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围子断陷CO_2气毛管封闭特征及其对成藏的控制

徐家围子断陷CO_2气毛管封闭特征及其对成藏的控制

一、徐家围子断陷CO_2气毛细管封闭特征及其对成藏的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郑登艳[1](2021)在《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致密砂岩储层差异成岩作用与复杂气水分布》文中指出天环凹陷北段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上古生界储层非均质性极强,且气、水分布十分复杂,但控制因素仍不明确。复杂的气、水分布可能预示了气、水赋存空间的差异性和储层储集空间的差异性,而这些可能受差异性的成岩作用所致。针对天环北段复杂的气、水分布和储层的强非均质性,本文从差异成岩作用入手,采用微观解剖与宏观分析结合的研究方法,在天环北段全区研究基础上,依据区域沉积、构造背景、气、水产出的差异性,选取S176井区、L57井区、S307井区三个典型解剖区,以镜下薄片观察为核心,结合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碳氧同位素、核磁、相渗等分析测试方法,进行了成岩作用的研究,分析3个解剖区间的差异成岩特征,对比了气层、水层间的差异成岩作用,最后将差异成岩作用的研究结果与复杂气、水分布特征结合起来,以期探讨差异成岩作用与复杂气、水分布间的联系。研究取得的主要进展如下:(1)天环北段不同解剖区之间,气、水层之间的成岩作用具有显着的差异性。S176井区发育强压实、强高岭石胶结和弱溶蚀作用;L57井区发育强压实、强方解石胶结、强黏土矿物胶结和弱溶蚀作用;S307井区发育弱压实、强硅质胶结、较强黏土矿物胶结、弱方解石胶结和强溶蚀作用,解剖区内部储层差异性受溶蚀作用和抗压实能力强弱决定。气层孔隙发育好,粒间溶蚀孔为主,发育弱压实-强溶蚀作用;干层无孔隙,发育强压实+弱溶蚀+强胶结作用;差气层孔隙发育差,以晶间孔为主,发育中压实+强胶结+弱溶蚀作用。(2)可将天环北段储层成岩作用简化为两类理想模型,Ⅰ类代表弱压实(强抗压实能力)+早期强硅质胶结+晚期强溶蚀的成岩特征;Ⅱ类代表强压实(弱抗压实能力)+早期强硅质、碳酸盐胶结+晚期强黏土矿物胶结+晚期强压实、弱溶蚀的成岩特征。(3)天环北段储层的差异成岩作用主要表现在:(1)杂基、塑性矿物、刚性碎屑含量差异;(2)早期胶结类型和胶结程度;(3)早期压实作用发育强度和晚期溶蚀作用发育程度;(4)成岩序列的类型;(5)气水渗流特征类型;(6)原始含水饱和度等方面,其不同配置决定了储层孔隙空间的发育程度,最终控制气、水分布的赋存空间和状态。

张雅文[2](2020)在《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一中亚段泥岩盖层封闭能力综合定量评价》文中认为盖层作为油气成藏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油气成藏与分布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对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封闭能力及其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对于正确认识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油气分布规律和指导其油气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地质、地震、测井等资料作为基础依据,首先从盖层厚度发育分布特征和盖层被断裂破坏特征两个方面对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的宏观发育特征展开研究。然后利用实测排替压力与泥质含量和埋深之间的相关性,建立研究区泥岩盖层排替压力计算公式,进而对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微观发育特征进行分析。最后在地层压力系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储层埋深,建立储层剩余压力计算公式,进而对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一下亚段储层剩余压力特征进行分析。综合分析以上研究,对盖层封闭能力评价参数进行筛选,建立盖层综合定量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利用网格化方法对盖层综合封闭能力平面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沙一下亚段储层油气分布,对盖层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进行研究。本次研究所取得的认识主要有以下6个方面:(1)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一中亚段泥岩盖层发育厚度大,且从西南到东北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板桥凹陷和板桥断裂构造带。(2)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一中亚段泥岩盖层被断裂破坏作用和破坏程度相对较小,盖层断接厚度大于零的区域几乎全区分布。(3)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一中亚段泥岩盖层排替压力从西南到东北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高值区位于板桥凹陷东北部。(4)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一下亚段储层剩余压力高值区位于北大港潜山构造带东北部;低值区位于北大港潜山构造带尖灭区西部和增福台裙边构造带及板桥凹陷东北部。(5)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一中亚段泥岩盖层封闭能力综合定量评价指标发育一个高值区,两个低值区。(6)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一中亚段泥岩盖层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2个方面:一是油气主要分布在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封闭能力综合定量评价指标为-0.02~0的区域内;二是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在时间上有效的封盖油气。上述研究成果对正确认识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油气分布规律和指导其下一步的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理论支持。

