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速PTD在现代测温系统中的应用

变速PTD在现代测温系统中的应用

一、变速PTD在温度测近代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祥泰[1](2019)在《基于BP-PID算法的中纤板热压控制及系统设计》文中研究指明中密度纤维板因其易加工、性价比高的特点成为目前市场上主要的建材及装饰材料,其需求量也是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而增长。热压作为中密度纤维板生产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工序,对板材的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对热压机的控制系统进行有效改进,对提高产品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某木业公司热压机控制系统改造项目为背景,对热压油泵和热压时间的控制方式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针对热压机控制系统存在的控制不精确、大惯性、滞后严重等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PID控制方法。本文首先对热压机的结构和运行原理进行剖析,并对BP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的原理以及实现流程进行深入研究。在建立热压机压力、时间的数学模型的基础之上,通过仿真软件MATLAB对传统PID与BP神经网络PID进行仿真对比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基于BP神经网络的自适应PID控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在进行该公司热压机控制系统改造项目过程中,在确定控制算法的基础之上,本文针对热压机压力、时间控制系统进行器件选取,在西门子S7—300系列PLC基础之上进行系统硬件组态、程序编写,并选用西门子组态软件WinCC进行相关人机画面的组建,极大的方便对热压机的调控。本文所涉及的某木业公司改造后的热压系统经过检验和测试已投入生产,从生产的产品质量分析,该控制系统运行比较稳定,对纤维板生产工艺的控制更为精确。

王海[2](2018)在《工业用生物燃油燃烧机设计及其雾化助燃仿真》文中提出生物燃油是生物质通过无氧闪速裂解方式获得的一种清洁液体燃料,其合理利用可以解决因秸秆处理不当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化石能源的短缺问题。我国生物质资源非常丰富,但处理的方式较为低端。当前液体燃料燃烧机主要用于重油燃烧机,适应生物燃油的燃烧机发展缓慢。若要将生物燃油大规模应用,必须发展此种类型的专用燃烧机。文章针对工业加热领域,设计出一款适应生物燃油的液体双燃料燃烧机。文章结合生物燃油的性质以及历届的相关研究,提出一种以重油燃烧机为基础、适用于lt/h蒸汽锅炉的生物燃油双燃料燃烧机的整体设计方案,并给出燃烧机的三维模型。生物燃油燃烧机的性能关键在于雾化和点燃。文章结合几种常用方案和燃料特点,设计出一种以IMPa压缩空气为介质的内混式与Y型喷嘴结合的组合式喷嘴。比较几种点火方式,生物燃油燃烧机的点火最终采用液化气引燃的方式。通过Fluent仿真,得出适合的混合室长度、雾化最佳区域以及点火部分关键参数。最后,对生物燃油的燃烧进行Fluent仿真。接着讨论过量配风的燃烧火焰状态,得出理论计算的配风数值的适合性。同时,燃烧的仿真也得出燃烧室的几项状态参数,为生物燃油燃烧机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工程参照。

张体恩[3](2015)在《基于气泡行为的缸盖沸腾冷却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沸腾冷却具有传热效率高、冷却系统体积小等优势,将其应用于缸盖冷却水腔可以有效解决缸盖热负荷高的难题,满足现代高强化发动机的设计要求。针对缸盖沸腾冷却应用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从气泡行为角度出发,利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手段对缸盖沸腾冷却机理与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针对缸盖沸腾传热特点,搭建了用于观测气泡行为的沸腾传热实验平台。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气泡等待周期与脱离频率及表面热流间的实验关联式、验证了气泡脱离直径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通过气泡行为的可视化观察以及热流等参数的测量研究,从气泡行为角度阐述了沸腾传热的机理、解释了沸腾传热规律变化的内在原因:沸腾各个阶段传热状态是沸腾气泡脱离行为诱发的“表面淬火”效应及气泡附着生长行为诱发的“热流阻隔”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气泡消失、气泡聚合、鼻梁区冷却设计要求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据此提出了缸盖沸腾应用可行域及控制策略。基于实验观测到的沸腾气泡表面变形规律,建立了更为精确的气泡消失数学模型;考虑鼻梁区特殊受热状态及结构特点,从沸腾换热效率及气泡能在缸盖内快速消失的角度,研究确定了沸腾控制上限为气泡排除控制线:StControl=89×Pe-0.74,进而明确了有效利用沸腾冷却的可行域,即沸腾起始线与沸腾控制上限之间的区域,并据此建立了缸盖鼻梁区沸腾冷却参数强化设计流程。对缸盖沸腾压力波动监测信号进行了实验研究,比较了部分发展沸腾状态、充分发展沸腾状态、危险沸腾状态下的压力波动信号差异,得到危险沸腾状态下的压力信号呈脉动大且信号极不规则的特征;分析了沸腾压力波动信号与气泡行为之间的关系,得到压力频谱信号中最大功率谱密度对应频率与气泡簇行为频率一致,均低于300Hz;据此从两传感器平均互相关系数及频域信号角度提出了两种危险沸腾状态的压力信号甄别方法:1)20-500Hz频段内两传感器的平均互相关系数小于0.82;2)400-500Hz频段内的最大功率谱密度值大于2×10-3(kPa)2/Hz。由于气泡脱离直径、沸腾相变条件会随着沸腾状态的改变而发生变化,而利用欧拉多相流计算模型计算沸腾状态需要气泡平均直径和沸腾相变判定条件;本文在气泡脱离直径、沸腾相变条件与沸腾状态关系以及气泡平均直径与气泡脱离直径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气泡影响的多相流数值模拟迭代计算方法。并利用实验数据对多相流数值模拟迭代计算方法的计算精度进行了校核。结合前面研究成果,建立了缸盖沸腾换热设计流程,并以1015为原型机,完成了针对沸腾冷却应用的冷却参数重新设计:基于缸盖反向冷却方式,冷却入口温度确定为91℃,入口流速确定为2m/s。与原型机相比,重新设计的缸盖温度场分布更加均匀,最高温度降低了7K,最低温度升高了4.5K,而流量降低了约40%。

周大帅[4](2011)在《高速电主轴综合性能测试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本文是在北京市科委计划项目:《数控装备系统测试与评价共性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编号为:XJZZ0704)课题的资助下,对电主轴的若干关键技术在测试平台上分别进行了研究和测试,得出了满意的结果;希望可以由已往的主轴单项检测或模拟分析,改由此测试平台来做主轴整体检测分析,借此来优化电主轴结构、减少主轴振动、噪声和热传导等问题,以便更好地掌握电主轴的静动态特性等相关关键技术,以确保主轴的优良性能。针对高速电主轴系统的复杂性,论文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主轴回转误差是反映主轴动态性能好坏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论文在深入研究主轴回转误差测试理论的基础上,根据数理统计法误差分离技术,搭建了一套基于虚拟仪器的适用于高速高精度主轴回转精度测量系统;该系统具有软件分度功能,可以简便、准确地测量各工况状态下回转精度,同时把该系统的测试结果与ASME测试标准结果相对比,二者结果吻合,证明基于数理统计法误差分离技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依据频响函数的测试理论和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激振实验方案--分时快速稳态正弦扫频激振频响函数测量系统及方法,该系统采用稳态正弦激振,激振功率大、能量集中,高阶模态容易被击出来;激励响应选用稳态数据,具有较高信噪比(高于75dB);具有较高频率分辨率(由数据采集卡精度决定),且整周期采样,测量结果精度高,可靠性高。(3)通过对预紧力和系统固有频率的关系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确定预紧力的方法--基于等效单自由度的轴承预紧的测量系统及方法。即:根据固有频率来获取轴承实际所承受的预紧力的大小,该方法揭示了轴承预紧力随系统固有频率变化的内在关系。