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住房贷款担保正逢其时——成都住房财产担保有限公司的经营与实践

发展住房贷款担保正逢其时——成都住房财产担保有限公司的经营与实践

一、开展住房置业贷款担保正当其时——成都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的运作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张舒婷[1](2018)在《长沙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的功能分析及其发展对策》文中提出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是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而产生于1998年前后的,直到2000年5月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住房置业担保管理试行办法》才基本确立其制度框架。作为房地产住宅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制度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住房公积金借款人、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甚至包括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都有多方面的影响和作用。但由于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在我国产生的时间不长,缺少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调控和规整,这一制度还很不完善,导致我国住房置业担保经营混乱,难以有效发挥其积极功能。论文以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为研究对象,根据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的定义、特征、种类及其功能等内在规定性,在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长沙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机构的实际案例,运用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方法,具体分析长沙市公积金贷款担保机构运作的机理及所发挥的缓释公积金贷款风险的功能。在论证公积金贷款担保所发挥的积极功能基础之上,进一步通过对现有的公积金贷款担保市场进行调研,了解到担保机构仍然存在着外部环境欠佳和内部建设不足等缺陷,具体表现在法律缺失、监管不力、担保机构风险防控级别不高、担保机构运作不规范等问题上。这些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积金贷款担保功能的发挥,并且部分人因此对于公积金贷款担保存在的合理性也提出了质疑。本文认为公积金担保存在的合理性是得到验证的,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使公积金贷款担保更好的发挥其功能刻不容缓。最后,针对完善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部分,本文根据调研所得到的数据,对比全国各大城市公积金担保的运作情况,并充分借鉴商业银行进行风险管理比较成熟的经验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最后从完善立法、加强监管尤其是对资本金和杠杆率的调控和监管、担保收费模式的优化、人力资源配备、风险准备金的计提等方面提出了完善长沙市公积金贷款担保的几点探讨。

袁军[2](2017)在《CFDB公司商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住房置业担保公司是指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所成立的担保金融机构,其作用是城市居民在购房无法全款支付房款时,而作为借款人在无法满足贷款人的系列要求情况下,为贷款人与借款人依法所签订的个人住房贷款合同提供阶段性或全程连带责任担保的行为。CFDB公司作为全国第一家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在其原有的商业模式运营下经过20年的发展,以成都作为主阵地已经占领了庞大的市场份额。在业务范围上从二手房贷款担保扩展至新建商品房贷款担保,从公积金贷款担保扩展到商业贷款担保。但是随着近几年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政府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CFDB公司业绩出现严重下滑、担保人才不断流失、组织架构不适应企业发展需求、内部经营风险也不断显现,面对这些问题CFDB公司急需对现有商业模式应进行调整,以适应公司目前的经营环境及满足公司未来的发展的需求。本文以《CFDB公司商业模式研究》为题,在对CFDB公司现有商业模式进行全面阐释的基础上,综合对内外部环境情况的分析,找出公司在原有商业模式下的问题。根据CFDB公司所处环境动态性、产业生命周期、核心逻辑改变程度确定公司的商业模式变革路径,并从价值主张、价值网络、价值维护、价值实现四大商业模式构成单元进行完善,并对完善后的商业模式提出支撑措施,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阐述选题的意义,所要研究的对象及内容,并给出本文的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第二章,文献分析。本章主要阐述与本文所涉及的相关核心概念和理论。第三章,CFDB公司原有商业模式情况及问题研究。本章主要阐述公司的组织架构、经营状况以及所处的外部经济环境,在对公司就现在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下,找到目前商业模式所遇到的问题。第四章,CFDB公司商业模式完善的建议。本章是在第三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CFDB公司商业模式完善的路径选择,完善框架的确定,对于商业模式构成单元中构成要素的关键点进行完善,对商业模式完善的提出支撑措施。第五章,对本文的关键性结论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

孙哉[3](2016)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人以安居而乐业。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国政府不断加快住房保障建设,加大投资和住房供应量,但是购买力始终赶不上高企的房价,中低收入家庭一直没有走出住房困境,住房供需结构性矛盾依然严峻。因此,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需要提供公共服务适度干预市场来缓解矛盾。作为政策性担保的雏形---住房置业担保服务,可以运用四两拨千斤的金融杠杆作用,为中低收入者弥补贷款资信不足,为其购买住房提供行之有效的帮助。在我国,住房置业担保服务在发展中存在着定位不清、定性含糊、制度缺失、风险潜伏等问题,而这些问题必然影响到担保服务功能的发挥。本文在研究新型城市化、公共服务、住房担保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纵观全国到实证苏州市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的发展和现状,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指出政府在引导服务方向、使用服务方式及扶持机构发展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提出明确服务性质、完善体系建设、拓展服务范围和力度及加强风险控制等方面的建议,希望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新形势下,政府将住房置业担保服务进一步引入中低收入者住房领域,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让更多中低收入者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愿景。

