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切除治疗膀胱颈纤维化所致膀胱出口梗阻

经尿道切除治疗膀胱颈纤维化所致膀胱出口梗阻

一、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颈纤维化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论文文献综述)

卓燕美[1](2021)在《中小体积BPH患者经尿道手术后发生膀胱颈部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中小体积(<80ml)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经尿道手术后发生膀胱颈部狭窄的影响因素,同时构建预测模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泌尿外科接受经尿道双极等离子前列腺剜除术(plasma-kinetic transurethral enucleation and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PK-TUERP)或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lasma-kinetic 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prostate,PK-TURP)的457例中小体积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后39例(8.53%)患者被诊断出膀胱颈部狭窄(bladder neck stenosis,BNS)。将457名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包括年龄、BPH病程、吸烟史、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术前导尿、术前导尿时间、术前尿道操作史、术前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病史、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NEUT)、淋巴细胞计数(lymphocyte,LY)、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术前膀胱残余尿量(postvoid residual volume,PVR)、前列腺总体积(total prostate volume,TPV)、前列腺移行带体积(prostate transition zone volume,TZV)、膀胱内前列腺突出度(intravesical protrusion of the prostate,IPP)、前列腺尿道角(prostatic urethral angle,PUA)、术前膀胱颈口直径(bladder neck diameter,BND)、前列腺最大横径(prostate maximum transverse diameter,PMTD)、BND/PMTD、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e flow rate,Qmax)、最大尿流率时膀胱逼尿肌压力(detrusor pressure at maximum flow,Pdet Qmax)、膀胱出口梗阻指数(bladder outlet obstruction index,BOOI)、膀胱收缩力指数(bladder contractility index,BCI)、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uality of life index,QOL)、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手术方式、术中扩张尿道、手术时间(分钟)、术后留置导尿时间(天)、术后尿路感染史等。457例患者均随访1年,其中39例术后BNS,418例患者未发生BNS,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BNS发生的可能影响因素。使用Fisher准则计算分类数据的统计学差异。对于定量变量,在数据正态分布的情况下,使用不成对t检验或单向方差分析;对非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Mann-Whitney秩检验。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间相关临床资料的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切除术后发生BNS的影响因素,后绘制影响因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出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佳诊断截值、敏感度、特异度,并将多个独立危险因素联合起来构建预测模型列线图,使用C指数、校准图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该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校准性能,同时进行内部验证。结果:457例中小体积BPH行经尿道手术患者中,39例(8.53%)术后发生BNS(狭窄组),418例(91.47%)术后未发生BNS(无狭窄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导尿、术前尿道操作、术前慢性前列腺炎病史、NLR、IPP、BND、BND/PMTD、手术方式、术后尿路感染是中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发生BNS的影响因素(P<0.05)。行TUERP手术患者术后BNS的发生率少于行TURP手术的患者(P<0.01)。两组年龄、BPH病程、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BMI、PSA、术前导尿时间、NEUT、LY、PLT、PLR、PVR、前列腺总体积、PUA、PMTD、Qmax、Pdet Qmax、BOOI、BCI、QOL、IPSS、术中扩张尿道、手术时间、术后导尿时间等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慢性前列腺炎、术前NLR、BND、BND/PMTD、术后泌尿道感染是BPH患者术后发生BNS的危险因素(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术前慢性前列腺炎、术前NLR、BND、BND/PMTD、手术方式、术后泌尿道感染的AUC分别为0.604、0.667、0.860、0.861、0.658和0.602。NLR的截断值=2.63,BND的截断值=2.57cm,BND/PMTD的截断值=0.63。预测列线图中包含的预测因素包括术前慢性前列腺炎、术前NLR、BND、BND/PMTD、手术方式、术后泌尿道感染。该模型C指数为0.941(95%置信区间:0.908-0.974),具有良好的判别能力,校准良好。决策曲线分析表明,在术后发生BNS的可能性阈值>1%时,列线图在临床上有应用价值。通过内部随机抽样验证模型,区间验证的C指数为0.931,表明模型性能良好。结论:术前导尿、术前尿道操作、术前慢性前列腺炎病史、较高NLR、较高IPP、较低BND、较低BND/PMTD、TURP术式、术后尿路感染病史可能增加中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发生膀胱颈部狭窄的风险。术前慢性前列腺炎病史、较高NLR、较低BND、较低BND/PMTD、TURP术式、术后尿路感染是中小体积BPH患者术后发生BNS的独立预测因素。行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法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发生BNS的风险少于行传统TURP手术的患者。