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奖励黄秋艳等16名自治区劳动模范同志的决定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奖励黄秋艳等16名自治区劳动模范同志的决定

一、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授予黄秋艳等16位同志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论文文献综述)

许翾[1](2018)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职能机构中,组织部的工作范围最广,角色最重要,地位最稳定,堪称党的职能机构中的“第一部”。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组织形态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活动方式,是研究中国共产党的一个有意义的视角。本文接受制度主义和行动者理论视角的启发,研究组织部的产生、发展、运行、特征以及在各种关系中的行动策略,试图理解和分析组织部的突出地位是如何形成与维系的。研究发现,组织部的胜出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强”因素。第一,中国共产党高度组织化类型,特别是长期党指挥枪、党领导政并通过干部实现的体制,使组织部成为唯一兼具组织和动员这两者功能的部门,长期处在结构优势位置;第二,组织部具有积极的部际竞争策略和能力,使组织部保持优势地位。前者主要表现为政党规范对组织部的强有力支持,后者是组织部积极的能动行动。制度环境为组织部的优势地位提供了框架和结构意义上的支持,组织部在过程中的能动行动回应了制度压力,其效果强化了制度环境。这个“双强模式”构成了对组织部的分析理路和研究框架。在强制度支持和强能动行动之下,组织部在面向党员、干部、人才的行动中,比较成功地运用了肯定性激励的策略,建立了庞大的人才队伍,客观上巩固了组织部的地位;组织部在工作过程中形成命令—服从机制、协调—配合机制、反馈—调节机制以及三者的结合,主动强化了程序化、规范化的制度,得以处理复杂的组织问题;组织部妥善处理对上级的关系,保持适当的独立性,以维护部门威信;组织部通过娴熟的政治话语和政治修辞的表达,塑造了部门的鲜明形象,消解了在公众中产生负面印象的危险。此外,组织部还特别注意捕捉党在各个时期面对新挑战的需要,作出灵活的调适,同时不断地扩展工作职能和范围,形成纵深的工作链条,具有很强的自我发展、自我维持能力。组织部保持中心地位是党发挥组织优势的必然要求。组织部面临着多元社会对部门权威的挑战、腐败滋生对部门地位的挑战、刚性制度对部门韧性的挑战等诸多问题,尤其是选人用人不当将成为组织部保持“第一部”的最大隐忧。为此,组织部应平衡好组织动员和保护激励这两个功能,要利用制度规范强化严格的选人程序,重点防止干部产生的源头出现腐败;要重视三个“之家”的建设,细腻而灵活地开展对人的工作,发挥组织部的最大特点和优势;要协调各部门工作,形成组织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公开、透明、创新,取得社会支持和公众信任。

苏峰[2](2018)在《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所有制结构经历了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改革开放前的二十余年,由于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受苏联模式影响以及长期被“左”的思想所禁锢,中共认为计划经济就是社会主义,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规律;认为公有制结构越大越公越纯越好,致使新中国成立初期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格局,不断“过渡”和“升级”,最终成为单一的公有制经济结构,按劳分配也被异化为平均主义。改革开放后,随着思想解放、经济发展,通过鼓励多种经营方式、发展多种经济形式、调动多方积极性,多种经济成分经历了从默认、限制到引导、促进的过程,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外贸经济、集多种经济成分于一体的股份制经济,以及获得法定地位的私营经济,经过十多年的突破与发展,打破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初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经济格局。改革开放40年来,多种经济成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社会投资、培育市场竞争环境、解决人民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促进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增强。聚焦1978年至1988年多种经济成分的复苏和兴起,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背景下,对于总结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正反两方面经验,巩固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理论、历史和现实意义。1978年至1988年,北京城乡多种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历程,表现出明显的特点。多种联产责任制和安置待业青年工作为集体经济的兴起、个体经济的复苏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动力;从实际出发、探索集体经济创新发展的“京郊之路”和推动乡村工业化的乡镇企业,有力推动了京郊农村集体经济的崛起;引发全国关注的“牛奶难”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展现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和探索;改革开放后十年间,商业流通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对个体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第一家合资汽车企业和合资饭店,标志着外资经济在北京的起步;中关村一条街早期的三个争论和三次风波,特别是股份制改革尝试、政府作用对民营科技经济