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后“三农”六项“一号文件”

改革开放后“三农”六项“一号文件”

一、改革开放后关于"三农"问题的六个"一号文件"(论文文献综述)

张倩[1](2021)在《农业产业链大数据建设的PPPP模式 ——基于核心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分析》文中提出

陈纵[2](2020)在《“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科研、生活、交流的主要场所,它集中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发展的前沿特征,对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科技创新有着重要的作用。经历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转型,经历了建国后苏联模式的探索和文革时期的发展停滞,再到改革开放后的自由发展以及进入21世纪后的新校区建设井喷,中国的大学校园建设,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20年,当代中国大学以有目共睹的速度高速发展,极大地扩大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容纳能力。但是近年来,遍地开花的大学城模式,高度扩张的大学校园,也产生了诸多新的问题,日益紧张的城市用地,逐渐压缩的城市空间,抑制着校园空间的对外膨胀,对校园建设既有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建设高潮的逐渐冷静,大学校园的发展进入了以更新为主的新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华南理工建筑设计研究院在何镜堂院士的领导下,实践了一大批国内优秀的大学校园设计,随着实践的深入,何镜堂院士也逐渐形成并发展了名为“两观三性”的建筑与规划设计理论,创造性的把“文化性”、“地域性”、“时代性”理论统一在“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的理论框架之中。本论文针对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的新阶段,以“两观三性”理论为视角,立足当代,形成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体系,旨在为我国大学校园的更新、发展提供有益的指导。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由第一章绪论和第二章组成,先介绍了论文的背景、对象、目的和意义,然后通过分析我国当代大学校园发展的现状,比较国内外优秀校园更新发展案例,发现我国大学校园发展的主要矛盾,理论结合实践,提出当代我国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的现实目标与原则。第二部分引入理论,由第三章构成。通过对“两观三性”理论及其实践的解读,分析并阐述其理论基础和实践支撑。并基于“两观三性”建筑与规划理论构建校区规划激活、空间更新唤醒、建筑改造更新三个层次设计目标与策略框架体系。第三部分分析问题与理论运用,以“两观三性”规划与建筑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大学规划与建筑更新实践案例,从两个不同层面逐层分析探索适合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第4章分为三个部分,分析当代大学校园规划层级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其中第一部分以城市区域为背景分析当代大学校园与城市联动,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发展构建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通过既有校园空间规划的工作与城市整体协调,统筹规划、更新升级,促进校园与城市环境整体融合、动态提升;第二部分,面向大学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并为了校园的可持续生长,搭建不断优化演进的校园交通系统,以及满足校园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低碳环境系统。第三部分以校园组团级别空间为切入点,通过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景观空间的更新,唤醒校园空间特色和的生态内核,搭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中向上承接校园服务城市的职能、向下指导建筑单体更新的策略桥梁,形成设计策略从规划层级到建筑层级的转换过渡。第5章以“两观三性”为视角,以“整体观”为基石,构建校园建筑层级的更新改造的基础——校园建筑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的整体统一。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构建校园既有建筑更新、改造的可持续改造程序。深入研究、综合运用大学校园内建筑单体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以“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为切入点,通过传承建筑历史价值、功能空间转换、建筑性能提升,创造体现校园地域文脉、满足当代教学科研需求的校园建筑空间。从而实现校园建筑层面“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整体观、可持续发展观”的和谐统一。第四部分为第6章,策略实践,展望未来更新发展趋势。结合笔者所在工作室相关大学校园规划与建筑更新改造设计实践,综合验证前部分提出的分级设计策略,进一步说明“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在实际工程中的运用与探索。最后为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以“两观三性”建筑思想理论为视角,并以此为框架发展出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创新点,以及待完善之处。通过校园规划—建筑的逐级更新,整合不同层级的空间建构,建立适应当代大学教育和科研发展趋势的校园空间更新设计策略,为解决现有校园的现实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也为未来校园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刘亚群[3](2020)在《金融素养对农户向新型经营主体转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西南四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现代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生产力层面的跃升与革命,同样需要生产经营组织层面的创新与提升。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中国农村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与此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在成长。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育与成长影响着农业发展的质量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然而,我国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新型经营主体的创建和发展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无法及时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和实现规模化、机械化;另一方面因为农村居民极度风险规避,难以承受风险,从而拒绝转变为新型经营主体。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金融教育基金委员会千户调研数据,利用一元多重中介模型研究了农户金融素养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研究发现金融素养确实可以促进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金融素养可通过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促进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发现金融素养可改善农户融资条件,提升农户风险容忍和促进农户保险参与。金融素养不仅可以直接促进新型经营主体的发展,还可以利用中介效应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首先,金融素养通过改善农户融资条件,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以及产业化进而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其次,金融素养有助于提升农户风险容忍,进而接受转化为新型经营主体的风险项目。最后,金融素养有助于促进农户保险参与,从而有利于农户更好的管理风险,进而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相比之下,金融素养促进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三个中介效应中,提高农户风险容忍的效果最强,其次分别是促进保险参与和改善融资条件。根据实证结果可知,农户融资条件,风险容忍和保险参与的中介效应依次分别为0.144、0.266和0.209,其中风险容忍的中介效应最大。

