜力的细菌,编号X9。经鉴定为Dietzia cercidiphylli,经其发酵液处理后,原油中沥青的降解率为70.5%(P<0.05),纯沥青的降解率为9.9%(P<0.05),经X9处理后,残留纯沥青中的饱和烃含量增加,芳香烃、胶质及未知组分含量均降低;原油中230℃可气化组分的总相对含量较对照增加8.5%;对滤纸吸附态原油的脱附率为84.7%,为对照的2.9倍(P<0.05);35℃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显着降低42.5%(P<0.05)。在模拟驱油过程中,X9发酵液的总驱油率显着高于对照水驱(P<0.05)。4.细菌型酶菌复合物浸液对原油理化性质有显着影响。通过种子液液态培养-固态发酵技术,将4株驱油细菌Gx、Fx、C-2及X9制备成粉状酶菌复合物。(1)在对粉状酶菌复合物进行15h加水活化过程中,4种驱油相关参数发生变化:细菌数显着增加;pH值随着浸提时间的增长显着降低;脱氢酶活性在7.5h后显着提高;不同菌株的排油圈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细菌数和pH的负相关性均达到了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2)通过酶菌复合物浸提液的作用后,原油滤纸的脱附率高达88.97%(P<0.05);处理原油在35℃时的粘度降低5.5%-36.82%(P<0.05)。(3)原油组成中的轻质组分芳香烃含量增加38.0%-129.1%(P<0.05),重质组分沥青质含量降低60.0%-65.9%(P<0.05),C-2、X9处理原油中胶质含量分别降低38.0%、31.8%(P<0.05),原油中230℃可气化组分相对含量增加65.82%。5.注入速效氮源可显着提高本源细菌的原油驱出率。在模拟驱油试验中,外源加入NH4NO3(N),葡萄糖(G)及二者同时(N+G)加入时,对原油的驱替效果、对驱出本源细菌数量及优势菌组合、驱出原油、残留原油及驱替液性质均有不同的影响。结果表明:(1)注入NH4NO3对本源细菌繁殖有显着促进作用,NH4NO3处理本源细菌数量为对照的704倍;速效碳源G注入时,本源细菌数量较对照减少71.7%-91.1%(P>0.05)。营养物质以及驱替批次不同,驱出的本源细菌的优势细菌组成不同。(2)N、G及N+G处理的累计驱油率较对照分别提高102.9%(P<0.05)、22.1%(P>0.05)及64.6%(P<0.05)。3个处理残留原油中,230℃可气化组分相对含量分别较水驱处理增加0.6%-35.8%、降低4.2%-64.2%及增加3.6%-141.1%;驱替结束后,在驱油管上段残留原油中,含N处理(N及N+G)的饱和烃、沥青质及未知组分含量较盐水对照分别降低5.3%-13.4%(P<0.05)、7.2%-22.3%(P<0.05)及16.6%-31.9%(P<0.05)。(3)驱替驱出液较注入液的pH下降2.5%-36.8%,表面张力下降1.0%-23.7%,驱替过程中表面活性物质及脱氢酶活性丧失。6.真菌粗酶制剂酶法转化能显着提高原油中可气化油含量。(1)根据形态及ITS序列对筛选自延长油田原油及油污土壤中的4株原油降解真菌进行了鉴定,分别为Aspergillus oryzae,Aspergillus spelunceus,Aphanocladium aranearum及Aspergillus sydowii。(2)研究了4株真菌粗酶制剂酶法转化对原油族组成和230℃可气化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酶法转化能将原油中包括沥青在内的高分子组分降解转化为小分子可气化组分,使原油组分中饱和烃与芳香烃总含量(可气化油)较对照增加30.3%-44.4%;可提高供试原油中230℃可气化组分(可气化油)含量,改善原油品质,提高原油后续加工时汽油、煤油及柴油等可气化油组分的产量。(3)用纯沥青验证了真菌酶对沥青质的酶解作用。真菌酶对沥青载玻片上纯沥青的降解率高达14.2%,为对照的61.6倍(P<0.05),能够使纯沥青中可气化油含量增加17.5%。7.低细菌细胞密度及EEOR-MEOR交替处理能显着提高驱油率。细菌细胞密度、真菌胞外酶及二者组合对原油驱替效果影响显着:低细胞密度发酵液处理的驱油率远高于高细胞密度发酵液处理(P<0.05);真菌粗酶液对原油有良好的降解驱替作用;二者交替进行的驱替率远高于水驱处理,高细胞密度-EEOR组合与低细胞密度-EEOR组合的累计驱油率较水驱分别提高518.6%(P<0.05)与814.2%(P<0.05)。在驱替过程中,模拟沙柱中的原油由上段向下段迁移,低细胞密度-EEOR组合迁移能力较高细胞密度-EEOR组合强,但对原油的降解能力较高细胞密度-EEOR组合弱。水驱处理、MEOR及EEOR中的优势细菌分别为P.aeruginosa、Bacillus atrophaeus及Bacillus cereus,与注入时细菌种类及数量均不同。8.MEOR的驱油率高于EEOR。研究比较了MEOR与利用真菌粗酶制剂进行的EEOR及其二者不同组合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1)利用铜绿假单胞菌进行MEOR的驱油率高于EEOR;油沙管中的活细菌数量决定着驱油率,9批次驱替过程中,从第6批次开始,优势细菌数、活细菌总数与驱油率呈极显着(P<0.01)或显着(P<0.05)正相关;在9批次驱替培养过程中,油沙中均有大量细菌繁殖,且MEOR、EEOR中的细菌数量与优势细菌不同。(2)凡有外源细菌Gx参与的MEOR过程,均有大量H2和CO2气体产生,同时产酸,降低驱替液的pH,所有EEOR处理及对照CK均无气体产生。(3)细菌和真菌酶在驱替培养过程中将原油中的高分子组分降解为可气化的小分子组分,增加了原油中230℃可气化组分含量,提高了原油中汽油及部分低沸点煤油与柴油含量,改善了原油品质。(4)驱替过程中,驱替液pH、排油圈直径均降低,表面张力值升高,EEOR处理中脱氢酶活性消失,这些变化与驱替液中的细菌数量呈显着(P<0.05)或极显着(P<0.01)相关性。9.MEOR、EEOR及本源细菌强化驱油机制不同。通过室内模拟驱替研究,发现MEOR,EEOR及本源细菌原油驱替的机理不尽相同:MEOR的主要驱替机理为细菌对原油大分子的降解作用、代谢产物及其引起的表面与界面作用等;EEOR的主要驱替机理为真菌所产脱氢酶对原油强烈的降解作用;本源细菌的主要驱替机理为细菌接受外源养分注入激活后发生的封堵效应、繁殖过程细菌对原油大分子的降解作用、代谢产物及其引起的表面与界面作用等。

赵峰[4](2016)在《厌氧产鼠李糖脂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SG的特性及原位驱油潜力研究》文中指出生物表面活性剂因具有高表面活性、安全无毒、可生物降解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开采、污染环境修复等领域。目前所获得表面活性剂产生菌绝大多数为好氧微生物,但是在某些缺氧环境中的应用,如油藏原位产表面活性剂驱油以及河流底泥的原位污染修复等,需要厌氧产表面活性剂的菌种资源。本论文针对厌氧产表面活性剂菌种资源匮乏,化学驱油技术产生的污水处理成本高、难度大等问题;立足于开发基于厌氧产鼠李糖脂菌株的环保型采油技术的需要;筛选厌氧产鼠李糖脂表面活性剂的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菌株,对其进行培养基优化和基因改造,强化其厌氧产鼠李糖脂的能力,并解析厌氧产鼠李糖脂菌株的驱油机制,评价其应用潜力。研究成果对具有厌氧产表面活性剂能力的微生物菌剂的开发和油田环保型采油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本论文从油藏采出液中筛选出了一株在好氧及厌氧条件下均能产鼠李糖脂的菌株SG,好氧产量为8237.5mg/L,厌氧产量为222.6mg/L。结合形态学描述及16S rDNA序列(GenBank序列号为KJ995745)分析,将菌株SG鉴定为Pseudomonas aeruginosa SG。菌株SG厌氧产鼠李糖脂的适宜条件为温度30℃40℃、pH值6.07.5、Na Cl浓度低于30g/L。在厌氧条件下,菌株SG经34h进入菌体生长的稳定期,鼠李糖脂产量在192h时达到最高。本论文还建立了快速而准确定量发酵液中鼠李糖脂含量的排油圈法,排油圈直径(mm)与鼠李糖脂浓度(100800mg/L)呈极显着的线性回归关系(P<0.001)。菌体细胞和发酵液中的其他代谢产物对排油圈法的定量结果没有影响。菌株SG厌氧产鼠李糖脂的最佳碳源是甘油、最佳氮源是硝酸盐,限制氮源和磷源的量均不利于菌株厌氧生产鼠李糖脂。响应面法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g/L)为:甘油70.32,NaNO3 4.87,K2HPO4·3H2O 6.97,KH2PO4 5.49,MgSO4·7H2O 0.40,CaCl2 0.13,KCl 1.0,NaCl 1.0。利用该培养基,菌株SG在厌氧条件下的鼠李糖脂的产量提高到了683.4mg/L。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以肽聚糖相关脂蛋白编码基因oprL的组成型强启动子PoprL替换rhlAB基因的原始启动子,构建了融合基因Popr-rhlAB拷贝数增加的基因工程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oprAB;强化了菌株厌氧产鼠李糖脂的能力,实现了对厌氧产鼠李糖脂菌株的基因改造。利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基因工程菌PoprAB在厌氧条件下的鼠李糖脂产量达到1094.6mg/L,比菌株SG在厌氧条件下的产量提高了60.2%。菌株SG在好氧条件下的鼠李糖脂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60mg/L,而在厌氧条件下的鼠李糖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为80mg/L。菌株SG的厌氧鼠李糖脂产物对原油具有更好的乳化活性,EI24值为80.33%,高于其好氧鼠李糖脂产物的62.30%。HPLC-MS分析结果表明,菌株SG的好氧鼠李糖脂产物包含54.76%的单鼠李糖脂和45.24%的双鼠李糖脂;而厌氧鼠李糖脂产物包含95.69%的单鼠李糖脂和4.31%的双鼠李糖脂。菌株SG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的鼠李糖脂产物组成的不同导致了两种条件下鼠李糖脂产物的活性差异。通过油藏模拟实验,阐明了厌氧产鼠李糖脂菌株的驱油机制,并验证了其油藏原位驱油潜力。厌氧产鼠李糖脂菌株SG和PoprAB均可以在模拟油藏条件下稳定地生长繁殖,并生产鼠李糖脂。厌氧高产鼠李糖脂的基因工程菌PoprAB的添加使得模拟油藏体系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先发生变化、后又恢复到接近初始的状态,在培养期间假单胞菌属一直是体系中的优势菌属之一。岩心物理模拟驱油实验显示,在一次水驱的基础上,野生型菌株SG和基因工程菌PoprAB可分别提高原油采收率7.26%和9.15%。上述结果验证了利用厌氧产鼠李糖脂菌株在油藏原位产鼠李糖脂表面活性剂进行驱油的应用潜力和可行性。本论文获得的厌氧产鼠李糖脂菌株为油藏原位产表面活性剂驱油的新型微生物采油技术提供了菌种资源。

张俊会[5](2015)在《驱油菌株筛选及其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Microbial Enhanced Oil Recovery,MEOR)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采油技术,对于高含水的枯竭油藏开采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从陕北安塞及志丹油田筛选出一批性能优良的真菌和细菌,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真菌酶制剂及细菌固态菌剂,研究酶制剂与细菌固态菌剂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并从原油与石蜡的组分变化、产酸、产气以及脱附性等角度探讨其作用机理;同时对3株优势细菌进行了清防蜡效果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依据上述研究结果对真菌粗酶制剂、固态细菌制剂及细菌菌体提高原油采收率与清防蜡的可行性及其应用于微生物采油的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价。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驱油真菌筛选鉴定从陕北安塞油田的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出6株真菌,其编号分别为PJ1,PJ2,PJ3,PJ4,PJ5,PJ6。通过菌落形态特征、显微形态观察及ITS序列分析将其鉴定到种,6株驱油真菌PJ1、PJ2、PJ3、PJ5均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PJ4为黄曲霉(A.flavus),PJ6为土曲霉(A.terreus)。研究发现,这6株真菌对原油及石蜡具有很强的降解作用,其最大降解率分别为79.4%及38.3%,表明这6株真菌具有高活性的烃类物质降解酶系。2.真菌粗酶制剂酶活性及酶油反应配比研究将6株真菌制成粗酶粉,测定其脱氢酶和2,3双加氧酶活性,并进行粗酶制剂活性影响因素及酶油反应配比研究。结果表明:6株真菌均能合成脱氢酶和加氧酶,活性分别为29.6893.57 mg·g-1·h-1和21.0625.40 mmol·g-1·h-1,不同菌株酶活性差异较大,菌株PJ5合成的脱氢酶和加氧酶活性较高。