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农村企业再次跨越

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农村企业再次跨越

一、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促进乡企再次飞跃(论文文献综述)

刘欢[1](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马凤春[2](2020)在《云南省大理州龙街镇生态宜居农村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要激发农村发展活力,逐渐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实现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让广大农民群众平等投身现代化建设、共享现代化硕果。十九大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始终坚持优先发展农业农村,按照“二十字方针”的总要求,构建、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质的发展。云南省提出了《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从而加快生态宜居农村的建设步伐。通过十多年的发展,村容整洁升华为生态宜居,这不但是对农村飞跃式发展的延伸与传承,更是符合时代背景、顺势时代发展潮流而作出的更高标准要求。建设生态宜居农村的主要目的是按照生态优先的原则,持续加大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资金投入和项目支持,注重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将农村文化与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将自然风貌、民俗文化和生态宜居因素有机结合,加快农村各种生活和景观元素的整治,切实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本文采取比较分析、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和访谈等研究方法,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深入探讨云南省大理州龙街镇生态宜居农村建设,总结农村建设规划探索中的变化历程,认真分析影响云南省大理州龙街镇生态宜居农村建设的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论文紧密结合龙街镇总体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龙街镇生态宜居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内外生态宜居农村建设的经验做法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一是找准生态宜居的定位提升群众环保意识;二是完善规划设计和推广示范村经验;三是强化法治和健全制度保障;四是整合资金并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推动绿色生产方式;五是提升基层干部的专业能力和群众的参与度。主要是为发展落后的贫困乡镇建设生态宜居农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陈水映[3](2020)在《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旅游特色小城镇的创建拓展了旅游产业发展的新空间,学界对旅游特色小城镇的学术跟进也正在朝着多元面向展开。产城融合是指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强调“产”“城”“人”“文”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发展理念。新时期,旅游特色小城镇的产城融合发展对于调整旅游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传承地方传统文化,完善中国城镇空间形态和布局都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深化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然而,截至目前,针对旅游特色小城镇自身特性来讨论产城融合发展议题的相关研究仍较为匮乏。论文以此为背景提出期待解决的主要研究问题: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有哪些?何种机制推动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对周边乡村地区产生哪些深层次影响?探讨这些议题,对当下旅游特色小城镇健康发展又有怎样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启发?基于以上追问,文章扎根于中国乡土社会,以河南省神垕镇为例,采用纵向案例研究法、扎根理论研究法、定量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援引演化经济地理学、极化-涓滴效应理论、城乡一体化理论等理论体系,沿着“产城融合—影响因素—发展机制—空间效应—发展启示”的逻辑主线,对研究问题进行了深度剖析和理论抽象。文章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文章提炼出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影响因素并构建了理论模型。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由产业发展能力、旅游吸引力、城镇建设、地方精神、政府作为和外部情境等6个主范畴、19个次范畴和69个下属概念构成,其中部分影响因素与前人研究新城区、开发区、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议题获取的成果相呼应;同时,文章在对大量调研数据分析基础上,也针对旅游特色小城镇本身特质提炼出部分新的概念和范畴,如城镇建设对应的“景镇一体化”、旅游吸引力对应的“文化积淀”等。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发展能力、旅游吸引力、城镇建设、地方精神4个因素对产城融合发展的影响较为显着,其中产业发展能力发挥主导作用,城镇建设起着辅助作用,地方精神是产城融合发展的内生力量,而旅游吸引力通过统合协调推动着城镇传统产业的旅游化升级和城镇整体风貌的景观化重构。(2)文章以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剖析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是一个主要围绕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的演化过程。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具有历史关联性,包括产业主导机制和城镇辅助机制。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主导机制是传统产业演化与旅游化升级,传统产业以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和技术持续创新为基础,具有高度路径依赖演化特点,奠定了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并在新时期进行旅游化升级,逐渐形成了传统产业和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的发展态势。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辅助机制是城镇协同演化与旅游功能重构。在产业演化进程中,城镇功能随产业发展而进行协同演进和适应性调整,经历了迂回曲折、不断调适和跃迁的演化路径。文章建构了在历史演化视角下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分析框架。(3)论文以极化-涓滴效应理论为理论分析基础,从“镇村联动”这一空间整体视角出发,在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在产业辐射效应、文化联动效应和城镇延伸效应三个方面的测量指标体系,并运用健康距离模型对案例地所辖的14个行政村进行了定量测度。测量结果显示: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对周边乡村地区经济增长、文化复兴、现代乡土社会培育等均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溢出效应,这与新时代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战略进程相一致,体现了小城镇产城融合的时代价值。同时,空间效应亦受乡村地理距离、资源禀赋、历史基础等因素影响。与已有研究相比,文章的创新贡献如下:(1)拓展了产城融合理论涉及面。已有研究大多是结合大城市新城区、开发区和产业园区等城市空间的产城融合发展议题进行探讨,文章以旅游特色小城镇为空间单元,将产城融合与旅游特色小城镇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旅游产业发展、城镇功能重构以及镇村联动等方面联系起来。并从历史演化视角,进一步构建了产业发展和城镇功能协同演化的机制,探讨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为什么”和“如何”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文章这一研究成果为旅游特色小城镇高质量发展拓展了新的理论解释空间。(2)发展了对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和理论认知。文章研究得出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是一个动态演化、长期历史积累的过程,这一演化过程不但依赖产业和城镇的协同演化,而且还依赖地方精神、政府作为、外部情境等因素的共同作用。这一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部分创建者因过度迎合市场,追逐短期效益,导致旅游特色小城镇面临千镇一面、后续乏力的严峻问题。文章这一认知,对于进一步完善旅游特色小城镇创建的理论体系和指导实践都有意义。(3)构建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的空间效应理论框架,深化和发展了“镇村联动”发展理念。文章基于极化-涓滴效应为理论视角,构建了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的空间效应评测指标体系,并测度了产业辐射效应、文化联动效应和城镇延伸效应的表现。文章通过观照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议题,加深了对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外部性理论的探索和认知,实现了旅游学术研究与实践需要的有效衔接。

邢伟[4](2020)在《“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集体资产股权流转过程中权利边界模糊、交叉,影响部分权能实现;所有权缺位、虚化、弱化,行使主体不明确,造成集体资产流失;部分权能流转范围受限,流转市场不完整,有偿退出难,抵押担保难;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财产性权能流动性低,财产性权益难以充分实现,与改革目标相违背;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范围不明,行权主体缺位,管理机制不畅,导致合作制性质不明,股份制作用发挥不畅;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缺失,公益性功能发挥不充分,存在管理空白。以上这些问题在不同地区不同程度普遍存在,严重制约着改革进程,阻碍着产权各要素权能的充分实现,影响着农村发展效果和治理效能。本文共分八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重点阐释本文选题背景与意义、理论综述、研究框架与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以农村集体所有制为基础,论述农村所有权、承包权(资格权)、经营权(使用权)、经营性资源资产产权、公益性资源资产产权等相关概念,结合建国后各个时期农村产权制度过程进行深入剖析。第三部分“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依托河北省部分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现状,结合全国各地改革情况,深入剖析产权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现实困境与问题。第四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探索建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分别负责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公益性资源资产和经营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人权能。