结果表明,该方法试验性能稳定,测试数据可靠,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轴承的预紧特性。(4)结合我国相关的测试标准,依据AMSE、ANSI、德国VDI/DGQ3441等国际标准,以及课题合作单位实际生产电主轴的测试经验和使用用户的要求,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电主轴综合测试系统的各项测试目的、任务及方法,对全面、客观地测试评价电主轴系统进行了的整体结构设计,为下一步的测试实验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5)针对北京某机床厂生产的CDHA512型电主轴要进行综合性能测试与评价的要求,开发了一套基于PC机的计算机虚拟仪器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包括硬件、软件两部分。硬件部分包括测试试验台及其附件以及各种测试仪器设备。软件部分包括基于LabVIEW环境下开发的能实现各测试实验功能的电主轴综合性能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可以完成:①电主轴温升测量;②主轴热变形测试;③调速负载特性实验;④回转精度数据采集及数据分析;⑤动静特性实验;⑥轴承预紧状态测量等六项测试,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综上所述,电主轴单元是一综合套组件,它是一项涉及电主轴本身及其附件的系统工程,研究电主轴相关的关键技术,开发电主轴的综合性能测试与评价试验台,既可以为生产商提高电主轴产品的综合性能优劣、产品性能升级提供参考和依据,还可以给用户提供比较空间,做为购买设备的依据。

黄钰期[5](2010)在《基于场协同原理的车用冷却系统流动传热耦合分析与结构优化》文中认为汽车冷却系统是保障车辆稳定运行的重要辅助系统,对节能减排具有直接影响。在当前环境下,随高密度、大功率发动机的出现以及众多新技术、新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车辆散热环境日趋恶劣,对冷却系统的体积、重量、工作效率等也提出了新的需求。而各热交换器组件的性能优化是实现冷却系统整体优化设计的基础。如何在不借助辅助设备,不改变使用条件并合理控制阻力能耗的前提下,实现流动传热过程的优化,是现代汽车冷却系统设计和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强化传热的场协同原理为理论依托,以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为主要研究手段,与风洞实验技术相结合,对车用冷却系统从单元到组合模块,从局部到整场,从微观到宏观的流动传热特性分别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车用冷却系统的局部换热单元、单个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组件以及热交换器与风扇组合分别建立CFD三维仿真模型,研究换热过程的流动传热特性。2.采用多尺度耦合法对单个热交换器进行微观分析和整体仿真。3.利用风洞实验平台,采集实验数据以验证仿真模型的有效性。4.根据实际工作时可能遇到的状况对原始模型和边界条件进行调整,分析冷热介质流动不均匀性对单元换热过程的影响。5.研究单个热交换器内外侧的流动特性,分析结构、冷却介质分布规律等因素对整体换热效果的影响,提出可行的结构优化方案。6.分析两相邻热交换器之间的相对位置、距离以及热介质流动方式对组合模块换热过程的影响。7.研究吸气式风扇驱动时空气的流动特性。将热交换器和风扇进行组合,比较不同风扇配置方案对热交换器换热效果的影响。8.结合热交换器中的场协同原理,对以上研究结果进行印证和解释,设计相应的强化传热方法或结构优化方案。通过以上一些研究,发现:对以空气(气体)为冷热介质的换热过程,如果在计算时考虑介质的物性变化,与常物性并参照入口温度设置物性参数的仿真模型相比,会使冷热侧温差略为降低,冷空气压降略有增加,而热空气的压降明显减少。对局部单元的换热,如果热介质流速分布不均匀,尤其是热介质流速沿冷却介质流动方向降低时,会使单元换热能力降低。如果冷却介质的温度分布沿热介质流向降低,冷热介质温度场协同性相对更好,能适当提高换热效果,反之则使换热效果变差;如果冷却介质的流速沿热介质流动方向升高,流速升高导致温度降低,也能改善冷热介质温度场的协同性,使换热效果略好,反之则换热较差。对单个热交换器,如果采用多尺度耦合分析方法对热交换器进行详解,能显着提高计算精度,但操作过程较为复杂。在车用热交换器中,热介质在各通道的不均匀分布是降低整体工作效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改良热交换器结构,使热介质在各通道分布更均匀,是有效的优化方向。此外,增大热交换器低温区的冷却介质流量,能降低低温区冷却介质的温度,改善冷热流体温度场的协同性,实现强化换热的目的。对相邻热交换器组合模块,在不考虑热辐射因素时,变换芯部上下的相对位置会对换热有轻微的影响,而当芯部距离达到一定范围且四周密封时,再增大芯部间距也并不会影响前后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改变上游热交换器热介质流动方向,使热通道中的流量和温度分配更均匀,能显着提高该热交换器的换热效率,但由于冷却风在流经该热交换器后的温升更高,将导致下游热交换器的换热效果变差。在吸气式风扇的驱动下,风扇上游速度分布并不均匀,叶片尤其是叶尖正前方的来流速度较高,轴心和边角处速度较低。将热交换器及风扇区域密封,对提高风扇的工作效率十分关键。对典型的乘用车水散热器,采用一个较大风扇和两个小风扇的组合,和传统风扇配置方案相比,在静压(总和)相等的情况下,能实现更好的换热效果。

程建平[6](2008)在《基于PLC控制的活塞浇注设备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半自动活塞浇注设备是进行活塞毛坯生产的关键设备,是集机、液、电为一体的现代化技术设备。针对目前活塞使用市场的发展需求,特别对我国东南部省份的近几百家中小型活塞企业发展需求的调研,提出了该设计研究题目。本文对活塞浇注设备的机械部分、PLC电气部分进行了全面设计。机械部分设计主要包括机座设计、工作台总成设计、顶模提升总成设计、抽中芯总成设计、冷却系统设计、液压系统设计、集成块总成设计,模具及其动作顺序设计。运用UG对浇注设备的关键的承载部件工作台和顶模提升总成的支板进行建模,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进行分析并进行了优化设计。PLC电气部分设计主要包括控制系统各模块的合理选取,I/O的合理分配、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运用STEP7 V5.3对控制系统软件部分进行编程,用PLCSIM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并用WINCC flexible进行了组态编程,实现了现在流行的人机界面可视化操作。浇注设备操作方式有手动和自动两种,设备突出特点是利用传感器对模具温度实时采集和监测并据模具温度自动选择最佳开模时机,既可提高活塞的总体性能又能提高生产率和成品率。针对浇注设备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解决方法。设备在机械部分试制完成后,进行了总体装配调试,设备运行状况良好,目前已投入使用。

夏刘可[7](2008)在《温控形状记忆合金驱动无阀微泵的基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现代工业中,对体积小、重量轻和高力能密度运动及位置控制直线执行器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越来越多的功能材料可以用于产生机械运动,利用新型功能材料制造各种执行机构的研究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形状记忆合金(SMA)因大功重比、集驱动传动和传感于一身、变形大等优点使得它在微小型应用领域具有独特的应用前景。本文首先总结了SMA的晶体结构和变形机理,给出了SMA的马氏体结构和本构关系。对50.8%Ni-Ti材料进行静态实验研究,分析了SMA材料的应力、应变、温度之间的关系,以此为理论基础,对不同结构内嵌式记忆合金执行器形变模型与性能作了研究。其次,分析了Ni-Ti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通电电流、变形速度和位移、相变温度之间的关系,并对差动式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器的工作原理做了阐述,设计制作了并列型差动式形状记忆合金执行器,选择电脉冲加热和液体冷却方式驱动。实验得出,该执行器输出力和位移比较大,且机构简单控制方便,通电电流在不破坏材料晶体结构范围内,位移及变形速率随着电流的增大而增加,加上合适的冷却措施,可作为不同频率要求的驱动源。差动式SMA执行器通过结构上的创新,不仅大大提高了SMA执行器的工作频率和输出力矩,而且有效减小了运行功耗。最后,设计了一种并列型差动式SMA执行器驱动的无阀泵系统。差动式SMA执行器可以有效减小材料的非线性和宽滞后带来的影响,提高工作频率和输出力。本文详细论述了差动式SMA执行器驱动的无阀泵的结构和运行原理,泵体结构的最优参数设计,设计并制作了一台差动式SMA执行器驱动的无阀泵实验样机,对样机进行了流场有限元分析,并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分析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差动式SMA执行器驱动的无阀泵的可行性。

