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植被与特征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植被与特征

一、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及其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张兴航,张百平,王晶,余付勤,赵超,姚永慧[1](2021)在《中国南北过渡带东段样带植被序列与气候分界问题》文中研究指明国家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南北过渡带综合科学考察"将秦岭—大巴山定义为中国南北过渡带的主体,秦巴山地植被南北变化研究,对于揭示中国南北过渡带地域结构的过渡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植物群落实地调查数据,本文将中国南北过渡带东段分为:东秦岭北麓(EQMN)、东秦岭南麓(EQMS)、东大巴山北麓(EBMN)和东大巴山南麓(EBMS)4个地理单元,从植物物种、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三个层面,对区域气候分界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植物种类层面,EQMN主要为北方植物,EQMS出现常绿树种且北方植物减少,东大巴山以喜湿喜热的南方植物为主。②群落结构层面,EQMN群系有4个(北方群系3个,南方群系0个,广布群系1个)、EQMS有6个(北方群系3个,南方群系1个,广布群系2个)、EBMN群系有4个(北方群系0个,南方群系2个,广布群系2个)、EBMS群系3个(北方群系0个,南方群系3个,广布群系0个),只有EQMS群系出现南北性质混合;③丰富度层面,随着纬度增加,科、属、种3个分类群物种多样性均减小,但南北方植物混合现象开始在EQMS出现。本文对植被变化序列的研究增加了对东秦巴山地南北分界线判断的科学性,东秦岭南麓更适合作为暖温带—北亚热带的分界线。

乔秀娟,姜庆虎,徐耀粘,李伟,江明喜[2](2021)在《湖北自然植被概况:植被研究历史、分布格局及其群落类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在文献研究和野外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从植被研究历史、植被类型组成和分布规律等方面,介绍了湖北省自然植被研究情况,并参考"《中国植被志》编研"拟定的分类系统,拟定了新的湖北省自然植被分类系统.湖北植被研究历史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标本采集和森林资源勘察阶段(20世纪70年代前)、全面调查和植被区划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和自然保护区调查阶段(21世纪初到2015年).湖北的自然植被可分为森林、灌丛、草本植被、沼泽和水生植被等4个植被型组,植被型组又可划分为15个植被型、72个群系组、232个群系,其分布存在明显的纬度、经度和垂直分布格局.建议湖北植被未来研究要以详实的样方资料为基础,加强灌丛和草地植被的调查研究,对植被进行定量分类和排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湖北植被志》的编研.

冯广[3](2020)在《鄂西南天然林群落木本植被多样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探究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成因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主题,这对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鄂西南地区是我国植被多样性的“热点”地区之一,也是华中主要的天然林分布区,这些森林在区域生物多样性维持与气候调节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关于鄂西南地区森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目前现有的了解仍然较为片面。湖北星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鄂西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天然林群落。本文以该保护区内的四个天然林群落为研究对象,共设置了79个固定样地,在分析群落物种组成、结构与环境特征的基础上,主要从物种、谱系和功能性状等不同的角度分析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当地的物种多样性维持机制,为有效开展保护区植被综合管理以及区域生多样性评估与保护提供参考。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在物种组成上,光叶水青冈(Fagus lucida)群落与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群落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群落有着很大差异,而川陕鹅耳枥(Carpinus fargesiana)群落为上述群落之间的过渡类型。川陕鹅耳枥群落、杉木群落、马尾松群落的优势种明显。光叶水青冈群落和马尾松群落的胸高断面积高于川陕鹅耳枥群落和杉木群落。杉木和马尾松群落立木径级的大小不齐性更强。杉木群落的林分密度低于其他三个群落。在样地数量或个体数量一定时,川陕鹅耳枥群落的物种数量最多,其次是光叶水青冈群落,而杉木群落最低。(2)在拟合物种多度格局上,对数级数模型比对数正态模型具有相对的拟合效果,这一优势在光叶水青冈群落中得以明显体现。光叶水青冈群落的稀疏化物种多度格局更倾向于服从对数级数分布。川陕鹅耳枥群落中,物种多度的标准差随土壤全磷含量和p H值升高而降低,Berger-Parker指数随土壤有效磷含量升高而升高。光叶水青冈群落中,环境因子对样地物种多度分布格局无显着影响。杉木群落中,样地物种多度的标准差随土壤全磷含量增加而降低,Berger-Parker指数和几何级数模型中的k值随土壤有效磷含量增加而上升。马尾松群落样地中,上述测度均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并随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增加而显着升高。(3)川陕鹅耳枥群落物种α多样性最高,杉木群落和马尾松群落其次,光叶水青冈群落最低。川陕鹅耳枥群落中,物种α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光叶水青冈群落中,物种α多样性在环境梯度上无显着变化。杉木群落中,物种α多样性随土壤有效磷含量升高而显着降低。马尾松群落中,物种α多样性均随海拔升高而显着升高,也随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的升高而显着降低。四个群落的物种β多样性无显着差异,均受到环境因素和空间因素的共同影响。空间因素对光叶水青冈群落物种β多样性格局的影响大于环境因素,而空间因素与环境因素对其他群落物种β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相似。光叶水青冈群落中,影响物种β多样性的环境因子为海拔和土壤有机质;川陕鹅耳枥群落中,影响物种β多样性的环境因子为海拔和p H值;马尾松群落中,影响物种β多样性的环境因子为海拔和土壤有效钾;杉木群落中,影响物种β多样性的环境因子为土壤全磷。(4)四个群落的谱系组成存在明显差别。川陕鹅耳枥群落的谱系α多样性显着高于其他群落。在川陕鹅耳枥群落中,随着土壤全磷含量和p H值梯度提高,谱系结构由聚集变为离散;随着海拔升高,谱系结构由离散变为聚集。在光叶水青冈群落中,随着坡度变陡、海拔提升,谱系结构由聚集变得离散,谱系多样性逐渐降低。在杉木群落中,随着海拔提升,谱系结构由离散变为聚集,谱系多样性升高;随着土壤全磷含量提升,谱系结构由聚集变为离散。在马尾松群落中,随着土壤全磷含量、有效磷含量和p H值升高,谱系结构由聚集变得离散;随着海拔提升,谱系结构由离散变为聚集。不同群落的谱系β多样性无显着差异,但是海拔对各群落的谱系β多样性均具有显着影响。(5)马尾松群落和杉木群落之间的性状特征无显着差异,它们的木材密度、比叶面积、叶片氮含量较其他群落来说更低,但叶片磷含量更高;光叶水青冈群落的木材密度与叶干物质含量高于川陕鹅耳枥群落,但叶片磷含量却低于后者。不同群落的功能α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但功能β多样性的差异不显着:川陕鹅耳枥群落的功能丰富度显着高于其他群落;光叶水青冈群落的功能离散度显着低于其他群落。相比零模型的模拟值,川陕鹅耳枥群落最明显的性状变异特征是叶片磷含量的加权方差较低,光叶水青冈群落的特征是叶片氮磷含量的加权方差较低,杉木群落和马尾松群落的特征是比叶面积的加权方差较高。环境因子对各个群落的功能特征均具有复杂的影响,其作用体现在很多方面;总的来说,坡度对川陕鹅耳枥群落和光叶水青冈群落的功能特征具有普遍影响,土壤全磷和海拔对杉木群落和马尾松群落的功能特征具有普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川陕鹅耳枥群落、光叶水青冈群落、杉木群落、马尾松群落的结构、物种组成、功能性状、亲缘关系均存在显着差异。川陕鹅耳枥群落的物种、谱系及功能α多样性高于其他群落。各个群落的物种多样性维持均受到中性过程与生态位过程的共同影响,但是两类过程的相对重要性因群落而异。在光叶水青冈群落中,中性过程的重要性明显高于生态位过程,而在其他群落中,两类过程的重要性相似。从物种、谱系与功能的角度综合来看,各个群落的多样性格局均受到海拔的显着影响。此外,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光叶水青冈群落和川陕鹅耳枥群落)的多样性格局还主要受坡度、土壤p H影响,针阔混交林群落(杉木群落和马尾松群落)的多样性格局主要还受土壤养分条件影响。

