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联合莫沙必利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中药联合莫沙必利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一、中医药配合莫沙比利对促进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赵盈[1](2021)在《中医外治疗法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胆囊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提高,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因较传统开腹手术术式创口小,患者接受度高,已成为具备手术指征的胆囊良性疾病首选手术方式,但仍会因其不可避免的创伤性操作出现一系列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对此传统西医常规治疗手段单一,治疗费用高,因此本研究尝试运用中医外治疗法即穴位贴敷联合通腑承气汤灌肠疗法,观察其能否治疗LC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帮助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加快胃肠功能康复,提高术后胃肠功能评分,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为中医药辅助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方面提供新的治疗手段。方法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将符合要求的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术后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术后0.5 h开始在双侧合谷穴、足三里穴以大黄+肉桂为药对进行穴位贴敷,每天一次,每次贴敷时间为2 h;同时术后8小时开始进行通腑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每日1剂,水煎400 ml,每次取200 ml进行保留灌肠,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保留30min。上述治疗方案以出现第一次排便为治疗截点,最长治疗时间为5天,5天仍无自主排便则采取其他治疗措施。记录两组临床疗效、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评分、术后VAS评分。结果1.治疗前两组患者一般信息资料、手术相关资料对比,基线具有可比性。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的首次自主排气排便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试验组的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39.70±15.30 h,对照组的腹腔引流管留置时间为50.70±17.82 h,两者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试验组患者术后12h、24h、48h的胃肠功能恢复总体疗效评分高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0.05)。5.在术后12 h、24 h、48 h与对照组相比,中医外治疗法可以降低LC患者术后的疼痛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的患者,可以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穴位贴敷及通腑承气汤灌肠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缩短治疗时间,且其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王秋[2](2021)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课题基于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理念,利用随机对照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术后伴有胃肠功能紊乱(Postoperative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PGID)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施以加味四逆散穴位贴敷及口服四磨汤口服液,初步探讨加味四逆散穴位贴敷、口服四磨汤配合西医治疗,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引发胃肠功能障碍提供临床理论基础,并为患者术后快速康复提供更为确实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案。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患者150例分为3组,治疗1组50例术后施以加味四逆散穴位贴敷配合西医治疗,治疗2组50例术后施以口服四磨汤口服液配合西医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3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的缓解情况。用临床观察表收集、分析、整理患者信息,所得数据采用SPSS23.0 for Windows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三组在一般资料(年龄、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盆腔粘连程度、术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评分、术后治疗前症状评分)方面分析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1组及治疗2组可明显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提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并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同时治疗1组疗效优于治疗2组(P<0.05)。3.术后72小时内治疗1组及治疗2组均可缓解患者术后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情况,具体如下:(1)术后腹痛的缓解情况:术后第1天治疗1组疗效优于治疗2组以及对照组(P<0.05)。术后第2天治疗1组、治疗2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1组优于治疗2组(P<0.01)。术后第3天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1组与治疗2组无差异(P>0.05)。(2)术后腹胀的缓解情况:术后第1天三组无差异(P>0.05)。术后第2天治疗1组优于治疗2组和对照组(P<0.01),且治疗2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术后第3天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组组间无差异(P>0.05)。(3)术后恶心呕吐的缓解情况:术后第1天、第2天三组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第3天,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组间无差异(P>0.05)。4.中医症候总体疗效比较:其中治疗1组治愈49例,显效1例,治愈率为98%,显效率为2%。治疗2组治愈43例,显效7例,治愈率为86%,显效率为24%。对照组治愈27例,显效23例,治愈率为54%,显效率为46%。两组治疗组中医症候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1组疗效优于治疗2组。(P<0.01)。结论1.加味四逆散穴位贴敷配合西医治疗、口服四磨汤口服液配合西医治疗均可促进妇科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可明显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提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同时加味四逆散穴位贴敷配合西医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口服四磨汤口服液配合西医治疗。2.术后72小时内口服四磨汤口服液配合西医治疗可改善术后腹痛、腹胀情况,且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3.术后72小时内加味四逆散穴位贴敷配合西医治疗可明显改善术后腹痛、腹胀情况,且疗效优于口服四磨汤口服液配合西医治疗及单纯西医治疗。4.术后72小时内加味四逆散穴位贴敷配合西医治疗、口服四磨汤口服液配合西医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对于改善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差异不显着,仅术后第3天加味四逆散穴位贴敷配合西医治疗、口服四磨汤口服液配合西医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5.加味四逆散穴位贴敷配合西医治疗、口服四磨汤口服液配合西医治疗中医症候总体疗效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加味四逆散穴位贴敷配合西医治疗优于口服四磨汤口服液配合西医治疗。

