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材料的最新发展

磁性材料的最新发展

一、磁性材料的新近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闫纪元[1](2021)在《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以来,受青藏高原的隆升以及太平洋向西俯冲的影响,中国地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由中生代时期东高西低的地貌态势逐步演化形成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地貌。华北西部鄂尔多斯周缘形成环鄂尔多斯地堑系,包括鄂尔多斯西缘银川-吉兰泰断陷盆地、北缘河套盆地、南缘渭河盆地及东缘山西地堑系。这些地堑的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在很短的时间内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地层,其中银川盆地新生代地层最厚处达7000 m,河套盆地最厚处达14800 m,渭河地堑最厚处达8000 m,山西地堑系最厚处达5000 m。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的山西地堑系与其他几个边缘裂陷不同,它由一系列走向北北东方向排列的斜列断陷盆地组成,从北往南有大同盆地、忻定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运城盆地等组成。与此同时,随太行山的隆升,华北东部经历长期持续伸展作用,形成广阔的伸展裂陷与坳陷盆地,广泛接受沉积。尤其是黄河贯通以来,华北西部整体进入剥蚀状态,在华北东部形成了巨大的黄河冲积平原。研究和限定华北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对认识我国华北地区晚新生代地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运城盆地位于山西地堑系南部,盆内最深处新生界厚度超过5000 m。有意义的是,运城盆地北侧的孤山高于地表700余米,加上被新生代沉积所埋藏的300余米和本文获得的孤山岩体2.1-3.3 km的侵位深度,孤山隆升的高度至少达3.1-4.3 km。目前孤山完全由裸露的花岗闪长岩体组成,表明侵位时的前寒武纪及古生代、中生代围岩都已经剥蚀殆尽,这巨量的物质除了沉积在运城盆地本身之外,大部分应该被黄河搬运到华北平原沉积下来。我们需要思考的是,运城盆地什么时间开始发育?孤山的快速抬升发生在什么时间?巨大的侵蚀作用发生在什么时间?等等。因此,对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以及北侧孤山剥蚀过程的研究,可以为探讨青藏高原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在华北地块中部的表现、山西地堑系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理解华北东、西部晚新生代的隆升-剥蚀-搬运-沉积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博士论文工作期间参加中国地质调查局1∶50000《上郭幅(I49E005012)》和《运城县幅(I49E006012)》地质填图,对运城盆地及北侧峨眉台地地层、构造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对运城盆地SG-1孔进行了地层序列划分研究,并进行了详细的沉积相分析和精细的磁性地层年代学研究,探讨了晚新生代盆地的沉积演化历史。进而通过多种环境代用指标,分析了构造和气候作用对盆地沉积过程的影响。并采用碎屑锆石物源示踪手段,讨论了盆地北缘地貌和水系演变过程。另一方面,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U-Th-Sm)/He测年等低温热年代学和宇宙成因核素年代学分析等手段对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以及侵蚀速率进行了约束。主要取得以下的认识:1.SG-1孔磁性地层学研究表明,运城盆地最老时代为9.1 Ma,盆地很可能从这个时期开始发育,这恰恰是青藏运动序幕发生的时间,也即青藏高原隆升扩展的影响至少在9.1 Ma已经到达华北克拉通中部。