张橙[4](2019)在《全域旅游视角下汉中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业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16年,国家旅游局首次提出全域旅游概念,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及相关产业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随着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提出,全域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发展新时期的重要发展战略,是现代旅游发展的新方向,符合旅游发展规律和趋势,也是适应资源、服务、平台、管理和利益优化的必然趋势。汉中地处陕西省南部,地貌特点为“两山夹一川”,区域内多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处于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和国家南水北调中线调水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属于限制开发区。但汉中自然生态资源丰富,文化旅游资源突出,因此近年来,汉中市政府提出要把旅游业发展成为汉中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本文在全域旅游的理念下,采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汉中旅游资源进行系统研究,探讨全域旅游视角下汉中旅游资源开发新模式。首先,本文在总结全域旅游发展条件的基础上,从政策、旅游资源、基础配套设施和产业融合基础四个方面对汉中全域旅游发展进行条件分析。其次,本文实地考察了汉中地区的旅游资源点,通过与现行国标旅游资源分类体系进行对比,总结国标分类体系下存在的问题。根据旅游资源性质、特点及全域旅游的特点,重新构建旅游资源分类体系,从全域旅游的视角对旅游资源进行重新分类,将其划分为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产业旅游资源3大主类,12种亚类和32种基本类型,为旅游资源评价提供分类基础。然后,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选取了旅游资源资源价值、环境条件和旅游资源开发条件三个评价项目层指标,13个评价因子层指标,确定指标权重值,构建旅游资源定量评价体系,对汉中旅游资源进行分级评价,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评价基础。最后,从全域旅游的视角,根据旅游资源分布特点及地形地貌特点,将汉中旅游资源开发格局从空间上分为北部秦岭山地地区、南部巴山地区和中部盆地地区,根据分区结果,针对不同区块提出相应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并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提出旅游资源开发策略,为保证汉中全域旅游能够顺利发展,提出深化全域旅游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余俏[5](2019)在《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岸绿色空间涵盖维护河流生态特性的内侧河岸缓冲带和服务邻近城乡功能区的外侧河岸协调绿带,是山地城市重要的环境要素与特色景观载体,也是城乡建设焦点地带。因认知缺失,利益博弈,掠夺式资源利用和“一刀切”后退式河岸管控手段,诱发种种山地城市河岸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社会经济价值流失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和管控值得研究。生态优先与城乡全域空间资源管控背景下,论文希冀借鉴生态学与城乡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以保护与利用相融合为基点,探讨遵从河流自然特性并恰当植入城乡建设诉求的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与管控方法:在顺应河网内在生态特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发掘与平衡不同河区绿色空间的外在城乡服务功用价值,以此指导个案河段绿色空间的用地功能和空间设计,形成融合河岸自然生态特征与城乡建设诉求的分区差异化规划管控方法。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思路,构建适应河流空间等级(河网、河区、河段)和对接城乡规划编制层级(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形成河网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河段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的各级规划核心内容,以及适应性规划过程与管控途径。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力求内在保障河岸自身内部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外在尽量满足城乡社会建设发展的诉求。论文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与认知:(第一章)通过背景与相关规划综述研究,界定研究对象概念,结合山地城市背景特征明确三个空间层级的河岸现有问题和分析深层规划管控问题,确立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框架。(第二章)认知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内在空间等级及结构、生态要素及过程特性,认知其外在社会复合服务诉求和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并界定其典型复合功能。第二部分是规划应对思路:(第三章)在借鉴相关生态学理论和城乡生态规划理论并进行规划价值导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适应性规划思路: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级分区协调;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城乡区域—河网、中心城镇区—河区、街区场地—河段,并确立各层级的研究重点内容。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河流与人居空间关联分析,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动态循坏的规划与管控程序。第三部分是规划编制技术:结合重庆主城、南川、开州、眉山、桐柏等地的规划实践与案例分析,在城乡区域、中心城镇区、街区场地这三个空间层级建立了各自的规划问题、目标和任务。(第四章)在城乡区域层面,分析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发展的关联作用,进行城乡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并确立分区整体功能定位和目标策略,构建河网绿色空间内在生态支撑系统和外在复合服务系统。(第五章)在中心城镇区层面,分析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并设置分区纵向功能目标和建设复合空间体系,对河区关联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布局与控制。(第六章)在街区场地层面,分析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岸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并制定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在三个重点方面(生态雨洪管理、栖息地修复和绿道绿街设计)进行河段绿化场地空间设计,制定城乡分区典型设计导引。第四部分是管控实施建议:(第七章)建立协作与适应的管控途径,并与现有规划编制体系衔接,提出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杨启池[6](2019)在《鄂西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鄂西北处于湖北与河南、陕西、重庆等省市的交界地,秦岭-大巴山余脉东延其中,长江最大支流汉江流经整个地域。该区既是中国大的地理地势由第二向第三级阶梯的过渡区,也是川东-鄂西特有现象的主要部分区。本文以鄂西北地区的野人谷、五道峡、南河、漳河源、八卦山、堵河源、神农架和万朝山等8个自然保护区作为重点研究区域,对该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区系、空间尺度物种多样性及其随地形因子的分布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主要研究分析结果如下:(1)鄂西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该区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62种,隶属62科149属;其中蕨类1种植物,隶属1科1属;裸子16种植物,隶属4科12属;被子245种植物,隶属57科136属;分别占鄂西北地区维管束植物科、属、种数的27.56%、12.7%、6.68%。该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单种科、单种属数量多,其中单种科32科,占总科数的51.61%;单种属104属,占总属数的69.79%。该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区系科的地理成分分为8个类型和5个变型,并以温带分布和热带分布为主,分别占总科数的33.86%、32.27%;属的地理成分分为9个类型和6个变型,也以温带分布和热带分布为主,分别占总属数的38.2%、30.20%;草本类植物在鄂西北具主体地位,占比68.33%。这些地理分布区类型、生活型特征与研究区域由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基本特征相吻合。