在对脱氢酶的耐受性试验中,E1和E5两种粗酶制剂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和耐酸碱性,当NaCl浓度升高到50 g/L、含油地层水矿化度升高到92.43 g/L时,脱氢酶活性才显着下降;pH对脱氢酶活性影响较小,在pH值6.010.0这个范围内,两种粗酶制剂均具有较强活性。表明这两种真菌粗酶制剂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在原油与酶液配比试验中,从使用效果及经济性综合考虑,在酶液浓度8 g/L及原油与酶液配比为1:15进行反应时,原油的脱附性及乳化性均较好。3.真菌酶对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真菌胞外酶能大幅度降解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对胶质及沥青质的最大降解率达到38.9%及24.7%;酶降解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中230℃可气化小分子烃的含量并降低原油黏度,其中可气化烃各组分总含量较对照增加5.6%28.8%,40℃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降低40.5%59.0%;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发酵液体积的21.3%53.3%和38.3%100%;并产生草酸与丙酸等短链有机酸,使酶解液的ph也较对照下降22.7%29.4%,产酸总量为22.2524.13mmol/l,酸值达到13351448mg/l。供试6株真菌酶制剂均能够产生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原油脱附:供试酶液对原油在滤纸上的脱附率达到83.4%87.8%,为对照的7.377.75倍。真菌胞外酶也能够大幅度降解石蜡,经酶降解处理,固体石蜡在正己烷中的溶解性显着增加,其中,18℃时在正己烷中的可溶组分占石蜡总量的78.6%86.2%,较对照增加31.9%44.6%;18℃时正己烷可溶组分中230℃可气化成分中保留时间较短的小分子烃数量较对照减少3.7%26.9%,保留时间较长的大分子烃数量较对照增加5.5%19.6%;石蜡固液态转化时的初始相变点提高4℃;并在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水解液体积的26.7%66.7%和50.0%125.0%;并产生草酸与丙酸等短链有机酸,酶解液ph也较对照下降22.3%28.5%,产酸总量为21.4423.25mmol/l,酸值达到1327.81395.0mg/l。4.驱油细菌筛选鉴定从陕北安塞油田、志丹油田的原油及油污土壤中,分离筛选出3株细菌,其编号分别为5-2a、6-2a及2a。通过形态特征及16srdna全序列分析,将这3株降解菌株鉴定到种:5-2a为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atrophaeus);6-2a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aryabhattai);2a为墨西哥微小杆菌(exiguobacteriummexicanum)。这3株细菌均为好氧菌,不运动,在3080℃温度范围及0100g/l这个浓度区间内,能够存活。研究发现这3株细菌的发酵液能大幅度降解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其降解率分别为30.0%57.8%、47.4%73.1%、61.4%72.8%及42.1%57.9%。细菌降解作用能够大幅度提高原油中230℃可气化小分子烃的含量并降低原油黏度,其中可气化烃轻质组分总含量较对照增加27.4%61.0%,原油粘度降低7.4%11.1%。发酵液对原油的脱附率达到66.5%94.2%,为对照的5.327.53倍。5.固态细菌制剂对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影响细菌菌剂能大幅度降解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其降解率分别为12.5%15.1%、23.7%39.3%、19.8%24.2%及53.1%56.2%;菌剂降解能够提高原油中230℃可气化小分子烃的含量并降低原油黏度,其中可气化烃各组分的总相对含量较对照增加了108.0%62.6%,40℃时的原油粘度较对照降低24.7%29.4%;菌剂在降解原油过程中能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水解液体积的74.0%81.0%和138.3%152.3%;并产生草酸与丙酸等短链有机酸,酶解液的ph也较对照下降26.47%36.03%,产酸总量为23.526.0mmol/l,酸值达到14101560mg/l。细菌菌剂对固态石蜡也具有良好的降解作用,经过菌剂降解,固态石蜡在正己烷中的溶解性显着增加,经过菌剂降解作用,18℃时,在正己烷中可溶解的石蜡量已达到石蜡总量的68.6%77.2%,较对照增加15.0%29.5%;18℃时正己烷可溶组分中230℃可气化成分中保留时间较短的小分子烃的相对含量较对照减少6.9%14.9%,保留时间较长的大分子烃数量较对照增加18.4%25.7%;降解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产气率分别为水解液体积的65.0%80.0%和120.0%150.0%;并产生草酸、丙酸和甲酸等小分子有机酸,反应液ph也较对照下降27.3%36.8%,产酸总量为22.8825.75mmol/l,酸值达到13731545mg/l;同时改变了石蜡的蜡晶形态。6.细菌清防蜡效果及作用研究经过细菌发酵液处理,石蜡的化学结构发生改变,其在正己烷中的溶解性显着增加,18℃时可在正己烷中溶解的石蜡达到石蜡总量的57.7%62.0%,较对照增加1.5%9.0%。细菌发酵液对固体石蜡具有很好的脱附作用,脱附率达到及36.2%100.0%。3株细菌具有很好的防蜡、清蜡作用,其中防蜡率达到了94.6%98.1%,清蜡率达到了69.1%89.3%。此外,3株细菌均能附着在玻璃质及钢质载体表面生长,细胞密度大,结合紧密,其在玻璃及钢片表面的附着密度分别达到了1.95×1067.67×108cfu/cm2及8.67×1047.48×108cfu/cm2,其中,紧结合态细胞附着密度达到3.22×1046.81×106cfu/cm2及6.67×1032.00×108cfu/cm2。7.萎缩芽孢杆菌所产的表面活性物质及其对原油脱附效果本研究筛选出的萎缩芽孢杆菌能以尿素为氮源合成脂肽类阳离子型表面活性物质。该表面活性物质具有以下特性:良好的排油活性、乳化活性及较低的表面张力值,其排油圈达19.1cm,乳化指数达59.49%,表面张力值为25.43mn/m,液态发酵所得表面活性物质粗干品收率为0.77g/l;能够耐受高温及高盐,在20100℃温度范围及10g/l90g/l盐浓度时,排油圈直径、乳化指数及表面张力值相对稳定;具有较强的ph适应性,适应范围为613,耐碱性较强;对滤纸及细沙上附着的原油均具有良好的脱附作用,其脱附率分别为93.1%及90.0%。8.真菌粗酶制剂与固态细菌制剂对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影响的作用机理真菌胞外酶与固态细菌制剂均可通过以下途径影响原油及石蜡理化性质:①降解作用:可降解固体石蜡及原油中的烷烃、芳香烃、胶质及沥青,使石蜡及原油中的重质组分分解为轻质组分,降低原油黏度,减少可沉积的石蜡量,有效改善原油的流动性及石蜡的蜡晶形态。②产气:酶及菌剂在降解原油及石蜡过程中产生大量co2和h2,这些气体能够增加油层内部压力,气体溶入原油会降低原油黏度,改善原油流动性。③产酸:酶及菌剂在降解原油及石蜡过程中产生大量草酸、丙酸等有机酸,可有效溶解储油岩层孔隙中的碳酸盐,增加油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同时还能降低油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形成油水乳浊液,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④产生表面活性物质:6株真菌及3株细菌均能够产生表面活性物质,有助于原油脱附,同时对石蜡具有一定的乳化、分散作用,改变蜡晶颗粒,使其变细变小而被采出液带出油井,从而起到清蜡作用。9.细菌清防蜡作用机理①降解作用:供试细菌对石蜡具有一定的降解作用,可降低重质组分在原油中的含量,减少可沉积的石蜡量。②在载体表面形成菌膜:供试细菌可较牢固地附着在金属表面生长繁殖,形成由微生物细胞组成的具有很强的抗流体冲刷能力的细胞膜,可阻止蜡质在载体表面结晶沉积。③合成表面活性物质:供试细菌代谢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等粘附在金属表面,改变其表面湿润性,使非极性的蜡晶难以在金属表面沉积;供试细菌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对石蜡具有一定的乳化、分散作用,使蜡晶颗粒变细变小而随采出液流出油井,从而起到清蜡作用。

张俊会[6](2012)在《几株真菌和细菌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文中指出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简称MEOR)也被称为微生物强化采油技术,是继传统的热驱、化学驱、气驱之后的第四大类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发展前景的一项采油技术。本研究的主要目地是筛选出性能优良的真菌和细菌,以麸皮做介质将真菌制成酶制剂,从菌种筛选、鉴定、酶制剂脱氢酶活性以及对原油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确定酶制剂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可行性以及所获细菌菌株在微生物增油方面的应用潜力。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从陕北安塞油田的油污土壤中分离出5株优势真菌,通过菌落形态特征及显微形态观察,将这5株驱油真菌初步鉴定到属。鉴定结果为:4株真菌为矮棒曲霉(不同株),1株真菌为米曲霉。将5株驱油真菌制成酶粉,测定其脱氢酶和C23Oase活性,并进行酶解试验。结果表明:5株驱油真菌均可合成脱氢酶和加氧酶,其活性分别为8.5~12.4mg/L/h及77~90μmol/h。通过气相色谱图分析,表明5株真菌胞外酶均能够降解原油,其中16号真菌胞外酶的降解效果最好,降解后原油的乳化性明显提高,轻质组分含量也明显增多。2以16号真菌胞外酶为试验材料,考察了培养基碳源、反应温度、以及不同油样等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当以白砂糖做碳源时,酶粉中的活菌数和脱氢酶活性均最高;当以不同含量的石油做碳源时,酶粉中的活菌数和脱氢酶活性均较低。②酶在1.0g/30mL、0.6g/30mL、0.1g/30mL3个浓度梯度时,对原油的乳化性及脱附作用较好,当酶浓度降低到0.008g/30mL时,酶对原油失去了乳化及脱附作用。③随着反应时间延长,酶对原油的乳化性及脱附效果逐渐增强。④酶的最适降解温度是30℃,耐受温度可达到60℃。⑤酶对原油的降解具有一定的通用性。3从陕北安塞油田、志丹油田的原油及油污土壤中,分离得到4株优势细菌,分别命名为6-1、P1H132、AP1H11、6-3Y。降解试验表明,经过4株细菌处理后,原油总组分烷烃中34.0%~55.3%的组分因被细菌完全降解而消失,未被完全降解的组分也因细菌的利用含量显着下降。4株细菌均能产生表面活性物质,初步判断,3株细菌(6-1、AP1H11、6-3Y)产表面活性物质为脂肽类,1株细菌(P1H132)产表面活性物质为糖脂类。经形态观察、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全长序列分析将这4株细菌鉴定到种,鉴定结果为:6-1为Rhizobium pusense菌,P1H132为Zhihengliuella aestuarii菌,AP1H11鉴定为Bacilluslicheniformis菌,6-3Y为Bacillus aryabhattai菌。

