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绿化又有新动作

襄樊绿化又有新动作

一、襄樊绿化又有新动作(论文文献综述)

周莹[1](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认为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刘骁[2](2017)在《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生态环境与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是我国新型城市化,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要问题。选择集人才、科研、技术于一身的绿色大学校园作为研究的对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绝大部分高校资源消耗偏大、能耗水平偏高、环境负面影响显着、学习工作生活环境有待改善;同时,绿色大学校园建设中出现了绿色技术堆砌,标准过于笼统,只重形式不讲效果等急待深化和解决的问题。本论文空间维度上分别针对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层面,时间维度上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大学校园现状及设计策略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可以填补该领域的研究空白;进而可用于解决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绿色校园建设实践中的问题,提升绿色校园设计成果的环境性能,充分发挥绿色大学校园具有的人才培养和微气候调节作用,凸显其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的示范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引领特征。本文从建筑师积极参与的角度,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建筑创作系统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建筑气候学及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基础,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框架,确立绿色校园设计概念,对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绿色校园建设的原则、模式与内容、步骤,以及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做出总结。基于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及新加坡的绿色校园建设现状的系统统计分析,注重新建校园与既有校园的差异性,从规划、建筑与景观三个设计层面,建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和设计策略,系统性地整合成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方法,并通过方法指导下的新校园建设及老校园改造更新的绿色校园建设实践的应用反馈,来验证和逐步完善理论。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的总体概括,第二章是对湿热地区绿色校园的建设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地区的比较分析。第三章总结了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设计的理论基础。以整体设计的方法论为指导,将整体设计理念引入绿色大学校园设计。基于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提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应当努力创建融合“绿色”与“人文”,汇聚规划、建筑、景观三位一体,体现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校园。建立协同整体的设计视角,从设计内容的整体性、设计程序的整体性与设计策略的整体性等方面建构规划、建筑、景观多层面整合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理论。第四章以“整体观”与“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基础,从土地空间布局、能源系统、水资源综合利用系统、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系统、绿色交通系统、景观生态系统、历史风貌、物理环境、绿色建筑系统和智慧校园十方面,建构系统性的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方法。第五章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基础,整合地域文化的展示、时代精神的彰显、绿色技术的应用等各设计要素,建构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针对湿热地区的大学校园建筑,以“校园建筑环境性能”作为重点指标,结合岭南传统建筑经验、既有建筑改造需求、校园建筑类型特点、湿热地区气候特点等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的逻辑构建;从现行设计分工和习惯出发,按照设计团队专业划分进行逻辑组织,并与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进行良好衔接。从建筑师积极参与、设计团队多专业协同的角度,以建筑师可控或者可影响的因素来指导设计实践,从建筑空间布局、遮阳隔热、通风与空调、采光照明、基地保水与非传统水源、立体绿化、可再生能源、绿色建材、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Green BIM应用、智慧绿色建筑11个方面进行设计策略综合。第六章以“两观三性”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绿色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要素的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环境要素,一方面建构了生态绿网、生态多样性设计、生态恢复、雨水适应性景观、校园朴门永续设计等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另一方面建构了传承大学独特精神文化、延续和发展校园历史文脉、以人为本与体现校园场所精神、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等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最后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形成一体化整合设计策略。第七章是对本研究的总结和对后续相关研究的展望。

李常生[3](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认为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刘睿[4](2017)在《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文中认为从词是生长在城市的娱乐文学这一命题出发,最迫切的问题是弄清楚词与城市的关系究竟如何。在这一命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城市的概念问题,是将城市仅仅作为一个事实上的物质存在,还是将城市以空间的概念兼顾物质与精神两方面,这是本文城市空间视角的基础。由城市空间出发,人类在构建和改造自身聚居地的同时也受到来自城市空间的滋养和反馈,这一现象不仅作用于人类自身,也作用于生长于城市空间中的文化、文学等人类文明成果。由此来展开对词之运行和演进机制的观察,并通过这一视角来寻找现实与文学所呈现的同中有异的真实面貌,不失为一条新鲜的道路。将城市空间分为物质空间、精神空间和感知空间三种,既照顾到城市空间的物质现实,也重视城市空间的精神内涵,还注意到前述两者合力的感知结果,这是在充分考虑到人类自身力量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分类。同样,每个空间之下又有自成体系的同样三个空间存在,层层分级下去,最终得到城市空间最详细完整的构建组成格局。在这一格局中,宋词处于什么地位、如何与每一层级的城市空间内涵产生关系以及如何在双向互动中相互滋养共同成长,总之,通过城市空间这一视角来看宋词所展现出来的面貌以及探询其中各种关系的生成原因,这是解决词是城市文学这一命题的一个新尝试。所谓三个空间的内涵,并不是完全界限分明的划分,而是以这一空间的主要展现内容为考量标准,因为事实上三个空间中都贯穿了人类的精神力量和改造成果,那么空间之间的互动以及空间与词之间的互动也就成为了可能。首先,关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内容中,宋词虽不是以展现城市物质现实为主要目的,但作为情感表达背景而出现的城市物质空间样貌,在帮助展现其时城市以富裕繁华为主的物质空间内涵上却是功不可没。