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ual FoxPro在杂志出版中的应用

Visual FoxPro在杂志出版中的应用

一、Visual FoxPro在杂志发行工作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韵薇[1](2021)在《诺曼·洛克威尔艺术中美国形象的生产研究》文中认为

丁俊[2](2021)在《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1930年代是上海家庭迅速拥抱现代文明的时期,对此时期家装设计历史的梳理有助于认识当时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生活状态。本文聚焦于1930年代的上海家装设计,从纸媒入手,展开关于其如何走向现代的路径研究。首先,梳理相关历史文献,了解纸媒是如何传播和表述现代家装设计内容的;其次,以图像和文本分析的方式探讨当时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与模式;再次,基于不同层面的具体个案,归纳具有现代特征的家装设计之实践与推广方式;随后,从技术和材料方面寻找支撑现代家装设计的保障因素;最后,讨论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历史意义。通过史料挖掘和分析发现,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有赖于媒介建构、观念引导、实践与推广、技术和材料保障几方面的共同作用。第一,上海纸媒影响了人们对于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解。一方面,上海报刊频繁关注流行时尚,并转载欧美和刊登本地新式的家装设计图像,形成家装设计实践的案例参考;另一方面,上海报刊登载大量文本,提供了家装设计实践的观念引领和知识支撑。第二,人们普遍推崇面向现代生活的家装设计理念与模式。人们将家庭进化视为民族进化的基石,并在此基础上提倡“美术化”、“简约化”、“经济化”的新式生活理念,以及从“繁复美”转化为“单纯美”的设计美学观;在表现模式上,人们认为装饰样式的革新、空间功能的完善和物理环境的改进是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具体表现;为此,大量支撑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知识获得了传播。第三,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还在于多维度的实践与推广。文章从作为消费者的精英阶层、连接消费与生产的家装展览会、开展家装设计的实践者三个维度出发,选取多个具体个案进行分析。通过案例研究发现,上海城市精英家庭呈现出引领潮流的装饰风尚;家装展览会以“模范样板”引导了装饰动向;中西设计师和业余实践者基于自身背景展现了多元设计手法。第四,文章探讨了实现家装设计现代性的技术和材料保障。其中,以新式里弄住宅、城市公寓、花园洋房为代表的居住建筑为功能化的家庭布置提供了基础。以电镀“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以简洁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电为家庭美化提供了保障。还有品类多样的室内建材和卫浴设备使得开展家装设计具备了基础条件。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发生具有多重历史意义。一方面,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实现是以多维度实践与推广为核心的系统化要素交替出现,并共同推进的结果。另一方面,在历史比较的视野中,文章认为其意义在于从理性化、整体性与合理化设计方面推进了“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此外,从新生活方式、室内秩序和室内形式方面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杨绪勇[3](2021)在《基于美学感知的多媒体图文智能合成研究》文中指出多媒体图文智能合成一直是工业界和学术界的新兴热点话题。视觉元素与可读文字的良好结合,可以达到赏心悦目的效果,因此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虽然该领域活跃而重要,但由于异质的媒体元素、美的抽象性、设计原则和布局优化等原因,基于美学感知的多媒体图文智能合成仍然具有挑战性。本文进行了基于美学感知的多媒体图文智能合成研究,对人的美学感知进行建模和挖掘,让机器能理解、辅助和自动合成有美感的图文展示。希望该研究工作能帮助设计师减少重复工作而有更多精力实现创意创造,也赋能普通人实现有美感的设计。对于美学感知的表达,本文有以下发现:美感可以被设计在美学模版中,其中包含布局美学和颜色美学的数学模型以及文本位置、大小、字体和颜色的相互约束关系,本文验证了美学模版能实现专家美学经验的有效传递;本文也发现了图文合成中的设计样式和图像本身的颜色风格有极大的相关性,因此相似颜色风格的多媒体图文有极相似的设计风格和美学感知;本文还发现深度神经网络能对设计作品的美学感知进行有效的编码,表达出更多隐藏的特征。基于这些发现,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成果如下:1.提出一种基于美学模版的可计算图文智能合成框架。本文利用模版中的自上而下的美学原理,结合图文分析中自下而上的元素特性,构建一套可计算的系统框架,将文本排版问题建模成在模版美学约束条件下的能量最小化问题,并借助模版中的美学模型对文字颜色等属性完成求解,从而实现图文智能合成。该工作因为对美学感知的创新表达方式以及实现了计算美学在图文合成领域的有效应用,获得TOMM授予了 2017年年度最佳论文奖。2.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文合成颜色推荐算法。本文通过有美学得分的颜色主题数据训练学习颜色和谐性评分子网络,并通过设计作品数据集训练学习文字可读性评分子网络,最终设计了图文合成过程中文字颜色的推荐网络,辅助图文智能合成。3.提出一种基于颜色风格特征提取和检索的方法进行设计样式推荐。基于对设计样式的研究,本文设计出高效而准确度量的图像颜色风格特征,以及特征之间有效的距离度量,实现一种基于图像颜色风格的检索方法,帮助寻找到与当前图像有相似设计风格的多媒体图文,对图文合成的字体样式和颜色进行推荐,辅助图文智能合成。4.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图文智能合成神经网络。该网络模仿设计师的设计行为,在每一个阶段,网络会根据上一阶段得到的结果,预测本阶段待加入文本的位置、大小、样式和颜色属性。逐层预测后,网络对所有阶段的预测结果进行融合得到最后的输出,实现基于深度学习的全要素预测图文智能合成。深度学习的方法能发现图文设计作品中隐含的美学原理,合成结果拥有相对传统方法更好的创新性和设计感。

