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的配合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的配合

一、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术的配合(论文文献综述)

王星[1](2021)在《颈椎钩椎关节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利用影像学、Micro-CT和有限元分析等对颈椎钩椎关节的形态学、内部显微结构进行观测,以发现钩椎关节及钩突显微结构随年龄、椎序增长的发育规律和变化特点。通过研究钩突骨小梁结构以及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颈椎钩椎关节的应力和位移变化规律,为临床颈椎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利用CT扫描脊柱颈段后通过三维重建手段测量颈椎钩突和钩突与椎动脉位置关系的相关结构参数;2.利用Micro-CT对颈椎骨标本进行完整扫描,以观测钩突内部骨小梁的排布规律及形态特点;3.利用有限元分析技术,对颅底、颈椎、间盘及韧带等进行三维建模,从正常颈椎到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等六种工况下观测钩椎关节的应力和位移变化。结果:1.钩突长、高、宽等随椎序递增呈渐增趋势,随年龄增长也呈递增趋势,在侧别和性别间部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双侧钩突间距、钩突前脚间距、钩突后脚间距和钩突-横突孔间距随椎序递增呈渐增趋势,但随年龄增长其变化不明显,总体呈波浪状,侧别和性别间仅部分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钩突夹角约130°,其随椎序、年龄的递增变化不明显;钩突矢状角约15°,其随椎序、年龄的递增呈波浪状;神经管前后径、椎间孔面积随椎序递增和年龄增长总体变化不显着,椎间孔面积男性大于女性;椎间隙前高、椎间隙后高随椎序递增呈缓递增趋势,而随年龄增长则缓慢递减。2.钩突尖与椎动脉间距随椎序增加总体呈“V”型,而随年龄增长则呈缓递增;椎弓根最大横倾角随椎序增加总体变化不大,随年龄增长则呈缓递减;椎弓根最小横倾角随椎序增加总体呈递减趋势,随年龄增长则不显着;椎弓根横倾角范围随椎序增加总体呈缓递增趋势;椎弓根宽总体随椎序增加呈递增趋势、随年龄增长呈缓递增。3.钩突骨小梁的排布规律与椎体内相一致,冠状面多呈纵行走形,其骨小梁直接与椎体内相延续,三维重建后见钩突内骨小梁纵横交错,与椎体内排布相一致;钩突骨小梁相关参数TV、BV、BS、BS/BV、BV/TV、BS/TV、Tb.Th、Tb.N、Tb.Sp、Eu.N、Conn、DA 和 SMI 除个别外大多在侧别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颈椎钩突骨小梁各形态计量学参数不同椎序间比较,仅在TV、BV、BS、BV/TV、BS/TV、Eu.N、Conn和SMI的个别椎序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尤其是C5,其余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4.正常颈椎、左侧切除钩突50%、100%和双侧切除钩突100%后颈椎4组模型组相关结构受力特点中,钩突应力和位移值无论在何种运动工况下,随椎序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均位于C5;正常组应力值仅在左、右侧屈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位移值则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屈间有差异(P<0.05);模型组1的应力值仅在C5前屈、后伸中有显着性差异(P<0.05),左、右侧屈中各椎侧别间均有差异(P<0.05),模型组2的应力值在所有工况中均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模型组3的应力值各椎在前屈、后伸和左右侧屈工况中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而位移值在后三种模型组中无论何种工况下均无差异(P>0.05);椎序组间比较C5与C3、C4、C6、C7各组间均有差异(P<0.05),正常组与模型组1、2和3间在某些工况下有差异(P<0.05)。关节突的应力和位移值在4组模型中无论在何种工况下随椎序增加均呈尖峰状,峰值正常组位于C6、而模型1~3组则位于C5,4组各椎仅在左右侧屈中有差异(P<0.05),余均无差异(P>0.05),椎序组间比较应力值在后伸、左右旋转下,C5与C1-C4及C6-T1各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前屈工况下正常组与模型1~3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椎间盘前后缘在4组模型中的应力和位移值随椎序增加均呈递增趋势,且在六种工况下其峰值均位于C5/6,随后呈递减趋势,整体呈“尖峰状”,前后缘值在前屈、后伸和侧屈工况下有显着差异(P<0.05),左右缘的变化与前后缘一致,在前屈、左右侧屈和旋转工况下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前后缘和左右缘应力值在椎序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也仅表现在部分工况下正常与模型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但整体应力值变化不明显。结论:1.钩椎关节中钩突的长、高、宽随椎序递增和增龄总体呈缓慢递增趋势,符合脊柱重力发育规律;双侧钩突、钩突前脚、后脚间距随椎序递增呈缓慢递增趋势,但增龄情况该三者间距变化不很显着;钩突-横突孔间距随椎序递增呈缓慢递增趋势,但增龄变化不显着;神经管前后径随椎序递增和增龄总体变化较小;钩突夹角、钩突矢状角随椎序递增和增龄总体呈波浪状,钩突夹角约130°与颈椎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而钩突矢状角平均15°,有限制颈椎过度旋转作用;椎间孔面积总体男大于女,随椎序增加整体变化不明显,椎间孔面积总体随增龄变化较小,但钩突宽与椎间孔面积密切相关,是神经根型颈椎病致病的重要因素之一;椎间隙前、后高随椎序增加呈缓慢递增,随增龄而呈下降趋势,这与脊柱生长发育规律相符,随年龄增长、脊柱过度运动等因素致颈椎间盘发生退行性改变引起椎间隙高度降低,从而引起相应颈椎病症状。2.钩突与椎动脉之间的毗邻关系密切且复杂,钩突与椎动脉间距是评估椎动脉型颈椎病的重要评价指标,椎弓根横倾角范围可作为临床椎弓根置钉角度参考值,椎弓根宽是确保椎弓根螺钉准确置入椎弓根的保证。上述指标在侧别间比较无差异,且性别间比较总体上差异性不明显;钩突与椎动脉间距随椎序增加变化不规律,随年龄增长呈缓慢递增趋势;椎弓根最大横倾角、椎弓根最小横倾角和椎弓根横倾角范围三者在椎序间的比较中多数与C7间存在差异,其中随椎序增加椎弓根最大横倾角变化不明显,椎弓根最小横倾角则呈缓慢递减趋势,而椎弓根横倾角范围呈递增趋势;随年龄增长中椎弓根最大横倾角呈缓慢递减趋势,椎弓根最小横倾角则变化不明显,而椎弓根横倾角范围则呈递增趋势;椎弓根宽随椎序增加和年龄增长均呈递增趋势。3.Micro-CT可清晰地观测颈椎钩突内骨小梁分布特征、计量和形态学参数,钩突内骨小梁在侧别间、椎序间差异不显着,为骨质疏松及颈椎病及相关疾病的预防、诊疗等提供了实验理论依据。4.钩突应力和位移值随椎序增加呈递增趋势,最大值位于远离重力线的C5,随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切除范围越大越影响颈椎稳定性;钩椎关节中的关节突应力和位移值在正常颈椎中其应力集中区位于C6,但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其应力和位移值则集中于C5;颈椎间盘应力和位移值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均集中于C5/6,其受力不因钩突的切除而受影响。

牟帅[2](2021)在《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对比及手术风险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经皮完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是目前流行的治疗神经根性颈椎病的主要治疗手术方式,本文通过对比两者的临床应用,探讨PPECD的疗效、优点、手术风险点及控制策略,为临床提供PPECD相关参考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成都363医院成都中山骨科医院等医院骨科行经皮完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PPECD)和行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治疗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例,对比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并对切口疼痛程度、症状缓解情况、颈椎功能评价及手术并发症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术后6小时、1个月的切口疼痛程度及术前、术后6小时、术后1个月、术后1年的颈部和(或)上肢疼痛程度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对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及1年的颈椎功能改善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采用改良Odom’s分级评定法评价两组术后1年的手术疗效。