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Excel制作降雨监测报告,自动计算填写

使用Excel制作降雨监测报告,自动计算填写

一、利用Excel制作自动计算填充的降雨监测报表(论文文献综述)

于翔[1](2021)在《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华北平原是我国地下水超采最严重的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形成了冀枣衡、沧州及宁柏隆等七大地下水漏斗区,尤其是河北省,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占全国的1/3,由此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等一系列问题。国家高度重视,自2014年起在河北省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趋势得到显着改善。通过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有助于推进地下水超采治理措施落实,高质量完成地下水超采治理各项工作。本文采用大数据、组件和综合集成等技术,建立了集空间数据水网、逻辑拓扑水网和业务流程水网为一体的数字水网,研发数字水网集成平台,基于平台提供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过程化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应用,为河北省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研究意义。论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构建了河北省一体化数字水网。面向河流水系、地表水地下水等实体水网,将地理信息、遥感影像等数据数字化、可视化,构建空间数据水网;将管理单元的对象实体逻辑和用水对象进行拓扑化、可视化,构建逻辑拓扑水网;采用知识图将业务的相关关系、逻辑关联进行流程化、可视化,构建业务流程水网。研发数字水网综合集成平台,搭建可视化操作的业务集成环境,通过三种可视化水网的集成应用构建一体化的数字水网,为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和水位考核评估提供技术支撑。(2)提出了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地下水数据资源进行处理与分析,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将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及水位考核评估的数据、方法和模型等进行组件开发提供组件化服务,实现模型方法的融合。采用知识可视化技术描述应用主题、业务流程、关联组件和信息,实现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过程融合;将数据、技术及业务进行融合,基于平台、主题、组件、知识图工具组织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实现基于数字水网的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融合。(3)提供主题化地下水超采治理业务应用。基于数字水网集成平台,按照业务融合应用模式,采用大数据技术对多源数据进行融合,搭建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的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信息和计算服务。针对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评价目标,采用组件及知识可视化技术将评价方法组件化、过程可视化,搭建过程化评价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在线评价和决策服务。根据地下水采补水量平衡原理,研究河北省超采区的地下水位考核指标制定的方法,基于数字水网搭建水位考核评估业务化应用系统,提供考核和决策服务。

杨元敏[2](2021)在《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我国黄土地区位于南北地震带的北段,地震频发,地震活动呈现出震级大、周期短、震害重等特点。历史上黄土地区出现了多次较为强烈的地震活动,诱发大量的滑坡、崩塌、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其中最为严重的当属地震滑坡灾害,给震区百姓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研究黄土地区的地震滑坡灾害,对减轻黄土地区的地震灾害损失和探索黄土地震滑坡成灾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主要以海原特大地震诱发黄土滑坡为研究对象,在野外收集黄土地震滑坡数据资料的整理与校核的基础上,初步建立一个能实现黄土地震滑坡数据大量存储、录入、更新、查询与下载等功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同时,利用该系统的数据初步分析了研究区黄土地震滑坡的分布规律。本文的工作可为开展黄土地震滑坡形成条件、地震诱发黄土滑坡的形成机理、黄土地区地震古滑坡的地形恢复以及地震场地研究等提供基础资料。完成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全面总结和介绍了海原特大地震的基本情况和有关研究成果。在收集和整理海原特大地震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海原特大地震的发震时间、震中位置、震级和震源深度、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结构震害和地震地质灾害等基本情况;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历史地震活动概况、水文气象条件等五个方面概述了海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简要分析了海原大地震黄土地震滑坡发育与地质环境的关系,为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建立提供背景材料。2、分析和对比了不同数据库的功能,对Access软件做了详细介绍。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对数据库系统的组成、特点、以及主要的数据库系统类型(层次数据库系统、网状数据库系统、关系数据库系统、面向对象数据库系统和No SQL数据库系统)的优缺点以及其对应的典型软件系统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讨论;针对本文所采用的建库软件—Access软件系统的概述、优缺点和现阶段共有的13个版本特性的变更部分做了相应的说明,对于本研究所选取的Access 2019软件系统的表、查询、窗体、报表、宏和模块等六个工作对象进行重点介绍。