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绘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原则

板绘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原则

一、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朱静[1](2021)在《高中地理三板教学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姜玉纯[2](2021)在《高中地理教师地图教学技能评价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赵倩[3](2021)在《“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整合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文中指出作为现代地理教育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两种教学手段——“三板”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都有着各自的优势与劣势。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三板”教学却逐渐被淡化,但是每一种教学手段并非都是十全十美,毫无缺点的。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传统教学手段“三板”教学与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合理恰当地进行整合,发挥优势,规避劣势,是每一个地理教师都应该去思考的问题。本文以2019年人教版高中《地理1》和《地理2》为例,研究“三板”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更好整合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归纳梳理了“三板”教学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各自的特点以及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的适用范围,为下一步二者有效整合策略的提出奠定基础。通过问卷调查了“三板”和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使用现状,发现当前二者在高中地理教学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部分教师的“三板”或计算机专业技能较弱;整合的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现实中整合实施性不强等。基于问卷调查发现的问题,并结合课堂实录、听课记录及教学设计等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提出了二者有效整合的策略。第一,在进行整合的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情、教学环境和教师的个性差异等;第二,在整合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要不断提高“三板”技能和计算机技能,要提前做好二者整合的准备工作,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提高课堂应变能力等;第三,在整合的反思过程中,要依据教学进程,全面地做好二者整合的反思工作,包括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以及课后反思。希望以上整合策略可以为之后高中地理教学中“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机整合提供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地理知识,提升地理学科方面的能力。

陈浏妃[4](2021)在《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三板”优化研究》文中认为

鲁晓媛[5](2020)在《问题解决法在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颁布,提出要构建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主导的课程,那么如何选择培养地理核心素养的知识载体和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成为一线教师关注的重点。地理过程性知识是高中地理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试题中也涉及到大部分的地理过程类试题,由于这一部分知识较为抽象,学生理解和运用难度较大,导致在试题中学生得分往往较低。而问题解决法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再现复杂的地理过程、递进式的问题设计符合地理过程性知识阶段性特点、问题解决的探究能够有效把握地理过程性知识的发展规律和新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习方法的迁移运用,因此本文尝试将问题解决法应用于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中,以期优化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难点。本研究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查阅和分析相关文献,阐述了问题解决法在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中应用的背景及意义,其次从国内外对问题解决法的研究、地理过程性知识的研究以及问题解决法应用于地理过程性知识的研究三个方面对本论文进行研究现状述评,从而确定本论文的研究方案。并对地理过程性知识内涵和问题解决法进行了概念界定,简单介绍了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地理教学论等相关理论,为本论文建立理论支撑。本研究以平顶山市M高中高一年级的学生和12位地理教师以及“蓝月亮地理群”、“地理教育研究生群”中的部分教师为调查对象,对问题解决法在地理过程性知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问卷调查。经过数据整理发现存在以下问题:认知程度层面,教师对地理过程性知识分类认识不清、时空性认识不够深刻。在教学方式层面,问题解决法适用于地理过程性知识的教学,但受到外部环境的限制。在教学流程层面,问题情境设置环节较为单一、知识链和问题链对应性不强、对学生主动提出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关注不够、地理过程性知识探究材料和呈现方式单一、教学评价内容与学生期待不一致等。并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对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探析。依据对课标、教材和学情的分析设计了问题解决法在地理过程性知识中的教学流程,包括(1)课前把握地理过程教学要点,构建问题系统。(2)课中呈现地理过程问题系统,引导问题解决。(3)课后生成地理过程新问题,促进问题提升。每一步骤都由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共同构成,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最后,附以相应的案例进行教学流程的说明,为老师提供相应的实践参考。根据设计的教学流程将其付诸实践,并选取两个平行班级,即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效果检验,发现实验班比对照班的学习成绩有明显提高,学生对学习状况的满意程度以及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有了较大提升,说明问题解决法应用于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切实可行。本文是对问题解决法在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真实地反映问题解决法在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并且剖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据此,结合地理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学情提出了问题解决法的教学流程,并将其付诸实践,从实践意义上为问题解决法在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这也是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余颜飞[6](2020)在《课堂观察视角下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桂林市为例》文中提出一直以来,中学教师专业素养都是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关于如何提升中学地理教师素养与能力,不少学者都发表了不同观点。但与之相比,课堂观察最为直接明了,故利用课堂观察视角,诊断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国家兴盛,教育先行,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引领者,承担着传播知识、塑造高尚品德的时代重任,而现实里,大多人只关注学生成才,忽略了学生的素养成长,学生该如何处身立世,立德树人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利用课堂观察视角下,诊断中学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的不足,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显得至为重要。本文主要围绕研究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而展开的。首先,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指导下,依据地理教育学科相关理论,分析国内外课堂观察进展,针对当前国内外教师专业素养研究现状,厘定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涵义。其次,利用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观察桂林市中学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最后,从主观原因及客观原因分析其专业素养影响因素。课堂观察结果表明:桂林市中学地理教师存在专业知识掌握水平相对不高、专业技能(板书板画板图技能)及专业能力素养(教学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故提出学校应从课标、教学设计、教师考核评估机制方面下手,激励教师主动学习,发展其专业素养。教师应加强主动学习意识、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参与课堂观察实践,汲取经验,总结反思,提升其专业素养。

