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气候变暖的农业效应

华北平原气候变暖的农业效应

一、华北平原气候变暖的农业效应(论文文献综述)

徐丹华[1](2019)在《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农村被提升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基于大国小农的现实,乡村营建出现了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与乡村社会经济环境格局不断变动的新趋势,亟需相关理论研究的支持。“韧性”科学是复杂系统应对环境变化的重要理论工具。因此,本研究从韧性视角出发,选取应对变化能力较为脆弱、小农问题最为突出的农业型乡村作为研究对象,提出研究问题“基于小农现代转型背景,如何认知、如何营建应对复杂动态风险的韧性乡村”,按照“理论逻辑搭建-关联机制解析-认知框架诠释-营建策略建构”的研究路径,以复杂适应系统为认识论基础,基于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识别影响乡村系统韧性的关键要素与作用机制,建构“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据此提出“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和方法,并以浙江遂昌县古坪村为实证研究载体,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乡村”营建提供借鉴。主要研究内容为:(1)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韧性的关联机制解析。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层面分别选择我国乡村演化的四个时期与当前乡村的三种主要类型,在微观上从空间营建“主体-产业-空间”向度进行解析,在宏观上利用“社会-经济-环境”维度的“韧性乡村”评估方法进行韧性状态判定,建立两者的关联机制,并厘清当下乡村产业分异中农业型乡村韧性发展面临的路径困境。(2)“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诠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认识论基础和韧性理论的分析工具,在乡村演化过程中,识别系统开放性、村民组织化、主体话语权、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等要素对系统韧性的作用机制,归纳出先决条件、决定要素和表观特征等“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3)“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建构。提出融合内部与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小农话语赋权的主体营建策略,旨在深化与延长多元复合产业链的产业营建策略,通过生态基底建构、乡村性保存与社区认同设计等实现综合韧性目标的空间营建策略,以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提升系统综合韧性。并确立“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方法与实施原则。(4)“韧性乡村”营建的实证研究。以农业型乡村浙江古坪村为研究对象,基于“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提出“团结大乡建”共同体、产业情景策划与适应性更新等营建策略,对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营建实践提供前期策划、规划设计和建设运营等过程具有实证与借鉴价值。本研究在理论层面,基于现代转型小农的主体适应性,通过乡村营建要素特征与系统的韧性状态关联,提出了“韧性乡村”的认知框架;在方法层面,从韧性的视角建构乡村人居环境在主体、产业与空间维度的营建策略与方法,对乡村应对各类不确定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与现实意义。

朱金城[2](2013)在《华北平原玉米产量形成对气象条件的响应》文中认为华北平原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而该区域的主要种植制度—一年两熟(冬小麦-夏玉米)的耗水量过大,因而有必要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区域适当缩减高耗水的冬小麦种植面积,而以两年三熟(冬小麦-夏玉米-玉米)种植制度适度替代一年两熟种植制度,种植制度改变后两年总产量下降幅度较大,主要原因是玉米单产低于产量目标未能弥补减少一季作物的产量损失,因此,本研究着重从玉米季增产角度考虑,在两年产量稳定的基础上大幅度降低种植体系的水分消耗。通过3年田间试验,研究了2个玉米品种在各自适宜密度下调整播期对生育进程、群体结构、源库关系、碳氮代谢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通过改善气象条件实现玉米高产稳产,以确立可持续发展的高产种植制度。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玉米总生育期随播期推迟呈缩短趋势,主要缩短时期在播种至8叶展,随着生育期推进,后期各阶段的生长天数差异不大,郑单958与中农大4号的生长天数无明显差距。影响生育进程的最主要因素是平均最高温度(r=0.87),相关极显着;平均气温日较差与生育期天数相关极显着(r=0.70);平均温度与生育期显着相关(r=0.65)。2.播期推迟玉米株高、穗位高随之增加,茎粗变化不大。冠层透光率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加而呈现降低的趋势。随播期推迟吐丝期底层冠层透光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穗位层冠层透光率与底层表现类似。3.播期调整对玉米源性能有一定影响。总体而言,最大LAI在2009年随播期推迟先升高后降低,2010及2012年随播期推迟升高。LAD随播期推迟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从吐丝期至灌浆中期不同层次SPAD值出现穗上层升高而穗下层下降的趋势。群体生长速率(CGR)并未按照播期推迟呈现规律性变化。花前与花后干物重累积量在2009年表现为随播期推迟呈降低趋势,2010年表现为增加趋势,2012年各播期变化不大。播期调整对玉米库性能有一定影响。从穗粒数角度分析,2009>2012>2010年。穗粒数变化在播期间规律变化不一,两品种表现类似。2009年千粒重与2010及2012年相比较高。2009年随播期推迟千粒重呈降低趋势;2010年呈增加趋势;2012年各处理差异不显着。总体而言,随播期推迟粒叶比呈下降趋势。4.随着生育期推进,各器官全氮浓度呈下降趋势,全氮含量表现为叶片及茎鞘呈下降趋势,苞叶+穗轴先升高后降低,籽粒含量呈上升趋势。随生育期推进,总糖浓度表现为叶片先升高后降低,茎鞘呈增加趋势,苞轴呈下降趋势,籽粒呈增加趋势;总糖含量表现为叶片及苞轴先升高后降低,茎鞘及籽粒呈增加趋势。吐丝期随播期推迟各器官C/N呈现降低趋势。成熟期随播期推迟叶片及茎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以B4最大;苞轴呈现增加的趋势;籽粒呈现持续增加趋势。5.产量表现为2009>2012>2010年。影响产量的最主要构成因素是千粒重,其次是穗粒数。12叶展至吐丝期干物质积累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最密切。有效积温、日照时数及全生育期降水量与两品种产量达到显着正相关;水分利用效率总体表现为2009>2010>2012年。两年三熟种植制度在耗水量上与一年两熟种植制度明显降低。

朱敏,袁建辉[3](2013)在《1961—2010年江苏省农业气候资源演变特征》文中研究指明利用1961—2010年江苏省59个气象站观测资料,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测验方法,分析江苏省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以热量、水分和光照为主的农业气候资源总量已发生明显变化,表现在平均气温以0.29℃/10 a的趋势显着升高;≥0℃和≥10℃的年积温分别以101.1℃/10 a和83.4℃/10 a的趋势明显增加;无霜期略有延长;降水量以9.1 mm/10 a的趋势略有增加;年日照时数以-65.4 h/10 a的趋势明显减少。江苏省农业气候资源的突变期大约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农业气候资源的变化将对江苏省农业产生深远影响,制定相应的计划是保证未来生态性农业发展的必然。

