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是如何学会制作文人树盆景的

说说我是如何学会制作文人树盆景的

一、谈谈我学做文人树盆景(论文文献综述)

龙宗煜[1](2020)在《北京绢人艺术研究》文中指出在华夏浩瀚五千年的历史长流中,生成了星罗棋布、熠熠生辉的文化遗产。北京作为拥有800多年建都史的文化政治中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绢人作为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个,是以铅丝为骨干,绢、绸、绡、纱、罗、缎、绫等为主要材质的立体人形艺术品,其称呼,因地域不同,甚至历史发展的转变而各异,或曰“人偶”“绢娃”“绢孩儿”“人形布娃娃”“美术人形”“绢塑”“扎彩”“纱阁戏人”“绢制紫姑”等等。因该项工艺在北京地区得以恢复创作,京味浓郁,故习称北京绢人。20世纪50年代,以葛敬安为代表的工艺美术家们在古代绢人的基础上恢复了北京绢人的创作。在政府各界的支持下,北京绢人逐渐打开国内外市场,在发展中完善其工艺与品类,多次被选为国礼赠予国外友人。至21世纪,北京绢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人才的培养和传承成为首要难题,传统手工技艺逐渐被机械化制作所取代,核心工艺濒临失传。其次,产品受众群体少,缺乏社会认知度的发展现状让北京绢人无法进一步走向市场。与此同时,北京绢人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传承人的权益保障制度,依然有待完善。面对这些困境,笔者采访了多位传承人及调研市场现状,进一步梳理了北京绢人的传承与发展脉络及工艺特征,并通过分析研究国外同类人形艺术品日本人形、美国芭比娃娃的成功发展案例,对北京绢人的传承困境及未来发展前景上进行了探究。

郑江涛[2](2019)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博山灯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客观阐述博山灯工技艺变迁、发展传承的过程,体现其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借此增加博山灯工研究的学术性材料。通过分析其当下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角度提出相应解决措施,对博山灯工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实践探索有启发和借鉴意义。在选题研究过程中采用了田野调查、文献研究、访谈等方法。通过对博山琉璃文化的实地调查,了解了博山灯工产生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走访琉璃生产企业及个体从业者,掌握了灯工在博山发展变迁的部分史实及行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细致观察了博山灯工的工艺流程及表现技法并拍摄了影像资料进行记录,从而使本文的研究资料基本达到了全面和客观。通过梳理博山灯工发展变迁的历史,指出社会与科技发展、市场与政策变化是造成其兴起与没落、变革与创新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代表人物艺术成长经历的探寻,反映其在当代博山灯工艺术形成过程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以传承人代表作品为范例,认为博山灯工在题材选取上充分反映地域特色和吉祥文化内涵,审美取向延续了中国传统造物的写实性追求,在表现形式上借鉴了传统绘画的构图布局,进而形成其特有的表现技法。从行业管理、知识产权保护、设计创新、人才培育等几个方面分析博山灯工的当下困境。提出在社会与市场环境的变化过程中,销售渠道收窄,行业竞争失序,高端人才缺失,活态传承乏力是博山灯工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认为从业者应正视文化多元趋势,对题材和品类进行创新。采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消除仿制和压价竞争,重视高端人才培育等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徐朕,邓光华[3](2019)在《探析“文人树”盆景艺术及其对当代中国盆景创作的影响》文中认为本文研究认为,"文人树"盆景艺术的发展经历"文人""文人画""文人树""文人树"盆景等历程,并与"素仁格"盆景异名同源。与普通盆景相比,"文人树"盆景具有主干细长、枝高而稀、叶细短、冠幅较窄以及根盘稳固等外观形态特征,能体现盆景创作者的个性、气质和情感,对当今的中国盆景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未来树木盆景主要发展树型之一。