另一方面,盆地沉积速率或沉积相在3.6 Ma、1.2 Ma和0.2 Ma发生显着变化,分别与青藏运动A幕、昆黄运动和共和运动发生的时间一致,显示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向扩展一直控制盆地的发育演化过程,暗示着运城盆地、甚至山西地堑系及整个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的形成与青藏高原隆升和向北东方向的扩展有密切的成因关系。2.晚新生代盆地北部以河流沉积为主,构造活动和侵蚀基准面的变化对于盆地沉积环境演化起到了主导作用,SG-1孔岩心环境代用指标(粒度、色度、磁化率)表明气候作用对运城盆地的沉积有重要影响。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表明运城盆地北部沉积物主要来自于华北克拉通东部地块。由于伸展作用的持续进行,汾河在3.6 Ma左右形成,并在峨眉台地中部ND-1孔中揭露出相关沉积,0.72Ma汾河河道出现在峨眉台地东部,0.20 Ma左右汾河彻底退出运城盆地。3.孤山的隆升剥蚀过程是本文研究约束运城盆地形成与沉积演化发展过程的重要方面。本文采用幂函数关系角闪石全铝压力计,通过结晶压力计算出了孤山花岗闪长岩岩体的侵位深度在2.1-3.3km。现今孤山海拔高度1411 m,距离峨眉台地地表约700m,而峨眉台地新生界约300m,这意味着孤山花岗闪长岗岩体剥露抬升的最小高度在1000 m。加上侵位深度,中新生代运城地区地壳抬升幅度可能高达3.1-4.3 km。4.磷灰石的裂变径迹和(U-Th-Sm)/He揭示了孤山120-90 Ma和50-30 Ma两次快速隆升剥露事件,作者认为30 Ma左右孤山已经隆升到接近现在的高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体可能在8.7 Ma之前就已经暴露出地表。ND-1孔在143.2 m深处(~3.6 Ma)发育富含孤山花岗闪长岩碎屑的沉积层,而在SG-1孔629.5m深处(~8.7 Ma)出现大量孤山花岗闪长岩的碎屑锆石年龄,表明孤山花岗闪长岩至少在8.7 Ma围岩已剥蚀殆尽,岩体直接暴露,考虑到这一时间与盆地形成时间接近,我们推测在运城盆地形成之前,孤山花岗闪长岩体便已经完全剥露出。5.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过程与孤山隆升剥蚀过程,也清楚地反映出鄂尔多斯盆地东缘运城盆地的形成与青藏高原的隆升及向东扩展有密切关系,而且盆地自形成之后的发展一直受制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构造作用。孤山花岗闪长岩体裸露于地表之上700 m,表明围岩及岩体在30~8.7 Ma期间,剥蚀厚度至少3.1-4.3 km,除运城盆地接收部分沉积外,大量的沉积物被搬运并沉积到华北黄河冲积平原,形成巨大的黄河冲积扇体。6.孤山岩体山顶至坡底剖面上的宇宙核素样品分析结果显示,孤山在39.5-26.5 ka以来经历了强烈的侵蚀过程,侵蚀速率(16.3-23.6 mm/ka)与青藏高原接近,这可能是由于晚更新世黄河贯通导致的区域侵蚀基准面的下降所致,区域地貌在该时期定型。

荆雪媛[2](2021)在《旬邑红粘土序列记录的东亚古季风和古环境变迁 ——基于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特征》文中研究指明新近纪时期的亚洲大陆,主导气流逐渐由行星风系主控阶段过渡并转换到季风风系主控阶段,而青藏高原抬升导致的气压梯度力显着性增大,进一步加强了大尺度海陆能量交换的亚洲古季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的连续且稳定的红粘土沉积序列记录了亚洲大陆晚新生代气候环境演变的过程,通过各种研究手段挖掘其蕴含的古气候及环境信息,可以揭示我国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演化机制。地处黄土高原中部的旬邑地区发育有沉积连续、层位清晰、岩性稳定、产状水平、露头良好、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晚新生代风成红粘土沉积序列,是挖掘晚新生代亚洲内陆乃至全球古气候信息的重要试验场。前人以位于旬邑北部的下墙风成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为其建立了可靠的年代学框架,并从磁化率、粒度、地化和微形态特征等方面还原了旬邑红粘土沉积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然而,对旬邑红粘土所反映出的东亚季风变迁史的研究并未展开,对古环境演变史的研究可进一步加强。因此,本次研究工作将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引入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去挖掘旬邑红粘土蕴含的东亚季风变迁史和古环境演化史。