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7省区调研报告

西部7省区调研报告

一、赴西部7省区考察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郝文武[1](2021)在《“三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三农"问题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普遍概念。"三农教育"目前虽然不是普遍概念,但它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基础,也很有必要成为普遍概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重视"三农"及其教育问题,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民为中心,根据中国革命和建设不同阶段的实际,形成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基础性和指导性意义的丰富的农村教育、农民教育和农业教育思想及其成功教育实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农教育"主要是争取和落实农民的平等受教育权,宣传革命思想和培养革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的"三农教育"是全面开创史无前例的教育根本制度和崭新实践。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农教育"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镇化不断发展条件下,为实现小康目标,积极实施"普九"教育和农业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三农教育"是在大力推进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基础上,积极推进城乡教育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教育现代化。

叶舒宪[2](2020)在《物证优先:四重证据法与“玉成中国三部曲”》文中研究表明作为中国比较文学跨学科研究杰出代表的文学人类学一派,在最近十年来设计并完成的三大科研攻关项目,简单概括为"玉成中国三部曲",其中包括《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 (2015)、《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 (2019)和《玄玉时代——五千年中国的新求证》 (2020)。伴随着2005年文学人类学派首次提出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论范式——四重证据法,迄今已经总结出以第四重证据为主的探索方向和研究策略,即"物证优先"原则。这就使得当今的中国文史哲研究者终于有条件走出文献知识的千年瓶颈束缚,真正践行"五千年中国"乃至"万年中国"的认知目标。本文通过梳理"玉成中国三部曲"成果在2015年以来陆续问世的过程,说明文学人类学派的新方法论之操作原理:将传世文献资料作为一重证据,将甲骨文金文等新出土文字材料作为二重证据,将口传文化、仪式展演等人类学研究特色资源作为三重证据,将考古发掘的遗址、文物和图像等作为第四重证据。基于四重证据法的立体性研究经验,在2010年提出"文化大传统"的全新理念,特指无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而探索无文字的文化传统的问题意识,自觉地引领研究者走出文献本位的传统研究窠臼,将文字书写传统视为后起的小传统,并将深度阐释文学与文化的目标加以理论化,即从文字文本研究朝向"文化文本"构拟的整体认识的创新之路。

谢玮[3](2019)在《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围绕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即社会时局、舆情民俗、制作特征等近现代中国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现象研究,还原民生设计销售方式、产业形态和设计创意,揭示晚清至民国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及社会价值。探究该地区民生状态、产业条件对近现代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影响和孵化、促进、提升的具体作用,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这一时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中对消费主体选择的变迁,并切实关注消费主体的成本考量、行为习惯,生活方式。可见,西北早期工业化的萌芽与发展、功能与作用,既反映了外来文化的碰撞与博弈,交流与融会,也折射出近代西北民生设计的演进与变化。现代化(工业化+文明化)社会是以工业化(以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为主要内容)为生产方式,以文明化(以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为主要内容)为生活方式。围绕着这种新型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渐成型的民生产品消费群体,是民生设计发展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销业态的社会价值是逐渐接受文明生活方式与先进生产方式,正是与传统设计产销业态在本质上的差异,才造成新旧两种产业在西北早期工业化进程中围绕着设计意识、生产方式、销售途径,形成冲突、突破、拓展,继而逐步实现社会的文明与进步。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生活与生产业态营造的社会氛围和文化语境,其有别于传统手工业发展的环境,本文正是在此条件下考量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发展的产业链。从设计行为的文化成因着眼,按时间节点全文分五部分,即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阐释与这些设计行为有关事物的血脉基因,得出西北地区民生生活与设计成长过程,是随着西式现代化工商业的不断引入、扩展,西北社会长期封建制度下的传统生产劳作方式和与之相匹配的生活消费方式均随之发生渐变的必然结果。

