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黄液治疗癣71例初步观察

苦黄液治疗癣71例初步观察

一、苦黄液治疗癣症71例初步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王雨蒙[1](2013)在《刀针、膏贴与汤药:清代的外科》文中提出本文旨在探讨清代外科在学术特色及知识传承方式上的演变及其动力,并进而藉此对中国医学发展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认识。外科是中医传统分科之一因其主要处理痈疽疮疡等显露于外的病症,遂称外科。与内科等诊脉处方的特色不同,外科在脉诊之外还注重望诊和触诊,在内服方药之外,又拥有外治法,重视动手的操作。宋以后儒医传统兴起,主流医学偏好学术性的医学胜过技术性的医学,而在这一背景下,外科地位下降,而外科本身也开始向学术化的方向发展。清代外科亦延续这一发展方向。首先在学术体系上,清代外科理论日益丰富、深化,外科本于内和全体论治的观念成为清代主流医家的共识。而外科在诊疗上亦不断丰富、完善,脉诊及内服方药尤其是内服汤方的地位上升,刀针不可轻用的呼声日渐高涨,外科的学术特色增强,而其他偏重动手的技艺则有所边缘化,外科的整体诊疗风格日趋和缓。但外科之中望诊和触诊依旧极为重要,且在实际诊疗中可能仍以望诊为主。在治疗上,外治方药仍十分重要,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清代主流治疗方式仍是内服外敷相结合。尽管刀针不可轻用的观念逐渐成为学术主流,但重视刀针的传统依然延续下来,一些外科医家甚至对刀针使用的过度保守提出反思和纠偏。从整体上看,清代外科对于刀针等的使用向更为谨慎、安全的方向发展,并且在外科器具及其使用技法上皆有所发展。望诊、触诊及外治法等偏重技术性的诊疗方式本身亦有学术化的趋势。在主流的学术传统之外,清代外科亦存在着一个民间传统。尽管一些下层医家亦受到学术传统的影响,在外科中应用脉诊,但下层医家在外科诊断上可能仍以望诊、触诊为主,而较少使用脉诊,在治疗上,下层医者对于内服处方的使用有所增加,但可能更为依赖外治方药。此外,祝由之法可能在民间外科诊疗中被广泛应用。较之内科,清代外科在知识传承上更为注重传授,但文本的地位亦逐渐提高。清代外科医书数量倍增,主流医家将阅读、书写及公开刊刻医书作为他们与俗医相区分的工具。宋至明清外科的这一学术化发展方向,与医学知识本身的发展和深化有关,但更为重要的是宋以后士人介入医学,并以学者的方式研习医学,重视理论与文本,推崇脉诊和处方等偏向学术性的医学,而排斥那些需要动手的技艺。明清以后大量习儒不举者亦转而行医,儒医传统得到巩固。此外,清代医疗市场中内外科医家竞争的局面,诊疗过程中病家的广泛参与,以及清代医学重心的南移都对清代医学的学术化产生影响。作者认为,清代外科尽管未能实现较大的突破,但较之前代其并未退步,而是在理论和诊疗方法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外科本于内,治外必从内治等都不失为可贵的见解。当然,在这一趋势下,一些医家可能对外治法尤其是刀针有所忽视,而产生某些弊端。

