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单词翻译与语义研究

英语单词翻译与语义研究

一、英文词语翻译与语义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宁[1](2021)在《弱化语法规则下英文机器翻译准确度对比测试》文中提出传统翻译方法存在不能建立准确的语法规则库,导致语义特征提取误差大,翻译效果不好的弊端。文中提出一种在弱化语法规则下的英文机器翻译方法,通过依存句法对长句进行分割,保存至数据结构中,同时进行预处理,将文中类似的词语映射至低维向量中,为建立语义库提供依据。构造语义块库与语法规则库,对整个待翻译句子特征进行提取,添加至数据结构中。在弱化语法规则下,实现模糊语义特征匹配。按照词语的主题信息特征值,对英文翻译结果进行整理,输出英文译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很高的翻译准确度,实用性很强。

冯卓[2](2021)在《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中最灵活易变的,对社会文化有着较强的依附性。清末民初是汉语发展史上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过渡阶段,社会动荡,与外界语言接触频繁,导致此时期词汇产生较大的变化,非常具有研究价值。但从研究成果来看,这一时期的语言现象显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申报》是近代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报纸,是中国现代报纸开端的标志,作为大众传播的载体,能够快速、真实、全面地反映当时的词汇现象。因此本文以1872—1919年清末民初时期的《申报》为语料,对此期的《申报》词汇展开全面研究。本文共分为五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对象、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现状、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第2章为《申报》词汇的构词法研究。从复合式构词和派生式构词两个角度进行考察。复合式构词主要对偏正、联合、主谓、动宾、补充五种结构系统分析,考察分布情况和特点。派生式构词按词缀所在位置,分别考察前缀、中缀和后缀的构词情况。其中后缀是词缀系统考察的重点,分别对真后缀和类后缀展开研究。第3章为《申报》词汇的造词法研究。本章综合参考学界对造词法的分类标准,结合《申报》词汇特点,对语法造词法、仿词造词法、简缩造词法、修辞造词法展开讨论。语法造词法注重对造词理据的考察,修辞造词法比较丰富,又分为比喻造词、夸张造词、委婉造词三个方面。第4章为《申报》词汇的词形研究。主要研究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系统考察两种词形的特点和发展情况。异形词主要从成因、音节类型、意义关系几方面着手分析,成因包括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及音译词,意义关系包括全等关系、包孕关系或者交叉关系。同素异序词主要考察了AB—BA以及A—B之间的结构类型、语法属性和语义关系可能相同,也可能完全不同。同时,本章两种词形都与现代汉语进行历时比较,观察二者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变化情况发现《申报》中异形词和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都有共存、有存有隐和共隐三种情况。第5章为《申报》新词新义研究。新词研究从外来新词和本土新词两个角度考察,主要探讨《申报》新词的来源和分类。外来新词包括西源外来词和日源外来词,西源外来词数量较多,主要来自英语,翻译的方式也比较丰富,包括单纯音译、半音译加半意译、音译兼意译、音译加义标、造字音译和字母借形几种方式。日源外来词中一部分是日本利用汉字新造的词,即原语借词;另一部分则是之前从中国传入日本,在日本流传后又回归到中国的词汇,即回归借词。本土新词包括本族新词、意译和仿译的新词。新义研究从词汇义、色彩义和语法义三个方面进行考察。词汇义的演变主要体现在“一个词的意义的演变”和“词的一个意义的演变”。前者侧重分析词的义项增加或者减少,后者侧重于词的某个义项发生词义扩大、词义缩小或词义转移等情况。另外,词汇义演变与引申有着密切联系,隐喻和转喻是引申的思维机制,隐喻的认知基础是相似,转喻的基础是紧密的关联,所以词义引申从相似引申和相关引申两个角度分析。结语:通过对全文内容梳理,分别从构词法、造词法、词形、新词新义几个方面概括出清末民初《申报》的词汇语言特色,从而归纳出《申报》词汇的整体特点,以期为清末民初词汇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钱镇宇[3](2021)在《基于BERT的句子简化方法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文本简化是在保证句意不变的情况下,将复杂的文本转化为简单易懂的文本,可以服务于语言识字率低、认知或语言障碍的人,还可以部署到许多文本内容理解的自然语言处理系统。针对该任务,更多采用的是有监督的基于神经网络的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需大量的标注数据集上进行训练,而许多实际场景缺乏标注数据集。因此,在缺少足够的标注语料情况下,人们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无监督的学习方法,解决文本简化方法对标注数据集的依赖问题。考虑到预训练语言模型在许多自然语言处理领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本文研究如何利用预训练语言模型进行无监督的句子简化。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在词语简化时忽略了上下文的作用,提出了一种基于BERT的词语简化方法。该方法首次利用BERT的掩码语言模型进行候选替代词的生成,充分考虑了复杂词的上下文信息。该方法在候选词排序过程中,引入了多个高效的特征,充分地考虑候选词本身的简单性和替代句子的流畅程度。通过实验进行对比,该方法在性能上取得了巨大的突破。(2)为了解决现有方法对高质量训练语料的依赖以及简化不可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BERT的迭代式编辑的句子简化方法。该方法利用BERT依次进行删除、填补和替换操作,具有很强的解释性和可控性。该方法优于无监督的句子简化方法,甚至高于一些有监督的学习方法。(3)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Web的句子简化原型系统。该系统可以进行中文和英文两种语言的文本简化。采用类似百度翻译的界面,直接对输出的文本进行简化,并展示了具体简化的内容。该系统包括三个模块,系统配置模块、句子预处理模块和句子简化模块。

郁玮[4](2021)在《《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研究》文中提出在国别化教材的编写中,如何根据课型特点、基底语的语言和文化特点进行合理的生词释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基础中文:听与说》,该书由基底语教师顾百里编写,语言形式上汉语全部使用拼音呈现,生词全部用基底语英语进行释义,具有很强的国别化教材特点。本文以翻译相关理论、对比分析理论为基础,以归纳法、对比分析法以及访谈法为研究方法,参考中美相关语言政策和生词释义的一般原则,对教材生词释义的内容及方式进行归纳。内容上,义项选择多为语境义,词性标注强调英汉对比,在同一语义场中进行词汇拓展;方式上,采取直译法、对比法以及情景法,语言释义和非语言释义相结合。在考察了释义内容和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对教材的定量统计,对教材中存在的释义问题进行分类总结,指出教材存在同音异形词混淆、儿化音词语错用、课堂式用语以及释义不准确的问题。本文从语言内部因素和外部编写因素两方面分析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认为英汉词汇存在词义不对等性、搭配范围不同、文化附加义不同的内部因素,同时教材的编写体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释义的准确性,并且存在校对疏漏的问题。