付文琦[4](2018)在《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速生家系选择》文中研究说明银杏优良家系选择主要是为宜林地解决苗木的生态适应性问题,也就是现在生态学上要做到适地适树,通过家系子代测定,选择优良家系,建立种子园,为银杏的“有性选择,有性利用”提供途径。本研究以15个银杏古树半同胞家系1年生及3年生苗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苗高等生长指标,硝酸还原酶等生理生化指标及净光合速率等主要光合特性指标,对来自全国范围内5个不同区域的15个家系进行评价,探究其表型与生理生化指标之间存在关系,及不同家系苗木生长与地域的相关性,为早期速生家系选择提供表型及生理生化方面的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木家系苗木生长及生理生化评价15个银杏古树半同胞家系苗木生长、光合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指标,除POD活性外,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其中苗高排名前5位的家系为40#、86#、123#、138#、95#;地径排名前5位的家系为40#、86#、114#、123#、95#;单株叶数排名前5位的家系为123#、40#、76#、128#、86#;分枝数排名前5位的家系为40#、123#、114#、95#、86#;PN排名前5位的家系为123#、86#、40#、7#、76#;叶绿素含量排名前5为家系为123#、86#、40#、7#、128#;NR活性排名前5位的家系为123#、86#、40#、7#、128#;PPO活性排名后5位的家系为128#、7#、40#、86#、123#。(2)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木生理生化指标与表型相关性NR活性、PN、叶绿素含量与植株苗高、地径、总叶数相关系数均大于0,且差异性均达到显着水平,故NR活性、PN、叶绿素含量与植物生长呈显着正相关;而PPO活性与植株苗高、地径、总叶数和分枝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464、-0.443、-0.573、-0.361,且差异性均达到显着水平,故PPO活性与植物生长呈现显着负相关;过氧化物酶和可溶性糖含量与植物生长未表现出显着的相关性。苗高、地径、单株叶数、分枝数、叶绿素含量、PN、PPO活性及NR活性等八个指标可作为银杏苗期选择的依据。(3)不同地域银杏苗期生长差异不同家系1年生苗木苗高、地径、单株叶数等生长指标随时间的变化差异较大,各家系苗木高生长、粗生长及展叶特征均存在明显不同,不同地域半同胞家系连续的生长特性也存在差异,西南部家系长势优于其他区域家系。各家系苗高与地径速生期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在相同的立地条件下苗木生长差异可能是由于展叶时期不同引起的。南部区家系高生长和粗生长进入速生期较晚,但持续时间较长,而北部区家系较早进入速生期,但持续时间较短。从单株叶数来看,南部区家系6月至7月下旬集中展叶,至7月份已几乎完全展叶,北部区家系至7月末展叶基本结束,此时高生长及粗生长也基本结束,故其生长状况较南部区家系并未表现出优势。相反,南部区家系高生长及粗生长可持续至8月年下旬,此时展叶结束,功能叶已发育完全,光合性能强,可以为植株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各家系苗木苗高和地径生长表现出了一定的同步性,而南部区家系在其高生长及粗生长速生期到来之前完成展叶,因此其苗木表型特征更为优异,故中国的西南部地区作为银杏资源的中心分布区之一,其银杏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高,育种资源丰富,可作为银杏优良家系选育的重要选种区。(4)银杏优良半同胞家系苗期选择综合15个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木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评价结果,共选择出优良银杏半同胞家系4个,分别为7#贵州惠水家系、40#广西灵川家系、76#福建尤溪家系、128#四川雨城家系,上述家系苗木生长及生理生化特征表现相比其他家系更为优异。

刘文红[5](2016)在《黄土高原滑坡发育背景与成灾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土高原具有特殊的构造、地貌、地层结构等特征,是我国地质灾害比较发育的地区之一。本文以黄土高原为研究区域,以该区的滑坡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了其发育背景、诱发因素及成灾模式。通过对黄土高原滑坡发育类型、分布特点与地质条件、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总结了黄土高原滑坡的形成条件、控制因素及诱发因素,确定了8种滑坡典型成灾模式,对每一种成灾模式选取典型滑坡案例做了机理分析和运动学模拟。黄土高原位于华北地台和青藏褶皱隆起带的复合部位,现代构造活动受东部太平洋板块、西南印度板块推挤及北部西伯利亚板块的阻挡,使黄土高原不同区域出现差异性升降、拉张与挤压共存的构造格局。六盘山、子午岭、黄龙山是黄土高原内部隆升较强烈的区域;汾渭地堑属于现代断陷区;陇中、天水、陇东及陕北大部分地区新近系为沉降盆地,第四纪为平稳抬升区。这些构造作用的趋势控制着黄土地貌及滑坡灾害的类型。黄土高原的地貌类型可划分为基岩山地、黄土塬、黄土台塬、黄土梁、黄土峁、河谷平原、盆地、沙漠及戈壁等。不同地貌类型上的滑坡类型及发育强度均有差异,地貌是滑坡灾害的主要控制因素之一。对该区构造和地貌的详细解析,从历史和成因的角度为滑坡灾害的研究奠定基础。黄土高原的斜坡结构,按其岩性组合划分为土质斜坡、岩质斜坡及岩土复合斜坡三大类。斜坡的结构类型控制着滑坡的类型。据此将滑坡分为黄土层内滑坡、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和黄土-基岩滑坡三种类型。诱发滑坡灾害的动力因素有地表水及地下水作用、河流侵蚀、人类工程活动、冻融及风化作用、新构造运动及地震。其中地表水与地下水作用包括降雨入渗、农业灌溉和水库浸没等;人类工程活动包括堆载及开挖、矿山开采及抽取地下水。各种动因产生的滑坡类型也具有各自的特点。根据滑坡地层结构和运动学特点,将黄土高原滑坡分为“8种模式”,即高速远程滑坡模式(东风滑坡)、高速滑坡-沟谷泥流模式(高楼村滑坡)、高速滑坡-坡面泥流模式(焦家滑坡)、快速错落式滑坡(三亩台滑坡)、深层蠕动型滑坡模式(延炼滑坡)、浅层蠕动型滑坡模式(罗玉沟滑坡)、泥岩切层高速远程滑坡模式(洒勒山滑坡)、泥岩切层高速滑坡-泥石流模式(大沟滑坡泥石流),控制各类模式的因素为地层、斜坡结构类型及触发因素,对8种模式分别选取典型滑坡案例,进行机理分析和运动学模拟。

