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NTT的角度看传统电信企业的发展方向

从NTT的角度看传统电信企业的发展方向

一、从NTT看传统电信的企业发展方向(论文文献综述)

金巍[1](2015)在《电信产业投资决策的智能评价模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几年,电信运营商面临着收入增速放缓、利润率下降、竞争日趋激烈、基础业务增长乏力、移动互联网时代业务的冲击以及电信运营商逐渐被边缘化等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电信运营商主动求变以应对挑战和变局,纷纷提出了战略转型的目标。投资并购是电信运营商拓增收入、应对挑战和实现战略转型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通过横向投资收购进入潜在市场,实现电信运营商资源整合和规模效应,提升企业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纵向拓展产业链上下游领域,获取企业所需资源和能力,建立除语音和传统数据业务之外的内容与服务优势,布局移动互联网,丰富用户体验。电信运营企业属于产业更新换代比较快速的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提供支持。在互联网时代,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当前的电信行业正由传统通信模式向互联网模式转型升级。新模式下,电信行业的投资形势更为复杂,既包括对基础设施升级改造的投资,又包括产业扩张方面的投资。其中,2013年全国电信业务固定资产投资已达3721.9亿元。借鉴国外电信企业运营管理的先进经验,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较为科学的投资评价流程和制度,对于固定资产投资的科学决策、提升投资水平和国有资本的管理能力,满足创新的需求等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科学合理、流程完整的投资评估体系有利于督促投资管理部门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避免低效率投资造成的损失。首先,本文在对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电信投资理论、投资智能模型、投资决策模型、博弈论等经济学理论进行梳理,对现有理论和研究的不足进行整理。从研究内容来看,现有理论一是按照分析思路逐步展开,主要针对系统的业务流程改造进行的,具体执行并没有做详细分析;二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从整体系统的角度研究,只研究单向模型,针对反馈模型方面并没有细化研究分析;从研究方法来看,大部分参照实验数据进行验证假说,而对于各省份的数据研究尚待深入。另一方面,研究的角度过于雷同,基本上都是对电信投资的当下状况进行模型研究,没有做详细的电信投资趋势分析和投资案例分析,对电信企业的下一步投资没有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因此,充分、深入研究电信投资决策问题对于电信科学投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其次,在经济学理论梳理的基础上,整体分析了电信投资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Vodafone、日本DoCoMo、AT&T并购等全球电信企业投资成功和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系统回顾近年来国外典型电信行业投资并购情况,分析投资并购动向和具体案例,研究相关趋势,分析了投资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总结了横向、纵向等投资趋势,为公司投资机会拓展提供支撑。进而通过对亚太运营商、北美运营商、西欧运营商、互联网企业的投资新领域案例分析,以指引电信企业未来投资方向,并为投资过程中如何科学评估提供研究基础。再次,为了使电信投资项目前评估后评价体系更加科学,本文以模糊数学方法为基础建构了电信投资项目前评估后评价体系模型。利用该评价模型创新性的解决了项目评估前和执行后评价的人为因素的干扰,并提供不断修正的过程,根据反复实践数据使得评价模型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得到了充分保障。本文还创新性地建立了适合电信行业投资分析的博弈模型,并通过实例证明了模型的可靠性。利用模型分析得出,单个电信企业通过投资增加自身发展的同时,如果不能够充分考虑行业的博弈反应,一己的强大不仅引发行业的重复投资,也可能导致行业整体负效应。最后,为了使本文对投资决策的研究工作更具系统性,本文对电信投资的宏观决策与区域均衡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深入分析2005—2011年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本文构建了电信投资和经济增长之间的系统结构方程,分区域考察了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价值,在肯定电信投资对经济发展价值的同时,为电信投资的宏观决策提供了辅助的支撑观点。综上,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并结合实证分析的方法,以理论分析为基础,数据和模型分析为手段,以电信行业投资评价为切入点,将电信行业市场结构变化作为影响因素,分析论证了电信运营商投资决策行为,力图实现建立科学的投资增长点的发现模型、对电信投资的项目进行跟踪评价以及建立既定市场结构的期权博弈分析方法等三方面目标。

徐正奎[2](2012)在《基于MM平台的新项目开发与运营管理策略研究》文中提出目前,移动通信产业链系统中的有着不同角色的各环节,包括基础设施,内容提供商,内容集成商,软件开发商和设备制造商等,为建立有效的移动通信产业链,中国移动在2009年推出一个全新的综合服务平台-Mobile Market(简称MM),旨在引领移动通信服务的进步,成为国内3G产业链发展的标杆。如何在MM平台上开发新的信息服务项目,是MM平台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论文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论文在综述产业价值链理论、项目管理和运营管理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移动通信3G产业链的结构、各环节的竞合关系和中国移动MM平台价值链特点,基于MM平台,提出了哈密数字矿山信息服务项目建设计划,并借鉴NTT DoCoMo的i-mode运营模式、苹果公司的AppStore运营模式的经验,提出了中国移动MM平台的运营模式和运营管理策略。论文以项目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将MM平台运营管理问题划分为MM平台发展现状分析阶段、基于MM平台新项目开发阶段、运营管理模式选择阶段和运营管理策略提出阶段,分别研究了其相关内容,为项目管理理论应用区域的拓展,提供了借鉴。