三轴等温热退磁和K-T实验结果表明,旬邑红粘土中所含有的磁性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并含有针铁矿。该剖面含有的磁性矿物的种类与黄土-古土壤序列和其他红粘土剖面一样。而以亚铁磁性矿物、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磁铁矿为主导,并作为磁化率最主要贡献者,为AMS的引入重建古风向提供了科学的支持。旬邑上墙剖面的磁组构参数反映整个红粘土剖面的磁化率椭球体都为饼状,磁面理F比磁线理L发育,符合弱动力搬运特征。该参数还反映了旬邑上墙红粘土主要是以风成为主,沉积环境总体稳定,但是在气候转型期存在的不稳定的沉积环境或者降水的不稳定性影响到了磁性矿物的定向排列,造成磁各向异性的不稳定,在磁组构参数异常处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旬邑上墙红粘土剖面的AMS参数很好地记录了约5.9-2.6Ma以来东亚季风的演化信息,对比获得的年代学结果和AMS参数显示,东亚季风在5.9Ma已经形成,并对研究区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在5.9-2.6Ma期间,冬季风携带来的粉尘物质为旬邑上墙红粘土提供了物源,并在5.9-4.3Ma期间强度较小。4.3-2.6Ma之间,冷干的冬季风加强明显,并占主导地位,造成气候在4.3-2.6Ma期间的逐渐干冷化。在5.9-4.3Ma期间,冬季风的强度在此时较为弱小,夏季风强度要明显大于冬季风,不断增强的夏季风为旬邑地区带来丰富的热量和丰沛的降水,使得该地由湿热下的冷干转变为完全的湿热气候。AMS分析出来的亚洲古季风风向和强度的变化所反映的古环境信息与薛祥煦等(2001)通过磁化率、地球化学手段分析的结果一致。

何旋[3](2021)在《细粒碎屑岩磁组构特征 ——以秦岭造山带中新生代伸展盆地为例》文中认为通常认为在平行层面压缩的情况下,沉积岩一般经历了从沉积成岩组构、初始变形组构、铅笔构造到初始劈理、弱劈理和强劈理等六阶段的岩石应变和岩石组构演化。其中,初始变形组构一般认为形成于沉积之后、固结成岩之前,记录了控盆构造及盆地发育时期的古应力信息,是解析沉积盆地构造属性的关键。然而,初始变形组构往往会在后期盆地反转变形时被改造。因此,经历不同程度变形改造的地层所记录的岩石组构特征如何,是否还会保留初始变形组构以及如何被后期变形叠加改造,显然需要更多的实例解析来进一步探讨。此外,与伸展和走滑作用相关盆地的岩石组构演化过程如何,目前也并不十分清晰。盆地内的细粒碎屑岩对细微的应力变化也十分敏感,是开展岩石组构,尤其是初始变形组构研究的重要载体。此外,细粒碎屑岩的岩石组构受古流向的影响较小,非常有利于区分沉积组构和初始变形组构。因此,以细粒碎屑岩为主要研究对象,查明其岩石组构发育演化十分关键。本文选择秦岭造山带内不同时期、不同变形程度的伸展盆地(侏罗纪茨坝盆地、白垩纪徽成盆地以及秦岭北缘的新生代灵宝盆地)为研究对象,针对盆地内的细粒碎屑岩开展了岩石磁学和常温、低温磁组构研究,得到了以下认识:(1)中新生代不同时代不同变形程度的伸展盆地细粒碎屑岩磁组构的磁线理与盆地内的伸展构造如正断层、张节理等垂直或斜交,与成盆期拉伸方向平行,磁面理平行于地层面,为典型的初始变形组构。(2)中新生代盆地细粒碎屑岩在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初始变形组构磁组构仍能保留记录的与成岩同期成盆时的拉伸构造应力场,未见后期盆地反转变形过程中的挤压褶皱等构造活动对其造成影响。(3)低温磁组构可以很好反映细粒碎屑岩成岩过程中构造应力场方向,可提高磁组构在盆地属性上解析的准确度。

任雪萍[4](2021)在《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文中指出解析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过程和机制是当前地球科学领域极富挑战性的科学问题之一。其中,区域/全球气候与青藏高原隆升之间的关系是研究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这一科学问题的典型案例。青藏高原隆升不仅对亚洲季风的形成演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高原隆升能通过增强硅酸盐化学风化,进一步降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导致全球气候变冷。因此,在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获取可靠的长序列气候变化历史和硅酸盐化学风化记录是全面理解上述难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柴达木盆地是青藏高原东北缘典型的新生代沉积盆地,既处于构造活跃区,又位于西北内陆干旱区、东亚季风区和青藏高原高寒区的交汇地带。