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管理减少饲料作物病害损失

通过管理减少饲料作物病害损失

一、通过管理减少饲料作物病害损失(论文文献综述)

鲍远鑫[1](2021)在《《气候适应性农业微生物》(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一篇有关农业及生物科技方面的科技文本翻译实践报告。翻译源语文本为“Microbes for Climate Resilient Agriculture”,译者选择该书的前三章进行翻译。前三章主要讲述了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微生物组在维持生物燃料作物生产中的作用;农业对东南亚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植物疾病的影响和缓解策略。本翻译实践以目的论为指导,原文为专业科学类文本。译者通过译前准备,翻译过程和译后审校三方面记录了此次翻译实践过程。目的论要求译文要符合原文的语言逻辑,表达出原文专业知识的科学性。根据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及忠实性原则,译者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对译文进行翻译总结,进而归纳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在词汇层面译者讨论了有关专业术语、词性转换及词语搭配三方面的翻译策略;在句法层面,译者从定语从句、被动句和长难句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在语篇层面,译者主要探讨了逻辑连贯、语义连贯和语体连贯问题。最后,译者总结了翻译过程中的翻译策略,收获及建议。译者希望该翻译实践报告可以为日后的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蒲小剑[2](2021)在《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文中研究说明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L.)是营养价值和草产量仅次于苜蓿(Medicago Sativa L.)的多年生豆科牧草之一。该牧草用途广泛,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白粉菌(Erysiphales)作为一类普遍而重要的专性生物营养型病原菌,可严重降低红三叶草产量与品质,限制其在草牧业中的应用与发展。为阐明白粉菌对红三叶生理生化、内源激素和细胞结构的影响并验证抗白粉病TpGDSL基因的功能,本研究首先对感白粉病品种(岷山红三叶)和×抗白粉病品种(“甘农RPM1”红三叶)的杂交F2代进行抗病性评价,并建立白粉病抗性分离群体,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测定白粉菌侵染后不同抗性群体的生理生化变化、内源激素含量和细胞结构变化;利用F2代群体的抗病单株和感病单株作为试验材料,进行转录组分析;克隆由转录组分析得到的红三叶抗白粉病相关候选基因TpGDSL,同时构建p HB-GDSL过表达载体,并遗传转化拟南芥。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白粉病病原菌为三叶草白粉菌(Erysiphe trifoliorum);人工接菌后抗病材料的电导率(EC)先升高后降低、感病材料持续升高,接菌15 d时感病材料EC较接菌前增加3.57倍。抗病材料的相对含水量(RWC)先降后升,感病材料持续降低,接菌15d时感病材料的RWC含量较接菌前减少了31.8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可溶性糖(WSC)含量分别在接菌后第7 d和11 d升高,随后降低,其最高值分别为534.43±10.07 U·g-1·min-1 FW、411.73±4.08 U·g-1·min-1 FW、136.53±1.00 U·g-1·min-1 FW和32.02±0.57 mg·g-1。接菌第15 d的丙二醛(MDA)与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是接菌前的4.84和5.38倍。接白粉菌后第1和7 d,抗病材料的玉米素(ZR)、茉莉酸(JA)与水杨酸(SA)含量出现两个峰值,感病材料接菌第1d后增加,之后持续降低。抗病材料的ABA含量先升后降,感病材料的变化趋势相反。抗病材料的ZR、JA、SA与ABA含量的分别在接菌第7 d、1 d、7 d和1 d时最大,其值分别为12.23±1.27 ng·g-1、15.55±0.30 ng·g-1、124.82±1.68 ng·g-1、483.50±125.50 ng·g-1,分别较接菌前增加3.52、0.93、1.60和1.04倍。接菌后红三叶抗病材料内源激素变化幅度大于感病材料,表明抗病材料中白粉菌对红三叶体内内源激素的效应更明显。2.抗病红三叶单株叶片的上表皮细胞宽,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及蜡质含量均极显着高于感病材料(P<0.01),分别高16.13%、22.29%、29.99%与85.90%;抗病材料的上表皮细胞宽度增大、栅栏组织加厚、栅栏组织细胞排列更紧密有序,感病材料的海绵组织厚度显着增加、海绵细胞排列松散混乱。白粉菌侵染增加了细胞壁的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降低了可溶性果胶的含量,其中抗病材料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羟脯氨酸糖蛋白含量略高于感病材料。3.白粉菌侵染后抗性差异红三叶代谢中DEGs分别富集在苯丙烷途径、甲醛戊酸途径、木质素和木酚素途径与硫代葡萄糖苷等代谢途径。CHRs、C2H2、HAD、MYB、b ZIP和MADS等转录因子家族基因参与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SA与IAA通路中相关基因AXR1、CYP、CAND1和PPR-like可能在红三叶白粉病防御反应中具有积极作用。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类、磷酸酶、腈水解酶及GDSL脂肪酶等家族中DEGs分别富集23、20、18、14与2条。木质素代谢途径中PAL、C4H、4CL和BGL、ABA调控路径中NAD(P)-binding Rossmann-fold、赤霉素代谢途径中2-氧戊二酸/铁(II)依赖双加氧酶及JA合成前体12-Oxo-PDA等基因均参与调控红三叶的防御过程。转录组分析显示红三叶GDSL同源基因有较高的本底表达和差异表达倍数,Log2(FC)为10.62,本研究选择GDSL基因进行研究。4.克隆得到编码366个氨基酸,全长1101bp的TpGDSL基因。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GDSL基因与该基因氨基酸序列相似性高达86.47%。TpGDSL基因编码蛋白分子式为C1776H2704N470O561S15,相对分子量为40.9672kD,理论等电点(p I)为4.39,正、负电荷残基为20和35,不稳定系数为31.38,为不稳定蛋白,脂肪系数为81.01。TpGDSL编码蛋白可能存在于细胞外基质(Extracell)。TpGDSL蛋白主要包括36.34%α螺旋(Alpha helix,Hh)、4.10%β转角(Beta turn,Tt)、17.49%延伸链(Extended strand,Ee)、及42.08%无规则卷曲(Random coil,Cc)。该基因翻译的蛋白均由二级结构和三维结构覆盖,覆盖率和可信度分别达82%和100%。本试验采用农杆菌介导的花序浸染法将重组过表达载体p HB-GDSL转入模式植物野生型拟南芥中,得到16 lines T1代阳性转基因种子,为TpGDSL基因的功能分析奠定了基础。

