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挤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一、挤压综合征诊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加倩[1](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姜笃银,赵洁,王兴蕾,邵明举,巩会平,周飞虎,刘亚华,王立祥[2](2020)在《创伤性心搏骤停预防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伤性心搏骤停(TCA)的病死率极高,且与非创伤性心搏骤停(NTCA)在复苏策略上有很大的不同,只有在标准复苏流程的同时快速处理各种可逆病因,才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本文通过对低血容量性休克、窒息、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挤压综合征、颅脑损伤和脑疝这几个导致TCA的关键因素进行综述,并对其管控措施进行阐述,以期为TCA的预防提供可行的策略,为临床救治严重创伤患者、降低TCA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供参考。

曹增林[3](2019)在《富马酸二甲酯对大鼠挤压伤保护性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富马酸二甲酯对大鼠挤压伤骨骼肌、肾脏损伤的保护性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DMF给药组和预处理Nrf2阻断剂ML385组(DMF+ML385组)。采用木制上部凹槽设计大鼠双下肢挤压伤模型,单后肢股骨端挤压重量3 kg,双肢挤压重量总计6kg。模型组大鼠双下肢放入在挤压伤模具中,6 kg重量挤压双下肢股骨肌群6 h,解除挤压后再灌注时间为12 h;对照组大鼠双下肢仅置于实验台上,不使用挤压伤模具挤压,其余操作与模型组相同;DMF组大鼠双下肢放入在挤压伤模具中,6 kg重量挤压双下肢股骨肌群6 h,解除挤压后立即腹腔内注射DMF20mg/kg,再灌注时间为12 h;DMF+ML385组(阻断剂预处理组)大鼠挤压前6 h腹腔注射ML385 20 mg/kg,余下操作与DMF组相同。实验结束时,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并将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采血处死。检测骨骼肌湿干重比;ELISA法检测血清Mb水平;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CK、BUN、Cr水平;试剂盒法检测血清T-SOD、MDA含量;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受压骨骼肌,肾小管细胞损伤程度;并在骨骼肌、肾脏切片中进行Nrf2、HO-1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实验期间各组大鼠均无死亡或股骨骨折。骨骼肌湿干重比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显着增加(P<0.05)。DMF组较模型组大鼠水肿程度减轻(P<0.05)。DMF+ML385组较DMF组湿干重比值增加(P<0.05)。ELISA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肌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MF组低于模型组(P<0.05)。DMF+ML385组与DMF组相比升高(P<0.05)。血生化检查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肌酸激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DMF组低于模型组(P<0.05)。DMF+ML385组与DMF组相比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升高(P<0.05);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BUN水平增加(P<0.05),DMF组与模型组相比,BUN水平减少(P<0.05),DMF+ML385组与DMF组相比,BUN水平升高(P<0.05)。另外,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Cr水平升高,DMF与模型组相比,Cr水平减少(P<0.05),DMF+ML385组与DMF组对比,Cr水平升高(P<0.05)。血清T-SOD、MDA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T-SOD水平减少(P<0.05),DMF组与模型组相比,T-SOD水平增加(P<0.05),DMF+ML385组与DMF组对比,T-SOD水平减少(P<0.05)。同时,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MDA水平升高(P<0.05),DMF与模型组相比,MDA水平减少(P<0.05),DMF+ML385组与DMF组对比,MDA水平升高(P<0.05)。骨骼肌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肌细胞轮廓完整、细胞间隙正常、未见破坏、溶解及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骨骼肌细胞溶解、大量炎症细胞浸润、肌细胞轮廓不完整,肌肉纹理不清晰,组织轮廓遭到严重破坏。DMF组与模型组相比,骨骼肌细胞破坏程度较轻,DMF+ML385组与DMF组相比,肌细胞破坏程度较为严重。骨骼肌细胞损伤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骨骼肌损伤程度大(P<0.05),DMF组与模型组相比,骨骼肌细胞破坏程度较轻(P<0.05)。DMF+ML385组与DMF组相比,肌细胞破坏程度较为严重(P<0.05)。肾脏HE染色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肾小管细胞完整,管壁光滑、无破坏、肾小管管腔内无内容物阻塞。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肾小管遭到破坏,管壁粗糙不平,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管腔内见大量均质物质。DMF组与模型组相比,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较轻,肾小管管腔内均质物质较少。DMF+ML385组与DMF组相比,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较明显,管腔内均质物质较多。肾小管损伤评分结果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肾小管遭到破坏(P<0.05)。DMF组与模型组相比,肾小管细胞遭到破坏程度较轻(P<0.05),DMF+ML385组与DMF组相比,肾小管破坏较重(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骨骼肌、肾脏组织中Nrf2、HO-1的位置均在细胞质中,对照组骨骼肌、肾小管细胞胞质中Nrf2、HO-1蛋白表达强度减弱。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骨骼肌细胞Nrf2蛋白表达强度增加。DMF组与模型组相比,Nrf2蛋白表达强度增加。DMF+ML385组与DMF组相比,骨骼肌细胞中Nrf2蛋白表达强度减弱。免疫组化半定量结果显示,在骨骼肌细胞中Nrf2平均光密度值,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Nrf2蛋白光密度值增加(P<0.05)。DMF组与模型组相比,Nrf2蛋白光密度值增加(P<0.05)。DMF+ML385组与DMF相比,Nrf2蛋白光密度值减少(P<0.05)。在肾小管细胞中Nrf2平均光密度值,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Nrf2蛋白光密度值增加(P<0.05)。DMF组与模型组相比,Nrf2蛋白光密度值增加(P<0.05)。DMF+ML385组与DMF相比,Nrf2蛋白光密度值减少(P<0.05)。在骨骼肌细胞中HO-1平均光密度值,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HO-1蛋白光密度值增加(P<0.05)。DMF组与模型组相比,HO-1蛋白光密度值增加(P<0.05)。DMF+ML385组与DMF相比,HO-1蛋白光密度值减少(P<0.05)。在肾小管细胞中HO-1平均光密度值,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HO-1蛋白光密度值增加(P<0.05)。DMF组与模型组相比,HO-1蛋白光密度值增加(P<0.05)。DMF+ML385组与DMF相比,HO-1蛋白光密度值减少(P<0.05)。结论:DMF能够减轻大鼠CI后骨骼肌、肾脏损伤程度,其保护性作用可能与抑制氧化应激和Nrf2-ARE途径的激活相关。