欧培源[4](2014)在《住房置业担保法律制度研究》文中提出住房置业担保主要为了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贷款困境,当中低收入者无法满足贷款人的担保要求时,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可以为其提供担保。但其发展了十多年,并未达到设想目的以及功能,发展也受到诸多限制。目前国内有关住房置业担保的学术研究比较散乱,系统化不强,且多为介绍性。笔者以住房置业担保法律制度为研究对象,对住房置业担保进行深入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提出完善措施。本文首先对住房置业担保的“置业”范围、借款人进行界定,并探讨了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的设置,以此区分住房置业担保与商业性担保的不同,奠定了研究基础;其次讨论了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性质及其理论争议。笔者以独特视野为考量,根据住房权保障理论、国家信用担保理论以及风险收益理论,将其性质定性为保障性,这也是本文重要研究动力以及创新点之一;第三,本文系统地分析了住房置业担保存在的若干问题:比如担保机构保障性功能的实现面临阻碍、试行办法规定不足、现行担保体系缺乏有效监管、住房置业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等;第四,通过分析比较国外有关保障性住房置业担保制度的规定,以美国、加拿大、荷兰的住房置业担保为视角研究,以期为我国发展以及完善住房置业担保提供有益性的探索及借鉴;最后,针对我国住房置业担保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借鉴国外有关规定以及成功经验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住房置业担保机制的实际情况,提出完善住房置业担保法律制度的若干建议:比如明确我国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保障性,构建我国保障性住房担保体系;完善试行办法、加强担保机构风险防范、完善其监管机制;强化宏观调控,发挥保障性优势等。

刘鹏[5](2014)在《A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财务战略管理研究》文中认为A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注册资本1017万元,是经市政府批准,由市房产交易中心和自然人L先生共同出资设立的为广大购房者提供贷款担保的专业化的住房置业担保公司,是隶属于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国有控股企业,是A市最早的也是唯一一家住房置业担保公司。住房置业担保的特殊性在于一是有政府背景,多隶属于当地房产行政主管部门;二是业务单一,只从事房屋贷款担保而不涉及其他类型的担保。近几年,国家加大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控制房贷规模。而住房贷款担保市场不再专属于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竞争十分激烈,传统的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由于业务品种单一,经营面临着巨大困境;而中高档住宅的热销,以及山东省大力推进金融创新,给企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企业寻找新的突破势在必行。本文以财务战略管理为重点,分别对住房置业担保的行业现状和财务战略管理理论进行了概述。综合运用如PEST分析法、竞争五力模型、行业竞争特性分析等战略管理的工具,从宏观环境、行业经济特性和行业竞争机构等方面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了公司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对内部环境、资源的分析,得出公司的优势与劣势。综合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分析,运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波士顿矩阵和SWOT分析法,得出公司必须实施多元化战略的结论,形成以房地产金融服务为核心竞争力,住房置业担保公司、房产经纪公司和资本管理公司联动的发展格局。通过对公司内部财务现状的分析及企业多元化战略发展的要求,得出公司实施财务战略管理的必要性。提出公司财务战略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财务战略,包括企业的投资战略、融资战略、预算管理战略、资金集约化战略。为保障财务战略的顺利实施,结合管理学、公司治理、公司理财、人力资源管理等知识设计了相应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措施,包括优化组织结构、重组财务业务流程、合理分配公司人力和财力资源、建立完善的控制体系等,通过财务战略的有效执行实现财务战略管理的目标。通过研究我们发现,企业的财务活动对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支持作用。企业无论规模、类型,都应该实施适合自身情况的财务战略。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技术竞争、人力竞争,更是企业的资本竞争。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财务战略管理。

赵秀池[6](2013)在《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居民购房的积极性日益高涨,住房信贷的发放一方面加速了房改进程,促进了商品房销售;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商品房建设,搞活了房地产市场;同时也引导了居民消费,使居民的住房水平大大提高;对经济增长也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与之配套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却一直没有建立起来,目前的住房信贷保险状况与住房信贷的发展极不适应,没有起到应有的保驾护航作用。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爆发,日本各“住专”的不良债权率达70%-85%。自2007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大量的银行等金融机构由于次贷的违约而倒闭,住房信贷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风险隐患是巨大的。因此,如何针对我国目前国情设计出与之相适应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以分散、化解住房信贷风险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立与完善我国住房信贷体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疏理了国内外关于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相关文献,阐述了与住房信贷风险和保险相关的理论基础,分析了目前我国住房信贷市场及其担保的现状,接着对我国住房信贷保险市场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借鉴海外经验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模式框架与政策建议。全文的主要观点有: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深入,我国城镇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在城市化完成之前,我国居民的住房供求矛盾仍然很大。因此对住房信贷的需求仍然会非常旺盛。为住房信贷保驾护航的住房信贷保险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必须建立起完善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才能有效的分散、转移住房信贷风险。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应该由商业性住房信贷保险与政策性住房信贷保险体系构成。为此,亟需建立政策性住房信贷保险机构。我国住房信贷保险市场发育不良的原因很多,有居民的保险意识较差、各城市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的冲击等原因,但是打铁还需自身硬,更重要的是保险公司的产品、服务没有做到位,为此,保险公司应该加大力度开发适合居民购房需求的信贷保险。只要从消费者、银行、保险公司三方共赢的角度去设计住房信贷品种,住房信贷保险市场就一定能够做起来,并持续下去。由于各城市置业担保公司的存在,我国的住房信贷保险必须与其实现错位发展。尤其要在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做到人无我有才能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建议保险公司设计一些能让购房者增加贷款额度的保险品种,尝试适合老年人的反抵押贷款保险等。我国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建设还任重而道远。需要建立与健全与住房信贷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公众参与住房信贷保险的意识;外树形象、内练硬功;创新保险营销模式;不断聚集人才,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素质等。