曹铮[3](2019)在《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常规-致密砂岩储层成因机制及油藏差异特征研究》文中提出美国在页岩气革命之后,以多类型致密储层整体开发理念为核心的技术和管理创新,实现了资源的二次飞跃,二次革命的核心是各种致密岩性整体勘探开发使难动用资源真正成为了储量(何文渊,2019)。我国的致密砂岩储层以低渗-致密储层体系为特征,油气资源丰富,约占可采油气资源的40%。2015年全国油气资源评价结果显示,我国石油地质资源量达1275亿吨,其中致密油地质资源量147亿吨。勘探开发实践表明,油气不均一分布及差异富集特征十分明显,属于典型的常规-致密油藏共生体系,其中,储层质量的差异性对常规-致密油藏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因此本论文以松辽盆地南部重新-前郭南斜坡带扶余油层常规-致密砂岩油藏为研究对象,着重从储层质量差异性研究角度,揭示油气不均一分布以及差异性富集规律。本论文综合运用岩心观察、薄片鉴定、X-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分析、流体包裹体分析、稳定碳氧同位素等分析测试手段,从储层角度出发,将低渗、特低渗、致密储层视为一个统一的储层体系,以层序地层学、沉积相、成岩作用及构造活动研究为基础,分析各因素对储层质量差异的控制作用,阐明了低渗-致密储层体系的成因机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常规-致密油藏差异特征分析,明确了常规-致密油藏分布及差异富集主控因素,建立了常规-致密油藏的差异富集模式。研究区扶余油层整体对应一个完整的三级层序,由低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组成,可进一步分为5个准层序组和13个准层序。在区域沉积背景及沉积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12口井的岩心观察描述、粒度分布特征等分析,明确研究区扶余油层发育浅水三角洲相,由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亚相组成。自西向东,选取了研究区让11区块、让46区块及前60区块3个密井网区进行沉积微相展布精细解剖。低位体系域至高位体系域,主力沉积微相由平原分流河道向前缘水下分流河道过渡;分流河道的展布形态由低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的织网状展布逐渐过渡为高位体系域的枝状展布,河道发育规模减小,砂岩厚度逐渐减薄,纵横向叠置性变差。研究区扶余油层整体为低渗、特低渗、致密储层共存的复杂储层体系。平面上,储层质量具有明显分带性,自西向东,储层质量整体呈现由致密向低渗过渡的趋势。层序格架内,不同体系域的砂岩储层质量存在差异;相同体系域内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质量亦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区扶余油层在地质埋藏历史时期内经历的成岩事件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碳酸盐胶结、黏土矿物胶结及石英胶结)和溶蚀作用,以及局部的事件型流体侵入导致的一系列成岩过程,即幔源-岩浆型CO2的侵入。CO2未充注区,相邻泥岩和上覆烃源岩的有机质脱羧作用为储层中的碳酸盐胶结物沉淀提供了所需的物质;长石的溶蚀、高岭石的伊利石化、蒙脱石伊利石化以及石英颗粒间的压溶作用是储层中石英胶结物的重要硅质来源;储层中导致长石溶蚀的酸性流体主要为上覆烃源岩排出的有机酸流体。CO2充注区,幔源-岩浆型CO2的侵入导致储层中片钠铝石和铁白云石的碳酸盐矿物组合的形成;幔源CO2的侵入可导致储层中的长石发生二次溶蚀,并伴随有硅质的释放和沉淀。基于薄片观察、扫描电镜和流体包裹体分析,结合自生矿物间的交代切割与溶解充填关系,建立了研究区扶余油层成岩作用共生序列。层序格架和沉积相控制储层沉积环境、颗粒粒度、分选、原始物性以及砂岩叠置样式。湖侵体系域砂岩和高位体系域砂岩距离上覆烃源岩距离较近,且泥岩隔夹层相对低位体系域时期更为发育,故高位体系域砂岩和湖侵体系域砂岩中的平均碳酸盐胶结物含量相对较高。对于体系域内单一沉积微相砂体而言,与顶底砂泥岩接触面附近的砂岩相比,砂体中部的碳酸盐胶结物含量相对较少,对应的孔隙度和渗透率相对较高。低位体系域分流河道砂岩粒度粗,分选磨圆好,抗压实性强,在埋藏压实作用后能够保留更多原生粒间孔隙,从而导致从上覆烃源岩排出的有机酸流体更容易进入低位体系域分流河道砂岩中,使酸性流体与更多的岩石接触并发生水岩反应,更有利于次生孔隙的形成。低位体系域至高位体系域,伴随着基准面的上升,沉积相带不断后退,砂岩的沉积水动力减弱,从而导致湖侵体系域砂岩和高位体系域砂岩的原生细粒黏土矿物(主要为蒙脱石)含量相对较高,进而导致埋藏成岩过程中形成相对更多的伊蒙混层和伊利石,对储层质量的破坏性相对更强。松辽盆地南部整体构造反转抬升轨迹导致重新、前郭南两个斜坡带在地质历史时期形成了埋藏压实程度,石英胶结物含量和黏土矿物类型的差异,并对东西两个斜坡带扶余油层储层质量的差异做出了正向贡献。由多期构造运动形成的T2反射层断裂密集带对扶余油层储层质量差异的形成亦有重要的影响,距断层一定范围内(500m以内),储层中的碳酸盐胶结物含量与距断层距离呈反比,次生溶蚀孔隙度与距断层距离呈正比。幔源CO2的充注使周缘储层的碳酸盐胶结物、自生黏土矿物类型及含量发生了改变,并导致幔源CO2充注区(孤店逆断层5-8km以内)的储层质量整体降低。碳酸盐胶结物类型为片钠铝石和铁白云石,且碳酸盐胶结物含量相对未充注区储层更高;自生黏土矿物类型主要以伊蒙混层和伊利石为主,高岭石和绿泥石基本不发育;石英胶结物含量相对未充注区储层更高。在上述构造活动、层序、沉积及成岩作用等多因素对储层质量差异的控制作用研究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区低渗-致密复杂储层体系的成因机制。构造活动决定重新-前郭南地区自西向东储层质量整体呈“有序性”分布特征(西致密东低渗);相同构造单元内,层序格架、沉积相和成岩作用共同控制不同尺度下的储层质量差异的形成,并最终形成低渗-致密储层体系;层序和沉积相是决定储层低渗化、致密化差异形成的先天基因,埋藏压实作用是储层整体低渗-致密化的“下行推手”,碳酸盐胶结物的发育程度是储层低渗或致密的“关键拐点”,而自生黏土矿物的发育是储层低渗-致密化进程的“催化剂”。致密油藏主要分布于研究区西侧,为先成藏后致密,属于准连续型油藏,具有“整体含油,相邻井产能差异大”的特征。“甜点”储层作为储集体决定富集面积,断层或断裂密集带作为垂向输导体影响储层产能,源储压差为运移动力控制垂向富集层位,三者耦合共同控制致密油藏区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常规油藏主要分布区,顶部一、二砂组以断层-岩性油藏和岩性油藏为主,下部三、四砂组以断层-岩性油藏为主,受斜坡带构造背景(南低北高,坡度较缓)的影响,研究区油水过渡带范围大,北部构造高部位石油相对富集。构造背景及断砂匹配关系控制常规油藏区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当断裂密集带走向与地层上倾方向垂直相交,与砂体延伸方向小角度斜交时,断裂密集带起横向遮挡作用,断裂密集带临凹一侧的反向断垒、断鼻和反向断阶是油气聚集的有利部位。断裂密集带走向与地层上倾方向近平行,与砂体延伸方向呈小角度斜交或近平行时,断裂密集带起侧向输导作用,沿地层上倾方向断层横向遮挡形成的构造-岩性圈闭是石油富集的有利部位。

