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自然观:传承与超越——淮南子自然观与先秦道教比较研究

淮南子自然观:传承与超越——淮南子自然观与先秦道教比较研究

一、《淮南子》自然观:继承和超越——《淮南子》与先秦道家自然观的比较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郑强[1](2021)在《《淮南子》养生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淮南子》作为黄老道家的着作,由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纂而成,包含了丰富的养生思想。本文以《淮南子》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理论基础为切入点,论证其养生思想的内涵,通过对生命观、阴阳理论和形气神的养生方法和基于养生的治国理政方法进行分析,试图阐明《淮南子》中所列举的养生方法所构成的哲学思想体系。首先,《淮南子》继承了先秦老子和庄子的思想,又结合稷下道家所形成的道家思想,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总结归纳,提出了在当时社会环境下较为先进的养生理论。其次,“气”在《淮南子》中是宇宙生成论的核心内容,在黄老道家的影响下,更为详细地讲述了“气”这个概念,不再仅仅把“道”看作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抽象的概念,而是赋予了“道”某种物质层面的具体的象征,生命由“气”产生,形、气、神是生命的组成部分,养生应该做到三者合一。认为生命的本性主静,养生要克制嗜欲对人性的干扰。第三,《淮南子》以《山海经》为蓝图,在相应篇章记录了不同的水土、气候、地理等外界自然环境因素,药物、饮食、起居、导引等外界生活环境因素,社会制度、国家治乱等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到五脏有不同的功能,从而提出“顺天而行”、“虚静恬愉”等具体的养生方法。最后,《淮南子》认为养生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治国,从养生谈到治国,治国与养生的哲学内涵是一致的,同时养生也是达到“真人”、“圣人”的重要途径,养生的终极目标在于身国同治。对于政权的统治者来说,达到了身治才可做好国治,具有能治理好国家的品质同样也可以保持健康,治国要以安民为本,养生要以养神为根,安民的根本在于统治者节制欲望,以“致虚守静”为指导思想,以顺天而行为具体行动方法。

王思特[2](2020)在《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医音乐治疗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最早可追溯到巫术丛林时代,但是其思想观念和实践经验却散落在各类浩瀚的文献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上世纪80年代随着西方音乐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传入我国,90年代开始来自中医学界和音乐学界的学者带着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探索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音乐治疗体系。但由于中西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不同,西方音乐治疗建立在形式逻辑和系统实验方法基础上,中医音乐治疗以象数模型和辨证思维为基础,其理论语言具有抽象性和不可证伪性,在当代世界音乐治疗体系中鲜有话语权。如何在世界多元文化格局中建立既有本土化特色又能比肩现代西方医学的中医音乐治疗体系,不仅是一个医学技术和方法论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反思的文化问题。将中医音乐治疗的研究放入到文化人类学的语境下,以“多元”视角构建中医音乐治疗研究的三维立体空间,即历史语境空间、跨学科语境空间、跨文化语境空间,通过回望传统、关照当下、放眼世界、谋求中医音乐治疗未来发展的格局,通过对中医音乐医疗与西方音乐治疗的比较,揭示中医音乐医疗的本土化特征和独特的时代价值。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历史文献研究、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学分析与文化分析方法。首先,追溯巫术文化语境下音乐治疗的发展与变迁,揭示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的关系及其当代回归。巫术音乐治疗,在其观念表达上不仅显示出与中国传统医学的“分而未离”,也与现代医学模式“生理-心理-社会”不谋而合,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不仅是民间自发的养生文化现象,也折射出对当代医学困境的反思;其次,挖掘传统文化语境下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基因,梳理儒道文化中的音乐治疗思想、观念和实践。“阴阳”“五行”的音乐治疗观往上可追溯到上古农耕时代的自然观和殷商时期的五方观念,向后则影响了儒道两家音乐治疗的观念、理论和实践,传统文化的基因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区别于现代西方音乐治疗的本土文化特征,也决定了中医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思维方法、价值理念和临床运用;再次,分别展开美学向度和医学向度的理论研究,通过对音乐与医学关系的分析,建立一个不同学科之间平等对话的语境。运用普遍与个案结合的方法讨论音乐“美”的治疗价值,从美学现象分析中,归纳出音乐“美”具有“共振刺激”“平衡补泄”“反映移情”的治疗功能,以及表现为“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层面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治疗机制。从中医方法论出发,总结中医音乐治疗的思维方式、现代医学价值及其文化内涵,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与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具有多层次同构关系,在微观层次上表现出乐理与医理的同构,在中观层次上是文化基因的同构,在宏观层次上由人类学视角体现出“本民族”、“本土化”的健康理念和生命意识;最后,将西方音乐治疗与中医音乐治疗进行跨文化比较,在跨文化语境中审视中医音乐治疗“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及意义,正是中西方文化既有差异又有共振的现象,才使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走向“国际化”成为可能。