汪为民[7](2012)在《对住房置业担保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文中研究表明住房置业担保发展至今,目前面临的形势可以说最严峻。房地产调控带来的住房个贷业务量萎缩,社会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对住房置业担保功能作用的质疑,以及监管部门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加强,住房置业担保按现有模式继续运作下去困难重重。可持续发展是发展与可持续的统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长远发展将丧失根基。住房置业担保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是要有顶层设计;二是坚持"相关多元化"经营;三是以创新驱动实施转型发展。

闫丽颖[8](2011)在《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的构建与风险管理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住房改革的不断深入,房地产投资呈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住房消费信贷业务也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住宅建设的加快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条件。但由于我国住房需求基数大,仅仅依靠住房消费信贷业务解决住房问题实行起来很有难度,住房置业担保体系通过为中低收入者提供购房融资担保服务,既增强了贷款银行贷款积极性,也可以有效地缓解和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同时也使中低收入者实现“居者有其屋”的目标。本文以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的建设与风险管理为专题进行研究,通过探析住房置业担保作用机制,分析总结住房置业担保体系建设存在问题,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的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对住房置业担保融资数理分析过程,建立了住房置业担保作用机制,得出信用担保可以修正借款人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不仅能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也提高了中低收入群体的购房能力。2、对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建设在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有选择性地吸收借鉴了具有代表性的美国、加拿大与荷兰的成功经验,指出了完善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的政策建议。3、对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风险管理进行详细研究,提出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的住房置业担保风险评估方法,并通过实证验证了此模型在住房置业担保风险评估中的可靠性。

于瑾[9](2010)在《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规范管理》文中认为在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国的房地产一直是敏感而永不过时的话题。在国家用尽调控手段力图影响房价(特别是大城市上升过快的个人住房的房价)而效果不尽如人意时,防范房贷风险就变得尤其重要。在这种背景下,金融机构也希望有专业的担保机构来为其分担风险,降低不良率。近日,为了打击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行为,国务院连续下达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和《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对家庭购房的套数对应的贷款比例及利率做了明文限制。使房市的热点聚焦在房价是否因此出现拐点的问题上。而目前市场上从事住房置业担保贷款的机构良莠不齐,存在着行业定位不清,内部操作不规范的问题。今后,如何规范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担保行为,是保证房地产市场和金融机构个贷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本文首先阐述了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含义,并回顾了我国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发展历程。指出目前国内住房置业担保行业定位不清,法规缺失,缺乏准入、监管机制的现状,再用了国内两个城市的真实案例说明目前住房置业担保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一个案例主要说明住房置业担保的行业问题: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地位不对等、担保机构对个贷市场风险的控制能力有限和担保机构本身缺乏资信等级评价系统等。第二个案例着重说明担保机构的内部管理问题:资料收集易出纰漏、财务问题及合同签订不规范等。另外,还根据作者收集到的资料总结出了担保机构的一些其他突出问题:担保费收费标准混乱、担保余额超出规定、资金运用不合理、区域性风险防范得不到有效解决等。针对这些问题,笔者采用了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等进行分析,总结出造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缓解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一是完善配套法规,建立政策性住房置业担保为主导,其他担保业务为辅的担保体系,对政策性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给予政策扶持。二是成立全国性的住房置业担保组织,对全国的住房置业担保机构进行统一管理,提供标准化操作模式,实现实时监管,防范区域风险。三是完善担保机构内部管理,加快流程改造和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强与相关部门,如国土系统、房管系统、金融机构及公积金中心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衔接。文章提出了一些对住房置业担保机构规范管理的建议,尝试找出一条住房置业担保机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个贷业务及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参考,使金融机构与住房置业担保机构在个人住房贷款方面各司其职,携手共进。

