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跨越世纪的盛会——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纪要

一场跨越世纪的盛会——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纪要

一、跨世纪的一次盛会——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综述(论文文献综述)

余昕[1](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文化发展政策回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人文优势明显,文化发展基础良好,在历史上素有"文物之邦"之称。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始终坚持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激发创造活力,对文化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在实现当代浙江文化复兴的同时,将人文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使浙江成为走在前列的省份。一、文化事业的改革探索(1978—199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陈召正,邵雍[2](2020)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安精神研究述略——兼论延安精神的研究的特点》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安精神研究经历了起步发展、加速发展、趋向繁荣的演进过程。综观整个延安精神的研究历程,延安精神研究具有政治性、时代性、历史性三个明显特点。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对延安精神进行了论述,学术界对延安精神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对延安时期历史的研究也在进一步加强。今后,延安精神研究更要结合三个特点,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增强其宣传力和感染力。

方圆[3](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年,我国公益慈善事业成就斐然。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是与媒体的介入分不开的。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跨学科的方法、实证分析与价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及个案剖析法研究改革开放四十年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力图拓展公益慈善事业研究的学术空间,廓清人们对公益慈善的误解,以及深化对公益慈善事业发展规律的研究。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四章和结语。第一章是对改革开放以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近140年的历史进行历史回顾。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并不只是存在于改革开放时期,在改革开放之前,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就已经出现并影响到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轨迹。探索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历史,需要将其置于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的进程之中,尤其是在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前期历史回顾中得出贯穿始终的经验和规律。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始于鸦片战争之后,新的传媒技术进入中国社会并改写中国公益慈善的发展。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社会开始借助于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其中《申报》就是典型;此外还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进行慈善活动,在与以《申报》为代表的近代报刊结合后,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自此,无论是公益慈善的组织形式还是规模,都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新中国成立以后,公益慈善事业进行了调整和改造,原来由社会兴办的公益慈善功能很大一部分被转移到公权力之上,新生政权直接参与民生问题的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左”倾思潮不断发酵并达到高潮,对媒体的管控,尤其是媒体对于公共生活的介入的管制愈来愈严密,进而造成了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在这一时期并不突出,陷入停滞。需要指出的是,要合理客观地看待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状态,这里停滞更多是媒体对公益慈善事业的影响,而非代表这一时期中国公益慈善的整体状态。第二章是对复苏时期(1978-1994)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梳理,着重探讨公益慈善复苏的历史条件、传统媒体的发展及其特点、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复苏的表现。改革开放之初,农村贫困人口基数大,不同阶层居民收入差距大,经济上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经济条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公益慈善事业走向复苏,创造了相对宽松的政治环境;政府救灾思想由对国外的救助由拒绝到接纳的转变;由政府包揽到民间帮助的转变,为公益慈善事业复苏提供了思想条件。改革开放进程之中,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的联系也在不断深化,以电视、报刊、广播在内的传统媒体的发展,为公益慈善信息的传播准备了媒体条件。媒体对公益慈善的“复苏”表现在: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和理性回归;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公共慈善事业;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等等。第三章是对成长时期(1994-2004年)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作用进行梳理。首先探讨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电视媒体参与公共慈善事业;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捐的新媒介;互联网开始引入公益慈善事业。其次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把公益慈善纳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倡导现代财富理念。再次以“希望工程”为例探讨了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的问题。最后,还就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和以1998年抗洪为例,探讨发挥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第四章对发展时期(2005至今)的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作用进行梳理。这一时期,新媒体不断崛起,新旧媒体由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带来传媒生态的重构,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打开了广阔的空间。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展现出新格局:报纸纷纷展开与新媒体的联姻,推出了网络公益频道、网络版报纸等电视媒体借助于新媒体通过创新策划,制作了 一批既有娱乐性又包含了公益因子的电视节目;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在新旧媒体的推动下兴起。随着门户网站、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微博的等互联网媒体的陆续出现,公益慈善的信息传播方式、资金募集途径、组织动员的路径、舆论监督手段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互联网对公益慈善的介入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作为互联网媒体介入公益慈善的典型案例——“免费午餐”充分利用依靠网络建立起一个公益慈善项目高效发展的新模式,开创了一个“微公益”的崭新时代,最大程度整合利用了各种媒体资源,拓宽了项目的宣传渠道及传播内容、有力动员了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存在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既有类似汶川地震中正面推动,也有“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必须通过法制来解决。《慈善法》的颁布,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有法可依,从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吴婉婷[4](2016)在《徐嘉瑞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研究 ——以“平民文学”为中心视点的一种考察》文中研究说明徐嘉瑞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文学大家,集文学家、理论家和文史家于一身,他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开阔的学术视野,在文学创作、地方民族文化研究、民间文艺收集整理等众多领域取得了较高成就。“平民文学”思想贯穿了徐嘉瑞创作研究的始终,是新旧交替时代碰撞出的乐章,是中国传统文学思想和西方现代文化交流的产物。徐嘉瑞在西学东渐的时代氛围里,运用西方先进思想和方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学,进行文学创作,收集整理民间文学,形成了他独具特色的“平民文学”思想。论文采用文献细读、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徐嘉瑞的“平民文学”思想及其在文学史观和文学实践中的反映进行研究,以期提升学界对徐嘉瑞文学思想的价值和历史地位的认识。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进行论述,主体部分是第一章至第三章,以及绪论和结语。导论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研究对象徐嘉瑞其人及其学术活动概况,综论了徐嘉瑞研究的现状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导论部分的重点在于对二十世纪上半期的“平民文学”观进行梳理,尤其细致地梳理了徐嘉瑞的“平民文学”观,指出其概念内涵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第一章主要探讨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的具体内容。徐嘉瑞将“平民文学”作为学术研究的重点进行开拓和建设。具体来看,“平民文学”思想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关切民间、具有阶级性、注重真实和重在实用。第一,关切民间是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的核心,指其对待民间文学持尊重和学习的态度,充分认可民间文学审美价值和民间艺人的创造力。第二,具有阶级性是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在形成之初便具有的特点,主要指根据文学创作主体和受众的阶级构成的不同,徐嘉瑞有区别地评价和研究。第三,注重真实是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对文学作品的内容和情感的主要观点,一方面认为民间文学未过多受到儒家诗教思想束缚,能够真实自然地表达内容和情感,另一方面提倡知识分子通过学习民间,为平民大众创作的文学作品也要能反映真实的社会生活,同时徐嘉瑞对具有真实性的文学作品均有较高评价。最后,重在实用是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的功能论,他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提倡“平民文学”,不仅重视其审美价值,更重视文学对社会的影响。在对徐嘉瑞“平民文学”思想具体内容探讨时,既分析了思想渊源,也分析了徐嘉瑞的具体主张和观点。第二章主要探讨了徐嘉瑞的基于“平民文学”的文学史观的主要内容。该章在讨论了徐嘉瑞文学史观的思想基础和“三线文学”观后,重点探讨的是“平民文学”对中国正统文学发展的影响。在徐嘉瑞基于“平民文学”的文学史观中,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路径如下:平民文学是推动正统文学发展的动力,平民文学自身的发展受到外域文化,尤其是佛教的影响,在其得到充分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正统文学发展,平民文学是正统文学发展的基石和养分。第三章主要探讨的是徐嘉瑞基于“平民文学”进行的文学实践,包括文学创作、文学翻译和对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认为在这些实践活动中亦体现出“平民文学”思想。结语主要是对徐嘉瑞的“平民文学”思想及文学实践的功过、产生的影响和历史地位进行总结。