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正是这些经济形式的兴起和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改革开放的深入,有力促进了购销政策、物价政策、商业流通、财政管理、街道管理等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改革,突破了原有城乡二元结构的藩篱,深刻改变了所有制经济结构,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总的来说,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呈现出国有和集体经济主体地位巩固、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特点,扭转了人们此前的思想观念,迎来了经济社会的现代化转型,从中可以得出几点启示:一是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是制定所有制政策的根本依据;二是生产力标准是构建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客观标准;三是解放思想是推动所有制理论创新、经济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四是政府推动是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有力支撑;五是不同历史时期有其不同时代使命,不能站在今天苛责昨天。改革开放后这十多年北京的所有制结构调整,基本做到了适应当时社会的内在需求和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特色鲜明,成绩突出,为此后的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黄淑君[3](2018)在《历史的生产和生产的历史 ——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生产机制及演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借助史料记载、会议文件和新闻文本等,分析了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历史生产,探讨了其生产机制。其后,本文又研究了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生产历史,纵向剖析其历史演变路径,揭示其内在规律。同时,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以“吴满有”报道为案例,进一步研究了典型报道生产的规律和意义。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立足当下,对典型报道进行历史反思和现实关照。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梳理典型报道和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研究现状,阐明研究价值和意义;第一部分,从典型报道和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两个方面入手,阐释相关概念和历史渊源;第二部分,立足延安时期特殊的媒介生态,从传播者、受传者、生产机制和传播功效四方面分析典型报道的生产特点;第三部分,以“吴满有”为典型案例,研究典型报道生产和传播的内在机制;第四部分,纵向梳理,剖析不同历史时期典型报道的演化规律;第五部分,针对典型报道的历史生产和生产历史,进行历史反思,并申发现实启示。研究发现,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具有独特的历史生产机制。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基于特殊的自然、社会、媒介和技术环境,具有特殊的生产体系,具体表现为:政治领袖统领全局,强化党报宣传功能,推动各类先进典型报道;政治精英颁布、调整相关决策,并率先垂范;文化精英深入群众,采写报道,反映事实,并组合配发多种文艺作品,亲历传播;边区军民采取多种传播方式,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劳动,寻求进步。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受传者,传播行为和反馈行为互为影响。综合来看,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生产机制呈现出政治领袖意志统领、生产路径自上而下和反馈效应逐级减弱等传播特质。同时,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生产历史也有显着特征。纵观建国、文革、改革开放和21世纪至今各个历史时期,典型报道深受马列主义典型思想和中国党报理论影响,它以延安模式为先导,在新闻内容、生产机制和传播功效方面都发生了历史转移。其中,新闻内容生产以工农、军人和干部典型为主体,选材聚焦社会发展,生产机制在政治思想、传受模式和媒介形式方面凸显民主、多元理念,而传播功效则侧重于国情、民情和人性,强调国家富强和精神文明。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是特殊历史时期的新闻生产,它开启了中共典型报道恢弘灿烂的生产历史。虽然它也存在着一些虚浮不实、宣传意识过重等历史缺憾,但是,它在提升无产阶级地位,新闻传播大众化,以及强化宣传、启蒙功能等方面的诸多历史经验,又是非常宝贵的。立足当下,如何顺应时代变化,对应多元文化和新兴媒介的冲击,实现典型报道生产和反馈机制的良性互动,将是中国新闻传播事业的重要话题。