杜桂剑[4](2017)在《豫皖苏边区土改研究》文中认为豫皖苏边区是解放战争时期隶属中原解放区的最大的一块根据地。对豫皖苏边区土改研究的意义至少有四点。其一,有助于深化土改和中共夺取政权之间关系的认识。土改和中共夺取政权的关系,学界主要的看法有两种。一种认为:土改是中共夺取政权的关键,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土改对中共夺取政权的作用不大。对于解放战争时期的土改,长期形成的基本逻辑是:中共进行土地改革,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满足了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这样农民积极参军、生产、支前、保卫土改的胜利果实和国民党政权作斗争,从而为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和物力保证。这或是具有普遍性的结论,但仔细观察不同地区的土改,尤其是新区的土改,我们会发现新区和老区土改大有不同。就豫皖苏边区而言,似土改和中共夺取政权的关系不大。其二,有利于深化对解放战争时期新区土改的认识。从对解放战争时期土改研究的现状来看,其研究的重点是上层的政策演变以及个案中对老区土改的研究和考察,并且大多说遵循“政策——效果”模式。新区土改的研究往往是从宏观角度来述论之,个案研究并不多见,并且基本也是沿用“政策——效果”模式。从这个角度而言,研究和考察豫皖苏边区的土改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新区土改认识的深化,更有助于我们对解放战争时期土改的全面认识。其三,尽可能地复原历史面貌。对于已经发生的复杂的历史现场的复原,事后历史工作者努力必将是一种遗憾,但这是历史工作者理想化的追求。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豫皖苏边区的土改,一个重要的意义是最大限度地恢复豫皖苏边区土改的历史面貌,从而为相关的研究奠定基础。其四,现实意义。学术的研究有形或无形中具有现实的意义。但对现实的意义,不同的人理解有所不同。我们常常认为由于历史条件的不同,由于所处的内外环境不同,所以历史上的情形对现实的作用不大或者我们对历史的现实意义的价值会有歪曲。实际上,也可以这样来理解历史的用。首先,先辈对某些问题已经有了思考,甚至是深入的思考,这些思考无疑对我们有所启发。虽然社会的环境在不断的变化,但变化是个过程,有小变化,有大变化。这样我们可以在先辈的思考的基础上思考,而不是另起炉灶。其次,先辈思考,引起我们对他们思考对象的关注,而不是完全关注他们的思考结果。今天我们仍然有土改时期前人思考的对象:土地问题、农民问题、农村问题,这样看来研究豫皖苏边区土改的现实意义不言而喻。文章主要考察豫皖苏边区从1939年成立之日到1952年初土改完成时期各个阶段的土改(包括减租减息)运动,力图恢复该区域土改的历史原貌。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豫皖苏边区土改前土地占有等状况和农村借贷关系。虽然各个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豫皖苏边区土地占有相对分散,并不集中。土地经营方式主要是出租,但部分地区地主自己经营土地的情况较多。地租形态主要是分租和包租两种,一般地租率较高。豫皖苏边区借贷关系比较复杂。第二章,抗战以及全面内战爆发前豫皖苏边区的减租减息。1939年到1941年初是豫皖苏边区初创时期,此时,边区减租减息主要停留在宣传阶段,并没有多少开展。1941年初国共在豫皖苏边区的摩擦使中共力量被迫撤离了该区域,但保留了睢杞太地区,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初期,这个地区在冀鲁豫区党委的领导下,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1944年8月,中共力量越过津浦路西,很快恢复了豫皖苏地区,在恢复区成立了淮北二分区,在淮北区党委的领导下,二分区开展了减租减息运动。第三章,豫皖苏边区有限区域土改。1946年“五四指示”颁布后,豫皖苏边区分别在华中八地委、冀鲁豫六地委的领导下,通过清算的方式进行土地改革。但是由于国共冲突的爆发,军事斗争成为主要任务,这一时期的土改区域非常有限。1946年12月,在冀鲁豫六分区、华中八分区辖区的基础上,成立了统一的豫皖苏区党委,区党委领导了豫皖苏边区的土改,总体来看到1947年7月,豫皖苏边区的土改只是在有限区域进行。第四章,豫皖苏边区急性土改及其纠正。本章以豫皖苏三分区为中心来考察。1947年8月后,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豫皖苏边区进入了土改的急性大发展阶段,采取大轰大嗡的方式土改,进行“平分一切土地”的土改,但很快出现了许多问题,1947年末,豫皖苏边区逐渐地纠正急性土改直至1948年5月后停止土改。第五章,豫皖苏边区再次减租减息。1948年5月后,在中共中央以及中原局的指示和要求下,豫皖苏边区停止了土改,借鉴抗战时期经验再次实行减租减息。第六章,豫皖苏边区土改完成。1949年末,尤其是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颁布后,原豫皖苏边区的辖区分别在河南省委、皖北区党委的领导下,开始了土改。