戴雨倩[7](2020)在《高中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媒体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理教学媒体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辅助手段。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教育改革、教育信息化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也明确提出“深化信息技术应用”的教学实施建议。现代教学媒体和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得到重视。但是,长期以来地理教学媒体的使用缺乏标准和系统性的策略,尤其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存在滥用教学媒体的现象,表现为:为追求使用现代教学媒体而不注重教学效果,忽视传统地理教学媒体的作用,教师教学基本功不扎实。为促进自然地理教学中教学媒体的优化使用,将教学媒体与自然地理知识相互融合,本文从以下六个部分展开研究:首先,确定本研究的研究背景,再通过文献阅读与整理,厘清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状况,确定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而明确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然后,界定了核心概念,分析了相关理论基础。对自然地理、地理教学媒体和教学媒体融合进行概念界定;寻求进行自然地理教学媒体融合的理论基础,包括地理课程教学论、迈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和系统理论。接着,分析了高中自然地理课程特点及媒体融合应用现状。运用文献研究及专家咨询的方法了解高中自然地理课程特点,厘清自然地理教学的主要逻辑。根据自然地理教学内容与特点编制调查问卷及优质自然地理课堂观察记录表,掌握当前高中教师的自然地理教学媒体使用状况及存在的不足。在以上基础上,提出高中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媒体融合策略。结合之前对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媒体融合现状,分析当前用于自然地理教学的各类教学媒体特点和使用原则,提出自然地理教学媒体内容选择融合模式,设计媒体自然地理教学媒体融合流程,以及基于自然地理教学媒体融合的教学设计表。紧接着,设计了高中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媒体的融合案例。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第四章中提出的高中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媒体融合路径进行教学案例设计,提出具体的教学设计方案。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包括本研究的基本结论、不足和前景展望。

孙荣[8](2020)在《传统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对地理教学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随着现代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这些变化都为地理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极大的改变。与传统教学技术手段相比,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互联网多媒体的强大支撑下,有其独特的优点,不仅在操作方面比较简单,而且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祖国壮丽的山川河流,从而带给学生较好的感官体验。但是,在今天的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技术手段对课堂教学效果有何影响。如何将不同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从而更好地服务地理课堂,这是值得一线地理教师去重视并考虑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中学地理教师课堂教学技术手段应用情况的问卷调查与分析,了解一线中学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技术手段的选择,发现大多数地理教师认为将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合并使用更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不同的教学技术手段有各自不同的特点。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如PPT、白板、平板)是基于网络的基础发展的,根据调查,其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获取资料方便快捷;(2)教师通过PPT投影仪演示操作可以极大地节省课堂时间,并避免板书的缭乱等问题;(3)地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在课堂中随时演示搜索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但是有些教师会过度注重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多样性和技术性而忽视学生才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同时课堂内容呈现过多而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如板书板图板画、地理模型、地理挂图、地理标本)虽然不及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技术上的生动形象,但调查结果也表明其具有以下这些特点:(1)操作过程简洁明了,更容易使学生加深知识印象,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2)板图边讲边画格外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3)传统教学技术手段对教师的基本功有一定要求,有利于教师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不同教学技术手段的优点,将不同教学技术手段融合,更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其次本研究通过对重庆市部分中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中学生关于地理课堂教学技术手段的实际需求。学生都认为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可以生动形象的展现地理知识,增加了他们对课堂的兴趣,不过在程度上有所差别。传统教学技术手段中学生更喜欢地理模型,认为地理模型可以较为整体地反映地理事物面貌,同时学生对地理标本的兴趣很高,但是也侧面反映出由于客观条件不充分,教师真正在地理课堂中使用的情况很少。最后笔者通过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调查了解师生对传统与现代不同教学技术手段的看法之后,结合教育学的建构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以及动机与兴趣理论,认为地理课堂教学不应该一味地否定传统教学技术手段或者一味肯定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而应该根据课堂内容将二者相结合使用。由此设计了三个传统与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相结合的具体案例。一是对于学生比较熟悉的《亚洲》的地理知识的学习主要采用PPT和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技术手段;二是对于理论比较强的《热力环流》知识的学习主要采用实践教学与百度地图相结合的教学技术手段;三是对于学生比较陌生的《美洲》地理知识的学习采用视频动画与地图相结合的教学技术手段。通过三个教学案例的设计,希望引起中学一线教师对地理课堂教学技术手段选取的一些思考,教学技术手段的发展始终是为了服务于课堂教学。应该根据不同的学情、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选取合适的教学技术手段。