同时,对于PPECD手术中的风险点进行总结并对相关风险的控制方法进行讨论。结果:共纳入完整随访病例92例,其中PPECD组60例,男性34例,女性26例,平均年龄50.84±9.29岁,ACDF组32例,男性17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1.37±10.19岁,PPECD组术前的颈部和(或)上肢疼痛VAS评分为8.45±1.46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为29.22±6.32分,ACDF组术前的颈部和(或)上肢疼痛VAS评分为8.46±1.52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为30.59±6.14分,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备可比性。PPECD组平均手术时间150.38±28.02min。切口大小1.21±0.18cm,住院时间2.05±0.87天,ACDF组平均手术时间70.66±11.31min。切口大小5.27±0.55cm,住院时间5.31±1.87天,两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PPECD组术后6小时的切口疼痛VAS评分为2.06±0.32分,ACDF组术后6小时的切口疼痛VAS评分为3.06±0.54分,两组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1个月PPECD组改善至1.05±0.39分,ACDF组改善至1.21±0.48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颈部和(或)上肢疼痛程度的VAS评分PPECD组术后6小时2.51±0.47分,ACDF组术后6小时3.79±0.83分、两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PPECD组术后1月改善至1.24±0.38分,术后1年为0.42±0.05分,ACDF组术后1月改善至1.56±0.51分,术后1年为0.31±0.09分,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PPECD组术后1个月NDI改善为14.87±4.89分。ACDF组术后1个月NDI改善为18.78±5.56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的NDI指数分别改善至10.46±2.75分和11.90±2.86分,术后1年为6.40±1.82分和5.90±1.56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PPECD组的手术疗效评价(改良Odom’s分级评定法)优49人,良6人,中4人,差1人,优良率91.7%;ACDF组的手术疗效评价优23人,良7人,中1人,差1人,优良率93.7%,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回顾性总结手术过程中穿刺定位、扩张及建立通道、镜下显露V点、建立Keyhole、显露神经根及硬膜囊外缘、摘除髓核等手术要点及风险6条,并讨论每个手术要点的注意事项及风险相应对方法。两组病例中均无硬膜囊撕裂、椎动脉或颈神经根损伤、开孔不准确造成小关节不稳定等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无手术切口感染发生。但ACDF 3例发生喉部不适,经对症处理好转。结论:相较于颈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经皮完全内镜下颈后路椎间盘切除术(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微创、安全、减压精准、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同时,该术式具有较高的学习曲线,对手术者手术技巧及熟练程度要求较高,手术过程中,需掌握每个手术步骤的手术要点,并做到全面的手术风险管控,可以将并发症控制在有效范围内。

王润生,钟睿,黄承军,王继,唐成,杨嘉,薛鸿[3](2021)在《显微镜辅助下ACDF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并颈髓损伤的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并颈髓损伤的疗效及优势。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颈椎间盘突出并颈髓损伤行ACDF治疗36例,采用显微镜辅助手术(显微镜组)和未采用显微镜辅助(非显微镜组)各18例。术后通过门诊随访,随访12~18(平均14)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前和末次随访ASIA分级、JOA评分差异。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率及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单向有序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检验),检验水准为P<0.05。术后1、3、6、12个月复查X线了解内固定情况,术后12个月复查颈椎CT平扫及三维重建了解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病例均表现为不完全性脊髓损伤,伤后至入院时间平均为10(3~48)h。显微镜组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B级1例,C级14例,D级3例,JOA评分(2.5±1.0)分。非显微镜组术前ASIA神经功能分级B级3例,C级10例,D级5例,JOA评分(2.8±1.5)分。伤后8 h内均行急诊手术治疗,伤后3 h内,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并予维持量24 h,伤后3~8 h,予甲强龙冲击治疗后,予维持量48 h。伤后超过8 h,予颅骨牵引制动,并予脱水、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1周后行手术治疗。显微镜组手术时间(110.0±25.5)min、出血量(50.0±15.5)ml,非显微镜组手术时间(90.0±28.5)min、出血量(70.0±19.5)ml,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过程中未出现椎间融合器松动、移位、下沉,显微镜组1例术后伤口浅表感染,1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非显微镜组2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2例术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经治疗均好转。显微镜组末次随访ASIA神经功能评级C级2例、D级16例、JOA评分(13.0±2.1)分,非显微镜组为C级4例、D级14例、JOA评分(12.0±2.8)分;末次随访CT提示所有病例植骨融合良好。结论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并颈髓损伤宜早期行手术治疗,采用显微镜辅助下零切迹椎间融合器行ACDF具有组织损伤小、出血少、安全、可靠等优势。

蒋中原[4](2020)在《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比较推拿结合火针、单纯推拿及单纯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验证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取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推拿组、火针组各30例。观察组干预措施为推拿结合火针疗法,推拿组干预措施为推拿疗法,火针组干预措施为火针疗法。隔天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1个疗程。(1)疼痛综合评定:简化Mc Gill量表;(2)腰部活动功能评定:使用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3)总疗效评定:使用《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三组临床受试者的临床治疗结果和数据使用SPSS20.0统计分析和比较。