钟伟勇[3](2008)在《固网运营商在3G时代的经营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传统固话逐渐被移动电话所取代,移动电信运营商在我国电信市场上呈一枝独秀的局面,固网电信运营商的利润率已越来越低,电信运营商的重组也迫在眉睫,可以预计在2008年3G业务一定会在我国进行推广运营,而固网电信运营商将很有机会获得3G业务牌照。3G业务与固话完全不同,绝不能按固有固话模式来经营3G业务,而世界上目前除韩国、日本外,大部分的经营3G电信运营商都处于亏本状态,我国在目前上3G也使电信运营商承担巨大的市场风险。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3G不仅有效推动了手机上网业务增长,提升了运营商的ARPU,而且加速了运营商业务资费方式的创新,如果将3G业务在中国经营成功,必能使3G业务成为传统固话电信运营商的新的增长点,将直接使传统固网运营商摆脱目前的低迷状态,重新高速发展。本文参考近几年世界3G发展现状,收集各电信运营商3G经营数据对我国固话运营商在3G时代应该如何经营进行研究探讨。由于目前我国还未真正上马3G项目,主要按照国外3G业务的经营情况参照我国现有移动通信市场进行研究。根据收集各已运营3G业务的电信运营商的3G经营数据。参照我国居民现在使用移动电信终端习惯,将数据收集汇总,通过归纳、演绎、比较、分析方法类比外的逻辑推理方法对我国3G业务发展进行预测。根据固网运营商的特点,在市场机会挖掘、竞争策略、套餐梳理、品牌推广策略、流程优化、激励机制等进行体系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既能满足我国居民消费习惯又符合我国固网运营商经营利润的经营建议。

缪秦[4](2008)在《AD公司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增值业务已经成为拉动整个移动通信市场的重要动因,全球各个地区移动增值业务的收入比例都在逐年提高。短信、音乐下载、手机电视、3G增值业务成为近期发展热点。中国移动增值业务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增值业务的收入在移动通信业务收入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本文以AD公司的移动增值业务为研究对象,就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论文从对国内外移动增值业务的论述和分析入手,对移动增值业的业务特点、市场特点、目前情况及未来发展方向作了论述和分析。在简单介绍了AD公司与其校园移动增值平台的基础上,结合作者的实际工作经历,用PEST分析法对AD公司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通过“五力模型”对AD公司的行业竞争环境进行了分析;采用SWOT分析理论和方法对AD公司业务的发展进行了研究,对AD增值业务的竞争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制定了AD公司增值业务发展的经营战略。最后依据AD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校园移动增值业务的服务模式与策略以及实施的简要计划,为AD公司赢得竞争优势提供了可行思路。

贺波,滕久桢[5](2007)在《3G时代电信运营的竞争力分析》文中研究指明3G时代即将来临,但其竞争力在电信行业内还未被充分理解,针对3G时代电信运营商面临的机会和挑战,充分介绍其竞争力特征,建立相应的模型,阐述构建有效的价值链和开展精益运营是3G运营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

余章坤[6](2007)在《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控制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3G在中国即将实施,未来的移动通信市场竞争将变得更为激烈,移动通信行业的竞争将从传统的单个企业间竞争逐步转变成产业链间综合实力的较量。因此,研究如何管理移动通信产业链,如何协调产业链各环节实体关系、如何配置产业链上各种资源等相关问题,对于指导移动运营商建立一条共生、共荣、共赢、共进步的产业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本文以产业链理论、控制力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通过五力模型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等,系统分析了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发展环境、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构成、移动通信产业链合作模式的分类以及各种产业链合作模式下的控制力等问题,提出了“移动运营商与其包揽移动通信产业链各个环节,不如通过控制产业链关键节点的方式来加强移动通信产业链控制力”的核心观点。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首次将产业链理论、控制力理论和核心竞争力理论有机结合起来,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来探讨移动运营商加强产业链控制力的可行性;二是将现有的移动通信产业链分为两种:“完全控制型”产业链和“合作主导型”产业链;三是基于移动运营商业务收入等式和移动通信产业链结构模型,系统论证了移动运营商加强产业链控制力的必要性;四是针对中国移动运营商发展特征,系统提出了移动运营商加强产业链控制力的具体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有以下几点:1、移动通信产业链构成实体正在受到多种因素的推动而发生变迁,未来的移动通信产业链将更为“复杂、迂回、开放”。2、移动通信产业链面临多重挑战,移动运营商加强产业链控制力是非常必要的。3、中国移动运营商加强产业链控制力的关键是“控制用户接触界面,控制信息分发渠道”。