周晓瑾[4](2018)在《《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文中提出《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是党的政治宣传的具体方式之一,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为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贡献了巨大力量。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宣传理论,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思想宝库。但是,时代的发展却暴露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局限性,民众主体意识的高涨、价值观的多元化、新媒体的勃兴、使《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巨大挑战,于此,非改进其报道无以阻止《人民日报》“英模报道”之颓势。本文在绪论部分梳理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研究的历史和界定了相关核心概念。第一章分别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苏联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和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并介绍了《人民日报》创刊和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其“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与报道栏目变化。第二章分析了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情况。通过结合不同时期《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数量和类型的变化统计表,分析了变化的整体趋势和不同阶段的发展态势。在第三章中,论文分时期呈现了英模报道数量变化和英模报道类型变化、分析了报道英模的形象变化和形象变化的原因,最后阐述了《人民日报》“英模报道”形象变化造成的社会效应。论文第四章主要论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科技的快速发展对《人民日报》“英模报道”构成的挑战和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具体而言,《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面临宣传理论更新的挑战、社会价值多元和英模精神单一的挑战以及政治宣传效应衰退的挑战。应对挑战,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和方法,其次,要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再次,要改进报道方式、技巧和风格,最后,要运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英模报道的实效性。

钱颖[5](2016)在《运城市蒲剧团的调查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可供人们选择的娱乐形式逐渐增多,戏曲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地位在不断降低。戏曲剧团作为戏曲演出的载体,同样面临着戏曲观众锐减、人才不足、演出剧目单一、生存环境恶劣等问题。蒲剧作为山西四大梆子之一,其历史极为悠久,有着浓厚的艺术积淀。运城市蒲剧团作为演出蒲剧的专业剧团,对蒲剧的传播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剧团成立于1970年,是在运城分专以后,从晋南专区蒲剧院分出一半组建而来的,经历了文革时期的濒危,改革开放之后的振兴,如今面临着新的挑战。经笔者调查,运城市蒲剧团的人员情况分为三类:演员、乐队成员和包括导演、编剧、编曲、后勤、行政人员在内的其他成员,涌现了王艺华、吉有芳、贾菊兰等多位优秀蒲剧演员以及韩树荆、李泉水、杨焕育、畅元发等多位优秀编剧、导演、作曲。该团经常在外演出,演员和乐队成员的收入多为基本工资加演出补贴,而其他人员则多为固定工资。该团人员多来自于各县或周边蒲剧团、运城市或周边戏校,少数人是因为感兴趣加入剧团的。目前,该团存在一定的人员流动现象,但总的来说情况比较稳定。另外,运城市蒲剧团的演出范围比较固定,一般在运城市及其周边演出,多集中于运城的北部和南部,且演出时间避免太冷的十二月、一月和太热的六月、七月。演出类型以商业性演出为主,加上一些政策性演出。该剧团长期在运城各县市演出,演出剧目以老百姓喜欢的传统剧目为主,并且一般情况下本戏和折子戏分开表演。如今运城市蒲剧团在多元化娱乐方式的危机下,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采取了许多措施,例如,争取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强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大力推广蒲剧文化,采用各种手段多管齐下,促进剧团不断发展。本文将运城市蒲剧团作为研究对象,对剧团进行了跟团调查,并对剧团内的成员进行了采访,将运城市蒲剧团的人员结构,演出情况、演出剧目等相关内容进行整理,分析运城市蒲剧团在新时期内不断发展的原因,探究其未来的出路,以便更好地保护类似蒲剧这样的地方戏曲,思考地方戏曲剧团发展的路径。

胡文亮[6](2012)在《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梁希(1883-1958),浙江省吴兴县人。中国近现代着名林业教育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以梁希和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为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很好地认识中国近现代林业科技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发展的历史轨迹,对了解我国现代林业政策的变迁和未来的发展也有重要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梁希一生经历丰富,从普通技师,到大学教授,再到共和国林业部长。家学渊源、社会环境、留学经历、历史责任,对梁希的生命历程和思想观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他此后终生致力于林业科学研究与林业事业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和思想基础,促进中国林业发展成为他终生的目标和追求。梁希先后执教三所大学,从事林业教育工作三十年,编写教材《林产制造化学》和《木材学》。为我国培养了大批教育家、林学家、植物学家、林化专家、造林专家。与此同时,梁希自觉承载林业科普之责,他积极宣传国外最新的林化研究成果,蚊式飞机是其中一项,以往研究未曾披露。建国前后,他向公众推广普及森林的多效益作用,大力宣传林业的生态作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科学研究先要摸清家底,林业科学考察是林业科学研究的基础。