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培育出低过敏大豆品种

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培育出低过敏大豆品种

一、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培育过敏性低大豆品种(论文文献综述)

黄铭慧[1](2021)在《大豆对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的分子遗传抗性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豆孢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Heterodera glycines)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毁灭性大豆(Glycine max)病害。防治大豆孢囊线虫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结合抗性品种和非寄主品种轮作,但由于土地的有限性,轮作受到限制;高毒有效的化学杀线虫剂已被禁止或者限制使用;SCN在田间是混合群体,存在多个生理小种;目前大多数抗性品种的抗性单一,东北的抗性资源更有限,仅有的抗线品种对变异线虫的抗性已出现减弱或丧失;已存在的抗线育种系的分子遗传背景及抗性机制未知,使得这些资源不能充分被利用。因此筛选和培育多抗品种是当务之急,解析抗性机制使这些抗性种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加速分子辅助育种。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62个大豆基因型的SCN抗性反应进行评价,SCN包括4号生理小种(SCN4,HG type 1.2.3.5.6.7)和5号生理小种(SCN5,HG type 2.5.7),结果表明了不同品种之间的表型差异非常显着。对rhg1和Rhg4位点进行特异性引物扩增及测序,在51个黑龙江省地方大豆种质资源中,共鉴定了3种单倍型,发现了新的抗病类型且所检测的东北主栽品种均为感病。进一步通过定量PCR分析证实了rhg1和Rhg4的表达量高低和基因的拷贝数相关,而拷贝数与抗感有关。本研究所鉴定的抗性资源及相关的分子标记有利于加速SCN分子辅助育种。2.基于前期结果,选取抗SCN4但对SCN5感病的新型抗性基因型09-138(单倍型II)与地方感病品种绥农54(单倍型III)进行杂交,形成F2代,并对SCN4表型筛选,结果发现表型雌虫指数(Female Index,FI)分布广泛(FI范围,3-439)且后代的FI超出抗病亲本09-138(FI 9)和感病亲本绥农54(FI 113),表明多基因参与大豆对SCN抗性调控且表现出超亲遗传现象。通过Graded Pool-seq方法检测到SCN抗性相关的区间位于8、10、11、13及14号染色体,总长度为6.5 Mb。通过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BTS),利用单因素标记Kruskal-Wallis(K*)分析(P<0.005)且多因子MQM定位方法(LOD>2)共鉴定了分布在16条染色体上的21个QTLs对抗性的贡献率范围是5.7-12.6%,双亲对抗性均有贡献,证实了SCN抗性的超亲遗传。同时对Graded Pool-seq与GBTS共同检测到的基因区间进行了功能注释,发现了一些与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有关的转录因子可能与大豆抗SCN有关。3.在QTL定位F2(绥农54×09-138)群体时,发现多个微效基因参与抗性,同时发现一些分离个体的雌虫指数FI低但根重比较小。因此为了进一步完善SCN评价指标,该研究首次利用162个BC3F7-BC7F3大豆染色体代换系群体CSSLs(G.max绥农14×野生型G.soja ZYD00006)开展了每克根重SCN的孢囊数(cysts per gram root,CGR)的抗性评价和QTL定位研究,表型鉴定结果表明表型分布广泛,SCN5 FI和CGR都呈现出了超亲遗传现象,FI与CGR的相关性比较低(R2=0.0018),CGR与根重的相关性较高(R2=0.5424)。使用K*单标记检测和MQM方法共鉴定得到38个QTLs(FI和CGR)覆盖了大豆20条染色体,双亲对超亲遗传都有贡献。研究发现在缺少SCN主要抗性基因(如rhg1和Rhg4)的情况下,综合考虑FI、CGR及根重三者有利基因的组合可以有效抑制线虫繁殖,同时发现对SCN有耐性并适合于东北种植的具有绥农背景的代换系株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4.为了解析09-138对SCN4和SCN5的抗性差异,利用全长转录组(ONT)对侵染和未侵染的大豆根部进行测序。通过基因组结构分析,得到lnc RNA转录本为288个,可变剪接数量均在200个左右;转录因子分析中WRKY、AP2/ERF-ERF、NAC、GRAS转录本的数量均在200个以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中共鉴定了2255个DEG。通过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所有过氧化物酶的GO注释与防御线虫反应相关(GO:000215),KEGG富集于苯丙烷类生物合成(ko00940);96%的WRKY转录因子与呼吸爆发防御反应相关(GO:0002679);VQ(Valine-glutamine)motif基因中,与对照相比Glyma.03G120700与Glyma.19G125300基因表达最高,可能在防御线虫方面存在潜在的功能。同时利用q RT-PCR比较了3个单倍型不同抗感的大豆品种(09-138,抗线12号、11-452和东生1号)在3个时间点(3 d、6 d和8 d)对SCN4和SCN5的表达,同一基因表达量的不同,说明对两个线虫之间防御机制不同,对这些基因功能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线虫的抗性或者防御机制。综上,本研究所筛选的抗性种质资源、确定的抗性单倍型、鉴定的分子标记能够加速东北大豆抗孢囊线虫分子辅助育种,通过解析大豆-孢囊线虫复杂的互作机制,从而丰富了线虫-植物互作知识。

