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一氧化氮对电针大鼠镇痛作用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中枢一氧化氮对电针大鼠镇痛作用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一、中枢一氧化氮对大鼠电针镇痛作用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艳伟[1](2021)在《脑CXCL1-CXCR2参与针刺改善AIA大鼠炎性痛的作用和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基于团队前期稳定、可重复的针刺镇痛效应平台,探究针刺上调血液中趋化因子CXCL1(The chemokine(C-X-C motif)ligand 1,趋化因子CXC配体1)是否作用于脑发挥镇痛作用,并阐明脑中趋化因子CXCL1及其受体CXCR2(The chemokine(CX-C motif)receptor 2,趋化因子CXC受体2)参与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为针刺镇痛提供科学依据,推动针刺镇痛的临床应用。方法:1.AIA(Adjuvant Induced Arthritis,佐剂性关节炎)小鼠血清CXCL1作用部位的实验研究:利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以AIA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染料AF750标记CXCL1重组蛋白,尾静脉注射模拟针刺升高血液CXCL1,采用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进一步动态验证血液中CXCL1升高后是否富集于脑。2.针刺对脑中CXCL1蛋白和基因含量的影响:以手针针刺AIA大鼠双侧足三里穴为针刺镇痛效应平台,主要效应指标为测量大鼠造模侧(右侧)足底热辐射痛阈值,在针刺第7天后取脑组织:包括SI(the primary somatosensory cortex,大脑初级体感皮层区)、mPFC(medial prefrontal cortex,内侧前额叶皮质,一种大脑皮层结构,包括ACC(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前扣带回),PrLC(prelimbic cortex,边缘前皮质),ILC(infralimbic cortex,缘下回)),NAc(nucleus accumbens,伏隔核),PAG(periaqueductal gray,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AMY(Amygdala,杏仁核)以及RVM(rostral ventromedial medulla,延髓头端腹内侧区),采用ELISA方法检测各核团CXCL1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检测各核团CXCL1阳性细胞,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SI脑区中CXCL1 mRNA表达量的变化。3.SI脑区中CXCL1-CXCR2参与针刺镇痛的作用机制研究:通过ELISA技术检测SI脑区中CXCR2蛋白含量的变化,采用RT-q PCR方法检测SI脑区中CXCR2、阿片肽受体MOR(μ-Opioid receptor)、KOR(κ-Opioid receptor)、以及DOR(δ-Opioid receptor)mRNA表达量的变化,为明确在SI脑区中表达CXCR2的细胞,分别采用多重免疫荧光染色方法进行CXCR2+Neu N+DAPI、CXCR2+GFAP+DAPI共染,其中Neu N为神经元细胞标记物、GFAP为星型胶质细胞标记物。结果:实验一:验证了AIA小鼠血清CXCL1可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小动物活体成像结果:进一步验证了AF750标记的血液中升高的CXCL1重组蛋白可通过血脑屏障入脑。实验二:针刺AIA大鼠可升高SI脑区中CXCL1的蛋白含量1.复制针刺镇痛效应平台:造模后24h,模型组、针刺组大鼠痛阈值均低于盐水组(P<0.01),提示造模成功;针刺第3天至第7天,针刺组大鼠痛阈值均高于模型组(P<0.01);提示针刺可改善AIA大鼠炎性痛。2.多个脑区ELISA蛋白检测结果,与模型组相比,SI脑区针刺组CXCL1蛋白含量升高(P<0.01),mPFC、NAc、AMY、PAG、RVM脑区针刺组CXCL1蛋白含量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表明针刺可上调SI脑区中CXCL1蛋白含量。3.大脑皮层SI脑区中CXCL1的阳性细胞百分比:免疫荧光结果显示,SI脑区中CXCL1为细胞浆膜表达,提示SI脑区的神经细胞具有产生CXCL1能力。免疫荧光半定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SI脑区CXCL1阳性细胞百分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合针刺可上调SI脑区中CXCL1蛋白含量的结果,推测针刺升高SI脑区中的CXCL1可能来自于血液循环。4.SI脑区中CXCL1 mRNA表达量的变化:与模型组比,针刺组CXCL1 mRNA表达量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进一步验证了针刺升高SI脑区中的CXCL1来自血液循环。实验三:针刺升高SI脑区中的CXCL1可能通过上调神经元CXCR2受体,刺激神经元表达阿片肽受体发挥镇痛效应1.针刺对SI脑区中CXCR2蛋白的影响: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CXCR2蛋白含量有升高趋势(P=0.085),针刺组CXCR2蛋白含量升高(P<0.01);与AIA模型组比,针刺组CXCR2蛋白含量升高(P<0.05);表明针刺可上调SI脑区中CXCR2的蛋白含量。2.针刺对SI脑区中CXCR2 mRNA表达量的影响:与盐水组相比,模型组CXCR2mRNA(P<0.05)、针刺组CXCR2 mRNA(P<0.01)表达量均升高;与模型组比,针刺组CXCR2 mRNA表达量升高(P<0.01);提示针刺可上调SI脑区中CXCR2的mRNA表达量。3.SI脑区中CXCR2的表达细胞:CXCR2与神经元细胞(Neu N)有共染,与星形胶质细胞(GFAP)没有共染;提示SI脑区神经元细胞可表达CXCR2。4.针刺对SI脑区中MOR、KOR、DOR mRNA表达量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针刺组KOR mRNA表达量升高(P<0.01),针刺组MOR mRNA表达量升高(P<0.05),针刺组DOR mRNA表达量未见明显变化(P>0.05)。提示针刺可上调AIA大鼠SI脑区中KOR、MOR的基因含量。结论:1.针刺可升高AIA大鼠SI脑区中CXCL1蛋白含量,且CXCL1主要来源于血液循环。2.针刺改善AIA大鼠炎性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针刺上调SI脑区中神经元上CXCR2受体、促进神经元表达阿片肽受体有关,其机制尚需进一步探究。

赵君[2](2021)在《针刺对膀胱不同状态功能的调节效应及相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膀胱功能失调会出现排尿障碍,如尿频、尿痛、尿急、尿失禁、尿潴留等症状。针刺对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并有大量的临床文献报道,因此探讨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机制,为临床针刺治疗膀胱功能障碍性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有重要意义。膀胱功能的正常实现需要膀胱逼尿肌、尿道的共同协调完成,这两者受骶副交感神经(盆神经),交感神经(腹下神经)和躯体神经(阴部神经)的支配。其中,盆神经能收缩逼尿肌,松弛尿道括内约肌引起排尿,腹下神经能松弛逼尿肌,收缩尿道内括约肌促进储尿,阴部神经主要支配尿道外括约肌。然而,目前开展针刺调节膀胱生理功能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见,均以不同病理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选择次髎/中髎穴、三阴交穴、膀胱俞穴、肾俞穴等,采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膀胱尿动力学指标探讨针刺效应;少部分研究同步记录膀胱逼尿肌及盆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的活动来说明针刺效应机制,而对尿道括约肌、腹下神经、阴部神经极少涉及。另外,针刺调节效应跟膀胱的生理病理状态密切相关,既往研究均以不同病理模型大鼠为实验对象,而对生理状态下正常大鼠进行(等容性膀胱和等张性膀胱)研究很少涉及。近年来,穴位本态的研究认为穴位就是动态的、敏化的疾病体表反应部位(反应点),而穴位的定位就是这种“反应点”的规律性总结。基于上述背景资料,本研究先观察急性膀胱炎模型大鼠体表病变反应点的分布特点,并以此来确定研究穴位,然后通过神经示踪技术探讨研究穴位与膀胱之间的神经节段关系,再设计与研究穴位不同神经节段的穴位作为对照,用电生理学方法在功能层面观察针刺不同节段穴位对等容性膀胱/等张性膀胱尿流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活动来探索其调节效应及相应的神经机制。目的观察急性膀胱炎模型大鼠体表病变反应点的分布特点,并以此来确定研究穴位,再探讨研究穴位与膀胱之间的神经节段关系,进一步设计与研究穴位不同神经节段的穴位作为对照,用电生理学方法在功能层面观察针刺不同节段穴位对等容性膀胱/等张性膀胱尿流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活动来探索其调节效应及相应的神经机制。方法第一部分研究主要观察急性膀胱炎Evans Blue渗出点来确定研究穴位。9只SD雌性大鼠分为两组,对照组(n=3)和急性膀胱炎组(n=6)。急性膀胱炎造模采用0.3 ml的1.5%双氧水经尿道注入膀胱,留置30 min诱导而成,然后将双氧水排出体外。造模后,两组大鼠均尾静脉注射5%EB,然后2小时后经心脏生理盐水灌流,涂抹脱毛膏脱毛。通过自然光线及荧光标记有机活体成像系统拍摄,观察EB渗出点的分布位置。第二部分研究探索研究穴位与膀胱的神经解剖联系。5只正常雌性大鼠分别在研究穴位和膀胱壁注射微量霍乱毒素亚单位CTB-488和CTB-594,存活4天后,取L5-S2背根神经节,观察感觉神经元的标记情况,揭示研究穴位与膀胱的神经解剖联系。第三部分研究用电生理学方法研究不同穴位刺激对膀胱不同状态功能的调节效应及相应机制。30只正常雌性大鼠经尿道插入导管固定,向膀胱灌注0.9%NaCl溶液直至膀胱出现稳定的节律性收缩,成为等容性膀胱,然后同步记录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活动。采用非伤害性刺激(刷毛)、伤害性刺激(钳夹和针刺)随机刺激与研究穴位同节段穴位会阴穴,近节段穴位阴陵泉穴、异节段穴位合谷穴,观察其对大鼠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活动的影响,探求不同穴位刺激对等容性膀胱的调节效应和机制。第四部分研究,40只正常雌性大鼠经膀胱插入导管,向膀胱持续灌注0.9%NaCl溶液,当膀胱扩张,当膀胱内压达到阈值压后出现排尿收缩,成为等张性膀胱。膀胱收缩的同时,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出现爆发性放电。针刺随机刺激会阴穴、阴陵泉穴和合谷穴1min,探求针刺不同穴位对等张性膀胱的调节效应和机制。进一步剪断一侧盆神经,观察针刺会阴穴及盆神经剪断侧阴陵泉穴对观察尿动力学的变化,揭示盆神经在针刺调节膀胱功效的效应机制。结果1.急性膀胱炎模型大鼠体表反应部位主要分布于耻骨上及尿道周围的会阴部,考虑解剖及电信号记录等因素,确定会阴穴为研究穴位。2.在体表会阴穴和膀胱注射微量霍乱毒素亚单位CTB-488和CTB-594后,观察到与两者相关的感觉神经元分别出现在L5-S2和L6-S2节段的背根神经节及其组织切片中,均以L6和S1居多,其中CTB-594标记的神经元大部分出现在S1背根神经节。3.在等容性膀胱,刷毛刺激会阴穴、阴陵泉穴、合谷穴对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活动等均无影响(P>0.05)。