术后控制尿路感染可有效预防术后发生BNS。构建的预测模型列线图包含的因素有术前慢性前列腺炎、术前NLR、BND、BND/PMTD、手术方式、术后泌尿道感染,该模型简易方便,在预测中小体积BPH患者经尿道手术后发生BNS的风险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RAMI W. A. ALSHAYYAH[2](2021)在《MRI参数测量对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电切术(TUERP)手术难度的预测价值》文中指出目的:为了改善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TUERP)的学习曲线,我们研究了MRI(磁共振成像)T2相下测量的不同前列腺分区厚度与TUERP技术难度之间的可能关系。材料和方法:共计74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被纳入本项前瞻性研究。患者年龄不限,术前进行前列腺核磁共振成像(MRI)评估,并接受了双极等离子体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电切术(TUREP)。有下尿路手术史、神经源性膀胱、尿道狭窄、前列腺或膀胱癌病史的患者均被排除。在患者磁共振成像的横断面上,选择精阜上方水平,分别测量左、右和6点钟位置前列腺外周带(TP)、外科包膜间隙(TS)以及从移行带外缘到外周带外缘的总体厚度(TW)。并计算各参数平均值。统计前列腺增生相关临床数据,包括年龄、前列腺增状评分(IPSS)、主诉持续时间、残余尿量、生活质量(Qo L)评分、超声及MRI下前列腺大小、切除体积、手术时间等指标。剜除过程的难易程度由两名在TUERP方面有丰富经验的泌尿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根据各自经验判定。我们在精阜略上方水平左,右,和6点钟侧三个位置对包膜进行分级。该系统按是否光滑和易于分离将包膜分为两个等级(Ⅰ级和Ⅱ级),每个等级将被细分为两个水平(a、b),以容易=Ⅰa,较容易=Ⅰb,困难=Ⅱa,较困难=Ⅱb来赋分表示。将本组病例分4组对比分析。用SPSS软件分析所收集到的所有数据。结果:将4组不同手术难度的患者之调查变量和测量所得数据进行比较,以分析手术难度的预测因素。结果显示在精阜上方水平4、8点位置前列腺外周带厚度(TP)、外科包膜间隙厚度(TS)和总体厚度(TW)的测量值与手术困难度呈正相关。此外,不同难度与MRI下前列腺体积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密度呈负相关,与PSA比值(f/t PSA)呈正相关。多元回归分析显示f/t PSA比值与TW和TP平均测量值呈正相关:f/t PSA比值每增加0.01个单位,平均TW增加1mm;f/t PSA比值每增加0.011个单位,平均TP增加1mm。未发现其他变量(t PSA、f PSA、残余尿量、年龄、主诉持续时间、切除体积、手术时间、IPSS和QoL评分)与前列腺厚度分区测量之间的关系。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前列腺外周带厚度(TP)、外科包膜间隙厚度(TS)、总体厚度(TW)、MRI下前列腺体积、PSA密度和f/t PSA可能有助于预测TUERP的剜除难度。本研究是探索TUERP学习曲线的一个进步,其结果回答了TUERP学习曲线最常见的问题,即学习TUERP应选择什么样的病例作为开始?它将有利于降低TUERP学习曲线,在术前为AEEP的初学者提供手术难度的预测指标。

孙树元[3](2020)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用于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究分析在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应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便利选取该院于2018—2019年期间收治的56例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对其采取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观察对比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此来判定该手术治疗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结果相较于手术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流量(RUV)以及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分别由(14.98±0.97)mL/min、(24.79±5.12)mL、(19.68±4.88)分变为(20.85±2.03)mL/min、(9.57±1.73)mL、(6.15±2.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525、21.075、19.303, P<0.05),各项临床指标皆得到有效改善,(GQOLI-74)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051,P<0.05)。虽然术后发生了不良反应,但仅发生6例,占比10.7%,通过对症治疗得到良好控制。结论在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治疗中应用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各项临床指标,解除梗阻,改善治疗预后效果,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李成柏[4](2020)在《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98例接受手术的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尿道膀胱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治疗了 62例(A组,平均年龄71.15岁),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治疗了 36例(B组,平均年龄71.42岁)。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手术总时间、钬激光碎石时间和PKRP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血白细胞计数、血清钠水平)、术后疼痛评分及镇痛药使用率、治疗费用、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评分及生活质量(QOL)评分、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等。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8例BPH合并膀胱结石患者术后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6.7月。1.与A组比较,B组患者在年龄、病史时间、前列腺体积、膀胱结石表面积和结石CT值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总手术时间上,B组和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122.31±5.78)min vs.(120.19±7.23)min,P>0.05;膀胱结石钬激光碎石时间B组明显比A组增加,(38.64±4.35)min vs.(24.95±2.60)min,P<0.05,但是 B 组 PKRP 手术时间仅(83.67±7.84)min,明显低于 A 组的(95.24±6.98)min,P<0.05。