韩健[4](2012)在《AquaCrop模型在晋中盆地玉米栽培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干旱缺水是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而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力的模型预测也已逐渐成为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工具,应用作物模型预测作物生产力对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建立了许多研究作物生长的模型和系统,但大多只限于科研阶段,能够大范围推广的模型较少,真正面向用户、简洁实用的模型少之又少,而且大多数模型所需数据较多且较为详细,因此限制了作物模型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FAO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研发了AquaCrop模型,实现了以较少数据模拟作物生长、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分离、生产力预测、优化灌溉制度等多种目标,直观性较强,应用对象范围较广,是一个真正面向用户、简洁实用的模型。国外对该模型的丌发和应用研究较多,但国内对该模型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仅在华北平原有所应用。因此,本文就上述问题以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旱作农业研究中心玉米大田试验为基础,以国际上最新推出的由FAO组织研发的AquaCrop模型为工具,以2008年榆次西长寿村的大田试验为数据来源,对AquaCrop模型进行校正调试,运用本地化的AquaCrop模型参数模拟了玉米冠层生长和土壤含水量的变化趋势,并以2009年和20l0年大田玉米栽培情况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分析与评价,最终确定了AquaCrop模型在晋中盆地玉米栽培中的可应用性。研究成果如下:1、模型调试和校正的结果表明:2008年西长寿村大田试验的冠层生长、0-100cm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模型模拟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与实测值较为一致,平均相对误差范围在0.043-0.097之间;作物生产力模拟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在0~0.138之间,其中生物量、产量的平均误差分别为0.05和0.065。结果表明AquaCrop模型在模拟春玉米冠层生长、土壤含水量及玉米生产力方面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因此将其应用于晋中盆地春玉米栽培研究中的模拟是可行的。2、通过对模型输入参数的敏感度分析,得出物参数中种植密度、达到CCx时间、冠层开始衰老时间以及作物最大有效根深对模拟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显着;土壤参数中田间持水量、径流曲线系数和土壤初始含水量对模拟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显着。3、经过对2008年大田试验的参数校正,确定了适宜本地区的模型参数:最大冠层覆盖度(CCx)取值范围为90%-94%;最大(Z)和最小(Zr)有效根深分别取值为1.80m和0.3m,平均根区下扎速率为2.1cm/d,形状因子为1.3,水分胁迫对根区扩展的影响因子为-4;作物蒸腾系数Kcbx(在没有水分和肥力限制情况下)的取值为1.03;参考收获指数HI0为48%;土壤表面易蒸发水量取值为7mm;土壤水分胁迫对冠层扩展的土壤水分损耗影响上限为0.11,下限为0.72;土壤水分胁迫对叶片气孔丌度的影响上限为0.69,对加速冠层衰老的影响上限为0.67,对花期授粉失败的影响上限为0.77。4、运用参数化的AquaCrop模型模拟2009年寺庄村的大田试验中:春玉米冠层生长过程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之间回归系数b(通过原点)均接近于1,决定系数R2除T7外,均达0.81以上,均方根误差在0.034-0.069之间,模型性能指数EF除T3和T7外也均达0.85以上;生物量、产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范围在0.025-0.086之间,模型性能指数EF均达0.93以上;模拟的2010年河村大田试验中:春玉米冠层覆盖度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在0.154-0.293之间,模型性能指数EF在0.69~0.802之间;生物量、产量的均方根误差RMSE范围在0.021-0.058,模型性能指数均达0.94以上;水分利用效率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范围在0.054-0.120之间。5、总体来说,AquaCrop模型的模拟结果还是能反映在晋中盆地的实际生产情况,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除2010年模拟的冠层覆盖度差值较大以外,其它指标模拟度均达到合理范围以内,模拟精度较高,整体表现较好,故该模型可应用与晋中盆地玉米栽培研究中。