田夏夏[3](2021)在《中国大麦冠锈病的鉴定及其病原菌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锈病是麦类以及其他禾谷类作物的重要真菌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均有发生,具有暴发流行的特点,往往造成严重的产量损失。大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以及酿酒的原材料。迄今,全世界报道危害大麦的锈病有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和冠锈病。我国报道的大麦上发生的锈病有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但是,大麦冠锈病尚未报道。近年,本实验室在我国青海省祁连县首次发现了大麦冠锈病,为此,本研究以大麦冠锈病为研究对象,通过形态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和致病力测定等方法,对其形态、致病力、有性生殖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明确了大麦冠锈病在我国的发生,鉴定其病原菌为冠柄锈菌大麦变种Puccinia coronata var.hordei,证实大麦冠锈病是我国大麦上的新病害。分离纯化获得从大麦冠锈病的标样单孢菌株HZJ0004和自然受锈菌侵染的鼠李上的菌株POR3,通过诱导产生冬孢子。形态学观察表明大麦冠锈菌(菌株HZJ0004)的夏孢子为亮黄色,近似圆形,大小为29(24~32)μm×23(21~25)μm。冬孢子为黄褐色,双核,在其基部有一个极短且成浅棕色的柄,中部被横隔分成双胞,其大小为57.4(43.4~73.3)μm×15.5(10.9~21.2)μm,顶部附着枝的长度为4.3(3.0~7.1)μm~9.6(5.2~14.6)μm。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菌株HZJ0004与已报道的大麦冠锈菌(序列登录号:DQ355454)的ITS序列同源率高达93%,并聚类在一个分支,节点支持率为92%,表明该病原菌为大麦冠锈菌。2.致病力测定表明大麦冠锈菌(菌株HZJ0004和POR3)和燕麦冠锈菌(菌株POC8)对170个禾本科植物品种的致病力存在显着差异。大麦冠锈菌(菌株HZJ0004)对供试的84个大麦品种中的69(82.1%)个致病,菌株POR3对其中60个大麦品种致病,而燕麦冠锈菌POC8对所有大麦品种均不致病。菌株HZJ0004和POR3对供试的4个燕麦品种均不致病,仅表现为零星褪绿斑点或无症状。菌株POC8对3个供试燕麦品种则表现高度致病。菌株HZJ0004、POR3及POC8对供试63个小麦品种均不致病。在供试17种禾本科杂草之中,菌株HZJ0004对其中6种,包括5种披碱草种类(Elymus spp.)和1种雀麦(喜马拉雅雀麦)致病;菌株POR3对1种披碱草(黑紫披碱草)以及1种山羊草(节节麦)致病;菌株POC8则对17种禾本科杂草均不致病。3.明确大麦冠锈菌的转主寄主种类,证实在自然条件下该病原菌在野生鼠李(Rhanmus spp.)上进行有性生殖。本研究利用大麦冠锈菌菌株HZJ0004冬孢子产生的担孢子接种4种鼠李,包括鼠李(R.davurica)、冻绿(R.utilis)、药鼠李(R.cathartica)和小叶鼠李(R.parvifolia),其中鼠李和冻绿可被担孢子侵染产生性子器、锈子器,锈孢子接种后侵染大麦品种(果洛)产生夏孢子,从而大麦冠锈菌完成有性生殖过程,而药鼠李和小叶鼠李不能够被担孢子侵染。因此鼠李和冻绿为大麦冠锈菌的转主寄主。以上结果表明在室内条件下大麦冠锈菌能够完成有性生殖。从自然受锈菌侵染鼠李上分离获得单孢菌株POR3,经DNAMAN序列比对与单孢菌株HZJ0004的同源率达到97.42%,且在系统发育分析中聚类到一个分支上,节点支持率为99%。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大麦冠锈菌在野生鼠李上进行有性生殖。4.建立了大麦冠锈菌的特异性分子标记,可用于其分子检测。基于ITS1Rust F10D/ITS4引物PCR扩增序列,设计特异性分子标记A1/S1(5ˊAATAGCACCACTCACCAT 3ˊ/5ˊTAAACTTCACCCAAACTC3ˊ),对13种柄锈菌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检测,只有大麦冠锈菌(HZJ0004和POR3)扩增出条带呈现阳性结果,其它锈菌均呈现阴性结果。结果表明分子标记A1/S1可特异性检测大麦冠锈菌,为大麦冠锈病的早期预警提供了技术支撑。

李晓振[4](2020)在《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病害识别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和小麦,但比水稻和小麦等粮食作物更耐旱、耐寒和耐贫瘠,具有极好的环境适应性。进入21世纪以来,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因此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产量成为关键。但玉米病害严重制约了玉米的生产,因此做好玉米病害的防治,降低病害对玉米产量造成的损失已经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近年来,深度学习发展迅速,相比依赖人为设计特征提取的传统图像识别算法,深度学习方法可以自动提取特征,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在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基于注意力和残差思想构建深度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玉米叶部病害的识别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工作:(1)利用数据扩增技术丰富图像数量,提升识别效果。(2)依据注意力思想构建通道注意力模块和空间注意力模块。通道注意力模块通过区分不同特征通道的重要度,实现对各个特征通道的约束增强。空间注意力模块通过提取特征的空间位置信息,在空间位置上对特征进行约束增强。进而增强了网络对重要特征的关注,抑制了网络对非重要特征的关注。经实验对比后,最终构建的网络模型的参数量为28.08M,平均识别率为96.34%。(3)结合残差思想,构建具有注意力思想和残差思想的DARNet模型。借助残差思想可避免注意力模块造成的特征值消减,避免网络的退化问题,等等。以分别患有大斑病、小斑病、锈病、灰斑病、南方锈病的玉米叶部图像和玉米叶部健康的图像为研究对象,相比于 VGG16、Resnet50、ShuffleNet、SqueezeNet 和 SeNet 模型,DARNet 模型的平均识别率高出1.16%~9.38%,对各类病害的识别率高出0.22%~18.92%。(4)将每类病害进一步划分为初期与晚期,以研究DARNet模型对病害初晚期的识别效果。DARNet模型给出的预测结果包括病害的类别和初晚期,其预测结果中病害初期和病害晚期的精确率平均为84.42%和90.58%;若仅考虑病害类别的准确性,则当预测结果中的病害类别不为大斑病时,其精确率大于95%(大斑病为91.69%)。(5)使用Flask开发了 Web应用,具有注册、登录、识别等功能,实现了多平台下的玉米叶部病害识别。若使用Tesla P4,则平均识别每张图像的时间为79ms。使用Docker封装了相关代码、环境等,以降低部署难度。