郑蓓[2](2021)在《苦荞16 kDa过敏原Fag t 2结构与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荞麦富含氨基酸均衡的蛋白质和高生物活性的黄酮类物质,是我国西部地区重要的药粮兼用特色作物之一。荞麦是主要的食品过敏源之一,很多国家规定食品标签要强制性标示荞麦成分。荞麦食品中能够引起致敏的物质是籽粒中的过敏蛋白,这些过敏蛋白的存在极大地限制了荞麦作为功能食品原料的添加范围。因此降低荞麦过敏蛋白的含量、培育低过敏性品种,已经成为目前荞麦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现代生物学技术为低过敏性种质的创制奠定了技术基础,但首要前提是必须明确荞麦主要过敏原的生物学功能。目前,国内外有关荞麦过敏原的研究主要包括天然过敏原的分离和鉴定、免疫活性检测、核心表位预测与分析及过敏反应快速检测等方面,缺乏过敏蛋白生物学功能的相关研究。本实验室前期在苦荞中鉴定获得了分子量为16 k Da过敏蛋白(Fag t 2),证明其是苦荞最主要的过敏原,并对Fag t 2的免疫活性、核心表位等方面进行了探究。本研究在已有的研究结果的基础上,以九江苦荞为材料,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对苦荞16 k Da过敏原Fag t 2的结构和功能进行探究,以期为苦荞低过敏性种质创制的可行性提供基础信息。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Fag t 2位于苦荞7号染色体,该基因无内含子。Fag t 2的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显示Fag t 2在种子中的转录水平显着高于其他组织器官。结构预测分析显示,过敏原Fag t 2含有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和α-淀粉酶抑制剂结构域。天然的和异源表达(毕赤酵母和大肠杆菌表达系统)的Fag t 2均具有热稳定性和胃蛋白酶耐受性,但对苦荞萌发种子中的α-淀粉酶和猪源胰淀粉酶均无抑制活性。以原核表达的Fag t 2为抗原制备高效价的兔抗Fag t 2多克隆抗体。15N、13C非放射性同位素双标记原核表达的Fag t 2经包涵体复性及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分析没有获得可以解析的蛋白结构,可能原因是原核表达获得的双标记Fag t 2中10个Cys可能存在不正确二硫键的形成,造成与天然的Fag t 2结构存在差异或者该蛋白存在高度可变的柔性区,原核表达获得Fag t 2不能用于NMR进行结构解析。(2)Fag t 2编码区上游1873 bp启动子元件预测显示其存在JA、ABA、干旱和病原菌胁迫等响应元件,启动子5’端存在5个种子特异性表达元件。融合gus的不同启动子截短体稳定转化拟南芥,GUS染色和活性测定显示,全长启动子Fag t 2-P1(-1873bp-0)具有种子特异启动子的特征。随着启动子5’端的截短,即种子特异性元件的减少,gus在叶片、花和根等组织中的表达逐渐增加。启动子活性分析显示,截短的Fag t 2-P2(-1564 bp-0)活性显着高于Fag t 2-P1、Fag t 2-P3(-1125 bp-0)和Fag t 2-P4(-302 bp-0)启动子截短体,推测Fag t 2-P1截去的片段可能含有抑制启动子活性的元件。各启动子稳定转化拟南芥株系对于激素的响应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各启动子在萌发期均响应ABA和Me JA,不响应GA;Fag t 2-P2和Fag t 2-P3对三种激素均有响应(幼苗)。Fag t 2-P1和Fag t 2-P2启动子在萌发期能够响应甘露醇。酵母单杂交筛选获得的转录因子及启动子对非生物胁迫响应结果显示Fag t 2可能在胁迫耐受性等生理过程发挥生物学功能。(3)基于SMART技术构建苦荞酵母双杂交文库;酵母双杂交文库筛选显示Fag t 2可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3泛素蛋白连接酶ARI2和丝氨酸蛋白激酶等功能蛋白发生互作。体外条件下,天然的和毕赤酵母表达的Fag t 2均可激活苦荞中的两种苯丙氨酸解氨酶(Ft PALB和Ft PALN)的活性;以原核表达Ft PALB为抗原制备高效价兔抗PAL多克隆抗体。采用DOCKing预测、Pull down、共定位和Bi FC等方法进一步证明Fag t 2与Ft PAL存在物理互作。(4)构建植物双元表达载体并获得稳定遗传的Fag t 2过表达拟南芥(Fag t2-OE)。对野生型、阴性对照(p CAMBIA3301空载体转化株系)和Fag t 2-OE拟南芥进行干旱胁迫分析显示,干旱胁迫后Fag t 2-OE拟南芥存活率、体内的相对含水量、总黄酮含量和CAT活性显着高于野生型和阴性对照株系,MDA、O2-和H2O2含量低于野生型和阴性对照株系,结果表明过表达Fag t 2的拟南芥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增加。干旱胁迫后Fag t 2-OE植株叶片中At PAL1的转录水平显着高于野生型和阴性对照株系;对不同时期叶片中PAL活性测定显示,过表达Fag t 2的拟南芥叶片中的PAL活性显着高于野生型,苗龄超过7天后,PAL活性均呈现整体下降趋势。苗龄≥45天的Fag t 2-OE及野生型植拟南芥片中均未检测到PAL活性。结合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PAL存在高度泛素化修饰,PAL的泛素化修饰程度与其活性具有显着负相关性(相关系数r为-0.9392)。成株期叶片中PAL翻译后的泛素化修饰可能是活性丧失的主要原因,PAL翻译后水平的泛素化不仅可能导致后续的降解,也可能直接导致失活。体外泛素化分析显示Fag t 2并不影响PAL的泛素化,Fag t 2提高PAL活性不依赖于对PAL泛素化的抑制。(5)过表达Fag t 2的拟南芥对人参土芽孢杆菌具有抗性。接种人参土芽孢杆菌的Fag t 2-OE拟南芥的种子萌发率和幼苗存活率显着高于野生型,体内细菌数量显着低于野生型。Fag t 2-OE拟南芥中At PAL1基因和SA信号通路的病程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均增加但均显着低于野生型,表现出过表达Fag t 2拟南芥植株的SA信号通路受抑制。过表达Fag t 2的拟南芥细菌抗性水平的提高不依赖于SA信号通路。以上研究结果显示苦荞主要过敏蛋白Fag t 2能与PAL互作并激活PAL的活性,其在干旱胁迫耐受及病原抗性中发挥重要的功能。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方法简单敲除或者突变苦荞Fag t 2极可能导致苦荞基础性抗性的降低或丧失。深入分析Fag t 2功能与过敏原表位之间的关系,对于理性通过基因敲除或突变获得低过敏性苦荞种质有重要意义。同时,研究中发现成株期叶片存在黄酮类产物的累积但无PAL活性的现象很可能与PAL的泛素化有关,结果有望揭示PAL翻译后快速调控的新机制。

张志华,郑环宇,闫国森,孙美馨,许慧,陈昊[3](2021)在《致敏大豆蛋白P34及其清除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大豆作为"八大"过敏食品之一,其过敏患者数量约占食物过敏总人数的25%。如何降低大豆产品的致敏性,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已经成为食品安全领域一个热议的话题。大豆中含有多种致敏因子,如Gly-m Bd 30K蛋白、Gly-m Bd 28K蛋白和Gly-m Bd 28K蛋白等。其中Gly-m Bd 30K蛋白作为致敏性最强的过敏原,能被65%的大豆过敏患者血清识别,在几种过敏蛋白中占着较突出的地位。本文综述了Gly-m Bd 30K蛋白的抗原表位、去除方法的研究现状。其中,酶法处理、超高压法、挤压膨化法等降低大豆致敏性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为进一步提高大豆及其制品的品质质量,保证其在食品工业和畜牧业方面的安全利用提供了科学参考。

翟文音[4](2019)在《《转基因食品:消费者自救指南》(第二和三章)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本翻译实践材料节选自《转基因食品:消费者自救指南》,由罗尼·康明斯(Ronnie Cummins)和本·利斯顿(Ben Lilliston)共同编着。该书深入浅出地为我们呈现了有关转基因的一系列通识知识。此书包括九大章节,本次翻译项目选取了其中的第二章和第三章部分作为翻译文本,主要依据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进行英译汉翻译实践。本翻译实践报告包括四个章节,分别为翻译项目描述、翻译过程、翻译案例分析和翻译实践总结。第一章为项目描述。主要包括选题背景介绍,意义。第二章为翻译过程描述。主要包括译前准备,遇到的困难,语言的升华和校正。第三章为案例研究。译者结合具体翻译实例,主要依据功能对等理论,对翻译材料中的代表案例进行分析。该部分内容涉及增译、转译、省译、合译等多种翻译方法。第四章为项目总结。概括了译者在本次翻译实践中的经验和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赵广才[5](2019)在《2018年农业科学热点回眸》文中提出盘点了2018年农业科学研发取得的一些重要成果。小麦、水稻、玉米及大豆、荞麦、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在基因组测序、分子育种、遗传机理解析、氮高效利用、起源演化、基因编辑等方面获得快速发展,发布了世界首个六倍体小麦基因组图谱,完成了3000份水稻基因组计划和中黄13的基因组测序,克隆了一系列产量、品质及抗病虫害基因,解析了一些重要的生长发育调控机制。油菜、棉花、茶叶、烟草等主要经济作物在基因组学、风味调控机理、光合效率等方面有所突破,中国油菜基础研究与应用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此外,水稻、小麦、番茄、苹果等作物的病虫害防治,畜禽的繁殖、品种改良和疾病防治,蜜蜂的基因组和转录组解析,蚕病害防治和驯化历史,化肥和水稻品种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茎叶类蔬菜和食用豆收获设备、油菜播种机等农机农艺领域均有突破性进展。

