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看法

我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看法

一、开展研究性学习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刘丛灵[1](2019)在《学校德育中培养学生道德理性的路径探索》文中提出随着社会政治文化的变革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道德教育的内容越来越丰富多样,因此,对学校开展道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认识、判断、选择、评价道德情境,都离不开对道德问题的研究以及道德理性的参与。道德理性的发展既是历史的要求,也是现实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理性的内涵更趋向于情感的体验和习俗的传承。情感理性是伦理发展的主流,但“情理”却并不是通过个体独立、主动的分析与认知得到的。如今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文化选择的多样性,使思维可塑性极强的学生感到无所适从。学生如何判断道德情境的合理性、如何产生合理的道德行为,都需要道德理性的参与。道德理性既是思维能力,又是对实践能力的指引,它能从认识和行为两方面促进学生理性道德品质的形成,在认识上理性地进行分析、判断、研究;在行为上进行选择、实践。道德理性的实践成果最终变成内心认同的道德规范和道德原则,实现知行统一。道德理性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也是学生道德水平提升的关键。然而近年来学校道德教育却陷入困境,一味的注重道德知识的传授、忽略道德理性的培养最终导致学生道德水平的提升受到了根源上的阻碍,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性已经迫在眉睫。通过对道德理性概念的溯源以及道德理性构成分析,可以看出道德理性贯穿于思维过程中,包括认识、选择、判断、评价。从道德理性的结构中不难发现道德理性的培养应该围绕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选择以及道德评价进行。学校培养道德理性的可行性和培养困境凸显出“研究”是道德理性发展的核心,道德本身包包含研究的成分,研究性也是道德理性的重要属性之一。道德主体自主地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道德情境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这也是培养道德理性的切入点。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产生关于道德问题的自主价值判断,回归对价值的诉求,促进道德理性的发展。而作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统一——研究性学习,正是以研究为核心发展道德理性的良好载体。鉴于此提出了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道德理性的新路径。本论文从目标层面、内容层面、过程层面、方法层面、主体层面、评价层面对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的内部因素进行了构想,以期通过研究性学习让道德行为从目标层面更加关注道德理性的发展;从内容层面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从过程层面更加关注思维运动过程;从方法层面更加关注主动探究与思考;从主体层面更加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评价层面关注过程的生成性。教师的指导作用、学校的管理作用以及社会的支持作用,是确保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道德理性的作用得以发挥的重要因素。