(2)鄂西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对研究数据采用阿尔伯特投影在以经度-纬度(longitude-latitude)的二维平面内,以东经110.6°,北纬31.2°为起点,每隔0.2个经纬度依次划分,以该区泛神农架区组成的大巴山脉和荆山山脉等重要山脉的走向,依次命名D1至D8。通过计算本区以经纬度划分空间尺度内物种丰富度,该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为D3、D4、D5,分别为168种、161种、142种。βR值最高的是D3和D4,为196.8;βR值最低的为D1和D8;D1和D3之间的βC值最高,为81.5,D1和D8之间的βC值最低,为8;D4和D5空间尺度上的种、属相似性系数均为最大。以相似性系数值进行聚类分析,所属鄂西北边缘地带的D1、D7、D8划归为一类;属鄂西北泛神农架地区的D2、D3、D4、D5、D6为一类。表明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地理阻隔对物种的分化与隔离具有明显的影响。(3)鄂西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分布研究根据珍稀濒危保护物种垂直海拔分布的上限和下限,以200m作为一个梯段间隔划分为13个海拔梯段。在这些梯段中物种数量表现出随着海拔上升先增多而后渐渐下降,种数最多出现在900~1500m区段,呈“凸”型的垂直分布特征。通过对临近梯段间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Jaccard相似性分析,在1100~1300m和1300~1500m梯段内所分布的共同拥有的物种数最多,相似性最低值出现在2100~2300m和2300~2500m梯段。出现相相似性系数最低值的海拔段代表鄂西北地区植被类型垂直地带性分布相转变的一个过渡点。在阴坡、半阴坡上分布的珍稀濒危保护物种数在50种以上,多于在阳坡、半阳坡上的。受坡向的影响,辐射强度、温湿度、水分和土壤肥贫等要素空间分布异质性而形成各不相同的环境类型,因而影响着物种的空间分异。通过不同的坡度等级间相关性发现,坡度等级4与2、3、6、7、11间物种的相似性系数均很高,说明4(20-25°)这个坡度等级范围内所分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与其临近接的坡度范围的共同拥有的物种较多,在20-25°坡度等级内存在的物种数也是最多的。鄂西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以稀零或单株分布或以稀零及单株分布为主有188种,占总种数71.76%。在鄂西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与利用管理中,垂直海拔梯段2100~2500m、坡度20-25°和以稀零或单株分布或以稀零及单株分布为主的植物,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杨青林[7](2019)在《秦巴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与优化配置研究 ——以通江县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导致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镇空间分布和规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由此引发一系列土地生态问题,人地矛盾极为突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健康生活、城镇化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增加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成本。秦巴山区地处我国南北气候、生物区系的交汇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生态分界线和唯一的连接东西部的大尺度生态廊道,位于国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和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和国家重点特困扶贫开发区。同时,该区是我国地质灾害易发多发区,其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滑坡、泥石流、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同时随着人口急剧增长和高速的城镇化发展,人类加大了对土地资源的利用,区域土地资源矛盾和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给原本就脆弱的秦巴山区造成了极大的生态环境压力,已严重影响和阻碍了区域土地资源和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对调整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研究意义重大。虽然目前对于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的理论和方法已有一定研究和探索,但基于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研究仍比较欠缺。为此,本文以秦巴山区—国家级限制开发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通江县为研究原型,以遥感数据、地形地貌、气象数据、地质水文、土壤数据以及文本统计数据等为基础,开展通江县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地形梯度效应分析,进行土地利用景观模拟,构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并进行功能分区,实现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定量分析土地利用景观优化的空间分布情况,为通江县及秦巴山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和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思路借鉴。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针对秦巴山区通江县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能够定性定量的分析和模拟土地利用景观,并将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的生态过程与研究区的生态安全问题等内容相互联系起来,这对于缓解粗放低效的土地利用方式、土地生态安全隐患和开发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提出了土地利用景观格局优化的新思路,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和思路借鉴。(2)基于随机森林法对2015年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提取,以2015年土地利用数据为参考,通过对比2010和2015年遥感图像进行目视解译得到研究区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依次得到研究区2000和1990年土地利用数据。数据表明:1990-2015年林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用地面积持续增加,耕地面积持续减少,草地动态变化;土地利用景观转化主要发生在耕地与林地、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之间,林地与其他用地和草地之间,水域与其他用地之间,以耕地和林地转出、林地和建设用地转入为主。(3)耕地破碎化程度最高其形状也最为复杂,林地是通江优势景观且具有绝对优势,聚合度最大;1990-2015年耕地和林地两者破碎化程度减小,受外界干扰降低,优势度降低,林地聚合度增加耕地减小,水域、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破碎化程度、优势度和聚合度在增加。1990-2015年间景观的团聚程度、复杂性、破碎化和景观的连接性有所增加,景观的优势度有所下降。1990-2015年900m以下是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大区,景观类型丰富多样增加区,900m以上景观破碎化程度减小区,绝对优势景观加大区。土地利用景观受地形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地形梯度效应,在土地利用景观优化中当根据其规律特征对土地利用进行相应的调整。(4)以2000年土地利用景观作为数据源,基于CLUE-S模型模拟2015年土地利用景观,模拟效果较好。基于CLUE-S模型模拟2030年土地利用景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基本未发生改变,林地、建设用地、水域、草地和其他用地面积增加,耕地大面积减少。(5)根据城镇扩张与生态用地扩张两种生态过程基于MCR模型构建扩张源和生态源的最小累积阻力表面,以两个景观过程最小累积阻力差值对研究区进行生态安全格局功能分区,分别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缓冲区、生态敏感区和生产生活区,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分布合理化提供参考。根据生态安全格局功能分区来看,生产生活区主要分布在平坝区,面积433.09km2;生态敏感区主要分布在丘陵区,面积1076.07km2;生态缓冲区主要分布在丘陵区和低山区,面积1708.81km2;生态保护区主要分布在中山区和低山区,面积906.79km2。(6)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通江县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通江县林地和水域面积增加,耕地、草地和其他用地减少,建设用地缓慢增加,景观破碎度程度降低,聚集度在增加,各景观斑块之间的连通性增加,景观的复杂度降低,人类活动干扰降低,土地利用景观结构更加符合了区域的生态与发展兼顾的要求,土地利用效益得到提高,开发利用与生态并重。从优化区空间分布来看,北部典型的生态优化区,中部典型的生态与开发并重优化区(过渡优化区),南部典型的生产生活优化区。

