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

评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

一、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来稿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孙蕴芷[1](2020)在《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文中研究表明“现实主义冲击波”是发生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文学思潮,其文学影响与文学史的意义不容低估。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回潮中的重要一环,它深度参与了对“85新潮”延续至1990年代初遗留下的过度形式实验、私语化、封闭式等问题的纠偏,重启文学介入现实的对话,为沉闷已久的文坛带来新气象,对1990年代乃至新世纪文学的发展走向产生深远影响。但目前学界对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研究局限于从代表作家作品的艺术价值、思想深度等层面进行分析,究其一点而不计其余,未能将其“发生—发展”的脉络做一个清晰梳理,缺乏一种“大历史观”的视野。因此,本文旨在从1990年代市场经济、文学机制变动等方面发掘“现实主义冲击波”现象发生的原因,完成对此现象脉络的梳理,把在某种程度上“被压抑”的文学现象重新打捞出来,对被主流文学史叙述所遮蔽的许多问题重新发掘,意在与1990年代以来的主流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对话,打破主流文学史对“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固化评价,试图用相对整体和贯通性的历史视野来重新评价“现实主义冲击波”。具体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讨论1990年代期刊造势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从1990年代期刊生产机制的变化所衍生出的1990年代文学期刊与文学现象之间的关系入手,具体考察“三驾马车”话题的制造、《时代文学》《上海文学》“编者的话”专栏、国家文艺政策主导下《文艺报》《人民文学》等代表性期刊与“现实主义冲击波”之间的隐秘关联等,完成对其“发生—发展”脉络的勾陈。第二章,讨论“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改革文学的继承与突变,通过对两类作品的文本细读和比较分析,结合社会背景、国家政策、文学内部的嬗变等考量1980年代发生的改革文学对于19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影响。“现实主义冲击波”突破了改革文学与国家话语之间的“并轨”状态,将视线下移至“改革”所暴露出的社会问题,同时文本内部的“撕裂”隐含着“改革”无法克服的“悖论性”问题,因而呈现出与国家话语之间的“脱轨”。第三章,讨论“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新写实小说的回应和拓展。80年代末出现的新写实小说担任了 90年代现实主义回潮的“先声”角色。“现实主义冲击波”一方面延续了新写实小说对于“生活状态”/“生存本相”的还原式呈现,另一方面相较于新写实小说,“现实主义冲击波”从“场域”和“身份”两大层面完成“写作对象”的转换。此外,“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家更着意于表现社会转型期个人与集体的复杂关系,在致力弥合“改革”与个人之间“裂隙”的同时又忽视了自我欲望的合理性表达。第四章,关注新世纪文学视野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再定位问题,深入考察同为现实主义回潮中的90年代“现实主义冲击波”与新世纪“底层文学”之间的关联性,同时围绕90年代批评家对“现实主义冲击波”所产生的“两极化”批评现象,探究隐藏在该批评现象背后90年代知识分子的身份危机问题,并对“现实主义冲击波”作品的局限性予以客观评价。

张文欣[2](2019)在《和“文”字结缘——七十年人生片断》文中指出朋友们有时和我开玩笑:"看来你就该干文联啊作协啊这些与文化有关的事,这是你名字里就带着的啊。"我似乎觉得也是,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命中注定"。我出生于1948年4月,基本和新中国同岁。那时候,解放大军横渡长江,而我的家乡和古都洛阳就在我出生的那几天获得新生,刚刚建立了共产党政权。我最初的名字叫"文化",但小时候体弱多病,父母请算卦先生给我算命,说是五行缺