樊经洋[3](2020)在《《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运气七篇”是《黄帝内经素问》中的七篇论文。从思想内容看,这七篇论文既是对自然性天人关系的深刻阐发,也是先秦两汉时期身体观与自然观互通构建的典型范例,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自然哲学和生命哲学思想,值得进行专门的梳理和研究。从现有研究状况来看,有关运气七篇思想特质和哲学观念的探讨还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有鉴于此,笔者以运气七篇的思想研究作为本论文的主题。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文本为中心、以运气七篇的内在逻辑为纲展开论述,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主体思想构建和重要概念意涵,对于其中一些存在争议的疑难问题提出了新的见解。本文共分为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观念基础、数术背景和文献源流,并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说明了研究的资料和方法。笔者认为:运气七篇的总体观念建立在自然性天人关系的基础之上,秦汉时期方技与数术之学的互通则为其提供了学术上的支持。第二章,主要探讨了作为运气七篇思想基础的“气”、“阴阳”、“五行”观念。本章追溯了这些观念的发展历程和内在关联,并探讨了它们在运气七篇中的诠释特点和呈现形态。笔者认为:“气化”思想是贯穿运气七篇自然观和身体观的中心线索,而阴阳和五行则分别作为气化力量的秩序象征和质性内涵,共同构成了运气七篇中“五运”和“六气”两个核心概念。第三章,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宇宙图景和时空秩序构建。笔者认为:在宇宙生成论方面,五行观念取代了传统的阴阳观念,在运气七篇的宇宙生成秩序中占有重要位置;在宇宙图景方面,作者同时运用了二分法和三分法两种结构。在空间秩序方面,“天地”是秩序构建的核心原则;在时间秩序方面,作者对“天度”和“气数”作出了自觉的区分,而春分(卯)—秋分(酉)横轴和冬至(子)—夏至(午)纵轴的复合,是运气七篇构建气化秩序的重要尺度。此外,笔者还对“太虚”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运气七篇的天地结构论提出了新的见解。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探讨了五运说和六气说的思想特质。第四章,以五运说为核心展开,主要包括五运气化秩序的基本特点、五运说的天学意涵、五运气化力量的交变形式三个方面。笔者认为:五运概念的构成,实质上是阴阳范畴与五行之气结合的结果。五运说的思想特点偏重于天人关系诠释,一方面反映为五星与五运之气的感通关系,另一方面反映为五运气化变动的秩序性和均衡性。此外,本章对“九星”、“七曜”、“天门地户”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十干化运”的思想来源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可能是基于当时既有的数位配合和“五音以宫音为首”的观念进行的自觉构建。第五章,以六气说为核心展开,主要包括六气说思想要素的来源、六气说的自然气化思想、自然观与身体观的互通诠释三个方面。笔者认为:“六气”的概念可以分为形式、质性和关联性三个部分,其中的质性内涵与自然气化思想相关,而形式含义和关联性内涵则与自然观和身体观的互通诠释密切相关。此外,本章还对六气说中的“司天”、“在泉”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对“十二支化气”的思想来源进行了考察。第六章,主要探讨了运气七篇的生命观、疾病观和医疗观。笔者认为:“气化”是贯通其中的核心线索。在生命观层面,“气”的升降出入贯通于生命过程之中;在疾病观层面,“病机十九条”从疾病认知角度诠释了自然气化与身体气化的同源同构性;在医疗观层面,一切医疗原则和方法,都以保持身体气化的谐和与均衡为首要原则。

张周彤[4](2020)在《汉代造物艺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汉代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上高峰,汉代文化以华夏文化为核心,汲取各民族的文化精髓;“造物艺术”是以“造物”为基础构建起来,其概念可以追溯到中国先秦哲学,艺术学家张道一先生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首次提出了“造物艺术”的概念。本文将汉代与造物艺术结合起来研究,探寻其中蕴藏的艺术价值与思想内涵。本文以汉代为时代背景,以造物艺术为研究对象,以总结归纳其中蕴含的丰富思想为目的,通过举例论证,揭示汉代造物艺术中所体现的深刻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美学价值与道德价值,这是本课题的意义所在。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首先阐明本课题的研究背景与现状,为课题的拓展进行一些考证性的基础研究,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特色,阐明本文的立论依据,以厘清论文的逻辑。本文从哲学的角度出发,以真、善、美三大范畴作为立论依据,为汉代造物艺术思想的研究构建一个理论模型。从哲学范畴中分别对应的自然观、人伦观及审美观由下至上展开研究,通过举例论证和描述性的分析,挖掘汉代造物艺术中呈现出来的造物艺术思想。并以现代的眼光去回顾和思考汉代造物艺术,结合当代艺术的发展前景与实际案例分析,阐述汉代造物艺术思想对当代艺术的创作所具有的借鉴价值与指导意义,最终总结全文,揭示汉代造物艺术中深厚的文化价值与高远的文化意义从艺术学的角度对汉代造物艺术思想进行归纳和总结,使汉代造物艺术的研究更加系统化、理论化是本文的特点。采用横向拓展与纵向递进相结合的论文结构模式,对汉代造物艺术展开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上进行归纳和总结,从微观上找出例证,对汉代造物艺术中的纹饰、造型、功能等作系统性地描述分析,以期从宏观上总结概括出汉代造物艺术中表达的思想内涵,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希望能够在汉代艺术史领域进行一些初探性的思考。

张澜[5](2020)在《《淮南子》的生态智慧探究》文中研究指明《淮南子》的哲学思想体系独树一帜,有其独到之处,其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更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它以“道”为始基,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宇宙观模型。《淮南子》尊天地为父母,视万物为兄弟,形成了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家庭的概念。在生态价值取向层面,一方面,《淮南子》认为“贵贱”只是人从“以己观物”的狭隘视野产生的概念,在“以道观物”的视野中,万物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另一方面,《淮南子》承认万物生命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认为“跂行喙息,莫贵于人”,坚持以人为先,是唯一的道德主体,对于非人类生命存在物,应当予以尊重和关怀。在这种生态价值取向的影响下,《淮南子》批判了老庄“无为观”中的消极部分,规制了积极、入世的“无为”标准,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生态保护措施,既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指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当下,对于《淮南子》生态智慧的解读应当回到传统文化中去,运用本土方案——德性论。《淮南子》的“德”不仅有道家的自然之“德”,也有儒家之“德”,这为道德主体的生态美德的孕育提供了良好的培基。如今生态危机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淮南子》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成为当下我们值得参考的范本。

