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世界上最好的茶水

寻找世界上最好的茶水

一、寻访天下宜茶之水(论文文献综述)

刘畅[1](2021)在《《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文中认为《扬州画舫录》是清代人李斗撰写的着名笔记文集,在明清两代种类繁多的稗史笔记中,它作为重要的地方文献和珍贵的历史资料,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全书共十八卷,注重“以类相从”,在“仿《水经注》之例,分其地而载之”的总的体例安排下,每卷的结构上遵循“以地为经,以人物记事为纬”的组织形式,内中交织着小说、散文、诗歌、戏曲等诸种因素,广涉而有系统地缕叙了清代康乾时期,尤为乾隆全盛时期扬州大量社会现实生活之记载,既是扬州地方的,又是当时主流文化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作为清代中国社会的总体观照,是考据清代社会市井生活设计的重要文献。“画舫”指形制多样、装饰精美,集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水上交通工具和生活游乐场所。清代扬州“画舫”是中国古代民间游船发展的极盛点,并处在自身内涵集中凸显并被赋予新意义的转折点。“画舫”作为贯穿全书的交通工具和引子,出现在《扬州画舫录》的书名和记载风物的方方面面,载着作者李斗、帝王、官商、市民,引导他们游览于扬州的各地名胜,体会城市的风土人情,投射出人们对城市景观、生活方式、社会风俗的态度,体现了清代扬州社会风气的呈现与演进。本文以史学探究为指针,以《扬州画舫录》作为研究的文献原典进行解读,形成三条路径:首先,《扬州画舫录》文献记载本身的描述线,细读和剖析文献中对于清代扬州画舫和相关市井风物的记载;其次,通过文献寻求更多的佐证线,特别是佐证画舫的前缘,说明文献中记载内容的依据所在;最后,通过文献延伸关于文献阐述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清代扬州市井生活、画舫的形式结构、画舫游的兴起对当时生活产生的影响。如是串联起对文献的诠释,以设计学视阈解读画舫背后呈现的清代扬州风物中的社会生活轨迹、思想观念转变、造物设计形态与功能的流变与演进,从而梳理出古代风物设计史线索。以此,观照“画舫”在古代中国设计史进程中,作为解读清代扬州市井风物的角色和意义,以至于《扬州画舫录》成为了明清时期,尤其是乾清时期的扬州风物志。

老藤[2](2021)在《铜行里》文中研究说明《铜行里》,是一幅描绘百年沈阳社会文化大变迁的风俗画;《铜行里》,是一部为沈阳大国工匠精神溯源追踪的铜匠史;《铜行里》,是一面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核心价值观的浮雕墙。楔子如今许多人不知沈阳城曾经有一处铜心,金银铜铁锡的铜,若在街上问行人,十人有十人会摇头,这让富发诚铜雕艺术有限公司的创办人石国卿十分不悦,才多少年哪,一座城市就如此健忘。据说当年四贝勒皇太极登基后,下令把城内外制作铜器的店铺均集中于内城中心,形成了一条铜行胡同,又将分散市井的铁匠铺置于城垣四周,由此赋予了盛京城所谓的"铜心""铁胆"。这么大的事能轻易忘记吗?

姚舒然[3](2020)在《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文中研究指明在江南历史城市周边普遍存在着风景优美、历史悠久的邑郊景园,它们往往位于自然山水之间。位于无锡古城西侧的锡山与惠山等自然山水以及周边的寺庙、园林和祠堂群落等人工营建,构成了属于这个城市的西郊景园。无锡城市形成于秦汉之际,其古县城的选址和形态深受自然山水的影响。从南朝到近代,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人群又进一步改造西郊山水,从而形成复杂而丰富的西郊景园,也成为无锡的重要风景名胜区和历史地段。本文即以时间为纲研究西郊景园形成和生长的脉络,并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以及功能定位、空间内涵。通过详解历史文献及对现存空间进行考察,在以下方面做到创新:1)在空间维度上,首次将无锡古城西郊的锡山、惠山等自然山水及其周边的寺庙、园林和祠堂群落等空间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研究,提出“西郊景园”的特定概念。对于一个融合了自然山水与各类功能历史空间的复杂地段,用整体性思维构建了研究体系。2)在时间维度上,首次研究西郊景园的生长全过程。这种对于西郊景园复杂性源于历史积淀和转折的延续性视角,跨越南朝到近代,有助于更加清晰的了解复杂性背后的演化逻辑,对于研究其他城市近郊景园具有启发意义。3)以发掘西郊景园和无锡城市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目标,而不仅仅停留于对空间实体的孤立研究层面。通过对西郊景园相对于城市的功能分析,旨在探讨江南城市和城郊山水之间的共生现象,以及背后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因素,并进一步探讨山城关系所体现出的历史观念。4)通过研究城市历史人群营建活动来阐释历史名胜中反映出的山水观念。士大夫阶层为西郊景园的主导营建人群,尤其明清时期随着江南地方缙绅及其家族的壮大,无锡西郊的园林和祠堂也密集出现形成群落,形成诸多名胜风景。士大夫人群对待自然山水的态度,利用自然山水的方式,是中国“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在山水空间上的体现。论文正文部分首先概括介绍了无锡城市的选址与山水环境的关系,以及西郊地区锡山与惠山的自然特征、西郊景园的格局与遗存现状。然后按照时间顺序,分析南朝西郊佛寺的出现及唐代惠山寺泉景的营建、宋元二泉名胜的形成以及惠山寺的墓祠化、明代西郊园墅的聚集和公共胜景的构建、清代西郊园墅和泉茶文化的传承与影响及祠堂群的形成,以及近代惠山镇的形成,直至成为市镇化景园的生长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景园中的佛教文化逐渐被本土的儒家文化所包容消解,山和城的关联不断强化,从城山两立发展为城山相连,体现了地方社会的延续与发展。正文约15万字,图121幅,表6幅

