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罗布麻片质量标准鉴别方法的改进

复方罗布麻片质量标准鉴别方法的改进

一、复方罗布麻片质量标准鉴别方法的改进(论文文献综述)

谢美晓,陈家仪,谢思敏,栗建明[1](2022)在《复方罗布麻片Ⅰ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优化复方罗布麻片Ⅰ中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以盐酸异丙嗪、防己对照药材、粉防己碱、防己诺林碱为指标成分,将现行两个薄层鉴别方法合并,对展开系统进行改进。结果在薄层色谱中,供试品与对照品在相应的位置上,有清晰的相同颜色斑点,阴性无干扰。结论本方法简单易行,专属性好,重现性好,准确度高,可作为复方罗布麻片Ⅰ的鉴别方法。

张嫱[2](2021)在《中药固体制剂溶出行为模型化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固体制剂已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中药剂型,其质量一致性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而体外溶出实验不仅可以指导新制剂的研发、优化生产工艺,更能有效地评价中药产品质量的一致性。一旦通过体外溶出实验对药品的设计空间进行全面、彻底地探索,它就可以作为控制策略的基础,并且也有助于实现实时放行测试(Real Time Release Testing,RTRT)。但常规的体外溶出实验不仅浪费物料和人力时间,更主要的是其具有破坏性,且无法通过实验结果追溯影响其溶出行为的关键囚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中药固体制剂溶出行为研究的新思路,本论文对中药固体制剂溶出行为模型化研究方法展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不同来源复方丹参片溶出行为比较研究采用多条溶出曲线比较不同厂家、不同批号复方丹参片中7种指标成分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以评价片剂质量。采用桨法进行溶出度试验,以pH=1.2盐酸盐缓冲液、pH=4.0醋酸盐缓冲液、纯水和pH=6.8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转速75 rpm,超高效液相色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UPLC)测定各取样点7种指标成分含量,计算累计溶出率,绘制累计溶出曲线并对溶出曲线进行模型拟合。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复方丹参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及溶出曲线拟合方程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在同一溶出介质下的溶出存在一定差异且不同指标成分在同一溶出介质中的溶出不同步;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片剂在同一溶出介质中其溶出行为有差异且受pH影响较大。说明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复方丹参片质量存在差异,为其制备工艺改进及批次一致性评价提供了依据。2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盐酸青藤碱缓释片溶出行为预测方法以自制盐酸青藤碱缓释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Fourier-transform Near Infrared,FT-NIR)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预测其溶出行为。按实验设计制备盐酸青藤碱缓释片,采集片剂近红外光谱并进行建模。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多元散射校止(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S avitzky-Golay 平滑(S-G)、标准正则变换(Standard Normal Variate Transformation,SNV)、一阶导数(First Derivative,1D)等;建模方法采用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ack-propag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BP-ANN)和偏最小二乘法(Partial Least Squares,PLS)。片剂样品的“MSC-PLSR”模型性能最佳,预测集样品溶出曲线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差异因子f1和相似因子f2基本符合相应要求;两组溶出曲线的拟合方程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显示两组结果无显着性差异。说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为预测自制盐酸青藤碱缓释片溶出行为提供一种快速、有效的方法。3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盐酸青藤碱缓释片溶出行为预测方法采用NIR光谱和显微拉曼光谱分别采集180批盐酸青藤碱缓释片压片前的混料粉末。基于不同预处理方法和特征变量筛选结果确定最佳主成分数并与处方配比、工艺参数进行多源数据融合,建模方法选用BP-ANN和PLS法。NIR光谱建模结果确定最佳主成分数为11,显微拉曼光谱最佳主成分数为13。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建模结果显示“NIR+Formulation+CPPs”与“NIR+Raman+Formulation+CPPs”结果性能相似,且变量投影重要性分析值(VIP)显示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的含量为自制盐酸青藤碱缓释片溶出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预测集样品溶出曲线实测值和预测值的差异因子f1和相似因子f2以及拟合方程参数配对t检验均显示出结果无显着性差异。结果证明,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可有效将产品质量控制前移至混料粉末,为中药固体制剂溶出行为的模型化研究提供一定数据基础和方向。综上,本论文基于光谱技术、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和相关化学计量学分析技术,从复方固体制剂中发现问题,以含有单一原料药的中药固体制剂入手,将质量控制过程从片剂前移至粉末,对中药固体制剂的溶出行为进行预测,建立了有效、快速的中药固体制剂溶出行为预测方法,实现了对其溶出行为的模型化研究,对中药固体制剂溶出行为的模型化研究发展提供思路,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谢思敏,刘主洁,侯惠婵,顾利红[3](2020)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检查复方罗布麻片Ⅰ中掺伪大花罗布麻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建立检查复方罗布麻片Ⅰ中罗布麻叶非法掺伪大花罗布麻叶的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方法采用HPLC-DAD法,以白麻苷、金丝桃苷为指标成分,检查复方罗布麻片Ⅰ中大花罗布麻叶掺伪的情况。结果白麻苷、金丝桃苷进样量分别在1.135~56.762 ng和1.073~53.674 ng(r=1.000 0,n=6)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06%和99.53%,RSD分别为1.33%和0.43%(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可快速检查复方罗布麻片Ⅰ中罗布麻叶掺伪大花罗布麻叶的情况。