高文龙[4](2019)在《北非F盆地中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北非F盆地是埃及重要产油区之一,该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构造情况复杂,为多层系立体成藏,但目前对油气富集规律认识不清,导致了开发过程中失利井比例较高。针对该问题,本论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以构造、沉积、油气地质等理论为指导,依据井震数据和地化资料,分析了北非F盆地的区域构造背景、构造演化特征、地层和沉积演化特征等基础地质条件,对盆地内烃源岩、储层、盖层、圈闭、输导体系及其时空匹配关系等各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对盆地内已探明油气藏的类型、油气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总结了盆地内油气成藏规律和主控因素,明确了该盆地今后的勘探方向。形成主要认识如下:1、F盆地中生界是一套完整的含油气系统,主力烃源岩为中侏罗统Khatatba组,地层厚度为50~400m,TOC含量为0.5~3%,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盆地中部和东部地区Ro为0.7~1.2%,热演化程度处于成熟或高成熟阶段,大量生排烃。2、主要储层为下侏罗统RQ组、中侏罗统Safa组、上白垩统AEB组和Kharita组。储层岩性多为砂岩,孔隙度7~20%,渗透率10~700m D,为中等或较好储层。并且在储层之上均有高质量的区域盖层发育,宏观上控制了油气的聚集,局部盖层对油气也有重要的保护作用。3、F盆地经历过多期漫长且强烈的构造运动,褶皱和断裂较为发育,断层多为正断层。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圈闭以构造圈闭为主,包括:挤压背斜圈闭、正断层侧向封堵断鼻圈闭和断块圈闭,可见少量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和透镜体圈闭。4、F盆地中生界构造活动中形成大量有效圈闭;Khatatba组烃源岩在早白垩世中期进入生油门限,早白垩世末至新近纪大量生油;晚白垩世土伦期,盆地挤压运动强烈,油气二次运移达到高峰。因此,晚白垩世土伦期为F盆地油气成藏的关键时刻。5、F盆地的成藏模式总结为两种:(1)“内源-砂体输导-短距离侧向运移”成藏模式、(2)“外源-断裂输导-垂向运移”成藏模式。内源成藏模式主要烃源岩有利生烃区和圈闭有效性控制,外源成藏模式则主要受输导体系控制。6、盆地内成藏要素的控藏作用:(1)盆地内主力烃源岩的有利生烃区基本控制了油气在平面上的分布范围。(2)断层控藏了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油气运移期内开启性断层是油气垂向运移的主要路径,而封闭性断层则成为圈闭的封堵条件,上白垩统油气多分布在油源断层附近。(3)储层的物性和分布控制了油气的储集层系和储量,(4)良好的区域盖层和局部盖层使得油气可以长久保存。通过以上研究,明确了F盆地的油气藏分布规律和成藏主控因素,能够为今后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指导。

高全芳[5](2016)在《柴达木盆地气钾1井烃源岩及盖层综合评价》文中提出柴达木盆地由于其特殊的地质因素形成了天然气种类多样、满盆含气的特点,其中的三湖坳陷既是柴达木盆地第四纪沉积中心也是我国最大的生物气田区,气钾1井是位于三湖地区北斜坡盐湖构造西南翼的一口全取心预探井,对该井进行相应研究可以为选准勘探方向提供科学依据,为三湖坳陷盐湖地区天然气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奠定基础。通过对气钾1井岩样的地化分析、热解分析及甲烷模拟实验数据的整合与分析,研究气钾1井烃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有机质成熟度等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源岩产气能力;根据岩芯、录井、测井等资料,运用突破压力和突破时间、泥岩孔渗、比表面与孔径等盖层定量分析技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对该井盖层进行综合评价;初步探究了盐湖地区浅层生物气成藏模式,研究气钾1井钻井过程不显油气的原因。经过研究,结果表明气钾1井狮子沟组、七个泉组有机质丰度不高,以非烃源岩和差烃源岩为主,有机质类型基本为腐泥腐殖型(Ⅱ2型)和腐殖型(Ⅲ型),七个泉组暗色泥岩均处于未成熟阶段,狮子沟组暗色泥岩大约于2850m处进入成熟阶段,通过甲烷模拟实验认为微生物生存的最适温度为3555℃,该井1300m左右为生物气主要产气段,气钾1井整体产气强度不高;该井钻遇的七个泉组、狮子沟组泥岩均具有一定的封盖能力,且由浅至深盖层的封闭能力逐渐增强,狮子沟组泥岩盖层多为ⅢⅣ级别,七个泉组泥质盖层多为ⅣⅤ级别,泥岩盖层以物性封闭为主,同时还存在烃浓度封闭;盐湖地区圈闭落实可靠,储盖组合、时空配置条件较好,生物气通过垂向和侧向运移在背斜圈闭内形成油气聚集成藏;通过对气钾1井的评价认为气钾1井位于构造低处且狮子沟组源岩条件不足是造成其钻探不显油气的部分原因。

蔡来星[6](2015)在《松南中央坳陷扶余油层致密砂岩油藏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优质源岩控藏理论和“储层甜点”找油思想的指导下,以优质源岩和优质储层的评价标准为基础,依托于生烃热模拟实验、恒速压汞实验、致密储层突破压力实验和油气充注实验等,开展典型致密砂岩油藏解剖,系统总结了松南中央坳陷区泉四段致密油的分布规律,剖析了不同类型致密砂岩油成藏的主控因素,建立坳陷型湖盆上生下储式致密砂岩油藏成藏模式。通过地球化学资料和生烃热模拟实验,由源岩排烃角度入手,从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等不同方面,建立源岩评价标准。研究表明,松南中央坳陷区青一段源岩可分为“优质源岩”、“有效源岩和“无效源岩”三类,其中,TOC>2%、Ro>0.9%的暗色泥岩为优质源岩,排烃量达到150200×104吨/Km2,主要发育在长岭凹陷北部,红岗阶地东部斜坡区和华子井阶地、扶新隆起带西部斜坡区的青一段下段;而0.8%<TOC<2.0%、0.8%<Ro<0.9%的暗色泥岩为有效源岩,排烃量为50100×104吨/Km2,主要发育在长岭凹陷中部和红岗阶地;TOC<0.8%,Ro<0.8%的暗色泥岩为无效源岩,基本不具备生、排烃特征。并进一步指出,在距今80Ma年的嫩江组沉积时期,青一段泥岩埋深达到1000m,此时,有机质进入成熟阶段开始大量生烃;当埋深增加到2000m时进入生烃高峰,且伴有干酪根生气;当埋深达到2000m2500m范围内时,源岩累计最大生烃量不再增加,此时对应成熟阶段晚期。综合利用储层物性资料、铸体薄片资料、常规压汞资料、恒速压汞资料和扫描电镜资料,由孔喉结构角度出发开展致密砂岩储层评价,其中,I类致密储层10%<Φ≤12%,0.1mD<K≤1mD,喉道半径处于0.350.8μm,排驱压力处于0.31.5MPa范围,孔喉半径峰值处于0.160.63μm;II类致密储层7%<Φ≤10%,0.05mD<K≤0.1mD,喉道半径处于0.320.35μm,排驱压力处于1.52.5MPa范围,孔喉半径峰值处于0.0250.16μm;而在Φ<7%,K<0.05mD的III类储层中,油气充注的难度明显增大,多为无效储层。基于致密储层突破压力实验和油气充注实验,明确青一段超压是油气运移的动力,而喉道半径才是制约石油能否充注致密储层成藏的关键。通过总结工区内泉四段致密砂岩油藏分布规律,剖析其与源岩品质、超压特征、储层质量以及疏导体系的关系,认为成藏主控因素可以总结为:“优质源岩分布范围控制致密油藏展布格局;异常高压发育特征控制致密油藏范围及油气下排深度;优质储层控制致密油富集程度;源储沟通控制下部砂组含油性”共4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坳陷湖盆上生下储式致密砂岩存在“凹陷区源内直排倒灌成藏”和“斜坡区源边反转断层遮挡成藏”两种成藏模式。