易建力[6](2020)在《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史论》文中研究指明文艺生态学是从人、自然、社会、文化等各种变量关系中,研究文艺的产生、分布以及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学科建设热潮中诞生。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早期关注的学者较少,只有鲍昌、古远清、张松魁、高翔、范军等人涉足。这一时期的文艺生态学研究在学科界定、应用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基本建立起了文艺生态学的学科框架以及理论范式,并在文学批评实践中得到了检验。自20世纪90年代一直到21世纪初,文艺生态学内部开始分化,相继出现了生态美学、生态学批评(也称生态批评)、生态文艺学和生态诗学。与前期的综合化研究路径不同,分化后的文艺生态学走向了精细化、专门化的研究方向,在研究视角上则继承了文艺生态学前期研究中注重从外部因素入手来研究文学的传统,但又从单纯的文学批评走向了文学与文化相结合的批评,甚至有摒弃文学批评向单纯的文化批评的倾向。关于文艺生态学学科历史的专门研究,成果不多,尚未发现一篇有关文艺生态学学科史的研究专文。在偶尔涉及到此课题的论文当中,学者们也似乎更愿意研究生态文艺学或者生态批评的发展历史,对文艺生态学作为学科则关注不多。自2000年鲁枢元首次提出对文艺生态学的学科合法性的质疑之后,文艺生态学便长期成为争论的焦点。对于生态批评的指责主要集中在其“重文化批评而轻文学批评”的倾向上,但对于其作为一种批评流派的合法性,学者们少有异议,而对文艺生态学的学科合法性则持肯定态度。针对这种现象,本文从学科史的角度入手,对每种理论的发展历史进行了梳理与探究,最终发现文艺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已经为学者们所普遍认同,文艺生态学批评是其批评方法,而生态文艺学(生态文艺批评)、生态批评(中国生态批评),均为文艺生态学批评的组成部分,生态诗学是文艺生态学的另一种名称,而生态哲学、生态美学则是文艺生态学及其批评方法的理论指导。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意义作了说明,并就文艺生态学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做了梳理,对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做了介绍,此外,还对“文艺生态学”的学科界定进行了说明;正文第一章从影响文艺生态学兴起的外部原因——政治、经济、生态危机、人文土壤、星球意识以及内部原因——对自然写作的呼应、文艺理论的自我革新等两大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二章通过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梳理了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大体划分出其兴起、分化、建设、深化、新发展等五个发展阶段,并在肯定其学科地位合法性的基础上,对生态文艺学(生态文艺批评)、生态批评(中国生态批评)的从属地位进行了论证;第三章对文艺生态学两个核心范畴:“自然”与“和谐”的内涵和确立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梳理;第四章对中国当代文艺学前后两个时期的主要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与评析;第五章则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行评价,并就“文本内自然的虚构性”和“文本内在中和性”等问题,结合自身感悟,作了一些简单的思考,以作为相关研究的参考。

周子渝[7](2019)在《宋前书论中自然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书法艺术历经中国五千年历史,在不同时代呈现出多样的风格面貌,富有自然美常为书家的创作重要取向之一。宋前书论中多次提到“自然”,汉代蔡邕便明确提出“夫书肇于自然”的论断,揭示了书法艺术与自然造化的密切关系。此后书家针对书法与自然的相关问题展开了颇为丰富的多层次多角度的论述,揭示了自然观在书法艺术创作中的精彩表现。本文通过对宋前书论的梳理和分析,并结合时下哲学思想讨论与文艺思潮演进等,深入探寻出这一时期书论中自然观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并进一步研究在自然观深刻影响下,宋前书法作品中所呈现出的鲜明艺术风格。

罗启权[8](2019)在《即人性而论政 ——《文子》思想探赜》文中研究表明《文子》以道观人,基于道而论人性,把“人性本来如何”与“人性应该如何”两个问题置于解释的循环之中,凸显人性论“规范”的意味。《文子》论人性的重心是要在人际关系中,尤其是在具体的“君—臣—民”三层结构的政治场景中,追索使人之本性得到合宜地展开的方法。其所谓“合宜”,包含着一种开放的人性观,《文子》认为人性之本相原来就不排斥合宜的智情欲,因此之故,“养生”和“虚心”就成为“修身”不可或缺的两面。因应着这种开放的人性观,《文子》又有开放的政治观,首先,君王(也包括大臣)在“修身”和“治人”两面均不可偏废。其次,在具体的实践中,两面固然是互相成就的,但是也受到时命的局限,因而君王需要顺应时势,必要的时候不妨用“救败之治”以导民返性与导向有道之治。最后,由于治国“要在一人”,为了保证政治运转的公正和效率,既需要用广义的法度道术来引导臣民的行为,又应当在劝谕君王修身的同时,以法度道术来禁君。这一切,都是本于“道”(或者说是“道德”)的,其政治的理想也便寓于“向道之治”之中,由此,《文子》充实了道家的“无为”观和“自然”观,赋予其具体而可实践的内涵。总而言之,相比于老庄,《文子》论人性的思辨色彩让位于对实用政治的关怀,而基本上是在政治的视野中思考人性的问题,但也正因为这样,《文子》能够容纳诸家的思想,吸收诸家提出的理想和措施,共成“返性”“返世”之“道”。无论是《老子》和《庄子》都倡导的“无为”之治,还是《庄子》特别倡导的远离政治以及追求个人的独立自主、自然与自由,都因缺乏对具体可操作的普遍适用性措施之考量,而不得不拒绝实际上无法拒绝的政治,或者把政治理想寄托在遥远的从前,而《文子》却把政治理想寄托在可以想象的未来,“未来是有可能通过现在的‘救败’之治返性与返世的”,这也就肯认了当下努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孙柏林[9](2019)在《“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文中认为“老子”思想有其渊源,这是本文“老子思想探源”(先老学研究)之核心和旨趣。然进入其中的切入点和路径有许多,我们以“天人之和”这一中华文明的精神和思想特质作为视域,并综合中国传统语文学及现代学术研究方法,立足于传世文献、出土文献、考古材料等构成之文本,探讨了前老时代“天人之和”的四大主要表现形态及基本思想范畴体系:“德礼”体系、“法刑”体系、“方术”体系、“天道”体系;而“老子”之思想更多传承和发展了“天道”体系,同时批判和解构了“德礼”体系;最终结合《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我们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面对礼崩乐坏、民生凋敝之“乱世”的现实情境,“老子”以人间性的如何“为”(无为)为出发点,并确立了“道”为终极价值和思想根基等。本文欲试图达到“二点突破”(新领域、新视域),“三点创新”(方法、材料、观点)。“突破”:(1)“老子”研究领域的新拓展,本文以“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为核心来探寻“老子”思想之根源(先老学)是一个较新的研究领域:另如中希印之“天人观念”异同研究、前老时代“天人之和”形态体现的四种范畴系统(礼乐、方术、刑法、天道)等,均有一定理论新探索之倾向;(2)以“天人之和”和“历史世界”“思想域界”“生命境界”构成的局域性、立体性理论视域能较为全面、深入地探究“老子”思想之源流及当代价值。