肖柳君[4](2020)在《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研究》文中认为复方黄甘颗粒(FHG)由6味中药(大黄、黄芪、炙甘草、干姜、北柴胡、附子)组成,拟开发为《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的中药6类新药,旨在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中药复方新药作为中药新药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乃至今后中药新药研发的重点。面对很多重大疑难疾病、慢性病、流感病毒性疾病等,西医西药治疗效果不佳,毒副作用严重,而中医药在各方面具有独特的治疗价值。中药复方新药则极大地体现中医中药的特色,依托中医的辨证施治和整体观思想的融合,中药复方新药必将取得更大的突破。本文以复方黄甘颗粒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方中六味中药进行质量研究,建立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最后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复方黄甘颗粒有效活性成分,为使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的制定更具合理性。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复方黄甘颗粒饮片质量标准研究:对各批次的六味饮片照2015版一部药典要求进行检测,鉴于方中君药黄芪中黄芪甲苷含量低、重复性差等问题,通过对不同洗脱体积的40%乙醇进行考察、D101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流速、10种D101大孔吸附树脂泄漏曲线进行考察,以及对索氏回流后药材残渣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发现在供试品的制备过程中洗脱流速、D101大孔树脂的选择、提取方式等问题值得商榷。另外,通过借鉴黄芪薄层鉴别方法,对比D101大孔吸附树脂与中性氧化铝柱层析两种不同制样方法对黄芪样品中黄芪甲苷含量的影响,为往后更合理地控制黄芪饮片的质量奠定基础。(2)复方黄甘颗粒中间体质量标准研究:对复方黄甘颗粒中间体中大黄、炙甘草、黄芪进行薄层摸索,建立大黄、炙甘草鉴别方法,对中间体中活性成分黄芪甲苷进行方法学研究,为复方黄甘颗粒成品的质量奠定基础。同时,以总蒽醌为研究对象,对五种蒽醌类成分在煎煮液、浓缩液、喷干粉中量质传递情况进行考察,为复方黄甘颗粒制剂工艺稳定性提供支撑。(3)复方黄甘颗粒成品质量标准研究:建立复方黄甘颗粒成品中大黄、炙甘草、干姜薄层鉴别方法,对其中的双酯型乌头碱进行了限量检查,采用液相色谱建立复方黄甘颗粒成品中主要活性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黄芪甲苷、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建立复方黄甘颗粒指纹图谱,以控制颗粒剂的质量。明确从饮片源头到成品制剂有效成分群量质传递规律,进一步说明该制剂工艺稳定、可靠。同时,也为中药复方新药的量质传递规律研究提供研究思路与方法。(4)网络药理学研究:以复方黄甘颗粒为研究对象,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复方黄甘颗粒“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为复方黄甘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潜在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预测黄芪甲苷、大黄素等活性成分与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紧密相关,为复方黄甘颗粒指标成分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进行验证分析。结论:本文通过对六味饮片进行研究,并建立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草案,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得复方黄甘颗粒发挥治疗作用的有效成分,进一步验证复方黄甘颗粒指标成分选择合理性,同时为中药复方新药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刘倩倩[5](2018)在《复方罗布麻片Ⅰ的质量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药品质量控制在药物研发与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复方罗布麻片Ⅰ现行标准质控单一,本文通过建立复方罗布麻片Ⅰ中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