于淼[7](2015)在《CO2驱油后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 ——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文中指出通过偏光显微镜观察、扫描电镜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Qemscan矿物定量分析、定量颗粒荧光分析、碳氧同位素分析、流体包裹体观察及测温分析、水溶液离子分析和原油色谱分析等技术方法对松辽盆地南部华子井阶地CO2-原油共存的油气藏特征进行分析,并应用岩芯驱替装置进行了地层条件下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实验研究,揭示了CO2充注驱油后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机理,并对油藏中砂岩CO2矿物捕获的安全性和潜力进行了评估。研究表明,幔源CO2与原油共存油气藏的储层岩石类型为含片钠铝石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其特征自生矿物为片钠铝石,并记录了油气与CO2气的先后充注事件。在低含油饱和度砂岩储层中,含CO2流体仍然是造成溶解-沉淀地球化学行为的活跃性流体,主要表现为,长石和方解石等的溶蚀、溶解和高岭石和未知“固相”物质的沉淀。油的存在可通过降低单位体积矿物暴露于水溶液的表面积,进一步降低矿物的溶蚀速率。矿物暴露表面积主要受控于矿物的润湿性和含量以及流体中的含油饱和度,其中矿物的润湿性可导致水溶液与矿物间发生了选择性溶蚀。幔源CO2充注到油藏,会导致原油密度和沥青含量等物理化学性质的降低和地层水的矿化度、K++Na+和HCO3-浓度的增高。在注CO2提高采收率(CO2EOR)过程中残留在油层中的CO2仍有可能以“矿物圈闭”机制实现CO2的一定程度的永久封存。证据主要为,片钠铝石中赋存的原生烃类包裹体。华子井阶地泉四段天然CO2在油层中矿物捕获总量为54.3kg/m3,在非含油层中的矿物捕获总量为85.35kg/m3(高于油层36.4%)。

孙慧翠[8](2014)在《德惠断陷火山岭组天然气分布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成藏的地质背景出发,全面并系统的研究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的成藏条件。即:生烃条件、储层条件、盖层条件、圈闭条件。从而对天然气成藏模式和典型气藏的解剖进行分析,确定了天然气分布规律。通过对岩心、测井、地震、储层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对此区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相、储层、气藏分布规律、控制因素、成藏类型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能够影响天然气成藏分布的几个重要地质因素包括:成熟烃源岩分布控制天然气运移范围及方式,分流河道砂体的展布控制优质储层空间分布,断裂对天然气的疏导遮挡作用;继承性的鼻状构造是天然气运移优势指向;古构造对天然气聚集的控制作用;层序内部结构、坡折带、超压带对天然气成藏的影响作用。松辽盆地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在平面上天然气藏受控于深部断陷,已经发现的天然气藏皆处于断陷之中,断裂发育带有利于天然气运聚成藏:长期发育的构造及古隆起是天然气运移的风向标;后期反转活动有利于天然气成藏。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纵向分布规律是断陷控制有机气源,基底断裂控制深源气源,NW和NE向基底断裂控制火山岩储层,断裂和不整合面控制天然气运移。深层天然气平面分布规律是呈半环状分布,且集中分布在西北部。本论文通过大量研究使德惠断陷钻井的分层和地震是否统一这一问题得到解决,并成功建立了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地层格架、确定了天然气分布规律,为德惠断陷火石岭组天然气勘探目标做了预测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董晶[9](2012)在《中国大中型气田盖层品质及聚气特征》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相继发现克拉2、苏里格、普光等大气藏,对天然气勘探开发认识的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现在发现大中型气藏已经超过了几百个,这些气藏的形成离不开盖层对其储层的封闭保存作用。对于我国现在发现的大中型进行统计研究发现,依据其储量丰度的不同,可以分为高中低丰度的气藏。根据对这些不同储量丰度的气藏进行统计研究发现,这些气藏不仅在生、储方面有一定的差异性,其封盖的条件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通过现有的资料和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总结高中低丰度气藏的盖层分布层位、性质、分布规律以及不同丰度气藏盖层发育的模式;不同丰度气藏盖层微观封闭性的区别。得出高丰度气田具有成藏时期晚,盖层形成时代晚,盖层较厚,分布较广,岩性塑性较强,具有排替压力大等特点;而低丰度气藏有所区别,具有局部盖层以及气藏之间的分隔层较为发育,盖层所具有排替压力较低等特点。通过油气钻探和地震资料,结合断裂对盖层影响极其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总结其出对形成不同丰度气藏所起到的作用为:高丰度气藏发育断层,利于油气运聚成藏,但断层消失于盖层段或发生泥岩涂抹具有封闭作用;而低丰度气藏不发育断裂,仅发育的少量的断裂、裂缝则可增加油气的疏导能力而使其大面积成藏。总结了两种成藏模式即:局部盖层阻滞区域性盖层总控大面积低效聚气低丰度气藏模式,区域性盖层大规模高效聚气高丰度气藏模式

黄玉龙[10](2010)在《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有效储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火山岩油气藏在全球范围内已逐渐成为勘探的重要新领域和油气储量的增长点。火山岩松辽盆地深层火山岩气藏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徐家围子断陷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气藏目前已步入精细开发阶段,在井位优选、储量计算和射孔压裂层位筛选过程中,需要建立定量化的储层分类评价标准,为其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本论文从火山岩岩性、岩相、旋回和火山机构等方面,综合地质、测井和地震方法,对火山岩储层进行综合描述。以产能指标确定储层类别,对不同类别的储层进行了分类描述,总结了各类储层特征、控制因素和分布规律。在储层实例解剖和储层定量表征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了火山岩有效储层的成因机制、识别标志和分布规律。对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和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评价。在以产能指标确定储层类别的基础上,对各类储层进行聚类分析,确定了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建立了不同类别储层分类评价参数的界限标准和分布范围。最终,对XD和AW两个重要储量区块进行有效储层实例解剖,通过地质—地震综合对有效储层进行了识别预测。通过开展本次研究,总结出一套针对低渗透性、非均质性强、岩性复杂的火山岩气藏有效储层定性描述、定量表征、分类评价和识别预测的理论与技术方法。

