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7kip1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p27kip1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一、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27kip1 Protei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论文文献综述)

王杉,梁鑫鸿,朱庚,李炎铭[1](2021)在《肝癌患者组织中Cyclin E、p27kip1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肝癌患者组织细胞周期素E(Cyclin E)、抑制因子p27kip1和核抗原-67(Ki-67)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肝癌患者共90例(观察组),同期选择50例肝脏血管瘤患者(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观察组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与对照组的Cyclin E、p27kip1和Ki-67蛋白阳性表达,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组织Cyclin E、p27kip1和Ki-67 mRNAs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和肿瘤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肿瘤组织Cyclin E和Ki-67阳性表达率及mRNAs水平比癌旁组织和对照组增加,p27kip1阳性表达率及mRNA水平比癌旁组织和对照组降低(χ2分别=33.91、23.77;36.44、23.17;-16.36、-7.81;t分别=20.40、17.47;11.26、9.69;-14.16、-14.84,P均<0.05)。观察组肿瘤组织Cyclin E、Ki-67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直径无关(χ2分别=0.64、0.18、0.51;0.49、0.17、0.62;0.02、1.44、0.86,P均>0.05),但与肿瘤TNM分期、血液或淋巴转移、肿瘤分化级别密切相关(χ2分别=19.00、7.32、10.40;10.79、7.79、9.37;15.26、6.58、6.67,P均<0.05)。结论肝癌的发生和发展与组织Cyclin E、p27kip1和Ki-67蛋白的表达异常密切相关。

张轩煜[2](2018)在《Haus3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临床意义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研究背景:肝细胞肝癌是我国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国是乙肝病毒相关性肝炎高发国家,每年新增肝癌病例占全球50%以上。60岁以下男性中肝癌居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肝细胞肝癌发病隐匿,病程极快,恶性程度很高。目前认为肝癌手术切除和肝癌肝移植是肝癌最有效的根治性手段,但预后较差,术后复发率较高,且仅有少数患者适合接受手术治疗,晚期肝癌及不可切除肝癌预后极差。因此,肝癌新型预后评判标志物和药物治疗靶标的研究至关重要。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蛋白组学技术筛选肝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在两个独立的临床队列中验证其表达及研究临床意义、预后价值。进一步在体内外实验中研究其功能,阐明其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机制,为新型肝癌预后标志物和肝癌药物治疗潜在靶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本研究首先收集15例原发性肝癌(首次接受手术治疗,未经过放化疗或TACE等治疗样本)及配对癌旁组织样本,通过同位素相对标记和绝对定量技术(isobaric tags for relative and absolute quantitation,iTRAQ)联合双向液相层析串联质谱(2D LC-MS/MS)筛选肝癌差异蛋白,针对筛选出的差异蛋白,使用TCGA数据库中肝细胞性肝癌mRNA-Seq数据集的50对肝癌及配对癌旁组织的mRNA数据作为队列1验证,本院收集的137例肝癌样本作为队列2,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免疫组化等方法在队列2样本的肿瘤及配对癌旁组织中验证差异基因Human augmin complex submit 3(Haus3)的表达情况,并关联其与各项临床参数和预后相关性分析。2.应用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和Bel-7402,使用siRNA和慢病毒对细胞系中Haus3表达水平进行干扰、过表达。通过流式检测细胞周期、凋亡,CCK8细胞增殖实验,裸鼠成瘤实验等检测Haus3对肿瘤细胞的各项功能的影响。针对Haus3影响肝癌细胞周期的现象进一步研究其潜在机制,通过GEPIA网站分析TCGA数据库中mRNA测序数据集,研究Haus3与细胞周期关键调控蛋白mRNA水平的相关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检测Haus3对纺锤体、中心体相关蛋白的影响,解释Haus3调控肝癌细胞周期的潜在机制。研究结果:1.ITRAQ技术结合2D LC-MS/MS技术检测肝癌及其配对癌旁组织鉴定出40个差异蛋白,包括30个蛋白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以及10个蛋白在肝癌组织中低表达。选取在肝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与癌旁配对组织相比差异倍数较大的Human augmin complex submit 3(Haus3)的基因进一步研究。TCGA数据库中肝细胞性肝癌mRNA-Seq数据集的50对肝癌及配对癌旁组织分析发现,Haus3(p<0.0001)在肝癌中高表达。肝癌组织Western blot、q-PCR及免疫组化检测证实,癌组织中Haus3表达升高,结合临床病理参数分析发现,肝癌组织中高表达的Haus3水平与肿瘤的大小(p=0.025)和数量(p=0.004)相关。同时,Kaplan-Meier分析发现Haus3高表达肝癌预示术后不良预后(p=0.001),进一步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Haus3及AFP≥20ng/ml是预后独立危险因素。根据AFP水平分组,在AFP≥20ng/ml的肝癌群体中,Haus3高表达仍与术后不良预后显着相关(p=0.001)。2.体内外研究发现Haus3过表达能增加肝癌细胞系增殖速率,敲低后肝癌细胞增殖减慢,且能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Haus3低表达未观察到细胞凋亡水平的统计学差异。Haus3低表达观察到肝癌细胞系G2/M期细胞百分比显着增加,过表达后在SMMC-7721和Bel-7402细胞系上得到对应的相反结果。GEPIA网站做Haus3与G2/M期相关周期调控蛋白的关联分析,发现Haus3的mRNA水平与PLK1、cdc25c、cdk1、CCNB1的mRNA水平存在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是0.6,0.5,0.6,0.54)。检测蛋白原型和磷酸化蛋白发现,Haus3敲低能降低PLK1、cdc25c的磷酸化水平,增加cdkl的磷酸化和cyclin b1的表达。另一方面,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发现Haus3敲低后降低中心体相关蛋白(α-tubulin)和微管相关蛋白(γ-tubulin)的表达。结论:1.本研究通过蛋白组学技术发现了一批肝癌差异表达蛋白,其中Haus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高于配对癌旁组织,与肝癌的大小、结节数量密切相关。高表达Haus3是肝癌早期预后独立危险因素。2.Haus3敲低后引起肝癌细胞G2/M期阻滞。Haus3通过PLK1的磷酸化及cdk1/cyclin B1复合体活性调节肝癌G2/M期转换,同时通过改变纺锤体相关蛋白的表达调节肝癌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3.Haus3有望成为肝癌术后预后评判的潜在分子标志物。