倪东萍,邓洪平,顾梨,何松,李宗峰,左有为,李满婷[8](2018)在《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多样性垂直格局》文中研究说明以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南方向沿海拔梯度选择的20个样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等级聚类分析,结合物种重要值、物种丰富度、区系分化强度和α、β多样性指数等方面的分析,以揭示其森林植物多样性沿海拔梯度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20个样方中,共记录到维管植物97科226属335种;随着海拔上升,各样地植物科、属、种总数大体上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2)植物群落在垂直梯度上差异显着;综合群落生长型和等级聚类分析结果,将群落沿海拔梯度划分为4个类型:海拔1 000m以下为常绿阔叶林和偏暖性针阔混交林,1 0001 600m为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1 6002 100m为偏暖湿性针阔混交林,海拔2 100m以上为暗针叶林。(3)α多样性指数具有垂直变化规律;Simpson优势度和Pielou均匀度随海拔变化较小,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随海拔升高有明显降低的趋势,混交林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和区系分化强度较高。(4)β多样性指数在低海拔区段起伏较大;随着海拔升高,乔木层Cody指数的变化格局总体上呈逐渐降低的趋势,相邻群落间物种异质性逐渐减小,物种的替代速率下降,最终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

潘安[9](2019)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文中认为大巴山地处我国大陆南北分界带,位于秦巴造山带南麓,扬子地台北缘,四川盆地与秦岭造山带的过渡部位。同时是研究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动植物分异、陆内造山运动、南北方过渡地带岩溶喀斯特地质景观的天然场所,大巴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条件造就了该区域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大巴山中段的弧形构造是中国褶皱山系的典型代表。大巴山中西段属亚热带大陆山地季风气候,受地质构造、地壳运动、气候和水文的控制,呈现多样的地貌类型和丰富的地质景观,地质景观资源禀赋异常。然而,研究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GDP仅为全国的2/5,属于欠发达地区,是我国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组成部分,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研究区城市化率远低于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湖北省、甘肃省以及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优势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如何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以地质学、地貌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统计学、分类学等理论,对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分类、控制因素分析、成因分析以及特征分析,探究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的开发方向和保护策略。本研究是第四纪地质学在地质景观研究方向上的应用和实践。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与其所处大巴山中西段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区域的构造条件为研究区地质景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大地构造环境。通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特征与其所处逆冲推覆构造带、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构造总体经历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印支运动造成的海相沉积转为内陆湖相沉积,中三叠世末期秦岭造山运动造成的古陆台升—逆冲推覆—构造滑脱变形,侏罗世中期—白垩世早期祁连山—秦岭区域陆内造山隆起,造成在平面上形成首尾相接、连续的“巴山弧”构造,以及晚始新世喜马拉雅运动造成研究区持续掀斜抬升。在新构造运动背景下,最终形成了大巴山中段独特的北西—南东走向平行展布和西段近东西走向的褶皱山、断层、丘陵、谷间盆地等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类型。大巴山中段北部山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南部山体呈南西凸出的弧形展布,大巴山西段呈现近东西向展布,与区域构造形迹吻合,显示其具有成因关系。叠加流水、生物、风力、气候等外动力条件作用下,发育形成了丰富的水体景观和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2)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为四个景观体系,即大巴山弧形构造景观体系、米仓山-汉南基底褶皱隆起景观体系、川北前陆丘陵景观体系、汉江流水冲积断陷盆地景观体系。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3级分类,即2个大类,3个亚类和5个地质景观类型,一级大类中,将研究区地质景观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I)、外动力地质作用(Ⅱ)景观大类;二级亚类中,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主要包括:地壳运动作用景观亚类(Ⅰ-1),外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主要为气候、流水作用景观(Ⅱ-2)、古生物沉积作用景观(Ⅱ-3);三级景观类型中,将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一步细分为地质构造形迹、地质剖面景观、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和古生物景观5个地质景观类型。从研究区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以及作用过程等方面,对研究区5个地质景观类型的典型代表进行详细分析。(3)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评价大巴山中西段101个地质景观点结论为:五级景观区5个,四级景观区13个,三级景观区8个,二级景观区35个,一级景观区40个。地质构造山岳景观是研究区导向性景观资源,其中大巴山地质公园、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诺水河景区、光雾山景区等5个地质景观点具有国际级影响力。(4)以地质景观资源为基础推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的科研体验、养生休闲、绿色健康、生态方面的优势,可以采用生态优先、协调开发、“旅游+科技”、立体开发以及多点多极发展的开发模式,助力研究区扶贫攻坚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5)以申报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为策略推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合理划定“大巴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切实推动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王祥福,刘晓双,牛青翠,刘彼松,齐代华[10](2017)在《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初步分析》文中提出采用样线和样地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植被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划分为10个植被型、28个群系组和56个群系。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分布海拔范围最广的植被型是落叶阔叶灌丛、竹林和草甸,其后依次是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常绿阔叶林、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海拔1 6002 400 m区域植被类型丰富,分布有39个群系。保护区温性针阔叶混交林分布面积最广,占保护区植被总面积的19.0%。