徐朕[4](2019)在《“文人树”盆景创作特征、创作影响及创作技法研究》文中指出盆景艺术起源于我国,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相对成熟的艺术形式,现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艺术。“文人树”盆景属于树木盆景的一种,发源于中国的文人文化,自古以来就受到文人阶层的长期追求并得以继承和流传。“文人树”盆景有其自身的艺术语言特质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尤其能体现盆景创作者的个性、气质、风度和情感,从而越来越受到广大盆景工作者和爱好者的关注,且现已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文人树”盆景作品,对当今的中国盆景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未来盆景发展和产业化的重要类型,但其理论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本文研究认为,“文人树”盆景的发展经历“文人”、“文人画”、“文人树”、“文人树”盆景等历程,与当今“素仁格”盆景属同源异名,但“素仁格”盆景在意境上更加追求空灵和禅悟,形态上更为简洁;“文人树”盆景与普通盆景相比具有主干细长、枝高而稀、叶细短且冠幅较窄、根盘稳固并配小口浅盆等外观形态特征;其主要语言特质表现为自然语言更富野趣、线条语言简洁流畅、空间语言以少胜多、意境语言深邃悠远等。本文研究得出,“文人树”盆景是指具有体小、干细、枝高、叶稀、冠窄和荒皮等主要形态特征,极度表现作者孤傲、清逸的文人气质或富有幽玄、空寂禅意的一种特殊风格的树木盆景类型。“文人树”树形常见于环境恶劣的高山上的自然界树木,只是进行了适度艺术夸张,同样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本文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首次提出,“文人树”盆景创作应重点掌握“九个创作环节”、“四个创作要点”和“三个关键方法”,以期为“文人树”盆景的普及、推广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东庄[5](2017)在《雪霁》文中提出1我已五十了,仍是独身。我结过一次婚,但很快就离了。具体什么原因已记不清。好像与钱有关。我那时太穷,妻子一不顺心就吵架。我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当妻子尖叫着呵斥时,除了全身颤抖一腔愤怒外竟说不出一句话来。这反倒更加激怒了她,觉得受到了侮辱,就摔东西。好在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就任她摔,从不制止,只半年就离了。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事。之后再无成家的念头。我不想自己的一生像父母那样度过。

马佳[6](2017)在《手工艺的生命力:对建水紫陶业进程的人类学研究》文中指出建水陶是指历史上与当今制作及生产于建水县境内的陶器总称,涵盖生活陶与美术陶,后者现在被称为紫陶。建水紫陶是一类集刻填、书画、磨光工艺为一身的陶器。对之进行的研究多集中于艺术学领域,主要涉及历史起源、制作技艺、造型、装饰风格,多是对器物自身艺术品质上的关注,表现出研究视野的单一性,凸显出“就物论物”、“就艺谈艺”的倾向,忽略对制作者与制作生产进程以及对促发建水紫陶工艺从孕育到诞生到成熟再到转型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因素的分析研究。为弥补这一不足,本论文以物的人类学研究为视角,对建水紫陶业及其工艺文化进行研究,以探析促发其生命性质发生转变的原因及方式,从而探讨其延续与再造的动力,以此回应传统手工艺的生命续存问题。本论文按照历史脉络铺展开来,将建水紫陶业进程分为了技艺孕育期、工艺诞生及风格成熟期、国家体制下的工艺美术陶生产发展期与当前以生产文化陶为主的转型期。论文认为不同时期的建水紫陶业及工艺文化与当时的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社会史同构,此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建水紫陶坯体成型及烧制技艺的母体为建水粗陶瓦货及瓷器制作。清朝至民国时期,文人书画者在坯体上书画镌刻,成就了紫陶的书画装饰工艺,并使其性质从普通器用转变为文人艺术。在匠人与文人互动中,紫陶技艺及风格得以定型并渐渐成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建水紫陶的生产集中在工艺美术陶厂中,其生产制作带有强烈的政治和经济目的,除个别出口国外的精品外,生产都是以大众产品为主。建水紫陶因此由精英艺术品转变为大众日用品及工艺品。进入到2000年以后,建水紫陶的生产制作变为作坊、工作室、企业三种形式。随着社会转型加剧,扩大的消费群体与变动的制作群体结构使得紫陶风格渐显多样化,出现日用品、工艺品等多种类型,其中又凸显出对“文化陶”的共同追求。“文化陶”的提法及随之而来的与之相关的生产制作都建立在传统紫陶业中,书画即文化的观念意识之上,当地制陶者文化的与工艺的差异性二元观念由此产生并延续。但是,随着复合整体性文化观的熏染及拉坯师傅社会地位及身份的变动,技艺的非文化属性正向着文化属性转变着。论文认为恰恰是围绕这个二元差异原则,制陶群体构建起了一个紫陶生产制作场域,此场域与政治、经济、文化场域相互渗透与叠加。不同时期、不同的制陶人在形塑与颠覆该场域的过程中,相互间因技艺资本、文化资本、象征资本、社会资本占有量的不同,而进行着互动,从而使建水紫陶工艺得以延续与再造,表现为陶器造型与装饰风格随着时代发展而微变。在这一过程中,总体呈现出来的表象是,不同时期投身到紫陶制作领域中的制陶者的社会身份在不断发生变动。论文认为二元差异性原则及紫陶场域的生成、运转与演变是当前建水紫陶符号化的关键逻辑所在,也是紫陶风格延续与再造的动力机制所在,此为本论文的创新之处。运用人类学物的社会生命研究径路和场域理论可以更加深入地分析与理解建水紫陶手工艺的延续与再造。无论是拉坯者技艺的提升还是书画者能力与文化修养的提升都得益于紫陶制作场域的开放性与良性运转,得益于从艺者社会身份的多元化,这亦是传统手工艺续存的关键。