陈燕[5](2020)在《一氧化氮熏蒸对干果贮期病害抑制及毒素清除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新疆果品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是我国干果的主产区之一,其中很有特色的干果为杏干和红枣。杏干和红枣在长期贮藏时易发生霉变(真菌毒素)及滋生虫患,使其失去食用价值,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干果主要的真菌毒素为黄曲霉毒素(AFT)和赭曲霉毒素A(OTA),误食后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研究新疆杏干和红枣贮期病害防治技术和真菌毒素清除的方法,对干果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氧化氮(NO)是生物体内含有自由基的气态分子,可作为一种高效的气体熏蒸剂影响生物体内相关酶的活性,抑制真菌孢子的萌发和生长发育,从而有效控制果品采后的真菌病害。本论文以新疆红枣和杏干为研究试材,针对干果贮期真菌病害和毒素积累等问题,采用气体熏蒸处理技术,考察了NO熏蒸对干果贮藏品质的影响,研究了NO熏蒸对干果表面优势菌及病害的抑制作用,探讨了NO对干果优势菌的抑制机制,明确了其对毒素的清除作用。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论述如下:1、研究了NO熏蒸对杏干真菌病害的抑制和对杏干贮藏品质的影响;以SO2熏蒸作为阳性对照,考察了NO熏蒸对鲜杏熏蒸后再晾晒制成杏干后品质的影响。采用不同浓度NO熏蒸3 h后,结果说明:(1)NO熏蒸对杏干中黄曲霉(A.flavus)、黑曲霉(A.niger)和意大利青霉(P.italicum)引起的病害有强烈的抑制作用,1500μL/L NO熏蒸在72 h内病害指数为0,完全抑制了杏干体内病害的发生。(2)1500μL/L NO熏蒸能显着减少杏干自然病虫害的发生,降低杏干霉变率、虫蛀率、菌落总数(TAMC)和霉菌酵母计数(TYMC);900μL/L NO熏蒸可较好的保持杏干的贮藏品质,延缓褐变度的上升,减少水分活度(Aw)、水分、可滴定酸(TA)、可溶性固形物(TSS)、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抑制抗坏血酸(As A)的氧化和营养成分损失;熏蒸结束后NO残留量符合现行标准。(3)NO熏蒸鲜杏再经制干后,200μL/L NO熏蒸较好保持杏干含水量、Aw和表面色泽;延缓果实失重的下降和褐变的上升,维持TSS、总酸、As A和还原糖含量在较高水平,且无有害残留。表明NO熏蒸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杏干病害的发生,保持了贮藏品质,提高了食用安全性。2、研究了NO熏蒸对红枣优势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筛选出适宜的NO熏蒸浓度,考察了NO对红枣贮藏品质的影响。以灰枣为研究试材,采用不同浓度NO熏蒸3 h后,NO熏蒸显着降低了A.niger引起灰枣病害的发生,600μL/L的NO可以完全抑制黑曲霉病,抑制率为100%;显着降低灰枣失重率、霉变率、虫蛀率、褐变度和微生物总量(TAMC和TYMC);有效延缓了水分、TSS、还原糖、TA和As A含量的下降。结果表明NO熏蒸显着抑制了灰枣的真菌病害,明显减少了营养成份的损失,很好保证了灰枣的原有品质。3、研究了NO熏蒸对杏干和红枣等干果优势菌A.flavus,A.niger和P.italicum的体外抑制机制,比较了NO和SO2对三种干果优势真菌的抑菌效果。采用不同浓度NO熏蒸处理后,NO熏蒸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A.flavus、A.niger和P.italicum的菌落扩展和菌丝体生长。NO对这三种菌的最低杀菌浓度(MFC)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分别为600、450、450μL/L和33、27、27 m L/L;SO2为450、450、450μL/L和87、67、27 m L/L。NO显示出与SO2相同或更优的抑菌效果。在MFC和MIC条件下,NO熏蒸完全抑制了干果中优势真菌孢子的萌发和芽管伸长,减少了菌丝体的生物量。经研究发现其抑制机制为:NO熏蒸破坏了质膜的完整性,增加了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和细胞膜的氧化损伤,改变了菌丝体的微观结构,使得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受到抑制,并使其致死。4、研究了NO熏蒸对A.flavus和A.niger产生毒素的影响,明确了NO对真菌毒素清除作用的作用途径。由体内实验结果得知,NO熏蒸能减少A.flavus和A.niger引起杏干病害的腐烂率和菌落数量;对杏干中A.flavus产生的Aflatoxin B1(AFB1)、Aflatoxin B2(AFB2)、Aflatoxin G1(AFG1)、Aflatoxin G2(AFG2)和A.niger产生的Ochratoxin A(OTA)真菌毒素均有强的抑制作用,培养10 d后NO熏蒸使得杏干中AFB1、AFB2、AFG1、AFG2和OTA的含量分别减少了51.53%、49.75%、49.50%、49.13%和43.88%;显着减少了杏干中真菌毒素积累。由体外实验结果可知,NO熏蒸对A.flavus和A.niger在培养基中真菌毒素的产生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NO熏蒸浓度与真菌毒素含量密切相关,低浓度NO熏蒸(1500μL/L NO,1倍)对标准溶液中真菌毒素仅有轻微的清除效果,而高浓度NO熏蒸(150m L/L NO,100倍)对毒素具有强的清除能力,使得标准溶液中OTA、AFB1、AFB2和AFG1的含量分别减少了55.56%、45.51%、1.52%和35.76%。以上结果表明:NO熏蒸对真菌毒素的清除作用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1)NO熏蒸控制了杏干表面真菌数量和抑制了培养基中真菌生长发育,减少了真菌毒素的产生和积累;(2)NO熏蒸通过对真菌毒素的直接清除,进而降低了真菌毒素的含量和积累。综上所述,NO能很好地抑制杏干和红枣在贮藏时真菌的生长,减少真菌病害的发生,降低真菌毒素对干果的污染,可保证贮藏后杏干和红枣的品质,并表现出了与SO2处理相似或者更优的效果。因此,NO可作为一种可替代的安全有效的用于干果贮藏的气体熏蒸剂。NO熏蒸技术的研究,为NO熏蒸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为食品安全和干果食用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徐杉[6](2019)在《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文中认为炭疽病是一类造成经济损失,普遍存在,毁灭性的植物病害。它是限制紫花苜蓿生产的重要因素,但目前我国有关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研究较少,尚不明确其病原种类、病原致病性强弱、分布地区、危害现状和品质损失等信息,为查明该病的上述信息,为其防治提供依据。本研究以我国西北地区(甘肃、宁夏、新疆),西南地区(云南、四川)和北方地区(内蒙、黑龙江)栽培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至2018年,通过田间试验、室内试验和温室试验,对各地区的紫花苜蓿炭疽病进行了病害调查、病原分离、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致病性测定和常规营养成分测定等工作,获得如下结果。1.我国西北、西南和北方共7省16个调查地区中,确定6省8个地区发生紫花苜蓿炭疽病,由5种炭疽属病原(Colletotrichum spp.)引起。其中,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和新疆昌吉;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和内蒙沙尔沁;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四川新都;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云南小哨、甘肃民乐和内蒙沙尔沁;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发生于内蒙赤峰。这些病原中,菜豆炭疽菌(C.incanum)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首次报道,为世界新记录,苜蓿为该种的新寄主,而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引起的苜蓿炭疽病属于我国首次报道,为我国新记录。2.根据菌落特征、形态学特征以及多基因系统发育学,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有3种类型的分生孢子,位于4个复合种群中,即北美炭疽菌和毁灭炭疽菌为直孢子属于毁灭炭疽复合种(destructivum complex);平头炭疽菌和菜豆炭疽菌为弯孢子分别属于平头炭疽复合种(truncatum complex)和白蜡树炭疽复合种(spaethianum complex);三叶草炭疽菌为圆柱孢子属于黄瓜炭疽复合种(orbiculare complex)。另外,对我国已报道的吉林苜蓿炭疽属病原的相关序列重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证实了吉林苜蓿炭疽病病原种JL01为北美炭疽菌,而不是亚麻炭疽菌。因此,我国目前尚无苜蓿亚麻炭疽菌的报道。同时,对5种炭疽菌种代表性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和产孢方式进行测定,明确了各菌种的最适生长温度(25—30°C)和最适pH范围(5—7),发现了三叶草炭疽菌和平头炭疽菌存在细胞产孢和刚毛产孢两种产孢方式,而其它3种炭疽菌以细胞产孢为主。3.通过田间调查,发现苜蓿炭疽病主要危害植株茎杆,也会危害叶片,病害发生严重时会危害根颈。各地区不同炭疽属病原引起的炭疽病症状特征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紫花苜蓿炭疽病发生地区中,甘肃酒泉、宁夏银川、内蒙赤峰3个地区炭疽病发生严重,导致枝条干枯,危害程度高,发病率在39.5%61.7%之间,病情指数在32.7%45.4%之间。内蒙沙尔沁,四川新都,甘肃民乐,云南小哨4个地区炭疽病发生较轻,病情指数均在30%以下。对上述炭疽病发生严重地区,感染炭疽病枝条和健康枝条的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18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3个地区健康枝条干重和粗蛋白含量均显着大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且干重损失量达17.05%22.35%,粗蛋白损失量达18.2%30.03%。健康枝条中性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均显着小于感染炭疽病的枝条(P<0.05),而粗脂肪含量健康枝条与感染炭疽病枝条间无显着差异(P>0.05)。总体上,感染炭疽病枝条的总氨基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均显着低于健康枝条(P<0.05),且总氨基酸损失量达24.85%30.26%,必需氨基酸损失量达21.37%30.86%。另外,炭疽病害发生与干重、常规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的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的干重、粗蛋白、粗灰分、木质素、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与炭疽病害发生呈负相关,而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与炭疽病害发生呈正相关。4.通过致病性测定,明确了5种炭疽属病原接种苜蓿种子、生长4天幼苗、生长4周植株后,均可造成病害并引致炭疽症状,并且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较大,所以这些病原可能是田间苜蓿播种到发芽死亡的病因。综合来看,测试所用的6个炭疽菌株对紫花苜蓿致病力依次为三叶草炭疽菌C.trifolii(JQLYZ21)>平头炭疽菌C.truncatum(CFLYZ34)>毁灭炭疽菌C.destructivum(XDLYZ45)>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SEQ2LYZ14)>菜豆炭疽菌C.incanum(CFL2YZ41)>北美炭疽菌C.americae-borealis(MLLYZ28)。5.通过调查、病原物分离鉴定和致病性测定,明确了四川西昌发生的苜蓿茎斑病(Nothophoma sp.)是一种新病害,于我国首次报道。甘肃发生的苜蓿黄萎病(Verticillium alfalfae)和赤峰发生的苜蓿根腐病(Cylindrocladium sp.)为我国两种苜蓿病害新记录,且苜蓿黄萎病是我国的一种对外检疫病害。