宋永亭[7](2012)在《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文中提出生物表面活性剂的驱油作用是微生物采油的主要机理。目前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微生物采油技术中的应用主要采取向油藏注入地面发酵的产品(地面法)和外源菌种(外源微生物驱)的方式。相对地面法和外源微生物驱,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更能体现微生物采油“低成本、工艺简单、环保”三大优势,但是,关于如何全面准确地识别油藏中产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尤其是能否实现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定向调控,目前研究较少。本论文应用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功能基因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在对胜利油田油藏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沾3区块开展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选择性激活研究并获得激活剂配方;研究了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激活后对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和岩石润湿性的影响以及提高原油采收率的贡献;最后对激活油藏内源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的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分析。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设计应用分别与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和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等菌属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代谢调节相关的合成基因(srfA3/licA3)以及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鼠李糖脂类表面活性剂代谢调节相关的基因(rhlR)对应的简并引物,在功能基因水平上对胜利油田的5个区块共10个油井产出液进行了产脂肽和糖脂类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分析;应用培养法和克隆测序方法在微生物种属方面进行了辅助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油藏样品中检测出芽胞杆菌和脂肽类表面活性剂代谢调节相关的合成基因(srfA3/licA3),产脂肽类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是激活油藏内源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主要方向。2、以油藏产脂肽类微生物的分子生物学定量检测为目标,应用Real-TimePCR技术成功的建立了以(srfA3/licA3)为标准,针对油藏样品的脂肽合成代谢基因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对荧光定量PCR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的脂肽合成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性好的特点,适合实验室研究及现场跟踪检测的应用。3、开展了激活沾3油藏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实验,通过对脂肽合成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克隆测序结果综合分析,推断沾3油藏脂肽合成基因与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相关。在此基础上,筛选得到有机氮激活剂配方(JHJ-1:0.4%玉米浆干粉,0.5%葡萄糖,0.2%可溶性淀粉,0.4%蛋白胨),该配方激活沾3油藏样品,脂肽合成基因最高达2.6×106copies/μLDNA;表面张力最低达38.0mN/m;扩油圈直径最大达7.0cm;但乳化指数小于5%。无机氮激活剂配方(JHJ-2:蔗糖2,NH4Cl0.6,酵母粉0.03,玉米浆干粉0.05,KH2PO40.06,Na2HPO40.2)激活沾3油藏样品,脂肽合成基因最高达1.6×105copies/μLDNA;乳化指数达96%。克隆测序结果表明,JHJ-1激活后样品结构单一,优势菌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而JHJ-2激活后样品相对复杂,优势菌为Bacillus licheniformis和Bacillus thermoamylovorans等。4、研究了激活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驱对相渗曲线和润湿性的影响,并对提高采收率能力进行了物理模拟评价。研究发现:微生物驱后,油水相对渗率透曲线等渗点右移,岩心亲水性增强;当含水饱和度较高时,油相相对渗透率明显高于常规水驱,激活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能够起到较好的驱动残余油的效果。沾3区块岩心注入激活剂激活处理后岩心相对润湿指数明显增加,亲水性增强。采用物理模拟方法模拟沾3区块油藏条件,在一次水驱的基础上,激活剂JHJ-1和JHJ-2激活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分别提高采收率10%和13.6%。5、对激活剂JHJ-2激活样品中的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理化性质研究和组成分析,其表面活性剂的产率为0.47g/L,临界胶束浓度为33.3mg/L,对应的表面张力为38.5mN/m。乳化活性强,稀释100倍后,乳化活性仍达到1.25U。对激活剂JHJ-2激活样品中表面活性剂进行薄层层析(TLC)、红外光谱(IR)、高效液相色谱(HPLC)、质谱(MS)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成分是脂肽。本论文研究成果为油藏内源微生物定向调控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定理论基础。另外,本论文针对胜利油田沾3区块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为该区块实施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

左佳敏[8](2012)在《新型生物酶解堵剂及其室内模拟试验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物酶采油解堵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具有较好油田开发效果和提高采收率的一项新技术。生物酶解堵剂主要成分为蛋白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以及生物表面活性剂等,广泛应用于原油开采中,在增产增注、堵水控水、防砂、调剖等诸多方面取得了可观效果。其中,蛋白酶在生物酶采油解堵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为了最终研制出新型生物酶解堵剂,本论文做了如下研究工作,并得出结论:1.从大庆原油样品中初步分离筛选到5株产蛋白酶菌株,然后进行复筛培养,筛选出一株蛋白酶高产菌株S-H-5。通过形态学观察、生长特征观察和16SrDNA序列分析,对此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菌株S-H-5为铜绿假单胞菌。2.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对菌株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优化后,最适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15g/L,蛋白胨20g/L,酵母膏20g/L,NaCl1.5g/L,CaCl20.02g/L,Na2HPO40.2g/L,NaH2PO40.1g/L。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 pH6.5,接种量5%(v/v),温度31℃,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时间为72h。此时,菌株的蛋白酶酶活达628.03U/mL,较复筛菌株的蛋白酶酶活提高了 26.12倍。3.在最佳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下,绘制菌株的生长曲线及产蛋白酶历程曲线。进一步对菌株S-H-5的发酵液进行离心、饱和硫酸铵沉淀、透析、浓缩和Sephadex-100凝胶层析分离纯化步骤。分离纯化的效果为:纯化倍数3.68,回收率30.08%。经SDS-PAGE电泳测定,此蛋白酶的分子量约为35.5kDa。4.复配实验:将得到的蛋白酶与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及发酵离心上清液等进行复配,作为新型生物酶解堵剂。然后通过摇瓶培养、洗油实验等室内模拟试验,观察及测试新型生物酶解堵剂作用效果。此新型生物酶解堵剂能够对原油起到一定的降解、降粘作用,能够降低表面张力,洗油效果明显,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拥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解舒涵[9](2012)在《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及其在石油烃降解中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表面活性剂在工业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化学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对生态环境危害较大,在使用上受到一定制约。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生长过程中产生具有两亲性质的代谢产物,是一种绿色新型表面活性剂。近几年,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发逐渐受到重视,生物表面活性剂低毒、环保的特性使其广泛应用各个领域,尤其是在石油开采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通过富集培养,血平板和原油平板筛选,排油圈和表面张力的测定优选出一株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DGY-3,经形态观察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经薄层层析和红外光谱分析,鉴定该产物为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该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为30mg/L,初始乳化活性达77.4%,在pH2-12,温度50-120℃范围内,22%NaCl,3200mg/LCaCl2浓度下仍保持良好的表面活性。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该产脂肽芽孢杆菌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优化后培养基成分为可溶性淀粉20g/L,氯化铵2g/L,KH2PO46 g/L,K2HPO42g/L,MgSO4·7H2O 0.3g/L,NaCl 2g/L,CaCl2 0.08g/L,EDTA0.4g/L。培养条件为4%接种量,种龄 16h,初始pH7,培养温度37℃,摇床转速160r/min,发酵48h。优化发酵条件后,发酵液表面张力由初始67.5mN/m降低至24.8mN/m,脂肽产量达到1.08g/L。考察了外加脂肽及其产生菌对原油降解的影响,该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能有效的使原油乳化分散而形成水包油型乳化液,外加脂肽能提高芽孢杆菌DGY-3对原油的降解率,对不同原油的降解率分别提高了 21.0%和19.8%。

袁姝玲[10](2011)在《定边油田微生物采油菌株的筛选与性能评价》文中提出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是利用微生物自身在石油储层中的生长、繁殖和代谢等活动与油藏固相、液相发生复杂的物理、化学以及生物反应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定边油田属低孔特低渗油藏,采收率较低,利用传统采油技术开采困难,微生物采油技术为其进一步提高原油采收率,实现稳产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和技术。本论文采用平板划线分离法从定边油田东仁沟区块地层水、含油废水以及炼油厂污泥中分离纯化出16种微生物菌株,通过对筛选菌株代谢性能(产酸、产气、产表面活性剂和产生物聚合物等)的分析评价,确定出4株采油微生物,分别编号为D-1、D-2、D-3、D-4;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别研究了四种筛选菌株对主要油藏条件(温度、酸碱性、矿化度等)的适应性;通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分别对采油微生物菌株作用后原油油-水界面张力、主要性质(包括黏度、凝固点、含蜡量)、组分碳数分布(包括蜡质组分、饱和烃组分、全烃组分等)和乳化性能等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四种采油微生物菌株在温度为45℃-55℃、pH为弱酸-弱碱性、NaCl含量<5%的环境下能较好的生长繁殖;D-3与D-4在45℃下培养5d后其发酵液能使油水界面张力降低39.1%和45.39%;在45℃-55℃条件下各菌株均具有较好的降蜡、降凝和降黏的作用;各采油微生物在2-15d培养期间对原油中蜡质、原油凝固点和黏度的降低速率较高;四株采油微生物对于凝固点低的原油的降凝效果优于凝固点高的原油;D-3与D-4菌株对黏度高原油的降黏率要优于黏度低的原油;原油Ⅰ在45℃下经D-1-D-4菌株作用30d后其蜡含量分别降低49.47%、41.28%、49.58%、46.19%,凝固点分别降低7.0℃、5.4℃、8.0℃和7.7℃,黏度依次降低45.96%、38.97%、50.37%和49.26%;四种菌株对原油的乳化能力大小为:D-3>D-4>D-1>D-2;四株采油微生物对原油各组分均具有降解作用,D-3与D-4能较好的降解原油中的饱和烃、胶质和沥青质;原油I在45℃下经D-3与D-4作用30d后其饱和烃含量分别降低63.41%和39.34%,沥青质含量分别降低34.85%、26.19%,胶质含量分别降低57.68%、46.45%;接种处理前、后原油全烃碳数分布分析结果表明,经采油微生物生化处理后的原油Ⅰ的原油中轻质组分含量增加。本论文筛选的死种菌株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定边油田原油的蜡含量、凝固点和黏度,提高原油的乳化性,使原油中轻质组分含量增加及重质组分含量的降低,因此对提高原油的流动性具有一定的作用。