第五部分“‘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构建与新时代乡村治理模式相适应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第六部分“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用法经济学方法对“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进行全面剖析。第七部分“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以期实现细化各项权能、明晰产权归属、严格产权保护、顺畅产权流转目标。第八部分“结论”,回答了在导论部分提出的、本文致力于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注重以土地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所有资源资产进行了系统梳理,根据不同资源资产的形态、功能、使用方式以及产权构成、行权模式,将其划分为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和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四种类型。在坚持农村集体制度不变、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底线不变、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固定不变基础上,剥离土地承包权、宅基地资格权、经营性资源资产股东权、公益性资源资产管理权中所包含的身份性权能,在分权基础上将包含身份属性的权能(成员权)统一归位于所有权,形成所有权权利组织体,即“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根据不同资源资产性质及其权能构成,分别搭建由不同成员组成的“农村承包权人集体”“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和“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分别行使农村承包地、宅基地、经营性资源资产和公益性资源资产的所有权权能和身份权权能。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在农村集体所有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转换过程中,严把“目标层+准则层+决策层”三大环节,统筹宏观设计与微观运行,找寻出一条可以最大限度明晰产权界限、充分发挥产权权能、实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运行体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乡村治理效能。

阿鲁斯[5](2020)在《“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调查研究》文中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总的来说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字方针,并将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性新举措。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实体,能够在乡村振兴中成为保障农民主体地位和保护农民发展权益的理想载体,能够更好的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力,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现代化。本文将内蒙古扎鲁特旗“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为研究对象,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将其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典型案例进行研究。通过查阅与分析与研究主题、研究区域相关的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访谈、统计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人口与经济生活三个方面介绍合作社所在地扎鲁特旗东萨拉嘎查的概况。其次,描述合作社发展背景、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发展现状。最后,从合作社组织形式、组织机构、社员入股形式、社员分红形式以及产业链运行状况等方面阐释其具体运行现状。“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在实践乡村振兴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具体而言,对于促进农牧民生活富裕、畜牧业产业链融合、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社会治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上述研究内容,找到合作社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得出如下结论:1.产品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有待延长;2.品牌化建设进程缓慢;3.缺乏开拓互联网销售渠道;4.专业人才匮乏,社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从而进一步对促进合作社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建议:1.深化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2.加强品牌化建设进程,提高市场竞争力;3.积极开拓互联网销售渠道;4.加强人才培育,提高人员综合素质等结论。

韩俊杰[6](2020)在《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以产业兴旺助力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地。新疆的特色灌溉农业、绿洲农业,成为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础,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对带动就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全面小康、助力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囿于多种原因的限制,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始终处于加工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低的状态。因此,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深加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成为“十三五”期间新疆自治区政府的重点扶持和优先发展对象。基于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理论分析与实际考察、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方法,本文围绕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路径展开研究。首先,明确本文研究对象为新疆12个农产品加工业细分行业后,分析了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础。从生产增值能力、加工转化能力和盈利能力分析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在力量,从原料供给规模、市场需求规模和政策支持力度三方面分析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外部条件;其次,研究了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状况。在描述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组织模式、地理分布和产业规模的发展基础上,从科技创新、低能耗生产、品牌建设三方面整体上剖析新疆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现状,并运用H-O模型从要素禀赋变化的角度实证检验了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各细分行业的转型升级阶段;之后,对不同阶段农产品加工业选取典型行业,构建SBM超效率静态模型和ML指数动态模型测评各阶段的转型升级效率;再次,分析不同阶段下制约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因素;最后针对不同阶段的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设计路径,并提出相应保障措施,以实现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的价值链攀升。通过以上考察和分析,研究结论如下:(1)新疆农产品加工业遵循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的转型升级路径: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大部分行业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过渡阶段,农副产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等几个行业步入资本密集型阶段。(2)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不同转型升级阶段的重要行业进行效率测度,发现农产品加工业在各转型升级阶段目前主要存在规模小、技术投入不足、设备更新速度缓慢、生产要素利用能力较弱等问题。具体而言:静态效率结果表明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效率总体较低,且行业资源利用能力与行业所处转型升级阶段并无正相关关系。所有行业中,食品制造业的静态效率值最低,纺织业、造纸及纸制品制造业的技术研发投入低,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含ML指数的动态效率测度结果表明,2010年是农产品加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ML指数)的分异节点:新疆农产品加工业ML指数整体上在2010年之后的波动幅度较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变化交替成为ML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处于劳动密集型阶段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过渡阶段的行业中,纺织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最低。处于资本密集型阶段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波动明显。(3)通过分析制约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的外部因素,发现金融支持、集聚程度、财税支持政策是影响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

汪瑞霞[7](2020)在《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背景下江南村镇景观出现趋同化、表象化和空心化等异化现象,催生了一种普遍意义上的集体“乡愁”。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设计学科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的研究对象聚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以期通过基于文化记忆的景观情境重构,将全民普遍存在的乡愁情感凝聚成促进当代村镇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内驱力,来处理好村镇保护与乡建发展之间的平衡关系,意义深远。本文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综合运用了设计学、景观设计学、建筑类型学、符号学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从社会维度、时间维度、媒介维度、功能维度这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系统性研究框架。首先,社会维度,阐释了乡愁发生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强调当代江南村镇空间文化记忆建构的社会意义与“融合共生”的价值取向,分析了文化记忆与景观设计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提出了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的系统框架。其次,时空维度,深层研究水岸共生的自然环境、集社合一的经济社会和诗性融通的文化观念等多元要素对传统江南村镇景观形态生成的影响,从空间形态的视觉思维转向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的特殊语境和地域性规律。再次,媒介维度,研究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之间的设计转化方式,选择、分解和提取江南村镇文化记忆符号要素,组建一个具有地域感知的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系统,凝练具有江南文脉精神内核的延续性和凝聚性结构。最后,功能维度,阐述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融合共生”的内在逻辑,以文化记忆为导向,针对生态型景观、生产型景观和生活型景观三大类型空间,提出指定类比式、象征隐喻式、语境约定式等多元融合的情境重构互通方式,完成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体系的建构。江南村镇空间的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融合共生”,这既是记忆建构的价值目标,又是一套具有生成性和未来指向性的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对当前江南乃至全国的村镇建设具有一定的学理支撑和实践参照价值。