程辰[4](2020)在《中国原创绘本的情感设计研究》文中提出身处在多元化的信息潮流之中,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需求与日俱增。相比于其他的纸媒艺术形式,绘本作为纸媒艺术中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它的表达更能够清晰直接的深入人心,备受人群的青睐。但本土的原创绘本尚未能在国内原创绘本市场占领绝对优势,同时,学界对于中国原创绘本的研究主要以经验总结为主,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的理论研究。原创绘本设计应该更加考虑到读者的情感需求,这将成为新形势下原创绘本设计的新范式。因此,将从五个方面对中国原创绘本的情感设计进行研究。第一,结合选题背景,比较绘本与其他图书形式的区别,对中国原创绘本的概念进行界定。分别对欧美地区、日韩地区以及中国大陆地区的绘本创作现状进行整理分析,以获得中国原创绘本发展的创新思路。通过对论题研究现状的分析得出,在研究范围上我国研究者更多对从文学角度展开研究,缺乏针对原创绘本设计心理层面的思考及对原创绘本的情感需求的研究,这对于刚刚兴起的原创绘本的设计来说缺乏计划性和系统性,因此将论题确定为国内原创绘本的情感设计研究;第二,梳理三个有关情感设计的理论,并确定将论题研究重心放在Pieter Desmet的《情感设计》理论上,对绘本所传递的情感进行分类,同时针对三类绘本阅读客体的情感表现进行分析;第三,从情感设计的五大诱发条件出发,分析国内现有的优秀原创绘本设计案例中存在的优势与不足;第四,提出国内绘本的情感设计原则,为具体的设计方式提供理论构架,提出中国原创绘本的设计策略;最后,就原创绘本《BBB and DDD》进行具体的实践与创作。

陈宇航[5](2020)在《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多移动机器人自动视觉监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视觉监视系统是近些年来机器人和计算机视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之一,其主要目的是利用场景下所得到的一系列图像检测和跟踪特定目标。视觉监视系统在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交通监视系统,社区楼宇安保系统,军事目标监测系统,医疗监护系统等。传统的视觉监视系统主要是通过在场景中布置多个摄像头来执行监视任务。为了实现实时响应,常常需要一些工作人员被动地值守在显示器前,观察目标区域的情况。这种做法的缺陷是值守人员的注意力不可避免地随着值守时间的增长而下降,而且人类很容易会忽略掉一些细节,尤其是在同时监视多个区域的时候。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就是利用装备有摄像头的机器人来代替人类从而自动化地完成监视任务。我们首先针对不同机器人在目标监视区域视野的差异性,对每个图像提取了特征点并构建相应的特征描述子。考虑到多机器人系统任务的实时性要求,我们对几个典型的特征点提取算法做了精度和效率的对比并最终选用了 ORB算法。为了提高匹配算法的准确性,我们基于K近邻算法改进了 ORB算法,在保证算法鲁棒性的同时提高了算法的精度。基于ORB算法的匹配结果,我们参考分布式多自主体系统的一致性算法,设计得到了每个机器人的控制协议,本文中主要考虑的是系统拓扑动态变化的情况。为了实现多机器人系统自动视觉监视的目的,我们提出了视觉一致性的概念,并设计了相应的算法。我们的目的是通过设计控制率,使每个机器人能够自动地调整姿态,实时跟踪目标。为了防止目标在跟踪过程中丢失,我们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控制细化了控制策略。借助图论和稳定性理论,我们简要地分析了所提出控制算法的稳定性,并做了相应的仿真验证。此外,我们利用Virtual Robot Experimentation Platform(V-REP)仿真平台和 Pioneer-3DX 机器人平台论证了本文所提出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文章的最后我们对本文的主要工作做了总结,指出研究工作中的创新点,以及一些不足之处,并对后续的研究工作做了一些展望。

裘驰舟[6](2020)在《《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视觉修辞研究》文中认为文章通过文本分析,对《Lens·视觉》杂志自2005年创刊以来至2018年所刊登的封面女性人物进行视觉修辞的意图分析,重点探讨了该期刊在对封面女性形象中视觉意图的阐释,描绘出不同于传统“封面女郎”的形象构建。文本首先对女性长期作为封面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别为:女性消费主义的崛起,固有的男权文化盛行以及新时期女性话语的崛起,这三方面因素使得女性作为封面形象占据了市场的主流。然后通过对《Lens·视觉》杂志中女性封面的主题词的修辞意图、女性封面的视觉修辞意图两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在女性形象为封面的语义中,女性形象主要对应的封面主题词为“国家地域“、“历史事件”、“情绪性语句”,而“国家地域、历史事件”背后蕴含着男性主导的“政治、经济”场域,《Lens·视觉》杂志封面主题词的语义意图为:通过女性视角来展示男性场域的问题。在女性封面视觉修辞意图中,从女性的面孔意图、可知女性的身份意图、女性肢体语言意图、女性封面的颜色意图进行分析,得出《Lens·视觉》杂志中女性形象表现为正面、客观、冷静、个性化,其视觉修辞意图为:“唤起女性意识的崛起”、“倡导女性身份的平等、“鼓励女性真实性格的展现”、“提升女性的话语权”。《Lens·视觉》作为一本关注人与社会、人与自然,探讨人性问题的影像类杂志,在性别选择上女性远多于男性,是试图建构一种女性话语,努力改善女性媒介环境的责任担当。