冉祥华[7](2015)在《丰子恺美学与艺术思想的佛学意蕴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丰子恺作为佛教居士,其人其艺其文综合地体现着佛家文化的影响,他用佛学特有的“清静心”、“同情心”等来论述美学和艺术问题,表现出强烈的提挈中国佛学的学术诉求,成为中国艺术史、美学史上的奇葩。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丰子恺“具有佛教唯心主义世界观,是落后于时代要求的”。有学者“为贤者讳”,强调“佛家思想在丰子恺思想中并不占主流地位”,“认为丰子恺受佛教的影响是很大的,这根本上是方向性的错误”。那么,丰子恺究竟从佛学中接受了什么?佛学影响之于丰子恺必然是消极的吗?佛学经过怎样的认同、消化、吸收和改造才“镜花雪月”般融入其美学与艺术思想的呢?丰子恺皈依佛教有着复杂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近代以降,中国佛学由出世向入世转向,对丰子恺的精神生活发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丰子恺皈依佛教成为在家居士,是其在新旧文化冲突和双重人格纠缠中作出的最合乎情理的选择。丰子恺皈依佛教最直接的心理动因,是其对无常之恸的深刻体悟与慧解。如果说丰子恺认为“宗教是对人的终极关怀”,那么,毋宁说他是由“终极关怀”而走向宗教的。他的生活方式是隐逸性的,其内心深处与世不谐的疏离感,也驱使他逃避世俗,亲近佛学。青年时期的人文环境以及师友间的交往,对其佛教心理的展开起着重要的暗示作用,弘一法师、夏丐尊、马一浮的影响尤甚。丰子恺推重佛学,是受弘一法师的影响,但他的佛学思想比较驳杂,净土宗、华严宗、法相宗、禅宗、律宗等,在他的身上都有所体现。与弘一法师“直下信入”不同,丰子恺是智信而非迷信,他信佛目的不是为了成佛而是为了修心,“以精神生活代替物质生活”。在他眼里,佛只是一种最高的人格境界。佛学讲“空”、讲“无我”,“无我”首先要抛弃“我私我欲”的贪念,正是在这一基点上,丰子恺毕生笃守着佛家信念,并身体力行地从事着个人的品性修炼。丰子恺始终对佛教中的迷信部分是否定的,他强调直接用心灵与佛陀精神进行对话,去理解佛陀物我一体的慈悲心和四大皆空的基本义,这无疑与“五四”时期对待宗教的态度是一致的。从1927年皈依佛教至1937年抗战爆发,丰子恺的人生旅途由而立之年迈入不惑之年。恰恰这关键的十年,佛学走进了他的精神生活并成为他自我对话的重要话外音。正是佛学这一系统而完整的思想体系,滋润了丰子恺的心灵,伴随他走过了这段人格整合、人生观确立的关键期。在佛学思想的滋润下,丰子恺深刻地咀嚼、体悟人生,形成了他随缘自适的处世方式、生死豁达的生命感悟和超然入世的人生态度。丰子恺师从弘一法师皈依佛门的特殊经历,使其美学与艺术思想涌动着浓重的佛学思想潮汐。作为传统的中国现代文人,丰子恺在会通中西方美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建构了以“绝缘”为径、“同情”为要、“童心”为本、“趣味”为旨的人生艺术化美学思想。人们发现,丰子恺的佛学情愫像血脉一样贯穿于他的四大美学与艺术思想板块中。虽然丰子恺在论述美学与艺术思想时,很少提到佛说,但是,从他对一些核心范畴的使用和布排,特别是从深层理路上看,运用的却是典型的佛学思维方式,绝非老氏和孟氏所能涵盖。他用佛儒混杂、通俗化的美学语言,诉说着“人生的苦闷”和“艺术的生活”的审美理想。丰子恺的“绝缘说”要义有三:一是“解除事物在世间的一切关系、因果,而孤零地观看”;二是“看见的是孤独的、纯粹的事物的本体的‘相’”;三是“远尘离垢”、“剪断世网”,以绝缘的即艺术的眼光看世界,实现生活的艺术化。此三义皆有深厚的佛学背景。从佛家禅定、真如、慧眼等切入,可见“绝缘说”实乃丰子恺基于中西合璧的学术理念,而为中国佛学寻找解决现实人生问题的可行路径,其中颇有将西方美学佛学化、生活化的用心在焉。丰子恺对“艺术同情”的理解,深受立普斯“移情说”的影响;但从根本意义上讲,其核心精神实乃大乘空宗的“不二法门”。在阐释“气韵生动”即充分的“艺术同情”这一最高的心境时,丰子恺始终围绕“心”与“境”的关系而展开,这正是佛学中“心识”对“境相”的充注性和能动性。丰子恺对“绝对精神”作出的泛神论阐释,其文化渊源不是西方神学而是中国佛学。魏晋南北朝中国僧人本体论哲学意义上的形神之辩,对其艺术理论和创作有着源头性的影响。抗战爆发后,丰子恺对“仁”的阐发,实乃文字上取资于儒、内涵上则指向于佛。仁者,佛家“觉悟境界”之谓。丰子恺对“童心”的理解,既包含老庄的“自然之性”、孟子的“先验道德本心”,更包含佛家的“真如本性”。《大乘起信论》对“真心”的理解与阐释,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丰子恺对童心丧失与复得的考察,运用的是典型的佛学思维方式,同时也留下了心学前辈援佛入儒的痕迹。丰氏论童心较接近王阳明,而与激烈反抗旧儒的李贽有明显不同。丰子恺信奉净土宗而非禅宗,但与晚明文人类似,他亦在会通儒释基础上取禅学之旨,追求“适性自乐”的审美情趣,推崇“率真自然”的审美品格,所以他以“返本还源、回归自然”为核心的“童心说”的美学意味也彰显出来。丰子恺对“趣味”的理解,受康德“审美无利害关系”的影响;但其核心精神则是与禅境、禅趣相通的。禅宗自然适意的人生哲学,不仅铸造了丰子恺“艺术的生活”的人生态度,而且还内化为比较稳定的审美心理结构。禅学如同“集体无意识”的文化酵素,以濡化、醇化的方式浸润、弥漫在丰子恺“趣味”范畴和“艺术的生活”命题之中。他结合佛家“苦谛”诉说“人生的苦闷”,由厨川“苦闷的象征”推出艺术的“无用之用”和“艺术的生活”的审美理想。在他那里,“人生的苦闷”的艺术解脱与“人生的苦闷”的宗教解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他之所以大谈“人生的苦闷”的艺术解脱而不谈“人生的苦闷”的宗教解脱,实乃“曲径觉人”。丰子恺作为佛家居士,确有浓重的佛教文化情结,他倾半生精力创作六册《护生画集》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证。《护生画集》不仅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而且其中倡导的“慈悲为本,泛爱万物”、“因果报应,力修善业”、“素食惜福,乐善布施”、“极乐净土,心行俱净”等佛家思想还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审美智慧,对当前的自然生态保护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由于《护生画集》护生观立论基础固有的缺陷,使其面临不可回避的理论困境,因此也遭到柔石、曹聚仁等人的尖锐批评。丰子恺从马一浮对理事关系的认识出发,从“护生即护心”的角度予以辩护。他将护生视为人格修养的一种方式,试图通过审美涵养人的慈悲心、同情心,以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他为《护生画集》所作的学理辩护启示我们:当前的生态美学研究应当把自然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结合起来,倡导“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统一的“生态人文主义”;生态美学是人学而不是科学的生态学,它的根本旨趣在于人的精神层面:进一步说,生态美学是一种人生美学、存在论美学,“存在”比“生态”更适合成为它的本体。

