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 Taideen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 Taideen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一、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太得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论文文献综述)

周欢[1](2021)在《基于COX-2/PGE2及相关通路探究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的作用和机理》文中研究指明第一部分:雌/雄激素协同诱导制备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目的:采用雌/雄激素协同造模方法,复制BPH大鼠模型,研究不同造模方法对BPH大鼠的前列腺组织形态,前列腺体重、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b FGF及TGF-β1的表达影响,以分析其特点及病理特征。方法:选取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分别是空白组、假手术组、非去势T组、非去势T+E组、去势T组、去势T+E组,每组均为5只。其中空白组、非去势T组及T+E组均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游离但不摘除双侧睾丸,去势T组及T+E组均进行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一周给予药物行背腰部皮下注射,其中空白组、假手术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5 mg·kg-1),非去势T组及去势T组予丙酸睾丸酮注射液(5 mg·kg-1),非去势T+E组及去势T+E组予丙酸睾丸酮溶液(5mg·kg-1)联合β-雌二醇溶液(0.05mg·kg-1),连续给药4周。完成上述操作后,通过颈椎脱臼法处死全部大鼠,取大鼠前列腺组织,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的变化,以HE染色及免疫组化法观察前列腺增生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b FGF、TGF-β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b FGF及TGF-β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4组大鼠的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及b FGF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即去势T+E组>去势T组>非去势T组=非去势T+E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以去势T+E组升高最显着;TGF-β1的表达显着降低(P<0.05),即去势T+E组<去势T组<非去势T组=非去势T+E组<假手术组=空白组,以去势T+E组降低最显着。结论:去势和非去势造模方法均可诱导大鼠成功复制BPH动物模型,尤以去势T+E组大鼠最符合BPH大鼠的病理特征,且在此过程中伴随前列腺组织血管异常新生及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表现,据此可推测b FGF和TGF-β1调控失衡是引起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之一。第二部分:益肾通癃胶囊对BPH大鼠COX-2/PGE2及相关通路的影响目的:以去势T+E协同造模法,构建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观察益肾通癃胶囊对BPH大鼠的体重、前列腺体积、前列腺湿重、前列腺指数及前列腺组织形态,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VEGF、MVD、细胞增殖(Ki67)、环氧合酶-2(COX-2)及前列腺素E2(PGE2)受体的表达,以探究益肾通癃胶囊干预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将92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8组,空白组、假手术组每组10只,模型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假手术组游离但不摘除双侧睾丸,其余各组采用双侧睾丸切除术联合经背腰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及β-雌二醇复制BPH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ml/Kg/d灌胃,癃闭舒组予癃闭舒溶液0.24g/Kg/d灌胃,塞来昔布组予塞来昔布溶液0.02g/Kg/d灌胃,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分别予益肾通癃溶液0.24、0.48、0.96g/Kg/d灌胃。各组大鼠连续给药8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的变化,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观察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及VEGF、Ki67的表达情况,Weindner法计算前列腺组织石蜡切片中微血管密度(MVD),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eal-time PCR)检测前列腺组织COX-2及PGE2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前列腺组织中COX-2及PGE2蛋白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益肾通癃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均能明显降低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显着改善BPH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性增生。与空白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VEGF、MVD、Ki67、COX-2、PGE2mRNA及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变化(P>0.05),其余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VEGF、MVD、Ki67、COX-2、PGE2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COX-2、PGE2mRNA及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尤以塞来昔布组及益肾通癃中剂量组降低最显着(P<0.05),疗效最优;各药物治疗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VEGF、MVD、Ki67均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尤以癃闭舒组及益肾通癃中剂量组降低最显着(P<0.05),疗效最优。结论:1.前列腺增生症大鼠动物模型复制成功。2.益肾通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均可降低BPH大鼠的前列腺体积、湿重、前列腺指数,改善前列腺组织的病理形态,其疗效排序为中药中剂量组=塞来昔布组>中药高剂量组=癃闭舒组>中药低剂量组,以益肾通癃中剂量组及塞来昔布组疗效最优。3.益肾通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塞来昔布组均可降低BPH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O、COX-2和PGE2的mRNA及蛋白表达,其疗效排序为中药中剂量组=塞来昔布组>中药高剂量组=癃闭舒组>中药低剂量组,以益肾通癃中剂量组及塞来昔布组疗效最优,表明益肾通癃胶囊及塞来昔布胶囊均有较好的抗炎作用,其治疗BPH的作用机制可能为抑制炎症细胞及COX-2和PGE2的表达。4.益肾通癃胶囊低、中、高剂量组、癃闭舒组均可降低BPH大鼠前列腺组织内MVD、VEGF、Ki76的表达,塞来昔布对此暂无明显改善作用,其疗效排序为中药中剂量组>中药高剂量组=癃闭舒组>中药低剂量组>塞来昔布组,以中药中剂量组疗效最佳,表明益肾通癃胶囊及癃闭舒胶囊均有较好的抑制血管新生及组织增殖的作用。

武俊生[2](2021)在《牡丹花粉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和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效评价》文中研究指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是中老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男性多于40岁开始发病,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病率也逐渐增加,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时期,预测未来BPH人数会持续性增长。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BPH药物具有靶点明确,疗效单一的特点;但同时也伴随着严重的副作用,如阳痿、性欲下降、逆行射精等。因此,从中药中找寻具有高效低毒治疗BPH的药物就显得尤为重要。牡丹花作为我国的国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牡丹的根皮“丹皮”就是中医临床常用的一味中药。近年来牡丹籽、牡丹花瓣也被开发应用于食品和药品中,而牡丹花粉却鲜见研究。我国牡丹种植已超过300万亩,牡丹花粉的资源多,但实际开发利用很少,大量资源被废弃。本文对牡丹花粉中化合物进行初步提取、分离、纯化、分析,采用睾酮诱导的去势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评价了牡丹花粉对BPH的抑制作用,旨在为牡丹花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1.提取分离出牡丹花粉中含量较高的3个化合物,并对其进行结构表征。采用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LC-MS和NMR,对牡丹花粉中3个高含量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1的分子量为670,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357nm,根据1H-NMR和13C-NMR数据对比分析,确定化合物1为柠檬黄素-3-O-槐糖苷。化合物2的分子量为599,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97nm,13C-NMR分析显示其核磁C信号成组出现,推测该化合物可能为对映异构体,结构未知,暂且将其命名为MTP-1。化合物3的分子量为583,紫外最大吸收波长为295nm,NMR分析显示其核磁C谱信号同样成组出现,推测该化合物可能也为对映异构体,结构未知,暂且将其命名为MTP-2。2.