杨月燕[9](2019)在《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地理教师需求的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师范学校(下称高师)作为中学师资培养的主要场所,承担着为高中输送合格地理教师的重任,其人才培养是否契合高中地理教师需求,影响着高中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及高中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研究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地理教师需求的适应性,不仅有利于优化高师地理师范人才培养路径,而且有利于提升高中地理教师育人水平。然而,当前对于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地理教师需求的适应性研究相对较少,定量、系统的深入研究尚待开展。论文以省级国家机构所创立或者管理的高等师范学校(下称省属高师)作为研究对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部门(国务院部门机构)直属的高等师范学校(下称部属高师)为参考,运用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差异化指数法,分析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了解高中地理教师能力现状,估算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地理教师需求师资契合度,揭示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地理教师需求的适应性,最后提出提高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地理教师需求的适应性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省属高师在人才培养上具有自己特点,但存在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改进方面:第一,注重培养人才的多样性,但要突出师范生培养方向;第二,人才培养规格对教师一般性能力和发展性能力要求体现较多,但在专业性能力要求上体现不够;第三,重视专业必修课程的培养,但是在专业选修课程的开设门数及开设广度上有待提高;第四,重视地理师范生地理实验能力的培养,但是地理野外实习课程有待提高;第五,教师教育课程比重有待提高;第六,注重学生教育基础课程培养,但是对于课程间的均衡性有待改进。(2)省属高师毕业的高中地理教师的能力表现整体较好,但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从教师的一般性能力、专业性能力和发展性能力三个方面设置问卷对高中地理教师的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省属高师毕业的高中地理教师能力的平均值为2.9,处于较高水平,但是与部属高师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距,需进一步提高教师能力的培养,让省属高师毕业的潜在师资更加适应高中地理教学。(3)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高中地理教师需求之间存在一定距离。通过差异化指数法对其进行师资契合度的计算,得出两者之间的契合度为71.18%,处于中度水平,说明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地理教师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偏差。研究成果立足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人才培养与高中地理教师需求之间的关系,根据两者的契合度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与建议,可为优化省属高师地理师范人才培养路径和提升高中地理教师育人水平提供参考。

蔡雅媚[10](2019)在《地理学科视角的板图板画技能评价研究——以“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为例》文中认为板图板画技能是地理教师必备的一项基本功。文章从科学性、地理性、典型性、简速性、有序性和美观性6个角度构建了地理学科视角的板图板画技能评价指标,并以此为依据开展课堂观察。结果表明:多数教师都能将板图板画与地理教学相结合,凸显了板图板画简速性和有序性的特征,个别教师表现出了游刃有余的板图板画技能,但是在科学性、地理性、典型性和美观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缺憾。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地理教师板图板画技能的策略,为地理教师设计凸显学科特性的板图板画提供借鉴。

二、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原则(论文提纲范文)