早在民国时期,梁希就组织参加了浙江林业考察,足迹遍及浙江五地区,为后世留下了一份20世纪20年代末期浙江地区社会、治安、民生、农业、林业等诸多内容的考察记录;1948年前后,梁希两次考察台湾,从八个方面提出林业改进建议。新中国建立后,梁希先后赴小陇山和泾河无定河考察。明确了黄河的主要问题在于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流失的原因在于滥垦滥伐、围山造田,解决之道理应是植树造林,是大面积退耕还林。另外,梁希还有两次重要的考察,虽未留下文献,但借助现有资料与史料可以还原考察原貌:一次是1949年,梁希对冀西沙荒造林的考察,考察表明,冀西是沙荒造林的成功典型,后来,这一典型成功地推向全国,另一次是1951年,梁希陪同陈云赴海南岛考察橡胶垦殖的可能性,从此新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橡胶开发。作为林化专家,梁希建立了中国的林产制造化学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的林产化学学科。与此同时,梁希以富国利民为根本点与出发点,展开了一系列林化试验,其中桐油抽提试验数据远胜于美国,樟脑蒸馏试验数据远胜于日本。另外,马尾松采脂试验和伏牛山植物中有关单宁材料的试验,均在梁希任部长后结出硕果;抗战期间,梁希主持的中央大学森林化学室与当时的中央林业试验所合作,共同研究了九个研究项目,目前已知其中的三个项目如重庆木材干馏试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皆与抗战有关并发挥了作用。梁希担任部长九年,组建林业机构,奠定林政基础。新中国建立之初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由林业部主导的全国性的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一度声势浩大,效果明显。尤其是在华北、东北、西北一带,农民的参与热情很高,新时期党中央批准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就是对当年治山治水治黄治沙运动的高度肯定;作为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梁希为中国的林业发展主动建言献策,当好参谋,真正地做到了推心置腹,肝胆相照;梁希任部长初期,和林业部同仁共同制定了林业全面规划:“普遍护林,重点造林,合理利用,合理采伐”。作为中国传统林学向现代林学转型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梁希的林学思想具有承前启后的特点。梁希的森林多效益思想继承的部分居多,这是因为森林多效益思想在中国代代相传,梁希留学日本、德国,又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发达国家的森林多效益思想,在借鉴和综合的基础上,通过宣传和实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的森林多效益思想。梁希耳闻目睹发达国家重视林业、发展林业因而改变面貌的事实,对发达国家大林业思想的精髓有了深切的认识。他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了有中国特色的大林业思想。这一思想的核心是,林业是整个生态系统的龙头,居于首要地位,通过有计划的大规模治山治水,可逐步解决中国诸多的生态问题,这一思想在当时影响很大。到21世纪,党中央国务院充分意识到林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特殊作用,对大林业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至此,梁希的大林业思想又重回主导地位。历史留下了无数成功者的纪念碑,梁希的纪念碑巍然其间。研究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不仅是缅怀前人,从中汲取教益,更是为了尊重历史,鼓舞后人,为实现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而共同奋斗。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7](200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授予石铁音黄照航等5位运动员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文中认为桂政发[2003]16号在第八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区残疾人运动员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奋勇当先,顽强拼搏,夺得了16枚金牌、5枚银牌、5枚铜牌,为国家、为我区争得了荣誉。为表彰取得优异成绩的残疾人运动员,现决定:一、授予石铁音、闫健、张小玲等3位同志"自治区先进工作者"称号。二、授予黄照航、唐元等2位同志"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8](2002)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授予黄秋艳等16位同志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文中研究说明桂政发[2001]97号在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我区优秀运动员黄秋艳、黄中胜、黄春妮、钟玲、余睿、李玲玲、龚伟、林伟、文军、杨光明和优秀教练员张东红、陈旭红、庞琼、吴纪才、盛忠荣、冯志华等16位同志,在强手如林的竞赛中,顽强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广西赢得了荣誉,增添了光彩。为了表彰先进,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授予黄秋艳等16位同志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希望他们再接再厉,争取更大的成绩。

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授予黄秋艳等16位同志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授予黄秋艳等16位同志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及其意义
        1.1.1 组织部是中国共产党“第一部”
        1.1.2 组织部的国际比较
        1.1.3 组织部为什么能成为“第一部”?