王若愚[7](2020)在《新时代山东形象对外传播研究 ——以《走向世界》封面报道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方位。在该视域下审视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笔者认为我国对外传播已步入“3.0时代”,意味着我国对外传播事业面临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和新的机遇:传递好中国声音,讲述好中国故事是新的要求;新一轮“中国威胁论”卷土重来,舆论环境愈加多元化、复杂化,对外传播面临转型“阵痛”是新的挑战;“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创新性国际新秩序的提出是新的机遇。在该背景下,建构良好的国际形象、提升国际话语权,是新时代的中国以及各地市必须面对的问题。《走向世界》杂志由山东政府新闻办公室主管主办,是山东唯一的中英双语外宣期刊。杂志已创刊30多年,是山东改革开放发展历程的见证者,对山东形象的国际传播起到重要桥梁作用。封面报道是杂志每一期最核心内容的集中呈现,一般占据杂志绝大部分的首部体量,同时该杂志的封面报道揉合了质量精良的封面图片、干练有力的封面配字以及深度细致的专题报道,是杂志期望引导观察者优先重点关注的内容,为海内外对山东要事信息有需求的受众提供了权威的官方话语诠释。本研究对2012-2019年共405期《走向世界》杂志的封面报道进行了类目建构,梳理并提取了杂志呈现的山东形象元素;再通过量化的内容分析和质化的文本分析,结合“框架的三层次”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将杂志封面报道建构的山东形象进行了低层次操作框架、中层次实证框架、高层次界定框架三个层次框架的分析。最后针对杂志在山东形象对外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出4条解决路径。各章节的研究设计和研究成果如下:绪论部分包括研究缘起、研究的核心概念、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设计、研究难点与创新点5个主要部分,交代研究的背景。第一章为《走向世界》封面报道特点分析。该部分主要是山东形象的低层次操作层面框架分析。笔者从杂志综合版封面报道的图片元素、文字元素、议题与事件三方面入手进行了量化的内容分析。发现杂志对高清精美的航拍全景摄影具有选择倾向性,杂志呈现的山东景观元素偏向选择游憩景观、海河湖景观和城市景观,而对山东标志性元素偏向选择人文标志符号,出现最多的是儒家文化视觉符号;封面配字最常见的表达式是“A的B”的短句式,语言风格口号化倾向明显;人文与历史、经济与科技以及省市发展规划是杂志最为关注的议题。第二章为《走向世界》封面报道构建的山东形象。该部分主要是山东形象中层次实证导向框架分析。该章节结合杂志封面报道的文本内容和相关山东时事历程,详细阐述了杂志封面报道构建的7个中层次实证导向框架,即“建设文化强省的山东”、“幸福山东”、“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山东”、“建设创新强省的山东”、“建设农业强省的山东”、“建设品牌强省的山东”和“建设开放强省的山东”。这7个中层次框架共同指向“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的山东”这一高层次界定框架。第三章为《走向世界》封面报道山东形象界定框架分析。本章节通过文本分析和归因分析两个维度探讨高层次界定框架是如何呈现的以及呈现该框架的动因。笔者发现高层次框架构成的途径是封面报道作为行为者采用“问题→转机”的转折关系话语使观察者生成认知框架,即将负面的先前事件通过“虽然有问题,但积极解决问题”式的话语引向正向的主要事件,其中存在强转折、中转折、弱转折三个层面的转折关系。又通过归因分析发现杂志之所以呈现这样的高层次框架是因为行为者张力、观察者张力、时代要求张力相互作用下的结果。第四章为《走向世界》封面报道对外传播的困境与解决路径分析。该章节指出《走向世界》在对外传播中面临着话语权与话语力不相匹配的困境,话语力弱明显制约着山东形象的建构,杂志应从“掌握话语权”到“提升话语力”转变。具体的解决路径是:一是重构话语体系,打通“话语流”;二是融合多种媒介,传播方式商业化;三是延伸传播主体,构筑话语同盟;四是改进话语策略,创新修辞表达。最后一部分是结论。总结本研究的研究成果,指出本研究尚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展望。

陈洁[8](2020)在《科技之美-《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研究(2009-201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cience》杂志创刊于1880年7月3日,是国际最具影响力的科学杂志之一,该杂志以传播最前沿的科学研究发现为主要目的,其封面的美学性也领先于其他的同类型的科学期刊,充分地调动了读者的视觉享受。《Science》对于可视化传播技术的运用是业界的典范,成为许多科技期刊提高自身办刊水平和科技传播能力的学习目标。本文选取《Science》(科学)杂志2009-2018年间全部期刊封面为研究对象。从期刊封面视觉特征和艺术特点出发,研究其可视化封面表现规律,探讨科学视觉传播中封面装帧设计的美学要求,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其构图、文字、图像和色彩等要素之间的建构的方式,进而有助于深入探索科学知识可视化的生成方式以及艺术和科学之间的内在关系,进一步优化我国科学可视化的质量,以此来提高中国自身的科学传播力量。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基础研究部分:第一章,绪论,概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综述前人与本论题相关的研究成果,并阐述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以及相较于前人研究基础之上的创新点。第二章,《Science》杂志概述,是有关于杂志的本体研究。本章详实地介绍了《Science》杂志的诞生与发展,另外,探讨了《Science》封面的商业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理论研究部分:第三章,具体分析了《Science》杂志封面的艺术特性。本章根据笔者收集到的2009-2018年512期封面展开探究,从构图、文字、图像以及色彩四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封面构图,从文字和图像的构图形式到视觉元素之间的平衡感和层次感;第二部分是封面文字的运用,字体风格到和层级分化,展现了文字运用的秩序性和时代感;第三部分是图像的应用,笔者对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发现《Science》善于运用摄影可视化、计算机可视化以及绘画等其他材料制作封面图片来展现图像的精确性、技术性和高雅性;第四部分是色彩的选择,《Science》将色彩的象征性和对比性恰到好处地融合于一个画面中,既深化了主题又强化了视觉美感;第五部分根据收集的资料,为《Science》封面提供可践行的建议。总得来说,《Science》封面在十年的更替中,一直保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不断完善自身的艺术审美性。第四章,将《Science》与同类型杂志封面视觉设计策略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分析了与《Nature》、《Cell》之间在视觉元素设定安排上的共性与差异。三者之间有共同的联系,但也因品牌的独立性,保有自身特有的视觉特色。应用研究部分:第五章,《Science》杂志封面的文化特性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Science》对同一研究对象的科学符号应用的区别。紧接着延展到科学可视化、符号化的必然趋势以及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互联互通。第六章,个人实践的应用探索——《科学通报》杂志封面的创新设计。笔者通过发现《科学通报》封面设计原先存在的问题,结合以上对《Science》封面视觉研究,来提供重建方案,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结论部分:第七章是全文的结论与展望部分,对全文的研究进行概述总结,并期望为国内的科学杂志封面设计提供切实有效的新思路。