同时,盆地内发育巨厚且基本连续的富含古生物化石的新生代河湖相地层,比较完整的记录了新生代气候变化、构造变形和化学风化信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理想地区。本文选取柴达木盆地东北部出露较好的大红沟剖面,在已有磁性地层年代框架的基础上,运用环境磁学和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别进行古气候和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研究,利用重矿物组合结合前人发表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流向证据讨论祁连山构造隆升历史。最后,综合对比分析古气候、化学风化记录和构造隆升历史,探讨晚新生代亚洲古气候演化和硅酸盐化学风化的驱动力,进一步理解构造-气候相互作用过程。通过研究,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大红沟剖面环境磁学指标-频率磁化率/高场等温剩磁(χfd/HIRM)记录的柴达木盆地降水在17-14 Ma和11-5 Ma时期发生增强,与黄土高原和南海地区记录的东亚夏季风降水变化相似,说明柴达木盆地在此期间受到东亚夏季风降水影响。(2)通过对大红沟剖面全岩和分粒级(0-5,5-20,20-63和>63μm)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发现,在17-14 Ma期间,大红沟剖面记录的化学风化强度相对较强,14 Ma以来风化强度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3)利用大红沟剖面重矿物组合,并结合前人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和古流向等数据进行物源分析发现,大红沟剖面物源在~19 Ma、~11 Ma和~8 Ma发生了三次转变,表明祁连山可能在~19 Ma发生轻微抬升,在~11 Ma和~8 Ma发生快速抬升。(4)综合对比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记录、同期构造事件和全球气候记录,发现中中新世暖期(17-14 Ma)夏季风降水增强与全球气候暖期对应,支持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是该期夏季风降水增强的主要原因;晚中新世时期(~11-5 Ma)和晚上新世时期(4-2.7 Ma)夏季风降水增强与高原东北缘构造活动时间一致,支持夏季风增强可能主要受青藏高原隆升驱动。(5)综合对比晚新生代化学风化强度记录、全球气候(深海δ18O和海表温度)和构造隆升事件,发现中中新世以来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与全球变冷记录变化相似,表明全球温度是控制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的主要因素。

王代春[5](2021)在《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新生代以来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碰撞导致青藏高原隆升,其主体由喜马拉雅地块、拉萨地块、羌塘地块、松潘-甘孜地块以及各地块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金沙江缝合带以及雅鲁藏布缝合带构成。这些块体间相互挤压、剪切以及块体内部的一系列构造作用导致形成了大规模的逆冲断裂带和走滑断裂带并使地壳缩短加厚,伴随岩浆作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的发生,使得青藏高原成为了研究地球动力学的天然实验室。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共同组成了青藏高原的主体部分。在两地块之间的班公湖-怒江缝合带是大洋闭合的标志,也是板块之间碰撞造山的标志。伦坡拉盆地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中部,是研究拉萨-羌塘块体拼接过程以及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与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关键位置。