靳文剑[3](2017)在《原发性肝癌预后相关的免疫病理学和临床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早期缺乏明显的临床症状,发现时多为中晚期,导致其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因此,探索原发性肝癌的预后相关因素,是目前临床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途径。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病理学研究和大样本临床病例分析,探讨影响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改善患者肝癌预后、提高生存率提供依据。方法:1.组织标本收集:先后收集了两批次在江西省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癌患者的组织标本,第一批为全年龄组肝癌患者,第二批为老年组肝癌患者。所有组织标本经术后病理学证实为肝细胞癌。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行放射、化疗及射频消融治疗。2.Skp2、p27和β-Caten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全年龄组80例肝细胞癌Skp2、p27表达情况,并比较与不同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6例老年组肝细胞癌及对应癌旁组织中Skp2、p27和β-Catenin表达情况,分析三者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3.PCA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人正常肝细胞LO2和肝癌细胞Hep G2和SMMC-7721中PCAF蛋白的表达。应用RT-PCR、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0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PCAF的表达情况,分析PCAF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4.临床病例资料收集:收集江西省肿瘤医院1999年6月2008年11月间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并进行随访,共905例患者有完整的随访资料。查阅病历,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病因学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情况等。5.临床资料的统计分析: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对预后相关因素进行生存率的单因素分析,各因素组间的生存率比较采用对数秩检验。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主要预后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方法比较生存情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Skp2、p27和β-Caten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全年龄组肝细胞癌Skp2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27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P<0.05)。肝细胞癌Skp2和p27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肿瘤大小、肝内转移密切相关。肝细胞癌Skp2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甲胎蛋白密切相关。肝细胞癌Skp2表达与p27表达呈明显负相关。老年组Skp2、β-Catenin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p2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P<0.001);β-Catenin阳性表达与肝内转移和Edmonson分级有关(P<0.001),Skp2阳性表达与肝内转移、Edmonson分级和TNM分期有关(P<0.001),p27阳性表达与Edmonson分级和TNM分期有关(P<0.05);β-Catenin和Skp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571,P=0.002),β-Catenin和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429,P=0.029),Skp2和p27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667,P=0.001)。2.PCA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人肝癌细胞株Hep G2和SMMC-7721中PCAF蛋白的表达较正常肝细胞株LO2显着降低(P<0.05)。PCAF m RNA及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着低于对应的癌旁组织(P<0.001);PCAF蛋白低表达与肿瘤肝内转移(r=0.413,P=0.037)、门脉侵犯(r=0.589,P=0.011)和高TNM分期(r=0.513,P=0.029)相关。3.905例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征:(1)905例原发性肝癌中男性775例(占85.6%),女性130例(占14.4%),男女比5.96:1。(2)发病年龄高峰在40-59岁。(3)首发临床表现为肝区右上腹疼痛441例,占53.3%;其次为上腹疼痛201例,占24.3%。(4)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95.1%;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1.7%;酒精相关性原发性肝癌(饮酒指数≥800)14.6%;血吸虫感染1.5%;隐源性原发性肝癌(除外明确病毒感染、血吸虫感染、酒精相关性)19.3%。(5)HBs Ag、HBe Ab、HBc Ab阳性(乙肝小三阳)的患者496例,占59.3%;HBe Ag(-)原发性肝癌发生率最高,共包括751例患者,占94.3%。(6)肝功能损害:谷丙转氨酶(AST)阳性率81.3%,谷草转氨酶(ALT)阳性率73.4%,AST升高比ALT明显。总胆红素增高阳性率50.7%,谷氨酰转肽酶阳性率(GGT)92.1%,碱性磷酸酶(ALP)阳性率52.9%。(7)血清甲胎蛋白(AFP)阳性率为74.4%,半数以上AFP低于400ng/ml,其中阴性占1/4,HBV感染阳性者AFP升高比例高于HBV感染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原发性肝癌青年组、中青年组与老年组AFP阳性率有明显不同,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02)。(8)肿块部位在肝右叶者占57.0%,左叶占18.7%;肿瘤类型中,块状型占40.3%;巨块型占32.5%;结节型占15.8%。本组中肿块数目1个的占72.7%,弥漫型的占14.4%,数目2个的占7.1%。腹水阳性率占20.3%;门静脉癌栓率23%;淋巴结转移占12%;远处转移占10.5%。4.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共51项因素对本地区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类资料中包括:肝硬化病史、肝癌家族史、体力状态评分、血小板、总胆红素、白蛋白、乙肝e抗体、AFP、腹水、门静脉癌栓分级、癌栓、淋巴结转移、侵犯血管、肝内转移、远处转移、Child-Pugh分级、治疗方式(单纯支持治疗组、放弃治疗、综合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根治性手术、肝动脉栓塞、肝动脉灌注、门静脉置泵术、无水酒精注射)、肿瘤类型、肿块边缘;定量资料中包括:WBC、NEUT、PLR、DBIL、GLB、AGR、ALT、AST、AST/ALT、APRI(AST/PLT)、ALP、LDH、GGT、Pche、Cr、Na+、CL-、PT、INR、Fbg、肿瘤最大直径、肿块数目、超声脾脏厚径。5.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癌栓、单纯支持治疗、综合治疗、根治性手术、白细胞、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是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癌栓、单纯支持治疗、白细胞、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是原发性肝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癌栓,采用单纯支持治疗,白细胞、直接胆红素、乳酸脱氢酶越高的患者,预后越差。综合治疗、根治性手术是原发性肝癌预后的保护因素,采用综合治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结论:本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细胞周期相关蛋白Skp2、p27在肝细胞癌表达异常且与预后相关病理组织学指标相关,并与β-Catenin异常表达密切相关,提示Skp2、p27和β-Catenin在肝细胞癌的发展和转移中可能有协同作用,是具有潜在预后价值的分子标记。(2)乙酰基转移酶家族成员PCAF蛋白的表达水平在肝癌细胞系明显低于正常肝细胞系,在肝细胞癌组织中显着低于癌旁组织,且与肿瘤肝内转移、门脉侵犯及高TNM分期呈正相关,提示PCAF与肝细胞癌预后密切相关。(3)本地区原发性肝癌男性明显多于女性,高发年龄段为40-59岁,乙肝病毒感染是主要病因且多为HBe Ag阴性,上腹疼痛是主要首发症状,半数以上AFP低于400ng/ml,其中阴性占1/4,提示40岁以上男性出现上腹不适、HBV感染且HBe Ag阴性应注意排除是否为原发性肝癌。(4)癌栓、单纯支持治疗、综合治疗、根治性手术、白细胞计数升高、直接胆红素升高、乳酸脱氢酶升高是独立的原发性肝癌预后影响因素,其中给予综合治疗是有利因素,提示积极进行综合治疗有利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预后。

隋思蕾[4](2017)在《LAPTM4B与p27Kip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文中提出研究背景:乳腺癌是女性常见、多发的恶性肿瘤,成为女性健康的严重威胁。因此,找到可作为药物治疗靶点的关键变异基因和用于临床治疗的分子标记物,对于早期诊断和有效地治疗乳腺癌尤为重要。溶酶体四次跨膜蛋白质B(lysosome-associated protein transmembrane 4B,LAPTM4B)是2000年首次从肝细胞癌中分离出的一种新型基因,该基因在大多数肝癌细胞中高表达,而在正常肝细胞中低表达或不表达。LAPTM4B具有促进肝癌发生发展的作用,并与肝癌的不良预后相关,因此有望成为肝癌诊断治疗的重要靶点。在肺癌中LAPTM4B通过与PI-4,5-二磷酸(PIP2)结合来抑制EGFR的降解,而在一些恶性肿瘤中可能通过激活AKT发挥促瘤作用。但其在乳腺癌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尚不明确。p27Kip1是一种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剂(Cyclin-dependent kinase inhibitor,CKI),作为抑癌基因它不仅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还可以调节细胞周期的进程。p27Kip1抑制多种恶性肿瘤细胞的发生发展,其低表达还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因此p27有可能作为新的预后指标及基因治疗的新靶点。在肝癌和胆囊癌中,过表达LAPTM4B可以抑制p27Kip1的表达,而沉默该基因则使p27Kip1表达增高。另外,体外实验证明LAPTM4B通过调节p27等细胞周期因子的表达,对肝癌细胞周期进程的调节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在乳腺癌中LAPTM4B与p27之间的相关性缺乏相关研究。因此,探讨LAPTM4B与p27Kip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为研究LAPTM4B导致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信号通路提供基础,并对乳腺癌的诊疗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研究目的:(1)明确LAPTM4B和p27Kip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探讨LAPTM4B与p27Kip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是否相关;(3)探究二者对乳腺癌的诊疗有何临床意义。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6年12月间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手术切除的乳腺病理存档蜡块145例,其中乳腺癌蜡块100例、良性纤维腺瘤20例及癌旁正常组织25例,并记录对应患者的临床信息。将乳腺病理蜡块制成切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PTM4B和p27Kip1在乳腺癌、纤维腺瘤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用SPSS统计软件进一步分析LAPTM4B和p27Kip1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乳腺癌临床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1)LAPTM4B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4.0%(74/100),在良性纤维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40.0%(8/20)、28.0%(7/25),p27Kip1在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1.0%(31/100),在良性纤维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的阳性率分别为65.0%(13/20)、76.0%(19/25)。(2)在乳腺癌中,LAPTM4B与淋巴结转移(P=0.019)、TNM分期(P=0.001)相关,而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脉管、ER、PR及HER2表达状态无关(P>0.05);p27Kip1在乳腺癌中与肿瘤大小(P=0.025)、淋巴结状态(P=0.001)有关,而与其他因素无关(P>0.05)。(3)在乳腺癌中,LAPTM4B与p27Kip1的表达呈显着负相关(P=0.003,r=-0.293)。实验结论:(1)LAPTM4B蛋白在大多数乳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腺瘤和癌旁正常组织。与之相反,p27Kip1在正常乳腺、良性腺瘤中表达较高,并明显高于乳腺癌组织。(2)LAPTM4B在乳腺癌中与淋巴结状态、TNM分期呈正相关。p27Kip1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3)在乳腺癌中,LAPTM4B与p27Kip1呈显着负相关,可能共同参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二者均可能是乳腺癌治疗靶点。