钳夹会阴穴、阴陵泉穴均能延长收缩间期,增加收缩时间(P<0.01),在钳夹延长收缩间期的同时,也同步延长了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爆发性放电,钳夹会阴穴降低最大收缩压力(P<0.05),钳夹合谷对尿动力学无作用(P>0.05),且钳夹会阴穴延长收缩间期效应强于阴陵泉穴(P<0.05)和合谷穴(P<0.01)。针刺会阴穴、阴陵泉穴均能延长收缩间期,降低最大收缩压力,增加收缩时间(P<0.01)。在针刺延长收缩间期的同时,也抑制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爆发性放电,针刺合谷对尿动力学无影响(P>0.05)。针刺会阴穴延长收缩间期效应强于阴陵泉穴(P<0.05)和合谷穴(P<0.01);针刺会阴穴延长收缩间期的效应强于刷毛(P<0.01)和钳夹(P<0.05)刺激会阴的效应。4.在等张性膀胱中,针刺会阴穴、阴陵泉穴均能延长排尿间期,增加阈值压、最大收缩压力和收缩时间(P<0.01)。在针刺延长排尿间期的同时,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和盆神经的爆发性放电也出现同步延长。针刺合谷对尿动力学及尿道括约肌肌电、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作用不明显(P>0.05)。针刺会阴穴在增加阈值压、最大收缩压力方面的效应强于阴陵泉穴(P<0.05)和合谷穴(P<0.01);剪断一侧盆神经后,大鼠排尿间期缩短(P<0.05),最大收缩压力下降(P<0.05),而大鼠的排尿阈值压、基础压和收缩时间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会阴穴仍能延长排尿间期,增加最大收缩压力、阈值压和基础压(P<0.05),针刺剪断侧阴陵泉穴无明显作用。剪断盆神经前后针刺会阴穴对尿动力学的效应无明显差异(P>0.05),在延长排尿间期、增加最大收缩压力方面,剪断盆神经前针刺阴陵泉穴效应强于剪断后针刺阴陵泉穴效应。结论1.支配会阴穴和膀胱的感觉神经元分布在相同的神经节段,主要在L6-S1背根神经节中,这可能是针刺会阴穴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通路,可以为临床应用会阴穴治疗泌尿系统疾病提供形态学依据。2.等容性膀胱和等张性膀胱中,针刺、钳夹会阴穴、阴陵泉穴对尿动力学和尿道括约肌的效应,可能通过延长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与膀胱收缩同步的爆发性放电间隔实现的,这种效应有神经节段性,与膀胱同节段的会阴穴效应最强。3.在不同刺激方式中观察到针刺效应强于钳夹和刷毛刺激,提示对膀胱运动的调节中,高强度刺激优于低强度刺激,刺激的躯体组织结构层面越多,效应越好。4.等张性膀胱中,剪断一侧盆神经后,会阴穴的针刺效应存在,而同侧阴陵泉穴作用消失,提示针刺效应通过盆神经发挥作用。

姜志鹏[3](2021)在《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以局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复制的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ycoscia pain syndrome,MPS)模型大鼠作为研究对象,以激痛点(Myofascial Trigger Points,MTr Ps)为作用点,观察针刺、艾灸两种干预方式对MPS大鼠的治疗效果;通过观察针、灸激痛点对局部组织形态、促炎因子、疼痛因子及脊髓背角相关疼痛递质表达的影响,探究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对MPS大鼠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理,为针刺、艾灸治疗MPS提供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1.分组:将32只SD雄性大鼠(SPF级、体重220-250g)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每组8只?2.造模: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大鼠使用打击结合离心运动复制MTr Ps模型。具体步骤为:每实验周期第1天,按照大鼠体重,向大鼠腹部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进行麻醉,通过自制打击器对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1次打击;第2天,令大鼠于坡度-16°的电动跑道上以16m/min速度下坡跑,持续时间为90min;其余3至7天,正常喂养,不做干预。上述过程持续重复8周,为干预期。之后4周,不做任何干预,正常喂养,为恢复期。3.干预:(1)针刺组:采用0.35mm×40mm毫针斜刺贯穿激痛点结节,通过提插捻转刺激局部产生抽搐反应后,连接电针仪,调至频率2-20Hz的疏密波,以大鼠左下肢显示轻轻颤动为适宜强度,持续15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周。(2)艾灸组:将艾条置于激痛点上方23cm,控制皮温在(46±1)℃,施灸15min,确保艾灸部位无肿胀、无烫伤,无血液、组织液渗出等感染情况发生。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周。(3)对照组、模型组:在相同环境下采取相同方式进行抓捕和控制,且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4.取材:治疗结束后次日上午,开始取材,腹部注射10%水合氯醛(3ml/kg)对大鼠进行麻醉,后将其仰卧位固定于固定板上,使左下肢伸直。通过外科手术方式,先切开左下肢股内侧肌处皮肤,随即剥离筋膜,暴露局部肌肉组织,并将其与临近肌组织和筋膜分离,在骨骼肌附着处剪断并将标本浸泡于4%多聚甲醛溶液中固定24h以供病理学检测,切开腹部取腹主动脉血,3000rpm,4℃,离心10min,使上清分离,置于-80℃超低温冰箱中以供之后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使用;采血后取脊髓L4-6腰膨大段,一部分浸泡于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固定保存,供免疫组化检测使用,一部分用作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5.检测:采用行为学及热板实验法检测大鼠热缩足潜伏期;采用肌电图仪检测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采用病理形态学检测方法,观察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处肌纤维形态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浓度含量;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脊髓背角即早基因C-fos(I mmediate early gene,IEG)定量分析;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脊髓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 NOS)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1各组大鼠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造模后,对照组大鼠无异常步态出现、舔足及自发性抬腿等行为,热缩足潜伏期与造模前相比没有显着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针刺组、艾灸组均有大鼠跛行,热缩足潜伏期显着降低,差异显着(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热缩足潜伏期及大鼠步态无明显差异,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可偶见跛行,针刺组、艾灸组大鼠步态基本恢复正常,但三组大鼠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时间均显着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各组大鼠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的变化肌电检测显示:对照组肌电图显示无电位波动,表明当静息状态时,未出现异常的自发电位,说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处无激痛点;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出现一系列高频低幅为背景电位和出现不规律的高振幅的峰电位,持续时间0.5-10min,频繁出现自发性电位活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均可见偶发的自发电活动,且频率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病理形态学变化对照组大鼠受累肌肉横切面肌细胞多呈现规则有序的形状,可明显分辨出纤维结构,细胞大小均匀,排列紧密、整齐、规则,细胞边缘都可见多个细胞核,且胞核位于肌膜下,未见炎性细胞核内移与炎性浸润现象;纵切面肌纤维排列紧密、规律,粗细均匀一致,细胞核大多分布于肌纤维膜下。模型组大鼠显示肌细胞大小、形态发生改变,细胞排列错乱无状,出现炎性细胞核内移及炎性浸润现象,挛缩结节处出现大面积的组织粘连;纵切面可见肌纤维粗细不等,排列无序,挛缩结节处出现大面积的黏连区域,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针刺组与艾灸组:横切面显示,肌细胞形态已基本接近于正常,针刺组偶见形态不规则的肌细胞,核内移现象比艾灸组明显;纵切面显示,针刺组与艾灸组肌纤维逐渐恢复,可见轻微萎缩、变性及炎性细胞浸润现象,且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肌组织形态更接近于对照组。4各组大鼠血清中PGE2蛋白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中PGE2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血清中PGE2浓度均显着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PGE2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大鼠脊髓背角中C-fos免疫组化积分定量光密度值表达的变化对照组大鼠脊髓背角中很难见到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表达,大多呈现出蓝色的阴性细胞,积分定量光密度值较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C-fos阳性神经元细胞表达呈圆形或者卵圆形,细胞核呈棕黄色,光密度值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和艾灸组C-fos光密度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艾灸组比较,针刺组光密度值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艾灸组、针刺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艾灸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均降低,更接近对照组表达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针刺组比较,艾灸组n NOS基因表达显着升高,针刺治疗效果优于艾灸,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痛点是诊断和治疗MPS的核心;通过针刺、艾灸激痛点可以提高MPS大鼠热痛敏阈值、减少激痛点所在局部肌肉异常自发电位、恢复肌肉细胞形态,从而灭活激痛点以有效改善慢性肌筋膜疼痛。从内在机制上来说针刺、艾灸激痛点可以通过抑制外周PGE2合成与释放,减轻MPS大鼠激痛点区域的炎症反应,促进局部组织恢复、直接降低外周感受器的疼痛敏化程度;削弱伤害性刺激信号强度,并且干预n NOS、C-fos相关神经递质的合成与释放,抑制脊髓背角疼痛递质的活化,阻碍疼痛信号传入中枢。而针刺激痛点在调控脊髓背角n NOS与C-fos表达优于艾灸作用,表明针刺激痛点更擅长于调控脊髓背角疼痛信号传递机制;艾灸激痛点下调外周PGE2表达与恢复肌肉细胞形态优于针刺激痛点,表明艾灸治疗更擅长于局部组织修复和外周敏化及炎性环境的干预。