吴云瑞[3](2021)在《小承气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湿热壅滞证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本课题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经方小承气汤内服联合芒硝穴位贴敷治疗湿热壅滞证不完全性肠梗阻的患者,通过观察患者主观症状及客观指标的变化,探究中药内服加外用的方式在治疗不完全性肠梗阻中的疗效,明确其对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血清中TNF-α、IL-6、hs-CRP等炎性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芜湖市中医医院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01月在脾胃病科、普外科、急诊内科诊断为湿热壅滞证不完全性肠梗阻的住院患者6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31、32例。对照组予西医内科保守治疗,包括禁止饮食,胃肠减压,抑制消化液分泌,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控制感染,肠外营养支持,必要时在排除禁忌症前提下可予解痉镇痛药物。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用小承气汤加减内服及中药芒硝外敷神阙穴,小承气汤加减少量多次给药,每次量约50ml,每日4次。中药外敷时将芒硝置于纱布内外敷神阙穴,维持4小时,日1次,两组疗程拟定1周。主要观察指标:(1)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肛门恢复自主排气、排便时间;(2)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3)实际住院时间;(4)中医证候疗效及总有效率;(5)治疗前后腹部X线、hs-CRP、IL-6、TNF-α等客观指标变化。结果(1)基线资料分析:本课题总纳入人数63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因,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腹部X线、hs-CRP、IL-6、TNF-α水平等资料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2)主观疗效分析:治疗后两组患者在主观证候方面均有明显改善,但试验组在缓解腹痛、腹胀,恢复自主排气、排便方面较对照组更具优势(P(27)0.05)。(3)客观指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经组间比较得出P(27)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试验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在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方面试验组亦优于对照组(P(29)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部X线阳性例数经统计学分析,均得出P(29)0.05,认为无统计学意义,证实二者皆可使腹部X线转阴,但无明显差异性。(4)中医证候积分与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前积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认为两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分析得出P(27)0.05,得出试验组能更好地缓解患者症状。中医证候疗效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0.63%、70.97%,(P<0.05),表明试验组疗效更佳。(5)总有效率:两组患者系统治疗后整体疗效比较,试验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75%、80.6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经方小承气汤加减内服及中药芒硝外敷神阙这一治疗方法可有效缩短湿热壅滞证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临床疗效肯定。2.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经方小承气汤加减内服及中药芒硝外敷神阙可使湿热壅滞证不完全性肠梗阻患者血清中hs-CRP、IL-6、TNF-α炎性因子水平明显下降,炎症反应减轻。但对腹部X线影响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并无明显差异性。3.本课题选定观察指标客观合理,治疗方案疗效值得肯定,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见。

何杨[4](2021)在《神阙外敷畅通散促进胃肠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临床治疗中对术后并发症的重视,及时干预以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已经成为术后治疗的重要环节。其中,术后胃肠功能障碍是术后并发症常见问题之一,不同手术的操作对机体胃肠功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以腹部手术影响较大。本研究以胃肠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神阙外敷畅通散作为干预措施,按照随机对照试验法,从胃肠功能相关指标、临床症状积分等多方面评价神阙外敷畅通散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旨在进一步验证畅通散外用药的疗效,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本研究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自2019年5月-2021年1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病房住院并行胃肠手术治疗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基础常规治疗,主要包括禁止饮食、胃肠减压管行胃肠减压、抗生素抗感染、白蛋白纠正营养状态等方法,以及通过静脉输液(每天2500-3000ml)维持机体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宣讲,鼓励患者术后期下床活动、保持身心愉悦等;治疗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神阙外敷畅通散进行贴敷治疗。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关于胃肠功能恢复的相关指标、中医症状评分、相关实验室指标及总有效率,并采用SPSS2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神阙外敷畅通散对胃肠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同时,鉴于行胃和结肠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组内区分行胃和结肠术后患者,分别进行疗效评价。结果:经研究发现,无论是行胃部手术患者还是行结肠手术患者,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更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术后第2、3、5天分别进行腹胀症状评分,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治疗组患者的症状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同组患者术后第2、3、5天的腹胀症状积分进行组内两两比较时发现,治疗组患者术后腹胀症状能够更早得到改善,且效果持续;术后第3天治疗组患者血浆胃动素水平(MT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有效率方面治疗组也远高于对照组。结论:神阙外敷畅通散对腹部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等不良症状的治疗以及体征的改善是明显的、有效的,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具有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缩短术后肠鸣音恢复,加快术后肠蠕动,促进肛门排气、排便,能有效减缓术后腹胀不适症状,可以提高机体胃动素水平,较常规治疗方法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等优势,临床应用中安全性高、疗效显着。

付艺[5](2020)在《“调神畅情”针法对PD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胃肠动力学及NO相关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调神畅情”针法对帕金森胃肠功能障碍大鼠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率、粪便含水率及胃肠组织细胞内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并探讨”调神畅情”针法的相关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清洁级SD大鼠,采用腹部注射鱼藤酮制备帕金森胃肠功能障碍大鼠模型,28天后,通过APO诱导攀爬实验、胃内残留率、小肠推进率、粪便含水率进行验证。选取造模成功的大鼠进行分组,随机分为分为模型组、药物组、常规针刺组、调神针刺组,另取2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共60只。治疗14天后,所有大鼠取材,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胃,结肠组织细胞内NO含量,测量并计算大鼠胃内残留率及小肠推进率。所得数据用Graph Pad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胃内残留率:模型组大鼠胃内残留率高于空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普通针刺组、调神针刺组大鼠胃内残留率均有减少;与模型相比,药物组减少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调神针刺组比普通针刺组降低更明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2.小肠推进率: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肠推进率降低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组与模型组相比大鼠的小肠推进率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调神针刺组与普通针刺组均有升高,调神针刺组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粪便含水率:模型组大鼠粪便含水率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大鼠粪便含水率增加,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普通针刺组与调神针刺组含水量也有增加,且与普通针刺组相比,调神针刺组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胃与结肠组织内NO含量:模型组大鼠胃与结肠内的NO含量与空白组相比,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假手术组大鼠胃肠内NO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药物组大鼠NO含量明显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两个针刺组大鼠胃与结肠内NO含量均有减少,调神针刺组比普通针刺组减少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1.PD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出现胃内残留率升高,小肠推进率及粪便含水率降低,胃肠组织细胞内NO含量显着升高。2.“调神畅情”针法能够降低大鼠胃内残留率、提高小肠推进率、增加粪便含水率,且效果优于普通针刺,接近于西药的治疗效果。3.“调神畅情”针法能够显着降低PD胃肠组织细胞内NO含量,效果优于普通针刺组,接近西药的治疗效果。4.“调神畅情”针法治疗PD胃肠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调节胃肠道内NO的含量来实现的。