徐雷[5](2016)在《人口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以贵州省长顺县为个案》文中研究说明人口发展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促进和延缓作用,县域经济水平提高会反作用于人口数量、质量、结构等方面,使得地区总人口向合理化、有序化方向发展。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与新模式的大环境之下,人口与经济、环境、资源等要素的协调性与可持续性逐渐演变为县域发展的关键问题。长顺县地处喀斯特麻山地区,经济发展较落后、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贫困人口发生率较高,配套基础设施不健全,生态环境脆弱,在推进工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建设中,人口与经济二者间的互动关系所带来的各种相关问题与矛盾逐渐上升为县域发展的突出问题。所以,本文在坚持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前提之下,结合宏观与微观、定量与定性、动态与静态等分析角度去探寻长顺县人口与县域经济二者之间协调有序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建议,可为实现县域内人口与经济、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文章主要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以及对国内外有关人口与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并在此基础上拟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数据来源以及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对相关的概念界定和理论解释。这部分主要是对人口、人口数量、人口结构、人口质量、县域经济等概念进行解释,并以人口均衡理论、两种生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适度人口理论作为问题研究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长顺县人口数量发展的历史与结构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人口数量历史阶段性变动,人口自然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这三个方面,以能够深化对长顺县人口发展规律的认识。第四部分主要对长顺县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包括经济结构、农业、工业、社会固定资产、国内生产总值以及反贫困状况、社会福利、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内容。第五部分是对人口与县域经济二者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人口数量增长、人口质量提高、人口增长类型转变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县域经济水平提高对人口出生、死亡、机械变动、社会变动方面的影响。第五部分为人口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表现分析。最后一个部分是针对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魏巍[6](2014)在《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础和主要标志,而农机经营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核心问题。兵团目前正处在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实现农业机械化尤为重要。兵团是“党政军企”合一的特殊组织,在其特殊的体制背景下,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不同。其核心问题是采用何种经营模式来发展农业机械化,进一步优化农机资源配置,提高农机利用效率,推进兵团农业现代化进程。本文以此为研究出发点,结构安排如下:首先是基本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基础。主要对农业机械、农机经营、模式以及农业机械经营模式等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并提出了本文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主要有分工与专业化理论、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制度变迁理论。第二是兵团农业机械化概况。介绍了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历程,进而构建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了测度。第三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变迁。通过对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剖析,分析兵团农机经营模式是怎么来的,并对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作出经济学解释,试图探究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一般规律。第四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分类描述与效率分析。本章在对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分类的基础,对各种模式的现状进行了描述,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分别测算了兵团与新疆地方农机经营模式、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农机户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并通过比较定性分析兵团农机自购自用模式以及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技术效率。第五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缺陷与制度成因。本章归纳总结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存在的缺陷,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最后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剖析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六是农机经营模式的经验借鉴。主要对农业机械化发达的美国、法国、日本、黑龙江等四个经济体农机经营模式进行考察,总结其一般性的规律,提出对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借鉴经验。第七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优化与创新。结合兵团农机经营的实际,提出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整体思路、原则及动力,对兵团农机经营的现有三种模式进行分类优化,并提出新的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农机股份合作制模式。第八是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保障措施。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研究结论:1.兵团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较高,但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水平较低。本文通过构建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1—2010年的样本数据,对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兵团农业机械化水平逐年上升,从2001年的50.56%上升至2010年的83.32%。但是二级指标中的农业机械化综合效益水平偏低,其主要原因是百元农机原值纯收入与千瓦动力农机作业收入水平有待提高,说明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2.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诱因是兵团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主要方式为强制性变迁。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制度变迁的实质是兵团、团场、农机经营主体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再分配过程。3.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分为自购自用模式、农机户模式(包含农机联户模式)、农机服务公司模式,其中农机户模式与农机服务公司模式又可以合称为对外经营模式。在对外经营模式中,根据行政力量与市场力量在推动农机经营中的作用强弱的不同,将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分为行政推动型模式和市场推动型模式,兵团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属于行政推动型模式,地方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属于市场推动型模式。4.在兵团农机经营模式技术效率与新疆地方对比中,兵团规模化经营且农业基础设施完善等原因导致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整体技术效率高于新疆地方,但是兵团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包括农机户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都低于新疆地方,说明兵团行政推动型的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比较发现,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技术效率高于农机对外经营模式,在兵团农机对外经营模式中,农机户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要高于农机服务公司模式。这同时也印证了农业要以农户经营为主体的结论。但是农机服务公司和其他农机经营组织也是不可或缺的,在提高农机利用效率方面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是农机经营模式的有益补充。5.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兵团农机自购自用模式优化主要是进一步扩大农地经营规模;农机户经营模式优化是逐步减少团场对农机产权的限制,在加强农机宏观调控的前提下走市场化道路;农机服务公司模式优化是逐渐退出行政性垄断,完善公司治理机构,向民营化发展。农机股份合作制公司模式是兵团今后要重点发展的农机经营模式。

唐希[7](2013)在《处于政策期待与具体实践间的农村职业教育 ——盘县职校现状研究》文中认为职业教育是其生存与市场联系最为密切的教育,也是党和国家正在大力推动发展的教育类型。农村职业教育关乎农业、农村、农民的生存和发展,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的统计数字,目前全国已有2.6亿农民工,然而,无论是向农业产业转移还是向城镇转移就业,农民都必须接受一定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可见,农村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迫在眉睫。对此,国家也已出台大量相应政策。然而,农村职业教育的具体实践又是怎样呢?国家的政策期待与学校具体实践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差距?导致这些差距的原因都有哪些?本研究从政策期待与具体实践的差距切入,选择一所农村职业技术学校为个案,试图通过具体呈现农村职业学校目前的生存状态,同国家的政策设计进行对话,凸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并尝试从教育与社会流动、教育与社会结构再生产理论视角出发,对距离存在合理性进行解释分析。本文通过文献法、实地考察法和深入访谈等方法,以贵州省盘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个案,描述学校的生存状态,认为:在四大不同利益主体,即国家、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及其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学校的生存状态复杂且困境重重。具体来看,学校主要呈现出市场化、去农化和升学性特征;生源困境、师资匮乏且综合素质不高、升学还是就业之困是学校发展道路上的重大阻碍;当地经济和社会结构是导致学校发展困境的根本原因,同经济社会结构相适应的当地人生活观念则是学校发展困境的助推器。将盘县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困境扩展到更广阔的时空中,本文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之所以不能在政策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主要是因为宏观的政策期待及现有的配套教育设施不能较好的满足农民改变身份、实现向上流动的愿望。要想改变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需要国家及地方提供配套政策服务,但职业学校增强自身内部实力是关键。研究围绕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展开,以盘县职业技术学校为例进行一个个案分析来生动的呈现发展的困境表现。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背景及缘由、研究意义、相关文献回顾、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选择、研究方法和框架:第二章从总体上对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所在县域的经济社会及其教育情况进行简单介绍,重点介绍盘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现状。第三章分别从国家、学校领导、老师、学生及其家长四类利益主体的角度,立体的呈现盘县职业技术学校的现状,凸出其发展困境的必然性。第四章是对盘县职业技术学校发展困境的总结,并同时展开对其困境原因的分析。第五章作为总结和反思部分,由盘县职业教育的困境展开,进一步的分析造成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并尝试对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给出相应的思考和意见。