二、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及其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及其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南北过渡带东段样带植被序列与气候分界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源
    2.2 分析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典型乔木种群在南北样带的变化序列
    3.2 乔木群落类型在南北样带的变化序列
        3.2.1 南北样带乔木群落类型
        3.2.2 南北样带乔木群落特征
    3.3 乔木物种多样性在南北样带的变化序列
4 讨论与结论
    4.1 讨论
        4.1.1 典型乔木种群和物种多样性的区域分异
        4.1.2 乔木群落的空间分布特征
        4.1.3 东秦巴山地南北方分界线
    4.2 结论

(2)湖北自然植被概况:植被研究历史、分布格局及其群落类型(论文提纲范文)

1 湖北省自然条件和植被概况
2 湖北省植被研究历史
    2.1 第一阶段:标本采集和森林资源勘察阶段(20世纪70年代之前)
    2.2 第二阶段:全面调查和植被区划阶段(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初)
    2.3 第三阶段:自然保护区调查阶段(21世纪初到2015年)
3 湖北省植被分布规律
    3.1 湖北植被纬向分布规律
    3.2 湖北植被经向分布规律
    3.3 湖北植被垂直分布规律
    3.4 湖北植被分区
4 湖北省植被类型组成
5 湖北植被研究展望

(3)鄂西南天然林群落木本植被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物种多样性维持的主要理论与假说
    1.3 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方法与趋势
    1.4 鄂西南地区天然林群落的生态学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1.7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8 技术路线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生物特征
        2.1.3 地质地貌
        2.1.4 水文水系
        2.1.5 土壤
        2.1.6 气候
    2.2 样地设置
    2.3 群落调查
    2.4 环境因子调查
    2.5 功能性状测取
    2.6 数据分析
3.群落的基本特征:物种组成、结构、环境条件
    3.1 前言
    3.2 研究方法
    3.3 结果
        3.3.1 群落物种组成特征
        3.3.2 群落的结构特征
        3.3.3 群落的环境特征
    3.4 讨论
    3.5 小结
4.群落的物种-多度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4.1 前言
    4.2 研究方法
    4.3 结果
        4.3.1 群落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及其模型拟合
        4.3.2 样地水平的物种多度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4.4 讨论
    4.5 小结
5.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5.1 前言
    5.2 研究方法
    5.3 结果
        5.3.1 不同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差异
        5.3.2 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因素
    5.4 讨论
    5.5 小结
6.群落的谱系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6.1 前言
    6.2 研究方法
        6.2.1 系统发育树构建
        6.2.2 数据分析
    6.3 结果
        6.3.1 群落的谱系结构与多样性
        6.3.2 环境对谱系多样性的影响
    6.4 讨论
    6.5 小结
7.群落的功能性状和功能多样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7.1 前言
    7.2 方法
    7.3 结果
        7.3.1 群落的功能性状加权平均值及其影响因素
        7.3.2 群落的功能性状加权方差及其影响因素
        7.3.3 群落的功能多样性及其影响因素
    7.4 讨论
    7.5 小结
结论
    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4)全域旅游视角下汉中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1.2.2 国内研究发展及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全域旅游的相关概念与理论
    2.1 全域旅游的内涵
        2.1.1 全域旅游的概念
        2.1.2 全域旅游的特点
        2.1.3 全域旅游的开发条件
        2.1.4 全域旅游的开发模式
    2.2 全域旅游的相关理论
        2.2.1 旅游系统理论
        2.2.2 产业融合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3 汉中区域概况
    3.1 区位交通条件
        3.1.1 区位条件
        3.1.2 交通条件
    3.2 自然地理环境
        3.2.1 地形地貌
        3.2.2 水文
        3.2.3 气候
        3.2.4 生物资源
    3.3 社会经济条件
4 汉中全域旅游发展背景条件分析
    4.1 全域旅游发展背景分析
        4.1.1 主体功能区划分
        4.1.2 国家层面
        4.1.3 省级层面
    4.2 全域旅游发展条件分析
        4.2.1 政策
        4.2.2 旅游资源
        4.2.3 基础配套设施
        4.2.4 产业融合基础
5 全域旅游视角下汉中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
    5.1 旅游资源分类
        5.1.1 旅游资源分类的原则
        5.1.2 国标分类体系下旅游资源分类及存在的问题
        5.1.3 旅游资源新分类体系构建
        5.1.4 旅游资源新分类体系
        5.1.5 旅游资源分类结果及分析
        5.1.6 代表性旅游资源
    5.2 旅游资源评价
        5.2.1 评价方法
        5.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5.2.3 评价体系构建
        5.2.4 评价权重的确定
        5.2.5 旅游资源分级评价
        5.2.6 旅游资源分级评价结果及分析
6 全域旅游视角下汉中旅游资源开发利用
    6.1 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
    6.2 旅游资源分区开发
        6.2.1 北部秦岭山地区
        6.2.2 南部巴山地区
        6.2.3 中部盆地地区
    6.3 全域产业融合发展
        6.3.1 农旅融合
        6.3.2 文旅融合
        6.3.3 商旅融合
        6.3.4 工旅融合
    6.4 深化全域旅游发展对策
        6.4.1 采取多样化开发运营模式
        6.4.2 重视旅游营销模式
        6.4.3 致力于全域旅游新项目建设
        6.4.4 重视旅游人才培养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的论文