时晴[3](2019)在《融媒体语境下戏曲传播特征及策略研究》文中指出社会的快速变革使戏曲传播面临新的压力,多元文化冲击给受众带来更加多样、新奇的娱乐生活样态,而戏曲自身的缓慢节奏与大众快节奏的生活难以适应,戏曲传播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抓住融媒体时代下传播机遇,重新让戏曲恢复生机与活力,是戏曲传播急需解决的问题。戏曲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华民族普遍的审美观念与精神内涵,历经口头传播、舞台传播、文本传播、广电传播、互联网传播五个阶段,其创作方式、表演方式和受众接受方式都经历了较大改变。现阶段,传播媒介的相互融合是大众传播媒介边界逐渐消融的必然趋势,而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打通媒介界限是实现传播一体化的关键。随着融媒体不断深入,传统媒体通过设立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的方式打造融媒体矩阵,为戏曲传播拓展了更为丰富的表现方式与传播途径。融媒体时代下,各种媒介之间相互融合,其碎片化、数字化、交互化和个性化特征,剧烈改变了戏曲传播方式,同时也为戏曲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提供了契机,衍生出戏曲动画、戏曲APP与戏曲小程序等诸多传播新样态。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提出戏曲从单一的本位传播到多元的延伸传播,历经五种传播方式演变,其婉转的唱腔和缓慢的节奏与现代民众的审美习惯脱节,加之多元文化强烈冲击下戏曲受众日趋减少,共同成为戏曲传播转型内、外动因:第二章通过分析融媒体碎片化、数字化、个性化、互动化传播理念,从戏曲电视、戏曲电影、戏曲动画以及网络戏曲四个方面,探讨融媒体理念下戏曲传播所呈现出的具体媒介形态,受众地位也随着多元传播形态而变得愈发重要;第三章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以《梨园春》、CCTV戏曲频道和青年京剧演员王佩瑜为例,从戏曲电视节目、戏曲频道和戏曲人物三个层面,分别论述其融媒体思维影响下传播方式变革。尽管融媒体思维为戏曲传播注入新的活力,但其目前仍面临内容创新力不足、传播渠道匹配度不高、媒介差异和低俗化等传播困境。第四章从传播学角度出发,探索融媒体时代下戏曲传播应从思维和形式两方面创新传播手段。首先,思维层面要转变戏曲传播观念,充分认识戏曲受众的娱乐需求、互动需求和碎片化需求,利用时下流行的“短”、“微”戏曲形式进行传播,从受众审美趋向出发,注重戏曲本体内容与时代性相结合,使其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符合当下受众审美期待;其次,形式层面借助融媒体特征,建立戏曲网络数据库,发挥好电视媒体的戏曲传播作用,以及网络视频网站自制功能,并依托虚拟现实技术等科技手段,多元立体式构建戏曲传播新格局。当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互融合、借鉴,打破先前传播介质割裂的状态,产生出单一媒体无可比拟的传播效能,戏曲在融媒体趋势下传播形态更加多元,呈现出数字化、碎片化、个性化、交互化传播特征。现阶段,戏曲必须坚持理念和模式两方面创新传播策略,建立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的智能化戏曲数据库,利用高科技技术手段,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呈现戏曲资料,促进戏曲向着更加专业化、产业化方向迈进。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扩大戏曲传播受众范围,引导创作者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气息的作品,有利于戏曲在稳定的空间中展现其独有的东方魅力。

王思瑶[4](2019)在《哈尔滨冰灯艺术形式与技术应用的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冰灯艺术最早起源于我国北方城市,在诸多历史文献中就有冰灯的记载。最初的艺术形式为用冰制成的灯罩,又称为“琉璃灯”。而“冰灯”这个词最早见于清代傅山的《冷云斋冰灯诗》。作为有“东方小巴黎”之称的哈尔滨市,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及气候条件成为中国冰灯艺术的发源地。冰灯艺术在我国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1963年,哈尔滨人民首次在兆麟公园利用简单的模具制作了近千余冰灯,举办了第一届冰灯艺术游园会,取得巨大反响,开创了冰灯游园会的先河。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哈尔滨冰灯艺术融汇中西方文化艺术,发展集成为一项多元化的艺术系统工程。本文通过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经验总结法、图表分析法以及实例说明法,通过了解国内外冰灯艺术的发展概况,探究了哈尔滨冰灯的形成基础、发展现状以及其内在和外在艺术形式及其技术的发展,并指出了哈尔滨冰灯设计形式单一,创作思想落后,艺术价值逐渐消退及技术发展缓慢滞后对冰灯艺术表现支撑能力下降的原因;其次在对哈尔滨冰灯艺术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环境进行调查探索时,得出哈尔冰灯艺术形式和技术应用是受到环境因素制约的主要原因,并着重对目前的新技术在冰灯艺术形式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其在冰灯艺术创新中的应用前景及方法。最后通过第40届冰灯游园会的项目实践,将冰灯设计的一些创新方法与原则进行应用,检验方法的可行性和所达到的艺术效果,从而找到冰灯艺术发展的新方向。

赵婷婷[5](2016)在《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一本重要的文学选刊,《小说选刊》一直积极参与着当代文学的发展进程。本文以《小说选刊》(1980-2010)为研究对象,借鉴布迪厄的“文学场域”理论,将《小说选刊》放置在当代文学场中,梳理其三十年来的发展与变迁,在文学场与政治场、经济场的互动格局中,发现当代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趋向,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策略进行反思,评估其文学史意义。论文第一章通过对《小说选刊》在文学生产、文学传播和文学评价三个方面对中国当代文学作用力的考察,揭示出《小说选刊》在当代文学场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其代表当代文学走向的可能性。第二、三章梳理《小说选刊》从1980年创刊以来一直到2010年的办刊历程。从80年代前期《小说选刊》对官方意识形态的主动迎合到80年代后期对其的突围努力,以及到90年代以后的市场化转型,我们可以看到文学场在政治场与经济场影响下的变动。第四章则在前三章的基础上,通过《小说选刊》的“纯文学”标准在历时维度下的变化以及在共时维度下与《小说月报》的比较,揭示出文学场中“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在此基础上,对《小说选刊》的办刊模式与具体办刊策略作出反思,以期《小说选刊》在市场化转型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维护文学场的“文学自主原则”。总之,作为文学场中的一个重要“占位”(根据布迪厄的理论,指在文学场中所处的位置),《小说选刊》肩负着展示当代文学发展实绩,引导当代文学创作和审美趋向乃至建构当代文学史的重任。因此,对以《小说选刊》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文学的研究与反思尤为重要。

