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带电消弧器的研制与应用

10kV带电消弧器的研制与应用

一、10kV带电操作消弧器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谢龙光,王磊,陈永祥,唐盼[1](2021)在《带电断接35kV空载线路时的暂态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压实验室采用不同速率搭接电容器研究搭接速度对搭接过程的影响,测量其稳态和暂态过程,分析了带电断接35kV空载线路的工艺要求。

刁春燕[2](2021)在《具备故障快速转移装置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技术》文中指出配电网作为用户与输电网之间的桥梁,与千万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是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电子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如何实现配电网的有效保护与智能控制,从而能够安全、稳定、经济、高效的为用户输送电能,成为广大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我国配电网规模不断扩大,消弧线圈由于受到无法补偿高频和有功分量以及容量受限两方面的限制,越来越来多的被故障快速转移装置取代。故障快速转移装置的基本原理是在系统发生单相接地时,迅速在站内将故障相母线金属性接地以限制故障相电压,从而实现熄弧。目前安装故障快速转移装置的配电网存在两个问题亟待解决:1.由于故障快速转移装置动作迅速,故障相母线接地后会掩盖线路上原本用于故障选线和定位的故障信息,传统的选线定位方法容易失效;2.目前故障快速转移装置动作后无法辨识原故障点状态,存在多次接地等动作流程不完善的问题。而故障快速转移装置让故障相母线接地这一附加动作,使故障信号在该动作前后产生的变化可以作为选线定位以及故障点辨识的依据,且无需将所有线路故障信息集中分析,测点就地即可完成判断。目前随着我国中性点不接地的中压配电网越来越多的采用故障快速转移装置,在其基础上进行单相接地故障的综合处理研究极具发展前景,且十分必要。为此,本文主要基于安装有故障快速转移装置的中性点不接地配电网开展了故障选线、定位以及原故障点状态辨识的理论研究与装置研发工作:1.研究了利用故障相母线接地产生的附加信号来进行故障区段定位的方法。中性点不接地方式下,配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投入故障快速转移装置,考虑原故障点消除与原故障点未消除两种情况以及过渡电阻的影响,深入对比分析了熄弧装置动作前后故障路径与非故障路径零序电流幅值与相位变化特征差异,结合馈线终端设备,提出利用零序电流幅值比及相位偏移辨识故障路径,实现选线与就地快速故障区段定位,并对定位流程进行了设计。2.结合上述选线结果,研究了故障相母线接地后,在原故障点消除与原故障点未消除两种情况下,母线接地点电流以及故障线路零序电流的幅值差异,分析设计了原故障点状态辨识判据。在原故障点成功消除的情况下加速退出故障快速转移装置,在原故障点未成功消除的情况下,闭锁故障快速转移装置,完善了装置的动作流程。利用ATP/EMTP软件对上述选线定位以及故障状态辨识方法进行仿真,结果证明了所提出的故障处理方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3.综合考虑配电网现有装置的配置情况,研发了基于故障快速转移的故障处理系统装置,针对实际应用中装置的需求进行了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实现了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熄弧选线定位一体化处理,确保单相接地故障区段的快速就地定位和故障快速处理,辅助配电网建设改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李辉,陈江波,陈维江,田野,万保权,戴敏,邵苠峰,尹晶,杜砚,吴雪琼,程婷[3](2021)在《基于真型试验平台的配电网柔性消弧实证测试研究》文中指出介绍了目前世界规模最大的10 kV真型试验平台,该平台具有网架结构多态重构、接地方式灵活切换、试验场景一键顺控、多态故障灵活复现和多元负荷随机接入能力的特点,解决了配电网真实故障不易复现的难题。通过试验平台可对配电网新技术、新方法开展全面实证测试与长期带电考核。利用试验平台复现了配电网不同过渡电阻接地、间歇性弧光接地故障,开展了新型配电网接地故障柔性消弧处置成套装置的实证测试,验证了该新型装置选相、选线的正确性和故障点补偿效果,并开展了3 h长时补偿试验考核,对装置主要部位进行红外测温,验证了该装置长时运行的可靠性。通过真型试验平台的建设与运行,有效解决了配电网新设备考核不够全面的难题,促进了配电网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支撑了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综合提升。