二、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在室内条件下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在室内条件下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侏罗系油藏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生物复合驱的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微生物驱油选井选层技术研究现状
        1.2.2 微生物调驱配套工艺研究现状
        1.2.3 微生物驱油工艺参数优化技术研究现状
        1.2.4 微生物驱油效果评价技术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HJS油田典型侏罗系注水开发油藏微生物驱适应性分析
        1.3.2 HJS油田侏罗系油藏高效驱油菌种筛选及性能评价
        1.3.3 HJS油田侏罗系油藏微生物驱油工艺参数优化
        1.3.4 HJS油田侏罗系油藏微生物驱油效果跟踪评价
第二章 HJS油田微生物驱适应性分析
    2.1 微生物驱油影响因素分析
        2.1.1 HJS油田微生物驱油先导试验效果
        2.1.2 HJS油田微生物驱油规律
    2.2 微生物驱油菌种与HJS油藏配伍性研究
        2.2.1 微生物驱油菌种与地层水配伍性
        2.2.2 微生物驱油菌种与原油配伍性
        2.2.3 微生物驱油菌种与油层压力配伍性
        2.2.4 微生物驱油菌种与油层温度配伍性
第三章 微生物与化学复合调驱中化学调剖体系优选
    3.1 聚丙烯酰胺与金属离子交联剂体系研究
        3.1.1 聚丙烯酰胺浓度对有机铬交联体系的影响
        3.1.2 pH值对有机铬交联体系的影响
        3.1.3 矿化度对有机铬交联体系的影响
    3.2 聚丙烯酰胺与非金属交联剂体系研究
        3.2.1 酰胺基交联体系配方优选
        3.2.2 酰胺基交联体系性能评价
    3.3 聚丙烯酰胺复合交联体系研究
        3.3.1 有机铬/有机醛复合交联体系研究
        3.3.2 聚丙烯酰胺复合交联体系性能评价
        3.3.3 聚丙烯酰胺复合交联体系调驱性能评价
    3.4 化学调剖体系与微生物菌种配伍性研究
    3.5 化学调剖体系+微生物驱油性能评价
第四章 HJS油田复合调驱高效驱油菌种筛选
    4.1 HJS油田本源菌群结构分析
        4.1.1 送检样品编号
        4.1.2 油水样中微生物的富集
        4.1.3 基因组DNA抽提
        4.1.4 样品测序
        4.1.5 油藏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检测分析
    4.2 高效驱油功能菌的筛选与鉴定
        4.2.1 实验材料
        4.2.2 高效驱油功能菌的筛选与鉴定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4.3.1 HJS油田油水样品中微生物菌落
        4.3.2 驱油菌株鉴定
        4.3.3 菌株的性能研究
        4.3.4 高效驱油菌种与油藏适应性评价
        4.3.5 采油功能菌的代谢规律
第五章 参数优化及现场试验
    5.1 辅助调剖选井选层决策技术研究
        5.1.1 调剖选井决策
    5.2 调剖介入时机的选择
        5.2.1 实验方法
        5.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3 调剖剂用量优化方法
        5.3.1 调剖剂用量的计算
        5.3.2 调剖剂处理半径设计方法
    5.4 复合调驱的注入参数
        5.4.1 注入方式
        5.4.2 段塞组合方式
    5.5 现场试验
        5.5.1 实验区优选
        5.5.2 试验井优选
        5.5.3 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现场试验技术思路
        5.5.4 工艺方案设计
        5.5.5 施工过程及记录
    5.6 实施效果
第六章 结论及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2)低渗透油藏定向激活石油烃降解菌及其采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引言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低渗透油藏概述
        1.1.1 低渗透油藏分类及特点
        1.1.2 低渗透油藏的开发现状
        1.1.3 低渗透油藏开发技术
    1.2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采油技术
        1.2.1 微生物采油技术分类
        1.2.2 微生物采油技术优势
        1.2.3 微生物采油技术原理
    1.3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功能
        1.3.1 低渗透油藏功能菌群落结构的形成
        1.3.2 低渗透油藏环境对微生物的影响
        1.3.3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及功能菌研究的意义
        1.3.4 低渗透油藏内源微生物采油机理
        1.3.5 低渗透油藏内源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
        1.3.6 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方法
    1.4 低渗透油藏内源功能微生物激活剂研究现状
        1.4.1 低渗透油藏内源功能微生物采油技术优势
        1.4.2 低渗透油藏内源功能微生物激活剂研究
    1.5 石油烃降解菌的研究进展
        1.5.1 石油烃降解菌
        1.5.2 不同环境因素对石油烃降解菌生长的影响
        1.5.3 石油烃降解菌对原油的降解
    1.6 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1.6.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6.2 存在问题
        1.6.3 研究内容
        1.6.4 技术设计路线
第2章 低渗透油藏采油功能菌的筛选、评价及分类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2.2.2 功能菌菌株的富集筛选、分离纯化及保存
        2.2.3 功能菌菌种性能评价
        2.2.4 功能菌环境适应性评价
        2.2.5 功能菌形态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
    2.3 结果与讨论
        2.3.1 功能菌菌株富集培养及纯化分离
        2.3.2 功能菌穿刺培养
        2.3.3 功能菌菌株原油乳化性能
        2.3.4 pH对功能菌生长的影响
        2.3.5 矿化度对功能菌生长的影响
        2.3.6 温度对功能菌生长的影响
        2.3.7 功能菌形态观察及分子生物学鉴定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低渗透油藏采出水分析及内源微生物营养激活剂筛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2.2 样品的采集与保存
        3.2.3 低渗透油藏矿化度及离子组成分析
        3.2.4 低渗透油藏地层水DNA提取
        3.2.5 低渗透油藏内功能菌群分析
        3.2.6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高通量测序
        3.2.7 低渗透油藏内源微生物营养激活体系的筛选与优化
        3.2.8 气相质谱联用(GC-MS)
    3.3 结果与讨论
        3.3.1 地层水理化性质分析
        3.3.2 低渗透油藏内源微生物生态特征分析
        3.3.3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与分析
        3.3.4 低渗透油藏营养物质的筛选及单因素实验
        3.3.5 低渗透油藏激活后内源微生物功能菌变化
        3.3.6 低渗透油藏激活后微生物群落变化
        3.3.7 低渗透油藏激活前后原油正构烷烃(GC-MS)变化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低渗透油藏定向激活石油烃降解菌芽孢杆菌属的研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4.2.2 多代转接培养体系构建
        4.2.3 实验方法
        4.2.4 原油四组分分析
        4.2.5 原油红外分析
        4.2.6 原油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ESI FT-ICR MS)分析
        4.2.7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讨论
        4.3.1 多次转接培养过程中总菌浓
        4.3.2 多次转接培养过程中微生物HDB和 SRB菌群浓度的变化
        4.3.3 多次转接培养过程中培养液p H变化
        4.3.4 定向多次转接培养过程中培养液表面张力变化
        4.3.5 限氧多次转接培养过程中乳化原油粒径分布
        4.3.6 限氧多次转接培养后原油降解(GC-MS)
        4.3.7 限氧多次转接培养后原油降解高分辨解析
        4.3.8 限氧多次转接培养后原油降解红外分析
        4.3.9 限氧多次转接培养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石油烃降解功能菌的宏基因组学研究
    5.1 引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试验材料和方法
        5.2.2 样品DNA提取及检测
        5.2.3 测序及信息分析流程
    5.3 结果与讨论
        5.3.1 数据质控
        5.3.2 数据组装
        5.3.3 基因预测
        5.3.4 功能数据库注释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微观可视化物理模型驱油实验及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试验材料与设备
        6.2.2 玻璃刻蚀微观模型制备
        6.2.3 微观驱油试验流程
        6.2.4 微观剩余油采收率计算
    6.3 结果与讨论
        6.3.1 水驱后剩余油分布及形态
        6.3.2 微生物驱油剩余油分布及形态
        6.3.3 槐糖脂复配微生物驱油后剩余油分布及形态
        6.3.4 纳米颗粒复配微生物后剩余油分布及形态
        6.3.5 驱油过程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低渗透油藏微生物驱油现场试验