叶广芩[8](2012)在《状元媒》文中研究表明跳加官(代序)《跳加官》是戏曲开场前加演的戏曲舞蹈,以恭维讨好观众为目的。加官角色多以生角扮演,着红袍,叼面具,手执"天官赐福"、"一品当朝"、"加官晋爵"一类条幅,随着闹台锣鼓《将军令》的曲牌,边舞边跳,展示条幅,呈现祥瑞,以博喝彩和赏头。我这大半辈子真是看了不少戏,从传统戏到"革命样板",又到"新编",又回到传统。但是看《跳加官》却只有一次,那次对我来说是没有准备的被

赵金坡[9](2011)在《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以1979-2009年农村中师毕业生的求学、受业、工作、生活及其变迁为考察对象,主要利用人类学的实地研究(field study)和口述史(oral history)的方法,构筑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来源、培养、就业及其社会生活等多维的历史影像。具体地,在回顾中等师范教育改革与发展史实的基础上,研究以“加入者”、“受业者”、“坚守者”、“背离者”的观察视角,考察了不同历史阶段农村中师毕业生们及其“后继者”的现实景况;同时研究试将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等有关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对这段教育历史中的某些现象进行了分析与解读。通过历史考察,本研究主要发现:(一)在社会不断发展,尤其是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政府政策、农村家庭与中师生个体三者之间的交叉互动,共同构建了1979-2009年我国农村小学师资状况历史发展的现实,这一交叉互动不仅体现在我国中等师范学校发展变迁过程中,还体现在农村社会群体对“未来小学教师”教育的选取心态上。(二)“未来的农村小学教师”只能依靠农村。对这一群体的预定与确保,需要基于农村实际,需要在对中师教育的历史继承中改革,需要在良好的政策引导下走向可持续。根据地方实情,制订有吸引力的政策措施,吸引更多学子报考师范,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投身农村小学教育,是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工作的起点与关键。(三)农村小学教师原始学历层次的不断提高,并不意味着对“面向农村,面向小学”为培养方向的农村师资培养传统的改变,中等师范教育的终结,并不意味着中师教育优良传统的消散。中师教育留给现行“未来农村小学教师”教育可借鉴与继承的优良传统包括:职业和执业思想教育方面、课程设置方面、以学生个性发展为主的环境创设方面以及教育实践方面等。(四)改革开放以来任教于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的中师毕业生们的业务水平、生存状态,流动状况,以及群体心态,值得关注与研究。它们对于中师之后的“未来小学教师”群体—尤其是小教大专毕业的教师群体—构成重要影响;同时对当前国家促进教育公平以及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有参考价值。

刘光涛[10](2011)在《学校文化领导:一所中学的个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关学校管理和领导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从诞生至今,在借鉴企业管理与领导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也一直在日趋独立的发展与改进。从科学管理、行为管理到价值领导、道德领导,学校作为文化的传承者、生产者,其文化功能在学校中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大家重视。本文在对一所学校实施文化领导的实践基础上的观察与分析中,阐述了学校领导如何以建设具有正确教育价值观的学校文化为载体,以共同愿景为引领目标,以科学人本的管理精神,以民主合作为管理策略,在学校开展文化领导的实践活动。本文通过借一所学校的个案研究,来揭示文化领导因其自身的优越性,所以成为学校领导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论述了研究者选题的背景以及该选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分析了国内外关于学校文化领导的研究现状,提出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研究构想。第二章对学校文化领导的形成进行理论阐述,从中分析实施文化领导的条件和策略。第三章对研究对象——南京市S校做了一个整体的勾勒,描述了该校的办学历史、管理机制和办学规模与质量。第四章首先对S校的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教师文化等进行诊断,其次采用前后对比的方式描述了S校实施文化领导的一些具体做法及成效。。第五章从领导和政策两个方面提出学校文化领导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反思,并尝试性地提出解决建议。

二、谈谈我学做文人树盆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谈我学做文人树盆景(论文提纲范文)