王爱云[5](2014)在《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文中提出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既是对近代以来在中国面临被世界列强瓜分的严重危机下兴起的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对近代以来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的扬弃。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其中的合理部分,扬弃、摒弃其中的激进、错误主张,使当代中国文字改革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成为中国百年文字改革上最辉煌的一章。论文以1949-1986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开展新中国文字改革的三大任务(即整理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为主要研究对象,系统考察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来龙去脉和改革发展的曲折历程,客观评价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所发挥的重要影响,并深刻分析当代中国文字改革工作中的缺陷不足,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对当代语言文字工作有所启示。论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阐述选题的缘由和研究的意义,本选题的海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框架,并对论文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作了说明。第一章主要回顾近代以来至新中国成立前夕文字改革的历史。先是梳理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五四时期至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字改革思潮和文字改革运动中的理论主张和实践情况,然后追溯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文字改革的主要历程,指出中国共产党的文字改革思想和理论是对近代以来文字改革探索的继承、扬弃和发展,而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所推行的文字改革实践为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第二章论述当代中国开展文字改革的历史背景和中国共产党对文字改革的战略认识。一是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文字改革的理论准备,包括对马克思主义语言文字理论、近代以来文字改革理论以及对文字发展规律的认识等;二是阐述文字改革的时代需求,主要分析当时中共将文字改革提上日程所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和当时世界范围内拼音化文字改革的发展趋势。第三章记述1949-1978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字改革工作的全面展开,重点梳理中共在领导文字改革过程中如何确定文字改革的目标和文字改革三大任务,文字改革工作如何掀起高潮、在调整巩固中稳步前进,并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和两年徘徊时期在低潮中蹒跚前行,展现新中国文字改革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所走过的曲折历程。第四章考察1979-1986年党对建国以来文字改革工作进行的反思和新时期文字改革工作方针的调整。主要分析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党和政府对文字改革“拼音化”方向、是否要继续推进文字改革工作等问题的反思,以及根据新形势需要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所做出的调整,包括废除“文化大革命”时期制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完成文字改革工作的拨乱反正;召开1986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立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将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重点由文字改革转向加强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第五章按专题概述1986年以后的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主要内容和成就。由于这一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的重点已经不是文字改革,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工作不作全面深入研究,而是从中共中央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努力推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继续推行并完善《汉语拼音方案》、积极开辟中文信息处理工作新局面这五个方面来概述这一时期的语言文字工作情况。第六章对当代中国文字改革作出总体评价。论文采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对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性质和特点、成就和影响予以客观评价,分析当代文字改革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缺点,在此基础上总结对当前语言文字工作的若干启示。结束语部分主要对目前学术界关于文字改革等问题的继续探索,即“中国语文现代化”研究进行评述,并对如何大力推进语文现代化建设的探索提出了三点建议。