刘梦云[5](2011)在《黄土台塬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组分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黄土高原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对土壤碳收支的影响,本研究以乔、灌、草和农田等不同植被类型,植被恢复的不同阶段,纯林和混交林等不同林分结构为对象,在野外调查和室内试验分析基础上,通过测定其典型剖面土壤及其团聚体有机碳的组分、数量变化及相互关系,研究其有机碳组分的变化趋势,探索生态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固定的影响,为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规划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和总碳的影响(1)植被类型对土壤有机碳和总碳的影响较大。林地和草地可较大幅度地提高土壤碳含量,其中,灌木林地和天然草地在整个剖面上能积累更多碳。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和总碳的差异以0-5 cm土层尤为显着,林地和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出耕地70%-107%,其土壤总碳高出耕地34%-66%。(2)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碳和总碳存在一定差异。沙棘林对土壤碳的积累效果最明显,其中在幼年期(15、16年)-成年期(20年)有机碳和总碳增加迅速,分别增加94%、158%;成年期-过熟期(26年)逐渐降低,总碳和有机碳分别减少32%、43%。刺槐林土壤碳随林龄增加而持续缓慢增加,22-28的6年间总碳增加14%,22-41的19年间有机碳增加68%。油松林有机碳和总碳变化速率介于沙棘林和刺槐林之间,30年以前(幼年-青年-成年期)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缓慢增加,30年后(成年-过熟期)则有所降低。(3)林分结构对土壤有机碳和总碳的累积存在较大影响。混交林对碳的积累效果明显优于纯林,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出纯林16%-160%,其中侧柏-刺槐混交林高于纯林123%-160%,而油松-沙棘-刺槐混交林低于部分纯林;混交林土壤总碳含量高出纯林8%-115%,其中侧柏-刺槐混交林高于纯林74%-115%,而油松-沙棘-刺槐混交林分别低于沙棘和刺槐纯林15%和10%。2.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碳含量的影响(1)植被恢复可以较大程度地影响土壤团聚体及其碳含量。植被恢复可提高大粒径团聚体的含量,天然草地和灌木林地提高效果突出,而传统耕作会破坏大粒径团聚体。其中0-5cm土层,草地和林地土壤平均重量直径与耕地相比提高417%-811%,团聚体总量高于耕地29%-51%;耕地团聚体的48%为0.25-0.5mm粒级,草地和林地0.25-0.5mm团聚体所占比例均<20%,而其0.5-2mm团聚体所占比例均大于50%。植被恢复可以有效提高各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尤以灌木林地最为显着;各植被类型土壤均表现为,0.25-0.5mm粒级有机碳含量最低,而2-5、1-2mm粒级有机碳较高。其中以0.5-1mm (林地和草地高于耕地53%-129%)和0.25-0.5mm(林地和草地高于耕地194%-196%)两个粒级差异较大。(2)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团聚体及其碳存在一定差异。刺槐林随恢复年限增加,团聚体增加明显,从28-41年的13年间,团聚体增加64%-143%。沙棘林和油松林幼年-青年期团聚体增加,成年期以后随恢复年限增加有所降低,油松在26-36年的10年间,团聚体降低43%-57%;沙棘林在16-26年的10年间降低36%-90%。不同植被恢复阶段,都以2-5mm、1-2mm和0.5-1mm三个粒级团聚体颗粒态有机碳含量较高。0-5 cm土层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油松林表现为16-26年间下降14%-36%,26-36年间除1-2mm粒径无变化外,其他各粒径均有小幅度增加,2-5mm粒级增加33%;28-41的13年间刺槐林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增加23%-71%;而沙棘林16-26的10年间,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基本上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16-21的5年间增加46%-126%,而21-26的5年间下降24%-52%。(3)不同林分结构造成土壤团聚体及其碳存在一定差异。除刺槐混交林外,其他混交林土壤团聚体含量都低于其纯林。混交林可有效提高土壤各粒径团聚体有机碳含量。0-5 cm土层,侧柏纯林低于其混交林40%-58%,沙棘纯林低于油松-沙棘-刺槐混交林23-39%,油松纯林高于其混交林8%-57%,但低于油松-沙棘-刺槐混交林7%-30%,刺槐纯林低于其混交林1%-51%。3.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碳组分的影响(1)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活性碳组分存在较大差异。植被恢复可明显提高土壤活性碳组分及其分配比例,灌木林地和天然草地尤为显着。其中易氧化态有机碳含量高出耕地179%-204%,轻组有机碳含量高出耕地250%-1303%,粗颗粒态有机碳含量高出耕地865%-1409%,细颗粒态有机碳含量高出耕地65%-239%,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高出耕地86%-155%。(2)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活性碳组分的变化较大。幼-青年期沙棘林和成年期刺槐林效果突出。其中沙棘林从幼年-青年,各碳组分积累明显,易氧化态有机碳含量增加25%-67%,轻组有机碳含量增加82%,粗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增加128%,细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增加57%,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90%;成年-过熟期则迅速降低,易氧化态有机碳含量降低31%,轻组有机碳含量降低58%,粗颗粒态有机碳含量降低65%,细颗粒态有机碳含量降低40%,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降低35%。刺槐林各碳组分随生长年限的增加各碳组分持续增加,其中22-41年的青年-成年期,易氧化态有机碳含量增加约60%,轻组有机碳增加18%-137%,粗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增加67%-210%,细颗粒态有机碳含量增加27%-243%,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增加69%。而油松林的各活性有机碳组分变化速率介于沙棘林和刺槐林之间,基本以30年为界限先缓慢增加后缓慢降低。(3)不同林分结构土壤活性碳组分存在很大差异。混交林可有效提高各活性有机碳含量,混交林易氧化态有机碳含量高于纯林16%-304%;混交林轻组有机碳含量高于纯林17%-1399%,而沙棘混交林低于沙棘纯林7%-42%;混交林粗颗粒态有机碳含量高于纯林7%-639%,而刺槐-沙棘混交林低于沙棘纯林8%,油松-沙棘-刺槐混交林低于纯林21%-54%;混交林细颗粒态有机碳含量高于纯林16%-633%,却低于沙棘纯林5%- 53%;混交林可溶性有机碳含量高于纯林17%-170%,沙棘混交林略低或等于沙棘纯林。4.各碳组分之间的关系易氧化态、轻组、颗粒态有机碳组成物质及其物质来源基本一致,而重组与稳态有机碳基本一致,可溶性有机碳主要来源于易氧化态、细颗粒态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的增加可以减少无机碳的含量;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脲酶活性直接与土壤活性碳组分的转化有关,而过氧化氢酶活性可反映土壤碳总量特征。土壤总碳、各有机碳组分与团聚体及其各粒级碳相关性说明,有机碳及其组分主要集中在1-2mm和0.5-1mm水稳性团聚体内;土壤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促进了团聚体的形成,尤其是1-2mm、0.5-1mm两个粒级团聚体。

