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籼稻RVA光谱特征品种间差异及其温度效应

早籼稻RVA光谱特征品种间差异及其温度效应

一、早籼稻米RVA谱特性的品种间差异及其温度效应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卞金龙[1](2020)在《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文中指出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种子市场水稻品种类型繁多、品种间品质和产量的差异较大,并且不同类型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前人也进行过较多的品种筛选研究,但往往仅局限于产量或者生育期等少数几个方面的筛选,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校外淮安、宿迁、黄海农场和东海基地进行,以109份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不同地区的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差异。建立了适合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进行筛选,并通过筛选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建立了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抗倒伏、抗病性等方面的考察,筛选出能在淮安、宿迁、黄海和和东海正常成熟的粳稻品种分别为86个、84个、83个和80个。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安、宿迁、黄海和东海的适宜抽穗期分别在8月17日~9月5日、8月16日~9月3日、8月17日~9月4日和8月21日~9月9日之间,超出适宜抽穗期的品种难以成熟。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差异较小,所有能正常成熟品种的加工品质均符合国家优质稻米标准。非软米品种的外观品质显着优于软米品种,尤其是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均显着小于软米品种,这主要与软米品种的遗传因素有关。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非软米品种,胶稠度更长,米饭的食味品质显着高于非软米品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中均以每穗粒数和和穗数的变异较大。其中,淮安地区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显着大于中熟中粳品种;宿迁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黄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均显着高于迟熟中粳品种;东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2.本研究建立了适宜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优质品种的筛选包括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的筛选,高效品种的筛选包括氮肥和温光利用效率的筛选。加工与外观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国标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与外观品质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国标优质稻米标准的品种。其中,软米品种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观品质普遍较差,在本研究中仅针对加工品质进行筛选,暂不考虑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特征值,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并对食味品质综合评分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食味品质一级、二级和三级;高效品种的筛选方法:根据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高效与低效两种类型,氮肥偏生产力=产量/施氮量,有效积温产量=产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根据优质和高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筛选出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的评价指标体系:淮北地区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52%~65.50%之间,垩白度在1.93~2.43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5%~18.27%之间,胶稠度在68 mm~85 mm之间,消减值在18 cP~301 cP之间,回复值在972 cP~1 168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58~62之间,实产在9.81 t·hm-2~10.04 t·hm-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6.33 kg/kg~37.1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36 kg/℃~4.79 kg/℃之间。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87%~66.38%之间,垩白度在3.39~41.74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04~11.53%之间,胶稠度在80~99 mm之间,消减值在-1201 cP~-86 cP之间,回复值在388 cP~955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7~76之间,实产在9.17t·hm-2~10.66 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3.95 kg/kg~39.4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8kg/℃~5.09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33%~65.47%之间,垩白度在1.26~3.51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04%~20.06%之间,胶稠度在63 mm~67 mm之间,消减值在57 cP~327 cP之间,回复值在542 cP~1126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分别在56~61之间,实产在9.09t·hm-2~10.24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3.65kg/kg~37.93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0 kg/℃~4.73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26%~66.32%之间,垩白度在3.01~13.59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83%~10.30%之间,胶稠度在86 mm~94 mm之间,消减值在-613 cP~-355 cP之间,回复值在315 cP~629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9~75之间,实产在9.72 t·hm-2~10.72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5.99 kg/kg~39.71 kg/kg 之间,有效积温在 4.42 kg/℃~4.96 kg/℃之间。3.共筛选出适宜淮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9个:南繁1609、徐稻9号、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8、常软07-1、早优1号;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南繁1610。适宜宿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新稻22、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7个:沪早软粳、沪早香软2号、南粳2728、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扬粳239。筛选出适宜黄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圣香66、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4个:JD6614、沪早软粳、南粳5718、早优1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1个:连粳13;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筛选出适宜东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13个: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1、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沪早香181、沪早香软2号、南繁1609、苏香粳3号、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泗稻14-211、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4.从四个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筛选结果看,中熟中粳品种在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数量更多,中熟中粳品种更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淮北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粳稻产业应以中熟中粳类型粳稻品种为主,尤其是中熟中粳软米品种。