观察治疗前后简化Mc Gill量表各项评分、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并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标准,探讨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结果:(1)基线资料比较:三组临床受试者治疗前的性别、年龄、病程、简化Mc Gill量表各项评分以及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评分比较,两组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2)疼痛评定结果比较:三组治疗后的简化Mc Gill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是推拿结合火针在减轻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方面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及单纯火针治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腰部活动功能评定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后的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是推拿结合火针在改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活动功能障碍方面优于单纯推拿治疗及单纯火针治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总体疗效比较:三组治疗后,观察组3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推拿组的3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3.33%;火针组的30例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70.00%。结论:推拿和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明确效果,但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减轻患者疼痛症状以及改善腰部活动功能方面优于单纯推拿治疗或单纯火针治疗,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冯超群[5](2020)在《基于DEA模型的颈椎Key-hole术及ACDF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效率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对比Key-hole术和ACDF术中及术后观察指标,使用DEA包络分析法分析两种术式效率值,以解决下列问题:1.对比Key-hole和ACDF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早期临床疗效;2.分析Key-hole术式的可能性优势;3.对比Key-hole和ACDF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率值;4.探讨DEA包络分析法在评价骨科手术中的适用性。研究方法:1.回顾性研究2016年6月-2019年6月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30例,按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Key-hole组)14例及对照组(ACDF组)16例;2.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及术前、术后各时间点的SF-MPQ疼痛评分、NDI评分及JOA功能评分等指标;3.临床疗效对比,使用SPSS 25.0进行资料分析,计数资料使用?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等级资料使用秩和检验(Mann-Whitney检验),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各个时间点比较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手术效率对比,将每位患者视为一个独立决策单元,将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视为投入指标,将SF-MPQ疼痛评分、NDI评分、JOA评分出院时的改善值视为产出指标,使用DEAP2.1软件计算每个独立决策单元在C2R模型和BC2模型内的效率值,采用两组效率值的均值代表两组不同术式的总体效率值,同理,计算不同术式处于BC2模型下的松弛变量。研究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手术节段、疼痛及功能评分等术前资料上经过统计学对比未发现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组间比较结果显示,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同一时间点的SF-MPQ疼痛评分、NDI评分、JOA评分方面,经检验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术后各时间点与术前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SF-MPQ疼痛评分、NDI评分、JOA评分方面,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经统计学检验,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患者在其术后及整个随访期间,共有3例患者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Key-hole组包括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神经损伤,1例患者出现髓核残留。ACDF组包括1例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出院;5.Key-hole术式在C2R模型和BC2模型下效率值分别为θ=0.853和θ=0.951,ACDF术式分别为θ=0.825和θ=0.872。研究结论:1.Key-hole和ACDF两种术式在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早期疗效观察中,均疗效显着,但术式间疗效差异不明显;2.Key-hole组在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上明显优于ACDF组,ACDF组在手术时间上较Key-hole组存在优势;3.基于DEA的C2R模型和BC2模型分析,Key-hole术式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率值均优于ACDF术式;4.DEA作为多投入-多产出的综合评价方式,在骨科手术中具有适用性。

邱明俊[6](2019)在《P-PECD治疗C5/6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解剖与安全范围分析》文中指出[研究目的]通过模拟行经皮颈椎后路内窥镜下颈椎间盘切除术(posterio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cervical discectomy,P-PECD)术入路进行C5/6节段基础解剖学研究,找到—固定的解剖标志点,研究其与周边重要组织的结构关系,分析得出一个相对安全范围,指导手术中操作,为临床手术安全操作提供参考,减少术中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用5具成人尸体标本,模拟临床经皮颈椎后路内镜下髓核摘除术治疗C5/6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术入路,规范地行穿刺,并对穿刺、置管入路的行径行局部解剖,观察局部解剖组织,充分暴露至C5/6节段椎板、上下关节突,找到Q点(下位椎体上关节突与其椎板移行部形成的交点),通过分别对5具尸体标本共10个C5/6节段间隙进行解剖学研究,以细针保留C5/6节段Q点的位置,应用磨钻磨除周围骨质,配合椎板钳、咬骨钳、骨刀对骨块进行处理,先保留穿刺针外侧上下关节突、侧块的骨质,方便测量C5/6节段上下关节突的宽度f和厚度g,之后再充分暴露出颈5/6节段颈6神经根、椎动脉、硬膜囊,最后切断脊髓并完整去除,切除C5、C6后方的后纵韧带,暴露颈5、颈6椎体、颈5/6椎间盘平面,配合尖刀、铰刀、髓核钳去除椎间盘,暴露颈6沟突,采用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 mm)测量C5/6节段Q点到各结构的最短距离:Q点至神经根的垂直距离a、Q点至椎动脉的垂直距离b、Q点至硬膜囊外侧的垂直距离c、Q点至C5/6节段椎间盘平面的距离d,Q点至C6椎体沟突的距离e,因为不同节段椎间盘与相应节段神经根存在不同平面上的关系,我们也需观察Q点至C5/6节段椎间盘的轨道上与C6神经根的关系,对所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相对的安全范围;[结果]Q点至神经根的垂直距离a(5.06± 1.14)mm,Q点至椎动脉的垂直距离b(4.48±0.69)mm,Q点至硬膜囊外侧的垂直距离c(12.54±0.99)mm,Q点至C5/6节段椎间盘平面的距离d(10.22 ±0.83)mm,Q点至C6椎体沟突的距离e(7.52±0.83)mm,过Q点的C5/6节段上下关节突宽度f(13.61±1.59)mm,过Q点的C5/6节段上下关节突的厚度g(6.95±0.70)mm;[结论]Q点是P-PECD术中能在内窥镜下识别的标志点,以Q点为标志点得出的相对安全范围对P-PECD术中安全操作有一定参考意义。