田野[8](2007)在《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性能及抗裂机理、微观特性研究》文中认为结构混凝土在正常使用荷载作用之前产生的早期裂缝将严重影响结构物的外观与耐久性,这已经是导致工程结构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有针对性的配制具有良好抗裂性能的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从理论到试验综合研究混凝土早期开裂问题,对于减少甚至避免混凝土结构的早期裂缝的产生、提高混凝土工程耐久性、降低维护成本、延长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混凝土早期开裂的研究,着重对混凝土收缩等单方面的研究,而且大多数的研究成果仍处于定性分析阶段,定量的分析研究还很少。因此通过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本文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从混凝土的早期开裂机理研究入手,分别分析了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弹性模量、收缩性能、极限拉应变、温度场随龄期发展规律及其对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早期开裂的影响,推导出混凝土环应力公式,提出了混凝土环应力与龄期发展的增量计算方法,并预测了混凝土环的开裂龄期,建立了分析混凝土早期开裂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工程实际验证模型的可行性与可靠性。2.通过碳化深度试验与氯离子渗透试验分析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耐久性。3.通过电镜扫描试验与X射线衍射试验,分析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不同龄期的微观组织结构与化学成分。从微观角度探讨复掺矿物掺合料的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良好抗裂性能的机理。通过对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抗裂性能的综合分析研究,得出如下成果:1.聚丙烯腈纤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略低于同条件不掺纤维混凝土,但掺入纤维对改善混凝土的收缩性能具有比较明显效果,同时建议采用五参数指数方程表征混凝土干燥收缩随龄期发展规律。2.混凝土弯拉极限拉应变的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下降期、上升期与平稳期三个阶段,建议采用指数表达式来表征上升期与平稳期混凝土的弯拉极限拉应变随龄期的发展规律,并提出了特征龄期的概念。研究表明掺入纤维可以缩短混凝土极限拉应变的特征龄期,提高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增长速度。3.建立水泥水化模型时须将水泥颗粒水化微观结构模型与宏观水化动力学有机结合,将本文建立的水泥水化模型与数值模拟方法相结合,可较精确地预测混凝土温度场随时间的演化规律。4.在分析混凝土早期抗裂机理时应综合分析收缩、温度、徐变、极限拉应变、弹性模量等因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所推导的混凝土环应力随龄期发展的增量计算方法可准确预测混凝土环的开裂龄期,对实际工程的研究表明,本文采用动态分析方法所建立的混凝土开裂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同时证明本研究配制的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5.适量复掺矿物掺合料,可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抗碳化性能和抗氯离子渗透性能。适量复掺矿物掺合料也可改善混凝土微观结构,改善Ca(OH)2的形貌。本研究中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将为隧道、地下工程等基础设施混凝土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等提供理论与试验依据。

李竹荣[9](2007)在《基于ARM处理器的太阳能发电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全球能源的逐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清洁的可再生的太阳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太阳能的光电转换技术也不断发展至可大规模应用的水平。在未来,太阳能电池的应用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太阳能电池的光伏特性出发,来研究如何提高太阳能的转换效率无疑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本课题根据光伏电池的工作特性,设计了独立光伏发电的自动跟踪系统,由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是不断变化的,为此本文采用了自动跟踪系统,通过由ARM LPC2131、驱动芯片UC3717和步进电机组成的驱动系统使聚光器始终朝向太阳。在天黑后,能够使电池板重新朝向东方,实现日循环运行。本文通过光敏电阻来判断太阳的位置,单片机发出脉冲控制使步进电机转动或停止,停止时产生锁定波形防止电机偏转。本课题采用改进的步进式扰动观察最大功率点算法,来寻找太阳电池阵列的最大功率点,使系统在任何温度和日照条件下都能跟踪太阳电池的最大功率。本课题设计中采用了双环控制系统,电压环采用了DC/DC的升降压变换电路用来保持电力系统的恒电压输出,其中使用了离散型增量式PID算法来对电压进行控制,同时注意使用了软开关技术来提高变换器的转换效率。电流环用改变电流的方式来跟踪太阳能电池的最大功率点。对于升降压变换电路的恒电压控制效果,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贾娜[10](2007)在《单板层积材弯曲蠕变特性及破坏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木材以及木质复合材料的流变学特性决定了在长期载荷作用下材料的应变将随时间而增加,对这种蠕变特性的研究是木材复合材料科学的前沿课题。近年来,木材尤其是结构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木质人造结构材的开发利用因此受到了国内外的普遍重视。单板层积材(LVL)以其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成为大径级木质结构材的替代品,被广泛用于大型圆拱建筑的桁架和木质结构的梁柱、混凝土模板等。LVL梁柱结构在长期受载时,由蠕变引起的附加变形效应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甚至会引起结构的突然倒塌。研究LVL的蠕变性能,掌握其蠕变变形的规律,为工程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并可以通过预先加入的结构预调装置等措施,防止结构蠕变变形产生的破坏,对LVL在建筑结构领域中的应用有重要的意义。用实验的方法,研究了桦木和椴木两种不同树种LVL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和破坏形式,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树种的LVL均具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桦木LVL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优于椴木LVL;LVL弯曲破坏作为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为断裂破坏、开裂破坏和混合破坏;而剪切造成的结构破坏,以单侧开裂破坏为主要形式。在基本假设的基础上,用粘弹性理论对LVL的流变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桦木和椴木LVL不同应力水平下弯曲蠕变的Burgers模型。对桦木和椴木LVL进行30~45天的中短期蠕变试验,试验采用弯曲蠕变的形式,应力水平分别取其极限强度的40%、50%和60%,蠕变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时间范围内,该模型可以精确的描述LVL的短期蠕变变形。为了建立LVL长期承载下的蠕变模型,对Burgers模型进行改良,改良后的Burgers模型,粘性变形部分以指数形式表达,提高了模型的拟合精度,并可以用来预测长期载荷下的蠕变变形。在改良的Burgers模型中加入Regel元素,构成Burgers-Regel模型,可以模拟蠕变变形的所有阶段,直至蠕变破坏。引入突变理论中的尖点突变对蠕变破坏机理进行了分析,分析指出,蠕变破坏的发生是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势函数中的控制变量决定了LVL的蠕变变形最终趋于稳定,还是将导致材料或结构破坏。