马玉平[6](2011)在《陕甘宁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气候和农业效应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植被覆盖状况的改变不仅直接影响陆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变,而且还可能引起不同尺度的大气环流和气候变化。同时,气候变化也直接影响陆面植被状况的改变。因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及其反馈机制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研究中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且经济落后。1999年以来,该区逐步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建设工程。这一土地利用方式的巨大转变可能引起当地气候的变化,并进而影响农业产生。如何客观评估退耕还林还草的气候和农业效应,是涉及当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研究以陕甘宁降水较少,林木立地条件差,退耕还林还草为主的地区为例,首先根据观测数据分析当地植被变化与区域气候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然后探讨区域气候模式与作物/牧草生长模式的耦合方法及耦合效果,最后结合退耕还林还草的实际进展情况,利用耦合模式长年代多样本的数值模拟试验,重点研究土地利用渐变条件下的气候-植被相互作用,探讨单纯由退耕还林还草所产生的气候和农业效应。主要研究结论有:1.观测研究表明,自2000年退耕还林还草以来陕甘宁地区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发生了显着性的变化,冬小麦种植面积由于退耕而每年缩小约1568 km2,草地面积由于转换为半沙漠、冬小麦种植区或林地等原因而每年减少2624 km2,沙漠面积由于防沙治沙工程的实施而每年减少1776 km2,落叶阔叶林由于植树造林而每年增加3312 km2,半沙漠由于草地退化、治沙、退耕地还未发展成草地或林地而每年增加2300 km2;与研究区北部非退耕区相比,中南部典型退耕区夏季高温随时间的增速趋缓而降水量随时间的增速变快;夏季温度变化与落叶阔叶林、半沙漠、沙漠面积的变化显着相关;春季温度和降水量对冬小麦产量有明显影响,而秋季温度和年降水量影响着牧草产草量。这些观测事实是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气候和农业效应模拟研究的前提。2.模式校准和性能分析表明,作物生长模型WOFOST中加入干物质再运转过程提高了模型在单点上的模拟性能,对冬小麦参数的分区实现了模型的区域应用。牧草生长模型LINGRA中加入茎秆生长过程和钝化水分胁迫系数后能够较好地适应对天然牧草的模拟。网格(水平分辨率为20km)和次网格(水平分辨率为4km)尺度下的模拟检验表明,区域气候模式RegCM3能够合理再现陕甘宁地区气候的季节变化和区域分布特征,但模拟温度稍偏低,模拟降水量偏高。三个模式的校准和性能分析为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3.模式耦合设计和试验结果表明,RegCM3与RegWOFOSTLINGRA可以在日和次网格尺度上实现时空匹配。RegCM3向RegWOFOSTLINGRA输出最高、最低温度、降水量、辐射、水汽压和风速等气象数据,RegWOFOSTLINGRA以叶干重与比叶面积之积的方法计算植被LAI,再反馈回RegCM3而实现两类模式的耦合。耦合模式RegCM3WOFOSTLINGRA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RegCM3模拟降水量偏高、温度偏低的现象,提升了RegCM3的模拟性能,并实现了气候、作物和牧草的同时模拟,为气候和农业效应研究备好了工具。4.退耕过程中(1999-2008年)RegCM3WOFOSTLINGRA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单纯的退耕还林还草导致研究区多数地区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明显下降,太阳总辐射略有下降,而降水量、蒸散以及土壤湿度增加的区域均较减小的范围更广,数量更大,地表径流降水比变化较小,增减范围大小相当。从时间变化看,单纯的退耕还林还草对研究区范围的日最高温度持续升高有一定的抑制趋势,对南部典型退耕区的抑制趋势更明显,对降水量的增加也有微弱促进作用,并由此导致冬小麦成熟期延迟,贮存器官干重等产量要素明显增加。其中的降温主要与耕地或草地转换为林地相对应。5.退耕前后RegCM3WOFOSTLINGRA的长期(1990-2015年)数值模拟表明,单纯的退耕还林还草造成陕甘宁全区域平均的最高温度有所降低,降幅在0.05-0.27℃之间,最低温度降低在0.1-0.3℃之间,降水量增加在25mm以内,太阳总辐射减少在80mj m-2以内,由此导致冬小麦成熟期提前2天左右,开花期LAI增加在0.2以下,成熟期贮存器官干重增加在614 kg hm-2以下。其中,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占总的气候变化的比重在3%~7%之间,对其它气候和农业要素的影响则更大一些。表明目前的退耕还林还草所产生的气候效应是探讨区域范围内气候变化不可忽略的部分,但它尚不能逆转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本研究在揭示观测事实、开展区域气候模式与作物/牧草生长模型耦合、量化单纯有退耕还林还草引起的气候和农业效应、考虑实际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以及在较高空间分辨率进行长时间数值积分和多样本模拟试验等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本研究针对气候与植被之间相互作用及其反馈机制的科学问题,在研究的方法论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本研究既促进气候和农业学科交叉研究的发展,同时又具有一定社会效益。下一步还可在模式性能改善、耦合的切入点、更大研究区域、空间气候变量效应分析等方面继续开展研究。

王小彬,代快,赵全胜,武雪萍,张丁辰,冯宗会,贾树龙,杨云马,蔡典雄[7](2010)在《农田水氮关系及其协同管理》文中指出作物施氮反应及其氮肥利用率不仅取决于氮肥管理,还与水资源管理有关,并且受到地区气候因素的影响。针对中国灌溉农区氮肥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协调农田水氮管理,如通过改善水资源管理,发挥水氮协同效应,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来改善氮肥利用率,实现水氮利用率双赢,是当前农业水氮管理中亟待探讨和回答的问题。通过对农田水氮协同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的综述,以华北平原集约种植体系水氮管理为例,根据历年统计数据,分析了该区年水热条件下粮食产量与水、氮及水氮利用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水和氮与作物产量在一定范围表现为水氮的协同效应。水分利用效率一般随灌溉水量减少及氮肥用量增加而提高;氮肥利用效率随氮用量增加而下降。适量节水和减氮分别有助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改善。在气候变暖、变干条件下,适量施氮成为改善水氮利用效率的关键对策。

王娟,延军平,杜继稳[8](2009)在《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区域响应》文中研究表明根据19852007年的华北平原典型区—邢台地区的地下水埋深数据以及近37年的气象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法、相关性分析、5年滑动平均法等方法,分析该地地下水位变化趋势,比较不同地质单元地下水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邢台平原区浅层地下水以0.89 m/a的速率下降,深层地下水以南宫为例下降速率为0.78 m/a,产生地面沉降、漏斗扩大、地裂缝产生负效应,其原因在于研究区的气候趋于暖干化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地下水长期处于采补失衡状态.各地质水文单元地下水与气候因素相关性存在明显差异.研究区暖干化趋势明显,影响地下水位的变化,而人为因素是本区地下水下降的主导因素.

郭建平[9](2009)在《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9年,生态环境与农业气象研究所在农业气象灾害、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的影响、农作物模拟模式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显着的进展。特别是在农业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方面,分别针对我国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北方农业干旱、北方农业低温冷害、华南寒害和长江中下游高温热害等)建立了灾害的指标体系和监测预警体系,完成了气候变化对主要农作物的影响分析、农业气候资源的时空分布和演变规律分析,并在农作物模拟模式和生态环境领域开展了系列研究。