黄庆桥[6](2013)在《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钱三强科技功业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国际着名科学家、中国“两弹一星”元勋之一钱三强为研究对象,在挖掘、利用新史料和已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从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这一视角出发,分析钱三强的社会角色及其作用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以及这种变化的原因与影响。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和意义天然地与其在现实中的“功业”密不可分,“时代—角色—功业—影响”构成了本文的分析逻辑。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有:(1)梳理钱三强功成名就的历史过程与历史机缘;(2)澄清已有的对钱三强的误读和误解;(3)研究钱三强的思想与实践对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影响;(4)探讨钱三强与新中国科技体制的起源、发展、演变之间的关系。第一章“新中国科学体制的‘制礼作乐’者:钱三强与中国科学院的创建”,主要研究1949—1956年期间,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主要创建人之一,钱三强在中国科学院的早期历史发展中发挥的作用。本文的研究表明:第一,钱三强是中国科学院发展蓝图的实际绘制者;第二,钱三强的留法和访苏背景使得中国科学的建制化打上了很深的苏联和法国模式的印迹,而这种集中管理独立研究相结合的科技体制模式,适应了当时中国发展的需要;第三,钱三强在中科院的领导经历对日后“两弹”攻关有着直接的重大影响。后世研究者惊叹于“两弹”科研攻关中钱三强调兵遣将轻车熟路,殊不知,这一基础是在1950年代早期打下的。第二章“大科学工程中的战略科学家:钱三强在中国核能事业中的角色担当”,从“中国原子弹之父”争论的学术史梳理开始,探究钱三强在开创新中国原子能事业以及“两弹”研发中的特殊角色,系统分析他之所以能够发挥特殊作用的历史背景、成因及其形成机制,探讨大科学时代科学精英发挥作用的方式和途径、西方模式与中国特色等诸多理论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钱三强是新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奠基者和领导者,是研制“两弹”的帅才人物。在这一意义上,对于“中国原子弹之父”这一称谓,钱三强是当之无愧的。钱三强在这一历史时期的非凡经历以及后世者对他的褒贬评价,引发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学术话题,即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大科学工程中的帅才人物。第三章“新时期的科技领导人: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系统梳理钱三强在“文革”之后的科学活动这一至今学者涉及较少的论题,研究钱三强在中科院乃至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探讨科学家与科技政策的互动、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与局限等理论问题。本文的研究表明,钱三强是“文革”后中国科技事业的领导人,并担当了国家科学顾问的角色,在推动中国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晚年热心于软科学,既是个人兴趣的使然,又是中国科学共同体、科学规范制度发展的迫切需要,因而可以看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第四章“科学家的科技现代化思想:钱三强对中国科技现代化之路的思考”,则从思想者与思想史的视角解读钱三强。本文的研究表明,在中国式科技发展道路的过程中,科学精英的意见和建议往往左右着国家决策的方向,他们的思想往往既是对国家宏观科技战略的引导,也是对其的呼应与诠释,并对具体的政策实践产生影响。钱三强的科技思想就典型地说明了这一点。钱三强的科技现代化思想具有全局性、前瞻性、现实针对性、中介性等特征,解读钱三强的科技现代化思想,其实也就是对新中国科技发展历程的解读。钱三强的科技现代化思想还体现着科学的开放精神。没有自我反思的单向度的向外学习,在钱三强那里是不存在的。这种精神对于今日之中国,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第五章“科学家的科学史情怀:钱三强与科学技术史”则专门论述了钱三强在科学技术史领域的造诣及其对科学技术史学科建设的贡献。通过研究,我们发现,钱三强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重要的直接参与者。这可以看作是钱三强科学贡献的独特方面。第六章是结语部分,主要是对本文研究对象的理论思考和总结:从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与局限的视角,探讨钱三强多重角色的历史合理性并由此反思如何防止科学精英的角色滥用;从科学家与当代中国科技体制的起源的视角,探讨研究以钱三强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个案的特殊意义。总结钱三强一生之功业,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钱三强担当着不同的角色,而且每个角色都在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史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第一,钱三强担当了建国初期中国科学体系设计者的角色;第二,钱三强在新中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史上担当了开拓者和奠基者的角色;第三,钱三强在中国“两弹”事业中担当了特殊角色:对上,他是中央的参谋和助手;对科学家,他是慧眼识人用人的“伯乐”;对科研难题,他既是“出题目”者,又是带领科技人员攻关的“解题目”者;第四,钱三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担当了科技事业的领导人和国家科技顾问的角色;第五,钱三强在中国软科学事业的发展中担当了创建者、发起者、倡导者的关键角色;第六,钱三强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实践家”,还是一位高水平的“思想家”。概括钱三强一生所担当的多重角色,其显着特点是“一宽一窄”。“宽”是指钱三强涉足的领域相当之宽,“窄”是指钱三强只在科技领域参加活动、发出声音。这种精神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总结钱三强多重角色形成的历史原因,除了钱三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之外,他的政治信仰和时代需求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文革”前,钱三强的人生历程可以归纳为“成也政治,败也政治”。“文革”后,钱三强历经磨难而不悔,继续矢志为国家科技事业做贡献,走上国家科技建设的重要领导岗位,焕发出人生的“第二个春天”。反思钱三强多重角色的价值和局限,其角色的多重有着历史的必然性和合理性,而这种必然性和合理性随着时间的发展却在当代中国发生了某种蜕变,表现为当代科学精英的角色滥用。通过对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之间关系的细致深入研究,可以发现,新中国的科技决策过程其实就是中共决策层及其执行机构与科学家的协调沟通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学家为了体现自身价值和实现强国梦想,把自己对科学事业的理解和建议通过党组织往上输送,最终在党组织的甄别采纳下形成科技决策或科技制度。这可以看作是新中国“摸着石头过河”,自力更生发展科技事业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中国科技管理模式的重要特征。因此,要研究中国的科技体制和科技政策,简单解读党的文件和政策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深入到历史的深处,深究文件和政策文本背后的形成过程和各方力量的博弈,唯有如此,我们对新中国的科技体制起源的理解才会更加深刻。通过对钱三强在“文革”之后的科学贡献和科学活动的研究表明,在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国家建设恰如1950年代一样,急需大量科技工作者,急需科技领导人才和管理人才,老一辈科学家再次在国家需要面前走向前台,担当起领导和组织科技事业的重任,即使是退休后,他们仍利用自己的影响,通过与中共高层的直接沟通,为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也就是说,中国科技体制与科技制度的再生,也与他们密切相关。故此而言,钱三强那一代科学精英不仅直接参与了新中国科技体制的早期建构,而且直接参与领导了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科技体制的再生,中国的科技体制也因此深深打上了他们的印记。总体来说,作者围绕钱三强生平和科技功业做了大量口述访问,掌握了大量口述史料,在此基础上结合档案材料及其他文献史料,对钱三强的多重角色和科技功业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明确了其历史定位。通过对钱三强科技思想的研究,填补了学术界已有研究的空白,使人们对钱三强的认识,能够更加全面和深入。通过对钱三强科学活动的研究,阐释了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发展之间的复杂关系,以钱三强的活动为线索,挖掘出了新中国科技体制建立过程中的一些关键要素,对学术界已有研究提出了不同意见。通过对钱三强社会活动的研究,弥补了现有研究中对科学学、科学技术史这些软科学学科建立过程中某些遗失的环节,使这些学科的发展史得以健全。通过对钱三强的个案研究,提出了杰出科学家社会角色转型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论题,剖析了这种现象的社会合理性及其蜕变。由此,让我们看到了研究老一辈杰出科学家的特殊意义:要深入了解中国的科技管理体制,从对杰出科学家的研究着手,也许是一条合理的渠道。

蔡桂珍[7](2013)在《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既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之一。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全球化、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扩大人们视野、增进人类交往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各种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和交锋,而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直接、更尖锐。在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竞争的今天,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软实力”地位日益凸显,它已不仅仅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杠杆,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象征,体现着国家的“软实力”,反映着国际的竞争力。高校作为文化高地,其第一任务是人才培养,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高校校园文化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人才培养提供精神动力,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示范区和辐射源,在提升国家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肩负重任。然而,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期,国内社会转型、国际全球化网络化,以及高校自身改革等,在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新时期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不仅严重制约了高校校园文化先进性的发挥,也使一些大学生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产生困惑和迷茫。所以,如何加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确保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高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就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精神的时代课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探析了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以福建省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努力为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思路。