韩学慧[4](2020)在《惠山竹炉雅集及其文学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明清时期是中国文人雅集发展的黄金时期,尤以江南地区最为突出。惠山竹炉雅集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竹炉雅集是性海禅师和画家王绂发起于惠山听松庵的文人集会,是无锡历史上最为着名的雅集之一。明清两代,围绕着惠山竹炉的得失、重制共举办了六次大规模的雅集活动。作为竹炉雅集的延伸,竹炉煮茶,品茗联吟已然成为了明清文人间常见的集会类型,直至民国仍兴盛不衰。明清两代围绕着竹炉雅集产生了大量的诗歌、书法、绘画创作,其中大部分作品都被保留在《竹炉图咏》一书中。有别于之前传统的雅集形式,惠山的竹炉雅集以其在地点、人员上的灵活性和在器物、内涵上的稳定性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对惠山竹炉雅集的研究,即为探索这一类我们如今所知甚少的雅集形式的尝试。本文以明清时期惠山竹炉雅集和竹炉诗画为中心,归纳竹炉雅集在时空中的建构过程和继承方式,以期加深对雅集理解。此外,本文通过分析竹炉雅集肇始之地惠山听松庵从普通僧舍到着名文学景观的演变过程,探究文学活动在文学景观形成中的作用。全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从江南文人雅集的发展历程、竹炉雅集肇始之地惠山的地理环境、文学发展以及惠山寺僧人与文人交往状况三个方面,对竹炉雅集的产生背景进行了全面的介绍。第二章介绍了从性海禅师到乾隆皇帝六次竹炉雅集始末。第三章从诗画和景观的角度切入,探索竹炉诗、竹炉画、惠山景观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李佩瑜[5](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张旭[6](2019)在《紫砂的流动与地方社会变迁 ——以宜兴丁蜀镇为例》文中指出文章研究解放前夕至今,宜兴丁蜀镇的紫砂艺人与紫砂行业的发展动态,由小见大,展现地方社会变迁的诸多样态。紫砂壶制作自古沿袭家庭作坊生产模式,至今仍以家庭工作室为主进行生产、经营。然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因素的影响,紫砂生产也经历了由个体生产到集体生产、由集体生产再回到个体生产的变化;紫砂艺人群体由解放前的二三十余人扩展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两千多人,如今,丁蜀镇的紫砂从业者超过十万人,占当地常住人口43.5%。在大多数小城镇人口受到中心城市吸引的同时,丁蜀镇的人口流动却呈现出回流状态,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才回到家乡就业、创业;与一些民间手工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困境不同,宜兴紫砂文化吸引着当地人及外来人口学习紫砂技艺,更多的人承担起文化传承人的角色,紫砂行业愈渐繁荣,然而,当社会呈总体发展的趋势时,每个时代的艺人及行业都面临着不同的困境与挑战,传承人的坚守和开拓创新,使得紫砂文化在艺人之间代代相传,再由艺人传递于壶,由壶传递向世界,生生不息,永恒流动。文章根据历时性的时间维度进行叙述,将解放前夕至今的时间划分为爷、父、子三代,从不同时期的紫砂艺人的家庭生活、生产活动、社会交往等方面,由小见大,展现紫砂行业、地方社会变迁的不同层面。文章从紫砂壶在地理上的流通、紫砂艺人制壶目的及制壶理念的变化、传承人的变化、紫砂生产模式的变化、制作工艺及销售方式的变化等微观层面出发,讨论了地方社会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关系的变迁、社会分工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等宏观层面的变迁,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权力在地方社会的渗透和地方社会及群体对于正式制度的适应。文章以田野工作的定性研究方法收集材料,以民族志的行文风格进行叙写,采用过程-事件分析法、结构-制度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材料进行叙述与分析,从特殊的历史事件中把握动态的变迁过程,同时注重静态的社会结构的分析,这亦是文章的创新点所在。

熊阳阳[7](2019)在《壮族婚俗仪式中“呵吔”山歌研究 ——以广西金城江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广西河池金城江境内,流传最广、最具代表性的民歌为“呵吔”山歌,作为当地壮族山歌的通用曲调,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贯穿于当地壮族婚礼的始终,具有以歌传史、以歌叙事、以歌喻理、以歌传情的文化功能。它是金城江地区壮族人民优秀的文化财富,更是当地村民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人们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其民众审美意识的生动表达。这不仅为我们研究壮族风俗文化提供了桥梁,同时也是壮族民歌传承的重要手段。随着快餐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冲击,河池地区“呵吔”婚仪山歌在近20多年间一直在发生流变,面临着严峻的传承危机,其歌路、曲调、形式和内容都开始简化,山歌的影响力正在慢慢减弱。通过对婚礼仪式中的“呵吔”山歌进行深入的个案的描述与分析,对其仪式及其音乐文化内涵给予深入、细致的描述与阐释,以期从现场活态的仪式场境中寻求呵吔山歌所蕴含独特的文化意义。并通过其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探寻其中的流变,以保护传承壮族“呵吔”山歌婚礼。

李常生[8](2017)在《苏轼行踪考》文中研究说明林语堂说:「苏东坡是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亲民的官,大文豪,创新的画家,大书法家,造酒实验家,工程师,憎恶假道学的人,静坐冥想者,诗人,和谐谑的人。然而这些恐怕还不是苏东坡的全貌。我可以这麽说来作个最好的终结----在中国,一提到苏东坡,总会让人露出真挚而称许的笑容。」九百多年来,有许多学者研究苏轼的文学、思想、艺术,但是没有一个人曾经完整的走过苏轼一生所走过的行程。要追踪与研究苏轼的行踪,必须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体力。由於缺乏苏轼行走各地的考证,因此,历代有关研究苏轼的论文、书籍当中,总会因此而造成一些误刊和缺憾。特别是方向、位置、时间上的错误。在正式研究苏轼的学问以前,首先必须要研究苏轼曾经去过的地方,并且必须循路线跟随苏轼走一遍,才能深入了解苏轼的一生。有了《苏轼行踪考》这个研究以後,也比较容易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这本书,就是作者在全程走过一遍苏轼一生所曾经到过的所有地方,并且经过考证与研究其确实的位置,然後,写出这本《苏轼行踪考》,除了作为继续研究苏轼的文学、哲学、思想与人生观等,作为准备,也希望给其他研究苏轼的学者作为进一步研究苏轼的参考用途。