吴志宇[10](2009)在《住房置业担保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住房置业担保是指由依法设立的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在借款人无法满足贷款人要求提供担保的情况下,为借款人申请个人住房贷款而与贷款人签订保证合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的行为。为支持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发展个人住房贷款业务,保障贷款人债权的实现,解决抵押物处置难、借款人“觅保难”等问题,1997年,上海市在全国率先成立了住房置业担保公司,主要从事二手房贷款担保业务,为借款人向银行申请个人住房贷款提供保证担保。这一住房金融领域内的创新业务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后不久,成都、沈阳、天津和北京等各大城市相继成立了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其业务范围也从二手房贷款担保扩大至新建住房贷款担保。2000年5月,建设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布了《住房置业担保管理试行办法》,正式确立了我国住房置业担保制度的基本框架。住房置业担保的出现,对促进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分散银行的贷款风险和减轻房地产开发商的负担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住房置业担保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住房置业担保法律制度研究》为题,在全面阐述住房置业担保一般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住房置业担保的性质定位、担保机构的设置、担保对象与担保条件的限定、担保形式与担保责任的界定,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就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住房置业担保制度提出了原则性构想和具体建议。全文除引言和结论外,共分5章,计16万余字。第一章,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一般理论,主要阐述了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内涵与特征、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一般功能与特殊作用,以及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不同模式等。与我国住房置业担保相应的制度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通称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它是指由依法设立的机构或者组织为合格借款人申请高比例(低首付)的住房抵押贷款而与贷款人签订保证合同,当借款人不按期偿还贷款本息时,由该机构或者组织承担约定的清偿责任的信用担保行为。住房抵押贷款担保除了具有担保的一般功能,即保障贷款人债权的实现外,还有其特殊的社会作用,如它可提升借款人的信用,促使贷款人向借款人发放高比例的优惠住房抵押贷款;它可促进住房抵押贷款的标准化和同质化,为实现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提供前提和基础;政府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担保,是政府对住房抵押贷款市场进行间接干预和调节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实现政府的住房政策和住房目标。住房抵押贷款担保模式是住房抵押贷款担保运作机制和管理制度的总称,主要包括担保机构的设置、组织形式、资本金来源,担保对象与担保条件,担保形式与担保责任,以及担保风险的防范与控制等内容。目前,各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制度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即以美国为代表的政府担保与私人保险分工协作模式、以加拿大为代表的政策性担保与私人保险相结合的模式、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单一私人保险模式和以法国、荷兰等国为代表的住房贷款担保基金模式。第二章,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住房置业担保,主要阐述了住房置业担保的概念和主要内容,住房置业担保产生的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等。住房置业担保是指由依法设立的住房置业担保公司,在借款人无法满足贷款人要求提供担保的情况下,为借款人申请个人住房贷款而与贷款人签订保证合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的行为。住房置业担保是在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抵押担保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特别是住房保障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情况下产生的。它的出现,对促进城镇居民的住房消费,分散银行的贷款风险和减轻房地产开发商的负担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住房置业担保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如住房置业担保的主要功能错位,相关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不对称;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法律地位不明确,业务性质模糊;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信用不足,担保能力弱;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业务经营不规范,风险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政府对住房置业担保的扶持与监管不到位等。之所以出现和存在这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对住房置业担保的发展思路和目标不清晰,没有明确界定住房置业担保是政策性担保还是商业性担保,是以政府信用还是以企业信用为依托。其结果,要么是政府变成市场主体去跟企业竞争,乃至搞垄断经营,政企不分的后果进一步恶化;要么是企业滥用政府信用资源,用于谋取商业利益,而把风险留给政府。因此,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我国的住房置业担保制度,首先应当明确界定住房置业担保的业务性质,并以此为指导,从担保机构的设置、担保对象与担保条件的限定、担保形式与担保责任的界定,以及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重新架构。第三章,住房置业担保的性质——政策性担保,主要阐述了政策性住房置业担保的理论基础,建立政策性住房置业担保的现实必要性和逻辑自恰性等。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住房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住房权是生存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住房与住房市场的特殊性决定了政府必须对住房市场进行适度干预,以保障居民的住房权利。政府为住房抵押贷款提供担保是政府对住房市场进行间接干预和调节的重要手段,其实质是政府为中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种住房保障政策和措施。从各国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历史发展来看,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非常明显和重要。在住房抵押贷款担保制度建立之初,一般都是先由政府或者政府出资组建的担保机构直接介入住房抵押贷款市场,为中低收入者申请高比例的住房抵押贷款提供担保,目的是以政府信用增强、补充和提升中低收入者的信用,促使金融机构能以较为优惠的条件向中低收入者发放住房抵押贷款,支持中低收入者通过市场化途径解决其基本的居住需求,以保障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权利。我国的住房置业担保应当明确定位于政策性担保,这不仅是适应我国住房市场发展现状的客观要求,而且也有利于增进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公平性,提高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效率,同时也与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针对不同收入群体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体系的内在要求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和必然性。第四章,住房置业担保制度的解构,主要阐述了住房置业担保制度的核心要素,对担保机构的设置、担保对象与担保条件的限定,以及担保形式与担保责任的界定等进行了理论上的设计和构建。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设置应当立足于我国已有的政策性住房金融制度及其组织资源,重点着眼于对现有的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的规范与整合,而不是盲目地增设机构和扩充人员编制。与另设独立的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相比,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承担住房置业担保的职能不仅有利于克服现有的住房置业担保机构信用不足和担保能力弱的问题,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和修正个人住房贷款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状态,并可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强制性与住房公积金缴存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减少借款人违约的可能性,最大限度地降低住房置业担保的风险。住房置业担保实质上是政府提供的一种或有补贴,当借款人违约时,政府最终须为其承担的担保责任而发生实际支出。因此,应当充分考虑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严格限定住房置业担保的适用对象和条件,切实防止政府的住房保障资源被滥用。此外,住房置业担保作为政府针对低收入者提供的一种住房保障政策和措施,其根本目的是保障低收入者的住房权利,当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本息时,住房置业担保机构不应按一般抵押权的实现方式处置抵押住房,而应当实行特殊的违约处置措施。第五章,住房置业担保的风险防范,主要阐述了住房置业担保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其防范机制,并结合“次贷危机”的产生与成因的分析,提出了在住房置业担保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风险防范方面应该汲取的经验和教训。住房置业担保经营的是风险,承担的是责任,是一种专业性极强的高风险业务。与一般保险业所经营的客观的、可通过概率统计进行预测的风险相比,住房置业担保经营的是信用风险,其发生机制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专业化的风险管理能力是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有效防范和控制住房置业担保所面临的诸多风险,首先需要住房置业担保机构建立起完备的风险内控机制,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保持良好的信用和足够的清偿能力,避免使自己陷于破产和难以为继的境地。但仅仅依赖于住房置业担保机构自身的风险内控机制,还不足以有效防范其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只有建立起有效的内部防范与外部控制相结合的风险防控机制,如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个人信用评估机制、风险准备金制度、风险分担机制、再担保机制,以及加强政府的扶持与监管等,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住房置业担保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开展住房置业贷款担保正当其时——成都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的运作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住房置业贷款担保正当其时——成都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的运作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长沙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的功能分析及其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公积金贷款风险的相关研究