陈专专[2](2020)在《水稻ALK和Wx不同等位基因组合的品质效应及其对高温的响应》文中认为ALK和Wx是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两大关键基因,分别控制稻米的糊化温度(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GT)和直链淀粉含量(Amylose Content,AC)。这两个基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多个等位变异是导致稻米品质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这两个基因的等位基因的不同组合之品质效应能够进一步加深对稻米品质形成的理解,并为优质稻米育种实践提供指导意义。本研究首先通过对399份水稻种质的ALK基因进行测序进一步明确了ALK基因的序列差异,利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方法明确了ALK基因的功能位点,此外,还利用238份国际稻水稻群体及分子标记鉴定,明确了ALK等位基因在不同水稻亚种中的分布情况,其次通过构建近等基因系验证ALK主要等位基因的功能差异及其对稻米品质(糊化温度)的效应。同时将ALK和Wx基因的主要等位变异进行聚合,利用近等基因系进一步验证ALK和Wx基因主要等位变异的不同组合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此外,还利用灌浆期高温处理实验探究了不同ALK和Wx基因等位变异组合株系的品质形成对高温响应的异同。这些研究可以为全球变暖大环境下的优质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栽培稻中主要存在三种ALK基因的等位变异,即控制稻米低GT的ALKa(737-Met,781-Leu)和ALK(737-Val,781-Phe),以及控制高 GT 的 ALKc(737-Val,781-Leu)。其中 ALKa和ALKb原被归为同一类SSIIaj。本研究分析了ALKa和ALKb在399份水稻品种中的分布情况,其中63.2%的ALKa(A-GC)存在于粳稻中,而91.3%的ALKb(G-TT)存在于籼稻中。进化分析表明ALK基因的这两个低GT等位变异是分别由控制高GT的等位基因ALKc独立进化而来的。这两个ALK等位基因中的氨基酸替换导致基因的表达量降低,但是,ALKb的GT要低于ALKa,也就是说,ALK中Phe/Leu要比Met/Val的等位变异类型对GT的降低效应更显着。反映GT的热力学参数(To、Tp、Tc、△Hgel)受淀粉结晶区精细结构的影响,DSC结果表明热力学特性与短支链(DP 6-11,Degree of Polymerisation)的含量有关,而与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应的结晶区比例无关。基于凝胶渗透色谱(GPC)和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HPAEC)的淀粉精细结构分析表明,相对于其它两个ALK近等基因系水稻,NIL(ALKb)稻米淀粉的短链(DP6-12)和中间链(DP13-21)明显减少。由于支链淀粉中DP>10的部分易与蛋白质和脂类形成双螺旋结构进而导致高糊化特性,这正是淀粉精细结构影响GT的主要原因。2.将不同Wx等位基因(Wxa、Wxb和wx)与ALK等位基因(ALKa和ALK)进行聚合,创建了含有ALK和Wx基因不同等位变异组合的近等基因系。含Wxb近等基因系稻米的胶稠度(Gel Consistency,GC)极显着高于wx和Wxa背景下的近等基因系,高AC的Wxa背景下两个ALK近等基因系稻米的胶稠度都极显着降低。在非糯材料中,GT较高的ALKc近等基因系稻米的胶稠度数值要高于GT较低的ALKa型的近等基因系。3.在相同的Wx背景下,ALKc型稻米的GT极显着高于ALKa型;在相同的ALK背景下,wx和Wxb型稻米的GT差异不大,而Wxa型稻米的GT极显着低于wx型和Wxb型的近等基因系。这表明在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较大的材料中,稻米GT与AC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性。4.稻米的RVA(Rapid Viscosity Analyzer)谱分析结果表明,Nip-Wxa背景下ALK基因近等基因系稻米的崩解值较小,消减值较大(食味较差);Nip-Wxb和Nip-wx背景下的ALK近等基因系稻米的崩解值较大,消减值较小(食味较好)。在相同Wx背景下,ALK等位基因主要影响稻米RVA谱的起浆温度,但对稻米崩解值和消减值的影响不显着。这部分结果进一步明确了这两个品质相关主效基因的等位变异对不同稻米品质性状的效应,即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主要受Wx基因控制,糊化温度和淀粉粘滞性受ALK和Wx基因共同调控。5.在灌浆结实期高温条件下生长的稻米普遍表现出难以糊化的特征,因而稻米热力学特性的改变可能是导致高温条件下稻米蒸煮食用品质下降的原因之一。结果表明,ALKc型稻米的糊化温度受灌浆期高温的影响要小于ALKa型的稻米,GT与AC对高温的响应呈负相关,这可能由于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合成过程中相关淀粉合成相关酶类(Starch Synthesis Related Enzymes,SSREs)对底物的竞争导致的。在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Nip-Wxb背景下,高温条件下ALK近等基因系稻米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常温条件下的样品;而糯稻Nip-wx背景下,高温条件下ALK近等基因系稻米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则较常温条件有所上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的ALK近等基因系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差异进行比较,可知ALKc的近等基因系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受高温影响的变化幅度要大于ALKa的近等基因系。高温条件下,两种Wx遗传背景下的ALKa型稻米的胶稠度减幅较小,而ALKc型稻米的胶稠度减幅较大。灌浆结实期高温对稻米淀粉的链长分布和淀粉粒形态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高温处理后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以及支链淀粉中的A链和短B链含量下降,长B链比例增加,这可能是高温条件下稻米GT上升的主要原因。

李馨[3](2019)在《4个籼型水稻两系不育系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新选育的4个水稻两系不育系(望S、N111S、B621S和023S)和8个父本(KDML105、粤禾丝苗、粤晶丝苗、桂晶丝苗、黄莉丝苗、黄广华占、华航48号、象牙香占)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制的32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其在海南三亚和湖南望城2个地点种植的稻米碾米品质、外观品质、蒸煮品质和淀粉特性等,探讨两个不同地点种植的稻米品质和淀粉特性间的差异,分析稻米品质性状和淀粉特性的配合力,为优质稻育种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N111S/粤禾丝苗、N111S/黄广华占、N111S/华航48号、N111S/粤晶丝苗,N111S/黄莉丝苗、望S/粤禾丝苗、023S/黄莉丝苗的稻米品质在两个地点都达到了部标二级或三级优质食用籼稻品种标准,说明这7个杂交组合的稻米品质优且受环境的影响较小。(2)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等碾米品质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主要受恢复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粒长、粒宽和长宽比等粒形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共同控制,主要受亲本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影响,主要受亲本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且受不育系的影响更大;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受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主要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胶稠度主要受非加性效应的影响。(3)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和非加性效应的共同控制,且受不育系基因加性效应的影响较大。(4)4个不育系中023S和N111S在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上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8个恢复系中粤晶丝苗在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上具有较好的一般配合力,容易配出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好的杂交组合。(5)不育系望S和恢复系华航48号在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一般配合力表现较好,容易配出食味品质优良的杂交稻组合。(6)品种、地点及品种与地点互作均对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长宽比、粒长、粒宽、垩白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胶稠度11个稻米品质性状有极显着影响,其中精米率、整精米率、直链淀粉含量、碱消值和胶稠度5个性状主要受基因型的影响。(7)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热浆粘度主要受品种和品种与地点互作间的影响;品种、地点及品种与地点间互作对RVA谱其他7个特征值均有显着影响,但RVA谱特征值主要受基因型的影响。