陈江美丽[2](2012)在《扶正解毒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外除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以前称为霉菌性阴道炎,或念珠菌性阴道炎,属于中医的“带下病”、“阴养”范畴,是妇科的常兄病和多发病,敷据显示,约有75%妇女一生中至少患遇1次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其中45%妇女经历过2次或2次以上的发作。发作时外阴瘙养难忍,严重影响她们的生活和工作。西药如氟康唑、伊曲康唑、克霉唑、硝酸咪康唑等治疗虽然有一定的疗效,却有肝臀功能损害及易反复发作等同题,近年来发现加用益生菌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再次发作。可临床仍有部分患者疗效不理想,如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外阴阴道假蒜酵母菌病的优势,探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病因病机,总结中医药治疗外阴阴道假蒜酵母菌病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本文从理输及临床雨个方面进行如下研究。在理输研究方面,系统总结了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中医病因病机,参考了现代医家在治疗外除除道假丝酵母菌病方面的临床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本虚是指脾臀亏虚,脾虚则湿渴内生,臀虚则带脉不固,均是带下生成的重要原因。标实虽有湿熟、血瘀、气滞之不同,但以湿熟蕴毒为主,也是血瘀、气滞形成的原因。据此,本文提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应以扶正解毒为基本大法。扶正重在补脾益臀,解毒着眼祛除湿毒。在临床研究方面,靓察了扶正解毒法在治疗外阴除道假丝酵母菌病中的作用,通遇本人在台湾新竹江美丽妇产科诊所所收集的30例外阴除道假丝酵母菌病病人为观察封象,共分属3组,第一组:纯西药治疗组,参舆者10人:第二组:西药+益生菌治疗组参舆者11;第三组:西菜+益生菌+中药治疗组:参舆者9人。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皆以西药Fastin (中文名:克霉唑)阴道外用,一日1次,每次1粒于睡前将本剂置入阴道深处,连续使用5日;第二组患者同时加服益生菌治疗;第三组患者在第二组治疗的基础上,再加用中药内服和外洗。中药内服外用方均为导师经验方。内服处方:黄柏10g、苍白术各10g、生苡仁10g、川牛膝10g、赤芍10g、车前子15g(包煎)、土茯苓15g、败醤草15g、连翘15g、黄耆10g、生甘草4g,水煎温服,每日一次。外洗处方:蛇床子、土茯苓、苦参、黄柏各30g,丁香20g、黄连6g、薄荷12g、枯凡6g,每日阴道冲洗1次,7天为一疗程,治疗1-2个疗程。疗程结束一周复白带培养阴性者转培其本,服用知柏地黄丸加捕中益氟汤1侗月,间隔1周再服知柏地黄丸及补中益气汤1个月以巩固治疗。疗效标准:以症状消失,培养阴性连续达3个月以上无复发为治愈:培养阴性未达3个月以上属无效。结果,第一粗:参舆者10人,治愈0人,煞效者10人。第二组:西药+益生菌治疗组:参舆者11,治愈11人,无效0人。第三组:西药+益生菌+中药治疗组:参舆者9人,治愈者8人。说明:第三组(西药+益生菌+中药)中有4人是先在第二组(西药+益生菌)治疗,复因治疗无效,本人要求蒋到第三组。加用中药治疗复,结果其中3人治愈,1人燕效。在复发率方面,第一组的复发率为100%;第二组15例治疗者中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26.7%,而第三组再加用中药内服和外洗复,复发率仅为11.1%。研究表明,扶正解毒法配合常规西药加益生菌治疗,可以提高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提示中药封于治疗该病的应用价值得深入研究。

