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化丁苯聚合物混凝土小变形阻尼研究

羧化丁苯聚合物混凝土小变形阻尼研究

一、羧基丁苯聚合物混凝土小变形阻尼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张鹏远[1](2021)在《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及其非线性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混凝土阻尼是混凝土材料或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能量耗散的一种重要机制。阻尼作为结构三大动力特性之一,对结构的动力响应有重要影响,它是标识混凝土材料或结构在动荷载作用下能量耗散的一个指标。但相比于聚合物、沥青混合料等阻尼材料,混凝土作为一种具有复杂成分的弱粘弹性材料,其阻尼机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另一方面,随着天然砂石等自然资源不断消耗和大量建筑固体废弃物不断产生的背景下,再生混凝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再生混凝土由于再生粗骨料的掺入进一步提高了混凝土材料组分的复杂程度。考虑到混凝土材料阻尼问题的复杂性,针对再生粗骨料掺入对混凝土材料阻尼的影响问题目前仍缺乏较为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采用试验及理论分析方法,首先对再生混凝土阻尼变异性开展研究,其次针对再生混凝土阻尼存在的主要问题开展较为系统的分析,如:再生粗骨料材料以及荷载条件对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的影响机制不明确等问题。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扫频激励试验开展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材料基频和阻尼等动力特性变异性研究。通过经典统计学方法和贝叶斯统计学方法对两种混凝土的动力特性分布进行了研究。并基于贝叶斯广义线性模型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广义刚度、基频、阻尼的概率预测模型,得到的概率模型能够较好地考虑阻尼的变异性。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的掺入将改变混凝土材料基频和阻尼比的最优分布。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的变异系数服从正态分布,其95%置信水平的的置信区间为(0.107,0.119),高于普通混凝土。(2)通过轴压循环荷载试验及强度试验,对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非线性材料阻尼开展研究。分析了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再生粗骨料粒径、取代率的非线性关系,进一步建立了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相关非线性材料阻尼模型。针对不同的应用情景,综合考虑强度和阻尼的协调关系,对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了优化调控。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材料阻尼特性与再生粗骨料和循环荷载有明显的非线性关系。混凝土材料静力力学性能与阻尼性能有着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同的荷载指标下,会导致不同的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及优化结果(3)基于阻尼、徐变均展现出的粘弹性特征,通过开展再生混凝土梁徐变试验、持荷后自由振动试验及文献数据调研,对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率相关性开展研究。基于粘弹性材料函数在时域、Laplace域及频域之间的互变关系探究了阻尼与徐变的联系。基于粘弹性理论建立了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率相关模型并进行验证,并分析了不同持荷等级下的混凝土材料剩余弹性及依时性对阻尼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特性有着明显的荷载率相关性及荷载等级相关性。混凝土的剩余弹性与材料的存储应变能相关,在计算混凝土阻尼时需要对材料的剩余弹性进行估算;且再生混凝土阻尼有着较为明显的依时性。(4)通过开展3种持荷等级、4种持荷时长下的再生混凝土梁徐变及徐变恢复试验,探究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随持荷历史的演变规律。基于分数导数三参数粘弹性模型对各种工况下的徐变及徐变恢复过程的粘弹性参数进行了识别,分析持荷历史对再生混凝土粘弹性参数的影响。以徐变—阻尼互变方法为基础,分析持荷等级、持荷时长、以及是否持荷对两种混凝土材料阻尼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持荷历史对混凝土阻尼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于持荷等级而言,增加荷载不但意味着弹性与粘性成份的改变,其塑性及损伤引起的不可恢复变形同样会随着荷载的增加而发展,并通过改变混凝土的剩余弹性进而改变其阻尼性能。对于持荷时长而言,则是主要由于混凝土内部水化反应的进行改变了混凝土的粘性,同时其不可恢复变形也有一定的发展。(5)基于介尺度科学中的不同主导机制在耗能过程中竞争协调原理与最小耗能原理,对普通混凝土与再生混凝土在耗能过程中的塑性损伤耗能及粘弹性耗能机制进行了研究。通过损伤—塑性变形耦合的塑性损伤本构导出了两种混凝土塑性损伤耗能机制的耗能率表达式。同时基于粘弹性理论导出了两种混凝土基于粘弹性耗能机制的耗能率表达式。基于EMMS(Energy-minimization multi-scale)原理的主导机制在竞争中的协调思想对两种耗能机制的临界点进行了识别,并对两种耗能机制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耗能构成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粘弹性耗能成分高于普通混凝土,但两者差距并不大。再生粗骨料的掺入虽然提高了混凝土的耗能能力,但是对于耗能机制所占的比重并没有明显的改变。再生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有着相似的耗能机理,但总耗能量仍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祁春辉[2](2020)在《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断裂韧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路面因其优良的变形能力以及韧性得到了日渐广泛的应用,而在其中掺加胶粉可望进一步提升其性能。本文以“骨料+节点+孔隙”空间结构的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路面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外掺法制备掺加40目胶粉的聚合物橡胶水泥结合料以及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通过配合比试验、多种室内力学试验和理论分析,系统的研究了聚合物橡胶水泥结合料和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断裂韧性,揭示了胶粉掺量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推荐了适用于实际路面工程的掺加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聚合物橡胶水泥结合料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掺加聚合物乳液后,聚合物对水泥结合料的抗折强度有明显的改善。当40目胶粉掺量为5%时,对结合料的力学性能改良作用最佳。(2)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掺加40目胶粉后,40目胶粉对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影响规律表明:随着胶粉掺量的增加,混合料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对于混凝土抗折强度,掺加40目胶粉,混合料的抗折强度明显提高,且在掺量为5%时,抗折强度达到最大值5.26MPa。(3)通过三点梁弯曲试验,对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断裂韧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胶粉颗粒能够发挥阻裂作用,提高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断裂韧性。对比发现,掺加5%的40目胶粉对聚合物橡胶水泥混凝土的阻裂效果最佳。