项艳[10](2009)在《AquaCrop模型在华北地区夏玉米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作物水分生产力预测已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非充分灌溉、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环节,对指导农业生产、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国内外专家学者已建立了许多该方面的模型和系统,但大多只限于科研阶段,能够大范围推广的模型较少,真正面向用户、简洁实用的模型少之又少,而且大多数模型所需数据较多且较为详细,因此限制了模型在实际生产中的推广应用。FAO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研发了AquaCrop模型,实现了以较少数据作物生长模拟、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的分离、生产力预测、优化灌溉制度等多种目标,直观性较强,应用对象范围较广,是一个真正面向用户、简洁实用的模型。国外对该模型的开发和应用研究较多,但国内对该模型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特别是能否在中国使用,目前尚未见有此类研究的相关文献。因此,本文就上述问题以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衡水试验站农田灌溉试验为基础,以FAO领导研发的AquaCrop模型为工具,以试验站2008年大田试验为数据来源,对AquaCrop模型进行调试,运用参数化的AquaCrop模型模拟了作物蒸腾与土壤蒸发过程,并以2007年夏玉米的生产力情况对该模型进行验证,了解AquaCrop模型在华北地区的适用情况。研究成果如下:1.模型调试结果为:衡水2008年大田试验四个水分处理的冠层生长、土壤水分含量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较为吻合;农田土壤水分平衡参数的模拟误差(RMSE)为00.058;作物生产力的模拟误差为0.0340.065;水分利用效率的模拟误差为0.0040.099。结果表明AquaCrop模型在模拟夏玉米冠层生长、土壤水分平衡、夏玉米生产力及水分利用效率方面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因此将其应用于华北地区夏玉米生产力模拟是可行的。2.通过调试获得了适宜衡水地区的模型参数:最大冠层覆盖CCx为90%;根系最大可能膨胀速率为2.8 cm/day;水分胁迫对根区膨胀的影响因子为-5;作物衰老对最大作物系数Kcbx的影响因子为0.13;叶片开始衰老时土壤水分损耗临界点p(sen)的降低比率为12%;参考土壤损耗影响因子p为0.5;ET0对土壤损耗影响因子的调整Ca为1.3;参考收获指数HI0为48%;HI的存在周期为48d;收获指数开始出现时冠层的最小覆盖度为11%。3.通过对模型输入参数的敏感性分析,得出作物参数中HI存在周期、叶片衰老日期对模拟产量、生物量的影响显着;土壤参数中土壤厚度、田间持水量和径流曲线数对模拟产量、生物量的影响显着。4.利用参数化的AquaCrop模型对2008年夏玉米的作物蒸腾与土壤蒸发进行了模拟,真正实现了利用较少的参数达到作物蒸腾与土壤蒸发分离的目的。5.运用参数化的AquaCrop模型模拟了2007年夏玉米生产力。结果显示模拟效果较好,在衡水地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6.2007年、2008年夏玉米不同水分处理间的增产幅度表明,郑单958在接近正常年份灌1水较为合理。