最后结合对本教材的分析,从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两方面为初级汉语生词释义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师莹莹[5](2021)在《母语为英语者习得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 ——以“能”“会”和“可以”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在习得“可能”类能愿动词“能”“会”“可以”过程中产生的偏误现象。在现代汉语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意思相近,用法相似。从学习者的母语背景来看,英语中存在着和汉语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相对应的一些词汇。即便这样,母语为英语者习得这三个词的过程中依然无法避免偏误的产生。因此,对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偏误进行研究和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层面上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在撰写论文的过程中,笔者首先界定了“可能”类能愿动词,随后结合大量的例句事实从语义、语法和语用等多个角度全面地分析了“能”“会”“可以”三个词语。由于能愿动词的词义时实时虚,在语义分析部分笔者尝试将三个能愿动词的词义分成了“根源意义”和“判断意义”两部分,并将这种词义的构成标准应用于全文。此外,笔者还将“能”“会”“可以”与其对应的英语情态助动词进行了比较。这些都为偏误分析打下了基础。在偏误分析部分,笔者通过对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语料情况的考察,最终以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五个国家的汉语学习者的偏误语料为依据进行分析。偏误分析之前,笔者先统计了语料库中五个国家考生“能”“会”“可以”的偏误语料的数量,并将具体的数据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现。偏误分析过程基于传统的偏误理论和偏误分析方法,将实际偏误语料先分为遗漏偏误、误加偏误、误代偏误、错序偏误四个大类下,之后又进行了更小的内部分类。对于偏误成因的解释则主要从学生、教师和教材三个方面展开。偏误分析是要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的,笔者又从学生、教师和教材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教学建议。从整个分析和研究的过程来看,笔者最终认为对母语为英语者“可能”类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对外汉语教学除了基础知识的教学外,还要加强词语的辨析和英汉的语言对比。词语的辨析包括“能”“会”“可以”单个词语自身“根源意义”和“判断意义”之间的辨析,也包括“能”“会”“可以”三个词语之间以及三个词语与其他能愿动词之间的辨析。

刘晗[6](2021)在《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天文一学自古有之。它源于哲学,应用算数,杂糅政治,融入社会,在实学导向下,成为封建统治阶级探求天意、编写历法的工具。西方天文科学自明末入华以来,与中国本土天文思想发生激烈碰撞。经过两个半世纪的博弈,直至晚清,二者在以《谈天》为代表的西方近代天文学着作的翻译中达成会通,成为中国近代天文学的萌芽。本研究在翻译文化史观的基础上,提出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的观点,构建翻译摄动论。作者以《谈天》1859和1874版译本,及其1851和1869版底本Outlines of Astronomy(直译为《天文学纲要》)为一手资料,通过文本细读、比对,从译法选择、概念理解和译名废立,研究西方天文学概念的引入和科学思想的容受,分析西方天文学的翻译如何使中国古代天文思想偏离其原有轨道,进入近代天文学新轨道,并探讨其中的翻译摄动作用。研究发现,中西天文思想的博弈经历了激烈对垒、反复较量、吸收融会三个阶段。阻碍其翻译和传播的原因,有学科差异产生的天文知识的断层、西方科学理念与中国天人关系的矛盾、西学中源和夷夏之辨等主流社会思潮的抵制。即使在18世纪译有《崇祯历书》等着作,天文仍仅作修改历法之用,无法摆脱皇权的辖制。直至晚清,敏感于新学的士大夫与崇尚科学的新教传教士延续并发展了自明末以来的“西译中述”翻译模式,以李善兰为代表的秉笔华士调节儒学价值观与西方文明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删述的方式,提纲挈领地将西方近代天文学集大成之作Outlines of Astronomy译成适于国人了解新天文学前沿的《谈天》。在新概念的翻译上,译者沿袭旧词或创立新词,在天算、天官、天文、天学等与astronomy的意义有所交叉的词语中选择“天文”为译名,以除旧立新;又新译nebulae为“星林”、gravitation为“摄力”,引入恒星天文学和天体力学两门新学问。本文认为,以《谈天》为中心的近代天文学译作体现了晚清学者在中西天文博弈和中国新旧天文思想承接上审慎的批判和选择。译者以翻译为媒介,引入新的研究范式,细化学科分类,在理论上满足重建天文学科的必要条件;在关键译名的确立上,以客观实体的“天”取代天人映射的研究主题,一方面解构实学,改变天文的学科性质,另一方面动摇天道观的哲学传统,在思想上为学科建设奠定基础。此后,官民合力兴建学堂普及天文教育,在物质上符合现代教育体制下对于开设新学科的要求。晚清译介西方近代天文学,借它山之石,使中国天文学思想发生了近代转向。

苏翔[7](2021)在《Social Bonding in Diplomac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次英汉翻译实践选取的文本是霍姆斯·马库斯与惠勒·尼古拉斯共同撰写的论文Social Bonding in Diplomacy,属外交学文本。论文主要介绍人为因素对外交关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积极的外交社会纽带。文本中出现大量概念隐喻及抽象表述。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旨在通过对原文本进行案例分析,探究外交学类文本的翻译策略。首先,运用等译、换译及创译三种策略分析文本中的概念隐喻。其次,通过转译为动词、转译为形象性词语、增译范畴词和增译具体词语四种策略探究文本中的抽象表述。最后,采用转译为名词、转译为同义词、转译为下义词和增译省略词语四种策略剖析文本中的词汇衔接。这篇论文有助于国内外交学学者了解国外相关研究成果,同时为外交学文本的翻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陈勇[8](2020)在《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无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抑或是在当今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其对内和对外政策的任何变化都有可能对世界局势和相关国家的利益产生一定影响,因而都受到世界各国高度关注。各国了解中国政策方针和治国理念的一个重要渠道,是翻译成外语的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的准确度、对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的处理方法、对政治的敏感性等因素会影响外国人士对中国领导人着作的理解,甚至会影响他们的对华态度。中国领导人着作对外翻译已有近百年历史,对这些翻译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评价其得失、效果,有助于改进当今和今后政治文献外译的质量,取得理想的效果。