二、变速PTD在温度测近代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变速PTD在温度测近代系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P-PID算法的中纤板热压控制及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中纤板产业发展现状
    1.3 中纤板热压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
        1.3.1 热压机的发展
        1.3.2 热压控制技术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纤板热压机运行原理及控制方案选取
    2.1 中纤板热压机的工作原理
        2.1.1 热压机结构
        2.1.2 热压机运行原理
    2.2 中纤板热压机控制方案的选取
        2.2.1 热压机的主要运行参数
        2.2.2 热压机控制方案的选取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BP-PID算法的中纤板热压控制系统
    3.1 经典PID控制技术
    3.2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方法
    3.3 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算法
        3.3.1 BP-PID结构
        3.3.2 BP-PID算法
    3.4 基于BP-PID算法热压控制系统仿真分析
        3.4.1 热压压力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3.4.2 热压时间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纤板热压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4.1 系统功能块组成
    4.2 系统相关器件选取
        4.2.1 热电阻选取
        4.2.2 压力传感器选取
        4.2.3 比例阀选取
        4.2.4 三通阀选取
    4.3 基于PLC控制系统设计
        4.3.1 PLC工作原理
        4.3.2 PLC的模块配置及功能
        4.3.3 系统硬件组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纤板热压控制系统的软件开发
    5.1 BP-PID算法在PLC中的实现
        5.1.1 系统开发环境STEP7
        5.1.2 经典PID算法的实现
        5.1.3 BP-PID算法的实现
        5.1.4 相关程序设计
    5.3 基于WinCC的监控系统设计
        5.3.1 WinCC组态软件
        5.3.2 中纤板热压监控组态设计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纤板热压控制系统通讯与调试
    6.1 控制系统通讯的实现
        6.1.1 MPI通讯特性与应用
        6.1.2 工业以太网通讯特性与应用
    6.2 中纤板热压控制系统的调试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2)工业用生物燃油燃烧机设计及其雾化助燃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意义
        1.1.1 我国能源方面的矛盾
        1.1.2 针对我国能源问题的政策
        1.1.3 生物燃油双燃料燃烧机及其雾化助燃的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生物燃油燃烧机发展及现状
        1.2.1 燃烧机发展史
        1.2.2 国内研究发展及现状
        1.2.3 国外研究发展及现状
        1.2.4 生物燃油燃烧机的发展趋势
    1.3 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2 生物燃油的基本性质及燃烧机整体布局
    2.1 生物燃油的静态特征
        2.1.1 生物燃油的元素含量
        2.1.2 生物燃油的含氧量
        2.1.3 生物燃油的含水率
        2.1.4 生物燃油的其他物理性质
    2.2 生物燃油的燃烧特性
    2.3 生物燃油燃烧机的基本参数计算及其整体布局
        2.3.1 供油系统的设计
        2.3.2 配风系统的设计
        2.3.3 烟气及理论燃烧温度
        2.3.4 燃烧机各辅件的布局及三维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生物燃油燃烧机关键部件的设计
    3.1 雾化喷嘴设计
        3.1.1 几种液态工质雾化喷嘴
        3.1.2 改进的内混式喷嘴设计
    3.2 点火及助燃部分设计
        3.2.1 几种常用的点火装置
        3.2.2 点火部分的结构布局
    3.3 本章小结
4 生物燃油燃烧机雾化和燃烧的FLUENT仿真
    4.1 FLUENT的控制方程及破碎模型
    4.2 单介质流体仿真
        4.2.1 生物燃油的流体仿真
        4.2.2 压缩空气的流体仿真
    4.3 雾化流体仿真
        4.3.1 一次雾化流体仿真
        4.3.2 二次雾化流体仿真
    4.4 点火区域及燃烧室的仿真
        4.4.1 引射管的燃烧仿真
        4.4.2 生物燃油燃烧仿真
    4.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气泡行为的缸盖沸腾冷却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表
图目录
表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沸腾传热研究进展
        1.2.1 沸腾传热介绍
        1.2.2 沸腾传热理论模型研究进展
        1.2.3 沸腾特征点预测研究进展
        1.2.4 沸腾传热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1.3 缸盖沸腾应用研究
        1.3.1 缸盖沸腾冷却应用研究进展
        1.3.2 缸盖沸腾应用主要问题研究
        1.3.3 缸盖沸腾冷却应用前景
    1.4 气泡行为研究概述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缸盖沸腾气泡行为研究
    2.1 沸腾换热实验平台
        2.1.1 沸腾气泡行为观测实验件
        2.1.2 沸腾测试系统
    2.2 气泡生长阶段行为
        2.2.1 沸腾气泡核化条件
        2.2.2 气泡等待周期
        2.2.3 气泡生长模型
    2.3 气泡脱离阶段行为
        2.3.1 气泡脱离直径预测模型
        2.3.2 气泡脱离直径影响因素分析
        2.3.3 气泡脱离直径预测模型实验对比分析
    2.4 气泡行为与沸腾传热机理研究
        2.4.1 基于气泡行为的沸腾曲线解释
        2.4.2 气泡行为观测实验研究
        2.4.3 气泡滑移现象浅析
        2.4.4 基于气泡行为的沸腾传热机理阐释
        2.4.5 流动参数对沸腾传热的影响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缸盖沸腾应用可行域研究
    3.1 柴油机沸腾整体控制要求
    3.2 气泡消失控制要求
        3.2.1 气泡消失研究概述
        3.2.2 气泡消失可视化试验研究
        3.2.3 沸腾气泡消失数学模型
        3.2.4 缸盖沸腾气泡消失控制
    3.3 气泡聚合抑制要求
    3.4 缸盖沸腾冷却应用参数设计
        3.4.1 缸盖沸腾冷却参数设计实验研究
        3.4.2 缸盖鼻梁区沸腾冷却参数设计要求
        3.4.3 缸盖鼻梁区沸腾冷却可行域
        3.4.4 缸盖鼻梁区沸腾冷却可行域分析
        3.4.5 缸盖鼻梁区沸腾可行域适用性分析