“创新”:(1)“方法”上,结合中国传统语文学方法(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考据学等)和当代哲学研究方法(诠释学、语言分析、存在现象学等),以及跨学科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力图多角度、多层次地把握“老子”思想;(2)“材料”上,“先老学”之突出特点首先在于其时间性,如本文使用的相关传世文献资料都曾考证其时代并说明,且不局限于文字材料,包含如星图、符号、器物、遗址等;(3)“观点”上,如中西印之文明开端时期均以“究天人之际”为核心,但由于“生存结构”之差异,最终导致古希腊探寻超越性本源的“人与自然之分”、古印度伦理与宗教性的“神我合一”,古中国因“制礼作乐”而形成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另如“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等。绪论部分为正式之研究之基础,其中界定了“前老时代”之时限,考订了相关引证传世文献之时代,综述了思想范畴体系、天人之和等研究之现有成果,并梳理了有关理论视域及研究方法等。以“天人之和”作为视域和切入点,而对“天人关系”问题的关注是人类文明原初阶段的共性,而为何只有中国古代才形成了“天人之和”的独特特征?这是“第一章”之核心问题。具体我们首先通过中国与古希腊相比较,两者以农耕与海洋生存结构为区分,中国思想起源的“天人之和”与西方的哲学起源的“天人之分”;其次通过中国与印度文明的比较,同样的农耕生存结构,中国通过周代的制礼作乐而进入具有人文经验性的“天人之和”,而印度则延续了神话与宗教色彩而形成的“梵我合一”。在确立中国“天人之和”的思想范式与文化特征之后,“第二章”的重点在于“天人之和”在“前老时代”具体形成的四大大基本形态和思想范畴体系,其分别是作为“德礼”体系及其分化出的“法刑”体系,以及“方术”体系和从中衍生出的“天道”体系。此四大体系均是历史性建构生成的,包含了相区别而又相互联系的核心范畴,天人关系范畴为其四者共通。“第三章”则讨论了“老子”思想与“天人之和”四大体系之亲密关联,结合《老子》文本,通过分析“老子”思想所针对的问题,以及所体现的思想特征,阐释“老子”与四大体系的关联。又通过《老子》的历史世界、思想域界及生命境界初步探索了“老子”之思想范畴体系:如以“为”作为核心,以“道”作为终极意义和思想根基,以“圣人”为理性人格等。最后我们在“结语”中交待了研究“先老学”的意义和价值,如其对“前二元对立”世界的可能探索,以及本文之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能拓展之方向。

孙凌宇[10](2018)在《道行两域 虚静为宗 ——张湛虚静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列子注》为主要文本依据,通过分析张湛如何构建以“心”为中心的虚静思想体系,梳理张湛虚静思想内在结构、及其与魏晋玄学思想的关系等,来初步探讨张湛思想蕴含的独特哲学史意义,也为进一步丰富魏晋玄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中的积极价值内涵提供必要的补充。张湛面对前人所遇到的“圣人”何以“体无”之困境,根据道与人、形与神的关系,创造性地提出了“圣人凝神合道”的观点,并构建了“虚静”统摄“太虚之域”与“有形之域”的二元虚静思想体系。其中,“虚静”不是消极的“虚无”之意,而是在力图扬弃前人思想并融合儒释道的基础上,提出“虚”、“至虚”、“太虚”、“虚静”等一系列概念,以解决魏晋玄学中“有无之辩”、“本末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之辩”等几大魏晋玄学议题和东晋生死解脱的时代问题,并从万物本体、人的生存等多重方面消弭人们对生死、有无、祸福的执着之心,来实现人在“有形之域”的虚静而生,从而建立社会良序和个体内心的安顿秩序。面对人如何“虚静而生”的问题,张湛提出“道行两域”的思想,并构建了以“心”为中心的虚静思想体系。就“太虚之域”和“有形之域”两者互为因果、无限循环往复的逻辑关系而言,我们可以把张湛虚静思想的逻辑进路划分为群有起于“太虚之域”、委顺于“有形之域”、复归“太虚之域”三个环节,以此阐发张湛思想中的虚静与道、“群有”之“禀生”、万物和人之“反本”的内在关联。在起于“太虚之域”之环节中,从“有无之辩”到“本无自生”,张湛指出太虚之域在万物从“无”到“有”的萌发中起到了场域的作用,而非生成的作用。借此张湛诠释了如何以虚静思想解决“有无之辩”的议题。张湛融合王弼的“以无为本”论和郭象的“自生独化”论,提出“本无自生”的论点。他以无—虚—虚静开“两域”—太虚之域的逻辑进路,表述了从“无”到“有”、“无”在“太虚之域”的萌发和“道”在“太虚之域”中的运行。在委顺于“有形之域”之环节中,张湛认为人虚静而生于“有形之域”,其中包含个体的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他认为社会的良好秩序以“顺名教而任自然”为原则:乱世以儒家的名教礼法治世,顺世以道家的无为虚静为政,从而做到虚静无争;而人的虚静包含“顺性安命”、“虚静养生”、“肆情达生”三个方面。张湛认为人的虚静而生关键在于对内在的“心”的修养;人只有无心无念、无言无意才能做到“方寸与太虚齐空”,从而进入虚静境界——“无知之域”。可以说,“无知之域”是超越言意、有无、生死、祸福等差别、而达到的虚静境界。他的推论是:天地的虚静——物的虚静而全——人的自然虚静、肆情达生——“无心无念”、“无意无言”的无知之域。张湛在此环节,主要解决的是“本末之辩”、“言意之辩”、“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等魏晋玄学议题。在复归“太虚之域”之环节中,张湛主要阐发凡人、圣人等,因离道的远近而呈现出不同的生死观和反本的途径与态势,以及由此展开的何为圣人、圣人何为、凡人能否超凡入圣,以及凡、圣如何反本而复归于太虚之域等问题。在此,张湛致力于思考并解决东晋生死解脱的时代主题,而且指明了太虚之域是人“形散神灭”、反本归虚的归宿,以及圣人何以“凝神合道”、“冥通内外”。张湛的“圣人凝神”观解答了圣人何以体无的难题,并推进了郭象“内圣外王”、“弘内而游外”的思想。他指出以自然为法、“密用而不显”是圣人的自然之性,即为圣性、道性。总体而言,张湛“虚静”思想实现了对魏晋玄学由外在的形而上本体到内在之“心”的转向。他以“心”为核心,深刻地剖析了人的存在是“道”、“德”、“性”、“心”、“神”、“情”、“欲”等的统一。他以“虚”代替“冥”,力图消融魏晋以来的“有无之辩”,并尝试构建和实现社会安定和个体内心安顿两大秩序的理想,这对当代个体和社会的发展的探讨都有重要启示。不过,张湛“虚静”思想也存在一些论证不够充分、人能否合道、凡人致圣等问题上处于两难境地等不足之处。但相比而言,张湛“虚静”思想的积极意义更值得探究。张湛“虚静”思想较为全面地诠释了虚静与道、万物禀生的关系,以及万物与人如何反本归于太虚之域等问题,它对后世佛教般若学、道教重玄学、宋明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意义。由此而论,张湛虚静思想使张湛思想具有了独特的哲学史意义。

二、《淮南子》自然观:继承和超越——《淮南子》与先秦道家自然观的比较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淮南子》自然观:继承和超越——《淮南子》与先秦道家自然观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淮南子》养生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一、《淮南子》养生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
    (一)《淮南子》成书的背景
    (二)《淮南子》中的“道”
    (三)《淮南子》的自然观