陈多[4](2019)在《西南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稻的理化特性及与食味的关系》文中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稻米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改善稻米品质,完善稻米品质评价体系,是我国目前水稻品质生产面对的的最迫切的任务之一。本研究以36个籼稻为材料,研究了其在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和四川三个生态区下的碾米品质、外观品质、淀粉和蛋白质含量、RVA特征值、食味品质以及稻米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本研究明确了36个籼稻在云南、贵州和四川三个生态区下的食味值及稻米品质理化指标变化,水稻外观品质中垩白度和垩白粒率、碾米品质中的糙米率,RVA特征值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粒型受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一些,主要还是受基因型控制。(2)在稻米品质形成重要时期(抽穗到成熟期)主要受到温度和日照时数的影响。日平均温度在17.95℃-26.65℃内,温度增高,碾米品质中的糙米率和精米率下降,整精米升高,外观品质中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RVA特征值中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上升,消减值降低,稻米食味值会得到提升;随着日照时数的增加,蛋白质含量会增加,RVA特征值中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变高,冷胶黏度和消减值降低。降雨量的增多不利于蛋白质的积累。(3)本试验通过供试品种的食味值综合得分及理化指标的稳定性综合得分将其分为四类:高食味值环境稳定型品种(HTHS)、高食味值环境敏感型品种(HTLS)、低食味值环境稳定型品种(LTHS)、低食味值环境敏感型品种(LTLS),高食味值环境稳定型品种的食味值高,在西南地区的适应性较好,本试验筛选出的C两优华占、德优4923、丰优香占、蓉18优2348、内5优39、宜香优2168等品种可在西南地区进一步推广种植,而高食味值环境敏感型品种虽易受到气候环境的影响,但其食味值高,可进一步发掘其生产潜能。(4)本试验分析了西南地区籼稻的食味值与理化特性的关系。食味计结果与用RVA特征值衡量的食味评价一致,可以用食味计评价西南地区籼稻食味的食味品质。淀粉含量和碾米因子对食味有极显着或显着的贡献,垩白对稻米食味品质没有负面效应。优质食味品种的选择首先应该考虑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较低,支链淀粉含量较高,其次是较高的糙米率和精米率。在本研究中,食味值超过75分的处理的各理化指标及RVA特征值的主体范围分别是直链淀粉含量(14.35%18.98%),支链淀粉含量(58.27%67.06%),蛋白质含量(6.34%8.33%),PKV(320.63361.50),BDV(155.92215.13),SBV(-151.50-21.05),垩白度(1.535.20)。

程海涛,马兆惠,刘桂林,曹萍,吕文彦[5](2017)在《北方粳稻品种(系)资源淀粉RVA谱特征与品质性状典型相关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系统分析了适合辽宁地区的水稻品种(系)资源各类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并应用因子分析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各类品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多个RVA谱特征值之间相关性显着,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与垩白性状呈负相关,食味值与蛋白质含量呈负相关;多个RVA谱特征值与垩白性状、直链淀粉含量和食味值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因子分析表明RVA谱特征值可分为过程因子(热浆黏度、崩解值、冷胶黏度、回复值、峰值时间)和变性因子(峰值黏度和糊化温度),品质性状可分为垩白因子、碾米因子和食味因子,并且过程因子和垩白因子变异贡献率最大。RVA谱特征值与其他品质性状典型相关分析中共检测到3组显着的典型相关变量,其中以冷胶黏度与其他品质性状关系最为密切,其次是热浆黏度、崩解值和回复值;品质性状中垩白性状与RVA谱特征值相关性最高,其次是直链淀粉含量,此外蛋白质含量和食味值与RVA谱特征值也存在显着相关性。本研究结果进一步明确了辽宁粳稻品种(系)资源RVA谱特征值与稻米品质的关系以及其在稻米品质评价中的重要作用,为辽宁地区水稻优质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丽[6](2016)在《穗后弱光胁迫对杂交稻稻米淀粉品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机制》文中研究表明水稻作为喜光植物,生长过程中更易遭受弱光胁迫的影响。而四川盆地属于典型的弱光稻区,全年日照时数小于1200 h,年总辐射量仅有3345-3763 MJm-2,严重制约着我省水稻品质和产量的进一步提高。基于此,本研究于2010-2013年和2015年,以II优498、冈优188、德香4103、冈优527、川香9838和宜香优2115等6个耐荫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光遮荫试验,从光合生理特性及籽粒发育形成等方面,研究了水稻生理适应性、淀粉品质及产量形成特点,揭示了水稻对弱光胁迫的响应及适应机制和品质变劣的原因。主要结果如下:1.多年试验表明,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是籽粒结实率和粒重的降低,遮荫处理后每平米或每穗颖花数处理间差异不显着,而结实率和粒重均显着(P<0.05)低于对照。不同穗位间,以穗上部受弱光胁迫影响最小,遮荫处理使穗中下部籽粒灌浆不充分,结实率降低幅度较大;且穗下部粒重低于穗中上部,导致穗中下部减产幅度最大。弱光胁迫下,II优498和宜香优2115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和粒重,从而防止产量的大幅降低,二者减产幅度分别为30.6%和28.3%;冈优527和川香9838结实率或粒重则大幅降低,其产量减少幅度可高达45%以上。2.弱光胁迫下,稻米碾米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显着降低。遮荫处理下,稻米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崩解值显着降低,垩白米率、垩白度和消减值显着增加。不同穗位间,弱光胁迫对穗下部籽粒的影响明显大于穗上部和中部籽粒。总体来看,II优498稳定性更好,对弱光胁迫的耐性更强;宜香优2115在弱光胁迫下仍能保持较低的消减值绝对值,也是逆境下考虑的耐荫品种。3.弱光胁迫下,各水稻品种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显着(P<0.05)高于对照,叶绿素a/b值品种间存在差异。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对弱光胁迫的响应依胁迫时间而不同。遮荫处理显着增加了叶片原初光能转化率,但显着降低了叶片净光合速率,导致电子传递速率和饱和光强的明显降低。不同品种间,II优498能增加叶片厚度,提高PSII光化学反应中心的实际光化学能和光化学反应能量,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从而提高其在弱光胁迫下的光能利用率,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此外,弱光胁迫条件下,叶片气孔导度与灌浆中期茎鞘碳同位素分辨率(△)呈负相关关系,成熟期茎鞘△则与叶片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关系;对照处理则呈相反趋势。弱光胁迫条件下,水稻各器官(特别是茎鞘)△与叶片光合和叶绿素荧光特性密切相关,可作为筛选耐荫品种的潜在指标。4.整体看来,穗中上部籽粒发育进程大致一致,颖果大小、色泽和充实情况差异不明显;穗下部籽粒发育迟于穗中上部。不同品种间,Ⅱ优498籽粒背部和中部淀粉粒发育优于腹部,淀粉排列紧密、均匀,多呈多面体状,垩白米粒多为腹白;而宜香优2115灌浆过程中,营养物质到腹部距离较近,腹部灌浆劣势不明显,垩白米粒多为心白。遮荫处理明显导致Ⅱ优498和宜香优2115穗下部籽粒淀粉体发育严重不良,其细胞间结合力小,失水后细胞整体收缩大,淀粉粒排列不均,断裂面排列紊乱,易断裂;是水稻穗下部精米率、整精米和蒸煮食味品质显着降低的主要原因。5.遮荫处理显着减少籽粒蔗糖、可溶性总糖和淀粉积累量,进而大幅降低穗部鲜重和干重。不同穗位间,以穗上部可溶性糖和淀粉积累量减少幅度最低,穗中部次之,而穗下部减幅最大,高达60%以上;从而显着降低穗部(特别是穗下部)干物质积累量,最终大幅降低结实率和粒重。不同品种间,Ⅱ优498具有较强的适应性,遮荫处理后其籽粒可溶性总糖和淀粉积累量降低幅度明显小于宜香优2115,穗鲜重和干重减少幅度均较小。6.各穗位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随着穗位降低而降低。相关分析表明,稻米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和糊化温度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着(P<0.01)正相关关系,崩解值则与直链淀粉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遮荫处理导致支链淀粉蓝值增加,但降低了直链淀粉蓝值,以及稻米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且穗下部受胁迫影响明显高于穗中上部;遮荫处理同时降低了支链淀粉短链部分所占比例,但提高了长链部分所占比例;弱光胁迫下,Ⅱ优498支链淀粉短链DP(聚合度)三20降低,支链淀粉中长链20 ≤ DP≤ 60增加;对于宜香优2115而言,遮荫处理降低了穗中上部支链淀粉短链DP≤12,增加了 13≤DP≤36链长比例。