许影[9](2020)在《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契合 ——以《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为例》文中提出从美国内战(1861-1864)结束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结束为止,阅读杂志成了美国人最喜欢的娱乐方式之一,在这个信息技术相对落后的时期,报纸、杂志、书籍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为满足不同种类、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杂志的种类,内容也在不断丰富,插图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刺激和发展,可以说插图的出现与杂志密切相关。画家温斯洛·霍默早期作为自由职业者为流行杂志《Haper’s Weekly》(哈泼周刊)创作插图,可以视为杂志插图发展的开端,但由于印刷技术相对落后,早期的杂志插图,都是以黑白方式出现的,形式较为单一,多采用腐蚀版画的方式,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印刷技术不断发展,美国的插图逐渐进入全盛时期,插图风格、题材也变得相当广泛,甚至相对于纯艺术,成为了接近大众化的审美形式之一,插画产业在此时的美国日益兴盛。时至今日,随着摄影技术的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一部分插图的地位,但也重新定义了杂志插图的价值。《The New Yorker》(纽约客)杂志创办于1925年2月7日,成长于美国杂志发展的黄金时代,迄今已有95年历史,它在美国本土甚至全世界都享有美誉,并在不断完善中逐渐趋向成熟。作为一个有特定城市范围限制的杂志,在95年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如一:一是始终保持简洁统一的设计版式,避免读者被花里胡哨的元素分散眼球;二是坚持使用插图作为封面主视觉,与读者建立一个缓慢的“对话”过程,二者综合带给读者独特的交流体验。《The New Yorker》杂志用独特的视觉语言奠定了其独特的视觉风格,使它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同时封面插图也成为了《The New Yorker》杂志的显着标志。《The New Yorker》杂志虽然被定义为知识、文艺类综合杂志,但它的封面主题始终紧扣新闻热点话题,因此在对《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研究的过程中,笔者想从艺术性和新闻性两个角度深入挖掘。一方面,近年来新闻插图在我国新闻媒体的应用上越来越广泛,例如2017年开始《人民日报海外版》采用了插图的形式作为头版设计的主要形式,在其他新闻类杂志例如《Vista看天下》也时常采用封面插图的形式作为封面主视觉,从新闻传播角度讲,可视化的新闻生产,让你的产品更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The New Yorker》作为一本具有95年历史的成熟杂志,对它封面插图应用研究具有实用价值;另一方面打造有社会责任感和价值引领作用的新闻产品依然是目前阶段我国市场上必备品和稀缺品。因此对《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彭莉[10](2020)在《视觉文化视角下《足球周刊》的图像视觉构建与传播功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图像传播盛行的背景之下,视觉文化高度发展,无论是传播者的传播方式还是受众的接收方式都迎来了时代性的更迭。在体育领域也是一样,为了迎合受众,对于体育图像的优质化应用成为了媒体竞相努力的方向。尤其是传统纸媒领域,渴望通过图像的力量在新媒体的浪潮之下取得一定传播优势。本文以国内优秀体育杂志的代表——《足球周刊》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内容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从视觉文化的视角入手,探讨《足球周刊》的图像视觉构建和传播功能,为《足球周刊》及其它体育杂志在图像运用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文章首先对视觉文化的概念作了界定,探讨了概念的提出及发展过程,从受众大众化、形式“读图”化、生产商品化、接受感官化、内容审美化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视觉文化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文章阐述了视觉构成的主要元素、图像传播的相关理论问题,主要从生产、内容本体、传播、收视四个方面对图像的视觉构建进行了分析,这也是本文对《足球周刊》杂志进行图像分析的基本理论框架。同时分析了图像传播的四种功能:叙述功能、消费功能、休闲功能和再现功能。接着,对《足球周刊》的创刊和发展历程做了大致的梳理,对《足球周刊》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提炼,其特点包括背景优势巨大、资源独家、内容优质、销量可观。并对该杂志的用图数量、所占面积进行了统计,为后文提供数据支持。文章从拍摄内容角度出发,对杂志的图像内容的视觉构建进行分析;从景别、快门、构图、色调等方面,对图像生产的视觉构建进行解析;从不同位置图像运用特点、多种影响版面呈现的因素等方面,对杂志图像传播与收视的视觉构建进行了分析。文章认为,《足球周刊》图像的传播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体育文化传播产生推动作用;体育发展的形象化纪实;使受众产生愉悦感;形成了杂志自身的品牌特色。文章最后指出《足球周刊》图像运用存在对女性体育角色停留在娱乐层面、对国内水平较低的项目或赛事关注过少、部分版面图片零散和图文呼应较差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建议。