孙晨阳[8](2011)在《项目管理在J公司汽车发动机研发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开始走入千万普通家庭。在中国汽车市场日益增长的同时,国内外各大汽车企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汽车企业研发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汽车产品的优劣,决定了汽车企业在市场中的成败。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产品研发项目中,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已经成为汽车整车以及各零部件开发的标准管理方法。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国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产品研发中,项目管理还只是初步应用于少数车型的整车研发,核心部件发动机的产品研发管理还没有受到国内汽车企业足够的重视,并没有针对性的成熟有效的研发管理方法。本文以J公司自主汽车发动机研发项目为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项目管理中的管理理念与先进管理工具应用到J公司汽车发动机产品研发项目中。尤其是把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范围管理与组织结构设计、项目时间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与J公司的发动机研发项目过程紧密结合,开展应用研究。通过总结项目中的得失,提出了对未来J公司汽车发动机自主研发进行项目管理的建议,建立系统的标准的项目管理流程和体系。对J公司以后自主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的应用有一定借鉴意义,也对我国其他汽车企业自主研发实施项目管理提供参考。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开始走入千万普通家庭。在中国汽车市场日益增长的同时,国内外各大汽车企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而汽车企业研发能力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汽车产品的优劣,决定了汽车企业在市场中的成败。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汽车产品研发项目中,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已经成为汽车整车以及各零部件开发的标准管理方法。但是在我国,尤其是国有自主品牌的汽车产品研发中,项目管理还只是初步应用于少数车型的整车研发,核心部件发动机的产品研发管理还没有受到国内汽车企业足够的重视,并没有针对性的成熟有效的研发管理方法。本文以J公司自主汽车发动机研发项目为背景,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项目管理中的管理理论与先进管理工具应用到J公司汽车发动机产品研发项目中。尤其是把项目管理中的项目范围管理与组织结构设计、项目时间管理、项目信息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与J公司的发动机研发项目过程紧密结合,开展应用研究。通过总结项目中的得失,提出了对未来J公司汽车发动机自主研发进行项目管理的建议,建立系统的标准的项目管理流程和体系。对J公司以后自主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的应用有一定借鉴意义,也对我国其他汽车企业自主研发实施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黄成杰[9](2010)在《成渝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5年2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指出:要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方针,把现有经济基础较好、区位优势明显、人口较为密集、沿交通干线和城市枢纽的一些地区,作为西部开发的重点区域,发展一批中心城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是我国区域发展和城市经济带建设中重要的政策性指导思想。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成渝经济区第一次被纳入全国四大经济板块之列。2007年6月,成都和重庆同时获准成为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并赋予两地率先对中国统筹城乡发展重大政策先行试点的权限,成渝经济带的发展正式上升为全面的、紧密联系国家全局发展的战略部署,这为成渝经济带的全面形成和加速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历史契机。成渝经济带区域是我国西部经济活动最集中、产业经济最发达、经济密度最高、科技力量最雄厚的区域,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以成都、重庆两个中心城市为双核的城市密集群迅速发展,城市集群产业体系和产业带不断发展壮大,区域内立体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更是以占全国1.7%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占西部三分之一、全国近6%的经济总量并在不断扩大,从这一角度来说,成渝经济带已具备成为我国第四增长极的基础和实力。本文主要采用SWOT优劣势分析方法。首先,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总结本文的研究背景、国内外经济带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并进行评述,奠定了文章的理论基础,并对细节上的创新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第二部分是本文的核心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二章主要从经济带形成、演变和发展的机理这一角度,深入分析了影响经济带形成和发展的三大主要因素,它是第三、第四章的研究基础;第三章理论联系实际,从大中城市及城镇群、综合交通体系、产业体系的集聚和扩散这三个经济带形成和深化发展中三个最基本影响要素入手,论述成渝经济带已经形成较为典型的城市集群经济带;第四章是本文的根本决策依据,将战略经济学中的SWOT分析模型运用到区域发展的优劣势分析中,深入探讨了成渝经济带在形成和发展中所具备的政策基础、经济产业、区位交通、城市集群、历史文化等五大发展优势和加速发展中所具备的历史机遇,也从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行政体制机制障碍和所面临的内外部威胁等方面论述了本区域在发展中存在的发展障碍、不足和威胁等。第三部分包括第五章,这一部分是本文研究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所在,通过分析成渝经济带区域发展中具备的优劣势,找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加快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完善区域立体交通网络、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打造区域内部次级增长极、整合资源,共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以及扩大对外开放,建立内陆开放高地等七条政策措施建议,以备深入研究和决策参考。将战略经济学中的SWOT分析方法运用到区域发展的系统分析和研究中,通过系统全面地分析区域发展中所具备的优劣势、机遇威胁等实际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建议,这也是本文突出的创新所在。

翁祖乐[10](2010)在《商品林融资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社会经济对木材与其他林产品的需求呈膨胀状态。同这种旺盛的需求不相称的是,我国目前木材及其他林产品供给不足,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营造商品林,提高商品林的生长率,可以缓解这种供需矛盾。但是,资金短缺限制了商品林的发展,于是本文对商品林融资进行研究。第一,本文阐述了商品林的主要融资渠道,论述了商品林财政贴息贷款、政策性银行贷款、世界银行贷款、农村信用社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等商品林贷款融资;并且论述了商品林的社会融资,具体包括建立林业产业投资基金、发行股票上市融资、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民间资金等。第二,在分析商品林融资模式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商品林项目融资的可行性和商品林项目融资的模式及其应用。第三,分析我国商品林融资的不足,并且从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两方面分析融资不足产生的原因。第四,提出商品林融资的建议,具体包括:设法降低和分散风险,增强商品林项目融资能力;健全信贷融资政策;创建“林业投资基金市场”;建立林业“公司债券”市场;加快林业“股票市场”的发展等。最后,以福建省为例,阐述了福建省商品林融资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效,尤其是福建省商品林融资的制度创新。