及残留溶剂的考察,对该复方制剂进行质量研究;同时对罗布麻叶进行研究,比较不同产地罗布麻叶之间的差异,为复方罗布麻片Ⅰ的质量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液相色谱法对复方罗布麻片Ⅰ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进一步验证上述方法的准确性;采用桨法进行溶出度实验,通过HPLC法测定各溶出组分的含量;采用气相色谱法研究复方罗布麻片Ⅰ的残留溶剂;建立罗布麻叶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中有效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运用分析软件进一步分析比较各产地罗布麻叶的差异。结果:依据复方罗布麻片Ⅰ现行标准中质控指标的规定,四个厂家12批样品均符合规定;根据处方组成,实验结果发现,六种化学成分中除去硫酸双肼屈嗪外,其余五种成分均符合规定;通过气相色谱法对复方罗布麻片Ⅰ及其原料氢氯噻嗪中的三种有机溶剂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该制剂及其原料中无甲醇和乙酸乙酯残留,部分厂家制剂中含有乙醇。罗布麻叶HPLC指纹图谱分析,结果表明10批罗布麻叶大致可分为两类,产地新疆和产地湖南归为一类,产地天津和产地河北可归为一类,且有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本课题对复方罗布麻片Ⅰ中六种化学成分以及药材罗布麻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HPLC和UPLC分别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六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以及溶出度、残留溶剂的考察,为该复方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数据参考。对罗布麻叶指纹图谱的分析和其中有效成分含量差异的比较,为进一步控制该复方制剂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蔡俊龙[6](2014)在《复方罗布麻叶降压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处方进行包括提取工艺,成型工艺及质量标准在内的系统性实验研究,以确定其最佳工艺及制剂质量控制标准。[方法]以挥发油的提油率为指标,优选野菊花挥发油提取工艺。以蒙花苷的浸出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野菊花饮片最佳醇提工艺。以金丝桃苷的浸出量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罗布麻叶等四味饮片最佳水提工艺。以蒙花苷及金丝桃苷含量为指标,对比研究真空干燥与喷雾干燥,确定最佳干燥工艺。通过对比实验,优选胶囊剂的最佳成型工艺条件。采用薄层层析法(TLC)、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胶囊进行了质量控制研究。[结果]挥发油工艺选择:药材加6倍量水,提取4h。醇提工艺选择:80%乙醇提取三次,加醇量分别为10、8、8倍,提取时间分别为2.0、1.5、1.5h。水提工艺选择:加水浸泡1.5h,提取三次,加水量分别为12、10、10 倍,提取时间为 1.0、0.5、0.5h。干燥工艺选择:醇提部分60℃减压真空干燥,水提部分70℃减压真空干燥。成型工艺选择:选择淀粉为辅料,以95%乙醇为润湿剂制颗粒,胶囊内含物临界相对湿度约为69%。采用薄层层析法对胶囊中野菊花、槐花、夏枯草3味饮片进行了鉴别。采用HPLC法建立了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结论]在制备工艺中,通过单因素考察法确定了挥发油提取工艺;采用正交实验优选出了醇提工艺及水提工艺。并且对每一个工艺进行了验证实验,以用来表明实验所选工艺路线可行,并且稳定、可靠。建立了制剂中野菊花、槐花、夏枯草饮片的TLC鉴别方法,金丝桃苷含量测定方法。可很好地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孙鲁江,王乃东[7](2012)在《复方罗布麻片(Ⅰ)中氢氯噻嗪的含量测定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氢氯噻嗪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用C18柱(4.6mm×200mm,5μm),采用乙腈:水(88:1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71nm。结果氯噻嗪在4~50μg/ml的浓度范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6),平均回收率为99.6%。结论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并获得了满意的测定结果。