这些工作为建立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完成了大量野外黄土地震滑坡资料的整理、校核、统一编码、标准化设计等工作。简要描述了黄土地震滑坡数据的收集工作,从滑坡点的经纬度坐标、名称、长度、宽度以及滑坡形状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原始数据的校核工作,对数据库的数据结构和统一编码进行了标准化设计,对数据库的结构和功能做了初步的设计,完成了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建立的准备工作。4、利用Access 2019数据库软件完成了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工作。以作者所在的课题组实地调查的海原特大地震诱发的黄土地震滑坡资料为主,构建了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基本框架,初步实现了黄土地震滑坡数据的存储、录入、更新、查询与下载等功能;对数据库的维护和封装方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5、利用数据库调用数据库的属性参数,并统计分析了地震滑坡与滑坡长度、宽度、地震烈度、主要滑动方向、最大水平距离、最大垂直距离、原始斜坡坡向、原始斜坡坡角、相对震中距离、相对震中方位角、相对断层的距离等参数的分布特征。

柳雯靓[3](2021)在《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在电力系统中,电力企业的各项业务管理通常需通过大量的电气设备、电力线路及其他基础设施,以保障电力能源的平稳可靠的供应。因此对于各类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是电网公司日常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与质量,对于电力企业的总体业务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大多数电网公司的电网资产管理仍采用了人工管理模式,对于电网资产的校验管理、信息维护、档案查看等管理操作,缺乏专用的业务管理软件支持,业务管理效率比较低,也容易出现错误。同时,对于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耗费量也比较大。另外,在当前的电网资产管理业务中还缺乏有效的跨业务的管理服务平台,使得和电网资产管理相关的财务、运营等业务之间缺乏有效的协同机制,导致资产应用效益低下、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和实现一套电网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基于电网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现状及问题,在国内外大量资料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在系统中设置和电网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业务相匹配的功能服务。通过对系统的功能及性能需求分析,对系统的技术方案进行研究和设计,细化系统的内部功能模型及功能模块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模块进行服务细化,按模块信息输入和输出的功能结构,完成系统的功能方案设计与开发实现。最后通过软件系统的标准化测试流程和方案,在实际运行环境下对系统进行测试验证,从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的角度,对系统的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对电网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业务进行流程优化,以自动化的管理方式替代传统的人工手动管理模式,提高资产管理的业务效率和质量。在管理模式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方面有着一定的创新意义。同时,通过合理科学的用户权限及服务配置体系,建立可靠安全的固定资产数字化管理功能体系,为电网的建设及运营提供决策辅助。

杨安金[4](2021)在《米易县供电公司购电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电力系统管理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发电和售电被拆分为独立的业务,供电企业需要向电厂进行购电,并通过电能并网的方式开展供电服务。因此购电管理业务成为供电企业日常业务中的重要工作。由于各地电力市场的差异性,供电公司的购电管理业务软件通常需通过自主研发方式进行实施。米易县供电公司的购电管理业务目前仍缺乏配套的工具支持,主要通过人工处理和EXCEL文件进行管理,存在着管理效率低下、错误率高、数据不集中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设计和实现了一套购电管理系统,对米易县供电公司的购电业务进行信息化管理,降低人工处理工作量,实现购电管理业务的集中化存储和维护。在研究中,首先介绍米易县供电公司的购电管理业务现状及问题,将系统的功能模块划分为基础资料管理、电站档案管理、抄表电量管理、电费计算管理和数据报表管理5个方面,并分析了系统的性能需求。在此基础上,选择Java Web技术和Oracle数据库进行系统的功能研发。基于系统的需求分析,对系统的功能模型、网络结构进行了设计,并对系统进行功能结构划分,对各模块的功能组件模型及Java类结构进行分析与设计。考察系统的业务数据类型,并通过E-R图建立系统的数据逻辑结构,按Oracle数据库技术规范设计系统的数据库表结构。按照系统的功能设计,对各模块的功能实现流程、关键代码进行分析研究,并展示和阐述系统的功能界面。最后,根据系统的实际测试情况,对系统的测试方法、流程、环境进行简述,并从功能和性能两个层面,分析了系统的测试内容及结果,验证系统的研发成果。购电管理系统目前已经加入到米易县供电公司的Toolkit业务工具套件平台中,实现了供电管理业务的自动化和数字化,建立了购电业务数据的集中化存储体系,提高了业务管理的效率,降低了购电管理人员的工作量。