二、Visual FoxPro在杂志发行工作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isual FoxPro在杂志发行工作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问题和意义
        1.1.1 研究问题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和范围的界定
        1.2.1 家装设计的核心概念分析
        1.2.2 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界定
        1.2.3 对1930 年代的时间界定
    1.3 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内关于室内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2 国外关于家庭装饰现代性的研究
        1.3.3 上海近代设计史研究的基本情况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架构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架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为主要传播途径和载体的1930 年代上海纸媒
    2.1 报道家装设计的纸媒概貌
        2.1.1 中文报刊频开专栏
        2.1.2 英文报纸长期报道
        2.1.3 其它纸媒偶有涉及
    2.2 纸媒对家装设计现代性的传播
        2.2.1 内容传播集中于1930 年代
        2.2.2 现代家装内容的国际化传播
        2.2.3 内容传播推进现代家装设计
    2.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述
        2.3.1 涉及时间概念的描述
        2.3.2 对于装饰样式的界定
        2.3.3 多主题词的混合使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理念和模式
    3.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基本理念
        3.1.1 推崇进化论思想
        3.1.2 倡导新家庭生活
        3.1.3 提倡新设计美学
    3.2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的表现模式
        3.2.1 室内空间装饰样式的革新
        3.2.2 室内空间生活功能的完善
        3.2.3 室内空间物理环境的改进
    3.3 纸媒中家装设计现代性知识组构
        3.3.1 现代性家装设计风格的认识
        3.3.2 现代性家装设计要素的组成
        3.3.3 现代性家装设计的图纸表达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具有现代性特征的家装设计实践与推广方式
    4.1 精英家庭的时尚引领
        4.1.1 以电影明星群体家装设计为亮点
        4.1.2 以文化和工商名人群体家装设计为主体
        4.1.3 以其它中产人群家装设计为底色
    4.2 家装设计展览会的社会推广
        4.2.1 “国货展览会”之“模范家庭”布置
        4.2.2 “改良家庭展览会”及样板房布置
        4.2.3 样子间及百货店等商业展示活动
    4.3 家装设计者的多元探索
        4.3.1 本土设计师接轨国际设计风格
        4.3.2 西方设计师带入国际设计经验
        4.3.3 业余设计者尝试家庭美化方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现代性家装设计实现的技术和材料保障
    5.1 新式居住功能模式的兴起与运用
        5.1.1 城市中新式居住建筑的兴起
        5.1.2 建筑革新提供的功能化空间
        5.1.3 水电气入户改善了家庭环境
    5.2 新奇家居生活用品的配置
        5.2.1 以“克罗咪”工艺为标志的现代家具
        5.2.2 以简洁化样式为特征的软装陈设
        5.2.3 以流线型产品为特色的家用电器
    5.3 新颖室内建材卫浴的运用
        5.3.1 墙面饰材以花纸运用较广泛
        5.3.2 地面饰材流行花砖和马赛克
        5.3.3 卫浴设备倾向成套进口产品
    本章小结
第六章 1930 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实现的历史意义
    6.1 上海家装设计现代性发生的系统要素
        6.1.1 从大众纸媒到生活实践的复杂系统
        6.1.2 多维度实践与推广是系统核心要素
        6.1.3 家装设计之现代性实现的上海路径
    6.2 全面推动“上海设计”的现代性进程
        6.2.1 注重生活实效的理性化设计
        6.2.2 关注系统要素的整体性设计
        6.2.3 尊重技术条件的合理化设计
    6.3 丰富了“海派”风格美学的内涵
        6.3.1 新生活方式之美
        6.3.2 新室内秩序之美
        6.3.3 新室内形式之美
    本章小结
主要结论与展望
论文创新点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3)基于美学感知的多媒体图文智能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
    1.3 本文的结构安排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背景知识
    2.1 背景知识
        2.1.1 颜色美学
        2.1.2 布局美学
    2.2 图文自动合成研究
        2.2.1 美学理论研究现状
        2.2.2 图像自动剪切
        2.2.3 图像显着性分析
        2.2.4 字体样式相似性
        2.2.5 图文合成算法
    2.3 深度学习相关研究
        2.3.1 深度神经网络理论
        2.3.2 深度学习在图文设计中的应用
        2.3.3 图像美学评估中patch思路
        2.3.4 多任务深度方法
        2.3.5 难分样本挖掘方法
第3章 基于美学感知模版的图文自动合成研究
    3.1 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模版设计
        3.3.1 美学原则
        3.3.2 模版数据库
    3.4 图文展示的合成算法
        3.4.1 基于综合重要度的图像自动剪裁
        3.4.2 自动布局和着色
    3.5 实验与结果分析
        3.5.1 对比实验
        3.5.2 实验设置
        3.5.3 量化评估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文合成颜色推荐
    4.1 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基于全局和谐性和局部可读性最优的深度网络推荐
        4.3.1 整体框架介绍
        4.3.2 文字颜色推荐网络
        4.3.3 局部可读性评价网络
        4.3.4 全局和谐性评价网络
        4.3.5 损失函数与训练策略
    4.4 实验与结果分析
        4.4.1 数据集
        4.4.2 训练细节
        4.4.3 网络设计的有效性
        4.4.4 和其他方法的对比实验
        4.4.5 用户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图像颜色风格的设计样式检索
    5.1 引言
    5.2 相关工作
        5.2.1 深度神经网络图像风格特征提取
        5.2.2 主题色风格特征提取
        5.2.3 特征之间的距离度量
    5.3 基于分层前背景的颜色风格特征和距离度量算法
        5.3.1 主题色提取和优化
        5.3.2 前景背景分离和颜色风格特征
        5.3.3 对前景敏感的颜色风格距离度量
    5.4 实验
        5.4.1 数据集
        5.4.2 实验方法对比基准线
        5.4.3 实验结果
        5.4.4 基于颜色风格进行图文合成的颜色和设计样式推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图文自动合成研究
    6.1 引言
    6.2 相关工作
        6.2.1 重叠型图文合成的相关研究
        6.2.2 文本颜色和谐性相关研究
        6.2.3 字体样式相似度相关研究
        6.2.4 多任务深度神经网络
    6.3 算法
        6.3.1 DesignNet系统框架
        6.3.2 阶段预测网络
        6.3.3 文本属性预测子网络
        6.3.4 损失函数
    6.4 实验
        6.4.1 数据集
        6.4.2 训练细节
        6.4.3 用户评价和结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商业应用及展望
    7.1 本文研究重点回顾
    7.2 商业应用实例
    7.3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论文发表中使用的图像授权说明
附录 B VTDSet数据集的网页设计工具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4)中国原创绘本的情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论题研究现状
        1.2.1 学术趋势走向
        1.2.2 学术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创作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情感设计的相关理论
    2.1 诺曼的设计心理学
    2.2 长町三生研究的“感性工学”
    2.3 Pieter Desmet的“情感设计”
    2.4 不同客体的情感表现
        2.4.1 针对儿童的情感表现
        2.4.2 针对成人的情感表现
        2.4.3 针对亲子阅读的情感表现
    本章小结
3 中国原创绘本设计中的情感及其表现形式
    3.1 原创绘本作为物品
        3.1.1 绘本吸引力情感的概念
        3.1.2 绘本构图形态的情感
        3.1.3 绘本色彩的情感
        3.1.4 绘本材质的情感
    3.2 原创绘本作为媒介
        3.2.1 绘本的合法性情感及其表现形式
        3.2.2 绘本的动机依从情感及其表现形式
        3.2.3 绘本的新奇情感及其表现形式
    3.3 原创绘本作为事件
    本章小结
4 中国原创绘本情感设计方法
    4.1 中国原创绘本的情感设计原则
        4.1.1 吸引力原则
        4.1.2 合法性原则
        4.1.3 动机依从原则
        4.1.4 新奇原则
        4.1.5 其他原则
    4.2 中国原创绘本的情感设计方式
        4.2.1 绘本整体性的设计
        4.2.2 绘本画面图形设计
        4.2.3 主题正确的价值导向
        4.2.4 内容上的文化传承
        4.2.5 创新的趣味性构思
    本章小结
5 中国原创绘本的情感设计实践
    5.1 《BBB and DDD》原创绘本创作依据
        5.1.1 市场依据
        5.1.2 理论依据
        5.1.3 表现技法
    5.2 《BBB and DDD》原创绘本创作的理念阐述
        5.2.1 特色和创新
        5.2.2 策划方案
    5.3 《BBB and DDD》原创绘本创作的实施过程
        5.3.1 故事脚本的创作依据
        5.3.2 连贯性阅读与片段式阅读的设计
        5.3.3 角色造型的设计
        5.3.4 色彩风格
        5.3.5 图文组合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中国原创绘本”读者定位调查问卷
附录 B 原创绘本《BBB and DDD》文本内容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多移动机器人自动视觉监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1.2.1 多机器人系统发展概述
        1.2.2 机器视觉关键技术发展概述
        1.2.3 多机器人监视系统研究概述
    1.3 课题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1.4 本文组织架构
第2章 图像匹配算法研究
    2.1 图像匹配概述
        2.1.1 图像匹配的要素
        2.1.2 图像匹配算法的分类
    2.2 基于特征的图像匹配算法
        2.2.1 特征点概述
        2.2.2 基于特征点匹配的算法步骤
        2.2.3 Harris角点检测算法
        2.2.4 SIFT算法
        2.2.5 SURF算法
        2.2.6 ORB算法
    2.3 特征匹配算法性能的评判
        2.3.1 特征匹配的相似性度量方法
        2.3.2 特征匹配结果的评判指标
        2.3.3 SIFT,SURF,ORB算法匹配效果对比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多自主体系统一致性基本理论
    3.1 数学理论
        3.1.1 图论基础知识
        3.1.2 矩阵理论知识
    3.2 稳定性理论
        3.2.1 收敛性指标
        3.2.2 奈奎斯特稳定性判据
        3.2.3 劳斯-赫尔维茨稳定性判据
        3.2.4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
    3.3 一致性算法
        3.3.1 一阶系统一致性算法
        3.3.2 二阶系统一致性算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多机器人自动视觉监视算法
    4.1 视觉一致性问题
    4.2 基于K近邻算法改进特征匹配算法
    4.3 基于ORB的图像匹配算法
    4.4 机器人动力学模型分析
        4.4.1 两轮差分驱动机器人
        4.4.2 四旋翼飞行器
    4.5 基于匹配结果的分布式IBVS控制算法
    4.6 移动机器人视觉伺服控制策略
        4.6.1 针孔相机模型
        4.6.2 双目相机模型
        4.6.3 坐标变换及其表示
        4.6.4 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控制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收敛性与实验结果分析
    5.1 收敛性分析
    5.2 V-REP仿真平台介绍
    5.3 V-REP平台实验结果分析
    5.4 Pioneer-3DX实验平台介绍
        5.4.1 ROS国内外发展现况
        5.4.2 ROS的特点及系统架构
        5.4.3 先锋机器人实验平台
    5.5 Pioneer-3DX实验结果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6)《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视觉修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缘起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
    1.5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1.5.1 女性封面形象
        1.5.2 修辞学
        1.5.3 视觉修辞的崛起
        1.5.4 视觉修辞的研究领域
        1.5.5 视觉修辞的定义
    1.6 研究方法
    1.7 创新之处
2 《Lens·视觉》杂志发展历程及封面特性
    2.1 《Lens·视觉》杂志的发展历程
    2.2 《Lens·视觉》杂志的封面特性
        2.2.1 刊名的统一性
        2.2.2 封面色彩
        2.2.3 封面构图
        2.2.4 图片的独特性
3 女性形象长期占据封面的原因
    3.1 消费主义的盛行
    3.2 消费主义下的男权文化
    3.3 新时代女性的话语崛起
    3.4 本章小结
4 《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语义修辞意图
    4.1 2005—2018封面男女形象的对应关系
        4.1.1 男性形象与封面语义的对应关系
        4.1.2 女性形象与封面语义的对应关系
    4.2 以女性形象为封面的语义修辞意图
        4.2.1 女性对男性场域的僭越
        4.2.2 树立先锋的女性意识
    4.3 本章小结
5 《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图像修辞意图
    5.1 《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主体的图像修辞意图
        5.1.1 女性主体面孔的分布
        5.1.2 女性主体面孔的图像修辞意图
    5.2 《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身份的图像修辞意图
        5.2.1 女性身份的可知性和不可知性
        5.2.2 可知女性身份的图像修辞意图
    5.3 《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肢体语言的图像修辞意图
        5.3.1 女性背部姿态的图像修辞意图
        5.3.2 女性拥抱的图像修辞意图
    5.4 《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颜色的图像修辞意图
    5.5 本章小结
6 结语
参考文献