二、徐家围子断陷CO_2气毛细管封闭特征及其对成藏的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徐家围子断陷CO_2气毛细管封闭特征及其对成藏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1)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致密砂岩储层差异成岩作用与复杂气水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致密砂岩储层
        1.2.2 复杂气、水分布
        1.2.3 成岩作用
        1.2.4 天环北段储层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天环北段地质概况
        1.3.1 天环北段位置
        1.3.2 地层发育情况
        1.3.3 沉积相及砂体展布情况
    1.4 研究思路、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及创新点
        1.5.1 完成的工作量
        1.5.2 取得的主要进展
第二章 复杂气、水分布与解剖区选择
    2.1 地层水特征
        2.1.1 地层水类型和矿化度
        2.1.2 地层水化学特征
    2.2 天环北段复杂气、水分布特征
    2.3 解剖区选择与解剖区气、水分布特征
        2.3.1 解剖区位置及选择原则
        2.3.2 S176井区主要特征
        2.3.3 L57井区主要特征
        2.3.4 S307井区主要特征
        2.3.5 三区域气、水分布特征差异性
第三章 储层基本特征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类型及碎屑组分
        3.1.2 填隙物特征
        3.1.3 碎屑结构
    3.2 物性特征
        3.2.1 天环北段物性特征
        3.2.2 解剖区物性特征对比
    3.3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
        3.3.1 微观孔隙类型及孔喉特征
        3.3.2 储层流体渗流特征
    3.4 储层非均质性
        3.4.1 层内非均质性
        3.4.2 储层非均质性主控因素分析
    3.5 储层综合评价
第四章 差异成岩作用
    4.1 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
        4.1.1 压实作用
        4.1.2 胶结作用
        4.1.3 交代作用
        4.1.4 溶蚀作用
    4.2 成岩流体
        4.2.1 流体包裹体
        4.2.2 碳酸盐胶结物碳、氧同位素
        4.2.3 成岩流体分析
    4.3 成岩阶段划分与成岩序列
    4.4 三个解剖区间的成岩作用差异性
        4.4.1 S176井区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4.4.2 L57井区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4.4.3 S307井区成岩作用
        4.4.4 三解剖区间的差异性成岩对比
    4.5 气层、水层间的成岩作用差异性
第五章 差异成岩作用对储层气、水分布的影响
    5.1 差异成岩作用导致的储层差异性分析
        5.1.1 差异成岩序列类型划分
        5.1.2 基于差异成岩划分的储层类型
    5.2 气、水分布类型
        5.2.1 地层水赋存状态
        5.2.2 气、水分布的类型
    5.3 差异成岩作用对气、水分布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一中亚段泥岩盖层封闭能力综合定量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0.1 目的及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2.1 相关理论研究现状
        0.2.2 研究区勘探现状
    0.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0.3.1 研究内容
        0.3.2 技术路线
    0.4 主要完成的工作量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1.1 构造及演化特征
        1.1.1 构造单元划分
        1.1.2 构造演化特征
    1.2 地层及沉积特征
    1.3 源储特征
        1.3.1 烃源岩特征
        1.3.2 储层特征
第二章 盖层发育及被断裂破坏特征
    2.1 盖层发育及分布特征
        2.1.1 单井盖层发育特征
        2.1.2 联井剖面盖层发育特征
        2.1.3 沙一中亚段盖层分布特征
    2.2 盖层内断裂发育及分布特征
        2.2.1 断裂几何发育特征
        2.2.2 断裂活动时期确定
        2.2.3 断裂系统划分及油源断裂厘定
    2.3 盖层被断裂破坏特征
        2.3.1 断裂对盖层的破坏作用
        2.3.2 断裂对盖层破坏程度的定量表征方法
        2.3.3 盖层被断裂破坏程度分布特征
第三章 盖层微观封闭特征
    3.1 盖层排替压力测试及其预测方法建立
        3.1.1 盖层排替压力测试
        3.1.2 盖层排替压力预测方法
    3.2 盖层排替压力及其分布特征
第四章 储层剩余压力特征
    4.1 储层剩余压力预测方法
        4.1.1 压力系数
        4.1.2 储层剩余压力预测方法
    4.2 储层剩余压力分布特征
第五章 盖层封闭能力综合评价
    5.1 盖层封闭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5.2 盖层封闭能力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 盖层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6.1 油气主要分布在盖层封闭能力综合定量评价指标为-0.02~0的区域内
    6.2 沙一中亚段区域性泥岩盖层在时间上有效的封盖油气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致谢