莫雪寒[5](2021)在《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薪酬管理是重要的基础性业务。凉山供电公司目前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采用SAP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tform)平台实现。由于SAP ERP平台和公司的实际业务管理情况不匹配,导致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比较低。因此,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套符合公司管理需求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以提高其业务管理效率:1.对凉山供电公司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业务现状进行了分析,基于业务管理内容及流程的分析,考察了SAP ERP平台目前存在的不足与问题,对系统的总体研发目标进行了研究。2.通过软件需求分析技术对系统的功能需求与性能需求进行了分析,并对系统的研发技术进行说明。按照系统的需求分析,对系统的总体功能进行了设计,包括网络结构和功能模型等。同时,将系统划分为薪酬结构管理、数据关联管理、个税申报管理、工资条管理、数据报表管理5个模块,并对各模块的功能组件结构、功能类结构等进行了详细设计。按照系统的数据逻辑结构,分析系统的数据实体及关系,按照所选数据库的技术规范,对系统的数据表结构进行了设计与分析。3.通过系统的功能方案设计,对系统的5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开发实现,研究分析了系统功能模块的实现流程、关键代码及功能运行界面等。对系统进行了测试,介绍系统的测试环境、方法及内容,并以实际测试结果为基础,验证了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表现,得到系统达到预期开发目标。通过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的应用,可以替代当前公司采用的SAP ERP平台,提供更能符合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操作系统和业务管理流程的软件工具,从而提高公司的人力资源薪酬管理效率和质量。

王桂青[6](2020)在《Excel在陡河水库渗流量资料整编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渗流量资料是陡河水库工程管理的重要资料,要求观测数据整编快速而准确,图形绘制符合规范且便于研究。通过灵活运用Excel的函数功能,实现对数据的汇总统计,运用Excel的强大绘图功能,绘制的图形有效用于工程运行状况分析。

马小越[7](2020)在《电力公司电力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几年,随着电网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不断深化的电力制度体系改革,电网也不断发展。电网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设备数量大量增加,新形势下的电网管理要求是对电网运行、检修工作采取新办法,以适应新环境的发展。开展标准化作业需要从深层次的生产基础入手管理,遵循国家电网关于标准化作业的指导意见和指导方针,对生产系统的管理制度进行深度优化,本着“安全生产”,“风险可控”等的生产理念和安全准则,加强管理规范化的实施,形成各类工作标准化的管理框架和实施办法,使作业程序越来越接近实际情况。所以加快国家电网作业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建设速度、提升作业行为规范化的建设质量是电力系统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举措。本文综合电力公司对现场作业程序的标准化和规范管理业务的需求,通过将定位技术、掌上电脑、Java2EE开发技术结合起来,提出了电力公司电力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各个模块的设计和开发流程以及功能,并基于Java2EE技术开发了电力公司电力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实现了电力现场生产作业标准化管理,改变了传统手工制作方式和管理方式,有利于规范工作程序及员工行为,提高员工的质量,实现电力现场作业管理规范化、信息网络化。本系统设计的电力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主要使用文件浏览器/文件服务器的交互结构,即文件浏览器与文件服务器之间的交互管理模式。电力公司电力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服务端使用Java语言开发,并使用了Spring框架降低组件之间的耦合度,实现软件各层之间的解耦。表现层使用Spring MVC框架,是一种基于Java的实现MVC设计模式的轻量级WEB框架。持久层使用了My Batis框架,支持高可定制层、SQL、存储应用程序和高级文件映射等优秀持久层应用框架的高可定制性。考虑到数据存贮量,数据库决定采用My SQL数据库,以Tomcat作为系统的应用服务器。本文设计的信息化的电力公司电力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参照国家电网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可以使得电力现场作业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让过程控制处于一种可控和受控状态,确保现场作业符合高标准的质量要求,提高安全生产和工作效率。该系统目前可广泛作为电力公司现场作业管理的一种有力技术工具,为国家电网工程标准化项目建设工程提供有效率的技术支持。

彭敦诚[8](2020)在《基于Python机器学习的大气环境下材料失效数据分析》文中提出改善材料的耐候性,预测材料在自然环境下的失效时间,从而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一直是材料失效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将机器学习技术与材料失效研究相结合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机器学习在材料失效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材料失效数据进行分析的一般步骤和方法,探讨了大气环境下材料失效与其实际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从宏观数据的角度研究了不同环境因素对材料失效的影响。将易学易用、且具有开源的代码生态和众多成熟的集成模型的Python作为计算工具为材料学研究提供帮助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本文首先使用Python中集成的Extra Trees算法对不同大气环境下高分子材料试样在实际暴露实验过程中收集的材料性能参数(PC试样的力学性能和聚酯涂层的光泽度)、气候环境参数(温度、湿度、辐照、降雨量和降雨时长等)和污染物环境参数(硫酸盐化速率、海盐粒子和降尘量等)进行环境因素影响量化分析,筛选出对相应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然后通过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算法建立模型对材料的耐候性进评价,降低求解难度的同时增加结果的准确性。分析结果表明:一.Extra Trees算法可以应用在环境因素对涂层外观性能和PC试样的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上,其计算结果合理、可解释。模拟计算的结果认为:1.紫外辐射、水溶性降尘量和硫酸盐化速率是聚酯涂层失光率劣化的关键参数;2.降雨时长是聚酯涂层减薄的关键参数;3,紫外辐射和降雨时长同是使PC试样拉伸性能、冲击性能和弯曲性能劣化的关键因素;二.应用Extra Trees算法研究环境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时,可将实验周期与环境因素一同作为输入参与计算,增加数据间的差异性的同时还可得出材料性能对环境的耐受程度;三.Extra Trees算法得出的重要性参数可以指导在后续计算中更合理地使用数据,并改善其他机器学习模型的性能;四.对于自然环境下材料失效问题一般情形下的数据规模,可通过对所有可能的具有高性能的组合进行循环实验以找到机器学习模型的最佳超参数;五.开发了材料的环境腐蚀与老化数据分析程序,实现了环境因素影响量化和材料耐候性分析两个主要功能。