余凯锐[7](2007)在《基于价值创新的移动商务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移动商务是21世纪移动经济时代的商业生存与竞争法则,在延续着昔日互联网自由经济时代“模式制胜”的实践。3G时代即将来临之际,从事移动商务的企业原有的业务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革。然而,人们对移动商务企业关于商业模式创新问题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研究还不多见。首先,本论文从价值创新理论入手,通过充分地阅读国内外大量的文献资料,寻找价值创新与移动商务商业模式之间的联系,借鉴以往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分析了移动商务的定义与内涵、商业模式种类以及不同商业模式之间的比较,并指出了移动商务商业模式的创新要求立足于客户价值和产业链的特点。其次,基于这种思路,本论文从移动商务企业的特性出发,重点探索性地研究移动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包括它们之间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理,构建出移动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模型,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而后通过必要的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样本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方法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本论文的概念模型及研究假设,经Amos软件调试后得到优化模型,并通过了各项实证数据的检验。主要结论如下:(1)客户价值主张因素对移动商务企业在商业模式的创新行为存在非常明显的正向影响;尽管它对创新绩效直接的影响不显着,但是仍然存在着间接影响,即这种间接影响经由创新行为推动之后,继而影响到创新绩效。(2)产业价值网络因素对移动商务企业在商业模式的创新行为具有显着的正效用,同时,它对创新绩效也存在着直接的显着正向影响。(3)移动商务企业在商业模式的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这个结论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企业坚持价值创新策略能够明显提高商业模式创新绩效的研究结论。最后,根据文中概念模式的因素与变量设置,深入剖析了DoCoMo公司i-Mode模式这一个企业典型案例,从实践的层面上再次验证了本研究的理论模型。此外,论文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几则可行的促进移动商务企业关于商业模式创新方面的对策,还有“创新的集中服务模式”的实践思考。综上所述,本研究的影响因素模型为移动商务企业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与绩效实现,提供了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管理原则、方法和分析工具。移动商务模式的成功总有一些规律可遵循,希望本论文能为相关研究人员和产业实践者提供可借鉴的一种新思路。

周钦清[8](2007)在《产业融合背景下的电信变革与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业融合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不同产业分散独立运营的模式已经不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而合作、联盟、并购逐渐成为产业经济发展的热点,2006年NTT DoCoMo入股富士电视台,中国移动战略投资凤凰卫视便印证了这一点。产业融合促使电信业正发生前所未有的变革,既有挑战,也存在机遇,一方面,VoIP业务对电信运营商的传统语音业务形成了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IPTV业务则正在成为电信运营商进军媒体领域的桥头堡。为了应对这场前所未有的变革与挑战,电信运营商纷纷提出战略转型,例如,中国移动提出由“移动通信专家”向“移动信息专家”转变,而中国电信正在实施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的战略转型。基于上述背景,本论文运用相关的产业融合理论,并结合现实世界中出现的产业经济现象,对电信、互联网、传媒产业的融合进行了深入地研究。首先,本论文深入探讨了电信产业正在发生的变革,具体包括通信的传媒属性、三网融合、产业价值链和商业模式。其次,重点分析了VoIP、IPTV这两项新业务的特点以及相关的监管机制。最后,详细介绍了国内外电信运营商在战略转型过程中的具体实施策略,并提出了相关的发展建议。本论文研究成果的创新之处包括:提出了产业融合下的技术边界模型;提出了通信的传媒属性这一新概念;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对电信运营商的转型战略提出了相关的策略建议。

周文志[9](2006)在《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认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国电信业在全球信息产业高速发展的带动下,获得了跨越式发展。1994年,中国联通的成立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之后十几年,中国电信业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重组,政府对市场结构的塑造和通信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然而产业政策驱动的电信业历史性飞跃,源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因此,对电信业研究必须以这一时期为基本出发点。基于这一认识,本文考察了中国电信业的产业构成与基本特性,简略地回顾了中国电信业发展史与计划经济时期的电信业体制形成。 目前来看,中国电信市场的有效竞争机制还没有形成,这也是当前政府、产业界、理论界普遍感到困惑之处。政府管制政策的缺失、电信运营企业恶性竞争的经常发生,已经成为行业内部非常普遍的事情。本文从研究中国电信业现行的竞争模式入手,分析了现行竞争模式形成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并探讨了现行的竞争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电信改革的经验,提出了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之路:在行业主管部门适度放松管制的前提下,在电信网、计算机网、有线电视网加速融合的技术背景下,通过基础业务合作提高电信企业的规模效益、通过增值业务的竞争提高电信市场的运行效率、通过资源共享降低电信企业的运营成本、通过非对称性管制优化电信行业的市场结构、通过电信企业间的竞合促使产业链共同繁荣。