程宇静[9](2014)在《欧阳修遗迹研究》文中提出欧阳修被尊为“一代文宗”、“一代儒宗”、“宋代名臣”、“百世师表”,其人格、思想、情趣在后世影响深远。自北宋以来,在其故里、出生、成长、逝世、归葬以及曾经仕宦过的州县,就相继有后人重建遗迹、修建祠堂以祭祀和缅怀这位先贤。这些遗迹和祠祀屡废屡兴,此起彼伏,千年不衰,是体现欧阳修深远文化影响的重要方面。欧阳修遗迹在本文指历史上存在的与欧阳修相关的古迹。它的外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欧阳修自建建筑、手植植物、手书碑铭的遗存,是狭义的欧阳修遗迹,如丰乐亭、欧公柳、《泷冈阡表》碑。一部分是在前者周边陆续添置的以欧阳修为主题的各类景观,以及在各地新建的祭祀欧阳修的祠堂和书院,如景欧亭、欧阳文忠公祠。这些遗迹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有一定规模、较成体系,蕴含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深刻的历史文化记忆,社会影响较大,在历代地理志、地方志、诗文集等文献中都有较为丰富的记载,是探讨欧阳修文化影响富有价值的研究对象。本论文试图全面、系统、深入地考述18个古代府州县80余个欧阳修遗迹的历史兴废与文化意义,展现它们此起彼伏、绵延不绝、丰富多姿的历史文化景观,借助遗迹这一特殊精神文化载体,反映欧阳修在后世深远的文化影响。论文共九章。前八章是个案考述,分别对欧阳修在故里、出生、成长、仕宦、逝世、归葬等地州县遗迹的兴废历史、自然与社会原因和文化意义进行了详尽的考述。第九章是总结归纳与理论阐发,即在个案考述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欧阳修遗迹在分布、类型方面的存在状况,存废、盛衰方面的特点与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其所承载的丰富文化积淀,阐发其所蕴含的多方面的文化意义。夷陵县、滁州、扬州、颍州四个欧阳修仕宦州县的遗迹影响较着,在欧阳修遗迹中具有代表性。夷陵县有至喜堂、至喜亭、绛雪堂、六一书院、欧阳修祠堂、棋轩等遗迹。因夷陵县地处偏远,本县欧阳修遗迹在后世较为衰落。至喜堂位于夷陵县衙,至喜亭位于江津。二者始建于景佑年间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黄庭坚曾为《峡州至喜亭记》书写碑文。堂与亭在南宋湮废,明代被重修,清代只存断碑遗址。建国后至喜亭被移址重建。至喜亭因欧阳修《峡州至喜亭记》而闻名。夷陵县遗迹中绛雪堂最受重视,由欧阳修《千叶红梨花》诗“风轻绛雪樽前舞”而得名。它肇建于南宋,清代至少重修6次。清人感念先贤德泽,在堂侧又补植了红梨花。绛雪堂折射着欧阳修的身世感慨和豪壮诗情,寄托了夷陵人对欧阳修“勤官”、“不忽吏事”的为吏态度的崇敬与赞美,是欧阳修在夷陵县谨于政事、勤勉为政的象征。六一书院始建于明代嘉靖年间,是夷陵地区最早的书院。清代至少六度重修,绵延至清末。近代被改造为湖北宜昌乡村师范学校。该书院在古代专祠欧阳修,欧阳修的文章政事、一代勋名之盛都对夷陵士子具有偶像和潜移默化的教育意义。滁州欧阳修遗迹最为兴盛,有醉翁亭、丰乐亭、醒心亭、菱溪石、酿泉、紫薇泉、二贤堂、景欧亭、人间四时堂等总计25个之多。醉翁亭、丰乐亭在众多欧阳修遗迹中规模最大、兴盛时间最久、文化影响最着,是遗迹和文学作品相互生成的典范。它们始建于庆历六年,位于琅琊山和丰山上,在欧阳修任滁州知州时始建。二亭在北宋兴盛,巨儒宗公,纷纷题咏,编成文集《庆历后集》。南宋至元衰落。明代臻于鼎盛,被反复重修,形成了醉翁亭建筑群和丰乐亭建筑群,游览、雅集颇盛,有艺文集《醉翁亭集》及《南滁会景编》存世。明代滁州为两京往来通道,交通地位大大提高,以及南京太仆寺驻治滁州是欧阳修遗迹鼎盛的两个重要原因。清代是醉翁亭和丰乐亭建筑群的维持期,保存了明代景观建筑群的基本格局。新中国50年代,二亭被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醉翁亭、丰乐亭在千余年历史兴废中,由实用性的、饮酒用的小亭子,逐渐衍变成了观赏性的人文名胜,成为了象征风雅与惠政的文化符号,寄托了人们对清明、丰乐理想政治的深切期待,对为政和游观两种生活方式和谐统一的向慕与追求。扬州欧阳修遗迹也比较兴盛,有平山堂、无双亭、美泉亭、欧阳文忠公祠堂等。在全部欧阳修遗迹中,除醉翁亭之外,平山堂的影响最为卓着。它始建于庆历八年,位于州治西北蜀冈上,由太守欧阳修兴建。它在北宋兴盛,被称作“淮东第一观”。元明衰落,被改作司徒庙。清代是它的鼎盛期,扬州太守及几任两淮盐运使相继大规模重建、扩建,形成了以平山堂为核心的建筑群,其雅集之盛冠欧阳修遗迹之首,有艺文集《平山揽胜志》、《平山堂图志》存世。新中国50年代,被颁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平山堂借山为景,视野壮丽宏阔,是借景园艺理论的实景范例。在人们游观感受中,平山堂是觞咏风雅的殿堂,贤守善政的象征,易生感慨的名胜。平山堂以其风景特色、文化积淀以及位于长江和运河交汇处的特殊区域位置,盐业繁兴的物质基础,在清代持续兴盛。无双亭同样由太守欧阳修始建于庆历八年,位于扬州后土庙,它由绝世无双的琼花而得名。无双亭自宋至清屡废屡建,琼花也得到不断补植。琼花与无双亭一起经历了扬州的繁华与浩劫,和平山堂一样是扬州城市的历史兴衰的见证。美泉亭又名大明井亭,欧阳修之后很少被人提及。明代嘉靖年间,蜀冈大明寺水始立“第五泉”之名。清人覆亭其上,仿美泉亭之制。颍州既是欧阳修的仕宦地,又是晚年寓居地,有聚星堂、会老堂、六一堂、西湖书院、欧阳文忠公祠等遗迹,北宋之后,总体上呈现出衰落的面貌。聚星堂位于颍州州治,是皇佑年间欧阳修作知州时与宾客的雅集之所,尝于此倡作禁体物语诗。聚星堂在南宋至明代文献中徒见着录,未见实际的重建、探访、题咏等文人活动信息。清代间或重建,如昙花一现。会老堂、六一堂都是欧阳修在颍州的私第。会老堂得名于他与赵概的会面,在明末得予重修,清前中期间或重建,新中国50年代被颁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六一堂在北宋后徒见文字着录,未必实有其堂。西湖书院不是欧阳修所建,而是始建于明代,假托欧阳修之名,在清代屡被重修。明代地方志称西湖书院是欧阳修所建,考诸史实,并非如此。它应始建于元末明初。以上这些私第及建筑在北宋之后的逐渐衰落,在明清稍被重视。虽然欧阳修对颍州眷恋最深,但其总体衰落面貌与醉翁亭、平山堂之兴盛相比不啻天壤。主要原因在于受黄河夺淮影响,颍州西湖湖域面积逐年萎缩,且消涨无时,湖岸线极不稳定,湖岸建筑常被冲毁。光化县在宋代称乾德县,欧阳修曾任乾德县令。明代中期始建欧阳文忠公书院,专祀欧阳修。滑州画舫斋是欧阳修通判滑州时的燕私之居。明代嘉靖中始重建。清代被改作画舫书院,俯视文湖,其景观被称作“画舫澄波”,是滑县十二景之一。清末及近代又进一步演变为官办小学。它由燕居之私演变为“画舫澄波”的风雅之地,再而演变为欧阳书院、欧阳小学之类教育场所,体现了画舫斋性质的不断变迁,在欧阳修遗迹中颇具代表性。北宋嘉佑年间,欧阳修任开封府尹,明代嘉靖年间,开封府建有欧阳文忠公祠。熙宁初,欧阳修知青州军州事,明代嘉靖年间青州也建有欧阳公祠堂。除仕宦地之外,在欧阳修的故里、出生、成长、卒葬之地及欧阳修未至州县也都有不少欧阳修遗迹,它们以祠堂与书院为主。