郭帆[3](2020)在《外掺橡胶粉的苯丙乳液改性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阻尼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阻尼研究是结构振动研究中一个重要而又迫切的课题,混凝土材料作为土木工程大宗材料之一,而普通混凝土阻尼偏低问题影响混凝土构筑物的动力学特性。目前国内外对高阻尼混凝土的方法研究主要是单一外掺量材料研究,对多种材料复掺的大变形阻尼性及基本力学性能研究并不多见。本文主要从橡胶粉外掺于苯丙乳液改性混凝土材料出发,研制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的高阻尼混凝土。全面论述了阻尼理论的研究与发展,基于大量试验,分析了聚合物苯丙乳液改性混凝土的阻尼机理及工作性能,较为系统的研究了外掺橡胶粉的苯丙乳液改性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及悬臂梁构件的阻尼性能。基本力学性能包括改性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棱柱体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泊松比,通过SEM分析了苯丙乳液改性混凝土的微观形貌,利用悬臂梁自由振动法测试了苯丙乳液改性混凝土的不同损伤阶段的阻尼比和基频,建立了悬臂梁裂缝损伤发展对阻尼比演变和刚度退化的影响机制。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改性混凝土的各种性能较普通混凝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特别是提高了混凝土的阻尼性能,且得出了苯丙乳液改性混凝土阻尼性能与裂缝、损伤发展之间的关系。论文通过统计分析建立了位移角与损伤指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给出了相应的回归公式。研究成果为高阻尼混凝土在工程结构振动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石帅锋[4](2016)在《基于集料减振功能设计的高阻尼混凝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用量最大的材料,其阻尼功能对于结构物的抗振性能、使用稳定性、耐久性有非常重要影响。然而,混凝土材料阻尼低且目前改进技术存在阻尼功能与力学性能不可兼顾问题。基于此,本文从混凝土中所占比例较大的细集料着手,利用多孔细集料可吸附性和聚合物乳液流变性、高阻尼性,设计并制备出不同类型的减振集料;将减振集料引入混凝土,并结合使用粉煤灰和矿粉外掺料设计制备出阻尼功能显着改善且力学性能、耐久性能优良的高阻尼混凝土。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研究了多孔细集料吸附储存聚合物机理及减振集料最佳制备工艺。常温常压将水、聚合物乳液导入多孔细集料中分别制备出I型、II型减振集料;通过苯丙乳液聚合成膜于集料的表面制备出III型减振集料。研究了减振集料种类、掺量、外掺料纤维和橡胶粉对砂浆阻尼功能及力学性能影响。初步确定出I型、II型和III型减振集料掺量分别为30%、30%和4050%时,砂浆阻尼功能明显改善,同时力学性能不显着降低,且III型提高阻尼效果最优。在掺入减振集料的基础上,引入0.51%纤维可进一步改善阻尼功能和力学性能;引入2.5%橡胶粉时阻尼功能显着改善且力学性能无明显降低。研究了III型减振集料的苯丙乳液成膜厚度,推导出苯丙乳液最佳掺配比例的计算方法。在初步确定砂浆中减振集料掺量的基础上,研究了减振集料掺量对混凝土的阻尼功能和力学性能影响,制备出力学性能无显着降低的高阻尼混凝土。研究了减振集料种类、掺量以及矿物掺和料粉煤灰、矿粉对高阻尼混凝土耐久性影响。掺入减振集料能够降低干缩率,同时掺入矿物掺和料可进一步提升减缩效果;减振集料与矿物掺和料粉煤灰、矿粉复合使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使高阻尼混凝土表现出更为优异的抗冻性能、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综合考虑减振集料对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的影响,确定出I型、II型和III型减振集料在高阻尼混凝土中的最佳掺量分别为40%、30%和60%。另外,掺入纤维能够进一步改善高阻尼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和抗硫酸盐侵蚀性能。研究了减振集料在高阻尼混凝土中的作用机理。在外界激振作用下,减振集料通过储存的高分子聚合物分子链产生拉伸、扭曲、相对滑移,与水泥石、河砂间弹性模量差异引起的相对变形以及其表面粗糙增大界面间摩擦力而消耗能量,从而发挥减振功能。减振集料与水泥石形成机械啮合结构,水化产物填充作用弥补了减振集料原始缺陷;减振集料可发挥内养护作用,优化界面过渡区结构,提高界面硬度,从而改善阻尼功能的同时减弱其对力学性能降低的影响。