    7.1 引言
    7.2 油藏概况及开发状况
        7.2.1 油藏概况
        7.2.2 开发状况
        7.2.3 微生物采油方案设计
    7.3 现场试验实施
        7.3.1 微生物采油试验井组确定
        7.3.2 微生物采油油藏方案设计
        7.3.3 微生物采油工艺设计
        7.3.4 微生物现场采油效果
    7.4 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驱油微生物对原油和沥青质的降解及模拟驱替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引言
    1.2 MEOR
        1.2.1 方法
        1.2.2 机理
        1.2.3 应用
        1.2.4 研究历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EEOR
        1.3.1 研究现状
        1.3.2 现存问题及后续研究方向
    1.4 基因工程微生物强化采油(GEMEOR)
    1.5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目的意义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2株铜绿假单胞菌对沥青质的降解作用及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增油细菌分离纯化、筛选与鉴定
        2.1.3 细菌对纯沥青质的降解实验
        2.1.4 细菌对原油的降解实验
        2.1.5 细菌驱油特性测试
        2.1.6 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驱油细菌鉴定
        2.2.2 细菌对纯沥青质化学组成及微形态的影响
        2.2.3 细菌发酵液对原油化学组成的影响
        2.2.4 细菌的驱油特性
    2.3 讨论
    2.4 结论
第三章 台湾假单胞菌对原油和沥青质的作用及其模拟驱油效果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驱油细菌鉴定
        3.2.2 细菌发酵液的驱油特性
        3.2.3 发酵过程中细菌发酵液驱油相关参数变化
        3.2.4 细菌发酵液对原油化学组成的影响
        3.2.5 细菌发酵液对纯沥青质化学组成及微形态的影响
        3.2.6 驱油量与驱油率
    3.3 讨论
    3.4 结论
第四章 Dietzia cercidiphylli细菌对沥青质及原油的降解作用及驱油效果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驱油细菌鉴定
        4.2.2 细菌发酵液对纯沥青质化学组成及微形态的影响
        4.2.3 细菌发酵液对原油化学组成的影响
        4.2.4 细菌发酵液的驱油特性
        4.2.5 驱油量与驱油率
    4.3 讨论
    4.4 结论
第五章 细菌型酶菌复合物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细菌型酶菌复合物浸提液性质
        5.2.2 细菌型酶菌复合物浸提液对原油滤纸脱附的影响
        5.2.3 4种细菌型酶菌复合物浸液对原油粘度及化学组分的影响
        5.2.4 细菌型酶菌复合物浸液对原油230℃可气化组分的影响
    5.3 讨论
    5.4 结论
第六章 速效氮源显着提高原油驱出率的微生物机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外源营养对油沙中本源细菌数量及种类的影响
        6.2.2 外源营养对驱油率、残留原油含量的影响
        6.2.3 外源营养对原油化学成分的影响
        6.2.4 外源营养对驱替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6.2.5 本源细菌驱油机理
    6.3 讨论
    6.4 结论
第七章 真菌粗酶制剂酶法转化能显着提高原油中可气化油含量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分析
        7.2.1 真菌鉴定
        7.2.2 真菌酶对原油的酶法转化产物
        7.2.3 纯沥青质的酶法转化产物
    7.3 讨论
    7.4 结论
第八章 细菌细胞密度及EEOR-MEOR交替处理对驱油率的影响及机理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与驱油装置
        8.1.2 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驱油率
        8.2.2 驱替中原油移动
        8.2.3 驱替过程中原油成分变化
        8.2.4 驱替过程中产气量及成分
        8.2.5 油沙管的微生物及其与驱替液流速及驱油率的关系
        8.2.6 驱替过程中驱替液性质变化及其与驱油率的关系
    8.3 讨论
        8.3.1 细胞密度对MEOR效果及机理
        8.3.2 EEOR效果及机理
        8.3.3 MEOR-EEOR交替驱替效果及机理
        8.3.4 微生物
    8.4 结论
第九章 MEOR与EEOR的驱油效果及其驱油机制
    9.1 材料与方法
        9.1.1 材料
        9.1.2 方法
    9.2 结果与分析
        9.2.1 驱油率
        9.2.2 驱替中原油移动
        9.2.3 驱替过程中原油化学成分变化
        9.2.4 驱替过程中产气量及成分
        9.2.5 驱出液中活菌数与优势细菌
        9.2.6 驱替过程中驱替液性质变化及其与驱油率的关系
        9.2.7 MEOR与EEOR的驱油机理
    9.3 讨论
    9.4 结论
第十章 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10.1 主要结果
    10.2 结论
    10.3 创新点
    10.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4)厌氧产鼠李糖脂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SG的特性及原位驱油潜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缩略语及符号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生物表面活性剂
        1.2.1 生物表面活性剂概述
        1.2.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2.3 生物表面活性剂与微生物采油技术
        1.2.4 厌氧产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
        1.2.5 油藏原位产表面活性剂研究进展
    1.3 鼠李糖脂及其生物合成研究综述
        1.3.1 鼠李糖脂的结构组成
        1.3.2 鼠李糖脂的生物合成代谢途径
        1.3.3 鼠李糖脂合成相关基因及调控模型
        1.3.4 鼠李糖脂生物合成的影响因素
    1.4 分子生物学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
        1.4.1 油藏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方法
        1.4.2 定量PCR技术监测油藏特定功能菌群
        1.4.3 分子生物学技术改造驱油功能菌种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1.5.1 课题来源
        1.5.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3 主要研究内容
        1.5.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油藏水样
        2.1.2 化学试剂
        2.1.3 培养基
        2.1.4 菌株与质粒以及PCR引物
        2.1.5 实验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高通量测序方法
        2.2.2 厌氧培养基制备方法
        2.2.3 表面张力与排油圈直径测定方法
        2.2.4 菌种筛选与鉴定方法
        2.2.5 表面活性产物分析方法
        2.2.6 厌氧产鼠李糖脂菌株SG的基因改造
        2.2.7 实时定量PCR方法
        2.2.8 物理模拟驱油潜力评价方法
第3章 油藏厌氧产鼠李糖脂菌株的筛选及生长代谢特性研究
    3.1 引言
    3.2 目标油藏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解析
        3.2.1 菌群多样性分析
        3.2.2 采出井样品中细菌门水平菌群分析
        3.2.3 采出井样品中细菌属水平菌群分析
        3.2.4 表面活性剂产生菌多样性分析
    3.3 菌种筛选与鉴定
        3.3.1 菌种筛选
        3.3.2 菌株的形态学描述与16S rDNA序列分析
    3.4 厌氧表面活性产物的初步定性分析
        3.4.1 薄层色谱分析
        3.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3.5 鼠李糖脂快速定量方法的建立
        3.5.1 常规鼠李糖脂定量方法的比较
        3.5.2 排油圈法定量鼠李糖脂的方法建立
        3.5.3 排油圈法定量鼠李糖脂的影响因素
    3.6 菌株SG的鼠李糖脂厌氧合成规律
    3.7 菌株SG厌氧产鼠李糖脂的环境适应性
    3.8 本章小结
第4章 菌株SG厌氧产鼠李糖脂的培养基配方优化及其rhlAB基因改造
    4.1 引言
    4.2 厌氧产鼠李糖脂的碳氮磷营养物质
        4.2.1 碳源筛选
        4.2.2 氮源筛选
        4.2.3 碳氮磷营养物质的用量
    4.3 响应面法培养基优化
        4.3.1 厌氧产鼠李糖脂的显着影响因子
        4.3.2 爬坡实验
        4.3.3 中心组合实验设计
        4.3.4 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
    4.4 菌株SG的rhlAB基因改造研究
        4.4.1 构建rhlAB基因拷贝数增加的工程菌PrhlAB
        4.4.2 基因工程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PoprAB的构建
    4.5 基因工程菌的鼠李糖脂生产能力
        4.5.1 基因工程菌好氧产鼠李糖脂的评价
        4.5.2 基因工程菌厌氧产鼠李糖脂的评价
        4.5.3 工程菌PoprAB的鼠李糖脂厌氧合成曲线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厌氧产鼠李糖脂菌株的产物特性及原位驱油潜力研究
    5.1 引言
    5.2 菌株SG鼠李糖脂产物的特性分析
        5.2.1 临界胶束浓度测定分析
        5.2.2 乳化活性分析
        5.2.3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5.3 菌株在模拟油藏条件下的生长代谢
        5.3.1 接种量对厌氧产鼠李糖脂的影响
        5.3.2 在模拟油藏条件下的鼠李糖脂生产
    5.4 菌株的定殖与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
        5.4.1 菌株在模拟油藏环境中的定殖
        5.4.2 细菌群落多样性动态变化
    5.6 物理模拟驱油潜力评价
        5.6.1 菌株在高压条件下的鼠李糖脂生产
        5.6.2 岩心物理模拟驱油实验
    5.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5)驱油菌株筛选及其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1.1.1 概况
        1.1.2 种类
        1.1.3 机理
    1.2 采油微生物特性及油藏基础
        1.2.1 采油微生物特点
        1.2.2 油藏筛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发展历程