(7)新时代山东形象对外传播研究 ——以《走向世界》封面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四)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研究设计
        (一)理论指导
        (二)研究方法
        (三)类目建构
    四、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一)研究的难点
        (二)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走向世界》封面报道特点分析
    第一节 图片元素
        一、艺术风格形式
        二、景观性元素
        三、标志性元素
    第二节 文字元素
        一、文字样本概述
        二、词频分析
    第三节 议题与事件
        一、经济与科技议题
        二、文化与历史议题
第二章 《走向世界》封面报道构建的山东形象
    第一节 建设文化强省的山东
        一、传统文化底蕴丰富
        二、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第二节 幸福山东
        一、人文氛围——民生山东
        二、外部环境——美丽山东
    第三节 促进各区域协调发展的山东
    第四节 建设创新强省的山东
    第五节 建设农业强省的山东
    第六节 建设开放强省的山东
    第七节 建设品牌强省的山东
第三章 《走向世界》封面报道山东形象界定框架分析
    第一节 形象生成机制:“问题→转机”式的转折关系话语建构正面的山东形象
        一、“虽然..,但是..”引导的强转折关系
        二、“不仅不..,反而..”引导的中转折关系
        三、隐匿连接词的弱转折关系
    第二节 形象生成归因:行为者、观察者与时代要求三种张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行为者动因——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一个原则、一个方针”与外宣期刊的特性
        二、观察者动因——受众的培养与满足
        三、时代要求动因——新时代重建宏大叙事的历史使命
第四章 《走向世界》封面报道对外传播的困境与解决路径分析
    第一节 面临的困境:“话语权”与“话语力”不相匹配
    第二节 解决路径
        一、重构话语体系,打通“话语流”
        二、融合多种媒介,传播方式商业化
        三、延伸传播主体,构筑话语同盟
        四、改进话语策略,创新修辞表达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2012-2019年《走向世界》封面
附录二 :2012-2019年《走向世界》封面编码类目
附录三 :2012-2019年《走向世界》封面图片配字词频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8)科技之美-《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研究(200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相关的国内研究现状
        1.3.2 《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相关的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Science》杂志概述
    2.1 《Science》杂志的诞生与发展
    2.2 《Science》杂志封面概述
        2.2.1 《Science》杂志封面的商业性
        2.2.2 《Science》杂志封面的科学性
        2.2.2.1 科学创意的真实性
        2.2.2.2 学术研究的理解性
        2.2.3 《Science》杂志封面的艺术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Science》杂志封面视觉特性分析
    3.1 《Science》杂志封面构图编排
        3.1.1 字体排版的规整性
        3.1.2 图像构成的丰富性
        3.1.3 画面布局的平衡感
        3.1.4 图文编排的层次感
    3.2 《Science》杂志封面文字运用
        3.2.1 紧随时代的字体风格
        3.2.2 主次分明的文字信息
    3.3 《Science》杂志封面图像应用
        3.3.1 以摄影照片展现精确性
        3.3.2 以计算机增加技术性
        3.3.3 以绘画等其他材料提升高雅性
    3.4 《Science》杂志封面色彩选用
        3.4.1 色彩象征意义的多元性
        3.4.2 色彩对比的协调性
    3.5 《Science》封面的不足与建议
        3.5.1 提升图文编排的多样性
        3.5.2 构建图像的民族特色
        3.5.3 增加图形的创意方式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Science》与同类型杂志封面视觉设计策略的对比分析
    4.1 《Nature》和《Cell》杂志概述
    4.2 《Science》、《Nature》和《Cell》杂志封面视觉设计策略的共性与差异
        4.2.1 封面构图的共性和差异
        4.2.2 封面文字的共性与差异
        4.2.3 封面图像的共性与差异
        4.2.4 封面色彩的共性与差异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Science》杂志封面的文化特性研究
    5.1 《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中的科学原理多种表现的对比分析
        5.1.1 生命的本源——DNA
        5.1.2 功能分子与信息分子——RNA
        5.1.3 认知和行为的中枢——大脑
        5.1.4 高强度超导材料——石墨烯
        5.1.5 生存的源泉——农作物
    5.2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共通与融合
        5.2.1 科学可视化趋势
        5.2.2 科学传播的符号化倾向
        5.2.3 科学与艺术的联谊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个人实践的应用探索——《科学通报》杂志封面的创新设计
    6.1 《科学通报》封面设计特点及存在问题
    6.2 个人实践中的应用探索
        6.2.1 《科学通报》杂志封面的选题——“孤独症”
        6.2.2 《科学通报》封面设计思路与设计理念
        6.2.3 《科学通报》封面风格拟定
        6.2.4 《科学通报》封面设计实践
        6.2.4.1 “孤独症”系列封面视觉元素提取
        6.2.4.2 “孤独症”系列封面文字信息
        6.2.4.3 “孤独症”系列封面视觉设计
    6.3 《科学通报》封面设计创作的心得体会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国内科学杂志封面设计的启发与展望
    7.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攻读艺术硕士研究生期间部分作品
致谢