二、华北平原气候变暖的农业效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北平原气候变暖的农业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背景:“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乡村建设新趋势
        1.1.1 “大国小农”格局的现实背景
        1.1.2 小农现代转型的迫切需求
        1.1.3 乡村不断受到动态风险的挑战
    1.2 基本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定位:研究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目的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4.3 论述框架
    1.5 研究特点与可能的创新点
2 国内外相关研究解析
    2.1 响应危机、以问题为导向的乡村人居环境理论演进
        2.1.1 国外乡村理论研究动态
        2.1.2 国内乡村研究发展趋势
    2.2 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政策与实践评析
        2.2.1 国外相关政策与实践启示
        2.2.2 国内乡村政策与营建实践
    2.3 本章小结
3 “韧性乡村”的理论基础
    3.1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系统的基础认知
        3.1.1 传统概念下的系统论
        3.1.2 复杂适应系统
        3.1.3 乡村作为复杂适应性系统的基础认知
    3.2 韧性城市和韧性乡村
        3.2.1 韧性城市:从防灾到应对多元化风险
        3.2.2 韧性乡村:从突变扰动到渐变扰动
    3.3 分析工具与研究逻辑搭建
        3.3.1 “韧性乡村”评估方法
        3.3.2 乡村营建的三向度:空间、产业、主体
        3.3.3 “路径、构成、维度”的研究逻辑
    3.4 本章小结
4 外部扰动下乡村营建要素特征的动态演化与韧性状态评估
    4.1 传统自洽时期:重农思想下的乡村自组织(-1949):
        4.1.1 土地、赋役与基层管理的制度演进
        4.1.2 重农思想下的人口自组织活力
        4.1.3 家庭组织化、兼业化的生产行为
        4.1.4 乡里共同体下的村落建设
        4.1.5 乡村主体不断适应的韧性系统
    4.2 二元限制时期:国家意志下的乡村他组织(1949-1978)
        4.2.1 乡村开放性的制度限制
        4.2.2 他组织压力下的逆城镇化
        4.2.3 集体化的农工分化
        4.2.4 节俭单一化的空间建设模式
        4.2.5 半开放系统的韧性僵化
    4.3 快速变革时期:市场导向下的乡村原子化(1978-2002)
        4.3.1 转型期下的村庄自治
        4.3.2 单向流入城市的乡村人口
        4.3.3 城镇化中的产业发展起落
        4.3.4 设计初步介入下的自主建设浪潮
        4.3.5 主体原子化的韧性危机
    4.4 重构转型时期:乡村产业分异下的韧性异化(2003-2017)
        4.4.1 以城带乡的城乡统筹制度新阶段
        4.4.2 农业型乡村:弱势化与空废化
        4.4.3 工贸型乡村:大小共同体下的就地城镇化和空间城镇化
        4.4.4 旅游型乡村:外源式与内生式的分异
    4.5 “乡村振兴”战略(2017—):何为农业型乡村的韧性发展路径
    4.6 本章小结
5 “韧性乡村”认知框架的要素识别与机制解析
    5.1 系统韧性建构的先决条件:开放性
        5.1.1 开放性的衡量指标和影响因素
        5.1.2 当前时期的乡村系统开放性
    5.2 韧性演化的决定要素:主体组织化与话语权
        5.2.1 主体组织化
        5.2.2 主体话语权
    5.3 韧性演化的表观特征:产业与空间的复杂性
        5.3.1 主体适应力作用下产业与空间的演化机制
        5.3.2 产业与空间复杂性对系统韧性的反馈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韧性乡村”的营建策略与方法
    6.1 主体:赋权转型小农的乡建共同体建构
        6.1.1 融合内外部动力的乡建共同体
        6.1.2 转型小农的主体话语权赋权
    6.2 产业:多元复合产业链的深化与延长
        6.2.1 产业链内涵
        6.2.2 深化:组织化和品质化的农业生产
        6.2.3 延长:灵活多元的产业格局
    6.3 空间:综合韧性目标下的适应更新
        6.3.1 作为生态基底的空间营建
        6.3.2 协同产业发展、村民交往的“乡村性”支撑
        6.3.3 利于社区认同的空间设计
    6.4 基于情景规划的“韧性乡村”营建方法
        6.4.1 应对不确定性的情景规划内涵
        6.4.2 “韧性乡村”的情景规划营建方法
        6.4.3 营建策略实施的原则
    6.5 本章小结
7 实证研究:遂昌古坪村的“韧性乡村”实证营建
    7.1 案例选取与研究视角
        7.1.1 案例选取背景
        7.1.2 研究目标
    7.2 要素特征提取与发展定位
        7.2.1 古坪村要素特征的田野调查
        7.2.2 发展风险与定位
    7.3 “团结大乡建”共同体的主体动力
        7.3.1 共同体建构
        7.3.2 政治话语赋权:公共参与机制
        7.3.3 资本话语赋权:法人乡建模式
        7.3.4 知识话语赋权:“小美”公益助农平台
    7.4 多情景的产业策划
        7.4.1 产业链复合化:产业多元联动
        7.4.2 两种发展情景界定
        7.4.3 时间动态性:时节适应补足
    7.5 适应性更新的空间韧性营建
        7.5.1 生态安全格局:环境保护与宜居生活的协调
        7.5.2 画里浙南乡村:景观与文化的多重乡村性体验
        7.5.3 主客共享空间:日常生活空间的激活
    7.6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总结与启示
        8.1.1 研究总结
        8.1.2 研究启示
    8.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2)华北平原玉米产量形成对气象条件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玉米高产栽培研究进展
        1.2.2 播期调整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设计
    2.3 测定项目与方法
    2.4 计算公式
    2.5 数据统计方法
第三章 播期调整后玉米生育进程及气象条件的变化
    3.1 试验区气象条件
    3.2 不同播期的生育进程
    3.3 不同播期全生育期的气象条件变化特点
        3.3.1 不同播期全生育期温度变化特点
        3.3.2 不同播期全生育期≥10℃的有效积温变化特点
        3.3.3 不同播期全生育期的光照变化特点
        3.3.4 不同播期全生育期降水量变化
    3.4 各播期关键生育阶段气象条件变化
    3.5 生育进程与各气象条件的关系
    3.6 小结
第四章 播期调整后玉米群体结构及源库关系的变化特征
    4.1 气象条件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
        4.1.1 植株农艺性状变化
        4.1.2 冠层透光率变化
    4.2 气象条件对源性能的影响
        4.2.1 叶面积指数变化
        4.2.2 群体光合势(LAD)变化
        4.2.3 各层次相对叶绿素含量变化
        4.2.4 干物质积累变化
        4.2.5 干物质转运及对籽粒贡献率
        4.2.6 群体生长速率(CGR)变化
    4.3 气象条件变化对库性能的影响
        4.3.1 穗部性状变化
        4.3.2 穗粒数变化
        4.3.3 千粒重(TKW)变化
    4.4 粒叶比变化
    4.5 小结
第五章 播期调整后玉米碳氮代谢的变化特征
    5.1 植株各器官全氮浓度及单株全氮含量
        5.1.1 植株各器官全氮浓度
        5.1.2 植株各器官全氮含量
    5.2 开花后总糖(淀粉+可溶性糖)浓度及单株含量
        5.2.1 开花后总糖浓度变化
        5.2.2 开花后总糖含量变化
    5.3 单株器官碳氮比(C/N)变化
    5.4 小结
第六章 播期调整后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特征
    6.1 不同播期对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6.2 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
        6.2.1 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6.2.2 玉米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
    6.3 玉米产量及产量构成与各阶段干物质积累量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6.4 气象条件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关系
        6.4.1 ≥10℃有效积温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6.4.2 日照时数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6.4.3 降水量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6.5 水分利用效率(WUE)
    6.6 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7.1 华北平原气象条件的变化及播期调整
    7.2 气象条件对玉米群体结构、源库关系及碳氮代谢的影响
        7.2.1 气象条件对玉米群体结构的影响
        7.2.2 气象条件对玉米源库关系的影响
        7.2.3 气象条件对玉米碳氮代谢的影响
    7.3 气象条件对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7.4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3)1961—2010年江苏省农业气候资源演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1.2 分析方法
2 结果分析
    2.1 热量资源
        2.1.1 平均气温
        2.1.2 平均最高气温和极端最高气温
        2.1.3 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
        2.1.4 积温和无霜期
    2.2 水分资源
        2.2.1 降水量
        2.2.2 降水日数
    2.3 光照资源
    2.4 农业气候资源突变性分析
    2.5 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的可能影响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4)AquaCrop模型在晋中盆地玉米栽培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作物生长模型的发展
        1.2.2 国外作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1.2.3 国内作物模型的研究概况
    1.3 AquaCrop模型应用进展
    1.4 模型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5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区概况
    2.2 试验设计及布置方案
        2.2.1 校正试验设计
        2.2.2 验证试验设计
    2.3 AquaCrop模型简介
        2.3.1 模型的基本原理
        2.3.2 模型的功能和特点
    2.4 观测数据和试验方法
        2.4.1 气象数据
        2.4.2 作物生育数据
        2.4.3 土壤数据
第三章 AquaCrop模型数据库的建立与参数校正
    3.1 模型运行初始参数
        3.1.1 模型的输入参数
        3.1.2 模型的输出参数
    3.2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3.2.1 气象数据库的建立
        3.2.2 作物数据库的建立
        3.2.3 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3.2.4 土壤数据库的建立
    3.3 模型检验的有效性方法和指标
    3.4 模型参数的校正
        3.4.1 校正过程
        3.4.2 参数的确定
第四章 AquaCrop模型春玉米栽培研究的模拟校正
    4.1 春玉米生长过程模拟
        4.1.1 玉米的冠层生长
        4.1.2 根际扩展
        4.1.3 冠层覆盖的模拟结果分析
    4.2 土壤含水量的模拟
        4.2.1 模拟土壤含水量的结果分析
    4.3 春玉米产量过程的模拟
        4.3.1 作物水分生产率
        4.3.2 地上部的生物量
        4.3.3 生物量和产量的模拟分析
    4.4 主要参数的敏感度分析
        4.4.1 模型作物参数的敏感度分析
        4.4.2 模型土壤参数的敏感度分析
    4.5 小结
第五章 AquaCrop模型春玉米栽培研究的模拟验证
    5.1 春玉米冠层生长模拟分析
        5.1.1 2009年大田玉米冠层生长模拟
        5.1.2 2010年大田玉米冠层生长模拟
    5.2 春玉米生产力模拟分析
    5.3 土壤蒸发与作物蒸腾的模拟
    5.4 2010年水分利用效率的模拟验证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6.2.1 存在问题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黄土台塬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组分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1.1 土壤有机碳
        1.1.2 植被恢复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植被类型、植被恢复与土壤碳储量
        1.2.2 土壤团聚体及其碳的固定
        1.2.3 土壤有机碳组分
        1.2.4 土壤酶活性
    1.3 结语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材料与方法
        2.3.1 研究区概况与样地选择
        2.3.2 土壤样品采集
        2.3.3 研究方法
    2.4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植被恢复中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和总碳
    3.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碳的差异
        3.1.1 土壤有机碳的差异
        3.1.2 土壤无机碳的差异
        3.1.3 土壤总碳的差异
    3.2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碳的变化
        3.2.1 土壤有机碳的变化
        3.2.2 土壤无机碳的变化
        3.2.3 土壤总碳的变化