本文通过对伦坡拉盆地新近系丁青湖组碎屑沉积物的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的研究,揭示碎屑源区发生的冷却剥露事件,结合前人对此盆地的地层年代、沉积特征、火山活动及构造事件的研究,综合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本文得到的11个样品碎屑磷灰石裂变径迹中心年龄的范围在50-151 Ma,其中主要集中在50-94 Ma左右。样品单颗粒年龄分解后的拟合组分年龄集中在50-110 Ma,占样品颗粒数70%以上。拟合组分年龄P3(120-75 Ma)、P2(60-50 Ma)可视为“静态峰”。(2)“静态峰”年龄P3(120-75 Ma)指示沉积物源区南羌塘地体在晚白垩世发生了显着的岩石剥露,代表晚白垩世班怒洋闭合、拉萨-羌塘地块碰撞导致的变形剥露信号。(3)“静态峰”年龄P2(60-50 Ma)指示沉积物源区南羌塘地体在早新生代发生了快速岩石剥露,代表新生代早期青藏高原中部对印度-欧亚板块碰撞的构造变形响应。

金雅琪[6](2021)在《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文中认为我国黄土高原的风尘沉积序列蕴含着丰富的古气候环境信息,是良好的记录环境演化的载体。对于黄土高原沉积序列前人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认为黄土-古土壤和红粘土同属风成成因,相对而言黄土高原古气候环境演化的研究更多集中于上覆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中,而下伏红粘土研究相对不多。本文通过实验获得了泾川红粘土剖面的微量元素、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矿物含量等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选取了多种环境替代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对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所记录的环境演化进行了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根据磁化率曲线的变化趋势,与前人已建立起古地磁年代的泾川、灵台红粘土剖面磁化率特征进行对比,间接获得了泾川红粘土的年代序列为7.1~2.58 Ma。(2)通过泾川红粘土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新近纪红粘土与第四纪黄土-古土壤沉积序列具有相似的元素配分模式,与上地壳平均成分十分接近,表明它们的物质均来自黄土高原上风向广阔的荒漠区域,反映了红粘土与黄土古土壤成因上的相似性,支持了红粘土为风成成因的观点。(3)综合对微量元素、同位素、矿物含量指标的分析,将晚中新世以来泾川红粘土记录的气候环境变化分为以下阶段:7.1~5.5 Ma,气候表现为新近纪整体温暖背景上的相对干凉阶段,冬、夏季风都比较弱;5.5~4.8 Ma,为整个红粘土沉积时期最温暖湿润的时期,夏季风不断加强,成壤作用增强,冬季风减弱到最低;4.8~3.4Ma期间冬夏季风较稳定,气候较温和,相对前一时期蒸发作用较强烈,相对较干旱,总体处于一个较温暖半干旱的时期;3.4~2.8 Ma期间冬、夏季风同步增强,季节性变化加强;2.8~2.58 Ma期间,开始进入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冬、夏季风进入此消彼长的东亚季风盛行期,气候也由新近纪的整体温暖向第四纪的温湿干冷交替过渡。同时认为,青藏高原的隆升与北极冰盖的演化可能是控制新近纪气候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4)3.4 Ma时冬夏季风均加强且季节性变化显着,这可能是与青藏高原在3.4 Ma开始整体隆升有关,一方面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切断了印度洋向中国中西部的水分来源,加速了亚洲内陆的干旱化,另一方面加强了季风环流,降雨的季节性分配更显着。(5)本次泾川红粘土剖面中原白云石的存在,揭示了泾川红粘土为温暖和季节性干旱气候条件,表明红粘土沉积时期主要是以强降雨量和强蒸发量为组合的长干短湿的干暖气候。