赵悦[7](2019)在《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势。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三量齐增”、农产品供求结构失衡、生态环境恶化、农民增收乏力等问题。为了缓解粮食生产出现的问题,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切需要新一轮农业结构的调整。吉林省作为我国的粮食大省,玉米核心产区,一直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基地。然而,随着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玉米价格高位运行,吉林省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呈刚性增长,大豆、杂粮等其它作物播种面积日益削减,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单一种植结构。这种结构带来的效应却是一方面玉米的高库存积压,下游加工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利益受损;另一方面大豆、水稻、玉米等农产品大量进口,形成了国内库存积压与国外进口并存的逆向市场困境。而造成这种结构困境的根本原因是忽视市场经济规律作用,用计划经济思维模式调控农业生产的结果。因此,只有运用改革的思路和市场经济的思维,对管理农业的体制、机制和手段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种植业供给结构的优化。本文以我国农业发展阶段特征的变化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的现状与问题为背景分析,得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厘清了我国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涵与基本内容,得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以往种植业结构调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深入到结构变化的制度变革,其要义绝非是一般意义上结构的加减法,而是要通过改革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来实现结构优化。在这一过程中,改革是手段,结构优化是目标。之所以提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思路来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吉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矛盾表现的更为突出、更加尖锐。梳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演变历程发现,经过40年的发展,吉林省种植业粮、经、饲三元结构中以粮食作物内部结构变化为主,逐渐从20世纪80年代的玉米、大豆为主、水稻、高粱多元发展的作物结构,最终形成了以玉米为主体的“一粮独大”格局。然而,这种结构是否合理?本文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显示:虽然这种结构在宏观种植业投入产出上、在微观农民收入上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却拉大了作物间的比较收益,不利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虽然吉林省在粮食商品率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过高的粮食进口依存度表明当前结构未能满足消费升级的需求,同时这种结构释放出的生态负效应令人堪忧。由此,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但是,结构调整却面临着贸易格局复杂、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的市场困境,农业用水资源紧缺、耕地质量与数量下降的生态困境以及农产品育种技术发展缓慢、农业技术推广供需不匹配的技术困境,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制约着结构的优化,以往调整的思路俨然无法破解,唯有用改革的手段才能推动结构的优化。2004年以来,国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然而,惠农政策在实施方式上,政府过度干预市场,由此导致了市场的失灵和农业资源配置的扭曲。之所以要用改革的方式实现种植业供给侧结构的优化,就是因为不合理的农业管理体制是造成结构失调的首要原因。基于此,从资源配置方式、价格形成机制、粮食市场结构以及农村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转变我国政府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思维,充分发挥市场经济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建立市场价格机制,使粮食价格由市场决定。而粮食价格信息在粮食生产、收购、加工、销售产业链条中通过流通市场进行传递,以指导农民的种植行为。但是,当前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一支独大”的局面,扭曲了粮食收储市场。提出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发挥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政策性收储功能,与其它收储主体在收购市场中具有平等的经营地位,从而推动收储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会化,实现粮食收储市场的顺畅。运行顺畅的粮食收储市场需要健全的农村组织制度作保障。我国目前的农村组织尚处于一种涣散状态,有序地将亿万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嵌入市场经济方面却效率甚微,并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条软肋。以整合当前农村经济组织为路径,实现农村基层经济组织制度的创新。使市场的“无形之手”来指挥政府的“有形之手”,进而推动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基于上述制度改革框架,确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民种粮合理收入、产业协调发展以及生态可持续为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之所以提出这四个方面的价值取向,原因如下:首先,在未来很长时期内,我国粮食供给压力仍然存在,人地关系趋紧的矛盾仍然存在,粮食主产区生产功能在日益下降。吉林省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产区,其结构调整必须坚持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动摇,必须保证种粮农民和粮食产区两个积极性,以巩固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其次,合理的种粮收入是保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的支撑条件。吉林省以玉米为主体的种植结构决定了合理种粮收入的主要指向是围绕玉米种植获取收入。而玉米支持政策的不稳定性造成了农民种植玉米收入的起伏与玉米种植积极性的不稳定,呼吁将玉米纳入主粮范围,与稻谷和小麦具有同等地位,使玉米具有一个主粮生产应有的利润空间,进而实现玉米种植的合理收入。作物间收益水平相当,从而实现相互替代的效应,促进种植业结构的优化。再次,玉米作为产业链条最长的作物,其饲用和加工用途与下游的加工业与畜牧业紧密衔接。因此玉米三元作物的属性决定了种植业结构调整以产业协调发展为价值取向。最后,种植业结构调整应尊重自然规律与比较优势原则进行布局。去除赤色产能、恢复玉米大豆轮作制度、种地养地有机结合以及科学施用化肥来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遵从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对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方向进行选择。吉林省种植业结构不论怎样调整,保证粮食作物为主体的结构不可改变,保证玉米核心产区优势不可改变。现阶段粮食作物比例偏高是由于粮食作物内部玉米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玉米粮经饲三元作物结构属性,片面强调了玉米粮食作物品种的一元结构,忽视了玉米作为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品种的结构。所以降低粮食作物用途的籽粒玉米比例,提高饲料作物青贮玉米比例,是粮食作物的调整方向,也表明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在于粮食作物与饲料作物之间的调整。因此,建立玉米三元作物结构,呼吁核心产区推动“粮改饲”,以“种养”结合的微观农户经营结构为行动支点,从而促进粮食作物向饲料作物调整。大豆则在进行合理区划布局基础上,建立非转基因大豆保护区,保护传统大豆纯度,不受转基因大豆的侵犯。在中部地区适当进行转基因大豆种植,与玉米合理轮作,从而增加大豆的种植面积。水稻以扩大优质品种稻米的种植为调整方向,杂粮杂豆以建设优质杂粮基地为依托,发展精深加工。经济作物的调整方向以东中西区域划分,打造东部特产、中部蔬菜、西部多种作物的发展格局。饲料作物的调整以形成增加玉米核心产区与镰刀弯地区青贮玉米种植以及西部地区牧草种植,协调畜牧业发展的农牧格局。最终实现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由单一玉米种植向多元作物发展,由过分强调经济社会效益转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发展的种植业结构。