(3)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常规-致密砂岩储层成因机制及油藏差异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砂岩储层成岩作用研究现状
        1.2.2 低渗-致密储层质量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1.2.3 油气差异富集主控因素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地质概况与勘探开发现状
    1.4 存在的问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1.4.1 目前存在的问题
        1.4.2 主要研究内容
    1.5 论文采用的技术路线
    1.6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
    2.1 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2.1.1 三级层序界面类型及特征
        2.1.2 体系域界面类型及特征
        2.1.3 准层序组和准层序界面特征
    2.2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2.2.1 单井层序地层划分
        2.2.2 连井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2.3 沉积特征研究
        2.3.1 区域沉积背景及古物源特征
        2.3.2 泥岩颜色及沉积环境
        2.3.3 砂岩粒度特征
        2.3.4 沉积构造特征
    2.4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2.4.1 沉积微相划分
        2.4.2 单井相、连井相分析
    2.5 沉积相展布特征
        2.5.1 密井网区沉积微相精细解剖
        2.5.2 砂体分布规律研究
        2.5.3 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研究
    2.6 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演化规律
第三章 常规-致密砂岩储层特征
    3.1 岩石学特征
        3.1.1 岩石组分特征
        3.1.2 填隙物特征
        3.1.3 岩石结构特征
    3.2 储集空间类型及孔隙结构特征
        3.2.1 储集空间类型及特征
        3.2.2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3.3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质量差异性特征
        3.3.1 不同构造区带储层质量差异特征
        3.3.2 层序格架内不同体系域、不同沉积微相储层质量差异特征
    3.4 储层成岩作用
        3.4.1 主要成岩事件
        3.4.2 成岩物质来源
        3.4.3 成岩共生序列
第四章 常规-致密砂岩储层质量差异性成因机制
    4.1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质量控制因素
        4.1.1 层序格架约束下的沉积相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4.1.2 层序格架和沉积微相格架内的成岩作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4.1.3 构造活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4.1.4 CO_2充注对储层质量的影响
    4.2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物性演化
    4.3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低渗-致密化机理及差异性成因机制
        4.3.1 沉积体系和盆地区域构造背景决定储层低渗-致密化趋势
        4.3.2 构造活动、层序、沉积、成岩及CO_2充注共同决定储层低渗-致密差异演化进程
第五章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石油差异富集特征及主控因素
    5.1 研究区扶余油层石油成藏基本条件分析
        5.1.1 烃源岩条件分析
        5.1.2 断裂密集带展布特征
        5.1.3 异常压力分布特征
        5.1.4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储层致密史与油气充注史
    5.2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石油不均一分布及差异富集特征
        5.2.1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不均一分布特征
        5.2.2 致密油藏区石油差异富集特征
        5.2.3 常规油藏区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特征
    5.3 常规-致密砂岩油藏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主控因素
        5.3.1 构造活动、有效烃源岩分布和储层质量差异控制常规-致密油藏宏观有序分布
        5.3.2 致密油藏区石油差异富集主控因素
        5.3.3 构造背景及断砂匹配关系控制常规油藏区石油差异分布及富集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北非F盆地中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油气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1.2.2 成藏条件评价及其控藏机理研究现状
    1.3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1.4 研究区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构造及沉积演化史
    2.3 盆地构造和地层发育特征
        2.3.1 盆地构造特征
        2.3.2 地层发育情况
第三章 成藏条件评价
    3.1 烃源岩评价
        3.1.1 烃源岩岩性及分布
        3.1.2 烃源岩地化特征
        3.1.3 烃源岩综合评价
    3.2 储层评价
        3.2.1 储层岩性及分布
        3.2.2 储集空间类型
        3.2.3 储层物性分析
    3.3 盖层评价
        3.3.1 区域性盖层
        3.3.2 局部盖层
    3.4 储盖组合及圈闭类型
        3.4.1 储盖组合
        3.4.2 圈闭/油气藏类型
    3.5 输导体系评价
        3.5.1 断层输导体系
        3.5.2 砂体输导体系
        3.5.3 不整合面输导体系
        3.5.4 输导体系评价
    3.6 含油气系统事件分析
第四章 成藏主控因素与成藏模式
    4.1 油气分布规律
        4.1.1 油气平面分布规律
        4.1.2 油气垂向分布规律
    4.2 典型油藏解剖及失利井分析
        4.2.1 典型油藏解剖
        4.2.2 失利井分析
    4.3 成藏主控因素
        4.3.1 主力烃源岩的演化和成熟度控制油气分布
        4.3.2 有效圈闭控制成藏规模
        4.3.3 断层控制油气运移与聚集
        4.3.4 储层物性和分布控制油气的富集高产
        4.3.5 区域盖层和局部盖层控制油分布
    4.4 成藏模式
        4.4.1 “内源-砂体输导-短距离侧向运移”成藏模式
        4.4.2 “外源-断裂输导-垂向运移”成藏模式
    4.5 有利区预测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5)柴达木盆地气钾1井烃源岩及盖层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来源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2.1 区域地质概况
    2.2 区域构造以及构造单元
        2.2.1 区域构造背景
        2.2.2 盆地构造单元划分
    2.3 勘探历程及区域层序地层
        2.3.1 柴达木盆地油勘探历程及区域层序地层
        2.3.2 三湖坳陷沉积地层
第3章 气钾1井烃源岩评价
    3.1 气钾1井地层划分及烃源岩分布特征
        3.1.1 气钾1 井地层划分
        3.1.2 烃源岩分布特征
    3.2 有机质丰度评价
        3.2.1 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
        3.2.2 有机质丰度评价
    3.3 有机质类型评价
        3.3.1 干酪根镜检
        3.3.2 岩石热解分析
        3.3.3 干酪根的碳同位素
    3.4 有机质成熟度评价
        3.4.1 镜质体反射率确定成熟度
        3.4.2 岩石热解参数判别有机质成熟度
    3.5 烃源岩生烃能力评价
        3.5.1 甲烷模拟生烃实验
        3.5.2 烃源岩生烃潜力
第4章 气钾1井盖层评价
    4.1 宏观封闭特征
        4.1.1 盖层发育及分布
        4.1.2 盖层封闭机理
    4.2 微观封闭特征
    4.3 盖层综合评价
第5章 盐湖地区成藏模式
    5.1 成藏条件
    5.2 成藏模式及钻探未见油气原因分析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松南中央坳陷扶余油层致密砂岩油藏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依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3.1 优质源岩控藏作用及其评价标准
        1.3.2 致密储层评价标准
        1.3.3 上生下储式致密油成藏机理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工作量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第二章 地质概况
    2.1 地理位置及构造区划
    2.2 盆地构造演化
    2.3 地层发育特征
    2.4 研究区概况
第三章 优质源岩分布规律及生、排烃特征研究
    3.1 烃源岩定性评价
        3.1.1 烃源岩空间展布特征
        3.1.2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
    3.2 烃源岩评价标准的建立
        3.2.1 有机质丰度评价标准
        3.2.2 有机质类型评价标准
        3.2.3 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标准
    3.3 优质源岩分布规律
        3.3.1 ΔlogR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3.3.2 优质源岩空间分布规律
    3.4 烃源岩生、排烃特征研究
        3.4.1 生烃热模拟实验
        3.4.2 烃源岩生烃定量评价
        3.4.3 烃源岩排烃定量评价
第四章 致密储层主控因素及其评价标准的建立
    4.1 储层特征研究
        4.1.1 砂体展布特征
        4.1.2 储层岩石学特征
        4.1.3 储层物性特征
        4.1.4 储集空间特征
        4.1.5 储层孔喉结构特征
        4.1.6 储层成岩作用特征
        4.1.7 储层成岩演化序列
    4.2 致密储层主控因素剖析
        4.2.1 沉积母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4.2.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4.2.3 构造作用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4.3 致密储层评价标准的建立
        4.3.1 常规压汞参数表征储层标准
        4.3.2 物性参数表征储层标准
        4.3.3 恒速压汞参数表征储层下限
    4.4 储层“甜点”预测
        4.4.1 测井模型的建立
        4.4.2 储层“甜点”分布特征
第五章 致密油运聚特征及成藏期次研究
    5.1 致密油充注实验及特征分析
        5.1.1 致密储层突破压力实验
        5.1.2 致密油充注实验
    5.2 致密油成藏期次及类型划分
        5.2.1 流体包裹体发育丰度及赋存特征
        5.2.2 致密油成藏期次分析
        5.2.3 致密油成藏类型划分
第六章 致密油藏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
    6.1 致密油藏富集规律
    6.2 成藏主控因素剖析
        6.2.1 优质源岩分布范围控制致密油藏分布格局
        6.2.2 异常高压发育特征控制致密油藏范围及下排深度
        6.2.3 优质储层控制致密油富集程度
        6.2.4 源储沟通控制下部砂组含油性
    6.3 致密油成藏模式
        6.3.1 凹陷区源内直排倒灌成藏模式
        6.3.2 斜坡区源边反转断层遮挡成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在读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7)CO2驱油后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 ——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论文依托项目
    2 研究目的、意义及拟解决科学问题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幔源 CO_2驱油后的特征
        3.2 CO_2—油—水—岩石相互作用的地球化学行为
        3.3 CO_2驱油后的固碳潜力
    4 主要研究内容
    5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6 完成的工作量与取得的创新性认识
第1章 地质背景
    1.1 地理位置
    1.2 地层
        1.2.1 侏罗系
        1.2.2 白垩系
        1.2.3 新近系(N)
        1.2.4 第四系(Q)
    1.3 构造演化
        1.3.1 伸展断陷阶段
        1.3.2 坳陷阶段
        1.3.3 构造反转阶段
        1.3.4 新生代断坳阶段
    1.4 油气地质特征
        1.4.1 烃源岩特征
        1.4.2 储集层岩石学特征
        1.4.3 盖层特征
    1.5 CO_2气分布特征
        1.5.1 CO_2成因
        1.5.2 幔源 CO_2分布
第2章 岩石学特征
    2.1 骨架碎屑成分
    2.2 成岩作用特征及成岩共生序列
        2.2.1 自生矿物/填隙物特征
        2.2.2 溶蚀、溶解作用
        2.2.3 成岩共生序列
    小结
第3章 幔源 CO_2与油气充注的时序关系
    3.1 油气充注时间
        3.1.1 流体包裹体证据
        3.1.2 伊利石 K-Ar 测年证据
    3.2 幔源 CO_2充注时间
        3.2.1 与 CO_2充注有关碳酸盐对 CO_2充注的制约
        3.2.2 、火山活动对 CO2充注的约束
        3.2.3 构造活动对 CO2充注的约束
    3.3 幔源 CO_2与油气充注的时序的讨论
    小结
第4章 CO_2驱油后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实验
    4.1 实验样品及设备
        4.1.1 实验样品特征
        4.1.2 实验装置和运行
    4.2 实验过程监测及分析方法
        4.2.1 实验过程监测
        4.2.2 样品分析方法
    4.3 实验结果
        4.3.1 产出液化学成分变化
        4.3.2 矿物成分变化
        4.3.3 孔隙度/渗透率变化
        4.3.4 矿物饱和度指数
        4.3.5 油组分变化
    4.4 讨论
        4.4.1 CO_2-原油-盐水-岩石相互作用
        4.4.2 矿物的溶解速率
        4.4.3 矿物的溶解速率孔隙度/渗透率变化
    小结
第5章 幔源 CO_2驱油特征
    5.1 CO_2的物理化学性质
    5.2 幔源 CO_2充注驱油后的流体特征
        5.2.1 CO_2含量分布
        5.2.2 CO_2充注后的原油特征
        5.2.3 CO_2充注后的地层水特征
    5.3 幔源 CO_2充注驱油后的岩石学特征
        5.3.1 在含油流体中片钠铝石沉淀的可能性
        5.3.2 片钠铝石含量与含油量关系
    小结
第6章 CO_2驱油后的矿物捕获量
    6.1 CO_2的地质封存机制
    6.2 CO_2的矿物捕获量
        6.2.1 CO_2的矿物捕获量计算方式
        6.2.2 油藏中 CO_2矿物捕获量
        6.2.3 CO_2矿物捕获量的控制因素
    6.3 数值模拟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
图版符号说明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全国性学术会议
致谢