阳斌[8](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党、国家和社会的共识,乡村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微观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涵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保持共性。乡村治理在治理价值上强调多元、合作、参与、法治、规范等多维追求,在治理目标上追求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意味着对传统的、行政主导的一元式权威治理模式进行变革,主张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建立一个多元主体协商、合作、互补的治理体系,这一体系不仅包含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政府等核心公共权威组织,也包含事实上参与乡村治理过程的内生或外来的村民自治组织、社会组织、市场组织、民间权威及广大人民群众等主体与力量,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形成更具包容性的乡村建设合力。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则主要强调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按照法治、透明、回应、责任、有效、廉洁、公正等价值追求进行改造与重塑,建立更为宽松的乡村治理外部环境,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乡村治理的民主性建设任务,以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完成。本文采用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乡村治理纳入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视野中考察。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开始肩负现代国家建构的历史重任,“民族国家”与“民主国家”双重建设目标成为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对此,中国共产党围绕“耕者有其田”进行了漫长的革命探索,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政社合一”的国家整合治理模式逐渐形成,农村以整体的力量支持国家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但“人民公社”的管控模式使农村发展逐渐失去生机与活力。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开始对建国后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深刻的反思,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拉开了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序幕,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并以农村为突破点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共产党于1982至1986连续5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涉及农村农业发展,在农村经济领域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使长久束缚于土地的各种乡村资源逐渐激活,农村社会释放出巨大的经济潜力;在农村政治领域进行“乡政村治”治理探索,将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紧密结合,不断促进基层民主与基层治理向前发展,使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并形成了一系列乡村治理思想。进入新世纪之后,特别是自2004年以来,党中央更是连续16年以“一号文件”的形式强调,必须把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有效解决作为新时期全党的工作重点,可见,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将乡村治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40余年的改革开放促使农村各方面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治理成效的背后也面临诸多治理困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模式,使我国农村不可逆转的走向了现代化道路,农村生产要素市场化流动速度加快,农民参与分享城市收益的路径越来越广阔,农村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外主体参与到乡村治理过程之中,使得乡村治理的主体、客体及环境等方面开始发生变化,农村原有的利益格局开始处于变化与流动之中,全国绝大多数村庄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衰败,农村基层治理出现诸多治理困境。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乡村治理主体乏力,难以产生乡村治理合力;乡村治理资源消减,难以有效提供乡村治理的基础平台;基层公共权威组织治理手段策略化选择,难以回应乡村公共需求;乡村治理绩效徘徊不前,老百姓获得感不强;乡村利益格局持续分化,农村非均衡发展严重等。乡村治理困境的产生与“大国家、小社会”的社会形态紧密相关。从国家建构的现实运作逻辑看,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公共权威是推动乡村治理向前发展的动力引擎,但乡村社会内生活力的激发方式与程度明显不够,乡村社会的自治空间相对比较狭窄,而且,基层公共权威组织在乡村治理过程中面临人、财、物缺失的现实难题,严重影响其治理水平,在诸多自上而下的考评体制中,基层公共组织的理性选择方式则是“策略化选择”与“非正式运转”,这势必导致基层治理过程中民主化程度偏低,进而影响基层公共组织的治理能力提升。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群体分化已经产生,精英群体与普众群体在乡村治理中的行为表现及价值追求开始差异化呈现,乡村精英寻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普通大众对土地更加眷恋。务工群体与务农群体参与乡村治理的态度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务工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社会事务的默然冷对,留守务农群体整体表现为对乡村公共事务的坚守。同时,中国农村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也严重影响乡村治理的整体推进,城郊农村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惯性的碰撞中滋生出诸多新问题需要智慧回应,远郊农村的特色农业发展需要走“一村一品”之路。因此,乡村转型进一步加剧了乡村治理的内生复杂性,探寻新时代乡村治理困境产生的缘由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对其加以综合认识。新时代乡村治理需要以马恩经典理论为指导,加快乡村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既要从马恩经典理论中汲取营养,又要解决探索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这既是一个理论依其自身规定性的逻辑展开过程,又是一个理论付诸于实践的社会运动过程。马克思主义运用唯物史观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其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对于全面分析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转型的科学道路,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等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本文在考察马恩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等思想,列宁斯大林关于农业基础地位、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等思想的基础之上,积极建构未来乡村治理的复合框架结构,力促乡村治理现代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我国正处于“民主国家”建构进程中,民主化建设已成为构建现代国家的必经环节。因此,乡村治理现代化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基层公共权威主体的规范性建设,通过厘清基层公共组织的角色与定位,实现权责对应,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通过重新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破除基层治理传统行政模式的单维弊端,不断健全乡村治理体系。积极构建“政党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市场参与、社会协同”多元主体协商共治的乡村治理联动机制,形成乡村治理合力,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实现不同治理要素的良性互动,发挥多维主体在乡村治理中的综合效用,在开放与协商中实现治理过程的民主性建设目标。

郭庭庭[9](2019)在《中国特色小镇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乡村振兴是关键性的问题。乡村振兴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特色小镇地建设及发展与乡村振兴总要求高度契合,为此,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对特色小镇问题的关注愈加紧密。特色小镇是以创新思维培育形成的镇村联动发展的区域综合体,也是集聚特色和新型产业的创新创业平台,特色小镇地建设及发展突破了行政区划的限制和产业园区的束缚,在乡村经济、文化、生态、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不断向前推进,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不足也日益显露出来,其中特色小镇规划与实践脱节、接续投入与创新发展不足,以及相关政策机制不健全、不完善等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特色小镇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特色小镇的内涵、特征、类型、功能、发展现状等展开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以期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探索出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思路,从而为特色小镇的实践提供有益参考。特色小镇问题研究的基本逻辑在于:引言部分主要包括中国特色小镇问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特色小镇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的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的主要观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学者关于产业融合的论述。第二部分论述了特色小镇的基本内涵。特色小镇是镇村联动发展的区域综合体;是聚焦特色和新型产业的创新创业平台;是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第三部分对特色小镇的主要特征、主要类型和主要功能进行阐释。特色小镇的主要特征是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并依据不同特色划分小镇的主要类型,在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方面发挥主要功能。第四部分从三个方面阐述并分析了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包括特色小镇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和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也对建设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致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五部分提出了促进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思路:即坚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正确方向;发挥特色小镇参与主体的作用;完善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和机制,等等。