吴旭芳[2](2017)在《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S市Y中学为例》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在推行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其基本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与传统接受性学习相对立的学习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也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研究性学习不仅为初中各学科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而且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贯穿于初中生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首先,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思路入手,界定了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总结了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分析了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基础,并进一步阐述了初中生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S市Y中学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对获得的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察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针对初中生研究性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健康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通过对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和分析,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清晰;学生普遍缺乏研究性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缺乏教师有力的指导;学校的组织管理流于形式。主要原因有:对研究性学习缺乏正确的价值定位;初中生特殊的学习特点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具备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不足;缺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环境和氛围。以大量案例和访谈为实践基础,尝试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其中外部建议包括社会方面、学校方面、教师方面、学生方面这四个方面;内部建议包括:明确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精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优化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构建;保障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推进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开发;完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胡萍萍[3](2008)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文中指出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为了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改革,有必要把研究性学习引入到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来。本文主要从实践角度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全文由七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研究性学习的研究情况作了综述。主要对研究性学习领域的已有成果和尚未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概括和总结。第二部分从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说、理论基础和价值分析三个方面对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作了概括。第三部分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一般特点和基本要求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理论上的论述。第四部分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分段设计。首先概括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三种模式类型。其次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具体内容论述了这三种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具体应用。第五部分根据研究性学习的三种模式和具体内容设计了三个教学案例。第六部分从学校、教师和学生三个角度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条件。第七部分从课题成果、实践成效和研究结论三个方面论述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探索结果。总之,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深化学料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实践能力,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文慧[4](2007)在《高中学段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行中学课程计划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是教育部在2000年3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中提出的一类全新的必修课程,是一种有自身特点的新型课程,它以学生自主活动和自我体验为特征,以指导学生获得、处理信息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际能力为目的的一种课程。它与传统的学科课程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它在我国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中学教学实践中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足、教师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技能缺乏、以及教学时间上与课堂教学存在冲突,因此探讨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对于在中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具有较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探讨了国内外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对湖南省宜章县第六中高级中学近三年来在高一、高二年级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活动所取得许多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完成了校本研究性学习课程设计,并对该课程进行了一年的教学实践研究,力求研究性学习课程与学科课程之间的结合,对在全日制高中实施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教学的基本形式及教学的基本过程做了有益的探讨。研究结果证明:本研究设计的校本研究性学习课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将其与学校本地环境相适应的部分内容按学校本地环境进行调整,应该就有推广性。此研究基本上解决了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与常规课程课堂教学的矛盾,也积累了较多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经验。结合本校前期的研究性学习教学经验以及本课题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证明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是十分有效的,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赵静[5](2006)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向提高综合素质转变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中小学的研究性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新生之物”,研究性学习近几年发展很快,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各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各地实际情况不同导致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地域性差异问题,急需强化向学科教学“主渠道”渗透的问题;探索“研究性学习”的新的评价方法问题,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问题等。这些有关研究性学习的理论问题都尚待进一步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化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因此更应该开展研究性学习以便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论文通过对化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研究、现状思考——实践探索——总结再思考”,以高一化学教学为载体,实践探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法,力图为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本文共分个五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思路。第二部分:相关理论概述。本部分理论研究了研究性学习的涵义、特点以及化学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内容、目标,着重从理论方面对实践化学研究性学习提出了理论指导。并通过对兰州市部分学校化学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中学师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开展现状,为我们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提供实践依据。第三部分:研究性学习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笔者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情况,在高一化学教学中运用课堂教学问题探讨模式和课外教学课题研究模式进行了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通过不同形式的具体教学实例,探索出两种模式运用中的具体实施阶段。第四部分:研究性学习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评价与效果。笔者从有利于达成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出发,在评价中着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和评价结果的激励性。通过长期的实践过程和有效、公正、客观的多元评价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多种能力,同时教师也得到极大的提高。第五部分:总结与反思。在学科教学中体现研究性学习,它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笔者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再思考,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在化学课堂内外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建议及希望,为进一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张广兵[6](2005)在《四川省中江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000年1月教育部颁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将研究性学习确定为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的一项内容,并将其作为必修课纳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在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中,各地普通高中因自身情况、所面对的环境、研究性学习开展方式等的不同,使得其研究性学习实施效果也不尽相同。一些普通高中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效果并不好,甚至还出现了研究性学习开展不下去或开展流于形式的情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出现这种情况应如何解决”是本文着力解答的问题。 鉴于四川省中江中学的代表性,该校研究性学习实施出现的问题的典型性,以及研究的便利,笔者选取该校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其研究性学习实施情况进行了解,结果发现该校研究性学习实施效果不佳,而且现在该校已停止开展研究性学习。经进一步调查分析发现,这是该校研究性学习开展中所面临的客观困难、主观认识不到位以及实际操作中的不当所致。在对此加以认真分析、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1、搞好高考制度改革;2、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3、加强与家长互动,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4、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5、清理认识上的盲点与误区;6、多途径提高教师素质及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7、完善研究性学习评价机制;8、建立研究性学习网络交流平台。根据实际调查中的所思所感,笔者获得了对研究性学习概念的界定应尽快统一,研究性学习的顺利开展依赖于其它配套改革的实现,应对研究性学习开展中的不良现象加以重视,开展研究性学习应从与之类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经验与教训四点启示,并就研究性学习这个称呼是否恰当,目前将研究性学习设为一门必修课是否合适进行了反思。

陆孟华[7](2004)在《在中职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把握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出在职业技术教育学校中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具体叙述了在中职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注意问题和实践过程。