郭凡岭,申凤菊,申海荣[8](2010)在《HPLC法测定复方罗布麻片中绿原酸和蒙花苷的含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复方罗布麻片中绿原酸和蒙花苷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以乙腈-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为30℃,绿原酸的紫外检测波长为326nm,蒙花苷的紫外检测波长为334nm,流速为1.0mL.min-1。结果绿原酸进样量在0.1629~0.814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24%,RSD为1.27%(n=6);蒙花苷进样量在0.0782~0.391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8.02%,RSD=1.27%(n=6)。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切实可行,获得了满意的测定结果。

孙莉[9](2008)在《复方罗布麻片(Ⅱ)质量标准的改进》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复方罗布麻片(Ⅱ)的质量标准进行改进。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复方罗布麻片(Ⅱ)中的罗布麻与野菊花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复方罗布麻片(Ⅱ)中的粉防己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强;含量测定粉防己碱在1.230 ̄9.84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3%;RSD分别为0.32%。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可准确、可靠,可用于该制剂质量标准的提高。

周艳[10](2020)在《醋曲片的药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脂血症导致的心血管疾病在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其造成血脉壁的淤积,极易产生急性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为了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降脂治疗和预防势在必行。近年来,来源天然的降脂产品备受消费者的关注。本研究制备的醋曲片由醋粉、红曲和芦荟组成,用于降血脂,其疗效确切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制剂中醋粉和红曲以粉末入药,芦荟经醇提浓缩干燥之后入药。首先对芦荟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提取法,选取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液料比为考察因素,以黄酮类化合物的吸光度值(R1)和浸膏得率(R2)为评价指标,采用响应曲面法对芦荟中总黄酮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65%乙醇作提取溶剂,液料比为20:1,回流提取4 h,对提取液中的乙醇进行回收,浓缩物于60℃烘箱中干燥。醋曲片片芯的制备采用湿法制粒压片,通过单因素考察发现崩解剂用量、润湿剂浓度和干燥温度对片芯质量影响较大,因此以上述三种变量为考察因素,以片芯的崩解时间、硬度、外观和压片前颗粒的休止角等指标的综合评分作为成型工艺的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崩解剂用量、润湿剂浓度和干燥温度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优片芯(1000片)处方为:醋粉(470 g),红曲(200 g),芦荟(280 g),预胶化淀粉(75 g),聚乙烯吡咯烷酮(25 g),85%乙醇溶液(适量),滑石粉(10 g)。醋曲片中含挥发性和易吸湿性成分,因此片剂外包薄膜衣。选取包衣温度、包衣液供给速率和包衣增重三个变量为考察因素,以所得包衣片的合格率和崩解时间作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案,对选取的三个包衣工艺参数进行筛选。确定了最佳包衣工艺为:取适量薄膜包衣预混剂于纯化水中溶解,制得固含量为12%的包衣液,包衣温度为45℃,包衣液供给速率为4 mL/min,包衣增重为3%。本研究建立了醋曲片的质量标准:采用显微鉴别法和薄层色谱法对醋曲片中的红曲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醋曲片中的芦荟进行定性鉴别,以上药材均检出且特征明显。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醋曲片中总洛伐他汀的含量,经方法学验证,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规定,本研究建立的定性、定量方法准确可靠。本论文确立了醋曲片的最佳制备工艺,经中试试验验证,工艺稳定可行。醋曲片中的洛伐他汀含量高,用于降血脂疗效显着,因此以总洛伐他汀作为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经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及长期试验考察,结果表明,醋曲片稳定性良好。