修小惠[6](2020)在《通腑法对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调节及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和探讨通腑法对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通过胃肠症状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观察,做出客观、系统的评价,为临床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提供新证据。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中药干预组30例,两组均予相同的西医综合治疗,中药干预组在辨证施治的指导下予调胃承气汤颗粒剂冲服。两组均进行为期两周的治疗,于入组当天治疗前、治疗14d时进行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胃肠症状评分、颅脑CT扫描,采用SPSS 19.0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结合动物实验进一步评价其治疗作用。结果:1.临床研究显示:(1)通腑法干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胃肠症状评分、颅脑CT扫描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均能有效缓解脑出血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胃肠功能障碍症状,促进颅内血肿吸收;(2)通腑法干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两组间中风病中医证候评分、胃肠症状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腑法干预治疗在改善脑出血急性期中风病中医症状及胃肠症状方面均优于常规治疗;(3)通腑法干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后两组间的腹痛症状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通腑法干预治疗在改善腹痛症状上具有优势;治疗后两组间的嘈杂、呕吐、泛酸症状评分有非常显着的差异(P<0.01),表明通腑法干预治疗在改善嘈杂、呕吐、泛酸症状方面有显着优势。2.动物实验显示,实验结果显示脑出血会对大鼠胃粘膜造成损害,通腑法和莫沙必利均能起到保护胃粘膜,缓解胃肠道损伤的作用,且通腑法的作用稍优于莫沙必利。结论:脑出血急性期辨证施治应用通腑法可减轻胃粘膜的损伤,改善胃动力,缓解胃肠症状,通腑法对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改善中风病中医症状、胃肠症状、腹痛症状方面有优势,在改善嘈杂、呕吐、泛酸症状方面有显着优势。

李倩[7](2020)在《膏摩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膏摩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评价膏摩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其经济效益,为促进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肛门外科2019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住院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膏摩组、按摩组、常规组各28例。三组均在常规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干预。常规组给予结直肠癌腹腔镜围手术期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护理;按摩组分别选取胃俞、脾俞、大肠俞、小肠俞、足三里、上巨虚诸穴进行按摩;膏摩组采用大承气汤膏进行膏摩,所选穴位与按摩组相同。术后24小时开始干预,干预时间为7天,分别对比三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第7天,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astrointestinal Symptom Rating Scale,GSRS)对患者过去治疗1周时间内胃肠道症状反馈进行评分;采用腹胀评分表及VAS疼痛评分表对术后第1(干预前)、2、3、4天患者腹痛、腹胀进行评分;分别于术后第1、7天用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对证候进行评分;观察三组干预期间发生恶心呕吐、感染、尿潴留、肠梗阻例数;患者出院后,统计其总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长。收集数据用Epi Data录入,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处理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资料具有均衡可比性。(1)三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按摩组、膏摩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h)分别为:65.17±10.72、60.53±11.80、53.22±8.35;首次排便时间(h)分别为:98.45±22.43、82.13±19.87、68.09±20.53,表明膏摩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较其他两组明显缩短,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比较术后三组不同时间点(第1(干预前)、2、3、4天)的腹痛、腹胀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干预组经两两比较得出不同干预方法对降低术后腹痛、腹胀评分的影响效果评价为:膏摩组>按摩组>常规组;四个测量时间经两两比较得出不同测量时间对降低术后腹痛、腹胀评分的影响效果评价为:术后第4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2天>术后第1天(干预前)。(3)三组GSRS评分,膏摩组评分低于按摩组、按摩组低于常规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恶心呕吐、感染、尿潴留、肠梗阻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膏摩组发生率低于按摩组、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三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膏摩组为92.1%,高于按摩组、常规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住院时长和总住院费用比较,膏摩组的术后住院时长较其他两组缩短,总住院费用低于按摩组、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膏摩可缩短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降低GSR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有效促进胃肠功能恢复;同时随着时间变化,膏摩可有效减轻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腹痛、腹胀症状;膏摩还可缩短术后住院时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总住院费用。

