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鹦鹉大肠杆菌病疫情防控经验

牡丹鹦鹉大肠杆菌病疫情防控经验

一、牡丹鹦鹉暴发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体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榴佳[1](2014)在《上海部分鸟类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种类鉴定》文中认为原虫是寄生于鸟类的常见寄生虫,不仅危害鸟的生长发育,还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威胁。我国感染鸟类的原虫达70种,其中隐孢子虫、弓形虫、阿米巴、芽囊原虫等可感染人类。上海鸟类资源丰富,仅花鸟市场交易的鸟类接近200种,而有关上海鸟类原虫的调查资料却十分有限。本论文拟通过对上海市部分鸟类原虫感染情况及种类的调查,为做好鸟类原虫病的防控和保护乌类资源提供基础数1.上海部分鸟类寄生虫虫卵检查情况为调查上海市部分鸟类寄生虫感染情况,于2012年2、5、8、11月分别从上海市花鸟市场采集部分鸟类粪便,共采集46种鸟的231个粪样,釆用漂浮法、沉淀法和麦氏虫卵计数法确定其寄生虫虫卵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结果显示:有39种鸟(84.78%)的171个粪样(74.03%)检出寄生虫虫卵阳性,其中5月、11月的检出率均高于2月、8月,粪便中的寄生虫虫卵以球虫卵囊和线虫虫卵为主。每克粪便中的球虫卵囊数(OPG)或线虫虫卵数(EPG)最大值均出现在11月份,分别为168750个和3375个。结果表明,上海市花鸟市场鸟类感染寄生虫的种类较多、感染率高。检查结果为掌握上海市鸟类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和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2.上海部分鸟类血液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种类鉴定为了解上海市部分鸟类血液原虫的感染现状,于2012年1?12月间,采集上海市部分花鸟市场雀形目、鸡形目、鸽形目共计19种76只鸟类的血液样本,采用镜检与分子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对鸟类疟原虫和血变虫的感染情况进行调杏。结果显示:在鸟类血液样品中,显微镜检出原虫的阳性率只有13.16%(10/76),而分子检测原虫的检出率达54.05%(40/74);在74只受检鸟中,疟原虫感染率为21.65%(16/74),血变虫感染率为32.43%(24/74);在灰背鸫血液中鉴定出一鸟类血变虫新种,命名为枢锐血变虫(Haemoproteus shvrii n.sp.)?调查结果表明,上海市鸟类感染血液原虫较为普遍,调査结果为上海市鸟类血液原虫病防治提供了一定依据。3.上海部分鸟类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种类鉴定为了解上海市部分鸟类隐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对2012年2、5、8、11月采集的38种177个鸟类粪样,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鸟类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结果显示:有9种22个鸟类样品检测出隐孢子虫,平均阳性率为12.43%,其中原鸽的5个样品全部检出阳性;经序列比对,鉴定出3种隐孢子虫,即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火鸡隐孢子虫(C. meleagridis)、鸡隐孢子虫(Cgalli),鸡隐孢子虫为上海地区首次检出。结果表明,上海市鸟类隐孢子虫的感染率虽不是很高,但存在人畜共患的火鸡隐孢子虫,提示人们在饲养、观赏鸟类时,要切实注意做好相关防范工作。4.上海部分鸟类球虫种类鉴定及环孢子虫调查为了解上海市部分鸟类的球虫种类及环孢子虫的感染情况,从已通过镜检检测为球虫阳性的粪便中筛选13种感染强度较高的鸟类粪便,经培养后对球虫进行形态学观察,最终鉴定为5种球虫,即拉氏艾美耳球虫(Eimeria labbeana)、原鸽艾美耳球虫(Eimeria columbarum)、鹎等孢球虫(Iospora pycnonotae)、拉氏等孢子球虫(Isospora lacazei)、噪鹛等他球虫(Isospora garrulae),并发现1种疑似环孢子虫的卵囊。而后,对2012年2、5、8、11月采集的38种鸟174个粪样进行分子检测。结果显示:有27种鸟114个粪样的分子检测为球虫阳性,未检出环孢子虫;调查结果为鸟类球虫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数据。