王海玄[8](2019)在《广西不同玉米品种对6种病原镰刀菌的抗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广西种植面积仅次于水稻。由于广西特殊的种植结构,玉米种植区相对分散,常与甘蔗、香蕉等作物种植区相邻。引起甘蔗梢腐病、香蕉枯萎病等病害的病原菌为镰刀菌属(Fusarium)真菌,该属真菌同样会导致一些玉米病害的发生。为探究不同作物上分离得到的病原镰刀菌是否会对玉米造成影响以及不同病原镰刀菌的特性差异,本研究以玉米、甘蔗、香蕉等3种作物病害中分离得到的6种镰刀菌为研究对象,分别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PH-1)、九州镰刀菌(F.kyushuense,S5)、轮枝镰刀菌(F verticillioides,CNO-1)、层出镰刀菌(F.proliferatum,YN41)、尖孢镰刀菌(Foxysporum,BS2-6)和尖孢镰刀菌古巴转化型(Foxysporumfsp.Cubense,FOC4)。选取桂单0810、桂单0811、桂单1125、桂单901、桂单162、桂单165、桂单166等7个广西生产中常种植的玉米品种作为侵染对象,开展相关研究。分析了不同病原镰刀菌的分类鉴定,病原镰刀菌的致病性及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性水平,病原镰刀菌及其所致玉米穗腐病中毒素种类的变化,不同药剂对镰刀菌的防治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两种方法对6个镰刀菌菌株进行分类鉴定。根据rDNA-ITS、mtSSU及EF-1α3个基因位点作镰刀菌分子系统进化树,明确了各菌株的分类情况。根据PH-1(F.graminearunm)和S5(F.kyushuense)的ITS序列的差异性设计2对特异荧光定量引物,成功鉴定,F.graminearu 和Fkyushuense两个类型。(2)对6个镰刀菌菌株进行生长最适温度的探究。PH-1、S5与BS2-6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4℃,CNO-1、YN41与FOC4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除PH-1在36℃C下不生长外,其余5个菌株均可在16-36℃生长。(3)6个镰刀菌菌株均可使7个玉米品种的叶片及果穗产生病症,菌株对各品种叶片的致病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BS2-6>CNO-1>YN41>PH-1>S5>FOC4;对果穗的致病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S5>PH-1>CNO-1>BS2-6>YN41>FOC4。各玉米品种的叶片对镰刀菌的抗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GD165>GD166>GD162>GD1125 =GD0811>GD0810>GD901。果穗对镰刀菌抗性从强到弱的顺序为:GD165>GD162>GD166>GD0811>GD1125>GD0810>GD901。(4)运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UHPLC-MS/MS)对镰刀菌及其所致的玉米穗腐病中毒素种类进行检测。PH-1与其所致的玉米穗腐病样品中均可检测到ZEA、DON和3Ac-DON毒素,S5与其所致的玉米穗腐病样品中均可检测到3Ac-DON毒素,CNO-1与其所致的玉米穗腐病样品中均可检测到3Ac-DON和FUS,YN41中可检测到FUS、FB1和FB2毒素的存在,其所致的玉米穗腐病样品中可检测到FUS和3Ac-DON毒素,BS2-6与FOC4中均可检测到FUS和3Ac-DON毒素,这2个菌株所导致的玉米穗腐病样品中仅检测到FUS毒素。(5)选取5种常见的杀菌药剂对6个镰刀菌菌株进行药物防治筛选,表明多菌灵对6个镰刀菌菌株的抑制效果最好,其次为甲基硫菌灵和代森锌锰,醚菌酯和嘧菌环胺对6个菌株的抑制效果较差。

叶萱[9](2019)在《印度饲料作物用农药现状和使用》文中认为印度的家畜数量约为全球的15%,土地面积为全球的2%,故对土地的生物压力巨大。目前印度的家畜数量为5.12亿多头,预期未来几年每年以0.55%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约达到7.807亿头。目前牛奶和肉产品分别为1.55亿和700万亿t,到2050年对牛奶和肉的需求将分别达到约4亿和1400万t。在饲养如此多的家畜和满足对牛奶和肉的不断增长

周杰灵[10](2019)在《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研究(1910-2010)》文中指出一百年来,美国生猪养殖粪污的治理观念、制度与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观念上,从将生猪粪污当作废弃物到将其视为资产,经历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转变;制度上,从粪肥还田到综合养分管理,经历了种养结合到种养分离,再到种植业与养殖业的综合养分管理的制度转换;治理方式上,从小规模生猪牧养粪肥治理方式到大规模粪污泻湖系统,再到环境优先技术的应用,经历了经济与环境相互平行、相互冲突、以及协调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根据生猪养殖方式的不同,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阶段大致分为四个时期:1910-1958年间的小规模家庭农场养殖时期;1959-1971年间的集约化生猪养殖萌芽时期;1972-1998年间的集约化生猪养殖快速发展时期;1999-2010年间的农工商垂直一体化养殖发展时期。20世纪初,受到资源保护及荒野保护运动的影响,美国人开始从原来那种建立在以“征服自然”为价值导向,以疯狂破坏和浪费自然资源为表现形式的人与自然关系模式中转向对自然的欣赏和对其内在价值的肯定,并试图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寻求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崭新关系模式。这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取向在美国生猪牧养阶段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展现。生猪养殖和作物生长都依靠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作物——土地——猪粪尿之间形成密闭的养分循环,能有效防止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战争打破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氛围,也改变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猪养殖方式和粪污治理方式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二战之后的二十多年间,美国军工行业开始大批转向民用,农业领域产生新的分工,农业生产全面进入机械化和化学化阶段。原本在战争期间应用哈伯-博施的大批量工业合成氮素方法制造炸药的化工厂纷纷转向生产农用化肥;同时,二战期间被实验证明可以促进农业增产的杀虫剂和除草剂也开始被大规模地生产和使用。化肥的大量使用割裂了养殖业与种植业之间通过动物粪便还田形成的传统养分循环链条,猪粪被完全当做一种废弃物进行处理。农户处理生猪养殖废弃物所造成的污染问题根据《妨害法》由具有物产保护权的农户自行解决,政府很少干涉,监管上几乎是空白。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新的生猪清粪方式也开始出现。1951年,挪威首次发明使用了漏缝地板技术来取代人工清粪。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这种大量节省劳动力的清粪方式被介绍到美国并被广泛应用于美国的生猪养殖业。漏缝地板技术的出现对于生猪养殖粪污处理来说是一项具有革命性的技术变革,不仅大大减少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也为规模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1959-1971年间,大规模养殖粪污清粪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养殖设施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1000头以上的养殖场,集约化养猪开始萌芽。然而,清粪方式改变后的储粪池管理成为一个新的问题。储粪池随着猪舍建设的扩大而扩大,成为了猪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一种替代传统储粪池的泻湖储粪系统开始得到开发和应用。随着集约化生猪养殖的发展,美国养殖污染问题开始显现,美国社会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开始重新审视其以往的价值观念。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从生物学的角度,用自然选择理论阐述农业过度使用化学产品而人为创造“超级昆虫”和“超级细菌”的恶果,批判了“人类中心论”的自大观点——为了满足自身的利益需求而不惜与万物竞争,甚至破坏生态系统,成为现代环保运动诞生的导火索。环保运动的推进唤醒了一些普通民众的环保意识,人们更多地提倡与万物协调共生的理念而不是通过诸如消灭不利于人类的物种等利己行为来获得短视的利益。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探索经济制度的新思路。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和鲍尔丁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环保制度建设的新观念。科斯通过运用“社会成本”这一概念,考虑了受害人和加害人的主客观因素,用控制社会总成本最小化的分析方法来确定环境污染中的责任比重,希望通过最缜密的制度设计来使得稀缺的自然资源流动到能够最有效使用这些资源的人手中。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每年从工厂、城市居民、和畜禽养殖场排出的大量污水造成河流湖泊的严重污染。1972年美国颁布《清洁水法》,首次在全国层面将养殖粪污作为监管的对象。由于当时大部分污水来自于工厂和城市居民的污水排放,美国政府便将工厂、城市居民的污水连同畜禽养殖场的粪污按照点源污染进行政策规范和治理。20世纪80年代,尽管美国废水排污点源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水体的质量并未发生重大改善,非点源污染代替了点源污染成为美国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1982-1997年间,美国大规模生猪养殖农场中只有25%左右的饲料养分转化为动物产品,另外约75%的饲料养分存在于生猪粪污中。这些粪肥被施用在养殖场内部有限的农田后,大约有51%的氮素养分和64%的磷素养分超出其农田需用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由于污染治理政策的偏差,环境不公现象开始显现,成为环境正义运动关注的焦点。为应对养殖污染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1999年美国农业部和环境保护局联合发布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统一国家战略,并推出畜禽粪便综合养分管理计划(CNMP),要求规模化养殖场将粪污作为养分还田的管理对象,以减少养殖粪污通过农田径流和氨挥发形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综合养分管理计划的推行将粪污养分管理从养殖业延伸到了种植业,将种植土地的粪肥施用养分管理也纳入了综合养分管理的范围。在美国农业部的督导下,化肥行业率先引入一种全球通用,具有科学开创意义的4R养分管理制度。这种养分管理制度将化肥养分管理又延伸到了粪肥管理领域,可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农业生产禀赋来不断完善各层面养分管理水平,促使农户采用适合当地条件的最佳肥料管理实践措施,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21世纪初,原来在美国东南部地区被广泛应用的泻湖或露天厌氧化粪池(泻湖)系统,因产生氨气排放、臭味、病原体传播、以及水质污染等环境与健康问题而广遭诟病。2000年7月,在环境正义运动的影响下,美国最大的猪肉生产企业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与北卡罗来纳州政府以及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同意开发和使用新的生猪养殖粪污处理技术来改变原有的储粪系统,集约化养猪环境优先技术(EST)应运而生。环境优先技术是在推行综合养分管理计划过程中所形成的以环境优先为原则的技术系统。它由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养猪实验基地负责开发并被州政府指定为用来淘汰露天厌氧化粪池的生猪养殖粪污处理系统。而环境优先或环境保护优先原则主要是指“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应当以环境利益为优先,使主体对环境的保护行为优先于对环境的开发利用行为。”在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的百年变迁中,资源禀赋与经济因素、社会环境与政策导向、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都起到了重要的驱动作用。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经验和教训。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生猪养殖大国及养殖粪污最多的国家,中国应充分借鉴美国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经验,从观念、制度和技术上探索出一条既符合中国国情,又能满足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道路。美国经验对中国的启示最主要是在观念上要树立环境优先的理念即在处理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的冲突时,坚持以环境利益为先的原则;在制度上要推行综合养分管理计划,即将养殖业与种植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政策规范;在技术上要倡导环境优先技术,实现绿色养殖的目标。