王义俊[5](2016)在《新型高阻尼混凝土暗支撑剪力墙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高阻尼混凝土具有较好的抗冲击韧性和阻尼性能,将其用于结构中,可以吸收并耗散地震时输入结构的能量,是混凝土技术的一个发展方向。现有的耗能减振措施一般是过在结构中通附加阻尼装置来耗散地震输入结构中的能量,避免结构在强震作用下过早发生破坏,这往往给设计和施工带来诸多不便。在高阻尼混凝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的高阻尼混凝土剪力墙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高阻尼混凝土带钢板暗支撑的新型剪力墙结构。为提高抗震投入的经济效益,提出在塑性区用部分高阻尼混凝土剪力墙代替全部由高阻尼混凝土浇筑的剪力墙;为了进一步提高阻尼混凝土剪力墙的延性,提出了用具有超高延性高阻尼ECC在塑性区部分浇筑的剪力墙结构。本文进行了上述相关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1)进行了2组9种不同配比下的ECC材性实验,研究了聚灰比、单一乳液和乳液共混对ECC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到了阻尼增强效果较优的掺料百分比;完成了9种不同配比下ECC悬臂梁在不同振幅下的阻尼测试,获得了ECC悬臂梁的阻尼比与变形的变化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增强阻尼ECC悬臂梁构件阻尼比的计算理论与方法两折线阻尼比理论模型。(2)完成了2片部分高阻尼混凝土带钢筋暗支撑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试验,获得了剪力墙在静力反复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模式、承载力、滞回曲线以及耗能能力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分析表明,用部分高阻尼混凝土来替代全部由高阻尼混凝土浇筑剪力墙,其承载力和延性相差较小,且能节约工程造价,在经济上更具合理性;与部分高阻尼混凝土剪力墙试验结果相比,部分高阻尼ECC剪力墙延性和变形能力无显着差别,但其开裂荷载和峰值荷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刚度退化较小。(3)完成了2片高阻尼混凝土带钢板暗支撑双肢剪力墙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与已有试验结果的对比,高阻尼混凝土带钢板暗支撑双肢剪力墙的开裂荷载、极限承载力、后期刚度、变形能力、耗能能力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在试验过程中,首先在连梁端部形成较为明显的塑性铰,其次墙肢边框柱底部混凝土被压酥而发生明显的破坏,屈服破坏机制具有明确的两道抗震防线。该新型剪力墙体系能有效提高抗震能力,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意义。将该新型剪力墙结构用于工程中,更有利于结构的抗震。(4)通过理论分析,提出了以开裂点、屈服点、峰值点和极限点为特征点并考虑刚度退化的带暗支撑剪力墙四线型荷载-位移回复力模型,并给出了各特征点参数以及各阶段刚度计算公式。采用本文提出的四折线复力模型所的计算滞回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较好。分别采用MSC.MARC和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剪力墙的受力性能,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5)剪跨比、轴压比和墙肢配筋率是影响剪力墙塑性铰长度的主要因素。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利用MATLAB软件拟合出了单一影响因素对塑性铰长度的影响。进而,通过多参数拟合,提出了在主要因素影响下的塑性铰长度计算模型。按剪跨比和轴压比的不同,统计得到了剪力墙在同性能阶段的性能目标,为剪力基于性能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完善了基于位移的变形能力的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并给出了剪力墙配箍特征的计算方法。