訾曲波[4](2019)在《变电站10千伏PT烧毁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压互感器是连接电网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的电气设备,安装在电网的各个节点上,向二次系统提供一次系统的电压信息,供运行监视使用。研究不接地电网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压互感器异常损坏机理和抑制措施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目前,在电力系统配电网中,10kV电压互感器烧毁或高压熔断器异常熔断现象非常普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可能会造成设备损坏,诱发严重的电力系统事故,甚至在设备运行维护过程中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因此,研究电压互感器烧毁原因,制定并实施相应地抑制措施,对10kV配电网的安全和可靠运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兴安盟突泉地区水泉66kV变电站单相接地故障的调研,研究了10kV电压互感器烧毁原因及抑制措施,全文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对当前国内外专家学者对电压互感器烧毁机理的研究进行了总结概括,同时也对现阶段所采取的抑制措施进行了详细分析;二是对10kV配电网系统中3种中性点接地方式进行介绍,着重分析了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和消失后的暂态过程,通过电路原理分析和理论推导,分析和总结了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中故障发生的原因;三是对主动干预型消弧装置的原理及采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介绍;四是介绍了以突泉地区66kV水泉变电站和杜尔基变电站为试点,对主动干预型消弧装置进行现场实验的方案,通过在自然运行状态过程中人为施加故障点和自然故障点两种瞬时性单相接地故障的方式进行实验,都能达到快速熄弧,满足安全运行的要求;五是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本课题存在的不足。论文提出的方案已在水泉变电站及杜尔基变电站投入运行,现场运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对于单相接地等故障引起的电压互感器烧毁及高压保险熔断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大幅度提高了故障处理能力,降低了线路故障造成的危害,为兴安突泉地区配电网的进一步优化升级提供了重要依据。

秦威南,方玉群,潜力群,梁加凯,蒋卫东[5](2019)在《超/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短路接地线烧伤分析》文中指出通过EMTP仿真计算,分析了淮南—皖南—浙北—上海1 000 kV交流同塔双回线路单回停电时的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结合接地线服役情况,发现停电线路上的感应电压过大,以及接地线挂设过程中存在的反复拉弧放电是造成接地线烧伤的主要原因。利用模拟试验,在计算得到的最大感应电压下,对搭接接地线过程中的电弧进行试验研究,得到电弧能量对导线及工器具影响的临界值,通过引入消弧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烧伤问题,为输电线路检修人员的作业安全提供了保障。

徐菲[6](2019)在《应用于消弧电源的PWM整流器冗余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电气化铁路高速化和重载化发展的当下,机车通过分相区时锚段关节转换区的弓网电弧问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地面带电自动过分相技术日趋成熟,在自动过分相装置中加入消弧电源,通过施加幅值和相位可控的消弧电压来调整分相区弓网电流关系可以实现对锚段关节转换区电弧的抑制。因应用场合和工作状态的特殊性,消弧电源需要保证高度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实现消弧功能和保证铁路系统正常运行。论文结合消弧电源的研制,围绕消弧电源用PWM整流器并联系统的功能实现和可靠性的提升来进行PWM整流器的冗余设计,完成了三相PWM整流器的建模分析、控制策略研究和控制方案的制定。论文首先对三相PWM整流器进行建模分析,建立了基于三相静止坐标系和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的数学模型,在模型结构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dq坐标系前馈解耦的直接电流控制方法,进行了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设计。然后针对PWM整流器并联系统进行研究,分析了并联环流产生机理并建立了环流等效模型;进行了消弧电源PWM整流器并联系统控制方案的设计,确定了基于双控制系统硬件互联的同步控制方案和基于CAN通信信息交互的运行状态监测方法;对系统的并联运行和同步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最后完成了 PWM整流器主电路的参数设计和软件设计,给出了参数设计方法和实现冗余控制功能及故障识别与处理的软件结构,搭建了小功率实验平台,进行了单台和双台PWM整流器并联实验,验证了前述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及其对消弧电源PWM整流器的适用性。