高春梅[8](2012)在《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文中提出每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发展和逐步丰富本民族的文化,并形成了具有鲜明的风格特点和独特的魅力的本民族文化,正是这种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构成了这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精神纽带,也是这个民族得以世代生存、发展的根本。但人类社会进入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那些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带来了巨大的生存与发展的挑战,面对各种文化交流的频繁与强势文化的先进性特点,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着诸多的传承与发展的困境,尤其是对较少人口的少数民族来说面临的困难更为突出。达斡尔族是北方的较少人口的少数民族之一,达斡尔族因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因此,在本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中,只靠口口相传,言传身教的方式,这种方式加速了达斡尔族文化的失传、消失和断裂,无论是语言、宗教、艺术、体育、服饰还是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传统文化,都已经逐渐淡出达斡尔族人的生活,甚至于有的已经完全消失,出现了根的断裂。而民族学校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场所,但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政策没有足够重视民族学校的这一功能的发挥,使得民族学校的民族文化传承功能弱化,通过对一所民族学校的达斡尔族的五位教师和两位学生的达斡尔族文化的体认研究,了解在民族学校的达斡尔族人面对本民族文化的断裂与传承的现状的内心感受、态度、情感、认识的主观体验。运用教育人类学的观点和解释人类学的“深描”方法,理解、解释和描述达斡尔族文化对达斡尔族人的生命成长的影响过程。本论文以研究者的工作单位,黑龙江省Q市(化名)卜奎民族中学(化名)的五位达斡尔族教师和两位达斡尔族学生的作为个案,运用访谈、参与观察、田野观察、日记分析等研究方法,以访谈原汁原味的细节记录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对生活的态度和认识,因为我们知道观念和情感的形成不是平生生成的,而在个体的生活经历中形成的。描述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文化体认主要是以深层次的文化背景的行动意义的理解与解释。在对五位达斡尔族教师和两位达斡尔族学生的主体认知、民族情感体验及民族文化传承的分析基础上,对他们的民族认同,民族身份认知和对本民族语言、宗教、艺术、体育等文化方面的态度进行人类学解释。洞察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民族文化自觉发展状态的困境,了解达斡尔族教师在民族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民族文化传承意识的趋向,寻求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与路径。在研究访谈的基础上,引用多元文化教育思想的教育视角,以民族学校传承场域的实践操作为研究基础,为民族学校传承达斡尔族文化提供一种新的认识和新思路。从达斡尔族主体文化认识的特点分析达斡尔族文化传承之根本是本民族主体的文化自觉,即达斡尔族文化传承的关键是达斡尔族本族内传承为重点,并要得到国家意志来实现民族文化传承的政策支持。对其达斡尔族文化的断裂现象做以真实的记录,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过程的图景记实,以期有更多的民族文化现象的启示。

王世红[9](2012)在《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 ——兼论课程学者之课程政策角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性课程改革趋势使特定地区的课程改革研究有重要意义,台湾课程研究渐成为现时代华人地区研究热点,课程改革的台湾与大陆比较研究成为学界重要课题,“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是研究台湾课程改革的理想切入点。本研究以我国台湾为区域研究对象,以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为核心视点,将九年一贯课程置入台湾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之中,并经由对台湾课程改革历史沿革的梳理与分析,全面总结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缘起、课程目标内涵、改革的推进策略以及遇到的具体问题,适时引入课程学者在课程政策中的角色分析,藉借台湾着名课程学者欧用生的课程思想为研究个案,唤起对课程改革的理性规范与思考,深化对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的理解,以为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提供借鉴。本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研究绪论。阐述研究的背景与目的、研究过程与方法、核心概念与论文内容架构、已有文献整理与分析等具体问题。第二章着重进行台湾社会发展研究。台湾社会历史文化渊源流变呈多元样貌,原住民文化、闽粤文化、殖民文化、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欧美文化、海洋文化,都作为台湾文化的有机元素,沉淀、糅合于台湾文化之中,形成台湾独有的文化风貌,成为抚育课程变革的胚基。第三章梳理台湾课程改革史。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的实效性验证,应从历史的视角分析,探索台湾光复以来课程改革的演进历程,是从历史的观点回答为什么要推动九年一贯课程的重要途径。第四章聚焦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九年一贯课程是继台湾九年国教之后的课程改革的里程碑,被称为台湾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课程改革。九年一贯课程撞击着台湾课程模式的既定框架,但教育改革并非一蹴而就,九年一贯课程的推进也伴生了许多问题,改革仍需努力。第五章是关于台湾课程学者课程思想与理论研究。台湾九年一贯课程走过了十几个年头,台湾教育当局对其不断地调整与修缮。教育理论来源于特定的教育实践,其功能也在于解释其源于的那些特定的题材范畴。探求台湾本土课程学者的课程思想,是关注台湾课程改革的合理路径。第六章为欧用生课程思想研究。以台湾本土着名课程学者欧用生教授课程研究的学术经历和其课程思想为个案,具体分析欧用生的课程本质观、课程价值论、课程方法论、课程转型论,更为具体地、深层次地考察台湾九年一贯课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欧用生的课程研究历程也是台湾课程研究发展历史和九年一贯课程研究历程的写照。第七章是基于上述六章研究内容提出的对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启示。在本章中进行了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十余年的反思,并以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经验为启发,对课程改革做更为深入地思考。

陈洁[10](2012)在《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文中认为本文剖析研究的主要对象,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弹词”的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苏州弹词,是目前我国从业人员最多、专业演职团体最多、拥有专门表演场所最多、保存传统书目最多、原创的新编书目最多、电台电视台播放节目总时最长的曲艺类非遗项目。它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江、浙、沪甚至海外,都有热衷于此的票友团体;众多曲艺品种中,唯有它是拥有专门的传承学校、专设的领导机构并有专业理论刊物出版。从苏州弹词生存和发展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一项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文化自觉过程中,通过自我保护、能动传承而实现其艺术复兴。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以该遗产富有代表性的弹词流派为切入点,观察分析这些流派在“非遗”保护视野下,如何实现原样保护和能动传承的相关具体做法;首次将听客和学者层面与“非遗”保护的互动,纳入曲艺传承体系之中考察;尝试从音乐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剖析苏州弹词在传统艺术式微的今天依然相对繁荣的原因。笔者认为,要想真正做到妥善地保护和发扬苏州弹词文化遗产,必须调动一切因素的能动性,即演员主体的创演能动性、学者文人的研究主动性和书迷票友的传承自觉性。这一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或许可以作为曲艺、戏剧、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参考的范本。苏州弹词保护传承的成功经验说明,对音乐、曲艺、戏曲等艺术类非遗项目来说,外力支持固然不可或缺,但首要保护的应是该艺术形式的自身内在活力,激发其新陈代谢的自我创造能力,变被动的外在保护为能动的自我发展,聚集外力以推进内功修炼,从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多样性并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跨世纪的一次盛会——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综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世纪的一次盛会——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文化发展政策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事业的改革探索(1978—1999)
二、努力建设文化大省(1999—2011)
三、逐步迈向文化强省(2011—2017)
四、踏上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新征程(2017年至今)

(2)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安精神研究述略——兼论延安精神的研究的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延安精神研究的演进过程
    (一)延安精神研究的起步
    (二)延安精神研究的发展
    (三)延安精神研究的趋向繁荣
二、延安精神研究的政治性
三、延安精神研究的时代性
四、延安精神研究的历史性