杨静[6](2013)在《防辐射混凝土阻尼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提出防辐射混凝土可以看做是由粗骨料、水泥砂浆及其结合面组合而成的三相非均质体。本文以试验模态测试方法研究分别以重晶石、磁铁矿为骨料的两种防辐射混凝土及其各相材料的动力特性。结合有限元软件ABAQUS,采用随机骨料模型模拟重晶石混凝土及磁铁矿混凝土的细观结构,进行防辐射混凝土动力特性随其三相材料性能变化规律的数值模拟分析。论文主要的研究工作和创新成果有:1.研究了以重晶石、磁铁矿为骨料的两种防辐射混凝土的动力性能,得到防辐射混凝土及其相应骨料、湿筛砂浆试件的频率、阻尼比、传递函数等数据。重晶石、磁铁矿混凝土的阻尼比为0.51.0%。与已有同强度普通卵石混凝土阻尼测试数据对比分析显示,重晶石混凝土、磁铁矿混凝土的阻尼比明显小于普通卵石混凝土的阻尼比数值。2.把防辐射混凝土看做是由重粗骨料、水泥砂浆及其结合面组合而成的三相非均质体。采用随机骨料模型对防辐射混凝土的动力性能进行细观模拟研究,得到了防辐射混凝土梁的动力特性随其三相材料参数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防辐射混凝土阻尼比随其三相材料的阻尼比的增大而增大。

曹晖,陈兴华,华建民,胡芝茂[7](2011)在《用于结构减振的聚合物混凝土试验研究》文中认为对于目前工程中新出现的桥梁-建筑合一的大型结构,如何减小运行荷载产生的振动是颇受关注的问题。该研究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高分子聚合物以提高其阻尼性能达到减振的目的。采用矩形截面简支梁和以实际大跨复杂箱梁为原型的1/6缩尺模型,分别进行振动测试、静载试验和疲劳试验,对比普通混凝土和聚合物混凝土的阻尼性能、静力性能和疲劳性能。同时测试基准混凝土和各聚灰比的聚合物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随聚灰比的增大混凝土梁的阻尼比大幅增大,试块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略有下降,但满足规范的要求。聚合物混凝土梁的静力性能比普通混凝土梁更好,疲劳性能与之相当。聚合物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指标如塌落度和扩展度良好。

陈兴华[8](2010)在《用于结构减振的聚合物混凝土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特别是诸如武广高速客运专线武汉站房等新一类复杂桥梁结构体系的出现,使得如何减小高速运行的列车对桥梁和站房结构带来的振动成为十分重要而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而现有的减振措施大都通过附加阻尼装置来增大结构的阻尼,达到减振的目的。尽管这种装置能够有效地控制结构的振动,但给结构设计和施工造成诸多不便,而且经常会影响结构的正常使用(如建筑的使用空间)。本文在已有聚合物混凝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调整聚合物的掺量,控制配比,解决混凝土的其他特性和阻尼性能无法兼顾这一矛盾。在保证不对损伤过程及其他性能造成明显影响的前提下,提高混凝土的阻尼性能,改善结构整体的动力特性,达到结构减振的效果。围绕着这一目的,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①详细地讨论了各种用于结构阻尼识别的模态参数识别理论:频域法和时域法。最后重点研究了本文所用来进行聚合物混凝土阻尼比识别的随机子空间识别法。②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聚合物掺量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探讨掺量对混凝土基本材料性能(包括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和施工性能的影响,配制出满足强度和施工性能要求的适用于结构减振的各配比聚合物混凝土。③采用矩形截面简支梁和以实际大跨复杂箱梁为原型的1/6缩尺模型,分别进行了振动测试、静载试验和疲劳试验,对比了普通混凝土和聚合物混凝土的阻尼性能、静力性能和疲劳性能。④采用有限元模拟仿真的方法,对所研制出的聚合物混凝土简支箱梁结构进行了谐响应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进一步证明了聚合物混凝土应用于结构减振的效果要优于普通混凝土。本文试验配制的聚合物混凝土,即羧基丁苯混凝土,对提高混凝土结构的阻尼性能非常有效。随着聚合物掺量的增加,混凝土梁的阻尼比大幅增大,试块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略有下降,但满足规范的要求。聚合物混凝土梁的静力性能比普通混凝土梁更好,疲劳性能与之相当。聚合物混凝土的施工性能指标如塌落度和扩展度良好。

秦至谦,柯国军,代明,彭红,雷林[9](2009)在《粗骨料表面经强化处理后混凝土阻尼研究》文中提出将粗骨料表面进行强化处理来放大界面效应,从材料角度研究混凝土在小变形情况下粗骨料界面与混凝土阻尼之间的关系.研究时,为了消除粗骨料表面积大小对混凝土阻尼的影响,制备了总表面积为一定值的粗骨料,配制了长方体阻尼试件,采用悬挂自由振动法来测定粗骨料表面经强化处理前后的混凝土阻尼比变化.