罗亮[10](2005)在《“网络融合”趋势下电信业市场结构、商业模式与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信业正处在一个“网络融合”的时代——随着数字技术、软件技术、TCP/ IP协议、宽带接入技术等信息通信技术(ICT)的发展,原本各自独立的、专用的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和计算机网络等正在走向融合。但是,人们对“网络融合”环境下的电信业产业组织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主流的电信产业组织分析往往把研究对象限定于传统的电信产业领域,即在一个明确界定的地理区域内,对一个明确标识的运营商所提供的明确定义的业务集合进行产业的竞争与规制分析。因此,本文将考察“网络融合”背景下电信业的产业组织问题。文章主要关注三个相互联系的电信业产业组织问题:(1)在“网络融合”的背景下,网络运营商之间的博弈将如何推动市场结构的演化;(2)在“网络融合”的环境中,网络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博弈将如何推动网络运营商业模式的转变;(3)在“网络融合”的趋势中,电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将如何推动政府对公共政策的调整。论文的第二章首先对电信业产业组织分析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回顾与评介。这一综述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1)对电信业经济学特性的总结。我们从两个角度考察电信产业的经济特征,即既从供应方角度考察电信业的自然垄断性,又从需求方考察电信业的网络外部性特征;(2)对电信产业竞争理论的总结。我们主要考察了电信业竞争性结构重组的均衡分析,同时也考察几种间接的竞争理论,例如特许权竞争、替补者竞争和标尺竞争等;(3)对电信产业规制改革的总结。我们考察了从传统规制到激励性规制的理论发展,然后集中介绍了规制理论在电信产业中的具体应用;(4)对电信业“网络融合”问题现有研究成果的评述。我们考察了近年来在“网络融合”的本质、产业组织专题和公共政策方面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简单评述。论文的第三章主要讨论“网络融合”背景下电信网络运营商之间的博弈行为对市场结构的动态影响。在“网络融合”的影响下,电信业市场结构出现了从纵向结构转向横向结构的趋势。从“市场关闭”(Market Foreclosure)出发的分析表明,在纵向结构中,一方面,“瓶颈”领域的运营商实施市场关闭的动机会随着竞争性领域企业数量的增加而增强;另一方面,提供绕道的企业效率越低,“瓶颈”运营商实施市场关闭的动机就越强,市场关闭造成的社会福利损失也就越大。而在横向市场结构中,在位者实施横向市场关闭的行为并不一定能阻止创新者的进入;为了分享创新带来的收益,在位的“瓶颈”运营商是否实施横向市场关闭存在不确定性;当在位者与进入者进行技术创新竞争时,横向市场关闭刺激在位者增加技术创新的投资,对进入者和消费者而言却具有不确定的效果。论文的第四章讨论“网络融合”环境中电信网络运营商与用户之间的博弈对网络运营商业模式的影响,提出了电信业的“双边市场”问题。“网络融合”使得信息通信网络成为一个通用的平台,同时面对卖方用户和买方用户,因而形成了电信业的“双边市场”。按照商业模式设计的要求,该章分别讨论了“网络融合”环境中电信企业客户选择、价值获取和战略控制的经济学原理。从第五章开始,论文讨论“网络融合”趋势中电信企业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在这组博弈关系中,我们把政府和企业分别看作委托人和代理人。在“网络融合”的趋势下,传统产业的交叉地带将形成新的业务、新的市场,在现有的规制体系下,这些新业务、新市场会受到多个规制机构的多重规制,存在激励的冲突,因此我们采用“共同代理人”模型讨论了规制机构的融合问题;其次,由于“网络融合”对电信业的影响充满不确定性,从而导致规制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反垄断的“竞争政策”日益重要,但并不能替代规制政策,对此我们利用契约理论做了经济学的解释;此外,“网络融合”还将涉及到其他一些具体的公共管理政策的改变,我们选择了普遍服务、标准化和内容服务等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最后,论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专门对中国电信业的“网络融合”问题进行了讨论。首先介绍中国电信业“网络融合”的发展现状。鉴于电信网与计算机网的融合已经相对成熟,我们将重点分析我国互联网的发展状况;其次,介绍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的演化过程,并就其如何适应“网络融合”的趋势进行分析;第三,介绍中国电信业规制制度的改革过程,并就政府的产业监管如何适应“网络融合”的趋势进行分析;第四,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电信业“网络融合”的前景作进一步展望。

二、从NTT看传统电信的企业发展方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NTT看传统电信的企业发展方向(论文提纲范文)