丁佩兰[3](2004)在《山豆根和苦参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山豆根和苦参均为豆科槐属植物来源的常用中药,其中山豆根为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 的干燥根及根茎,苦参为苦参 Sophora flavescensAit.的干燥根。两者药用部位相仿,而且成分相似,都含有喹诺里西啶类生物碱、异戊烯基类黄酮和齐墩果烯型三萜等成分,但两种药材的临床应用却有明显不同,山豆根主要用于治疗咽喉疾病,而苦参主要用于皮肤病和妇科疾病的治疗。另外,在药材的质量标准方面,山豆根和苦参都以苦参碱型生物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或槐定碱)作为定性指标缺乏专属性,且苦参药材仅以含量相对较小的苦参碱为质控指标,不尽合理。为了阐明山豆根和苦参药材的化学组成差异,以完善山豆根和苦参药材的质量标准并为两者药效物质基础的阐明奠定基础,同时也为了寻找新的抗病毒活性成分,以更好地利用槐属药用植物资源,本文采用天然药化和分析化学等手段对山豆根和苦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地比较研究,建立了其有效部位的 HPLC 指纹图谱,并对不同来源药材的多种有效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同时结合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的要求对山豆根的化学对照品进行了研究。一、山豆根和苦参的化学成分1、 山豆根的化学成分:采用柱层析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从山豆根(Sophora tonkinensis Gapnep.)的生物碱部位分离得到 10 个化合物,从其乙醇提取 物的乙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 22 个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以及与对照品比 较的方法,鉴定了其中的 30 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生物碱类成分(+)- 苦参碱(T1)、(+)-氧化苦参碱(T2)、(+)-槐花醇(T3)、(-)-14β-羟基苦 参碱(T4)、(-)-14β-羟基氧化苦参碱(T5)、(-)-槐果碱(T6)、(-)-5α-羟 基槐果碱(T7)、(-)-金雀花碱(T8)和 (-)-N-甲基金雀花碱(T9),黄酮 类成分山豆根色满二氢黄酮 A(T10)、山豆根色满二氢黄酮 B(T11)、山 豆根色满二氢黄酮 C(T12)、山豆根色满二氢黄酮 D(T13)、山豆根色满 查耳酮 B(T14)、山豆根色满查耳酮 A(T15)、山豆根色满查耳酮 C(T16)、 芒柄花素(T17)、8-甲雷杜辛(T18)和(-)-三叶豆紫檀苷(T19),三萜类 i<WP=7>成分(+)-羽扇豆醇(T20)和(+)-槐花二醇(T21),小分子酚性成分番石榴酸乙酯(T22)、麦芽酚(T23)、香草酸(T24)、对羟基苯甲酸(T25)和咖啡酸十二醇酯(T26)以及大黄素甲醚(T27)、大黄素(T28)、flemichapparin(T29)和β-谷甾醇(T30)。其中化合物 T5、T10、T11、T12、T13、T14 和 T16 为新化合物,化合物 T22、T23、T27 和 T28 为首次由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T17、T18、T24、T25 和 T29 为首次由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2、 苦参的化学成分:采用柱层析和制备薄层色谱等方法从苦参(Sophoraflavescens Ait.)的生物碱部位分离得到 11 个化合物,从其乙醇提取物的乙醚萃取部位分离得到 22 个化合物。经波谱学分析,结合单晶 X-衍射实验,鉴定了其中的 29 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生物碱类成分(+)-氧化苦参碱(F1)、(+)-别苦参碱(F2)、(-)-9α-羟基苦参碱(F3)、(-)-槐果碱(F4)、(+)-氧化槐果碱(F5)、(+)-莱蔓碱(F6)、(-)-13,14-去氢槐定碱(F7)、(-)-9α-羟基槐果碱(F8)、(+)-12α-羟基槐果碱(F9)和(-)-臭豆碱(F10),黄酮类成分苦参色满二氢黄酮 B(F11)、苦参色满二氢黄酮 C(F12)、苦参色满二氢黄酮 D(F13)、苦参色满二氢黄酮 A(F14)、苦参色满黄酮 A(F15)、苦参色满黄酮 B(F16)、苦参色满黄酮 C(F17)、5-去羟山柰素(F18)、7,4′-二羟基-3′-甲氧基异黄酮(F19)、毛蕊异黄酮(F20)、鹰嘴豆素甲(F21)、大豆素(F22)和芒柄花素(F23),三萜类成分大豆皂醇 B(F24),小分子酚性成分番石榴酸二乙酯(F25)、对羟基苯甲酸乙酯(F26)和麦芽酚(F27)以及大黄酚(F28)和β-谷甾醇(F29)。其中化合物 F9、F11、F12、F13、F15、F16 和 F17 为新化合物,化合物 F25、F27 和 F28 为首次由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F18、F19、F20、F21、F22、F24 和 F26 为首次由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3、 抗病毒活性试验:对实验中分离得到的生物碱类成分进行抗乙肝病毒活性筛选,结果表明苦参碱、氧化苦参碱、槐花醇、槐果碱、氧化槐果碱、莱蔓碱、9α-羟基苦参碱、13,14-去氢槐定碱、12α-羟基槐果碱和金雀花碱在 0.2μmol/mL 时,臭豆碱在 0.4μmol/mL 时对 HBsAg 的抑制率高于阳性对照拉米呋啶(1.0μmol/mL 时抑制率为 29.6%),其中槐果碱、莱蔓碱和13,14-去氢槐定碱抑制作用较明显,在 0.2μmol/mL 时抑制率均大于 50%。槐果碱在 0.2μmol/mL 时对 HBeAg 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 34.6%,和拉米呋啶相当(1.0μmol/mL 时抑制率为 35.4%)。槐果碱、氧化槐果碱、 ii<WP=8>莱蔓碱和 13,14-去氢槐定碱对 HBsAg 和 HBeAg 的抑制率均较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乙肝疾病的药物苦参碱和氧化苦参碱的相应抑制率高,值得深入研究。4、 部分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测:采用 HPLC-DAD-MS 的方法对实验中分离得到的部分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进行了定性检测,发现本人分离得到的具有 2,2-二甲基苯并二氢吡喃环取代的黄酮类?