(5)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1.1.2 区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
        1.1.3 河岸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1.2 相关规划研究综述
        1.2.1 相关河岸生态规划及实践
        1.2.2 相关河岸管控法规及规范
        1.2.3 当前规划管控局限与反思
    1.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概念及其特征
        1.3.1 山地城市、河岸和绿色空间的概念
        1.3.2 “河岸绿色空间”的概念界定
        1.3.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背景特征
    1.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问题分析
        1.4.1 流域生态过程改变,河网结构系统破碎
        1.4.2 河区污染灾害严峻,关联用地功能割裂
        1.4.3 河段生境单元侵蚀,公共开放空间流失
        1.4.4 规划应对思路不足,管控实施效力低下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内在特性与外在诉求认知
    2.1 内在空间等级与空间结构特性
        2.1.1 流域河网与河岸区域的空间等级
        2.1.2 纵向-横向-竖向-季节的空间结构
        2.1.3 凸显廊道特征的景观空间格局
    2.2 内在生态要素与生态过程特性
        2.2.1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要素构成
        2.2.2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过程特征
        2.2.3 城市化后生态要素与过程变化
    2.3 外在多重社会复合服务诉求
        2.3.1 演变的社会阶段与社会观念
        2.3.2 公共和包容的社会服务需求
        2.3.3 多样化的社会复合功能目标
    2.4 外在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
        2.4.1 城乡梯度分异特征与转化趋势
        2.4.2 功能格局的空间梯度转化
        2.4.3 土地利用的空间梯度转化
        2.4.4 景观要素的空间梯度转化
        2.4.5 空间梯度转化的驱动机制
    2.5 特性与诉求支撑的复合功能
        2.5.1 特性和诉求融合的河岸绿色空间属性
        2.5.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界定
        2.5.3 河岸绿色空间属性对应支撑复合功能
    2.6 本章小结
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应对思路
    3.1 可借鉴的规划理论基础
        3.1.1 生态学分支理论
        3.1.2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3.1.3 理论的比较与应用
    3.2 多维度的规划价值导向
        3.2.1 空间维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2.2 时间维度——弹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3.2.3 目标维度——兼顾平衡生态社会效益
        3.2.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价值导向
    3.3 适应性的规划应对思路
        3.3.1 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
        3.3.2 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
        3.3.3 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区分级协调
        3.3.4 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3.3.5 规划空间层级与各级研究重点
    3.4 响应特性与诉求的技术要点
        3.4.1 河流与人居空间的关联分析
        3.4.2 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
        3.4.3 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
        3.4.4 动态循环的规划与管控程序
    3.5 本章小结
4 城乡区域—河网绿色空间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
    4.1 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4.1.1 流域生态特征引导城乡发展结构
        4.1.2 城乡开发趋势及其流域环境影响
        4.1.3 河网绿色空间支撑城乡环境系统
    4.2 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2.1 基于流域纵向过程的自然样条
        4.2.2 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城乡样条
        4.2.3 叠加的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3 整体功能定位与空间策略制定
        4.3.1 基于分区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4.3.2 城乡流域整体复合功能定位
        4.3.3 分区目标与空间策略制定
    4.4 河网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系统构建
        4.4.1 构筑河网内在生态支撑系统
        4.4.2 叠加河网外在复合服务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中心城镇区—河区绿色空间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5.1 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关联分析
        5.1.1 河区地貌特征界定城镇开发模式
        5.1.2 城镇用地构成及其河区环境影响
        5.1.3 河区绿色空间支撑城镇环境品质
    5.2 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
        5.2.1 纵向空间样条的双级分区方法
        5.2.2 纵向空间样条分区的普适类型
    5.3 纵向功能组织与空间体系建设
        5.3.1 基于用地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5.3.2 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目标设置
        5.3.3 河区内在生态空间体系的保护
        5.3.4 河区外在复合空间体系的建设
    5.4 河区关联土地利用布局
        5.4.1 土地利用适应性布局策略
        5.4.2 绿色空间用地资源识别
        5.4.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议
        5.4.4 关联土地利用整合布局
    5.5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与用地控制
        5.5.1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控制
        5.5.2 边缘效应与关联用地相容性
        5.5.3 河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控制
    5.6 本章小结
6 街区场地—河段绿色空间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
    6.1 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关联分析
        6.1.1 河段生境特约束征场地空间形式
        6.1.2 场地建设方式及其河段环境影响
        6.1.3 河段绿色空间支撑场地环境绩效
    6.2 河段横向空间样条分区
        6.2.1 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划定原则
        6.2.2 与河区“三带”的承接关系
        6.2.3 横向建设和非建设单元限定
    6.3 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
        6.3.1 基于要素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6.3.2 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防护程度
        6.3.3 河岸绿色空间界面的特性导控
    6.4 河段场地绿化空间设计
        6.4.1 生态雨洪管理体系设计
        6.4.2 栖息地修复与植被配置
        6.4.3 慢行绿道与绿街设计
    6.5 典型河段绿色空间设计导引