二、改革开放后关于"三农"问题的六个"一号文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改革开放后关于"三农"问题的六个"一号文件"(论文提纲范文)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缘起
        1.1.1 中国校园高速建设的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1.2 高等教育与城市的互动发展
        1.1.3 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的需求
    1.2 研究的对象
        1.2.1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
        1.2.2 更新、改造设计
        1.2.3 “两观三性”设计思想
        1.2.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大学校园空间的相关研究
        1.4.2 更新、改造设计的相关研究
        1.4.3 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研究综述
    1.5 研究的创新点
        1.5.1 创新点一,视角创新:以“两观三性”设计理论为整体视角,对大学校园的更新、改造设计进行“宏观—中观—微观”的系统化研究。
        1.5.2 创新点二,思路创新:本文以“两观三性”这种系统性理论来解决大学校园更新这类系统型研究工作的思路,为大学校园的其他研究工作探索了一条可借鉴的研究思路。
        1.5.3 创新点三,内容创新:构建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整体设计理论,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当代大学校园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1.6 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当代大学校园空间设计发展与认知
    2.1 国外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1.1 中世纪欧洲大学校园
        2.1.2 近代美国大学校园
        2.1.3 当代欧美综合化研究型大学校园
    2.2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起源和发展
        2.2.1 古代书院式校园空间
        2.2.2 封建社会末期学堂校园空间
        2.2.3 近代中西合璧型校园空间
        2.2.4 解放后苏联模式和文革时期的校园建设
        2.2.5 改革开放后至今的校园空间发展探索
    2.3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和需求
        2.3.1 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2.3.2 我国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的矛盾
        2.3.3 国内大学校园空间的发展需求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的理论建构
    3.1 “两观三性”理论的概念与发展
        3.1.1 “两观三性”理论的思想内涵
        3.1.2 “两观三性”理论的历史传承
        3.1.3 “两观三性”理论的哲学基础和理论框架
    3.2 “两观三性”视角应用于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理论导入
        3.2.1 整体观视角——整体性理论与城市学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生态建筑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地域性视角——地域主义理论
        3.2.4 文化性视角——文脉理论
        3.2.5 时代性视角——创新理论
    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建构
        3.3.1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分类
        3.3.2 国内大学校园更新、改造的现实目标
        3.3.3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的内涵
        3.3.4 “两观三性”视角下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研究体系的建构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校园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第一部分 :面向“校园—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4.1 “校园—城市”发展的基本矛盾和相关分析
        4.1.1 “校园—城市”的整体关系
        4.1.2 我国当代城市环境下大学校园与城市结合的结构矛盾
        4.1.3 大学校园与城市空间整体更新的策略目标
        4.2 “大学—产业—城市”整体发展的校园更新功能植入
        4.2.1 大学在“大学—产业—城市”循环中扮演的角色
        4.2.2 强化“校—城”联系的功能更新与植入
        4.2.3 着眼于校园长期发展的用地预留储备
        4.3 校园与城市整体协同发展的校园结构网络
        4.3.1 校园与城市对接的空间结构层级
        4.3.2 校园与城市空间肌理缝合
        4.3.4 校园衔接城市的社区网络
        4.4 满足城市多元需求的“校园—城市”过渡区空间布局更新、改造策略
        4.4.1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类型
        4.4.2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公共空间整合
        4.4.3 “校园—城市”过渡区的整体更新机制
    第二部分 :面向大学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空间规划更新、改造策略
        4.5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的现状和策略目标
        4.5.1 我国高校校园规划设计发展现状
        4.5.2 新时期校园空间更新改造需要处理好的校园关系
        4.5.3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的策略目标
        4.6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工作机制
        4.6.1 合理的校园规划更新、改造目标体系
        4.6.2 动态更新的校园总体规划文件
        4.6.3 项目计划评估和实施程序
        4.7 可持续发展的校园交通系统优化策略
        4.7.1 校园道路交通疏解能力的优化
        4.7.2 公共交通系统管理
        4.7.3 校园自行车系统的完善
        4.7.4 停车场的规划与管理
        4.8 绿色低碳校园的规划更新
        4.8.1 节地与室外环境
        4.8.2 节能与能源利用
        4.8.3 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4.8.4 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第三部分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空间品质提升设计策略
        4.9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公共空间更新、改造
        4.9.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文脉的传承塑造
        4.9.2 “文化性”视角下功能布局的整合重组
        4.9.3 “时代性”视角下空间格局的有机缝合
        4.10 “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和谐统一的校园景观空间更新、改造
        4.10.1 传统大学校园景观规划形式
        4.10.2 大学校园景观更新、改造的原则
        4.10.3 校园景观的更新、改造的设计策略
    4.11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5.1 “整体观”和“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策略建构
        5.1.1 “整体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策略的基础——校园建筑的既有历史价值和功能价值
        5.1.2 “可持续发展观”视角下既有校园建筑更新、改造的项目实施过程
        5.1.3 本章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策略目标
    5.2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保护
        5.2.1 “地域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历史价值的认知和保护原则
        5.2.2 校园历史建筑地域文化价值再现
        5.2.3 回应校园地域景观
        5.2.4 契合校园场所记忆
    5.3 “文化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功能转换
        5.3.1 文化视角下的既有建筑功能转换
        5.3.2 校园建筑更新改造中新旧建筑的联接模式
        5.3.3 校园创新文化特征下的空间赋能
    5.4 “时代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性能提升
        5.4.1 体现当代技术特点的结构体系更新
        5.4.2 满足现代大学需求的环境性能提升
        5.4.3 体现当代环保理念的校园建筑生态节能改造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两观三性”思想的当代校园空间的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综合实践
    6.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策略整合与展望
        6.1.1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规划更新策略
        6.1.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校园建筑更新、改造设计策略
        6.1.3 “两观三性”视角下当代大学校园空间发展趋势的展望
    6.2 “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的综合实践
        6.2.1 北京工业大学规划及图书馆更新、改造项目
        6.2.2 海南大学海甸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3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2.4 上海大学延长校区更新、改造项目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一、理论研究
    二、策略建构
    三、研究的创新点
    四、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参考文献
    外文专着
    中文专着
    学位论文
    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表