谢瑞莲[5](2014)在《p27、磷酸化p27Ser10、Lin28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和目的乳腺癌是严重危害世界妇女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也不例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生活模式趋于西化,生活节奏加速,社会压力增加,我国乳腺癌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预计,未来在2030年我国女性乳腺癌发病数将高达23.4万例,发病数较2008年增加31.15%,而乳腺癌死亡人数将达7.0万例,死亡数则升高47.94%[1]。因此乳腺癌在我国发展形式口趋严峻。随着乳腺癌诊治水平不断地进步,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乳腺癌的早期检出率和临床疗效明显提高,生存期显着延长。一般在临床上主要通过患者年龄、病理类型、肿块大小、分化类型、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因素判断预后以及指导治疗,以及目前按照免疫组化检测乳腺癌的ER、PR、Her-2和Ki-67表达情况,常分为四种亚型:Lunminal A型、LuminalB型、Her-2过表达型和基底样型,更加增强了对乳腺癌生存预后的预测和细化临床治疗选择,并且在临床上以显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但是临床上仍有许多患者病情相似,治疗方法相同,但是最后的转归和预后却相差甚远。所以仅凭借上述传统的指标做出的判断并不十分准确、全面,因此积极寻找新的、更多有效的预后因子或治疗靶点,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已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随着人们对细胞周期研究深入,发现许多癌基因、抑癌基因直接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或者本身就是细胞周期调控的主要因子,当它们发生突变、缺失、异位、扩增等变化,可引起细胞周期紊乱,细胞周期的调控失控导致细胞的异常增殖,最终出现肿瘤发生发展。因此有学者认为恶性肿瘤是一种细胞周期性疾病。p27Kipl(简称p27)是一种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G1期特异性cyclin-CDK复合物,阻止细胞周期由G1期(DNA合成前期)进入S期(DNA合成期),故p27在细胞周期进程中起到的负向调控作用,其作用结果导致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在静止期时,细胞内p27高表达,而进入S期后表达明显下降。因此认为p27蛋白表达水平及活性改变与肿瘤的形成及预后有关。研究发现在乳腺癌变过程,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的95%至非典型增生的85%,至导管原位癌的40%,最后浸润性乳腺癌的34%,细胞核p27蛋白表达呈进行性下降[2]。许多研究证实肿瘤细胞核内p27表达下降,患者生存预后不良,并且认为p27表达下调是肿瘤复发或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3]。也有少数研究发现p27胞浆表达上调和预后不良相关,故明确细胞核p27和细胞质p27错位分布定量表达与预后关系,有助进一步理解p27的功能,但目前尚无该方面报道。细胞内p27表达是在转录后水平上进行调控,包括多种激酶磷酸化、泛素蛋白酶体介导降解、胞核转运机制等[4]。磷酸化可以直接调节p27的稳定性,而Ser10是p27主要磷酸化位点,占所有磷酸化位点的70%左右,p27Ser10磷酸化后,导致p27滞留在细胞浆,使得细胞周期进入S期,引起细胞增殖,导致肿瘤发生发展。在G0期至G1期时,磷酸化p27Ser10与出核因子CRM1结合后,p27由细胞核转运至细胞浆,导致p27的降解,引起p27功能的改变。P27的出核转运通过 KPC1/2(Kip1 ubiquitylation-promoting complex,KPC,泛素化启动复合物)诱导的泛素依赖降解方式调控。p27Ser10磷酸化在不同细胞周期时相由不同的蛋白激酶调控,在G0期,活性最强的Mirk/DYRKIB使得p27在静止细胞磷酸化和稳定;有丝分裂原作用下激酶相互作用去稳微管蛋白(kinase-interacting stathmin,KIS)结合 p27 的 C 端功能域,在 GO 期至 G1 期过渡时,使p27Ser10发生磷酸化,促进胞核向胞浆转运。所以在GO期,p27Ser10磷酸化起到稳定p27的作用,而在G1期早期和晚期阶段,p27Ser10磷酸化介导了 p27出核转运的降解过程。p27的其他磷酸化位点,如Thr157、Thr198、Thr187等,也影响着p27的稳定和细胞定位。研究人员通过外源性过氧化氢调节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和黑色素细胞p27表达状态,当黑色素瘤细胞去除过氧化氢作用时,细胞核p27表达明显,而磷酸化p27Ser10和磷酸化p27T198表达下降;黑色素细胞核p27表达明显时,磷酸化p27Ser10和磷酸化p27T198表达显着低于黑色素瘤细胞,而此时黑色瘤细胞胞浆p27表达升高;加入外源性过氧化氢酶后,黑色素瘤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并且磷酸化p27Ser10和磷酸化p27T198表达增加,导致p27分布在细胞浆;所以p27亚细胞定位与细胞恶性程度有关,以及 p27Ser10 和 p27T198 磷酸化调控 p27 亚细胞定位[5]。JNK(c-jun N-terminal kinase,c-Jun氨基端激酶)信号转导通路是MAPK通路的一重要分支,在C6胶质瘤细胞研究证实,野生型JNK3过表达可以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并抑制JNK激酶使p27Ser10磷酸化,通过阻断JNK信号转导通路,降低了细胞p27的稳定性,所以p27Ser10磷酸化受JNK通路的调控,JNK激酶影响C6胶质瘤细胞的p27蛋白表达,导致细胞生长抑制[6]。现在研究证实p27蛋白可以作为恶性肿瘤的临床预后因子和治疗预测靶点。细胞核p27表达与磷酸化p27表达呈负向关系,两者生物学行为相反,所以磷酸化p27表达水平也可能是肿瘤恶性程度有效的评价指标、预后因子和治疗靶点。MicroRNAs(miRNAs)是近年来发现的微小非编码RNA分子,长约22nt,miRNAs对许多基因的表达发挥转录后修饰,如肿瘤抑癌基因通过结合它们的靶mRNA上特异序列,抑制多肽的合成。而且miRNAs参与调控细胞生长分化过程,如凋亡、造血干细胞分化、代谢、中枢神经发育以及转移[7]。已基因敲除小鼠的研究结果已证实了 miRNAs对这些过程调控的重要性。在小鼠敲除负责miRNAs成熟的Dicer酶,导致鼠胚胎死亡[8]。因为人类一半miRNAs位于脆性染色体区域,该区域容易DNA扩增、缺失、易位,所以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miRNAs常常表达异常,这种异常的表达促进肿瘤的进展[9]。miRNAs产生需要多个多步骤的完成,首先转录产生一段长的初始miRNA(primiRNA),在RNA酶Ⅲ复合物Drosha-Pasha/DGCR8的切割下,产生一个长约80ntRNA发夹结构,即miRNA前体(pre-miRNA),之后miRNA前体从细胞核转运至细胞浆,在第2个RNA酶Ⅲ Dicer作用下,释放出一个微小RNA双链,其中一条链就是成熟miRNA。成熟miRNA结合至RISC复合物(RNA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NA诱导沉默复合物)后,与目标mRNA的3’-UTR互补配对,导致mRNA降解或翻译抑制。Let-7最早发现于秀丽隐杆线虫的miRNAs,执行时序调控作用,其中miRNAs let-7和lin-4表达决定了线虫从幼虫至成虫的发育过程。除在秀丽隐杆线虫,动植物和人类也存在数百种miRNAs,参与了生长、发育、癌变各种病理生理过程。人类成熟let-7家族由12个成员组成,已证实let-7 miRNAs调控多个癌基因,如HMG2、c-Myc、RAS和cyclinD[9-11],在肺癌体内实验证明了let-7负向调控RAS,结果抑制肺癌生长[1.2]。Lin28是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胞浆RNA结合蛋白,最近研究表明let-7家族表达受到Lin28转录后的调控,抑制let-7前体的成熟过程。Lin28B是Lin28的同源体,两者功能相似。Lin28/Lin28B蛋白有两个RNA结合域:一个冷休克蛋白域(CSD)和一个逆转录病毒锌指结构域(ZFD),两者都能影响它们与let-7前体的结合力。Lin28/Lin28B直接结合起始let-7和发夹前体let-7,从而抑制Drosha切割形成起始let-7或Dicer切割形成let-7前体的过程,即抑制let-7成熟过程,该过程由Lin28蛋白和let-7前体直接作用介导调控。哺乳动物中Lin28/Lin28B一般表达于胚胎干细胞和发育组织,一般随着细胞分化成熟而表达逐渐下降,在肿瘤组织异常升高[14]。多种恶性肿瘤中已证实Lin28和Lin28B对于let-7抑制调控涉及三个反馈环路,包括两条双向负反馈环路:Myc-Lin28B-let-7-Myc和Lin28-let-7-Lin28,一条正反馈环路:NF-KB-Lin28-let-7-IL-6-NF-κB。由于Lin28mRNA和Lin28BmRNA本身就是let-7的目的mRNA,Lin28/let-7轴形成了双向负反馈环路,也是let-7与Lin28/Lin28B相互调控的主要环路,通过这个反馈环路,let-7高表达时,促细胞分化,Lin28/Lin28B高表达时,促进胚胎发育[131。大约15%肿瘤的Lin28蛋白被癌基因激活,主要通过抑制let-7成熟而实现。在许多人类恶性肿瘤,包括卵巢癌、肺癌、肠癌、肝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及干细胞肿瘤,Lin28或Lin28B表达异常升高,并且与疾病进展可能相关。而且在卵巢癌、肠癌和肝癌中Lin28或Lin28B表达上调,出现不良临床结局和生存预后。所以Lin28或Lin28B有希望成为肿瘤新的预后指标和治疗靶点。目前关于p27、磷酸化p27Ser10在乳腺癌的表达和临床意义,以及Lin28B与p27的在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研究,均未见相关报道;并且Lin28B的在乳腺癌中临床研究极少,仅2篇相关研究报道,尚未明确研究结论。本研究旨在明确p27、磷酸化p27Ser10、Lin28B在乳腺癌的表达情况,p27和磷酸化p27Ser10、Lin28B的关系,以及它们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的作用,为乳腺癌寻找新的、有效的预测因子和治疗靶点。方法1.实验对象:筛选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在江西省赣州市肿瘤医院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病例190例,均为女性,术前未予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疗或抗肿瘤中成药治疗等。术前无其他恶性肿瘤病史或全身其他重要脏器严重疾病。术后病理诊断明确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来自赣州市肿瘤医院电子病历系统的病历记录,存档病理蜡块从赣州市肿瘤医院获取。所有肿瘤标本均先经两位以上病理科医生进行病理确认,取含有肿瘤细胞最多的部分组织做切片。2.实验方法和统计学处理: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p27、p-p27Ser10和Lin28B表达,分析它们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的差异、与各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在乳腺癌各亚型的表达差别,同时分析p27和p-p27Ser10、Lin28B在乳腺浸润导管癌表达的相关性。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27、p-p27Ser1 0、Lin28B表达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分类资料采用Kappa检验分析各检测指标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采用χ2或Fish精确检验分析各指标在不同因素表达差异。分析各检测指标与Ki67相关的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采用χ2或Fish精确检验。以上统计学方法均采用双尾检验,检验水准仅取0.05,数据的分析均采用SPSS19.0版本。研究结果1.p27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是38.3%(41/107)和86.7%(13/15),而p-p27Ser10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是64.5%(69/107)和26.7%(4/15),p27在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比较有差异,P=0.004,故有统计学意义(P<0.05);p-p27Ser10在癌旁组织和癌旁组织表达比较有差异,P=0.037,故有统计学意义(P<0.05)。2.p2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在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亚组中表达存在差异,p27在组织分化G1级、Ⅰ-Ⅱ期、淋巴结阴性组表达较高,χ2分别为16.612、14.755、23.017,P值均<0.0001,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27在年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亚组分布无差异,χ2分别是0.587、1.765、5.750,P 值分别 0.444、0.184、0.058。与 ER、Her-2、Ki67 表达有相关性,Kappa值依次是0.222、-0.281、-0.300,即p27与ER表达呈正相关,与Her-2、Ki67则呈负相关,P值依次0.020、0.002、0.001,故这些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R表达呈正相关性,Kappa值是0.152,P值是0.154,但是这种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p-p27Ser10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亚组表达有差异,p-p27Ser10在组织分化G2级、Ⅲ-Ⅳ期、淋巴结阳性组表达水平较高,χ2值依次是7.688、4.408、10.591,P值依次是0.021、0.044、0.001,所以,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年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亚组分布上无差异,χ2值分别是1.964、0.826、3.647,P值则是0.161、0.363、0.150。p-p27Ser10 与 ER、PR 表达呈表达负相关,Kappa 值分别是-0.046、-0.047,P值0.615和0.594,这种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p-p27Ser10与Ki67、Her-2表达正相关,Kappa值分别是0.171、0.126,P值是0.067和0.641,故这些相关性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3.p27在乳腺癌四种分子亚型存在表达差异,χ2=14.635,P=0.002,这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p27在Her-2过表达型表达阳性率较低。p-p27Ser10在乳腺癌四种分子亚型存在表达差异,χ2=6.442,P=0.090,这种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4.乳腺浸润性导管p27和p-p27Ser10表达负相关性,Kappa值为-0.611,p<0.0001,这种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5.Lin28B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阳性率分别是43.7%(83/190)和20%(4/20),Lin28B在癌组织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0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6.Lin28B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亚组表达存在差异,χ2值分别是呈13.790、9.213、30.966,P值分别为0.001、0.002、<0.0001,这种表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龄、月经状态、肿块大小亚组分布无差异性,χ2值分别是呈0.021、0.229、4.600,P值分别为0.884、0.632、0.103。Lin28B 与ER、PR、Her-2表达负相关,Kappa值为-0.009、-0.109、-0.028,P值依次为0.899、0.129、0.723,它们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Lin28B与Ki67表达正相关,Kappa值0.251,P值<0.0001,这种相关性具有统计意义(P<0.05)。7.Lin28B在乳腺癌亚型表达有差别,χ2=13.469,P=0.004,在LuminalB型的表达最高,这种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27和Lin28B表达负相关,Kappa值为-0.202,P=0.032,,这种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p2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核低表达,癌旁组织细胞核高表达;p-p27Ser10在乳腺癌细胞质高表达,癌旁组织细胞质低表达;两者表达与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等相关。故p27和p-p27Ser10均参与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可以作为判断肿瘤恶性程度以及复发、转移的潜在指标。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p27与ER、PR表达相关,提示p27与内分泌治疗有关。3.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细胞核p27和细胞质p-p27Ser10表达呈负相关,故p-p27Ser10介导的细胞核p27降解可能是乳腺癌发病的重要机制。4.Lin28B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相关,可能可以作为预测乳腺癌恶性程度以及转移复发的指标及LuminalB型的潜在治疗靶点。5.Lin28B可能参与调控p27表达,其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明确。