(1)北京绢人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和选题意义
        1.1.1 北京绢人艺术研究的缘起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 文献综述
2 北京绢人的产生与发展
    2.1 春秋战国萌芽时期的着衣墓俑
    2.2 唐代发展时期的傀儡戏人
    2.3 宋代成型时期的绢孩儿
    2.4 清代繁盛时期的北京绢制紫姑
    2.5 民国衰落时期的北京绢人
    2.6 20 世纪50 年代恢复时期的北京绢人
    本章小结
3 北京绢人的传承脉络
    3.1 第一代:以葛敬安为代表的研究小组传承
        3.1.1 政府各界的关怀
        3.1.2 制作题材多样化
    3.2 第二代:以杨乃蕙为代表的制造厂传承
        3.2.1 北京美术人型厂成立
        3.2.2 制作品类多样化
    3.3 第三代:以崔欣为代表的工作室传承
        3.3.1 制作工艺创新
        3.3.2 北京绢人工作室的成立
    3.4 北京绢人影响的其它地区传承人
    本章小结
4 北京绢人的工艺特征
    4.1 制作工艺
        4.1.1 材料与工具
        4.1.2 制作流程
    4.2 造型之美
        4.2.1 仕女绢人
        4.2.2 剧装绢人
        4.2.3 神佛绢人
        4.2.4 少数民族绢人
        4.2.5 其它题材绢人
    本章小结
5 北京绢人的传承困境与发展思考
    5.1 传承困境
        5.1.1 受众群体少,缺乏社会认知度
        5.1.2 研创资金不足,后继乏人
        5.1.3 传承人身份之争
    5.2 发展思考
        5.2.1 政府相关政策的完善
        5.2.2 传承人的培养与支持
        5.2.3 题材与品类的创新
    5.3 国外同类人形艺术品的比较分析
        5.3.1 日本人形——与时代文化相结合
        5.3.2 芭比娃娃——多层次的产品开发
    本章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文献综述
附录 B 20 世纪50 年代至21 世纪初北京绢人发展年表
附录 C 北京绢人名家崔欣访谈
附录 D 北京绢人名家滑树林访谈
附录 E 论文中插图出处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博山灯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目的及其意义与价值
    1.2 论文选题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趋势
    1.3 研究路径与创新追求
        1.3.1 研究框架与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博山灯工技艺的流变
    2.1 北京料器与博山灯工的渊源
    2.2 博山灯工技艺的变迁
        2.2.1 制作工具的变迁
        2.2.2 生产原料的变迁
        2.2.3 产品品类的变迁
        2.2.4 传承方式的变迁
第三章 当代博山灯工的代表人物
    3.1 “中国石榴王”王乃宝
    3.2 “中国葡萄孙”孙凤军
    3.3 “琉璃灯工工艺非遗传承人”任波
    3.4 对当代博山灯工的影响
第四章 博山灯工的艺术特征
    4.1 意必吉祥的文化内涵
    4.2 写实求真的审美取向
    4.3 材美工巧的造物之维
第五章 非遗保护视域下的博山灯工发展策略
    5.1 博山灯工当下困局及其成因
        5.1.1 市场销路狭窄,行业竞争失序
        5.1.2 高端人才匮乏,活态传承堪忧
    5.2 博山灯工的发展路径及保护策略
        5.2.1 正视文化多元趋势,提升产品文化价值
        5.2.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行业发展活力
        5.2.3 重视高端人才培养,实现技艺活态传承
        5.2.4 利用人才培养优势,探讨高校培养模式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任波访谈录
附录 B:李华刚访谈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探析“文人树”盆景艺术及其对当代中国盆景创作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文人树”盆景的历史溯源
    1.1“文人”
    1.2“文人画”“文人树”
    1.3“文人树”盆景
    1.4“文人树”盆景与“素仁格”盆景
2“文人树”创作特征及定义
    2.1“文人树”盆景外观形态特征
    2.2“文人树”盆景审美特征
    2.3“文人树”盆景的定义
3“文人树”盆景对当代中国盆景创作的影响
    3.1 选材范围广
    3.2 成型时间短
    3.3 单枝技法高
    3.4 整体体量小
    3.5 组合配景严
4 结语