刘娟[8](2020)在《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观察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临床疗效,探讨和分析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FD的疗效优势,为中医药防治肝郁脾虚型FD提供方法和思路。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9月于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就诊,经胃镜及碳呼气试验,腹部B超或腹部CT检查确诊为FD,并且经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郁脾虚的患者,共纳入研究范围有88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在性别、年龄大小、病程长短、HAMA评分、HAMD评分、胃动力功能、血浆胃动素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给予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每日1剂,早、中、晚各150ml,饭前30分钟服用;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1次5mg,1天3次,温水餐前服用。两组患者均以4周为一个疗程,在本次治疗期间,嘱患者保持身心愉悦、进食易消化食物、忌食过于油腻、过寒或过热、辛辣刺激食物,保持作息规律,适当活动,同时禁止私自服用其它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药物(如奥美拉唑、达喜)。待一个疗程结束后,判定治疗后效果,比较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总有效率、HAMA评分、HAMD评分、胃动力功能、血浆胃动素的改变情况,同时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两组间是否有差异,疗程结束后3月观察复发情况,分别计算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主要症状疗效: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组(治疗组)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主要症状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莫沙比利组(对照组)(P<0.05)。2.次要症候疗效: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和莫沙比利对肝郁脾虚型FD患者的不适症状均能起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但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能显着改善患者胃脘胀,上腹痛,烧心,嗳气,呕吐等症状,与莫沙比利的对照组相比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均优于对照组。3.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组(治疗组)治疗一个疗程后总的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莫沙比利(对照组)(80.4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组(治疗组)在治疗一个疗程后在胃动力功能检查、HAMA评分、HAMD评分、胃动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胃动力功能检查、胃动素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HAMA评分、HAMD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5.两组在疗程结束后3个月,对照组的复发率(39.39%)明显高于治疗组(12.88%),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两组受试者在用药治疗期间,病情平稳,未见明显恶化,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两组治疗后复查各项指标(心电图、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实验室及检查指标异常,说明四逆散加减中药配伍方剂疗效可靠、安全,可在临床可推广使用。结论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和枸橼酸莫沙比利对肝郁脾虚型FD的临床症状均能起到改善作用,但四逆散加减组在改善FD的主要临床症状、次要症状,胃动力功能检查、HAMA评分、HAMD积分、胃动素水平的疗效均优于枸橼酸莫沙比利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被证明为更理想的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在两组在试验观察过程中,未见病情恶化、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证实了肝郁脾虚型FD采用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其组方合理,辩证施治,疗效可靠,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加以运用。

张琦[9](2020)在《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后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基于ENS架构的分子机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1.临床研究: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小肠内给予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通过观察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探讨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通过观察两组术后患者胃肠道并发症(恶性呕吐、腹痛腹胀),探讨芪黄煎剂能否减轻术后不适和并发症;通过观察术后患者两组胃肠激素的变化(MOT、GAS、SS、VIP),探讨苗黄煎剂能否调节术后胃肠激素,进一步探讨芪黄煎剂促进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可能机制。2.实验研究通过建立胃切除手术创伤大鼠模型,给予芪黄煎剂干预,通过观察小肠推进率探讨其是否能够促进胃肠运动的恢复;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测ENS网络中ACh、SP、VIP、NO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分布、数量,探讨其是否有助于ENS网络的重建和恢复;通过检测ENS网络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及其受体(M3R、VIP2R、NK1R)mRNA 表达水平、蛋白翻译情况,探讨:ENS网络结构的恢复是否标志着其功能的恢复(即分泌正常的神经递质),进一步探讨芪黄煎剂促进胃肠运动功能恢复的物质基础和分子机制。研究方法1 临床研究将80例行胃切除手术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enteral mutrition,EN)乳剂TPF营养管滴注,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1d-第7d给予中药芪黄煎剂营养管滴入,分别观察两组:(1)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造影剂到达升结肠时间、到达横结肠时间、到达降结肠时间);(2)术前1天、术后第1天和第7天胃肠激素(MOT、GAS、VIP、SS)的血浆含量;(3)术后不适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2.实验研究将80只大鼠建立胃切除手术创伤模型,由软件制作随机码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标准肠内营养组、肠内免疫营养组、芪黄煎剂组4组,每组20例。(1)给予小肠内滴注芪黄煎剂(下同),采用酚红排空测定法,公式(小肠推进率=推进长度/小肠全长×100%)计算小肠推进率。(2)通过免疫荧光标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小肠ENS网络中ACh、SP、VIP、NO的形态和分布;ACh、SP、VIP、NO神经元细胞数量。(3)通过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方法,检测其 mRNA表达水平,观察AChE、SP、VIP、NOS基因转录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录后AChE、SP、VIP、NOS的蛋白翻译情况。(4)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其mRNA表达水平,观察M3R,VIP2R,NK1R基因转录情况;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录后M3R,VIP2R,NK1R的蛋白翻译情况。研究结果1.临床研究(1)研究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肠鸣音的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肛门排便时间、恢复进食时间、造影剂到达升结肠时间、到达横结肠时间、到达降结肠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均<0.05);(2)两组术后促进胃肠运动激素比较:两组术后1、7天GAS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7天MOT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两组术后1天MOT、GAS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术后7天较术前MOT、GAS仍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7天较术前1天,MOT、GAS下降不明显(P>0.05)。两组术后抑制胃肠运动激素比较:术后1、7天,VIP、SS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5)。对于组内比较,两组均有术后1天均明显升高,与术前1天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7天较术前VIP、SS仍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术后7天较术前1天VIP、SS上升不明显(P>0.05)。(3)与对照组相比,芪黄煎剂能够减轻术后腹胀、腹痛不适,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两组恶心呕吐例数无差异(P>0.05)。2.实验研究(1)在小肠推进运动功能的实验中发现,术后小肠推进率标准肠内营养组、肠内免疫营养组、芪黄煎剂组均较假手术组下降(P<0.05),芪黄煎剂组小肠推进率较标准肠内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均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2)在ENS网络结构观察的实验中发现芪黄煎剂组ACh、SP肠神经元胞体大而染色深,节间束的神经纤维粗大,与假手术组染色及分布相当,标准肠内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胞体相对较小,节间束神经纤维纤细、染色较浅;芪黄煎剂组VIP、NO肠神经元胞体较小,节间束神经纤维纤细、染色较浅,与假手术组染色及分布相当,标准肠内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胞体相对较深,节间束神经纤维粗大。