黄杰[6](2018)在《大豆疫霉无毒基因PsAvr3c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大豆疫霉(Phytophthora sojae)侵染大豆引起的疫霉根腐病是大豆生产上的毁灭性病害,平均每年给全世界大豆生产造成10-2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防控大豆疫霉根腐病最经济有效的方式是种植抗病大豆品种。大豆疫霉与大豆的互作符合“基因对基因”假说:当大豆疫霉携带无毒(Avr)基因而大豆携带对应的抗病受体(R)基因时,大豆R受体如果能特异性地识别疫霉菌Avr基因产物,就能为大豆提供对大豆疫霉的抗性。因此,研究大豆疫霉无毒基因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不仅可以深入理解疫霉菌病害侵染机制,而且能为设计大豆疫病防控方法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本研究以无毒基因PsAvr3c为研究对象,通过一系列遗传、生化、细胞生物学实验并结合转录组测序等手段,发现PsAvr3c与植物可变剪切复合体中的一类新型调控蛋白GmSKRPs互作,从而大规模重编程寄主基因的pre-m RNA可变剪切抑制植物免疫。病菌无毒基因通常通过基因缺失、序列变异或者转录沉默等多种方式逃避植物抗病基因的识别,而PsAvr3c逃避抗病基因识别的分子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定点突变结合群体序列分析发现PsAvr3c通过将第174位丝氨酸突变为甘氨酸,该位点的突变导致PsAvr3c和参与抗病激活过程中的GmSKRPs蛋白互作亲和度下降,从而逃避抗病基因Rps3c的识别。本研究较为系统地揭示了 PsAvr3c在大豆疫霉与大豆互作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具体内容如下:PsAvr3c是大豆疫霉的一个重要毒性因子。荧光定量PCR的实验结果表明PsAvr3c在侵染早期可以被诱导表达,这提示PsAvr3c可能在大豆疫霉侵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那么PsAvr3c在大豆疫霉菌与大豆互作过程中是否具有促进侵染的毒性功能?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获得PsAvr3c的敲除突变体,突变体接种实验发现其在大豆黄化苗上的致病力显着减弱,这些结果表明PsAvr3c在大豆疫霉与大豆互作过程中发挥毒性功能。此外,在烟草叶片和大豆根毛中过表达PsAvr3c都可以促进疫霉菌的侵染,这些结果进一步证实PsAvr3c是大豆疫霉的重要毒性因子。利用Prosite在线软件预测分析发现PsAvr3c的蛋白末端含有一个核定位信号,细胞定位观察发现PsAvr3c依赖于该核定位信号定位到植物的细胞核中,进一步的疫霉菌接种实验证明PsAvr3c的细胞核定位对其发挥毒性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PsAvr3c的毒性机理提供了宝贵的线索。PsAvr3c通过与GmSKRPs互作重编程寄主pre-mRNA的可变剪切进而抑制植物免疫发挥其毒性功能。为深入研究PsAvr3c发挥毒性功能的分子机制,本研究利用酵母双杂筛选大豆的cDNA文库发现PsAvr3c和大豆中的GmSKRP 1/2蛋白互作,并利用多种方法证实了 PsAvr3c和GmSKRP 1/2蛋白之间的互作,提示GmSKRPs是PsAvr3c的寄主靶标蛋白,另外烟草体内共注射结果也表明PsAvr3c可以稳定GmSKRPs的蛋白水平。大豆根毛中过表达GmSKRP1/2可以促进大豆疫霉的侵染,而沉默GmSKRP1/2可以提高大豆根毛对大豆疫霉的抗性,这些结果说明SKRP蛋白是植物抗疫霉菌的负调控因子。那么SKRP蛋白调控植物免疫反应的作用机制是什么?在烟草中瞬时表达GmSKRP1,利用免疫共沉淀技术结合蛋白质谱鉴定发现GmSKRPs是植物可变剪切复合体中的一类新型调控蛋白。转录组测序结果发现PsAvr3c和GmSKRPs共同调控401个大豆基因pre-mRNA的可变剪切,其中包括大量的免疫相关基因;PsAvr3c敲除突变体侵染实验以及PsAvr3c和GmSKRPs的过表达实验证实寄主植物防卫基因pre-mRNA剪切被病菌干扰是导致寄主感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病原菌在RNA剪切水平上调控寄主免疫反应的一种新型致病机制。GmSKRPs蛋白磷酸化修饰和多聚体形成可能参与其负调控植物免疫的功能。GmSKRPs参与寄主的可变剪切过程,进而负调控植物免疫,但是SKRP蛋白参与可变剪切过程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生化实验证实GmSKRP1蛋白存在磷酸化修饰,将GmSKRP1中所有丝氨酸、苏氨酸和酪氦酸全部突变为丙氨酸构建了一个磷酸化丧失突变体GmSKRP1Pmut,发现在烟草中过表达该突变体不再促进辣椒疫霉侵染,推测GmSKRP1的磷酸化修饰参与其促进侵染的功能。此外,酵母双杂交实验结果还发现SKRP蛋白通过其蛋白末端一段保守的Monkey tail-like功能域互作形成同源聚合体,当删掉该功能域之后,SKRP蛋白无法自身互作也不能促进辣椒疫霉侵染,这一结果说明SKRP蛋白需要自身互作才能发挥毒性功能。通过对GmSKRP1过表达的大豆转录组样品的深入分析,发现GmSKRP1不仅可以调控核酸代谢、基因表达调控过程中相关基因的可变剪切还能直接影响NBS-LRR类抗病相关基因的可变剪切。这些发现为进一步研究SKRP蛋白的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线索。PsAvr3c通过第174位氨基酸的变异逃避抗病基因识别。PsAvr3c等位基因在已检测的所有大豆疫霉菌株中都转录表达并且具有丰富的序列多态性,但是其通过序列变异逃避大豆抗病基因Rps3c识别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大规模序列关联分析结合定点突变发现PsAvr3c中第174位丝氨酸突变为甘氨基酸是其逃避抗病基因Rps3c识别的重要原因。大豆叶片上瞬时表达PsAvr3c及其核定位信号突变体时发现只有当PsAvr3c定位在植物细胞核中时才能触发大豆抗病基因Rps3c介导的抗性,说明PsAvr3c的细胞核定位是其触发免疫所必需的,但是第174位的氨基酸的突变并不影响PsAvr3c的细胞核定位模式。为进一步阐明该突变的生物学意义,通过酵母双杂和体内免疫共沉淀发现第174位的氨基酸突变导致PsAvr3c与GmSKRPs的互作亲和度显着减弱,由此猜测GmSKRPs蛋白参与Rps3c识别PsAvr3c的过程。在含Rps3c的大豆叶片上特异性沉默GmSKRPs导致PsAvr3c引起的细胞死亡显着减弱。以上结果表明PsAvr3c通过关键位点突变的方式,降低与GmSKRPs的结合强度,从而逃避寄主抗病基因Rps3c的识别。

白洁[7](2017)在《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社会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通过梳理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历史,根据其发展过程中的所引发的自然伦理、生态安全、食品安全等社会问题,厘清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中的争论焦点,并对农业转基因技术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既有利于农业转基因技术的改进,也为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和农业转基因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导言部分介绍了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社会问题研究这一选题的提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对国内外农业转基因发展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并阐述了研究思路、方法与研究的创新点。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史中介绍了转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史,阐述了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历史,并总结了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各阶段的特点。本研究的重点是农业转基因技术引发的自然伦理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和食品安全问题这三部分内容。在农业转基因技术引发的自然伦理问题中,阐述了农业转基因技术引起的技术伦理相关理论和自然伦理的争论。在农业转基因技术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中,通过探讨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阐述生态安全的争论和生态安全问题对农业转基因影响。在农业转基因技术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中,通过对食品安全在营养成分、毒性、过敏性、抗药性和不可预知性五个方面问题的争论,阐述了对食品安全争议的认识。最后总结政府、科研人员及公众对农业转基因技术的认识变化过程,笔者调研了农产品种植基地的人员和在超市负责销售转基因产品的工作人员,仔细了解了公众对转基因产品的接受程度,为全面了解农业转基因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提供事实依据。