鉴于此,本文以《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三部领导人着作及其英译本为研究语料,探索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轨迹,发现这种翻译实践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为译者提供一定的借鉴。鉴于批评话语分析(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能深刻揭示语言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且与翻译规范(研究)在学术理念、研究视野、研究路径等方面高度契合,本研究借用其学术理念和分析框架,提出了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以便有效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深入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受社会因素制约的具体机制。本文通过改造图里(Toury)等学者关于翻译规范的分类从而将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分为操作规范和社会规范,并借鉴费尔克劳(Fairclough)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该框架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通过对标题、比喻、词语和注释四个方面的英译方法进行充分描写,发现其规律性,以此为基础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第二,从机构、外交、伦理和意识形态四个方面重构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分析社会因素对政治文献翻译产生影响的具体方式;第三,分析上述翻译规范所形成的总体秩序,主要包括:规范的层次结构,即每部译作及其所处时代中并存的主流规范、过时规范和先锋规范;规范的约束力,即当规范发生冲突时哪些规范约束力强哪些弱,以及从总体上来讲原语规范和目的语规范哪个约束力更强;“正确”观念,即当时的“正确”翻译的标准;此外,还分析层次结构、约束力和“正确”观念在三部着作英译中的变迁过程。通过微观的文本分析、宏观的社会背景分析以及中观的影响机制分析,本研究发现:第一,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所有规范中,国家利益伦理的约束力强于其它任何翻译规范。第二,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约束力难以做到百分之百,总有少数例外情况。第三,随着时代发展,原语规范在领导人着作英译中有逐渐减弱之势,但均强于目的语规范。第四,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翻译规范及其层次结构是动态的,“正确”观念也随之变化,是社会建构的结果。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第一,理论创新:提出了翻译规范秩序这一概念和翻译规范研究的话语分析框架;第二,观点创新:国家利益伦理具有最强约束力;第三,视角创新:挖掘出了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融合点,提出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视角。本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检验并充实翻译规范理论,将其研究范围从文学翻译扩大到政治翻译;应用价值在于,为今后的领导人着作翻译提供有益借鉴,为中共中央编译局等中央文献翻译单位提供参考。

沈思芹[9](2020)在《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尚书》是最古老的儒家核心经典,也是中华文明的源头要籍,其所构建的民族话语和价值体系涵括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全景,成为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媒介和载体之一。其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哲学等丰富而深邃的中国智慧,不仅有益于当今国人,也是中国奉献给世界的宝贵精神财富。本研究注重西方《尚书》英译的思想路径与汉学思潮的演变,因而参照有关研究,将西方汉学大致划分为:17-18世纪的汉学孕育形成时期、19世纪的西方汉学建立时期、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汉学现代化时期以及其后汉学的现当代发展时期四个阶段,以此为《尚书》英译研究的历史语境。主要依据吉迪恩·图里等(Gideon Toury,1995;Tymoczko,1999)的描述性翻译研究理论,采用成中英先生的本体诠释学理论,并结合译者行为理论等现代翻译理论,对西方的《尚书》英译进行考察与分析。综合运用了汉学、翻译学、语言学、哲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首次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史脉络进行全面、系统的描写与研究。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以1736与1738年杜赫德的《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西方汉学早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17-18世纪,随着西方天主教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在中学西传的过程中,欧洲学界出现“中国热”。早期《尚书》英译显示出归化的诠释路径,体现了西方学习、借鉴东方文化的诉求与热忱。译文的三个诠释层次具有以下特点:在语言层次,译文与汉语原文语义存在较大差异,但流畅自然;在理论层次,译者主要预设了基督教神学的观念。由于传教所需,译者在原文中融入了基督教思想,加之语言层次诠释部分失真,最终导致本体真理层次的诠释不足。西方的社会变革与东学西传的历史语境,译者的宗教思想,汉学早期对汉语言文化研究不足等都对这一时期翻译形态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本章还对译者的文化背景和译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早期《尚书》英译等典籍翻译为其后汉学研究提供了最初的翻译经验和资料,促进了西方汉学学科的建立。第二章,对西方汉学创建时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分别研究了英国传教士汉学家麦都思和理雅各的《尚书》英译。分析了二者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19世纪西方进行海外殖民扩张,随着欧洲“中国热”的消散,西方中心主义思潮盛行;一些西方国家建立汉学学科,英国汉学逐渐专业化。麦都思的主要翻译目的即为西人提供传教等在华活动所需中国语言文化知识的工具。麦氏主要采用了归化的翻译策略和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尚书》置于历史学的框架之中进行研究与翻译;理氏英译主要为了消解《尚书》历史纪年的真实性,以消除东西方历史纪年的矛盾对基督教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为西方提供获取中国知识的工具。为此,理氏主要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以直译为主,将《尚书》的英译纳入西方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研究,其翻译方法具有儒家诠释学、英国经验主义与早期实证主义等特点。本章还考察、分析了麦都思、理雅各的文化背景及其对《尚书》翻译的影响等。