        3.4.6 缸盖鼻梁区沸腾参数强化设计流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缸盖沸腾冷却监测方法
    4.1 缸盖沸腾应用监测方法简述
        4.1.1 温度监控
        4.1.2 压力监控
    4.2 实验装置介绍
        4.2.1 试验传感器介绍
        4.2.2 其他数据采集系统
        4.2.3 压力数据分析方法
        4.2.4 沸腾压力信号监测频段确定
    4.3 沸腾监测方法试验研究
        4.3.1 气泡行为引起的压力波动分析
        4.3.2 沸腾压力波动信号分析
        4.3.3 沸腾压力波动信号与气泡行为的关系
        4.3.4 沸腾压力波动信号影响因素分析
        4.3.5 传感器安装位置对监测信号的影响
    4.4 沸腾监测点的确定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缸盖沸腾多相流数值模拟
    5.1 欧拉多相流数值计算模型介绍
    5.2 欧拉多相流数值计算模型框架
        5.2.1 两相动力学模型
        5.2.2 相间动量传递模型
        5.2.3 相间质量传递模型
        5.2.4 热流传递模型
    5.3 欧拉多相流数值计算模型修正
        5.3.1 沸腾相变判定条件
        5.3.2 沸腾气泡平均直径
        5.3.3 欧拉多相流数值模拟流程
    5.4 欧拉多相流数值模拟的实验验证
    5.5 缸盖温度场数值计算分析
        5.5.1 缸盖温度场计算模型参数
        5.5.2 缸盖沸腾温度场计算结果分析
        5.5.3 欧拉多相流计算模型优势分析
        5.5.4 欧拉多相流数值模拟方法优势分析
        5.5.5 缸盖沸腾传热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新型缸盖沸腾冷却应用设计
    6.1 缸盖沸腾换热设计要求
    6.2 缸盖沸腾换热设计流程
        6.2.1 缸盖沸腾冷却总体参数的设计
        6.2.2 缸盖沸腾冷却水流方案的设计
        6.2.3 缸盖沸腾冷却参数的设计
    6.3 缸盖沸腾冷却设计结果校核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主要结论
    本文的创新之处
    对今后工作的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高速电主轴综合性能测试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电主轴概述
    1.2 电主轴单元关键技术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来源和意义
        1.3.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3.2 本课题来源
        1.3.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外高速电主轴的技术
        1.4.2 国内外高速电主轴的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高速电主轴的差距
        1.4.4 国内外数控机床性能评价方法简述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内容
        1.5.1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
        1.5.2 论文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高速电主轴回转精度研究与测试
    2.1 回转误差的定义
        2.1.1 回转轴线和误差运动
        2.1.2 误差运动和回转误差
    2.2 回转误差测试方法及分离
        2.2.1 传统的测试方法及其局限性
        2.2.2 回转误差的评定方法
    2.3 基于数理统计法回转误差分离及仿真分析
        2.3.1 误差分离技术
        2.3.2 数理统计法的数据处理
        2.3.3 采样时钟及软件分度
        2.3.4 数理统计法误差分离技术仿真系统
        2.3.5 实验方法及结果
        2.3.6 同ASME 回转误差测试标准的比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分时快速稳态正弦扫频激振频响函数测量系统
    3.1 频响函数的模态参数表达
    3.2 分时快速稳态正弦扫频激振频响函数的流程
        3.2.1 总体流程
        3.2.2 频响函数的数据处理
        3.2.3 频响函数测量系统仪器硬件构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相对坐标系中的结构振动与轴承预紧的研究
    4.1 轴承预紧理论
        4.1.1 角接触球轴承轴向预紧的原理
        4.1.2 传统的预紧力的检测方法
    4.2 相对坐标系中的多自由度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4.2.1 多自由度振动系统
        4.2.2 相对坐标系中的两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
        4.2.3 单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
    4.3 轴承预紧力识别方法研究
        4.3.1 测试模型
        4.3.2 实验过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电主轴综合性能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5.1 ASME 数控加工中心性能评定内容
    5.2 电主轴性能测试系统的功能分析
        5.2.1 测试平台的设计
        5.2.2 电主轴温升测量
        5.2.3 主轴热变形的机理
        5.2.4 电主轴加载实验方法
        5.2.5 电主轴的输出功率输出转矩测量及负载特性测定
        5.2.6 电主轴的过转矩试验
        5.2.7 超速试验
        5.2.8 电主轴的寿命试验
        5.2.9 电主轴的精度保持测量
        5.2.10 电主轴回转精度测量
        5.2.11 电主轴动静特性测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电主轴综合性能测试实验
    6.1 测试系统的硬件总体组成
    6.2 测试系统的软件模块设计
        6.2.1 测试系统简介
    6.3 电主轴的空载温升测试
        6.3.1 测试仪器
        6.3.2 测量方案
        6.3.3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6.4 电主轴负载温升试验
        6.4.1 试验装置
        6.4.2 测量方案
        6.4.3 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6.5 主轴热变形测试
        6.5.1 实验装置
        6.5.2 实验方案
        6.5.3 实验结果数据及结果分析
    6.6 电主轴调速负载特性试验
        6.6.1 主要试验装置
        6.6.2 试验方案
        6.6.3 试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6.7 电主轴精度保持性试验
        6.7.1 主要试验装置
        6.7.2 试验条件及方法
        6.7.3 试验结果记录
    6.8 电主轴动静态特性试验
        6.8.1 主要试验装置
        6.8.2 试验条件及方法
        6.8.3 测试数据处理与记录
    6.9 电主轴的模态分析
        6.9.1 电主轴的有限元模型
        6.9.2 单元类型的选择与网格划分
        6.9.3 主轴模态分析
    6.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基于场协同原理的车用冷却系统流动传热耦合分析与结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表格目录
1 绪论
    1.1 引言
    1.2 车用热交换器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现状
        1.2.1 热交换器翅片参数的实验研究和优化
        1.2.2 热交换器整体结构改良
        1.2.3 车用热交换器被动强化技术研究
        1.2.4 热交换器仿真计算研究工作进展