宋学锋[8](2003)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部在2000年3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增设了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一种重要途径和载体,作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新生之物”,它的开设顺应了世界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作为内陆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基础教育比较薄弱,但开展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本论文通过对省级示范性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调查,力图针对制约因素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对策和建议,以便为在全省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本文共分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引言。阐述了本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思路 第二部分:研究性学习的内涵、意义和特点。本文认为研究性学习应该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对学生来讲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和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对教师来讲是一种教育理念,在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始终渗透这种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逐步形成指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才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最终目标。 第三部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和实施要求。从建构主义学习观、主体教育理念、现代课程观、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等方面讨论其理论基础。 第四部分:国内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和现状。了解了美国、法国、日本、前苏联及我国台湾省、香港地区、大陆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开展的背景和现状。 第五部分:省级示范性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本研究对全省二十四所省级示范性高中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对其中五所中学的部分学生及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了他们探索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情况,取得了较为可靠的第一手材料。通过数据进行了分析。 第六部分:省级示范性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总结及制约因素。调查结果显示,各学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都能因地因时制宜开展;有较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影响研究性学习开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表现在外部因素(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社区条件、家长参与)和内部因素(校长、教师、学生、学校文化、课程管理)两大方面。 第六部分:省级示范性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对策分析及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六点对策和建议:(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同度。(2)加强培训,转变教育理念。(3)开发课程资源,创造实施条件。(4)完善组织管理,提供实施保障。(5)改进评价制度,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6)改革现行考试制度。

郭立忠[9](2021)在《中国现代漆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现代漆画是从中国传统漆绘发展而来的一个年轻的新画种,经过近百年、几代人的不断努力探索,逐渐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伴随现代漆画教育、官方展览、组织机构等诸多因素的推动,终于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文章主要从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产生、发展、繁荣四个方面进行展开,以中国传统漆艺术发展的历史传承性作为主线,系统的整理、研究中国现代漆画完整的发展脉络,理清其血脉基因联系。并将中国现代漆画放在世界范围内的漆艺术交流中整体去研究,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入手,将对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的欧洲、日本和越南等国的漆画、漆艺术纳入到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研究过程中,从历史的纵向长度和横向宽度两条路径作系统分析研究,以提高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研究的全面性、完整性和科学性。文章主要运用设计学、美术学、考古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研究方法来研究和探讨中国现代漆画所涉及的诸多内容,试图通过对中国现代漆画发展过程中的众多事件、人物、工艺、展览等等方面的全面分析,阐释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的完整路径,发掘其中必然联系和发展规律,进而对中国现代漆画的未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支持,以期逐步完善中国现代漆画的理论体系建设,为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历史经验和启迪意义。