王雷,聂鑫,尹叶锋,秦新愿,陈天贵,高磊,卢立振,王江宁[4](2019)在《体外循环灌注系统下应用脉络宁治疗下肢挤压伤-挤压综合征模型猪》文中指出背景:严重挤压伤及其引起的挤压综合征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严重威胁伤者生命。减少挤压解除后有害物质的回流入血是防治挤压综合征的关键。目的:观察体外循环灌注系统下应用脉络宁注射液对猪下肢挤压伤-挤压综合征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巴马小型猪24只(购自北京通和生泰比较医学研究所)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常规灌注组及脉络宁灌注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3组用自制挤压装置行挤压伤造模,模型组造模完毕即刻恢复自身血供,常规灌注组与脉络宁灌注组分别给予常规血液灌注及脉络宁血液灌注1 h后恢复自身血供。结果与结论:(1)血液生化及ELISA法检测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常规灌注组和脉络宁灌注组灌注完毕后48 h生存率升高,血清肌酐、尿素氮、钾离子、肌红蛋白、肌酸激酶、白细胞介素1β及白细胞介素水平明显降低(P <0.05),脉络宁灌注组灌注完毕后6 h肌酸激酶、肌红蛋白水平低于常规灌注组(P <0.05);(2)氧化应激因子检测显示,与模型组及常规灌注组相比,脉络宁灌注组骨骼肌丙二醛水平、胞浆内细胞色素C及凋亡诱导因子含量明显降低(P <0.05),而骨骼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及凋亡诱导因子含量显着升高(P <0.05);(3)透射电镜结果显示,脉络宁灌注组骨骼肌超微结构较模型组及常规灌注组更接近正常组织,模型组与常规灌注组组织损伤情况相近;(4)结果表明,体外循环灌注系统下应用脉络宁对模型猪下肢挤压伤-挤压综合征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可以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王涛,张国英[5](2018)在《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处理》文中提出挤压综合征多由于频发的地震、泥石流、矿难、塌方、山体滑坡、车祸伤事件等导致,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受伤部位肌肉肿胀,常合并远隔脏器功能损害,如肝、肾、心、肺、胃肠道等,甚至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骨筋膜室综合征、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创伤性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由于继发脏器功能损害的病理变化隐匿,进展迅猛,预后凶险,甚至可导致死亡。因此,对挤压综合征早期诊断,早期处理可显着改善预后,避免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