(3)金融素养对农户向新型经营主体转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西南四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内容和框架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一节 金融素养的文献梳理
    第二节 新型经营主体研究文献梳理
    第三节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第三章 西南地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及金融素养现状
    第一节 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第二节 金融素养和金融产品使用现状
    第三节 金融素养与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第四章 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说
第五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第二节 实证模型
    第三节 变量设计
第六章 实证分析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第二节 实证结果
    第三节 内生性检验
    第四节 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异质性分析
    第六节 进一步研究
第七章 研究结论及政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4)豫皖苏边区土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与缘由
    二、本课题研究综述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相关资料介绍
第一章 豫皖苏边区土地占有状况与农村借贷关系
    第一节 土地占有状况
        一、土地占有:集中抑或分散?
        二、土地经营方式与地租形态
    第二节 民间借贷关系与农民生活状况
        一、民间借贷关系
        二、农民生活状况
第二章 抗战以及全面内战爆发前夕豫皖苏边区减租减息
    第一节 减租减息的宣传与水东地区的减租减息
        一、减租减息的宣传
        二、水东地区的减租减息
    第二节 淮北二分区(华中八分区)的减租减息
        一、淮北二分区的建立
        二、淮北二分区(华中八分区)的减租减息
第三章 豫皖苏边区有限区域土改
    第一节 冀鲁豫六分区与华中八分区的土改
        一、冀鲁豫六分区土改
        二、华中八分区土改
    第二节 边区初期土改
        一、边区的重建
        二、初期土改
第四章 豫皖苏边区急性土改及其纠正——以三分区为中心
    第一节 急性土改的历史背景
        一、战略进攻形势下边区形势总体好转
        二、土改政策的日益左倾
    第二节 急性土改
        一、大轰大嗡
        二、平分一切土地
    第三节 对急性土改的调整
        一、调整的背景
        二、调整过程
        三、调整带来的新问题
第五章 豫皖苏边区的剿匪反霸与再次减租减息
    第一节 剿匪反霸安定社会秩序
        一、土匪恶霸的危害
        二、剿匪反霸政策
        三、剿匪反霸阶段
        四、剿匪反霸结果
    第二节 豫皖苏边区再次减租减息
        一、从土改转向双减的背景
        二、减租减息政策
        三、减租减息贯彻不力
        四、反霸清算下的减租减息
        五、减租减息的成效与问题
    第三节 合理负担
        一、合理负担的原因
        二、合理负担的政策
        三、夏征和秋征
        四、合理负担的问题
第六章 原豫皖苏辖区土改的完成
    第一节 豫皖苏河南辖区土改任务的完成
        一、土改的三个阶段
        二、两种类型的土改
    第二节 豫皖苏安徽辖区土改任务的完成
        一、土改准备
        二、正式土改
        三、土改复查
        四、土改成效
结语
参考文献

(5)人口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以贵州省长顺县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 研究设计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支撑
    2.1 人口
        2.1.1 人口数量
        2.1.2 人口质量
        2.1.3 人口结构
    2.2 县域经济
        2.2.1 县域经济的含义
        2.2.2 县域经济的特征
    2.3 理论支撑
        2.3.1 两种生产理论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3 人口均衡理论
        2.3.4 经济适度人口理论
        2.3.5 协调发展
第三章 长顺县人口发展历史与结构状况
    3.1 长顺县人口数量发展历史
        3.1.1 曲折性波动增长阶段(1931年—1949年)
        3.1.2 无计划快速增长阶段(1950年—1977年)
        3.1.3 有计划低速增长阶段(1978年—2014年)
    3.2 长顺县人口结构状况
        3.2.1 人口自然结构
        3.2.2 人口社会结构
        3.2.3 人口经济结构
第四章 长顺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4.1 长顺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
        4.1.1 经济结构
        4.1.2 农业
        4.1.3 工业
        4.1.4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1.5 国内生产总值
    4.2 长顺县其它方面发展状况
        4.2.1 基础设施
        4.2.2 反贫困
        4.2.3 社会福利
        4.2.4 社会事业
第五章 长顺县人口与经济互动机理分析
    5.1 长顺县人口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5.1.1 人口数量增长对经济的影响
        5.1.2 人口质量提高对经济的影响
        5.1.3 人口结构转变对经济的影响
    5.2 长顺县县域经济对人口发展的影响
        5.2.1 对人口出生的影响
        5.2.2 对人口死亡的影响
        5.2.3 对人口机械变动的影响
        5.2.4 对人口社会变动的影响
第六章 长顺县人口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问题表现
    6.1 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
    6.2 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速度
    6.3 县域经济总量小,整体实力弱
    6.4 自然生态环境脆弱,人地矛盾突出
    6.5 贫困人口多,贫困深度大
第七章 长顺县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思考
    7.1 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7.2 从社会福利和文化角度应对人口老龄化
    7.3 创新思路,促进县域经济可持续增长
    7.4 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7.5 多角度出发逐渐消除县域贫困问题
研究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6)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对国内外研究的评述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业机械
        2.1.2 农机经营
        2.1.3 模式
        2.1.4 农机经营模式
    2.2 理论基础
        2.2.1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2.2.2 交易费用理论
        2.2.3 制度变迁理论
        2.2.4 产权理论
第三章 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3.1 兵团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3.2 兵团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3.3 兵团农业机械化的水平评价
        3.3.1 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3.2 评价指标计算和标准确定
        3.3.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系数
        3.3.4 评价结果
第四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变迁
    4.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历程
        4.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机经营模式分析(1954—1982年)
        4.1.2 家庭承包时期的农机经营模式(1983—1996年)
        4.1.3 农机产权改革后的农机经营模式(1997—至今)
    4.2 兵团三个时期农机经营模式的比较
        4.2.1 农机所有权与投资主体的比较
        4.2.2 农机管理的比较
        4.2.3 农机经营收益分配的比较
    4.3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经济学解释
        4.3.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诱因
        4.3.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方式
        4.3.3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变迁的实质
第五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现状与效率分析
    5.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分类
    5.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现状
        5.2.1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现状
        5.2.2 农机户模式的现状
        5.2.3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现状
    5.3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效率分析
        5.3.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总体效率分析
        5.3.2 兵团农机对外经营模式与自购自用模式的效率分析
        5.3.3 兵团农机户模式与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效率分析
第六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6.1 农机经营模式与兵团体制特殊性
    6.2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6.2.1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缺陷
        6.2.2 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缺陷的制度成因
    6.3 农机户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6.3.1 农机户模式的缺陷
        6.3.2 农机户模式缺陷的制度成因
    6.4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缺陷及制度成因
        6.4.1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缺陷
        6.4.2 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缺陷的制度成因
第七章 农机经营模式的经验借鉴
    7.1 美国农机经营模式
        7.1.1 美国的农业
        7.1.2 美国的农业机械化
        7.1.3 美国农机经营模式的具体模式
    7.2 法国农机经营模式
        7.2.1 法国的农业
        7.2.2 法国的农业机械化
        7.2.3 法国农机经营模式的具体模式
    7.3 日本农机经营模式
        7.3.1 日本的农业
        7.3.2 日本的农业机械化
        7.3.3 日本农机经营模式的具体模式
    7.4 黑龙江农机经营模式
    7.5 启示
第八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8.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思路与原则
        8.1.1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思路
        8.1.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原则
    8.2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动力
        8.2.1 兵团和团场参与优化与创新的动力——社会产出的最大化
        8.2.2 农机经营者与农户参与优化与创新的动力——外部利润
    8.3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优化
        8.3.1 兵团农机自购自用模式的优化
        8.3.2 兵团农机户模式的优化
        8.3.3 兵团农机服务公司模式的优化
    8.4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的创新——股份合作制公司
        8.4.1 兵团农机股份合作制的现实需求
        8.4.2 股份合作制公司的特点
        8.4.3 兵团农机股份合作制的优越性
        8.4.4 兵团农机股份合作制的运行机制
        8.4.5 兵团农机股份合作制的形成途径
第九章 兵团农机经营模式优化与创新的保障措施
    9.1 推进兵团农机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9.2 加强农机经营组织培育
    9.3 建立兵团农机投入的长效机制
    9.4 促进兵团土地流转集中和家庭农场发展
    9.5 推动兵团农机工业发展
    9.6 完善兵团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
    9.7 加强兵团农机人才的培训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评阅表