金琛[9](2020)在《连续挤压生产线SCADA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连续挤压技术由于其具有材料利用率高、节省能源、工序少、生产效率高、组织性能均匀性好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的由组态软件开发出的监控系统的功能不够完备,同时价格比较高。因此尝试开发一个功能强大、界面美观的SCADA系统,并开发出一个基于Android手机的远程监控软件对生产线进行远程监控。本论文详细介绍了基于Visual Studio 2017开发平台,运用C#高级语言,采用GDI+绘图技术、TCP/IP通信协议、数据库管理等技术,通过研究西门子S7-1200型号PLC基于以太网的通信报文,运用套接字编程,实现工控机与PLC通信并实时读写数据;根据Modbus RTU通信协议实现与电能表通信并实时读取数据,开发出了连续挤压生产线SCADA系统。在该SCADA系统中,对现有的组态软件的故障报警模块进行了改进,利用表格来代替现有的指示灯显示,操作者可根据表格内故障处理的提示进行故障排查;对组态软件的实时曲线模块也进行了革新:将原有的一个坐标系变为三个坐标系,方便操作者对数据的分析;添加了现有的组态软件所没有的功能:PLC状态监控和清理数据库,方便操作者可以随时查看PLC状态,并可以节省查询历史数据的时间。基于Android Studio平台,运用Java高级语言,采用TCP/IP通信协议、流以及套接字编程技术开发出连续挤压生产线远程监控软件。进行了模块设计,并编写了相应的程序,可以流畅的完成远程数据监控和故障报警任务。最后,针对本文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本系统的成功设计和实现对同类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王鸿儒[10](2020)在《智慧海绵城市内涝模拟与预警系统研究 ——以秀山县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内城镇化发展迅速,传统建设改变了城市原始水文格局,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等方面均频繁出现问题,其中积水内涝愈显突出,为有效缓解并逐步解决城市雨洪涝灾害问题,结合我国国情与国外低影响开发(LID)理念,提出建设"海绵型"城市的长远发展战略。本文以秀山县级海绵城市试点改造区作为研究区域,选取新建降雨监测站传输至智慧海绵城市平台上的实时降雨量、站点水位等数据为依据,利用暴雨洪水管理模型(Storm Water Management Model,SWMM)与城市管网系统模型(DHI MIKE URBAN),在不同重现期下对研究区域进行降雨模拟,并进行内涝分析及风险性预警并提出相应防涝措施。主要研究内容为:(1)SWMM与MIKE URBAN模型构建,未定参数敏感度分析及校正校核。(2)研究蒸发量数据有无的三种工况下SWMM模型降雨模拟,说明蒸发量数据对SWMM运行精度的影响。(3)MIKE URBAN模型降雨模拟。(4)选取两种模型中最优降雨模拟结果进行内涝分析,预警研究区域实际发生内涝的风险性。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根据实际基础资料确定研究区域,并搭建完成相应模型,共计节点2161个,管道2126根,子汇水区396个。(2)SWMM与MIKE URBAN内含未定参数敏感性均随雨强变化。SWMM总径流量为敏感源分析,最小/大入渗速率(Min/Max-R)、衰减系数(D-C)敏感性最大。洪峰总量为敏感源分析,管道粗糙系数(C-R)、不透水区粗糙系数(N-i)敏感性最大。MIKE URBAN对总径流量为敏感源分析,降雨初损(L-i)、折减系数(R-f)最大。洪峰总量为敏感源分析,R-f、管道曼宁系数(M-n)敏感性最大,R-f是最主要且起决定作用的参数。(3)将敏感度分析参数进行校核校正增加各模型适用及可靠性。确定SWMM未知参数N-i为0.03、N-p为0.3、D-i为5mm、D-p为15mm、Max-R为76mm/h、MIn-R为10mm/h、D-C为4h-1、C-R为0.011;确定MIKE URBAN未知参数L-i为0.004m、R-f为0.4、T-c为模型自动计算值、M-n为60。(4)有无蒸发量数据对SWMM运行结果差异巨大且大尺度区域建模下MIKE URBAN适用性优于SWMM。SWMM工况一(不考虑蒸发量)径流控制率最大为41.5%,工况二、三(考虑蒸发量)径流控制率最大69.2%;MIKE URBAN运行模拟后径流控制率最大为75.7%。(5)以节点溢流与管道超载两方面进行内涝分析。将溢流水位h进行等级划分,严重溢流点较总溢流节点占比1a时最小为2.27%,20a时最大为9.33%,在5a-10a时增加个数最多,5个。将管道充满度a进行等级划分。严重超载管道较总超载管道占比1a时最小仅为0.79%,10a时最大为2.29%,2a-5a时增加个数最多,7条。(6)基于模型在50a中研究区域发生内涝风险性较低。径流量控制率分析,50a时有72.09mm的雨水径流量被削减;溢流总量分析,50a时其溢流深度为5.24mm;路面积水分析,节点溢流至路面漫流1m时,50a时最大路面积水深度为28mm;超载管道分析,50a时管道最大充满度为8.818。

二、利用Excel制作自动计算填充的降雨监测报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Excel制作自动计算填充的降雨监测报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地下水超采研究现状
        1.3.2 地下水变化特征研究现状
        1.3.3 治理效果评价研究现状
        1.3.4 数字水网研究现状
        1.3.5 相关文献计量分析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4.4 论文创新点
2 地下水超采形势与治理现状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水文地质
        2.1.4 河流水系
        2.1.5 社会经济
    2.2 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2.2.1 地下水资源量