刘莹[6](2015)在《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新世纪文学期刊为主要考察对象,将新世纪文学期刊置于新世纪文学场域中,通过对重要的期刊行为、期刊事件和期刊现象的梳理及与之相关的文学形态、文学思潮、文学体制的分析,以达到对新世纪文学整体面貌和走向的把握。进入新世纪后,文学期刊格局逐渐发生重大变动,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综合类文学杂志的兴起;通俗文学期刊的复兴以及青春杂志的遍地开花。而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泛文学”路径的实践,文学期刊的类型化生产,青春作家办刊现象以及文学期刊的跨媒介互动,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趋向对文学生产和审美风尚形成反制作用,推动了文学审美的泛化、类型文学的盛行、青春文学的崛起。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则意味着对新世纪文学期刊的研究必须突破传统文学期刊研究方法,在把握文学本体的基础上,对影响文学期刊多种因素进行综合鉴别和考量。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简要阐释了文学期刊对于新世纪文学的关键意义,对论文将要涉及的“新世纪文学”这一关键概念的来源、特质以及时间范围进行梳理并予以界定。此外,整理了学术界对此论题的相关研究现状。第一章着重描述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从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三个方面把握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要素,展示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整体风貌,并以此观察新世纪文学环境、格局、潮流的演变。第二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新世纪的大部分文学期刊放弃了激进的形式实验,转向对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描摹,现实主义成为创作主潮。消费市场的沉重压力致使部分文学期刊丧失审美自主性,造成创作的萎缩和重复。与此同时,一些文体意识鲜明的文学期刊定位准确,迅速崛起,促进多种文体发展,平衡了文学创作力量。第三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面对严峻危机,新世纪部分期刊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板块的限制,通过日记、书信、采访、调查、回忆录等多种文本形式,向综合化文学杂志发展。同时,文化类杂志书、纪实文学、“非虚构写作”的悄然兴起都意味着新世纪文学的转型和新变。文学创作群体随之扩张,文学审美则从精英化转向民间化,单一性转向多元性。第四章主要考察文学期刊和类型文学之间的关系。类型文学的盛行对于文学期刊的内容、定位、格局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文学期刊的类型写作倾向愈加明显,通俗文学期刊和青春文学期刊则借此迅速抢占新世纪期刊市场份额。新世纪文学从中汲取创作养分,弥补自身缺陷,却又极易陷入类型化生产的泥沼中。第五章主要考察新世纪青春文学的发展和青春写手办刊现象。以《萌芽》《最小说》两本青春文学刊物为中心,通过对期刊作者群、文学赛事、经营方针等不同内容的分析,探讨了在新的文学生态环境下青春文学期刊的发展方式,它们孕育了青春作家,推动了青春文学创作,改写了传统的文学生产机制,甚至影响了当代文化产业的消费形态、产品构成及衍生途径。第六章主要考察新世纪文学期刊的跨媒介行为。一方面,文学期刊呈现出图像化趋势,注重视觉包装,增加图像类栏目,促进文字和影像艺术的融合。同时,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视化、动漫化趋势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新世纪文学期刊和网络媒介互动频繁。文学期刊借助新媒体挖掘文学资源、扩大刊物影响。新世纪文学的题材、体裁、风格、传播也由此发生变化。结语部分从三个方面对全文进行归纳和总结,即新世纪文学期刊格局的变动,新世纪文学生产机制的转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向。纯文学期刊、通俗文学期刊、青春文学期刊在文学题材、文学类型、文学资源上逐步走向分享和共生。介入文学生产的元素愈来愈多,政治、市场、资本、媒介等多种力量的共同参与致使新世纪文学生产关系愈加复杂,这必将深刻影响新世纪文学的形态和走向。