    1.3 车用热交换器流动传热耦合问题分析和场协同研究综述
        1.3.1 流动传热耦合问题
        1.3.2 流固边界耦合问题
        1.3.3 多尺度耦合问题
    1.4 冷却系统组合模块优化研究和整体性能分析
    1.5 主要工作目标和研究内容
2 换热单元流动传热问题的三维数值仿真与影响因素研究
    2.1 换热单元仿真模型分析
        2.1.1 三维模型的建立与网格划分
        2.1.2 边界条件和假设
        2.1.3 数学模型和参数设定
        2.1.4 仿真结果分析
    2.2 仿真模型的实验验证
        2.2.1 实验装置
        2.2.2 测试结果
        2.2.3 仿真模型验证
        2.2.4 误差分析
    2.3 气体物性对单元换热效果的影响
        2.3.1 气体物性分析
        2.3.2 物性变化在流动传热过程中的影响
    2.4 流动不均匀性对单元换热性能的影响
        2.4.1 热侧流速不均匀对单元换热的影响
        2.4.2 冷侧温度分布不均匀对单元换热的影响
        2.4.3 冷侧速度分布不均匀对单元换热的影响
    2.5 小结
3 单个热交换器换热过程的多尺度耦合研究与场协同分析
    3.1 单个中冷器整体仿真模型分析
        3.1.1 建立单个中冷器多孔介质简化模型
        3.1.2 仿真结果分析与重点区域数据提取
        3.1.3 重点区域细化模型仿真研究
        3.1.4 细化模型流动换热微观分析与简化模型修正
    3.2 风洞实验与仿真结果验证
        3.2.1 实验设备说明
        3.2.2 测试结果
        3.2.3 单个热交换器仿真结果验证
        3.2.4 误差分析
    3.3 中冷器内流场分析及对整体换热性能的影响
        3.3.1 气室内流动特性研究
        3.3.2 均匀流动假设对整体换热性能的影响
    3.4 冷却空气侧整场流动分布特性研究
        3.4.1 冷却空气侧场协同分析
        3.4.2 流场局部强化的假设对整体换热性能的影响
    3.5 优化方案设计
        3.5.1 气室改造
        3.5.2 局部区域翅片加密
    3.6 小结
4 热交换器组合模块的协同分析
    4.1 中冷器与水散热器组合模块的仿真研究
        4.1.1 建立三维物理模型
        4.1.2 仿真结果分析
    4.2 实验验证
        4.2.1 实验台架
        4.2.2 测量仪器及传感器
        4.2.3 热交换器组合模块实验方案
        4.2.4 计算结果验证
        4.2.5 误差分析
    4.3 组合模块的协同分析
        4.3.1 变换芯部相对位置对总体换热效果的影响
        4.3.2 热交换器间距对总体换热效果的影响
        4.3.3 中冷器热介质流动方式对总体换热效果的影响
    4.4 小结
5 基于整场流量控制的风扇配置探索性研究
    5.1 乘用车水散热器的整体仿真与分析
        5.1.1 水散热器整体仿真模型的建立
        5.1.2 仿真结果分析
        5.1.3 乘用车水散热器仿真模型的实验验证
        5.1.4 误差分析
    5.2 风扇流动特性分析
    5.3 水散热器与传统风扇组合模型的仿真研究
    5.4 不同风扇配置方案对空气侧流场的影响
    5.5 小结
6 全文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基于PLC控制的活塞浇注设备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背景
        1.1.2 课题目的
        1.1.3 课题意义
    1.2 活塞浇注设备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活塞浇注设备国内发展现状
        1.2.2 活塞浇注设备国外发展现状
    1.3 课题来源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活塞浇注设备简介
        1.5.1 机械部分
        1.5.2 PLC控制部分
2 机械部分设计
    2.1 机座设计
    2.2 工作台总成设计
        2.2.1 工作台设计
        2.2.2 外模开合机构设计
        2.2.3 抽边芯机构设计
    2.3 顶模提升总成设计
    2.4 抽中芯总成设计
    2.5 工作台翻转机构设计
    2.6 模具结构及开合动作顺序设计
    2.7 液压系统设计
        2.7.1 液压系统执行元件形式及其运动控制回路的选择
        2.7.2 液压系统工况分析并绘制负载图
        2.7.3 液压系统参数的确定及元件的选择
        2.7.4 确定液压系统原理图
        2.7.5 液压系统集成块设计
    2.8 冷却系统设计
        2.8.1 冷却系统的组成和设计要求
        2.8.2 冷却系统设计
    2.9 本章小节
3 PLC控制部分
    3.1 PLC的选型
        3.1.1 PLC的基本组成
        3.1.2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3.1.3 S7-300 PLC硬件特性
        3.1.4 PLC硬件模块选择
    3.2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3.2.1 电源电路的设计
        3.2.2 冷却时间控制单元设计
        3.2.3 温控模块设计
        3.2.4 PLC控制主电路设计
    3.3 控制系统的软件实现
        3.3.1 SIMATIC STEP7编程环境
        3.3.2 软件设计思想和控制方式
        3.3.3 PLC硬件组态与设置
        3.3.4 浇注设备控制功能的软件实现
    3.4 设备的操作、调整和控制仿真
        3.4.1 设备的操作
        3.4.2 设备控制仿真
    3.5 人机控制功能的实现
        3.5.1 触摸屏简介
        3.5.2 触摸屏在浇注设备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3.6 系统可靠性
        3.6.1 通过硬件电路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3.6.2 利用软件编程提高系统可靠性
        3.6.3 利用外围电路和执行器件提高系统可靠性
    3.7 本章小结
4 结论和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5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7)温控形状记忆合金驱动无阀微泵的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温控形状记忆合金的发展概况
    1.3 温控形状记忆合金执行器的研究现状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温控形状记忆合金的变形机理和特性
    2.1 引言
    2.2 形状记忆合金的变形机理
        2.2.1 形状记忆合金的马氏体描述
        2.2.2 形状记忆合金的本构关系
    2.3 温控形状记忆合金丝的力学、热学特性分析
    2.4 SMA在内嵌式记忆合金执行器中的应用前景
        2.4.1 内嵌式记忆合金执行器的基本概念
        2.4.2 三种不同结构内嵌式形状记忆合金执行器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差动式温控形状记忆合金执行器的特性分析
    3.1 引言
    3.2 SMA驱动器类型分析
    3.3 差动式温控形状记忆合金执行器的结构及其试验特性分析
        3.3.1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温控特性理论分析
        3.3.2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试验分析
        3.3.3 双向运动差动式SMA驱动器工作原理研究
    3.4 SMA差动式驱动器热驱动与冷却方法研究
        3.4.1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驱动器电加热驱动
        3.4.2 形状记忆合金弹簧的冷却方式
    3.5 样机设计与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差动式SMA执行器驱动无阀泵的研究
    4.1 引言
    4.2 无阀泵的原理与性能分析
        4.2.1 无阀泵的工作原理
        4.2.2 无阀泵流道参数设计
        4.2.3 无阀泵的有限元分析