        1.2.2 构建公积金担保机制的相关研究
        1.2.3 完善公积金担保机制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公积金担保的基本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点
    2.1 公积金贷款担保的相关概念
        2.1.1 公积金贷款担保的概念
        2.1.2 公积金贷款担保的特征
        2.1.3 公积金贷款担保的方式
    2.2 公积金贷款款担保机制的相关理论
        2.2.1 住房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第3章 长沙市公积金贷款担保的现状及功能分析
    3.1 长沙市公积金贷款担保机构基本情况
        3.1.1 长沙公积金贷款担保机构背景
        3.1.2 长沙公积金贷款担保机构运营情况
        3.1.3 长沙市公积金贷款担保的基本流程及职责
    3.2 长沙市公积金贷款风险管理现状
        3.2.1 公积金贷款风险呈上升的发展趋势
        3.2.2 公积金管理中心风控能力不足
        3.2.3 公积金贷款风险的管控和抵补
    3.3 公积金担保对公积金风险的缓释功能
        3.3.1 实现市场功能与行政管理对接
        3.3.2 弥补抵押担保的不足
        3.3.3 避免预抵押制度的法律瑕疵
        3.3.4 保障债权的实现
        3.3.5 维护公积金缴存人的利益
第4章 长沙市公积金贷款担保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公积金担保机构外部环境的缺陷分析
        4.1.1 针对公积金担保的相关法律缺失
        4.1.2 公积金贷款担保市场监管不力
        4.1.3 担保费率定价缺乏依据
    4.2 公积金担保机构内部建设的不足分析
        4.2.1 人力资源配备有待优化
        4.2.2 没有严格按照担保业务流程执行担保业务
        4.2.3 杠杆率过高
        4.2.4 保证金及风险基金的管控机制有待优化
第5章 完善长沙市公积金贷款担保的对策
    5.1 完善公积金担保的外部环境建设
        5.1.1 加强住房公积金担保的相关法律建设
        5.1.2 加强对担保机构资本金的调控与监管
        5.1.3 加强对杠杆率的调控与监管
        5.1.4 采用分段计付的担保收费模式
    5.2 强化公积金担保机构内部风险管理
        5.2.1 构建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5.2.2 严格按照担保业务流程执行担保业务
        5.2.3 规范公积金贷款贷后管理
        5.2.4 实行公积金贷款风险准备金双控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CFDB公司商业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论文框架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基本思路
        1.3.2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商业模式研究综述
        2.1.1 商业模式研究历程
        2.1.2 商业模式构成体系
    2.2 商业模式的本质及核心逻辑
        2.2.1 商业模式的本质
        2.2.2 商业模式的核心逻辑
    2.3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
        2.3.1 商业模式创新理论综述
        2.3.2 商业模式创新方式研究
        2.3.2.1 基于创新程度的商业模式创新方式研究
        2.3.2.2 基于构成要素或体系的商业模式创新方式
        2.3.3 商业模式创新实施步骤
第三章 CFDB公司原有商业模式及问题研究
    3.1 CFDB公司概况及组织结构介绍
        3.1.1 CFDB公司概况
        3.1.2 组织结构分析
    3.2 CFDB公司原有商业模式下的内部环境分析
        3.2.1 公司经营状况
        3.2.2 公司业务种类及操作流程
        3.2.3 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3.2.4 风险控制能力
        3.2.5 公司文化及品牌
    3.3 CFDB公司原有商业模式下的外部环境分析
        3.3.1 CFDB公司外部宏观环境PEST分析
        3.3.1.1 政策法律环境
        3.3.1.2 经济环境
        3.3.1.3 社会人文环境
        3.3.1.4 技术环境
        3.3.2 CFDB公司外部微观环境“五力竞争模型”分析
        3.3.2.1 现有竞争对手能力分析
        3.3.2.2 潜在进入者能力分析
        3.3.2.3 替代品能力分析
        3.3.2.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3.3.2.5 购买者议价能力分析
    3.4 CFDB公司原有商业模式问题研究
        3.4.1 目标顾客流失严重
        3.4.2 价值内容狭窄
        3.4.3 网络形态效率低下
        3.4.4 业务优势不明显
        3.4.5 合作伙伴关系微妙
        3.4.6 隔绝机制功能逐渐降低
        3.4.7 收入不断下降
        3.4.8 缺乏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第四章 CFDB公司商业模式完善的建议
    4.1 CFDB公司商业模式变革路径选择
        4.1.1 商业模式变革路径种类
        4.1.2 CFDB公司商业模式变革路径选择
    4.2 CFDB公司商业模式完善的框架建议
    4.3 CFDB公司商业模式完善的关键点
        4.3.1 CFDB公司价值主张的完善
        4.3.1.1 目标顾客
        4.3.1.2 价值内容
        4.3.2 CFDB公司价值网络的完善
        4.3.2.1 网络形态
        4.3.2.2 业务定位
        4.3.3 CFDB公司价值维护的完善
        4.3.3.1 伙伴关系
        4.3.3.2 隔绝机制
        4.3.4 CFDB公司价值实现的完善
        4.3.4.1 收入模式
        4.3.4.2 成本管理
    4.4 CFDB公司商业模式完善的保障措施
        4.4.1 建立业务区域化,后方支撑化的平台
        4.4.2 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4.4.3 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4.4.4 加强企业文化及品牌建设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论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新型城镇化中城市住房需求增加
        二、通过公共服务协调住房供需矛盾的必要性
        三、我国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的缺失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协调住房供需矛盾,体现社会公平
        二、完善住房保障功能,实现“居者有其屋”
        三、加强担保风险管控,保障服务安全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进一步向社会住房保障领域延伸的问题
        二、加强风险防范的问题
    第五节 国内外住房置业担保研究现状
        一、国外住房置业担保研究现状
        二、国内住房置业担保研究现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二、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共服务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 公共服务
        一、公共服务的概念
        二、公共服务几点要素的把握
    第三节 住房置业担保
        一、住房置业担保的概念
        二、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的功能
    第四节 政策性担保
        一、政策性担保的概念
        二、政策性担保的方式
        三、政策性担保的作用
第三章 我国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的发展
    第一节 我国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的产生
    第二节 我国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的现状
        一、基本情况
        二、框架结构
        三、积极意义
    第三节 我国住房置业担保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性担保和政策性担保概念的混淆
        二、行业定位与监管问题
        三、行业定性问题
        四、担保服务范围与力度问题
        五、担保服务费问题
        六、风险问题
第四章 苏州市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的发展
    第一节 苏州市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的产生
    第二节 苏州市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现状
    第三节 苏州市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的管理
        一、基本原理
        二、服务流程
        三、风险管理
    第四节 苏州市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的内容
        一、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
        二、社会住房保障性服务试点
    第五节 苏州市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的经验和启发