3.术后下尿路症状改善情况:两组术后IPSS和QOL均比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IPSS和QO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在膀胱持续冲洗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住院期间满意度调查、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等指标、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B组患者治疗总费用明显高于A组,(23100.19±740.57)元vs.(21054.29±1083.33)元,术后6小时疼痛评分,B组为4.91±1.25,明显高于A组的3.06±1.10,而且镇痛药使用率(61.11%)也明显高于A组(32.26%)P<0.05。结论:1.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时创伤小,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PKRP时间明显缩短,对于PKRP时出血明显的BPH患者,或许是更好的选择。2.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组的住院费用相对明显增加,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和镇痛药使用率均明显增加,对于疼痛耐受能力差的BPH患者选择时需要慎重。3.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可以作为经尿道膀胱钬激光碎石术的补充,联合PKRP治疗BPH伴膀胱结石患者时,根据手术者经验和患者前列腺体积、尿道情况及下腹部手术史等情况来合理选择

刘洪明[5](2020)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解剖参数与症状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目的:通过比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患者各前列腺解剖参数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及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e flow rate,Qmax)的相关性,及各前列腺解剖参数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the prostate,TURP)疗效的影响,探讨前列腺外内腺径比(peripheral/transition zone thickness index,PTI)在评估BPH症状及预测TURP疗效方面的临床指导价值。方法:1.回顾性收集分析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于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并明确诊断为BPH的患者。通过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测算患者的前列腺总体积(total prostate volume,TPV)、移行区体积(transitional zone volume,TZV)、移行区指数(transitional zone index,TZI),外周区厚度(peripheral zone thickness,PZT)及移行区厚度(transition zone thickness,TZT),并计算PTI(PTI=PZT/TZT)。统计手术前后患者的IPSS总评分(total IPSS,IPSS-T)、排尿期IPSS评分(voiding IPSS,IPSS-V)、储尿期IPSS评分(storage IPSS,IPSS-S)、排尿后IPSS评分(post-micturitional IPPS,IPSS-P)及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通过尿流动力仪测量患者的Qmax及残余尿(post void residual urine volume,PVR)。使用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分析TPV、TZV、TZI、PZT、TZT、PTI与IPSS评分及Qmax、PVR的相关性。2.筛选所有接受TURP治疗的患者,计算IPSS-T、IPSS-V、IPSS-S、IPSS-P、QoL、Qmax、PVR术前与术后6月的差值。将纳入病例分别以TPV、TZV、TZI、PZT、TZT、PTI的大小按升序排序,并分别以上述参数将患者各分为三组:≤25%,>25%且≤75%,>75%。采用方差分析分析以不同前列腺参数分组的三组间手术前后IPSS-T、IPSS-V、IPSS-S、IPSS-P、QoL、Qmax、PVR的差值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Pearson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TPV(r=0.160,P<0.001)、TZV(r=0.104,P=0.016)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TZT与年龄呈正相关(r=0.118,P=0.007),PTI与年龄呈负相关(r=-0.089,P=0.039),但TZI、PZT与年龄无明显相关。TPV、TZV、TZI和TZT与IPSS及QoL之间均无相关性(P>0.05)。PZT与IPSS-T呈负相关(r=-0.126,P=0.012),PTI与IPSS-T(r=-0.113,P=0.024)、IPSS-S(r=-0.103,P=0.041)、IPSS-V(r=-0.123,P=0.014)呈负相关,但与其他临床指标并无明显相关(P>0.05)。Qmax与TZI(r=-0.119,P=0.042)、TZT(r=-0.118,P=0.045)呈负相关,与PTI(r=0.157,P=0.007)呈正相关,与TPV、TZV、PZT无明显相关(P>0.05)。PVR与上述前列腺解剖参数间均无相关性(P>0.05)。2.方差分析显示,以TPV分组的三组患者间手术前后IPSS、QoL及Qmax、PVR的差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TZV、TZT与TPV的研究结果相似。不同PZT组手术前后IPSS-T(P=0.009)、IPSS-S(P=0.010)、IPPS-V(P=0.017)、IPSS-P(P=0.048)、QoL(P=0.005)、Qmax(P=0.005)的差值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三组间PVR的变化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451)。以TZI分组的三组患者,手术前后IPSS-T(P=0.022)、IPSS-V(P=0.022)及Qmax(P=0.034)的差值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但是三组间IPPS-S、IPSS-P、QoL及PVR变化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PTI组手术前后的差值总IPSS(P=0.013)、IPSS-V(P=0.031)、IPSS-P(P=0.009)、QoL(P=0.013)及Qmax(P=0.006)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但是三组间IPPS-S及PVR变化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本研究首次提出PTI的概念,PTI可通过超声测量的前列腺解剖参数PZT、TZT计算得到(PTI=PZT/TZT)。2.除TPV、TZV外,TZI、PZT、TZT、PTI均与BPH患者症状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且PTI可能与症状的严重程度更加相关,为负相关关系。3.相较TPV、TZV、TZT,PZT、TZI、PTI可能能更好的预测TURP的疗效。