麦氏、理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均比早期英译更为贴近原文,皆带有注释,理氏注释尤为丰富厚重,而麦氏注释较之理氏更为客观。译本均显示出基督教神学色彩,而理氏英译更为鲜明;在理论层次,麦氏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肯定了原文的历史真实性;而理氏则主要预设了历史学、比较宗教学的理论与概念。两译本皆表现出对原文的经典价值的消解,理氏甚至对原文上古历史的真实性进行质疑,因此二者皆存在对原文本体真理诠释的较大不足。本章还分析了译者的务实行为、学术思潮等对英译的重要影响,并探讨了有关典籍英译对英国汉学的真正确立与专业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等。第三章,以英国的欧德、瑞典的高本汉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期的《尚书》英译进行描写与研究。首先考察了二者英译的历史语境:西方中心主义思潮依然盛行,科学实证主义兴起,西方汉学走向现代化,中国传统经学消解,东方文化衰落。其次考察了译者的文化背景、翻译观和翻译经验等,研究了欧德英译的历史学思想方法、高本汉英译的比较语言学与科学实证主义的思想方法,并分析了二者的翻译目的、策略等。欧德和高氏《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主要为:在语言层次,欧德的英译较为主观化,译文与原文语义差异较大,但流畅易读。高氏译文具有客观科学性,较其他译文有诸多更为准确之处,但在诠释中对历史文化语境的忽略也导致了某些误读;在理论层次,欧德英译主要预设了历史学理论,而高氏则主要预设了语言学理论;在本体真理层次,二者均表现出由于忽视原文的思想文化价值而造成本体论层次的诠释缺陷。本章还分析了两个译本的形成原因及其对西方汉学的影响、译者行为特点等。第四章,以彭马田的《尚书》英译为代表形态,研究与描写了当代的西方《尚书》英译。首先分析了翻译的主要历史语境: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崛起与文化复兴,西方对东方文化价值回归的期待,当代汉学研究注重实用性等特点,以及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兴起等。彭氏翻译显示了西方文学化的思想路径,意在抛开之前厚重的儒学诠释,将原文由一部政史经典打造为一本富于生活气息的古代故事集。彭氏译文的诠释特点主要为:语言层次主要采用了诗歌化的西方文学形式,生动、通俗、流畅,但语义与原文有较大差异。理论层次主要预设了西方文学理论,并否定了之前译者的基督教神学观念的预设,而代之以中国道德哲学等思想观念。译文注重当代社会和读者需求,但语义求真不足,对原文本体真理的诠释存在较大缺陷。彭氏英译形态表现出主要受到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译者务实行为的影响。本章还分析了彭氏文化背景、翻译方法和策略等。第五章,基于对西方《尚书》英译的历时性研究,对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等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此深化对西方《尚书》英译及其发展演变规律的认识。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为:采用了西方汉学的研究新视角;首次对《尚书》英译的历史作系统性的描写与研究;突破了单一研究方法的局限,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使用了新文献,提出了新观点。如在《尚书》学研究领域首次使用了《中华帝国全志》英文版中的《尚书》英译资料,并使用了 19世纪的英文报刊与英文译者传记等新文献,提出了诸如早期《尚书》英译体现了西方对东方思想文化的仰慕与借鉴,理雅各的英译对《尚书》的上古历史真实性进行了消解,将翻译纳入比较宗教学研究等新观点。并给出了经典的翻译应该注重以对其本体真理进行真实、完整的诠释为目标,并结合现实之需,寻求翻译的最佳方法与合理路径等建议。

任泽[10](2020)在《多语言文本嵌入模型的研究及应用》文中提出自然语言处理试图用计算机来处理文字背后的语义信息。然而,计算机不能像人类一样理解语言,必须将自然语言表示为计算机可以处理的数学形式,才能完成基本的语义表达。因此文本表示是自然语言处理(NLP)的重要的基础任务之一,是很多其它高级NLP任务的输入对象。这些用来表示自然语言的数学工具就是语言模型。文本嵌入(Word Embedding)是其中的一种文本表示模型,它将不同粒度的语言单位表示为一组固定长度的连续实数向量。此外人类的语言种类繁多,我们期待计算机不仅可以处理单一语言的文本,更期待它能够对两个或更多的语言的文本进行理解,找到不同语言文本在语义上的相似性。本文的课题来自于本人的实际工作需求:跨语言的相似关键词推荐、文本检索和分类。这些任务的痛点在于传统的检索技术只能根据用户查询的关键词检索包含这些关键词的文本,无法自动扩展到相关或同义的关键词,也无法处理同一事物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形式。以上这些应用场景都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用多语言的文本表示体现语义相似性。词语间的语义相似性可以用来推荐相似关键词,段落、篇章等长文本间的语义相似性可以用来检索和分类。在这个课题上的现有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它们大多集中于双语模型的研究,对高质量的平行语料非常依赖。这些缺陷使得现有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很难实用。为了满足这些应用场景和解决现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将具有一定平行程度的多对双语种语料统一到同一个语义空间,从而实现可比性的方法。本文实现这样的方法的大体方向是先得到若干种语言的单语言模型,再通过平行语料进行融合。在此过程中得到了一个基于伪单语料的多语种嵌入模型,和一个基于多对双语平行语料的多语种嵌入模型。并且对双语语料词典外词汇(OOV)进行了兼容。最终,本文训练得到两个多语言嵌入模型,并对其进行实验验证,最后将这一模型应用于最初提出的实际生产场景。本文实验中跨语言的词语相似性推荐可以达到63.5%以上的准确率。利用三语平行语料训练得到的模型则可以达到平均69%,最高85.7%的双语相似度推荐准确率。用本文训练的词语嵌入模型进行的专利文本多IPC标签分类测试,IPC部级的分类精确率达到78.3%,召回率63.6%,F值70.2%,IPC子类级分类精确率达65.6%,召回率29.7%和F值40.9%。用这一嵌入模型进行索引与传统的检索工具Solr进行对比,召回率不相上下,并且在样本中的化学化工这一占比较大的子领域中,本文的文本向量召回率优于Solr检索。这些数据说明了本文所用的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也证明了本文所述方法的可用性。

二、英文词语翻译与语义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文词语翻译与语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弱化语法规则下英文机器翻译准确度对比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弱化语法规则下的长句分割
2 考虑词语向量描述的分割结果重组
3 基于重组结果的语义语法规则库
    3.1 语义块库建立
    3.2 语法规则库建立
4 语义语法规则库下的词语特征提取及语义匹配
5 仿真实验与分析
6 结束语

(2)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3.1 清末民初词汇研究现状
        1.3.2 《申报》词汇研究现状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1.5.1 对过渡时期词汇研究的补充
        1.5.2 考察现代汉语词汇源头
        1.5.3 大型语文类工具书的编纂与修订
    1.6 研究方法
        1.6.1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1.6.2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1.6.3 历时与共时相结合