韦易廷[10](2021)在《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程红兵老师独创性地提出了语文人格教育思想并不断加以完善。本文希望通过研究他的教育思想能够给一线语文教师带来启发,从而更好地改进语文教学。本文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程红兵语文教育思想概说,语文人格教育是程红兵教育思想的核心及最大特征。第一部分从具体内容、教育价值功能、师生相互主体渐变关系说、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四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的思想内涵。第二个部分是从阅读和写作两个方面着手,结合经典课例来研究程红兵老师在这两方面对于语文人格教育的实践应用,从而为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借鉴和示范。第三个部分是研究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给当前语文教育教学带来的启示,从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完善优化语文人格教育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最后结合对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的理解和把握,本人选择高中第一单元的经典诗歌《红烛》和初中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回忆性散文《老王》来设计教案,分析教学思路。力求在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塑造学生健康积极的高尚人格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希望本研究能够让教师们提高对语文人格教育的重视,为语文教育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二、开展研究性学习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1)学校德育中培养学生道德理性的路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缺乏道德理性导致的社会问题
        (二) 学生道德理性缺乏的现状
        (三) 对道德理性价值的认识
    二、研究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 有关道德理性的相关研究
        (二) 有关研究性学习中的德育以及研究性德育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一) 创新之处
        (二) 不足之处
第2章 道德理性:内涵与当代价值
    一、道德理性的解读
        (一) 道德理性的溯源与内涵界定
        (二) 道德理性的结构分析
        (三) 道德理性与道德认知、道德情感的关系
    二、发展道德理性的时代价值
        (一) 价值多元碰撞中道德发展的需要
        (二) 学生成长对道德理性的需求
        (三) 公民生活对道德理性的呼唤
第3章 学校德育中道德理性遭遇的培养困境
    一、培养道德理性的可行性
        (一) 道德理性与道德可教性
        (二) 知行合一地培养道德理性
        (三) 反思性思维与道德理性的养成
    二、阻碍道德理性培养的学校德育问题分析
        (一) 学校方面:传统德育方式的影响
        (二) 教师方面:缺乏引导学生对道德问题展开自主探究
        (三) 学生方面:二元道德思维范式的深入
        (四) 教材方面:缺乏对道德理性的关注——以高中人教版新课标语文、政治教材为例
    三、对培养道德理性困境的思考
        (一) 学校道德教育的使命与弊端
        (二) 研究——发展道德理性的切入点
第4章 培养道德理性的可能路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探索
    一、研究性学习之于培养道德理性的可行性分析
        (一)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二) 研究性学习的德育价值
        (三) 研究性学习对于道德理性培养的积极意义
    二、研究性学习的新定位:基于发展道德理性的思考
        (一) 以往研究性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二)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德育的视角
        (三)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
    三、其他德育方法对研究性学习在培养道德理性层面的借鉴与补充
        (一) 德育方法的探讨
        (二) 其他德育方式带来的启示
第5章 培养道德理性的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构想
    一、培养道德理性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构想
        (一) 目标层面:关照道德理性的发展
        (二) 内容层面:关照现实生活
        (三) 过程层面:注重思维过程
        (四) 方式层面:自主探究
        (五) 主体层面:学生为主体
        (六) 评价和反馈层面:全方位
    二、研究性学习的外部条件
        (一) 教师的指导作用
        (二) 学校的管理作用
        (三) 社会的支持作用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2)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S市Y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基于知识经济发展的需要
        2.基于我国课程改革的要求
        3.基于初中生传统学习方式的反思
        4.基于个人受教育经验的总结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一、初中生研究性学习概述
    (一)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二)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三)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四)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二、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一)调查方案设计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3.调查对象
        4.调査过程
    (二)调查结果分析
        1.调查信息
        2.统计分析
三、初中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
    (一)初中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不清晰
        2.学生普遍缺乏研究性学习能力
        3.研究性学习缺乏教师有力的指导
        4.学校的组织管理流于形式
    (二)影响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原因探讨
        1.对研究性学习缺乏正确的价值定位
        2.初中生特殊的学习特点影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3.具备研究性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不足
        4.缺乏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四、改善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的对策建议
    (一)外部建议
        1.社会方面
        2.学校方面
        3.教师方面
        4.学生方面
    (二)内部建议
        1.明确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
        2.精确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定位
        3.优化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构建
        4.保障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5.推进研究性学习的资源开发
        6.完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致谢