韩欣宇[8](2017)在《美拉德反应对拟穴青蟹过敏原致敏性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蟹类的养殖量和捕捞量的逐年增加,食用人数渐渐增多,引发的过敏性疾病也呈上升趋势,引起的相关食品安全问题日益得到广泛关注。原肌球蛋白(Tropomyosin,TM)和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AK),是甲壳类动物中的重要过敏原,是引起蟹类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以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为实验材料。首先,从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TM,选择半乳糖与TM发生美拉德反应,发现湿法美拉德反应可以更有效降低其免疫结合活性;确定在100°C加热75 min,pH 8.5,TM与半乳糖(质量比1:3)发生的美拉德反应可以有效降低TM的IgG结合活性。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研究TM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消化稳定性,发现TM美拉德产物消化稳定性变差,可在30 min后被消化蛋白酶降解生成不具备IgG结合活性小分子肽段。通过圆二色谱分析美拉德反应前后TM的二级结构变化,发现经美拉德反应后TM结构中的α-螺旋比例降低0.2%,而β-转角比例升高0.9%。通过蒽铜硫酸测总糖含量,分析发现1 mg TM美拉德反应消耗的半乳糖量为0.33 mg。通过细胞(RBL-2H3)实验,发现经美拉德反应后,大鼠嗜碱性粒细胞的β-己糖胺酶释放率从58.33%下降到21.37%。其次,从肌肉中分离纯化得到AK,选择阿拉伯糖与AK发生美拉德反应,确定在100°C加热60 min,pH 8.5,AK与阿拉伯糖(质量比1:3)发生的美拉德反应可以有效的降低AK的IgG结合活性。通过体外模拟胃肠液消化,研究AK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消化稳定性,发现其耐胃液消化,且不具备IgG结合活性;AK美拉德产物对胰蛋白酶敏感,其经胰蛋白酶消化1 min后,被胰蛋白酶降解生成不具IgG结合活性的小分子肽段。通过圆二色谱分析美拉德反应前后AK的二级结构变化,发现经美拉德反应后AK结构中的α-螺旋比例降低32.5%,而自由卷曲比例升高42.5%。通过蒽铜硫酸测总糖含量分析1 mg AK美拉德反应消耗1.42 mg阿拉伯糖。通过细胞(RBL-2H3)实验,发现经美拉德反应后,大鼠嗜碱性粒细胞的β-己糖胺酶释放率从54.88%下降到20.37%。最后,根据纯化蛋白的美拉德反应条件,设计蟹肉粗蛋白的正交试验,研究不同条件下发生美拉德反应对蟹肉粗蛋白的影响,确定100°C加热60 min,pH 8.5,蛋白质与还原糖(质量比1:3),阿拉伯糖与半乳糖(质量比1:1)发生美拉德反应可以有效降低蟹肉致敏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明确了阿拉伯糖与半乳糖的美拉德反应消减青蟹主要过敏原TM和AK的致敏性的最优条件,并据此研发出一种低致敏性的蟹脚产品。

吕良涛[9](2015)在《羰基化对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结构的影响及修饰位点的鉴定》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社会不断的发展,人类的饮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与食物直接相关的过敏疾病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给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虾类产品属于我国产值比较高的甲壳类海产品,由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的喜爱。然而随着虾类水产品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食品工业中,使许多消费者饱受过敏症状的困扰。本论文着重对刀额新对虾过敏原原肌球蛋白的结构进行全面研究。探讨羰基化对其结构变化及修饰位点的影响,从机理角度进行深入的解析,为过敏原性质的改变提供理论指导。主要内容如下:1、为了探究虾类在贮藏过程中过敏原结构的变化情况,本文以刀额新对虾为研究对象,采用不饱和脂肪酸的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对虾过敏原(原肌球蛋白)进行氧化,检测结构变化的规律。结果显示原肌球蛋白经过氧化后,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到原肌球蛋白发生交联出现2、3、4、5倍的分子重量的4新条带。原肌球蛋白氧化前的峰值为88.80℃,氧化后的峰值为86.14℃,氧化后原肌球蛋白热稳定性变化不大。圆二色谱检测到α-螺旋的含量降低13.5%,有新的化学键形成,氧化后伴随着二,三级结构的破坏。红外光谱检测到在3010.06cm-1处有吸收峰表明有烯烃的存在,说明MDA能与氧化原肌球蛋白中的某些氨基酸的活性侧链相结合,形成新的羰基以及使其他功能发生过改变。虾原肌球蛋白由284个氨基酸组成,LC-MS-MS对氨基酸的氧化位点进行鉴定,检测到4个赖氨酸(76,168,189和233)、5个谷酰胺(61,70,118,147和247)、4个天冬酰胺(17,107,203和215)被氧化修饰。在数据库检测中发现部分氨基酸易被丙二醛氧化修饰外,其中蛋氨酸易被活性氧氧化,使原肌球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2、不饱和脂肪酸的另一种过氧化产物---4-羟基壬烯醛(HNE)对虾原肌球蛋白进行氧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观察到原肌球蛋白氧化前后基本呈现相似的条带,说明HNE氧化修饰后原肌球蛋白不发生交联,可能的原因是HNE包含一个活性醛基,而之前提到的MDA发生交联可能原因是MDA含有两个活性醛基。氧化吸收后原肌球蛋白的紫外吸收强度增加,发生轻微的蓝移,肽键可能被破坏使一级结构发生变化。原肌球蛋白氧化前的峰值为88.80℃,氧化后的峰值为59.99℃,热稳定性发生明显的改变,氧化后的原肌球蛋白发生明显的变性,构象型结构发生改变。圆二色谱检测到α-螺旋的含量降低2.5%,原肌球蛋白范德华力被破坏,伴随着二,三级结构的改变。氧化前后进行核磁分析,氨基化合物和甲基均发生了变化。通过LC-MS-MS对氨基酸的氧化位点进行鉴定,检测到5个丙氨酸(36,77,81,86和242)、9个亮氨酸(53,57,78,88,94,95,99,113和169)、3个赖氨酸(38,48和66)和1个组氨酸(44)被氧化修饰。相同地,在数据库检测中发现部分氨基酸易被HNE氧化修饰外,其中蛋氨酸易被活性氧氧化,氧化会使原肌球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3、虾类加工过程能够对虾类的过敏原结构和性质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其致敏活性。本实验选取核糖与虾过敏原进行糖基化反应。SDS-PAGE结果表明美拉德反应使虾过敏原分子量增高。原肌球蛋白氧化前的峰值为88.80℃,氧化后的峰值为35.71℃,热稳定性也发生明显的改变。圆二色谱检测到α-螺旋的含量降低1.4%,核糖与原肌球蛋白结合范德华力被破坏,伴随着二,三级结构的改变。通过LC-MS-MS对氨基酸的氧化位点进行鉴定,检测到1个苯丙氨酸(278)、3个异亮氨酸(69,92和190)、5个核糖修饰的蛋氨酸(11,50,126,141和171)和5个活性氧修饰的蛋氨酸(19,50,126,141和171)被氧化修饰。在数据库检测中发现部分氨基酸易被核糖氧化修饰,其中蛋氨酸也易被活性氧修饰,氧化会使原肌球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羰基化修饰能诱导过敏原蛋白质的结构变化,对氨基酸位点修饰。蛋白质构象的变化以及位点的修饰,如暴露或掩埋进分子内部的氨基酸,均可以解释过敏原抗原性改变的原因。这些研究有助于对虾类过敏原的认识和控制,对于开发和生产低过敏性或无过敏性水产类食品,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等具有积极的意义。