蒋学余[4](2021)在《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镇痛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研究通过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进行干预,观察其损伤的神经元功能状态,及脊髓背角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网络信号系统关键子的表达,探讨电针镇痛机制,为电针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两部分实验进行。第一部分实验通过结(Sprague-Dawleg-SD)大鼠颈神经根建立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在模型建立后通过检测其一般行为学表现及热刺激、机械刺激诱发痛、诱发电位来验证造模成功。然后将造模成功的48只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组,术后2周电针组大鼠在绑缚下予以电针颈夹脊穴干预,模型组与假手术组予以同样绑缚,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热痛阈值及生化检测谷氨酸、前列腺素、NO含量,检测脊髓背角CGRP受体、AC、VGCC的表达。第二部分在第一部分造模基础上在颈神经根加置鞘内置管。将72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电针组、LAA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组(LAA组)及LAA+电针组,LAA组予以鞘内注射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LAA(L-α-aminoadi Pate)对星形胶质细胞进行抑制,免疫荧光法检测各组模型大鼠C6、C7脊髓背角CD11b/CR3、GFAP、CX3CR1受体、CCR2受体、TLR4、P38-MAPK、NF-κB表达,免疫组化检测C6、C7脊髓背角IL-1β、IL-6、IL-18、TNF-α的表达,并运用RT-PCR检测及Western blot检测丘脑、大脑皮层水平检测兴奋性氨基酸、炎症因子等含量及NMDA、AMPA表达。结果:第一部分结果显示:电针组能有效减轻CSR模型大鼠疼痛,降低电针组大鼠神经元中谷氨酸、前列腺素、NO含量均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P<0.05),观察脊髓背角脊髓背角CGRP受体、AC、VGCC表达量有明显降低(P<0.05)。第二部分结果显示:电针夹脊穴和鞘内注射LAA星形胶质细胞抑制剂均能有效减轻CSR模型大鼠疼痛,减少胶质细胞上CX3CR1受体、CCR2受体、TLR4的生成(P<0.05),减少GFAP、CD11b/CR3表达(P<0.05),能有效抑制各类神经炎症介质IL-1β、IL-18、IL-6、TNF-α的合成和分泌(P<0.05),可有效减低脊髓背角水平NMDA、AMPA的表达(P<0.05)。LAA组较电针组效果明显(P<0.05)。结论:1、电针颈夹脊穴能有效改善CSR模型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2、电针夹脊穴能够有效减少CSR大鼠模型脊髓背角神经元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神经肽、神经递质表面受体表达。3、电针夹脊穴能够在抑制胶质细胞激活与趋化因子生成的基础上,抑制各类神经炎症介质的合成和分泌。

包富龙[5](2021)在《瑶医九龙十八症汤抗炎镇痛及对胃溃疡(胃热证)的疗效与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明确九龙十八症汤的镇痛抗炎的效果;通过构建大鼠胃溃疡(胃热证)模型,评价九龙十八症汤的治疗效果和对大鼠血清PGI2、TXA2和IL-8含量的影响,初步探索九龙十八症汤治疗胃溃疡(胃热证)的机制。方法:1.急性毒性实验:用最大给药量法测定;2.镇痛实验:选用扭体法和热板法;3.抗炎实验:选用耳肿胀实验、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足趾肿胀实验、棉球肉芽肿实验。4.九龙十八症汤干预大鼠胃溃疡(胃热证)模型实验:取60只SD大鼠,体重(300±20)g,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组、九龙十八症汤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除空白组外其余50只用于制作模型。造模大鼠每日用干姜水煎液灌胃2次,连续14天。造模第11天增加15%醋酸1m L灌胃1次,连续4天。造模成功后,给药干预。给药组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空白组、模型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每日一次,连续7天。观测指标:(1)大鼠宏观体征;(2)各组大鼠胃黏膜的外观变化;(3)各组大鼠胃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4)溃疡指数;(5)大鼠血清6-keto-PGF1α、TXB2、IL-8含量。结果:1.小鼠对九龙十八症汤的最大耐受量为270.72g生药/kg,相当于人用量的125.9倍。2.扭体法: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扭体次数显着减少(P<0.05),中剂量组效果最好。与空白组比较,阳性药组和中剂量组小鼠扭体潜伏期显着延长(P<0.05);热板法:与空白组比较,各给药组小鼠痛阈值在给药后各时段显着提高(P<0.05)。3.耳肿胀实验:与空白组比较,阳性药组和中、低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显着减轻(P<0.05);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与空白组比较,各用药组对小鼠腹腔内炎性物质渗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足肿胀实验:在同一时相内与模型组比较,各用药组大鼠足肿胀程度显着降低(P<0.05);棉球肉芽肿实验: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高、中剂量组对肉芽形成有显着的抑制作用(P<0.05)。4.九龙十八症汤干预胃溃疡模型实验:给药组大鼠胃热证的症状显着改善,胃黏膜水肿充血、组织细胞炎性浸润的情况显着减轻,溃疡指数显着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中剂量组大鼠血清中IL-8含量没有显着差异,其余组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用药组均显着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其余组大鼠血清中6-keto-PGF1α含量均显着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了低剂量组,其余组均显着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与空白组比较,其余组大鼠血清中TXB2均显着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低剂量组其余组均显着降低(P<0.01)。结论:1.小鼠在270.72g生药/kg剂量下灌胃给药,未出现急性毒性反应。2.九龙十八症汤有较好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对急慢性炎症都有显着抑制作用。3.九龙十八症汤能改善胃溃疡热证的症状,改善胃溃疡、胃黏膜水肿充血的情况,减轻组织细胞炎性浸润,促进胃组织修复。4.九龙十八症汤治疗胃溃疡热证的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损伤因子IL-8、TXA2的浓度保护受损的胃黏膜,升高有保护作用的因子PGI2的浓度。从而减少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起到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

李嫚嫚[6](2021)在《理筋手法对兔颈后肌静力性损伤的修复作用和镇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理筋手法对兔颈后肌慢性静力性损伤的影响,从组织形态学、细胞骨架结构、中枢和外周疼痛递质探讨理筋手法对损伤模型的修复作用及镇痛效应。方法将日本大耳兔68只随机分为三组:空白组、模型组(10d、20d、30d)、治疗组(10d、20d、30d)。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颈椎前屈45°进行造模,建立骨骼肌慢性静力性损伤模型。造模60天后,治疗组给予理筋手法,模型组造模后在笼中自然恢复。分别在造模后10d,20d,30d取材。采用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组织的超微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α-actin、desmin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ZA)检测兔脊髓和下丘脑中SP(Substance P,SP)和ENK(Enkephalin,ENK)的含量,及外周血清和软组织中NOS(Nitric Oxide Synthase,NOS)、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的含量。所有数据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模型评估:肌组织形态学切片可见:纵切面观察,大部分肌纤维排列紊乱,扭曲变形,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横切面肌细胞萎缩,说明本次实验兔颈后肌静力性损伤造模成功。2.HE染色观察结果:空白组肌纤维排列整齐,细胞核结构完整。模型组10d肌纤维水肿、扭曲断裂,可见红细胞及炎性细胞浸润。模型组20d肌纤维扭曲,有空泡组织出现,梭形的成纤维细胞数量增多,炎性细胞减少。模型组30d肌纤维排列扭曲并有瘢痕组织。治疗10d时可见部分肌纤维水肿、扭曲,出血较少,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治疗组20d成纤维细胞增多,肌纤维大部分排列整齐。治疗组30d,肌纤维整体排列致密整齐。3.透射电镜下观察:空白组肌丝整齐,肌节完整,线粒体嵴完整。模型组10d,可见肌丝紊乱,肌纤维溶解,肌节模糊紊乱,有明确的线粒体空泡,Z线消失。模型组20d,肌纤维明显疏松,部分紊乱,局灶性线粒体质变。模型组30d,肌纤维扭曲,线粒体多但是完整,肌丝排列较整齐。治疗组10d,肌纤维扭曲,肌丝紊乱,大部分线粒体空泡,核染色质聚集。治疗组20d,线粒体完好,细胞核染色质均匀无聚集现象,线粒体嵴溶解断裂但无空泡。治疗组30d,肌丝排列整齐,线粒体完整,肌节完整,出现自噬溶酶体。4.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果:各组实验兔颈后肌α-actin、desmin平均光密度值(AOD)组间比较,模型组(10d,20d,30d)AOD值均显着低于空白组(p<0.05),治疗组(10d,20d,30d)AOD值均高于模型组各组(p<0.05),与空白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内比较:模型组(10d,20d,30d)三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10d、20d、30d)三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5.