(3)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界定与历史分期问题
    四、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第一章 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历史追溯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兴起
        一、刊印书籍图画宣传慈善观念、募款赈灾
        二、《申报》——近代慈善事业的亲历者
        三、仿效西方办义演、游园会募款赈灾
    第二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停滞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发展日趋式微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逐步陷入停滞
第二章 媒体介入复苏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78-1994)
    第一节 公益慈善事业复苏的历史条件
        一、公益慈善复苏的经济环境
        二、公益慈善复苏的政治环境
        三、公益慈善复苏的思想条件
    第二节 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复苏
        一、改革开放初期传统媒体的发展
        二、传统媒体报道公益慈善的特点
    第三节 传统媒体助推公益慈善的复苏
        一、推动社会公众对公益慈善的认知回归理性
        二、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公益慈善
        三、弘扬符合公益慈善发展规律的科学理念
第三章 媒体介入成长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1994-2005)
    第一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成长的态势
        一、报刊杂志助力公益慈善事业的成长
        二、电视媒体参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端
        三、手机成为公益慈善事业募款的新媒介
        四、互联网引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初始
    第二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理念的传播
        一、倡导现代公益慈善意识
        二、公益慈善事业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发动群众参与公益慈善
        四、倡导现代财富观念
    第三节 媒体推动公益慈善品牌的创建
        一、公益慈善品牌的创立
        二、希望工程品牌的创建
    第四节 媒体监督公益慈善的信息公开
        一、媒体监督的定义和作用
        二、接受媒体的监督:他律的强制性
        三、借助媒体主动发布信息:自律的必要性
    第五节 媒体动员公众参与公益慈善——以'98抗洪为例
        一、报刊成为宣传报道的主阵地
        二、电视赈灾义演取得的非凡成绩
        三、邮票、彩票发行成为新型的募款渠道
        四、通过举办展览、印刷画册宣传抗洪精神
        五、余波:企业失信催生《捐赠法》出台
第四章 媒体介入发展时期的公益慈善事业(2005至今)
    第一节 新媒体的崛起及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
        一、新媒体的崛起彻底颠覆传播格局
        二、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从并行竞逐到融合发展
    第二节 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发展的新格局
        一、传统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
        二、公益慈善评选与展会兴起
    第三节 互联网:从“传声筒”成为主导公益慈善新力量
        一、互联网公益慈善的发展历程
        二、互联网公益慈善与传统公益慈善之间的差异
        三、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转变
    第四节 “免费午餐”推动形成公益慈善发展的高效模式
        一、理想照进现实——“免费午餐”发起的背景及成绩
        二、媒体在“免费午餐”项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行动改变中国:“免费午餐”的特殊意义
    第五节 媒体对公益慈事业发展产生的双向作用
        一、汶川地震中媒体的正面推动作用
        二、“郭美美事件”引发慈善机构公信力危机
    第六节 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所带来的问题及其法制化解决
        一、媒体介入公益慈善事业带来的问题与挑战
        二、媒体介入公益慈善挑战的法制化解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4)徐嘉瑞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研究 ——以“平民文学”为中心视点的一种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一)徐嘉瑞着述的整理
        (二)生平思想研究
        (三)文艺思想研究
        (四)文学创作研究
        (五)几点思考
    三、研究方法和论文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论文内容
第一章 “平民文学”思想
    第一节 关切民间
        一、主要思想渊源
        二、“关切民间”的思想主张
    第二节 注重阶级性
        一、主要思想渊源
        二、“阶级区分”的思想主张
    第三节 强调真实
        一、主要思想渊源
        二、“强调真实”的思想主张
    第四节 旨在实用
        一、主要思想渊源
        二、“旨在实用”的思想主张
第二章 基于“平民文学”思想的文学史观
    第一节 文学史观的主要思想基础
        一、进化论对徐嘉瑞的文学史观的影响
        二、人道主义对徐嘉瑞的文学史观的影响
    第二节 “三线文学观”
        一、“三线文学观”的主要内容
        二、“三线文学观”的特点
    第三节 徐嘉瑞论“平民文学”对中国古代正统文学发展的影响
        一、徐嘉瑞研究佛教对“平民文学”发展的影响
        二、徐嘉瑞研究“平民文学”推动中国古代正统文学的发展
第三章 基于“平民文学”思想的文学实践
    第一节 文学创作和改编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一、徐嘉瑞的文学语言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二、徐嘉瑞的文学内容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第二节 “平民文学”思想指导下的文学翻译活动
        一、译文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二、翻译语言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三、翻译功能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第三节 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研究中体现的“平民文学”思想
        一、徐嘉瑞前期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研究的活动
        二、徐嘉瑞后期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和研究的工作
结语
附录 徐嘉瑞小传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2. 海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历史视野
    1.1 近代以来以救国图强为初衷的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
        1.1.1 清末文字改良主义思潮与实践
        1.1.2 20世纪初激进主义文字改革主张及汉字存废之争
        1.1.3 四时期至二三十年代涌动的文字改革思潮与实践
    1.2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运动
        1.2.1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对文字改革的关注
        1.2.2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拉丁化新文字运动
        1.2.3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试验拉丁化新文字
        1.2.4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文字改革
    1.3 本章小结
2 当代文字改革问题的提出
    2.1 新中国成立前后文字改革问题的提出
        2.1.1 文字改革问题的提出
        2.1.2 文字改革的理论准备
    2.2 新中国成立后推进文字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2.2.1 新中国建设对文字改革的迫切需求
        2.2.2 拼音化文字改革的世界趋势
    2.3 本章小结
3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文字改革全面展开
    3.1 设立机构,高屋建瓴、全盘规划文字改革
        3.1.1 文字改革机构的设立
        3.1.2 文字改革方针和方案的确定
        3.1.3 整风运动中关于文字改革的争议
        3.1.4 中共中央调整确定文字改革三大任务
    3.2 人民群众的欢迎与文字改革工作的高潮
        3.2.1 《汉字简化方案》的推行
        3.2.2 掀起推广普通话热潮
        3.2.3 汉语拼音广泛应用
    3.3 文字改革在调整巩固中稳步前进
        3.3.1 修订《汉字简化方案》,编印《简化字总表》
        3.3.2 汉字整理工作取得突出成绩
        3.3.3 推广普通话工作持续进行
        3.3.4 扩大汉语拼音应用,改进汉语拼音教学法
    3.4 “文化大革命”及两年徘徊时期文字改革在低潮中蹒跚
        3.4.1 文字改革的中断与周恩来努力恢复文字改革工作
        3.4.2 拟订、发表《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3.4.3 重新恢复推广普通话
        3.4.4 恢复推行汉语拼音,努力扩大汉语拼音应用
        3.4.5 启动汉字信息处理工程
    3.5 本章小结
4 文字改革的拨乱反正和调整
    4.1 文字改革工作的复苏
        4.1.1 充实文字改革领导机构,重申文字改革方针
        4.1.2 修订《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
        4.1.3 完善《汉语拼音方案》,开展“注·提”教学实验
        4.1.4 各行各业踊跃推广普通话
        4.1.5 汉字信息处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4.2 关于文字改革的争议和反思
        4.2.1 改革开放对文字改革提出新要求
        4.2.2 文字改革工作座谈会研究新时期文字改革的方针任务
        4.2.3 对文字改革的不同意见
        4.2.4 对文字改革的再思考
    4.3 文字改革工作的里程碑
        4.3.1 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确立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方针
        4.3.2 废除“二简字”,重新发表《简化字总表》
    4.4 本章小结
5 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全面发展
    5.1 中共中央对新时期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5.1.1 调整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构
        5.1.2 与时俱进,创新对语言文字的认识
        5.1.3 加强对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和规划
        5.1.4 积极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的法制化进程
    5.2 大力推广、积极普及普通话
        5.2.1 推普工作方针的调整
        5.2.2 推广普通话工作的新举措
    5.3 努力推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建设
        5.3.1 加强社会用字管理,巩固汉字简化成果
        5.3.2 整理现行汉字,促进汉字规范化、标准化
    5.4 继续完善并扩大《汉语拼音方案》的应用
        5.4.1 发布、修订《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5.4.2 推广“注音识字,提前读写”教学实验
        5.4.3 扩大汉语拼音在中文信息处理等领域的应用