        6.5.1 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2 乡村农业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3 城市边缘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4 一般城镇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5 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6 本章小结
7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管控途径与政策建议
    7.1 协作与适应性管控途径
        7.1.1 整合的空间规划体系
        7.1.2 跨部门协作综合管理
        7.1.3 动态适应性管控模式
        7.1.4 多层级管控指标体系
    7.2 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7.2.1 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7.2.2 与详细规划的衔接
        7.2.3 与城市设计的衔接
        7.2.4 与专业规划的衔接
    7.3 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7.3.1 匹配法规政策保障
        7.3.2 开发管理与项目建设
        7.3.3 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估
        7.3.4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鄂西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相关研究
        1.2.1 珍稀濒危保护物种研究
        1.2.2 珍稀濒危和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1.2.3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研究
    1.3 研究内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区域气候
        2.1.4 植被类型
        2.1.5 土壤类型
    2.2 研究方法
        2.2.1 资料收集与整理
        2.2.2 野外植被调查法
        2.2.3 数据处理
第3章 鄂西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
    3.1 物种组成
    3.2 植物区系的组成
        3.2.1 科的组成
        3.2.2 属的组成
    3.3 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分析
        3.3.1 科的地理成分分析
        3.3.2 属的地理成分分析
    3.4 植物生活型组成
    3.5 讨论与结论
第4章 鄂西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多样性分析
    4.1 空间尺度划分
    4.2 物种丰富度的分布特点
    4.3 β多样性测定
    4.4 Jaccard相似性分析
    4.5 结论与讨论
第5章 鄂西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分布研究
    5.1 随地形因子的分布规律
        5.1.1 垂直海拔梯段的分布规律
        5.1.1.1 垂直分布格局
        5.1.1.2 临近海拔段间植物的Jaccard相似性系数
        5.1.2 不同坡向变化规律
        5.1.3 不同坡度上的变化规律
    5.2 物种的群落分布规律研究
    5.3 讨论与结论
结论、创新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鄂西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附录2 野外调查及部分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照片
附录3 野外实地调查样方记录表
附录4 野外实地调查样线记录表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秦巴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与优化配置研究 ——以通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景观格局研究现状
        1.2.2 景观格局优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论文框架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2.1.3 生态环境问题
    2.2 数据收集
        2.2.1 遥感数据
        2.2.2 非遥感数据
    2.3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2.3.1 遥感影像预处理
        2.3.2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立
        2.3.3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与地形梯度效应
    3.1 土地利用景观时空变化分析
        3.1.1 土地利用景观现状
        3.1.2 研究方法
        3.1.3 土地利用景观时间变化特征
        3.1.4 土地利用景观空间变化特征
    3.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2.1 研究方法
        3.2.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3.3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动态
        3.3.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3.3.2 景观格局时间变化分析
        3.3.3 景观格局空间变化分析
    3.4 土地利用景观的地形梯度效应分析
        3.4.1 研究方法
        3.4.2 土地利用景观的高程效应
        3.4.3 土地利用景观的坡度效应
        3.4.4 土地利用景观的坡向效应
        3.4.5 土地利用景观的地形位效应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CLUE-S模型的土地利用景观模拟
    4.1 CLUE-S模型介绍
    4.2 土地利用景观变化驱动力分析
        4.2.1 驱动因子选取
        4.2.2 驱动因子空间化处理
        4.2.3 回归分析
        4.2.4 结果分析
    4.3 CLUE-S模型的运算
        4.3.1 土地政策与限制区域
        4.3.2 土地利用景观转移规则
        4.3.3 土地利用景观需求计算
        4.3.4 土地利用景观空间特征
    4.4 基于CLUE-S模型土地利用景观模拟
        4.4.1 2015年土地利用景观模拟及精度验证
        4.4.2 2030年土地利用景观模拟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功能分区
    5.1 生态源的识别
        5.1.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
        5.1.2 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
        5.1.3 生态源提取
    5.2 阻力表面的构建
    5.3 最小累积阻力表面的建立与功能分区
        5.3.1 最小累积阻力表面的建立
        5.3.2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功能分区
        5.3.3 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
    6.1 土地利用景观优化原则
    6.2 土地利用景观优化配置与分析
        6.2.1 土地利用景观结构对比分析
        6.2.2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对比分析
        6.2.3 土地利用景观优化区分析
    6.3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8)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多样性垂直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地点的选择与样地设置
    2.2 数据处理与计算方法
        2.2.1 物种丰富度及其结构成分
        2.2.2 群落数量分类
        2.2.3 多样性测度
3 结果分析
    3.1 物种组成与分类
        3.1.1 群落各层种类组成及沿海拔的变化规律
        3.1.2 物种丰富度
        3.1.3 群落生态成分
        3.1.4 群落分类
    3.2 群落多样性
        3.2.1 α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
        3.2.2 β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
4 讨论