汪梦甫,宋兴禹,毕于瑞,刘谐鹰,范继平[10](2009)在《局部高阻尼水泥砂浆阻尼试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提出了局部高阻尼水泥砂浆构件的概念,并通过对50个不同配比、不同部位配置聚合物的砂浆试件的阻尼测试,比较了各种因素对阻尼比的影响效果。试验表明,聚灰比以及测试时试件的应力状态对阻尼比都有显着影响,乳液的添加可以显着提高砂浆的阻尼性能。

二、羧基丁苯聚合物混凝土小变形阻尼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羧基丁苯聚合物混凝土小变形阻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及其非线性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再生混凝土阻尼研究现状
        1.2.1 再生粗骨料及其预处理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2.2 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测试方法
        1.2.3 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非线性
        1.2.4 再生混凝土粘弹性特性及其在耗能分析的应用
        1.2.5 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变异性研究
    1.3 研究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和目标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2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变异性
    2.1 试验方案与准备
        2.1.1 材料物理性能
        2.1.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3 试件设计
        2.1.4 试验设备及加载
    2.2 再生混凝土动力特性变异性试验结果
        2.2.1 再生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试验结果
        2.2.2 再生混凝土基频及阻尼试验结果及统计参数
    2.3 基于样本统计的再生混凝土静动力性能概率分布
        2.3.1 描述混凝土静动力特性的常用分布
        2.3.2 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分布参数确定
        2.3.3 再生混凝土静动力特性先验分布检验
    2.4 基于贝叶斯统计的再生混凝土静动力特性分布模型
        2.4.1 贝叶斯统计推断
        2.4.2 基于模糊先验信息的贝叶斯概率模型
        2.4.3 再生混凝土动力特性变异系数概率模型
        2.4.4 再生混凝土贝叶斯静动力概率模型的后验预测检验
    2.5 基于贝叶斯广义线性模型的再生混凝土动力特性推断
    2.6 本章小结
3 再生混凝土应力/应变相关非线性材料阻尼
    3.1 试验方案
        3.1.1 材料物理性能
        3.1.2 再生混凝土配合比与试件设计
        3.1.3 试验设备及加载方案
    3.2 再生混凝土材料轴压循环荷载试验结果
        3.2.1 强度及弹性模量
        3.2.2 荷载指标
        3.2.3 动态模量
        3.2.4 滞回耗能
    3.3 再生混凝土非线性材料阻尼模型
        3.3.1 再生混凝土材料滞回耗能的计算
        3.3.2 再生混凝土材料非线性强度与动态模量
        3.3.3 再生混凝土非线性材料阻尼模型
    3.4 基于静动力性能的再生粗骨料粒径及取代率优化
        3.4.1 静力力学性能与阻尼特性的关系
        3.4.2 再生粗骨料粒径与取代率优化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粘弹性理论的再生混凝土率相关材料阻尼
    4.1 基于粘弹性理论的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
        4.1.1 时域下粘弹性材料函数
        4.1.2 拉氏域下粘弹性材料函数
        4.1.3 频域下粘弹性材料函数
    4.2 试验方案
        4.2.1 试验材料与试件设计
        4.2.2 试验设备及加载方案
    4.3 再生混凝土材料粘弹性能试验结果
        4.3.1 再生混凝土材料静力力学性能的依时性
        4.3.2 再生混凝土梁徐变变形
        4.3.3 再生混凝土梁加卸载变形
        4.3.4 再生混凝土时变阻尼特征
    4.4 再生混凝土率相关材料阻尼特性
        4.4.1 再生混凝土材料徐变柔量
        4.4.2 再生混凝土率相关材料阻尼特性及验证
        4.4.3 再生混凝土材料粘弹性参数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持荷历史对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演变的影响
    5.1 试验方案
        5.1.1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备
        5.1.2 加载方案
    5.2 不同持荷历史下试验结果
        5.2.1 不同持荷等级下的试验梁变形发展及卸载后变形恢复
        5.2.2 不同持荷时长下的试验梁变形发展及卸载后变形恢复
        5.2.3 加卸载模量
        5.2.4 不同持荷时长下的时变阻尼特征
    5.3 不同持荷历史的再生混凝土材料粘弹性参数识别
        5.3.1 持荷等级对分数导数粘弹性参数的影响
        5.3.2 持荷时间对分数导数粘弹性模型参数的影响
    5.4 不同持荷历史过程下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演变过程
        5.4.1 不同持荷阶段的材料阻尼计算
        5.4.2 持荷等级及加卸载对材料阻尼变化的影响
        5.4.3 持荷时长及对应加卸载对材料阻尼变化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竞争协调原理的再生混凝土材料耗能构成
    6.1 能量最小多尺度与最小耗能原理
        6.1.1 能量最小多尺度原理
        6.1.2 最小耗能原理
    6.2 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再生混凝土材料塑性损伤耗能
        6.2.1 基于能量的再生混凝土受压塑性损伤演变
        6.2.2 基于最小耗能率的塑性损伤耗能
    6.3 基于最小耗能原理的再生混凝土材料粘弹性耗能
        6.3.1 再生混凝土材料持荷下粘弹性变形
        6.3.2 基于最小耗能率的粘弹性耗能
    6.4 再生混凝土材料在持荷下阻尼构成演变规律
        6.4.1 混凝土材料耗能的构成
        6.4.2 不同变形分配条件下的总体耗能量变化规律
        6.4.3 再生混凝土塑性损伤耗能与粘弹性耗能的能耗分配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断裂韧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聚合物混凝土研究现状
        1.2.2 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研究现状
        1.2.3 聚合物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研究现状
        1.2.4 橡胶水泥混凝土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试制和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2.2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原材料选择
        2.2.1 聚合物乳液的选择
        2.2.2 胶粉的选择
    2.3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配比优选及制备
        2.3.1 聚灰比设计
        2.3.2 橡胶掺量设计
        2.3.3 聚合物橡胶结合料的制备
    2.4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基本力学性能
        2.4.1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抗折试验
        2.4.2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抗折试验结果
        2.4.3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抗压试验
        2.4.4 聚合物水泥橡胶结合料抗压试验结果
    2.5 胶粉对普通水泥结合料与聚合物水泥结合料的性能影响对比研究
        2.5.1 试验设计
        2.5.2 试验现象
        2.5.3 试验结果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聚合物橡胶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3.1 聚合物骨架孔隙混凝土配合比方法
    3.2 聚合物橡胶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1 试验所需原材料
        3.2.2 配合比设计
    3.3 聚合物橡胶水泥混凝土拌合及养护
        3.3.1 准备基材
        3.3.2 混凝土浇筑与养护
        3.3.3 工作性能检验
    3.4 聚合物橡胶水泥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聚合物橡胶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研究
    4.1 聚合物橡胶混凝土抗折试验
        4.1.1 抗折试验设计
        4.1.2 抗折试验现象
        4.1.3 抗折试验结果与分析
    4.2 聚合物橡胶混凝土抗压试验
        4.2.1 抗压试验设计
        4.2.2 抗压试验现象
        4.2.3 抗压试验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聚合物橡胶混凝土的断裂韧性研究