宋朝虽在军事上积贫积弱,但在经济上的发展却是不可小视的。城市空间繁盛的物质现实不仅为宋词的书写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也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词人的创作欲望。宋词中清晰展现了包括公共娱乐空间、商业空间、公共游乐空间以及连接城市具体物质景观的街巷道路等内容,这些都是词的生存环境的物质要素,是与词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密不可分关系的。另外,宫廷空间的内容是另一个分支,在封建社会以统治阶级为中心的城市格局中,由从上往下的方向来了解其时城市空间中关于统治阶级、普通文人以及市井百姓等的生活,也还是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城市空间物质现实的冲击下,宋词的内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尤其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推陈出新和体制上的改革,为词更好的展现城市空间发展面貌作好了文体上的准备。宋词中关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展现由于与现实城市空间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这些描写可以作为社会文化学研究的参考资料,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其次,城市精神空间的内涵以人类精神世界的内容为主,因而可以超越物质城市的界线而形成有条件的外延,相比起男女恋情这一传统主题来说,这部分更靠近“诗言志”的内容可以说是后来者。在文人加入词的创作阵营后,诗性题材也随之逐渐进入词的书写范围,包括政治情怀的表达、道德伦理的规范以及哲学命题的思考等都成为了词的书写题材,这在传统词的范围是没有的。在与政治空间有关的表达中,爱国思想、科举仕途、政治态度以及一部分有条件的外延等内容是较为突出的。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的争斗是贯穿整个宋代的政治大事件,尤其是靖康之难和南渡将爱国情怀推向了高潮,词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展现是尤为珍贵的。另外,儒家思想中家国天下的理想以及科举制度的逐渐成熟,使得文人们拥有了赴试应举的特殊经历,以及他们在入仕之后的种种政治遭遇和态度,都是组成政治空间内涵的重要部分。除此之外,城市空间的生存法则中道德伦理是很重要的一环,作为词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词的创作影响是相当大的,尤其在词的雅俗之辨以及词品与人品两方面也有着特殊的表现。而文人精神世界里关于哲学问题的思考,有如理学、宗教等精深复杂的内容,也有如时间、生命、自我等哲学本原性问题,也都影响到了词的创作。城市精神空间内涵在宋词中的展现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词走向雅化的最主要区域,也是文人精神世界在诗文之外的另一种表达。再次,城市感知空间作为物质现实与人类精神力量相结合的产物,在表现人类城市生活轨迹的同时赋予了城市鲜活的生命力,包括宋词在内的多种文学样式都有反映这部分内容的优秀作品。表现为各种不同形式的内涵,风俗、歌妓以及审美等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风尚习俗又是市井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宋词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之一,无论是生活习俗还是节序风俗,都为宋词书写现实生活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发展的机会。歌妓作为宋词创作、表演、传播、欣赏和改革的参与者,其地位不言而喻,但歌妓与文人这两个不同阶层成员交往的原因却是值得注意的问题。另外,作为文学样式的宋词,其中与审美相关的内容因为涉及到人的精神力量对物质世界的认知,尤其强烈的表现出城市感知空间的特征来。上述内容因为有典型的物质与精神结合的双向特质,更适宜在本身就归属于城市感知空间的宋词中来表现。最后,城市空间作为一个既具有物质现实内容又具有精神世界内涵的综合存在,在人的参与下与自身所包含的下层级内容之间产生了双向互动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表现为城市空间与宋词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也表现为各城市空间内涵之间的互动交流。这种现象的产生归根结底都与人类的参与有关,尤其是创作主体对自我身份意识的认同和面对城市空间的现实选择,都最终决定了宋词接纳城市空间影响和回馈城市空间内涵方面的路径和结果。以城市空间的视角来观照宋词,在重视人类力量重要性的前提下,揭示宋词作为城市娱乐文学的真实面貌以及在城市空间影响下的运行机制和演进轨迹,是本文最终想要达到的目的。

张爱玲[5](2016)在《汉语致谢词语和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与历时演变》文中认为致谢和致歉是日常言语交际中仅次于问候和告别的两种重要的礼貌行为。现代汉语(含方言)中有丰富的致谢/致歉表达式(包括致谢/致歉程式语、致谢/致歉词)。它们可以根据所用致谢/致歉策略的不同划归不同的类别。跨语言地看,致谢表达式的使用涉及的语用策略有述事、表情、道歉、归功、赞扬、承诺、责备、关心、祝愿等。致歉表达式的使用涉及的语用策略有述事、表情、担责(含自责和认罪)、求谅、承诺、供偿、解说、劝说、关心等。现代汉语中的致谢词主要有述事类、表情类、道歉类、归功类、赞扬类;致歉词主要有述事类、表情类、担责类、供偿类、解说类。本文通过对汉语中34个致谢词和30个致歉词的历史形成和相关演变的考察,揭示:现代汉语中的致谢/致歉词往往是从汉语史上的致谢语/致歉语(或其一部分)词汇化而来的。其词汇化的动因是:1)致谢/致歉语因为常用而发生语音或形式磨损,致谢语力下降,这使说话人尝试通过在原致谢/致歉表达式上附加程度修饰语,或者把同义致谢/致歉词叠合在一起,来强化致谢/致歉语力。这就很可能会导致含程度修饰语或由它词复合而来的新致谢/致歉表达式(的一部分)被词汇化。2)某种间接致谢/致歉语用策略的频繁使用引发致谢/致歉语内部组构成分的省略、倒置,从而导致其中的关键部分经历句法结构上的重新分析和语义上的重新解读而获得新生。句法结构的重新分析会导致相关表达式的语类转换(比如“惭愧”的[形→动]演变、“罪过”的[名→动]演变、“得罪”的[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演变等)。经过句法重新分析和语义重新解读而获得的新用法经历语境扩展(比如从个别作家作品扩大到多数作家作品,从书信体扩展到一般书面语体),最终被当作单词,储存进汉语词汇系统。致谢范畴和致歉范畴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包括汉语、日语在内的很多语言呈现出的一大批一词多义/多用(兼有“谢谢”和“道歉”两义,或身兼致谢和致歉两种用法)、语义演变(从“道歉”义引申出“谢谢”义,或从致歉用法发展出致谢用法)、两语共答(致谢语和致歉语用同一个应答语来回应)现象,以及致谢行为和致歉行为伴随同一个副语言,这些都充分展示了致谢和致歉之间的密切联系。致谢和致歉之间的密切联系起源于真诚条件的相通性。很多时候,致谢者在对施惠方怀有感激的同时,也会因“无功受禄”或施惠方地位高于自己而感到愧疚,这跟致歉者因冒犯对方面怀有对对方的愧疚是相似的。所以,在崇尚含蓄内敛的东方民族(如汉族和大和民族等民族)的母语(如汉语和日语等语言)中往往有通过道歉来间接致谢的语用策略。这种语用策略的频繁使用导致汉语、日语等语言中出现上述一词多义/多用、语义演变、两语共答现象。而且,崇尚含蓄内敛的民族,更常用述事、表情、责备来间接致谢。相应地,其母语中更常出现述事类、表情类、责备类间接致谢/致歉语(的一部分)向“谢谢”义或“道歉”义动词词汇化的现象。间接致谢策略的频繁使用导致致谢行为与道歉、赞扬、承诺、责备、祝愿等其它行为之间界限模糊。间接致歉策略的频繁使用导致致歉行为与责备、请求、承诺、解释等其它行为之间界限模糊。请求之前先行致谢/致歉的语用法的频繁使用导致汉语方言中“得罪”、“罪过”、“生受”、“难为”等词兼具致谢语和请求语两种用法。