朱桂寿[2](2008)在《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分布及其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是在新时期新环境下《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赋予林业部门新的职责。本研究通过调查分析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的种类及分布规律,初步建立了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所建立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在浙江省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浙江省野生动物野外分布具有明显特征: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以浙南山区分布最多,浙东南沿海及海岛区物种数量最少。两栖动物的物种群落结构简单,以蛙属为主要构成物种,全省五个大区的两栖动物群落结构没有显着差异。爬行动物物种群落结构较复杂,浙南山区、浙北平原和浙西、浙东丘陵地区的物种构成较为相似,而浙东南沿海与海岛区的物种具有显着的地域特征。②兽类动物以浙西丘陵山区分布最多,并且四个区的物种组成均以啮齿目和翼手目的动物为主,这与全省的物种组成相似。浙东南沿海及岛屿区的兽类物种组成则显着与其它地区不同。③鸟类动物在浙江省分布有19目,其中45.5%的物种属于雀形目。山地林区是主要的生境分布地,以此为主的包括雀形目、隼形目和鸡形目等10目,而平原田野和沼泽水域的则分别有1目和8目;在浙东南沿海及海岛区分布有各个目的绝大多数物种,而浙西北的分布则因目而异;全省冬候鸟和留鸟的物种数最丰富,分别占33.8%和32.6%,雀形目则以留鸟最多,其次是冬候鸟。其它各目的季节型构成也呈现各自特点。浙江省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和经营利用单位分别有276个和1125个;前者有93.11%用于食用目的,后者有98.62%属于酒店宾馆。全省被驯养繁殖经营利用的野生动物360种,主要集中于杭州、宁波和温州三市的动物园内。根据两种单位在全省的分布现状,提出在驯养繁殖经营利用场所建立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管人制度的重点应在杭州、宁波、金华和衢州四个市。监测网络和信息传递系统是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体系的基础。本研究通过包括10个国家级的总计27个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的建立和运行,总结了一整套机构设置、设施建设、监测方法和制度政策等方面的经验,依托现有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开展的湿地水鸟及鸟类迁徙规律调查取得了初步成果,结合上述野生动物分布的分析,提出了监测体系规划。本研究还开发了野生动物管理网络系统和基于GIS的疫情疫病预警系统等为核心内容的信息传递系统,建立了开放的浙江省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动态数据库,并逐步在全省联网应用。构建的野生动物疫源病监测体系和预警系统在浙江省高致病性禽流感监测防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候鸟为监测对象的国家级、省级监测站在两年以来的监测工作中,已发现63起野生动物异常情况,涉及野生鸟类9种120余只。所监测的事件均根据预警情况及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的开展,为做好HPAI防控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侯海锋[3](2008)在《当归对鸡骨髓造血机能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文中提出当归为伞形科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Oliv.)Diels的干燥根,味甘、辛,性温。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等功效,为临床使用频率较高的中药,素有“十方九归”之称。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当归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均进行了较为详细研究。当归对机体免疫系统、造血系统具有明显作用,另外在抗炎、抗肿瘤等方面也显示出较好疗效。目的:为探讨当归对鸡骨髓造血机能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文从当归的水煎剂入手,从血液生理指标、红细胞免疫功能和骨髓造血机能角度来探讨当归的免疫作用和补血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试验分别用低、中、高三个剂量的当归煎剂分别给正常和血虚模型鸡进行灌服,血虚鸡模型利用环磷酰胺制造(以80 mg/kg的剂量连续腹腔注射6 d)。然后分别测定各组鸡的红细胞(RBC)总数、血红蛋白(Hb)含量、红细胞压积(PCV)和血沉值等血液指标及各组鸡的红细胞C3b受体(RBC-CRl)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花环率,并与正常及血虚不用药组进行比较。采用骨髓造血祖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技术,观察当归煎剂和含药血清对红系(CFU-E)、爆系(BFU-E)和粒.巨系(CFU-GM)造血祖细胞集落增殖的作用。结果:当归能显着提高正常鸡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血沉值(P<0.01);同时能够逆转环磷酰胺所致血虚鸡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和血沉值的下降,并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组相比,P>0.05)。当归能显着提高正常鸡的RBC-CRl花环率(P<0.01),而对正常鸡的RBC-IC花环率无显着影响;同时当归能够逆转环磷酰胺所致血虚鸡的RBC-CRl花环率降低和RBC-IC花环率升高,使其恢复至正常水平(与正常组相比,P>0.05)。含药血清组能显着促进CFU-E(P<0.01)、BFU-E(P<0.01)和CFU-GM(P<O.01)集落的的增殖,而直接加入当归煎剂却不能促进CFU-E、BFU-E和CFU-GM集落的的增殖,提示当归对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增殖作用可能是通过促进造血因子的变化来间接促进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实现的。结论:当归对骨髓造血祖细胞具有明显的增殖作用;另外当归能够增强红细胞免疫能力,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发挥其抗肿瘤作用。为中医补血药的临床应用和中医补血理论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的实验依据。

滕乐邦[4](2002)在《牡丹鹦鹉暴发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体会》文中研究说明