熊涛[6](2020)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的年龄与前列腺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手术患者的年龄与前列腺总体积(total prostate volume,TPV)和形态、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前列腺组织学特征以及术前BPH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8月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接受经尿道前列腺增生手术的患者2527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及有完整术前检查资料的患者409例,将409例患者按年龄分四个组(A组,60岁以下100例;B组,60-69岁107例;C组,70-79岁104例;D组,80岁以上98例)。收集患者术前TPV、前列腺各径两两比值、移行区体积(transition zone volume,TZV)、移行区指数(transition zone index,TZI)、PSA、IPSS、QOL等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于各年龄组随机选取部分病人术后病理标本进行上皮、基质分布及组织激肽释放酶1(Tissue Kallikrein 1,KLK1)表达程度分析,统计分析各年龄组术前发生与BPH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各组患者平均年龄为:A组55.77±2.65岁,B组64.61±2.74岁,C组74.04±3.49岁,D组83.24±3.11岁。患者术前的前列腺临床参数为:(1)各组TPV分别为:A组57.20±23.09ml,B组64.87±23.08ml,C组71.74±32.07ml,D组76.16±39.65ml;(2)前列腺三条径长度:A组分别为左右径5.07±0.58cm,前后径3.75±0.71cm,上下径5.55±0.97cm,B组分别为左右径5.23±0.65cm,前后径4.00±0.75cm,上下径5.64±1.02cm,C组分别为左右径5.40±0.73cm,前后径4.14±0.75cm,上下径5.83±0.96cm,D组分别为左右径5.42±0.84cm,前后径4.13±0.83cm,上下径6.02±1.16cm;(3)各组前列腺各径线两两比值:A组分别为左右径/前后径1.38±0.25,左右径/上下径0.93±0.16,上下径/前后径1.49±0.21,B组分别为左右径/前后径1.32±0.18,左右径/上下径0.94±0.17,上下径/前后径1.41±0.18,C组分别为左右径/前后径1.32±0.16,左右径/上下径0.93±0.11,上下径/前后径1.42±0.17,D组分别为左右径/前后径1.32±0.15,左右径/上下径0.91±0.11,上下径/前后径1.46±0.17;(4)各组TZV为:A组38.44±16.81ml,B组46.40±20.88ml,C组49.66±23.87ml,D组54.26±30.04ml;(5)TZI为:A组0.68±0.11,B组0.67±0.07,C组0.70±0.05,D组0.69±0.12。各年龄组与BPH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A组38例,B组52例,C组72例,D组78例。通过各组数据比较发现年龄越大组TPV、TZV更高(P<0.05),相对年老者TPV平均增长速度与增长率也更高(P<0.05),TZI与年龄不存在明显相关性。各年龄组前列腺的各经线及经线比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各组间血清TPSA与年龄及其他前列腺相关参数无明显相关。各年龄组前列腺上皮/基质比存在显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前列腺组织中KLK1表达与年龄无明显相关性。各组中年龄与BPH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存在显着差异,相比A、B组,年老的C、D组更多因为与BPH相关的并发症而接受手术治疗(P<0.001)。结论:前列腺特殊形态影响BPH患者发生严重的尿路症状,而IPSS、QOL及已发生的与BPH相关并发症很大程度影响患者自身治疗的选择,未发现上皮及基质等组织学特征对其选择的影响。对于相对年轻的BPH患者,临床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不能过分强调因患者年轻或腺体较小而行保守治疗,对于症状重的或保守治疗无效时应更积极的行手术治疗。

张红生[7](2020)在《两种前列腺微创腔内术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性功能影响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本研究通过不同年龄段、不同体积BPH患者采用两种前列腺手术进行治疗,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及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BPH患者性功能的影响,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可行性,为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选择及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间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180例良性BPH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的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组(简称电切术组)和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简称剜除术组),每组90例。电切术组,按年龄分A、B组;按前列腺体积分为C、D、E组。剜除术组,按年龄分a、b组;按前列腺体积分为c、d、e组。(A、a)组50-69岁之间,(B、b)组70-89岁之间;(C、c)组前列腺体积(PV)<40 ml,(D、d)组PV 40-80 ml,(E、e)组PV>80 ml。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RUV)、逆行射精、勃起次数等相关指标的变化。并应用勃起功能国际指数(IIEF-5)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分别于手术前及随访3个月后进行问卷评分,观察两种前列腺手术对不同年龄、不同体积良性BPH症患者性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患者术中的包膜穿孔、术中失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和手术用时等各项情况均优于前列腺电切术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患者术中的放置尿管和膀胱冲洗时间、膀胱刺激征、拔除尿管后再次置管情况等各项数据均优于前列腺电切除组,但短暂尿失禁则明显多于电切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的残余尿量(PVR)、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等改善方面,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明显优于前列腺电切除术组,具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4.