韩立红[6](2013)在《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文中指出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的最低层次,是城镇化的基础单元。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紧密互动。小城镇建设有助于推动区域农业现代化,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培育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调控、经济发展、要素流动、环境状况等因素对小城镇建设产生推动作用,在小城镇发展的不同时期各种要素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在小城镇及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集聚效应、区位优势、利益趋动及产业结构转换的作用,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发生互动。要素流动是二者发生互动的媒介,也是互动机制发挥作用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小城镇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能力已经大大增强,并作为城镇化的突破口在国家扩大内需战略中起到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中消费对GDP的产出弹性一直大于投资的产出弹性,说明依靠消费增长来拉动GDP增长比依靠投资拉动更有效、更经济;在消费需求内部,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越来越大,效率越来越高。但我国目前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依然落后,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逐渐放大。农民消费支出水平低的另一个原因是农村及小城镇消费市场发育不健全,商品质量低下、商品结构不合理及商品价格偏高等问题制约着农民消费的增长。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能够极大地带动农村地区消费需求的增长,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前多数农民愿意进入小城镇居住成为城镇居民,但现行土地制度下农民土地权益难以保障是农民进城的最大障碍。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可以从剩余劳动力转移、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城乡居民生活改善三个方面来分析。近年来我国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增强。从小城镇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状况来看,东部地区的状况远远好于其他三个经济区,但小城镇的第三产业整体上尚不发达,四大经济区域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主要可以从小城镇第二产业产值所占比重中得以体现。从产业结构演进过程来看,我国县域产业结构总体上处于从“一、二、三”向“二、三、一”过渡阶段。对县域经济实证分析表明,第二产业对GDP的拉动效率最高,其次是第三产业,最后是第一产业。县域范围内城镇化水平的提高、经济总量增加及经济水平提升对农民的收入提升都有较强的正向作用;小城镇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对小城镇居民的收入提升有中等强度的正向作用;小城镇的发展能够有力地提升城镇居民就业水平;小城镇人口贫困水平与城镇化率、小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及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成反比;经济总量的增加对城镇贫困有一定程度上的催生作用,说明在城镇化和经济发展进程中不能单纯追求总量目标,必须重视结构和效率。区域经济要素对小城镇发展有重要影响,根据要素作用的不同可以构建出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动力要素分析模型。分析表明,政府的支持与引导是推动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其作用随着小城镇的发展而逐渐增强。政府支持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出上,欠发达地区的小城镇更需要财政支持,在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中央应该对其适当增加财政扶持力度;农业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代表着对城镇化的内在需求,对小城镇发展起到正向推动作用;应当着力缩小小城镇与城市的收入差距,增加小城镇的要素收益,吸引劳动力要素的流入;我国的小城镇经济还处在由第二产业驱动为主的阶段,并且其作用随着小城镇的发展呈现出逐渐增强的态势,为此必须注重小城镇第二产业的发展;就业的稳定性对小城镇经济发展的意义随着小城镇发达程度增强而增强,为此应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稳定性。

程伟[7](2011)在《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襄樊市水泥厂旧厂区改造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很多本来在城郊的工业用地变成了城市的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在满足城市更新的要求之下,这些工厂就必须搬迁或者关停。由此而来出现了很多具有一定历史意义的被废弃的产业建筑物和土地,严重浪费了城市建设资源。针对这个现状,如何在传承历史文脉的同时,合理的处理这些工业遗留,达到工业遗产保护、再利用和生态环境恢复的和谐共生,是城市亟待考虑的问题。比如襄樊市:在20世纪50年代,襄樊才开始发展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工业,一批工厂和工业区也在这个时候建立。其中的水泥厂是襄樊现代工业发展的先驱之一。经过多年来的历史变迁,本处于城市南部远郊的厂区在城市化进程和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的情况下,己变为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如何在水泥厂关停之后对其遗留产业设施的改造利用中传承城市工业历史文脉,是整个旧工厂改造利用规划和旧产业建筑保护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研究为理论基础,剖析工业废弃地的改造和再利用的发展趋势,以传承城市历史文脉、营造新的城市生活、游憩空问设计理念和城市更新思想,尝试为工业废弃地的功能置换和工业遗产保护研究提供一种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同时进一步探讨单栋建筑改造利用方式,提供具体实施建议,并辅以例证。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涵盖六个章节:第一部分,即文章的绪论,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部分,即文章的第二章,文章分别介绍了国外和国内在工业废弃地改造利用和工业遗产保护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历程,并列举具有代表性的经典案例进行分析,由此总结出国内外关于工业废弃地改造与工业遗产保护所存在的一些差距和不足。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第三章,通过上一章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总结和归纳,总结出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综合效益所在以及一般性的改造模式和改造方式,并对工业废弃地改造的一些相关理论进行解析。第四部分,包括文章的第四章和第五章,通过上述章节所得出的一些理论基础,针对本次研究的案例一一襄樊市水泥厂厂区作前期的基础资料调查收集,包括企业的背景、地理特征以及景观环境现状,然后建立一个评价体系,从自然生态、社会环境、人工环境、景观空间格局、道路系统等方面进行对水泥厂厂区保护价值进行评析。继而结合前文得出的方法和原则,从空间规划、建筑单体改造、生态环境和景观的恢复与再生等几个角度对水泥厂旧厂区进行概念性的设计第五部分,即文章的第六章,总结本次研究的成果,并对工业废弃地改造再利用和工业遗产保护的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建议。

汪峰[8](2010)在《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文中研究指明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经济大开发的同时,城乡人居环境建设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这一时期也呈现出自然环境不断恶化、历史文化遗存遭到破坏和城乡地域文化特征丧失的问题。长江中游地区(指长江从宜昌至九江的流域范围)是我国国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同时自然生态还未严重退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处于中游,极具发展潜力,其历史文化遗产是万里长江流域中的精华。但展现在我们面前的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已开始呈现出环境承载力不堪重荷的迹象,需要加强规划控制和引导。在我国面积最大、经济和自然生态地位最重要的长江流域,根据发展的态势和生态环境特征分为三大段:上游、中游和下游。作者从本人的出生地和多年规划工作所在地形成的关注中心出发,鉴于上游(大西南)和下游(长三角)地域人居环境已有众多学者从事富有成果的研究,从本专业的角度选择,本文研究长江中游的人居景观问题。近两百年洪灾出现的频度和危害性迅速增长和加大,表明了长江中游城乡生态系统失衡逐渐加快。与此同时,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考察,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如何传承和演进,在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持自身的特色,也是规划建设实践中一项迫切的课题。