王鹏[7](2014)在《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评奖是文学价值生产的重要手段,是文学评价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评奖制度的建构总是与国家在一定时期的文化政策、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展开的大规模文学评奖实践活动密不可分。自“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首次以制度化的形式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正式确立以来,以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已经成为了 20世纪中国文学制度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文学评奖的动态化发展和评奖制度建构自身的缺陷,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研究始终没能摆脱视角狭窄、对象单一、系统研究相对匮乏的格局和主观性、盲目性、随意性的研究倾向。本论文以埃斯卡皮的“文学社会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主要依据,以“重回历史现场”的姿态,在深入挖掘评奖史料、展开理论思辨的基础上,将研究视野伸向整个20世纪的文学评奖活动之中,既填补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历史源起”研究的诸多学术空白,又在质疑学界已有共识的基础上对理论偏误进行了“纠偏”;既对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演进、修正进行了全景式的考察,又对这种变化背后凸显的、文学场域内各种力量之间的相互博弈、此消彼长进行了富有建构性的研究,同时,对因此而形成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主导原则、审美偏向、制度性缺陷等从学理上给予了必要的辨析。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本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等三个方面入手,力图找寻中国现代、“十七年”时期文学评奖与新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之间的关联性。(1)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本节在打破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地域区隔”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学评奖中民间奖励机制、文艺组织奖励机制、个人资助机制的丰富实践进行系统、翔实论述的同时,就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未能真正形成评奖制度、国家共识的个中缘由进行了理论阐明。(2)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本节通过对《文艺报》试刊号第1-13期的搜集、整理、研读,从“无果而终”的构想和“广开言路”的求索两个方面入手,就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中鲜为人知的学术“盲点”——与第一次文代会同时进行的“文艺作品评选活动”展开论述,扭转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中认识偏误的同时,填补了新中国文艺体制研究的一个空白。(3)“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本节主要通过“墙外花开”、“墙内凋敝”两种截然对立的景象,既肯定了中国当代文学所具有的“世界性影响”,又从一个侧面说明文学评奖作为“十七年”时期文学批评的一种陪衬,始终未能建构起制度化的文学价值评判方式。第二章,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本章主要从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两个方面,在丰富翔实的史料钩吊中,深入探寻了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与新时期国家全新的现代性文化想象和文化意志之间;与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生动活泼的文艺局面,缓和文艺界内部分歧之间;与新时期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的合法性论证之间的密切联系。(1)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本节以新时期文学体制重构为突破口,进一步挖掘了文学组织恢复、文学刊物复刊、文艺政策调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确立所起的重要作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本节以“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茅盾文学奖的相继创立为核心,从创设缘由、制度设想、实践操作、意义价值等角度入手,对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通向文学现代性并兼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透析。其中,对“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创立”的系统性研究、对“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从《设想》到《启事》以及评选中“三次篇目调整全过程”背后复杂机制成因的探求是本章力求有所突破的“难题”。第三章,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两个方面入手,运用数据统计学方法,对20世纪80年代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轨迹进行了系统的阐明。(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本节主要通过奖项设置、评委组成、评选机制等三个方面的制度性变化,对中国作家协会以介入性探索的方式改革文学评奖制度所作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本节主要通过对“非文学因素”的介入导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文学评奖制度遭遇“拐点”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既对评奖制度屡遭僭越进行学理批评,又对评奖审美范式发生的可喜变化持以肯定。尤其是对第九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7-1988)、第五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7-1988)合法性地位的认识、辨析上所作的努力,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扭转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认识偏误的作用。第四章,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本章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格局、变局三个维度着手,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探讨。(1)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本节主要从公共生态与自身存在两个方面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困局的出现进行了学理思辨。(2)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本节以20世纪90年代的“评奖热”为出发点,对官方政府奖、文学传媒奖、民间机构奖等多元文学评价主体共同构筑的文学价值评判新体系作出宏观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判断。对以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为核心的全国性文学评奖中凸显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与文学自主性、文学精英话语与读者大众趣味、市场资本话语与文学独立性等评价元素之间的相互博弈进行了富有理论思辨的界说。(3)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本节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历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评选条例》的细致比较中,对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修正过程中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的利弊作出了一分为二的判断。

余佳丽[8](2014)在《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文中研究指明电影放映业近年来成为电影产业研究的热点。大光明电影院作为电影放映企业,从1928年诞生发展为中国电影院第一品牌,到今天上海的第二条电影院线,它的品牌经营历程见证并跨越了中国电影放映业的诸多关键时期,并还在继续发展。电影院从建筑空间、经济领域及文化传播媒介三个层面被全方位发掘、讨论。品牌成为研究影院经济的重点,也是电影放映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光明电影院是中国早期电影放映企业中品牌经营最成功的典范。进入21世纪,以大光明电影院为首的大光明院线集团又为中国中小电影院线的发展提供了现实参照。本文以SWOT法分析了大光明的现代发展,并就影院做国际横向比较,对影院品牌激活也提出建议。本文由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到第九章正文和结论组成。绪论部分阐明论题提出的意义及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史料的准备和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框架。正文部分首先从建筑空间的角度切入,指出影院建筑是品牌经营的物质空间,也是建设者美学理念、时代精神和城市空间实践的直接物化表现。并引出对空间问题的思考,将建筑空间与社会、都市文化、历史联结起来,探讨电影院在都市空间中的生产、实践及意义。第四章至第七章,梳理了大光明电影院品牌经营的三个历史阶段,将大光明电影院品牌经营归纳为品牌创建期、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和品牌维护提升期。大光明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的品牌发展战略,是同时代中国电影放映业经营管理的缩影。第八章从电影院作为文化传播空间的角度分析。它与社会互动,传播品牌文化。半殖民地时期电影院主要是殖民、消费、品牌文化主导的空间,推动现代性文化的建构。政治动荡时期,电影院充当意识形态的宣传工具。民族意识的凸显、文化阵地的争夺、意识形态的传播轮番上阵。市场经济体制确立后,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电影院也在全球化语境下健康发展,消费主义、体验经济成为关键词。第九章结合中美影院发展比较,提出影院品牌老化激活策略。结论部分,总结形成院线品牌是中国电影放映业发展的基础,品牌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提升是其发展的动力,另外还需完善的制度保障。