刘恒门,蒋啸宇,孙叶旭,詹昕[7](2019)在《配网中低压全系统旁路不停电作业方案解析》文中提出传统的配网设备检修采用计划停电方式,对居民可靠供电产生影响,本文结合国网首次中低压全系统旁路不停电作业实际案例,对旁路不停电作业方式进行分析,提出完整的旁路作业原理和作业方案。针对移动箱变旁路设备接入时,易造成断路器跳闸等问题,提出移动箱变低压断路器的保护值设定方案和作业策略。研制了带开关旁路快插转接电源箱,实现低压旁路系统快速接入,对旁路作业现场管控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思考,创新提出解决方案,支撑旁路作业进一步推广应用。

彭新立,李孟东,祁波,李春清,任晓东[8](2019)在《快分快合消弧开关的研制》文中提出根据规定:"带电断、接空载电缆线路与架空线路连接引线(以下简称:带电断、接电缆引线)应采用带电作业用消弧开关进行,不应直接带电断、接"。在带电班进行带电断、接引线工作中,因进口的消弧开关不具备快分功能,断电缆引线只能停电实施。公司为提升供电服务质量,减少用户停电,向

刘睿思[9](2018)在《供电企业配网带电作业工器具创新研究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电力对于保障国民经济持久稳定发展、国民生活井然有序进行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随着工商业与国民生活对优质电力供应的要求逐渐严格,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带电作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促使研讨新的带电作业工器具的思维与实践应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带电作业是电网企业运维检修技术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电网企业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因此近年来国网公司不断加强带电作业的推广。从前,我国从国外引进各类作业工器具,并结合我国电气设备的现状进行仿制;如今,我国自主研制的带电作业工器具品类繁多,应用面越来越广,配网带电作业工器具大致种类有绝缘工器具(包括硬质和软质),含有金属工器具(如绝缘板手,电动破拆器等),但由于我国配网建设相对滞后,配网设备不够标准化,所以仍有一些带电作业工器具不够适用和存在诸多缺陷,且存在很多市场空白,有待于开发。对于供电企业来说,现阶段带电作业工作量也日趋增大,对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也要求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便利性,因此带电作业工器具的质量与实用性尤为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创新研究和不断改良完善是带电作业工作的重点。本文首先在调研现有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基础上,发现商业化的制成品在有些领域是空白,也有一些不足,比如没有固定引线装置和终端罩,工器具出入库管理比较粗放等。随后分析了现状,确定改良细节,采用合格的绝缘材料,设计精巧的结构,制成的成品需要通过耐压试验并合格,通过在实际工作中试用,与未使用新工具时效果做对比,体现出新的工器具的优势,是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和广泛的认同。又由于以往工器具出入库的环节不够科学,于是在现有系统基础上,研讨出一套新型出入库管理模式,自动录入出入库记录,自动录入台账,库房温湿度闭环管理,增进了视频监督模式,力求节约时间与人力。带电作业工器具最重要的前提是安全,研创新型工器具目的在于提升工作效率,改良不合理现状,提高安全程度。今后将会继续寻找可靠的材料、不断改进结构和细节,并使得它们使用更加方便、操作效率更高、安全性更好、耐用性更强,促进供电企业带电作业水平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

林俐利[10](2017)在《泉州地区10kV配网旁路不停电作业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指出供电可靠性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准之一。随着科技和经济发展的不断推进,不间断供电的需求越来越高。配电带电作业技术己经成为保证供电设备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提高电网经济效益和提高用户电能质量的一个重要的检修手段和技术手段,并逐步向不停电作业技术迈进。旁路带电作业是引入旁路系统代替原系统对用户负荷进行供电,保证用户侧的不间断供电或仅仅短时停电后,实现检修作业的一种作业方式,可灵活应用于配网检修、改造施工,实现不停电更换设备、改造线路,是一种更符合目前我国国情的和社会需求的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经济、社会意义,是未来配网带电作业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不停电作业的研究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泉州地区配电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泉州地区10kV配电网为实施背景,根据该地区配网结构、设备杆型以及建设需要,开展以不停电为目的的旁路作业项目的研究及应用。首先,根据旁路不停电作业的原理,对旁路不停电作业过程中涉及的各个操作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过电压、过电流等危险点进行了分析和相应的计算,分析了旁路不停电作业过程中负荷转移的过程、转移时可能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情况以及并列运行时的分流情况,根据分析的结果,研究对应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然后,按复杂程度将旁路不停电作业项目分成两个级别的工程进行应用实践,将旁路不停电作业法的开断直线杆并加装分段开关选为一级项目,将旁路不停电作业法的更换配电变压器选为二级项目,分别选取匹配的旁路设备及专用特种车辆,设计旁路系统的接线结构,设计详细的操作实施步骤和作业指导,保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人身、设备和电网的安全,最后进行了经济效益的分析总结。本文旨在通过引入旁路不停电作业技术手段,促进泉州地区配网不停电作业领域的延伸拓展,将原先以减少用户停电范围为目的的带电作业,转变为实现用户不停电或短时停电的不停电作业,从而实现供电可靠性的进一步提高,助力电网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