    5.1 断裂力学中的裂纹类型
    5.2 断裂韧性试验设计
    5.3 断裂特征参数
    5.4 断裂韧性试验现象
    5.5 断裂韧性试验结果与分析
        5.5.1 断裂韧性试验曲线
        5.5.2 断裂韧性试验特征参数
    5.6 断裂韧性试验结果分析
    5.7 聚合物橡胶混凝土的断裂机理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3)外掺橡胶粉的苯丙乳液改性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阻尼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混凝土材料阻尼性能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损伤阻尼的研究现状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阻尼理论研究
    2.1 阻尼的基本概念
    2.2 阻尼模型
    2.3 材料阻尼到构件阻尼
    2.4 阻尼机理研究
    2.5 阻尼的表征
第3章 橡胶粉对苯丙乳液改性混凝土力学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3.1 引言
    3.2 原材料和配合比的确定
    3.3 试验仪器
    3.4 试验与结果分析
第4章 外掺橡胶粉的苯丙乳液改性混凝土悬臂梁阻尼测试与损伤关系的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材料及试验方法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4)基于集料减振功能设计的高阻尼混凝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高阻尼混凝土的阻尼功能设计原理及方法
    2.1 材料阻尼产生机理及表征方法
        2.1.1 产生机理
        2.1.2 表征方法
    2.2 高阻尼混凝土的设计原则
    2.3 高阻尼混凝土的设计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减振集料制备及其对阻尼功能和力学性能影响研究
    3.1 原材料
    3.2 试验方法
    3.3 减振集料制备
        3.3.1 孔隙吸附法
        3.3.2 表面聚合成膜法
    3.4 减振集料对阻尼功能及力学性能影响
        3.4.1 减振集料等体积取代法
        3.4.2 Ⅰ型、Ⅱ型减振集料
        3.4.3 Ⅲ型减振集料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高阻尼混凝土的阻尼功能、力学性能及耐久性研究
    4.1 阻尼功能及力学性能研究
    4.2 耐久性研究
        4.2.1 试验原理及试验方法
        4.2.2 收缩性能
        4.2.3 抗冻性能
        4.2.4 抗硫酸盐侵蚀性能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阻尼混凝土微观结构研究
    5.1 试验仪器
        5.1.1 扫描电镜仪
        5.1.2 维氏显微硬度仪
    5.2 试验结果及分析
        5.2.1 扫描电镜
        5.2.2 显微硬度
    5.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新型高阻尼混凝土暗支撑剪力墙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混凝土阻尼性能研究概述
        1.2.1 普通混凝土阻尼性能研究
        1.2.2 高阻尼混凝土阻尼性能研究
        1.2.3 高阻尼混凝土在结构中的应用研究
    1.3 改善剪力墙抗震性能的研究
        1.3.1 开缝剪力墙
        1.3.2 带暗支撑剪力墙
        1.3.3 高阻尼混凝土剪力墙
    1.4 本文研究内容
第2章 阻尼识别基本理论及ECC材料阻尼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阻尼识别的基本理论
        2.2.1 RDT法
        2.2.2 NExT法
        2.2.3 ITD法
        2.2.4 模态参数识别步骤
    2.3 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试验研究
        2.3.1 试验用原材料及其配比
        2.3.2 试件设计及测试方法
        2.3.3 力学性能测试
        2.3.4 振动信号测试及阻尼识别
        2.3.5 试验结果分析及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部分高阻尼剪力墙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概况
        3.2.1 模型设计及制作
        3.2.2 材料性能
        3.2.3 试验装置及测试内容
    3.3 试验结果及分析
        3.3.1 屈服荷载的确定
        3.3.2 特征荷载实测值及承载力分析
        3.3.3 顶点位移实测值及延性分析
        3.3.4 滞回性能分析
        3.3.5 骨架曲线及耗能能力分析
        3.3.6 刚度退化过程分析
        3.3.7 应变分析
        3.3.8 破坏特征及分析
    3.4 小结
第4章 高阻尼混凝土钢板暗支撑双肢剪力墙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试验概况
        4.2.1 模型试验相似性原理
        4.2.2 模型设计及制作
        4.2.3 材料性能
        4.2.4 试验装置及加载制度
        4.2.5 测试内容及测点布置
    4.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3.1 屈服荷载的确定
        4.3.2 承载力及延性分析
        4.3.3 滞回性能分析
        4.3.4 骨架曲线及耗能能力分析
        4.3.5 刚度退化过程分析
        4.3.6 破坏特征及分析
        4.3.7 应变分析
        4.3.8 工程应用分析
    4.4 小结
第5章 剪力墙恢复力模型及有限元分析
    5.1 引言
    5.2 剪力墙恢复力模型
        5.2.1 四折线恢复力模型
        5.2.2 特征荷载值计算
        5.2.3 特征刚度计算
        5.2.4 特征位移计算
        5.2.5 滞回规则
        5.2.6 恢复力模型验证
    5.3 有限元模型
        5.3.1 分析软件选择
        5.3.2 分层壳单元
        5.3.3 有限元MSC.MARC分析参数选择
        5.3.4 有限元ABAQUS分析参数选择
        5.3.5 计算结果及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基于性能的设计方法
    6.1 引言
    6.2 剪力墙塑性铰长度计算模型分析
        6.2.1 塑性铰影响因素分析
        6.2.2 有限元分析
        6.2.3 模拟结果分析
    6.3 剪力墙基于性能的位移角限值分析
        6.3.1 结构性能目标
        6.3.2 各性能阶段位移角量化
        6.3.3 各性能阶段位移角统计
    6.4 剪力墙基于变形的设计方法
        6.4.1 曲率延性与位移延性的关系
        6.4.2 剪力墙极限位移角计算
        6.4.3 剪力墙基于变形的设计程序
        6.4.4 计算示例
    6.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防辐射混凝土阻尼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防辐射混凝土阻尼的研究意义
    1.2 混凝土阻尼的研究现状
    1.3 混凝土细观模拟的研究现状
    1.4 防辐射混凝土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本论文主要工作
第2章 防辐射混凝土动力特性研究及细观模拟的理论基础
    2.1 概述
    2.2 模态分析
        2.2.1 模态分析技术
        2.2.2 LMS 软件
    2.3 防辐射混凝土多相细观力学模型
        2.3.1 二维格构模型
        2.3.2 随机粒子模型
        2.3.3 微平面模型
        2.3.4 随机骨料模型
        2.3.5 随机力学特性模型
        2.3.6 梁-颗粒模型
        2.3.7 随机骨料随机参数模型
        2.3.8 刚体-弹簧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防辐射混凝土梁及其各相材料试件动力性能测试
    3.1 概述
    3.2 试验装置
        3.2.1 防辐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2.2 实验装置
    3.3 粗骨料试件测试结果
    3.4 湿筛砂浆试件测试结果
    3.5 防辐射混凝土试件测试结果
    3.6 粗骨料及湿筛砂浆试件动弹性模量计算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防辐射混凝土动力性能数值模拟分析
    4.1 概述
    4.2 随机骨料模型
        4.2.1 骨料生成
        4.2.2 骨料投放
        4.2.3 有限元网格坐标的生成
        4.2.4 模型所需参数
    4.3 防辐射混凝土梁试件频率随结合面参数的变化规律
        4.3.1 重晶石混凝土梁试件频率的变化规律
        4.3.2 磁铁矿混凝土梁试件频率的变化规律
    4.4 三相材料阻尼比对防辐射混凝土梁阻尼比的影响
        4.4.1 骨料砂浆结合面阻尼比对混凝土梁阻尼比的影响
        4.4.2 砂浆阻尼比对混凝土梁阻尼比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用于结构减振的聚合物混凝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过程
    1.1 试验梁介绍
    1.2 试验方案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施工性能指标
    2.2 基本材性
    2.3 静力性能
    2.4 振动特性
    2.5 疲劳性能
3 结 论