(1)电信产业投资决策的智能评价模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的理论意义
        1.1.2 选题的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1.2.1 文献综述
        1.2.2 现有研究成果的总结与评价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分析框架及逻辑结构
    1.4 本文研究的方法、难点与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重点和创新
        1.4.3 研究的关键难点
第2章 电信投资决策相关理论、方法与模型研究
    2.1 投资项目决策理论
        2.1.1 概述
        2.1.2 投资项目决策的基本要求
        2.1.3 投资项目决策的依据
        2.1.4 投资项目决策的方法
        2.1.5 投资项目决策的保证体系
    2.2 实物期权理论
        2.2.1 概述
        2.2.2 利用实物期权方法进行企业投资决策的一般分析方法
        2.2.3 实物期权与企业的战略投资决策
        2.2.4 应用实物期权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2.2.5 建立灵活的投资决策系统
    2.3 博弈论及其应用
    2.4 帕累托最优理论、模型及应用
    2.5 纳什均衡模型
    2.6 电信投资决策方法
        2.6.1 现金流折现值计算的基本方法
        2.6.2 投资决策分析基本要素
        2.6.3 项目投资前评价的基本方法
        2.6.4 项目投资后评价的基本方法
    2.7 智能分析评价及模型
第3章 国内外电信业投资发展及趋势分析
    3.1 我国电信行业发展及其经济效应
    3.2 典型电信企业投资决策案例分析
        3.2.1 英国沃达丰电信公司
        3.2.2 日本 NTT DoCoMo
        3.2.3 美国 AT&T
    3.3 电信行业投资并购趋势分析
        3.3.1 电信行业发展态势
        3.3.2 电信运营商通过投资并购实现战略转型
        3.3.3 国际电信运营商横向投资趋势
        3.3.4 国际电信运营商纵向投资趋势
        3.3.5 大型互联网公司投资并购趋势
第4章 电信投资项目决策评估、评价模型的构建
    4.1 引入模糊组理论完善电信投资决策
        4.1.1 模糊理论
        4.1.2 模糊组理论
        4.1.3 实例分析
    4.2 评估评价体系中模糊评价模型的构建
        4.2.1 投资前评估,投资后评价体系
        4.2.2 评价模型设计
        4.2.3 实例验证
    4.3 小结
第5章 电信投资中博弈模型及其应用
    5.1 实证分析模型
        5.1.1 企业博弈模型
        5.1.2 专家系统
    5.2 实例验证
    5.3 投资优化案例
    5.4 小结
第6章 电信投资与区域均衡发展
    6.1 计量经济模型及数据、变量的选取
        6.1.1 理论模型设定
        6.1.2 计量模型设定
        6.1.3 变量及数据说明
    6.2 实证分析
    6.3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2)基于MM平台的新项目开发与运营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论文研究意义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4 论文研究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项目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2.1 项目管理的概念与基本内容
    2.2 项目的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章 中国移动MM平台的发展现状
    3.1 中国移动MM的产生
    3.2 MM的发展和运营概况
    3.3 中国移动MM平台的产业链分析
    3.4 移动MM平台的发展前景
第四章 基于MM平台的新项目开发计划
    4.1 哈密移动“数字矿业”统一信息服务需求分析阶段
    4.2 哈密移动“数字矿业”统一信息服务项目开发目标
    4.3 哈密“数字矿业”信息服务项目方案架构和功能设计阶段
    4.4 哈密“数字矿业”信息服务项目组网与安全方案设计
    4.5 项目建设小结
第五章 中国移动MM平台的运营模式选择阶段
    5.1 国外运营商主导的运营模式分析
    5.2 中国移动MM平台的运营模式选择
第六章 中国移动MM平台运营管理策略阶段
    6.1 聚焦策略
    6.2 精确的营销推广策略
    6.3 完善MM平台商业模式
    6.4 完善后台支撑支持
    6.5 建立制度,强化协调机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3)固网运营商在3G时代的经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3G核心网概述
    2.1 移动网发展趋势
    2.2 世界3G核心网建设情况归纳
        2.2.1 3G技术演进路线
        2.2.2 3G核心网的投资情况
    2.3 3G三大标准演进及比较分析
        2.3.1 三大标准及其发展分析
        2.3.2 三大标准的技术层面比较及优劣势分析
        2.3.4 3G三大标准演进及比较分析
    2.4 中国3G业务测试情况
    2.5 3G业务带来的挑战
3 传统固网运营商在3G时代的经营转变
    3.1 传统固网运营商发展现状溯因
        3.1.1 固网运营商的困境
        3.1.2 固定电话运营商的发展规律及趋势
        3.1.3 固定电话运营商的出路
    3.2 传统固网与3G业务的共存经营探讨
        3.2.1 KDDI强化FMC(固网、移动融合)业务统一性
        3.2.2 NTT遵循IMS的分层模型