不同年龄段IIEF-5评分及SAS评分情况在前列腺电切除术组患者中,A、B两组在治疗后,IIEF-5评分及SA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组患者中,a、b两组在治疗后,IIEF-5评分及SA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在相同年龄段,A、a组在治疗后,a组IIEF-5评分及SAS评分与A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B、b组在治疗后,b组IIEF-5评分及SAS评分与B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5.不同体积患者IIEF-5评分及SAS评分情况在前列腺电切除术组患者中,C、D、E三组在治疗后,IIEF-5评分及SA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三组间相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内剜除术组患者中,c、d、e三组在治疗后,IIEF-5评分及SAS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均具有显着差异(P<0.05),治疗后c、d、e三组间相比较具有显着差异(P<0.05);C、c组在治疗后,c组IIEF-5评分及SAS评分与C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D、d组在治疗后,d组IIEF-5评分及SAS评分与D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E、e组在治疗后,e组llEF-5评分及SAS评分与E组具有显着差异(P<0.05)。6.两组患者前列腺创面愈合时间及与IL6、IL8关系经比较,两组患者在前列腺创面愈合时间方面,剜除组的愈合时间明显低于电切除组的愈合时间;在白细胞介素IL6、IL8方面,两组术前2h白细胞介素IL6、IL8无明显差异,术后24h剜除组的白细胞介素IL6、IL8无明显低于电切除术组。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7.治疗前后年轻组有无性生活情况在电切术组患者中,A组在术后有性生活患者为32例,术后3个月较术前具有显着差异(P<0.05),在剜除术组患者中,a组在术后3个月,有性生活患者为33例,较术前具有显着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相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1.两种前列腺微创腔内术治疗前列腺良性增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的疗效更佳。2.住院患者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较高,良性BPH症和勃起功能障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3.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创伤小,炎症反应小,更有利于术后创面愈合,对患者勃起功能的负面影响可能较小,对于勃起功能障碍的恢复可能有一定的作用。4.年龄较小的BPH患者可能在术后更容易出现勃起功能的恢复。5.增生体积较小的BPH患者可能在术后更容易出现勃起功能的恢复。

林禹帆[8](2020)在《三种经尿道手术方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近期疗效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导致中老年男性排尿困难的最主要疾病之一,手术干预是治疗症状严重者的主要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作为手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已在临床工作中应用多年。但随着新技术与新设备的出现,以及TURP术式存在诸多局限性,其地位不断被冲击。单极经尿道前列腺剜切术(mTUERP)通过优化手术方式,达到更加彻底地切除前列腺的目的。激光技术现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中,而钬激光优良的止血效果以及精准切割的特点,更被业内人士倍加推崇。那么哪种术式对患者更为安全,恢复性更好,彼此间的术后效果又有何区别是我们所需要研究与探讨的。`目的:本文研究通过对TURP、mTUERP以及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三种手术方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比较,来分析其安全性及术后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到2019年7月期间,在我院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59名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其中行TURP术53例,mTUERP术65例,HoLEP术41例。收集术前、术中以及术后的相关临床资料,包括IPSS评分、QOL评分、Qmax、血红蛋白下降值、血清钠下降值、带入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与术后3个月、6个月行门诊或电话随访所收集的IPSS评分、QOL评分、Qmax等,并行统计学分析。从而比较三种手术的安全性及术后近期效果。结果:通过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后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的IPSS评分、QOL评分、Qmax与术前比较均得到大幅度的改善(P<0.01),三种手术间比较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经HoLEP术后患者血红蛋白下降值最小即出血量最少,mTUERP术后患者次之;TURP术后患者切除前列腺组织最少,经HoLEP及mTUERP术后患者无明显差别;经HoLEP术后患者导尿管带入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最短、mTUERP术后患者次之;HoLEP手术时间最长,与其他两种手术相比具有显着差异性(P<0.01)。经过三种手术方式术后患者的并发症对比中,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结论:经过三种手术方式治疗BPH的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明显的改善,且三种手术效果相似;HoLEP的安全性及对于患者的恢复性更好,mTUERP次之。mTUERP可以作为一种有效且更为安全、恢复性更好的手术方式应用于不具备激光设备的医院临床工作中。