论文通过对长江中游的历史和当(现)代人居景观的分析研究,从两湖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和鄱阳湖平原地域人居景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中,总结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文化特征。并结合长江中游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人文条件,分析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形成的原因。梳理人居景观源流,研究长江中游城乡景观形态与文化景观特征,建立和谐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探索人居景观的保护和科学发展的新路径。论文主要分为七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这一课题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进行限定,简要介绍了文化景观的内涵与外延及其分类,对人居景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并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课题的创新点和研究框架,认为历史景观和当代景观的关系应是辨证统一的,是延续的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最后走向多姿多彩而又和谐统一的人居景观结构。第二部分,从纵向梳理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的历史演进过程及面临的问题。阐述了自然地理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基础,地域文化背景是人居景观形成的重要原因。第三部分,横向论述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自然及经济文化背景、文化区系特征,对保护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即从文化的深层结构来考察其人居景观的特征,充分挖掘其价值内涵。第四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体系进行架构和整合研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及各主要沿江城市人居景观,分别进行实证研究。第五部分,对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生态保护和旅游开发路径。第六部分,对长江中游和谐人居景观体系进行研究。提出了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以及创造人居景观地域特色的途径。第七部分,论文结论:构建和谐的人居景观——和谐社会的实体空间显现。

任兴亮[9](2010)在《汉江文化风光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文中认为旅游业发展有四大规律,即求"特"避"同"、"快"旅"慢"游、先"物"后"声"、"奇"谋"实"功。打造"汉江文化风光旅游"这一品牌对做大做强襄樊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具有广泛的市场影响力和鲜明的襄樊地域特质、极强的统领功能和兼容能力、丰富的开发素材和多元化的开发潜质。打造"汉江文化风光旅游"品牌的战略构想:用三大特色旅游线路体系串联,整合汉江沿岸旅游资源,构筑襄樊旅游名城的经络骨架;实施"三步走",分阶段推进"汉江文化风光旅游"品牌建设。打造这一品牌的对策措施:注意坚守和积累;勇于创新、创意;以广阔的视野进行市场化的动作;加大旅游规划建设与城市建设等三个方面的结合融合力度;创造营造良好环境等。

董赤[10](2010)在《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是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发展历程、主要思潮与对人们审美价值取向进行系统性探究的史论性命题。对于社会现代转型过程中的室内设计艺术的发展演变,室内设计文化的形成规律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重点考察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文化特征、艺术规律和文化特征,并对我国室内设计艺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在我国设计艺术现代性的转型过程中,设计艺术的价值追求经历了由功能至上到功能与审美大体均衡,再到审美逐渐压倒功能的发展阶段。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和行业,在步入21世纪时,设计艺术在社会经济和大众生活中的支撑发展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在这一发展历程中,我国设计艺术有了长足的进步,应当说成就卓着,尤其在室内设计方面。但从学界的研究来看,整体上仍停留在总体的历史性框架内,重复性研究较多,亟需立足于发展的视角,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历史性反思。本课题正是在这一视角和背景下对新时期室内设计艺术进行全面而系统的梳理和反思,它是一种对过去30年来室内设计艺术发展的把脉,既是一种建设性的批判,也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探讨。本文在开篇对所选题题目的有关概念、现实记忆、史学思考进行了系统性分析与介绍。并从八个方面深入研究室内设计艺术的本质规律。第一章,重点阐述了室内设计自觉意识于新时期初始,其室内设计参与我国对外开放需要和设计师们的思考,也包括作为工艺美术概念下的设计艺术在经济建设中得到的确认。第二章,从中国室内设计教育内容入手,以改革开放的设计理念,分析室内设计教育较早适应社会所需专门人才的培养模式,并在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以“走出去、请进来”为理念,研究确立专业概念,调整艺术教育结构,加强与国际设计教育交流,向社会输送设计人才,传播设计文化,完善室内设计教育模式。第三章,分析了西方艺术思潮的传入,传播的主要途径和对对我国室内设计的影响与冲击,以及国内设计界精英们的思考与行动。第四章,主要阐述新时期以来,设计艺术的室内设计在学术上的种种努力,介绍其研究成果,“人的主题”作为设计的本质提出,营建“室内设计”并发展到“室内环境设计”,及竞赛和评价机制的导入对专业发展的影响。使我国新时期以来,室内设计理论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清晰的思路。第五章,介绍了作为艺术设计中的室内设计艺术在市场运作中,行业组织、法律法规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历程,并深入分析了多年来这一行业所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第六章,就室内设计中行业与其它行业之间的联系、影响以及室内设计本身技术层面的支持所带来的产业化进行把脉,以便于我们从中了解室内设计作为“艺术设计”传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所呈现的引领力量和自身的现代性特征。第七章,重点阐释室内设计由为少数人来享用的艺术走向民间生活,成为大众消费的一种方式。专业的室内设计推动了设计文化,从而影响了大众审美取向。政府与行业组织也积极地指导室内设计,充分体现出的人文关怀,也使得设计与消费、健康与审美,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健康有序地发展。第八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成熟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第九章,着重探讨了新时期中国室内设计专业进入发展期后的种种反思和营建的努力。在立足于现实的背景下,拓展新的本土化的思考基础和室内设计发展途径,迎接新的世纪“中国设计”、“中国智造”的到来。论文的最后结论部分,对我国室内设计学科发展进行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温故而知新”,正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研究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我们应当从中可以获得不少的历史的经验和启示,为推动中国的室内实际进一步发展而追求和探索新的方向。

二、襄樊绿化又有新动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襄樊绿化又有新动作(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2)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2.1 加快发展绿色建筑与推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与现实问题