牡丹花粉中含有11种主要化学成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牡丹花粉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进行了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牡丹花粉中11种化合物和含量分别为:即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0.366mg/g)、没食子酸(0.656mg/g)、氧化芍药苷(4.051mg/g)、芍药苷(5.962mg/g)、野漆树苷(0.28mg/g)、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0.795mg/g)、木樨草苷(0.369mg/g)、芦丁(0.53mg/g)、柠檬黄素-3-O-槐糖苷(18.987mg/g)、MTP-1(9.347mg/g)、MTP-2(35.588mg/g)。3.牡丹花粉能够对睾酮诱导的去势大鼠前列腺增生发挥显着的抑制效果。睾酮诱导去势大鼠造成前列腺增生模型,在诱导的同时给予牡丹花粉低剂量(0.5g/kg)、中剂量(1g/kg)和高剂量(2g/kg)进行治疗,前列康(QLK)和保列治(BLZ)作为阳性药,各组连续灌胃给药4周。结果发现,模型组大鼠的前列腺指数和前列腺体积均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从前列腺病理切片可见,模型组大鼠前列腺上皮有明显的增厚,上皮细胞多层排列,表面粗糙。牡丹花粉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前列腺体积、前列腺指数和前列腺上皮厚度均显着减小;其中牡丹花粉高剂量组病理改善最为明显,前列腺上皮几乎恢复到正常状态;牡丹花粉高剂量和中剂量均可显着降低了大鼠血清中性激素的含量。4.牡丹花粉抑制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测定了大鼠前列腺中AR、PCNA、p-PI3K、PI3K、p-AKT和AKT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在用雄激素诱导的BPH大鼠前列腺中AR和PCNA的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大鼠;高、中、低剂量牡丹花粉组、前列康和保列治治疗后,均降低了前列腺中AR和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此外,牡丹花粉中剂量和高剂量组均显着降低了p-PI3K/PI3K和p-AKT/AKT的比值。说明,牡丹花粉可明显抑制激活的PI3K/AKT信号通路。5.存在于牡丹花粉中的MTP-2以及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可能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抑制的关键活性成分。采用WPMY-1和RWPE-1两种细胞系评价了花粉中11种化合物的活性。证实MTP-2对WPMY-1细胞活力的抑制最强;而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对RWPE-1细胞活力的抑制最强;它们的IC50值分别为1.955μg/m L和3.554μg/m L。2μg/m L的MTP-2对由丙酸睾酮诱导的WPMY-1细胞的增殖具有显着抑制活性;使用低剂量即0.5μg/m L的MTP-2可使丙酸睾酮诱导的WPMY-1细胞活力基本恢复到正常程度。结论:牡丹花粉化学成分复杂,目前仅明确其中11种化学成分;牡丹花粉对睾酮诱导的去势大鼠前列腺增生具有显着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体内激素水平,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郭晓媛[3](2021)在《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滋肾丸(ZiShenWan,ZSW)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的干预作用及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研究分析ZSW治疗DN的靶点及通路,为ZSW治疗DN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动物实验:采取随机对照方法,将雄性6周龄db/db小鼠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ZSW高剂量组、ZSW中剂量组、ZSW低剂量组(n=10);非糖尿病db/m小鼠为正常对照组(n=10)。适应性喂养2周后,ZSW各剂量组给予ZSW乙醇提取物灌胃(高剂量:6.0g/kg;中剂量:3.0g/kg;低剂量:1.5 g/kg);阳性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灌胃(1.0mg/kg);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同时给予等体积去离子水灌胃。每天灌胃1次,持续12周。每2周检测体重、尾静脉FBG;每4周检测尿液ACR、NAG酶、NGAL和CysC;给药12周后摘眼球取血,称量右肾脏重量,固定或冻存肾组织。血清检测HbA1c、BUN和CRE。肾组织经HE染色、PAS染色、Masson染色后光镜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透射电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进行病理半定量评分;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EMT)标志物α-SMA和E-cadherin的表达强度;TUNEL染色观察分析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的损伤水平;Western blot及RT-qPCR分别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NLRP3、ASC、Caspase-1以及焦亡相关炎症因子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2.细胞实验:正常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HK-2)进行复苏、传代及培养。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筛选细胞培养条件及药物干预剂量,以高渗葡萄糖(45μmol/L)培养HK-2细胞48 h诱导焦亡及EMT,分为高糖组、ZSW低剂量组、ZWS中剂量组、ZSW高剂量组、阳性对照组。ZSW各剂量组给予ZSW乙醇提取物干预(高剂量:15μg/ml;中剂量:7.5μg/ml;低剂量:3.75μg/ml);阳性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干预(0.1μmol/L)。另设空白组为正常对照、甘露醇组为高渗对照。光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UNEL染色评估细胞核的损伤、LDH试验评估细胞膜的损伤、Annexin V/PI双染检测细胞焦亡水平;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IL-1β、IL-18水平;Western blot 及 RT-qPCR 分别检测细胞 NLRP3、ASC、Caspase-1、IL-1β、cleaved IL-1 β、IL-18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3.网络药理学:通过检索数据库筛选ZSW的药物活性成分和DN的疾病靶点,获得ZSW治疗DN的作用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构建ZSW治疗DN的“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应用STRING数据库构建ZSW治疗DN的关键靶点的PPI网络,筛选ZSW治疗DN的核心关键靶点;应用Cytoscape软件和DAVID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和通路分析。[结果]1.动物实验:(1)药效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FBG、HbAlc、BUN、血CRE及尿ACR、NAG酶、NGAL、CysC显着升高(P<0.01)。经ZSW干预后上述指标均显着降低(P<0.01)。(2)肾组织病理学:模型组肾小球出现体积增大、基底膜不均匀增厚、系膜基质增生;肾小管出现上皮细胞空泡变性、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染色面积、基底膜厚度、肾小管损伤指数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减轻上述病理改变,显着降低病理半定量评分(P<0.01)。(3)肾小管上皮细胞EMT: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表达强度、肾组织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肾小管上皮细胞E-cadherin表达强度、肾组织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ZSW显着改变肾小管上皮细胞α-SMA和E-cadherin表达强度,不同程度降低肾组织α-SMA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肾组织E-cadherin的蛋白及mRNA表达(P<0.05或P<0.01)。(4)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碎裂增多,TUNEL染色阳性率显着升高,肾组织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减轻肾小管上皮细胞核碎裂,显着降低细胞TUNEL染色阳性率,显着降低肾组织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P<0.01)。(5)肾组织NLRP3炎症小体活化: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肾组织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降低上述指标的蛋白表达(P<0.05或P<0.01),显着降低NLRP3、ASC mRNA表达(P<0.01),高剂量ZSW显着降低Caspase-1 mRNA表达(P<0.01)。2.细胞实验:(1)EMT:高糖培养使HK-2细胞形态发生间质细胞样改变,迁移能力显着增强,α-SMA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降低(P<0.01);ZSW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的间质样改变,显着降低细胞迁移能力,显着降低α-SMA蛋白及mRNA表达,不同程度升高E-cadherin蛋白及mRNA表达(P<0.05或P<0.01)。(2)焦亡:高糖培养使HK-2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膜损伤加重,焦亡水平升高,IL-1β、IL-18释放增加,IL-1β、cleaved IL-1β和IL-18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明显减轻细胞核及细胞膜损伤,显着降低焦亡水平,显着减少IL-1β、IL-18释放以及 IL-1β、cleaved IL-1β 和 IL-18 蛋白及 mRNA 表达(P<0.01)。(3)NLRP3炎症小体活化:高糖培养使HK-2细胞NLRP3、ASC和Caspase-1蛋白及mRNA表达显着升高(P<0.01);ZSW不同程度降低上述指标的蛋白及mRNA表达(P<0.05 或 P<0.01)。3.网络药理学:经筛选获得ZSW的56个有效活性成分,与数据库中DN的疾病靶点映射获得166个ZSW治疗DN的靶点,与51个ZSW的有效活性成分共同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网络,通过PPI网络筛选获得154个关键核心靶点,诸多靶点涉及炎症反应相关,主要富集在钙通道复合体、膜区、突触和细胞质等细胞组分;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神经递质结合等分子功能;脂多糖介导的信号通路、氧化还原、突触传递等生物学过程;包含NOD样受体(NLR)信号通路在内的炎症反应、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细胞增殖分化、内分泌抵抗、神经组织传导等相关信号通路。[结论]1.ZSW有效降低db/db小鼠血糖,减少尿蛋白,改善肾小管早期损伤指标及肾功能,减轻肾组织病理损伤,抑制肾小管上皮EMT及焦亡,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实现的。2.ZSW有效抑制高糖诱导的HK-2细胞EMT及焦亡,可能是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活化实现的。3.ZSW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治疗DN,干预炎症反应是ZSW治疗DN的重要作用机制。