        一、为客户解决问题
        二、控制好三个关键点
        三、担保对象的分类
        四、系统性工程
    第六节 苏州市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的缺陷
        一、盈利性与政策性难以协调
        二、监管缺失
        三、中低收入者领域涉足不够
        四、中低收入者扶持力度不够
        五、存在的风险
第五章 改善我国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的建议
    第一节 明确服务核心,界定政府职责
        一、以人为本
        二、界定政府职责
    第二节 明确服务性质,确定行业定位
        一、政策性担保
        二、非银行金融机构
    第三节 完善担保机制,统一服务规范
        一、升级完善法律体系
        二、健全相关配套制度
        三、统一机构组织形式
        四、改革服务收费模式
    第四节 扩展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功能
        一、拓展保障范围
        二、发挥担保功能
        三、加强财政扶持
    第五节 完善监管制度,强化风险管理
        一、机构归属金融及政府监管
        二、加强机构内部风险防控制度
        三、建立再担保风险分散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住房置业担保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住房置业担保概述
    1.1 住房置业担保概念
    1.2 住房置业担保法律关系
        1.2.1 相关法律关系概念明晰
        1.2.2 担保与反担保法律关系
第二章 住房置业担保机构性质——保障性
    2.1 住房置业担保机构性质理论争议
    2.2 本文对住房置业担保机构定性为保障性
        2.2.1 根据住房权保障理论对其定性保障性
        2.2.2 根据政府信用担保理论将其定性保障性
        2.2.3 根据风险收益理论对其定性保障性
第三章 住房置业担保存在的问题
    3.1 担保机构保障性功能面临阻碍
    3.2 试行办法规定不完善
    3.3 现行担保体系缺乏有效监管,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3.4 担保机构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
    3.5 住房置业担保宏观调控作用不凸显
第四章 国外有关住房置业担保的规定
    4.1 美国住房置业担保制度
        4.1.1 住房置业担保机构
        4.1.2 本文对美国住房置业担保机构评析
    4.2 加拿大住房置业担保制度
    4.3 荷兰住房置业担保制度
第五章 完善住房置业担保的措施
    5.1 确立其保障性定位,建构保障性住房担保体系
        5.1.1 建立全国性保障住房置业担保机构
        5.1.2 纳入国家保障性住房体系
    5.2 修正试行办法,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5.3 建立担保机构风险防范、监控预警机制
    5.4 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5.5 强化宏观调控,发挥保障性优势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A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财务战略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CONTENT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1.3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和相关理论概述
    2.1 文献综述
    2.2 住房置业担保概述
    2.3 财务战略理论概述
3 A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内外部环境和实施财务战略的必要性分析
    3.1 公司简介
    3.2 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3 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4 内外部环境综合分析:SWOT分析
    3.5 公司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3.6 公司实施财务战略的必要性
4 A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定
    4.1 公司财务战略目标的确定
    4.2 公司财务战略的构成及其制定
5 A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财务战略实施的保障
    5.1 实施过程中的基础工作和保障措施
    5.2 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6 结论及未来研究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关于国外房地产保险
        1.2.2 关于国外住房抵押贷款制度
        1.2.3 关于我国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现状及其问题
        1.2.4 关于住房抵押贷款保险市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1.2.5 关于国内外住房信贷保险研究文献的综述
    1.3 论文结构安排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2. 住房信贷保险与风险的相关理论
    2.1 住房信贷保险的界定及其作用
        2.1.1 住房信贷保险的界定
        2.1.2 住房信贷保险的作用
    2.2 保险经营原则
        2.2.1 最大诚信原则
        2.2.2 可保利益原则
        2.2.3 近因原则
        2.2.4 损失赔偿原则
        2.2.5 大数原则
    2.3 银行经营原则与住房信贷风险
        2.3.1 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
        2.3.2 住房信贷风险
        2.3.3 住房信贷风险的成因
    2.4 住房信贷风险管理理论
        2.4.1 《新巴塞尔协议》中信贷风险的规定与管理
        2.4.2 我国关于信贷风险的规定与管理
        2.4.3 美国贷款风险的分类
        2.4.4 住房信贷风险的管理手段
    2.5 制度变迁与市场失灵
        2.5.1 制度变迁与路径依赖
        2.5.2 不对称信息、委托代理问题与市场失灵理论
3. 我国住房信贷市场与担保发展现状
    3.1 我国住房信贷的种类与特点
        3.1.1 我国住房信贷的种类
        3.1.2 发展住房信贷的意义
        3.1.3 我国住房信贷的特点
    3.2 我国住房信贷的发展
        3.2.1 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不断增加,在房地产贷款中的占比不断加大
        3.2.2 个人住房贷款政策不断调整,潜在风险因素在增加
    3.3 目前我国住房信贷的担保现状
        3.3.1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业务
        3.3.2 个人住房商业贷款担保服务
    3.4 目前我国住房信贷担保存在的问题
        3.4.1 住房担保缺乏规范的制度性安排
        3.4.2 住房担保公司资本金不足,抗风险能力低下
        3.4.3 住房担保公司缺少风险分散机制
        3.4.4 抵押物处置较难,增加了担保公司的风险
4. 我国住房信贷保险市场的现状与问题
    4.1 住房信贷保险相关的品种
        4.1.1 个人住房抵押房屋保险
        4.1.2 个人贷款抵押房屋综合保险
        4.1.3 住宅质量保证保险
        4.1.4 家庭财产保险
        4.1.5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保险
    4.2 我国住房信贷保险市场的发展与现状
    4.3 我国住房信贷保险市场存在的问题
        4.3.1 面临着住房置业担保公司的强烈竞争
        4.3.2 保险合同在签署中银行和保险公司处于强势
        4.3.3 保险费率偏高,保险金额计算不合理
        4.3.4 保险金额确定和保费缴费方式欠合理
        4.3.5 保险品种单一,消费者缺乏选择权
        4.3.6 保险公司专业人员缺乏,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
        4.3.7 公众缺乏保险意识,对保险业的认可度较差
        4.3.8 法规不健全,缺乏政策性金融机构及相应政策支持
5. 海外住房信贷保险制度的经验与借鉴
    5.1 政府保险与私人保险相结合的北美模式
        5.1.1 美国
        5.1.2 加拿大
        5.1.3 香港
    5.2 抵押贷款与人寿保险相结合的西欧模式
        5.2.1 法国
        5.2.2 荷兰
        5.2.3 英国
    5.3 单一私人保险的澳大利亚模式
        5.3.1 以住房贷款保险公司为主的住房信贷保险主体
        5.3.2 全额保险为主的住房信贷保险品种
    5.4 海外住房信贷保险制度的启示
        5.4.1 国家政策与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与参与
        5.4.2 保险产品的设计要实现多方共赢,保险市场才有生存的空间
        5.4.3 保险品种灵活多样,给消费者更多的选择权
        5.4.4 各国住房信贷保险制度各具特色
6. 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设计
    6.1 构建科学的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意义
        6.1.1 是保民生、促增长的需要
        6.1.2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6.1.3 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
        6.1.4 是保险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6.2 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基本框架
        6.2.1 住房信贷保险调控体系
        6.2.2 住房信贷保险运行体系
        6.2.3 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模式构想
7. 建议与结论
    7.1 完善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的对策建议
        7.1.1 建立和健全与住房信贷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
        7.1.2 建立政策性住房信贷保险机构
        7.1.3 与置业担保公司错位发展,适时开展抵押贷款与反抵押保险业务
        7.1.4 创新险种,增强投保人的选择权
        7.1.5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参加住房信贷保险的意识
        7.1.6 创新保险营销方式,大力发展网络保险营销
        7.1.7 不断聚集人才,提高保险从业人员的素质
        7.1.8 树立行业形象,取得公众认可
        7.1.9 建立住房信贷的二级市场
    7.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后记