        3.2.3 软银强调服务融合
    3.3 3G给运营商带来了什么
        3.3.1 3G成为手机上网业务增长最重要的动力
        3.3.2 3G提升了运营商的数据业务收入
        3.3.3 3G促使运营商的资费方式创新
        3.3.4 3G给运营商带来新伙伴MVON
    3.4 世界上现有3G业务运营模式分析
        3.4.1 和记电讯的“3”
        3.4.2 日本移动3家运营商提供丰富多媒体服务
        3.4.3 韩国SK电讯提供的3G业务——June
    3.5 转变固网经营模式,运营模式支撑发展
4 固网电信运营商在3G时代的经营策划
    4.1 固网运营商FMC准备
    4.2 网络规划优化为3G铺平道路
    4.3 3G应用加快产业融合
    4.4 制定适合市场运营模式
    4.5 3G经营展望
5 固网运营商在3G时代的营销管控
    5.1 营销机会研究——挖掘用户数据业务需求
    5.2 市场细分——需求、使用度细分
    5.3 竞争策略的应对——实行差异化战略
    5.4 套餐梳理——形成客户区隔较为合理的资费管理模式
    5.5 营销方案推广——培养用户消费习惯
        5.5.1 3G营销方案的核心在于对消费者有吸引力的内容
        5.5.2 提前做好整体品牌形象方案的建设工作
        5.5.3 有效的细分营销推广,重视中低端市场
        5.5.4 务实的市场定位方案和针对性营销服务措施
    5.6 流程优化——实现敏捷、整合的流程
    5.7 激励机制——适应企业特点和员工需求
    5.8 营销效果后评估管理——不断完善营销策划
    5.9 完善商业模式——创造出崭新的盈利模式
6 案例分析
    6.1 欧、日、韩3G运营商的市场定位与业务组合分析
        6.1.1 H3G——降低成本、实行差异化战略
        6.1.2 沃达丰——细分市场,定位在35岁以下人群
        6.1.3 NTT DoCoMO——重点挖掘用户数据业务需求
        6.1.4 KDDI——培养用户消费习惯
    6.2 沃达丰在日本的失败——差异化经营不切合市场需要的失败
    6.3 和黄3G的得与失——差异化不明显造成ARPU值降低
    6.4 NTT DoCoMo:成功源于各环节协调发展
        6.4.1 靠培养用户3G消费习惯打开市场
        6.4.2 进行套餐梳理,提升客户延续性
    6.5 中国固网运营商与国外运营商的差异与借鉴
        6.5.1 中国电信vs英国电信:目标一致,方式迥异
        6.5.2 中国固网运营商与国外运营商的借鉴
结论
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AD公司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的目的
    1.3 研究内容
2 国内外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的现状与分析
    2.1 移动增值业务的概念及分类
    2.2 国外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现状
        2.2.1 国际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发展现状
        2.2.2 国际移动增值业务产业的主要趋势
    2.3 国内移动增值业务的发展现状
        2.3.1 我国的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状况
        2.3.2 我国移动增值业务产业发展的趋势
        2.3.3 我国移动增值业务市场面临的问题
    2.4 移动增值服务运营模式及产业价值链分析
        2.4.1 移动增值业务产业价值链
        2.4.2 移动增值服务运营模式分析
3 AD 公司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3.1 AD 公司简介
        3.1.1 公司概述
        3.1.2 人力资源
        3.1.3 组织机构
        3.1.4 科技开发与创新能力
    3.2 AD 公司校园移动增值平台简介
        3.2.1 总体结构
        3.2.2 平台结构介绍
    3.3 AD 公司面临的市场分析
        3.3.1 市场环境分析
        3.3.2 市场竞争分析
    3.4 AD 公司SWOT 分析
4 AD 校园移动增值服务模式研究与分析
    4.1 校园用户的需求分析
        4.1.1 学生受众分析
        4.1.2 学校与教师分析
    4.2 AD 校园移动增值业务市场分析与定位
        4.2.1 市场分析
        4.2.2 市场定位
    4.3 AD 移动增值业务的实施策略分析
        4.3.1 高校市场对运营商的特殊性
        4.3.2 学校市场的进入策略
        4.3.3 产品模式设计
        4.3.4 产品资费策略
    4.4 AD 移动校园增值业务实施计划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3G时代电信运营的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3G发展现状
二、3G时代中国电信运营面临的机遇
    (一)外部机遇
        1、中国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2、国际市场延伸。
        3、中国将成为3G热点和产业中心。
        4、信息社会信息手段需求迅速发展。
        5、中国在3G技术、标准和政策方面已准备充分。
        6、中国3G运营价值生态链的健全和完善。
    (二)内部机遇
        1、中国运营商的优势积累。
        2、运营商急需提升产品价值。
三、3G时代电信运营面临的挑战
    (一)外部威胁:价值链资源竞争加剧
    (二)内部弱项:传统运营模式向精益运营的急剧转变
四、3G运营核心竞争力对策
    (一)3G产业链的打造
    (二)3G运营竞争力模型的建立
        1、基于工作流的精益运营过程。
        2、3G运营核心竞争力模型的建立。
    (三)3G运营核心竞争力分析意义