        1.2.2 创建绿色大学校园的紧迫性
        1.2.3 我国湿热地区(以岭南地区为例)绿色大学校园建设的问题
    1.3 研究对象
        1.3.1 绿色校园
        1.3.2 湿热地区范围
        1.3.3 夏热冬暖地区、岭南地区、新加坡与湿热气候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1.5.1 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领域相关研究
        1.5.2 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领域的研究
        1.5.3 绿色校园设计相关理论研究
        1.5.4 岭南地区大学校园设计的相关研究
        1.5.5 绿色建筑与绿色校园发展综述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7.1 研究内容
        1.7.2 创新点
第二章 绿色校园现状分析
    2.1 中国绿色设计能力研究结果分析
    2.2 各地区使用的评价标准与研究范围界定
    2.3 基于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统计分析
        2.3.1 我国绿色建筑的总体发展情况
        2.3.2 高校绿色建筑发展情况
        2.3.3 中国《建筑学报》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2.3.4 代表高校:南方科技大学
    2.4 基于台湾绿建筑评价系统EEWH及绿色校园相关推动政策的统计
        2.4.1 中国台湾绿色建筑的发展与绿色建筑评估系统EEWH简介
        2.4.2 中国台湾大学绿色建筑发展情况统计分析
        2.4.3 EEWH统计结果与国家标准统计结果对比
        2.4.4 台湾《建筑师》杂志登载情况统计
        2.4.5 高校参与台湾“内政部”与“教育部”改造计划统计
        2.4.6 代表高校:台湾大学
    2.5 基于香港HK-BEAM / BEAM PLUS的统计
        2.5.1 BEAM PLUS简介与特点
        2.5.2 保证绿色建筑实施效果的措施
        2.5.3 统计结果
    2.6 基于新加坡“绿色标志”(GREEN MARK)的统计
        2.6.1“绿色标志”(GREEN MARK)特点
        2.6.2 数量与比例的比较
        2.6.3 以高等教育机构为单位的比较
        2.6.4 代表高校:南洋理工大学
        2.6.5 代表高校:新加坡国立大学
    2.7 各评价标准统计总表
    2.8 各地区高校的对比分析
        2.8.1 QS亚洲大学排名与高校绿色建筑数量排序
        2.8.2 平均指标分析
        2.8.3 相关性分析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整体设计
    3.1 绿色校园设计理论基础
        3.1.1 “两观三性”设计理论
        3.1.2 建筑创作系统论
        3.1.3 建筑气候学
        3.1.4 可持续性建筑设计
        3.1.5 景观生态学理论
        3.1.6 绿色校园评价体系
    3.2 绿色校园规划、建筑、景观整体设计
        3.2.1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方法论
        3.2.2 绿色校园整体设计的基本特点
        3.2.3 设计内容的整体性
        3.2.4 设计程序的整体性
        3.2.5 设计策略的整体性
    3.3 案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4.1 绿色校园的规划设计
        4.1.1 专项规划设计的必要性
        4.1.2 绿色校园规划设计组成要素
    4.2 绿色大学校园规划设计策略
        4.2.1 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
        4.2.2 景观生态规划
        4.2.3 绿色交通规划
        4.2.4 水资源规划
        4.2.5 风貌维护规划
        4.2.6 物理环境规划
        4.2.7 绿色建筑规划
        4.2.8 能源系统规划
        4.2.9 固体废弃物规划
        4.2.10 智慧校园规划:“智慧”助力“绿色”
    4.3 案例分析
        4.3.1 【案例】中山大学珠海校区规划(2016年)
        4.3.2 【案例】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概念设计方案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5.1 校园建筑环境性能
    5.2 校园建筑类型特点
    5.3 校园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需求
    5.4 岭南传统建筑的“绿色建筑”特色经验
        5.4.1 节地与室外环境
        5.4.2 节能与能源利用
        5.4.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5.4.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5.4.5 室内环境质量
    5.5 地域文化与绿色技术交融的绿色校园建筑设计策略
        5.5.1 建筑空间布局
        5.5.2 遮阳隔热
        5.5.3 建筑通风
        5.5.4 采光照明
        5.5.5 基地保水和非传统水源
        5.5.6 立体绿化
        5.5.7 绿色建材
        5.5.8 可再生能源集成应用
        5.5.9 Green BIM应用
        5.5.10 建筑工业化与装配式建筑
        5.5.11 智慧绿色建筑
    5.6 案例分析
        5.6.1 【案例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新体育馆
        5.6.2 【案例二】华南理工大学31~34号楼教学楼群
        5.6.3 【案例三】澳门大学横琴岛校区学生活动中心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1 绿色大学校园景观概念及设计要素
    6.2 基于自然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2.1 绿地面积和位置——以形成生态绿网
        6.2.2 绿地的效益(质量)——生态多样性设计,兼顾CO2固定能力
        6.2.3 校园景观的生态恢复
        6.2.4 海绵校园的基石——雨水适应性景观
        6.2.5 校园朴门永续设计
    6.3 基于人文生态的湿热地区绿色校园景观设计策略
        6.3.1 大学精神与历史文脉
        6.3.2 以人为本,体现校园场所精神
        6.3.3 绿色校园文化与景观教育功效
    6.4 校园景观一体化设计
        6.4.1 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科技支撑整合设计策略
        6.4.2 案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台湾《建筑师》杂志刊登的高校EEWH绿色建筑
    台湾绿建筑奖高校获奖项目
    南洋理工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目录
    新加坡国立大学“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
    新加坡其他高校代表性“绿色标志”(GREEN MARK)绿色建筑/绿色校园
    香港BEAM PLUS铂金级高校绿色建筑目录
    香港中文大学HK-BEAM/BEAM PLUS绿色建筑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册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第一章 苏轼源乡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苏轼族系
    第三篇 眉山苏轼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第五篇 母丧回乡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第三章 总结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第六章 结论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五章 本篇小结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第一章 宋代杭州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第六章 本篇结论