郭功军[4](2021)在《黑番茄浓缩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有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究黑番茄浓缩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有下尿路症状(LUTS)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随机、对照试验,2018年12月至2020年9月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泌尿外科确诊为BPH伴有LUTS的150例患者被随机分到安慰剂组(45例)、试验组(60例)和阳性对照组(45例)。安慰剂组服用安慰剂,试验组服用黑番茄浓缩浆,阳性对照组中若患者前列腺体积(PV)≤30ml服用坦索罗辛、若患者PV>30ml则联合服用坦索罗辛+非那雄胺,治疗时间为3个月,治疗1、2月后仅评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评分)两项指标,治疗3月后评估IPSS、QOL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PV、残余尿量(PVR)、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 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 PSA)、睾酮(TST),将三组各项指标变化进行组内和组间对比、试验组根据IPSS、PV和t PSA进行亚组分析,并计算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共128例患者完成3个月治疗和随访,其中安慰剂组36例、试验组52例和阳性对照组40例。治疗1、2月后,试验组、阳性对照组IPSS、QOL评分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均<0.01),而安慰剂组IPSS、QOL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3月后,试验组IPSS(17.46±6.60 vs 9.94±5.73)、QOL评分(中位数为4.00(3.00~4.00)vs 2.00(2.00~3.00))、Qmax((8.60±3.04)ml/s vs(11.78±5.24)ml/s)、Qave、t PSA和TS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阳性对照组IPSS(17.85±6.84 vs 9.00±6.22)、QOL评分(中位数为4.00(3.00~5.00)vs 2.00(2.00~3.00))、Qmax((9.58±3.26)ml/s vs(11.73±4.50)ml/s)、Qave、t PSA、f PSA和TST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安慰剂组各项指标均无显着变化(P均>0.05)。三组患者的IPSS(中位数为0.00(-2.00~1.00)vs-7.50(-9.75~-5.25)vs-9.00(-13.00~-4.50))、QOL评分((中位数为0.00(-0.50~0.00)vs-1.00(-2.00~-1.00)vs-2.00(-2.00~-1.00))、Qmax((中位数为1.00ml/s(0.15~2.42 ml/s)vs 2.25ml/s(-0.48~6.38ml/s)vs 2.40ml/s(-1.00~4.00ml/s))、Qave、PV、t PSA、f PSA和TST在治疗前后的数值变化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中中度LUTS患者治疗3月后IPSS(中位数为-9.00(-11.00~-7.00)vs-5.00(-8.00~-2.00))和PV改善值优于重度LUTS患者(P均≤0.05);试验组中PV<30ml、PV≥30ml两亚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数值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中低PSA组(中位数为-8.50(-13.00~-6.00))、高PSA组(中位数为-11.00(-13.00~-8.00))两亚组患者的IPSS改善值明显优于中PSA组(中位数为-5.00(-9.00~-4.00))。各组出现的不良反应较轻微,患者均可耐受,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黑番茄浓缩浆治疗BPH伴有LUTS患者疗效良好,可显着改善患者的LUTS和提高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在临床治疗中有一定价值。伴有中度LUTS的BPH患者服用黑番茄浓缩浆可能比重度LUTS患者获益更多。

柳志伟[5](2020)在《低氧和牵拉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低氧环境培养前列腺基质细胞株WPMY-1,并利用机械牵拉装置对WPMY-1细胞施加一定力学刺激。观察低氧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从HIF-1α信号及其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方面探讨前列腺增生疾病发生机制;初步探索机械牵拉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和氧化应激的影响。通过以上研究,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防治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对WPMY-1细胞进行常规培养和传代,取35代细胞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设置培养箱氧气浓度分别为21%O2和3%O2。培养至12h,24h和48h进行检测,利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检测HIF-1α,Bcl-2,Bax和PCNA蛋白的表达;2.采用倒序法依次使低氧干预时间为48h,24h,12h并统一收取细胞,Annexin V/PI检测细胞凋亡,DCFH-DA探针法检测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用于检测HIF-1α,AKT,ERK mRNA和蛋白的表达;3.将细胞分为四个组:对照组,低氧组,牵拉组和低氧结合牵拉组。在常氧和低氧环境培养的基础上,利用Flexcell 5000系统对细胞施加10%形变,0.5Hz,持续4h的机械牵拉。干预结束后按照同样的方法检测细胞的增殖,凋亡和氧化应激水平。研究结果:1.低氧和常氧环境下,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WPMY-1细胞增殖均显着上升,(P<0.01)。培养至48h,低氧环境下细胞的增殖显着高于常氧环境(P<0.01);低氧干预不同时间对细胞的凋亡无显着性影响(P>0.05);低氧干预24h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显着升高(与常氧组和低氧12h相比,P<0.01),低氧干预48h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显着下降(与低氧24h相比,P<0.01)。2.HIF-1α蛋白的表达随低氧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低氧培养24h和48h分别与12h相比P<0.05,P<0.01);PCNA蛋白的表达不随低氧培养时间而变化(P>0.05);Bcl-2蛋白的表达在低氧培养24h显着增加(与低氧培养12h相比P<0.05);Bax蛋白的表达在低氧培养24h和48h后显着增加(与低氧12h相比均为P<0.05)。3.HIF-1αmRNA在低氧干预48h显着增加(与常氧组相比,P<0.05);AKT mRNA在低氧干预48h显着降低(与常氧组相比,P<0.05);ERK mRNA在低氧干预组和常氧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AKT蛋白在低氧干预24h显着降低(较常氧组和低氧12h,分别为P<0.01,P<0.05),低氧干预48h显着增加(较低氧24小时,P<0.05);ERK蛋白在低氧干预后显着降低(12h,24h,48h与常氧组相比,分别为P<0.05,P<0.01,P<0.01)。4.低氧和牵拉干预后,低氧组细胞增殖仍高于常氧组(P<0.01),牵拉组细胞增殖显着下降(与常氧组和低氧组相比,分别为P<0.01,P<0.01),低氧结合牵拉组细胞增殖显着上升(与常氧组和单纯牵拉组相比,分别为P<0.01,P<0.01);各组细胞凋亡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氧组氧化应激较常氧组显着降低(P<0.05),低氧结合牵拉干预后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显着下降(与常氧组,低氧组,牵拉组分别比较,均为P<0.01)。研究结论:1.低氧可能通过HIF-1α信号激活及其下游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对细胞增殖和凋亡起到调节作用。2.低氧能够引起前列腺基质细胞内氧化应激的升高,可能影响AKT和ERK蛋白的表达。3.机械牵拉能够降低前列腺基质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可能发挥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