(6)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控制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范围界定
    1.4 研究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本文的理论依据
        2.1.1 产业链的相关理论
        2.1.2 控制力的相关理论
        2.1.3 核心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2.2 本文对移动通信产业链及其控制力概念的界定
    2.3 国内外研究动态
        2.3.1 国内外与移动通信产业链及其控制力相关的研究成果
        2.3.2 已有研究的不足和本文主要贡献
第三章 移动通信产业链现状及控制力研究
    3.1 移动通信产业链现状分析
        3.1.1 发展环境分析
        3.1.2 构成实体分析
        3.1.3 面临挑战
    3.2 移动通信产业链控制力研究
        3.2.1 影响移动通信产业链控制力的因素
        3.2.2 “完全控制型”产业链的控制力
第四章 中国移动运营商加强产业链控制力研究
    4.1 产业链管理目标
    4.2 加强产业链控制力的必要性
    4.3 加强产业链控制力的可行性评估
    4.4 加强产业链控制力的策略探讨
        4.4.1 加强产业链控制力的十六字方针
        4.4.2 加强产业链控制力的主要办法
        4.4.3 加强产业链控制力的辅助办法
第五章 结论和下一步研究问题
    5.1 结论
    5.2 下一步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本文结构及研究思路
    附录2 案例——NTT DoCoMo公司的“I-MODE”模式分析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基于价值创新的移动商务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标
    1.3 研究基本框架
    1.4 基本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1.5 论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价值创新理论
        2.1.1 价值创新的提出
        2.1.2 客户价值创新与产业链价值创新
    2.2 商业模式理论
    2.3 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
        2.3.1 商业模式与价值创新的关系
        2.3.2 客户价值主张维度
        2.3.3 产业价值网络维度
    2.4 移动商务企业创新行为与创新绩效关系研究述评
    2.5 现有研究的总结与评价
3 移动商务商业模式分析
    3.1 移动商务的定义与内涵
    3.2 移动商务商业模式的比较分析
        3.2.1 移动商务商业模式的界定
        3.2.2 移动商务商业模式的主要类型
        3.2.3 移动商务商业模式的比较分析
    3.3 移动商务商业模式的创新特点及要求
4 概念模型建立与研究假设提出
    4.1 本研究概念模型的建立
    4.2 移动商务商业模式创新影响因素变量设置
        4.2.1 客户价值主张因素
        4.2.2 产业价值网络因素
    4.3 移动商务企业的创新行为衡量指标变量设置
    4.4 商业模式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变量设置
5 模型验证与假设解释
    5.1 数据分析的说明
        5.1.1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5.1.2 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方法
    5.2 样本分析
        5.2.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样本的信度分析
        5.2.3 样本的效度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5.3.1 结构方程模型的初步估计与检验
        5.3.2 调整后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
        5.3.3 假设检验结果
    5.4 假设检验结果的解释
        5.4.1 (客户)价值主张因素影响路径解释
        5.4.2 (产业)价值网络因素影响路径解释
        5.4.3 创新行为对创新绩效影响路径解释
        5.4.4 其它影响路径解释
6 案例分析:i-Mode创新模式研究
    6.1 NTT DoCoMo公司与i-Mode业务的简介
    6.2 i-Mode商业模式创新的关键因素分析
    6.3 DoCoMo公司创新行为对i-Mode模式的绩效影响
    6.4 案例小结
7 对策研究
    7.1 移动商务商业模式创新的对策分析
        7.1.1 超越客户现有需求
        7.1.2 融合产业价值网络
        7.1.3 坚持价值创新策略
    7.2 对策引发的实践思考—创新的集中服务模式
8 研究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总结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产业融合背景下的电信变革与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逻辑结构
    1.4 研究成果
第二章 产业融合及相关理论介绍
    2.1 产业融合定义
    2.2 Ono&Aoki 产业融合范式
    2.3 产业边界
    2.4 长尾理论
第三章 产业融合下的电信变革
    3.1 通信的传媒属性
        3.1.1 通信与传播的概念界定
        3.1.2 通信技术的创新促进媒体结构的演变
        3.1.3 电信业务的媒体功能
    3.2 三网融合
        3.2.1 三网融合概念
        3.2.2 三网的技术特征比较
        3.2.3 三网融合的现状及趋势
    3.3 产业价值链
        3.3.1 价值链概念
        3.3.2 电信产业价值链
    3.4 商业模式
        3.4.1 传统商业模式
        3.4.2 商业模式创新
第四章 新业务与监管机制
    4.1 VoIP—传统语音业务的颠覆者
        4.1.1 VoIP 对 PSTN 语音业务的冲击
        4.1.2 VoIP 的监管机制
    4.2 IPTV—电视领域的革命
        4.2.1 IPTV业务类型及特点
        4.2.2 IPTV监管体制
第五章 电信运营商在产业融合中的战略
    5.1 国外电信运营商转型战略举措
    5.2 国内电信运营商转型战略举措
    5.3 建议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结论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9)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前言
第一章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研究基本范畴的界定
    1.1 基本范畴的界定
        1.1.1 邮电管理体制与通信管理体制
        1.1.2 管制、规制及电信行业管制
        1.1.3 竞争与电信业竞争模式
    1.2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研究基本范畴的确立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第二章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2.1 马克思的竞争理论
        2.1.1 竞争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关系的本质体现
        2.1.2 竞争的动态运动过程以及技术进步对其的影响
        2.1.3 资本主义竞争的范围及领域
        2.1.4 优胜劣汰是竞争的必然法则
        2.1.5 竞争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1.6 竞争是一个以当事人的盲目活动为基础的自然规律
    2.2 西方经济学竞争理论
        2.2.1 完全竞争与不完全竞争
        2.2.2 关于竞争的前沿理论
    2.3 电信业放松管制的理论基础
        2.3.1 管制的利益集团理论与管制俘虏理论
        2.3.2 管制失灵与放松管制理论
    2.4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的理论思考
        2.4.1 马克思竞争理论为中国电信业的竞争确立了基本原则
        2.4.2 西方经济学的竞争理论为中国电信业竞争策略提供了制定依据
第三章 中国电信业现行竞争模式分析
    3.1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与体制形成
        3.1.1 计划经济时期电信业管理体制
        3.1.2 改革开放初期的电信管理体制
        3.1.390 年代初期开始的中国电信业的深刻变革
    3.2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现状
        3.2.1 多元化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3.2.2 基础业务的市场准入管制严格
        3.2.3 异质竞争成为电信竞争的重要内容
    3.3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
        3.3.1 存在问题
        3.3.2 产生原因分析
第四章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电信业竞争模式考察与借鉴
    4.1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电信业竞争模式考察
        4.1.1 以创造公平竞争环境为目的的美国模式
        4.1.2 以提高企业效率为核心的英国模式
        4.1.3 以防止竞争非效率为主题的日本模式
    4.2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电信业竞争模式分析
        4.2.1 在改革中不断寻求适合的竞争模式
        4.2.2 全球电信体制改革的总体进程是放松管制、鼓励和加强竞争并依靠市场力量融合
        4.2.3 警惕既得利益胶着缠住电信市场的开放
    4.3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电信业竞争模式启示与借鉴
        4.3.1 电信业进一步开放竞争势在必行,但要寻求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
        4.3.2 全业务经营是大势所趋
        4.3.3 避免电信业的重复建设,实现有效竞争
        4.3.4 大刀阔斧地进行管制改革
第五章 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设计
    5.1 模式设计的影响因素
        5.1.1 行业特性
        5.1.2 市场结构
        5.1.3 消费者权益
        5.1.4 竞争环境
    5.2 竞合模式的选择
        5.2.1 竞合模式的含义
        5.2.2 竞合模式的特征
        5.2.3 竞合模式选择的必然性
    5.3 竞合模式的制度安排
        5.3.1 政府管制
        5.3.2 产权制度
        5.3.3 管理制度
        5.3.4 科技创新制度
    5.4 选择竞合模式的对策建议
        5.4.1 通过基础业务合作提高电信企业的规模效益
        5.4.2 通过增值业务的竞争提高电信市场的运行效率
        5.4.3 通过资源共享降低电信企业的运营成本
        5.4.4 通过非对称性管制优化电信行业的市场结构
        5.4.5 通过电信企业间的竞合促使产业链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致谢