(3)在ENS网络阳性神经元数量观察的实验中发现,与假手术组比较,标准肠内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均明显减少,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芪黄煎剂组减少不明显,P>0.05(值分别为P=0.2930,0.5039,0.2800,0.0005);肠内免疫营养组、芪黄煎剂组明显比标准肠内营养组增加,P均<0.005(值分别为P=0.2930,0.5039,0.2800,0.0005)。(4)在ENS网络肠神经递质影响的实验中发现,标准肠内营养组与假手术组比较AChE、SP、M3R、NK1R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芪黄煎剂组AChE、SP、M3R、NK1RmRNA也明显降低,而VIP、NOS及VIP2R明显升高(P<0.05);芪黄煎剂组与免疫肠内营养组和标准营养组比较AChE、SP、M3R、NK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而VIP、NOS及VIP2R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研究结论(1)手术的创伤,麻醉的应激可以导致胆碱能神经功能损害,影响ENS中相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导致胃肠运动功能障碍;(2)胃切除术后早期应用芪黄煎剂能够减轻术后不适及并发症发生,促进小肠蠕动功能;(3)芪黄煎剂能够有效的调控胃肠激素(MOT、GAS、VIP、SS),使之在手术后尽快恢复正常;(4)芪黄煎剂有助于ENS网络的重建和恢复,促进肠道动力增强;(5)芪黄煎剂可以有效调控ENS中相应阳性神经元数量以及ACh、SP、VIP、nNOS、M3R、VIP2R、NK1R mRNA和蛋白的表达。(6)胃切除术后小肠内早期应用芪黄煎剂有利于术后肠ENS恢复,促进胃肠运动,利于胃肠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从而提高免疫功能。

王来永[10](2020)在《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以及基于肠神经递质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1目的临床观察部分,通过比较观察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造影剂到达结肠时间这四个指标的影响,探讨芪黄煎剂是否能促进胃切除术后胃肠动力的恢复。动物实验部分,通过建立胃切除大鼠模型,观察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大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并通过免疫荧光标记下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ENS中ACh、SP、VIP、NO阳性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分布和数量,探讨芪黄煎剂对胃肠运动影响的作用机制。2方法2.1临床观察2.1.1病例来源与分组收集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胃癌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患者80例,进行临床回顾性研究,根据术后有无使用芪黄煎剂,分为对照组37例、芪黄煎剂组43例。2.1.2治疗方法(1)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手术当天置入胃管、空肠营养管,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术后当天禁食水,常规补液及肠外营养支持。术后第1d经鼻肠营养管给予肠内营养制剂。按照20ml(30kal)/kg标准,分早、晚两次经鼻肠营养管给与;速度控制在40~60滴/min,温度控制再37℃左右,总疗程7天。(2)芪黄煎剂组:术前相关准备、手术方式选择、术后常规治疗等均同对照组。术后第1d开始经鼻肠营养管先后给予肠内营养制剂+芪黄煎剂滴注,每天早、晚各1次,肠内营养标准同对照组。芪黄煎剂(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制剂中心代煎)熬制成300ml量的水煎液,于每天肠内营养后1小时开始滴注,每次滴注150ml,速度控制在30~40ml/min,温度控制在37℃左右,总疗程7天。2.1.3观察指标的检测方法(1)小肠功能相关指标:肠鸣音的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的时间均由专人负责听诊。肠鸣音恢复标准:腹部双区听诊,每分钟达3次或3次以上者,并记录下最早时间(h);肛门最早排气排便的具体时间询问患者及家属。(2)影像学指标:术后第7天胃肠造影由专人负责,联系我院影像科进行X线摄片并阅片(机器型号:Brivo XR 515/575)。造影剂选择76%泛影葡胺100ml口服,最好3min内喝完,活动30min后拍摄第一次腹部立位片,确定造影剂到达肠腔,后分2h、4h、6h、8h、10h、12h间断拍摄,确定造影剂到达结肠位置的时间,最终结果将以2h、4h、6h、8h、10h、12h来记录。2.1.4统计学方法临床所得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检查各组资料的正态性和方差齐,满足以上两点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VOVA),否则采用变量变换或秩和检验,当结果为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动物实验2.2.1造模及分组方法(1)造模方法:选取健康且清洁的Wistar大鼠80只,建立胃切除大鼠模型。切除部分胃壁组织并加以缝合,沿胃肠腔向下寻找到Treitz韧带,在Treitz韧带的远端约15cm处放置直径约为1.0mm的硅胶管,以用于术后小肠内滴注。(2)分组方法:由软件制作随机码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标准营养组、免疫营养组和芪黄煎剂组,每组20只。2.2.2分组干预方法假手术组只进行腹部正中切开并缝合,不切除胃,术后正常饮水、进食,不滴注肠内营养剂和中药;其余3组均建立胃切除模型,标准营养组给予肠内营养制剂(瑞素)+6ml生理盐水;免疫营养组给予肠内免疫营养制剂(瑞能)+6ml生理盐水;芪黄煎剂组给予肠内营养制剂(瑞素)+6ml芪黄煎剂水煎液。每组均干预7天,治疗结束后,处死大鼠,采集标本。2.2.3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1)小肠推进率检测:用0.04%酚红溶液0.25 m L/g经硅胶管注入小肠,30 min后处死大鼠,立即开腹取出整段小肠,量取小肠全长(幽门至回盲部)及酚红在小肠肠管内的行进长度,按照公式:小肠推进率=酚红推进长度/小肠全长×100%,来计算酚红在小肠内的推进率。(2)肠神经元的形态结构、分布与数量检测:通过免疫荧光标记ACh E、SP、VIP、n NOS四种神经递质抗体,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相对应的神经元的形态、分布、数量,并用FV10-ASW软件软件图像采集与分析。3结果3.1临床观察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肠鸣音恢复时间:对照组患者为47.11±4.27h,芪黄煎剂组患者为41.91±3.96h,与对照组比较,芪黄煎剂组能明显缩短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P<0.01)。肛门排气时间:对照组患者为69.32±3.94h,芪黄煎剂组患者为41.91±3.9661.74±4.42h,与对照组比较,芪黄煎剂组能明显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P<0.01)。肛门排便时间:对照组患者为75.46±4.17h,芪黄煎剂组患者为69.21±4.52h,与对照组比较,芪黄煎剂组能明显缩短患者术后肛门排便时间(P<0.01)。造影剂到达结肠时间:对照组患者为9.35±2.16h,芪黄煎剂组患者为7.30±1.63h,与对照组比较,芪黄煎剂组能明显缩短泛影葡胺造影剂到达结肠的时间(P<0.01)。3.2动物实验结果3.2.1大鼠小肠推进率假手术组大鼠小肠推进率为63.3±4.2%;标准营养组大鼠小肠的推进率结果为36.5±4.0%;免疫营养组大鼠小肠的推进率结果为36.1±4.1%;芪黄煎剂组大鼠小肠的推进率结果为45.9±4.0%;与假手术组比较,标准营养组、免疫营养组和芪黄煎剂组小肠推进率均降低,均为P<0.01;标准营养组与免疫营养组相比小肠推进率无明显差异P=1.000;与标准营养组及免疫营养组比较,芪黄煎剂组大鼠小肠的推进率显着提高,均为P<0.01。3.2.2 ENS神经元形态结构与分布本研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片,发现ENS阳性神经元细胞胞体清晰可见,并且染为蓝色,主要分布在大鼠小肠肌间和黏膜下,形态多为圆形、椭圆形或长带形等不规则形状,大小不等。(1)Ach神经元与SP神经元观察结果:假手术组与芪黄煎剂组Ach、SP肠神经元胞体较大,染色较深,神经节间距离较短,分布紧密。标准肠内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胞体相对较小,染色较浅,神经节间距离较大,分布松散。(2)VIP神经元与NO神经元观察结果:假手术组与芪黄煎剂组VIP、NO肠神经元胞体较小,染色较浅,神经节间距离较大,分布较松散;标准肠内营养组和肠内免疫营养组胞体较大,染色相对较深,神经节见距离紧密,分布密集。3.2.3 ENS阳性神经元数量(1)假手术组Ach E阳性神经细胞数为17.6±2.7个;标准营养组Ach E阳性神经细胞数为6.0±1.2个;免疫营养组Ach E阳性神经细胞数为8.4±1.1个;芪黄煎剂组Ach E阳性神经细胞数为15.4±3.4个。与假手术组相比,标准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阳性细胞数下降明显,分别为P<0.0001、P=0.0001;与假手术组相比,芪黄煎剂组阳性细胞数下降不明显P=0.2930;与标准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相比,芪黄煎剂组阳性细胞数提升明显,分别为P<0.0001、P=0.0019。(2)假手术组SP阳性神经细胞数为20.0±1.8个;标准营养组SP阳性神经细胞数为5.6±1.5个;免疫营养组SP阳性神经细胞数为11.2±1.9个;芪黄煎剂组SP阳性神经细胞数为18.8±3.3个。与假手术组相比,标准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阳性细胞数下降明显,均为P<0.0001;与标准营养组相比,免疫营养组阳性细胞数升高明显P=0.0009;与假手术组相比,芪黄煎剂组阳性细胞数下降不明显P=0.5039;与标准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相比,芪黄煎剂组阳性细胞数提升明显,分别为P<0.0001、P=0.0023。