        2.2.2 地下水开采量
        2.2.3 地下水供水量
    2.3 地下水超采造成影响
        2.3.1 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形成
        2.3.2 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
        2.3.3 地面沉降及地裂缝产生
        2.3.4 海水入侵及其危害程度
    2.4 地下水超采治理现状
        2.4.1 地下水超采形势
        2.4.2 治理任务及范围
        2.4.3 治理的相关措施
        2.4.4 治理措施实施情况
        2.4.5 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5 本章小结
3 数字水网的构建及关键技术
    3.1 数字水网关键技术
        3.1.1 大数据技术
        3.1.2 5S集成技术
        3.1.3 可视化技术
        3.1.4 综合集成研讨厅技术
    3.2 空间数据水网构建
        3.2.1 空间数据处理
        3.2.2 地形地物可视化
        3.2.3 数字水网提取
        3.2.4 空间水网可视化
    3.3 逻辑拓扑水网构建
        3.3.1 拓扑元素概化
        3.3.2 拓扑关系描述
        3.3.3 拓扑关系存储
        3.3.4 拓扑水网可视化
    3.4 业务流程水网构建
        3.4.1 业务主题划分
        3.4.2 业务流程概化
        3.4.3 流程可视化描述
        3.4.4 业务水网可视化
    3.5 一体化数字水网构建
        3.5.1 业务集成环境
        3.5.2 三网集成合一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融合及实现
    4.1 数字水网与业务融合
        4.1.1 多源数据融合
        4.1.2 模型方法融合
        4.1.3 业务过程融合
    4.2 面向主题的业务应用
        4.2.1 主题服务模式
        4.2.2 主题服务特点
        4.2.3 业务应用过程
    4.3 基于数字水网的业务实现
        4.3.1 基于大数据的信息服务
        4.3.2 基于水网的过程化评价
        4.3.3 基于水网的水位考核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大数据的地下水动态特征分析
    5.1 业务应用实例及数据来源
        5.1.1 业务应用系统
        5.1.2 多源数据来源
        5.1.3 应用分析方法
    5.2 地下水位变化特征分析
        5.2.1 地下水位时间变化
        5.2.2 地下水位空间变化
    5.3 地下水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5.3.1 地下水储量反演方法
        5.3.2 地下水储量时间变化
        5.3.3 地下水储量空间变化
    5.4 地下水动态影响因素分析
        5.4.1 自然因素变化
        5.4.2 人为因素变化
        5.4.3 影响因素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
    6.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主题化指标库
        6.1.2 评价指标优选
        6.1.3 评价等级划分
    6.2 评价方法选取调用
        6.2.1 评价方法选取
        6.2.2 方法的组件化
        6.2.3 方法组件调用
    6.3 评价结果及应用实例
        6.3.1 指标数据来源
        6.3.2 评价结果分析
        6.3.3 结果的反馈优化
        6.3.4 过程化评价实例
    6.4 本章小结
7 地下水治理效果水位考核评估服务
    7.1 水位考核指标制定方法
        7.1.1 考核基本原理
        7.1.2 指标计算方法
        7.1.3 水位考核评分
    7.2 水位考核评估计算示例
        7.2.1 监测数据处理
        7.2.2 水位指标确定
        7.2.3 地下水位考核
    7.3 水位考核业应用务系统
        7.3.1 数据管理服务
        7.3.2 基础信息服务
        7.3.3 考核管理服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数字水网开发程序代码
附录B 博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1.2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过程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 章节安排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海原特大地震及其震害
    2.1 海原特大地震地震参数
    2.2 海原特大地震的震害
    2.3 海原特大地震区域地质背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据库系统及ACCESS数据库软件
    3.1 数据库系统
    3.2 Access软件系统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设计与建立
    4.1 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资料来源
    4.2 资料预处理
    4.3 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组成及基本功能
    4.4 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标准化
    4.5 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建立
    4.6 数据库的压缩和修复
    4.7 数据库系统的封装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数据库在黄土地震滑坡分布特征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5.1 引言
    5.2 滑坡所处烈度区域的统计分析
    5.3 滑坡主要滑动方向的统计分析
    5.4 滑坡最大水平距离、最大垂直距离的统计分析
    5.5 滑坡原始斜坡坡向的统计分析
    5.6 滑坡原始斜坡坡角的统计分析
    5.7 滑坡形状的统计分析