郭欣欣[6](2019)在《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及其临床研究》文中认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是老年男性常见疾病之一,近年来呈现年轻化趋势。由于发病率逐年攀升,该病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临床上,更多的集中于治疗BPH的药物研发,有关油菜蜂花粉对前列腺增生的治疗机制以及相关临床研究则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建立BPH大鼠模型,探究油菜蜂花粉治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最佳使用剂量以及临床治疗效果。选取雄性SD大鼠采用丙酸睾酮诱导建立BPH模型,对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展开研究。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组,以及油菜蜂花粉低剂量组(50.0 mg/kg)、中剂量组(100.0mg/kg)和高剂量组(200.0 mg/kg)。连续灌胃1个月后,处死大鼠,测量大鼠的前列腺湿重,计算前列腺指数(PI),分析前列腺组织形态,考察激素和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等指标。以前列腺增生患者(110例)为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前列康片剂,20天为一个疗程,并与对照组(常规治疗,108例)进行比较。根据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评分(QOL)、最大尿流率(Qmax)和残余尿量(RUV)等指标,研究油菜蜂花粉对于BPH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油菜蜂花粉对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组、油菜蜂花粉中、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P<0.05);且高剂量组与阳性试验组效果相近,低剂量组油菜蜂花粉则对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无明显影响(P>0.05)。对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大鼠的部分前列腺呈腺上皮增生,乳头状向腔内突出;上皮细胞表现为单层柱状或高柱状,腺腔内的分泌物减少;腺上皮的细胞胞浆呈透明状,细胞核呈圆形并居中。油菜蜂花粉高剂量试验组大鼠前列腺表现为少量增生,大小一致,排列整齐,接近正常前列腺组织形态。对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较:阳性组以及花粉各剂量组血清中的睾丸酮(T)和雌二醇(E2)的含量均明显下降(P<0.05),其中阳性组和高剂量组的改善最为显着。对大鼠前列腺组织ER-α表达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ER-α的表达显着增多,在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中ER-α的表达均降低,且ER-α水平与药物浓度存在相关性。对大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大鼠血清中的ACP、NPAP和PA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对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和GSH-Px活力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和GSH-Px活力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大鼠血清SOD与GSH-Px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对大鼠血清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大鼠血清IGF-1、EGF、VEGF、b-FGF的含量具显着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大鼠血清IGF-1、EGF、VEGF、b-FGF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TGF-β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显示:(1)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的IPSS、QOL、Qmax、RUV指标之间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对以上指标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前列腺体积不具显着性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前列腺的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3)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82%)低于对照组(4.63%),且差异显着(P<0.05)。(4)综合疗效评价显示,研究组显效54.54%,有效25.45%,无效20.00%,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显效46.30%,有效25.93%,无效27.78%,总有效率为72.22%,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油菜蜂花粉对大鼠BPH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显着降低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改善前列腺组织细胞形态。油菜蜂花粉可以通过降低BPH模型大鼠血清中睾酮、雌二醇、总酸性磷酸酶水平,增强SOD与GSH-Px活性,降低MDA含量,调节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水平,抑制BPH的发展。油菜蜂花粉能改善BPH患者的IPSS、QOL、Qmax、RUV,使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减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陈文凡[7](2019)在《基于TGF-beta/Smad信号通路研究康泉方治疗前列腺增生大鼠的作用机制》文中认为背景: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前列腺上皮和基质细胞增生引起下尿路症状为临床表现的老年病。其临床症状带来很差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前列腺增生主要的治疗方法以药物居多,其中5 a-还原酶抑制剂和a-受体阻滞剂较常用,如:非那雄胺、坦索罗辛。但是它们会导致低血压、射精障碍、性功能障碍、增加前列腺纤维化的风险等不良反应。中医药治疗前列腺增生疾病的方法己经有所报导。康泉方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方面具有独特疗效,作用温和,副作用小的功效。然而康泉方对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可以更深入的挖掘与研究。目的:揭示康泉方对前列腺增生大鼠在TGF-β/Smad信号通路中的调控作用,从而抑制前列腺增生组织上皮间质转化;寻找其调控关键节点BAMBI表达的可能机理,从而阐明康泉方抑制前列腺增生上皮间质转化的分子响应机制。研究方法: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除了正常控制组(N组),其余40只大鼠去势后皮下注射丙酸睾酮造前列腺增生模型,并随机分为:高剂量康泉方组(G组)、中剂量康泉方组(Z组)、低剂量康泉方组(D组)、阳性药物对照组(F组)、前列腺增生组(M组)。高、中、低剂量康泉方组分别给中药14g/kg、7g/kg、3.5g/kg;阳性药物给予非那雄胺0.5mg/kg;正常控制组和前列腺增生组给予10ml/kg生理盐水。给药方式用灌胃,给药体积lmL/100g,日1次,连续30天。干预结束后取样本。称取大鼠体重,前列腺湿重,测量前列腺体积,计算前列腺指数;显微镜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情况;运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HPLC)分析康泉方含有的有效成分;运用蛋白印迹法(WB)检测下丘脑和垂体组织BAMBI蛋白及前列腺组织TGF-β、TGF-ββR1、TGF-ββR2、p-Smad2、p-Smad3、BAMBI、E-cadherin、N-cadherin蛋白表达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大鼠血清和前列腺液BAMBI基因及前列腺组织TGF-β、TGF-β Rl1、BAMBI、Smad2、E-cadherin、N-cadherin基因表达量。结果:1.康泉方含有的活性成分是Nortrachelogenin-8’-O--β-glucoside、Luteolin-4’-glucoside、Nortrachelogenin-5’-C-p-glucoside、Luteoloside、Apigenin-7’-glucoside、Tracheloside、Nortrachelogenin、Isoquercitrin、Trachelogenin、Arctigenin。2.康泉方能降低前列腺增生大鼠的前列腺湿重、体积及指数,通过病理形态观察,康泉方可以缩小前列腺腺腔,减少腔内分泌物,逆转前列腺上皮细胞增生,降低间质组织增生,改善细胞内环境,抑制前列腺组织的增殖。3.康泉方促进BPH大鼠下丘脑-垂体-前列腺组织BAMBI蛋白的表达;提高大鼠血液、前列腺液和前列腺组织BAMBI基因的表达,高剂量康泉方组作用最明显,并调节作用呈量效关系。4.康泉方可以增加前列腺增生大鼠前列腺组织TGF-β、TGF-β3R1、TGF-β R2、p-Smad2、p-Smad3、BAMBI、E-cadherin蛋白表达量,减少N-cadherin蛋白表达量;升高前列腺组织TGF-β、TGF-β R1、Smad2、BAMBI、E-cadherin基因表达量,降低N-cadherin基因表达量。结论:1.康泉方可以治疗大鼠前列腺增生疾病。2.康泉方调控BAMBI表达的机理可能与下丘脑-垂体-前列腺轴有关。3.康泉方治疗前列腺增生的作用机制之一是通过BAMBI调控TGF-β/Smad信号通路抑制前列腺增生上皮间质转化。

苏日娜[8](2019)在《藏药高原荨麻降尿酸、抗良性前列腺增生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背景与目的】高原荨麻Urtica hyperborea Jacq.ex Wedd.系荨麻科荨麻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在西藏南部至北部、青海、甘肃、四川、新疆等广泛分布,资源丰富。据藏医药专着《晶珠本草》及《中华藏本草》记载,高原荨麻U.hyperborea、宽叶荨麻U.laetevirens Maxim.或裂叶荨麻U.fissa Pritz.等同属多种植物作“萨珠”药用,以干燥地上部分入药,具有清热、祛湿、提升胃温、降压、解痉功效,临床用于风湿热病、“龙”病、胃寒、消化不良、风湿疼痛、高血压、产后抽风、小儿抽风、荨麻疹;外用治毒蛇咬伤、疮疖疗毒。荨麻属多种植物为多个民族使用,但仅高原荨麻为藏民族独用,具有鲜明的特色及重要的研究价值。现代药学、药理学研究报道,该属多种植物含有黄酮类、木脂素类、香豆素类、有机酸类、萜类等类成分,具有抗前列腺增生作用、抗炎及镇痛、抗风湿作用、抗菌活性等多种药理活性,且在欧洲已有从荨麻属植物开发新药上市。但迄今未见有关高原荨麻U.hyperborea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的研究报道。因此,根据藏医对“萨真”的临床应用和有关荨麻属植物的现代药学研究报道,本文将以高原荨麻U.hyperborea为研究对象,进行降尿酸和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作用研究,探寻其降尿酸和抗良性前列腺增生作用机制及物质基础。主要研究内容为以下三点:一、采用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体外黄嘌呤氧化酶(XOD)及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对高原荨麻不同部位进行降尿酸作用及机制研究,筛选高原荨麻降尿酸主要活性部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二、采用丙酸睾酮诱导建立前列腺增生小鼠模型,考察高原荨麻不同部位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作用及机制,研究高原荨麻抗BPH主要活性部位与作用机制。