第2章 《申报》词汇构词法研究
    2.1 复合式构词
        2.1.1 偏正式复合词
        2.1.2 联合式复合词
        2.1.3 动宾式复合词
        2.1.4 主谓式复合词
        2.1.5 补充式复合词
    2.2 派生式构词
        2.2.1 词缀界定
        2.2.2 词缀考察
    本章小结
第3章 《申报》词汇造词法研究
    3.1 造词法与构词法
    3.2 造词法分析
        3.2.1 语法造词法
        3.2.2 仿词造词法
        3.2.3 简缩造词法
        3.2.4 修辞造词法
    本章小结
第4章 《申报》词汇词形研究
    4.1 异形词
        4.1.1 异形词界定
        4.1.2 异形词成因
        4.1.3 异形词的音节类型
        4.1.4 异形词的意义关系类型
        4.1.5 异形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4.2 同素异序词
        4.2.1 同素异序词的结构类型
        4.2.2 同素异序词的语法属性
        4.2.3 同素异序词的语义类型
        4.2.4 同素异序词在《申报》中的使用情况
        4.2.5 同素异序词在现代汉语中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5章 《申报》新词新义研究
    5.1 新词研究
        5.1.1 外来新词
        5.1.2 本土新词
    5.2 新义研究
        5.2.1 词汇义的演变
        5.2.2 色彩义的演变
        5.2.3 语法义的演变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基于BERT的句子简化方法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词语简化
        1.2.2 文本简化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技术介绍
    2.1 词语简化
    2.2 文本简化
    2.3 BERT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BERT的词语简化算法
    3.1 引言
    3.2 算法设计
        3.2.1 候选词生成
        3.2.2 候选词排序
        3.2.3 BERT-LS方法
    3.3 实验
        3.3.1 实验数据
        3.3.2 词语简化评估指标
        3.3.3 对比方法
        3.3.4 实验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BERT的无监督文本简化算法
    4.1 引言
    4.2 算法设计
    4.3 实验及结果分析
        4.3.1 实验数据
        4.3.2 句子简化的评估指标
        4.3.3 对比方法
        4.3.4 实验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句子简化Web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功能需求
    5.2 系统架构设计
    5.3 系统模块设计
        5.3.1 系统配置模块
        5.3.2 预处理模块
        5.3.3 句子简化模块
    5.4 句子简化Web系统的实现
    5.5 功能展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4)《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理论基础
        1.3.1 翻译相关理论
        1.3.2 对比分析理论
    1.4 研究综述
        1.4.1 英汉翻译研究
        1.4.2 释义与偏误研究
        1.4.3 生词释义对策与建议
    1.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基础中文:听与说》概况及生词释义的一般原则
    2.1 整体概况
        2.1.1 作者及教材基本概况
        2.1.2 生词概况
    2.2 生词释义相关政策及一般原则
        2.2.1 相关政策
        2.2.2 一般原则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内容及方式
    3.1 生词释义内容
        3.1.1 生词义项选择
        3.1.2 词性标注
        3.1.3 同一语义场生词拓展
    3.2 生词释义方式
        3.2.1 直译法
        3.2.2 对比法
        3.2.3 情景法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问题及原因
    4.1 生词释义问题
        4.1.1 同音异形词混淆
        4.1.2 儿化音和课堂式用语问题
        4.1.3 释义不准确
    4.2 释义问题原因分析
        4.2.1 英汉语言差异
        4.2.2 编写方式与校对疏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对初级汉语生词释义的启示
    5.1 教材编写
        5.1.1 针对性原则
        5.1.2 多维度设计
        5.1.3 跨文化交际性
    5.2 教学实践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本文的主要观点
    6.2 本文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同音异形词对照表
附录二:儿化音词汇表
附录三:顾百里访谈记录

(5)母语为英语者习得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 ——以“能”“会”和“可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能愿动词的本体研究
        二、 “可能”类能愿动词概念的界定
        三、 “可能”类能愿动词的本体研究
        四、 “可能”类能愿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和理论基础
        一、研究内容
        二、理论基础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多角度分析及英汉对比
    第一节 “能”“会”“可以”的语义分析
        一、 “能”的语义分析
        二、 “会”的语义分析
        三、 “可以”的语义分析
    第二节 “能”“会”“可以”的句法和语用分析
        一、 “能”“会”“可以”的句法分析
        二、 “能”“会”“可以”的语用分析
        三、 “能”“会”“可以”的替换原则
    第三节 与“能”“会”“可以”对应的英语情态助动词的分析
        一、与“能”“会”“可以”对应的英语情态助动词的语义分析
        二、与“能”“会”“可以”对应的英语情态助动词的语法特征
    第四节 “能”“会”“可以”与其对应的英语情态助动词的比较分析
        一、 “能”“会”“可以”与其对应的英语情态动词的共性
        二、 “能”“会”“可以”与其对应的英语情态动词的差异
第二章 母语为英语者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偏误分析
    第一节 能愿动词“能”“会”“可以”偏误情况的调查
    第二节 “能”“会”“可以”的偏误类型
        一、遗漏偏误
        二、误加偏误
        三、误代偏误