王世宗[9](2020)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与电切术对BPH患者性功能影响的对比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对比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USP)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来探讨和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对BPH患者术后性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本文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院泌尿外科收治的符合BPH诊断标准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组45例患者采用行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US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对照组45例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TUPK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比较两种术式对BPH患者的术后性功能的影响。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病程、前列腺体积、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生活质量指数评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勃起硬度分级等方面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和6个月的随访资料,包括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参考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和勃起硬度分级(EHS)来比较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6个月的勃起功能和勃起硬度。观察患者在逆行射精、精量减少、射精疼痛、射精过快、血精的变化情况来比较患者术后3个、6个月的射精功能。结果:在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方面,两组患者术后第3个月、第6个月的IPSS、QOL较术前均有下降,并且差异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勃起功能比较方面,通过对比术前及术后3、6个月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和勃起硬度分级(EHS),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评分(IIEF-5)及勃起硬度分级(EHS)较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出现勃起功能障碍(ED)的发生率观察组(8.9%、11.1%)与对照组(11.1%及13.3%)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射精功能比较方面,通过对比两组术后3、6个月的射精功能情况可知,观察组术后3、6个月出现逆行射精的发生率分别为4.4%、6.7%,对照组术后3、6个月出现逆行射精的发生率分别为42.2%、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出现精量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8.9%、6.7%,对照组术后3、6个月出现精量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46.7%、42.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在射精疼痛、射精过快和出现血精等方面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在手术的短期疗效上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具有相同的效果。(2)两种术式术后勃起功能和勃起硬度与术前对比无明显差异。(3)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术后出现逆行射精及射精量减少的概率低于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4)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对BPH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更小,能最大可能的保留患者的性功能和原器官。综上所述,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USP)短期疗效肯定,对性功能的影响较小,能最大可能的保留患者的性功能和原器官,对年龄相对较小欲保留前列腺器官和性功能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蔡志轩[10](2020)在《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前列腺增生症(<30ml)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病理改变可以引起男性下尿道综合征(LUST)。根据我国最新的前列腺增生流行病学显示,BPH呈现年轻化,同时发病率逐年升高,在中国50岁以上发病率为50%,80岁的发病率为80%。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前列腺体积并不一定与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小体积(<30ml)前列腺增生患者也可能导致患者进行性排尿困难,且此类患者病因复杂,经药物保守治疗后,往往病情改善不明显,需要进一步干预处理,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案。目前中、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的诊断和治疗已经形成规范,但是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由于病因复杂,目前没有统一的诊疗流程和标准,若不对这类患者引起重视,会导致误诊和延迟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病因复杂,目前认为导致小前列腺增生症的病理生理机制是机械性因素(前列腺增生)和动力性因素共同作用,其中动力性因素起主要作用,而前列腺包膜硬化导致尿道压力升高,造成膀胱-尿道调节失衡是主要因素,解决前列腺包膜对尿道前列腺部的“束缚”是改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关键所在,TUCBDP是改良的BPH术式,其作用机制是扩裂前列腺包膜,扩宽尿道,改善排尿症状,使排尿通畅。已经有大量研究证实TUCBDP治疗中、大体积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目前没有相关其治疗小前列腺增生症的相关研究,本研究的目的为研究TUCBDP应用于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症后,其有效性以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非随机、单中心试验: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之间,在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的患者临床资料。