蔡春林[10](2019)在《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是中国开放型经济和对外贸易制度创新与改革的前沿地,在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中发挥贸易增长极制度变迁的极化集聚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是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和开放型经济突破,带动经济转型升级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国际环境新变迁和国内环境新常态下,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在深入探索贸易增长极离岸功能与在岸自由贸易试验区实践上相辅相成,并通过区港一体化路径的制度变迁破除行政边界的屏蔽效应,促进中国全面开放空间格局的形成。本文在厘清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基本概念及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园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易混淆概念基础上,通过综述国内外相关文献,确立增长极与点轴理论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空间效应研究的最基础理论,并进一步延伸出克鲁格曼“区域—城市—国际贸易”三位一体理论、诺斯制度变迁理论、边界效应理论及港口与腹地关系理论等共同构成研究的理论框架。基于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理论分析结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对我国地区经济增长具有集聚和溢出的作用,并表现为创新和示范效应,规模效应,开放型经济空间结构优化效应,集聚经济效应等,文章进一步定性分析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空间布局优化与集聚扩散作用,以佐证开放型市场经济中培育和发展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重要性,并提供一定的事实解释。在理论分析和事实解释基础上,文章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内容包括空间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绩效评价等。最后,文章对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的核心观点有:第一,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空间布局优化具有时代同步性和空间递进性;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集聚扩散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产业承接与产业升级、扩大对外开放和贸易增长极等方面;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优化布局中伴随着功能体系的演变与现代整合。第二,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促进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集聚水平,在空间时序上分别呈现为“倒U”型和“倒L”型;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产业集聚表现为非线性关系,在空间尺度上展现为从“面”到“点”的不均衡空间格局特征。第三,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通过增长极与点轴开发功能强化地区城市间的经济联动性,带动了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所在城市及周边地区的“点”-“线”-“面”发展,具有显着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非对称性,非沿海地区和非港口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要弱于沿海城市和港口城市,非省级行政边界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与省级行政边界城市相当。第四,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培育提升了经济增长绩效水平,对港口型地区的提升效果高于腹地型地区;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扩大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自2013年开始改善效果明显,且呈现出“东高西低”和“南高北低”的空间非均衡协调效应。

二、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促进乡企再次飞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促进乡企再次飞跃(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3.3.1 以农为本思想
        3.3.2 道德教化思想
        3.3.3 “和合”思想
        3.3.4 乡村运动思想
        3.3.5 乡村改造思想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后记

(2)云南省大理州龙街镇生态宜居农村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论文创新点
        (二)论文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概述
    第一节 核心概念
        一、农村
        二、美丽乡村
        三、生态宜居农村
    第二节 指导思想及理论基础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新公共服务理论
    第三节 生态宜居农村建设进程及特征
        一、生态宜居农村建设进程
        二、生态宜居农村的四个特征
第二章 大理州龙街镇生态宜居农村建设概况
    第一节 大理州龙街镇基本概况
    第二节 大理州龙街镇生态宜居农村建设现状
        一、改善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二、推行生态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三、加大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
        四、改善民生经济,稳定居民收入
        五、注重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乡风文明
第三章 大理州龙街镇生态宜居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第一节 大理州龙街镇生态宜居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生态宜居建设的认识不足
        二、生态宜居农村建设规划不完善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四、生态宜居农村建设专业人员不足
        五、民众参与度不高
    第二节 大理州龙街镇生态宜居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民众生态宜居意识和环保意识淡薄
        二、生态宜居农村建设缺乏整体科学的规划
        三、项目及资金的争取和整合难度大
        四、基层政府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难度较大
        五、多数地区民众整体素质不高
第四章 国内外生态宜居农村建设的经验
    第一节 国外生态宜居农村建设的经验
        一、韩国的“新村运动”经验
        二、日本北九州市官、产、学、民齐参与的经验
        三、德国巴伐利亚州土地整治的经验
    第二节 国内其他省市生态宜居农村建设的经验
        一、浙江示范引领先行,整体提升转型升级全面推进
        二、四川分类指导,培养人才并保护村庄传统风貌
第五章 完善大理州龙街镇生态宜居农村建设的对策
    第一节 找准生态宜居的定位提升群众环保意识
        一、树立建设生态宜居农村的理念
        二、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第二节 完善规划设计和推广示范村经验
        一、完善生态宜居农村建设的规划
        二、试点先行并推广示范村的经验
    第三节 强化法治和健全制度保障
        一、强化生态法治,树立正气
        二、明确责任、加大监管力度
    第四节 整合资金并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推动绿色生产方式
        一、整合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
        二、控制污染源,完善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
        三、保护生态环境和水源,扩大绿化面积及退耕还林
        四、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合理循环利用资源
    第五节 提升基层干部的专业能力和群众的参与度
        一、引进培养专业人士,提高本土人的专业能力
        二、加大宣传动员,提升民众参与度
        三、加强教育引导,深化村民自治能力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机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小城镇发展已进入关键阶段
        1.1.2 实践经验:特色化发展有助于提升传统小城镇建设质量
        1.1.3 现实需求:产城融合是特色小城镇发挥长效机制的关键
        1.1.4 理论诉求: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需要进一步学术探讨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特色小(城)镇
        2.1.2 旅游特色小城镇
        2.1.3 产城融合
        2.1.4 空间效应
    2.2 理论基础
        2.2.1 演化经济地理学理论
        2.2.2 极化-涓滴效应理论
        2.2.3 城乡一体化理论
    2.3 国内外文献综述
        2.3.1 特色小城镇功能定位相关研究
        2.3.2 产城融合发展机制相关研究
        2.3.3 产城融合发展效应相关研究
        2.3.4 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建设相关研究
        2.3.5 文献评价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案例地选择
        3.1.1 案例地基本概况
        3.1.2 案例地历史沿革
        3.1.3 案例地典型性
    3.2 数据来源
        3.2.1 深度访谈
        3.2.2 二手资料
        3.2.3 现场观察
        3.2.4 调研问卷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维度与内涵: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影响因素
    4.1 编码原则
        4.1.1 理论敏感性
        4.1.2 持续比较