    3.3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碳的差异
        3.3.1 土壤有机碳的特征
        3.3.2 土壤无机碳的特征
        3.3.3 土壤总碳的特征
    3.4 讨论
        3.4.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及其剖面分布的差异性分析
        3.4.2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总碳、无机碳及其剖面分布的变化分析
        3.4.3 不同林分恢复过程中土壤碳的变化规律分析
        3.4.4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碳的差异性分析
第四章 植被恢复中土壤团聚体及其碳组分
    4.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及其碳的差异
        4.1.1 土壤团聚体差异
        4.1.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差异
        4.1.3 土壤团聚体无机碳的差异
    4.2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团聚体及其碳的变化
        4.2.1 土壤团聚体的变化
        4.2.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变化
        4.2.3 土壤团聚体无机碳的变化
    4.3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团聚体及其碳特征
        4.3.1 土壤团聚体的差异
        4.3.2 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的差异
    4.4 讨论
        4.4.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差异性分析
        4.4.2 不同林分恢复过程中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差异性分析
        4.4.3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团聚体及其有机碳的差异性分析
第五章 植被恢复中土壤易氧化态有机碳的变化
    5.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易氧化态有机碳
        5.1.1 土壤易氧化态有机碳的差异
        5.1.2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相关参数与氧化稳定性的差异
    5.2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的土壤易氧化态有机碳
        5.2.1 土壤易氧化态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的变化
        5.2.2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相关参数与氧化稳定性的变化
    5.3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易氧化态有机碳
        5.3.1 土壤易氧化态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的差异
        5.3.2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相关参数与氧化稳定性的差异
    5.4 讨论
        5.4.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易氧化态有机碳及其分布的差异
        5.4.2 不同林分恢复过程中土壤易氧化态有机碳及其相关指标的变化
        5.4.3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易氧化态有机碳及其相关指标的差异
第六章 植被恢复中土壤有机碳的比重分组
    6.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的比重分组
        6.1.1 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差异
        6.1.2 土壤重组有机碳的差异
    6.2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有机碳的比重分组
        6.2.1 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
        6.2.2 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及有机无机复合度
    6.3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有机碳的比重分组
        6.3.1 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及其分配比例
        6.3.2 土壤重组有机碳含量及有机无机复合度
    6.4 讨论
        6.4.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比重分组的差异性分析
        6.4.2 不同林分恢复过程中土壤有机碳比重分组的变化分析
        6.4.3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有机碳比重分组的差异性分析
第七章 植被恢复中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差异
    7.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差异
        7.1.1 土壤粗颗粒态有机碳
        7.1.2 土壤细颗粒态有机碳
        7.1.3 土壤颗粒态有机碳总量
    7.2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变化
        7.2.1 土壤粗颗粒态有机碳
        7.2.2 土壤细颗粒态有机碳
        7.2.3 土壤颗粒态有机碳总量
    7.3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颗粒态有机碳的差异
        7.3.1 土壤粗颗粒态有机碳
        7.3.2 土壤细颗粒态有机碳
        7.3.3 土壤颗粒态有机碳总量
    7.4 讨论
        7.4.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及其分布的特征分析
        7.4.2 不同林分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及其分布的特征分析
        7.4.3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颗粒态有机碳及其分布的特性分析
第八章 植被恢复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变化
    8.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8.1.1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及其剖面分布
        8.1.2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分配比例及其剖面分布
    8.2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8.2.1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变化
        8.2.2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分配比例的变化
    8.3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8.3.1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的差异
        8.3.2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分配比例的差异
    8.4 讨论
        8.4.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及其分布
        8.4.2 不同林分恢复过程中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及其分布
        8.4.3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及其分布
        8.4.4 土壤碳组分之间的关系
        8.4.5 土壤不同碳组分敏感性特征
第九章 植被恢复中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9.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9.1.1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9.1.2 土壤脲酶活性
        9.1.3 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
        9.1.4 土壤蔗糖酶活性
    9.2 不同植被恢复阶段土壤酶活性的变化
    9.3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酶活性的差异
        9.3.1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
        9.3.2 土壤脲酶活性
        9.3.3 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
        9.3.4 土壤蔗糖酶活性
    9.4 讨论
        9.4.1 不同植被类型土壤酶活性分布及其剖面的差异分析
        9.4.2 不同林分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变化分析
        9.4.3 不同林分结构土壤酶活性分布及其剖面差异分析
        9.4.4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碳的相关性
        9.4.5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团聚体、团聚体碳的相关性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植被恢复对土壤有机碳、无机碳和总碳的影响
        10.1.2 植被恢复对土壤团聚体及其碳的影响
        10.1.3 植被恢复对土壤活性碳组分的影响
    10.2 各组分碳之间的关系
        10.2.1 各碳组分的相关性
        10.2.2 各碳组分的敏感性
    10.3 展望
    10.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6)陕甘宁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气候和农业效应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1.1.1 选题的科学意义
        1.1.2 选题的实用价值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陆面过程模式研究进展
        1.2.2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1.2.3 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2.4 退耕还林还草的效应研究进展
    1.3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4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陕甘宁地区植被与气候变化的观测研究及模拟模型简介
    2.1 研究区简介
    2.2 研究数据介绍
        2.2.1 作物观测数据
        2.2.2 牧草观测数据
        2.2.3 大尺度强迫场
        2.2.4 模式结果验证数据
        2.2.5 土地利用数据
    2.3 观测数据分析
        2.3.1 陕甘宁地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及其年际变化
        2.3.2 陕甘宁地区气候的年际变化
        2.3.3 陕甘宁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气候间相互影响关系
        2.3.4 陕甘宁地区气候对作物和牧草产量的影响
        2.3.5 小结
    2.4 研究模式简介
        2.4.1 作物生长模型 WOFOST 简介
        2.4.2 牧草生长模型 LINGRA 简介
        2.4.3 区域气候模式 RegCM3 简介
第三章 作物/牧草生长模型及区域气候模式在陕甘宁地区的模拟性能分析
    3.1 作物/牧草生长模型的本地化和区域应用研究
        3.1.1 WOFOST 模型的本地化和区域应用研究
        3.1.2 LINGRA 模型的本地化研究
    3.2 RegCM3 在陕甘宁地区的模拟性能检验
        3.2.1 试验方案设计
        3.2.2 网格尺度下 RegCM3 的模拟性能检验
        3.2.3 次网格尺度下 RegCM3 的模拟性能检验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区域气候模式与作物/牧草生长模型耦合试验研究
    4.1 区域气候模式与作物/牧草生长模型耦合方法研究
        4.1.1 作物/牧草生长模型区域运行方案设计
        4.1.2 区域气候模式与作物/牧草生长模型的时空匹配方案
        4.1.3 区域气候模式与作物/牧草生长模型的耦合方案
    4.2 区域气候模式与作物/牧草生长模型耦合的效果评价
        4.2.1 模式耦合的试验方案
        4.2.2 模式耦合对模拟结果的影响
        4.2.3 模式耦合的机理分析和效果评价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还草的气候和农业效应研究
    5.1 退耕过程中的气候和农业效应研究
        5.1.1 退耕过程中 Land use 引起气候和农业效应的空间分布
        5.1.2 退耕过程中气候和农业效应的空间分布
        5.1.3 退耕过程中气候和农业的年际效应
        5.1.4 退耕还林还草对气候农业的影响机制
    5.2 退耕还林还草的长期气候和农业效应研究
        5.2.1 ECHAM5 为初始场/边界场的耦合模式模拟检验
        5.2.2 退耕还林还草长期气候效应的空间变化
        5.2.3 退耕还林还草长期农业效应的空间变化
        5.2.4 退耕还林还草长期气候和农业效应的年际变化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研究存在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农田水氮关系及其协同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氮肥过量使用对环境的威胁
2 主要耗肥作物及其氮肥管理
3 国内外农田水氮关系研究
4 华北平原水热特征及氮肥对粮食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影响分析
    4.1 华北平原水热条件特征
    4.2 华北平原氮肥用量与粮食产量及水氮利用效率 (率)
    4.3 水热条件及氮肥用量与粮食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关系
5 结论与建议