        1.1.4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中央组织部对自身的工作研究
        1.2.2 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1.2.3 关于组织部的研究
    1.3 问题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建党时期的中央组织部
    2.1 中央组织部成立的主要目的
        2.1.1 组织群众的需要
        2.1.2 发展壮大党员队伍的需要
        2.1.3 指导工农运动的需要
        2.1.4 国共合作的因素
    2.2 早期中央组织部的主要工作
        2.2.1 筹备党的“四大”
        2.2.2 提出组织工作思路
        2.2.3 促进中央集权
        2.2.4 制定交通办法
        2.2.5 统计党员和组织情况
        2.2.6 指导各地活动,分配人才
    2.3 中央组织部的主要特征
        2.3.1 与吏部相比
        2.3.2 与苏共组织部相比
        2.3.3 与后来的组织部相比
3. 组织部的发展和演变
    3.1 1924-1949年的组织部
        3.1.1 初期的探索与周折(1924-1928)
        3.1.2 工作起色(1928—1937)
        3.1.3 趋向成熟(1937-1949)
    3.2 1949—1978年的组织部
        3.2.1 建国初期的工作(1949—1954)
        3.2.2 工作对象的拓展(1954—1966)
        3.2.3 “文革”时期的组织部(1966—1977)
    3.3 改革开放时期的组织部
        3.3.1 落实干部政策(1977—1989)
        3.3.2 大规模地教育和培训干部(1989—2002)
        3.3.3 聚天下英才(2002-2012)
4. 政治动员与有效组织
    4.1 组织部面向干部的行动
        4.1.1 对干部的认识
        4.1.2 干部的选任
        4.1.3 组织部的干部工作策略
    4.2 组织部面向党员的行动
        4.2.1 对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动员
        4.2.2 以党支部为基础的组织扩展
        4.2.3 “先进分子”标准与思想政治教育
        4.2.4 对党员的激励
5. 内部协调和运行机制
    5.1 组织部职权分配和工作体系
        5.1.1 中组部主要的职能机构
        5.1.2 组织部门工作体系
    5.2 主要工作准则
        5.2.1 讲政治
        5.2.2 服从纪律
    5.3 决策和运行
        5.3.1 组织网络
        5.3.2 决策程序
        5.3.3 调研机制
        5.3.4 先行试验
        5.3.5 执行过程的调节
6. 组织部处理对上关系策略
    6.1 组织部的对上依附性
        6.1.1 机构的撤销—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最严重表现
        6.1.2 制度的规定—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基本保障
        6.1.3 主导干部路线—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主要动机
        6.1.4 强化中央集权—领导机关对组织部进行控制的一般结果
    6.2 组织部的独立性
        6.2.1 独立性的保持
        6.2.2 确立独立性的挑战
7. 组织部的外部关系及部际竞争
    7.1 主要联系机构
        7.1.1 办公厅
        7.1.2 宣传部
        7.1.3 统战部
        7.1.4 中纪委机关
    7.2 主要协调事项
        7.2.1 干部的选拔和培养
        7.2.2 党内教育实践活动
        7.2.3 人才工作
        7.2.4 扶贫济困
    7.3 协调工作特点
    7.4 部际竞争
        7.4.1 组织部职能的扩大
        7.4.2 组织部所处的竞争地位
        7.4.3 三个“之家”建设
8. 组织部的反污名化策略
    8.1 模范部门
        8.1.1 各方对组织部的期许
        8.1.2 组织部建设模范部门的努力
    8.2 声望制度
        8.2.1 政治机关:巩固中心地位
        8.2.2 规章制度:建立共识观念
        8.2.3 组织部长:部门象征
    8.3 走出神秘
        8.3.1 组织部的秘密工作的传统
        8.3.2 组织部走出神秘的努力
        8.3.3 成效
9. 超越惯性的努力
    9.1 人才行动:结构上的跨越
        9.1.1 建国前后对知识分子工作的认识
        9.1.2 改革开放以来的知识分子工作
    9.2 “资本家”入党及组织建设创新
        9.2.1 “不能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9.2.2 转变态度
        9.2.3 试点吸收私营企业主入党
        9.2.4 积极开展新社会阶层中的党建工作
10. 结语
    10.1 组织部运行的“双强模式”
    10.2 新时期组织部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
    10.3 组织部能动不足的隐忧
    10.4 新的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英文文献
    中文文献
附录: 相关调研分析
作者简历

(2)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研究界定与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基本思路
    四、创新点与研究难点
第二章 城乡多种经济形式兴起的动力
    一、多种联产责任制的联动效应
        (一)改革开放前夕的京郊农村
        (二)多种联产责任制调动多方积极性
        (三)多种联产责任制效应分析
    二、城市待业青年问题推动多种经济形式兴起
        (一)北京就业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各项改革开始突破现有政策