吉州故里有西阳宫建筑群、六一桥、六一祠、六一堂、六一书院、志欧书院等遗迹。西阳宫位于永丰县泷冈上,原为道观,嘉佑中奏请为欧阳修父母的坟院。它在历代重修不辍,至清代成为了包括欧阳修祠堂、文儒读书堂、画荻楼、《泷冈阡表》碑、泷冈阡表碑亭在内的坟院建筑群。《泷冈阡表》碑是宋代遗物,欧阳修手书,具有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新中国被颁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六一桥在永丰县,始建于南宋初,为民用设施,明代嘉靖时桥店先后改作为六一祠和六一书院。吉州州治的六一祠与六一堂都是欧阳修祠堂,始建于南宋,后世没有重建。志欧书院位于永丰县治西,元代延佑初始建,专祠欧阳修,显示出永丰人对乡邦先贤的推崇。吉州故里遗迹极少富有人文情趣的亭台楼阁,但人们修建学宫、书院、祠堂,祭祀欧阳修的热情却远远高于其它地区。因此欧阳修对于故里科举的影响尤着,对永丰县乃至江西儒学与举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绵州是欧阳修的出生地,州治推官厅建有六一堂,是欧阳修祠堂,由绵州司户参军谭望始建于北宋。欧阳修幼时随父在泰州短暂寓居,明代嘉靖中该州建有思贤堂,其中祭祀有欧阳修。随州是欧阳修青少年时期的成长地,明代弘治中始建欧阳修祠堂。新郑是欧阳修的归葬地,欧阳修墓在明清得到了较多的维护,欧坟烟雨是清初新郑八景之一。新中国被颁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欧阳修从未到过杭州,杭州六一泉是元佑中苏轼将孤山山泉命名而形成的,也是和欧阳修相关的古迹。六一泉经后世不断疏浚,成为孤山一景。清代乾隆南巡曾四次游历六一泉,使其声价更增,成为名泉。泉以人重,六一泉凝结着苏轼对欧阳修的怀思,是师生死生情谊的见证。南宋玉山县尤美轩、元代香山县意翁亭、明代滁州皆山轩、徐州欧阳文忠公祠堂、清代太湖县希欧亭的兴建,寄托着人们对欧阳修的喜爱和景仰之情。综上所述,欧阳修遗迹分布于18个古代府州县区,包括欧阳修的故里、出生、成长、仕宦、逝世、归葬地,还包括一些欧阳修足迹未至州县。这是因为,中国古代有景贤报德文化心理,在文人故里、成长及仕宦等生前经行之州县修建祠堂以祭祀乡邦先贤是一种文化传统。欧阳修遗迹的类型有亭阁楼台、祠堂、书院、自然景物、碑刻题咏五类,几乎囊括了所有文人遗迹的类型,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多样的类型和欧阳修文人、学者、大臣的多重身份密切相关,也和它能满足人们休闲、审美、教育的多种文化需求密切相关。欧阳修遗迹的形成有当时自建、后世新建两大类。有的遗迹初为单体建筑,后人在其周边陆续添置景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以遗迹为核心的建筑群。新添置景观既有围绕欧阳修及其作品的营景,又有后人附庸风雅的营景。它们最初分布于欧阳修的仕宦州县,后逐渐向其故里、生长、卒葬之地不断拓展,总体趋势是数量不断增多,分布区域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显着。它们时盛时衰、此起彼伏、绵延不绝地存在于自宋至今深远悠长的广袤历史时空中。欧阳修遗迹有废有兴,废是由于水、火的天灾及战乱的人祸。兴是由于“地以人重”、“物以文传”的传播规律,欧阳修的人格、文学之流风余绪有以深入乎人心者,从而被世代景慕。就遗迹内部比较而言,有的屡废屡建,持续兴盛;有的如昙花一现,存续短暂,个中原因,涉及地理、经济、交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一,地理山川之陵夷变迁对遗迹兴衰有制约作用。颍州西湖在北宋时湖光浩渺,欧迹兴盛。此后,黄河夺淮,湖域消涨无常,最后湮废,欧迹也少被问津,渐被淡忘。其二,区域位置、交通地位是一个重要的物质因素,至喜堂、至喜亭、绛雪堂地处夷陵,乡偏邑僻,经济落后,游人少至,湮废后就常常不被重建。扬州平山堂地处通都大邑,交通枢纽,经济繁华,学术昌隆,名流如织,自兴建以来就备受重视,从而在后世屡废屡建。其三,审美因素也不容忽视。醉翁亭依托琅琊山蔚然深秀、平山堂依托蜀冈一目千里,绛雪堂依托夷陵特产红梨花、无双亭依托扬州特产之琼花,都能带给人们游观的愉悦、美好的享受,这也是它们被屡废屡建的重要原因。其四,名篇佳什是遗迹的灵魂,透过作品感悟欧阳修的精神生命,能予人以哲悟和启迪,从而使遗迹富有久盛不衰的文化魅力。《醉翁亭记》之于醉翁亭即其典型。欧阳修遗迹是地理存在,历史的存在,更是文化的存在。千余年来,人们视欧阳修遗迹为名贤遗迹,游观名胜,在不断的重建和游览活动中,对遗迹寄托了丰富的感受和认识,累积了丰厚的文化意义。人们对欧阳修遗迹的不断维护与反复重建,寄托着人们对欧阳修这位文学大家、先贤哲儒的崇敬与热爱。欧阳修遗迹是人们感受这位历史人物的一个媒介。和作品等其它媒介相比,遗迹可视、可感、可以触摸。人们瞻仰遗迹,自有一种身临其境、如谒公面的亲切感,总是怀有对先贤的强烈缅怀之情。人们登临欧迹,追抚历史,油然而生怀古幽情;对比今昔,还常常抒发盛衰感慨。遗迹既是历史的遗留,又是现实的存在。遗迹的特点之一即总是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对现实发挥着实际的作用,这也就使遗迹具有了永恒的当下价值。透过欧阳修遗迹我们可以更好地感受欧阳修这位文化巨人,可以获取丰富的自然、历史、地理知识,受到情感的浸润、思想的启迪。在城市生活中,欧阳修遗迹是地方文物资源,历史文化景观资源、旅游资源,它对于提高城市文化品味、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创造经济价值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李俊[10](2008)在《释道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对北宋诗僧道潜的生平事迹、交游过从和诗文书法进行了考证论述,分为上、中、下三部分。道潜的生平事迹部分具体包括姓名字号、生卒籍里、体貌性情、师从法嗣、生平履历。有些内容,在学界是首次涉及。比如都以陈师道的“大觉老之嗣”为定论,本文认为道潜与高僧辩才亦师亦友;道潜不仅诗书名望甚高,门下法嗣也雏凤声清,像法颖诗书俱佳,深得苏轼赞赏,。道潜在士坛禅林交游甚众,本文选择有代表性的几位,如王安石、苏轼兄弟及苏门学子、邹浩,还有宗室交游的情况。道潜是“眉山公之客,少游氏之友”(陈师道语),文章对道潜与苏、秦二人的交游考论也较为详备。在道潜、苏轼初会问题上,本文提出了时在苏轼通判杭州的熙宁年间,而不是学界普遍认为苏轼任徐州太守时期。道潜交往的赵宋宗室成员多达十几人,道潜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对道潜的诗歌成就特色文章着重分析“诗句清绝”,“无一点蔬笋气”,详细论述的层次是诗歌“清绝”风格表现,形成原因。对《参寥子诗集》进行通篇检索,按“清”的用法与含义分为四大类,逐一归入表格。道潜“能文章”,他共有五篇文章传世,本文进行了汇编。文章全面考证了道潜的书法作品,并对他的书法造诣进行了考论。