(3)假手术组VIP阳性神经细胞数为4.2±1.0个;标准营养组VIP阳性神经细胞数为15.8±3.1个;免疫营养组VIP阳性神经细胞数为17.8±2.1个;芪黄煎剂组VIP阳性神经细胞数为7.2±1.3个。与假手术组相比,标准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阳性细胞数升高明显,均为P<0.0001;与标准营养组相比,免疫营养组阳性细胞数升高差距不明显P=0.2800;与假手术组相比,芪黄煎剂组阳性细胞数升高明显P=0.0043;与标准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相比,芪黄煎剂组阳性细胞数下降明显,分别为P=0.0005、P<0.0001。(4)假手术组n NOS阳性神经细胞数为5.0±1.2个;标准营养组n NOS阳性神经细胞数为20.4±2.7个;免疫营养组n NOS阳性神经细胞数为22.0±2.0个;芪黄煎剂组n NOS阳性神经细胞数为8.8±1.3个。与假手术组相比,标准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阳性细胞数升高明显,均为P<0.0001;与标准营养组相比,免疫营养组阳性细胞数升高差距不明显P=0.3579;与假手术组相比,芪黄煎剂组阳性细胞数升高明显P=0.014;与标准营养组和免疫营养组相比,芪黄煎剂组阳性细胞数下降明显,均为P<0.0001。4结论(1)临床及动物实验结果表明,芪黄煎剂能够明显缩短胃切除术后患者的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以及造影剂到达结肠时间,对胃切除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促进作用。(2)动物实验对ENS网络结构的观察发现,芪黄煎剂促进胃肠运动恢复的机制可能与改善和修复ENS网络结构中Vch、SP神经元的活性,增加其数量;同时抑制VIP、NO神经元活性,减少其数量有关,从而促进胃肠运动的恢复。

二、中医药配合莫沙比利对促进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医药配合莫沙比利对促进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中医外治疗法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一、文献综述
    1. 现代医学对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1.1 现代医学对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于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
        1.3 小结
    2. 祖国医学对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2.1 祖国医学对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障碍的认识
        2.2 中药内服治疗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障碍
        2.3 中医外治法治疗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障碍
        2.4 中医内外结合治疗术后胃肠功能恢复障碍
    3. 本研究的立题依据
        3.1 穴位贴敷对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3.2 中药灌肠对于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
    4. 小结
    参考文献
引言
二、临床研究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2. 技术路线图
    3. 临床干预
        3.1 常规治疗措施
        3.2 干预治疗措施
    4. 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5. 治疗疗程
    6. 结局观察指标
        6.1 一般病例信息
        6.2 综合疗效
        6.3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6.4 术后疼痛(VAS)评分
        6.5 术后胃肠功能评分
        6.6 不良反应评价
        6.7 安全性评价
    7. 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8. 质量控制
    9. 数据统计
三、研究结果
    1. 两组患者一般病例信息情况
    2. 两组手术相关资料
    2. 组引流管留置时长对比
    4.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5. 两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
    6. 干预措施对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评分比较
    7. 干预措施术后VAS评分情况比较
    8. 不良反应
    9. 安全性评价
四、讨论
结语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2)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前言
临床研究
    一、资料方法
        (一)病例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三)主要观察指标
        (四)数据处理及统计处理
    二、研究结果
        (一)一般资料分析
        (二)观察指标统计分析
    三、讨论
        (一)立题依据
        (二)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理论依据
        (三)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治疗
        (四)研究设计讨论
        (五)研究结果及分析
        (六)本课题的创新点
        (七)不足与展望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及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中西医研究
    一、快速康复外科理念
    二、现代医学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
        (一)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二)发病机理
        (三)治疗措施
    三、中医对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概括
        (一)病因病机
        (二)中医药对本病的治疗进展
    四、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及参与科研情况
致谢

(3)小承气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湿热壅滞证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主要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选择标准
        1.4 研究方法
        1.4.1 对照组治疗
        1.4.2 试验组治疗
        1.4.3 炎性指标检测方法
        1.5 观察指标
        1.6 疗效评定标准
        1.7 统计学方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一般资料分析
        2.2 病因比较
        2.3 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2.4 住院时间比较
        2.5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的变化
        2.5.1 治疗前后IL-6 变化
        2.5.2 治疗前后TNF-α变化
        2.5.3 治疗前后hs-CRP变化
        2.6 治疗效果分析
        2.7 安全性分析
    3.讨论
        3.1 现代医学对肠梗阻的认识
        3.1.1 肠梗阻发病机制
        3.1.2 肠梗阻的常规治疗
        3.2 中医学对肠梗阻的认识
        3.2.1 中医病名的认识
        3.2.2 病因病机的理解
        3.2.3 中医对肠梗阻的治疗
        3.3 选方依据
        3.3.1 方药分析
        3.3.2 现代药理学研究
        3.3.3 中药穴位贴敷的优势
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肠梗阻的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附录

(4)神阙外敷畅通散促进胃肠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 现代医学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概况
        1.1.1 定义及主要表现
        1.1.2 病因及发生机制
        1.1.3 预防及治疗
        1.1.4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ERAS)
    1.2 祖国医学对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概况
        1.2.1 病因病机
        1.2.2 中医治疗现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2.1 一般资料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中止标准
        2.1.6 病例的脱落与处理
        2.1.7 剔除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
        2.2.2 畅通散的制备