        四、错序偏误
        五、其他偏误
    第三节 “能”“会”“可以”的偏误成因
        一、学生方面
        二、教材方面
        三、教师方面
第三章 针对母语为英语者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学生方面
    第二节 教师方面
    第三节 教材方面
结语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不足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6)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意义
    1.5 本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译史研究:文史学的贡献
        2.1.1 专着类
        2.1.2 期刊类
    2.2 译者研究:宗教学的贡献
    2.3 译文研究:天文学的贡献
    2.4 问题和缺憾
第3章 理论框架
    3.1 基础:翻译文化史观
    3.2 新解:科学翻译与文化互构互彰
    3.3 建构:翻译摄动论
第4章 中西天文博弈历程
    4.1 钩沉:域外天文入华
        4.1.1 印阿天文中译
        4.1.2 西方天文中译
    4.2 冲突:天文传统对垒
        4.2.1 中国天文
        4.2.2 西方天文
    4.3 较量:明末接受与拒斥
        4.3.1 概述
        4.3.2 《崇祯历书》
        4.3.3 拒斥之因
    4.4 会通:晚清翻译终成
        4.4.1 概述
        4.4.2 《西国天学源流》
        4.4.3 《谈天》
        4.4.4 其他译作
    4.5 小结
第5章 《谈天》翻译研究
    5.1 译者剖析
        5.1.1 新教传教士译者
        5.1.2 秉笔华士
        5.1.3 翻译模式
    5.2 译介动机
        5.2.1 最初原因:“道”“器”之辩
        5.2.2 最终原因:时代因素
        5.2.3 形式原因与效率原因:译者的使命
    5.3 译法探究
        5.3.1 预翻译
        5.3.2 七条基本规则
        5.3.3 删述
    5.4 小结
第6章 核心译名与概念建构
    6.1 译名的沿用与创立
        6.1.1 沿用旧词
        6.1.2 创译新词
    6.2 学科名称翻译:定义中国近代天文
        6.2.1 术语的历史考察
        6.2.2 “天学”与“天文”
        6.2.3 “天文”的学科意义
    6.3 学科名词翻译:搭建天文话语空间
        6.3.1 星林词群:恒星天文学诞生
        6.3.2 摄力词群:天体力学的萌芽
    6.4 小结
第7章 天文学译介的影响
    7.1 学界接受考察
    7.2 知识体系:学科重心转移
    7.3 治学理念:实学传统解构
    7.4 哲学基础:天道观念嬗变
    7.5 物质资源:台站仪器投建
    7.6 教育准备:教材科普编译
    7.7 小结
第8章 结语
    8.1 研究贡献
        8.1.1 译史梳理
        8.1.2 史料发现
        8.1.3 译本分析
        8.1.4 译名挖掘
    8.2 研究创新
        8.2.1 扩展翻译史研究范畴
        8.2.2 提出翻译摄动论假说
        8.2.3 增添学科史研究视角
    8.3 后续研究
附录1.《谈天》沿用的中国古代汉语词
附录2.《谈天》借用古汉语词形构建的新词
附录3.《谈天》创建的新词
    附录3.1 《谈天》新创译名中发生更改的部分
    附录3.2 《谈天》新创译名中延续使用的部分
参考文献

(7)Social Bonding in Diplomac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任务描述
    第一节 原文题材与体裁分析
        一、题材分析
        二、体裁分析
    第二节 翻译目的与意义
        一、翻译目的
        二、翻译意义
第二章 译前准备
    第一节 文献综述
        一、相关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一)国外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国内翻译研究文献述评
        二、相关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一)国外着作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二)国内着作翻译实践成果述评
    第二节 准备事项
        一、翻译工具准备
        二、平行文本
        三、翻译策略选择
    第三节 实施计划
        一、翻译计划
        二、写作计划
        三、应急预案
第三章 翻译执行情况
    第一节 翻译过程
        一、术语表制定
        二、翻译过程执行概述
        三、翻译过程监控策略
    第二节 译后事项
        一、译文审校
        (一)自我校对
        (二)他者校对
        二、译文评价
        (一)自我评价
        (二)同学互评
        (三)导师评价
第四章 案例分析
    第一节 概念隐喻的翻译策略
        一、等译
        二、换译
        三、创译
    第二节 抽象表述的翻译策略
        一、转译为动词
        二、转译为形象性词语
        三、增译范畴词
        四、增译具体词语
    第三节 词汇衔接的翻译策略
        一、转译为名词
        二、转译为同义词
        三、转译为下义词
        四、增译省略词语
第五章 实践总结以及结论
    第一节 翻译实践总结
    第二节 反思与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原文及译文
    附录2 平行文本
    附录3 术语表
致谢

(8)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和预期突破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领导人着作英译和出版过程
        2.1.1 《毛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2.1.2 《邓选》英译和出版过程
        2.1.3 《习谈》英译和出版过程
    2.2 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
        2.2.1 《毛选》英译研究
        2.2.2 《邓选》英译研究
        2.2.3 《习谈》英译研究
    2.3 话语视角下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对比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
    3.1 批评话语分析
    3.2 翻译规范
        3.2.1 翻译规范研究的源起
        3.2.2 翻译规范的分类和涵盖范围
    3.3 翻译规范研究与批评话语分析的契合之处
        3.3.1 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
        3.3.2 从语言到社会的研究视野
        3.3.3 权力关系
        3.3.4 意识形态
        3.3.5 历史性
        3.3.6 中介性
        3.3.7 阐释性
        3.3.8 小结:“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的理据