蔡建平,周湘鸿[6](2013)在《PTTG和p27Kipl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分析垂体肿瘤转化基因(PTTG)和p27Kipl基因在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HC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8例HCC及癌旁肝癌组织中PTTG蛋白、p27Kip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HCC、癌旁和正常肝组织的PTTG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0.8%(34/48)、91.7%(44/48),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TTG蛋白在癌旁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HCC中的表达(P<0.05);HCC、癌旁组织的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是20.8%(10/48)83.3%(40/48),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4例PTTG表达阳性组织中有10例见p27kip1表达阳性,而14例PTTG表达阴性组织中有9例见p27kip1阳性表达,二者比较差异有显着性意义(P<0.05)。结论 PTTG和p27Kipl异常表达与HCC的发展密切相关,在HCC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王星星[7](2012)在《p27kip1与Jab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27kip1与Jab1的mRNA含量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和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半定量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人44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30例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以及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p27kip1与Jab1的mRNA含量以及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27kip1和Jab1之间的关系,以及p27kip1和Jab1与卵巢上皮性癌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1. p27kipl的mRNA含量均值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为0.2091,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为0.5423,正常卵巢组织为0.6417;p27kipl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为34.09%(15/44),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为70%(21/30),正常卵巢组织为80%(24/30),p27kipl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 Jab1的mRNA含量均值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为0.9824,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为0.5711,正常卵巢组织为0.5280;Jab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为84.09%(37/44),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为53.33%(16/30),正常卵巢组织为36.67%(11/30),Jab1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在卵巢良性肿瘤组织与正常卵巢组织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卵巢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27kipl、Jab1的表达与患者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学分级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实体瘤大小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4.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27kip1与Jab1的mRNA含量水平呈负相关(r=-0.949,P<0.001),p27kip1与Jab1的蛋白表达情况呈负相关(r=-0.474, P<0.05)。结论:1. p27kipl的表达降低、Jab1的表达增高可能在卵巢上皮性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2.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p27kipl与Jab1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3. p27kipl与Jab1的mRNA含量以及蛋白表达水平的联合检测有可能作为判断卵巢上皮性肿瘤类型及卵巢上皮性癌患者早期诊治的重要指标。