二、通过管理减少饲料作物病害损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通过管理减少饲料作物病害损失(论文提纲范文)

(1)《气候适应性农业微生物》(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A Survey of the Selected Materials
    1.2 Significance of the Translation Practice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paration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3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Skopos Theory
    3.1 An Overview of Skopos Theory
    3.2 The Guiding Significance of Skopos Theory
Chapter Four Case Study
    4.1 At Lexical Level
        4.1.1 The Transl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4.1.2 Part-of-speech Conversion
        4.1.3 The Collocation of Words
    4.2 At Syntactic Level
        4.2.1 Attributive Clause
        4.2.2 Passive Sentence
        4.2.3 Long and Difficult Sentence
    4.3 At Textual Level
        4.3.1 Logical Coherence
        4.3.2 Semantic Coherence
        4.3.3 Expressing Consistency
Chapter Five Translation Summary
    5.1 Translation Methods
    5.2 Gains and Suggestions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Source Text
Appendix Ⅱ Target Text
Appendix Ⅲ Term Bank
Acknowledgements

(2)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SUMMARY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引言
    2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作物白粉病及病原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2.1 红三叶主要病虫害
        2.2 白粉病研究进展
        2.3 病原菌鉴定研究进展
    3 寄主植物-病原菌互作的转录组学研究进展
        3.1 转录组学
        3.2 转录组学在寄主植物与病害研究中的进展
    4 植物抗病机制与GDSL脂肪酶的研究进展
        4.1 作物病害生理生化反应研究进展
        4.2 植物结构抗性研究进展
        4.3 植物内源激素抗病性响应研究进展
        4.4 GDSL脂肪酶基因研究进展
    5 选题依据与意义
        5.1 选题依据
        5.2 主要研究内容
        5.3 主要技术路线
第二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响应机制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白粉菌分离、鉴定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病害症状观察
        1.3 病原菌形态学观察
        1.4 病原菌rDNA-ITS片段的PCR扩增和序列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害症状与病原菌形态特征观察
        2.2 rDNA ITS片段的扩增与测序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生理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及仪器
        1.2 测定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的生理生化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接菌后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生理生化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色谱条件及流动相的选择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标准样品保留时间?回归方程和决定系数
        2.2 单因素处理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3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各内源激素的差异
        2.4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内源激素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红三叶响应白粉菌侵染的结构抗病性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细胞结构变化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白粉病不同抗性红三叶叶片显微结构
        2.2 不同红三叶抗性材料叶片组织结构特征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白粉菌侵染后红三叶叶片细胞壁成份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处理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2 二因素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2.3 人工接菌×抗病性×浸染时间交互作用间红三叶叶片细胞壁组分的差异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分子机制及TpGDSL基因的克隆与遗传转化
    前言
    第一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的转录组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与试验设计
        1.2 测序样品准备和RNA提取
        1.3 建库、测序及信息分析
        1.4 测序数据质控与转录组组装
        1.5 Unigene的注释
        1.6 差异表达基因数字分析
        1.7 基因功能注释及通路富集
        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RNA-seq结果的实时定量PCR验证
        2.2 转录组组装与注释
        2.3 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
        2.4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GO富集分析
        2.5 接种白粉菌后DEGs的KEGG富集分析
        2.6 白粉菌侵染红三叶叶片诱导的 DEGs的 Map Man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节 红三叶抗白粉病TpGDSL基因克隆与遗传转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验方法
        1.2.1 红三叶TpGDSL基因克隆
        1.2.2 构建表达载体
        1.2.3 红三叶抗白粉病基因TpGDSL遗传转化拟南芥
        1.2.4 拟南芥T_1代阳性植株鉴定
        1.2.5 目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
        2 结果
        2.1 TpGDSL基因阳性克隆鉴定
        2.2 TpGDS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
        2.3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一级结构分析
        2.4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分析
        2.5 TpGDSL基因编码蛋白的三级结构分析
        2.6 TpGDSL基因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2.7 转基因拟南芥T_1阳性鉴定
        3 讨论
        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1 结论
    2 创新点
    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3)中国大麦冠锈病的鉴定及其病原菌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冠锈病概述
        1.1.1 冠锈病的发生与危害
        1.1.2 冠锈菌的生物学特性
        1.1.3 冠锈菌的生活史
        1.1.4 冠锈菌的转主寄主
    1.2 大麦冠锈病的概述
        1.2.1 大麦冠锈病的发生与危害
        1.2.2 大麦冠锈菌的生物学特性
        1.2.3 大麦冠锈菌的转主寄主
    1.3 锈菌的毒性变异途径
        1.3.1 突变
        1.3.2 异核作用
        1.3.3 有性生殖
    1.4 锈病的病害流行及其防治措施
        1.4.1 锈病的病害流行
        1.4.2 防治措施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6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6.1 研究内容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大麦冠锈菌的鉴定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冠锈菌纯化菌系
        2.3.2 大麦冠锈菌的形态学观察
        2.3.3 大麦冠锈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2.3.4 大麦冠锈菌快速检测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
    2.4 讨论
第三章 大麦冠锈菌的致病力测定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大麦冠锈菌对禾本科作物的致病力测定
        3.3.2 大麦冠锈菌对禾本科杂草的致病力测定
    3.4 讨论
第四章 大麦冠锈菌转主寄主鉴定和自然条件下有性生殖的发生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病害识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机器学习在作物检测中的应用
    1.3 深度学习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理论知识
    2.1 深度学习
    2.2 卷积神经网络
    2.3 卷积神经网络的核心思想
    2.4 捷径连接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玉米病害识别方法
    3.1 数据预处理
    3.2 参数优化方法
    3.3 注意力机制
    3.4 本章小结
4 模型结构变化对性能影响的研究
    4.1 图像数据简介
    4.2 注意力模块的实验分析
    4.3 与其它模型的对比分析
    4.4 对病害初晚期的识别的分析
    4.5 用户平台的设计及部署
    4.6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工作总结
    5.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5)一氧化氮熏蒸对干果贮期病害抑制及毒素清除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绪论
    1.1 干制果品生产现状及品质劣变问题
        1.1.1 干制果品生产现状分析
        1.1.2 干果品质劣变及虫害问题
        1.1.3 干果致病菌及真菌(霉菌)毒素问题
    1.2 干果贮藏保质减损技术
        1.2.1 物理方法
        1.2.2 化学方法
    1.3 气体熏蒸技术研究进展
    1.4 一氧化氮在果品保鲜中的应用
    1.5 本论文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内容
第2章 一氧化氮熏蒸对制干前、后杏干品质保持及贮期病害抑制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主要试剂与设备
        2.2.3 实验方法
        2.2.4 数据分析
    2.3 实验结果
        2.3.1 致病菌的鉴定
        2.3.2 NO熏蒸对杏干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
        2.3.3 NO熏蒸对杏干贮藏品质的影响
        2.3.4 NO熏蒸对鲜杏制干后杏干品质的影响
    2.4 讨论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一氧化氮熏蒸对红枣贮期品质保持及病害抑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实验主要试剂与设备