杨毅鹏[7](2019)在《脊髓型颈椎病致病炎症因子及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第一部分 脊髓型颈椎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椎间盘退变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目的:建立脊髓型颈椎病大鼠模型,并探讨颈椎间盘退变程度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40只3月龄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在C4-5、C5-6及C6-7椎间盘穿刺置入骨形态发生蛋白(BMP)与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复合制剂;对照组只在相应椎间盘后缘穿刺置入PVP,分别于手术后的第4、8和12周随机选取5只大鼠用斜板试验评价实验动物的运动功能,之后处死取材获取C4-5、C5-6及C6-7椎间盘,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C4-5椎间盘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和IL-1β阳性细胞数量的变化;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两组C5-6椎间盘内TNF-α、IL-1β、IL-33和IL-6 mRNA及蛋白水平的变化;采用ELISA方法测定两组C6-7椎间盘内TNF-α、IL-1β、IL-33和IL-6的区别。结果:斜板试验结果显示,与造模前相比,模型组在造模术后第4周其运动功能无明显改变(P>0.05),但术后第8周及12周时运动功能较前明显减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动物术后不同时间的运动功能与术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根据椎间盘退变评分法,在术后4周时模型组退变等级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但术后第8周及12周时,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时,两组大鼠椎间盘经HE染色后发现,模型组椎间盘髓核皱缩变小,且髓核内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环排列无序;对照组椎间盘形态结构基本规整,纤维环排列未见明显紊乱,髓核居中;两组在退变程度上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8周时,模型组椎体后缘轻度骨质增生及骨赘形成,至术后12周时,椎体后缘骨质增生明显,骨赘大量形成;对照组在上述时间均未形成明显骨质增生及骨赘;模型组与对照组在退变评分上比较,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时,模型组与对照组椎间盘IL-1β阳性细胞数分别为(9.71±1.94)及(4.33±1.15),术后12周时分别为(12.23±2.49)及(4.66±1.38),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周和术后第12周时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测定模型组与对照组TNF-α、IL-1β、IL-33和IL-6等炎症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检测各组椎间盘中TNF-α、IL-1β、IL-33和IL-6也有类似趋势。结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穿刺针穿刺椎间盘可启动颈椎间盘的退变,而将BMP注入到椎间盘的后缘,又可诱导椎体后缘形成异位骨化,使颈髓受压,成功建立慢性压迫的脊髓型颈椎病模型。此外,炎症因子IL-1β、TNF-α、IL-33和IL-6在退变椎间盘组织中呈高表达,且随着退变程度的加重表达水平显着升高。第二部分 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itis myelopathy CSM)和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 of posterior longitudinal ligament OPLL)均为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椎管狭窄率>50%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常常伴有后纵韧带骨化症,两者在发病部位、自然病程及临床症状存在交叉,难以截然分开。同时二者均对脊髓产生持续性压迫,可造成四肢瘫痪,因而致残率较高,需手术治疗。目前,对于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尚无统一定论,本文旨在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tectomy and fusion ACCF)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该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2015年3月至2017年4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40例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5例,女15例;年龄4567岁,平均55岁。18例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22例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颈椎曲度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制定的脊髓功能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计算改善率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8个月,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术中出血量颈椎前路组350ml少于后路组675ml。两组患者术前JOA评分:前路组(6.83±1.62)分;后路组(6.77±1.41)分,无明显差异。术后1周JOA评分相比术前有明显改善,末次随访JOA评分进一步提升,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1周神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31.9%±6.2%和32.2%±5.8%,末次随访经功能改善率分别为62.1%±6.7%和64.1±7.6%,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改善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颈椎前凸角术后均发生改变分别为14.4°±4.3°和14.2°±3.5°,相比术前均有所增大。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率前路组11.1%,后路组为13.6%,结果无统计学差异。术后脑脊液漏发生率前路组22.2%,后路组9.1%。结论:对于骨化在3个椎体以内的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均为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方式。前路手术能有效解除神经压迫,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后路手术能扩大椎管,维持生理曲度的稳定。第三部分 颈椎前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因素分析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SM)是一种常见的颈椎退行性疾病,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已被证实是治疗该疾病一种有效方法。C5神经根麻痹是颈椎前路减压手术后的潜在并发症。近年来颈椎后路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研究较为集中,而前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颈椎前路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尚未得到充分证实。本文旨在探讨颈椎前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从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住院的100例存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均接受了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参照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存在麻痹组和非麻痹组。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进行评估,计算改善率并进行比较。对颈椎曲度变化程度、术前C4/C5椎间孔矢状径及术前C4-C5水平脊髓内存在高信号情况进行相关分析。统计方法采用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来探讨C5神经根麻痹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数据(年龄、性别、手术时间、术中失血、病程)无明显差异。在术后JOA评分中C5神经根麻痹组得分明显低于非麻痹组(P<0.001)。颈椎曲度变化程度C5神经根麻痹组手术前后较非麻痹组大,但C4/C5椎间孔矢状径比较:C5神经根非麻痹组椎间孔的直径明显大于麻痹组(全部P<0.001)。相对于C4-C5水平,术前脊髓内高信号变化的发生率各不相同,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根据多元逻辑回归分析表明:手术前后颈椎曲度度增大(大于6.5°),以及术前C4/C5椎间孔直径(小于2.2mm)是术后C5麻痹的危险因素。结论:多阶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颈椎弧度手术前后变化程度、颈椎前凸改变及术前C4/C5椎间孔矢状径改变是C5神经根麻痹存在的危险因素。