王京法,杨滨,孙志强,马立萍[10](2014)在《食物过敏及其治疗与防控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食物过敏普遍存在于当今世界,它影响了食物的食用安全,已引起广泛的注意并促进了相关研究的进行,该文综述了食物过敏原种类、过敏机制、过敏原检测和过敏防控并对其进行了展望。

二、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培育过敏性低大豆品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培育过敏性低大豆品种(论文提纲范文)

(1)大豆对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的分子遗传抗性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大豆孢囊线虫病
        1.1.1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特点及危害
        1.1.2 大豆孢囊线虫病防治
    1.2 大豆孢囊线虫的种群多样性及抗性资源
    1.3 大豆孢囊线虫的遗传抗性及分子标记
    1.4 抗大豆孢囊线虫基因rhg1和Rhg4
    1.5 QTL定位的连锁分析与关联分析
        1.5.1 遗传分离群体构建及连锁分析
        1.5.2 关联分析
    1.6 超亲遗传抗性
    1.7 转录组测序技术
    1.8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第2章 SCN抗性筛选及rhg1和Rhg4位点的单倍型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植物材料
        2.1.2 线虫接种
        2.1.3 大豆品种SCN抗性表型鉴定
        2.1.4 抗病及感病大豆品种根部染色
        2.1.5 DNA提取
        2.1.6 标记分析、聚合酶链式反应及测序
        2.1.7 RNA提取和实时荧光定量PCR
        2.1.8 基因组DNA的拷贝数变异检测
        2.1.9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大豆对SCN4号及5号生理小种的表型鉴定
        2.2.2 抗病及感病大豆品种SCN发育形态的比较
        2.2.3 GmSHMT08和GmSNAP18基因位点单倍型鉴定
        2.2.4 利用DNA标记对大豆品种进行基因分型
        2.2.5 rhg1位点的拷贝数变异
        2.2.6 GmSNAP18和GmSHMT08基因的表达分析
    2.3 讨论
第3章 利用Graded Pool-seq和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技术定位大豆F_2群体对SCN的抗性QTL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植物材料
        3.1.2 线虫培养及F_2的表型鉴定
        3.1.3 Graded Pool-seq测序
        3.1.4 靶向测序基因型检测(GBTS)
        3.1.5 QTL定位
        3.1.6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F_2及其亲本对SCN4的表型鉴定
        3.2.2 Gradseq Pool-seq测序
        3.2.3 Graded Pool-seq关联分析
        3.2.4 利用GBTS技术检测SNPs及其分析
        3.2.5 通过非参数和MQM方法定位与SCN FI相关的SNPs
        3.2.6 Graded Pool-seq结合GBTS定位SNPs及基因预测
        3.2.7 通过非参数和MQM方法分析与SCNCGR相关的SNPs的累加效应
    3.3 讨论
第4章 利用感病亲本构建的染色体代换系群体定位SCN超亲抗性QTL
    4.1 植物材料
        4.1.1 植物材料
        4.1.2 线虫培养及CSSLs的表型鉴定
        4.1.3 通过全基因组重新测序进行高通量基因分型
        4.1.4 QTL定位
        4.1.5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CSSLs及其亲本对SCN的表型评估
        4.2.2 单倍型模块的构建及QTL定位
        4.2.3 根重与线虫繁殖相关的QTL定位
    4.3 讨论
第5章 利用全长RNA-seq分析大豆与Heterodera glycines互作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植物材料、线虫培养及样品准备
        5.1.2 RNA提取及全长转录组测序
        5.1.3 实时定量PCR验证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大豆根部线虫发育形态
        5.2.2 测序数据及其质量控制
        5.2.3 转录本的去冗余及功能注释
        5.2.4 与参考转录组序列比对
        5.2.5 转录本及基因表达分布
        5.2.6 lncRNA、可变剪接与转录因子统计
        5.2.7 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5.2.8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5.3 讨论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2)苦荞16 kDa过敏原Fag t 2结构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源过敏研究进展
        1.1.1 过敏反应
        1.1.2 植物性过敏原分类
        1.1.3 植物性过敏原特征
        1.1.4 植物性过敏原的低敏化研究
    1.2 荞麦及其过敏原研究进展
        1.2.1 荞麦的种植与育种
        1.2.2 荞麦过敏原研究
        1.2.3 苦荞过敏原研究
    1.3 植物启动子的研究进展
    1.4 苯丙氨酸解氨酶在植物抗逆中的研究进展
    1.5 SA与植物抗病性研究进展
    1.6 选题依据及研究内容
        1.6.1 选题依据
        1.6.2 研究内容
        1.6.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过敏原Fag t2 稳定性、活性和结构分析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植物材料
        2.2.2 菌株和质粒
        2.2.3 酶与主要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过敏原Fag t2 的进化分析及结构预测
        2.3.2 过敏原基因Fag t2 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
        2.3.3 过敏原Fag t2 及其突变过敏原的表达与纯化
        2.3.4 过敏原Fag t2 的稳定性和活性测定
        2.3.5 过敏原Fag t2 结构测定
    2.4 实验结果
        2.4.1 过敏原Fag t2 系统进化及结构预测分析
        2.4.2 过敏原基因Fag t2 组织表达特异性分析
        2.4.3 过敏原Fag t2 及其突变过敏原的表达与纯化
        2.4.4 过敏原Fag t2 多克隆抗体制备
        2.4.5 过敏原Fag t2 结构初步探究
        2.4.6 过敏原Fag t2 的稳定性和活性分析
    2.5 讨论
    2.6 小结
第三章 Fag t2 启动子功能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植物材料
        3.2.2 菌株和质粒
        3.2.3 酶与主要试剂
    3.3 实验方法
        3.3.1 Fag t2 启动子元件预测与分析
        3.3.2 Fag t2 启动子的截短及载体构建
        3.3.3 Fag t2 启动子稳定转化拟南芥的获得及处理
        3.3.4 Fag t2 启动子稳定转化拟南芥GUS染色及活性测定
        3.3.5 Fag t2 启动子酵母单杂交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录因子的筛选
    3.4 实验结果
        3.4.1 Fag t2 启动子生物信息学分析
        3.4.2 Fag t2 启动子的截短及植物转化载体构建
        3.4.3 Fag t2 启动子稳定转化拟南芥的获得与活性分析
        3.4.4 酵母单杂交筛选获得 Fag t 2 启动子互作的转录因子
    3.5 讨论
    3.6 小结
第四章 苦荞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及Fag t2 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验证
    4.1 引言
    4.2 实验材料
        4.2.1 植物材料
        4.2.2 菌株和质粒
        4.2.3 酶和主要试剂
    4.3 实验方法
        4.3.1 苦荞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
        4.3.2 诱饵质粒的构建及文库筛选
        4.3.3 Ft PALB和 Ft PALN与 Fag t2 的分子对接
        4.3.4 PAL多克隆抗体制备
        4.3.5 Ft PALB和 Ft PALN与 Fag t2 的互作验证
    4.4 实验结果
        4.4.1 苦荞酵母双杂交文库的评价
        4.4.2 文库筛选及比对分析
        4.4.3 Fag t2与Ft PALB和 Ft PALN分子对接
        4.4.4 Fag t2对Ft PALB和 Ft PALN活力的影响
        4.4.5 Pull down验证Fag t2与Ft PALB和 Ft PALN互相作用
        4.4.6 Fag t2与Ft PALB和 Ft PALN的亚细胞定位及共定位
        4.4.7 Bi FC验证Fag t2与Ft PALB和 Ft PALN的互相作用
    4.5 讨论
    4.6 小结
第五章 Fag t2 过表达拟南芥的干旱耐受性研究
    5.1 引言
    5.2 实验材料
        5.2.1 植物材料
        5.2.2 菌株和质粒
        5.2.3 酶和主要试剂
    5.3 实验方法
        5.3.1 拟南芥种植和培养条件
        5.3.2 植物过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拟南芥的转化与筛选
        5.3.3 Fag t2-OE拟南芥干旱胁迫处理
        5.3.4 拟南芥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5.3.5 干旱胁迫后PAL活性和PAL基因的转录水平检测
        5.3.6 Fag t2对PAL的泛素化修饰影响检测
    5.4 实验结果
        5.4.1 Fag t2-OE拟南芥的筛选与鉴定
        5.4.2 Fag t2-OE拟南芥表型分析
        5.4.3 干旱胁迫后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分析
        5.4.4 干旱胁迫后At PAL活性和At PAL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
        5.4.5 Fag t2-OE拟南芥抗性提高的机制分析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Fag t2 过表达拟南芥的细菌抗性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材料
        6.2.1 植物材料
        6.2.2 实验菌株
        6.2.3 酶和主要试剂
    6.3 实验方法
        6.3.1 拟南芥种植和培养条件
        6.3.2 拟南芥对病原微生物抗性检测
        6.3.3 细菌处理后拟南芥中PAL基因和病程相关基因转录水平测定
    6.4 实验结果
        6.4.1 病原微生物的抗性初筛结果
        6.4.2 Fag t2-OE拟南芥对病原细菌的抗性分析
        6.4.3 细菌处理后拟南芥 PAL 和病程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分析
        6.4.4 Fag t2-OE拟南芥抗性变化的可能机制分析
    6.5 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3)致敏大豆蛋白P34及其清除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Gly-m Bd 30K蛋白及其抗原表位
    1.1 Gly-m Bd 30K蛋白
    1.2 Gly-m Bd 30K蛋白的抗原表位
2 大豆的育种改良
3 大豆蛋白中Gly-m Bd 30K蛋白的加工去除方法
    3.1 物理法
        3.1.1 超高压
        3.1.2 挤压膨化
        3.1.3 热加工
    3.2 化学法
        3.2.1 化学试剂法
        3.2.2 糖基化修饰
    3.3 生物法
        3.3.1 发酵
        3.3.2 酶解
    3.4 多种方法协同
4 结语与展望