二、《淮南子》养生思想的内容
    (一)“顺天而行”的养形论
        1.顺应四时以养形
        2.锻炼以养形
        3.食药以养形
        4.至世养形
        5.脏腑安定以养形
    (二)“虚静恬愉”的养气论
        1.“省嗜欲”以养气
        2.顺应时节以养气
        3.扶正气以御邪气
    (三)“终始若环”的养神论
        1.“无为”、“弃智”以养神
        2.和喜怒以养神
        3.精神内守以养神
三、《淮南子》养生思想和治国理论的联通
    (一)从养生到治国
    (二)《淮南子》的治国之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2)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1 研究的缘起
    2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 “中医音乐治疗”在中医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2 “中医音乐治疗”在音乐学学科体系内的概念和研究范围
        2.3 “中医音乐治疗”之中医学与音乐学的关系
        2.4 “文化人类学”相关概念
    3 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3.1 中医学界的研究
        3.2 音乐学界的研究
        3.3 其它领域的研究
        3.4 问题与展望
    4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4.1 研究目标
        4.2 主要研究内容
    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部分 起源与变迁:巫术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舞、医、巫同源
    2 巫术音乐治疗的文化功能
        2.1 反抗厌胜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2 宗教祭祀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2.3 养生娱乐型的巫术音乐治疗
    3 巫术音乐治疗的观念表达
        3.1 自然观:从调和自然到调和身心的交感音乐巫术
        3.2 社会观:从群体认同到跳神通灵的踏歌狂舞
        3.3 生命观:从生育繁衍到祈求长生的歌唱巫术
    4 巫术音乐治疗的变迁与当代回归
        4.1 巫术音乐治疗与中医文化
        4.2 巫术音乐治疗的当代回归
    5 小结
第二部分 基因与传承:传统文化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观
    1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
        1.1 象数思维的音乐理论
        1.1.1 音乐起源思想
        1.1.2 音乐实践活动
        1.1.3 音乐律制
        1.1.4 音乐与健康
        1.2 沟通天人的古琴音律
        1.2.1 器物层面的天人合一
        1.2.2 演奏状态的天人合一
        1.2.3 从古琴律学到五行音乐疗法
        1.3 五行音乐疗法的多层思维
        1.4 “阴阳”“五行”音乐治疗观评述
    2 儒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2.1 礼乐养生观
        2.2 美善相“和”
        2.3 仁义道德观
    3 道家文化语境下的音乐治疗观
        3.1 “有声之乐”的动态养生
        3.1.1 游戏与自娱
        3.1.2 长啸放情
        3.2 “无声之乐”的静观养生
        3.2.1 “大音希声”的养生内涵
        3.2.2 养生之乐的“音”“心”关系
        3.2.3 “平和”“淡和”之乐养生
        3.3 “非礼”“求真”与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3.3.1 从“非礼”到“求真”
        3.3.2 超越生死的生命观
    4 小结
第三部分 审美与健康:美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中医音乐治疗与音乐美学
        1.1 音乐美学的相关概念
        1.2 美学语境研究的必要性
        1.3 音乐美学在中医音乐治疗中的运用
    2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论
        2.1 音乐“美”的治疗价值
        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
        2.2.1 音乐“美”的探讨
        2.2.2 具有治疗价值的音乐“美”的内容
        2.3 治疗音乐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评价
        2.3.1 技术构成与价值构成
        2.3.2 价值评价与价值取向
    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与治疗机制——以阮籍的《乐论》与《酒狂》为例
        3.1 阮籍的《乐论》
        3.1.1 《乐论》的成书时间
        3.1.2 调和儒道的理性主义
        3.2 阮籍的《酒狂》
        3.2.1 音乐结构的规整
        3.2.2 乐思材料的统一
        3.2.3 调式的统一
        3.2.4 “偏离—回归”的生命现象
        3.2.5 理性主义的生命哲学
        3.3 音乐“美”的治疗功能和治疗机制
        3.3.1 “共振刺激”治疗功能
        3.3.2 “平衡补泄”治疗功能
        3.3.3 “反映移情”治疗功能
        3.3.4 三个层面的治疗机制
    4 小结
第四部分 方法与哲学:哲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中医与传统音乐的关系
        1.1 同根同源的文化滥觞
        1.2 传统基因的文化共振
        1.2.1 阴阳——消长起伏的生命现象
        1.2.2 五行五音五脏——天人合—的整体观
        1.2.3 中正平和——治未病思想
        1.3 殊途同归的终极关怀
    2 中医文化视域下的音乐养生思想
        2.1 以乐养气
        2.2 以乐养德
        2.3 以乐养形
        2.4 以乐养神
        2.5 古代音乐养生思想的现代价值
    3 中医音乐治疗的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
        3.1 乐能乱阴阳,亦能调阴阳——负反馈控制法
        3.2 乐者乐也——意象与联觉
        3.3 中医方法论与艺术思维相互交融
        3.4 与现代科学方法论不谋而合
    4 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与文化内涵
        4.1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现代医学价值
        4.1.1 声波治疗