        2.2.3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2.3.1 主要疗效指标
        2.3.2 实验室数据
        2.3.3 疗效判定
    2.4 统计处理
    2.5 研究结果
        2.5.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5.2 两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比较
        2.5.3 两组患者腹胀症状积分比较
        2.5.4 胃动素水平(MTL)比较
        2.5.5 两组患者总体疗效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3.1 研究的理论依据
    3.2 实验室指标选择依据
    3.3 研究的结果与意义
    3.4 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畅通散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调神畅情”针法对PD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胃肠动力学及NO相关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综述 帕金森病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个人简历

(6)通腑法对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调节及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1.2 诊断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3 疗效评定标准
        3.1 中风病中医症状评分(附录1)
        3.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附录2)
        3.3 胃肠症状评分(附录3)
        3.4 CT检查结果
    4 统计分析方法
    5 治疗结果
        5.1 疗效观察
        5.2 影像学观察
        5.3 安全性观察
实验研究
    1 实验目的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动物
        2.2 实验药物
        2.3 实验仪器
        2.4 实验试剂
        2.5 主要配制试剂及其配制方法
    3 实验方法
        3.1 脑出血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3.2 动物分组与给药
        3.3 实验步骤
    4 实验结果
    5 实验小结
讨论
    1 现代医学对脑出血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2.中医理论分析
        2.1 中医对脑和胃肠联系的认识
        2.2 调胃承气汤的应用
    3 结果分析
        3.1 临床疗效
        3.2 CT检查结果
        3.3 动物实验指标
    4 问题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通腑法治疗中风病胃肠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1 药理作用
        1.1 调节肠道功能
        1.2 调节肠道菌群
        1.3 清洁肠道
        1.4 解毒作用
    2 中医文献研究
    3 中医治法及功效
    4 临床应用概况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中风病中医症状评分(附录1)
    2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附录2)
    3 胃肠症状评分(附录3)
致谢
附件

(7)膏摩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对结直肠癌及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病因病机的认识
        2.1 传统医学对结直肠癌及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2.2 现代医学对结直肠癌及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3 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干预研究现状
        3.1 常规干预措施
        3.2 现代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运用
        3.3 中医技术的应用
    4 本课题研究的立题依据
        4.1 穴位膏摩对促进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科学依据
        4.2 膏摩的应用优势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干预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评价工具
        1.5 统计学方法
        1.6 质量控制
        1.7 伦理学原则
        1.8 技术路线
    2 研究结果
        2.1 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2.2 三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比较
        2.3 三组患者术后腹痛评分比较
        2.4 三组患者术后腹胀评分比较
        2.5 三组患者术后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GSRS)比较
        2.6 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2.7 三组胃肠道症状临床疗效比较
        2.8 术后住院时长、住院总费用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膏摩能缩短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肛门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时间
    2 膏摩能减轻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腹痛、腹胀症状
    3 膏摩能降低结直肠癌术后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GSRS)
    4 膏摩能降低结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疗效
    5 膏摩可缩短结直肠癌术后住院时长,降低总住院费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词表
综述 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促进胃肠功能恢复的综合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8)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试验研究
    1 研究对象
        1.1 病例选取标准
        1.2 病例纳入标准
        1.3 病例排除标准
        1.4 研究对象剔除标准
        1.5 病例脱落标准
    2 研究方法
        2.1 分组方法
        2.2 一般资料
        2.3 分组治疗用药
        2.4 疗效观察指标
        2.5 统计方法
        2.6 安全性指标
    3 研究结果
        3.1 临床疗效比较
        3.2 安全性分析
    4 不足和展望
第二部分 理论探讨
    1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认识
        1.1 中医对FD的认识
        1.2 从肝脾不调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理论基础
        1.3 中医对肝郁脾虚证的认识
        1.4 导师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1.5 肝郁脾虚的治疗
    2 FD西医病理研究机制
        2.1 胃肠运动功能障碍
        2.2 内脏感觉异常
        2.3 Hp感染
        2.4 心理社会因素
        2.5 胃肠激素紊乱和脑-肠轴功能障碍
        2.6 十二指肠低度炎症、粘膜通透性和食物抗原
        2.7 环境因素
    3 四逆散加减的现代研究
    4.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西医治疗研究
        4.1 中医治疗
        4.2 西医治疗
        4.3 预防调护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9)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后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基于ENS架构的分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 肠神经系统概念及研究进展
        1 肠神经系统(ENS)的概念与形态学结构
        2 肠神经系统来源与发育
        3 肠神经系统的重要神经递质
        4 肠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
        5 肠神经系统网络结构、递质、受体的观察和检测
    二 神经内分泌激素(胃肠激素)的概念及研究进展
        1 胃肠激素的概念
        2 胃肠激素的重要兴奋性与抑制性激素(神经递质)
        3 胃肠激素的检测
    三 胃切除术后中医辨证、对机体危害及ENS网络的影响
        1 胃癌发病率及危害
        2 胃切除手术后对机体的影响
        3 胃切除手术后中医辨证
        4 胃切除手术后对ENS网络的影响
    四 中西医对病理状态下胃肠激素及ENS损害的干预
        1 现代医学干预