二、复方罗布麻片质量标准鉴别方法的改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复方罗布麻片质量标准鉴别方法的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1)复方罗布麻片Ⅰ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1.3 对照品及样品来源
2 方法与结果
    2.1 原标准薄层鉴别
        2.1.1 盐酸异丙嗪
        2.1.2 粉防己碱
        2.1.3
    2.2 改进后的复方罗布麻片Ⅰ薄层鉴别方法
        2.2.1 供试品溶液及对照药材溶液的制备
        2.2.2 薄层色谱条件及结果
        2.2.3 耐用性考察
3 讨论
4 结果与结论

(2)中药固体制剂溶出行为模型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不同来源复方丹参片溶出行为比较研究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对照品储备液及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2.2 复方丹参片中7种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3 复方丹参片的体外溶出实验
        2.4 复方丹参片中7种指标成分的含量测定
        2.5 溶出曲线的拟合方程
    3. 结果与讨论
        3.1 含量测定方法的系统适应性试验
        3.2 同一厂家不同批号复方丹参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
        3.3 不同厂家复方丹参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
        3.4 复方丹参片中指标成分的溶出曲线拟合方程
        3.5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盐酸青藤碱缓释片溶出行为预测方法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盐酸青藤碱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2 盐酸青藤碱缓释片样品准备和实验条件
        2.3 盐酸青藤碱缓释片近红外光谱数据采集
        2.4 盐酸青藤碱缓释片的体外溶出实验
        2.5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讨论
        3.1 盐酸青藤碱溶出度测定的系统适应性试验
        3.2 盐酸青藤碱缓释片溶出实验结果
        3.3 PLSR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4 BP-ANN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3.5 预测集样品溶出行为的预测结果
        3.6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技术的盐酸青藤碱缓释片溶出行为预测方法
    1. 材料与仪器
        1.1 材料
        1.2 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盐酸青藤碱缓释片溶出实验
        2.2 盐酸青藤碱缓释片压片前混料粉末近红外光谱采集
        2.3 盐酸青藤碱缓释片压片前混料粉末显微拉曼光谱采集
        2.4 数据分析方法
        2.5 多源数据融合技术
    3. 结果分析
        3.1 盐酸青藤碱缓释片混料粉末的样本集划分
        3.2 近红外光谱及显微拉曼光谱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3.3 近红外光谱及显微拉曼光谱的特征变量筛选
        3.4 基于PLSR模型的多源数据融合
        3.5 基于BP-ANN的多源数据融合
        3.6 预测集样品的溶出行为的预测结果
        3.7 讨论
    4. 小结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综述 中药固体制剂溶出行为研究进展
    1. 前言
    2. 影响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的因素
        2.1 剂型对溶出度的影响
        2.2 制剂处方对溶出度的影响
        2.3 制备工艺对溶出度的影响
    3. 中药固体制剂溶出度测定及评价方法
        3.1 基于中药制剂物质组释放/溶出动力学的溶出度测定
        3.2 基于生物效价检测的溶出度测定
        3.3 光谱成像技术
        3.4 电位分析法
    4.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3)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检查复方罗布麻片Ⅰ中掺伪大花罗布麻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2.2 溶液制备
    2.3 方法学考察
    2.4 样品含量测定
    2.5 HPLC-M S法确证
3 讨论
    3.1 色谱条件选择
    3.2 样品中掺伪情况
    3.3 方法评价