        4.1.2 诱发“α波”
        4.1.3 音乐引导想象
        4.1.4 对现代医学的借鉴意义
        4.2 古代中医音乐治疗的文化内涵
        4.2.1 微观层次——乐理与医理的同构
        4.2.2 中观层次——文化基因的同构
        4.2.3 宏观层次——本土化的生命意识
    5 小结
第五部分 冲突与发展:文化比较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
    1 西方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1.1 起源与神话
        1.2 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1.3 中世纪时期(3-14世纪)
        1.4 文艺复兴和巴洛克时期(14-17世纪)
        1.5 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时期(17-19世纪)
    2 中医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
        2.1 起源与神话
        2.2 春秋至秦汉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2.3 魏晋隋唐时期(3-10世纪)
        2.4 宋元明清时期(10-19世纪)
    3 中西音乐治疗的历史和观念比较
        3.1 起源观念的比较
        3.2 古希腊与春秋秦汉时期的比较(公元前5世纪—公元3世纪)
        3.2.1 音乐和谐观
        3.2.2 调式与健康
        3.3 3-19世纪的比较
        3.3.1 人的觉醒
        3.3.2 类同相召
        3.4 19世纪以后的比较
    4 中医音乐治疗的“本土化”与“国际化”
        4.1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内涵
        4.2 中西音乐医疗文化中的通约性问题
        4.2.1 可通约性
        4.2.2 难以通约性
        4.3 “本土化”与“国际化”的关系
        4.3.1 可通约性是“国际化”的基础
        4.3.2 难以通约性体现“本土化”的特色
        4.3.3 信息论美学对“本土化”和“国际化”的意义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3)《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知天道”与“法自然”:传统医学中的天人思想
    1.2 方技与数术:先秦两汉时期的医学背景
    1.3 真伪之辩:运气七篇的源流与论争
        1.3.1 运气七篇问世前的《素问》流传情况
        1.3.2 运气七篇的问世与《素问》的定型
        1.3.3 运气七篇的“真伪”论争
        1.3.4 运气七篇的影响
    1.4 文献综述
        1.4.1 医学史角度的研究
        1.4.2 思想角度的研究
    1.5 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第二章 气、阴阳、五行:运气七篇的思想基础
    2.1 “气”与“气化”
        2.1.1 “气”
        2.1.2 “气化”
    2.2 “气”与“阴阳”
    2.3 “气”与“五行”
    2.4 “阴阳”与“五行”
第三章 气化时空之网:运气七篇的宇宙图景与时空秩序构建
    3.1 “时”与“空”:运气七篇的宇宙论思想
        3.1.1 宇宙的本根:“太虚”
        3.1.2 宇宙的生成问题
        3.1.3 宇宙的图景问题
    3.2 “气”与“位”:气化宇宙的空间秩序
        3.2.1 天地之体:结构与运动
        3.2.2 天地之用:气化格局的多层次构建
    3.3 “气”与“数”:气化宇宙的时间秩序
        3.3.1 “五”与“六”的意味
        3.3.2 “天度”与“气数”——对《素问·六节藏象论》补文的考察
        3.3.3 论运气始于大寒:基于卯酉气化横轴的思考
第四章 五运盛衰:气化视角下的天人图景
    4.1 盛衰相继:时间秩序下的五气更立
        4.1.1 与“盛衰”相关的几对范畴
        4.1.2 从候气术到“首甲定运”
        4.1.3 “太少相继”与“太少相生”
        4.1.4 扬弃:重岁运而轻客主
    4.2 形精之动:天象与人事的另一种诠释
        4.2.1 占候灵文:《太始天元册》
        4.2.2 九星悬朗,七曜周旋:变动与恒常
        4.2.3 “十干化运”与“天门地户”
        4.2.4 仰观其象:五运气化变见于五星
    4.3 气之交变:气化力量的碰撞与冲和
        4.3.1 有胜则复,无胜则否:五运的胜复乘侮
        4.3.2 反者道之动:五运的郁发
第五章 六气更迭:自然与身体的沟通
    5.1 秩序的产生:几个思想要素的来源
        5.1.1 意义的指向:典籍中的“六气”
        5.1.2 数位的配比:《淮南子》中的“六合”
        5.1.3 自然的周期:计然之学与黄老道术
        5.1.4 身体的语言:脉象的“王时”说
    5.2 “亢则害,承乃至”:自然气化思想的指归
        5.2.1 “六元”:气化力量的质性内涵
        5.2.2 “客主加临”:共时的气化常变关系
        5.2.3 “司天”与“在泉”:有关天地的隐喻
        5.2.4 从化、胜复与承制:气之交变的新诠释
    5.3 诠释的双方:身体是自然的标尺
        5.3.1 “三阴三阳”:共同话语体系的建立
        5.3.2 “标本”:形式与质性的融合
        5.3.3 “十二支化气”:再谈卯酉气化横轴
        5.3.4 “中见之气”:矛盾的解决
第六章 常变与中和:运气七篇中的生命与医疗
    6.1 运气七篇的生命观
        6.1.1 “神机”与“气立”
        6.1.2 “升降出入,无器不有”:贯通生命的气
        6.1.3 参赞、中和与超越:“人”的独特性
    6.2 运气七篇的疾病观
        6.2.1 “气相胜者和,不相胜者病”:身体与自然气化的关系
        6.2.2 “常”与“变”:脉象与四时的相应关系
        6.2.3 病机十九条:从认识论层面看人体气化与自然气化的同构性
    6.3 运气七篇的医疗观
        6.3.1 “工”之职事:对医者要求的扩展
        6.3.2 “必先岁气,无伐天和”:气化的谐和状态
        6.3.3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顺势而为的治疗法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汉代造物艺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点
        1.4.1 造物艺术的概念界定
        1.4.2 论文主体框架的理论依据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汉代造物艺术中的自然观
    2.1 时空观
        2.1.1 灵魂不泯
        2.1.2 生生不息
    2.2 阴阳观
        2.2.1 相生相克
        2.2.2 形神合一
    2.3 天人观
        2.3.1 天人合一