    3.4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3.4.1 费尔克劳的批评话语分析框架
        3.4.2 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3.4.3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话语分析框架
第四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操作规范
    4.1 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4.1.1 标题语义信息的翻译方法
        4.1.2 标题语法形式的处理策略
        4.1.3 总结:标题英译的操作规范
    4.2 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4.2.1 比喻简述
        4.2.2 本研究中比喻的界定标准和翻译方法
        4.2.3 比喻翻译方法统计和分析
        4.2.4 总结:比喻英译的操作规范
    4.3 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4.3.1 共同词译法分类
        4.3.2 分析
        4.3.3 总结:词语英译的操作规范
    4.4 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4.4.1 《毛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4.4.2 《邓选》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4.4.3 《习谈》注释英译方法统计与分类
        4.4.4 三部着作注释英译方法对比与分析
        4.4.5 总结:注释英译的操作规范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社会规范
    5.1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机构规范
        5.1.1 外文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5.1.2 中共中央编译局及其翻译理念的渊源和变迁
        5.1.3 外文局和中共中央编译局机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5.2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外交规范
        5.2.1 毛泽东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毛选》英译的影响
        5.2.2 邓小平时期外交政策及其对《邓选》英译的影响
        5.2.3 习近平新时代外交政策及其对《习谈》英译的影响
    5.3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伦理规范
        5.3.1 作为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爱国伦理
        5.3.2 领导人着作翻译伦理的分析思路
        5.3.3 三部译作的翻译伦理分析
    5.4 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意识形态规范
        5.4.1 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5.4.2 权力关系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5.4.3 翻译意识形态及其对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翻译规范秩序的话语分析
    6.1 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及其变迁
        6.1.1 《毛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6.1.2 《邓选》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6.1.3 《习谈》英译时代翻译规范的层次结构
    6.2 翻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6.2.1 三部着作标题英译的“正确”观念及其变迁
        6.2.2 “正确”观念及其变迁的社会动因分析
    6.3 翻译规范的约束力
        6.3.1 翻译规范约束力的非绝对性
        6.3.2 原语规范的减弱之势与相对于目的语规范的强势地位
        6.3.3 具有最强约束力的国家利益伦理
    6.4 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的两个“变”和两个“不变”
第七章 结论
    7.1 总结
    7.2 结论
    7.3 创新
    7.4 启示
    7.5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9)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第一节 文化接触、文化概念的趋同性和文化传播的媒介
        一、17-18世纪东西方的文化接触
        二、东西方文化的趋同性
        三、东西方文化传播的媒介
    第二节 东西方互相认识和探索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与西方的《圣经》
        一、西学东渐的主要媒介:西方的《圣经》
        二、中学西传的主要媒介:东方的经典
    第三节 耶稣会士的《尚书》翻译
        一、最早的拉丁文译本
        二、三种法文译本
        三、德文、俄文及英文译本
    第四节 17-18世纪的西方《尚书》英译
        一、《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四、《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7-18世纪的《尚书》翻译与西方汉学的孕育
        一、加深了西方对东方文化的认知
        二、奠定了中国典籍英译的基础
        三、促进了西方汉学的形成
    小结
第二章 西方汉学的建立:新教传教士的《尚书》英译
    第一节 东方文化的认识价值实践
        一、西方汉学的建立
        二、英国汉学的专业化
    第二节 麦都思的《尚书》英译
        一、麦都思《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麦都思《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麦都思《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理雅各的《尚书》英译
        一、理雅各《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理雅各《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理雅各《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19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形态的成因
        三、麦都思、理雅各《尚书》英译的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19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建立
        一、麦都思首开《尚书》英文全译之先河
        二、理雅各《尚书》等英译为英国汉学奠定了基础
    小结