二、寻访天下宜茶之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寻访天下宜茶之水(论文提纲范文)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研究范畴、对象与相关概念界定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与论述思路
第一章 《扬州画舫录》文献诠释
    第一节 画舫录记
        一、李斗生平
        二、行旅历程
        三、文心会友
    第二节 历史背景
        一、城池水系
        二、盐商富庶
        三、文化繁荣
        四、天子南巡
        五、社会风尚
        六、方志编修
    第三节 文献述考
        一、版本辑要
        二、版本考订
        三、辑录实例
        四、佐证考辩
第二章 画舫前缘——画舫陈迹演变探寻
    第一节 “舫”的解字
        一、“水”与“舟”的哲学
        二、“方”“舟”解字
        三、“舫”的象形会意
    第二节 “舫”的由变
        一、从“并木”到“并舟”
        二、“双体画舫”的产生
        三、“舫”的内涵转变
    第三节 画舫遗存
        一、实物遗存
        二、图像遗存
    第四节 外籍载录
        一、外籍友人访华游记
        二、中外游船比较
第三章 扬州画舫——“画舫”的百态生活
    第一节 扬州“舫”源
        一、驳船改造
        二、当地制造
        三、域外引进
    第二节 名号牌匾
        一、画舫雅称
        二、画舫舫扁
    第三节 功能种类
        一、座船与水上交通
        二、御舟与天子南巡
        三、酒船与湖上盛宴
        四、灯船与湖上夜游
        五、花船与扬州花市
        六、歌船与笙歌戏曲
        七、堂客船与清代女性
        八、妓舸与小秦淮风月
        九、龙船与龙船市
        十、买卖船与湖上商业
        十一、书画船
    第四节 画舫形制
        一、画舫之“形”
        二、画舫之“饰”
        三、画舫之“具”
    第五节 画舫游路
        一、城门水关
        二、画舫码头
        三、景点聚集
第四章 画舫游事——与游人雅趣的互相映照
    第一节 李斗游记
        一、江园七夕夜游
        二、秋思山房水行避暑
    第二节 游事雅趣
        一、画舫礼仪
        二、画舫娱乐
        三、游事服务
    第三节 画舫交游
        一、诗会雅集
        二、湖上交游
        三、湖上叫化
    第四节 画舫泛游
        一、西湖舟游
        二、秦淮画舫
        三、苏州画舫
第五章 画舫游“兴”——风物风貌的流变兴衰
    第一节 画舫“市”
        一、“市”“会”习俗
        二、花市、庙会与朝山进香游
        三、百业竞驰
    第二节 陆上画舫
        一、造园中的“画舫”记载
        二、从舫居到舫屋
        三、别致陆地游
    第三节 奢靡之游
        一、清扬之“奢”
        二、上行下效与炫耀性消费
        三、游宴奢靡
    第四节 画舫禁游
    第五节 画舫游衰
结语
附件一: 李斗行旅年谱
附件二: 《扬州画舫录》版本对照表
附录三: 《扬州画舫录》记载画舫相关内容一览表
附件四: 佐证文献一览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2)铜行里(论文提纲范文)