三、利用UPLC-Q-TOP-MS/MS技术与系统化学分离手段对以上主要活性部位进行化学成分研究,推断并验证高原荨麻潜在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与结果】1.高原荨麻不同部位降尿酸作用研究(1)通过体外实验观察高原荨麻不同部位对HK2细胞尿酸转运体URAT1及OAT1蛋白表达与体外抑制黄嘌呤氧化酶(XOD)活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高低剂量组、正丁醇萃取部位高剂量组及醇溶部位高低剂量组均具有明显的下调URAT1及上调OAT1蛋白表达的作用,而对体外XOD活力无明显抑制作用。(2)利用体内高尿酸血症小鼠动物模型,研究高原荨麻不同部位对高尿酸血症小鼠模型血清UA、Cr、BUN水平、肝脏XOD和血清ADA活力及肾脏尿酸转运体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荨麻不同部位各剂量组均显着降低血清UA水平,其中醇溶部位既显着降血清UA水平,又降低Cr和BUN的水平、抑制肝脏XOD和血清ADA活力,并且还下调肾脏尿酸转运体URAT1和上调OAT1的mRNA表达水平。说明醇溶部位不仅通过抑制肝脏XOD、血清ADA活力减少体内黄嘌呤及次黄嘌呤生成,还可通过调节尿酸转运体URAT1和OAT1基因的表达,从而减少尿酸的产生或增加尿酸的排泄,继而保持高尿酸血症小鼠的体内尿酸的稳态,同时该部位还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结合以上体内外研究结果,可得知,高原荨麻成分的活性受胃肠道影响显着的特色,提示后续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应以体内模型为主的合理筛选方式。2.高原荨麻不同部位抗良性前列腺增生作用研究采用前列腺增生小鼠动物模型,研究高原荨麻不同部位对前列腺增生小鼠前列腺指数、血清DHT和EGF水平、前列腺组织EGF及Bcl-2的mRNA表达水平及前列腺组织病理学检查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荨麻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醇溶部位具有显着的降低前列腺指数的作用,同时具有降低血清DHT、EGF水平及下调前列腺组织EGF、Bcl-2的mRNA表达;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醇溶部位大部分腺体和腺细胞未见增生,排列整齐,少数腺体和细胞出现增生,分泌物较少,总体上前列腺增生程度明显减轻。3.高原荨麻降尿酸及抗BPH物质基础研究本文利用UPLC-Q-TOP-MS/MS技术从高原荨麻中共鉴别31个化合物,与对照品比对了13个;从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抗BPH有效部位)鉴别出16个化合物,与对照品比对了7个;从醇溶部位(降尿酸及抗BPH有效部位)中鉴别出22个化合物,与对照品比对了8个。其中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和醇溶部位共有成分为11个。其中黄酮类化合物8个,酚酸类化合物14个,苯丙素类8个(香豆素类4个,木脂素类4个),萜类化合物1个。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发现。经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这些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成分均具有抗BPH作用,黄酮类及香豆素类成分具有降尿酸作用。因此可以推断出这些类型的化合物可能分别是其降尿酸及抗BPH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基于质谱信息及系统化学成分分离方法对醇溶部位进行系统分离纯化,并应用NMR等波谱技术对这些化合物进行鉴别,鉴定了其中6个化合物,分别为Isofraxoside(XXXII),Vicenin-2(XVI),L-tryptophan(XXXIII),L-phenylalanine(XXXIV),D-aspartic acid(XXXV),Tripeptide L-Valyl-L-Isoleucyl-L-leucine(XXXVI)。在可操作条件下,对其中2种量丰单体化合物(Isifraxoside与Vicenin-2)进行了体外HK2细胞的尿酸转运体表达的研究。结果表明,该2个单体化合物均具有下调URAT1及上调OAT1蛋白表达的作用,提示该2个单体化合物可能是醇溶部位降尿酸的有效成分。【结论】确定了高原荨麻降尿酸及抗前列腺增生作用的主要有效部位。其中降尿酸主要活性是醇溶部位,抗BPH活性部位是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醇溶部位。而醇溶部位既有降尿酸的作用又有抗BPH的作用。阐明了高原荨麻醇溶部位降尿酸的作用机制,该部位可能是通过抑制肝脏XOD、血清ADA活力和(或)通过调节肾脏尿酸转运体URAT1和OAT1的表达水平,以降低血清UA水平,来保持高尿酸血症模型小鼠体内尿酸的稳态,同时该部位可降低血清Cr及BUN水平,具有保护肾脏功能的作用。另外,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了从该部位中分离得到的2种单体成分具有调节肾脏尿酸转运体URAT1及OAT1表达的作用,表明该2种单体成分可能是其降尿酸的有效成分。明确了高原荨麻抗BPH的有效部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其抗BPH的有效部位为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及醇溶部位,这2个部位可能通过下调多肽类生长因子EGF的mRNA表达,降低雄激素DHT水平,来抑制前列腺细胞过度增殖,或通过下调抑制性凋亡因子Bcl-2的mRNA表达,促进细胞凋亡而实现。基于UPLC-Q-TOF-MS/MS及导向分离与体外活性测试,发现高原荨麻降尿酸与抗BPH药效物质基础具有黄酮类、香豆素类、木脂素类等多种成分类型。

张天明[9](2019)在《基于体内活性成分追踪的蒙药复方协日嘎-4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文中认为复方协日嘎-4药材法定质量标准收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蒙药分册)。本处方由姜黄、黄柏、栀子、蒺藜四味药材组成,具有抗炎、镇痛、解热的功效。用于治疗小便闭止,下尿路感染,膀胱刺痛[1-2]。课题组前期对协日嘎-4网络药理学进行研究,建立了协日嘎-4的化学成分-靶点-疾病的网络模型,并通过分子对接理论,初步阐明了协日嘎-4与前列腺疾病相关靶点的相互作用及结合模式,确立了协日嘎-4的抗炎活性成分。本文通过建立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症模型,进一步探索协日嘎-4的抗炎作用机制。通过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对协日嘎-4中总萜、总生物碱类抗炎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中的含量及移行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协日嘎-4中总萜、总生物碱类抗炎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尿液中的含量进行测定。本论文分为四个部分,对蒙药复方协日嘎-4的药效物质基础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分离、富集蒙药复方协日嘎-4的主要化学成分。对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得到的蒙药复方协日嘎-4有效部位进行分离,进一步分析鉴别其与功能主治相一致的化学成分,并对课题组前期已得到的物质进行富集,为蒙药复方协日嘎-4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利用理化鉴别及现代波谱分析技术(MS、1H-NMR、13C-NMR等)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蒙药复方协日嘎-4中共分离、富集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为生物碱类化合物:小檗碱,酚酸类化合物: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双去甲氧基姜黄素,萜类化合物:栀子苷,柠檬苦素类化合物:黄柏内酯。第二部分对复方协日嘎-4的抗炎作用进行药理药效研究。本课题组前期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初步阐明了该复方中抗炎活性成分与炎症疾病靶点间的关系,现本文通过讨论该复方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进一步确证复方协日嘎-4的抗炎作用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蒙药复方协日嘎-4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治疗作用,协日嘎-4高、中、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均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有抑制作用(P<0.05),其中协日嘎-4中剂量组效果最佳。ELISA法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白细胞介素4(IL-4)、睾酮(T)、雌二醇(E2)水平;测定组织研磨液中前列腺素E2(PGE-2)水平,结果表明:协日嘎-4各剂量组均能降低TNF-α、PSA、IL-4、E2、PGE-2因子水平,并使T水平升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协日嘎-4中、高剂量组存在显着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通过前列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进一步探讨协日嘎-4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表明:复方协日嘎-4高、中、低剂量组较模型组炎性特征均减轻,中剂量组效果最好,炎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与阳性对照药结果相似。第三部分对复方协日嘎-4体内成分进行研究。复方协日嘎-4有效部位中主要化学成分有萜类、生物碱类、柠檬苦素类、酚酸类及挥发油等,国内外对萜类、生物碱类、酚酸类、柠檬苦素类化学成分进行了大量的药理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成分均具有抗炎的功效,是蒙药复方协日嘎-4抗炎镇痛、清热消淤的物质基础。本课题组前期对酚酸类抗炎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尿液中的含量及血中移行情况进行研究。本文利用现代化手段,建立了协日嘎-4中总萜、总生物碱类抗炎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中的含量及移行情况的研究方法。建立了协日嘎-4中总萜和总生物碱类抗炎活性成分在正常大鼠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尿液中含量的测定方法,探讨蒙药复方协日嘎-4与治疗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并为该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