李统[8](2019)在《椎体次全切除钛网与n-HA/PA66植骨内固定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对比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对比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或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人工骨(n-HA/PA66)支撑体植骨融合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的参数变化,以解决以下问题:1.不同支撑体对于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有无差异;2.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差异对于术后疗效是否有影响;3.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差异对于术后并发症有无影响;4.是否可以利用矢状面平衡参数预估手术疗效。研究方法:1.选取2013年10月-2017年3月在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诊断为颈椎病,住院行ACCF手术的患者,手术涉及两个相邻节段,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筛选出30名病患,其中术中用钛网植骨15例,纳米人工骨植骨15例。2.矢状位参数的测量: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以内)、术后3、6、9月行颈椎侧位片,测量并记录每次的C0-2Cobb角、C2-7Cobb角、T1S、C2-7SVA、TIA。3.疗效评价指标:记录两组病患术前、术后、术后3个月、6个月和9个月的JOA评分。4.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两组年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性别采用卡方检验,手术节段采用秩和检验,组间比较采用ANOVA,组内差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各数据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临床疗效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1.两组间一般资料的比较,在性别、年龄、颈前路手术节段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术后复查的JOA评分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术后功能恢复较好。两组间JOA评分及JOA改善率差异无明显意义(P>0.05)。3.两组组间比较术后C0-2Cobb和C2-7Cobb角存在差异,特别是C2-7Cobb角,术后3、6、9月差异显着(0.003、0.001、0、0);组内比较两组的TIA术前术后没有显着差异,C0-2Cobb角、C2-7Cobb角、T1S、CSVA术前术后即刻均有显着差异;钛网组C0-2Cobb角、C2-7Cobb角、T1S、CSVA术后及术后3、6、9月的测值存在显着差异。4.C0-2Cobb角和C2-7Cobb角呈现显着正相关(r=0.403,P=0.027),C0-2Cobb角与T1S成正相关(r=0.463,P=0.010),C0-2Cobb角与CSVA成负相关(r=-0.471,P=0.009),C2-7Cobb角与CSVA成负相关(r=-0.569,P=0.001),TIA与其余参数均没有明显相关性。研究结论:1.颈椎前路手术对TIA没有明显影响,而手术通过提高C2-7Cobb角和C0-2Cobb角,增大T1A,缩小C2-7SVA,使得颈2相对颈7后移,调整头部重心,改善颈椎矢状面平衡。2.不同支撑体对术后颈椎矢状面平衡的影响存在差异:钛网和n-HA/PA66术后即刻均能改善颈椎的矢状面参数,但是在术后维持矢状面稳定上,钛网比n-HA/PA66差,术后早期可出现矢状位平衡丢失。3.在术后临床疗效上,运用钛网和n-HA/PA66术后9个月以内均能得到良好的改善,术后矢状面平衡的变化与术后疗效短期内无确切相关性,长期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黎宁[9](2018)在《微创技术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内镜、侧射钬激光和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新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改良可动式椎间盘镜(MMED)技术并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分别总结MMED和侧路椎间孔镜处理椎体后缘骨软骨病的手术策略。【方法】第一部分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颈椎前路减压手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共30例,显微镜组15例,MMED组15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并计算神经功能改善率评估临床疗效;采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定颈椎功能。第二部分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多节段椎管狭窄伴巨大椎间盘突出患者6例,先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使脊髓后移,然后颈前路经皮内镜下行椎间盘切除术。术前和术后分别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颈部和上肢疼痛情况,NDI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第三部分于2018年5月至2018年9月对26例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患者术中应用侧射钬激光,手术前后采用VAS(下肢)及ODI指数评估手术效果,改良MacNab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第四部分选取2008年6月至2018年2月采用MMED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共214例,采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末次随访时的症状和功能改善情况,根据改良Macnab问卷评估疗效。第五部分2012年5月至2017年12月采用PETD并符合纳入标准患者共82例,术前CT扫描示骨化物均不超过椎管横径或矢状径一半者,合并有单侧下肢症状。随访时观察疗效及VAS、ODI。第六部分通过PubMed检索2006年至2016年10年间发表的关于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报道的英文文献,提取腰大肌入路神经并发症的统计,同时提取相关的参考文献。两名独立的调查者评估提取文献的质量,研究数量和研究结果的一致性。【结果】1.显微镜组JOA评分由术前(8.67±3.20)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5.93±1.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87,P=0.000);NDI自术前18.00%±9.75%降至末次随访时5.93%±2.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7,P=0.000)。MMED组JOA评分自术前(8.87±3.11)分改善至末次随访时(15.53±1.6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13,P=0.000);NDI自术前17.13%±8.00%降至5.80%±2.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2,P=0.000)。显微镜组和MMED组末次随访时JOA评分(t=0.680,P=0.502)、神经功能改善率分级(P=1.000)和NDI(t=0.146,P=0.88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颈前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手术时间3060分钟,术后2周疼痛程度和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3.