杨军[7](2015)在《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生理基础及不同氮水平下的转录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稻是人类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世界上近半数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水稻产量必须要持续增长才能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需求。然而,水稻生长不断经受着由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严峻环境特别是高温逆境的挑战。在全球变暖的环境下,很多地方的气温经常超过籽粒结实的临界温度,导致结实率和籽粒产量降低。随着工业化的加快和温室效应的加剧,水稻生殖生长期的极端高温天气将在全球许多区域出现得更加频繁,且持续时间更长,高温已成为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开展水稻高温热害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水稻在生殖生长期对高温十分敏感,而高温下水稻小穗发育转录机制的研究较少。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无机营养元素,氮素与温度互作可影响水稻的实际生产,但关于水稻小穗育性响应高温和氮素分子机制的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重点探讨了乳熟初期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以早稻淦鑫203于乳熟初期进行3439℃共6个高温处理强度及16 d的高温持续时间的高温处理,分析了乳熟初期不同高温处理强度和持续时间对早稻产量构成因素及生理特性的影响差异。采用隶属函数法、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进行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2)以4个不同水稻品种于乳熟初期进行35℃和38℃高温处理3 d,分析了乳熟初期不同高温处理强度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差异。(3)以6个水稻材料于乳熟期进行35℃和38℃高温处理3 d,研究乳熟期高温对不同品种早稻直链淀粉含量和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并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进行相关分析。(4)以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2个氮素水平,于水稻穗分化后期38℃高温处理4 d,分析高温处理下2个水稻品种产量、生理指标的差异及氮素效应。(5)以常规品系中531为材料,设置2个氮素水平,于水稻穗分化后期38℃高温处理4 d,研究高氮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6)以中531为材料,设置常氮适温、常氮高温、高氮适温和高氮高温4个处理组合,利用RNA-seq技术对氮素和高温处理下的水稻减数分裂期小穗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对氮素和高温的基因差异表达谱进行分析,鉴定与结实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本研究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隶属函数法定量评价水稻乳熟初期的高温热害,鉴定出7个重度灾害高温处理组合(36℃高温5 d及6 d、37℃高温4 d、38℃高温3 d及4 d和39℃高温3 d及4 d处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验证了高温热害的鉴定结果。2.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对所有指标进行筛选及定量评价,筛选了13个指标以建立最优回归方程(结实率、秕谷率、千粒重、单株产量、籽粒充实度、单茎穗重、收获指数、直链淀粉、叶绿素、脯氨酸、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SOD酶活性)。其中单株产量、千粒重、籽粒充实度和叶绿素、脯氨酸及蛋白质含量等性状胁迫指数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可对水稻乳熟初期高温热害进行鉴定和预测。3.乳熟初期高温降低了早稻淦鑫203的结实率、千粒重、籽粒充实度、收获指数和单株产量,增加秕谷率和热害指数,其变异幅度随高温处理强度的增加和高温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高温使脯氨酸含量、电导率和POD及CAT酶活性呈上升趋势,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SOD酶活性呈下降趋势。4.乳熟初期高温降低了各早稻品种的结实率、千粒重、籽粒充实度和单株产量,增加秕谷率,其变异幅度随高温处理强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早稻品种(系)产量构成因素对高温的响应存在显着的基因型的差异,杂交稻金优402受高温的影响程度大于淦鑫203,常规稻E143受高温影响比中531敏感。高温对早稻剑叶生理指标的影响与其对产量的影响结果相一致。5.水稻的直链淀粉含量、消减值、回复值及崩解值等特征值因品种和温度不同而存在差异。38℃高温处理下稻米淀粉黏滞性曲线始终低于对照,说明高温会导致稻米品质降低,但常规稻中531的RVA谱形态与对照差异不大,说明其耐热性较好。此外,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RVA谱各特征值间存在显着相关性。6.同一氮素水平下,穗分化后期高温处理降低了水稻的单株产量、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每穗颖花分化数和收获指数,提高了颖花退化率、单茎叶重和单茎茎鞘重。同一温度处理下,高氮处理增加单株产量和有效穗数。经高温高氮处理下水稻4种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存在一定差异。高温下生长抑制类激素ABA与生长促进类激素IAA、GA3和ZR的比值ABA/(IAA+GA3+ZR)高于对照。高温条件下,高氮处理的单株产量降幅低于常氮处理,说明适当高氮可减轻高温的减产作用。7.穗分化后期高温显着降低了中531的结实率、单茎产量、收获指数、SPAD值和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了脯氨酸含量。高氮降低了中531的结实率、单茎产量、收获指数、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高温高氮的结实率、单茎产量和单株产量低于高温常氮,说明氮素过高会加重高温的减产作用。8.De novo组装拼接共产生总长52553536的clean reads和72667个Unigene。基于数字基因差异表达谱我们发现常氮水平下,KEGG、GO和NR数据库共注释了149个高温差异表达基因,高氮下为323个,共同表达的有114个。适温下,鉴定了203个氮素差异基因,高温下为185个,同时表达的111个。高温显着降低中531的结实率,高氮下高温更能降低水稻的结实率。与孢粉素生物合成、花粉外壁形成、花粉发育、花粉管生长等差异基因的表达量不同,大量与小穗有关的基因如花粉发育、花粉管生长、花粉萌发特别是孢粉素生物合成和花粉外壁形成的基因在高温下均下调表达,而且,高温下,共同表达的5个孢粉素生物合成(Unigene43852、Unigene32623、Unigene23940、Unigene23939和Unigene23941)及7个花粉外壁形成基因(Unigene45103、Unigene32014、Unigene32018、Unigene32017、Unigene42236,Unigene42231和Unigene42234)在常氮处理中的表达水平小于高氮处理,推测这些基因很可能与不同氮素水平下结实率响应高温的差异有关。本研究采用以隶属函数法、主成分分析法、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水稻灌浆期热害进行了综合评价及指标的定量筛选。本研究还探讨了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本文首次对减数分裂期水稻高温和高氮处理下的小穗进行转录组测序,可为结实率相关基因的发掘提供参考。

何秀英,程永盛,刘志霞,陈钊明,刘维,卢东柏,陈粤汉,廖耀平[8](2015)在《国标优质籼稻的稻米品质与淀粉RVA谱特征研究》文中认为【目的】了解国标优质籼稻的米质特点.【方法】以广东省最近育成的水稻品种粤晶丝苗2号等为研究材料,对稻米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和淀粉RVA谱进行了测定和相关分析.【结果和结论】国标优质籼稻具有整精米率较高、粒型窄长、腹心白少、透明度好、直链淀粉含量适中和长胶稠度等优点;蛋白质含量品种间差异不大,脂肪酸含量品种间的差异较大,粤秀占、巴太香1号、粤晶丝苗2号的脂肪酸含量较高;国标优质籼稻的RVA谱具有高崩解值、低消减值的特点,食味品质优于非国标优质籼稻,其中粤晶丝苗2号的崩解值和消减值符合公认的优质食味指标值,是一个食味品质优良的籼稻品种.直链淀粉、胶稠度与RVA谱的冷胶黏度、崩解值和消减值密切相关,在水稻品质育种中增加RVA谱测定,尤其是将直链淀粉、胶稠度的选择与崩解值、碱消值分析相结合,可有效地提高水稻食味品质选择的准确性.

