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城建档案馆荣获全国城建档案馆先进集体称号

马鞍山城建档案馆荣获全国城建档案馆先进集体称号

一、马鞍山市城建档案馆荣获全国城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论文文献综述)

郑李青[1](2021)在《关于城市建设声像档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从枣庄市城建档案馆声像档案工作实践出发,总结了城建声像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该馆城建声像档案工作的一些成功做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慧[2](2019)在《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公共服务研究》文中认为档案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是促进我国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新形势下,各级地方档案馆具有的不仅是“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保存地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档案资料的功能,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转变,档案“为民服务”的功能与社会需求日益突出,档案馆向公众提供档案公共服务的职能越来越重要。做好新形势下档案公共服务工作对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弘扬传承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探索档案服务社会的新格局,八年前,隶属于常州市档案局的特色档案新馆——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应运而生,积极创建涵盖全市企业档案资源保管利用、档案陈列展示和文化旅游开发等功能的新平台。几年来,中心从萌芽到壮大,保护国有资源,服务民生查档,陈列历代档案,弘扬城市精神,不断尝试向“五位一体”新型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档案安全保管基地、档案利用服务中心、政府信息公开中心、电子文件管理中心)迈进。但是,作为一家成立时间不久的新兴档案馆,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虽然在公共服务方面作出了许多努力与尝试,由于起步晚、经验少、经费缺等各种因素,中心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还存在诸多缺陷,发挥的作用尚不够充分,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升和完善。面对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档案利用意识,不断扩大的感受档案文化魅力的需求,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急需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为推动新常态下常州市档案事业发展助力。基于此,本文以公共服务为视角,采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结合档案公共服务于档案双重价值理论,就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提供公共服务的现状、问题与改进措施展开探讨,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与第二章阐述了本文运用的研究方法与相关理论背景。第三章到第五章是本文的重点。笔者就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在提供档案公共服务上的有益探索作出总结,并对尚存在的问题作出具体分析,指出了档案馆在公共服务保障、方式、内容以及人才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通过系统论述,参考借鉴,具有针对性的指明了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公共服务应努力解决的问题和发展的方向是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多角度挖掘档案文化价值、提升档案馆现代化服务水平、优化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等。

崔瑞武[3](2018)在《深圳:共和国特区长子的兰台乐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施行《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在广东省深圳、珠海、汕头3市分别划出一定区域,设置经济特区。作为特区的长子,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8年来筚路蓝缕,砥砺前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伴随着深圳经济特区的成长,深圳的档案事业开拓创新,奋发有为,谱写了一曲华彩的乐章。创新:勇当全国档案界的试验田

施瑛[4](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认为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周峰林[5](2012)在《感动常在——记绍兴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党支部书记屠剑虹》文中研究指明台湾知名作家蒋勋说:"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一样,而我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今天,我也将以布道的心情传播"大美",而这"大美"来自于一位普普通通的档案人。她就是绍兴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党支部书记屠剑虹。初识屠剑虹,是在2008年她被评为档案研究馆员的时候;再识屠剑虹,缘于案头几本多次获奖的编研精品——《绍兴老屋》、《绍兴古桥》、《绍兴街巷》和《绍兴古城》、《绍兴老照片》。近期,我欣闻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于是又一次前往绍兴市城建档案馆。

郭庆文[6](2012)在《县级经济开发区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和县经济开发区为例》文中提出经济开发区是一种为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经济发展,由国家政府划定实行优先鼓励工业建设并给予优惠政策的特殊区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基地。县级经济开发区作为我国经济开发区的组成部分,在提高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中小城市发展上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会产生档案”,在县级经济开发区发展建设中,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档案。这些档案反映了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步伐及城市建设发展进程,是地方政府城社会记忆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国家宝贵的档案资源,因此做好经济开发区档案工作具有重要的社会现实意义。然而由于经济开发区的特殊性,其管理机构是政府部门的派出单位,部门机构精简、高效,工作重心在于招商引资与经济开发区建设上,经济开发区的档案管理工作则被视为“副业”,没有有效地抓管起来,档案工作水平也就远落后于经济开发区建设水平,成为经济开发区发展不协调的一幕,也反过来制约着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本文作为马鞍山市和县的“安徽大学与地方政府共建研究生培养基地”的课题,把和县经济开发区作为一个案例,分析其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关的完善对策,进而探索做好县级经济开发区档案工作之路,为做好县级经济开发区档案工作进言献策。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论证了选题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对经济开发区档案工作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评述,最后阐述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介绍和县经济开发区一些基本概况和档案工作现状,并对档案工作存在问题进行总结。和县经济开发区主要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和开发区企业共同组成。和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是和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主要负责开发区的规划、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开发区企业则是以三联泵业和县电线电缆有限公司为龙头的五十多家企业。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在县档案局的督导下,档案工作初步开展;而开发区企业档案管理情况则是良莠不齐。总体上来看,和县经济开发区的档案管理状况呈现出“三角形”结构:实现档案综合管理的单位,数量极少;初步开展档案工作的单位、数量次之;而大多数企业的档案管理较差甚至根本没有开展。第三部分是针对和县经济开发区的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宏观上,经济开发区档案管理体制不明确,缺乏开发区档案管理制度和档案管理机构;具体的管理上则是个各单位、企业档案意识薄弱,重视程度不高,并且缺乏档案专业人才等。第四部分从和县经济开发区这一特例上升到一般,从县档案管理部门的角度提出做好县级济开发区档案工作的对策。先从提高开发区人员的档案意识入手,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进而制定统一的经济开发区档案管理制度、建立开发区档案管理机构,加强对开发区档案工作执法检查。同时还要加大对开发区档案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档案业务素养。第五部分是结语,提出县级经济开发区档案工作发展愿景与方向,指出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本刊编辑部[7](2010)在《挚爱兰台 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个人事迹系列报道》文中指出为响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下发的《关于积极开展向刘义权同志学习活动进一步做好城乡建设档案工作的通知》,各地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以刘义权同志为榜样,持续掀起了学先进、争先进、赶超先进的热潮,也积极推选出了一系列城乡建设档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本刊7月号曾在"声音"栏目刊载了其中极具代表性的先进集体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读者可以领略到城建档案工作集体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大家拧成一股绳,不畏困境、奋力拼搏,在平凡的岗位上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为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值祖国六十一岁华诞即将来临之际,我们再次选登若干城建档案领域先进个人事迹与大家共勉,希望广大城建档案工作者以此为榜样,甘于奉献,挚爱兰台,为祖国的城建档案事业继续开拓进取、贡献力量!