(8)用于结构减振的聚合物混凝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减振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混凝土阻尼研究
        1.2.2 聚合物减振混凝土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
        1.2.3 用于结构减振的聚合物混凝土研究
    1.3 存在的不足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2 结构阻尼识别基本理论
    2.1 引言
    2.2 结构阻尼识别方法概述
        2.2.1 结构阻尼的认识与识别
        2.2.2 频域法
        2.2.3 时域法
    2.3 随机子空间法模态参数识别
        2.3.1 状态空间方程
        2.3.2 随机子空间算法
        2.3.3 模态参数分析
        2.3.4 稳定图
3 聚合物混凝土制备及力学性能试验
    3.1 引言
    3.2 原材料选择
        3.2.1 聚合物
        3.2.2 其他材料
    3.3 制备过程
        3.3.1 聚合物混凝土试配
        3.3.2 构件制作及施工性能考察
    3.4 基本材性测试及结果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聚合物混凝土构件试验
    4.1 引言
    4.2 矩形简支梁静载试验
        4.2.1 试验内容、加载装置及测点布置
        4.2.2 加载方案
        4.2.3 试验结果
        4.2.4 结果分析
        4.2.5 小结
    4.3 矩形简支梁动力特性测试
        4.3.1 试验内容、试验装置及测点布置
        4.3.2 信号采集
        4.3.3 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
        4.3.4 频率与阻尼识别结果
        4.3.5 阻尼同频率、荷载等因素的关系
        4.3.6 小结
    4.4 预应力箱梁模型疲劳性能试验
        4.4.1 试验箱梁介绍
        4.4.2 试验仪器及测点布置
        4.4.3 疲劳破坏形态
        4.4.4 试验结果分析
        4.4.5 小结
5 有限元仿真分析
    5.1 引言
    5.2 有限元模型建立
    5.3 计算分析
        5.3.1 谐响应分析
        5.3.2 模拟高速列车振动响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前景展望
    6.1 总结
    6.2 前景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粗骨料表面经强化处理后混凝土阻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原材料
    1) 表面强化处理剂
    2) 骨料
    3) 水泥
2 试验方法
    2.1 试件制作
    2.2 测试方法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试验结果
    3.2 试验结果分析
4 结论