(10)“网络融合”趋势下电信业市场结构、商业模式与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论
    1.1 研究的背景
        1.1.1 “网络融合”趋势的形成
        1.1.2 “网络融合”对电信业产业组织的影响
        1.1.3 “网络融合”对电信业公共政策的影响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路径
    1.4 研究内容与主要工作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结构
        1.4.3 主要工作
2 电信业经济分析的回顾
    2.1 电信业的经济学特征
        2.1.1 电信业的自然垄断特征
        2.1.2 电信业的网络经济特征
    2.2 电信业的竞争理论
        2.2.1 电信业的竞争性结构重组
        2.2.2 电信业的其他竞争方式
    2.3 电信业的规制理论
        2.3.1 基于成本的规制理论
        2.3.2 激励性规制理论
        2.3.3 电信网络竞争的规制理论
    2.4 “网络融合”背景下电信业经济分析的进展
    2.5 国内的相关研究
3 “网络融合”对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3.1 “网络融合”与电信业市场结构的演化
        3.1.1 从纵向市场结构到横向市场结构
        3.1.2 “网络融合”与电信业的市场关闭问题
    3.2 在电信业纵向结构中引入竞争的局限性
        3.2.1 纵向分离的市场关闭问题
        3.2.2 市场绕道的市场关闭问题
    3.3 “网络融合”与电信业的横向结构
        3.3.1 电信业横向结构中的市场关闭问题
        3.3.2 创新对电信业横向结构的动态影响
    3.4 案例分析——美国在线与时代华纳的并购案
    3.5 小结
4 “网络融合”对电信业商业模式的影响
    4.1 “网络融合”与电信业的“双边市场”问题
        4.1.1 “双边市场”的理论综述
        4.1.2 电信业的“双边市场”问题
    4.2 “双边市场”中电信企业选择客户与获取价值的经济分析
        4.2.1 垄断的平台
        4.2.2 竞争的平台
    4.3 “双边市场”中电信企业实施战略控制的经济分析
        4.3.1 基本模型
        4.3.2 “卖方”与“买方”同时接入平台
        4.3.3 卖方先接入平台
    4.4 案例分析:NTT DoCoMo 的i-mode 模式
    4.5 小结
5 “网络融合”对电信业公共政策的影响
    5.1 “网络融合”对电信业规制体系的挑战
    5.2 规制机构的融合问题
        5.2.1 理论模型的解释
        5.2.2 规制机构融合的途径
    5.3 竞争政策和规制政策的比较
        5.3.1 竞争政策与规制政策的差异
        5.3.2 理论模型的解释
    5.4 “网络融合”与电信业公共政策的其他问题
        5.4.1 “网络融合”与普遍服务问题
        5.4.2 “网络融合”与标准化的问题
        5.4.3 “网络融合”与内容服务的管理
    5.5 小结
6 中国电信业的“网络融合”
    6.1 中国电信业“网络融合”的发展现状
        6.1.1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现状
        6.1.2 从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看电信业的“网络融合”
    6.2 “网络融合”与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演化
        6.2.1 中国电信产业组织的市场化改革
        6.2.2 “网络融合”对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的挑战
    6.3 “网络融合”与中国电信业的规制改革
        6.3.1 中国电信业的规制改革
        6.3.2 “网络融合”需要深化中国电信业的规制改革
    6.4 中国电信业网络融合的前景
        6.4.1 我国电信业“网络融合”的制约因素
        6.4.2 推进我国电信业“网络融合”的对策建议
7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清单
后记

四、从NTT看传统电信的企业发展方向(论文参考文献)

  • [1]电信产业投资决策的智能评价模型分析[D]. 金巍. 吉林大学, 2015(08)
  • [2]基于MM平台的新项目开发与运营管理策略研究[D]. 徐正奎. 南京邮电大学, 2012(04)
  • [3]固网运营商在3G时代的经营管理研究[D]. 钟伟勇.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8)
  • [4]AD公司移动增值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缪秦. 重庆大学, 2008(06)
  • [5]3G时代电信运营的竞争力分析[J]. 贺波,滕久桢. 现代商业, 2007(24)
  • [6]移动通信产业链的控制力研究[D]. 余章坤.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
  • [7]基于价值创新的移动商务模式研究[D]. 余凯锐. 浙江大学, 2007(02)
  • [8]产业融合背景下的电信变革与转型研究[D]. 周钦清.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
  • [9]中国电信业竞争模式创新研究[D]. 周文志. 吉林大学, 2006(05)
  • [10]“网络融合”趋势下电信业市场结构、商业模式与公共政策的经济分析[D]. 罗亮. 东南大学, 2005(02)

标签:;  ;  ;  ;  ;  

从NTT的角度看传统电信企业的发展方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