孙丽华[6](2014)在《中国省域文化产业效率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一世纪,文化与经济的结合引起世界普遍关注。实践表明,文化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国或地区都把发展文化产业纳入其发展战略。2000年10月,文化产业概念在我国首次提出;2002年,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被融入十六大报告;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确认文化产业在我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政策,特别是《文化部“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倍增计划》,将发展文化产业推向历史新高度。为落实文化产业发展方略,需要各省域政府注重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文化产业效率。因而,研究省域文化产业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文化产业效率研究内容及效率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由博物馆、群众文化机构、艺术表演团体、文物业、图书馆、文化市场经营机构、旅游业、娱乐场所等8个文化产业相关行业组成的指标体系。在此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从省域文化产业的整体性、区域性、文化产业效率测度子因素、典型案例四方面,对2006-2012年间我国31个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整体效率水平较低,存在巨大发展空间;东、中、西、东北四区域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源于我国未能充分发掘东北部和西部丰富的文化资源潜力,并将其转化为文化产业竞争力;文化产业相关行业发展不同步;大部分省域缺乏正确的文化产业发展观念,文化产业投入资源匮乏。最后本文针对省域文化产业效率实证测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试图寻找提升文化产业效率的对策建议,为我国31个省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比如,珍视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机遇,提升省域文化产业整体效率;促进省域文化产业均衡发展,分类提升区域文化产业效率;加快实现省域文化产业相关行业均衡发展,改善文化产业综合效率水平;借鉴省域文化产业发展典型经验,消除影响文化产业效率提升的瓶颈。

燕子[7](2013)在《立行立改 求真务实——全国律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成效》文中认为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全国律协坚持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贯穿活动全过程,将群众中蕴藏的无穷智慧和力量与律师工作实际紧密联系,立行立改,在推动律师行业服务为民、执业为民,促进律师工作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上面下工夫,取得了良好成效。突出问题真解决无律师和欠发达地区律师资源不足问题得到重视并取得明显进展

胡鞍钢[8](2012)在《集体领导体制:以中共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问题提出:集体领导体制1989年因前任总书记胡耀邦去世爆发政治风波,时任总书记赵紫阳与中央政治局常委多数人因如何判断和处理发生了政治分歧,导致了公开的政治分裂。①鉴于此,邓小平同志提出,在不到任期的情况下,临时调整中央领导机构,要求建立一个有效的集体领导体制,通过制度建设保证中国的政治稳定与长治久安。5月31日,邓小平在同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的李鹏、姚依林谈话时

尚衡[9](2012)在《西部民族地区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定位研究 ——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将延续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综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无疑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东西部之间的差距非常明显。在广大的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各项指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形势尤为严峻。自2000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民族地区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遭遇了诸多的挑战。一方面是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政府在宏观上给予西部民族地区政策上的引导和倾斜,另一方面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使得具体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困难和障碍。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不断受到了学界的关注,基本的关注趋势在于透过差距表象深入分析内部因素,以寻求适宜于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模式。在西部民族地区,市场的发展各不相同,有些地方根本还没有形成“市场”。总的来说西部民族地区市场的发育程度低,没有普遍形成一个成熟的市场体系,在经济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国内相关研究表明,本世纪以来各省区市场化的总体进程很不平衡,全国市场化排名靠后的基本上是宁夏、云南、贵州、新疆和青海等西部内陆民族地区,与其他东部地区的市场化水平差距很大,说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市场化低下的格局尚未得到改观。要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必须加快市场体系的建设,培育市场主体、整顿市场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完善的市场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如果按照完全竞争的市场假设,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资源配置作用,一切以市场为导向,在西部民族地区特定的环境和形势下,只会进一步拉大与中东部的发展差距。特殊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应当实施特殊的发展模式,对当前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是如此。在市场体系不完善的情势下,政府主导经济的发展不失为一种可取的发展模式。本文旨在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一个切入点,深入分析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体系建设和市场主体发育情况。毕节试验区从成立至今,在政府主导的特殊发展模式下,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市场主体不断发育成熟,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在政府与市场的博弈中,根据特殊的发展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应因时因地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不能搞“一刀切”,走传统的市场主导一切的发展道路。当然,并不是摒弃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本文主张先期政府主导,待市场发育和完善后,逐渐回到市场主导发展的轨道上来。