    5.8 滑坡距离断层的距离的统计分析
    5.9 滑坡相对震中方位角的统计分析
    5.10 滑坡距离震中的距离的统计分析
    5.11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工作展望
附录 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需求获取模式
    2.2 系统流程分析
    2.3 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2.3.1 系统管理需求分析
        2.3.2 基础资料管理需求分析
        2.3.3 资产管理需求分析
        2.3.4 盘点管理需求分析
        2.3.5 报表管理需求分析
    2.4 系统非功能需求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计设计
        3.1.1 系统总体架构
        3.1.2 系统物理架构
    3.2 功能模块设计
        3.2.1 系统管理设计
        3.2.2 基础资料管理设计
        3.2.3 资产管理设计
        3.2.4 盘点管理设计
        3.2.5 报表管理设计
    3.3 数据库设计
        3.3.1 数据字典设计
        3.3.2 数据表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实现
    4.1 系统登录的实现
    4.2 系统管理的实现
    4.3 基础资料管理的实现
    4.4 资产管理的实现
    4.5 盘点管理的实现
    4.6 报表管理的实现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系统测试方案
    5.2 系统测试用例
    5.3 系统测试环境
    5.4 系统测试内容
    5.5 系统测试结论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米易县供电公司购电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系统需求分析
    2.1 系统研发背景
        2.1.1 业务现状分析
        2.1.2 存在的问题
    2.2 系统研发目标
    2.3 系统功能需求
        2.3.1 基础资料管理需求
        2.3.2 电站档案管理需求
        2.3.3 抄表电量管理需求
        2.3.4 电费计算管理需求
        2.3.5 数据报表管理需求
    2.4 系统性能需求
    2.5 系统技术选型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设计
        3.1.1 功能模型设计
        3.1.2 网络结构设计
    3.2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3.2.1 基础资料管理模块设计
        3.2.2 电站档案管理模块设计
        3.2.3 抄表电量管理模块设计
        3.2.4 电费计算管理模块设计
        3.2.5 数据报表管理模块设计
    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3.3.1 数据结构分析
        3.3.2 数据表设计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实现
    4.1 系统实现环境
    4.2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4.2.1 基础资料管理模块设计
        4.2.2 电站档案管理模块设计
        4.2.3 抄表电量管理模块设计
        4.2.4 电费计算管理模块设计
        4.2.5 数据报表管理模块设计
    4.3 系统功能部署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
    5.1 系统测试方法
    5.2 系统测试环境
    5.3 系统测试内容
        5.3.1 功能测试
        5.3.2 性能测试
    5.4 系统测试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技术
    2.1 分布式软件
    2.2 UML技术
        2.2.1 UML概述
        2.2.2 UML内容
    2.3 Java Web技术
    2.4 SSM模式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凉山供电公司电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3.1 凉山供电公司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现状
    3.2 人力资源年薪酬管理系统研发目标
    3.3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功能需求
        3.3.1 薪酬结构管理需求
        3.3.2 数据关联管理需求
        3.3.3 个税申报管理需求
        3.3.4 工资条管理需求
        3.3.5 数据报表管理需求
    3.4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性能需求
    3.5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技术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凉山供电公司电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设计
    4.1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总体设计
        4.1.1 网络结构设计
        4.1.2 功能模型设计
    4.2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4.2.1 薪酬结构管理功能设计
        4.2.2 数据关联管理功能设计
        4.2.3 个税申报管理功能设计
        4.2.4 工资条管理功能设计
        4.2.5 数据报表管理功能设计
    4.3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
        4.3.1 数据结构分析
        4.3.2 数据表设计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凉山供电公司电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实现与测试