        (三)安置就业使多种经济形式迎来发展契机
        (四)北京产业结构的优化
第三章 农村集体经济的探索创新与所有制调整
    一、京郊之路:集体经济的搞活放开与适度规模经营
        (一)窦店开展多种经营
        (二)四季青实行专业化生产和横向联合
        (三)适度规模经营的试点与波折
    二、乡镇企业的转型与高速发展
        (一)社队企业实现历史转折
        (二)政社分开与高速发展
        (三)乡镇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分析
        (四)北京乡镇企业的主要特点
第四章 个体、私营经济的回归与发展
    一、北京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轨迹分析
    二、商业流通体制改革推动国家、集体、个人“三足鼎立”
        (一)“放开”“搞活”阶段
        (二)深入到体制改革阶段
    三、街道管理体制改革与个体经济
        (一)向街道放权,推进街道管理体制改革
        (二)部门利益博弈下的街道个体经济
    四、北京市个体、私营经济基本分析
        (一)城镇个体私营经济基本情况
        (二)个体工商户收入基本情况与来源分析
        (三)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简析
第五章 农村国有经济的所有制结构调整
    一、京郊国营农场发展概述
    二、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喝奶难”问题根本解决
        (一)问题形成的历史背景
        (二)引发全国关注与基本解决
        (三)所有制结构改革促使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三、农场系统多种所有制经济结构的初步形成
        (一)农场系统乡镇企业的兴起
        (二)京郊农垦系统三资企业的起步
        (三)形成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的畜牧业结构
第六章 外资经济在北京城乡的起步
    一、外贸体制开始实行承包制改革
    二、三资经济的兴起
        (一)中国第一家汽车合资企业的艰难起步
        (二)第一家中外合资饭店北京建国饭店的兴建
    三、北京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四、外资经济对北京经济结构的影响
第七章 民营科技经济的迅速崛起
    一、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形成
    二、早期的三个争论与三次风波
        (一)三个争论与股份改制尝试
        (二)三次风波
    三、民营科技经济初步形成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一)优化高新技术发展环境
        (二)新技术产业试验区的酝酿与初创
        (三)试验区初创时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第八章 结语
    一、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形成的理论根源、历史逻辑和现实意义
    二、北京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主要特点
    三、几点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一、经典着作及文献资料
    二、着作
    三、论文
    四、报刊及档案
后记

(3)历史的生产和生产的历史 ——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生产机制及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典型报道与延安《解放日报》
    一、典型报道:定义与范畴
    二、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的缘起
        (一)《解放日报》创刊及特色
        (二)典型报道的推出及意义
第二章 历史的生产: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生产机制
    一、媒介生态
        (一)自然环境:信息闭塞、交通落后
        (二)社会环境:日军侵入、边区受困
        (三)媒介环境:两极制衡、组织严密
        (四)传播技术:纸媒主导、口口相传
    二、传播者:政治文化精英和基层军民相结合
        (一)政治领袖的意志中心化
        (二)政治精英的决策性主导
        (三)文化精英的采写式参与
        (四)边区军民的多样化传播
    三、受传者:主动受众和被动受众相统一
        (一)政治领袖:肯定党报,鼓励先进
        (二)政治精英:调整指示,亲身表率
        (三)文化精英:集中报道,文艺多样
        (四)边区军民:转变观念,积极生产
    四、政治领袖作用下的“传受一体化”机制
        (一)政治领袖的意志统领
        (二)自上而下的生产路径
        (三)逐级减弱的反馈效应
    五、传播功效
        (一)宣传:响应整风,鼓动生产
        (二)启蒙:传播科学,祛除愚昧
第三章 个案分析:“吴满有”的生产与传播
    一、“吴满有”典型:历史发展
        (一)历史背景
        (二)事件脉络
    二、内容生产
        (一)劳动模范
        (二)吴满有方向
        (三)吴满有运动
        (四)生产竞赛
    三、生产形式
        (一)通讯
        (二)社论
        (三)诗歌
        (四)版画
        (五)电影
    四、传播特色
        (一)精英与大众双向互动
        (二)多种传播形式相结合
        (三)控制与多向传播并存
    五、传播功效
        (一)生产:促进经济
        (二)政治:拥政爱党
第四章 生产的历史:典型报道的演变路径
    一、典型报道的历史渊源
        (一)马列主义典型思想传播
        (二)中国党报理论激励
    二、典型报道的历史演变
        (一)传播内容聚焦:工农、军人与干部
        (二)生产机制变化:意志、模式与媒介