(9)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契合 ——以《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节 引言
    一.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二)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四. 本章小结
第二节 《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新闻性与艺术性特点概述
    一. 《The New Yorker》杂志的发展历程
        (一) 初创时期——20世纪20-50年代的《The New Yorker》杂志
        (二) 形成时期——20世纪50-80年代的《The New Yorker》杂志
        (三) 发展时期——20世纪80-90年代的《The New Yorker》杂志
        (四) 成熟时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The New Yorker》杂志
    二. 《The New Yorker》杂志的品牌策略
        (一) 准确清晰的读者定位
        (二) 精品化的内容定位
        (三) 个性化的风格定位
    三. 本章小结
第三节 《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新闻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艺术特点分析
    一. 《The New Yorker》封面设计的视觉构成元素
        (一) 《The New Yorker》杂志封面的网格结构
        (二) 《The New Yorker》封面刊头识别形象设计
        (三) 《The New Yorker》封面装饰边框与主视觉之间的色彩碰撞
    二. 《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题材分类
        (一) 政治题材
        (二) 文化题材
        (三) 体育题材
        (四) 经济题材
        (五) 社会题材
    三. 《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的艺术风格
        (一) 深入透彻的现实风格
        (二) 幽默夸张的调侃风格
        (三) 耐人寻味的超现实风格
        (四) 简洁凝练的矢量风格
        (五) 交互体验的动态风格
    四. 《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中的视觉修辞手法
        (一) 隐喻
        (二) 拟人
        (三) 对比
        (四) 夸张
        (五) 象征
    五. 本章小结
第四节 形成《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新闻性与艺术性特点的文化成因
    一. 形成与发展——《The New Yorker》杂志创刊的时代背景
        (一) 美国杂志发展的黄金时代
        (二) 插图性质的转变:从娱乐性向新闻性转变
    二. 转向与建构——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转向
        (一) 新闻性——真实性+评议性
        (二) 艺术性——视觉感+审美性
    三. 本章小结
第五节 个人实践与创作——《Vista看天下》封面插图设计
    一. 设计理念与创作构思
        (一) 设计理念
        (二) 创作构思
        (三) 创作架构
    二. 设计实践主题
        (一) 社会问题: 家庭暴力
        (二) 社会问题: 心理健康
        (三) 社会问题: 就业压力
        (四) 社会问题: 留守儿童
        (五) 社会问题: 独居老人
    三. 设计实践方案
        (一) 方案一
        (二) 方案二
        (三) 方案三
    四. 《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的借鉴意义
        (一) 统一插画设计的内容与形式
        (二) 优化插画设计提升传播力
        (三) 增强插画设计的情感共鸣和艺术感染力
    五.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The New Yorker》杂志封面整理
附录: 本人作品
在读期间相关创作研究成果情况
致谢