蔡建平[8](2010)在《Survivin和p27ki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Survivin是目前已知作用最强的凋亡抑制蛋白,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分裂周期有双重调控作用,通过特异性地抑制凋亡信号转导过程中最下游的效应分子caspase-3的活性而阻断凋亡的发生过程。Survivin过度表达,使细胞失去了正常增殖周期中凋亡“开关”(Check point)的限制,造成细胞增殖增加,凋亡减少,细胞增殖与凋亡平衡被打破,导致癌症的发生和发展。p27kip1蛋白是一种广谱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剂,可抑制多种周期素和CDK复合物的活性,阻止细胞由G1期向S期转换,使细胞停滞于G1期,并具有促进细胞分化、凋亡的作用。p27kip1表达下降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而且参与介导肿瘤粘附性、耐药性的调节。研究表明:p27kip1表达降低与乳腺癌、胃癌、结肠癌、肺癌、前列腺癌浸润增加及不良预后有关。p27kip1(?)氐表达时,失去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使得肿瘤得以生长和浸润转移。细胞周期调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细胞周期有两个调定点:G1/S和G2/M。p27kip1作为细胞周期负调控因子,具有阻止细胞通过G1/S期转化关卡的作用,Survivin属于正调控因子,能够对抗G2/M期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他们可能通过调节凋亡从而在肿瘤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survivin和p27kip1在肝癌的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确,关于survivin和p27kip1与肝癌关系的研究报道不多。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检测HCC组织中survivin和p27kip1的表达情况及细胞凋亡情况,分析survivin和p27kip1的表达与肝癌细胞凋亡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材料和方法1标本本研究收集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6年12月至2009年06月手术切除,临床与病理学资料完整的肝癌患者肝组织标本40例(包括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其中男35例,女5例,年龄30~75岁,平均60.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未接受任何化、放疗及其他治疗。13例有血管癌栓(包括肉眼及镜下癌栓),21例有完整包膜,19例包膜不完整或无包膜;小肝癌(≤5 cm)18例,大肝癌(>5cm)22例;术前甲胎蛋白阳性(>20μg/L)29例,阴性11例;HCC的Edmondson分级标准:Ⅰ级及Ⅱ级15例,Ⅲ级及Ⅳ级25例。癌旁组织取材为距癌结节边缘2cm以外肝组织,避开坏死区。40例正常肝组织取自肝血管瘤患者,镜下诊断全部为正常肝脏组织。2研究方法分别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卵白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treptavidin peroxidase conjugated method, SP)法检测Survivin、p27kip1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3结果判定标准Survivin和p27kip1阳性判断标准:Survivin以细胞浆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p27kip1以细胞核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凡染色强度明显高于背景且肿瘤阳性细胞数>5%为阳性表达,染色强度与背景无明显差别且肿瘤阳性细胞数≤5%为阴性。随机选择10个高倍视野(10×40)计数阳性细胞数,求其平均值。凋亡细胞判断标准:光镜下观察TUNEL染色切片的显色反应,结合形态学改变确定凋亡细胞。凋亡细胞阳性着色呈棕褐色,部分可见凋亡小体,凋亡水平以凋亡指数来评价,平均计算1000个肿瘤细胞中含阳性细胞个数作为凋亡指数(apopotic index, AI)。在癌细胞聚集区随机选取10个高倍镜视野计算癌细胞凋亡指数,求其平均值。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1.0统计学分析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表示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SPSS软件11.0行x2检验、配对卡方检验,检验水准a=0.05。结果1、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均未见Survivin蛋白表达,肝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表达(85%,34/4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0%,P<0.05)及正常肝组织(0%,P<0.05);2、肝癌组织中p27kip1蛋白表达(20%,8/40)明显低于癌旁组织(75%,30/40,P<0.05)及正常肝组织(80%,32/40,P<0.05),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中p27kip1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urvivn、p27kip1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AFP无关(P>0.05),而与肿块直径、肝内转移、是否有门脉癌栓等临床病理学指标有关(P<0.05);Survivin蛋白表达与患者的Edmondson分级有关(P<0.05),p27kip1蛋白表达与患者的Edmondson分级无关(P>0.05);4、40例肝癌组织的平均AI为(1.654±0.356)%,癌旁组织的平均AI为(3.758±0.254)%,正常肝组织的平均AI为(4.236±0.529)%,其中34例Survivin表达阳性组织的AI为(1.562±0.496)%,6例Survivin表达阴性组织AI为(4.082±0.83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8例p27kip1表达阳性组织的AI为(3.552±0.326)%,32例p27kipl表达阴性组织AI(0.802±0.549)%,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Survivin蛋白表达与P27kip1蛋白的表达在肝癌组织中呈明显的负相关(r=-0.758,P<0.05)。结论1、Survivin在HCC呈高表达和p27kip1在HCC呈低表达,Survivin蛋白与p27kip1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提示其与H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2、Survivin、p27kip1蛋白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AFP无关,而与患者的肿块直径、是否肝内转移、是否有门脉癌栓等临床病理学指标有关;Survivin蛋白表达与患者的Edmondson分级有关,p27kipl蛋白表达与患者的Edmondson分级无关。3、Survivin和p27kip1蛋白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而影响肝癌的生物学特征。