        (三)传播功效附着:国情、民情与人性
第五章 历史反思和启示
    一、生产机制反思
        (一)政治宣传与专业品质失衡
        (二)组织化生产弱化传播活力
    二、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性和人民性
        (二)大众化与化大众渗透
        (三)宣传与启蒙相结合
    三、现实启示
        (一)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二)坚持科学的传播观
        (三)坚持发展的历史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4)《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方法
        (二)核心概念界定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创新点
第一章 政治宣传与《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概述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在苏联的实践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宣传理论的中国化
    第二节《人民日报》的创刊
        一、创刊及发展
        二、功能地位
    第三节《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英模报道的历史起源
        二、“英模报道”与《人民日报》新闻报道栏目变化
第二章 英模报道中的“英模”构成
    第一节 历年英模报道总量统计
        一、报道统计概述
        二、报道数量与分布
    第二节 英模构成的类型分布
        一、英模行业结构分布
        二、英模性别结构分析
        三、英模的政治面貌结构统计
    第三节 英模报道的品质结构分析
        一、政治品质
        二、劳动品质
        三、道德品质
第三章 《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演变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二节 极“左”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数量变化
        二、英模形象
        三、变化原因分析
        四、社会效应
    第三节 改革开放时期《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
        一、报道数量变化
        二、形象分析
        三、形象变化之原因
        四、社会效应
第四章 《人民日报》英模报道的挑战及其应对
    第一节 英模报道的挑战
        一、新时代需要新宣传理论
        二、社会价值观多元,英模精神单一
        三、政治宣传的效应衰退
    第二节 改进英模报道的建议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宣传理论的基本原则、立场、方法
        二、群众路线理论的实践与坚持新闻宣传的“三贴近原则”
        三、改进报道方式、技巧、风格
        四、新媒体技术运用与提升英模报道实效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1950 年—1965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二:1966 年—1976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附录三:1977 年—2002 年《人民日报》英模报道题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运城市蒲剧团的调查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成果
        1.2.1 关于戏曲演出团体的研究状况和成果
        1.2.2 关于蒲剧的研究状况和成果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2 运城市蒲剧团情况概述
    2.1 生存环境
    2.2 发展历程
        2.2.1 文革时期:濒危
        2.2.2 改革开放:振兴
3 运城市蒲剧团的人员结构
    3.1 演员
        3.1.1 有编制的演员
        3.1.2 签订合同聘用的演员
        3.1.3 小结
    3.2 乐队人员
    3.3 剧团其他成员
        3.3.1 导演、编剧、编曲
        3.3.2 后勤和行政人员
    3.4 人员的来源和流动
        3.4.1 人员的来源
        3.4.2 人员的流动
4 运城市蒲剧团的演出情况
    4.1 活动范围和演出时间
        4.1.1 活动范围
        4.1.2 演出时间
    4.2 演出类型
        4.2.1 商业性演出
        4.2.2 政策性演出
        4.2.3 其他演出
    4.3 演出生活
    4.4 演出合同与演出收入
        4.4.1 演出合同
        4.4.2 演出收入
    4.5 观众构成及反应
5 运城市蒲剧团的演出剧目
    5.1 本戏
    5.2 折子戏
6 运城市蒲剧团在新时期的发展
    6.1 政府的大力扶持
        6.1.1 举办大量汇演、调演和献演
        6.1.2 开展“戏曲惠民·欢乐百姓”活动
    6.2 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6.2.1 剧团与艺校的合作
        6.2.2 剧团对青年演员的培养
    6.3 大力推广蒲剧文化
        6.3.1 精心排演剧目
        6.3.2 蒲剧影视作品的拍摄
        6.3.3 对蒲剧的保护
    6.4 多种手段促进剧团发展
        6.4.1 借助电视节目进行宣传
        6.4.2 借助媒体平台进行推广
        6.4.3 相互交流扩大影响
7 运城市蒲剧团未来的出路
    7.1 培养年轻的戏曲观众
    7.2 大力培养后继人员
    7.3 提高蒲剧的创作和演出
    7.4 加大宣传力度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资料来源