(4)“文人树”盆景创作特征、创作影响及创作技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文人树”盆景历史演变
        1.3.2 “文人树”盆景审美特质及主要艺术语言特征
        1.3.3 “文人树”盆景的表现形式和造型技法
        1.3.4 “文人树”盆景发展对当代中国盆景的影响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现状
        1.4.2 国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法
        1.5.2 比较分析法
        1.5.3 跨学科研究法
        1.5.4 案例分析法
        1.5.5 经验总结法
    1.6 技术路线
2 盆景理论及相关知识
    2.1 盆景的概念与分类
        2.1.1 盆景概念
        2.1.2 盆景分类
    2.2 盆景艺术表现手法
    2.3 盆景艺术特点
3 “文人树”盆景的发展演变与创作特征分析
    3.1 “文人树”盆景主要文化渊源
        3.1.1 儒家文化
        3.1.2 道家文化
        3.1.3 禅宗文化
    3.2 “文人树”盆景的历史溯源
        3.2.1 “文人”
        3.2.2 “文人画”、“文人树”
        3.2.3 “文人树”盆景
        3.2.4 “文人树”盆景与“素仁格”盆景
    3.3 “文人树”盆景创作特征
        3.3.1 “文人树”盆景外观形态特征
        3.3.2 “文人树”盆景审美特征
    3.4 “文人树”盆景的定义
4 “文人树”盆景主要艺术语言特质及发展影响分析
    4.1 盆景主要艺术语言
        4.1.1 自然语言
        4.1.2 线条语言
        4.1.3 空间语言
        4.1.4 意境语言
    4.2 “文人树”盆景主要语言特质
        4.2.1 自然语言更富野趣
        4.2.2 线条语言简洁流畅
        4.2.3 空间语言以少胜多
        4.2.4 意境语言深邃悠远
    4.3 “文人树”盆景主要语言特质对当代中国盆景的影响
    4.4 “文人树”盆景的发展地位及需要注意的发展问题
        4.4.1 “文人树”盆景的发展地位
        4.4.2 “文人树”盆景发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5 “文人树”盆景创作技法研究
    5.1 九个创作环节
    5.2 四个创作要点
    5.3 三个关键方法
6 “文人树”盆景案例分析与创作实践
    6.1 “文人树”盆景经典作品分析
        6.1.1 松柏类“文人树”盆景作品鉴赏
        6.1.2 杂木类“文人树”盆景鉴赏
    6.2 “文人树”盆景创作实践
        6.2.1 创作条件
        6.2.2 创作树材
        6.2.3 创作案例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7.1 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尽问题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创作的“文人树”盆景作品集
    附录2 :经典“文人树”盆景作品集(赵庆泉、韩学年)
    附录3 :与赵庆泉盆景艺术大师的一次访谈
    附录4 :本人参展作品获奖证书、展会现场及与大师合影
致谢
作者简介