(4)《转基因食品:消费者自救指南》(第二和三章)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Task Description
    1.1 Task Background
    1.2 Task Introduction
        1.2.1 About the Authors
        1.2.2 About the Book
    1.3 Task Significance
Chapter Two Process Description
    2.1 Pre-translation Preparation
        2.1.1 Data Collection
        2.1.2 Analysis of the Stylistic Features
        2.1.3 Theoretical Basis
        2.1.4 Translation Tools
    2.2 Major Difficulties
        2.2.1 Lexical Translation
        2.2.2 Translation of Complex and Long Sentences
    2.3 Proofreading and Revising
Chapter Three Case Analysis
    3.1 Transl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3.1.1 Amplification
        3.1.2 Omission
        3.1.3 Conversion
    3.2 Translation at the Syntactical Level
        3.2.1 Division
        3.2.2 Voice Conversion
        3.2.3 Word Order Adjustment
    3.3 Translation at Textual Level
        3.3.1 Reiteration
        3.3.2 Personal Reference
Chapter Four Concluding Remarks
Bibliography
Appendix Ⅰ Term Table
Appendix Ⅱ Translation (with the source text)

(5)2018年农业科学热点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1 小麦
    1.1 基因组
    1.2 分子育种
    1.3 基因编辑
2 水稻
    2.1 氮高效利用
    2.2 基因组
    2.3 分子调控机理
    2.4 种质创新
    2.5 分子育种
    2.6 转基因水稻
    2.7 其他
3 玉米
    3.1 起源演化
    3.2 分子育种
    3.3 分子调控机理
    3.4 转基因玉米
    3.5 基因编辑
4 大豆
5 荞麦
6 马铃薯
7 经济作物
    7.1 油菜
    7.2 棉花
    7.3 茶叶
    7.4 烟草
8 蜜蜂
9 蚕
1 0 作物病虫害防治
1 1 畜禽及其疾病防治
    1 1.1 奶牛
    1 1.2 羊
    1 1.3 猪
    1 1.4 狗
    1 1.5 鸭
    1 1.6 鸡
    1 1.7 乙脑
1 2 气候变化
1 3 农机农艺
1 4 结论