    四、研究结构和主要内容
    五、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成长历程与思想变化轨迹
    第一节 求学经历
        一、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二、家学渊源与个人勤奋
    第二节 工作经历
        一、初入社会,感悟人生
        二、几次重要的工作变化
    第三节 人生重要转折与思想变化
        一、第一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二、第二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三、第三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四、第四次转折与思想变化
    小结
第二章 倡导近代林学,开创中国近代林业教育
    第一节 中国近代林业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 引进近代林学,推进林业教育体制化进程
        一、引进近代林学知识,自编教学内容
        二、引进近代林学手段,办林场做试验
        三、引进近代林学认知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四、引进近代林学培养方式,鼓励学生留洋
    第三节 呕心沥血培养林学专门人才
        一、国立北平大学时期(1916—1923,1927-1929)
        二、浙江大学时期(1929—1933)
        三、中央大学时期(1933—1949)
    第四节 传播林业知识,推动林业科学普及
        一、传播林业科普知识
        二、宣传森林多效益作用
    小结
第三章 组织林业科学考察,奠定林业科研基础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林业科学考察
        一、两浙林业考察
        二 台湾林业考察
    第二节 新中国建立后的林业科学考察
        一、小陇山林业考察
        二、泾河与无定河林业考察
    第三节 其它林业考察工作
        一、冀西沙荒造林考察
        二、海南岛橡胶垦殖基地的考察
    小结
第四章 开展林学研究,推进林业科技创新
    第一节 创建中国林产化学学科
    第二节 学以致用,造福于民
        一、桐油抽提试验
        二、设计樟脑提取装置
        三、苋桥马尾松采脂试验
        四、伏牛山植物单宁材料之研究
    第三节 忧国忧民,服务战时经济
        一、重庆木材干馏试验
        二、竹材之物理性质及力学性质初步试验报告
        三、川西(峨眉、峨边)木材之物理性
    小结
第五章 新中国林业政策与管理的奠基人
    第一节 执掌中国林政大业
    第二节 组建机构,奠定中国林政基础
        一、创建和完善新中国林业管理体系
        二、整合与培训结合,加强林业干部队伍建设
    第三节 拟定中国林业政策
        一、将治山治水提升为国家战略
        二、“三北”地区防护林建设成效显着
    第四节 建言献策,促进中国林业发展
    第五节 国家林业规划的制定与完善
        一、全国林业规划的形成
        二、林业规划的修改与完善
    小结
第六章 梁希林业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一、森林多效益思想的传承
        二、梁希对森林多效益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节 大林业思想的孕育和发展
        一、林业在国民经济和生态环境中的地位
        二、林业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关系
        三、梁希大林业思想的影响和启示
    小结
结语:梁希在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中的地位与贡献
    一、历史地位
    二、历史贡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梁希论作目录
附录二 梁希大事年表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与即将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授予黄秋艳等16位同志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运行研究[D]. 许翾. 浙江大学, 2018(02)
  • [2]北京市多种所有制经济格局的形成(1978-1988)[D]. 苏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3]历史的生产和生产的历史 ——延安《解放日报》典型报道生产机制及演变研究[D]. 黄淑君. 兰州大学, 2018(01)
  • [4]《人民日报》的“英模报道”研究(1950-2002)[D]. 周晓瑾.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1)
  • [5]运城市蒲剧团的调查与研究[D]. 钱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16(04)
  • [6]梁希与中国近现代林业发展研究[D]. 胡文亮.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7]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授予石铁音黄照航等5位运动员自治区先进工作者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政报, 2003(15)
  • [8]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授予黄秋艳等16位同志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的决定[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政报, 2002(01)

标签:;  ;  ;  ;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奖励黄秋艳等16名自治区劳动模范同志的决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