    5.5 中文信息处理标准化建设成绩显着
    5.6 本章小结
6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总体评价
    6.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性质
        6.1.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是对近代以来文字改革的继承、扬弃与发展
        6.1.2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是一个不断调整、自我扬弃的过程
    6.2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特点
        6.2.1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出发点
        6.2.2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工作慎重而严谨
    6.3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成就
        6.3.1 对推进新中国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6.3.2 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6.3.3 对汉字和华语文化圈国家和地区产生积极影响
        6.3.4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成果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
    6.4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不足
        6.4.1 文字改革指导思想上存在急于求成的毛病
        6.4.2 汉字简化方法存在一些问题
        6.4.3 文字改革工作一度存在学术问题政治化处理
    6.5 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的启示
        6.5.1 文字改革必须处理好文字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6.5.2 文字改革必须遵循文字发展规律
        6.5.3 文字改革必须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结束语 积极推进中国语文现代化探索
    1. 关注社会语文生活,积极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2. 继续推动普通话、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的科学发展
    3. 大力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6)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钱三强科技功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任务与文献
    四、 研究内容与结构
第一章 新中国科学体制的“制礼作乐者”:钱三强与中国科学院的创建
    第一节 中科院早期发展的核心骨干
        一、 筹建中科院
        二、 主持计划局
    第二节 访苏及其深远影响
        一、 访苏背景与任务
        二、 钱三强在苏期间的活动
        三、 访苏代表团总结报告及其影响
        四、 基本科学制度的创建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大科学工程中的战略科学家:钱三强在中国核能事业中的角色担当
    第一节 “中国原子弹之父”的学术史梳理
        一、 20 世纪 60 年代―中国原子弹之父‖说的传入及影响
        二、 20 世纪 70 年代末以来有关―中国原子弹之父的几种观点
        三、 关于―之父说的几个问题
        四、 讨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三条路径
    第二节 旧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的积极推动者
        一、 钱三强与 1940 年代末的原子能科普
        二、 钱三强与国民政府的原子梦
        三、 钱三强筹组原子能科学研究机构的努力
    第三节 新中国核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的创建者
        一、 创建近代物理研究所
        二、 谋划研究所初期发展方向
        三、 主持对苏原子能合作
    第四节 “两弹”大科学工程中的特殊角色
        一、 特殊角色之一:决策系统里的战略科学家
        二、 特殊角色之二:知人善任的组织科学家
        三、 特殊角色之三:攻关科研难题的领军科学家
        四、 从核心人物到“靠边站”:钱三强角色与地位的转变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的科技领导人:钱三强与中国科技事业的改革发展
    第一节 钱三强与“文革”后中国科学院的恢复和发展
        一、 时代背景与“文革”后期的钱三强
        二、 组织实施―文革后重大科学工程
        三、 推动科学研究的对外交流
        四、 推动中国科学事业的制度化建设
    第二节 钱三强在“文革”后的政治参与
        一、 与中国科学院院长人选的两次际遇
        二、 建言中南海
    第三节 钱三强与中国软科学事业
        一、 创立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二、 推动科学学事业的建制化发展
        三、 促进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
        四、 促进中国科技名词审定事业的发展
        五、 主持召开“科学与文化论坛”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科学家的科技现代化思想:钱三强对中国科技现代化之路的思考
    第一节 论什么是科学技术现代化
        一、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意义
        二、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内涵
    第二节 论“红专矢量论”与“知人善任”
        一、 红专矢量论
        二、 “知人善任”说
    第三节 论基础科学研究与应用科学研究
        一、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区别与联系
        二、 基础科学研究的特殊重要性
        三、 如何发展应用科学
    第四节 论学习引进与自主创新
        一、 向国外学什么、怎么学
        二、 科技自主创新的内涵与路径
    第五节 论经济与科技的“面向、依靠”方针
        一、 科技现代化与“四个现代化”的关系
        二、 诠释“面向、依靠”方针
    第六节 论科学技术普及
        一、 对科普的理论思考
        二、 科普创作与科普实践活动
    第七节 小结
第五章 科学家的科学史情怀:钱三强与科学技术史
    第一节 原子能科学技术史的开拓者与传播者
        一、 1950 年代大力宣传原子能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发展史
        二、 《原子能发现史话》和《重原子核三分裂与四分裂的发现》的学科史意义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记录者与研究者
        一、 对中国近代科学发展概况的回顾
        二、 对中国原子能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总结
        三、 对中国科学院发展概况和主要成就的回顾
        四、 对新中国科技发展史上重要人物的追忆与评价
    第三节 中国科学技术史事业的组织者与推动者
        一、 为国家领导人讲授科学技术史
        二、 推进科学史研究的建制化
        三、 多次向社会推荐优秀科学史着作
    第四节 钱三强科学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
        一、 重视科学史的学术价值
        二、 重视科学史的科普功能
        三、 重视科学史的教育功能
        四、 重视科学史的资政功能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一、 时代、角色与功业:对钱三强科技实践活动与思想的历史总结
    二、 科学精英多重角色的价值与局限:从钱三强多重角色的历史合法性反思当代科学精英的角色滥用
    三、 科学精英与当代中国科技体制的起源:研究以钱三强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个案的特殊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目录
绪论
    一、 问题的缘起与研究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探析
    第一节 高校校园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一、 文化的简述
        二、 高校校园文化的起源
        三、 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演进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特征
        一、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界定
        二、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
        三、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特点
    第三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功能
        一、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人才培养功能
        二、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创新功能
        三、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化功能
第二章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恢复与发展时期取得的成就
        一、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重新得到重视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更加明确
        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得以健康发展
    第二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深化时期取得的成就
        一、 提升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适应了“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要求
        三、 充实和发展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
    第三节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时期取得的成就
        一、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了国家软实力的提高
        二、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践行了和谐文化思想
        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建设理念
第三章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以福建省高校为例
    第一节 作为研究样本的三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简介
        一、 湄洲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彰显“职业”的本色
        二、 福建师范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时代气息与百年文化底蕴有机结合
        三、 福州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特色:着力打造具有工科特色的文化校园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思路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 调查研究的思路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
    第三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现状的调查内容分析
        一、 大学生对校园文化认知情况
        二、 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情况
        三、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情况