谭俊[10](2019)在《加减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气虚型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加减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气虚型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验证前列腺增生中医诊疗方案的优越性,为前列腺增生临床诊疗提供多一种思路。方法:将符合标准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前列腺增生患者60例,随机分到以下两组:治疗组:内服方药“加减济生肾气丸”。对照组:口服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哈乐)。治疗时间均为4周。治疗前后记录主要症状指标进行比较。最后统计上述指标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药组在改善患者症状及提高生活质量方面优于西药组,说明精确的辨证论治及合理的组方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中医中药尚有较大挖掘的潜力。②治疗后两组间数据对比:在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QO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过4周治疗后,中药治疗组在改善症状方面效果显着,但对于体积及最大尿流率、残余尿改善上和西药差别不大。③治疗后两组内数据对比,治疗组在IPSS评分、生活质量指数(QOL)、残余尿量、最大尿流率、QOL皆具有显着的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IPSS评分、残余尿量、中医证候评分也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在前列腺体积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两组对于前列腺体积指标效果不佳。这也印证了 a受体阻滞剂解除BHP的动力性梗阻效果显着,但对缩小前列腺的体积无明显效果。结论:加减济生肾气丸疗效显着,能明显改善前列腺增生患者自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优于一般常规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太得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太得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COX-2/PGE2及相关通路探究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的作用和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引言
第一部分 雌/雄激素协同诱导制备大鼠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
    1.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材料
        1.3 实验分组及造模方法
        1.4 标本采集
        1.5 指标观测
        1.6 统计学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
        2.2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2.3 各组大鼠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
        2.4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bFGF表达
        2.5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内TGF-β1表达
    3.讨论
第二部分 益肾通癃胶囊对BPH大鼠COX-2/PGE_2及相关通路的影响
    1.实验材料
        1.1 实验动物
        1.2 实验药物
        1.3 实验试剂
        1.4 实验仪器
    2.实验方法
        2.1 模型建立及分组给药
        2.2 标本采集
        2.3 指标观测
        2.4 统计学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 各组大鼠的表观学改变
        3.2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
        3.3 各组大鼠的体重、前列腺体积、湿重及前列腺指数比较
        3.4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表面CD3、CD20 表达
        3.5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MVD及VEGF值
        3.6 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细胞增殖Ki67表达
        3.7 各组RT-PCR测定COX2-mRNA、PEG_2mRNA基因表达
        3.8 各组Western blot测定COX-2、PFG_2的蛋白表达
    4.讨论
        4.1 炎症是BPH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
        4.2 血管新生及细胞增殖是BPH的主要病理表现
        4.3 COX-2/PGE_2及相关通路在BPH发病中的作用
综合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进展研究
    参考文献

(2)牡丹花粉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和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前列腺增生背景
    1.3 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
        1.3.1 性激素
        1.3.2 生长因子
        1.3.3 炎症
        1.3.4 代谢综合征
    1.4 药物治疗
        1.4.1 西药治疗
        1.4.2 中药治疗
        1.4.3 天然药物治疗
    1.5 花粉治疗BPH的研究进展
        1.5.1 花粉治疗BPH的临床研究
        1.5.2 花粉治疗BPH的机制研究
    1.6 立体依据及意义
第二章 牡丹花粉中三种化学成分的提取、纯化和表征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药品与试剂
    2.2 实验方法
        2.2.1 牡丹花粉提取物的制备
        2.2.2 牡丹花粉提取液HPLC分析
        2.2.3 目标化合物的分离
        2.2.4 化合物纯度及结构鉴定
    2.3 实验结果
        2.3.1 提取液目标成分分析
        2.3.2 化合物的纯度鉴定
        2.3.3 分离化合物结构鉴定
    2.4 讨论与小结
第三章 牡丹花粉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
        3.1.1 实验仪器
        3.1.2 药品与试剂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3.2.1 色谱条件
        3.2.2 样品的制备
        3.2.3 系统适用性实验
        3.2.4 线性关系考察
        3.2.5 精密度实验
        3.2.6 稳定性实验
        3.2.7 重复性实验
        3.2.8 加样回收实验
        3.2.9 样品含量的测定
    3.3 讨论与小结
第四章 牡丹花粉治疗BPH的药效学评价
    4.1 实验仪器与试剂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试剂
    4.2 实验方法
        4.2.1 实验动物
        4.2.2 实验用药的配制
        4.2.3 前列腺增生大鼠模型的建立及给药方案
        4.2.4 血液样本的收集和处理
        4.2.5 组织样本的收集与处理
        4.2.6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4.3 实验结果
        4.3.1 大鼠体重及脏器指数结果
        4.3.2 大鼠前列腺体积和重量测定结果
        4.3.3 大鼠血清激素含量的测定
        4.3.4 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学变化
    4.4 讨论与小结
        4.4.1 动物模型的选择与评价
        4.4.2 牡丹花粉对大鼠血清中激素的影响
第五章 牡丹花粉治疗BPH的作用机制初探
    5.1 实验仪器与试剂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试剂
    5.2 实验方法
        5.2.1 前列腺蛋白的提取
        5.2.2 Western Blotting实验步骤
    5.3 数据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前列腺组织中AR、PCNA蛋白表达情况
        5.4.2 前列腺组织中PI3K/AKT蛋白表达情况
    5.5 讨论与小结
第六章 牡丹花粉中主要的11 种化合物对WPMY-1和RWPE-1 细胞活力的影响
    6.1 实验仪器与试剂
        6.1.1 实验仪器
        6.1.2 实验试剂
    6.2 实验方法
        6.2.1 去激素胎牛血清的配制
        6.2.2 细胞毒性实验
        6.2.3 细胞增殖实验
    6.3 实验结果
        6.3.1 牡丹花粉中11 种化合物对WPMY-1和RWPE-1 细胞活力的影响
        6.3.2 不同浓度化合物对细胞活力的影响
        6.3.3 药物对WPMY-1和RWPE-1 细胞IC_(50)
        6.3.4 MTP-2对WPMY-1 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6.4 讨论与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糖尿病肾病炎症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1 概述
        2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主要参与成分
        3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主要信号转导通路
        4 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中医病机与辨证
        5 中医药干预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作用及机制
        6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肾病炎症反应的现代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综述二 滋肾丸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1 概述