(6)大豆疫霉无毒基因PsAvr3c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上篇 文献综述
    第一章 卵菌中无毒基因的研究进展
        1. 卵菌中无毒基因的鉴定
        1.1 大豆疫霉菌无毒基因的鉴定
        1.2 致病疫霉菌无毒基因的鉴定
        1.3 寄生霜霉菌无毒基因的鉴定
        2. 卵菌无毒基因的特征
        2.1 卵菌无毒基因N端特征
        2.2 卵菌无毒基因C端特征
        2.3 卵菌无毒基因的基因组结构特征
        3. 卵菌无毒基因的变异机制
        3.1 基因缺失
        3.2 基因沉默
        3.3 序列突变
        3.4 上位效应
        4. 卵菌无毒基因的毒性功能研究
        4.1 Avr3a稳定E3泛素连接酶CMPG1调控免疫反应
        4.2 Avrb1b2通过抑制C14蛋白酶的外泌进而抑制植物免疫反应
        4.3 AVR1和Sec5结合干扰Sec5参与的囊泡运输过程
        4.4 AVR2上调油菜素内酯响应基因进而抑制植物免疫
        4.5 PsAvr3b需要GmCYP1激活其Nudix水解酶活性
        4.6 ATR1和ATR13可以抑制植物原初免疫反应
        4.7 PsAvr1b可以抑制Bax诱导的细胞死亡
        4.8 PsAvr1k通过干扰植物中MAPK信号途径进而抑制植物免疫
        5. 卵菌无毒基因与抗病基因的互作模式
        5.1 ATR1与RPP1的直接互作
        5.2 Avr2与BSL1互作调控寄主抗性
        5.3 GmCYP1参与Rps3b对PsAvr3b的识别过程
        6. 存在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植物可变剪切与免疫反应研究进展
        1 植物中可变剪切的研究进展
        1.1 可变剪切的概述
        1.2 可变剪切的基本类型
        1.3 可变剪切的剪切复合体简介
        1.4 SR蛋白在可变剪切中的作用
        1.5 可变剪切与NMD的联系
        2. 可变剪切与植物免疫的研究进展
        2.1 抗病基因的可变剪切
        2.2 免疫相关基因的可变剪切
        3 存在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下篇 研究内容
    第一章 PsAvr3c是大豆疫霉的一个重要毒性因子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植物与菌株
        1.2 数据库及功能域分析
        1.3 RNA的提取和逆转录
        1.4 荧光定量PCR检测
        1.5 PsAvr3c转录量分析
        1.6 大肠杆菌超级感受态的制备和转化方法
        1.7 CRISPR/Cas9介导的PsAvr3c敲除和突变体致病性测定
        1.8 PsAvr3c基因的克隆及载体构建
        1.9 农杆菌电转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方法
        1.10 烟草中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和侵染接种
        1.11 大豆毛状根转化筛选和侵染接种
        2 结果与分析
        2.1 PsAvr3c在侵染早期上调表达
        2.2 PsAvr3c敲除突变体的筛选
        2.3 PsAvr3c敲除突变体的验证
        2.4 PsAvr3c敲除突变体致病力下降
        2.5 过表达PsAvr3c可以促进疫霉菌的侵染
        2.6 PsAvr3c的细胞核定位对其毒性功能是必需的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章 PsAvr3c通过与GmSKRPs互作重编程寄主Pre-mRNA的可变剪切来抑制植物免疫发挥其毒性功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植物、菌株和载体
        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酵母双杂筛选及验证
        1.4 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
        1.5 PsAvr3c与GmSKRPs在体内和体外的互作验证
        1.6 PsAvr3c和GmSKRPs的相关载体构建
        1.7 Western blot所用试剂及操作步骤
        1.8 PsAvr3c稳定GmSKRP1/2蛋白水平实验
        1.9 PsAvr3c与GmSKRP1/2共定位观察
        1.10 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
        1.11 GmSKRP1的互作蛋白鉴定及验证
        1.12 转录组样品准备及数据分析
        1.13 可变剪切数据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酵母双杂交筛选PsAvr3c在大豆中的互作蛋白
        2.2 PsAvr3c和GmSKRP1/2的互作验证
        2.3 PsAvr3c能稳定GmSKRP1/2的蛋白水平
        2.4 PsAvr3c改变GmSKRP1/2的亚细胞定位
        2.5 PsAvr3c第2个W-motif缺失突变体丧失毒性功能
        2.6 SKRP是植物抗疫霉菌的负调控因子
        2.7 GmSKRP1/2是植物可变剪切复合体中的一类新型调控蛋白
        2.8 GmSKRP1和PsAvr3c调控大量基因Pre-mRNA的可变剪切
        2.9 PsAvr3c和GmSKRP1改变抗病相关基因的可变剪切调控植物免疫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GmSKRPs蛋白磷酸化修饰和多聚体形成可能参与其负调控植物免疫的功能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植物与菌株
        1.2 数据库及序列收集
        1.3 序列比对
        1.4 GmSKRP1突变体的构建
        1.5 烟草中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和接种实验
        1.6 蛋白快速银染
        1.7 GmSKRP1磷酸化位点的鉴定
        1.8 转录组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SKRP蛋白在植物中普遍存在
        2.2 GmSKRP1磷酸化位点的鉴定
        2.3 GmSKRP1磷酸化丧失突变体不再促进侵染
        2.4 SKRP蛋白可以自身互作
        2.5 GmSKRP1的促侵染依赖于自身的互作
        2.6 GmSKRPs调控大量基因的可变剪切
        2.7 GmSKRPs调控基因的聚类分析和可变剪切验证
        2.8 GmSKRP1调控抗病基因的可变剪切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PsAvr3c通过第174位氨基酸的变异逃避抗病基因识别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植物、载体和菌株
        1.2 PsAvr3c相关载体构建
        1.3 植物基因枪瞬时表达
        1.4 烟草中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
        1.5 酵母双杂互作验证
        1.6 免疫共沉淀互作验证
        2 结果与分析
        2.1 PsAvr3c的第174位氨基酸在识别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2 从大豆疫霉菌的自然群体中鉴定PsAvr3c的丰富多态性
        2.3 大豆疫霉自然群体中PsAvr3c通过关键位点突变逃避识别
        2.4 PsAvr3c蛋白的细胞核定位是激活免疫反应所必需的
        2.5 S174G的突变不影响PsAvr3c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和稳定性
        2.6 PsAvr3c不同等位基因和GmSKRP1/2互作强弱有差异
        2.7 GmSKRP1/2参与PsAvr3c被抗病蛋白识别的过程
        2.8 Rps3c对PsAvr3c的识别与GmSKRP1/2蛋白水平高低无关
        3 讨论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及创新点
附录1 致病疫霉侵染过程中番茄基因的可变剪切分析及可变剪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构建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植物与菌株
        1.2 数据库及序列收集
        1.3 致病疫霉游动孢子的诱导和番茄的侵染接种
        1.4 RNA的提取和逆转录
        1.5 荧光定量PCR检测
        1.6 转录组数据分析及验证
        1.7 可变剪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构建
        1.8 烟草中农杆菌介导的瞬时表达
        1.9 LUC显色方法
        1.10 致病疫霉菌RXLR类效应分子库的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转录组样品的制备
        2.2 转录组数据的初步分析
        2.3 侵染过程中番茄基因的可变剪切分析
        2.4 侵染过程中发生可变剪切基因的聚类分析
        2.5 侵染过程中番茄基因的转录模式分析
        2.6 侵染过程中番茄基因可变剪切与转录模式关联性分析
        2.7 致病疫霉侵染过程中新型marker基因的鉴定
        2.8 致病疫霉侵染过程中转录因子的可变剪切分析
        2.9 可变剪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的构建
        2.10 利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筛选参与可变剪切的效应分子
    3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2
    附表一 引物列表
    附表二 GmSKRP1~(mut)和GmSKRP1~(Pmut)的CDS序列
    附表三 GmSKRP1样品中可变剪因子和转录因子以及RNA结合蛋白基因的可变剪切事件列表
    附表四 NLR基因的可变剪切事件列表
    附表五 效应分子库列表
    附表六 转录因子基因的剪切效率值列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致谢

(7)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社会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课题的提出
        1.1.2 理论意义
        1.1.3 实际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2.农业转基因技术的发展简史
    2.1 转基因的概念及其发展简史
    2.2 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简史
    2.3 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3.农业转基因技术引发的自然伦理问题
    3.1 自然伦理相关理论
        3.1.1 人类中心主义
        3.1.2 自然中心主义
    3.2 自然伦理的争论
4.农业转基因技术引发的生态安全问题
    4.1 生态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4.2 生态安全的争论
        4.2.1 基因污染
        4.2.2 土壤污染
        4.2.3 新病毒的产生
        4.2.4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4.2.5 不可预知的影响
    4.3 生态安全问题对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影响
5.农业转基因技术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
    5.1 食品安全的争议
        5.1.1 营养成分问题
        5.1.2 毒性问题
        5.1.3 过敏性问题
        5.1.4 抗药性问题
        5.1.5 不可预知问题
    5.2 对食品安全争议的认识
6.政府、科研人员及公众对农业转基因技术的认识变化过程
    6.1 政府态度的认识变化
    6.2 科研人员的认识变化
    6.3 公众的认识变化
7.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美拉德反应对拟穴青蟹过敏原致敏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食物过敏
        1.1.1 食物过敏的危害
        1.1.2 常见的过敏食物
        1.1.3 常见的水产过敏原
    1.2 食物过敏原致敏性消减
        1.2.1 物理方法
        1.2.2 化学方法
    1.3 美拉德反应
        1.3.1 影响美拉德反应条件
        1.3.2 美拉德反应在改变过敏原致敏性的进展
    1.4 拟穴青蟹的产业发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原材料
        2.1.2 主要仪器
        2.1.3 主要试剂
        2.1.4 主要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 过敏原的纯化及性质分析
        2.2.2 纯化过敏原的美拉德反应
        2.2.3 蟹肉粗提物制备及美拉德反应
        2.2.4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模拟胃肠液消化
        2.2.5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圆二色谱分析
        2.2.6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含糖量测定
        2.2.7 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褐变程度测定
        2.2.8 BALB/C小鼠过敏模型建立
        2.2.9 大鼠嗜碱性粒细胞(RBL-2H3)脱颗粒实验
        2.2.10 软包装即食蟹脚的加工处理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3.1 拟穴青蟹过敏原的纯化和鉴定
        3.1.1 TM的纯化及鉴定
        3.1.2 AK的纯化及鉴定
    3.2 美拉德反应对纯化TM性质的影响
        3.2.1 干法美拉德反应对TM免疫结合活性的影响
        3.2.2 湿法美拉德反应对TM免疫结合活性的影响
        3.2.3 TM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胃蛋白酶消化及分析
        3.2.4 TM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胰蛋白酶消化及分析
        3.2.5 TM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圆二色谱分析
        3.2.6 TM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含糖量分析
        3.2.7 TM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褐变程度分析
    3.3 美拉德反应对纯化AK性质的影响
        3.3.1 湿法美拉德反应对AK免疫结合活性的影响
        3.3.2 AK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胃蛋白酶消化及分析
        3.3.3 AK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胰蛋白酶消化及分析
        3.3.4 AK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圆二色谱分析
        3.3.5 AK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含糖量分析
        3.3.6 AK美拉德反应产物的褐变程度分析
    3.4 蟹肉粗提物及其美拉德反应产物的免疫结合活性分析
        3.4.1 蟹肉粗提物的免疫结合活性分析
        3.4.2 美拉德反应的正交实验设计及验证
    3.5 美拉德反应对过敏原致敏性的影响
        3.5.1 过敏原敏化小鼠模型
        3.5.2 美拉德反应产物刺激RBL-2H3 细胞脱颗粒实验
    3.6 即食蟹脚的免疫结合活性分析
第4章 讨论
    4.1 美拉德反应对纯化TM和 AK性质的影响
    4.2 美拉德反应对蟹肉粗提物免疫结合活性的影响
    4.3 美拉德反应对蟹类过敏原致敏性的影响
    4.4 即食蟹脚的加工与免疫结合活性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情况