(3)“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整合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1.科技进步推动着多媒体教学的不断发展
        2.对“三板”教学的重视程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3.达到更优的学习效果需要整合两种教学手段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
        1.地理“三板”教学
        2.多媒体辅助教学
        3.地理“三板”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
        4.文献述评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2.技术路线
二、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地理“三板”教学
        2.多媒体辅助地理教学
    (二)理论基础
        1.双边活动理论
        2.现代教育技术理论
        3.信息传播理论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三板”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一)高中地理教材分析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三板”教学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地理“三板”教学的特点
        2.“三板”教学在地理 1 和地理 2 的适用范围分析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及适用范围
        1.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特点
        2.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地理 1 和地理 2 的适用范围分析
四、“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的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问卷概况
        1.调查目的
        2.调查对象
        3.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结果
        1.教师问卷
        2.学生问卷
    (三)小结
    (四)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1.部分教师的“三板”或计算机专业技能较弱
        2.整合的教学设计缺乏针对性
        3.现实中教师的整合教学实施性不强
五、地理“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的案例研究
    (一)《气压带与风带》课堂实录
        1.课堂实录内容
        2.课后评析
    (二)《海水的性质》听课记录
        1.听课内容
        2.课后评析
    (三)《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
        2.评析设计
六、“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整合策略
    (一)“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教学原则
        1.最优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适度性原则
        4.参与性原则
    (二)“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教学设计策略
        1.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2.根据学情
        3.根据教学环境
        4.根据教师的个性差异
    (三)“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教学实施策略
        1.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
        2.不断提高“三板”技能和计算机技能
        3.做好二者整合的准备工作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5.提高课堂随机应变能力
    (四)“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整合教学反思策略
        1.课前反思
        2.课中反思
        3.课后反思
七、结语
    (一)结论
    (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问题解决法在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地理课程改革的要求
        (二)地理过程性知识难教难学的知识背景
        (三)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策略研究较少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现状
        (一)问题解决法的研究
        (二)地理过程性知识的研究
        (三)问题解决法应用于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的研究
        (四)小结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地理过程性知识内涵和分类
        (二)问题解决法
    二、理论基础
        (一)最近发展区理论
        (二)多元智能理论
        (三)建构主义理论
        (四)地理教学论
第三章 问题解决法在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中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编制
        (一)学生问卷
        (二)教师问卷
    二、调查实施与数据整理
        (一)调查对象选择
        (二)调查实施过程
        (三)数据整理
    三、调查问卷统计分析
        (一)基本信息
        (二)实施现状
        (三)原因探析
第四章 问题解决法应用于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的教学流程设计
    一、设计原则
        (一)问题设计的系统性原则
        (二)问题情境的诱发性原则
        (三)问题解决的学生主体性原则
    二、设计依据
        (一)课标分析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三、设计流程
        (一)课前把握地理过程教学要点,构建问题系统
        (二)课中呈现地理过程问题系统,引导问题解决
        (三)课后生成地理过程新问题,促进问题提升
    四、应用案例
        (一)问题设计
        (二)教学过程
第五章 问题解决法应用于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的效果检验
    一、实验研究分析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结果分析
    二、问卷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选择
        (二)问卷编制
        (三)调查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教师问卷
    附录 B 学生问卷一
    附录 C 学生问卷二
致谢

(6)课堂观察视角下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桂林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结论
    (三)研究目标、内容、方法与思路
        1.研究目标
        2.研究的主要内容
        3.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的界定
        1.课堂观察
        2.教师专业素养
        3.地理教师专业素养
    (二)理论基础
        1.课堂观察理论
        2.舒尔曼教师发展理论
三、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课堂观察量表的编制
    (一)量表编制理论依据
    (二)量表编制原则
        1.系统性原则
        2.可行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选择性原则
        5.细化与量化原则
    (三)量表编制设计
四、桂林市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现状研究
    (一)观察样本概述
        1.研究目的
        2.研究工具
        3.研究流程
        4.研究样本的分布
        5.桂林市中学地理教师课堂观察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二)桂林市中学地理教师知识素养现状分析
        1.地理学科知识现状
        2.地理教育教学知识现状
        3.地理教师实践性知识现状
    (三)桂林市中学地理教师专业能力现状
        1.专业技能素养现状
        2.专业能力素养现状分析
        3.小结
    (四)桂林市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主观原因
        2.客观原因
        3.小结
五、桂林市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策略
    (一)学校管理方面
    (二)教师自身方面
六、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高中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媒体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信息技术的发展
        1.1.2 国内教育改革的要求
        1.1.3 地理教学发展的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思路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路线
2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自然地理
        2.1.2 地理教学媒体
        2.1.3 教学媒体融合
    2.2 主要理论基础
        2.2.1 地理课程教学论
        2.2.2 迈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
        2.2.3 多元智能理论
        2.2.4 系统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高中自然地理课程特点及媒体融合应用现状
    3.1 高中自然地理课程特点
        3.1.1 自然地理学科特点
        3.1.2 教学对象特点
    3.2 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媒体应用现状
        3.2.1 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媒体应用问卷调查
        3.2.2 优质自然地理课堂观察
    3.3 当前自然地理教学媒体在融合使用方面的不足
        3.3.1 弱化传统地理教学媒体的作用
        3.3.2 现代地理教学媒体存在滥用现象
        3.3.3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不强
    3.4 本章小结
4 高中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媒体融合策略
    4.1 传统与现代地理教学媒体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比较
        4.1.1 印刷媒体
        4.1.2 非印刷传统地理教学媒体
        4.1.3 常规现代地理教学媒体
        4.1.4 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地理教学媒体
    4.2 教学媒体融合原则
        4.2.1 简易性原则
        4.2.2 适量性原则
        4.2.3 科学性原则
        4.2.4 主导性和主体性原则
    4.3 高中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媒体融合路径
        4.3.1 面向自然地理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媒体
        4.3.2 自然地理教学媒体融合设计流程
        4.3.3 基于自然地理教学媒体融合的教学设计表
    4.4 本章小结
5 高中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媒体的融合案例设计
    5.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案例设计
        5.1.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一课时)》教学媒体融合设计
        5.1.2 教学过程详细设计
    5.2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一课时)》案例设计
        5.2.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一课时)》教学媒体融合设计
        5.2.2 教学过程详细设计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研究不足
    6.3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自然地理教学媒体使用状况调查
    附录2: 优质课堂观察结果统计表
致谢