(7)处于政策期待与具体实践间的农村职业教育 ——盘县职校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2.1 农村教育研究
        2.2 职业教育困境研究
        2.3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与出路的研究
        2.4 相关理论回顾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对象选择
        3.1 概念界定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第二章 盘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状况描述
    第一节 盘县经济与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1.1 盘县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1.2 盘县教育基本情况
        1.3 盘县职业教育发展基本情况
    第二节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概况
        2.1 学校重点专业设置情况
        2.2 其他特色项目建设
第三章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面面观
    第一节 国家定位中的盘县职校
        1.1 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2 地位变动中的盘县职校
    第二节 学校领导心中的盘县职校
    第三节 老师眼中的盘县职校
    第四节 学生及家长眼中的盘县职校
    第五节 一次学校教职工大会
    第六节 希望在何方
第四章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困境表现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特征分析
        1.1 市场化特征
        1.2 去农化特征
        1.3 升学性特征
    第二节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困境的具体表现
        2.1 生源困境
        2.2 师资匮乏且综合素质普遍不高
        2.3 升学还是就业之困
    第三节 盘县职校发展困境的原因分析
        3.1 当地经济和社会结构是根本原因
        3.2 当地人的生活观念是助推器
第五章 对本研究的进一步分析和反思
    第一节 进一步的分析:农村职业教育为何呈边缘化生存状态
        1.1 社会结构分化
        1.2 教育类型分化
        1.3 教育政策和人才市场偏普
        1.4 国家利益诉求
        1.5 教育选择主体和教育提供者的利益诉求
    第二节 反思:农村职业教育向何处去
        2.1 教育的功能——生存教育?地位教育?
        2.2 农村职业教育不具地位教育特性
        2.3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相关政策文件
附件三:相关图表
后记

(8)项目管理在J公司汽车发动机研发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部分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二、项目管理理论综述
        (一) 项目的概念
        (二) 项目管理的发展历史
        (三) 项目管理原理
        (四) 项目管理工具
    三、汽车产品研发项目管理应用概况
        (一) 国外汽车企业研发管理现状
        (二) J公司汽车产品研发管理现状
    四、项目管理在J公司发动机产品研发中的应用
        (一) 公司介绍与项目背景
        (二) 项目范围管理与组织结构改进
        (三) 项目时间管理与MSP的应用
        (四) 项目信息管理与PDM的应用
        (五) 项目质量管理与ISO/TS16949标准的应用
    五、J公司发动机产品研发的风险管理
        (一) 项目的风险识别与评估
        (二) 项目的风险应对与监控
    六、结束语
        (一) 项目管理应用总结
        (二)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英文部分
    中文摘要
    ABSTRACT
    Chapter 1 Perface
        1.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tion
        2. Main content and structure
    Chapter 2 Project Management Theories
        1. The concept of the project
        2. The history of project management
        3. Project Management Principles
        4. Tools of project management
    Chapter 3 Overview of Automotive Product R&D in PM Application
        1. Management of foreign auto R & D
        2. Management of J company auto R & D
    Chapter 4 PM application in engine R & D in J company
        1. J company introduction and project background
        2. Scope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improvement
        3. Project time management and MSP application
        4. Projec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PDM application
        5.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SO/TS16949
    Chapter 5 Project Risk Management
        1. Project risk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2. Project risk response and control
    Chapter 6 Conclusion
        1. PM application conclusion
        2. Outlook
    References
     Acknowledgements