(10)视觉文化视角下《足球周刊》的图像视觉构建与传播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任务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视觉文化的研究
        1.4.2 关于视觉构建的研究
        1.4.3 关于图像传播的研究
        1.4.4 关于《足球周刊》杂志的研究
        1.4.5 关于杂志图像传播的研究
        1.4.6 关于体育摄影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观察法
        2.2.3 个案分析法
        2.2.4 数理统计法
        2.2.5 内容分析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视觉文化的理论概述
        3.1.1 视觉文化的界定
        3.1.2 视觉文化的特征分析
    3.2 图像的视觉构建与传播功能
        3.2.1 图像传播的概念
        3.2.2 图像的视觉构建
        3.2.3 图像的传播功能
    3.3 《足球周刊》杂志本体概述
        3.3.1 创刊历程
        3.3.2 发展特点
        3.3.3 图像的运用
    3.4 《足球周刊》图像的视觉构建
        3.4.1 内容本体的视觉构建
        3.4.2 图像生产的视觉构建
        3.4.3 版式设计与呈现(传播与收视)的视觉构建
    3.5 《足球周刊》图像传播的文化效应
        3.5.1 体育文化的传播
        3.5.2 足球发展的形象化纪实
        3.5.3 受众的愉悦与移情
        3.5.4 形成杂志自身的品牌特色
    3.6 《足球周刊》图像视觉构建中的问题及对策
        3.6.1 内容方面
        3.6.2 呈现方面
4 研究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四、Visual FoxPro在杂志发行工作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诺曼·洛克威尔艺术中美国形象的生产研究[D]. 王韵薇. 西南大学, 2021
  • [2]1930年代上海家装设计的现代性路径研究[D]. 丁俊. 江南大学, 2021(01)
  • [3]基于美学感知的多媒体图文智能合成研究[D]. 杨绪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9)
  • [4]中国原创绘本的情感设计研究[D]. 程辰. 西华大学, 2020(01)
  • [5]基于分布式一致性算法的多移动机器人自动视觉监视方法研究[D]. 陈宇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Lens·视觉》杂志封面女性形象的视觉修辞研究[D]. 裘驰舟. 浙江传媒学院, 2020(12)
  • [7]新时代山东形象对外传播研究 ——以《走向世界》封面报道为例[D]. 王若愚.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8]科技之美-《Science》杂志封面设计研究(2009-2018)[D]. 陈洁.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9]新闻性与艺术性的契合 ——以《The New Yorker》封面插图为例[D]. 许影.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10]视觉文化视角下《足球周刊》的图像视觉构建与传播功能研究[D]. 彭莉. 首都体育学院, 2020(01)

标签:;  ;  ;  ;  

Visual FoxPro在杂志出版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