胡荣[9](2012)在《《长江文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学期刊作为文学生产、流通和消费的重要载体,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目前,学界也已经开始从文学史和文学制度的角度对以《人民文学》、《文艺报》等代表性的文学期刊进行了文学制度的考察研究,并有了有益的成果。在现代文学期刊发展的基础之上,当代文学期刊继承了其作为各方权力争夺的言论阵地重要地位的同时,也形成了由党管文艺的独特形式,即文学期刊在文艺机构的领导之下进行编辑、出版,表现出高度的意识形态特征。有鉴于此,我们反观湖北地区的文学期刊,《长江文艺》创刊于1949年5月,是目前创刊较早的文学期刊,其变迁和改革历史可以作为当代文学期刊和湖北文学发展的的一个典型案例,为我们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的面貌提供一种有益的思路和途径。本文以《长江文艺》的期刊发展史为轴线,通过与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实际状况和变革轨迹相对照,来梳理《长江文艺》的征稿制度、机构变迁、文学批评和文学评奖等评价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经济环境下的不同形态,并以此为基础来考察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机制如何应对时代背景下文学生产与消费的深刻变革以及文学生产如何服从中国当代的文学体制。通过分析地方文学期刊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所作的积极反映,以及在中国独特的文学体制下《长江文艺》如何与之保持高度一致而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地域性的局限,进一步从中国文学体制关系的研究这一角度来考察当代文学发生与生产、流通和接受的问题,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当代文学的发生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王堆[10](2010)在《《当代》(1979-1989)研究》文中指出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下,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79年7月创办了《当代》,7月14日《人民日报》报道了《当代》创刊的消息。《当代》的创刊是新时期文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它的创刊直接带动了其他文学期刊的出现,这对于新时期文学的复苏、繁荣有重要意义。《当代》坚持文学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全面贯彻落实文艺的“双百”方针,以现实主义为期刊特色,发表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当代》以原生态的方式见证了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的回归、发展、深化及逐渐走向衰落的过程。目前学术界对《当代》整体的研究还很少,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1979年到1989年《当代》的研究,试图还原这段文学史。本文主要采用史料学搜集整理史料和文本细读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全文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在研究在新的政治形势、新的历史语境下《当代》创刊的具体过程,期刊宗旨的确立以及编辑对期刊的影响;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主要以“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为线索,探索80年代现实主义的回归之路,揭示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对《当代》运行策略的研究,这是期刊得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没有这个“基础”,《当代》则难以生存,更谈不上对现实主义的发扬光大了;第四部分从整体上讲述了《当代》的期刊风格特征、成就以及笔者对《当代》的评价。《当代》对现实主义文学的贡献奠定了它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位置,通过对它的研究,对我们重新反思80年代的文学,思考文学与政治之间的关系以及探讨现实主义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有重要的意义。

二、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来稿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来稿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标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1990年代期刊造势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
    第一节 “三驾马车”的话题制造与1990年代期刊生产机制
    第二节 《时代文学》《上海文学》“编者的话”专栏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第三节 国家文艺政策主导下的《人民文学》《文艺报》与“现实主义冲击波”
第二章 “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改革文学”的继承与突变
    第一节 “改革”历史语境下的两种书写态势
    第二节 国家话语权力的转变——由高度集中到隐形渗透
第三章 “现实主义冲击波”对新写实小说的回应和拓展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与90年代现实主义回潮
    第二节 生存写作背后两种不同价值指向
第四章 新世纪文学视野下的“现实主义冲击波”再定位
    第一节 “现实主义冲击波”的深化——新世纪底层文学
    第二节 批评的错位/滞后?—“现实主义冲击波”的困境与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和“文”字结缘——七十年人生片断(论文提纲范文)