赵庆勇,张亚东,朱镇,陈涛,周丽慧,姚姝,于新,王才林[9](2015)在《播期与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英文)》文中提出[目的]为探讨不同地点和播期对稻米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方法]以不同生态类型的5个粳稻品种为材料,在江苏省4个不同纬度地点,通过分7期播种试验研究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差异。[结果]峰值时间在地点间差异未达显着水平外,其他特征值在地点、播期和品种间的差异均达显着或极显着水平,多数特征值以品种对其影响最大。不同生态条件间淀粉RVA谱特性差异明显,但随纬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其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和崩解值由大到小均为淮安点>苏州点>连云港点>扬州点。冷胶黏度和回复值呈北高南低趋势。消减值随纬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糊化温度和峰值时间在不同纬度间变化较小。随播期的推迟,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和峰值时间呈减小趋势,消减值和回复值呈增加趋势,崩解值呈先升后降的趋势,糊化温度表现为先降后升的趋势。RVA谱特征值在江苏省北部地区受播期影响较大。消减值的变异系数最大,峰值时间的变异系数最小。5个品种中以南粳46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最高,消减值和回复值最低,其RVA谱特性最优,蒸煮食味品质最好。连粳4号的峰值黏度和崩解值较高,消减值和回复值较低。说明不同播期和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淀粉RVA谱具有较大影响,不同播期间RVA谱特性的差异显着,同一品种在适宜种植区域内应尽可能早播。[结论]该研究为江苏省水稻优质生产及食品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夏英俊[10](2014)在《生态条件对籼粳稻杂交后代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文中指出以粳稻秋光(程氏指数为22)和籼稻七山占(程氏指数为7)为杂交亲本,分别在东北粳稻区辽宁(N41°48’,E123°25’)、长江中下游籼粳交错区上海(N31°14’,E121°29’)、西南籼稻区四川(N31°07’,E104°22’)和华南籼稻区广东(N23°08’,E113°14’)独立构建重组自交系(RIL),研究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形态分化与遗传分化的规律,不同生态区籼粳分化与水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关系,探讨环境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采用程氏指数法和分子标记法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的亚种属性进行判别,不同生态区均呈连续变异,绝大多数株系为中间类型(偏籼型和偏粳型),典型籼型和典型粳型较少。形态分化与遗传分化均表明籼型多于粳型,但华南籼稻区广东和西南籼稻区四川分化为籼型水稻的株系要多于籼粳交错区上海和东北粳稻区辽宁。纬度和海拔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籼粳分化,随着纬度的降低,后代籼型株系的比例逐渐增多。两种分类方法在判定具有大量中间类型材料的籼粳稻杂交后代时,拟合度仅为50%,远不及对典型籼、粳品种判定的一致性高。同时选择不同引物类型分类结果也会产生差异,因此,对于包含大量中间类型材料的籼粳稻杂交后代,不应简单的以程氏指数的分值或粳型频率值将其定性的分为籼、偏籼、粳及偏粳四种类型。应按程氏指数分值或Fj值定量分析籼粳分化程度。2.辽宁和四川地区籼粳稻杂交后代产量显着高于上海和广东地区。分析气候原因主要为:辽宁和四川地区生育期较长,光合产物积累多,具有较高的穗粒数和千粒重。简单相关系数说明产量与一次枝梗数(除辽宁地区)、二次枝梗数、着粒密度、单位面积穗数和穗粒数均显着正相关。偏相关分析表明产量与结实率、千粒重和单位面积穗数直接相关,与其他穗部性状相关不显着。单位面积穗数与结实率和干粒重大多显着负相关,应适当提高单位面积穗数从而提高产量,尤其广东地区应提高单位面积穗数,选择大穗型品种。不同亚种类型的水稻有结实率、穗数和产量籼型大于粳型的趋势,但差异均未达显着水平。3.产量与绝大多数加工品质正相关,与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正相关,与蛋白质含量负相关,说明水稻产量的提高能够提高加工品质但不利于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改善。研究辽宁、上海和四川3个生态区影响籼粳稻杂交后代加工和外观品质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环境因素对三个生态区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最大。不同籼粳类型间水稻加工和外观品质具有一定差异,粳型加工品质优于籼型,但是差异远不及典型籼粳品种间差异大。稻谷粒形影响水稻加工和外观品质,在一定范围内长宽比增加有利于改善外观品质,但不利于提高加工品质。总体看,籼粳稻杂交后代品质生态区间差异大于籼粳类型间差异,即环境条件的影响大于遗传因素。环境对品质的影响不仅来自温度、光照等气候因子的影响,同时环境对不同生态区粳型基因频率和粒形也产生影响,从而间接影响各生态区加工和外观品质。4.采用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了3个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RVA谱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直链淀粉含量对RVA谱的影响最大,低直链淀粉含量的材料与中高直链淀粉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最高黏度和崩解值,较低的热浆黏度、冷胶黏度、峰值时间、回复值和消减值,绝大部分性状差异达到显着水平。环境对籼粳稻杂交后代RVA潜l佝影响次之,四川地区最高黏度和热浆黏度大于辽宁和上海,直链淀粉含量最低,总体上看四川地区RVA谱表现最优。籼粳属性对淀粉及RVA谱影响最小,辽宁和上海地区有最高黏度、峰值时间和崩解值粳型大于籼型,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冷胶黏度、糊化温度、回复值、消减值籼型大于粳型的趋势,仅个别地区差异达到显着水平。另外,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热浆黏度、峰值时间正相关,与崩解值负棚关。蛋白质含量与糊化温度极显着正相关,辽宁和上海地区还与最高黏度极显着负相关。但影响程度均低于直链淀粉对RVA谱的影响。

二、早籼稻米RVA谱特性的品种间差异及其温度效应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早籼稻米RVA谱特性的品种间差异及其温度效应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水稻生产概况
        2.2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选育与生产现状
        2.3 遗传因素对水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2.4 环境因素对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2.5 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理化指标
        2.6 综合评价方法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目的意义
        3.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淮北沿淮地区(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3.1 水稻的主要生育期
        1.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3.3 稻米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1.3.4 稻米RVA谱特征值
        1.3.5 稻米食味品质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氮肥与温光利用率的差异
    3 讨论
        3.1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淮北中部地区(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淮北沿海地区(黄海农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黄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黄海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筛选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陇海线地区(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2.1 不同类型粳稻加工品质差异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
        2.1.1 加工与外观品质筛选方法
        2.1.2 食味品质筛选方法
        2.1.2.1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
        2.1.2.2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2.1.2.3 食味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2.1.3 局效梗稻品种筛选
        2.1.4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与步骤
        2.2 淮安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2.3 宿迁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2.4 黄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2.5 东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2.6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2.7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
    3 讨论
        3.1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3.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3.3 不同评价方法在食味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地区品质与产量差异
        1.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1.3 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
        1.4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2 创新点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2)水稻ALK和Wx不同等位基因组合的品质效应及其对高温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稻米品质性状及其遗传调控
        1.1.1 稻米品质性状的评价
        1.1.2 稻米成分对理化品质的影响
        1.1.2.1 淀粉组成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1.2.2 淀粉热力学特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1.2.3 胶稠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1.2.4 淀粉粘滞性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1.3 稻米理化品质的遗传调控研究进展
        1.1.3.1 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调控研究
        1.1.3.2 稻米糊化温度的遗传调控研究
        1.1.3.3 稻米胶稠度的遗传研究
        1.1.3.4 稻米粘滞性的遗传研究
    1.2 水稻胚乳淀粉的合成及其调控
        1.2.1 水稻胚乳淀粉的合成
        1.2.2 水稻胚乳淀粉合成的调控
    1.3 稻米糊化温度及其遗传调控
        1.3.1 稻米糊化温度
        1.3.2 稻米糊化温度的影响因素
        1.3.2.1 品种选择对稻米糊化温度的影响
        1.3.2.2 支链淀粉结构对糊化温度的影响
        1.3.3 稻米糊化温度的遗传调控
        1.3.3.1 主效基因的克隆
        1.3.3.2 ALK基因等位变异类型及其效应
    1.4 环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4.1 灌浆结实期气温对稻米淀粉品质的影响
        1.4.1.1 环境温度对稻米淀粉粒结构的影响
        1.4.1.2 环境温度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1.4.1.3 环境温度对稻米支链淀粉结构的影响
        1.4.1.4 环境温度对稻米糊化温度的影响
        1.4.1.5 环境温度对稻米胶稠度的影响
        1.4.1.6 环境温度对稻米粘滞性的影响
        1.4.2 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5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与意义
第2章 ALK基因等位变异的遗传解析及其效应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供试水稻材料及生长条件
        2.2.1.1 水稻材料
        2.2.1.2 引物