刘伟[10](2011)在《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是一个地域广袤、自然条件差异很大的国家,区域对于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基础性、政治性等多重意义,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自始至终都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不能不考虑的一个重大问题。中国共产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党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域实际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区域发展战略思想,适时推动区域战略转型,对中国区域建设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深刻改变了和正在改变着既有的区域结构。在当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背景下,进行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既是区域差距不断扩大的现实要求,也是区域问题集中凸显的理论呼唤,更是区域和谐发展面临挑战的紧迫需要,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现实价值。本研究综合运用党史学、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多种研究方法,从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视角,以中国现代化发展为主线,立足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历史与逻辑有机统一,对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通过研究,本文将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演进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新中国前30年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改革开放后23年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和新世纪近10年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并依据此划分,深入分析了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理论资源、内外部因素,系统总结了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客观评价了战略思想的实施成效,进而剖析了建国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逻辑和理论创新,提炼出其发展演进的基本特点和经验教训。通过研究,论文重点提出了以下观点:一是提出“民族问题区域化”和“区域问题民族化”两个概念。强调在当前的背景下应该更多采取“民族问题区域化”策略,就区域谈民族、就经济谈和谐,弱化、消弭民族隔阂,强化、放大经济因素。二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提出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划分。既打破了按照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届党中央、将“两个大局”割裂开来的传统划分方式,又突破了目前对于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关注不够的问题,提出以“西部大开发”为代表的控制区域差距战略思想是对邓小平“第二个大局”思想的回应、是一个带有过渡性特征的战略思想,而“统筹区域发展”在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历程中具有阶段性的意义。三是首次对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系统总结。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经济区经济”发展、“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和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等5个方面阐述了“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并认为实现由“主次性”向“全面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发展的整体性,由“先后性”向“共时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发展权的公平性,由“弥补性”向“互利性”的转变、更加强调区域间的共生性,由“缩小区域生产力水平差距”向“缩小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的转变、更加强调“以人为本”,是“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最独特的理论创新之处。四是从政治、经济、社会等综合性角度对不同历史阶段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进行评述,力求做到历史的“公允”。如在分析1958年建立独立的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时,并没有简单认为这是“大跃进头脑发热”的产物,而是从当时缓解交通运力紧张、“避免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调动地方生产积极性等角度探究了其提出的历史合理性;在认识“三线”建设时,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既肯定其军事成效,也分析了经济方面存在的弊病;在探讨“改革开放缘何发起于南方小镇”时,不仅分析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因素,而且从中国渐进性改革、南北区域的政治风险差异等方面探究了党的区域战略初衷。五是分析了60多年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演进的内在逻辑,并从“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角度提炼了四个方面的经验教训。

二、赴西部7省区考察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赴西部7省区考察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三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三农教育”的含义和历史演变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和农村教育的基本目标
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三农教育”的本质特征
四、改革开放初期“三农教育”的主要任务
五、新时代“三农教育”的更高追求

(2)物证优先:四重证据法与“玉成中国三部曲”(论文提纲范文)

一、第一曲:《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
二、第二曲:《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
三、第三曲:《玄玉时代》兼及夏代问题
四、尾声:玉礼器群—筛选夏都“一票否决”原则