(3)融媒体语境下戏曲传播特征及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本文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第一章 戏曲传播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戏曲传播方式流变
        一、口头传播:口口相传的民间传播
        二、舞台传播:关于艺术欣赏的民间聚会
        三、文本传播:纸质与文学时代的梦幻
        四、广电传播:声音与影像的戏曲奇观
        五、互联网传播:乱花渐欲迷人眼
    第二节 戏曲传播融媒体转型动因
        一、戏曲内在传播需求
        二、戏曲受到多元艺术样式冲击
第二章 融媒体中戏曲传播新样态
    第一节 融媒体传播呈现方式
        一、传播内容碎片化
        二、内容存储数字化
        三、传播媒介交互化
        四、分众传播个性化
    第二节 融媒体中戏曲传播媒介类型
        一、戏曲电视普及艺术内容
        二、戏曲电影丰富传播样式
        三、戏曲动画拓展受众范围
        四、网络传播增强用户参与
第三章 融媒体思维下传播案例探讨
    第一节 《梨园春》——融媒体时代电视节目创新路径启示
        一、竞技综艺稳定收视
        二、微博、微信互动点播
        三、深度融合互联网客户端
    第二节 CCTV戏曲频道——融媒体思维建设全戏曲频道尝试
        一、全戏曲频道凸显专业性
        二、央视戏曲网整合节目资源
        三、频道微博助力话题预热
        四、微信公众号实现弹幕直播
        五、戏曲APP打造戏迷擂台
    第三节 “瑜音社”——融媒体方式传承戏曲创新
        一、跨界综艺融入戏曲元素
        二、微信平台专注戏曲传承
        三、微博平台互动交流
        四、社交短视频拓展新受众
第四章 融媒体语境下戏曲传播困境及发展策略
    第一节 戏曲面临传播瓶颈
        一、戏曲艺术内容缺乏创新力
        二、网络低俗化削弱戏曲底蕴
        三、媒介差异影响戏曲表现力
        四、传播渠道匹配度有待提高
    第二节 戏曲传播策略研究
        一、增强传播内容时代特征
        二、创新戏曲外在表现形式美
        三、注重受众审美心理需求
        四、多元开发构建立体传播网络
        五、虚拟现实促进艺术形态融合
        六、网络数据库建设势在必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哈尔滨冰灯艺术形式与技术应用的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外冰灯艺术研究现状
        1.3.2 国内冰灯艺术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基本框架
第2章 哈尔滨冰灯艺术形式与技术应用的相关研究
    2.1 哈尔滨冰灯艺术形式的影响因素
        2.1.1 自然条件和城市环境
        2.1.2 历史背景和地域文化
    2.2 哈尔滨冰灯艺术的形式产生与内在属性
        2.2.1 冰灯艺术具有较强的时空性
        2.2.2 冰灯艺术具有多维的综合性
        2.2.3 冰灯艺术具有广泛的参与性
        2.2.4 冰灯艺术具有开发的延展性
    2.3 哈尔滨冰灯艺术形式的发展
        2.3.1 冰灯艺术的发展阶段
        2.3.2 冰灯艺术的发展方向
        2.3.3 冰灯应用的核心技术
    2.4 哈尔滨冰灯在发展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2.4.1 城市冰灯艺术景观规划的缺乏
        2.4.2 环境和气候对冰灯艺术发展的制约
        2.4.3 高新技术对冰灯艺术缺乏主动
        2.4.4 传统观念与设计创新之间矛盾的制约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新技术在冰灯艺术形式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1 新技术在冰灯艺术形式中存在的方式
        3.1.1 通过改变肌理的方式
        3.1.2 通过改变光照的方式
        3.1.3 通过改变造型的方式
        3.1.4 通过改变色彩的方式
    3.2 新技术在冰灯艺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3.2.1 工具与设计表达的分析
        3.2.2 光效与视觉效果的分析
        3.2.3 材料与技术结合的分析
        3.2.4 技术合成与制作的分析
    3.3 艺术形式与技术应用的创新方法
        3.3.1 光源形式及布光方式的方法
        3.3.2 3D打印技术在冰灯中的应用方法
        3.3.3 染料在人造冰中的使用方法
        3.3.4 真冰与非冰材质结合的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第40届哈尔滨冰灯艺术游园会项目的设计实践
    4.1 冰灯艺术游园会概况
        4.1.1 项目背景
        4.1.2 前期策划
    4.2 高新技术在项目中的应用原则
        4.2.1 安全性原则
        4.2.2 环保性原则
        4.2.3 审美性原则
        4.2.4 易推广原则
    4.3 高新技术在项目中的设计应用
        4.3.1 LED技术
        4.3.2 彩冰技术
        4.3.3 非冰材质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5)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
    第一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生产
    第二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传播
    第三节 《小说选刊》与文学评价
第二章 1980-1989: 生机与隐忧的双重变奏
    第一节 80年代前期政治场政治场影响下的文学场
    第二节 80年代中后期文学场对政治场的突围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经济场对文学场的压迫
第三章 1995-2010: 从积极探索到大胆改革
    第一节 办刊内容的变化
    第二节 办刊理念的改变
    第三节 经营策略的改变
第四章 三大场域博弈下《小说选刊》的再造
    第一节 文学自主原则的倾斜
    第二节 两难困境下的自救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6)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新风貌和新走向
    第一节 新时期以来文学期刊的演变
        一、20世纪80年代:文学期刊勃兴
        二、20世纪90年代:文学期刊的产业化改革
        三、新世纪以来:文学期刊新变
    第二节 文学期刊生产要素的变动
        一、走向市场:作家心态和代群的裂变
        二、掌握主动:编者角色的强化
        三、趋于中心:读者位置的转移
    第三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动向
        一、文学期刊经营策略的调整
        二、文学期刊与文学潮流的嬗变
第二章 文学期刊审美理想的摇摆
    第一节 “现实”兴盛与“先锋”式微
        一、现实书写的“全面胜利”
        二、审美困境
    第二节 文体风尚
        一、选刊趣味的倾斜
        二、创作的重复与萎缩——长篇小说的繁荣和短篇小说的衰落
    第三节 文体细分——市场和读者的双重认可
        一、新世纪小小说类文学期刊的繁荣
        二、雅俗共赏的审美追求
第三章 文学期刊“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第一节 新世纪纯文学突围
        一、世纪末的生存焦虑——“跨文体写作”
        二、填补市场空白——“大文学”策略的确立
    第二节 “泛文学”路径的探索
        一、《天涯》:一种文学期刊新模式
        二、文化类杂志书的悄然兴起
        三、报告文学的衰落和纪实文学的崛起
        四、成长之中的“非虚构写作”
    第三节 从“泛文学”期刊看新世纪文学的演进