        3.2.3 实验方法
        3.2.4 数据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NO熏蒸对灰枣真菌病害的抑制作用
        3.3.2 NO熏蒸对灰枣贮藏品质的影响
    3.4 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一氧化氮熏蒸对干果优势菌的抑制机制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主要试剂与设备
        4.2.3 实验方法
        4.2.4 数据分析
    4.3 实验结果
        4.3.1 NO对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
        4.3.2 NO对真菌的抑菌机制
    4.4 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一氧化氮熏蒸对干果真菌毒素的清除作用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与方法
        5.2.1 实验材料
        5.2.2 实验主要试剂与设备
        5.2.3 实验方法
        5.2.4 数据分析
    5.3 实验结果
        5.3.1 回收率与定量限
        5.3.2 NO熏蒸对体内真菌毒素的清除作用
        5.3.3 NO熏蒸对体外真菌毒素的清除作用
    5.4 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和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炭疽菌属研究进展
        2.1.1 炭疽菌属的概述
        2.1.2 炭疽菌属的命名历史
        2.1.3 炭疽菌属的分类
        2.1.4 炭疽菌属与寄主关系
        2.1.5 炭疽菌属的生活型与侵染
        2.1.6 炭疽菌属的应用
        2.1.7 炭疽菌属的小结
    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研究进展
        2.2.1 紫花苜蓿
        2.2.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
        2.2.3 不同病原引起的症状
        2.2.4 发生和危害
        2.2.5 发生规律
        2.2.6 防治
第三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害调查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调查地点信息
        3.2.2 病害调查与标本采集
    3.3 结果
        3.3.1 病害种类概况
        3.3.2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分布地区
        3.3.3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田间症状
        3.3.4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发生
    3.4 讨论
第四章 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组织病症和病原物分离
        4.2.2 病原物鉴定
        4.2.3 病原物产孢方式研究
        4.2.4 原病物生物学特性
        4.2.5 其它病害病原的分离鉴定
    4.3 结果
        4.3.1 组织病症及病原物分离
        4.3.2 炭疽属病原物鉴定
        4.3.3 炭疽属病原产孢及产孢方式
        4.3.4 炭疽属病原生物学特性
        4.3.5 其它病害及病原
    4.4 讨论
第五章 紫花苜蓿炭疽菌的致病性测定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种子和土壤处理
        5.2.2 供试菌株
        5.2.3 孢子悬浮液的配置
        5.2.4 种子致病性测定
        5.2.5 幼苗致病性测定
        5.2.6 植株致病性测定
        5.2.7 再分离
        5.2.8 数据统计
        5.2.9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5.3 结果
        5.3.1 种子致病性测定
        5.3.2 幼苗致病性测定
        5.3.3 植株致病性测定
        5.3.4 其它病原菌致病性测定
    5.4 讨论
第六章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干重测定
        6.2.2 常规营养成分测定
        6.2.3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炭疽病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
        6.3.2 炭疽病发生与品质的相关性
    6.4 讨论
第七章 结论性讨论
    7.1 主要结论与讨论
    7.2 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资助项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获得奖励
致谢

(7)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评述
        1.2.1 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理论基础研究
        1.2.2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研究
        1.2.3 关于种植业结构评价的研究
        1.2.4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2.5 关于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研究
    1.3 理论基础
    1.4 基本概念界定
    1.5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数据来源
        1.6.3 技术路线图
    1.7 本论文的学术贡献
第二章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分析
    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阶段及其特征
        2.1.1 以粮食为主体的农产品供给快速增长(1978—1984 年)
        2.1.2 粮食供给呈多元化发展(1985-1998 年)
        2.1.3 推进农业供给战略性调整(1999-2003 年)
        2.1.4 农产品供给全面提升与结构性失衡(2004-2015 年)
        2.1.5 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2.2 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现状及问题
        2.2.1 供求结构性矛盾凸显
        2.2.2 粮食市场竞争力丧失
        2.2.3 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重
    2.3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内涵与内容
        2.3.1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内涵
        2.3.2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容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演变
    3.1 种植业结构快速调整阶段(1978-1984 年)
    3.2 种植业结构缓慢调整阶段(1985-1988 年)
    3.3 种植业结构调整徘徊阶段(1989-1998 年)
        3.3.1 第一阶段:1989-1993 年全面增长时期
        3.3.2 第二阶段:1994-1998 年波动发展时期
    3.4 种植业结构高速调整阶段(1999-2015 年)
        3.4.1 第一阶段:1999-2003 年粮食生产下滑
        3.4.2 第二阶段:2004-2008 年粮食生产持续增长
        3.4.3 第三阶段:2009-2015 年粮食生产超常增长
    3.5 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阶段(2016 年至今)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的合理性评价
    4.1 种植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客观依据
    4.2 种植业结构经济效益评价
        4.2.1 种植业投入产出比分析
        4.2.2 种植业结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效应
        4.2.3 不同作物间比较收益分析
    4.3 种植业结构社会效益评价
        4.3.1 粮食商品率
        4.3.2 粮食进口对外依存度
    4.4 种植业结构生态效益评价
        4.4.1 不同农作制度的使用频率
        4.4.2 化肥施用强度
        4.4.3 秸秆还田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困境
    5.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市场困境
        5.1.1 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
        5.1.2 玉米临储价格政策逆向而行
        5.1.3 农产品成本持续上涨
        5.1.4 农产品收益增长乏力
    5.2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生态困境
        5.2.1 农业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
        5.2.2 耕地质量呈下降趋势
        5.2.3 非耕地资源滥垦严重
    5.3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技术困境
        5.3.1 优良品种技术研发滞缓
        5.3.2 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匹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本框架
    6.1 农业资源配置方式的改革
        6.1.1 我国农业资源配置方式分析
        6.1.2 农业资源配置的改革方向
    6.2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改革
        6.2.1 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分析
        6.2.2 建立目标价格形成机制
    6.3 粮食市场结构的改革
        6.3.1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现状分析
        6.3.2 粮食收购市场结构改革方向
    6.4 农村经济组织制度的改革
        6.4.1 农村组织制度的发展现状
        6.4.2 农村组织制度的改革方向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价值取向
    7.1 国家粮食安全的价值取向
        7.1.1 国家粮食安全地位不可动摇
        7.1.2 粮食主产区核心地位急需巩固
    7.2 农民种粮合理收入的价值取向
        7.2.1 合理收入是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支撑条件
        7.2.2 保证玉米生产的合理收入
        7.2.3 建立合理的作物比较收益结构
    7.3 产业协调发展的价值取向
        7.3.1 与下游产业结构相适应
        7.3.2 有利于构建下游产业成本竞争优势
    7.4 生态可持续的价值取向
        7.4.1 退出“赤色”产能
        7.4.2 恢复轮作制度
        7.4.3 种地养地结合
        7.4.4 科学施用化肥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
    8.1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方向的选择
        8.1.1 坚持粮食主产区应有的结构属性
        8.1.2 积极发展经济作物
        8.1.3 加快开发饲料作物
    8.2 吉林省粮食作物结构调整的方向
        8.2.1 优化玉米内部种植结构
        8.2.2 逐步激发大豆种植活力
        8.2.3 提升优质水稻种植比例
        8.2.4 增加优质杂粮杂豆种植面积
    8.3 吉林省经济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3.1 做强东部特产作物
        8.3.2 做大中部蔬菜作物
        8.3.3 开发西部多种经济作物
    8.4 吉林省饲料作物结构调整方向
        8.4.1 加快发展青贮玉米
        8.4.2 建设优质牧草基地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作者简介
致谢