下册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第二十七篇 结论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4)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编 宋词中的城市物质空间
    第一章 宋词得以展现城市物质空间的背景
        第一节 城市经济发展带来城市物质空间内涵的丰富
        第二节 娱乐场所的兴盛为宋词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第三节 前代文学作品中展现物质空间的传统
    第二章 宋词中的城市物质空间
        第一节 宫廷空间
        第二节 市井空间(一)
        第三节 市井空间(二)
        第四节 市井空间(三)
        第五节 公共游乐空间
    第三章 宋词中城市物质空间展现的艺术手法
        第一节 “景”与“境”
        第二节 铺叙
        第三节 联章组词
第二编 宋词中的城市精神空间
    第四章 政治空间
        第一节 爱国情感
        第二节 求仕之路
        第三节 政治态度
        第四节 城市政治空间的有条件延伸
    第五章 道德伦理空间
        第一节 雅俗之辨的道德伦理根源
        第二节 人品与词品
    第六章 哲学宗教空间
        第一节 宋词与理学
        第二节 宋词中的哲学内容
        第三节 宗教空间
第三编 宋词中的城市感知空间
    第七章 宋词里的风尚习俗
        第一节 宋词里风尚习俗的展现
        第二节 宋词与节序风俗的关系
    第八章 宋词与歌妓
        第一节 歌妓在宋词发展中的作用
        第二节 词人与歌妓交往的原因
    第九章 宋词与审美
        第一节 宋词的审美风貌
        第二节 审美认知的层次
第四编 双向互动与身份意识
    第十章 城市空间与宋词的双向互动
        第一节 城市空间与宋词的双向互动
        第二节 各城市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十一章 身份意识与现实选择
        第一节 宋词中城市空间类型与创作主体身份意识的关系
        第二节 创作主体面对城市空间的现实选择
        第三节 城市空间在宋词演进过程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5)汉语致谢词语和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与历时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对象、选题依据和意义
    0.2 研究历史与现状
    0.3 研究目标与思路
    0.4 创新之处
    0.5 研究方法与材料
第一章 汉语致谢范畴和致歉范畴的跨方言考察
    1.1 汉语致谢范畴的跨方言考察
    1.2 汉语致歉范畴的跨方言考察
    1.3 致谢范畴和致歉范畴的边界模糊性问题
    1.4 小结
第二章 担责类致谢/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2.1 “得罪”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2.2 “罪过”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2.3 小结
第三章 表情类致谢/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3.1 “惭愧”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3.2 “谢”系词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3.3 “感”系词的历时演变
    3.4 “抱”系词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3.5 小结
第四章 述事类致谢/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4.1 述事类致谢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4.2 述事类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4.3 小结
第五章 道歉类致谢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5.1 “生受”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5.2 “难为”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
    5.3 “起动”的历时演变
    5.4 “多累”的历时演变
    5.5 小结
第六章 致谢/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和历时演变的综合考察
    6.1 从致谢和致歉的内在关联看一系列语义语用现象
    6.2 致谢/致歉词语的历时演变的动因
    6.3 致谢/致歉词语的形成的跨语(方)言差异的原因
    6.4 致谢/致歉词语历时演变的机制、路径和条件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6)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综合评述
    1.3 论文的内容结构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2 小城镇与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1 小城镇的相关概念
        2.1.1 小城镇的内涵
        2.1.2 小城镇概念的界定
        2.1.3 小城镇建设的内涵
    2.2 城镇化发展理论
        2.2.1 城镇化的基本概念
        2.2.2 城镇化水平及其度量
        2.2.3 城镇化进程及其原理
        2.2.4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
        2.2.5 城镇化进程中的小城镇
    2.3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2.3.1 区域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
        2.3.2 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理论
        2.3.3 区域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
        2.3.4 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理论
3 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3.1 区域经济视角下我国小城镇的发展状况
        3.1.1 我国小城镇发展历程
        3.1.2 区域经济视角下小城镇的发展现状
        3.1.3 区域经济视角下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3.2 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推动作用
        3.2.1 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2.2 区域经济发展对小城镇建设的推动作用
4 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理
    4.1 基于集聚效应的分析
        4.1.1 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扩散理论
        4.1.2 基于集聚效应的小城镇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分析
    4.2 基于区位优势的分析
        4.2.1 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理论
        4.2.2 基于区位优势理论的小城镇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分析
    4.3 基于利益趋动的分析
        4.3.1 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利益理论
        4.3.2 基于比较利益的小城镇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分析
    4.4 基于产业发展的分析
        4.4.1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理论
        4.4.2 基于产业发展的小城镇与区域经济互动关系分析
    4.5 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互动关系模型