    5.1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实现环境
    5.2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5.2.1 薪酬结构管理功能实现
        5.2.2 数据关联管理功能实现
        5.2.3 个税申报管理功能实现
        5.2.4 工资条管理功能实现
        5.2.5 数据报表管理功能实现
    5.3 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测试分析
        5.3.1 测试环境
        5.3.2 测试方法
        5.3.3 测试内容
        5.3.4 测试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6)Excel在陡河水库渗流量资料整编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陡河水库渗流量资料特点
    1.1 日渗流量的假定
    1.2 观测时间不规律
    1.3 实测数据缺失
    1.4 图形绘制复杂
2. 年报表绘制与数据统计
    2.1 年报表绘制
    2.2 日渗流量计算
        2.2.1 内差公式
        2.2.2 内差值计算
        2.2.3 Di列函数的意义
    2.3 数据统计
3. 图形绘制
4. 结语

(7)电力公司电力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内容及结构
第二章 系统开发相关技术介绍
    2.1 Spring框架
    2.2 SpringMVC框架
    2.3 MyBatis框架
    2.4 MySQL数据库
    2.5 Tomcat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3.1 可行性分析
        3.1.1 技术可行性
        3.1.2 经济可行性
        3.1.3 应用可行性
    3.2 系统功能需求
        3.2.1 作业指导书管理需求
        3.2.2 作业卡管理需求
        3.2.3 统计分析需求
        3.2.4 系统管理需求
    3.3 系统非功能性需求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系统方案设计
    4.1 系统的设计原则
    4.2 系统总体设计
        4.2.1 系统技术架构
        4.2.2 系统网络架构
    4.3 系统功能设计
        4.3.1 作业指导书管理设计
        4.3.2 作业卡管理设计
        4.3.3 统计分析设计
        4.3.4 系统管理设计
    4.4 系统数据库设计
        4.4.1 数据表创建
        4.4.2 数据库表设计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功能实现
    5.1 系统的整体架构
    5.2 登录实现
    5.3 作业指导书管理实现
    5.4 作业卡管理实现
    5.5 统计分析实现
    5.6 系统管理实现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测试及问题
    6.1 系统测试
        6.1.1 登录测试
        6.1.2 作业指导书管理测试
        6.1.3 作业卡管理测试
        6.1.4 兼容性测试
    6.2 存在问题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7.1 全文工作总结
    7.2 未来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基于Python机器学习的大气环境下材料失效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大气环境下材料失效数据分析的研究意义
    1.2 机器学习发展概况
        1.2.1 机器学习理论
        1.2.2 机器学习的应用概况及前景
    1.3 材料失效领域机器学习应用的发展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内容
    1.5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2.1 实验材料及试样准备
    2.2 实验方法
        2.2.1 大气曝晒
        2.2.2 材料性能检测方法
        2.2.3 数据处理方法
    2.3 试验仪器
第三章 基于pandas和numpy的原始数据清洗与分类
    3.1 skleran、numpy和pandas库的简介
    3.2 数据归一化
    3.3 环境数据的预处理
    3.4 本章核心代码
    3.5 小结
第四章 基于Extra Trees算法的环境因素影响量化模型
    4.1 Extra Trees算法
    4.2 基于Extra Trees算法的环境因素影响量化模型
        4.2.1 环境因素对涂层失光率的影响量化模型
        4.2.2 环境因素对涂层厚度减薄率的影响量化模型
        4.2.3 环境因素对PC试样拉伸性能的影响量化模型
        4.2.4 环境因素对PC试样冲击性能的影响量化模型
        4.2.5 环境因素对PC试样弯曲性能的影响量化模型
    4.3 模型评价
    4.4 本章核心代码
    4.5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的材料耐候性分析模型
    5.1 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
    5.2 基于多层感知机神经网络的聚碳酸酯耐候性评价模型
    5.3 模型评价
    5.4 本章核心代码
    5.5 小结
第六章 基于PyQt的材料腐蚀与老化数据分析程序
    6.1 PyQt简介
    6.2 图形化用户界面
    6.3 本章核心代码
第七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9)连续挤压生产线SCADA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连续挤压技术概述
        1.1.1 连续挤压技术原理简介
        1.1.2 连续挤压生产线简介
    1.2 SCADA系统发展概况
    1.3 远程监控系统发展概况
    1.4 课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1.4.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4.2 课题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编程语言及主要技术
    2.1 C#语言及其主要技术
        2.1.1C#简介