王志祥,吴英,陈晓华,唐彬,董琼芬,叶勇[6](2015)在《云南鲁甸地震挤压综合征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救治及探讨:附1例报告》文中指出2014年8月3日,我国云南省鲁甸县发生6.5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本院在此次地震中积极参与伤病员的抢救,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成功救治了1例挤压综合征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现将治疗过程及体会介绍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地震伤致全身多处疼痛伴活动障碍7 d,血尿、少尿2 d,于2014年8月9日20:30收入本院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患者在8月3日云南鲁甸地震中被碎石淹没,经过近5 h的挖掘得以生还。但由于碎石掩埋,导致患者全身多处外伤,在鲁甸县中医院行外伤清创缝合后,于8月7日转至昭通市中医院。入院后患者出现酱油色尿,伴尿量减少。行

何纯青[7](2014)在《地震后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分级诊治及晚期手术治疗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地震后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分级诊治方案目的:对地震造成的周围神经损伤进行分类调查,了解其发病、症状体征及恢复预后情况。设计并实施周围神经伤员的分类分级诊断和治疗方案,确保专病专治,减少伤残率。方法:对地震后的周围神经损伤进行三种类型的分类,为使周围神经损伤做到专病专治,分三级医疗方案。三种类型的损伤在三个级别的诊疗方案进行相应的处置。对三级诊疗的病例进行诊断和治疗,并随访观察其恢复及预后。结果:四川省绵竹市因地震受伤的8626人中,发生周围神经损伤503例,构成比为5.83%。按照分类分级诊治方案进行专病专治。其中Ⅰ类损伤31人41条神经,Ⅱ类损伤417人823条神经,Ⅲ类损伤73人150条神经。对60例晚期神经损伤进行手术治疗。男性27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44.8岁(6岁到78岁)。针对各个部位的神经损伤进行了不同方式的手术治疗,术后疗效满意。结论:地震后的伤员中周围神经损伤构成比较高(5.83%)。三分类三分级的诊疗方案有利于专病专治、优化资源配置,简单明了且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对于将来可能发生的大型自然灾害、局部战争等事件,该方案具有一定指导意义。第二部分:胫神经近端卡压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研究目的:筋膜室综合征是地震常见损伤,部分筋膜间室综合征患者发生了近端胫神经卡压综合征。对其中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进行了手术治疗研究。方法:对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进行近端胫神经卡压切开松解手术,比较术前术后功能,判定疗效。肌力与感觉根据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健康科学中心(LSUHSC)的评价标准分级。疼痛以视觉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级。Tinel’s征按照体征的明显程度分为4级。患者主观评价分5级。结果:针对比目鱼肌腱弓切开减压手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术后8例患者(87%)足屈拇指长肌肌力得到恢复,7例患者(78%)足底部皮肤感觉症状得到了恢复。视觉量表平均评分从2.7分下降到0.7分。其中7例患者Tinel氏征消失,2例仍阳性但明显减轻。4例患者对手术非常满意(5级),4例满意(4级),1例一般(3级)。结论:筋膜间室综合征减压不彻底,容易在伤后并发近端胫神经卡压综合征。卡压点位置的阳性Tinel氏征对本病的诊断有较大意义。进行局部切开松解减压可获得较好临床疗效。第三部分:地震导致的体位性周围神经损伤目的:为检验体位是Ⅲ类坐骨神经损伤的发生机制这一假设,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震后伤员进行坐骨神经损伤的问卷调查,分析致伤因素。方法:依据诊断标准,从伤员数据库调取病例信息。按照1:2的比例,随机选取阴性对照。将废墟下受困的时间与建筑物因素通过配比的方法消除影响。定义并分析如下变量: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吸烟与否、肢体是否受限、受困时髋关节、膝关节位置。使用向前逐步法,进行回归方程的变量筛选。结果:在503例周围神经伤中有Ⅲ类周围神经损伤患者73例,占14.5%。共计47人纳入病例组,男性19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49.3岁(±20.5岁),废墟下受困时间10.4小时(±9.9小时)。随机选取94名伤员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分类有序Logistic回归计算得到受困时间与神经损伤程度间存在相关关系。通过拟合方程预测髋关节屈曲和膝关节伸直时出现坐骨神经损伤的概率最高。结论:长时间受困于髋关节屈曲、膝关节伸直的体位,是引起本组地震后坐骨神经麻痹的原因。