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结果各组实验颈段脊髓SP检测结果:组间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三组脊髓和下丘脑SP的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组(10d,20d)脊髓中SP和治疗组10d下丘脑SP的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三个观察点治疗组脊髓中SP含量均显着低于模型组(p<0.05),20天和30天时,治疗组下丘脑中SP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组内比较:模型组三组脊髓和下丘脑中SP含量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10d,20d)脊髓SP含量高于治疗组30d(p<0.05),治疗组10d下丘脑SP含量高于治疗组(20d,30d)(p<0.05)。各组实验兔颈段脊髓和下丘脑中ENK检测结果:组间比较:与空白组相比,三个观察点的治疗组和模型组脊髓及下丘脑中ENK的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治疗组30d脊髓ENK含量高于模型组30d(p<0.05);治疗组(10d,20d)下丘脑ENK含量高于模型组(p<0.05)。组内比较:模型组(10d,20d,30d)三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30d脊髓ENK含量高于治疗10d、20d组(p<0.05);治疗组10d ENK含量低于治疗组(20d,30d)(p<0.05)。各组实验兔血清和软组织中NOS检测结果:组间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三组血清和软组织中NOS含量均和治疗组三组血清中NOS的含量均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组(10d,20d)血清中NOS含量低于模型组(p<0.05);治疗组三组软组织NOS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5)。组内比较:血清中,模型组三组NOS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10d组NOS含量高于治疗组(20d,30d)(p<0.05);软组织中,模型组30d NOS含量低于模型组(10d、20d)(p<0.05),治疗组三组软组织NOS无显着性差异(p>0.05)。各组实验兔血清和软组织中5-HT检测结果:组间比较: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三组血清和软组织中5-HT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治疗组10d血清中5-HT含量和治疗组(10d,20d)软组织中5-HT含量高于空白组(p<0.05);20天和30天时,治疗组血清和软组织5-HT含量5-HT低于模型组(p<0.05)。组内比较:血清和软组织中,模型组三组无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组10d5-HT含量高于治疗组(20d,30d)(p<0.05)。结论1.理筋手法对静力性损伤颈后肌组织形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有效促进颈后肌细胞骨架中α-actin、desmin的表达,促进损伤后颈后肌修复进程。2.理筋手法通过调节中枢脊髓和下丘脑中SP、ENK及外周血清及软组织中NOS、5-HT的含量,发挥镇痛作用。

汪佳梦[7](2020)在《丹参酮ⅡA调控JNK/c-Jun信号通路缓解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背景:吗啡是临床上用于治疗癌症疼痛的常用镇痛药物,但是随着吗啡的多次使用会出现镇痛效果降低的现象,称之为吗啡耐受。除了镇痛作用降低之外,还会出现便秘、恶心呕吐、头晕嗜睡、呼吸困难、排尿困难等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着癌痛患者的生存质量,制约着吗啡的临床应用。目前关于吗啡耐受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减轻吗啡耐受尚不明确。因此,明确吗啡耐受的原因及如何减轻吗啡耐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与理论意义。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MAPK信号通路及胶质细胞在吗啡镇痛耐受的形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脊髓星形胶质细胞介导的JNK-c-Jun通路被证实在吗啡镇痛耐受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丹参酮ⅡA是丹参酮中含量最高,活性最为稳定的成分,具有明确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在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大前景。有研究报道,丹参酮ⅡA可以通过降低IL-1β,IL-6和TNF-α细胞因子水平发挥抗炎作用,此外还可以降低脊髓背角内p-JNK的表达产生镇痛作用。因此提出设想,丹参酮ⅡA是否可以通过抑制吗啡耐受引起的JNK-c-Jun通路激活以及减轻炎症反应从而发挥缓解吗啡耐受的作用,以期为丹参酮ⅡA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缓解吗啡耐受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目的:本论文通过体内外实验来探究丹参酮Ⅱ A缓解吗啡耐受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内实验:采用大鼠吗啡耐受模型,利用热水甩尾法来评价丹参酮Ⅱ A缓解吗啡镇痛耐受的效果,使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脊髓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从抑制炎症角度探讨丹参酮Ⅱ A的作用,使用免疫印迹法来测定各组大鼠的GFAP,JNK,p-JNK,p-c-Jun的表达,探索可能的作用机制。体外实验:原代培养大鼠星形胶质细胞,造成吗啡耐受模型,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1β、IL-6和TNF-α炎症因子水平,使用免疫印迹法来测定细胞GFAP,JNK,p-JNK,p-c-Jun蛋白的表达,探索丹参酮Ⅱ A缓解吗啡耐受的作用机制。结果:1.可以显着减少吗啡耐受模型大鼠脊髓中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以及减少吗啡耐受模型大鼠脊髓p-JNK、p-c-Jun的表达;2.体外实验中发现,丹参酮IIA可以抑制吗啡耐受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抑制吗啡耐受引起的JNK、c-Jun的磷酸化以及IL-1β、IL-6和TNF-α炎症因子水平。结论:实验证明丹参酮ⅡA可以显着改善吗啡耐受引起的镇痛作用的降低,其作用机制与抑制JNK、c-Jun的磷酸化及减轻胶质细胞的激活引起的炎症反应有关,为丹参酮ⅡA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及缓解吗啡耐受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郑明岳[8](2019)在《WNT信号通路介导电针干预CCI大鼠模型及其与nNOS关系的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观察电针肾俞穴对坐骨神经痛模型大鼠的疼痛行为学的影响及其对炎症因子TNF-α、IL-1β、IL-18、p65的表达的影响。(2)观察坐骨神经痛大鼠模型脊髓中WNT信号通路活性的改变;观察坐骨神经痛大鼠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含量是否有所改变,模型大鼠的坐骨神经痛症状、WNT信号通路的激活是否与脊髓nNOS含量有关;方法:实验1方法:18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6只。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大鼠模型。治疗组于术后第一天开始电针肾俞穴进行治疗。使用Von-Fair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监测三组大鼠术前1天、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第13天机械缩足痛阈变化,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于第14天处死取材,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脊髓中p65蛋白含量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IL-18含量变化。实验2方法: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组、治疗组、抑制剂组、抑制剂+针灸组,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大鼠模型。治疗组、抑制剂组、抑制剂+针灸组于术后第3天起进行电针肾俞穴治疗,共13天。使用Von-Fair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监测三组大鼠在术前1天、治疗第1天、第3天、第5天、第7天、第9天、第11天、第13天机械缩足痛阈变化,在术后第14天处死取材,Western Blot、PCR检测各组大鼠脊髓中nNOS、β-连环蛋白、cMyc蛋白、m RNA含量变化。结果:(1)模型组较假手术组机械缩足痛阈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大鼠相比,治疗组机械缩足痛阈有所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模型组大鼠较假手术组大鼠p65、TNF-α、IL-1β、IL-18含量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大鼠脊髓中p65、TNF-α、IL-1β、IL-18含量均有所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β-连环蛋白、wnt3a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治疗组大鼠脊髓中nNOS蛋白、β-连环蛋白、wnt3a、c-Myc含量均有所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抑制剂组大鼠模型中的β-连环蛋白、wnt3a蛋白、m RN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经过治疗后,治疗组、抑制剂组、抑制剂+针灸组大鼠模型中的β-连环蛋白、wnt3a蛋白、m RN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电针肾俞穴治疗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大鼠模型可提高其机械缩足痛阈值,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大鼠模型中p65、TNF-α、IL-1β、IL-18表达增多。(2)β-连环蛋白、wnt3a蛋白明显升高,模型中WNT信号通路被激活。治疗组大鼠经针灸治疗后可降低WN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活性。(3)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损伤大鼠模型脊髓中nNOS蛋白、m RNA含量明显升高,抑制剂组在降低nNOS含量后,大鼠机械缩足痛阈也明显改善;电针治疗后,nNOS含量明显降低,抑制剂+针灸组大鼠较抑制剂组、治疗组大鼠机械缩足痛阈值改善更明显。(4)经针灸治疗、注射nNOS抑制剂、结合针灸治疗+抑制剂后,WNT信号通路活性明显降低,表明电针治疗可通过降低nNOS的含量下调WNT信号通路活性。