第三章 汉学的现代化:西方《尚书》译解体系的解析和建构
    第一节 东方文化衰落的诸多因素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中心主义与日本脱亚入欧
        二、中国国内传统经学研究式微
    第二节 欧德的《尚书》英译
        一、欧德《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欧德《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欧德《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三节 高本汉的《尚书》英译
        一、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历史语境
        二、高本汉《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高本汉《尚书》英译的主要方法与策略
    第四节 20世纪西方《尚书》英译的特点与成因
        一、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二、欧德、高本汉《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五节 20世纪的《尚书》英译与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一、参与促进了西方汉学的现代化
        二、为汉学现代化发展积累了重要的经验和资料
    小结
第四章 当代汉学的复兴:《尚书》英译与东方文化价值的再认识和再实践
    第一节 西方呼唤东方文化价值的回归与《尚书》英译
        一、西方早期对中国文化的仰慕与借鉴
        二、西方对东方文化的再认识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彭马田的《尚书》英译
        一、彭马田的文化背景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目的与思想理念
        三、彭马田《尚书》英译的方法与策略
        四、彭马田《尚书》英译的诠释特点
        五、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形态成因与译者行为特点
    第三节 当代西方《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汉学研究的大趋势
        一、当代汉学研究及其发展大趋势
        二、彭马田《尚书》英译的学术价值与当代汉学的发展
    小结
第五章 西方《尚书》英译研究的思考: 历史与学理、研究方法与文化价值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学术研究的学理逻辑
        一、西方社会发展之需与《尚书》英译
        二、社会学术思潮与《尚书》英译
    第二节 研究方法的变化与研究对象文化价值的变化
        一、17-18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二、19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三、20世纪《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四、当代《尚书》的文化价值与研究方法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多语言文本嵌入模型的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贡献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相关理论和方法研究
    2.1 文本嵌入
        2.1.1 语言模型
        2.1.2 文本表示
        2.1.3 多语言的文本表示
    2.2 文本嵌入的评估方法
        2.2.1 内在评价
        2.2.2 外在评价
    2.3 平行语料
        2.3.1 平行语料分类
        2.3.2 多语言平行语料库
        2.3.3 Coppa平行语料库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系统结构与基础工作
    3.1 系统结构和流程
    3.2 基础工作
        3.2.1 Coppa语料预处理
        3.2.2 词语翻译API
        3.2.3 其他工具和资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语言文本嵌入模型
    4.1 单语言文本嵌入模型选择
        4.1.1 CBOW
        4.1.2 Skip-gram
        4.1.3 GloVe
        4.1.4 最终选择
    4.2 基于伪单语料的多语言文本嵌入模型
        4.2.1 混合语料的训练
        4.2.2 模型的训练
    4.3 基于双语平行语料的多语言Skip-gram文本嵌入模型
        4.3.1 多语言Skip-gram
        4.3.2 单语言OOV词汇的兼容
        4.3.3 多语言模型空间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
    5.1 文本嵌入模型的训练和评估方法
        5.1.1 英语文本嵌入模型的训练
        5.1.2 基于伪单语料的多语言文本嵌入模型的训练
        5.1.3 基于并行语料的多语言Skip-gram文本嵌入模型的训练
        5.1.4 文本嵌入模型的评估方法
        5.1.5 长文本分类模型
        5.1.6 跨语言专利文本检索
    5.2 实验与分析
        5.2.1 实验数据
        5.2.2 文本嵌入模型的内在评估
        5.2.3 专利长文本分类评估
        5.2.4 跨语言专利文本检索评估
    5.3 文本嵌入模型的实际应用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讨论与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英文词语翻译与语义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弱化语法规则下英文机器翻译准确度对比测试[J]. 李宁. 信息技术, 2021(11)
  • [2]清末民初《申报》词汇研究[D]. 冯卓. 吉林大学, 2021(01)
  • [3]基于BERT的句子简化方法研究与实现[D]. 钱镇宇. 扬州大学, 2021
  • [4]《基础中文:听与说》生词释义研究[D]. 郁玮.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5]母语为英语者习得汉语“可能”类能愿动词的偏误分析 ——以“能”“会”和“可以”为例[D]. 师莹莹.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6]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D]. 刘晗.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7]Social Bonding in Diplomacy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苏翔. 黑龙江大学, 2021(12)
  • [8]中国领导人着作翻译规范及其嬗变的话语分析[D]. 陈勇. 天津外国语大学, 2020(12)
  • [9]汉学史视野中的西方《尚书》英译研究[D]. 沈思芹. 扬州大学, 2020(01)
  • [10]多语言文本嵌入模型的研究及应用[D]. 任泽.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英语单词翻译与语义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