        4.1.3 注重个人创造性
    4.2 数据收集
    4.3 编码过程与结果
        4.3.1 开放式编码
        4.3.2 主轴编码
        4.3.3 选择性编码
        4.3.4 饱和度检验
    4.4 产城融合影响因素内涵
        4.4.1 产业发展能力
        4.4.2 旅游吸引力
        4.4.3 城镇建设
        4.4.4 地方精神
        4.4.5 政府作为
        4.4.6 外部情境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协同演化: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
    5.1 产业与城镇协同演化的逻辑关联
    5.2 神垕镇空间形态演化历程
        5.2.1 传统农工小镇(唐朝至1949年):自然散漫发展时期
        5.2.2 半工半农小镇(1950年至1978年):功能集聚发展时期
        5.2.3 工业小镇(1979年至1999年):计划式扩展时期
        5.2.4 旅游特色小城镇(2000年至今):产城融合发展时期
    5.3 传统产业演进与旅游化升级:产城融合主导机制
        5.3.1 资源禀赋、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
        5.3.2 文化氛围、社会网络与产业成长的路径依赖
        5.3.3 市场开拓、传统产业旅游化升级与旅游消费集聚地形成
    5.4 城镇协同演化与旅游功能重构:产城融合辅助机制
        5.4.1 顺应自然和生产规律:城镇功能自适应演化
        5.4.2 生产导向、功能匹配与城镇空间的调适
        5.4.3 政府作为、景镇一体化与城镇旅游功能重构
        5.4.4 地方精神传承、文旅融合与城镇旅游能级提升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镇村联动: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空间效应
    6.1 产城融合空间效应内在机理及指标体系构建
        6.1.1 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空间效应内在机理分析
        6.1.2 空间效应指标体系构建的主要原则
        6.1.3 空间效应指标体系的构建
        6.1.4 空间效应测量模型
    6.2 样本基本情况
    6.3 产业辐射效应:激发乡村经济活力
        6.3.1 带动村民就地就业创业
        6.3.2 激活乡村要素资源
        6.3.3 盘活乡村集体经济
    6.4 文化联动效应:涵养乡土文化生态
        6.4.1 旅游开发,促进乡土文化复兴
        6.4.2 以镇带村,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6.5 城镇延伸效应:反哺乡土社会
        6.5.1 要素延伸,增强乡村宜居功能
        6.5.2 统筹规划,促进镇村空间和社会融合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发展启示: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取向
    7.1 产业为基: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与新动能培育
        7.1.1 尊重传统产业的自然演化和生长规律
        7.1.2 旅游要素融入与传统产业升级
        7.1.3 城镇功能完善与传统产业新动能培育
    7.2 民生为本:创建多元平衡的城镇功能体系
        7.2.1 践行多元受益的包容性发展
        7.2.2 实现小城镇发展的空间正义
        7.2.3 构建镇村协同发展的产城融合机制
    7.3 文化为脉:地方传统文化的延续与旅游化生产
        7.3.1 传统文化的在地化延续
        7.3.2 传统文化旅游化再生产与新呈现
        7.3.3 地方传统文化凝聚力的强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理论贡献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神垕镇镇政府提供档案资料统计表
附录二:神垕镇钧瓷文化产业创业人员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三:神垕镇下辖行政村村委会成员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四:神垕镇居民等人员随机访谈记录(部分)
附录五:调研问卷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理论综述
    三、研究框架与内容
    四、研究方法与重点、难点
    五、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第一节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相关理论
        一、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二、法与经济学视角下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构成
        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权能分析
        四、国外土地产权构成及权能分析
    第二节 1949 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概况
        一、第一阶段(1949 年—1956 年):合作化运动时期
        二、第二阶段(1956 年—1978 年):人民公社时期
        三、第三阶段(1978 年—2012 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
        四、第四阶段(2013 年至今):“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期
    第三节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的博弈分析
        一、演化博弈理论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迁
        二、对各个阶段产权变革的演化博弈分析
第二章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以河北省部分地区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为样本
    第一节 河北省个别地区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情况
        一、邢台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二、定州市农村土地产权改革基本现状
    第二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存在的困境与问题
        一、农村集体资产难核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难确定、集体资产股权难设定
        二、农村集体资产股权流转难、抵押担保难和有偿退出难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权能规则不完善
        四、农村宅基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中权属杂糅
        五、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界定不明、权属不清
        六、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范围不明、改革不畅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中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乡村治理机制不完善,影响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程
        二、统分结合经营体制长期失衡,制约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三、法律法规不健全,影响集体产权改革进程
第三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设计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概念界定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内涵与外延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性质与特征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作用
        一、明晰产权结构、释放产权权能
        二、实化农村所有权
        三、推进乡村振兴
        四、优化乡村治理机制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治理路径
        一、提升农村各治理主体间的协调性
        二、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科学性
        三、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保障性
        四、提升农村治理主体及体系的合法性
    第四节 农村产权现行模式向“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转换路径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架构的静态设计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动态运行
第四章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
    第一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四大行权主体
        一、“农村承包权人集体”——承包地所有权
        二、“农村资格权人集体”——宅基地所有权
        三、“农村股东成员集体”——农村集体经营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四、“农村全体农户集体”——农村集体公益性资源资产所有权
    第二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行权模式
    第三节 “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架构
    第四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实施主体的治理问题分析
第五章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第一节 科斯定理及成本—效益分析
    第二节 科斯定理视角下“农村所有权人集体”运行审视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决策事项与程序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的科斯定理审视
    第三节 “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架构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前提
        二、“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成本—效益分析的关键
        三、“农村所有权人集体”模型成本效益SWOT分析
    第四节 经济绩效管理视角下的“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一、绩效管理与“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
        二、“农村集体产权行权模式”绩效管理剖析
第六章 完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思考
    第一节 产权归属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化
        一、构建流程规范、账实清晰、公开公正的清产核资大格局
        二、构建设置科学、动静结合、权能完整的股权管理模式
        三、构建主体明确、范围清晰、分配合理、渠道科学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体系
    第二节 产权流转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市场化
        一、基础——由“确权确地”向“确权确股不确地”转变
        二、关键——由“政府干预”向“市场运作”转变
        三、核心——由“单一形式”向“协调联动”转变
        四、支撑——由“重流转轻保障”向“流转保障并重”转变
        五、突破——由“权能杂糅”向“赋权明责”转变