罗慧颖[9](2019)在《电针刺激通过下调糖皮质激素受体降低Nav1.7的表达缓解大鼠炎性痛的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疼痛是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体验,往往伴随潜在的组织损伤[1]。急性疼痛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而慢性疼痛则会对机体具有不良影响。由于慢性疼痛机制错综复杂,针对单一靶点的药物往往疗效较差,且目前的镇痛药物多半具有镇痛不全、药物耐受、副作用等缺陷[2]。电针已经广泛应用于急性和慢性疼痛治疗中,相对药物的单一靶点,电针治疗影响疼痛的多个过程,安全有效且副作用小。世界卫生组织将运动系统慢性疼痛、术后疼痛、类风湿关节炎、三叉神经痛等多种疼痛列为针刺适应症[3]。虽然经过临床实验证实电针镇痛疗效确切[4-8],其机制却仍不明确。本实验利用CFA诱导的足底慢性炎性痛大鼠模型,发现电针能下调模型大鼠背根神经节中Nav 1.7的表达缓解慢性炎性痛。因此探索电针在CFA诱导的足底慢性炎性痛模型中的镇痛机制,为炎性痛的临床治疗和电针镇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建立足底炎性痛大鼠模型。大鼠麻醉后,左后肢足底注射50μL CFA建立动物模型,对照组大鼠足底注射相同体积0.9%氯化钠溶液。造模后检测模型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L)变化,验证大鼠模型制作是否成功。2.电针治疗。造模后1d开始电针治疗,电针刺激大鼠左侧“环跳”穴和“足三里”穴,两天1次,持续至造模后14天。检测电针治疗后大鼠PWT和PWL的变化,验证电针镇痛是否有效。3.大鼠抑郁状态检测注射CFA后14天进行蔗糖偏爱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检测大鼠是否处于抑郁状态,电针治疗是否能够改善抑郁状态。4.相关蛋白及分子检测Elisa检测造模后第14天大鼠血清皮质酮的含量,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造模后第14天DRG中Navl.7及GR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5.观察GR表达的改变对大鼠疼痛行为学及Navl.7蛋白表达的影响在足底注射CFA后第7天鞘内注射GR拮抗剂RU38486,连续给药5天。检测大鼠PWT、PWL及Nav1.7蛋白的变化。注射CFA后第7天鞘内注射GR正义寡核苷酸(GR sense oligonucleotide)(以下简称 GR sense)或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以下简称GR antisense),检测大鼠PWT、PWL的变化。6.免疫荧光技术检测DRG中Nav1.7与GR的共标情况。7.观察GR表达的改变对电针镇痛效果的影响注射CFA后7天,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大鼠分别鞘内注射GR sense或GR antisense,与单纯EA治疗组的大鼠的PWT、PWL及Nav1.7表达情况做比较。结果:1.CFA诱导的足底炎性痛大鼠模型同侧PWT和PWL降低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和电针组大鼠同侧的PWT和PWL在CFA注射后1 d显着降低(P<0.001),模型建立成功。至注射后14 d,模型组PWT与PWL均低于对照组(P<0.001)。2.电针治疗缓解大鼠炎性痛与模型组相比,注射CFA后7 d电针组大鼠PWT与PWL显着提高(P<0.001),且至术后14 d依然高于模型组(P<0.001)。3.电针治疗缓解大鼠抑郁情绪模型组大鼠蔗糖偏爱率较对照组显着降低(P<0.001),电针治疗后明显升高(P<0.01);强迫游泳实验中,模型组大鼠较对照组不动时间明显增加(P<0.01),电针治疗后有所降低(P<0.05)。4.电针治疗降低大鼠DRG中Nav1.7和GR的表达,降低大鼠血清中皮质酮的含量建模后14天,模型组大鼠DRG中Nav1.7mRNA与蛋白表达均上调(P<0.01,P<0.001),GR mRNA表达升高(P<0.001),细胞质中GR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细胞核中GR蛋白表达升高(P<0.001),模型组大鼠血清中皮质酮含量明显升高(P<0.001),电针治疗显着降低了nav1.7与GR mRNA和蛋白表达(P<0.05,P<0.01,P<0.001,P<0.01)和大鼠血清中皮质酮含量(P<0.01)。5.鞘内注射GR拮抗剂缓解了 CFA引起的机械痛和热痛觉过敏,反转了注射CFA后Nav1.7的上调;鞘内注射GR sense加剧了大鼠机械痛和热痛觉过敏,注射GR antisense缓解了大鼠的机械痛和热痛觉过敏。鞘内注射GR拮抗剂RU38486后大鼠PWT与PWL升高(P<0.05,P<0.01),Nav1.7表达降低(P<0.01)。鞘内注射GR antisense后大鼠PWT与PWL升高(P<0.001,P<0.01),而注射GR sense后大鼠PWT与PWL降低(P<0.05,P<0.01)。6.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在DRG中Nav1.7与GR共标7.鞘内注射GR antisense减少Nav1.7蛋白表达,增强电针的镇痛效果,而注射GR sense则增加Nav1.7蛋白表达,降低电针的镇痛效果。造模后两组大鼠在电针治疗的基础上分别鞘内注射GR sense或GR antisense,测试PWT和PWL。结果显示与电针组相比,电针联合鞘内注射GR sense的大鼠PWT和PWL显着降低(P<0.001)。电针联合鞘内注射GR antisense的大鼠PWT和PWL较电针组升高(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相比电针组,电针联合鞘内注射GR sense后DRG中的Nav1.7蛋白水平增加(P<0.001),电针联合鞘内注射GR antisense后,DRG中的Nav1.7蛋白水平与单纯电针治疗相比降低(P<0.05)。结论:慢性炎性痛时DRG中GR激活后促进Nav1.7蛋白的表达,电针刺激通过抑制DRG中GR的转录活性降低Nav1.7蛋白的表达,缓解大鼠炎性痛及抑郁情绪。沉默GR可以逆转CFA引起的Nav1.7的高表达并增强电针的镇痛效应。综上GR可能是电针参与慢性炎性痛镇痛的重要靶点,本研究为更全面阐明电针镇痛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慢性疼痛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思路。

陈云[10](2019)在《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对瑞芬太尼麻醉诱发痛觉过敏的作用及机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阿片类药物引起痛觉过敏(opioid-induced hyperalgesia,OIH)是指大量或者连续应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出现的一种痛阈值降低和/或对正常疼痛刺激的超敏反应为特点的感觉异常现象。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μ受体激动剂,起效迅速,时量半衰期短而恒定,重复用药体内亦无蓄积,由于这些良好的药代动力学特点,瑞芬太尼被广泛用于全身麻醉。但临床研究表明,瑞芬太尼停药后易出现爆发痛和痛觉过敏,手术结束前常需给予小剂量其他阿片类药物来缓解,导致它发生痛觉过敏现象明显频于、强于其他阿片类药物,给术后镇痛以及疼痛治疗增加了难度,也带来了更多并发症。因此如何有效预防、治疗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以及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发生机制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如何有效预防、治疗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还存在不少的争议,目前临床上最普遍的方法是在手术结束前给予小剂量其他阿片类药物,试图减轻瑞芬太尼长时间用药停药后诱发的爆发痛或痛觉过敏。但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仅仅是掩盖了痛觉过敏的现象,并未从本质上消除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的发生。有研究报道,脊髓中的环氧化酶参与了瑞芬太尼所致痛觉过敏的发生,而环氧化酶拮抗剂,如氟比洛芬酯、帕瑞昔布钠等都能有效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也有研究报道认为,其他药物如氯胺酮、可乐定等,对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有比较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但该研究目前还存在争议。对术后使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如硫酸镁,14个多中心前沿性研究进行Meta分析报道认为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拮抗剂不能有效预防瑞芬太尼诱发的术后痛觉过敏。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方法或者手段防治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现象。目前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可能与内源性阿片浓度的减少以及NMDA受体的激活等相关。有研究发现,电针刺激可抑制瑞芬太尼诱发的痛觉过敏。传统医学中针灸的良好疗效已被全球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认可和应用。电针用于慢性疼痛的疗效确定,是一种有效的辅助镇痛方法。近年研究显示,关于针刺镇痛的主要机制,可能是刺激机体释放了内源性阿片类物质、腺苷、5-羟色胺等有关。也有研究报道电针能减轻吗啡耐受。还有研究报道电针刺激足三里穴可以减轻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过敏现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ERK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但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作用及机制还鲜有报道。为此本课题拟通过临床研究探讨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对缓解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有效性及其可能的相关机制。研究目的拟通过观察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刺激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位对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行脾切除术患者术中使用瑞芬太尼麻醉诱发痛觉过敏的影响,并检测患者在不同时间点外周静脉血中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和前列腺素E2(PGE2)等炎性因子水平,探讨其可能机制。研究方法择期拟行脾切除术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80例,年龄1850岁,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4组(n=20):瑞芬太尼组(R组),疏密波+瑞芬太尼组(DR组),连续波形组+瑞芬太尼组(CR组),断续波+瑞芬太尼组(IR组)。