        四、 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情况
    第四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高校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缺乏文化内涵
        二、 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中大学精神的缺失
        三、 高校校园文化活动品位不高
        四、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不够完善
        五、 高校校园网络文化建设有待进一步探索
第四章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全球化、网络化的消极影响
        一、 全球化、网络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二、 全球化、网络化的实质
        三、 全球化、网络化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第二节 社会转型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 社会转型期的界定及特征
        二、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带来的挑战
        三、 社会转型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
    第三节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
        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厘清
        二、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对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路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先进性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南
    第二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 先进性与多元性统一原则
        二、 继承性与批判性统一原则
        三、 知识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
        四、 高雅性与大众性统一原则
        五、 民族性与世界性统一原则
        六、 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原则
    第三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 夯实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 培育和弘扬大学精神
        三、 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第四节 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一、 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想教育阵地
        二、 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度
        三、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实效性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问题的缘起
        (一)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现实背景
        (二)国家民族文化发展政策背景
        (三)研究者个体的特殊经历背景
    二、研究的意义
        (一)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现实价值
        (二)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实践价值
        (三)达斡尔族文化体认研究的学术价值
第一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设计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
        (二)关于民族文化理论的相关文献研究
        (三)文化体认与文化认同的区别与联系
        (四)关于达斡尔族文化相关文献的研究
    二、达斡尔族与达斡尔族文化的概述
        (一)达斡尔族概述
        (二)达斡尔族文化概况
    三、研究设计
        (一)取样
        (二)兼有“局内人”与“局外人”身份的优势
        (三)研究信度和效度
        (四)研究伦理道德
第二章 民族情结: 生命的体验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五位达斡尔族教师
        (一)胡拉斯·林
        (二)莫德·杰
        (三)克音·荣
        (四)莫日登·力
        (五)额斯日·夫
    二、卜奎民族中学的两位达斡尔族学生
        (一)敖勒·胜
        (二)毕力杨·丽
    三、达斡尔族教师和达斡尔族学生的生命事件
        (一)胡拉斯·林:我的民族情
        (二)莫德·杰:她在做有益传承的事
        (三)克音·荣:留下的都是美好记忆
        (四)莫日登·力:他成长于达斡尔族地区
        (五)额斯日·夫:因为我的特殊的名字而被关注
        (六)敖勒·胜:伴随达斡尔族摇篮曲成长
        (七)毕力杨·丽 :长得像达斡尔族的女孩
    四、我的生命之歌
    讨论与分析
第三章 民族文化:主体的认知
    一、喜忧参半的民族身份
        (一)国家的民族识别
        (二)民族身份的历史记忆
        (三)民族身份失去往日的光环
        (四)家族标志——“哈拉·莫昆”在弱化
        (五)不断被强化民族身份的地方
        讨论与分析
    二、失去一种语言,就等于失去一座卢浮宫
        (一)孩子们不会说达语
        (二)只能听老人说“达语”了
        (三)只能在特殊的场合说“达语”
        讨论与分析
    三、悄悄消失的达斡尔族的萨满文化
        (一)萨满教就是“迷信”
        (二)萨满教是“跳神治病”
        (三)“祭敖包”是萨满活动的一个仪式
        讨论与分析:
    四、达斡尔族文化象征符号的弱化
        (一)“乌春”对我来说就是“空白”
        (二)“扎恩达勒”是没有歌词的曲调
        (三)“鲁日格勒”是在家跳着玩的舞蹈
        (四) 曲棍球与达斡尔族的千年之缘
        讨论与分析
第四章 民族文化传承(一):“在路上”
    一、阿尔丹·霞:孤单并不独孤的行者
        (一)“那是因为根在断裂”
        (二)“在路上”
        (三)缘于她儿子的一句话
        (四)血浓于水的民族情结
        (五)甜蜜的悲哀
        (六)传承的艰难来自于民族文化拥有者
    二、斡嫩·钧 :坚守一份希望
        (一)神秘小屋
        (二)“一切源于民族感情”
        (三)卜奎民族中学是培养民族情感的熔炉
    三、毕力杨·仁:老校长的民族文化心路
        (一)“丢失也是一种进步”
        (二)“我们养过两头牛”
        (三)“少数民族学生学业成绩也能上去”
        (四)“我给上过达斡尔语课”
        (五)“特殊的歌咏比赛”
    四、毕力杨·臣:为民族就是为人类
        (一)人生的第一个兴奋点
        (二)学会工作就是党的事业
        (三)为自己的民族服务,不是狭隘的民族情感
    讨论与分析
第五章 民族文化传承(二):卜奎民族中学的足迹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历史文化积淀
        (一)卜奎民族中学的历史文脉
        (二)卜奎民族中学的时代风貌
        (三)成长记忆:我的卜奎民族中学之旅
    二、系统再造:重大校园活动中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弘扬
        (一)建校八十周年纪念活动:民族历史文化的盛筵
        (二)恢复办学三十周年纪念活动:民族文化精神的薪火相传
    三、民族文化传承载体的强化与创新
        (一)校园民族文化艺术节
        (二)民族体育运动会
        (三)民族文化课程
        (四)校园环境文化
        (五)校刊《海纳百川》
        (六)毕业生纪念画册
        (七)民族文化研究室
    讨论与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9)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 ——兼论课程学者之课程政策角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第二节 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 文献搜集
    二、 实地考察
    三、 学术交流
第三节 相关文献与文献探讨
    一、 课程政策与制度相关文献探讨
    二、 课程理论及实践研究相关文献探讨
    三、 学者课程政策角色研究相关文献探讨
第四节 概念释义与内容架构
    一、 概念释义
    二、 内容架构
注释 第二章 台湾社会发展研究
第一节 台湾社会历史
    一、 祖国大陆与台湾早期历史关系
    二、 西方殖民统治及台湾建省
    三、 日本殖民统治及台湾光复
    四、 台湾“戒严”及台湾思潮嬗变
    五、 台湾解严后社会多元性变迁
第二节 台湾社会文化
    一、 台湾地理环境文化
    二、 台湾殖民文化
    三、 台湾族群文化
    四、 台湾中华文化
    五、 台湾抗争意识文化
    六、 台湾情结文化
    七、 台湾政争文化
    八、 台湾经企文化
第三节 台湾社会发展与课程改革
    一、 尊重多元价值
    二、 政治主导课程
    三、 符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注释 第三章 台湾课程改革史研究
第一节 课程党化控制阶段
    一、 党化控制阶段课程政策
    二、 党化控制阶段课程内涵
    三、 党化控制阶段课程运作
    四、 党化控制对课程影响
第二节 课程威权松动阶段
    一、 威权松动阶段课程政策
    二、 威权松动阶段课程内涵
    三、 威权松动阶段课程运作
    四、 威权松动对课程的影响
第三节 课程多元变迁阶段
    一、 多元变迁阶段课程政策
    二、 多元变迁阶段课程内涵
    三、 多元变迁阶段课程运作
    四、 多元变迁对课程影响
第四节 课程多元开放阶段
    一、 多元开放阶段课程政策
    二、 多元开放阶段课程内涵
    三、 多元开放阶段课程运作
    四、 多元开放对课程影响
注释 第四章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
第一节 九年一贯课程的历程
    一、 九年一贯课程的背景
    二、 九年一贯课程的设计特点
    三、 九年一贯课程的实施
第二节 九年一贯课程内涵
    一、 九年一贯课程统整规划
    二、 九年一贯课程创新教学
    三、 九年一贯课程协同教学
    四、 九年一贯课程问题导向教学
    五、 课程学校本位
    六、 课程与教师知能
第三节 九年一贯课程各领域因应与检讨
    一、 语文领域因应与检讨
    二、 健康与体育领域因应与检讨
    三、 社会领域因应与检讨
    四、 艺术与人文领域因应与检讨
    五、 自然与生活科技领域因应与检讨
    六、 数学领域因应与检讨
    七、 综合活动领域因应与检讨
第四节 重大议题与学习领域
    一、 重大议题意涵分析
    二、 重大议题与学习领域融合
    三、 领域教学实践
第五节 九年一贯课程评鉴
    一、 九年一贯课程的三级评鉴
    二、 九年一贯课程多元评鉴
第六节 九年一贯课程理论基础
    一、 九年一贯课程理论基础的官方陈述
    二、 对官方陈述的深度剖析
注释 第五章 台湾课程学者课程思想与理论研究
第一节 课程思想与理论研究发展
    一、 戒严期课程思想与理论研究概况
    二、 解严后课程思想与理论研究概况
    三、 课程学者九年一贯课程理论研究举要
第二节 课程学者课程政策角色分析
    一、 课程政策中课程学者角色素描
    二、 课程政策中课程学者角色期待
注释 第六章 欧用生课程思想
第一节 欧用生课程研究心路历程
    一、 台北:课程启蒙之旅
    二、 东京:课程批判之旅
    三、 再回台北:课程再概念化之旅
第二节 欧用生课程思想解读
    一、 课程本质论
    二、 课程价值论
    三、 课程方法论
    四、 课程转型论
注释 第七章 大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借镜:代结论
第一节 大陆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反思
    一、 关于课程改革的本质研究
    二、 关于课程改革的基础理论研究
    三、 关于课程改革的基本条件研究
    四、 关于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研究
    五、 关于课程改革的中国化研究
    六、 关于师资质量问题研究
第二节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经验启示
    一、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经验
    二、 台湾九年一贯课程改革启示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谢辞