需要收集的临床资料1、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2、围手术期资料: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min)、手术出血量(ml)、围手术期心肺并发症;3、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s Scales 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QOL)、最大尿流率(the maximum of urine quotiety,Qmax)、(Post void residual PVR);4、有无逆行射精(retrograde ejaculation RE)、有无增加勃起功能障碍(erection disturbance ED)、出血、膀胱痉挛以及泌尿系感染。结果:在所有患者中,有21名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于2016-2019年期间在我院接受了 TUCBDP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后,其中有1名患者无法联系失访,其他所有受试者均获得完整的数据。受试者年龄为67.9±1.93岁,前列腺大小为23.9±3.56 ml。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19.7±3.6,QOL评分为4.0±0.65,Qmax 为 4.0±1.9 mL/s,PVR 为 69.8±78.3 ml,术后第 6 个月,IPSS 为 7.9(1.7),QOL评分为 1.6±0.69,Qmax 为 15.7±1.76mL/s,PVR9.7±7.3ml。其中IPSS评分、QOL评分、PVR指标明显下降,而Qmax较术前出现显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中球囊扩张时间为18.3±4.2min,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中,1例出现短暂性尿失禁,患者在术后1月内自行恢复,1例患者出现长期尿失禁,出院后在3个月内通过盆底肌肉锻炼已得到缓解,发生逆行射精1例,1例患者出现膀胱痉挛,药物治疗6天后症状缓解,无患者出现术后出现出血以及输血情况。结论: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TUCBDP)是一种治疗小体积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方法,术后短期疗效良好,手术并发症少,作为小体积前列腺增生术式具有优势。在临床上,在术后随访的6个月中,TUCBDP显示了明显的手术疗效,但是仍需要长期的随访研究。在实际手术操作过程中,TUCBDP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种治疗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术式,特别是治疗小前列腺增生,TUCBDP具有广泛的前景。

二、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颈纤维化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颈纤维化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论文提纲范文)

(1)中小体积BPH患者经尿道手术后发生膀胱颈部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2.1 血液指标的检测方法及正常值参考范围
        2.2 影像学检查方法
        2.3 手术方法
        2.4 随访方法
    3.质量控制
    4.统计方法
结果
    1.患者的基本资料
    2.两组单因素分析结果
    3.两组多因素分析结果
    4.ROC曲线分析结果
    5.预测模型构建
        5.1 构建列线图
        5.2 构建校准图
        5.3 构建模型的ROC曲线
        5.4 模型的临床应用
        5.5 验证模型
讨论
结论
不足
参考文献
综述 尿道狭窄的内镜下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2)MRI参数测量对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电切术(TUERP)手术难度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和方法
统计学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 文献综述
    简介
    内镜下前列腺解剖性剜除术(AEEP, Anatomical Endoscopic Enucleation of Prostate)
    AEEP术不同方法之间进行比较
    AEEP的并发症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3)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用于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患者各项临床指标
    2.2 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2.3 手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3 讨论

(4)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方法
结果
    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
    2 手术时间和治疗情况
    3 两组治疗费用的比较
    4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
    5 两组患者术后下尿路症状情况
    6 两组患者QOL的变化情况
    7 术前术后血红蛋白、WBC计数、血清钠水平对照结果
    8 手术并发症
    9 术后尿路感染情况
    10 患者满意度调查
    11 部分影像学资料
讨论
    1 BPH和膀胱结石的相关性
    2 BPH的手术治疗
    3 膀胱结石的手术治疗
    4 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的疗效和安全性
    5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膀胱结石临床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缩略词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致谢

(5)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解剖参数与症状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缩略词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作者简介

(6)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的年龄与前列腺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对照表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手术治疗现状及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两种前列腺微创腔内术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性功能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人群来源
    2.2 入选病例标准及分组