    第三节 产权保护与农村集体产权的法治化
        一、制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
        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确认的相关规定
        三、成立独立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机构
    第四节 智慧产权与农村集体产权的科技化
        一、区块链技术作为关键支撑
        二、构建“区块链+农村土地确权及流转”模型体系
    第五节 信息披露与农村集体产权的公开化
        一、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原则
        二、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内容、标准与方式
        三、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风险
        四、农村集体产权信息披露结果保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内容
        3.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1.牧民专业合作社
        2.乡村振兴战略
    (二)理论基础
        1.合作经济理论
        2.股份合作制理论
三、“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运行现状
    (一)合作社所在地概况
        1.地理位置
        2.自然环境
        3.人口与经济生活
    (二)合作社基本情况
        1.发展背景
        2.发展现状
        3.发展历程
    (三)合作社运行现状
        1.组织形式
        2.组织机构
        3.社员入股形式
        4.社员分红形式
        5.产业链运行状况
四、“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发展成效
    (一)促进农牧民生活富裕
        1.实现农牧民收入增长
        2.实现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二)促进畜牧业产业链融合
        1.促进畜牧业产业链延伸融合
        2.促进畜牧业产业链扩展融合
    (三)促进乡风文明建设
        1.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2.促进牧民思想观念现代化
    (四)促进乡村治理
        1.促进乡村治理多元化的实现
        2.促进农村牧区和谐稳定发展
五、“玛拉沁艾力”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建议
    (一)“玛拉沁艾力”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产品精深加工不足,产业链条有待延长
        2.品牌化建设进程缓慢
        3.缺乏开拓互联网销售渠道
        4.专业人才匮乏,社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二)对促进“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几点建议
        1.深化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
        2.加速品牌化建设进程,提高市场竞争力
        3.积极开拓互联网销售渠道
        4.加强人才培育,提高人员综合素质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产品加工业
        2.1.2 产业转型升级
        2.1.3 产业转型升级路径
    2.2 产业转型升级理论
        2.2.1 要素禀赋理论
        2.2.2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2.2.3 产业转型的创新驱动理论
        2.2.4 路径依赖理论
第三章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基础条件
    3.1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内部条件
        3.1.1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生产增值能力
        3.1.2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加工转化能力
        3.1.3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盈利能力
    3.2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外部条件
        3.2.1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生产的原料供给规模
        3.2.2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产品的市场需求规模
        3.2.3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创新环境
        3.2.4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支持
第四章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状况
    4.1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
        4.1.1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组织模式
        4.1.2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空间分布格局
        4.1.3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模状况
    4.2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现状
        4.2.1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科技创新现状
        4.2.2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低能耗生产现状
        4.2.3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品牌建设现状
    4.3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阶段分析
        4.3.1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阶段的模型确定
        4.3.2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要素密集度分析
        4.3.3 基于要素密集度的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阶段划分
第五章 不同转型升级阶段的新疆农产品加工业效率评价
    5.1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效率测评的指标构建原则
    5.2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效率的指标构建与样本选择
    5.3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效率评价模型构建
        5.3.1 基于DEA-SBM的静态模型
        5.3.2 基于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的动态模型
    5.4 不同转型升级阶段的新疆农产品加工业效率测度结果及分析
        5.4.1 不同转型升级阶段的新疆农产品加工业静态效率特征
        5.4.2 不同转型升级阶段的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动态效率特征
    5.5 不同转型升级阶段下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存在的问题
第六章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分析
    6.1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实证方法的选择
    6.2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模型设计与变量说明
        6.2.1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模型的设定
        6.2.2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变量说明
    6.3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第七章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路径设计与保障措施
    7.1 不同转型阶段的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升级路径
        7.1.1 劳动密集型阶段的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路径
        7.1.2 处于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过渡阶段的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路径
        7.1.3 资本密集型阶段的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路径
    7.2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路径实现的保障措施
        7.2.1 建立健全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自主创新机制
        7.2.2 大力实施新疆农产品加工品牌创建和市场营销工程
        7.2.3 统筹配套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的政策保障体系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7)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研究目的
    二、选题范围与主要概念阐释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社会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价值导向
    第一节 源于乡愁的文化记忆
        一、乡愁记忆的文化属性
        (一)乡愁记忆与乡愁文化
        (二)乡愁记忆的隐喻价值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内涵与表征
        (一)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丰富内涵
        (二)传统中国乡愁文化的情感表征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发生的多维视角
        (一)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现代性源流
        (二)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全球化语境
        (三)当代江南乡愁文化的地方性因素
    第二节 文化记忆理论与当代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建构
        一、文化记忆理论研究的兴起及视角
        (一)记忆研究的兴起
        (二)文化记忆理论视角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意义
        (一)江南村镇空间作为回忆文化的激活器
        (二)江南村镇空间作为文化记忆的媒介
        三、当代江南村镇文化记忆建构的价值取向
        (一)天人合一: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思想之本
        (二)文化认同:江南村镇文化价值重塑的内在力量
    第三节 文化记忆与景观情境之间融合共生的互动关系
        一、文化记忆与村镇空间的情境映射机制
        (一)文化记忆影响着景观情境的空间属性