        2.2.1.3 质粒构建与水稻转化
        2.2.1.4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
        2.2.2 水稻样品的制备
        2.2.2.1 米粉
        2.2.2.2 淀粉
        2.2.3 DNA抽提及分子标记开发
        2.2.4 稻米糊化特性的测定
        2.2.5 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2.2.6 稻米胶稠度的测定
        2.2.7 稻米粘滞性的测定
        2.2.8 稻米食味值的测定
        2.2.9 稻米淀粉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2.2.10 稻米淀粉链长分布的测定
        2.2.11 RNA提取和反转录
        2.2.12 数据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4211 (G/A)和4342 (GC/TT)是ALK等位变异的两个主要功能差异位点
        2.3.2 ALK等位基因间的遗传进化关系及其在栽培稻中的分布
        2.3.3 抑制不同ALK等位基因表达对稻米糊化温度的影响
        2.3.3.1 转基因材料的创建及分子鉴定
        2.3.3.2 抑制ALK基因表达对糊化特性的影响
        2.3.4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鉴定
        2.3.5 ALK等位变异对糊化特性的影响
        2.3.6 ALK等位变异对淀粉精细结构的影响
        2.3.7 ALK等位变异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2.3.8 ALK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对表达量
    2.4 小结与讨论
        2.4.1 ALK基因的等位变异导致稻米糊化特性差异
        2.4.2 同为SSIIa~j型的ALK~b与ALK~a在籼粳稻间的分布存在差异
        2.4.3 ALK基因导致支链淀粉结构差异进而改变糊化特性
        2.4.4 ALK等位变异对稻米粘滞性有影响
第3章 Wx与ALK等位基因不同组合对稻米品质影响的研究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材料
        3.2.2 DNA抽提及标记的建立
        3.2.3 样品准备与处理
        3.2.4 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3.2.5 稻米胶稠度的测定
        3.2.6 稻米粘滞性的测定
        3.2.7 稻米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3.2.8 稻米食味值的测定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及鉴定
        3.3.1.1 基因型鉴定
        3.3.1.2 农艺性状考察
        3.3.2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3.3.3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3.3.4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胶稠度的影响
        3.3.5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3.3.6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粘滞性的影响
        3.3.7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食味值的影响
        3.3.8 Wx和ALK不同等位变异组合对稻米粗蛋白的影响
    3.4 小结与讨论
        3.4.1 表观直链淀粉与胶稠度主要受Wx基因影响
        3.4.2 糊化温度主要受ALK基因影响,也受Wx基因调控
        3.4.3 稻米RVA特性受Wx和ALK等位基因组合影响较大
第4章 结实期高温影响不同ALK等位基因表达及品质形成的机制研究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高温处理和取样
        4.2.3 稻米籽粒外观特性的测定
        4.2.4 稻米理化品质的测定
        4.2.4.1 样品准备与处理
        4.2.4.2 稻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测定
        4.2.4.3 稻米胶稠度的测定
        4.2.4.4 稻米粘滞性的测定
        4.2.4.5 稻米热力学特性的测定
        4.2.5 高温对淀粉结构的影响
        4.2.5.1 淀粉粒扫描电镜观察
        4.2.5.2 淀粉X-射线衍射
        4.2.5.3 淀粉红外衍射
        4.2.5.4 淀粉分子量分布的测定
        4.2.5.5 淀粉链长分布的测定
        4.2.6 RNA提取和RT-PCR分析
        4.2.7 数据分析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高温对ALK等位基因表达的影响
        4.3.2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热力学特性的影响
        4.3.3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4.3.3.1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农艺性状的影响
        4.3.3.2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籽粒灌浆程度的影响
        4.3.3.3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籽粒外观的影响
        4.3.4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4.3.4.1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米粉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4.3.4.2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米粉胶稠度的影响
        4.3.4.3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米粉粘滞性的影响
        4.3.5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4.3.5.1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淀粉颗粒形态的影响
        4.3.5.2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淀粉晶体特性的影响
        4.3.5.3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淀粉精细结构的影响
    4.4 小结与讨论
        4.4.1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外观品质的影响
        4.4.2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蒸煮食用品质的影响
        4.4.3 高温对ALK近等基因系稻米淀粉理化特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4个籼型水稻两系不育系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优质稻育种现状
    1.2 稻米品质的影响因素
        1.2.1 稻米品质的遗传
        1.2.2 环境因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3 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1.4 稻米RVA谱的研究进展
    1.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2章 供试组合海南三亚种植的稻米品质及配合力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材料种植
        2.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2.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总体表现
        2.2.2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间的差异
        2.2.3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2.2.4 供试组合稻米淀粉RVA谱特征研究
    2.3 小结
        2.3.1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2.3.2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分析
        2.3.3 供试组合的稻米淀粉RVA谱特征
第3章 供试组合湖南望城种植的稻米品质及配合力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与种植
        3.1.2 材料种植
        3.1.3 品质测定指标与方法
        3.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供试组合稻谷品质总体表现
        3.2.2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间的差异
        3.2.3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3.2.4 供试组合稻米淀粉RVA谱特征研究
    3.3 小结与讨论
        3.3.1 稻米品质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3.3.2 亲本稻米品质性状的一般配合力
        3.3.3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配合力分析
        3.3.4 亲本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一般配合力
第4章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材料种植
        4.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4.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海南三亚和湖南望城两点种植稻米品质性状联合方差分析
        4.2.2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稳定性分析
        4.2.3 海南三亚和湖南望城两点种植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联合方差分析
        4.2.4 供试组合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稳定性分析
    4.3 小结与讨论
        4.3.1 基因型和环境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3.2 基因型和环境对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的影响
        4.3.3 供试组合稻米品质性状的稳定性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个人简历
    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西南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稻的理化特性及与食味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立题背景及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稻米理化指标与食味品质的关系
        1.2.2 生态环境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1.2.3 大米食用品质的评价方法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碾米及外观品质
        2.3.2 淀粉含量
        2.3.3 蛋白质含量
        2.3.4 脂肪含量
        2.3.5 稻米RVA谱特征
        2.3.6 食味值的测定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稻的稻米品质
        3.1.1 碾米及外观品质
        3.1.2 籼稻主要成分含量
        3.1.3 稻米RVA谱特征
        3.1.4 稻米理化指标与RVA特征值的关系
    3.2 不同生态条件下的稻米食味值及其与理化特性的关系
        3.2.1 食味值
        3.2.2 食味值与理化特性的关系
        3.2.2.1 稻米理化指标与食味的关系
        3.2.2.2 RVA特征值与食味的关系
    3.3 不同生态区气象因素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3.3.1 食味值和RVA特征值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3.3.2 稻米理化指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3.4 不同食味值及环境稳定性品种类型的划分
        3.4.1 杂交籼稻品质理化指标及RVA特征值的稳定性
        3.4.2 不同食味值及环境稳定性品种类型划分
4 讨论
    4.1 不同生态条件对籼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4.2 籼稻优质食味值的理化基础