楔子
第一章软铜册
第二章葑菲
第三章软绣
第四章九佬
第五章门外徒
第六章十八匠
第七章街坊(上)
第八章街坊(下)
第九章号嘴
第十章老雪
第十一章令狐平
第十二章韩干部
第十三章下西南
第十四章七七级
第十五章泥稿
第十六章陶金
第十七章活墙
尾声

(3)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江南邑郊风景园林存在的普遍性与特点
        0.1.2 研究江南邑郊景园的突出现实意义
        0.1.3 江南邑郊景园的典型个例——无锡古城西郊锡惠景园
    0.2 研究对象及路径
        0.2.1 研究对象及范围
        0.2.2 研究路径与方法
    0.3 文献综述
        0.3.1 历史文献
        0.3.2 现当代研究
    0.4 研究框架
第一章 无锡及其西郊景园的特征
    1.1 无锡城市起源与周边山水的关系
        1.1.1 汉代设县选址及周边水系
        1.1.2 古人对于城市起源与山的关联认知
    1.2 西郊之山——锡山与惠山的特征
        1.2.1 山多泉涧
        1.2.2 山北为前,山南为后
        1.2.3 “九龙”形胜
    1.3 西郊景园的形成与构成
        1.3.1 西郊景园历史简述
        1.3.2 西郊景园的格局与要素
第二章 南朝西郊佛寺的出现及唐代惠山寺泉景的营建
    2.1 从历山草堂到惠山寺
        2.1.1 历山草堂的出现及其时代背景
        2.1.2 由宅而寺以及寺的方位辨析
    2.2 中晚唐时期惠泉的景观营建与成名
        2.2.1 中唐时期由县令主导的寺内泉景营建
        2.2.2 茶俗兴起下晚唐时期惠泉的成名
    2.3 南朝至唐时期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初步形成
        2.3.1 空间的主体与区位——江南运河沿线的城郊山寺
        2.3.2 唐代西郊景园的功能
第三章 宋元二泉名胜的形成以及惠山寺的墓祠化
    3.1 二泉景观格局的形成
        3.1.1 “山自锡无后,寺因有泉名”
        3.1.2 宋元时期二泉景观的格局
    3.2 “二泉映月”景观与陆子祠
        3.2.1 从“二泉”到“陆子泉”
        3.2.2 “二泉映月”的景观意象与陆子祠的出现
    3.3 惠山寺的墓祠化以及功德坟庵的陆续出现
        3.3.1 南宋初惠山寺的功德寺化
        3.3.2 “地府之庙”东岳庙的迁建
    3.4 宋元时期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确立与功能拓展
        3.4.1 城市的“行乐之地”
        3.4.2 山之容纳——佛道香火与先灵栖息
        3.4.3 泉之三用——饮泉、观泉、思人
第四章 明代西郊园墅的聚集
    4.1 园墅空间的奠定:时代之变下惠山寺的重建与格局
        4.1.1 时代之变——元末丙申之乱与明初佛教大兴
        4.1.2 一体两翼——明初重建后惠山寺格局
    4.2 园墅出现的动因:泉茶名会的传承以及僧院的转化
        4.2.1 洪武至成化年间听松庵内的竹炉茶会
        4.2.2 听松庵的胜景化
        4.2.3 成化至弘治年间碧山吟社内的十老诗会
        4.2.4 碧山吟社——“开惠山园林之先”
    4.3 成化至万历年间西郊园墅群的形成与分布
        4.3.1 明代无锡私家园林的分布
        4.3.2 西郊园墅的择址之一——山地之园
        4.3.3 西郊园墅的择址之二——水路之园
    4.4 明代西郊园墅营建特色
        4.4.1 西郊园墅的用山之法——倚山和借山
        4.4.2 西郊园墅的用水之法——泉涧的引流和汇集
        4.4.3 西郊园墅中的活动
第五章 明代西郊公共胜景的构建
    5.1 从城郊名胜到城市圣地——明代二泉景观的维系与发展
        5.1.1 明代城市缙绅对二泉庭院的接力维护
        5.1.2 从陆子祠到群贤祠——泉上之祠在明代的转变
        5.1.3 “天下第二”还是“天下第一”
    5.2 名士胜景——二泉影响下的先贤祠建设及祠中景观
        5.2.1 二泉庭院旁的华孝子祠
        5.2.2 二泉书院中的李忠定公祠
    5.3 神灵胜景——锡山北麓张中丞庙的新建
        5.3.1 元末至明初张巡信仰的转变
        5.3.2 明中期张中丞新庙的出现
        5.3.3 张中丞庙对西郊地区的影响
    5.4 文风胜景——锡山龙光塔的出现及景观影响
        5.4.1 从金匮山到锡山——掌管城市文运的“主山”
        5.4.2 作为“龙角”的龙光塔
        5.4.3 龙光塔的景观影响
    5.5 明代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丰富性及空间内涵形成
        5.5.1 泉之三用在明代的延续与丰富
        5.5.2 惠山寺内土地的流转与寺外空间的生长——空间丰富性的形成
        5.5.3 明代城市缙绅主导的“人杰地灵”空间内涵形成
第六章 清代西郊园墅及泉茶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6.1 寄畅园的传承与改筑
        6.1.1 从凤谷行窝到寄畅园——明代寄畅园的三个时期
        6.1.2 清初寄畅园的名扬天下
    6.2 清帝南巡惠山的活动
        6.2.1 康熙南巡惠山的活动
        6.2.2 乾隆南巡惠山的活动
    6.3 惠山园墅与泉茶文化对于帝京苑囿的影响
        6.3.1 帝王眼中的寄畅园价值
        6.3.2 惠山园对寄畅园的写仿
        6.3.3 泉茶名物引发的苑囿茶舍大量出现
第七章 清代西郊祠堂群的形成
    7.1 园林崩解后祠堂群的形成
        7.1.1 清代祠堂数量的迅速增加
        7.1.2 清代祠堂群的分布与构成
        7.1.3 西郊祠堂群的特点
    7.2 祠堂聚集的因素和特点
        7.2.1 重秩序——祠堂数量激增的时代背景
        7.2.2 便祭扫——墓的集中与西郊的位置之便
        7.2.3 彰美德——“人杰地灵”和南巡影响下的宗族先贤纪念
        7.2.4 妥先灵——祠中有园,园中有祠
    7.3 以祠堂维系家园——寄畅园的宗祠化
        7.3.1 雍正年间寄畅园之变故
        7.3.2 从嘉树堂到秦氏双孝祠
        7.3.3 以“孝”立园,以祠守园
    7.4 清代生长小结:西郊景园的格局确立与功能的增加
        7.4.1 景园要素的传续与演变
        7.4.2 新的功能——城市家族构建组织和维系传统的中心地
第八章 近代西郊景园的延续与转变
    8.1 庚申之变后西郊景园的快速恢复
        8.1.1 从惠山寺到忠烈祠——近代惠山寺的完全祠堂化
        8.1.2 宗祠群的复建与继续扩展
    8.2 西郊景园的旧景出新
        8.2.1 到达方式的转变
        8.2.2 旧景的重建——云起楼与贯华阁
        8.2.3 旧景的功能转变——从李鹤章祠到无锡第二公园
    8.3 近代西郊景园的市镇化
        8.3.1 运河经济下近代北塘地区的发展
        8.3.2 北塘经济辐射下惠山镇的形成
    8.4 .西郊景园的近代规划与现当代的现实发展
        8.4.1 近代规划设想
        8.4.2 现当代发展概述
结论
    9.1 西郊景园的空间生长
        9.1.1 三重的地理位置带来的丰富性
        9.1.2 多水的地理特性造就的艺术性
    9.2 西郊景园的历史生长
        9.2.1 从寺的出现到寺的消解——景园的世俗化生长
        9.2.2 从自然山水到功能小镇——景园的城市化生长
    9.3 西郊山水与无锡城市的关联性
        9.3.1 山水与城市关联的必然与变化
        9.3.2 祠堂群是山城历史关联的极致表现
    9.4 山水背后的人与观念
        9.4.1 从宦游士子到地方贤达——主导人群的转变
        9.4.2 山水名胜——人、风景、历史的结合
    9.5 研究的不足与下一步工作
    9.6 研究的体会与启示
图片索引
参考文献
附录 西郊地区祠堂统计表
致谢
作者简介