(3)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一、课题的来源
        二、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背景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以及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
    第二节 该选题方向现状及发展动态的理论梳理
        一、涉及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二、涉及近代全国范围或西北地区工业布局的研究成果
        三、涉及交通条件变迁与西北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研究成果
        四、涉及西北地区具体地域民生设计及工业化的研究成果
        五、其他相关方志及调研考察
        六、小结
    第三节 工业化概念的运用限度与立论前提的确认
    第四节 几点必要的说明
        一、时间界定、地域范围界定
        二、西北地区的自然与社会历史条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内容
第一章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的早期工业化与设计的萌芽
    第一节 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雏形
        一、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历史前提
        二、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本质及初期形态
        三、洋务运动之前西北地区设计中早期工业化的呈现
    第二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萌芽走向——设计形式的不断碰撞
        一、设计中传统手工业与局部工业化继替发展的轨迹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对工业化体制的构建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的发展嬗变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中工业化萌芽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设计的多元萌生
        二、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设计文化的继替发展与不断碰撞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晚清洋务运动与早期民生设计(1861-1894年)
    第一节 晚清洋务运动与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多元汇集
        一、晚期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时代的新需求与旧有设计形式的交流转换与局限
        三、洋务运动对西北地区早期民生设计的影响
    第二节 晚清洋务运动促西北民生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嬗变
        二、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三、工业化观念的发展
        四、洋务运动跛足发展留下的遗憾(洋务官商体制与中国早期工业化)
    第三节 西北地区设计变革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的(碰撞、选择)交融发展
        二、西北地区民生产业的主体形式特点
        三、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四、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瓶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末新政”中的西北经略(1901-1911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综合与突破
        一、“清末新政”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凸显
        三、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对传统手工产业的继替与工业化的突破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适应性
        一、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演进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变革中的共融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的必然原因——对地域特征的适应性
        四、各方力量在西北地区工业化中的作用方式
    第三节 “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融合以及设计体制的定型
        二、“清末新政”中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清末新政”中西北民生设计面临的挑战
        四、文化自觉的形成:被唤醒的民生设计文化认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国(抗战之前)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12-1937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延续
        一、抗战之前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形式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对工业化程度的延续
        一、文明生活方式、先进生产方式的融通
        二、工业化在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的延续
        三、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地域特征的显现
    第三节 抗战之前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社会共识下民生的文明教化
        二、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之前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产业化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与民生设计(1937-1949年)
    第一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进程的繁荣与引领
        一、抗战时期西北地区社会时局背景
        二、抗战时期乡村社会传统手工业的重要作用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产销业态与民生设计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中工业化程度的大发展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推进
        二、产业组织形式与经营方式的工业化演进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扩散效应
    第三节 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民生设计与工业化的特征
        一、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各种机制工业演进趋势
        二、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状态与民生设计分析
        三、抗战及民国后期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工业化的特征
    本章小结
结论
    第一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是中国现代设计的起源之一
    第二节 西北地区民生设计特点与研究价值
    第三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变革发展的关系与民生设计性质、功能的认识
    第四节 西北地区工业化的深层原因
    第五节 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思考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速生家系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astract
1 引言
    1.1 银杏简介
    1.2 植物进化与地域的相关性研究
    1.3 银杏生理生化特性研究
    1.4 银杏子代测定与良种选育研究
    1.5 选题目的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实验材料
    2.3 实验方法
        2.3.1 生长指标测定
        2.3.2 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木生长状况评价
        3.1.1 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木各生长指标F检验