(9)羰基化对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结构的影响及修饰位点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0.1 食物过敏原及性质
        0.1.1 过敏食物种类
        0.1.2 食物过敏现象及反应机理
        0.1.3 食物过敏原的特性
        0.1.4 食物过敏原的检测
        0.1.5 食物过敏原活性的降低
    0.2 水产食物过敏原
        0.2.1 水产品过敏原种类
        0.2.2 虾类过敏原研究进展
    0.3 虾过敏原羰基化修饰
        0.3.1 脂质过氧化物化学修饰
        0.3.2 美拉德反应的糖基化修饰
    0.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0.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0.5.1 研究内容
        0.5.2 技术路线
1 丙二醛对虾原肌球蛋白氧化修饰的鉴定
    1.1 引言
    1.2 仪器与试剂
        1.2.1 实验仪器
        1.2.2 主要材料与试剂
        1.2.3 溶液的配制
    1.3 实验方法
        1.3.1 虾原肌球蛋白的提取
        1.3.2 丙二醛的制备及反应
        1.3.3 丙二醛氧化虾原肌球蛋白的电泳分析
        1.3.4 原肌球蛋白氧化前后热性能的分析
        1.3.5 原肌球蛋白氧化前后二级结构的分析
        1.3.6 红外光谱的分析
        1.3.7 氧化位点的分析
    1.4 结果与讨论
        1.4.1 丙二醛氧化原肌球蛋白组分的影响
        1.4.2 丙二醛对原肌球蛋白的结构修饰
        1.4.3 丙二醛氧化位点的鉴定
    1.5 结论
2 4-羟基壬烯醛(HNE)对虾原肌球蛋白氧化修饰的鉴定
    2.1 引言
    2.2 仪器与试剂
        2.2.1 实验仪器
        2.2.2 主要材料与试剂
        2.2.3 溶液的配制
    2.3 实验方法
        2.3.1 虾原肌球蛋白的提取
        2.3.2 HNE和原肌球蛋白的反应
        2.3.3 HNE氧化原肌球蛋白的电泳分析
        2.3.4 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
        2.3.5 原肌球蛋白氧化前后热性能的分析
        2.3.6 原肌球蛋白氧化前后二级结构的分析
        2.3.7 氧化位点的分析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2.4.1 HNE氧化原肌球蛋白组分的影响
        2.4.2 紫外吸收光谱的分析
        2.4.3 原肌球蛋白氧化前后热性能的分析
        2.4.4 原肌球蛋白氧化前后二级结构的分析
        2.4.5 原肌球蛋白氨基酸氧化位点的鉴定
    2.5 结论
3 核糖对虾原肌球蛋白氧化修饰的鉴定
    3.1 引言
    3.2 仪器与试剂
        3.2.1 实验仪器
        3.2.2 主要材料与试剂
        3.2.3 溶液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虾原肌球蛋白的提取
        3.3.2 核糖和原肌球蛋白的反应
        3.3.3 原肌球蛋白糖基化的电泳分析
        3.3.4 原肌球蛋白氧化前后热性能的分析
        3.3.5 原肌球蛋白氧化前后二级结构的分析
        3.3.6 氧化位点的分析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原肌球蛋白糖基化组分的影响
        3.4.2 原肌球蛋白氧化前后热性能的分析
        3.4.3 原肌球蛋白氧化前后二级结构的分析
        3.4.4 核糖修饰原肌球蛋白氨基酸位点的鉴定
    3.5 结论
4. 论文总结
5. 论文创新性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10)食物过敏及其治疗与防控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食物过敏原与机制
    1.1 食物过敏原与易引起过敏的食物
    1.2 过敏反应机制
2 过敏的影响因素
3 食品的过敏原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3.1食品的过敏原检测技术
        3.1.1 体内检测技术
        3.1.2 体外检测技术
    3.2 食品过敏原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
4 食品过敏的预防和治疗及脱敏技术研究进展
    4.1食品过敏的预防和治疗
        4.1.1 预防和替代疗法
        4.1.2 食物免疫耐受治疗
        4.1.3 免疫疗法
        4.1.4 基因疗法
        4.1.5 益生菌疗法
        4.1.6 其它的药物疗法
    4.2 食物脱敏技术研究进展
        4.2.1 物理学方法
        4.2.2 化学及酶学方法
        4.2.3 生物学方法
5 结语

四、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培育过敏性低大豆品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豆对孢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的分子遗传抗性机制研究[D]. 黄铭慧.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021
  • [2]苦荞16 kDa过敏原Fag t 2结构与功能研究[D]. 郑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3]致敏大豆蛋白P34及其清除方法的研究进展[J]. 张志华,郑环宇,闫国森,孙美馨,许慧,陈昊. 食品工业科技, 2021(05)
  • [4]《转基因食品:消费者自救指南》(第二和三章)翻译实践报告[D]. 翟文音. 河南农业大学, 2019(04)
  • [5]2018年农业科学热点回眸[J]. 王艳杰,常旭虹,王德梅,陶志强,杨玉双,赵广才. 科技导报, 2019(01)
  • [6]大豆疫霉无毒基因PsAvr3c的功能与作用机制研究[D]. 黄杰.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7)
  • [7]农业转基因技术的社会问题研究[D]. 白洁. 云南农业大学, 2017(02)
  • [8]美拉德反应对拟穴青蟹过敏原致敏性的影响[D]. 韩欣宇. 集美大学, 2017(05)
  • [9]羰基化对刀额新对虾原肌球蛋白结构的影响及修饰位点的鉴定[D]. 吕良涛. 中国海洋大学, 2015(08)
  • [10]食物过敏及其治疗与防控研究进展[J]. 王京法,杨滨,孙志强,马立萍. 粮食与油脂, 2014(10)

标签:;  ;  ;  ;  ;  

美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培育出低过敏大豆品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