李国文,熊红应[4](2000)在《苦黄液治疗癣症71例初步观察》文中研究指明

二、苦黄液治疗癣症71例初步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苦黄液治疗癣症71例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刀针、膏贴与汤药:清代的外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概念界说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历史背景与传统外科的基本状貌
    第一节 外科的历史
        一、宋以前的外科
        二、宋以后的外科
    第二节 中医对外科疾病的基本认识
        一、中医对于外科疾病的认识
        二、外科的身体观
    第三节 外科诊疗的基本方法
        一、外科诊疗的基本演变
        二、外科诊疗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儒医”与外科地位的历史演变
        一、儒医与宋以来医学的转向
        二、外科地位的历史变化
    小结
第二章 清代外科的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清代外科的理论演变
        一、外科本诸内——全体证治观念
        二、辨证论治的深化
        三、温病学说的引入
    第二节 清代外科诊疗方式的演变
        一、外科诊断方法之演变
        二、刀针、膏贴与汤液之辩——外科治疗方式之变
    第三节 清代外科的民间传统
        一、民间外科知识
        二、民间医者的外证诊疗特色
        三、祝由:外科诊疗旳边缘传统
    小结
第三章 传授与文本:清代外科知识的传承
    第一节 清代的外科书籍
        一、清代的外科书籍
        二、外科专书的书写者
        三、外科医书的刊刻、流传
    第二节 清代外科医家的习医之道
        一、从来外科必须传授
        二、文本地位的提升
        三、外科医家的内科素养
    第三节 外科知识的异授、秘传与公开
        一、异授与秘传
        二、医书及秘方的公开
    小结
第四章 清代外科医者形象与外科诊疗场景
    第一节 清代外科医者的形象
        一、医家眼中的外科医者
        二、文人眼中的外科医家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外科诊疗
        一、病家的权力与外科诊疗
        二、内外科间的竞争与合作
    第三节 外科诊疗中的身体与性别
        一、外科诊疗的私密性
        二、当男性医者遭遇女性身体
    小结
结语
    一、清代外科的演变
    二、清代外科演变的动力
    三、清代外科学术化的评价与反思
    四、从外科看中国医学史
    五、余绪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扶正解毒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中医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1 病名
    2 病因病机
        2.1 脾虚肝郁,温热蕴带
        2.2 肾虚血瘀,湿瘀结带
        2.3 肝肾阴虚,失约成带
    3 诊断标准
        3.1 临床表现
        3.2 辅助检查
    4 辨证分型
    5 治疗方法
        5.1 中医外治法
        5.2 中药内服外治结合治疗
        5.3 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二章 西医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认识
    1 发病概况
    2 病原微生物
    3 阴道微生态环境
    4 病原菌的感染与传播
        4.1 内部来源
        4.2 外部来源
    5 致病菌谱的变迁
    6 常见影响因素
        6.1 抗生素的应用
        6.2 雌激素
        6.3 糖尿病
        6.4 阴道冲洗
        6.5 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6.6 性传播
        6.7 混合感染
        6.8 其它
    7 发病机制
    8 免疫机制
        8.1 免疫机制的概述
        8.2 全身性的细胞介导免疫(CMI)研究
        8.3 体液免疫学研究
        8.4 阴道局部的抗假丝酵母菌免疫
        8.5 能反映天然免疫机制的HBD、SP-A
    9 诊断标堆
        9.1 临床表现
        9.2 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