(9)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大巴山地区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及实物工作量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位置和范围
    2.2 地质概况
        2.2.1 构造分区
        2.2.2 构造演化
        2.2.3 地层
        2.2.4 第四纪地质
        2.2.5 大地构造运动
    2.3 地理条件
        2.3.1 地貌特征
        2.3.2 气候条件
        2.3.3 水文条件
        2.3.4 动植物资源概况
        2.3.5 社会经济概况
第3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
    3.1 地质景观分级
    3.2 地质景观分类原则
    3.3 地质景观分类
        3.3.1 地质构造景观类型
        3.3.2 地质剖面景观类型
        3.3.3 地貌景观类型
        3.3.4 水体景观类型
        3.3.5 古生物景观类型
    3.4 地质景观分布特征
第4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及成因分析
    4.1 地质景观控制研究意义
    4.2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分析
    4.3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作用过程
        4.3.1 内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4.3.2 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4.4 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4.4.1 构造控制分析
        4.4.2 空间控制分析
    4.5 代表性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4.5.1 代表性地质构造景观成因分析
        4.5.2 代表性地质剖面景观成因分析
        4.5.3 代表性地貌景观成因分析
        4.5.4 代表性水体景观成因分析
        4.5.5 代表性古生物景观成因分析
第5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
    5.1 地质景观资源特征
    5.2 地质景观资源评价
        5.2.1 定性评价
        5.2.2 定量评价
    5.3 地质景观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5.3.1 开发现状
        5.3.2 开发问题
    5.4 地质景观开发模式及方向
        5.4.1 开发模式
        5.4.2 开发方向
    5.5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5.5.1 不良地质现象分析
        5.5.2 地质景观资源人为影响因素分析
        5.5.3 建议规划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
        5.5.4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建议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10)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初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
    2.1 分类结果
    2.2 垂直地带性
    2.3 分布面积
3 结论与建议

四、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及其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南北过渡带东段样带植被序列与气候分界问题[J]. 张兴航,张百平,王晶,余付勤,赵超,姚永慧. 地理学报, 2021(01)
  • [2]湖北自然植被概况:植被研究历史、分布格局及其群落类型[J]. 乔秀娟,姜庆虎,徐耀粘,李伟,江明喜.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21(03)
  • [3]鄂西南天然林群落木本植被多样性研究[D]. 冯广.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1)
  • [4]全域旅游视角下汉中旅游资源特征与开发研究[D]. 张橙. 西安科技大学, 2019(01)
  • [5]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余俏. 重庆大学, 2019(12)
  • [6]鄂西北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D]. 杨启池. 湖北大学, 2019(05)
  • [7]秦巴山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时空变化与优化配置研究 ——以通江县为例[D]. 杨青林.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8]重庆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多样性垂直格局[J]. 倪东萍,邓洪平,顾梨,何松,李宗峰,左有为,李满婷. 西北植物学报, 2018(06)
  • [9]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D]. 潘安.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10]重庆阴条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被初步分析[J]. 王祥福,刘晓双,牛青翠,刘彼松,齐代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17(06)

标签:;  ;  ;  ;  ;  

大巴山自然保护区植被与特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