二、10kV带电操作消弧器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kV带电操作消弧器的研制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带电断接35kV空载线路时的暂态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带电断接35kV空载线路仿真分析
    1.1 空载线路等值模型
    1.2 仿真计算
        1.2.1 搭接空载线路的暂态特性仿真
        1.2.2 断开空载线路的暂态特性仿真
2 模拟试验
    2.1 试验布置
    2.2 试验结果

(2)具备故障快速转移装置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故障快速转移方法的研究概况
    1.3 故障快速转移方法下选线定位的主要技术问题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具备故障快速转移装置的单相接地故障选线与区段定位
    2.1 引言
    2.2 故障快速转移装置基本原理
    2.3 单相接地故障特征分析
    2.4 故障转移装置动作后线路零序电流分析
        2.4.1 原故障点消除时零序电流
        2.4.2 原故障点未消除时零序电流
    2.5 选线与区段定位方法
    2.6 仿真分析
        2.6.1 原故障点消除时的仿真
        2.6.2 原故障点未消除时的仿真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故障快速转移后原故障点状态辨识
    3.1 引言
    3.2 故障转移装置动作后母线接地点电流分析
    3.3 故障转移装置动作后故障线路零序电流分析
        3.3.1 原故障点消除时故障线路零序电流
        3.3.2 原故障点未消除时故障线路零序电流
    3.4 原故障点状态辨识方法
    3.5 仿真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故障快速转移的故障处理系统软硬件开发
    4.1 引言
    4.2 基于故障快速转移的故障处理系统硬件设计
        4.2.1 控制单元设计
        4.2.2 线路故障指示器设计
    4.3 配电网故障处理系统软件设计
        4.3.1 控制单元软件开发
        4.3.2 故障指示器软件开发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3)基于真型试验平台的配电网柔性消弧实证测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真型配电网试验平台
    1.1 整体规划
    1.2 试验电源
    1.3 配电网网架
    1.4 多元负荷
    1.5 组态式试验监控主站
2 实证测试
    2.1 试验系统条件
    2.2 试验结果分析
3 结语

(4)变电站10千伏PT烧毁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主要工作
第2章 电压互感器烧毁理论分析
    2.1 中性点接地方式及其特点
    2.2 10KV配电网系统间歇性接地
    2.3 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2.3.1 单相接地故障发生时的暂态过程
        2.3.2 单相接地故障消失后的暂态过程
    2.4 小结
第3章 突泉地区配电网故障原因分析
    3.1 突泉地区配电网故障概况
        3.1.1 兴安盟突泉地区电网现状
        3.1.2 突泉地区单相接地故障统计
    3.2 突泉地区配电网故障原因分析
        3.2.1 电压互感器烧毁的过程
        3.2.2 接地故障发生时的励磁涌流分析
        3.2.3 接地故障消失后的电容电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电压互感器烧毁的抑制措施
    4.1 突泉地区电压互感器烧毁抑制措施
    4.2 主动干预型消弧装置原理
    4.3 主动干预型消弧装置关键技术
    4.4 小结
第5章 抑制措施试点设计方案
    5.1 变电站试点设计方案
    5.2 装置安装方案
    5.3 装置的调试及验收
    5.4 装置投运后的运维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
    6.1 全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超/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短路接地线烧伤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架空输电线路感应电水平评估
    1.1 同塔多回及平行架设线路的电磁感应
    1.2 计算模型
    1.3 计算结果及分析
2 短路接地线搭接过程中的拉弧试验
    2.1 模拟试验布置
    2.2 试验结果
    2.3 短路接地线消弧通断能力的确定
3 新型短路接地线的研制
    3.1 功能要求
    3.2 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3.3 智能短路接地线
4 结论