二、牡丹鹦鹉暴发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体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牡丹鹦鹉暴发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部分鸟类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种类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球虫
        1.1.1 孔雀球虫
        1.1.2 鸽球虫
        1.1.3 鹤球虫
        1.1.4 鹌鹑球虫
        1.1.5 麻雀球虫
        1.1.6 其他鸟类球虫
    1.2 疟原虫
    1.3 隐孢子虫
        1.3.1 鸽子
        1.3.2 鹌鹑
        1.3.3 鸵鸟
        1.3.4 其他鸟类
    1.4 弓形虫
    1.5 住白虫
    1.6 其他原虫
        1.6.1 火鸡组织滴虫
        1.6.2 毛滴虫
        1.6.3 阿米巴
        1.6.4 血变原虫
        1.6.5 芽囊原虫
第二章 上海部分鸟类寄生虫虫卵检查情况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样品来源
        2.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2.2.3 检查方法
    2.3 结果
        2.3.1 鸟类寄生虫虫卵检查情况
        2.3.2 四个季度寄生虫虫卵检查结果
        2.3.3 鸟类粪便寄生虫虫卵
    2.4 讨论
        2.4.1 鸟类寄生虫虫卵感染情况
        2.4.2 鸟类寄生虫虫卵感染的季节性
第三章 上海部分鸟类血液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种类鉴定
    3.1 引言
    3.2 材料和方法
        3.2.1 实验动物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仪器
        3.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3.2.5 载玻片和盖玻片的预处理
        3.2.6 血涂片的制作、观察及测量
        3.2.7 鸟类血液 DNA 提取
        3.2.8 Nested PCR
        3.2.9 PCR 产物胶回收
        3.2.10 回收产物的连接转化
        3.2.11 阳性克隆的鉴定及测序
        3.2.12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 结果
        3.3.1 上海部分鸟类血液原虫感染情况
        3.3.2 上海部分鸟类血液原虫染虫率
        3.3.3 上海部分鸟类血液原虫分子检测结果
        3.3.4 鸟类血液原虫 cyt b 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5 鸟类血变虫新种鉴定
    3.4 讨论
        3.4.1 鸟类血液原虫感染情况
        3.4.2 鸟类血变虫虫种鉴定及鉴定依据
        3.4.3 血变虫新种——枢锐血变虫(Haemoproteus shvrii n.sp.)的鉴定
        3.4.4 鸟类疟原虫种类鉴定
第四章 上海部分鸟类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种类鉴定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实验动物
        4.2.2 主要试剂
        4.2.3 主要仪器
        4.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4.2.5 鸟类粪便 DNA 提取
        4.2.6 Nested PCR
        4.2.7 PCR 产物胶回收
        4.2.8 回收产物的连接转化
        4.2.9 阳性克隆的鉴定及测序
        4.2.10 生物信息学分析
    4.3 结果
        4.3.1 上海部分鸟类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4.3.2 上海部分鸟类隐孢子虫的分子检测结果
        4.3.3 上海部分鸟类隐孢子虫 18s rDNA 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4 讨论
        4.4.1 鸟类隐孢子虫感染情况
        4.4.2 鸟类隐孢子虫感染的季节性
第五章 上海部分鸟类球虫种类鉴定及环孢子虫调查
    5.1 引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实验动物
        5.2.2 主要试剂
        5.2.3 主要仪器
        5.2.4 主要试剂的配制
        5.2.5 球虫种类的鉴定
        5.2.6 Nested PCR
        5.2.7 酶切 PCR 产物
    5.3 结果
        5.3.1 上海部分鸟类球虫的种类鉴定
        5.3.2 上海部分鸟类环孢子虫和艾美耳球虫的分子检测结果
        5.3.3 上海部分鸟类环孢子虫和艾美耳球虫 PCR 产物的酶切鉴定结果
    5.4 讨论
        5.4.1 鸟类经分子检测球虫感染情况
        5.4.2 鸟类球虫孢子化情况
        5.4.3 鸟类球虫种类鉴定
第六章 全文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2)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分布及其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研究综述
    1.1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产生的背景
    1.2 疾病监测预警机制建设现状
        1.2.1 疾病监测预警机制主要发展历程
        1.2.2 我国主要的疾病预警系统
        1.2.3 我国疾病预警系统存在的问题
    1.3 动物防疫体系现状
        1.3.1 我国动物防疫体系主要发展历程
        1.3.2 现阶段取得的主要成效
        1.3.3 动物防疫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1.4 野生动物种群监测研究现状
    1.5 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现状和发展
    1.6 研究的目的意义
2 研究区域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野外野生动物分布研究
        2.2.2 冬季湿地水鸟调查方法
        2.2.3 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状况调查方法
    2.3 技术路线
3 监测对象的选定
    3.1 国家林业局规定的监测对象
    3.2 当前重点监测的野生动物疫病的基本信息
    3.3 讨论
4 野外野生动物资源分布研究
    4.1 两栖动物
    4.2 爬行动物
    4.3 兽类
    4.4 鸟类
    4.5 讨论
5 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野生动物分布状况研究
    5.1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野生动物概况
    5.2 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物种状况
    5.3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的数量变化
    5.4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单位的功能分类
    5.5 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物种和单位的地区分布及从业情况
    5.6 讨论
6 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系统的研究
    6.1 陆生野生动物监测点的建设
        6.1.1 机构设置
        6.1.2 野外监测
        6.1.3 监测信息报告
        6.1.4 制度建设
        6.1.5 监测站的基础设施建设
        6.1.6 取得的成效
        6.1.7 存在问题
    6.2 监测体系建设
        6.2.1 监测体系建设思路
        6.2.2 监测体系建设的任务
        6.2.3 建设目标
        6.2.4 现有野外监测体系的调整
        6.2.5 体系建设规划
    6.3 讨论
7 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信息传递系统的研建
    7.1 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陆生野生动物数据库建设
        7.1.1 目的及运行环境
        7.1.2 软件编制及特点
        7.1.3 功能及其模块划分
        7.1.4 系统的设计
        7.1.5 软件的主要应用
    7.2 基于 GIS 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
        7.2.1 GIS 系统主要应用概况
        7.2.2 基于 GIS 的疫情监测预警系统的研建
    7.3 讨论
8 浙江省禽流感防控监测与预警
    8.1 鸟类的迁徙
    8.2 迁徙鸟类成为疫源的条件
    8.3 禽流感防治研究
    8.4 迁徙鸟类与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8.5 浙江省监测系统重点监测的物种
    8.6 迁徙鸟类动态
        8.6.1 全省10 个监测站的初步数据分析
        8.6.2 杭州湾滨海湿地监测站2007 年度鸟类迁徙状况
    8.7 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成效小结
    8.8 讨论
9 结论和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OIE 法定报告疾病名录
    附录二: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附录三 全省驯养繁殖经营利用野生动物物种名单
详细摘要