        2.3.2 天人感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汉代造物艺术中的人伦观
    3.1 人伦秩序在造物艺术中的反映
        3.1.1 “君臣有义”的忠义意识
        3.1.2 “父子有亲”的孝亲意识
        3.1.3 “长幼有序”的尊卑意识
        3.1.4 “夫妇有别”的互敬意识
        3.1.5 “朋友有信”的信义意识
    3.2 人伦观念在造物艺术中的表达
        3.2.1 致用利人的朴实向往
        3.2.2 以物比德的造物信仰
        3.2.3 忖己度物的人性关怀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汉代造物艺术中的审美观
    4.1 汉代造物艺术的审美内涵
        4.1.1 汉代造物艺术中的文化符号
        4.1.2 汉代造物艺术中的艺术精神
    4.2 汉代造物艺术中的审美表征
        4.2.1 文质相宜——形式美的追求
        4.2.2 道器合一——功能美的思辨
        4.2.3 美善合一——道德美的升华
    4.3 审美意象
        4.3.1 “气”的承载与表现
        4.3.2 艺术意境的营造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汉代造物艺术思想的当代价值
    5.1 顺天道,敬自然
    5.2 美器物,亦实用
    5.3 重传承,扬国风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附录 A:考察记录表
附录 B:图表索引及来源

(5)《淮南子》的生态智慧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国内研究综述
        1.3.2 国外研究综述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基本思路
第2章 《淮南子》的成书背景及其生态智慧的理论渊源
    2.1 《淮南子》的成书背景
    2.2 《淮南子》生态智慧的理论渊源
        2.2.1 道家:道论思想
        2.2.2 儒家:“仁民爱物”
        2.2.3 法家:“顺天之时,约地之宜”
        2.2.4 墨家:“交相利”、“节用”
第3章 《淮南子》生态智慧的主要内容
    3.1 《淮南子》基于宇宙生成论的生态整体观
        3.1.1 《淮南子》的宇宙生成论
        3.1.2 《淮南子》整体化的世界观
        3.1.3 《淮南子》整体关联的思维方式
        3.1.4 《淮南子》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考量:“皆生一父母而阅一和”
    3.2 《淮南子》生态智慧的价值取向
        3.2.1 《淮南子》对生命价值的探索:“以道观物”“物无贵贱”
        3.2.2 《淮南子》关于人的道德主体定位:“跂行喙息,莫贵于人”
        3.2.3 《淮南子》的德性追求:德性与德行的统一
    3.3 《淮南子》的生态实践观及其生态保护措施
        3.3.1 《淮南子》的生态实践观:“通而无为”
        3.3.2 “无为”与治世:“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功,推自然之势”
        3.3.3 “固本节用”的生态资源观:量腹而食,度衣而形
第4章 《淮南子》生态智慧的当代意义
    4.1 文明的进步与自然观的转变
        4.1.1 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迈进
        4.1.2 由人与自然对立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整体自然观转变
        4.1.3 生态立足于民生
    4.2 公民的生态美德培育
    4.3 生态、经济——协同共进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后记

(6)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四、关于“文艺生态学”的说明
第一章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兴起的背景和缘由
    第一节 文变染乎世情
        一、迫在眉睫的环境问题
        二、星球意识逐渐成型
    第二节 对生态文学的呼应
    第三节 中国文艺理论的内在诉求
第二章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文艺生态学在中国的兴起:20 世纪80 年代中期
    第二节 文艺生态学的分化:20 世纪90 年代
    第三节 文艺生态学的建设期:新世纪十年
    第四节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的深化期:21 世纪10 年代初
    第五节 文艺生态学的新发展:21 世纪10 年代中后期
第三章 文艺生态学核心范畴分析——“和谐”、“自然”
    第一节 “和谐”范畴的提出
        一、“和谐”的早期形态
        二、“天人合一”——“和谐”的同义词
        三、“和谐”范畴的确立
    第二节 “自然”
        一、文本外“自然”
        二、“自然”范围的扩大
        三、文本内“自然”
        四、“自然”的延伸:社会、精神
        五、审美化自然
第四章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当代文艺生态学的前期研究
        一、对研究模式的深化
        二、文学与自然环境
        三、文学与社会环境
        四、文学与经济环境
        五、文学与文化环境
        六、文学与政治环境
        七、文学与民族环境
        八、总结
    第二节 当代文艺生态学的后期研究
        一、文学与自然生态
        二、文学与社会生态
        三、文学与精神生态
        四、文学与性别
        五、文学与种族
第五章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的评价和思考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艺生态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一、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所取得的成就
        二、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的不足
    第二节 对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的再思考
        一、文本内自然的虚构性
        二、文本的内在“中和”性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宋前书论中自然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与选题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
2 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2.1 先秦时期自然观
        2.1.1 自然意识的萌芽
        2.1.2 老庄的自然无为
    2.2 两汉时期的自然观
        2.2.1 《淮南子》的自然观:遵循自然规律的“有为”