(4)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文献综述
第一章 黄芪饮片黄芪甲苷含量测定方法探讨
    1 实验材料
        1.1 仪器
        1.2 试药
        1.3 样品信息
    2 方法与结果
        2.1 液相色谱条件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2.3 供试品溶液制备
        2.4 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测定
        2.5 对方法1(药典方法)进行考察
        2.5.1 不同洗脱体积的40%乙醇进行考察
        2.5.2 对D101大孔吸附树脂洗脱溶剂洗脱流速单因素考察
        2.5.3 D101大孔吸附树脂泄漏曲线考察
        2.5.4 对索氏提取器中回流完的饮片残渣进行考察
        2.6 方法2方法学考察
        2.7 不同批次黄芪饮片含量测定
        2.8 不同中性氧化铝与填料考察
    3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复方黄甘颗粒饮片质量相关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大黄饮片质量研究
        2.1 样品信息
        2.2 总蒽醌、游离蒽醌含量测定
        2.3 小结
    3 炙甘草饮片质量研究
        3.1 样品信息
        3.2 甘草苷、甘草酸含量测定
        3.3 小结
    4 北柴胡饮片质量研究
        4.1 样品信息
        4.2 柴胡皂苷a、柴胡皂苷b含量测定
        4.3 小结
    5 黑顺片质量研究
        5.1 样品信息
        5.2 黑顺片含量、限量测定结果
        5.3 小结
    6 干姜质量研究
        6.1 样品信息
        6.2 6-姜辣素含量测定
        6.3 小结
    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复方黄甘颗粒中间体质量标准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样品制法
    3 复方黄甘颗粒中间体薄层鉴别研究
        3.1 大黄薄层鉴别
        3.2 甘草薄层鉴别
        3.3 黄芪薄层鉴别
    4 复方黄甘颗粒中间体黄芪甲苷含量测定研究
        4.1 液相色谱条件
        4.2 样品溶液制备
        4.3 方法学验证
    5 复方黄甘颗粒制备工艺全过程总蒽醌含量稳定性研究
        5.1 液相色谱条件
        5.2 样品溶液制备
        5.3 总蒽醌含量测定结果与分析
    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性状鉴别
    3 复方黄甘颗粒薄层鉴别
        3.1 大黄薄层鉴别
        3.2 甘草薄层鉴别
        3.3 干姜薄层鉴别
    4 检查
        4.1 乌头碱限量检查
        4.2 一般检查
    5 复方黄甘颗粒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研究
        5.1 总蒽醌含量测定
        5.2 甘草苷、甘草酸的含量测定
        5.3 黄芪甲苷含量测定
    6 复方黄甘颗粒指纹图谱研究
        6.1 色谱条件
        6.2 对照品溶液制备
        6.3 供试品溶液制备
        6.4 方法学考察
        6.5 分析与讨论
    7 复方黄甘颗粒标志性成分质量传递规律研究
    8 本章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复方黄甘颗粒网络药理学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工具
        1.2 化学成分的搜集与筛选
        1.3 复方黄甘颗粒治疗CRF作用靶点筛选
        1.4 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的构建
        1.5 “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构建
        1.6 靶点生物功能富集分析与作用通路富集分析
    2 结果
        2.1 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2.2 中药有效成分与疾病靶点的Venny分析
        2.3 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分析
        2.4 “单味药-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疾病”网络构建与分析
        2.5 GO(Gene Ontology)富集分析
        2.6 KEGG代谢通路富集分析
        2.7 复方黄甘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的成分与作用机制文献验证
        2.8 靶点通路分析
        2.9 FHG治疗CRF潜在Q-marker预测
    3 本章小结与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附表