5 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需求的带动效应
    5.1 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
        5.1.1 中国投资与消费失衡的现状
        5.1.2 扩大消费需求必要性的实证分析
    5.2 城镇化对区域经济增长需求的拉动效应
        5.2.1 城镇化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5.2.2 城镇化扩大内需的机理
    5.3 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增长需求的拉动效应
        5.3.1 我国小城镇需求滞后的现状
        5.3.2 小城镇建设扩大需求的客观依据
        5.3.3 小城镇建设扩大需求的实证分析
    5.4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5.4.1 本章小结
        5.4.2 政策建议
6 小城镇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
    6.1 小城镇建设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效应
        6.1.1 中国的城乡差距现状
        6.1.2 城乡差距是吸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因
        6.1.3 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与作用
    6.2 小城镇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效应
        6.2.1 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及意义
        6.2.2 小城镇产业结构的现状及评析
        6.2.3 小城镇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拉动效应的实证分析
    6.3 小城镇建设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升的带动效应
        6.3.1 提高农民收入的效应
        6.3.2 提升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效应
    6.4 本章小结与政策建议
        6.4.1 本章小结
        6.4.2 政策建议
7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推动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7.1 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动力要素分析模型
        7.1.1 小城镇动力要素分析模型
        7.1.2 PLS 模型简介
    7.2 数据指标的选取和处理
        7.2.1 实证研究的思路
        7.2.2 数据指标的选取
        7.2.3 数据指标的处理
    7.3 实证分析
        7.3.1 总体分析
        7.3.2 分阶段分析
        7.3.3 对比分析结论及建议
8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7)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襄樊市水泥厂旧厂区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解析与理论基础
        1.4.1 课题研究的相关概念解析
        1.4.2 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
    1.5 研究范围、方法和研究框架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2.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2.1.1 国外相关研究历程
        2.1.2 代表性案例
    2.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2.2.1 国内相关研究历程
        2.2.2 代表性案例
    2.3 我国相关研究与国外的差距
第三章 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概论
    3.1 工业废弃地改造利用具有的效益
    3.2 工业废弃地改造与工业遗产保护的一般性开发模式
    3.3 工业废弃地改造与工业遗产保护的一般性方式
    3.4 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研究案例概况与保护价值评价
    4.1 案例所在城市概况
    4.2 襄樊市第一水泥厂概况
    4.3 场地基础资料调研
    4.4 襄樊市水泥厂厂区现状评价
第五章 襄樊市水泥厂旧厂区的改造设计
    5.1 空间规划
        5.1.1 总平面规划构思
        5.1.2 功能分区与交通组织
    5.2 旧建筑的改造设计
        5.2.1 旧建筑改造理念:低技策略
        5.2.2 旧建筑改造设计指导思想
        5.2.3 建筑的外部改造设计
        5.2.4 旧建筑内部空间的改造利用设计
        5.2.5 旧建筑改造中的色彩运用
        5.2.6 旧建筑改造中的光的运用
        5.2.7 水泥厂部分旧建筑改造后的功能意向
    5.3 旧水泥厂的生态景观更新设计
        5.3.1 景观的布局
        5.3.2 园区植物的配置原则
    5.4 场地内废弃物的利用
第六章 结论与前景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今后类似研究的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图表目录
1 导论
    1.1 关于选题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本课题的主要创新点
        1.1.5 重要概念界定
        1.1.6 研究范围
        1.1.7 研究内容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国外相关研究概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1.3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及研究框架
2 长江中游地域人居景观历史演进
    2.1 早期聚居景观
        2.1.1 原始聚居文化
        2.1.2 两湖平原城镇聚落的发展
        2.1.3 历史渊源与地域文化
        2.1.4 聚落类型
        2.1.5 聚落形态与结构
        2.1.6 聚落组成要素
    2.2 历史时期开发建设概况
        2.2.1 两湖地区江河湖泊演变
        2.2.2 江汉平原垸田大开发
        2.2.3 洞庭湖地区垸田大开发
        2.2.4 鄱阳湖历史演变及其开发
        2.2.5 荆江与洞庭湖关系演变
    2.3 历史时期建设成果与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2.3.1 历史时期人居景观建设成果
        2.3.2 生态环境演化趋势
        2.3.3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演进规律
    2.4 本章小结
3 长江中游城乡人居景观现状与发展分析
    3.1 长江中游概况
        3.1.1 长江流域自然背景
        3.1.2 长江中游概况
    3.2 山水景观大系
        3.2.1 水景观概览
        3.2.2 山景观概览
    3.3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3.3.1 语言区系特征
        3.3.2 宗教区系特征
        3.3.3 民俗区系特征
        3.3.4 人居景观文化区系特征
    3.4 传统村镇山水人居景观
        3.4.1 地理环境与聚落分布
        3.4.2 婺源民居及环境特点
        3.4.3 张谷英村形成及特点
        3.4.4 通山民居环境及特点
    3.5 城镇景观物质空间特征
        3.5.1 主要城市概览
        3.5.2 街道景观特征
        3.5.3 滨水景观
        3.5.4 广场景观特征
        3.5.5 历史遗存
        3.5.6 名楼景观
    3.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问题分析与研究的基本思路
        3.6.1 问题分析
        3.6.2 研究的基本思路
    3.7 本章小结
4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与整合