        2.2.2 王充《论衡》自然观:“气”论与“偶适自然”
    2.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自然观
        2.3.1 王弼的“情”即自然
        2.3.2 文艺自然论的生发
    2.4 隋唐时期自然观
        2.4.1 隋唐时期道家的自然论
        2.4.2 唐朝文艺自然论的拓展
3 宋前书论中自然观的表现
    3.1 宋前书论中自然观的基本内涵
        3.1.1 “有若自然”的书法审美追求
        3.1.2 “各呈其自然”的书法创作实践
    3.2 尚象
        3.2.1 书取象于自然
        3.2.2 书比况于自然
    3.3 重意
        3.3.1 心物交融:书家艺术创造的构思
        3.3.2 意象萌生:表书家之情通自然之美
    3.4 崇真
        3.4.1 纯任自然:情真而发
        3.4.2 不事雕琢:天然与工夫
4 宋前书法作品对自然观的呈现
    4.1 宋前书论自然观影响下的书风
        4.1.1 自然之逸:不拘一格,超凡脱俗
        4.1.2 自然之奇:奇态多姿,意涉奇境
        4.1.3 自然之趣:至情至性,天趣浑然
    4.2 影响自然美表现的因素
        4.2.1 功力
        4.2.2 乘兴
        4.2.3 修养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C 论文中出现的历代书法作品
    D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8)即人性而论政 ——《文子》思想探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文子》的人性论
    第一节 人性的来源与本相
    第二节 人的隳堕及返性的工夫
第二章 《文子》的内外观与时命观
    第一节 “内外”之所指
    第二节 “以中制外”与“守内而不失外”
    第三节 时命观
第三章 《文子》的人性论与政治关怀
    第一节 为君王说人性论
    第二节 君王与义、法
    第三节 无为与自然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9)“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凡例
绪论
    第一节 问题
        一、问题意识
        (一) 思想探源与先老学
        (二) “老子”之时代及其他预设
        (三) 范畴与思想范畴体系
        (四) 天人关系与天人之和
        二、理论视域
    第二节 方法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三节 文本
        一、文献资料
        二、考古材料
第一章 “老子”思想探源与“天人之和”
    第一节 如何进入“先老学”思想之门
        一、“先老学”之研究综述
        二、“先老学研究”之要旨:“天人之和”
    第二节 “天人之和”相关概念之辨析
        一、“天人”思想之核心词语辨析
        二、论“天人之和”的“和”之精神
    第三节 “究天人之际”之“思想范式”比较研究
        一、“天人观念”之产生的“生存结构”比较研究
        二、“思想范式”与“天人观念”之异同比较研究
    本章结论
第二章 “天人之和”之表征及其历史建构
    第一节 “德礼”体系
        一、“德礼”体系之思想范畴构成
        二、“德礼”体系的历史演变
        三、“德礼”体系之孽乳:“法刑”
    第二节 “天道”体系
        一、“天道”体系之源头:“方术”
        二、“天道”思想范畴体系构成之基点
        三、“天道”体系之思想范畴的历史演变
    本章结论
第三章 “天人之和”与“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生成
    第一节 “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之关联
        一、“天人之和”与“老子”之“道”的内向超越
        二、“老子”与“天人之和”体系
    第二节 “老子”思想范畴体系的初步探索
        一、“老子”之研究方法与理论视域
        二、《老子》思想范畴体系之内涵
    本章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博士期间相关研究主要发表论文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10)道行两域 虚静为宗 ——张湛虚静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及研究目标和意义
    第二节 本文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和思路
    第三节 “虚静”概念的多重考察和“虚静”思想的渊源
    第四节 张湛虚静思想的形成
第二章 虚静与道:起于“太虚之域”
    第一节 “虚静”与“无”:从“以无为本”到“本无自生”
    第二节 “虚静”开两域两域循“虚静”
    第三节 “太虚之域”:寂然至虚无际无分无始无终
第三章 虚静与“禀生”:“委顺”于“有形之域”
    第一节 虚静与天地:容天地者太虚也
    第二节 虚静与万物:物所以全者皆由虚静
    第三节 虚静与人:自然顺性肆情达生
    第四节 虚静与无知之域:无心无念言意兼忘
第四章 虚静与反本:复归太虚之域
    第一节 万异冥一:万品以终灭为验
    第二节 生死轮回:凡人生死趋道
    第三节 为生之道常存:贤人生死向道
    第四节 太虚之境:圣人凝神合道
第五章 张湛虚静思想的哲学史意义和影响
    第一节 张湛虚静思想的哲学史意义
    第二节 张湛虚静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淮南子》自然观:继承和超越——《淮南子》与先秦道家自然观的比较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南子》养生思想研究[D]. 郑强.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2]文化人类学语境下的中医音乐治疗研究[D]. 王思特.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2)
  • [3]《黄帝内经素问》“运气七篇”思想研究[D]. 樊经洋. 北京大学, 2020(07)
  • [4]汉代造物艺术思想研究[D]. 张周彤.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5]《淮南子》的生态智慧探究[D]. 张澜. 中共广东省委党校, 2020(07)
  • [6]中国当代文艺生态学研究史论[D]. 易建力. 四川师范大学, 2020(12)
  • [7]宋前书论中自然观研究[D]. 周子渝. 重庆大学, 2019(01)
  • [8]即人性而论政 ——《文子》思想探赜[D]. 罗启权.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9]“天人之和”视域下的“老子”思想探源[D]. 孙柏林. 云南大学, 2019(09)
  • [10]道行两域 虚静为宗 ——张湛虚静思想研究[D]. 孙凌宇.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淮南子自然观:传承与超越——淮南子自然观与先秦道教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