(8)广西不同玉米品种对6种病原镰刀菌的抗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镰刀菌的研究进展
    1.3 镰刀菌引起的玉米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3.1 玉米穗腐病
        1.3.2 玉米茎腐病
        1.3.3 玉米鞘腐病
        1.3.4 玉米镰刀菌病害的防治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1.1 供试玉米材料
        2.1.2 供试菌株
        2.1.3 供试培养基
        2.1.4 供试化学试剂与药品
        2.1.5 供试耗材
        2.1.6 供试仪器设备
    2.2 方法
        2.2.1 病原菌的分离与纯化
        2.2.2 单孢分离与菌种保存
        2.2.3 菌株形态学鉴定
        2.2.4 菌株DNA的提取
        2.2.5 PCR扩增及测序
        2.2.6 玉米叶片接种与调查
        2.2.7 玉米果穗接种与调查
        2.2.8 毒素的提取与测定
        2.2.9 镰刀菌温度生长曲线的测定方法
        2.2.10 镰刀菌防治的药物筛选
3. 结果与分析
    3.1 病原镰刀菌的鉴定与生物学特性分析
        3.1.1 镰刀菌形态特征
        3.1.2 镰刀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3.1.3 镰刀菌分子系统进化分析
        3.1.4 荧光定量PCR特异性鉴定
        3.1.5 镰刀菌温度生长曲线的测定
    3.2 病原镰刀菌致病性及玉米品种的抗性评价分析
        3.2.1 6种病原镰刀菌致病性测定
        3.2.2 7个玉米品种对病原镰刀菌的抗性分析
    3.3 病原镰刀菌及其所致玉米穗腐病的毒素种类测定
    3.4 病原镰刀菌药物防治研究
4. 结论与讨论
    4.1 病原镰刀菌的分类鉴定
    4.2 镰刀菌致病性及玉米品种抗性鉴定
    4.3 病原镰刀菌的毒素种类鉴定与分析
    4.4 病原镰刀菌的药物防治研究
5.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硕士阶段论文发表情况

(9)印度饲料作物用农药现状和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印度种植的饲料作物
    1.1 面积和生产
    1.2 影响饲料作物的主要生物胁迫
2 农药在牧场管理中的作用
3 目前登记的用于作物的农药状态
4 当前批准用于牧草和饲料作物的农药
5 饲料作物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MRLs)
6 动物饲料 (feed和fodder) 中农药污染
7 农药残留在饲料作物和家畜产品中的积累事例
8 结论

(10)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研究(1910-201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内容与文章结构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与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美国生猪养殖发展背景及历史分期
    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背景
    第二节 1910-2010年间美国农业发展概况
    第三节 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阶段的大致分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1910-1958年间的美国生猪粪污治理
    第一节 1910-1958年间的美国生猪养殖方式
    第二节 牧养方式下的粪污治理观念及政策导向
    第三节 美国早期生猪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59-1971年间的美国生猪粪污治理
    第一节 集约化生猪养殖方式的动因及初期发展
    第二节 观念及法律制度的影响
    第三节 粪污治理的具体措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1972-1998年间的美国生猪粪污治理
    第一节 集约化养猪快速发展
    第二节 社会环境及政策驱动
    第三节 环境正义追求下的生猪养殖粪污治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1999-2010年代的生猪粪污治理(一)
    第一节 生猪养殖的发展状况
    第二节 粪污治理的困境与综合养分管理概念的提出
    第三节 综合养分管理计划与4R养分管理制度
    第四节 综合养分管理的变革措施与管理成效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99-2010年代的生猪粪污治理(二)
    第一节 环境优先技术的产生及基本规范
    第二节 环境优先技术的升级换代
    第三节 环境优先技术中的无害化处理方法
    第四节 环境优先技术的应用推广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粪污治理百年变迁动因分析
    第一节 资源禀赋与治理范式
    第二节 社会环境与政策导向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金融创新驱动
    第四节 市场环境与经济动因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经验及教训
    第一节 政策制度层面经验总结
    第二节 资源化利用层面经验总结
    第三节 各国/地区生猪养殖粪污治理方式比较
    第四节 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的失败教训
第九章 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价值取向与道德风险的防范
    第二节 粪污治理方式与环境正义的实现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四、通过管理减少饲料作物病害损失(论文参考文献)

  • [1]《气候适应性农业微生物》(节选)英译汉翻译实践报告[D]. 鲍远鑫. 天津理工大学, 2021(08)
  • [2]红三叶抗白粉病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及抗病基因TpGDSL的克隆与遗传转化[D]. 蒲小剑.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3]中国大麦冠锈病的鉴定及其病原菌特异性分子标记的开发[D]. 田夏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4]基于深度学习的玉米病害识别研究[D]. 李晓振.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5]一氧化氮熏蒸对干果贮期病害抑制及毒素清除作用的研究[D]. 陈燕. 新疆大学, 2020(06)
  • [6]紫花苜蓿炭疽病的病原及其致病性研究[D]. 徐杉. 兰州大学, 2019
  • [7]吉林省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其优化研究[D]. 赵悦. 吉林农业大学, 2019(03)
  • [8]广西不同玉米品种对6种病原镰刀菌的抗性研究[D]. 王海玄. 广西大学, 2019(01)
  • [9]印度饲料作物用农药现状和使用[J]. 叶萱. 世界农药, 2019(02)
  • [10]美国生猪养殖粪污治理研究(1910-2010)[D]. 周杰灵.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通过管理减少饲料作物病害损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