(5)复方罗布麻片Ⅰ的质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 立题依据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复方罗布麻片Ⅰ中6组分的含量测定
    一、HPLC双波长法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6组分的含量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溶液的制备
        2.3 专属性试验
        2.4 线性关系考察
        2.5 精密度试验
        2.6 稳定性试验
        2.7 重复性试验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2.9 样品含量测定
        3 含量均匀度试验
        3.1 溶液的配制
        3.2 试验结果
        4 结果与讨论
        4.1 结果
        4.2 讨论
    二、UPLC双波长法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中6组分的含量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溶液的制备
        2.3 专属性试验
        2.4 线性关系考察
        2.5 精密度试验
        2.6 稳定性试验
        2.7 重复性试验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2.9 样品含量测定
        3 结果
第三章 复方罗布麻片Ⅰ的溶出度考察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
        2.1 溶出方法考察
        2.2 辅料干扰试验
        2.3 溶液的制备
        2.4 线性关系考察
        2.5 精密度试验
        2.6 稳定性试验
        2.7 重复性试验
        2.8 回收率试验
        2.9 样品溶出度测定
    3 结果
第四章 顶空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复方罗布麻片Ⅰ及其原料氢氯噻嗪中3种有机溶剂的残留量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溶液的制备
        2.3 系统适用性试验
        2.4 线性关系考察
        2.5 精密度试验
        2.6 稳定性试验
        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2.8 样品残留溶剂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结果
        3.2 讨论
第五章 罗布麻叶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色谱条件的优化
        2.3 提取条件的选择
        2.4 参照物的选择
        2.5 溶液的制备
        2.6 精密度试验
        2.7 稳定性试验
        2.8 重复性试验
        2.9 指纹图谱的建立
    3 指纹图谱分析
        3.1 共有指纹峰标定
        3.2 指纹图谱的聚类分析
        3.3 指纹图谱的主成分分析
        3.4 色谱峰的重叠率
        3.5 相似度评价
    4 结果
第六章 HPLC法测定罗布麻叶中6组分的含量
    1 仪器与试药
    2 方法
        2.1 色谱条件
        2.2 溶液的制备
        2.3 系统适用性试验
        2.4 线性关系考察
        2.5 精密度试验
        2.6 稳定性试验
        2.7 重复性试验
        2.8 加样回收率试验
        2.9 样品含量测定
    3 结果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复方罗布麻叶降压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复方罗布麻叶降压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1 药品、试药与仪器
        1.1 药品与试药
        1.2 仪器
    2 提取工艺路线设计
        2.1 处方分析
        2.2 工艺路线图
    3 提取工艺条件的优选
        3.1 挥发油的提取研究
        3.2 野菊花醇提工艺条件的研究
        3.3 罗布麻叶、槐花等四味饮片水提工艺条件的考察
    4 干燥工艺考察
        4.1 减压真空干燥工艺
        4.2 喷雾干燥
        4.3 两种干燥方法的比较
    5 成型工艺的研究
        5.1 辅料的筛选
        5.2 制粒及润湿剂的考察
        5.3 粉末与颗粒性质的比较
        5.4 颗粒临界相对湿度(CRH)测定
        5.5 颗粒堆密度的测定
        5.6 胶囊的填装
    6 小结
第二章 成品的质量标准研究
    1 药品、试药与仪器
        1.1 仪器
        1.2 试剂
        1.3 对照品
    2 鉴别方法的建立
        2.1 野菊花的薄层鉴别
        2.2 槐花的薄层鉴别
        2.3 夏枯草的薄层鉴别
    3 含量测定
        3.1 色谱条件的选择
        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3.3 干扰试验
        3.4 线性关系的考察
        3.5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3.6 精密度试验
        3.7 稳定性试验
        3.8 重复性试验
        3.9 加样回收率试验
        3.10 三批样品测定
讨论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7)复方罗布麻片(Ⅰ)中氢氯噻嗪的含量测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立题意义
3 实验部分
    3.1 引言
    3.2 主要实验仪器[2, 4]
    3.3 实验条件[3, 5]
    3.4 对照品溶液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考察
    3.5 空白干扰试验
    3.6 加样回收实验
        3.6.1 样品含量测定
        3.6.2 加样回收
    3.7 结果讨论
4 结论