张磊[7](2020)在《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文中认为准噶尔盆地位于中亚造山带腹部,是研究中亚地区古生代增生造山活动的理想场所,同时也是油气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因此对其开展石炭系结构和原型盆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综合利用大量盆缘露头、盆内深钻井、二维及三维地震剖面,刻画了石炭纪盆地的平面展布特征,并结合录井分析、岩心观察和地震相等方法揭示了石炭纪盆地的物质组成和沉积充填特征。通过地震剖面解释、典型石炭系断陷的几何学与运动学分析,揭示了两期“断-坳”结构特征及断层对石炭纪断陷盆地发育过程的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亚地区大地构造背景,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格局的演化模型,揭示了洋盆俯冲回撤机制(roll-back)对盆地发育的控制作用。综合运用岩石学、年代学、古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将石炭系自下而上划分为:滴水泉组(C1d)、松喀尔苏组(C1s)、双井子组(C1-2s)、巴塔玛依内山组(C2b)和石钱滩组(C2sq)。其中,滴水泉组为前裂陷期(pre-rift)层序,岩性主要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粗碎屑岩;松喀尔苏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水下喷发的火山岩夹火山碎屑岩;双井子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海陆过渡相沉积岩;巴塔玛依内山组为同裂陷期(syn-rift)层序,主要为一套陆上喷发的火山岩建造;石钱滩组为后裂陷期(post-rift)层序,发育一套湖相、浅海相沉积。石炭纪断陷呈现两期“断-坳”结构,其中,C1s和C1-2s分别为第1期断陷、坳陷层序,C2b和C2sq为第2期断陷、坳陷层序。断陷的发育多为侧向生长、连接的方式,并在其内部识别出多个不整合。石炭纪末断陷普遍发生反转,上石炭统被大量剥蚀,石炭系顶部形成区域性不整合。下石炭统共识别1 14个断陷,整体呈NW-SE向展布;上石炭统共识别58个断陷,整体呈NWW-SEE向展布,早、晚石炭世两期断陷的方位发生了约15°的逆时针旋转。根据断陷的分布特征,从北向南可依次划分出4排石炭纪沉积岩、火山岩分布带:①乌伦古-野马泉、②陆梁-五彩湾-大井、③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④沙湾-阜康-博格达分布带。其中第2和第3排带发育石炭纪地层最多,第1和第4排带发育相对较少。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的地质属性包括弧前、弧内、弧后断陷/坳陷盆地、裂陷盆地和前陆盆地等,其形成演化主要受额尔齐斯洋、卡拉麦里洋和北天山洋俯冲回撤作用控制(roll-back)。论文综合建立了准噶尔盆地及邻区石炭纪多岛-洋汇聚拼贴的演化模型。在阿尔泰弧、准东多岛弧、陆梁弧、准噶尔-吐哈地块顺时针旋转拼贴的过程中,由于岛弧地体相对俯冲洋盆的旋转速率更快、旋转角度更大,导致发育在岛弧上晚石炭世断陷的方位相对于早石炭世断陷发生了逆时针迁移。

李维东[8](2020)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文中认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无论是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都起着至为关键的战略作用。黄河源自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流汇入太平洋,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超大型水系,其形成演化是具有深远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关乎人类的缘起、发展和未来,长期备受地质学家重视。本文选取黄河上游作为主要研究区域,综合运用构造地貌学、沉积学及地质年代学等多种学科手段,探讨晚新生代构造地貌演化及黄河发育。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详细追索黄河上游典型河段古河道遗迹(阶地、古砾石层),利用地质年代学手段进行地层定年,建立其时空格架;(2)在关键层位系统采集物源(U-Pb、重矿物)样品,获取物源特征;(3)系统收集前人发表的黄河不同区段、不同时代的沉积物物源数据,将其与本文获取的数据进行对比,进而探讨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过程。主要取得如下成果和认识:(1)通过U-Pb锆石年龄谱的对比分析,显示河套盆地段黄河T9阶地基座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及龙羊峡段古黄河曲乃亥组砂砾层的年龄谱具有相似的特征,为分析黄河早期演化提供了证据。(2)黄河河套段T9阶地埋藏的古黄河沉积物、中宁段干河沟组砂砾层的重矿物组合主要以角闪石和绿帘石为主,含有数量不等的锆石、磷灰石、金红石、电气石、榍石等,与黄河上游现代沉积物、兰州段典型阶地沉积物和古老砾石层以及银川盆地古老砾石层的重矿物组合具有相似性。(3)综合河流阶地与古黄河沉积物的野外观测、碎屑锆石年龄谱特征、重矿物组合等资料,认为黄河上游至少在上新世早期已初步形成,其位置和规模接近现代黄河流域。