        2 滋肾丸的源流与命名
        3 滋肾丸的方证与方义
        4 滋肾丸的制方与化裁
        5 滋肾丸的名家应用经验
        6 滋肾丸的临床应用研究
        7 滋肾丸的现代研究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二 滋肾丸干预高糖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研究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实验三 滋肾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网络药理学研究
        1 资料
        2 方法
        3 结果
        4 小结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黑番茄浓缩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有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1.1 良性前列腺增生概述
        1.1.1 流行病学
        1.1.2 病因、发病机制及表现
        1.1.3 诊断
        1.1.4 良性前列腺增生与下尿路症状的关系
    1.2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1.2.1 等待观察
        1.2.2 药物治疗
        1.2.3 手术治疗
    1.3 植物制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现状
    1.4 植物制剂—黑番茄浓缩浆
        1.4.1 概述
        1.4.2 番茄红素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1.4.3 花青素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
        1.4.4 黑番茄浓缩浆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
    2.2 研究方法及对象
    2.3 研究方案
        2.3.1 随机分组方法
        2.3.2 纳入标准
        2.3.3 排除标准
        2.3.4 剔除标准
        2.3.5 治疗方案
    2.4 观察指标
        2.4.1 有效性分析
        2.4.2 安全性分析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基线资料
    3.2 疗效评价
        3.2.1 三组治疗后1-3月IPSS、QOL评分变化
        3.2.2 三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组内对比
        3.2.3 三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变化组间对比
        3.2.4 试验组中中度、重度下尿路症状患者各指标变化
        3.2.5 试验组中不同前列腺体积患者各指标变化
        3.2.6 试验组中不同PSA患者各指标变化
    3.3 安全性评价
第四章 讨论
    4.1 本研究结果分析与评价
    4.2 本研究创新性、局限性及展望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一 综述 常用植物制剂在良性前列腺增生中的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附二 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信息
附三 伦理审查批件
附四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生活质量评分表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低氧和牵拉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
1 前言
2 文献综述
    2.1 缺氧和氧化应激
    2.2 缺氧与前列腺增生
        2.2.1 流行病学调查
        2.2.2 动物实验研究
        2.2.3 分子生物学研究
    2.3 氧化应激与前列腺增生
    2.4 体力活动与良性前列腺增生
    2.5 机械牵拉的理论依据
    2.6 小结与展望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样本来源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1.4 试剂配方
    3.2 实验方法
        3.2.1 前列腺基质细胞株WPMY-1的常规培养
        3.2.2 低氧影响WPMY-1细胞活性的实验方法
        3.2.3 牵拉影响WPMY-1细胞活性的实验方法
        3.2.4 技术路线
    3.3 统计方法
4 实验结果
    4.1 常氧条件下WPMY-1细胞的生长状况
    4.2 低氧对WPMY-1细胞活性的影响
        4.2.1 低氧对WPMY-1细胞增殖的影响
        4.2.2 低氧对WPMY-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4.2.3 低氧对WPMY-1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4.2.4 低氧环境对HIF-1α,PCNA,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
        4.2.5 低氧干预不同时间HIF-1α,AKT,ERK mRNA的相对表达情况
        4.2.6 低氧干预不同时间HIF-1α,AKT,ERK蛋白的表达
    4.3 牵拉刺激对WPMY-1细胞活性的影响
        4.3.1 牵拉对WPMY-1细胞增殖的影响
        4.3.2 牵拉对WPMY-1细胞凋亡率的影响
        4.3.3 牵拉对WPMY-1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
5 分析讨论
    5.1 低氧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5.2 HIF-1α在低氧调控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及与ERK,AKT信号之间的关系
    5.3 机械牵拉对前列腺基质细胞活性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5.4 临床应用价值
6 研究结论
7 不足与展望
8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及其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现状
        1.1.1 BPH的研究现状
        1.1.2 BPH的诊断和治疗
        1.1.3 油菜蜂花粉的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研究内容
        1.3.1 油菜蜂花粉抑制BPH作用的动物实验研究
        1.3.2 油菜蜂花粉抑制BPH作用的临床研究
第二章 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实验动物
        2.1.2 实验试剂
        2.1.3 实验仪器
        2.1.4 实验方法
    2.2 前列腺相关指标的测定
        2.2.1 前列腺形态学观察
        2.2.2 血清睾丸酮及雌二醇水平的测定
        2.2.4 大鼠血清酸性磷酸酶(ACP)活性的测定
        2.2.5 前列腺组织中ER-α表达水平的测定
        2.2.6 油菜蜂花粉对SD大鼠血清SOD、GSH-Px的活性与MDA的测定
        2.2.7 大鼠血清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测定
    2.3 统计学分析
    2.4 结果
        2.4.1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前列腺湿重和前列腺指数的影响
        2.4.2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前列腺组织形态的影响
        2.4.3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血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
        2.4.4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前列腺组织ER-α表达的影响
        2.4.5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2.4.6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血清SOD,MDA和 GSH-Px活力的影响
        2.4.7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血清IGF-1、EGF、VEGF、b-FGF和 TGF-β水平的影响
    2.5 讨论
        2.5.1 油菜蜂花粉对大鼠前列腺组织及前列腺指数的影响
        2.5.2 油菜蜂花粉对性激素的影响
        2.5.3 油菜蜂花粉对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2.5.4 油菜蜂花粉的抗氧化情况
        2.5.5 油菜蜂花粉调节BPH大鼠细胞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
    3.1 资料与方法
        3.1.1 临床资料
        3.1.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3.1.3 实验方案
    3.2 疗效观察
        3.2.1 疗效判定标准
    3.3 安全性
        3.3.1 判断标准
        3.3.2 不良反应
    3.4 质量控制
    3.5 统计学分析
    3.6 研究结果
        3.6.1 治疗前后患者IPSS,QOL,Qmax,RUV的变化
        3.6.2 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体积对比
        3.6.3 不良反应
        3.6.4 综合疗效评价
    3.7 讨论
        3.7.1 治疗前后患者IPSS,QOL,Qmax,RUV的变化
        3.7.2 治疗前后患者前列腺体积对比
        3.7.3 不良反应
        3.7.4 综合疗效评价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4.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
        4.1.1 创新点
        4.1.2 主要工作内容
    4.2 后续研究工作
        4.2.1 油菜蜂花粉提取工艺优化
        4.2.2 油菜蜂花粉有效成分确定