        1.3.2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设想的提出
        1.3.3 国外研究现状
        1.3.4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进展
        1.4.1 技术手段
        1.4.2 理论研究
    1.5 微生物采油的优势、局限性及发展趋势
        1.5.1 优点
        1.5.2 局限性
        1.5.3 发展趋势
    1.6 研究目的意义、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目的意义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驱油真菌筛选、鉴定及降解性能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驱油真菌的皿内生长状况及产孢量
        2.2.2 驱油真菌对原油及石蜡的降解
        2.2.3 3 株驱油真菌对原油中 230 ℃可气化组分的影响
        2.3.4 驱油真菌鉴定
    2.3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真菌粗酶制剂性质及酶油反应配比研究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
        3.1.2 方法
    3.2 结果分析
        3.2.1 真菌酶制剂的脱氢酶与加氧酶活性
        3.2.2 酶活性的稳定性
        3.2.3 油酶配比
        3.2.4 脱氢酶活性与温度、NaCl浓度及地层水矿化度的相关性
    3.3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真菌酶对原油的降解作用及机理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
        4.1.2 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
        4.2.2 原油降解
        4.2.3 排油活性
        4.2.4 原油黏度
        4.2.5 真菌酶液对原油的脱附
        4.2.6 酶解产气量及气体成分
        4.2.7 酶降解原油产酸量及酸成分
        4.2.8 原油理化性质与真菌酶活性的相关性
        4.2.9 酶制剂降解原油机理
    4.3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真菌酶对固体石蜡的降解作用及机理研究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真菌酶对固体石蜡中正己烷可溶组分含量的影响
        5.2.2 酶解对固体石蜡正己烷可溶组分中 230 ℃可气化成分的影响
        5.2.3 酶处理对固体石蜡相变点的影响
        5.2.4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5.2.5 酶解石蜡产气种类与产气量
        5.2.6 酶降石蜡产酸量及酸成分
        5.2.7 酶液对蜡晶形态的影响
        5.2.8 真菌酶降解石蜡机理
    5.3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驱油细菌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材料
        6.1.2 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驱油细菌的形态特征
        6.2.2 供试细菌对原油的乳化及降解
        6.2.3 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
        6.2.4 驱油细菌处理原油中 230 ℃可气化组分的相对含量
        6.2.5 原油黏度
        6.2.6 细菌发酵液排油活性及对原油的脱附性
        6.2.7 细菌对烃的粘附性(BATH)
    6.3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驱油细菌鉴定及基本性能研究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生长曲线
        7.2.2 菌株生长影响因素
        7.2.3 驱油细菌鉴定
    7.3 结论与讨论
第八章 固态细菌制剂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8.1 材料与方法
        8.1.1 材料
        8.1.2 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解淀粉芽孢杆菌鉴定
        8.2.2 原油中饱和烃、芳香烃、胶质和沥青质含量
        8.2.3 原油中 230 ℃可气化组分
        8.2.4 固态细菌菌剂悬液排油活性及脱附性
        8.2.5 原油黏度
        8.2.6 原油降解产气量及气体成分
        8.2.7 原油降解产酸量及酸成分
        8.2.8 细菌菌剂降解原油机理
    8.3 结论与讨论
第九章 3株细菌固态制剂对固体石蜡的降解作用及机理研究
    9.1 材料与方法
        9.1.1 材料
        9.1.2 方法
    9.2 结果与分析
        9.2.1 菌剂对固体石蜡中正己烷可溶组分含量的影响
        9.2.2 菌剂对固体石蜡正己烷可溶组分中 230 ℃可气化成分的影响
        9.2.3 菌剂降解石蜡产气种类与数量
        9.2.4 石蜡降解产酸量及酸成分
        9.2.5 菌悬液对蜡晶形态的影响
        9.2.6 细菌菌剂降解石蜡机理
    9.3 结论与讨论
第十章 3株细菌的清防蜡效果及作用机理研究
    10.1 材料与方法
        10.1.1 材料
        10.1.2 方法
    10.2 结果与分析
        10.2.1 细菌发酵液对固体石蜡中正己烷可溶组分含量的影响
        10.2.2 微生物对蜡晶形态的影响
        10.2.3 细菌发酵液排油活性及对石蜡的脱附
        10.2.4 细菌细胞附着密度
        10.2.5 清蜡率与防蜡率
        10.2.6 细菌清防蜡作用机理
    10.3 结论与讨论
第十一章 萎缩芽孢杆菌表面活性物质及发酵液对原油的脱附
    11.1 材料与方法
        11.1.1 材料
        11.1.2 方法
    11.2 结果与分析
        11.2.1 发酵液表面活性影响因素
        11.2.2 表面活性物质稳定性影响因素
        11.2.3 表面活性物质鉴定
        11.2.4 原油的脱附性
    11.3 结论与讨论
第十二章 研究内容及目的、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12.1 研究内容
    12.2 主要结果及结论
    12.3 创新点
    12.4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几株真菌和细菌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概况
        1.1.1 石油的一般性状及元素组成
        1.1.2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
        1.1.3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种类
        1.1.4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机理
        1.1.5 采油微生物的筛选原则及油藏条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MEOR 技术设想的提出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研究现状
    1.3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的研究进展
    1.4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优缺点及发展趋势
        1.4.1 微生物采油的优点
        1.4.2 微生物采油的不足
        1.4.3 微生物采油的发展趋势
    1.5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目的意义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驱油真菌的筛选与鉴定
    2.1 材料
        2.1.1 驱油真菌菌种来源
        2.1.2 培养基
    2.2 方法
        2.2.1 驱油真菌富集分离
        2.2.2 驱油真菌初筛
        2.2.3 驱油真菌复筛
        2.2.4 驱油真菌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驱油真菌的分离与筛选
        2.3.2 驱油真菌鉴定
    2.4 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驱油真菌两种酶活测定及酶对原油的降解
    3.1 材料
    3.2 方法
        3.2.1 驱油真菌两种酶活测定
        3.2.2 原油酶解试验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真菌酶制剂的降解活性
        3.3.2 酶解对原油附着性的影响
        3.3.3 酶解液排油活性及 pH
        3.3.4 酶解对原油组分的影响
    3.4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影响真菌酶制剂活性及酶解效果的因素
    4.1 材料
    4.2 方法
        4.2.1 不同碳源对酶制剂活性的影响
        4.2.2 酶浓度对酶解效率的影响
        4.2.3 不同反应时间对酶解效率的影响
        4.2.4 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4.2.5 不同油样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4.2.6 结果计算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碳源对酶活性影响
        4.3.2 酶浓度对酶解效果影响
        4.3.3 不同酶解时间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4.3.4 温度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4.3.5 原油种类对酶解效果的影响
    4.4 结论与讨论
第五章 驱油细菌筛选及降解性能研究
    5.1 材料
        5.1.1 菌种来源
        5.1.2 培养基
    5.2 方法
        5.2.1 富集分离
        5.2.2 供试细菌发酵液排油活性测定
        5.2.3 供试细菌发酵液乳化性观察
        5.2.4 生物表面活性物质提取及 TLC 定性分析
        5.2.5 菌株对原油的降解试验
    5.3 结果与分析
        5.3.1 驱油细菌筛选
        5.3.2 供试细菌发酵液排油活性及表面活性物质成分
        5.3.3 供试细菌对原油附着性及乳化效果的影响
    5.4 供试细菌对原油组分的影响
    5.5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驱油细菌鉴定
    6.1 材料
    6.2 方法
        6.2.1 菌株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
        6.2.2 16SrDNA 序列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菌株形态观察
        6.3.2 菌株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6.3.3 16SrDNA 序列分析
    6.4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文献综述
    1.1 微生物采油技术发展现状
        1.1.1 微生物采油技术文献分析
        1.1.2 主要研究国家发展概况
        1.1.3 微生物采油机理研究
        1.1.4 微生物采油现场应用
    1.2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微生物采油中的应用