唐湘君,王德文,左红艳[8](2013)在《挤压伤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在频发地震、泥石流、矿难、爆炸恐怖袭击等灾难事故中,由于房屋建筑垮塌所引起的挤压伤较为多见,其损伤特点是局部损伤貌似轻微,全身继发性病理变化隐匿,常导致包括肾、心、肺、肝等远隔器官的严重损伤,直至发生创伤性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伤情危重,预后凶险。该文着重对近10年来挤压伤所致重要远隔脏器损伤的病理生理学特点与发病机制研究新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诊治协助组,陈香美,孙雪峰,张利,蔡广研[9](2013)在《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诊治的专家共识》文中研究说明挤压综合征(crush syndrome)是指四肢或躯干肌肉丰富部位长时间受到挤压,出现的以肢体肿胀、坏死、高钾血症、肌红蛋白尿以及急性肾损伤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挤压综合征的核心环节是横纹肌溶解,引发肌细胞内容物外漏至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中,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电解质紊乱、急性肾损伤及多器官功能不全等一系列并发症。地震、山体滑坡、矿难塌方、泥石流、飓风、战争等都可能产生大量挤压综合征患者。。第二次世界大战时,Bywaters和Beall详细描述了1940年英国伦敦大轰炸时,从废墟下抢救出的4名幸存者因挤压综合征导致急性肾衰竭而最终全部死亡的过程。战争时期挤压综合征具有很高的病死率: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病死率高达91%;朝鲜战争时透析前病死率为84%,而透析后病死率为53%;越南战争期间由于后送及时和补液治疗,病死率降为50%3。在和平时期,挤压综合征的病死率在地震灾害中仅次于直接损伤,高居第2位。据近年来几次国内外大地震的不完全统计资料推测,地震可

邹玉蓉,王芳,陈秀玲,陈刚,李贵森,何强,王莉[10](2011)在《地震伤所致挤压综合征患者的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地震伤所致挤压综合征患者对血色素及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 (1)收集我院95例地震伤所致挤压综合征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将挤压综合征患者分为透析组(29例)和非透析组(66例),按血色素、血小板降低程度分为4级,比较两组血色素及血小板的变化;(2)比较639例一般地震伤患者与挤压综合征患者,以及挤压综合征透析组和非透析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部分活化凝血时间的变化。结果 (1)所有挤压综合征患者中有85例(89.5%)发生贫血,47例出现血小板降低(49.5%),其中透析组29例,非透析组56例。两组血色素和血小板降低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49例挤压综合征患者中凝血酶原时间异常30例(61.2%)、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10例(20.4%),一般地震伤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异常169例(26.4%)、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异常38例(5.9%)。挤压综合征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较一般地震伤组患者延长(P<0.05),挤压综合征透析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较非透析组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挤压综合征可带来明显的血液及凝血系统的异常,造成血色素及血小板不同程度地降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在肾功能受损严重的透析患者中血色素及血小板降低程度更重,输血及血浆治疗在重症挤压综合征救治过程中占重要的地位。

二、挤压综合征诊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挤压综合征诊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 小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1. 经文解读
        2. 天文历法溯源
        3. 气象数据分析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前言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1 临床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讨论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3 研究意义
        4 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简历