    10 治疗方法
        10.1 去除发病的危险因素
        10.2 治疗原则
        10.3 治疗方案
        10.4 改善阴道环境
        10.5 对性伴侣的治疗
        10.6 提高机体免疫力
    11 致病菌的耐药同题
    12 总结
第三章 扶正解毒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理论研究
    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
        1.1 脾肾亏虚是致病之本
        1.2 湿热蕴毒为发病之标
    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基本治法为扶正解毒
        2.1 扶正重在健脾益肾
        2.2 解毒亦须清热祛湿
第四章 扶正解毒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临床研究
    1. 临床病例的收集
        1.1 诊断标准
        1.2 病例收集标准
    2. 分组情况
    3 治疗方法
    4 用药依据
        4.1 益生菌应用
        4.2 中药应用
    5. 观察内容
        5.1 疗效性观测指标
        5.2 观察时点
    6. 疗效判定标准
    7 治疗结果
    8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山豆根和苦参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章 化学成分的研究
    第一节 山豆根的化学成分
        一、 结果与讨论
        二、 实验部分
    第二节 苦参的化学成分
        一、 结果与讨论
        二、 实验部分
    第三节 抗病毒活性试验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抗病毒试验
        三、 结果与讨论
    第四节 部分异戊烯基黄酮类化合物的定性检测
        一、 材料与方法
        二、 结果
        三、 讨论
第二章 HPLC 指纹图谱研究
    第一节 生物碱部位 HPLC 指纹图谱
        一、 仪器、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二、 方法
        三、 结果与讨论
    第二节 黄酮部位 HPLC 指纹图谱
        一、 仪器、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二、 方法
        三、 结果与讨论
第三章 生物碱成分 HPCE 定量分析
    一、 仪器、实验材料与化学试剂
    二、 方法与结果
    三、 讨论
第四章 山豆根的化学对照品研究
    第一节 山豆根的化学对照品
        一、 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文献综述
        二、 化学对照品的确定依据
        三、 化学对照品的制备工艺
        四、 化学对照品的结构研究
        五、 化学对照品的性质研究
        六、 讨论
    第二节 山豆根药材的质量标准
        一、 资源分布与样品收集
        二、 药材中对照品的含量测定
        三、 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四、 药材鉴别方法研究
        五、 重金属与农药残留物检测
        六、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槐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质量研究概况
致谢
附录
附图

(4)苦黄液治疗癣症71例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3 疗效观察
4 药理阐述

四、苦黄液治疗癣症71例初步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刀针、膏贴与汤药:清代的外科[D]. 王雨蒙. 南开大学, 2013(05)
  • [2]扶正解毒法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理论与临床研究[D]. 陈江美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12(10)
  • [3]山豆根和苦参化学成分的比较研究[D]. 丁佩兰. 复旦大学, 2004(01)
  • [4]苦黄液治疗癣症71例初步观察[J]. 李国文,熊红应.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S1)

标签:;  ;  ;  ;  ;  

苦黄液治疗癣71例初步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