(4)惠山竹炉雅集及其文学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立题依据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惠山竹炉雅集相关文献梳理
        二、惠山竹炉雅集研究现状
第一章 惠山竹炉雅集的产生背景
    第一节 明清江南的雅集
        一、溯源:从兰亭到玉山
        二、发展:从即兴到传承
    第二节 文学地理学中的惠山
        一、地理:明清江南县邑中的惠山
        二、景观:湖山胜地与人文渊薮
        三、文学:始于南朝的书写积淀
        四、内涵:隐逸、寻泉与家山
    第三节 僧侣与文人团体
        一、雅事:明清僧人与文人之交往
        二、烹泉:惠山僧儒交往之核心
第二章 明清惠山竹炉雅集概貌
    第一节 惠山竹炉的创制与流传
        一、器用:饮茶之风与竹炉的起源
        二、时代:惠山竹炉的创制和演变
        三、形制:上圆下方与外土内竹
        四、赋义:从实用之器到文化之器
    第二节 明清六次竹炉雅集概说
        一、洪武初制:性海竹炉雅集
        二、成化访遗:秦夔竹炉雅集
        三、携炉入京:盛虞竹炉雅集
        四、易代重制:顾贞观竹炉雅集
        五、旧炉复现:松泉竹炉雅集
        六、御笔亲题:乾隆竹炉雅集
        七、流风余韵:《竹炉图卷》的流传
    第三节 惠山竹炉雅集的变迁与追忆
        一、变迁:景观、人物与历史
        二、追忆:出版、书画与碑刻
第三章 惠山竹炉雅集与明清诗画
    第一节 明清着名作家的竹炉诗
        一、王绂:竹炉书画的开创
        二、李东阳与吴宽:诗坛领袖的吟咏
        三、乾隆:御笔的表彰
    第二节 竹炉诗的地域特色
        一、恋地:竹炉诗的地域认同
        二、聚才:竹炉诗与地方社团
        三、移风:竹炉诗与反奢靡
    第三节 明清的竹炉图卷
        一、四百年间:延续明清的竹炉图绘
        二、林泉高致:竹炉图卷中的世界
        三、显隐之间:明清竹炉题画诗
        四、地上文章:图卷与园林的互动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性海竹炉雅集
附录二 秦夔竹炉雅集
附录三 醉茶消客《茶书》
附录四 盛虞竹炉雅集
附录五 乾隆南巡竹茶炉诗
附录六 竹炉图
附录七: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紫砂的流动与地方社会变迁 ——以宜兴丁蜀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四、田野点介绍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
    第二节 理论基础
第二章爷辈解放前夕-1979
    第一节 解放前的紫砂手工业
    第二节 建国初期紫砂艺人的社会适应
    第三节 “文革”背景下的壶型
第三章父辈1979-1999
    第一节 紫砂厂工人的社会活动
    第二节 紫砂壶在港台地区的流动
    第三节 紫砂厂倒闭
第四章 子辈1999-至今
    第一节 家庭式现代个体手工业生产活动
    第二节 非家庭式现代个体手工业生产活动
    第三节 新生销售模式
第五章 三代人中的紫砂流动及其动因
    第一节 紫砂的流动
    第二节 地方社会变迁
    第三节 流动的影响因素
第六章 永恒的流动
    第一节 紫砂艺人的坚守
    第二节 紫砂艺人的创新
总结与讨论
    一、总结
    二、讨论
    三、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附录
致谢