(3)富马酸二甲酯对大鼠挤压伤保护性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1.2 试剂与设备
    1.3 药物配置
    1.4 CI模型制备
    1.5 实验分组
    1.6 样本采集和准备
    1.7 骨骼肌湿干重比值检测
    1.8 血清相关检测
    1.9 病理切片制备
    1.10 组织学分级
    1.11 免疫组化
    1.12 统计分析
2.结果
    2.1 大鼠一般情况
    2.2 骨骼肌湿干重比值
    2.3 血清肌红蛋白与肌酸激酶
    2.4 肾脏血清生化指标
    2.5 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检测
    2.6 病理切片
    2.7 免疫组化
3.讨论
4.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挤压伤/挤压综合征损伤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综述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体外循环灌注系统下应用脉络宁治疗下肢挤压伤-挤压综合征模型猪(论文提纲范文)

文章快速阅读:
文题释义:
0引言Introduction
1 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
    1.1 设计
    1.2 时间及地点
    1.3 实验动物
    1.4 实验方法
        1.4.1 实验分组
        1.4.2体外循环灌注系统
        1.4.3 下肢挤压伤-挤压综合征模型的建立
        1.4.4 体外循环的建立及实验处理
        1.4.5 实验标本采集
    1.5 主要观察指标
        1.5.1 各组血生化检测肌酐 (Cr) 、尿素氮 (BUN) 、钾离子 (K+) 水平
        1.5.2 ELISA法测定公司血清肌红蛋白 (MB) 、肌酸激酶 (CK) 及白细胞介素1β, 6水平
        1.5.3 Western blot法检测骨骼肌胞浆及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 (cyt-c) 及凋亡诱导因子 (AIF) 蛋白的表达
        1.5.4 各组骨骼肌丙二醛 (MDA) 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检测
        1.5.5 透射电镜观察骨骼肌组织超微结构
    1.6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Results
    2.1 动物数量及生存率分析
    2.2 各组血清学指标变化
    2.3 各组肌组织丙二醛含量及超氧化物歧酶活性变化
    2.4 各组肌组织胞浆及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及凋亡诱导因子蛋白表达变化
    2.5 各组肌组织超微结构变化
3 讨论Discussion

(7)地震后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分级诊治及晚期手术治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课题来源
    2. 研究背景
    3. 课题目的
第一部分:地震后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分级诊治方案
    1. 前期工作
    2.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调查
    3. 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分级诊疗方案
    4. 讨论
第二部分:胫神经近端卡压综合征的手术治疗研究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第三部分:地震导致的体位性周围神经损伤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综述一 胫神经近端比目鱼肌腱弓卡压综合征
综述二 围手术期体位性周围神经损伤的诊治与预防
附录 英文缩略语词表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8)挤压伤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重要脏器损伤病理生理学特点
    1.1 肾脏
    1.2 心脏
    1.3 肝脏
    1.4 肺脏
    1.5 肠
    1.6 电解质
2 挤压综合征发病机制
3 展望

四、挤压综合征诊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2]创伤性心搏骤停预防策略[J]. 姜笃银,赵洁,王兴蕾,邵明举,巩会平,周飞虎,刘亚华,王立祥.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20(04)
  • [3]富马酸二甲酯对大鼠挤压伤保护性作用的实验研究[D]. 曹增林. 海南医学院, 2019(01)
  • [4]体外循环灌注系统下应用脉络宁治疗下肢挤压伤-挤压综合征模型猪[J]. 王雷,聂鑫,尹叶锋,秦新愿,陈天贵,高磊,卢立振,王江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9(11)
  • [5]挤压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与处理[J]. 王涛,张国英.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8(04)
  • [6]云南鲁甸地震挤压综合征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救治及探讨:附1例报告[J]. 王志祥,吴英,陈晓华,唐彬,董琼芬,叶勇.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5(02)
  • [7]地震后周围神经损伤的分类分级诊治及晚期手术治疗研究[D]. 何纯青.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 2014(03)
  • [8]挤压伤病理生理学研究进展[J]. 唐湘君,王德文,左红艳. 军事医学, 2013(06)
  • [9]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诊治的专家共识[J]. 挤压综合征急性肾损伤诊治协助组,陈香美,孙雪峰,张利,蔡广研. 中华医学杂志, 2013(17)
  • [10]地震伤所致挤压综合征患者的贫血和凝血功能障碍[J]. 邹玉蓉,王芳,陈秀玲,陈刚,李贵森,何强,王莉. 国际移植与血液净化杂志, 2011(01)

标签:;  ;  ;  ;  ;  

挤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