        2 传统中医中药干预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目的
    研究内容
        一 临床资料
        二 研究材料
        1 实验药物和试剂
        1.1 实验药物
        1.2 主要试剂
        2 仪器和设备
        三 研究方法
        1 研究标准
        2 术后中医证型的辨别、治法确立、方药组成
        3 中药施治方法
        4 观察指标
        5 指标的观察及检测方法
        6 统计学方法
        四 结果
        1 术后两组胃肠动力恢复时间比较;结果见表24
        2 两组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7天胃肠运动激素变化比较
        2.1 两组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7天促进胃肠运动激素MOT、GAS变化,结果见表2-5
        2.2 两组术前1天、术后1天、术后7天抑制胃肠运动激素VIP、SS变化,结果见表2-6
        3 术后两组胃肠道并发症的情况比较(恶性呕吐、腹痛腹胀),结果见表2-7
        五 讨论
        1 中药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应用的理论基础分析
        2 中药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干预分析
        3 中药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胃肠激素变化的干预分析
        4 中药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不适及并发症的发生的干预分析
        5 中药应用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实验目的
    研究内容
        一 实验动物、材料、仪器和试剂
        1 实验动物
        2 实验材料和试剂
        2.1 实验材料和器具
        2.2 实验试剂
        3 实验仪器
        3.1 检测离体肠管运动功能的仪器
        3.2 检测ENS肠神经元分布和定位的设备和仪器
        3.3 ENS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M3R、VIP2R、NK1R mRNA表达的设备和仪器
        3.4 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ChE、SP、VIP、NOS、M3R、VIP2R、NK1R蛋白表达设备和仪器
        二 方法
        1 大鼠胃切除手术创伤模型的建立方法
        2 动物分组、干预方法和标本的采集
        2.1 动物分组
        2.2 各组干预措施
        2.3 标本采集
        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3.1 小肠推进率的检测
        3.2 肠神经元的形态、分布观察
        3.3 肠神经元的数量观察
        3.4 ENS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M3R、VIP2R、NK1RmRNA表达
        3.5 AChE、SP、VIP、NOS、M3R、VIP2R、NK1RmRNA蛋白表达
        4 统计学方法
        三 实验结果
        1 建立大鼠胃切除手术创伤模型,完成标本采集
        2 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大鼠小肠推进率的影响
        3 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大鼠小肠肌层中肠神经元的形态、分布观察结果(如图3-5)ACh、SP、VIP、NOS肠神经元电镜下的形态、分布
        4 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大鼠小肠组织中肠神经元的数量的观察结果
        5 ENS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 mRNA和受体M3R,VIP2R,NK1R mRNA的表达
        5.1 各组间神经递质和受体的mRNA转录情况比较
        5.2 Ach、SP、VIP、nNOS、M3R、VIP2R、NK1R扩增动力学曲线
        6 ENS肠神经递质AChE、SP、VIP、NOS、M3R、VIP2R、NK1R mRNA蛋白表达
        四 讨论
        1 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小肠推进功能的干预分析
        2 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ENS网络结构影响的干预分析
        3 健脾通里中药芪黄煎剂对ENS网络肠神经递质变化的的干预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缩略词对照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致谢

(10)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以及基于肠神经递质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临床观察
    1 资料
        1.1 资料来源和分组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3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比较(见附表 1、附表 2)
        3.2 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比较(见附表 3)
第二部分 动物实验
    1 实验器材
        1.1 实验动物
        1.2 主要实验药物
        1.3 主要实验仪器
        1.4 实验试剂配比
    2 实验方法
        2.1 动物分组方法
        2.2 实验技术路线(图1)
        2.3 大鼠胃切除手术模型建立方法
        2.4 中药制备及其滴注剂量确定
        2.5 各组干预方法
        2.6 标本采集方法
        2.7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3 统计方法
    4 动物实验结果
        4.1 胃切除大鼠肠推进结果(见附表5)
        4.2 ENS神经元形态结构、分布的观察结果
        4.3 ENS神经元数量的观察结果
第三部分 讨论
    1 胃切除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研究
        1.1 胃肠动力障碍的影响
        1.2 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病机制
        1.3 胃肠动力障碍的现代治疗
        1.4 胃肠动力障碍的中医病因病机
        1.5 胃肠动力障碍的中医治疗
    2 芪黄煎剂的前期相关研究
        2.1 前期临床研究
        2.2 前期动物研究
        2.3 本次研究目的
    3 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后胃肠运动功能的影响
    4 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后ENS网络结构的影响
第四部分 结论
    4.1 总结
    4.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肠神经系统与胃肠动力及其中医药干预进展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四、中医药配合莫沙比利对促进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医外治疗法促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胃肠功能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D]. 赵盈.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疗效观察[D]. 王秋. 云南中医药大学, 2021
  • [3]小承气汤加减联合穴位贴敷治疗湿热壅滞证不完全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D]. 吴云瑞.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神阙外敷畅通散促进胃肠手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观察[D]. 何杨.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调神畅情”针法对PD胃肠功能障碍模型大鼠胃肠动力学及NO相关机制的研究[D]. 付艺. 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 2020(03)
  • [6]通腑法对脑出血急性期胃肠功能障碍的调节及临床观察[D]. 修小惠.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7]膏摩对结直肠癌腹腔镜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D]. 李倩.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四逆散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D]. 刘娟.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9]芪黄煎剂对胃切除后胃肠运动的影响及其基于ENS架构的分子机制[D]. 张琦.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1)
  • [10]芪黄煎剂对胃切除术后胃肠运动功能恢复以及基于肠神经递质的机制研究[D]. 王来永.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中药联合莫沙必利促进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