    4.3 食味计评价西南地区籼稻食味品质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5)北方粳稻品种(系)资源淀粉RVA谱特征与品质性状典型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种植
    1.2 品质性状测定
    1.3 数据处理
2 结果分析
    2.1 粳稻品种(系)资源RVA谱特征值和品质性状值分布
    2.2粳稻品种(系)资源RVA谱特征值之间的相关分析
    2.3 粳稻品种(系)资源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2.4 粳稻品种(系)资源RVA谱特征值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2.5 粳稻品种(系)资源RVA谱特征值和品质性状的因子分析
    2.6 粳稻品种(系)资源RVA谱特征值与品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6)穗后弱光胁迫对杂交稻稻米淀粉品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符号及中文对照表
1 立题背景及文献综述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弱光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及其响应机制
        1.2.1.1 弱光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1.2.1.1.1 对植株形态特征的影响
        1.2.1.1.2 对植株生物最的影响
        1.2.1.1.3 对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2.1.1.4 对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1.2.1.2 植株对弱光胁迫的适应机制
        1.2.1.2.1 形态适应性
        1.2.1.2.2 生理适应性
        1.2.1.2.3 分子机制
        1.2.2 水稻颖果发育及品质形成规律
        1.2.2.1 水稻颖果的发育
        1.2.2.2 水稻胚乳的发育
        1.2.2.3 水稻淀粉特性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
    1.3 本研究的切入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2.3.1 叶片结构及光合特性
        2.3.1.1 光合色素含量
        2.3.1.2 光合速率特性及叶绿素荧光参数
        2.3.1.3 光响应曲线和快速光曲线模拟
        2.3.1.4 叶片解剖结构观察
        2.3.2 植株碳同位素分辨率
        2.3.3 籽粒胚乳发育及物质积累
        2.3.3.1 稻穗及颖花标记
        2.3.3.2 穗部物质积累
        2.3.3.3 颖果形态及细胞显微结构观察
        2.3.3.4 成熟籽粒扫描电镜观察
        2.3.4 稻米理化特性
        2.3.4.1 稻米碾米品质及外观品质
        2.3.4.2 稻米淀粉含量
        2.3.4.3 稻米淀粉吸收波长及蓝值
        2.3.4.4 稻米支链淀粉链长分布
        2.3.4.5 稻米RVA谱特征
        2.3.5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弱光胁迫对水稻叶片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3.1.1 光合色素含量
        3.1.2 光合速率特性
        3.1.3 叶绿素荧光参数
        3.1.4 光响应曲线
        3.1.5 快速光曲线
        3.1.6 叶片解剖结构
        3.1.7 光合特性与碳同位素分辨率的关系
        3.1.7.1 碳同位素分辨率
        3.1.7.2 光合特性与碳同位素分辨率相关性
    3.2 弱光胁迫对水稻籽粒物质积累及胚乳发育的影响
        3.2.1 穗部鲜重及干重
        3.2.2 穗部碳水化合物积累
        3.2.2.1 穗部可溶性糖积累
        3.2.2.1.1 穗部可溶性糖含量
        3.2.2.1.2 穗部可溶性糖积累量
        3.2.2.2 穗部淀粉积累
        3.2.3 籽粒形态发育
        3.2.4 胚乳细胞显微结构观察
    3.3 弱光胁迫对稻米淀粉品质的影响
        3.3.1 籽粒微观结构
        3.3.1.1 籽粒细胞层次微观结构
        3.3.1.2 淀粉粒层次微观结构
        3.3.2 稻米淀粉含量
        3.3.3 稻米淀粉吸收蓝值及最大吸收波长
        3.3.4 稻米支链淀粉链长分布
        3.3.4.1 Ⅱ优498支链淀粉结构比较及差异
        3.3.4.2 宜香优2115支链淀粉结构比较及差异
        3.3.4.3 支链淀粉链长分布及平均链长
        3.3.5 淀粉RVA谱特性
        3.3.6 稻米碾米品质及外观品质
    3.4 弱光胁迫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4 讨论
    4.1 弱光胁迫下水稻产量形成规律
    4.2 弱光胁迫下稻米淀粉品质形成特点
        4.2.1 弱光胁迫降低稻米品质
        4.2.2 淀粉特性与稻米品质的关系
    4.3 水稻对弱光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4.3.1 叶片光合特性
        4.3.1.1 调节叶片光合能力
        4.3.1.2 碳同位素分辨率的利用
        4.3.2 穗部物质积累与籽粒发育特性
        4.3.2.1 延缓籽粒发育
        4.3.2.2 降低穗部物质积累
5 结语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
        5.1.1 弱光胁迫下水稻产量形成规律
        5.1.2 弱光胁迫下稻米淀粉品质形成特点
        5.1.3 水稻对弱光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
    5.3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7)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生理基础及不同氮水平下的转录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什么是水稻高温热害
    1.2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特点
        1.2.1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温度
        1.2.2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区域
        1.2.3 水稻高温热害的发生时期
    1.3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3.1 孕穗期至开花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3.2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4 高温热害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1 抽穗和开花期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2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4.3 水稻高温热害的生理机制及耐热种质资源
    1.5 高温热害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
        1.5.1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碾米品质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1.5.2 灌浆期高温对水稻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
    1.6 水稻高温热害的定量评价
        1.6.1 以指标筛选评价水稻的高温热害
        1.6.2 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
    1.7 水稻高温热害的遗传基础研究
        1.7.1 水稻耐高温热害的QTL定位研究
        1.7.2 水稻高温热害的转录组学研究
        1.7.3 水稻高温热害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1.8 水稻高温热害与其他环境因子的互作
    1.9 减轻水稻高温热害的措施
        1.9.1 培育耐热品种
        1.9.2 改善田间管理
        1.9.3 施用外源物
    1.10 研究内容和目的及意义
        1.10.1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10.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0.3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设计
        2.1.1.1 试验材料
        2.1.1.2 材料种植
        2.1.1.3 高温处理
        2.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2.1.2.1 干物质重
        2.1.2.2 产量及其构成
        2.1.2.3 直链淀粉
        2.1.2.4 叶绿素含量(SPAD值)
        2.1.2.5 渗透调节物质及酶活性
        2.1.3 隶属函数法
        2.1.4 数据统计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2.2.2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收获指数和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2.2.3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下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关系
        2.2.4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
        2.2.5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的生理指标验证
        2.2.5.1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2.2.5.2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渗透调节物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5.3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生理指标的定量评价
    2.3 讨论
        2.3.1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的致灾机理分析
        2.3.2 早稻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鉴定筛选与定量评价分析
第三章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设计
        3.1.1.1 材料与种植
        3.1.1.2 高温处理
        3.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1.2.1 叶绿素含量(SPAD值)
        3.1.2.2 产量及其构成
        3.1.2.3 渗透调节物含量
        3.1.3 数据统计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3.2.2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稻二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3.2.3 乳熟初期高温处理对早稻剑叶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3.3 讨论
        3.3.1 乳熟初期高温对早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3.3.2 乳熟初期高温对早稻叶绿素及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第四章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设计
        4.1.1.1 试验材料
        4.1.1.2 高温处理
        4.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4.1.2.1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
        4.1.2.2 淀粉RVA谱特征参数分析
        4.1.3 数据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乳熟初期高温对杂交稻品种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
        4.2.2 乳熟初期高温对常规稻品系RVA谱特征参数的影响
        4.2.3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4.2.4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间与直链淀粉含量的相关性
        4.2.5 稻米淀粉RVA谱特征值与直链淀粉含量的方差分析
    4.3 讨论
第五章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两个早稻品种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设计
        5.1.1.1 试验材料
        5.1.1.2 材料种植
        5.1.1.3 高温处理