所有PELD患者均于内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神经症状缓解或消失,术后3个月时VAS腿痛评分由术前(6.33±0.74)分下降至(1.33±0.47)分,ODI指数由术前(39.9±10.1)分下降至(3.1±1.2)分。根据改良MacNab标准评定疗效优良率100%(26/26)。4.MMED镜下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咬除致压的骨化物边缘,直至神经根和硬膜囊充分松弛。末次随访时VAS腿痛评分由术前7.66±1.25分下降至0.64±0.78分,ODI从术前45.52±12.31分降至4.66±5.84分;术前术后VAS和ODI评分均有显着的差异(P<0.05);根据改良Macnab问卷评估疗效优良率92%(197/214)。5.经皮椎间孔镜术患者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由术前(7.88±1.20)分降至(0.70±0.83)分;ODI由术前(46.00±11.71)分降至(4.80±5.90)分;Macnab疗效评定优良率91.46%(75/82)。6.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相关腰大肌入路神经并发症的发生率是0.675%,感觉运动症状多数在6个月内完全消失。【结论】颈前路内镜有利于保留椎间盘部分运动和支持功能,延缓邻近节段的退变;侧射钬激光可以完美结合切除骨性压迫和瘢痕粘连,使得内镜手术神经减压更彻底;鉴于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的神经危险因素存在争议,因此目前的预防措施依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其次,MMED经过改良可为颈椎前路减压和处理椎体后缘骨软骨病提供清晰、放大的视野,获得良好的疗效,但椎间孔镜仍只适用于部分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病患者。总之,随着脊柱退行性疾病微创新技术的推广和原有技术的改良,未来有望获得开放手术同样或更好的手术效果。

胡骏[10](2018)在《颈前路ROI-C与传统钛板加Cage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回顾性的分析接受传统钛板加Cage与椎间桥型融合器(ROI-C)两种不同内植物方式的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探讨比较两者治疗单节段的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3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并最终完成随访的54名接受了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手术(ACDF)的病例,男性27例,女性27例,随访时间不少于1年半。按简单随机化分组,23例患者采用ROI-C作为内植物(A组),男12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49.78±10.40岁,平均随访时间16.17±2.19月;31例患者采用椎间融合器加前路钛板作为内植物(B组),男15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54±10.22岁。平均随访时间15.39±2.51月。所有病例术前需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并拍摄颈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侧位片,颈椎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及颈椎间盘 CT(Computed Tomography),比较两组病例的术前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Odom功能评级、手术前后日本骨科医师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手术前后颈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病变节段前凸角、椎体间融合率、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Bazas评分)、邻近节段退变发生率。对于手术前后的JOA评分、颈痛VAS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研究的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或X2检验。结果:54例病例全部获得随访,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5.7±2.4个月,各组病例在年龄、性别比、随访时间、手术节段、术前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术中出血较B组明显减少(P<0.0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Odom功能评级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月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均较术前水平显着升高,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颈椎前凸角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A组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9%(2/23),B组35%(11/31)明显高于A组(P<0.05),末次随访所有患者均获得骨性融合,未见明显内植物松动、下沉,两组患者椎体融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末次随访中邻近节段退变(ASD)发生率13%(3/23),B组26%(8/31),但两组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颈椎前路减压术中应用椎间桥形融合器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的临床疗效相似,但前者具有操作简便、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术后远期吞咽困难发生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二、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术的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术的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颈椎钩椎关节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颈椎钩椎关节与颈椎病关系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1 “钩椎关节”概念的提出
    2 钩椎关节的解剖毗邻
    3 钩椎关节的发育学说
    4 钩椎关节的生物力学研究
    5 钩椎关节与颈椎病的关系
    6 钩椎关节病变的诊断依据
    7 钩椎关节病变的治疗
    8 展望
    9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颈椎钩突的增龄形态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颈椎钩突与椎动脉的位置关系及临床意义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基于Micro-CT在颈椎钩突骨小梁显微结构的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切除不同范围钩突后钩椎关节及相关结构的有限元对比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对比及手术风险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References
附录 1 主要英文缩略语索引
附录 2
经皮全内镜下颈后路手术的应用现状(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4)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 现代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1.1 概述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1.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机制
    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现代干预方式
        2.1 非手术治疗
        2.2 手术治疗