(8)传统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方法和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
    2.1 教学技术手段的含义和界定
    2.2 研究理论依据
第3章 地理教学技术手段问卷调查与分析
    3.1 中学地理课程特点
    3.2 地理课堂教学技术手段问卷调查
第4章 不同教学技术手段结合案例
    4.1 现代与传统教学技术手段的优势与局限性
    4.2 板书+PPT案例设计
    4.3 实践教学+百度地图的案例设计
    4.4 地图+视频动画的案例设计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件 学生调查问卷
致谢

(9)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地理教师需求的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高师人才培养与高中师资需求之间存在偏差
        1.1.2 教师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性
        1.1.3 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视
    1.2 研究意义
        1.2.1 有利于优化高师地理师范人才培养路径
        1.2.2 有利于提升高中地理教师育人水平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3.2 高中地理教师能力研究
        1.3.3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地理教师需求的适应性研究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数据来源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省属高师
        2.1.2 人才培养
        2.1.3 高中地理教师需求
        2.1.4 适应性
        2.1.5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地理教师需求的适应性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人力资本理论
        2.2.2 学科结构理论
        2.2.3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第三章 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标准及特点分析
    3.1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分析
    3.2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分析
    3.3 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3.3.1 通识教育课程分析
        3.3.2 专业教育课程分析
        3.3.3 教师教育课程分析
    3.4 存在差距与改进方向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省属高师毕业的高中地理教师能力现状调查
    4.1 调查目的
    4.2 调查对象
    4.3 问卷设计
    4.4 高中地理教师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5 高中地理教师能力现状水平分析
        4.5.1 省属高师毕业的高中地理教师能力水平分析
        4.5.2 不同性别的高中地理教师能力水平差异性分析
        4.5.3 不同教龄的高中地理教师能力水平差异性分析
        4.5.4 教师能力访谈分析
    4.6 调查结论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高中地理教师需求的契合度分析
    5.1 契合度测度
    5.2 影响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高中地理教师需求契合度的因素分析
        5.2.1 不同高师学习的影响
        5.2.2 教师任职学校环境的影响
        5.2.3 师范生自身努力的影响
    5.3 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高中地理教师需求的契合度分析
        5.3.1 省属高师毕业的高中地理教师总体能力的师资契合度
        5.3.2 高中地理教师三种能力的师资契合度
        5.3.3 高中地理教师各项能力的师资契合度
        5.3.4 不同性别的高中地理教师能力师资契合度
        5.3.5 不同教龄的高中地理教师能力师资契合度
    5.4 存在差距与改进方向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提高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地理教师需求适应性的策略
    6.1 地理教师一般性能力提高策略
    6.2 地理教师专业性能力提高策略
    6.3 地理教师发展性能力提高策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讨论
    7.3 创新与不足之处
        7.3.1 可能的创新点
        7.3.2 不足之处
    7.4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四、板图板画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地理三板教学评价研究[D]. 朱静.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高中地理教师地图教学技能评价研究[D]. 姜玉纯.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3]“三板”与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整合策略研究 ——以人教版为例[D]. 赵倩.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4]指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三板”优化研究[D]. 陈浏妃.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5]问题解决法在高中地理过程性知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人教版必修一为例[D]. 鲁晓媛. 河南大学, 2020(02)
  • [6]课堂观察视角下中学地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策略 ——桂林市为例[D]. 余颜飞.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7]高中自然地理课堂教学媒体融合研究[D]. 戴雨倩.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传统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对地理教学的影响[D]. 孙荣. 西南大学, 2020(01)
  • [9]省属高师地理科学专业人才培养对高中地理教师需求的适应性研究[D]. 杨月燕. 贵州师范大学, 2019
  • [10]地理学科视角的板图板画技能评价研究——以“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为例[J]. 蔡雅媚.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9(01)

标签:;  ;  ;  ;  ;  

板绘在地理教学中的优势及应用原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