        5.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5.1.2.1 产量及其构成
        5.1.2.2 颖花退化
        5.1.2.3 干物质重
        5.1.2.4 叶绿素(SPAD值)和脯氨酸含量
        5.1.2.5 内源激素含量
        5.1.3 数据统计方法
    5.2 结果与分析
        5.2.1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产量构成因素的差异比较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2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颖花分化的差异比较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3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叶重、茎鞘重及收获指数的差异比较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4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各指标下降率的变化
        5.2.5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6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脯氨酸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7 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及其氮素效应特征
        5.2.7.1 IAA
        5.2.7.2 GA3
        5.2.7.3 ABA
        5.2.7.4 ZR
        5.2.8 穗分化后期高温高氮处理对水稻剑叶内源激素平衡的影响
        5.2.9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各指标间的相关性
        5.2.10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各指标的方差分析
    5.3 讨论
第六章 高氮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早稻中531产量和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设计
        6.1.1.1 材料与种植
        6.1.1.2 高温处理
        6.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6.1.2.1 产量及其构成
        6.1.2.2 干物质量
        6.1.2.3 叶绿素(SPAD值)、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
        6.1.3 数据统计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结实率和单茎产量的影响
        6.2.2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干物质量的影响
        6.2.3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SPAD值的影响
        6.2.4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6.2.5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6.2.6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下水稻产量、干物质量和生理特性的方差分析
    6.3 讨论
第七章 RNA-seq分析早稻中531结实率响应氮素和高温的差异表达基因
    7.1 材料与方法
        7.1.1 试验设计
        7.1.2 试验方法
        7.1.2.1 RNA提取和建库
        7.1.2.2 de novo组装
        7.1.2.3 DGE测序结果统计
        7.1.2.4 Unigene功能注释及COG分类
        7.1.2.5 Unigene表达量注释和差异基因的筛选
        7.1.2.6 结实率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转录组测序
        7.2.1.1 de novo结果与组装
        7.2.1.2 功能注释
        7.2.1.3 功能分类
        7.2.1.4 代谢通路分析
        7.2.2 DGE (Digital gene expression)测序
        7.2.2.1 样品总RNA质量检测
        7.2.2.2 测序评估
        7.2.2.3 基因表达定量
        7.2.2.4 两样品重复性
        7.2.2.5 氮素和高温相关基因的挖掘及数字基因差异表达谱
        7.2.2.6 差异表基因的GO功能注释
        7.2.2.7 差异表基因的KEGG Pathway显着性富集分析
        7.2.2.8 基因表达模式聚类分析
        7.2.2.9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水稻结实率的影响
    7.3 讨论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果
        8.1.1 乳熟初期热害性指标筛选与定量评价
        8.1.2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产量和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
        8.1.3 乳熟初期高温对不同早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8.1.4 氮素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两个早稻品种产量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8.1.5 高氮和穗分化后期高温对早稻中531产量和渗透调节物含量的影响
        8.1.6 RNA-seq分析早稻中531结实率响应氮素和高温的差异表达基因
    8.2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8.3 本文研究的不足
    8.4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8)国标优质籼稻的稻米品质与淀粉RVA谱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2稻米品质的测定
    1.3稻米淀粉黏滞性的测定
    1.4数据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国标优质籼稻的碾磨、外观和蒸煮品质性状
    2.2国标优质籼稻的蛋白质和脂肪酸含量
    2.3国标优质籼稻的RVA谱特征值
    2.4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
    2.5稻米品质性状与RVA谱特征值的相关性
3讨论

(10)生态条件对籼粳稻杂交后代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亚洲栽培稻的分类地位及起源与分化
        1.1.1 分类地位
        1.1.2 起源与分化
    1.2 水稻籼粳亚种分类方法研究进展
        1.2.1 同工酶分类法(生化方法)
        1.2.2 判别函数法(形态和生理性状相结合)
        1.2.3 杂交亲和性鉴定法
        1.2.4 程氏指数法(形态指数法)
        1.2.5 分子标记法
        1.2.6 其他分类法
    1.3 水稻籼粳亚种间的差异
        1.3.1 籼粳分化及地理分布
        1.3.2 产量性状的基本内容及籼粳亚种间的差异
        1.3.3 品质性状的基本内容及籼粳亚种间的差异
    1.4 生态环境对水稻籼粳亚种的影响
        1.4.1 对产量性状的影响
        1.4.2 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1.5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及意义
第二章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形态分化与遗传分化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与生态试验点
        2.1.2 程氏指数法(形态指数法)
        2.1.3 分子标记法(InDel和ILP)
        2.1.4 基因型的确定和基因频率的统计
        2.1.5 数据分析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形态分化
        2.2.2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遗传分化
        2.2.3 形态分化与遗传分化的关系
        2.2.4 不同分子标记方法的比较
    2.3 讨论
        2.3.1 生态条件对籼粳稻杂交后代籼粳分化的影响
        2.3.2 籼粳稻杂交后代形态分化与遗传分化的关系
第三章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产量差异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3.1.2 性状的测定及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3.2.2 不同生态区重组自交系穗部性状差异
        3.2.3 穗部性状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3.2.4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亚种属性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3.2.5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穗部性状与品质的关系
    3.3 讨论
        3.3.1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经济性状的差异
        3.3.2 不同生态区亚种属性对重组自交系经济性状的影响
        3.3.3 穗部性状对籼粳稻杂交后代品质性状的影响
第四章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加工和外观品质影响因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4.1.2 性状的测定及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环境对RILs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2.2 籼粳属性与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关系
        4.2.3 稻谷粒形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4.3 讨论
        4.3.1 生态环境和籼粳属性对稻米品质性状的影响
        4.3.2 稻谷粒形对稻米加工和外观品质的影响
    4.4 结论
第五章 不同生态区籼粳稻杂交后代稻米淀粉RVA谱差异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与种植方式
        5.1.2 性状的测定及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不同生态区淀粉及RVA谱的差异
        5.2.2 不同籼粳类型间品质性状的差异
        5.2.3 直链淀粉含量对不同生态区RVA谱的影响
        5.2.4 RVA谱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
    5.3 讨论
        5.3.1 生态环境和籼粳属性对籼粳稻杂交后代淀粉及RVA谱的影响
        5.3.2 RVA谱与其他品质性状的关系
    5.4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四、早籼稻米RVA谱特性的品种间差异及其温度效应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D]. 卞金龙. 扬州大学, 2020
  • [2]水稻ALK和Wx不同等位基因组合的品质效应及其对高温的响应[D]. 陈专专. 扬州大学, 2020(01)
  • [3]4个籼型水稻两系不育系稻米品质性状配合力研究[D]. 李馨.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 [4]西南不同生态条件下籼稻的理化特性及与食味的关系[D]. 陈多.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1)
  • [5]北方粳稻品种(系)资源淀粉RVA谱特征与品质性状典型相关分析[J]. 程海涛,马兆惠,刘桂林,曹萍,吕文彦. 作物杂志, 2017(02)
  • [6]穗后弱光胁迫对杂交稻稻米淀粉品质与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生理响应机制[D]. 王丽. 四川农业大学, 2016(05)
  • [7]水稻高温热害的综合评价、生理基础及不同氮水平下的转录组研究[D]. 杨军. 江西农业大学, 2015(01)
  • [8]国标优质籼稻的稻米品质与淀粉RVA谱特征研究[J]. 何秀英,程永盛,刘志霞,陈钊明,刘维,卢东柏,陈粤汉,廖耀平.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5(03)
  • [9]播期与地点对不同生态类型粳稻淀粉RVA谱特性的影响(英文)[J]. 赵庆勇,张亚东,朱镇,陈涛,周丽慧,姚姝,于新,王才林.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5(03)
  • [10]生态条件对籼粳稻杂交后代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D]. 夏英俊. 沈阳农业大学, 2014(08)

标签:;  ;  ;  ;  ;  

早籼稻RVA光谱特征品种间差异及其温度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