    3 中医学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3.1 中医学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名的论述
        3.2 中医学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4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及民族医治疗概述
        4.1 推拿疗法
        4.2 火针疗法
        4.3 针刺疗法
        4.4 艾灸疗法
        4.5 拔罐疗法
        4.6 中药外治疗法
        4.7 中医药综合治疗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 一般研究资料
    2 研究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
        3.1.1 治疗前受试者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比较
        3.1.2 三组治疗前简化McGill量表各项评分比较
        3.1.3 三组治疗前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DQ)评分及比较
        3.2 三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及比较
        3.3 三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比较
        3.4 三组治疗前后现有疼痛强度(PPI)及比较
        3.5 三组治疗前后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RDQ)评分及比较
        3.6 三组治疗后总有效率及比较
    4 小结
第三部分 讨论
    1 中医对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认识
    2 推拿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基础
    3 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理论基础
    4 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特点与优势
    5 临床研究结果分析
        5.1 临床总疗效结果分析
        5.2 疼痛缓解程度和腰部活动功能评估结果分析
    6 问题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McGill简化量表
    附录二:Roland-Morris功能障碍问卷表
    缩略词表
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疗法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5)基于DEA模型的颈椎Key-hole术及ACDF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效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索引表
引言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1 病例来源
        1.1.2 诊断标准
        1.1.3 病例纳入标准
        1.1.4 病例排除标准
        1.1.5 病例分组
    1.2 研究方法
        1.2.1 术前准备
        1.2.2 手术过程
        1.2.3 术后处理
        1.2.4 观察指标
        1.2.5 统计处理
    1.3 手术病例
        1.3.1 Key-hole手术病例
        1.3.2 ACDF手术病例
第二部分 结果与分析
    2.1 实验结果
        2.1.1 术前资料评价
        2.1.2 术中资料评价
        2.1.3 术后资料评价
        2.1.3.1 SF-MPQ疼痛评分
        2.1.3.2 NDI评分
        2.1.3.3 JOA评分
        2.1.3.4 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
        2.1.4 并发症
    2.2 DEA运算结果
    2.3 结果分析
        2.3.1 手术时间
        2.3.2 SF-MPQ疼痛评分
        2.3.3 NDI评分
        2.3.4 JOA评分
        2.3.5 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
        2.3.6 手术并发症
        2.3.7 DEA C2R模型分析
        2.3.8 DEA BC2模型分析
        2.3.9 松弛变量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3.1 祖国医学对CSR的认识
        3.1.1 中医病因
        3.1.2 中医病机
        3.1.3 耳穴贴压的围术期应用
    3.2 ACDF治疗CSR术式评价
    3.3 Key-hole治疗CSR术式评价
    3.4 Key-hole作为联合治疗分析
    3.5 DEA的特点及优势
    3.6 DEA在骨科手术中适用性探讨
结论
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进展
    综述二 DEA在医学评价中的应用
    综述参考文献
附件2:SF-MPQ评分
附件3:NDI评分
附件4:JOA评分
附件5: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6)P-PECD治疗C5/6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解剖与安全范围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颈椎病的概述
    1.2 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
    1.3 现代微创手术治疗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
    1.4 目前存在的问题
第2章 解剖学研究
    2.1 材料和方法
        2.1.1 材料
        2.2.2 方法
        2.2.3 统计学处理
    2.2 结果
        2.2.1 C6 神经根与C5/6 椎间盘之间的关系
        2.2.2 C5/6 上下关节突重叠的厚度与宽度
        2.2.3 Q点到神经根、硬膜囊、椎动脉、椎间盘、沟突的垂直距离
    2.3 讨论
        2.3.1 单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
        2.3.2 P-PECD治疗单节段型颈椎病
        2.3.3 关于颈后部的解剖
        2.3.4 C6 神经根与C5/6 椎间盘之间的关系
        2.3.5 C5/6 上下关节突重叠的厚度与宽度
        2.3.6 关于穿刺的定位点
        2.3.7 关于术中安全范围的分析
        2.3.8 不足之处
    2.4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7)脊髓型颈椎病致病炎症因子及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部分 脊髓型颈椎病大鼠模型的建立及椎间盘退变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的重度脊髓型颈椎病的手术治疗及疗效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颈椎前路减压术后C5神经根麻痹的相关因素分析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并发症与处理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8)椎体次全切除钛网与n-HA/PA66植骨内固定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1.引言
    1.1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内固定术
    1.2 .人工骨支撑体
    1.3 .颈椎矢状位序列
2.正文
    2.1 .资料与方法
        2.1.1 .研究对象筛选
        2.1.2 .诊断标准
        2.1.3 .病例纳入标准
        2.1.4 .病例排除标准
        2.1.5 .脱落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病例收集
        2.2.2 .分组方法
        2.2.3 .观察指标
        2.2.4 .统计方法
        2.2.5 .治疗方法
    2.3 .结果