何先荣,曹敏[8](2007)在《城建档案展丰姿》文中研究表明岁末年初,回顾一年来的发展历程,安徽省马鞍山市城建档案馆在市建设委员会的领导下,大力发展城建档案事业,紧紧围绕城建档案服务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这个中心,积极开展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接收、安全保管和信息开发利用工作,对马鞍山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挥着积极作用。

曹敏[9](2004)在《马鞍山市城建档案馆荣获全国城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文中研究表明

王恩汉[10](2003)在《创新城建档案服务机制 为城市发展添光增彩——访广东佛山市城建档案馆》文中指出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古代僧人在塔坡岗挖出三尊佛像使古镇得名。历史上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 佛山是一座美丽的城市,获得过“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全球人类住区优秀范例城”等多项殊荣。 佛山市城建档案馆是国家建设部表彰的全国城建

二、马鞍山市城建档案馆荣获全国城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马鞍山市城建档案馆荣获全国城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论文提纲范文)

(1)关于城市建设声像档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建声像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城建声像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二)城建声像档案的内容形式较单一
    (三)城建声像档案开发技术力量薄弱
二、城建声像档案管理工作实践
    (一)完善规章制度
    (二)加强资源保障
    (三)创新征集方式
    (四)借外力提质增效
    (五)强化开发利用和成果转化

(2)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公共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综述分析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释义
        2.1.1 档案馆
        2.1.2 公共服务
        2.1.3 档案馆公共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档案双重价值理论
3 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公共服务现状分析
    3.1 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公共服务所采取的举措及取得的成效
        3.1.1 所采取的主要举措
        3.1.2 取得的成效
    3.2 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
        3.2.1 公共服务方式传统
        3.2.2 公共服务内容单一
        3.2.3 公共服务保障落后
        3.2.4 公共服务人才不足
    3.3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档案信息化水平不高
        3.3.2 档案馆内外部关注度不够
        3.3.3 档案人才队伍建设缓慢
4 国外及国内其他地区档案馆公共服务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档案馆的公共服务举措
        4.1.1 英国:打造公众休闲的便民服务环境
        4.1.2 澳大利亚:建立丰富的档案服务网站
        4.1.3 美国:培育高度开放的档案服务理念
    4.2 国内其他地区档案馆公共服务的举措
        4.2.1 上海:完善档案馆大楼的主体服务功能
        4.2.2 武汉:开展“档案城市记忆”工程工作
        4.2.3 湘潭:构建“三位一体”档案资源体系
        4.2.4 海宁:创建地方特色档案开发利用体系
    4.3 经验借鉴
        4.3.1 推进档案馆信息化建设
        4.3.2 挖掘地方特色档案体系
        4.3.3 更新档案公共服务理念
5 进一步提升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公共服务的对策
    5.1 加快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5.1.1 加快数字化档案馆建设进程
        5.1.2 优化档案网络与新媒体平台建设
    5.2 多角度挖掘档案文化价值
        5.2.1 建立特色档案资源库
        5.2.2 丰富档案文化教育产品
    5.3 提升档案馆现代化服务水平
        5.3.1 完善档案馆整体布局
        5.3.2 夯实软硬件设施建设
    5.4 优化档案人才队伍建设
        5.4.1 健全档案人才选拔机制
        5.4.2 培养复合型人才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深圳:共和国特区长子的兰台乐章(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勇当全国档案界的试验田
    1.率先开展数字档案馆建设
    2.率先开展非涉密现行文件提供利用服务
    3.率先开展文件集中管理
改革:不断激发档案工作活力
    1.实行综合档案和城建档案统一管理, 增强档案部门服务实力
    2.建设档案中心, 打造全新的档案公共服务平台
    3.落实“放管服”, 不断推进档案行政职能转变
服务:努力满足日益增长的档案利用需求
    1.积极开展声像档案工作, 服务党委和政府工作大局
    2.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 为领导决策及文化建设服务
    3.探索“互联网+档案”, 积极服务民生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感动常在——记绍兴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党支部书记屠剑虹(论文提纲范文)