(10)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课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文献回顾
    四、称谓界定
第一章 水乡文化孕育的苏州弹词
    第一节 循序酝酿的播种期
    第二节 风格迸发的黄金期
    第三节 稳中求变的盘整期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艺术价值的延续和主体多元
    第一节 苏州弹词艺术价值的体现
    第二节 对传统遗产的固守
    第三节 对变革创新的追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弹词艺术的色彩疏密与流派特征
    第一节 流派的形成与嬗变递延
    第二节 以《情探》为例的早期风格基点
    第三节 开篇《新木兰辞》的气质浓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弹词艺人的创演自觉和经验反思
    第一节 艺术风格的成型与成熟
    第二节 音乐语言的戏剧性开拓
    第三节 艺人的自发性经验反思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评弹学者的文化自觉和理论操守
    第一节 苏州评弹研究机构
    第二节 理论研究和书谱出版
    第三节 评弹研究的期刊阵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传媒对文化遗产的弘扬
    第一节 广播电台与苏州弹词的联姻
    第二节 近年来广播书场的发展趋势
    第三节 广播书场对保护和传播苏州弹词的促进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受众群体与弹词传承的全方位互动
    第一节 大众听客的接受与反馈
    第二节 文人墨客的雕饰与修书
    第三节 国家政要的偏爱与扶持
    第四节 票房雅集的实践与互动
    本章小结
结语
    一、 原样保护:艺术价值的凝结和递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核心体现
    二、 能动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发挥“人”的能动性为关键手段
附录 苏州评弹演变历史及名家流派形成大事年表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博士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四、跨世纪的一次盛会——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综述(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浙江文化发展政策回顾[J]. 余昕. 政策了望, 2021(09)
  • [2]新中国成立以来延安精神研究述略——兼论延安精神的研究的特点[J]. 陈召正,邵雍. 红色文化资源研究, 2020(02)
  • [3]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介入中国公益慈善事业发展研究[D]. 方圆. 湖南师范大学, 2018(11)
  • [4]徐嘉瑞的文学思想与文学实践研究 ——以“平民文学”为中心视点的一种考察[D]. 吴婉婷. 云南大学, 2016(01)
  • [5]当代中国文字改革研究[D]. 王爱云. 武汉大学, 2014(06)
  • [6]科学精英的多重角色:钱三强科技功业研究[D]. 黄庆桥. 上海交通大学, 2013(04)
  • [7]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以福建省高校为例[D]. 蔡桂珍. 福建师范大学, 2013(11)
  • [8]达斡尔族文化体认与传承 ——基于一所民族中学的质的研究[D]. 高春梅. 东北师范大学, 2012(04)
  • [9]台湾九年一贯课程研究 ——兼论课程学者之课程政策角色[D]. 王世红.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2(09)
  • [10]苏州弹词艺术发展史研究:原样保护与能动传承的有机统一[D]. 陈洁. 南京艺术学院, 2012(02)

标签:;  ;  ;  ;  ;  

一场跨越世纪的盛会——全国党史研究室主任会议纪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