    4.3 差动式形状记忆合金执行器驱动的无阀微泵的设计与试验
        4.3.1 无阀微泵的设计
        4.3.2 无阀微泵的试验研究
    4.4 差动式SMA执行器在血泵上的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4.5 差动式SMA执行器在液压泵上的应用研究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8)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性能及抗裂机理、微观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与缩略词表
第一章 绪论
    1.1 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定义
    1.2 结构混凝土早期裂缝成因及机理分析
        1.2.1 早期开裂成因分析
        1.2.2 早期开裂机理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预期的社会经济效益
    1.4 试验内容
        1.4.1 室内试验
        1.4.2 现场试验
    参考文献
第二章 试验原材料与混凝土配合比
    2.1 原材料性能
    2.2 混凝土配合比
        2.2.1 配合比
        2.2.2 混凝土配合比经济性比较
第三章 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3.1 试验内容、方法与设备
        3.1.1 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试验
        3.1.2 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试验
        3.1.3 弯拉强度试验
        3.1.4 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试验
        3.1.5 试验设备
    3.2 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分析
        3.2.1 抗压强度
        3.2.2 劈拉强度和弯拉强度
        3.2.3 轴心抗压强度
        3.2.4 弹性模量
        3.2.5 混凝土与钢筋握裹力强度
    3.3 聚丙烯腈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3.3.1 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
        3.3.2 抗拉强度
        3.3.3 脆性
        3.3.4 聚丙烯腈纤维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机理
    3.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收缩性能试验
    4.1 收缩理论分析
        4.1.1 温度收缩
        4.1.2 塑性收缩
        4.1.3 干燥收缩
        4.1.4 自收缩
        4.1.5 碳化收缩
    4.2 关于收缩的经验公式
        4.2.1 ACI 209 Code Model
        4.2.2 Bazant B3 Model
        4.2.3 trost方法(所谓“经典方法”)
        4.2.4 王铁梦方法
    4.3 收缩试验方法与仪器设备
        4.3.1 试验仪器与设备
        4.3.2 试验方法与步骤
    4.4 试验结果与分析
        4.4.1 试验结果
        4.4.2 分析和讨论
    4.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
    5.1 混凝土的抗拉性能与试验方法
        5.1.1 混凝土的受拉应力与应变
        5.1.2 极限拉应变试验方法
        5.1.3 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
    5.2 研究方法与结果分析
        5.2.1 试验试件、设备与试验步骤
        5.2.2 试验结果
        5.2.2.1 弯拉应力-应变曲线
        5.2.2.2 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E_f
        5.2.2.3 混凝土弯拉状态下的不连续点
        5.2.2.4 混凝土弯拉极限拉应变
        5.2.2.5 弯拉极限拉应变的数值分析
        5.2.3 混凝土弯拉破坏与轴拉破坏的关系
        5.2.4 混凝土抗拉强度σ_R与抗拉应变ε_R
    5.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温度场试验研究
    6.1 混凝土热传导理论
        6.1.1 混凝土热力学参数
        6.1.2 混凝土的水化热与绝热温升
        6.1.3 热传导方程
        6.1.4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6.2 混凝土温度场的测定
        6.2.1 测温点布置
        6.2.2 隧道内部环境温度
        6.2.3 隧道中隔墙混凝土温度场
    6.3 水泥水化动力学研究
        6.3.1 水泥水化反应动力学方程
        6.3.2 水泥颗粒水化反应微观几何模型
        6.3.3 水泥水化反应动力学的微观方程式
        6.3.4 水化反应速率与水泥颗粒粒径分布函数
        6.3.5 水泥水化反应动力学模型
    6.4 温度场的数值模拟
        6.4.1 模型建立与参数的选择
        6.4.2 数值模拟结果
    6.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开裂性能试验研究
    7.1 混凝土配合比
    7.2 环形约束试验
        7.2.1 环形收缩开裂试验方法
        7.2.2 试验结果及分析
        7.2.2.1 抗压强度
        7.2.2.2 环形约束
    7.3 平板式约束收缩开裂试验
        7.3.1 平板式约束收缩开裂试验方法
        7.3.2 平板试验结果
    7.4 环形开裂理论分析
        7.4.1 混凝土开裂主要影响因素
        7.4.1.1 收缩
        7.4.1.2 约束程度
        7.4.1.3 混凝土徐变
        7.4.1.3.1 徐变的机理
        7.4.1.3.2 徐变系数和徐变函数
        7.4.1.3.3 徐变模型的评价
        7.4.2 混凝土环形约束理论应力
        7.4.3 破坏准则
        7.4.4 开裂预测
    7.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开裂特性综合分析
    8.1 建立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开裂曲线
        8.1.1 早龄期混凝土的拉应力
        8.1.2 计算参数的选择
        8.1.3 混凝土开裂曲线
    8.2 建立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抗裂曲线
    8.3 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抗裂分析
    8.4 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耐久性
        8.4.1 抗碳化性能
        8.4.2 抗氯离子渗透性能
    8.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九章 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微观结构
    9.1 水泥基相的凝结硬化
        9.1.1 水泥的水化过程与产物
        9.1.2 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X衍射分析
    9.2 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的微观结构及抗裂机理
        9.2.1 扫描电镜试验
        9.2.2 扫描电镜试验分析
    9.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十章 隧道试验段混凝土开裂情况跟踪分析
    10.1 试验段现场试验结果
        10.1.1 施工记录
        10.1.2 试验段混凝土配合比