(3)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
        1.1.1 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1.1.2 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1.3 研究性学习的目标
        1.1.4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1.1.5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
    1.2 研究性学习领域的已有成果
        1.2.1 作为一种理论研究的研究性学习
        1.2.2 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的研究性学习
        1.2.3 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的研究性学习
    1.3 研究性学习领域尚未解决的问题
        1.3.1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研究有待进一步拓宽
        1.3.2 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建构研究有待进一步完善
        1.3.3 研究性学习的指导方法研究有待进一步加强
2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理论
    2.1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界说
        2.1.1 国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概念演变
        2.1.2 国外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概念讨论
        2.1.3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辨析
    2.2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2.2.1 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2.2.2 杜威的研究性学习理论
        2.2.3 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
        2.2.4 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
    2.3 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分析
        2.3.1 课程论意义
        2.3.2 教学论意义
        2.3.3 学习论意义
3 高中思想政治课的研究性学习
    3.1 高中思想政治课引入研究性学习的现实意义
        3.1.1 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研究性学习不仅作为一种课程形态,更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渗透各学科
        3.1.2 高考改革趋势:日益强调考察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1.3 学生发展需要:实践与创新能力是一个人终身发展的基石
    3.2 高中思想课程研究性学习的一般特点
        3.2.1 紧密联系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实际
        3.2.2 注重学生哲学思辨能力的培养
        3.2.3 强调每个人作为社会公民身份探索周围世界
    3.3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
        3.3.1 学习目标的确定
        3.3.2 学习内容的组织
        3.3.3 学习方式的选择
4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研究性学习的分段设计
    4.1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三种模式类型
        4.1.1 问题-探讨模式:感兴趣专题的深入探讨
        4.1.2 活动-设计模式:表演、模拟活动
        4.1.3 服务-学习模式:开展社区服务,培养社会责任感
    4.2 三种模式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具体应用
        4.2.1 高一《经济生活》研究性学习模式
        4.2.2 高二《生活与哲学》研究性学习模式
        4.2.3 高三《政治生活》研究性学习模式
5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案例
    5.1 高一《经济生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案例
    5.2 高二《生活与哲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案例
    5.3 高三《政治生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案例
6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施条件
    6.1 学校提供的必要条件
        6.1.1 学校教学时空的打破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实施的前提条件
        6.1.2 教学、后勤人员积极参与和支持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重要条件
        6.1.3 必要的参观、考察活动经费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重要保障
    6.2 教师本人的必要条件
        6.2.1 教师教育观念与教育行动的统一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实施的根本条件
        6.2.2 教师作为“学科探究者”和作为“生活探究者”的统一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重要条件
        6.2.3 开展生活探究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专业发展的统一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实施的重要条件
    6.3 学生团队的必要条件
        6.3.1 改变传统教学形成的重接受、轻探究的学习习惯
        6.3.2 养成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意识
        6.3.3 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
7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探索结果
    7.1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成果
        7.1.1 高一《经济生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7.1.2 高二《生活与哲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7.1.3 高三《政治生活》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设计
    7.2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成效
        7.2.1 帮助有关教师提高了组织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专业水平
        7.2.2 指导有关学生提高了参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探索能力
        7.2.3 引领有关学校增强了开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思想认识
    7.3 高中思想政治课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结论
        7.3.1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深化学科教学改革
        7.3.2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实践能力
        7.3.3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情况记录表
附录B 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研究反思

(4)高中学段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问题的提出
    1.1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方法
2 校本课程及研究性学习的理论综述
    2.1 校本课程的涵义
    2.2 研究性学习的涵义
    2.3 国内外研究性学习的发展与现状
    2.4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
3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设计
    3.1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涵义
    3.2 研究性学习在本校教育发展中的作用及教学目标
        3.2.1 研究性学习在本校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3.2.2 研究性学习教学目标
    3.3 校本研究性学习课程设计的理念
    3.4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3.4.1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内容选择原则
        3.4.2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学习内容类型
    3.5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的构建
    3.6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3.6.1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
        3.6.2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教学方式和活动方式
4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4.1 校本研究性学习课的教学实施
        4.1.1 校本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目标
        4.1.2 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过程
        4.1.3 具体实施
    4.2 校本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实践研究实施时间及教学内容
5 研究性学习实践教学研究结果及讨论
    5.1 校本研究性学习课程正常进行
    5.2 学生研究性学习结果
    5.3 学生综合素质发生的变化
        5.3.1 校本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性
        5.3.2 校本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5.3.3 校本研究性学习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4 校本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影响
        5.4.1 教师掌握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技能
        5.4.2 校本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使教师钻研业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了
        5.4.3 校本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使教师教学水平得到了提高
        5.4.4 校本研究性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和学生关系融洽
    5.5 校本研究性学习对学校教学的影响
    5.6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研究存在的问题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一:活动案例
附录二:学生的问卷调查
附件三:学生研究性学习获奖证书

(5)高一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本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说
    一、关于研究性学习
    二、化学研究性学习
    三、兰州市部分中学化学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第三章 研究性学习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基础
    二、高一化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探讨模式的实践
    三、高一化学课外教学中课题研究模式的实践
    四、跨学科综合的研究性学习实践
第四章 研究性学习在高一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评价与效果
    一、实践评价
    二、实践效果
第五章 总结与思考
    一、实践总结
    二、后续反思
附录1: 氢氧化铝的制取方法(课堂实录)
附录2: 垃圾,我该怎么回收?(课题研究性学习评价案例)
附录3: 我校“特丽洁”纯净水与自来水的对比分析的报告(实验研究报告学生作品)
附录4: 简易污水处理装置的设计与制作(跨学科综合研究性学习案例)
附录5: 兰化三中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
参考文献
后记