将责任和荣誉视为生命的追求
将热爱和痴迷倾注在工作中
用实际行动影响周围的人

(6)县级经济开发区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和县经济开发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主要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调查研究法
        1.4.3 案例研究法
    1.5 主要创新点
2 和县经济开发区档案工作现状
    2.1 和县经济开发区
    2.2 和县经济开发区组织机构概况
    2.3 和县经济开发区档案工作现状
        2.3.1 和县经济开发区的档案管理体制
        2.3.2 开发区管委会档案工作现状
        2.3.3 开发区企业档案工作现状
3 和县经济开发区档案工作存在问题分析
    3.1 开发区人员档案意识不高,对档案重视程度不够
    3.2 开发区档案工作的领导体制不顺
    3.3 开发区缺乏统一的档案管理规范和制度
    3.4 县档案管理部门对开发区档案工作行政监管不到位
    3.5 档案管理人员多为兼职,专业素质不强
    3.6 对开发区档案工作宣传不足
        3.6.1 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到位
        3.6.2 档案标准规范宣传不到位
        3.6.3 档案工作重要性宣传缺失
    3.7 开发区档案实体管理不规范
4 完善县级经济开发区档案工作的对策
    4.1 加大对开发区档案宣传,提高档案意识
        4.1.1 开发区档案宣传的内容
        4.1.2 档案宣传的方式
    4.2 明确开发区档案管理体制,理顺各机构关系
        4.2.1 明确开发区档案管理体制,划分权责
        4.2.2 理顺各机构关系
    4.3 加强开发区档案工作制度与规范建设
        4.3.1 开发区档案工作规范
        4.3.2 开发区档案管理机构的制度
        4.3.3 开发区企业档案管理制度
    4.4 建立开发区档案管理中心
        4.4.1 和县经济开发区档案管理模式的选择
        4.4.2 档案管理中心的功能
        4.4.3 开发区档案管理中心的建立
    4.5 加强对开发区档案人员培训,提高人员专业素质
        4.5.1 档案管理规范与标准培训
        4.5.2 档案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培训
        4.5.3 组织参观学习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7)挚爱兰台 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个人事迹系列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开拓创新孜孜以求——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主任杨洪海
    严格要求, 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乐于奉献, 关爱城建档案事业
    解放思想, 组织开展城建档案专业理论和课题研究
锐意进取积极作为——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办公室副主任刘忠杭
勤奋扎实工作致力兰台事业——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城建档案办公室主任王恩江
    加强组织领导, 管理体系全面建立
    强化依法治档, 管理水平稳步提升
    加强业务指导, 业务建设成绩显着
    加强队伍建设, 从业人员素质不断加强
悠悠城建档案情——湖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赵晓玲
    以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为己任, 默默在本职岗位上无私奉献
    为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鼓与呼, 主动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
    拓宽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思路, 不断完善档案收集工作的制度与措施
    着眼城建档案事业的发展目标, 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使用的质量和效益

四、马鞍山市城建档案馆荣获全国城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论文参考文献)

  • [1]关于城市建设声像档案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 郑李青. 城建档案, 2021(06)
  • [2]常州市档案博览中心公共服务研究[D]. 张慧. 大连海事大学, 2019(02)
  • [3]深圳:共和国特区长子的兰台乐章[J]. 崔瑞武. 中国档案, 2018(11)
  •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5]感动常在——记绍兴市城建档案馆馆长、党支部书记屠剑虹[J]. 周峰林. 浙江档案, 2012(07)
  • [6]县级经济开发区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和县经济开发区为例[D]. 郭庆文. 安徽大学, 2012(10)
  • [7]挚爱兰台 学习刘义权同志先进个人事迹系列报道[J]. 本刊编辑部. 城建档案, 2010(09)
  • [8]城建档案展丰姿[J]. 何先荣,曹敏. 城建档案, 2007(03)
  • [9]马鞍山市城建档案馆荣获全国城建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称号[J]. 曹敏. 工程建设与档案, 2004(04)
  • [10]创新城建档案服务机制 为城市发展添光增彩——访广东佛山市城建档案馆[J]. 王恩汉. 城建档案, 2003(03)

标签:;  ;  ;  ;  ;  

马鞍山城建档案馆荣获全国城建档案馆先进集体称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