        2.3.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评价
        2.3.2 .矢状位相关参数评价
        2.3.3 .临床疗效评价
        2.3.4 .并发症
    2.4 .讨论
        2.4.1 .脊髓型颈椎病(CSM)
        2.4.2 .颈椎矢状位平衡
        2.4.3 .颈椎矢状位相关参数的研究价值
        2.4.4 .矢状位参数的测量问题
        2.4.5 .颈椎手术与颈椎矢状位平衡的关系
        2.4.6 .对支撑植骨材料的认识
        2.4.7 .对本项研究数据的分析
3.结论
4.问题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件1 综述 颈椎矢状位序列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附件2:JOA评分表
附件3:经典病例
附件4: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9)微创技术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符号说明
前言
    研究现状、成果
    研究目的、方法
一、显微镜与可动式椎间盘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的对比研究
    1.1 对象和方法
        1.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1.1.2 研究对象
        1.1.3 手术方法
        1.1.4 术后处理
        1.1.5 随访及评价指标
        1.1.6 统计学方法
    1.2 结果
        1.2.1 术中所见
        1.2.2 手术时间
        1.2.3 术中出血量
        1.2.4 影像学评估减压效果
        1.2.5 临床功能评价
        1.2.6 并发症
    1.3 讨论
        1.3.1 显微镜和MMED的技术特点
        1.3.2 显微镜和MMED辅助手术的临床效果
        1.3.3 显微镜和MMED的术中应用价值
        1.3.4 研究的局限性
    1.4 小结
二、颈前路经皮内镜椎间盘切除联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严重颈椎管狭窄伴巨大椎间盘突出的临床分析
    2.1 对象和方法
        2.1.1 研究对象
        2.1.2 手术方法
        2.1.3 术后处理与临床评价
    2.2 结果
        2.2.1 术中所见
        2.2.2 影像学评估减压效果
        2.2.3 临床功能评价
    2.3 讨论
        2.3.1 手术方案的选择
        2.3.2 APECD临床应用的风险和困难
        2.3.3 内镜对椎间盘的影响
        2.3.4 内镜的优势和局限性
    2.4 小结
    附录
三、经皮内镜下侧射钬激光应用的初步体会
    3.1 对象和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设备及作用原理
        3.1.3 术前准备
        3.1.4 手术方法
        3.1.5 术后处理和评估
    3.2 结果
    3.3 讨论
        3.3.1 理想的镜下工具
        3.3.2 钬激光的优势
        3.3.3 钬激光应用的安全事项
    3.4 小结
    附录
四、可动式椎间盘镜治疗椎体后缘骨软骨病的手术策略和疗效
    4.1 对象和方法
        4.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4.1.2 研究对象
        4.1.3 术前准备
        4.1.4 手术方法
        4.1.5 术后处理和临床疗效评估
        4.1.6 统计学处理
    4.2 结果
        4.2.1 手术情况
        4.2.2 术后疗效
    4.3 讨论
    4.4 小结
    附录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体后缘骨软骨病的椎间孔镜手术策略研究
    5.1 资料和方法
        5.1.1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5.1.2 一般资料
        5.1.3 手术方法
        5.1.4 术后处理和临床疗效评估
        5.1.5 统计学处理
    5.2 结果
        5.2.1 手术情况
        5.2.2 术后疗效
    5.3 讨论
    5.4 小结
    附录
六、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腰大肌入路神经并发症的研究分析
    6.1 对象和方法
        6.1.1 文献检索
        6.1.2 纳入标准
        6.1.3 数据提取
        6.1.4 文献质量和整体影响力评价
        6.1.5 数据分析
    6.2 结果
        6.2.1 研究选择
        6.2.2 证据摘要
    6.3 讨论
        6.3.1 腰椎融合术的现状
        6.3.2 外侧腰椎融合术的优势
        6.3.3 外侧腰椎融合术的神经并发症
        6.3.4 神经并发症的机制
        6.3.5 神经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6.3.6 神经并发症的预防
        6.3.7 目前研究的局限性
        6.3.8 临床建议
        6.3.9 关键点
    6.4 小结
    附录
全文结论
论文创新点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综述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治疗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2 微创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10)颈前路ROI-C与传统钛板加Cage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典型病例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综述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四、经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术的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颈椎钩椎关节的基础与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D]. 王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2)
  • [2]PPECD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对比及手术风险控制研究[D]. 牟帅. 西南医科大学, 2021(01)
  • [3]显微镜辅助下ACDF治疗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并颈髓损伤的疗效分析[J]. 王润生,钟睿,黄承军,王继,唐成,杨嘉,薛鸿.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1(01)
  • [4]推拿结合火针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D]. 蒋中原.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20(02)
  • [5]基于DEA模型的颈椎Key-hole术及ACDF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效率分析[D]. 冯超群.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6]P-PECD治疗C5/6节段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应用解剖与安全范围分析[D]. 邱明俊. 南华大学, 2019(01)
  • [7]脊髓型颈椎病致病炎症因子及手术疗效的相关研究[D]. 杨毅鹏. 河北医科大学, 2019(01)
  • [8]椎体次全切除钛网与n-HA/PA66植骨内固定术后颈椎矢状位序列对比研究[D]. 李统.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9]微创技术在脊柱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 黎宁. 天津医科大学, 2018(11)
  • [10]颈前路ROI-C与传统钛板加Cage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D]. 胡骏.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的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