(6)四川省中江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导论
    (一) 选题之源
    (二) 选题之由
    (三) 概念界定
    (四) 国内外相关研究
    (五) 研究思路
    (六) 研究方法
二、四川省中江中学研究性学习实施情况调查
    (一) 调查设计
    (二) 调查实施
    (三) 调查结果
三、归因分析
    (一) 客观方面原因
    (二) 主观方面原因
四、讨论与建议
    (一) 搞好高考制度改革
    (二) 因地制宜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 加强与家长互动,积极争取家长的支持
    (四) 建立、健全安全保障制度
    (五) 清理认识上的盲点与误区
    (六) 多途径提高教师素质及参与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七) 完善研究性学习评价机制
    (八) 建立研究性学习网络交流平台
五、启示与反思
    (一) 启示
    (二) 反思
六、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7)在中职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把握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 三“贴近”
    1.与学生个人能力相贴近
    2.与学生所学专业相贴近
    3.与学生兴趣特长相贴近
(二)三“注重”
    1.注重从实践中去发现、去研究问题,强调让学生自我研究
    2.注重从实践中去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
    3.注重从实践中出发去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从结论出发培养创新能力
(三)三“忌讳”
    1.因噎废食
    2.群起效仿
    3.过犹不及
(四)五个“过程”
    1.问(题)
    2.证(明)
    3.(解)释
    4.评(价)
    5.(讨)论

(8)省级示范性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引言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三) 研究方法和主体的选择
    (四) 研究思路的确定
    (五)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 内涵、意义和特点
    (一) 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二)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三)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三、 理论依据和实施要求
    (一)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依据
    (二)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求
四、 背景和现状
    (一) 国外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和现状
    (二) 我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背景和现状
五、 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 基本情况介绍
    (二) 调查对象和主体
    (三) 调查问卷设计
    (四) 资料统计与分析
六、 经验总结及制约因素
    (一) 经验总结
    (二) 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
七、 对策分析及建议
    (一)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认同度
    (二) 加强培训,转变教育理念
    (三) 开发课程资源,创造实施条件
    (四) 完善组织管理,提供实施保障
    (五) 改进评价制度,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
    (六) 改革现行的考试制度
八、 结束语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现代漆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现代漆画研究问题的提出及其理论梳理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研究的相关说明
    第四节 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第五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内容与结构框架
第一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源流
    第一节 中国古代传统漆绘
        一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历史源流
        二 中国古代漆艺术的工艺传承
        三、中国古代漆艺术的文化发展脉络与缺失
        四、中国古代漆绘的发展沿革
    第二节 东亚古代漆绘的源流
        一、汉四郡时代的朝鲜半岛漆艺术
        二 鉴真东渡与日本古代漆艺术的“师法中华”
        三 南洋漆艺术的“副中心”
        四 琉球与台湾的古代漆艺术
    第三节 欧洲近现代漆艺术的崛起
        一 十三世纪始始中欧漆艺交流简述
        二 欧洲新艺术运动与1900 年巴黎博览会
        三 欧洲装饰艺术运动与漆画代表人物
        四 近现代欧洲化学漆及其工艺价值与影响
第二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产生
    第一节 日本江户时代的漆艺术与明代“倭漆”的兴起
        一 飞鸟时代的漆艺术觉醒与镰仓时代漆艺术的成熟
        二 江户时代漆艺术的崛起
        三 中国明代漆艺术的退步
        四 福州沈家脱胎与薄料工艺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洋血统”
        一 密陀绘工艺
        二 螺钿镶嵌工艺的历史传承
        三 明清时期漆器的“和风”盛行
        四 近现代欧洲漆艺崛起的影响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三位奠基人
        一 雷圭元:“代用品”与新观念的首倡者
        二 沈福文:西洋绘画与古代漆绘的合成者
        三 李之卿:古代漆艺现代化的推陈出新者
第三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发展
    第一节 越南磨漆画的影响
        一 越南磨漆画的源起
        二 抗法抗美战争中的越南漆画家
        三 越南磨漆画在“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系列美展的影响
        四 五十年代末越南磨漆画对中国美术界引起的轰动
    第二节 艺术魅力、时局影响与体制因素
        一 由“漆绘”到“漆画”、由“手艺人”到“画家”
        二 20 世纪新材料、新技法和新工艺的突破
        三 “美展体制”与政府主管部门的鼓励、扶植
        四 现代绘事与古代工艺的契合点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时期的人和事
        一 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现代漆画创作群体
        二 领军人物乔十光
        三 院校与企业的合作价值
        四 20 世纪后半叶的中国漆画展事活动
第四章 中国现代漆画的繁荣
    第一节 中国现代漆画发展现状
        一 全国院校现代漆画教育现状评估
        二 代表人物与代表作品
        三 漆艺企业总体没落与工作坊的兴起
        四 “院体派”的艺术高度
    第二节 中国现代漆画得失谈
        一 “美展体制”退潮的巨大影响
        二 画廊的市场主导作用
        三 东西洋漆艺术的启示
        四 漆画家的“内修”与“外功”
    第三节 中国现代漆画的评估与前瞻
        一 不可遏止的潮流:新材料、新工艺、新形式
        二 传统绘事技法的保留与革新
        三 漆艺术在艺术表现体系中的生存与定位
        四 坚守“以漆画世”的宗旨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成果
致谢