        2.1.2 计时器的应用
        2.1.3 GDI+技术
        2.1.4 网络编程
        2.1.5 PLC通信简介
        2.1.6 数据库的简介及配置
        2.1.7 电能表通信简介
    2.2 Java语言及其主要技术
        2.2.1 Java简介
        2.2.2 网络编程
        2.2.3 PLC通信
    本章小结
第三章基于C#的连续挤压生产线SCADA系统的设计
    3.1 连续挤压生产线SCADA系统的需求分析
    3.2 系统与PLC通信
    3.3 系统与电能表通信
    3.4 对连续挤压生产线SCADA系统的设计
        3.4.1 切换菜单
        3.4.2 首页界面
        3.4.3 参数设定界面
        3.4.4 状态显示界面
        3.4.5 实时曲线界面
        3.4.6 历史曲线界面
        3.4.7 故障报警界面
        3.4.8 数据报表界面
        3.4.9 PLC监控界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Java的连续挤压生产线远程监控软件的设计
    4.1 连续挤压生产线手机远程监控软件的需求分析
    4.2 对连续挤压生产线手机远程监控软件的设计
        4.2.1 状态显示界面
        4.2.2 故障报警界面
    4.3 软件打包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智慧海绵城市内涝模拟与预警系统研究 ——以秀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雨洪模型基本理论
        1.2.2 城市雨洪模型开发进展
        1.2.3 城市雨洪模型国外应用进展
        1.2.4 城市雨洪模型国内应用进展
    1.3 课题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SWMM模型构建
    2.1 秀山县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海绵城市建设概况
    2.2 SWMM模型概述
        2.2.1 模型背景及功能
        2.2.2 模型计算基本理论
    2.3 研究区域模型构建
        2.3.1 基础数据
        2.3.2 研究区域
        2.3.3 模型概化
        2.3.4 运行参数设置
        2.3.5 参数敏感度分析
        2.3.6 模型参数校正
        2.3.7 模型参数校核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MIKE URABN模型构建
    3.1 MIKE URBAN模型概述
        3.1.1 模型背景及功能
        3.1.2 模型计算基本理论
    3.2 研究区域模型构建
        3.2.1 MIKE URBAN与 SWMM模型耦合
        3.2.2 模型补调
        3.2.3 参数敏感度分析
        3.2.4 模型参数校正
        3.2.5 模型参数校核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降雨模拟分析与内涝风险评估
    4.1 模型模拟前边界数据设置
        4.1.1 不同重现期秀山雨型设计
        4.1.2 降雨总蒸发量估算
    4.2 SWMM模拟结果分析
        4.2.1 无蒸发量情况
        4.2.2 P=1 时蒸发量作为定值情况
        4.2.3 不同重现期蒸发量情况
        4.2.4 各工况下运行结果对比
    4.3 MIKE URBAN模拟结果分析
    4.4 内涝分析
        4.4.1 节点溢流分析
        4.4.2 管道超载分析
    4.5 内涝风险预警
        4.5.1 研究区域整体内涝预警
        4.5.2 研究区域路面积水预警
        4.5.3 研究区域超载管道预警
    4.6 防涝措施
    4.7 各模型运行模拟比较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秀山智慧海绵城市平台开发进展
    5.1 智慧海绵城市平台及其各功能简介
    5.2 智慧海绵城市平台内在线监测功能的实现
        5.2.1 布点概况
        5.2.2 监测站设备安装
    5.3 智慧海绵城市平台内在线预警功能的待实现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四、利用Excel制作自动计算填充的降雨监测报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字水网的河北地下水超采治理效果的过程化评价及业务融合研究[D]. 于翔.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黄土地区地震滑坡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D]. 杨元敏. 防灾科技学院, 2021
  • [3]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柳雯靓.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4]米易县供电公司购电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杨安金.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5]供电企业人力资源薪酬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莫雪寒.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Excel在陡河水库渗流量资料整编中的应用[J]. 王桂青. 河北水利, 2020(12)
  • [7]电力公司电力标准化作业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马小越.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3)
  • [8]基于Python机器学习的大气环境下材料失效数据分析[D]. 彭敦诚.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 2020(01)
  • [9]连续挤压生产线SCADA系统设计[D]. 金琛. 大连交通大学, 2020(06)
  • [10]智慧海绵城市内涝模拟与预警系统研究 ——以秀山县为例[D]. 王鸿儒.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使用Excel制作降雨监测报告,自动计算填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