(6)应用于消弧电源的PWM整流器冗余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消弧电源概述
        1.2.1 消弧电源基本原理
        1.2.2 消弧电源工作状态
    1.3 PWM整流器研究现状
        1.3.1 PWM整流器拓扑结构与控制策略
        1.3.2 PWM整流器并联技术
    1.4 本文内容及结构
2 消弧电源PWM整流器控制策略
    2.1 消弧电源的组成
    2.2 PWM整流器数学模型
        2.2.1 基于abc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2.2.2 基于dq坐标系的数学模型
    2.3 PWM整流器双闭环控制策略
        2.3.1 前馈解耦的直接电流控制方法
        2.3.2 电流内环设计
        2.3.3 电压外环设计
    2.4 仿真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消弧电源PWM整流器冗余设计
    3.1 PWM整流器并联结构
    3.2 PWM整流器并联环流分析
    3.3 整流器控制系统冗余设计与同步控制方案
        3.3.1 整流器控制系统构成
        3.3.2 基于双控制系统硬件互联的同步控制方案
        3.3.3 基于CAN通信信息交互的运行状态监测方法
    3.4 仿真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硬件参数和软件设计
    4.1 功率电路设计
        4.1.1 交流侧电感设计
        4.1.2 直流侧电容设计
        4.1.3 功率器件参数选定
    4.2 软件设计
        4.2.1 DSP主程序设计
        4.2.2 DSP中断程序设计
        4.2.3 CPLD程序设计
    4.3 本章小结
5 PWM整流器实验及结果分析
    5.1 实验平台介绍
    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5.2.1 PWM整流器单台实验
        5.2.2 PWM整流器并联实验
    5.3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配网中低压全系统旁路不停电作业方案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配电室旁路更换设备作业典型案例
    1.1 旁路作业目的
    1.2 旁路作业原理
    1.3 旁路作业实施过程
        1.3.1 开工前准备
        1.3.2 旁路系统搭建
        1.3.3 旁路设备接入
        1.3.4 栖月苑环网柜高压转供
        1.3.5 栖月苑变电所低压转供
        1.3.6 待检修设备更换
        1.3.7 栖月苑变电所取消低压旁路供电
        1.3.8 栖月苑环网柜取消高压旁路供电
2 移动箱变车低压开关速断电流值设定分析
    2.1 问题分析
    2.2 速断电流值设定
    2.3 短路电流校验
3 带开关旁路快插转接电源箱
    3.1 研制背景
    3.2 转接箱原理
    3.3 转接箱应用情况
4 旁路作业关键问题分析
    4.1 旁路作业指挥模式
    4.2 旁路电缆接头状态监测
    4.3 旁路作业应用推广
5 结论

(8)快分快合消弧开关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确定课题
2 设定目标
    2.1 设定目标
    2.2 目标可行性分析
3 提出方案并确定最佳方案
    3.1 提出方案
    3.2 一级方案分析评估
    3.3 一级方案进一步细化
4 制定对策
5 对策实施
    5.1 绘制满足快分快合消弧开关加工图
        5.1.1 确定新型快分快合消弧开关的工作原理
        5.1.2 绘制新型快分快合消弧开关图纸
    5.2 联系厂家制作
    5.3 整体测试
6 效果检查
7 标准化
8 总结和下一步打算