        10.1.3 施工现场混凝土强度
    10.2 现场混凝土开裂情况跟踪
    10.3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基于ARM处理器的太阳能发电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紧迫性
    1.2 太阳能的特点与优势
    1.3 国外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
    1.4 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现状及其发展
    1.5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与任务
第二章 光伏电池的研究与分析
    2.1 光伏电池的原理
        2.1.1 光伏电池的光伏效应
        2.1.2 光伏电池的物理模型
    2.2 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2.2.1 光伏电池的 Iv 和 P-V 特性曲线
        2.2.2 光伏电池的主要参数
        2.2.3 太阳的光照强度对光伏电池转换效率的影响
        2.2.4 温度对光伏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
    2.3 本系统所采用的光伏电池
第三章 光伏发电系统中聚光器的研究
    3.1 聚光器的选择
    3.2 CPC 聚光器的原理
        3.2.1 CPC 聚光器的原理
        3.2.2 CPC 聚光器的实际应用
    3.3 CPC 聚光器的简单实验与使用
        3.3.1 CPC 聚光实验
        3.3.2 聚光器的使用
第四章 自动跟踪系统
    4.1 概述
    4.2 自动跟踪系统的工作原理
    4.3 传感器光敏二极管的工作过程
    4.4 步进电机及其特性
        4.4.1 步进电机概述
        4.4.2 步进电机的主要特性
    4.5 基于 ARM LPC2131 控制的驱动电路
        4.5.1 UC3717 驱动电路
        4.5.2 74L5194 逻辑电路
        4.5.3 ARM LPC2131 介绍
        4.5.4 步进电机静止时的锁定
    4.6 自动跟踪的控制电路
    4.7 软件流程
    4.8 自动跟踪系统的试验
第五章 实现太阳阵峰值功率的 MPPT 算法及实现
    5.1 光伏阵列特性曲线
    5.2 功率峰值跟踪
    5.3 太阳能最大功率点追踪控制算法
        5.3.1 电压回授法
        5.3.2 功率回授法
        5.3.3 增量电导法(Incremental Conductance)
    5.4 扰动观察法的改进算法和 MPPT 的实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太阳能电池的光伏应用系统硬件结构设计
    6.1 DC/DC 变换模块的设计
        6.1.1 开关管 MOSFET 的电路特性
        6.1.2 软开关技术在的 DC/DC 变换器上的实现
        6.1.3 非对称结构的 Class D 升降压电路
        6.1.4 关于 DC/DC 变换电路的控制设计
    6.2 模数转换模块
        6.2.1 检测电路
        6.2.2 信号保持增益电路
        6.2.3 A/D 转换电路
    6.3 主控制器模块
        6.3.1 主微控制器 LPC2131
        6.3.2 LPC2131 的功能说明
        6.3.3 脉冲调制器
    6.4 蓄电池充放电系统模块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太阳能电力应用系统软件设计
    7.1 主控软件设计
        7.1.1 模拟信号的转换模块
        7.1.2 恒电压控制的 DC/DC 模块
        7.1.3 MPPT 及蓄电池组的切换控制
        7.1.4 蓄电池的管理
    7.2 PWM 信号软件设计模块
        7.2.1 脉宽调制器的控制简介
        7.2.2 脉宽调制器管脚描述
        7.2.3 脉冲调制器基本操作
        7.2.4 脉宽调制器的配置及输出
    7.3 本章小结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部分程序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10)单板层积材弯曲蠕变特性及破坏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的选题、研究意义和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状况
    1.3 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方向
    1.4 主要相关理论的发展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2 LVL粘弹性力学行为的理论分析
    2.1 经典蠕变模型
        2.1.1 Maxwell模型
        2.1.2 Kelvin模型
    2.2 三参量固体
    2.3 Burgers模型
    2.4 蠕变柔量
    2.5 普通蠕变的其他常用经验公式
    2.6 小结
3 LVL弯曲受力的基本力学特性
    3.1 引言
        3.1.1 静力学分析
        3.1.2 试验材料
        3.1.3 试验设备
        3.1.4 试验方法
    3.2 性能测试及结果
        3.2.1 静曲强度与弹性模量
        3.2.2 水平剪切强度
    3.3 试验结果
        3.3.1 弯曲破坏
        3.3.2 水平剪切破坏
    3.4 结论与讨论
4 LVL弯曲蠕变特性研究
    4.1 概述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件制作
        4.2.2 LVL蠕变试验
    4.3 LVL蠕变试验结果与分析
        4.3.1 LVL的蠕变规律
        4.3.2 LVL蠕变柔量—应力关系
        4.3.3 试验结论与讨论
        4.3.4 讨论
    4.4 LVL弯曲蠕变模型的建立
        4.4.1 基本假设
        4.4.2 基本模型建立
    4.5 改良的Burgers模型
    4.6 小结
5 基于突变理论的LVL弯曲蠕变破坏机理研究
    5.1 LVL长期载荷下的蠕变模型
        5.1.1 Burgers-Regel模型的建立
        5.1.2 模型对LVL蠕变过程的描述
    5.2 突变理论的概述
        5.2.1 突变理论简介
        5.2.2 突变理论的研究对象
        5.2.3 突变的类型
        5.2.4 突变模型的基本特征
    5.3 尖点突变理论解决木质复合材料蠕变问题的一般方法
    5.4 LVL蠕变的突变性原理
    5.5 LVL蠕变尖点突变分析
        5.5.1 LVL尖点突变模型
        5.5.2 诱发结构蠕变失稳的突变分析
    5.6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致谢

四、变速PTD在温度测近代系统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P-PID算法的中纤板热压控制及系统设计[D]. 王祥泰.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2]工业用生物燃油燃烧机设计及其雾化助燃仿真[D]. 王海. 东北林业大学, 2018(02)
  • [3]基于气泡行为的缸盖沸腾冷却应用研究[D]. 张体恩. 北京理工大学, 2015(07)
  • [4]高速电主轴综合性能测试及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 周大帅. 北京工业大学, 2011(09)
  • [5]基于场协同原理的车用冷却系统流动传热耦合分析与结构优化[D]. 黄钰期. 浙江大学, 2010(07)
  • [6]基于PLC控制的活塞浇注设备设计与研究[D]. 程建平. 南京林业大学, 2008(S2)
  • [7]温控形状记忆合金驱动无阀微泵的基础研究[D]. 夏刘可. 沈阳工业大学, 2008(02)
  • [8]复掺矿物掺合料混凝土性能及抗裂机理、微观特性研究[D]. 田野. 浙江大学, 2007(06)
  • [9]基于ARM处理器的太阳能发电控制系统研究[D]. 李竹荣. 江西理工大学, 2007(05)
  • [10]单板层积材弯曲蠕变特性及破坏机理的研究[D]. 贾娜. 东北林业大学, 2007(03)

标签:;  ;  ;  ;  ;  

变速PTD在现代测温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