(6)手工艺的生命力:对建水紫陶业进程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及文献述评
        (一) 有关建水紫陶的研究
        (二) 有关勾连社会文化的陶研究
    三、研究路径及理论
        (一) 物的人类学
        (二) 社会文化变迁
    四、研究方法
        (一) 田野调查法
        (二) 文献研究法
    五、章节内容
第一章 当前建水紫陶的生产制作及使用概况
    第一节 进入碗窑村
    第二节 紫陶登场
    第三节 生产地及生产组织类型
        一、生产地介绍
        二、生产组织类型
        (一) 曾经的大型陶厂
        (二) 中小型企业
        (三) 家庭式作坊
        (四) 陶艺工作室
    第四节 工艺流程
        一、制泥
        二、制坯
        三、书法与绘画
        四、刻花与填泥
        五、修坯与烧制
        六、磨光
    第五节 陶器类型及使用
        一、主要类型
        二、销售及使用
    小结
第二章 孕育技艺的粗陶瓦货瓷器业
    第一节 从蒜臼、瓦擦与腌菜罐说起——粗陶业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昔日的龙窑与青花瓷——曾经辉煌的制瓷业
    第三节 记忆中的临安瓦货——回归谋生之道
    小结
第三章 工艺创生与风格成熟
    第一节 紫陶诞生——细陶烟斗子的发明
        一、清朝民国时期中国云南社会经济侧影——鸦片吸食与种植
        二、烟斗的制作与使用——上层阶级的品位与嗜好
    第二节 风格渐成——红陶花瓶的出现及制作
        一、文人书画镌刻与匠艺结合
        (一) 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产生及壮大
        (二) 文人画与文人书画家的演变
        (三) 文人与匠人互动——两大阶层的社会身份及地位变动
        二、花瓶的制作及消费——对“雅”与“古”的审美追求
    第三节 日益成熟——红陶汽锅的诞生及演变
        一、从饮食器具到工艺品——向逢春的个人奋斗及身份变动
        二、从匠人到书画家——向逢春身份转变的路径之一
    小结
第四章 国家体制下的“工艺美术陶”
    第一节 从陶器社到工艺美术陶厂(1954-1977)
        一、陶器社成立及陶工身份转变
        二、变动中的艺人身份及命运——以向逢春及儿子为例
        三、工艺美术事业与扩建生产
        四、为谁而生产——工艺的“大众化”趋势
        (一) 汽锅出口:模式化的装饰语言
        (二) 技术介入:坯体成型、隧道窑及空心刀
    第二节 工艺美术陶厂中的“美术陶”生产(1978-2002)
        一、再续厂史
        二、分类的强化与消解——拉坯技艺的延续
        三、厂中的生产者群像及技艺传承
        (一) 成为生活陶拉坯师傅
        (二) 成为美术陶拉坏师傅
        (三) 负责搞装饰的人
        (四) 使用空心刀的刻填女工
        四、对造型与装饰艺术的追求
    小结
第五章 消费社会中的“紫陶”生产制作
    第一节 个人奋斗(2001-2012)
        一、“紫陶”之称
        二、紫陶生产的一段“心酸史”
        (一) 生活所迫
        (二) 第一家私营陶厂
        三、气窑的故事
        (一) 第一座液化气窑
        (二) 那个江西人
        (三) 烧气窑的技艺
        四、回归个体自由劳作——大小家庭式作坊相继出现
    第二节 生产制作文化陶的逻辑
        一、场域理论
        二、消费社会中的紫陶文化
        (一) 消费社会及文化
        (二) 符号化的普洱茶与紫陶
        三、日益多元化的制陶人群体
        (一) 从外面来的制陶人
        (二) 书画家与他们的个人工作室
        (三) 出资者的工作室及企业
        (四) 高校毕业生
        四、文化观与技艺观的拓展
        (一) 作为主脉的文化观
        1. 拉坯师傅持有的文化观
        2. 书画者的名气与价值
        (二) 获得文化属性的造型技艺
        1. 技艺的范畴与属性
        2. 国家语境中的“文化”及作用
        (三) 依然是“非文化”的技艺
        五、一个紫陶生产制作场域的型构
        (一) 二元差异关系
        (二) 紫陶生产制作场域的生成与运转
        (三) 场域变动与紫陶工艺属性变动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丰子恺美学与艺术思想的佛学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丰子恺的佛学渊源与价值取向
    第一节 丰子恺皈依佛教的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
    第二节 丰子恺的佛学价值取向
    第三节 佛学与丰子恺的人生哲学
第二章 丰子恺美学与艺术思想的核心范畴及其佛学意蕴
    第一节 丰子恺“绝缘说”的佛学阐释
    第二节 丰子恺“同情说”的佛学阐释
    第三节 丰子恺“童心说”的佛学阐释
    第四节 丰子恺“趣味说”的佛学阐释
第三章 佛学与丰子恺《护生画集》的创作
    第一节 《护生画集》中的佛家生态审美智慧
    第二节 《护生画集》的护生观及其对生态美学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附件