(7)壮族婚俗仪式中“呵吔”山歌研究 ——以广西金城江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创新点与特色之处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一、壮族民歌
        二、壮族婚仪音乐研究
        三、“呵吔”山歌
    第四节 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一、资料来源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金城江区人文生态概述及其山歌探寻
    第一节 田野点—金城江区人文生态概述
        一、地理环境
        二、民族概略
        三、交通
        四、节日习俗
        五、人生礼俗
    第二节 金城江地区壮族山歌探寻
        一、金城江壮族山歌概述
        二、“呵吔”山歌
    第三节 呵吔”山歌音乐形态特征分析
        一、应用场合与内容形式
        二、韵律
        三、结构
        四、歌词
        五、旋律音调
        六、声部
第二章 “呵吔”婚歌仪式探析
    第一节 演唱内容
        一、起造歌
        二、盘古歌
        三、敬酒歌
        四、送花歌
        五、赞美歌
        六、自由歌
        七、送别歌
    第二节 “呵吔”山歌婚礼仪式程序实录
    第三节 人生意义
        一、稻作民族
        二、生育信仰—生生不息的渴望
        三、儒家思想的渗透
    第四节 “呵吔”婚歌之文化探析
        一、特殊的生态环境
        二、倚歌择配的传统
        三、神灵崇拜
        四、礼仪文化
        五、控制和衔接婚礼程序的功能
        六、娱乐交际、调动气氛的方式
第三章 婚俗仪式下壮族“呵吔”山歌的传承与变迁
    第一节 “呵吔”婚俗山歌文化生长与形态变迁
        一、新民俗的出现?
        二、出现的原因
        三、变化
    第二节 “呵吔”山歌变化中其婚俗文化变迁的原因
        一、婚俗观念及恋爱方式的改变
        二、交通
        三、经济
        四、语言
        五、喜宴场地改变
    第三节 传承与保护
        一、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二、新兴媒介的渗透与滋养
        三、成立“呵吔”山歌民俗研究会
        四、学校熏陶
结语
附录
    附录1 集成、油印本中收录“呵吔”山歌整理
    附录2 访谈对象
    附录3 田野考察图片
参考文献
    1.着作
    2.期刊论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苏轼行踪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册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撰写“苏轼行踪考”之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三章 研究目标、内容和表达的方式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理论
        第五章 完成“苏轼行踪考”後的後续研究
    第二篇 苏轼源乡及先祖
        第一章 苏轼源乡
        第二章 眉山
        第三章 苏轼族系
    第三篇 眉山苏轼
        第一章 苏轼出生时与出生地考
        第二章 苏轼十岁前纪事
        第三章 苏轼十一至二十岁纪事
        第四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
    第四篇 第一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元年(1056)丙申,苏轼赴京
        第二章 嘉佑二年(1057) 丁酉
    第五篇 母丧回乡
        第一章 嘉佑二年(1057)丁酉,母丧回乡
        第二章 嘉佑三年(1058)戊戍
        第三章 嘉佑四年(1059)己亥
    第六篇 三苏南行行踪考
        第一章 南行前集行踪考
        第二章 南行後集行踪考
        第三章 总结
    第七篇 第二次进京
        第一章 嘉佑五年(1060)庚子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
    第八篇 陕西凤翔倅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嘉佑六年(1061)辛丑,苏轼赴凤
        第三章 嘉佑七年(1062)壬寅
        第四章 仁宗嘉佑八年(1063)癸卯
        第五章 治平元年(1064)甲辰
        第六章 结论
    第九篇 第三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二年(1065)乙已
        第三章 治平三年(1066)丙午
    第十篇 父丧回乡守丧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治平四年(1067) 丁未
        第三章 熙宁元年(1068)戊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一篇 第四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二年(1069)己酉
        第三章 熙宁三年(1070)庚戍
        第四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五章 本篇小结
    第十二篇 任杭州倅
        第一章 宋代杭州
        第二章 熙宁四年(1071)辛亥
        第三章 熙宁五年(1072)壬子
        第四章 熙宁六年(1073)癸丑
        第五章 熙宁七年(1074)甲寅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三篇 山东知密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七年(1074)曱寅
        第三章 熙宁八年(1075)乙卯
        第四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十四篇 江苏知徐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熙宁九年(1076)丙辰
        第三章 熙宁十年(1077) 丁已
        第四章 元丰元年(1078)戊午
        第五章 元丰二年(1079)戊午
        第六章 本篇结论
下册
    第十五篇 江苏知湖与乌台诗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二年(1079)苏轼行踪考
        第三章 乌台诗案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六篇 贬谪黄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三年(1080)庚申
        第三章 元丰四年(1081)辛酉
        第四章 元丰五年(1082)壬戊
        第五章 元丰六年(1083)癸亥
        第六章 元丰七年(1084)甲子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七篇 万里来去,登州五日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七年(1084)曱子
        第三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十八篇 第六次入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丰八年(1085)乙丑,离登赴京
        第三章 元佑元年(1086)丙寅
        第四章 元佑二年(1087) 丁卯
        第五章 元佑三年(1088)戊辰
        第六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
        第七章 本篇结论
    第十九篇 浙江知杭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四年(1089)己已,苏轼离京赴杭
        第三章 元佑五年(1090)庚午
        第四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五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篇 第七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
        第三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入京城後纪事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一篇 安徽知颍与江苏知杨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六年(1091)辛未,苏轼离京赴颍
        第三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二篇 第八次进京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七年(1092)壬申,离扬後
        第三章 元佑八年(1093)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三篇 河北知定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佑八年(1093)苏轼出京赴定
        第三章 绍圣元年(1094)甲戍
        第四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四篇 贬谪惠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元年(1094)曱戍,苏轼贬惠
        第三章 绍圣二年(1095)乙亥
        第四章 绍圣三年(1096)丙子
        第五章 绍圣四年(1097) 丁丑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五篇 贬谪儋州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绍圣四年(1097)丁丑,苏轼贬儋
        第三章 元符元年(1098)戊寅
        第四章 元符二年(1099)己卯
        第五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
        第六章 本篇结论
    第二十六篇 北归常州,埋骨郏县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符三年(1100)庚辰,苏轼北归
        第三章 建中靖国元年(1101)辛已
        第四章 本章 结论
    第二十七篇 结论
        第一章 新发现与新理解的阐述
        第二章 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难题
        第三章 继续解决难题的方法
附件
主要参考文献
後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9)欧阳修遗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夷陵县绛雪堂
    第一节 绛雪堂的历史兴废及其文化意义
    第二节 夷陵县其它欧阳修遗迹考述
第二章 滁州醉翁亭、丰乐亭
    第一节 宋代醉翁亭、丰乐亭与琅琊山景观的兴盛
    第二节 明代醉翁亭、丰乐亭景观的鼎盛与原因
    第三节 清代醉翁亭、丰乐亭景观的维持
    第四节 近现代醉翁亭、丰乐亭景观的重建
    第五节 醉翁亭景观的历史地位与文化意义
    [附录一] 《醉翁亭记》“与民同乐”主题思想的构建和社会影响
    [附录二] 《醉翁操》的缘起、衍生及文化意义
    [附录三] 南京太仆寺的职能与地域文化
    [附录四] 《南滁会景编》版本考述
第三章 扬州平山堂
    第一节 平山堂的兴废历史
    第二节 平山堂的景观特色、历史地位与文化意义
    第三节 扬州其它欧阳修遗迹考述
    [附录]《朝中措·送刘原父出守维扬》的经典建构与文化阐释
第四章 颍州会老堂
    第一节 三堂:聚星堂、会老堂、六一堂
    第二节 颍州其它欧阳修遗迹考述
    第三节 颍州欧阳修遗迹衰落的原因
第五章 其它仕宦州县遗迹
    第一节 光化县欧阳文忠公书院
    第二节 滑州画舫斋
    第三节 开封府欧阳文忠公祠
    第四节 青州欧阳公祠
第六章 吉州西阳宫
    第一节 西阳宫建筑群
    第二节 吉州其它欧阳修遗迹考述
    第三节 欧阳修在吉州的文化影响
    [附录]《泷冈阡表》的文学价值及其传播与影响
第七章 出生、成长、归葬地遗迹
    第一节 绵州六一堂
    第二节 泰州思贤堂
    第三节 随州欧阳修祠堂
    第四节 新郑欧阳修墓
第八章 未至州县纪念性遗迹
    第一节 杭州六一泉的历史与文化意义
    第二节 其它纪念性遗迹
第九章 欧阳修遗迹的历史状况
    第一节 分布与类型
    第二节 形成与发展
第十章 欧阳修遗迹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寄托着对欧阳修的尊崇与缅怀
    第二节 包含着丰富的自然人文信息
    第三节 作为地方文化资源的现实意义
附录一: 欧阳修遗迹全貌一览表
附录二: “文宗”内涵演变及其文学史意义
征引书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释道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上编 生平履历
    第一章 姓名字号考
    第二章 生卒籍里考
    第三章 体貌性情考
    第四章 师从法嗣考
    第五章 生平履历考
        第一节 十年刍樵
        第二节 庐山胜游
        第三节 两返於潜
        第四节 卜居智果
        第五节 获罪编管
        第六节 三客京华
中编 交游过从
    第六章 与欧阳修交游辨误
    第七章 与王安石交谊考述
    第八章 "算诗人相得,如我与君稀"——与苏轼交游考
    第九章 "何妨却伴参寥子"——与秦观交游考(兼及他人)
    第十章 "相从可忘年"——与陈师道交游考
    第十一章 "师如冰净吾如月"——与邹浩交游考
    第十二章 "帝胄天孙多茂良"——与赵宋宗室交游考
下编 诗文书法
    第十三章 诗集
    第十四章 诗歌特色
        第一节 诗句清绝
        第二节 《集》中"清"字知多少
        第三节 "无一点蔬笋气"
        第四节 "诗句清绝"、"无一点蔬笋气"之诗例
    第十五章 "问君何能尔"——道潜诗风讨源
        第一节 性情癖好
        第二节 诗歌渊源:"作诗追法渊明"、"体制绝似储光羲"
        第三节 锻炼词句、借鉴前人
    第十六章 道潜"能文章"
    第十七章 书法考论
结语
附录:诗集序跋
参考书目

四、寻访天下宜茶之水(论文参考文献)

  • [1]《扬州画舫录》画舫风物探考[D]. 刘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1)
  • [2]铜行里[J]. 老藤. 芒种, 2021(06)
  • [3]无锡古城西郊景园的历时性生长[D]. 姚舒然. 东南大学, 2020(02)
  • [4]惠山竹炉雅集及其文学书写研究[D]. 韩学慧. 江南大学, 2020(01)
  • [5]《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6]紫砂的流动与地方社会变迁 ——以宜兴丁蜀镇为例[D]. 张旭.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
  • [7]壮族婚俗仪式中“呵吔”山歌研究 ——以广西金城江区为例[D]. 熊阳阳. 广西民族大学, 2019(02)
  • [8]苏轼行踪考[D]. 李常生.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9]欧阳修遗迹研究[D]. 程宇静. 南京师范大学, 2014(12)
  • [10]释道潜研究[D]. 李俊.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寻找世界上最好的茶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