(8)德惠断陷火山岭组天然气分布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研究目的及意义
    0.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3 研究内容及思路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思路
第一章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1.1 研究区地理位置
    1.2 构造演化特征
    1.3 地层概况
        1.3.1 火石岭组(J_3hs)
        1.3.2 沙河子组(K_1sh)
        1.3.3 营城组(K_1yc)
    1.4 沉积特征
        1.4.1 火石岭组沉积相特征
        1.4.2 沙河子组沉积相特征
        1.4.3 营城组沉积相特征
    1.5 火山岩岩相特征
第二章 天然气成藏条件
    2.1 烃源岩的条件分布
        2.1.1 烃源岩的展布特征
        2.1.2 烃源岩的地化特征
    2.2 储层条件
        2.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2.2.2 储集空间类型
        2.2.3 储层物性特征
        2.2.4 有利储层分布
    2.3 盖层条件
        2.3.1 德惠断陷盖层分布特征
        2.3.2 盖层评价
    2.4 圈闭条件分析与评价
        2.4.1 圈闭条件
        2.4.2 平面分布
        2.4.3 圈闭评价
第三章 典型气藏解剖及天然气分布规律
    3.1 典型气藏解剖
        3.1.2 华家构造带气藏解剖
        3.1.3 合隆构造带气藏解剖
    3.2 火石岭组气藏类型及天然气分布规律
        3.2.1 岩性气藏
        3.2.2 构造气藏
        3.2.3 构造—岩性气藏
        3.2.4 岩性—构造气藏
        3.2.5 平面分布规律
        3.2.6 纵向分布规律
第四章 天然气主控因素及成藏模式
    4.1 主控因素分析
        4.1.1 气源岩分布区控制着天然气的平面分布
        4.1.2 火山机构控制着气藏的有利发育区
        4.1.3 火山岩岩性与岩相控制着储层的发育状况
    4.2 天然气成藏过程及模式
        4.2.1 天然气成藏史
        4.2.2 天然气成藏模式
第五章 有利区带预测
    5.1 有利区带预测原则
    5.2 有利区带预测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9)中国大中型气田盖层品质及聚气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前言
    0.1 选题来源及目的、意义
    0.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0.2.1 盖层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0.2.2 大中型气田概念、划分标准
    0.3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0.3.1 技术路线图
        0.3.2 完成的工作量
第一章 大中型气田高、低丰度气藏成藏特征的差异
    1.1 不同储量丰度气藏成藏特征及分布规律
        1.1.1 气藏的构造演化对气藏的控制作用
        1.1.2 气藏的类型对不同丰度气藏的控制作用
        1.1.3 储层物性对不同丰度气藏的控制作用
        1.1.4 气水分布对不同丰度气藏的控制作用
    1.2 不同储量丰度气藏的成藏时期
第二章 不同储量丰度气田盖层发育特征及封闭能力
    2.1 高、低丰度气田盖层发育的宏观特征
        2.1.1 气藏时代、盖层层位及性质
        2.1.2 盖层的发育特征
        2.1.3 盖层的分布及发育模式
    2.2 盖层微观封闭机理及能力
        2.2.1 不同岩性盖层物性特征及封闭能力
        2.2.2 大中型气藏储层、盖层压力特征及水力封闭特征
        2.2.3 盖层扩散作用及烃浓度封闭特征
第三章 断裂在盖层段变形机理及封气作用
    3.1 盖层成岩演化阶段及断裂变形特征
    3.2 断裂垂向封闭能力及与天然气保存
    3.3 断裂和盖层耦合关系及封气作用
第四章 盖层封气模式及聚气特征
    4.1 局部盖层阻滞区域性盖层总控大面积低效聚气低丰度气藏模式
    4.2 区域性盖层控制大规模高效聚气高丰度气藏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详细摘要