丁睿[9](2010)在《Id-1与HBx在乙肝相关性肝癌成瘤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背景】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全球发病率第五位的常见恶性肿瘤。在亚洲和大洋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大陆,肝癌发病的主要诱因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HBV)感染。对肝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肝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关键。目前包括肝癌切除术和肝移植在内的外科手术疗法仍是治疗早期肝癌的首选。然而,只有不到30%的患者能够在早期被诊断出肝癌并接受合适的治疗,大多数进展期患者由于治疗不及时而无法获得较理想的预后。由于我国众多的乙肝病毒携带者是肝癌的危险人群,更要求我们在早期发现并预测肝癌方面进行的研究,以期获得更好的肝癌的肿瘤标记物和预测因子。乙肝病毒感染在肝癌的发病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大陆,约80%以上的肝癌患者伴随着慢性乙肝病毒的感染。即便是HBV的隐匿性感染者,甚至是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在体内已被廓清后的曾经感染者,其肝癌的发病风险仍高于普通人群。乙肝病毒可以整合入宿主基因组,并直接或间接的促进肝癌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乙肝病毒X蛋白(hepatitis B virus X protein,HBx protein)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HBx是由HBV-DNA中最短的开放读取框所编码的。它增强了HBV的转录,并激活了癌基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等不同细胞的基因转录过程。HBx和其它多种因子如p53、DDB1、Caspase3和蛋白酶体亚单位等相互作用,促进细胞转化。在肝癌患者血清和肝癌组织中均可检测到高水平HBxAg和抗-HBx的表达。Id蛋白即分化抑制蛋白或DNA结合抑制蛋白(Inhibitor of Differentiation and/or DNA-binding Protein)。由于Id蛋白缺少DNA结合结构域,它与其它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bHLH)结合后可形成没有DNA结合能力的异二聚体,起到了负性调节作用。作为Id蛋白家族的一员,Id-1在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在包括肝癌在内的多种人类肿瘤中高表达。不受控制的Id-1蛋白表达将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分化抑制、并刺激肿瘤血管生成及诱发基因组失稳。Id-1表达水平往往和肿瘤的高侵袭性、去分化程度和较差的临床预后相关。高表达的Id-1可以介导肝癌细胞的增殖,并且可成为预测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癌发生风险的指标。Id-1可能在肝癌形成过程中的发挥重要作用,而它与HBV之间的关系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目的】(1)检测Id-1和HBx蛋白在乙肝相关性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分析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与Id-1及HBx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性。(3)检测Id-1和HBx在肝癌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4)检测HBx对肝癌细胞系中Id-1表达水平的影响。(5)构建人Id-1干扰慢病毒载体。(6)人Id-1干扰慢病毒载体对肝癌HepG2细胞的感染验证。【方法】(1)对获得的96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标本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对Id-1和HBx蛋白的染色结果进行分级。(2)借助SPSS软件,统计学分析Id-1和HBx的蛋白表达水平与肝癌临床病理学特征间的相关性以及Id-1的表达强度和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3)用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染色法研究Id-1和HBx在肝癌细胞中的共定位情况。(4)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Id-1 mRNA和蛋白在肝癌细胞系HepG2、HepG2.2.15、SMMC7721、FHCC98和肝细胞系HL7702中的表达情况。(5)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Id-1蛋白在转染入HBx的肝癌HepG2-X和转染空质粒的HepG2-PC细胞内的表达情况。(6)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Id-1启动子序列在HepG2-X和HepG2-PC细胞内的表达情况。(7)筛选获得效率最高的Id-1 RNA干扰序列并构建人Id-1干扰慢病毒载体。(8)验证人Id-1干扰慢病毒载体对HepG2细胞中Id-1的沉默效果。【结果】(1)免疫组化染色发现,在96例乙肝相关性肝癌标本中,Id-1高表达率为64.6%,HBx的高表达率为74.0%。且Id-1的表达强度与HBx的表达强度正相关。(2)Id-1高表达水平与患者的血清高HBsAg水平、较差的肿瘤分化程度、门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及Child B/C级之间关系有统计学意义;Id-1高表达组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较Id-1低表达组更差。(3)成对免疫组化染色和激光共聚焦免疫荧光染色发现Id-1和HBx在肝癌细胞中存在共定位现象,二者主要表达在细胞质和细胞核中。(4)经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发现Id-1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强度在肝癌细胞系HepG2、HepG2.2.15、SMMC7721和FHCC98中均显着高于肝细胞系HL7702。(5)在肝癌HepG2-X中,Id-1的mRNA和蛋白表达强度均高于转染空质粒的HepG2-PC细胞。(6)报告基因检测发现在HepG2-X细胞中被激活的Id-1启动子的表达强度高于HepG2-PC细胞。(7)成功筛选并构建了人Id-1干扰慢病毒载体Id1-RNAi-LV,经鉴定病毒滴度为2.0×10E9 TU/mL;在HepG2细胞中,该载体对HepG2细胞中Id-1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有明显抑制效果,抑制效率为61.2%。【结论】(1)乙肝相关性肝癌标本中,Id-1和HBx均有表达,并且二者存在共定位现象。(2)Id-1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血清HBsAg水平、肿瘤分化程度、门静脉侵犯、淋巴结转移及Child分级等肿瘤恶性表型相关;Id-1高表达组患者有较差的预后。(3)Id-1在多种肝癌细胞系中均有表达,且其表达强度高于正常肝细胞系。(4)被转染入HepG2细胞中HBx,可提高Id-1启动子活性并使Id-1在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升高。(5)成功构建了Id-1干扰慢病毒载体Id1-RNAi-LV,并对肝癌HepG2细胞系中的Id-1基因有mRNA和蛋白水平的沉默效果。(6)综上Id-1可以作为乙肝相关性肝癌患者一个有用的预后指标。乙肝相关性肝癌标本中高表达的Id-1至少部分的受HBx表达所影响。构建成功的人Id-1干扰慢病毒载体可用于对Id-1参与肝癌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并可能成为新的治疗肝癌的分子靶向。