        3.1.2 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木各生长指标Duncan检验
        3.1.3 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Logistic模型的建立
    3.2 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木生理生化评价
        3.2.1 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木各生理生化指标F检验
        3.2.2 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木光合特性评价
        3.2.3 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木酶活性评价
    3.3 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木生理生化指标与植株生长的相关性
    3.4 遗传参数估计
    3.5 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期选择
4 讨论
    4.1 银杏良种选育指标评价体系
    4.2 银杏苗期生长与地域选优
    4.3 银杏苗期选择与良种选育
5 结论
    5.1 不同地域银杏苗期生长差异
    5.2 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木生理生化指标与表型相关性
    5.3 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木家系评价
    5.4 银杏优良半同胞家系苗期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黄土高原滑坡发育背景与成灾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对象、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黄土成因
    2.2 黄土地貌
    2.3 黄土地层
    2.4 黄土的物理力学特性
    2.5 黄土地质灾害
第三章 黄土高原构造与地貌演化
    3.1 黄土高原新构造运动
        3.1.1 新构造分区
        3.1.2 第四纪构造旋回
        3.1.3 新构造运动的幅度
    3.2 地震活动性
        3.2.1 区域地震活动带
        3.2.2 地震空间分布特征
        3.2.3 地震时间序列特征
        3.2.4 历史上8级以上破坏性大地震及其效应
    3.3 地貌与水系演化
        3.3.1 典型古湖盆沉积特点
        3.3.2 黄土高原现代地貌演变
第四章 黄土高原滑坡发育的地质环境
    4.1 气象水文
        4.1.1 气候特征
        4.1.2 水文特征
    4.2 地形、地貌
        4.2.1 地势特点
        4.2.2 地貌类型
    4.3 沉积环境与沉积地层
        4.3.1 黄土的沉积环境
        4.3.2 黄土地层
        4.3.3 地层岩性
    4.4 黄土高原斜坡结构类型
        4.4.1 斜坡结构类型
        4.4.2 斜坡结构类型特征及其分布区域
    4.5 黄土的工程地质特性
        4.5.1 物质组成
        4.5.2 黄土的物理性质
第五章 黄土高原滑坡类型及诱发因素
    5.1 滑坡类型及特征
        5.1.1 黄土层内滑坡
        5.1.2 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
        5.1.3 黄土-基岩滑坡
    5.2 滑坡分布规律
        5.2.1 滑坡分布概况
        5.2.2 地貌与滑坡分布的关系
    5.3 滑坡诱发因素
        5.3.1 水的作用
        5.3.2 河流侵蚀
        5.3.3 人类工程活动
        5.3.4 冻融作用
        5.3.5 新构造活动与地震
    5.4 黄土滑坡的成灾模式
第六章 黄土层内滑坡成灾模式
    6.1 高速远程滑坡模式——泾阳东风滑坡
        6.1.1 形成条件及机理
        6.1.2 东风滑坡概况
        6.1.3 东风滑坡机理分析
        6.1.4 东风滑坡运动过程模拟
    6.2 高速滑坡-沟谷泥流模式——华县高楼村滑坡
        6.2.1 形成条件及机理
        6.2.2 高楼村滑坡概况
        6.2.3 高楼村滑坡机理分析
        6.2.4 高楼村滑坡运动模拟
    6.3 高速滑坡-坡面泥流模式——黑方台焦家滑坡
        6.3.1 形成条件及机理
        6.3.2 焦家滑坡概况
        6.3.3 焦家滑坡触发机理
        6.3.4 焦家滑坡运动模拟
    6.4 快速错落式滑坡模式——富县三亩台滑坡
        6.4.1 形成条件及机理
        6.4.2 三亩台滑坡概况
        6.4.3 三亩台滑坡变形破坏的机理
        6.4.4 三亩台滑坡的运动过程模拟
第七章 黄土—基岩接触面滑坡成灾模式
    7.1 深层蠕动型滑坡模式——陕西延炼滑坡
        7.1.1 形成条件及机理
        7.1.2 延炼滑坡概况
        7.1.3 延炼滑坡形成机理
        7.1.4 延炼滑坡的运动模拟
    7.2 浅层蠕动型滑坡模式——天水罗玉沟滑坡
        7.2.1 形成条件及机理
        7.2.2 罗玉沟滑坡概况
        7.2.3 罗玉沟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形成机理
        7.2.4 罗玉沟滑坡的运动过程模拟
第八章 黄土—基岩滑坡成灾模式
    8.1 泥岩切层高速远程滑坡模式——甘肃洒勒山滑坡
        8.1.1 洒勒山滑坡概况
        8.1.2 洒勒山形成条件
        8.1.3 洒勒山形成机制及稳定性分析
        8.1.4 洒勒山滑坡的运动模拟
    8.2 泥岩切层高速滑坡-泥石流模式——天水大沟滑坡
        8.2.1 形成条件及机理
        8.2.2 大沟滑坡概况
        8.2.3 大沟滑坡形成机理
        8.2.4 大沟滑坡的运动学模拟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省域文化产业效率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
    1.4 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有关省域文化产业效率评价的文献综述
    2.1 国内有关省域文化产业效率评价文献综述
        2.1.1 文化产业效率的定义及其评价理论
        2.1.1.1 文化产业效率的定义
        2.1.1.2 文化产业效率评价理论
        2.1.2 国内有关省域文化产业效率评价内容及方法的综述
        2.1.2.1 国内有关省域文化产业效率评价内容综述
        2.1.2.2 国内有关省域文化产业效率评价方法综述
    2.2 国外有关文化产业效率评价内容及方法综述
        2.2.1 国外有关文化产业效率评价内容综述
        2.2.2 国外有关文化产业效率评价方法综述
第3章 中国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度分析
    3.1 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度思路与方法
        3.1.1 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度思路
        3.1.2 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度方法
    3.2 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度指标
        3.2.1 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度指标选择原则
        3.2.2 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度指标体系框架
        3.2.3 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度指标诠释
        3.2.4 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度指标数据来源
    3.3 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度过程
    3.4 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度结果分析
        3.4.1 文化产业效率总体特征分析
        3.4.2 文化产业效率区域差异分析
        3.4.2.1 文化产业效率区域差异
        3.4.2.2 区域差异原因分析
        3.4.3 文化产业效率测度的子因素分析
        3.4.3.1 文化产业效率测度子因素效率分析
        3.4.3.2 文化产业效率测度子因素结论
    3.5 中国省域文化产业效率测度典型案例分析
        3.5.1 安徽:2006-2012 年文化产业效率正向变化最大的省域
        3.5.2 河北:2006-2012 年文化产业效率负向变化最大的省域
        3.5.3 吉林:2006-2012 年东北部文化产业效率值最差省域
        3.5.4 云南:2006-2012 年西部文化产业效率最好省域
第4章 提升中国省域文化产业效率的对策
    4.1 结论与对策
        4.1.1 结论
        4.1.2 对策建议
    4.2 不足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7)立行立改 求真务实——全国律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成效(论文提纲范文)