        一、纯文学审美经验的泛化
        二、文学创作力量的多元化
第四章 文学期刊与类型写作的盛行
    第一节 日益消弭的距离——纯文学与类型文学
        一、消费语境中的传统文学和类型文学
        二、《当代》与类型小说
    第二节 文学期刊的精神传播策略
        一、一刊多版的通俗文学期刊
        二、年龄细分的类型优势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类型化生产看新世纪文学
        一、丰富整体文学布局
        二、市场主导的文本复制
第五章 青春路线的文化狂欢
    第一节 青春文学刊物的自救之路——以《萌芽》为中心
        一、“新概念作文大赛”——“青春文学”的流水线
        二、产业化经营的初步尝试
    第二节 青春偶像办刊热潮——以《最小说》为中心
        一、以偶像引领市场
        二、打造专属作者群
        三、跨界经营:培育完整的产业链条
    第三节 从青春文学观察新世纪文学动向
        一、作家明星化和读者粉丝化
        二、分化与融合
第六章 媒介互动中的新世纪文学期刊
    第一节 新世纪文学期刊的影像化趋势
        一、文学期刊的视觉形象设计
        二、文学文本的影视化书写
        三、文学文本的动漫化书写
    第二节 网络资源的开辟与整合
        一、传统文学期刊的网络试水
        二、媒介激活——以文学期刊的新媒体平台为中心
    第三节 从文学期刊媒介交融现象看新世纪文学走势
        一、视觉文化语境中的文本美学
        二、孕育文学新兴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7)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制度与文学制度研究
    二、文学评奖与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
    三、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四、本论文的研究对象与基本设计
第一章 “前制度设计”: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历史源起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评奖的三种机制
        一、民间奖励机制的形成
        二、文艺组织奖励机制的发挥
        三、个人资助机制的产生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第一次评奖的制度构想
        一、“无果而终”的构想
        二、“广开言路”的求索
    第三节 “十七年”时期中国当代文学评奖的重要收获
        一、“墙外开花”
        二、“墙内凋敝”
第二章 现代化诉求: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体制的重构
        一、文学组织的恢复
        二、文学刊物的复刊
        三、文艺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创立
        一、“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评选”的开创性意义
        二、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的创立
        三、茅盾文学奖的创立
        四、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初步建立
第三章 介入式探索: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演进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革新
        一、奖项设置的扩容与新创
        二、评委组成的专业化与年轻化改革
        三、评选机制的革新与奖评机制的形成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拐点”
        一、制度“拐点”出现的缘由
        二、被僭越的评奖制度
        三、“反向”的艺术高峰
第四章 话语权博弈: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修正
    第一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困局
        一、公共生态与制度危机
        二、自身存在与制度危机
    第二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格局
        一、多元评价主体的共生
        二、多元评价标准的交锋
    第三节 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的变局
        一、奖项设置与干预机制
        二、评奖标准与调节机制
        三、评奖运作与创新机制
        四、评奖纪律与回避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8)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论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注释
第二章 上海近代娱乐业产生及社会背景
    第一节 上海近代娱乐业的明星——电影的萌芽
    第二节 上海开埠后的城市生活图景
    第三节 上海近代娱乐业的起步
    第四节1930年代上海娱乐业背景
    小结
    注释
第三章“远东第一电影院”建筑空间的生产与实践
    第一节 电影院空间的生产与实践
    第二节 大光明电影院建筑空间的演变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大光明品牌创建期
    第一节 资本环境与行业准备
    第二节 卢根的“托拉斯”计划
    第三节 大光明品牌创建及发展
    第四节 大光明品牌经营与管理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大光明
    第一节 大光明经受社会主义改造(1949—1957)
    第二节 大光明经营方针的调整(1958—1965)
    第三节“文革”浩劫殃及大光明(1966—1976)
    小结
    注释
第六章 大光明品牌复苏与重塑
    第一节 大光明品牌初入改革轨道(1978—1993)
    第二节 大光明品牌复苏与波折(1993—2002)
    小结
    注释
第七章 大光明院线SWOT分析与品牌提升
    第一节 院线制建立及电影放映业特点
    第二节 大光明SWOT分析与品牌提升战略
    小结
    注释
第八章 电影院:文化空间——文化传播媒介
    第一节 半殖民地消费文化空间
    第二节 革命与政治话语空间
    第三节 全球化消费与体验空间
    小结
    注释
第九章 他山之石:影院品牌激活策略
    第一节 中美影院发展比较
    第二节 影院品牌老化激活策略
    小结
    注释
结论 中国品牌影院发展瞻望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9)《长江文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中国当代文学期刊研究综述
一 《长江文艺》发展史:期刊的创刊、停刊和复刊
    (一) 《长江文艺》的创刊
    (二) 《长江文艺》的停刊及复刊
二 《长江文艺》的机构变迁
    (一) 《长江文艺》主管及主办单位的沿革
    (二) 1950年:从编委制到主编制
    (三) 1994年:长江文艺杂志社和董事会的成立
三 《长江文艺》的征稿制度
    (一) 征稿题材
        1、十七年:群众文艺创作的兴盛:工业文学、农业文学的繁荣
        2、新时期:《长江文艺》纯文艺的坚守
    (二) 征稿方式
        1、《长江文艺》通讯员运动
        2、1979年——1994年:老凤与新雏
四 《长江文艺》的评价制度
    (一) “百家争鸣”:《长江文艺》五十、六十年代的文学批评
        1、《长江文艺》对胡适和“胡风集团”的批判
        2、由苗延秀对《长江文艺》的批评引发的大讨论:批评、反批评与自我批评
        3、由“文学如何反映人民内部矛盾”的讨论所引发对于黑丁、胡青坡等人的批判
    (二) 文学评奖:新时期文学的评价方式
五 《长江文艺》的地方性与局限性
结语
附录1 新版《长江文艺》封面及目录
附录2 《长江文艺》年表
参考文献