        1.2.1 向油藏中注入生物表面活性剂
        1.2.2 利用产表面活性剂菌的外源微生物驱
        1.2.3 内源产表面活性剂菌的激活
    1.3 下一步发展方向
        1.3.1 内源微生物采油技术
        1.3.2 内源微生物功能基因定量 PCR
        1.3.3 内源微生物关键功能的定向调控
    1.4 研究内容、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的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3 拟解决的问题
2 油藏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材料
        2.1.2 样品来源
        2.1.3 样品采集
        2.1.4 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培养法检测
        2.1.5 克隆测序分析
        2.1.6 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基因检测
        2.1.7 表面活性测试
    2.2 结果与讨论
        2.2.1 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培养法检测
        2.2.2 克隆测序
        2.2.3 表面活性测试
        2.2.4 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基因检测
        2.2.5 样品富集培养
    2.3 小结
3 脂肽合成酶基因实时荧光定量 PCR 方法的建立
    3.1. 实时荧光定量 PCR 的原理
    3.2 标准品的制备
        3.2.1 实验材料
        3.2.2 主要设备
        3.2.3 主要试剂及配制
        3.2.4 实验方法
        3.2.5 实验结果
    3.3 荧光定量 PCR 检测 srfA 方法的建立
        3.3.1 实验材料
        3.3.2 实验方法
        3.3.3 实验结果
    3.4 小结
4 内源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激活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实验材料
        4.1.2 流体化学性质分析
        4.1.3 激活油藏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实验
        4.1.4 激活剂配方筛选与优化
    4.2 结果与讨论
        4.2.1 流体化学性质分析结果
        4.2.2 激活油藏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实验结果
        4.2.3 激活剂配方筛选与优化
    4.3 小结
5 相渗曲线和润湿性研究及提高采收率评价
    5.1 相对渗透率及润湿性测定实验条件
        5.1.1 胜利油田沾 3 区块地层条件
        5.1.2 实验所用岩心
        5.1.3 实验仪器
        5.1.4 实验用油
        5.1.5 实验用水
        5.1.6 相对渗透率曲线测定
        5.1.7 润湿性测定
    5.2 提高采收率评价实验条件
        5.2.1 主要实验材料
        5.2.2 实验所用样品
        5.2.3 模拟实验条件
        5.2.4 实验具体步骤
    5.3 结果与讨论
        5.3.1 相渗曲线测定结果
        5.3.2 微生物驱油藏润湿性测定
        5.3.3 提高采收率评价结果
    5.4 结论与认识
6 油藏微生物产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质和组成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实验材料
        6.1.2 实验方法
    6.2 结果与讨论
        6.2.1 样品制备
        6.2.2 理化性质
        6.2.3 薄层层析(TLC)分析
        6.2.4 样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6.2.5 样品的 HPLC 分析
        6.2.6 样品的质谱分析
    6.3 小结
7 结论
    7.1 结论
    7.2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新型生物酶解堵剂及其室内模拟试验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石油开采概况
        1.1.1 石油概念及组成
        1.1.2 石油开采技术
    1.2 微生物采油技术概况
        1.2.1 采油微生物简介
        1.2.2 微生物采油机理概述
        1.2.3 微生物采油的应用情况
        1.2.4 铜绿假单胞菌简介
    1.3 蛋白酶研究概况
        1.3.1 酶的作用及分类
        1.3.2 蛋白酶简介
        1.3.2.1 蛋白酶介绍
        1.3.2.2 蛋白酶酶活的测定方法
        1.3.3 蛋白酶的应用及研究概况
        1.3.3.1 洗涤剂中的应用及研究
        1.3.3.2 羊毛等皮革生产加工中的应用及研究
        1.3.3.3 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1.3.3.4 纺织行业中的应用
        1.3.3.5 医药中的应用
        1.3.3.6 蛋白酶在低值水产品加工中的应用
    1.4 生物酶解堵剂研究进展
        1.4.1 生物酶解堵剂的介绍
        1.4.2 生物酶解堵剂的驱油机理及作用
        1.4.3 生物酶解堵剂的研究应用状况
        1.4.3.1 生物酶可解堵钻井液的研究与应用
        1.4.3.2 生物酶破胶剂的研究及应用
        1.4.3.3 生物酶促燃剂的研究
        1.4.3.4 生物酶解堵剂的研究及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实验所需主要试剂
        2.1.2 实验所需主要仪器
        2.1.3 培养基
    2.2 实验试剂及溶液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筛选及发酵方法
        2.3.1.1 菌种富集
        2.3.1.2 菌种分离纯化
        2.3.1.3 菌种初筛
        2.3.1.4 斜面保存
        2.3.1.5 菌种复筛
        2.3.1.6 种子液制备
        2.3.1.7 发酵培养
        2.3.2 鉴定方法
        2.3.2.1 菌株形态显微观察
        2.3.2.2 菌株形态的扫描电镜
        2.3.2.3 生长特征
        2.3.3 测定方法
        2.3.3.1 蛋白酶酶活的测定
        2.3.3.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3.4 产蛋白酶菌株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
        2.3.4.1 碳源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2.3.4.2 氮源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2.3.4.3 可溶性淀粉质量浓度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2.3.4.4 蛋白胨和酵母膏复合氮源质量浓度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2.3.4.5 NaCl不同浓度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2.3.4.6 金属盐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2.3.4.7 磷源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2.3.4.8 初始pH值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2.3.4.9 接种量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2.3.4.10 温度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2.3.4.11 摇床转速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2.3.4.12 培养时间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2.3.4.13 正交试验
        2.3.5 生长曲线及产蛋白酶历程曲线的测定
        2.3.6 菌株所产蛋白酶的分离纯化
        2.3.6.1 饱和硫酸铵盐析
        2.3.6.2 透析
        2.3.6.3 浓缩
        2.3.6.4 sephadexG-100凝胶层析
        2.3.6.5 SDS-PAGE测定纯化后蛋白酶的分子量
        2.3.6.6 纯化效果评价
        2.3.7 新型生物酶解堵剂及其作用效果
        2.3.7.1 复配方法
        2.3.7.2 反应液表面张力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菌种筛选结果
        3.1.1 菌种初筛
        3.1.2 菌种复筛
    3.2 菌种鉴定结果
        3.2.1 菌种形态观察结果
        3.2.1.1 显微观察结果
        3.2.1.2 扫描电镜结果
        3.2.2 生长特征
        3.2.3 16S rDNA基因测序结果
    3.3 菌株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优化结果
        3.3.1 碳源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3.3.2 氮源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3.3.3 可溶性淀粉浓度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3.3.4 蛋白胨和酵母膏复合氮源质量浓度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3.3.5 NaCl浓度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3.3.6 金属盐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3.3.7 磷源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3.3.8 初始pH值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3.3.9 接种量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3.3.10 温度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3.3.11 摇床转速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3.3.12 培养时间对菌株产蛋白酶的影响
        3.3.13 正交试验结果
    3.4 生长曲线及产蛋白酶历程曲线
    3.5 菌株所产蛋白酶的分离纯化结果
        3.5.1 饱和硫酸铵盐析
        3.5.2 sephadexG-100凝胶层析
        3.5.3 SDS-PAGE测定蛋白酶的分子量
        3.5.4 纯化效果评价
    3.6 新型生物酶解堵剂作用效果
        3.6.1 作用于原油效果
        3.6.2 洗油效果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及其在石油烃降解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生物表面活性剂发展史
    1.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特性