(7)对住房置业担保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确立住房置业担保的政策目标。
2、坚持“相关多元化”经营, 构建多样化盈利模式
3、以创新为驱动, 实施转型发展

(8)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的构建与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论文的创新点
    1.4 论文的研究思路
2 我国住房置业担保制度的数理分析
    2.1 住房置业担保的概念分析
    2.2 住房置业担保体系融资的数理分析
        2.2.1 住房置业担保中的信息不对称理论
        2.2.2 信息不对称下的住房置业担保融资数理分析
3 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的现状分析
    3.1 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
    3.2 我国住房置业担保现状分析
        3.2.1 我国现行住房置业担保制度的基本框架
        3.2.2 住房置业担保业务流程
        3.2.3 我国住房置业担保机构运行情况
    3.3 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存在的问题
4 国外构建住房置业担保体系经验及启示
    4.1 美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 政府担保机构与商业保险相结合
        4.1.1 美国政府性担保- FHA 和VA
        4.1.2 商业性私人抵押担保
    4.2 加拿大- 利用国家信用发展住房贷款担保体系
        4.2.1 加拿大住房贷款担保制度的确立
        4.2.2 加拿大住房贷款担保运行模式
    4.3 荷兰住房贷款担保制度
        4.3.1 人寿保险与住房贷款保险合二为一
        4.3.2 以担保基金为主体,化解金融风险,关注低收入群体
    4.4 美国、加拿大、荷兰发展住房贷款担保制度的比较研究
    4.5 国外发展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经验的启示
5 完善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的政策建议
    5.1 完善我国住房置业担保制度的必要性
    5.2 完善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的整体思路
    5.3 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的再造与完善
        5.3.1 建立健全完善的住房置业担保配套法律保障措施
        5.3.2 构建政府性担保机构为主,政府性与商业性担保并行的多功能的全国统一的担保体系
        5.3.3 建立健全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6 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的风险与风险管理
    6.1 住房置业担保风险的概念、特征及分析
        6.1.1 住房置业担保风险概念界定
        6.1.2 住房置业担保风险特征
        6.1.3 住房置业担保风险分析
    6.2 基于改进 D-S 证据理论的概念与分析
        6.2.1 D-S 证据理论基本概念及Dempster 组合规则
        6.2.2 Dempster 组合规则的改进
        6.2.3 Dempster 组合规则的改进前后比较
    6.3 基于改进D-S 证据理论的住房置业担保风险评价
        6.3.1 住房置业担保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6.3.2 住房置业担保风险评估过程
    6.4 实证分析
    6.5 住房置业担保风险防范和化解对策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绩总结