(8)HPLC法测定复方罗布麻片中绿原酸和蒙花苷的含量(论文提纲范文)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1.2 试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6-8]
    2.2 对照品贮备溶液的制备
        2.2.1 绿原酸对照品贮备溶液的制备
        2.2.2 蒙花苷对照品贮备溶液的制备
    2.3 线性关系考察
    2.4 精密度试验
    2.5 重复性试验
    2.6 空白干扰试验
    2.7 稳定性试验
    2.8 加样回收试验
    2.9 野菊花和罗布麻叶浸膏含量测定
    2.10 样品含量测定
3 讨论
    3.1 绿原酸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3.2 蒙花苷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3.3 流动相的选择

(10)醋曲片的药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降血脂机制的研究
        1.1.2 降血脂药物的分类
    1.2 醋曲片的主要成分
        1.2.1 醋粉
        1.2.2 红曲
        1.2.3 芦荟
第2章 醋曲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主要试验仪器与试剂
        2.1.1 仪器
        2.1.2 药品与试剂
    2.2 醋曲片中芦荟的提取工艺研究
        2.2.1 样品的制备
        2.2.2 总黄酮提取率的测定
        2.2.3 浸膏量的测定
        2.2.4 标准曲线的绘制
        2.2.5 工艺参数水平的确定
        2.2.6 响应曲面法实验设计与结果
        2.2.7 验证试验
        2.2.8 讨论与小结
    2.3 醋曲片的成型工艺研究
        2.3.1 原料混合时间的考察
        2.3.2 物料吸湿性的考察
        2.3.3 临界相对湿度的考察
        2.3.4 片芯辅料的筛选
        2.3.5 多指标综合评分法筛选片芯成型工艺
        2.3.6 处方确定
    2.4 醋曲片的包衣工艺研究
        2.4.1 建立回归模型与显着性检验
        2.4.2 JMP预测刻画器优选
    2.5 中试试验
第3章 醋曲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3.1 主要试验仪器与材料
        3.1.1 试验仪器
        3.1.2 试验材料
    3.2 常规检查
        3.2.1 外观性状
        3.2.2 片重差异
        3.2.3 崩解时限
        3.2.4 微生物限度
    3.3 定性鉴别
        3.3.1 红曲的鉴别
        3.3.2 芦荟的鉴别
    3.4 含量测定
        3.4.1 溶液的制备
        3.4.2 测定方法
        3.4.3 方法学考察
第4章 醋曲片的初步稳定性研究
    4.1 主要仪器与材料
    4.2 检查方法和结果
        4.2.1 影响因素试验
        4.2.2 加速试验
        4.2.3 长期试验
    4.3 小结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四、复方罗布麻片质量标准鉴别方法的改进(论文参考文献)

  • [1]复方罗布麻片Ⅰ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的优化[J]. 谢美晓,陈家仪,谢思敏,栗建明. 今日药学, 2022(01)
  • [2]中药固体制剂溶出行为模型化方法研究[D]. 张嫱. 天津中医药大学, 2021(02)
  • [3]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法检查复方罗布麻片Ⅰ中掺伪大花罗布麻叶方法研究[J]. 谢思敏,刘主洁,侯惠婵,顾利红. 中国药业, 2020(15)
  • [4]复方黄甘颗粒质量标准研究[D]. 肖柳君.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0(05)
  • [5]复方罗布麻片Ⅰ的质量研究[D]. 刘倩倩.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2)
  • [6]复方罗布麻叶降压胶囊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研究[D]. 蔡俊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4(05)
  • [7]复方罗布麻片(Ⅰ)中氢氯噻嗪的含量测定研究[J]. 孙鲁江,王乃东. 中国实用医药, 2012(31)
  • [8]HPLC法测定复方罗布麻片中绿原酸和蒙花苷的含量[J]. 郭凡岭,申凤菊,申海荣. 中国药事, 2010(05)
  • [9]复方罗布麻片(Ⅱ)质量标准的改进[J]. 孙莉.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2008(05)
  • [10]醋曲片的药学研究[D]. 周艳. 吉林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复方罗布麻片质量标准鉴别方法的改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