张萌[10](2010)在《PI3K/Akt信号通路在PPAR-γ激动剂诱导的HepG2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世界上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高居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三位。由于高发病率和庞大的人口基数,肝癌在我国情况尤其严峻,我国是全球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肝癌为我国第二位恶性肿瘤致死病因。由于该病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早期就诊率低,60%-70%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肿瘤晚期,丧失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只能进行姑息性的对症支持治疗。肝癌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低,易产生多药耐药,且毒副作用较大,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及药物提高肝癌特别是晚期肝癌患者的生存期及生存质量。因此探讨肝癌的发病机制,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及有效的治疗药物,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是核激素受体超家族中的成员,PPAR-γ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关系及其配体的治疗作用正受到广泛的研究。最近研究发现PPAR-γ激动剂噻唑啉二酮类药物(Thiazolidinediones,TZDs)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降低肿瘤侵袭力等作用,此类作用与PPAR-γ受体激活后通过多种途径调控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有密切关系,但具体分子机制并不清楚。研究认为PPAR-γ激动剂的抑癌作用可能通过上调PTEN实现。PTEN基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个具有磷脂酶活性的新型抑癌基因,可负性调节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在抑制细胞生长、分化,诱导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近期研究发现人类肿瘤细胞内Akt的高水平活化可导致Skp2的积聚,并将Skp2定义为Akt下游的靶蛋白。而Skp2介导的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在P27kip1降解中起关键作用,Skp2的积聚将导致P27kip1降解加速。P27kip1蛋白是细胞周期抑制性蛋白,可负性调控细胞周期进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由此我们推测,肿瘤细胞中可能存在PTEN-PI3K/Akt-Skp2-P27kip1信号转导通路,PI3K/Akt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PPAR-γ激动剂的抑癌作用有可能通过此通路实现。本实验检测了PPAR-γ、PTEN、Akt、pAkt、Skp2及P27kip1蛋白在人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它们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互关系,结合随访资料探讨其表达的意义及预后价值。选取肝癌细胞系HepG2,观察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阻断剂Wortmannin、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ROZ)及抑制剂GW9662对HepG2细胞的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检测PTEN/PI3K/Akt通路及P27kip1、Skp2的变化,探讨PI3K/Akt信号通路在PPAR-γ激动剂诱导的肝癌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中的作用,以期揭示PPAR-γ激动剂诱导肝癌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的可能分子机制。通过构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罗格列酮对荷瘤裸鼠的抑瘤作用及其对PPAR-γ、PTEN、Akt、pAkt、Skp2及P27kip1蛋白表达的影响,研究罗格列酮的体内抑瘤作用及可能机制,为PPAR-γ激动剂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及实验依据。方法:1肝癌组织中PPAR-γ、PTEN、Akt、pAkt、Skp2及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肝胆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随访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肝癌标本78例,全部标本组织学类型均为肝细胞肝癌。所有患者术前均未经过任何抗肿瘤治疗。标本切除离体立即固定于10%中性甲醛溶液,石蜡包埋。由两位有经验病理医师进行病理组织学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合检测78例肝癌组织及21例正常肝组织中PPAR-γ、PTEN、Akt、pAkt、Skp2及P27kip1蛋白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相互关系,并结合随访资料探讨它们在肝癌中表达的意义及预后价值。本研究随访时间1.061.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6.1个月。2研究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检测PPAR-γ、PTEN、Akt、pAkt、Skp2及P27kip1 mRNA及蛋白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以不含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常规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Wortmannin(0、10、50、100、200nmol/L)在3h、10h、24h三个时间点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率;提取不同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细胞总RNA,RT-PCR检测PPAR-γ、PTEN、Skp2及P27kip1 mRNA的表达变化。提取不同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检测PPAR-γ, PTEN, Akt, pAkt, 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变化。3研究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和抑制剂GW9662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检测PPAR-γ、PTEN、Akt、pAkt、Skp2及P27kip1mRNA及蛋白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常规培养人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罗格列酮(0、1、10、50、100μmol/L)在24h、48h、72h三个时间点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FCM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率;提取不同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细胞总RNA,进行RT-PCR检测并分析PPAR-γ、PTEN、Skp2及P27kip1 mRNA的表达变化。提取不同药物浓度及作用时间的细胞总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并分析PPAR-γ, PTEN, Akt, pAkt, 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变化。联合加入GW9662及罗格列酮(取0、5μmol/LGW9662+50μmol/LROZ、1μmol/LGW9662+50μmol/LROZ、50μmol/LROZ共4组)作用48h后,重复上述实验。4罗格列酮对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取4×106个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悬液接种于BALB/c-nu/nu裸小鼠的左侧肩胛部皮下构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10只裸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给予30mg/kg罗格列酮(生理盐水溶解)每天一次灌胃,对照组给予相应体积生理盐水每天一次灌胃。给药5周后处死,取瘤块称重。实验过程中每隔3天测量肿瘤的最长径(a)和最短径(b),计算裸鼠移植瘤体积:V=a*b2/2,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计算重量抑瘤率和体积抑瘤率。HE染色光镜下观察移植瘤形态学变化;FCM测定细胞周期变化及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并分析PPAR-γ, PTEN, Akt, pAkt, Skp2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1肝癌组织中PPAR-γ、PTEN、Akt、pAkt、Skp2及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在肝癌组织中,PPAR-γ、Akt、pAkt及Skp2蛋白的表达率分别为51.3%、66.7%、43.6%及47.4%,显着高于正常肝组织中的表达(P<0.05),PTEN及P27kip1蛋白表达率分别为42.3%及34.6%,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PPAR-γ蛋白在肿瘤直径>5cm组(66.7%)、门静脉癌栓组(88.9%)的阳性表达率显着升高(P<0.05);PPAR-γ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有关,分期越晚阳性率越高(P<0.01)。PPAR-γ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无关(χ2=1.843,P=0.175)。PTEN蛋白在肿瘤直径>5cm组(19.0%)、门静脉癌栓组(0%)、侵及周围脏器或淋巴结转移组(0%)的表达率显着降低(P<0.05);PTEN蛋白的表达率与TNM分期有关,分期越晚表达率越低(P<0.01)。PTEN蛋白高表达组生存期明显长于低表达组(χ2=13.764,P=0.000)。Akt及pAkt蛋白在肿瘤直径>5cm组、侵及周围脏器或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率显着升高(P<0.05);Akt及pAkt蛋白的表达率与TNM分期有关,分期越晚表达率越高(P<0.01)。Akt及pAkt蛋白低表达组生存期明显长于高表达组(P=0.000)。Skp2蛋白在肿瘤直径>5cm组(66.7%)、门静脉癌栓组(100%)的表达率显着升高(P<0.01);Skp2蛋白的表达率与TNM分期有关,分期越晚表达率越高(P<0.01)。Skp2蛋白低表达组生存期明显长于高表达组(χ2=25.470,P=0.000)。P27kip1蛋白在肿瘤直径>5cm组(19.0%)、单发肿瘤组(28.8%)的阳性表达率显着降低(P<0.05);P27kip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有关,分期越晚阳性表达率越低(P<0.01)。P27kip1蛋白表达与患者预后无关(χ2=2.830,P=0.093)。统计学相关分析显示:在肝癌组织中,PPAR-γ蛋白与PTEN、Skp2、pAkt及P27kip1蛋白表达无相关性(P>0.05);PTEN与Akt蛋白的表达呈显着负相关(r=-0.385,P=0.000),与pAkt蛋白的表达呈显着负相关(r=-0.334,P=0.003),与Skp2蛋白的表达呈显着负相关(r=-0.294,P=0.009),与P27kip1蛋白的表达呈显着正相关(r=0.413,P=0.000);Skp2与pAkt蛋白的表达呈显着正相关(r=0. 356,P=0.001),与P27kip1蛋白的表达呈显着负相关(r=-0.313,P=0.005)。2研究Wortmannin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MTT结果显示,Wortmannin可显着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最大抑制率可达(74.93±3.25)%;FCM检测结果显示,Wortmannin可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使HepG2细胞的G0/G1期比例显着升高(P<0.05),S期比例显着降低(P<0.05),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RT-PCR检测发现,Skp2 mRNA表达量逐渐减少(P<0.05),而PPAR-γ、PTEN及P27kip1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27kip1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pAkt和Skp2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减少(P<0.05),PPAR-γ、PTEN和Akt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3研究罗格列酮和GW9662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MTT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可显着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且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FCM检测结果显示,罗格列酮可诱导HepG2细胞的凋亡,使HepG2细胞的G0/G1期比例显着升高(P<0.05),S期比例显着降低(P<0.05),呈时间和剂量依赖关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RT-PCR检测发现,PPAR-γ及PTEN mRNA表达量逐渐增加,Skp2 mRNA表达量逐渐减少(P<0.05),而P27kip1mRNA表达量无明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发现,PPAR-γ、PTEN和P27kip1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pAkt和Skp2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减少(P<0.05),Akt蛋白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联合GW9662作用于HepG2细胞后,罗格列酮抑制细胞增殖、诱导凋亡及细胞周期阻滞的作用明显减弱,其上调PTEN和P27kip1,下调pAkt和Skp2的作用同时减弱。4罗格列酮对人肝癌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成功构建人肝癌裸鼠移植瘤模型,成瘤率达100%。实验结束时,实验组移植瘤的体积及重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体积抑瘤率为52.13%,重量抑瘤率为65.63%;光镜下可见实验组移植瘤内大片细胞坏死,细胞排列松散,结缔组织增生明显,伴纤维化改变,局部可见淋巴细胞浸润;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移植瘤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19.42±2.70)%,G0/G1期细胞比例显着增高,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实验组pAkt及Skp2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27kip1蛋白的表达量则明显升高(P<0.05),PPAR-γ及PTEN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首次联合检测PPAR-γ、PTEN、Akt、pAkt、Skp2及P27kip1蛋白在肝癌中的表达,证实PPAR-γ、Akt、pAkt及Skp2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TEN及P27kip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此变化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PTEN、Akt、pAkt和Skp2可作为提示患者预后的指标。2 Wortmannin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凋亡并引发G0/G1期阻滞。阻断PI3K/Akt信号通路可下调Skp2、上调P27kip1蛋白的表达,PI3K/Akt信号通路可能通过Skp2对P27kip1蛋白的降解进行调控,可能存在PI3K/Akt-Skp2-P27kip1信号通路。3罗格列酮可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引发G0/G1期阻滞。罗格列酮可上调PTEN的表达,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下调Skp2并促进P27kip1的表达。提示罗格列酮的抑瘤作用可能通过PTEN-PI3K/Akt-Skp2-P27kip1信号转导通路实现。联合PPAR-γ抑制剂GW9662后,罗格列酮的作用明显减弱,证实罗格列酮是通过激活PPAR-γ发挥作用的。4罗格列酮能显着抑制人肝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其体内抑瘤作用及机制与体外相似。PPAR-γ激动剂有可能为肿瘤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二、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27kip1 Protei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27kip1 Protei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论文提纲范文)

(1)肝癌患者组织中Cyclin E、p27kip1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2.1 免疫组染色法检测观察组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以及对照组肿瘤组织的Cyclin E、p27kip1和Ki-67阳性表达
        1.2.2 反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对应m RNA表达水平
    1.3 判定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组织Cyclin E、p27kip1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比较见表2
    2.2 两组组织Cyclin E、p27kip1和Ki-67 m RNAs表达水平比较见表3
    2.3 观察组肿瘤组织Cyclin E、p27kip1和Ki-67蛋白的阳性表达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见表4
3 讨论