针刺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针刺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干预,电针连接至脉冲治疗仪并调节输出波形:分别调节电针刺激参数:疏密波1mA+2/15 Hz,连续波1mA+15 Hz,断续波1mA+0/15 Hz。持续刺激1小时,刺激结束后留针至手术结束。术后观察患者睁眼时间、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等。于术后2h(T1)、12h(T2)、24h(T3)、48h(T4)记录疼痛评分(VAS),T4舒适度评分(BCS)和机械痛域值(QST)。记录四组患者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舒适度评分和切口周围痛阈。记录手术总时间和舒芬太尼用量。记录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发生率。测手术前(T1)、手术后2h(T2)、24h(T3)、48h(T4)时间点血液标本中5-羟色胺、β内啡肽和前列腺素E2的含量。研究结果1.四组术中瑞芬太尼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R组比较,DR组、CR组和IR组舒芬太尼用量减少,舒适度评分和切口周围痛阈升高,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DR组补救镇痛率降低(P<0.05),CR组和I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R组比较,CR组和IR组舒芬太尼用量增多,补救镇痛率升高,舒适度评分和切口周围痛阈降低(P<0.05);CR组和IR组间上述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CR组和IR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时,与R组静息VAS比,CR、IR组无统计学差异,DR组较低(P<0.05)。T2时,R组静息和运动VAS以及术后舒芬太尼用量的均值均比CR组、DR组、IR组高(P<0.05);且与DR组静息VAS比,CR组较高(P<0.05)。T3时,R组静息VAS和瑞芬太尼用量均值比CR组、DR组、IR高(P<0.05);同时,与DR组静息VAS比,CR组、IR组较高(P<0.05);与R组运动VAS比,DR组较低(P<0.05)。T4时,R组静息和运动VAS以及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均值比CR组、DR组、IR组高(P<0.05);与DR组静息和运动VAS和术后舒芬太尼用量均值比,CR组、IR组较高(P<0.05);R组QST和BCS比CR组、DR组、IR组均低(P<0.05);DR组QST和BCS比CR组、IR组均较高(P<0.05)。术后CR、DR、IR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R组低。2.DR组患者血浆中5-HT水平T2、T3时间点含量分别为(133.22±40.65和52.48±51.15)ng/ml,和R组(167.33±55.84和223.28±80.03)ng/ml、CR组(164.14±47.13和217.74±76.45)ng/ml、IR组(163.15±47.15和215.14±75.65)ng/ml相比,DR组明显降低。DR组患者血浆中β-EP水平在T3、T4含量分别是(175.94±44.73)pg/ml和(161.96±34.11)pg/ml,相对于R组(133.22±37.25和127.79±40.54)pg/ml、CR组(136.56±45.81和129.85±36.14)pg/ml、IR组(135.48±44.72和128.95±35.84)pg/ml显着升高(P<0.05)。DR组患者血浆中PGE2水平在T2、T3时间点含量分别是(41±5和40±5)pg/ml,和R组(64±5和62±7)pg/ml、CR组(66±6和62±6)pg/ml、IR(65±6和61±6)pg/ml相比,显着降低。各组中无呼吸抑制和低血压发生。结论电针刺激合谷穴、内关穴、足三里穴和三阴交穴位可抑制瑞芬太尼麻醉诱发痛觉过敏,且疏密波形输出电针刺激效果最佳。其机制可能与电针刺激增加内源性β内啡肽(β-EP)产生,抑制炎症性介质5-羟色胺(5-HT)和前列腺素E2(PGE2)的释放有关。

二、中枢一氧化氮对大鼠电针镇痛作用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枢一氧化氮对大鼠电针镇痛作用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脑CXCL1-CXCR2参与针刺改善AIA大鼠炎性痛的作用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实验一 AIA小鼠血清CXCL1作用部位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实验小结
实验二 针刺调控AIA大鼠疼痛相关脑区CXCL1表达的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实验小结
实验三 AIA大鼠脑中CXCL1/CXCR2参与针刺镇痛的初步机制实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实验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阿片肽及趋化因子参与疼痛调节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2)针刺对膀胱不同状态功能的调节效应及相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综述一 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现状
    一 下尿路概述
    二 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综述二 针灸调节膀胱功能的临床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实验一 急性膀胱炎下体表病变反应点的分布位置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器材
        1.3 实验方法
        1.4 观察指标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二 会阴穴与膀胱相关感觉神经元的分布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器材
        1.3 实验方法
        1.4 观察指标及数据统计
    2 结果
    3 讨论
实验三 不同穴位刺激调控等容性膀胱的效应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节律性排尿收缩
        2.2 刷毛刺激不同穴位对大鼠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及盆神经活动的影响
        2.3 钳夹不同穴位对大鼠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及盆神经活动的影响
        2.4 针刺不同穴位对大鼠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及盆神经活动的影响
        2.5 会阴、阴陵泉的不同刺激效应比较
    3 讨论
        3.1 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相关的周围神经
        3.2 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与神经节段性相关
        3.3 对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与膀胱状态、刺激方式、刺激穴位深度相关
实验四 针刺调控等张性膀胱的效应机制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试剂和实验仪器
        1.3 实验方法
    2 结果
        2.1 盆神经完整时,针刺不同穴位对尿动力学、尿道括约肌肌电、腹下神经及盆神经活动的影响
        2.2 剪断一侧盆神经后,尿动力学的变化
        2.3 剪断一侧盆神经后,针刺会阴穴、阴陵泉穴对等张性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
        2.4 剪断一侧盆神经前后,针刺会阴穴、阴陵泉穴效应比较
    3 讨论
        3.1 膀胱收缩时,尿道括约肌、腹下神经、盆神经的活动
        3.2 等张性膀胱和等容性膀胱的差异
        3.3 盆神经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件

(3)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品及制备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2.实验方法
        2.1 实验动物分组
        2.2 MPS大鼠模型复制
        2.3 MPS大鼠模型制备的评价
        2.4 治疗方法
        2.5 大鼠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的检测
        2.6 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自发电活动频率的检测
    3.样本采集与处理
    4.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激痛点处肌纤维组织形态学检测
    5.ELISA检测大鼠血清PGE2 浓度含量
    6.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脊髓背角中C-fos阳性细胞表达定量
    7.RT-PCR检测大鼠脊髓组织中nNOS基因的表达
    8 统计分析
实验结果
    1.左下肢热缩足潜伏期的变化
    2.各组大鼠自发电位及活动频率的变化
    3.各组大鼠左下肢股内侧肌病理形态学变化
    4.各组大鼠血清中PGE2 浓度的变化
    5.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变化
    6.各组大鼠脊髓组织中n NOS基因表达的变化
讨论
    1.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现代研究
    2.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传统医学研究
    3.MPS的诊断
    4 激痛点与阿是穴和压痛点、腧穴、结筋病灶点的区别与联系
        4.1 激痛点与阿是穴区别与联系
        4.2 激痛点与压痛点区别与联系
        4.3 激痛点与“腧穴”区别与联系
        4.4 激痛点与结筋病灶点区别与联系
    5 针?灸不同方式治疗MPS机制研究
        5.1 针灸不同启动机制的差异
        5.2 传统医学对针刺激痛点的治疗机制的探析
        5.3 现代医学对针刺激痛点治疗机制的探析
        5.4 传统医学对艾灸激痛点治疗机制的探析
        5.5 现代医学对艾灸激痛点治疗机制的探析
    6 MPS大鼠模型制备与疗效评价
        6.1 MPS大鼠模型制备评价
        6.2 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疗效评价
    7 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PGE2 表达的影响
    8.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脊髓背角n NOS表达的影响
    9.针刺、艾灸激痛点对MPS大鼠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影响
小结