(10)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有效储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基础、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基础
        1.1.2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国内外火山岩油气藏分布
        1.2.2 国内火山岩油气藏勘探历程和储层特点
        1.2.3 储层表征
        1.2.4 火山岩储层特征和控制因素
        1.2.5 火山岩储层识别和评价理论与技术
    1.3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论文创新点
    1.4 实物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断陷期地层发育特征
    2.2 徐家围子断陷断裂发育特征与断陷构造格局
    2.3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分布特征
        2.3.1 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岩石特征
        2.3.2 火山岩喷发旋回发育特征
        2.3.3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古火山机构平面分布
第3章 火山岩储层地质-地球物理表征
    3.1 火山岩储层岩性识别
        3.1.1 火山岩储层岩性分类与定名原则
        3.1.2 火山岩岩性的测井识别
    3.2 火山岩储层的岩相和相序
        3.2.1 火山岩岩相内涵和分类
        3.2.2 特殊火山岩结构、构造对火山岩岩相研究的指相意义
        3.2.3 火山岩相的就位型式和空间分布
        3.2.4 火山岩相的相序和相模式
    3.3 火山岩地层格架
        3.3.1 火山喷发旋回内涵及其划分目的
        3.3.2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喷发旋回标准序列
        3.3.3 旋回界面的性质、类型及其识别特征
        3.3.4 火山喷发旋回划分和联井对比
        3.3.5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喷发旋回的演化过程
    3.4 火山机构类型、特征与规模
        3.4.1 火山机构定义及其内涵
        3.4.2 营城组埋藏古火山机构类型及其鉴别标志
        3.4.3 火山机构岩相模式
        3.4.4 火山机构的空间组合形式
        3.4.5 火山喷发旋回与火山机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第4章 火山岩储集空间和成岩作用
    4.1 火山岩储集空间类型、特征及成因
        4.1.1 原生储集空间类型、特征与分布
        4.1.2 次生储集空间类型、特征与分布
        4.1.3 宏观孔洞与微观孔隙
    4.2 火山岩储层的成岩作用
        4.2.1 早期成岩作用
        4.2.2 晚期成岩作用
第5章 有效储层特征和典型火山岩储层解剖
    5.1 有效储层特征及其表征方法
        5.1.1 有效储层定义和内涵
        5.1.2 有效储层研究现状
        5.1.3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确定方法
        5.1.4 有效储层物性下限的影响因素
    5.2 松辽盆地火山岩有效储层基本特征
        5.2.1 火山岩有效储层基本特征
        5.2.2 火山岩有效储层研究中存在问题
    5.3 火山岩储层实例解剖
        5.3.1 玄武岩储层实例解剖
        5.3.2 粗面岩储层实例解剖
        5.3.3 流纹岩储层实例解剖
        5.3.4 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储层实例解剖
第6章 火山岩有效储层定量表征和分类评价
    6.1 火山岩储层物性特征
        6.1.1 不同类型火山岩的孔隙度和渗透率对比
        6.1.2 孔隙度和渗透率的相关性
        6.1.3 孔隙度和密度的相关性
    6.2 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特征
        6.2.1 储层非均质性的概念
        6.2.2 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的影响因素
        6.2.3 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分类
        6.2.4 火山岩储层非均质性定量评价
    6.3 火山岩储层孔隙结构参数的定量表征
        6.3.1 孔隙结构参数类型及其含义
        6.3.2 孔喉分类标准
        6.3.3 徐家围子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孔喉分布特征
        6.3.4 孔喉分布类型及其特征
    6.4 火山岩有效储层的物性下限和有效厚度
        6.4.1 物性下限的确定
        6.4.2 有效厚度
        6.4.3 孔喉半径下限
    6.5 火山岩储层分类评价
        6.5.1 火山岩储层现有分类评价标准
        6.5.2 松辽盆地营城组火山岩储层分类评价
第7章 火山岩有效储层识别与预测
    7.1 火山岩有效储层的地质标志
        7.1.1 钠长石化作用对中基性岩有效储层的指示意义
        7.1.2 熔结程度控制熔结凝灰岩有效储层分布
        7.1.3 充填作用及其储层效应的矿物学标志
        7.1.4 火山机构中心储层改造作用—隐爆角砾岩化
    7.2 火山岩有效储层的测井识别标志
        7.2.1 熔结流动单元气孔分带性的测井识别
        7.2.2 熔结凝灰岩熔结分带的测井识别
    7.3 火山岩有效储层的地震识别
        7.3.1 火山机构相带的地震识别
        7.3.2 火山岩相的地震识别
        7.3.3 火山岩有效储层的地震属性
        7.3.4 火山岩储层地质—地震综合识别与预测
第8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图版Ⅰ
图版Ⅱ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徐家围子断陷CO_2气毛细管封闭特征及其对成藏的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天环北段致密砂岩储层差异成岩作用与复杂气水分布[D]. 郑登艳. 西北大学, 2021(12)
  • [2]歧口凹陷板桥—滨海地区沙一中亚段泥岩盖层封闭能力综合定量评价[D]. 张雅文.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松辽盆地南部扶余油层常规-致密砂岩储层成因机制及油藏差异特征研究[D]. 曹铮.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
  • [4]北非F盆地中生界油气成藏条件及主控因素研究[D]. 高文龙.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9(09)
  • [5]柴达木盆地气钾1井烃源岩及盖层综合评价[D]. 高全芳.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6(04)
  • [6]松南中央坳陷扶余油层致密砂岩油藏富集规律及主控因素研究[D]. 蔡来星. 东北石油大学, 2015
  • [7]CO2驱油后的流体—岩石相互作用研究 ——以松辽盆地南部为例[D]. 于淼. 吉林大学, 2015(08)
  • [8]德惠断陷火山岭组天然气分布规律研究[D]. 孙慧翠. 东北石油大学, 2014(02)
  • [9]中国大中型气田盖层品质及聚气特征[D]. 董晶.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1)
  • [10]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岩有效储层研究[D]. 黄玉龙. 吉林大学, 2010(05)

标签:;  ;  ;  

徐家围子断陷CO_2气毛管封闭特征及其对成藏的控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