        1.3.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3.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1.3.2.1 与化学表面活性剂相近特性
        1.3.2.2 不同于化学表面活性剂的优良特性
    1.4 生物表面活性剂生产方法
        1.4.1 天然物生物提取法
        1.4.2 酶法
        1.4.3 微生物发酵法
    1.5 发酵法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
        1.5.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微生物来源
        1.5.2 产生物表面剂菌种选育方法
        1.5.3 生产方法的研究
        1.5.3.1 高产菌株的选育方法
        1.5.3.2 廉价原料的利用
        1.5.3.3 发酵条件的优化
    1.6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纯化及分析方法
        1.6.1 生物表面活性剂分离提纯
        1.6.2 生物表面活性剂结构分析方法
        1.6.2.1 薄层层析
        1.6.2.2 红外光谱分析
        1.6.2.3 质谱分析
    1.7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1.7.1 石油工业
        1.7.1.1 微生物采油
        1.7.1.2 油井清防蜡
        1.7.1.3 破乳
        1.7.2 环境修复
        1.7.3 医药领域
        1.7.4 食品工业
        1.7.5 化妆品工业
    1.8 研究展望
    1.9 本研究内容的目的意义及创新
        1.9.1 研究的目的意义
        1.9.2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部分
    2.1 实验材料及仪器
        2.1.1 样品来源
        2.1.2 培养基
        2.1.3 实验主要药品及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
        2.2.1.1 富集培养
        2.2.1.2 血平板初筛
        2.2.1.3 原油平板复筛
        2.2.1.4 排油圈测定
        2.2.1.5 表面张力的测定
        2.2.2 菌株的鉴定
        2.2.2.1 菌落形态观察
        2.2.2.2 革兰氏染色
        2.2.2.3 细菌16SrDNA扩增及序列测定
        2.2.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分析
        2.2.3.1 初步分析
        2.2.3.2 薄层层析
        2.2.3.3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取
        2.2.3.4 红外光谱分析
        2.2.4 生物表面活性剂理化性能分析
        2.2.4.1 临界胶束浓度(CMC)的测定
        2.2.4.2 乳化性能的测定
        2.2.4.3 生物表面活性剂稳定性的测定
        2.2.5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条件的优化
        2.2.5.1 种子培养
        2.2.5.2 发酵培养
        2.2.5.3 表面张力的测定
        2.2.5.4 菌体浓度的测定
        2.2.5.5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定量
        2.2.5.6 培养条件的优化
        2.2.6 脂肽对原油的乳化作用
        2.2.7 原油降解率的测定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3.1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
        3.1.1 富集培养
        3.1.2 血平板分离
        3.1.3 原油平板分离
        3.1.4 排油圈和表面张力的测定
        3.1.5 菌落形态的观察
        3.1.6 16SrDNA序列测定与分析
    3.2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定性分析
        3.2.1 初步分析
        3.2.2 薄层层析
        3.2.3 红外光谱分析
        3.2.4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3.2.5 乳化性能的测定
        3.2.6 生物表面活性剂稳定性的测定
        3.2.6.1 温度对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影响
        3.2.6.2 pH对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影响
        3.2.6.3 NaCl对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影响
        3.2.6.4 CaCl_2对生物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影响
    3.3 产生物表面活性剂发酵条件的优化
        3.3.1 碳源的选择
        3.3.2 氮源的选择
        3.3.3 可溶性淀粉浓度的确定
        3.3.4 氯化铵浓度的确定
        3.3.5 磷源浓度的确定
        3.3.6 NaCl浓度的确定
        3.3.7 MgSO_4浓度的确定
        3.3.8 最适接种量的确定
        3.3.9 最适种龄的确定
        3.3.10 最适pH的确定
        3.3.11 适温度的选择
        3.3.12 适摇床转速的选择
        3.3.13 正交试验
        3.3.14 优化条件下脂肽发酵过程曲线
    3.4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原油降解的影响
        3.4.1 原油浓度对降解率的影响
        3.4.2 菌株发酵液对原油的乳化作用
        3.4.3 投加脂肽对原油降解的影响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定边油田微生物采油菌株的筛选与性能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微生物采油技术(MEOR)概述
        1.1.1 MEOR的分类
        1.1.2 微生物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机理
        1.1.3 采油微生物种类及影响微生物采油的因素
        1.1.4 MEOR国内外发展概况、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1.2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2.1 定边油田东仁沟区块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
        1.2.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2.4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第二章 采油微生物的筛选
    2.1 前言
        2.1.1 菌种来源
        2.1.2 定边油田东仁沟区块概况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2.2.1 设备与仪器
        2.2.2 主要材料与试剂
    2.3 采油微生物的初步筛选
        2.3.1 培养基配方
        2.3.2 菌种的筛选
        2.3.3 菌株的菌落特征
    2.4 采油微生物的代谢特性研究
        2.4.1 采油微生物生长曲线测定
        2.4.2 采油微生物菌株代谢产物的分析测定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采油微生物的油藏适应性评价
    3.1 前言
    3.2 主要实验仪器及试剂
        3.2.1 主要设备与仪器
        3.2.2 主要试剂
    3.3 试验区块油藏特征
    3.4 采油微生物的油藏适应性评价
        3.4.1 温度适应性评价
        3.4.2 pH适应性评价
        3.4.3 矿化度适应性评价
    3.5 小结
第四章 采油微生物的室内性能评价
    4.1 前言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4.2.1 设备与仪器
        4.2.2 主要材料与试剂
    4.3 采油微生物对原油组分影响的初步评价
        4.3.1 采油微生物与原油混合培养试验方法
        4.3.2 采油微生物对原油蜡、胶质和沥青质含量的影响评价
    4.4 采油微生物对原油主要性质的影响评价
        4.4.1 采油微生物对原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评价
        4.4.2 采油微生物对原油蜡含量及其蜡组成的影响评价
        4.4.3 采油微生物对原油凝固点的影响评价
        4.4.4 采油微生物对原油粘度的影响评价
        4.4.5 采油微生物乳化原油性能评价
    4.5 采油微生物原油组分的影响评价
        4.5.1 采油微生物对原油各组分含量的影响
        4.5.2 采油微生物对原油碳数分布的影响
    4.6 小结
第五章 采油微生物菌种鉴定
    5.1 前言
    5.2 主要仪器和试剂
        5.2.1 主要设备与仪器
        5.2.2 主要材料与试剂
    5.3 菌种鉴定
        5.3.1 判断采油微生物D-1~D-4的种类
        5.3.2 判断采油微生物D-1~D-4所属细菌的属
    5.4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本文有待深入研究的内容
    6.3 MOER未来发展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四、芽孢杆菌发酵条件的优化及其在室内条件下提高原油采收率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侏罗系油藏化学与微生物复合调驱技术研究[D]. 陈珂.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2]低渗透油藏定向激活石油烃降解菌及其采油机理研究[D]. 李海兰.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
  • [3]驱油微生物对原油和沥青质的降解及模拟驱替效果研究[D]. 高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8(02)
  • [4]厌氧产鼠李糖脂菌株Pseudomonas aeruginosa SG的特性及原位驱油潜力研究[D]. 赵峰.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1)
  • [5]驱油菌株筛选及其对原油与石蜡理化性质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 张俊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6)
  • [6]几株真菌和细菌对原油理化性质的影响[D]. 张俊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12)
  • [7]油藏内源产表面活性剂微生物的选择性激活[D]. 宋永亭. 中国海洋大学, 2012(01)
  • [8]新型生物酶解堵剂及其室内模拟试验的研究[D]. 左佳敏. 大连工业大学, 2012(04)
  • [9]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的筛选及其在石油烃降解中的研究[D]. 解舒涵. 大连工业大学, 2012(05)
  • [10]定边油田微生物采油菌株的筛选与性能评价[D]. 袁姝玲. 西安石油大学, 2011(03)

标签:;  ;  ;  ;  ;  

芽孢杆菌发酵条件优化及室内条件下提高采油率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