结论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基于不同干预方式对于筋膜疼痛综合征防治机制探究与思考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4)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镇痛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前言
第一部分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3 大鼠模型建立
        2.4 大鼠CSR模型造模评价标准
        2.5 分组与处理
        2.6 检测指标与方法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大鼠热刺激诱发痛、机械刺激诱发痛
        3.2 大鼠脊髓神经潜伏期诱发电位
        3.3 四组脊髓背角谷氨酸、前列腺素、NO含量比较
        3.4 四组脊髓背角CGRP受体、AC、VGCC表达比较
    4 小结
第二部分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枢(CNS)小胶质细胞激活-中枢敏化的影响
    1 实验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动物与分组
        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3 大鼠模型建立
        2.4 大鼠CSR模型造模评价标准:
        2.5 分组与处理
        2.6 检测指标与方法
        2.7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各组大鼠热刺激诱发痛、机械诱发痛
        3.2 各组大鼠脊髓神经潜伏期诱发电位
        3.3 各组大鼠C6、C7 脊髓背角CD11b/CR3、GFAP、CX3CR1 受体、CCR2 受体、TLR4、P38-MAPK、NF-κB表达比较
        3.4 六组大鼠C6、C7 脊髓背角IL-1β、IL-6、IL-18、TNF-α表达比较
        3.5 六组大鼠C6、C7 脊髓背角NMDA、AMPA表达比较
    4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分析
    1 中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认识
        1.1 病名及症状
        1.2 病因病机
        1.3 颈椎病与经脉的关系
        1.4 颈椎病与经筋的关系
        1.5 中医治疗颈椎病的研究进展
    2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
        2.1 现代医学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
        2.2 颈椎的解剖学构造
        2.3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病因认识
        2.4 现代医学对颈椎病的治疗
        2.5 电针疗法与神经根型颈椎病
    3 神经根型颈椎病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3.1 中枢敏化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3.2 “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网络信号系统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4 本次研究结果分析
        4.1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伤害性感觉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
        4.2 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枢(CNS)小胶质细胞激活-中枢敏化的影响
    5 不足与展望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进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动态
    参考文献

(5)瑶医九龙十八症汤抗炎镇痛及对胃溃疡(胃热证)的疗效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胃溃疡的研究概况
        1.1 现代医学对胃溃疡发病机制的认识
        1.2 胃溃疡的临床研究进展
    2 中医学对胃溃疡的研究概况
        2.1 胃溃疡病名病位源流考
        2.2 胃溃疡的病因病机
        2.3 胃溃疡的中医辨证治疗
    3 瑶医学对胃溃疡的研究概况
        3.1 病因病机
        3.2 治疗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1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稠膏的制备
        1.1 实验材料
    2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急性毒性实验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实验结果
        2.4 分析讨论
    3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镇痛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
        3.2 实验方法
        3.2.1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冰醋酸致小鼠扭体的影响
        3.2.2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热板致小鼠疼痛的影响
        3.3 统计学分析
        3.4 实验结果
        3.5 分析讨论
    4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抗炎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4.1 实验材料
        4.2 实验方法
        4.2.1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的影响
        4.2.2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影响
        4.2.3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蛋清致大鼠足趾肿胀的影响
        4.2.4 九龙十八症汤提取物对大鼠棉球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4.3 统计学分析
        4.4 实验结果
        4.5 分析讨论
    5 大鼠胃溃疡(胃热证)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5.1 实验材料
        5.2 实验方法
        5.3 实验结果
        5.4 实验模型的选择和改良
    6 九龙十八症汤对胃溃疡(胃热证)大鼠的疗效评价
        6.1 实验材料
        6.2 实验方法
        6.3 统计学分析
        6.4 实验结果
        6.5 分析讨论
        6.5.1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6.5.2 九龙十八症汤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6.5.3 九龙十八症汤对胃溃疡(胃热证)作用的机理探讨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缩略词表或索引
综述 中医药治疗胃溃疡的实验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6)理筋手法对兔颈后肌静力性损伤的修复作用和镇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实验材料
    2.研究方法
    3.统计学分析
结果
    1.模型评估(图 2)
    2.理筋手法对实验兔颈后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图 3)
    3.理筋手法对实验兔颈后肌超微结构的影响(图 4)
    4.理筋手法对实验兔颈后肌免疫组织化学表达
    5.理筋手法对实验兔中枢(脊髓、下丘脑)镇痛物质的影响
    6.理筋手法对实验兔外周组织(血清、软组织)疼痛物质的影响
讨论
    1.模型制备及评价
    2.造模时间与观察时间的选择
    3.对理筋手法的认识
    4.理筋手法对骨骼肌组织结构的影响
    5.理筋手法对骨架蛋白的影响
    6.理筋手法对中枢疼痛物质的影响
    7.理筋手法对外周疼痛物质的影响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手法镇痛机制的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介

(7)丹参酮ⅡA调控JNK/c-Jun信号通路缓解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吗啡耐受的机制
        1.1.1 阿片受体脱敏
        1.1.2 MAPK信号通路
        1.1.3 神经胶质细胞激活
        1.1.4 趋化因子
    1.2 吗啡耐受的现代医学治疗进展
        1.2.1 阿片受体拮抗剂
        1.2.2 神经胶质细胞激活抑制剂
        1.2.3 N-甲基-D-天氡氨酸受体抑制剂
        1.2.4 他汀类药物
        1.2.5 胆碱酯酶抑制剂
        1.2.6 神经胶质细胞激活抑制剂
    1.3 吗啡耐受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1.3.1 针灸
        1.3.2 芍药
        1.3.3 姜黄
        1.3.4 苦参
        1.3.5 丹参
    1.4 本论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体内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2.2.2 实验动物
        2.2.3 慢性吗啡镇痛耐受大鼠模型的建立
        2.2.4 动物分组
        2.2.5 测痛方法
        2.2.6 ELISA法检测脊髓IL-1β、IL-6和TNF-A水平
        2.2.7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2.2.7.1 样本的制备
        2.2.7.2 Western blot试剂配制
        2.2.7.3 蛋白提取(所有操作均在冰上进行)
        2.2.7.4 BCA法测蛋白浓度
        2.2.7.5 蛋白的电泳与处理
        2.2.8 统计学分析
    2.3 结果
        2.3.1 丹参酮ⅡA对吗啡镇痛耐受模型大鼠镇痛作用的影响
        2.3.2 丹参酮ⅡA对大鼠脊髓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2.3.3 丹参酮ⅡA对大鼠脊髓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标志物GFAP的影响
        2.3.4 丹参酮ⅡA对大鼠脊髓p-JNK、p-c-Jun的影响
    2.4 讨论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体外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2.2 原代星形胶质细胞的分离与培养