(10)《当代》(1979-1989)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当代》的诞生
    第一节 《当代》诞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节《当代》:在春风中绽放
    第三节《当代》:创刊宗旨
    第四节《当代》:编辑队伍
        一《当代》编辑
        二《当代》主编
第二章 《当代》与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当代》与“伤痕文学”
    第二节《当代》与“反思文学”
    第三节《当代》与“改革文学”
        一 农村改革文学
        二 城市改革文学
第三章 《当代》的运营策略
    第一节 高质量的作品
        一 文学评奖制度的建立
        二《当代》获奖作品
    第二节 设立民间文学奖
        一 读者奖:《当代》文学奖
        二 专家奖:人民文学奖
    第三节 《当代》与企业联姻
    第四节 高举“金字招牌”
第四章 《当代》的期刊风格、成就及评价
    第一节 《当代》的期刊风格
    第二节 《当代》的成就
    第三节 对《当代》的总体评价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四、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来稿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论文学史视野中的“现实主义冲击波”[D]. 孙蕴芷. 山东大学, 2020(11)
  • [2]和“文”字结缘——七十年人生片断[J]. 张文欣. 牡丹, 2019(28)
  • [3]融媒体语境下戏曲传播特征及策略研究[D]. 时晴. 山东艺术学院, 2019(02)
  • [4]哈尔滨冰灯艺术形式与技术应用的创新研究[D]. 王思瑶.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5]当代文学场中的《小说选刊》[D]. 赵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6]文学期刊与新世纪文学趋向[D]. 刘莹. 南京大学, 2015(01)
  • [7]中国当代文学评奖制度研究 ——以全国性小说评奖为核心[D]. 王鹏. 南京大学, 2014(05)
  • [8]品牌影院经营—上海大光明光影80年[D]. 余佳丽.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1)
  • [9]《长江文艺》研究[D]. 胡荣. 湖北大学, 2012(08)
  • [10]《当代》(1979-1989)研究[D]. 王堆. 新疆大学, 2010(02)

标签:;  ;  ;  ;  ;  

评2000年“多多杯优秀教育活动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