    4.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系统架构
        4.1.1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建设面临的挑战
        4.1.2 区域自然景观网络结构——山水骨架,生态为核
        4.1.3 区域城镇人居景观网络——一带三圈:都市文明,层次互补
        4.1.4 区域乡村人居景观网络——传统之旅,文化之魂
    4.2 武汉都市圈人居景观体系
        4.2.1 武汉都市圈
        4.2.2 特大城市武汉:“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4.2.3 大中型城市:黄冈、鄂州、黄石
    4.3 长株潭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4.3.1 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4.3.2 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特点
        4.3.3 长株潭新区规划建设
        4.3.4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区的空间结构框架
    4.4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体系
        4.4.1 江西省准城市群构想:群雄逐鹿
        4.4.2 江西省城市群形成过程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4.4.3 昌九景城市群人居景观系统发展战略
    4.5 洞庭湖、鄱阳湖湖口城市人居景观分析与整合
        4.5.1 岳阳——环洞庭湖中心城市
        4.5.2 九江——昌九工业走廊鄱阳湖湖口中心城市
    4.6 三国古战场历史文化名城人居景观特征
        4.6.1 宜昌:三国古战场、现代水利枢纽城市
        4.6.2 荆州:“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7 本章小结
5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文化生态保护
    5.1 文化对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影响
        5.1.1 文学艺术与景观规划
        5.1.2 宗教建筑与城镇特色
        5.1.3 民俗景观与城镇形态
    5.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建设的互动
        5.2.1 人居景观建设的人文关照
        5.2.2 文化与城乡人居景观规划的互动
    5.3 人居景观文化解码与整合途径
        5.3.1 文化解码与转译
        5.3.2 人居景观文化整合途径
    5.4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5.4.1 传统城市与现状城市格局
        5.4.2 文化古迹的保护与利用
        5.4.3 荆州历史文化保护案例
        5.4.4 历史文化的解码与再生:以荆州市九龙渊公园为例
    5.5 地域景观多样性建设
        5.5.1 生物的多样性与城市景观的多样性
        5.5.2 保持景观与文化的多样性措施
        5.5.3 人居景观生态控制与文化引导
    5.6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5.6.1 生态环境保护利用
        5.6.2 区域生态空间管治
    5.7 本章小结
6 长江中游人居景观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与方法
    6.1 价值观念演进
        6.1.1 环境概念辨析
        6.1.2 价值观念演进
    6.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6.2.1 和谐社会与和谐人居景观
        6.2.2 和谐人居景观体系架构
    6.3 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规划理念
        6.3.1 适应性发展——自组织与他组织
        6.3.2 建设控制论——规划干预与协调
        6.3.3 科学保护观——遗产继承与发展
        6.3.4 效率与公平——包容性增长与发展
        6.3.5 不确定性与稳定性并存——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图景
    6.4 人居景观三层次规划要点与措施
        6.4.1 宏观层次——省际区域协调整合:宏观调控、整体联动
        6.4.2 中观层次——省域城市整合:各显其能、彰显特色
        6.4.3 微观层次——城市内部整合:以人为本,生态宜居
    6.5 地域景观空间形态塑造
        6.5.1 标志性的节点景观
        6.5.2 主导型的轴线景观
        6.5.3 强化型的面域景观
    6.6 地域景观特色塑造手法
        6.6.1 外科手术式——拼贴与缝合
        6.6.2 中医国术式——针灸与植入
        6.6.3 化学反应式——触媒与催化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0)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概念话语
    (二) 现实记忆
    (三) 史学思考
一、室内设计的自觉意识
    (一) “十大建筑”与室内装饰艺术的初生
    (二) “国际机场壁画”与绘画装饰艺术的发展
    (三) “广告”对“工艺美术”设计意识的催生
二、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崛起
    (一) 思想解放与理性回归
    (二) 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室内设计理念的生成
    (三) 室内设计行业的生成与市场化
三、探索中前进的室内设计教育
    (一) 从工艺美术到艺术设计教育
    (二) 设计教育的实践与创新
    (三) 设计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四、设计艺术的“西学东渐”
    (一) 渐行渐近的国外设计思潮
    (二) 室内设计的现实走向
    (三) 全球化语境下的本土化反思
五、设计艺术的学术拓展与反思
    (一) 概念的确立与演变
    (二) 在交流中日渐成熟的艺术设计
    (三) 实践与理论的互促——室内设计的创作与竞赛
    (四) 室内设计与人的主题
六、走向规范化的室内设计业
    (一) 发展中的行业组织
    (二) 室内设计业的市场化
    (三) 走向规范的必然选择
七、室内设计的硬件与软件
    (一) 各类相关行业间的互动与实践
    (二) 设计表现与设计艺术的重构
八、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一) 室内设计走向民众生活
    (二) 室内设计与大众消费
    (三) “发烧”、反思与务实
九、发展期的设计艺术
    (一) 外来经验的本土转换
    (二) 生存的欲求与应对
    (三) 消费时代的室内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襄樊绿化又有新动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2]湿热地区绿色大学校园整体设计策略研究[D]. 刘骁.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3]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4]城市空间视角下的宋词研究[D]. 刘睿. 浙江大学, 2017(12)
  • [5]汉语致谢词语和致歉词语的共时用法与历时演变[D]. 张爱玲.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6]小城镇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研究[D]. 韩立红. 中国海洋大学, 2013(12)
  • [7]工业废弃地景观更新与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 ——以襄樊市水泥厂旧厂区改造为例[D]. 程伟. 太原理工大学, 2011(08)
  • [8]长江中游人居景观研究 ——脉络梳理及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探索[D]. 汪峰. 重庆大学, 2010(07)
  • [9]汉江文化风光旅游发展的战略思考[J]. 任兴亮. 襄樊学院学报, 2010(06)
  • [10]新时期30年室内设计艺术历程研究[D]. 董赤.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标签:;  ;  ;  ;  

襄樊绿化又有新动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