(3)当归对鸡骨髓造血机能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当归免疫调节功能的研究
        1.1.1 当归对免疫器官的调节作用
        1.1.2 当归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1.2 当归对血液及造血系统作用的研究
        1.2.1 当归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1.2.2 当归对造血系统的作用
    1.3 当归在抗炎、抗肿瘤等方面的作用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当归
        2.1.2 试验动物
        2.1.3 主要仪器设备
        2.1.4 药品及试剂
        2.1.5 试剂配制
    2.2 试验方法
        2.2.1 当归水煎剂的制备
        2.2.2 鸡血虚模型的制造
        2.2.3 当归对鸡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2.2.4 当归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2.2.5 当归对鸡骨髓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2.3 数据处理
3 结果
    3.1 血虚模型造模结果
    3.2 当归对正常以及血虚模型鸡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
        3.2.1 当归对正常鸡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值的影响
        3.2.2 当归对血虚鸡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含量、红细胞压积值的影响
        3.2.3 当归对正常鸡血沉值的影响
        3.2.4 当归对血虚鸡血沉值的影响
    3.3 当归对正常以及血虚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3.3.1 当归对正常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3.3.2 当归对血虚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3.4 当归对鸡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3.4.1 含药血清对鸡骨髓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3.4.2 当归煎液对鸡骨髓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讨论
    4.1 血虚鸡模型的建立
    4.2 当归对血液指标的影响
        4.2.1 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的影响
        4.2.2 对红细胞压积容量的影响
        4.2.3 对红细胞沉降速率的影响
    4.3 当归对鸡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4.3.1 红细胞CR1花环率和IC花环率测定意义及免疫学原理
        4.3.2 当归对机体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4.4 当归对鸡造血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4.4.1 对红系、爆系和粒-巨系造血祖细胞集落的测定意义
        4.4.2 对机体补血机理的影响
    4.5 本实验存在的问题与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5 结论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作者简历
致谢
附件

四、牡丹鹦鹉暴发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体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部分鸟类原虫感染情况调查及种类鉴定[D]. 李榴佳.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1)
  • [2]浙江省陆生野生动物分布及其疫源疫病监测体系建设研究[D]. 朱桂寿. 南京林业大学, 2008(10)
  • [3]当归对鸡骨髓造血机能及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D]. 侯海锋.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8)
  • [4]牡丹鹦鹉暴发大肠杆菌病的防治体会[J]. 滕乐邦. 畜牧与兽医, 2002(01)

标签:;  ;  ;  ;  ;  

牡丹鹦鹉大肠杆菌病疫情防控经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