(10)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来源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案例分析法
    (五)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一、程红兵语文教育思想概说
    (一)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的内容和实施必要性
        1.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的内容
        2.实施语文人格教育的必要性
    (二)语文人格教育的教育价值功能
        1.广度:全息兼容的涵摄性
        2.长度:影响一生的终身性
        3.深度:浸润身心的纵深性
    (三)师生相互主体渐变关系说
    (四)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
        1.语文研究性学习的产生
        2.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的内涵和外延
        3.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的特性
        4.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的学习条件
        5.自主探究性语文教学的使用策略与分类
二、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的实践分析
    (一)阅读教学中语文人格教育的应用
        1.以问促思,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2.立足文本,开展语文人格教育
        3.精益求精,实施自主探究教学
        4.动态发展,审视主客体关系说
    (二)写作教学中语文人格教育的应用
        1.鼓励学生将生命体验与日常写作相融合
        2.锻炼写作思维能力,提升写作思维品质
三、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的启示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人格教育水平
        1.专业知识
        2.职业情意
        3.教师人格
        4.教学个性
        5.专业品质
    (二)完善与优化语文人格教育
        1.明确语文教育价值取向,回归语文教育初心
        2.深入挖掘语文人格因素,丰富语文教学过程
        3.注重激发学生健康人格,培养学生人性魅力
        4.关注学生内在学习需求,重视教学方式引领
    (三)教学设计分析
        1.《红烛》
        2.《老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程红兵《我的叔叔于勒》教学实录
    附录二:程红兵《雨霖铃》教学实录
    附录三:程红兵《多样化思维与作文》教学实录
    附录四:《红烛》教学设计
    附录五:《老王》教学设计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致谢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学校德育中培养学生道德理性的路径探索[D]. 刘丛灵.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7)
  • [2]初中生研究性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 ——以S市Y中学为例[D]. 吴旭芳. 曲阜师范大学, 2017(02)
  • [3]高中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探索[D]. 胡萍萍. 宁波大学, 2008(S2)
  • [4]高中学段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设计及教学实践研究[D]. 文慧. 湖南师范大学, 2007(06)
  • [5]高一化学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反思[D]. 赵静. 西北师范大学, 2006(04)
  • [6]四川省中江中学实施研究性学习调查研究[D]. 张广兵. 西南师范大学, 2005(06)
  • [7]在中职学生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 陆孟华. 中等职业教育, 2004(22)
  • [8]省级示范性高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 宋学锋. 西北师范大学, 2003(02)
  • [9]中国现代漆画研究[D]. 郭立忠. 南京艺术学院, 2021(02)
  • [10]程红兵语文人格教育思想研究[D]. 韦易廷.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2)

标签:;  ;  ;  ;  ;  

我对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看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