        4.2.3 临床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7)基于TGF-beta/Smad信号通路研究康泉方治疗前列腺增生大鼠的作用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康泉方的化学成分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第三章 康泉方对良性前列腺增生大鼠下丘脑—垂体—前列腺轴BAMBI表达的影响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
    3.3 讨论
第四章 康泉方对前列腺增生大鼠TGF-β/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4.1 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
    4.3 讨论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主要研究成果

(8)藏药高原荨麻降尿酸、抗良性前列腺增生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注释表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一 荨麻属药用植物研究进展
    二 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研究进展
    三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四 结语
第二章 藏药高原荨麻不同部位降尿酸作用及机制研究
    第一节 藏药高原荨麻不同部位对体外降尿酸作用研究
        1.材料
        2.实验方法
        3.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4.结果
        5.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藏药高原荨麻不同部位体内降尿酸作用及机制研究
        1.材料
        2.实验方法
        3.检测指标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结果
        6.结论与讨论
第三章 藏药高原荨麻不同部位抗良性前列腺增生作用及机制研究
    1.材料
    2.实验方法
    3.检测指标
    4.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5.结果
    6.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藏药高原荨麻降尿酸及抗BPH主要活性部位的物质基础研究
    第一节 基于UPLC-Q-TOF-MS/MS技术的藏药高原荨麻药材及抗BPH主要活性部位化学成分快速鉴别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与分析
        4.质谱负离子模式选择依据
        5.质谱裂解特征分析
        6.结论与讨论
    第二节 醇溶部位化学成分分离制备与表征及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尿酸转运体蛋白表达研究
        1.材料与仪器
        2.醇溶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3.醇溶部位中的Isofraxoside与 Vicenin-2对人肾小管上皮细胞尿酸转运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4.结论与讨论
全文总结
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答辩委员会名单

(9)基于体内活性成分追踪的蒙药复方协日嘎-4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蒙药复方协日嘎-4化学成分研究
    第一节 化合物名称和结构
    第二节 实验部分
        1.仪器与材料
        2.提取方法
        3.分离流程
    第三节 蒙药复方协日嘎-4化学成分结构解析
第三章 蒙药复方协日嘎-4药理活性研究蒙药复方协日嘎-4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作用研究
    1.材料
    2.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四章 蒙药复方协日嘎-4体内成分分析研究
    第一节 蒙药复方协日嘎-4在正常和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中总生物碱的含量及移行情况比较研究
        1.仪器与材料
        2.样品的制备
        3.方法与结果
        4.药动学研究
        5.讨论
    第二节 蒙药复方协日嘎-4在正常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血清中总萜的含量及移行情况比较研究
        1.仪器与材料
        2.样品的制备
        3.方法与结果
        4.药动学研究
        5.讨论
    第三节 蒙药复方协日嘎-4在正常与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尿液中总生物碱、总萜的含量比较研究
        1.仪器与材料
        2.样品的制备
        3.大鼠尿液中总生物碱含量研究
        4.大鼠尿液中总萜含量研究
        5.讨论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六章 蒙药复方协日嘎-4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前列腺疾病致病机制与治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缩略语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10)加减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气虚型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古籍文献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1.1 中气不足
        1.1.2 湿热蕴结下焦
        1.1.3 肝气不舒
        1.1.4 肾气亏虚
    1.2 现代中医文献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2.1 中气不足
        1.2.2 肺气郁闭
        1.2.3 湿热蕴结下焦
        1.2.4 情志失调、肝气不舒
        1.2.5 肾气亏虚
        1.2.6 瘀血阻络
        1.2.7 多种邪气同时致病
    1.3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1.3.1 内治法
        1.3.2 外治法
    1.4 西医对前列腺增生的认识及研究现状
        1.4.1 病因及发病机制
        1.4.2 雌雄激素学说
        1.4.3 生长因子学说
        1.4.4 内皮素学说
        1.4.5 细胞凋亡学说
        1.4.6 维生素D学说
    1.5 现代医学对前列腺增生治疗进展
        1.5.1 观察等待
        1.5.2 药物治疗
        1.5.3 手术治疗
        1.5.4 其他治疗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病例选择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随机化分配
        2.2.2 治疗方案
        2.2.3 疗程1月治疗结束时进行疗效评价
        2.2.4 观察项目及指标
        2.2.5 疗效判定
        2.2.6 统计分析
        2.2.7 技术路线:(如下图)
第三章 临床研究结果及分析
    3.1 一般资料分析
        3.1.1 年龄组成比较
        3.1.2 病程时间比较
        3.1.3 IPSS评分比较
        3.1.4 前列腺体积比较
        3.1.5 生活质量指数(QOL)比较
        3.1.6 残余尿量比较
        3.1.7 最大尿流率(Qmax)比较
        3.1.8 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3.2 4周后两组间比较
    3.3 4周后两组内比较
    3.4 总有效率
    3.5 不良事件观察
第四章 讨论
    4.1 加减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气虚型前列腺增生的立法依据
    4.2 加减济生肾气丸的方义分析
    4.3 研究结果分析
    4.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太得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COX-2/PGE2及相关通路探究益肾通癃胶囊治疗BPH的作用和机理[D]. 周欢.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牡丹花粉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和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效评价[D]. 武俊生. 西北大学, 2021(12)
  • [3]滋肾丸干预糖尿病肾病肾小管上皮细胞焦亡作用及机制研究[D]. 郭晓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1)
  • [4]黑番茄浓缩浆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有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研究[D]. 郭功军. 兰州大学, 2021(12)
  • [5]低氧和牵拉对前列腺基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 柳志伟. 上海体育学院, 2020(01)
  • [6]油菜蜂花粉抗前列腺增生的机制及其临床研究[D]. 郭欣欣.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7]基于TGF-beta/Smad信号通路研究康泉方治疗前列腺增生大鼠的作用机制[D]. 陈文凡. 厦门大学, 2019(09)
  • [8]藏药高原荨麻降尿酸、抗良性前列腺增生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研究[D]. 苏日娜.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基于体内活性成分追踪的蒙药复方协日嘎-4药效物质基础研究[D]. 张天明.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19(03)
  • [10]加减济生肾气丸治疗脾肾气虚型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研究[D]. 谭俊.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抑制剂 Taideen 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