(2)Haus3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临床意义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绪论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Haus3蛋白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1 介绍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iTRAQ联合2D LC-MS/MS分析肝癌蛋白表达差异
        3.2 Haus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mRNA水平差异
        3.3 Westem Blot检测Haus3在肝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蛋白差异表达
        3.4 免疫组化检测Haus3在肝癌进程中的蛋白表达水平变化
        3.5 高表达Haus3是肝癌预后独立危险因子
        3.6 肝癌高表达Haus3预示肝癌不良预后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Haus3在肝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 介绍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
        2.3 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Haus3 siRNA及过表达慢病毒转染效率
        3.2 Haus3对肝癌增殖速率的影响
        3.3 Haus3对裸鼠成瘤的影响
        3.4 Haus3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
        3.5 Haus3对肝癌细胞周期的影响
        3.6 GEPIA筛选Haus3作用相关分子
        3.7 Haus3调节PLK1磷酸化及cdk1/cyclin B1复合体活性
        3.8 Haus3调节纺锤体蛋白表达
    4 讨论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3)原发性肝癌预后相关的免疫病理学和临床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缩略词表
第1章 引言
    1.1 肝癌的流行病学
    1.2 肝癌的治疗现状
    1.3 肝癌的预后
第2章 Skp2、p27和 β-Cateni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临床病理诊断
        2.1.3 实验方法
        2.1.3.1 全年龄组HCC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1.3.2 老年组HCC患者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2.1.4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全年龄组HCC Skp2、p27免疫组化染色特点
        2.2.2 全年龄组HCC Skp2、p27表达与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
        2.2.3 老年组HCC Skp2、p27和 β-Catenin免疫组化染色特点
        2.2.4 老年组HCC Skp2、p27和 β-Catenin表达与预后相关因素的关系
    2.3 讨论
第3章 PCAF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相关性
    3.1 材料与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实验方法
        3.1.2.1 细胞培养
        3.1.2.2 蛋白质提取及Western blotting
        3.1.2.3 RT-PCR检测组织PCAFmRNA的表达水平
        3.1.2.4 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中PCAF蛋白表达
        3.1.3 统计方法
    3.2 结果
        3.2.1 细胞系中PCAF蛋白的表达
        3.2.2 HCC及癌旁组织中PCAF mRNA的表达
        3.2.3 HCC及癌旁组织中PCAF蛋白的表达
        3.2.4 PCAF蛋白表达水平与HCC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3.3 讨论
第4章 905 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4.1 研究对象与方法
        4.1.1 研究对象
        4.1.2 诊断标准
        4.1.3 纳入标准
        4.1.4 排除标准
        4.1.5 临床资料收集与整理
        4.1.6 统计学处理
    4.2 结果
        4.2.1 人口学特征
        4.2.2 首发临床症状
        4.2.3 病因分析
        4.2.4 危险因素分析
        4.2.5 肝功能检测结果分析
        4.2.6 血清AFP水平
        4.2.6.1 血清AFP水平
        4.2.6.2 血清AFP水平与肝癌患者年龄的关系
        4.2.6.3 血清AFP水平与HBV感染的关系
        4.2.7 影像学检查结果
    4.3 讨论
        4.3.1 肝癌的人口学特点
        4.3.2 肝癌的病因学特点
        4.3.3 肝癌发病与HBV感染
        4.3.4 肝癌的症状特点
        4.3.5 肝癌的肝功能状态特点
        4.3.6 肝癌血清AFP水平的特点
        4.3.7 肝癌的影像学检查特点
        4.3.8 本研究的不足
第5章 905 例原发性肝癌的预后因素分析
    5.1 研究对象与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1.1 诊断标准
        5.1.1.2 肝功能状态诊断标准
        5.1.1.3 门静脉癌栓的分型标准
        5.1.1.4 患者体能状态评分
        5.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5.1.3 临床资料收集与整理
        5.1.4 本组肝癌治疗方法的定义
        5.1.5 对肝癌预后相关因素进行量化赋值
        5.1.6 病例随访
        5.1.7 统计方法
    5.2 结果
        5.2.1 临床资料及生存情况
        5.2.2 肝癌预后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分类资料)
        5.2.3 肝癌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定量资料)
        5.2.4 肝癌预后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5.2.5 肝癌预后因素对肝癌生存的影响
    5.3 讨论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4)LAPTM4B与p27Kip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材料和方法
    1.材料
        1.1 组织标本来源及相关资料
        1.2 主要试剂
        1.3 仪器设备
        1.4 溶液配制
    2.方法和步骤
        2.1 SP染色及观察切片
        2.2 观察病理切片及LAPTM4B和p27 表达结果判定
    3. 统计分析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5)p27、磷酸化p27Ser10、Lin28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以及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p27、磷酸化p27Ser10在乳腺癌表达和临床意义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第二部分 乳腺癌Lin28B表达与p27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
    1、引言
    2、材料和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缩写词简表
致谢
博士研究生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参加国内国际会议
统计学审稿证明

(6)PTTG和p27Kipl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1.2 主要试剂
    1.3 实验方法
    1.4 PTTG和P27kip1蛋白阳性表达的判定
    1.5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PTTG蛋白在HCC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
    2.2 p27kip1蛋白在HCC及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
    2.3 PTTG蛋白及P27kip1蛋白表达与肝癌患者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2.4 PTTG蛋白及p27kip1蛋白表达在HCC中的相关性
3 讨论

(7)p27kip1与Jab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材料与方法
    1 材料
    2 方法
    3 统计学分析
第二章 结果
    2.1 各组卵巢组织中 p27~(kip1)与 Jab1 的 mRNA 含量水平
    2.2 各组卵巢组织中 p27~(kip1)、Jab1 蛋白的表达水平
第三章 讨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p27~(kip1)、Jab1 与卵巢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8)Survivin和p27ki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论文部分 Survivin和P27kip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实验方法
        1.3 实验结果判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结果
        2.1 Survivin蛋白在正常、癌旁及肝癌组织的表达
        2.2 p27kip1蛋白在正常、癌旁及肝癌组织的表达
        2.3 Survivin及P27kip1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
        2.4 Survivin和p27kip1表达的关系
    讨论
        3.1 Survivin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和凋亡之间的关系
        3.2 P27kip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和凋亡之间的关系
        3.3 Survivin和p27Kip1在HCC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部分 Survivin和P27kip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后记部分
    缩略词索引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Id-1与HBx在乙肝相关性肝癌成瘤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正文
实验一:Id-1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HBX相互作用关系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实验二:人Id-1干扰慢病毒载体的筛选构建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PI3K/Akt信号通路在PPAR-γ激动剂诱导的HepG2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缩写
研究论文 PI3K/Akt 信号通路在 PPAR-γ 激动剂诱导的 HepG2 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引言
    第一部分 肝癌组织中PPAR-γ、PTEN、Akt、pAkt、Skp2 及P27~(kip1)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PI3K/Akt 信号通路在 PPAR-γ 激动剂诱导的 HepG2 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一、 阻断 PI3K/Akt 信号通路对人肝癌细胞株 HepG2 的影响及其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二、 PI3K/Akt 信号通路在罗格列酮诱导的 HepG2 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中的作用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罗格列酮对HepG2 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其机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PPAR-γ及其激动剂与肿瘤
致谢
个人简历

四、Expression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27kip1 Protein in Primary Liver Cancer(论文参考文献)

  • [1]肝癌患者组织中Cyclin E、p27kip1和Ki-67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J]. 王杉,梁鑫鸿,朱庚,李炎铭.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02)
  • [2]Haus3在肝细胞肝癌中的临床意义及作用机制研究[D]. 张轩煜. 浙江大学, 2018(03)
  • [3]原发性肝癌预后相关的免疫病理学和临床因素分析[D]. 靳文剑. 南昌大学, 2017(12)
  • [4]LAPTM4B与p27Kip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 隋思蕾. 大连医科大学, 2017(08)
  • [5]p27、磷酸化p27Ser10、Lin28B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表达以及临床意义[D]. 谢瑞莲. 南方医科大学, 2014(05)
  • [6]PTTG和p27Kipl在肝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 蔡建平,周湘鸿. 中国医药指南, 2013(29)
  • [7]p27kip1与Jab1在卵巢上皮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D]. 王星星. 苏州大学, 2012(10)
  • [8]Survivin和p27kip1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D]. 蔡建平. 郑州大学, 2010(06)
  • [9]Id-1与HBx在乙肝相关性肝癌成瘤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研究[D]. 丁睿. 第四军医大学, 2010(06)
  • [10]PI3K/Akt信号通路在PPAR-γ激动剂诱导的HepG2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中的作用研究[D]. 张萌.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1)

标签:;  ;  ;  ;  ;  

p27kip1蛋白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