(9)成渝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区域经济带相关理论研究
        1.2.2 关于成渝经济带的相关研究回顾
        1.2.3 关于经济带发展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和论文框架
第2章 经济带的形成与发展机理
    2.1 经济带的界定及其基本要素
        2.1.1 经济带概念的界定
        2.1.2 经济带的三大基本要素
    2.2 经济带的形成、演变和发展机理
        2.2.1 经济带形成和演变的主要过程
        2.2.2 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源动力
第3章 成渝地区已形成较为典型的城市集群经济带
    3.1 成渝经济带的范围和定位
    3.2 区域内已形成较为典型的城市集群经济带
        3.2.1 以成都、重庆为双核的城市密集群的迅速发展
        3.2.2 区域内产业体系与产业带的深化发展
        3.2.3 区域内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和不断完善
        3.2.4 成渝经济带的形成发展的主要历史进程
    3.3 成渝经济带具备成为中国第四增长极的发展趋势
第4章 成渝经济带发展的SWOT分析
    4.1 SWOT分析模型及成渝经济带SWOT分析
        4.1.1 SWOT分析模型概述
        4.1.2 成渝经济带区域发展SWOT分析
    4.2 成渝经济带发展中具备的发展优势
        4.2.1 具备共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宏观政策优势
        4.2.2 以成都、重庆为双核的密集城市群的迅猛发展
        4.2.3 具备产业协作、资源互济的产业资源优势
        4.2.4 具备立体交通网络的区位交通优势
        4.2.5 具备厚重的历史文化优势
    4.3 加快成渝经济带建设面临重大的历史机遇
    4.4 成渝经济带发展中存在的劣势和不足
        4.4.1 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相比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4.4.2 区域发展不均衡,统筹发展难度较大
        4.4.3 体制机制性障碍较为突出,容易产生"挤出效应"
        4.4.4 市场化、开放化等程度低,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4.4.5 非市场化竞争较突出,地区、行业分割严重
    4.5 成渝经济带发展中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4.5.1 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三者之间内生矛盾产生的对立和冲突
        4.5.2 面临其他快速发展区域的外部竞争和挑战
第5章 加速成渝经济带发展的构想与对策
    5.1 以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经济社会一体化
        5.1.1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5.1.2 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统筹城乡发展目标统一起来,促进共同发展
    5.2 加快行政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降低交易成本
        5.2.1 打破行政壁垒,全方位、多层面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合作共赢
        5.2.2 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积极建立规范化、服务型政府
    5.3 完善区域立体交通网络,建设现代交通走廊
        5.3.1 以区域整体共同利益为着眼点,充分利用长江水道资源
        5.3.2 完善区域内立体交通体系,加快对内对外大通道建设
    5.4 走新型城市化道路,积极发展县域经济,打造次级增长极
    5.5 加强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加快建立统一市场
    5.6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合作,共同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5.6.1 共同推进对"两高一低"产业的治理和环保改造
        5.6.2 共同争取国家对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保护工程建设的支持
        5.6.3 逐步建立长江上游地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
    5.7 加强对外开放和经济分工合作,共同打造内陆开放高地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10)商品林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状况
        1.2.1 国外状况
        1.2.2 国内状况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商品林
        1.3.2 商品林融资
        1.3.3 商品林融资风险
        1.3.4 融资模式
2 商品林融资渠道分析
    2.1 商品林贷款融资
        2.1.1 商品林财政贴息贷款
        2.1.2 政策性银行贷款
        2.1.3 农村信用社贷款
        2.1.4 商业银行贷款
    2.2 商品林社会融资
        2.2.1 林业产业投资基金
        2.2.2 发行股票上市融资
        2.2.3 外商直接投资
        2.2.4 吸引民间资金
3 商品林融资模式分析
    3.1 商品林融资模式系统分析
    3.2 商品林项目融资模式分析
        3.2.1 项目融资分析
        3.2.2 商品林项目融资模式分析
4 商品林融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4.1 商品林直接融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4.2 商品林间接融资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4.2.1 金融体制改革使银行发放贷款更为慎重
        4.2.2 信息不对称导致高额的信贷融资成本
        4.2.3 林业融资体制不健全
5 商品林融资建议
    5.1 设法降低和分散风险,增强商品林项目融资能力
    5.2 信贷融资建议
    5.3 创建林业投资基金市场
    5.4 建立"林业公司债券"市场
    5.5 加快林业股票市场的发展
6 福建省商品林融资分析
    6.1 福建省商品林融资的历史沿革
    6.2 福建省商品林融资
        6.2.1 福建省商品林上市融资
        6.2.2 福建省商品林贷款融资
    6.3 福建省永安市林业贷款结构分析
7 结论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7.1 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四、改革开放后关于"三农"问题的六个"一号文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农业产业链大数据建设的PPPP模式 ——基于核心利益相关主体的博弈分析[D]. 张倩. 华中农业大学, 2021
  • [2]“两观三性”视角下的当代大学校园空间更新、改造设计策略研究[D]. 陈纵.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金融素养对农户向新型经营主体转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以西南四省为例[D]. 刘亚群. 浙江财经大学, 2020(04)
  • [4]豫皖苏边区土改研究[D]. 杜桂剑.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5]人口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以贵州省长顺县为个案[D]. 徐雷. 贵州民族大学, 2016(08)
  • [6]兵团农机经营模式研究[D]. 魏巍. 石河子大学, 2014(03)
  • [7]处于政策期待与具体实践间的农村职业教育 ——盘县职校现状研究[D]. 唐希.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8]项目管理在J公司汽车发动机研发中的应用研究[D]. 孙晨阳. 兰州大学, 2011(11)
  • [9]成渝经济带的形成和发展研究[D]. 黄成杰. 西南交通大学, 2010(10)
  • [10]商品林融资研究[D]. 翁祖乐. 福建农林大学, 2010(04)

标签:;  ;  ;  ;  ;  

改革开放后“三农”六项“一号文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