(9)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规范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住房置业担保机构及其发展
    第一节 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含义、职能
    第二节 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发展及现状
第二章 从国内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相关案例看其 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W市担保机构单方弃保引出的问题
        一、保证金账户难以保证代偿责任的履行
        二、担保机构对风险的控制能力有限
        三、担保机构本身缺乏资信等级评价系统
    第二节 C市CF担保公司贷款流程的问题
        一、争夺客源的构想难以实现
        二、客户资料收集疏漏时有发生
        三、账实不符情况较多
        四、担保合同的签订程序不规范
    第三节 住房置业担保机构运行中的其他突出问题
        一、担保费收费标准混乱
        二、担保余额超出规定
        三、资金运用不合理
        四、区域性风险防范得不到有效解决
第三章 规范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管理的思路
    第一节 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行业规范
        一、国际上的住房担保制度
        二、对我国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定位思考
    第二节 完善担保机构内部建设
        一、信息系统建设
        二、优化贷款担保流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住房置业担保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概念
        一、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内涵与特征
        二、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与保险的关系
    第二节 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功能
        一、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一般功能
        二、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特殊功能
    第三节 住房抵押贷款担保的不同模式
        一、美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
        二、加拿大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
        三、澳大利亚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
        四、法国与荷兰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
第二章 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住房置业担保
    第一节 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体系
        一、住房抵押贷款保证保险
        二、住房置业担保
    第二节 住房置业担保的产生与发展
        一、住房置业担保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住房置业担保的发展现状
    第三节 住房置业担保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住房置业担保的积极作用
        二、住房置业担保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住房置业担保的性质——政策性担保
    第一节 政策性住房置业担保的理论基础
        一、住房权利
        二、政府对住房权的保障
    第二节 建立政策性住房置业担保的现实必要性
        一、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及其缺陷
        二、建立政策性住房置业担保的现实意义
    第三节 建立政策性住房置业担保的逻辑自恰性
第四章 住房置业担保制度的解构
    第一节 住房置业担保机构
        一、我国的政策性住房融资体制
        二、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设置
    第二节 住房置业担保的对象和条件
        一、住房置业担保的对象
        二、住房置业担保的条件
    第三节 住房置业担保的形式和责任
        一、住房置业担保的形式
        二、住房置业担保的责任
第五章 住房置业担保的风险防范
    第一节 住房置业担保的风险及其特征
    第二节 住房置业担保风险的内部防范
        一、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制度
        二、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制
        三、建立风险准备金制度
    第三节 住房置业担保风险的外部防范
        一、建立风险分担机制
        二、建立再担保机制
        三、加强政府的扶持与监管
    第四节 “次贷危机”对住房置业担保风险防范的启示
        一、“次贷危机”的产生与成因
        二、“次贷危机”对住房置业担保的警示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开展住房置业贷款担保正当其时——成都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的运作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沙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担保的功能分析及其发展对策[D]. 张舒婷. 湖南大学, 2018(01)
  • [2]CFDB公司商业模式研究[D]. 袁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17(07)
  •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住房置业担保服务研究 ——以苏州市为例[D]. 孙哉.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4]住房置业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 欧培源. 广西大学, 2014(02)
  • [5]A市住房置业担保有限公司财务战略管理研究[D]. 刘鹏. 山东大学, 2014(10)
  • [6]我国住房信贷保险体系研究[D]. 赵秀池.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10)
  • [7]对住房置业担保可持续发展的几点认识[J]. 汪为民. 住宅产业, 2012(12)
  • [8]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的构建与风险管理研究[D]. 闫丽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1)
  • [9]住房置业担保机构的规范管理[D]. 于瑾. 西南财经大学, 2010(03)
  • [10]住房置业担保法律制度研究[D]. 吴志宇. 西南政法大学, 2009(05)

标签:;  ;  ;  ;  ;  

发展住房贷款担保正逢其时——成都住房财产担保有限公司的经营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