(8)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区域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概况及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基本情况与地下水分布概况
    1.2 资料选取与研究方法
2 邢台市地下水动态变化
3 地下水变化的影响因素
    3.1 气象因素
    3.2 人为因素
4 邢台地区地下水与降水相关性分析
    4.1 滏西平原
    4.2 黑龙港平原
    4.3 滹滏平原
5 总结

(10)AquaCrop模型在华北地区夏玉米生产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作物模型
        1.2.2 作物-水模型
        1.2.3 作物生产力预测研究
    1.3 AQUACROP 模型研究进展
        1.3.1 模型研究背景
        1.3.2 AquaCrop 模型简介
        1.3.3 模型应用
    1.4 存在问题
    1.5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拟解决问题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1.5.3 拟解决问题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观测数据与方法
        2.1.1 气象资料
        2.1.2 土壤资料
        2.1.3 作物资料
    2.2 试验地概况
    2.3 试验设计
3 AQUACROP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与参数调试
    3.1 模型运行初始参数
        3.1.1 模型输入参数
        3.1.2 模型输出数据
    3.2 模型数据库的建立
        3.2.1 气象参数数据库
        3.2.2 作物参数数据库
        3.2.3 土壤参数数据库
        3.2.4 管理参数数据库
    3.3 检验AQUACROP 模型有效性的方法和指标
    3.4 模型参数的调试
4 AQUACROP 模型夏玉米生产力模拟分析
    4.1 降雨年型的确定
    4.2 模型作物生长过程模拟
        4.2.1 冠层生长
        4.2.2 根系生长
        4.2.3 模拟结果分析
    4.3 模型产量过程模拟
        4.3.1 作物水分生产率
        4.3.2 地上部生物量
        4.3.3 收获指数
        4.3.4 作物产量及生物量模拟结果分析
        4.3.5 水分利用效率模拟结果分析
    4.4 土壤水分平衡模拟
        4.4.1 土壤含水量模拟结果分析
        4.4.2 农田水分动态平衡模拟结果分析
        4.4.3 作物蒸腾与土壤蒸发的模拟
    4.5 小结
5 夏玉米生产力模拟验证
    5.1 夏玉米生产力模拟
    5.2 夏玉米冠层生长模拟
    5.3 小结
6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四、华北平原气候变暖的农业效应(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农现代转型背景下的“韧性乡村”认知框架和营建策略研究[D]. 徐丹华. 浙江大学, 2019
  • [2]华北平原玉米产量形成对气象条件的响应[D]. 朱金城. 中国农业大学, 2013(03)
  • [3]1961—2010年江苏省农业气候资源演变特征[J]. 朱敏,袁建辉.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3(03)
  • [4]AquaCrop模型在晋中盆地玉米栽培研究中的应用[D]. 韩健. 山西大学, 2012(10)
  • [5]黄土台塬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碳组分影响研究[D]. 刘梦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06)
  • [6]陕甘宁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的气候和农业效应模拟研究[D]. 马玉平.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011(10)
  • [7]农田水氮关系及其协同管理[J]. 王小彬,代快,赵全胜,武雪萍,张丁辰,冯宗会,贾树龙,杨云马,蔡典雄. 生态学报, 2010(24)
  • [8]华北平原典型区地下水动态变化趋势及其区域响应[J]. 王娟,延军平,杜继稳.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09(04)
  • [9]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进展[J]. 郭建平. Annual Report of CAMS, 2009(00)
  • [10]AquaCrop模型在华北地区夏玉米生产中的应用研究[D]. 项艳. 山东农业大学, 2009(03)

标签:;  ;  ;  ;  ;  

华北平原气候变暖的农业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