突出问题真解决
工作思路真理清 建立健全服务广大律师长效机制
管理作风真改进 推进即知即改、边整边改机关作风建设

(9)西部民族地区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定位研究 ——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相关动态
    三、主要研究方法
第一章 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历史与理论变迁
    第一节 资源配置与市场
        一、资源配置及方式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定性
        三、市场缺陷与市场失灵
    第二节 西方学者关于政府与市场职能的理论演变
        一、重商主义的原始国家干预主义
        二、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思想与主张
        三、凯恩斯的现代国家干预主义
        四、政府干预陷入困境与新自由主义
        五、现代西方政府干预理论的新发展
    第三节 市场经济国家中政府职能与政府作用解析
        一、政府职能的含义
        二、政府的“一般作用”与“特殊作用”
第二章 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市场现状分析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市场发展现状
        一、市场主体发展现状
        二、市场发育程度
        三、支撑市场运行的社会基础现状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市场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历史基础分析
        二、自然因素分析
第三章 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政府主导发展的经验与理论启示
    第一节 美国西部开发中的政府职能定位
        一、美国西部开发概述
        二、美国西部开发过程中政府的职能定位
    第二节 日本和韩国的政府主导经验与区域后发优势论的启示
        一、日本和韩国的政府主导经验
        二、区域后发优势论的启示
第四章 贵州省毕节地区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定位分析
    第一节 毕节试验区概述
        一、毕节试验区的创建
        二、毕节试验区的发展
    第二节 毕节试验区发展中的政府主导性分析
        一、农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二、工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三、第三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
    第三节 毕节试验区的探索与实践
        一、对优势产业选择与培育的探索
        二、对跨越式发展中政府职能的实践
第五章 西部民族地区政府主导市场的合理性分析
    第一节 西部民族地区的市场体系培育
        一、市场体系概述
        二、当前西部民族地区市场体系培育的困境
    第二节 西部民族地区政府主导有利于产业培育
        一、政府对目标产业的选择
        二、政府推动国有资本向特色优势产业聚集
        三、政府主导特殊优势产业的布局
    第三节 西部民族地区政府主导有利于企业扶持
        一、政府对企业的政策支持
        二、政府对企业的资金扶助
        三、政府对企业的中介性服务
        四、政府对企业的保护
    第四节 西部民族地区政府主导有利于市场环境建设
        一、完善市场法律体系
        二、发展市场中介组织
        三、加强对市场的管理
    第五节 西部民族地区政府主导行为中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
        一、政府干预的阶段性
        二、政府干预的法治问题
        三、政府干预的目标问题
        四、政府干预的其他问题
    第六节 西部民族地区各发展阶段政府和市场的合理分工
        一、发展初期实行政府先导
        二、发展中期实行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三、发展成熟期实行“大社会,小政府”模式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1 区域
        1.2.2 区域发展战略
        1.2.3 区域平衡发展战略与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概况
        1.3.2 总体评述
    1.4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分析框架
        1.4.1 研究的基本思路
        1.4.2 研究的主要框架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中国区域结构格局
    2.1 中国区域的自然地理特点
        2.1.1 疆域环境的丰富性
        2.1.2 地域经济的自足性
        2.1.3 区域生态的脆弱性
    2.2 中国区域的文化差异及其影响
        2.2.1 中国区域文化的分布
        2.2.2 文化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3 中国区域结构的历史变迁
        2.3.1 中国古代区域结构的演变
        2.3.2 近代中国区域结构的变动
第3章 以改变生产力布局为重点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1949-1978)
    3.1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产生的现实背景
        3.1.1 历史遗留条件的客观诉求
        3.1.2 国防安全与地缘政治因素
    3.2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思想提出的理论依据
        3.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
        3.2.2 前苏联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3 建国初期党的"重点建设内地"区域战略思想
        3.3.1 "平衡沿海与内地"的工业布局论
        3.3.2 "统一规划、合理配置"的生产力布局原则论
        3.3.3 "注重战略防御"的地缘安全论
        3.3.4 "重点建设内地"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评价
    3.4 "八大"前后"注重沿海与内地配合"的区域战略思想
        3.4.1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历史背景
        3.4.2 《论十大关系》对适合中国国情区域发展道路的理论探索
        3.4.3 "八大"前后党的区域战略思想调整的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3.5 "大跃进"时期建立地方工业体系的区域战略思想
        3.5.1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的必要性探究
        3.5.2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5.3 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地方工业体系战略思想的历史局限
    3.6 六十年代后的"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
        3.6.1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提出背景
        3.6.2 "三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3.6.3 "三线"建设区域战略思想的实施效果
        3.6.4 党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的反思
第4章 以效率优先为指向的"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1978—2002)