        2.2.1 入选标准
        2.2.2 排除标准
        2.2.3 病例分组
    2.3 主要设备及试剂
        2.3.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手术的设备
        2.3.2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设备
    2.4 手术方法
    2.5 观察指标
    2.6 统计学分析
第3章 实验结果
    3.1 术前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
    3.2 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对比
    3.3 两组患者术后短期临床情况对比
    3.4 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的疗效对比
    3.5 不同年龄段IIEF-5 评分及SAS评分情况
    3.6 不同体积患者IIEF-5 评分及SAS评分情况
    3.7 两组患者前列腺创面愈合时间及与IL6、IL8 关系
    3.8 治疗前后年轻组有无性生活情况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第6章 创新点
第7章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
    附录2:国际勃起功能指数(IIEF-5)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8)三种经尿道手术方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近期疗效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围手术期准备
    2.3 手术方法
    2.4 术后处置
    2.5 研究观测指标
    2.6 统计分析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3.2 患者术中及术后研究观测指标比较
    3.3 患者术后3 个月、6 个月随访研究指标比较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与电切术对BPH患者性功能影响的对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第2章 文献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治及外科治疗对性功能的影响
    2.1 良性前列腺增生
    2.2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
    2.3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2.3.1 观察等待
        2.3.2 药物治疗
        2.3.3 手术和微创治疗
    2.4 BPH引起性功能障碍的机制
    2.5 外科治疗对BPH患者性功能的影响
    结语与展望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一般资料
    3.2 入选/排除标准
        3.2.1 纳入标准
        3.2.2 排除标准
    3.3 方法
        3.3.1 术前检查
        3.3.2 术前准备
        3.3.3 手术步骤
    3.4 术后处理及观察指标
    3.5 统计学方法
第4章 结果
    4.1 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4.2 两组治疗后相关指标比较
        4.2.1 术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4.2.2 术后勃起功能比较
        4.2.3 术后射精功能比较
第5章 讨论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10)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前列腺增生症(<30ml)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节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1 一般资料
    2.2 纳入标准
    2.3 排除标准
    2.4 剔除标准:
    2.5 手术操作
    2.6 术后随访和数据管理
    2.7 研究内容指标
    2.8 质量控制、伦理学管理
    2.9 统计学
第三节 研究结果
    3.1 研究过程
    3.2 基线特征
    3.3 围手术期观察指标
    3.4 TUCBDP观察疗效指标结果
    3.5 TUCBDP术后并发症情况
第四节 讨论
    4.1 小体积BPH概述
    4.2 小体积BPH的治疗方式
第五节 总结
中英文缩略语名词对照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经尿道电切治疗膀胱颈纤维化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小体积BPH患者经尿道手术后发生膀胱颈部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D]. 卓燕美.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MRI参数测量对经尿道前列腺剜除电切术(TUERP)手术难度的预测价值[D]. RAMI W. A. ALSHAYYAH. 大连医科大学, 2021(01)
  • [3]经尿道膀胱颈电切术用于梗阻性慢性前列腺炎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 孙树元. 中外医疗, 2020(32)
  • [4]经皮膀胱造瘘钬激光碎石术联合PKRP治疗BPH合并膀胱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D]. 李成柏. 苏州大学, 2020(02)
  • [5]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解剖参数与症状及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疗效的相关性研究[D]. 刘洪明. 遵义医科大学, 2020
  • [6]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手术患者的年龄与前列腺临床参数的相关性分析[D]. 熊涛.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7]两种前列腺微创腔内术式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性功能影响研究[D]. 张红生. 南昌大学, 2020(08)
  • [8]三种经尿道手术方式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安全性与近期疗效对比研究[D]. 林禹帆. 吉林大学, 2020(08)
  • [9]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与电切术对BPH患者性功能影响的对比性研究[D]. 王世宗. 吉林大学, 2020(08)
  • [10]经尿道柱状水囊前列腺扩开术治疗小前列腺增生症(<30ml)的疗效分析[D]. 蔡志轩. 南方医科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经尿道切除治疗膀胱颈纤维化所致膀胱出口梗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