(9)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研究缘起、目的及意义
    二、已有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过程与理论工具
    四、概念界定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中师教育发展及农村中师毕业生群体特征概述(1979-2009)
    一、恢复调整中的中师教育(1979-1984年)
    二、繁荣时期的中师教育(1985-1991年)
    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中师教育(1992-1998年)
    四、过渡与转型时期的中师教育(1999-2009年)
第二章 加入者:为什么选择中师
    一、家庭与个人选择的背后
    二、政策对选择中师的影响
第三章 受业者:中师所给予的
    一、职业理念与敬业思想
    二、课程设置与一专多能
    三、自我管理与主动成长环境的创设
    四、对教育实践环节的重视
第四章 坚守者:乡村学校的工作与生活
    一、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
    二、乡村学校生活
    三、婚恋与社会交际
第五章 背离者:理想与现实之间
    一、不同时期的同一个理由
    二、从背离到被背离
    三、一项关于中师毕业去向情况的调查
第六章 后继者:竞争中的迷惘
    一、小学教育专业的大专生
    二、本科院校中的免费师范生群体
结语:谁是未来的农村小学教师
    一、关于研究的几点说明
    二、研究发现
    三、期待
附录
    附录一:本研究重要采访活动
    附录二:有关改革开放后的"农村中师毕业生"情况问卷调查
    附录三:口述资料样本
    附录四:河南信阳师范学校教育实习成绩评定表
    附录五:中师毕业生毕业去向情况调查表
    附录六:湖南省祁阳县教育局《关于做好2090年农村小学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 划招生工作的通知》
参考资料和文献
后记

(10)学校文化领导:一所中学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研究现状
        1.2.1 关于学校文化的研究
        1.2.2 关于文化领导的研究
    1.3 有关概念的界定
        1.3.1 文化
        1.3.2 学校文化
        1.3.3 文化领导
    1.4 研究的历程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的确定
        1.4.2 研究中的具体方法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基本结论
    1.6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学校文化领导的理论分析
    2.1 学校文化领导——学校领导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必然趋势
    2.2 学校文化领导的内涵与构成要素
    2.3 学校文化领导的机理与实施策略
第3章 走进S校—对研究对象的概括
    3.1 S校的历史回顾
    3.2 S校的组织结构:从科层式走向扁平化
    3.3 S校的办学规模与质量
第4章 S校的文化诊断与文化领导
    4.1 S校的文化诊断
        4.1.1 S校的环境文化
        4.1.2 学校的制度文化
        4.1.3 学校的教师文化
        4.1.4 学校的领导文化
    4.2 学校的文化整合与创新
        4.2.1 "文化兴校"的提出
        4.2.2 以"诺贝尔精神"为核心的学校文化整合与创新
    4.3 学校文化领导的实践
        4.3.1 共同愿景——从文化的失位到文化的定位
        4.3.2 科学人文——从文化的越位到文化的归位
        4.3.3 民主合作——从文化的缺位到文化的补位
第5章 对学校文化领导的反思与建议
    5.1 校长更替对于学校文化领导的影响
    5.2 上级政策对于学校文化领导的冲击
附录
参考文献
结束语
致谢

四、谈谈我学做文人树盆景(论文参考文献)

  • [1]北京绢人艺术研究[D]. 龙宗煜. 北京印刷学院, 2020(08)
  • [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博山灯工研究[D]. 郑江涛.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
  • [3]探析“文人树”盆景艺术及其对当代中国盆景创作的影响[J]. 徐朕,邓光华. 艺术科技, 2019(09)
  • [4]“文人树”盆景创作特征、创作影响及创作技法研究[D]. 徐朕.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5]雪霁[J]. 东庄. 百花洲, 2017(05)
  • [6]手工艺的生命力:对建水紫陶业进程的人类学研究[D]. 马佳. 云南大学, 2017(12)
  • [7]丰子恺美学与艺术思想的佛学意蕴研究[D]. 冉祥华. 山东大学, 2015(12)
  • [8]状元媒[J]. 叶广芩.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2(04)
  • [9]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 赵金坡. 华东师范大学, 2011(10)
  • [10]学校文化领导:一所中学的个案研究[D]. 刘光涛. 南京师范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说说我是如何学会制作文人树盆景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