        (二)景观情境与文化记忆是一个相互映射的共生系统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目标与评价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目标定位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目标实现路径和评价标准
        三、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系统架构
        (一)社会责任: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的出发点
        (二)融合共生: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策略系统框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时空维度: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多元融合的生成语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空间形态的影响
        一、地形地貌是成就江南村镇水乡格局的核心要素
        (一)多样性的地形地貌决定了江南村镇聚落择址的多态性
        (二)水岸互生是平衡江南动态变迁的内在要因
        二、运河贯通是维系江南村镇聚落兴衰的人工智慧
        (一)江南运河的疏浚沟通为江南村镇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大运河成为维系江南区域与国家命脉的重要枢纽
        三、水乡生态是影响江南农业景观变迁的重要条件
        (一)江南“塘浦圩田”农业景观的形成
        (二)江南水乡生态与审美观念变迁的依存关系
    第二节 社会环境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早期工业化与江南市镇
        (一)世界经济史大背景中的江南早期工业化
        (二)活跃繁荣市镇网络下的江南村镇
        二、传统工匠技术与江南老行当
        (一)传统工匠:江南产业技术理论的学科化
        (二)百业寻踪:江南老行当里蕴含的记忆密码
        三、集社合一的水乡市镇
        (一)宏观视野下城乡交融的江南社会
        (二)微观视角下集社结合的江南茶馆
    第三节 文化观念对江南传统村镇景观形态的影响
        一、江南文化之源的学理性依据
        (一)江南文化的原始发生与溯源
        (三)江南文化的审美诗性与通达精神
        二、影响传统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生成的多元要素
        (一)多元互补思想观念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二)自给自足经济社会背景下的江南村镇环境生态观
        三、信仰习俗交融共生的江南村镇文化生态格局
        (一)江南民间信仰互动制衡的内外力量
        (二)习俗与信仰和谐统一的村落共同体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媒介维度:江南村镇文化记忆与景观语言符号的设计转换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与转换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类型选择
        (一)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选择原则
        (二)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基本特征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转换设计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转换设计的思维过程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符号的系统分类
    第二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物质符号系统
        一、点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基本单位
        (一)传统江南村镇建筑形制及语言溯源
        (二)江南水乡古镇公共区域主要节点景观
        二、线空间: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构成秩序
        (一)村镇结构演化规律
        (二)河街线性空间组合秩序
        三、面空间:传统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平面组织
        (一)传统江南民居院落平面组合类型
        (二)传统江南村镇建筑立面结构要素
        (三)传统江南村镇区域网络系统
    第三节 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语言非物质符号系统
        一、意象系统与指示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从心理认知地图到江南村镇文化景观导览地图
        (二)文化记忆导向下当代乌镇景观语言符号系统的建构
        二、文本系统与象征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衷情江南耕读文化的园林造景
        (二)文字、图像中隐含的景观语言符号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符号在景观中的应用
        三、仪式系统与体验性景观语言符号
        (一)诗意雅致的视觉体验
        (二)悠扬婉转的听觉体验
        (三)水晶晶的触觉与生活体验
        (四)江南美食的嗅觉与味觉体验
        (五)综合的感知与整体的体验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功能维度: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情境重构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的设计策略
        一、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融合共生”系统的关联因素
        (一)记忆客体:“融合共生”的江南村镇景观空间
        (二)记忆主体:“融合共生”的乡建文化共同体
        二、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系统的情境重构策略
        (一)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二)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三)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第二节 关联类比式:生态型景观的情理互通
        一、乡土景观与乡村基质的关联策略
        (一)乡土景观的自然生长
        (二)乡土建筑的跨时空链接
        二、文化景观与文脉原型的类比策略
        (一)文化原型保护
        (二)地域原型抽象
        (三)文脉类型转换
    第三节 语境约定式:产业型景观的情景互融
        一、当代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的结构转型与拓展
        (一)江南村镇产业景观结构的转型
        (二)江南城镇化关联空间的拓展
        二、现代农业景观文科融合的赋能策略
        (一)农业景观人文化
        (二)农业生态智能化
        (三)关联机制系统化
        (四)产业空间整合化
        三、工业遗存景观穿越时空的语境策略
        (一)传统工坊交互式语境
        (二)工业文化创意式语境
        (三)乡土技艺博物馆探究式语境
    第四节 象征隐喻式:生活型景观的情境互生
        一、乡愁时空:江南村镇空间记忆的唤醒策略
        (一)乡:乡愁文化记忆的物质性
        (二)愁:乡愁文化记忆的情感性
        (三)时:乡愁文化记忆的历时性
        (四)空:乡愁文化记忆的共时性
        二、回归日常:当代江南村镇生活型景观情境的互生策略
        (一)从物境到心境:典型江南村镇的“慢生活”模式
        (二)从乡情到乡恋:回归日常生活的“乡村民宿+”模式
        (三)从形式功能到人文精神:作为象征性景观的“乡村节庆”模式
        (四)从原生到腾飞:跨界融合的“校地协同”模式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研究综述
        1.2.1 国内文献研究综述
        1.2.2 国外关于乡村治理的研究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重难点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重点和难点
        1.3.3 研究创新点
        1.3.4 研究方法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治理
        1.4.2 乡村治理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关于乡村治理的理论渊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2.1.1 关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基础地位的思想
        2.1.2 关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
        2.1.3 关于农业规模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2.1.4 关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思想
    2.2 列宁、斯大林关于乡村治理的相关思想
        2.2.1 关于农业基础地位的思想
        2.2.2 关于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思想
        2.2.3 关于通过合作化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思想
        2.2.4 关于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思想
第3章 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的探索发展
    3.1 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改革开放前的乡村建设思想
        3.1.1 以“耕者有其田”为目标的乡村探索思想
        3.1.2 “政社合一”背景下的乡村治理整合思想
    3.2 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思想
        3.2.1 邓小平农村农业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思想
        3.2.2 “三个代表”引领下的农村建设思想
        3.2.3 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新农村建设相关思想
        3.2.4 习近平乡村振兴相关思想
    3.3 中国共产党加强乡村治理取得的成效
        3.3.1 乡村治理领导地位得以巩固
        3.3.2 乡村治理依靠力量得以凝聚
        3.3.3 乡村治理物质基础得以夯实
        3.3.4 乡村治理外部条件得以保障
        3.3.5 乡村治理建设热情得以激发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分析
    4.1 乡村治理主体的乏力共生
        4.1.1 村内外居民参与乡村治理的融合困境
        4.1.2 村干部亲“政务”疏“村务”的身份冲突
        4.1.3 基层政权参与乡村治理的角色错位
    4.2 乡村治理资源的张力运转
        4.2.1 乡村治理财力整体匮乏
        4.2.2 乡村治理项目非专项运行
        4.2.3 乡村土地资源非集约利用
    4.3 乡村治理手段的策略化选择
        4.3.1 乡镇掌控基层民主意图时有突显
        4.3.2 乡村治理文牍主义偶有蔓延
        4.3.3 乡村干部维稳追求单维可控
    4.4 乡村治理绩效的离散趋向
        4.4.1 乡村公共产品自主供给低效
        4.4.2 乡村公共文化原子化呈现
        4.4.3 乡村共同体凝聚力下降
    4.5 乡村利益格局的持续分化
        4.5.1 村民利益分配非均衡发展
        4.5.2 乡村利益主体持续动态博弈
第5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困境之缘由阐释
    5.1 现代国家建构视阈下的乡村治理张力缘由
        5.1.1 现代国家建构背景下的整合与释放
        5.1.2 冲突与博弈:乡村治理的国家建构张力