        3.2.3 分组与给药
        3.2.4 ELISA法检测IL-1β、IL-6和TNF-A水平
        3.2.5 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3.2.6 统计学分析
    3.3 结果
        3.3.1 丹参酮ⅡA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标志物GFAP的影响
        3.3.2 丹参酮ⅡA对大鼠IL-1β、IL-6和TNF-α的水平影响
        3.3.3 丹参酮ⅡA对星形胶质细胞JNK-c-Jun信号通路的影响
    3.4 讨论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8)WNT信号通路介导电针干预CCI大鼠模型及其与nNOS关系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写词索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电针肾俞穴对CCI大鼠模型行为学效应观察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与设备
        1.3 主要试剂与材料
        1.4 动物模型制备
        1.5 分组与治疗
    2.取材
    3.机械缩足痛阈值测定
    4.Western Blot实验步骤
        4.1 总蛋白的提取
        4.2 蛋白浓度的测定
        4.3 蛋白变性
        4.4 SDS-PAGE胶的制备
        4.5 电泳分离
        4.6 电转移
        4.7 封闭
        4.8 一抗
        4.9 显色曝光
    5.ELISA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
        5.1 试剂盒组成
        5.2 试剂的准备
        5.3 手工洗板
        5.4 操作步骤
        5.5 结果判断
    6.统计方法
    7.结果
        7.1 机械痛阈在各组大鼠中的差异
        7.2 Western blot各组大鼠脊髓中p65 的表达
        7.3 ELISA结果
    8.分析与讨论
        8.1 坐骨神经痛动物模型的选择
        8.2 对于本实验的动物行为学结果分析
        8.3 炎症因子、p65与坐骨神经痛的关系
        8.4 实验结果分析
第二部分 电针CCI大鼠模型脊髓WNT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与nNOS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仪器与设备
        1.3 主要试剂与材料
        1.4 动物模型制备
        1.5 分组与治疗
    2.取材
    3.机械缩足痛阈的测定
    4.Wstern blot实验步骤
    5.实时荧光定量PCR
        5.1 引物序列
        5.2 实验步骤
    6.统计学分析
    7.结果
        7.1 机械痛阈在各组大鼠中的差异
        7.2 Western blot各组大鼠脊髓中nNOS的表达水平
        7.3 各组脊髓中nNOS m RNA的表达
        7.4 Western blot各组大鼠脊髓中β-连环蛋白、Wnt3a的表达水平
        7.5 各组大鼠脊髓中β-连环蛋白、wnt3am RNA的表达
    8.分析和讨论
        8.1 WNT信号通路与坐骨神经痛
        8.2 wnt信号通路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8.3 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与坐骨神经痛的关系
        8.4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
        8.5 nNOS与 WNT信号通路的关系
        8.6 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与坐骨神经痛的关系
        8.7 西医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8.8 中医对坐骨神经痛的认识
        8.9 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痛的实验分析
创新点
结论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神经元型一氧化合酶(nNOS)与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已发表及录用论文
在校期间参加学术会议及参与编写着作

(9)电针刺激通过下调糖皮质激素受体降低Nav1.7的表达缓解大鼠炎性痛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文献研究
    1.1 慢性炎性疼痛研究概况
        1.1.1 慢性炎性痛的产生过程
        1.1.2 慢性炎性痛的发生机制
    1.2 电针治疗慢性炎性痛的机制研究进展
        1.2.1 电针治疗慢性炎性痛的中枢机制
        1.2.2 电针治疗慢性炎性痛的外周机制
    1.3 小结
第2章 实验研究
    2.1 材料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分组
        2.1.3 实验材料
    2.2 方法
        2.2.1 足底炎性痛模型的建立
        2.2.2 行为学检测
        2.2.3 脊髓蛛网膜下腔置管
        2.2.4 干预方法
        2.2.5 ELISA技术
        2.2.6 Western blot技术
        2.2.7 qPCR技术
        2.2.8 免疫荧光技术
    2.3 数据分析
    2.4 结果
        2.4.1 电针刺激对足底炎性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2.4.2 电针刺激对足底炎性痛大鼠DRG中Nav1.7表达的影响
        2.4.3 电针刺激对足底炎性痛大鼠抑郁样情绪的影响
        2.4.4 电针刺激对足底炎性痛大鼠血清皮质酮的影响
        2.4.5 电针刺激对足底炎性痛大鼠DRG中GR表达的影响
        2.4.6 鞘内注射GR拮抗剂对足底炎性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2.4.7 鞘内注射GR拮抗剂对大鼠DRG中Nav1.7蛋白表达的影响
        2.4.8 鞘内注射GR sense或GR antisense对足底炎性痛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2.4.9 DRG中Nav1.7与GR共标
        2.4.10 电针刺激联合鞘内注射GR sense或GR antisense对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
        2.4.11 电针刺激联合鞘内注射GR sense或GR antisense对Nav1.7表达的影响
    2.5 结论
    2.6 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10)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对瑞芬太尼麻醉诱发痛觉过敏的作用及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1 麻醉设备及药物
    1.1.2 研究对象
    1.1.3 研究分组
    1.1.4 麻醉方法
    1.1.5 电针刺激(Electroacupuncture Stimulation,EAS)方法
    1.1.6 术前及术中数据监测
    1.1.7 采集数据
    1.1.8 统计学处理
1.2 结果
    1.2.1 四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
    1.2.2 四组患者术中MAP和 HR比较
    1.2.3 四组患者术后48 h内舒芬太尼用量、补救镇痛率和术后48 h时舒适度评分、切口周围痛阈的比较
    1.2.4 四组患者麻醉恢复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1.2.5 四组患者术后VAS比较
    1.2.6 四组患者术后48 小时QST和 BCS比较
    1.2.7 四组患者血浆中β-EP,5-HT和 PGE2 比较
1.3 讨论
    1.3.1 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可能机制
    1.3.2 电针镇痛
    1.3.3 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对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的作用
    1.3.4 β-EP、5-HT和PGE2
    1.3.5 本研究的创新、局限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综述 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及其诱发痛觉过敏的可能机制
    综述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中枢一氧化氮对大鼠电针镇痛作用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脑CXCL1-CXCR2参与针刺改善AIA大鼠炎性痛的作用和机制研究[D]. 李艳伟.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针刺对膀胱不同状态功能的调节效应及相关机制研究[D]. 赵君.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1(02)
  • [3]针刺、艾灸不同方式干预激痛点治疗慢性肌筋膜疼痛综合征实验研究[D]. 姜志鹏.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1(02)
  • [4]电针颈夹脊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中枢神经元-胶质细胞-趋化因子镇痛机制的研究[D]. 蒋学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5]瑶医九龙十八症汤抗炎镇痛及对胃溃疡(胃热证)的疗效与机制研究[D]. 包富龙.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1(02)
  • [6]理筋手法对兔颈后肌静力性损伤的修复作用和镇痛机制研究[D]. 李嫚嫚. 宁夏医科大学, 2021(02)
  • [7]丹参酮ⅡA调控JNK/c-Jun信号通路缓解吗啡耐受的机制研究[D]. 汪佳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3)
  • [8]WNT信号通路介导电针干预CCI大鼠模型及其与nNOS关系的机制研究[D]. 郑明岳.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2)
  • [9]电针刺激通过下调糖皮质激素受体降低Nav1.7的表达缓解大鼠炎性痛的机制研究[D]. 罗慧颖.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 [10]不同电针输出波形对瑞芬太尼麻醉诱发痛觉过敏的作用及机制[D]. 陈云.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标签:;  ;  ;  ;  ;  

中枢一氧化氮对电针大鼠镇痛作用影响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