(9)供电企业配网带电作业工器具创新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带电作业现状
        1.2.1 国外带电作业发展及现状
        1.2.2 国内带电作业发展及现状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第2章 主要配网带电作业工器具分析
    2.1 配网带电作业主要工器具沿革与国内外应用
        2.1.1 硬质工具
        2.1.2 软质工具
        2.1.3 金属工具
        2.1.4 旁路作业设备
        2.1.5 绝缘材料
        2.1.6 主要带电作业工器具
    2.2 绝缘手套法带电作业工器具简介
        2.2.1 中国对绝缘手套法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引进与仿制情况
    2.3 绝缘杆法带电作业工器具
        2.3.1 中国对绝缘杆法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引进与仿制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配网带电作业工器具的创新研究
    3.1 引线固定装置(绝缘手套作业法)
        3.1.1 复杂城区配网的应用
        3.1.2 野外大风速时的应用
    3.2 多功能带电作业工具袋
        3.2.1 多功能带电作业工具袋的实际应用
    3.3 绝缘终端套管
        3.3.1 试验情况
        3.3.2 在平泉市区的应用情况
    3.4 电杆横担遮蔽罩
    3.5 “S+2”智能工器具库房管理模式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4.1 总结
    4.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10)泉州地区10kV配网旁路不停电作业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1.2 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的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泉州地区10kV配电网旁路不停电作业研究
    2.1 泉州地区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的现状分析
        2.1.1 泉州城区10kV配网及发展概况
        2.1.2 泉州地区10kV配网不停电作业的状况分析
    2.2 旁路不停电作业
    2.3 旁路不停电作业的危险点分析
        2.3.1 配网带电作业中电对人体的安全的影响
        2.3.2 过电压分析
        2.3.3 旁路过程中的电容电流
        2.3.4 气象条件
        2.3.5 线路重合闸对作业安全的影响
    2.4 旁路不停电作业的安全措施
        2.4.1 组织措施
        2.4.2 技术措施
        2.4.3 应急预案
第三章 10kV配电网旁路不停电作业的负荷转移过程研究
    3.1 联接相同电压等级的旁路作业的负荷转移过程研究
        3.1.1 负荷转移的发生
        3.1.2 负荷转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电压分析
        3.1.3 并列运行时分流情况的分析
    3.2 联接不同电压等级的旁路作业的负荷转移过程研究
        3.2.1 负荷转移的发生
        3.2.2 负荷转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过电压分析
        3.2.3 并列运行时分流情况的分析
第四章 配电网旁路不停电作业实施方案研究
    4.1 旁路不停电作业工器具及装备的选用
        4.1.1 绝缘引流线
        4.1.2 旁路负荷开关
        4.1.3 高、低压柔性电力电缆及其组件
        4.1.4 移动箱变车
        4.1.5 高压柔性电缆施放车
    4.2 实施方案研究
        4.2.1 一级项目制定
        4.2.1.1 作业前准备
        4.2.1.2 操作实施步骤的设计
        4.2.2 二级项目制定
        4.2.2.1 作业前准备
        4.2.2.2 操作实施步骤的设计
    4.3 社会效益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10kV带电操作消弧器的研制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带电断接35kV空载线路时的暂态过程研究[J]. 谢龙光,王磊,陈永祥,唐盼. 电力设备管理, 2021(09)
  • [2]具备故障快速转移装置的配电网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技术[D]. 刁春燕.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3]基于真型试验平台的配电网柔性消弧实证测试研究[J]. 李辉,陈江波,陈维江,田野,万保权,戴敏,邵苠峰,尹晶,杜砚,吴雪琼,程婷. 供用电, 2021(04)
  • [4]变电站10千伏PT烧毁原因分析及抑制措施研究[D]. 訾曲波. 长春工业大学, 2019(03)
  • [5]超/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短路接地线烧伤分析[J]. 秦威南,方玉群,潜力群,梁加凯,蒋卫东. 中国电力, 2019(09)
  • [6]应用于消弧电源的PWM整流器冗余设计[D]. 徐菲.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7]配网中低压全系统旁路不停电作业方案解析[J]. 刘恒门,蒋啸宇,孙叶旭,詹昕. 新型工业化, 2019(04)
  • [8]快分快合消弧开关的研制[J]. 彭新立,李孟东,祁波,李春清,任晓东. 农村电气化, 2019(04)
  • [9]供电企业配网带电作业工器具创新研究与实践[D]. 刘睿思. 华北电力大学, 2018(01)
  • [10]泉州地区10kV配网旁路不停电作业的研究及应用[D]. 林俐利. 福州大学, 2017(04)

标签:;  ;  ;  ;  ;  

10kV带电消弧器的研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