    4.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1.1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形势新变化
        4.1.2 周边国家快速崛起所带来的发展压力
        4.1.3 自身区域建设经验教训的理论反思
        4.1.4 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理论的引入
    4.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
        4.2.1 孕育时期
        4.2.2 发展时期
        4.2.3 完善时期
    4.3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点
        4.3.1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4.3.2 "两个大局"区域战略思想的基本特点
    4.4 "第一个大局"——"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思想
        4.4.1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4.4.2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4.4.3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理论创新
        4.4.4 "沿海地区优先发展"区域战略的实施效应
    4.5 "第二个大局"——"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思想
        4.5.1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启动因素
        4.5.2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基本内涵
        4.5.3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主要内容
        4.5.4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重点措施
        4.5.5 "控制发展差距"区域战略的实施效果
第5章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2002年——至今)
    5.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理论依据
        5.1.1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5.1.2 区域经济的理论创新拓展了发展新视野
    5.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现实基础
        5.2.1 区域发展差距呈继续拉大趋势
        5.2.2 不同类型的区域问题开始集中出现
        5.2.3 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增加了地方与中央博弈的压力
        5.2.4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区域协调方式提出新要求
        5.2.5 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
    5.3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提出过程
        5.3.1 孕育时期
        5.3.2 发展时期
        5.3.3 成熟时期
    5.4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主要特点
        5.4.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科学内涵
        5.4.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
    5.5 党的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
        5.5.1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思想
        5.5.2 主体功能区战略思想
        5.5.3 推动"经济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思想
        5.5.4 促进"老、少、边、穷"特殊区域发展的思想
        5.5.5 以城镇化带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
    5.6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的实践效应
        5.6.1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对"十一五"中国区域建设的推动作用
        5.6.2 统筹区域发展战略思想是未来一个时期中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方略
第6章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与历史启示
    6.1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主要特点
        6.1.1 战略内容上,具有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6.1.2 战略选择上,具有历史合理性与时代局限性的统一
        6.1.3 战略推进上,具有包容性和连续性的统一
    6.2 建国以来党的区域战略思想发展的历史启示
        6.2.1 发挥集权与分权的最大效能,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
        6.2.2 寻求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最佳结合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6.2.3 坚持集中谋划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6.2.4 实现单一目标向综合目标的转变,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趋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四、赴西部7省区考察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农教育”思想的发展与实践[J]. 郝文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2]物证优先:四重证据法与“玉成中国三部曲”[J]. 叶舒宪.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0(03)
  • [3]西北地区早期工业化与民生设计研究[D]. 谢玮. 南京艺术学院, 2019(11)
  • [4]银杏半同胞家系苗期生长、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速生家系选择[D]. 付文琦. 山东农业大学, 2018(08)
  • [5]黄土高原滑坡发育背景与成灾模式研究[D]. 刘文红. 长安大学, 2016(02)
  • [6]中国省域文化产业效率评价研究[D]. 孙丽华. 江西师范大学, 2014(07)
  • [7]立行立改 求真务实——全国律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良好成效[J]. 燕子. 中国律师, 2013(11)
  • [8]集体领导体制:以中共第十六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为例[A]. 胡鞍钢. 国情报告(第十卷 2007年(下)), 2012
  • [9]西部民族地区政府与市场的职能定位研究 ——以贵州省毕节地区为例[D]. 尚衡.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2)
  • [10]建国以来党的区域发展战略思想研究[D]. 刘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11(07)

标签:;  ;  ;  ;  ;  

西部7省区调研报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