(10)局部高阻尼水泥砂浆阻尼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材料及试件制备
    1.1 试验原材料及配比
    1.2 试件尺寸及制备
2 试验方法及数据处理
    2.1 试验方法
    2.2 数据处理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4 结论

四、羧基丁苯聚合物混凝土小变形阻尼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再生混凝土材料阻尼及其非线性特性研究[D]. 张鹏远.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聚合物橡胶骨架孔隙水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与断裂韧性研究[D]. 祁春辉.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3]外掺橡胶粉的苯丙乳液改性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及阻尼试验研究[D]. 郭帆. 长江大学, 2020(02)
  • [4]基于集料减振功能设计的高阻尼混凝土研究[D]. 石帅锋. 长安大学, 2016(02)
  • [5]新型高阻尼混凝土暗支撑剪力墙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D]. 王义俊. 湖南大学, 2016(02)
  • [6]防辐射混凝土阻尼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D]. 杨静. 南华大学, 2013(01)
  • [7]用于结构减振的聚合物混凝土试验研究[J]. 曹晖,陈兴华,华建民,胡芝茂. 振动与冲击, 2011(05)
  • [8]用于结构减振的聚合物混凝土试验研究[D]. 陈兴华. 重庆大学, 2010(03)
  • [9]粗骨料表面经强化处理后混凝土阻尼研究[J]. 秦至谦,柯国军,代明,彭红,雷林. 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1)
  • [10]局部高阻尼水泥砂浆阻尼试验研究[J]. 汪梦甫,宋兴禹,毕于瑞,刘谐鹰,范继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2009(01)

标签:;  ;  ;  ;  ;  

羧化丁苯聚合物混凝土小变形阻尼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