        5.1.3 缺失与紧张:基层政权的“非正式运转”逻辑
    5.2 社会分化视阈下的乡村治理群体分层影响
        5.2.1 改革开放后乡村治理群体的非充分发展
        5.2.2 精英与能人:乡村治理过程中的理性小农
        5.2.3 普众与老弱:乡村治理过程中的边缘群体
    5.3 社会化小农视阈下的乡村治理态度影响维度
        5.3.1 社会交互进程中的小农货币约束
        5.3.2 进城与务工:乡村公共事务无暇关注
        5.3.3 留守与务农:乡村振兴的中坚守望
    5.4 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治理场域影响维度
        5.4.1 中国城乡融合发展历程
        5.4.2 近郊农村:城市冲击与乡村惯性的张力场域
        5.4.3 远郊农村:传统种植与特色农业的本色使命
第6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体制创新路径
    6.1 新时代乡村治理体系的框架建构
        6.1.1 确立乡村治理的振兴愿景
        6.1.2 探索乡村治理的自治路径
        6.1.3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治保障
        6.1.4 挖掘乡村治理的德治内核
    6.2 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治理的地位强化
        6.2.1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经济建设的引领者
        6.2.2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政治发展的推动者
        6.2.3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和谐社会的护航者
        6.2.4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美丽乡村的建设者
        6.2.5 让基层党组织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促进者
    6.3 基层政府主导乡村治理的职能完善
        6.3.1 基层政府职能的时代型塑
        6.3.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的高效提升
        6.3.3 “乡政”与“村治”指导关系的理顺
    6.4 市场组织参与乡村治理的资源延伸
        6.4.1 农村资源要素的市场蝶变
        6.4.2 市场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的平台搭建
        6.4.3 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6.5 民间社会组织协同乡村治理的活力释放
        6.5.1 民间社会组织与基层权威系统的双维均衡
        6.5.2 民间社会规范与正统制度体系的治理包容
        6.5.3 民间社会组织促进乡村治理的空间延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9)中国特色小镇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特色小镇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农村的主要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城乡关系的主要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学者关于产业融合的论述
二、特色小镇的基本内涵
    (一)镇村联动发展的区域综合体
    (二)聚集特色和新型产业的创新创业平台
    (三)传承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
三、特色小镇的主要特征类型及功能
    (一)特色小镇的主要特征
    (二)特色小镇的主要类型
    (三)特色小镇的主要功能
四、特色小镇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成就
    (二)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特色小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五、促进特色小镇发展的主要思路
    (一)坚持特色小镇发展的正确方向
    (二)发挥特色小镇参与主体的作用
    (三)完善特色小镇发展的政策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国际环境新变迁
        二、国内环境新挑战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释与辨析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
        二、概念辨析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自由贸易园区的积极效应和否定效应研究
        二、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理论及模型研究
        三、关于自由贸易区在促进经济一体化方面的研究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一、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建立问题研究
        二、对海关特殊监管区整合、转型、创新问题研究
        三、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四、关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向自由贸易园区转型研究
        五、关于中国自贸试验区开放度与开放成效研究
    第三节 研究述评
第三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理论分析
    第一节 非均衡增长与增长极理念的运用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增长极理论的运用
        二、点轴开发理论与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布局
        三、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第二节 克鲁格曼“国际贸易—城市—区域”三位一体理论的运用
        一、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产业转移与扩散问题
        二、贸易自由化条件下的区域集聚力问题
        三、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第三节 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运用
        一、强制性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理论
        二、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第四节 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与边界效应理论的运用
        一、中介效应与屏蔽效应理论
        二、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第五节 港口和腹地关系理论的运用
        一、经济地理学视角的港口-腹地经济发展
        二、运输经济学视角的港口-腹地经济发展
        三、城市经济学视角下的港口-腹地经济发展
        四、港口区位论视角下的港口-腹地经济发展
        五、对本文研究的应用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空间布局优化与集聚扩散作用
    第一节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的空间布局优化
        一、时代同步性的空间布局优化
        二、空间递进性的空间布局优化
    第二节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布局中的集聚扩散作用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的设立促进产业承接与产业升级
        二、海关特殊监管区的培育扩大对外开放
        三、海关特殊监管区发挥贸易增长极作用
    第三节 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优化布局中的功能整合
        一、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优化布局的功能演变
        二、海关特殊监管区空间优化布局的功能现代整合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集聚效应研究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空间计量模型构建
        二、空间权重矩阵选择与估计方法解释
    第二节 指标选择和变量描述性统计
        一、指标选择
        二、变量描述性统计与数据来源
    第三节 变量的相关检验
        一、面板单位根检验
        二、共线性检验
        三、空间相关性检验
        四、产业集聚时序检验
    第四节 产业空间集聚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第二产业空间集聚效应
        二、第三产业空间集聚效应
    第五节 空间集聚的非线性效应检验
        一、理论模型的构建
        二、线性检验与剩余非线性检验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第二节 指标选择和数据描述
        一、指标选择
        二、数据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相关性检验
        一、共线性检验
        二、空间相关性检验
    第四节 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
        一、全样本估计结果
        二、分区域检验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空间溢出效应的非对称性检验
        一、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二、非对称性实证结果分析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绩效评价
    第一节 实证研究设计
        一、PSM方法应用分析
        二、PSM分析过程
    第二节 指标选择和数据描述
        一、指标选择
        二、数据来源与变量描述性统计
        三、变量差异性检验
    第三节 PSM绩效评价
        一、全样本绩效评价
        二、港口型地区绩效评价
        三、腹地型地区绩效评价
    第四节 耦合协调检验
        一、模型构建与指标选取
        二、实证结果分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后记

四、发展特色工业园区 促进乡企再次飞跃(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2]云南省大理州龙街镇生态宜居农村建设研究[D]. 马凤春.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3]旅游特色小城镇产城融合发展机制及空间效应研究[D]. 陈水映. 西北大学, 2020
  • [4]“农村所有权人集体”制度研究[D]. 邢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5]“玛拉沁艾力”养牛专业合作社调查研究[D]. 阿鲁斯.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6]新疆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路径研究[D]. 韩俊杰. 石河子大学, 2020(08)
  • [7]空间记忆与情境重构 ——当代江南村镇文化景观设计研究[D]. 汪瑞霞.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6)
  • [8]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治理研究[D]. 阳斌. 西南交通大学, 2019(03)
  • [9]中国特色小镇问题研究[D]. 郭庭庭. 辽宁师范大学, 2019(10)
  • [10]中国海关特殊监管区贸易增长极的空间效应研究[D]. 蔡春林.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发展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农村企业再次跨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