赵佳怡[9](2020)在《雄安新区深部热储空间结构与水热分异过程研究》文中认为雄安新区位于华北平原中部,地热资源分布广、埋藏浅、温度高、储量大、水质优,属于地热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但该地区深部地热资源赋存条件复杂,目前深部岩溶热储结构和成因机制不明。地热科学钻探为获取深部热储空间结构有关数据提供了直接手段,也为获取深部流体样品提供了机会。地热流体携带大量深部信息,在水化学、同位素和微生物上留下组成特异的印迹,可用于识别地热流体形成演化机制。进行雄安新区深部热储空间结构与水热分异过程研究,对深部地热资源认识的提高和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采用地热科学钻探、野外调查、室内实验、水化学方法、同位素技术、微滴数字PCR技术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等技术方法,进行了雄安新区深部热储空间结构与水热分异过程研究,分析了深部热储空间结构,研究了地热流体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深部热水微生物群落特征及其地热指示意义,建立了研究区地热资源的成因机制概念模型。主要认识如下:雄安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的东侧、冀中拗陷中部。华北克拉通破坏使岩石圈减薄,地壳随之变薄,因此地幔热源较多,为研究区主要热源。断裂构造丰富,有众多次级构造单元,对局部构造起到明显控制作用,是良好的导热导水通道,深部热流通过断裂上涌,与热储中热流形成水热对流,导致热异常。从钻井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地层岩性和热储空间结构。热储在凸起区埋藏较浅,凹陷区埋藏较深,表明在凸起区热量集中在浅部,凹陷区热量集中在深部。研究区地温梯度较高,一般为3.08.0℃/100m。垂向上,第四系一般为23℃/100m,新近系为3.03.7℃/100m,基岩顶部为3.094.15℃/100m,在基岩内部由于白云岩热导率较高,地温梯度降低到1.82.4℃/100m。研究区内大地热流值的分布范围为55125mW/m2,并在凸起区大地热流值高,凹陷区大地热流值低的特点。从水化学和同位素数据分析,保定西部山区浅层水水化学类型为HCO3-Ca·Mg水,而研究区深部热水水化学类型为Cl·HCO3-Na水或Cl-Na水。过量的HCO3-主要来源于生物成因CO2和非生物成因CO2的混合。深部热水处于较封闭的环境,发生了较强烈的硫酸盐还原作用。地下热水变质系数γNa/γCl比值为1.10-2.39,Cl/Br比值为409.29-735.29,大部分脱硫系数100?γSO4/γCl比值小于1,盐化系数γCl/(γHCO3+γCO3)比值为0.76-3.31,γCl/γCa比值为6.33-33.03之间,地下热水属于陆相淋滤变质水。深部热水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补给区为保定西部太行山区。深部热水年龄在两万年以上,处于水交替缓慢的区域水循环中。建立了深部热水硫酸盐还原菌ddPCR检测新技术,利用该技术对深部热水、浅层水和土壤样品进行了检测,平均含量分别为4.0×103±8.4×103 copies/mL、1.6×102±3.5×102 copies/mL和1.5×103±1.2×103 copies/g dw,显示深部热水富含硫酸盐还原菌。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检出雄安新区深部热水含有38个菌门,541个菌属。深部热水的优势菌属大部分是硫酸盐还原菌,如热脱硫弧菌属Thermodesulfovibrio、热脱硫杆菌属Thermodesulfobacterium、嗜热厌氧菌科Thermoanaerobacteraceae、脱硫化小幡菌属Desulfovirgula和脱硫肠状菌属desulfotomaculum等。功能基因预测结果显示,深部热水中微生物固碳作用很强,硫酸盐还原作用次强,而微生物产甲烷作用很弱,意味着深部热水中的CH4大部分来自非生物成因CH4。在大流量抽水条件下,深部热水存在两种主要菌群类型,即厚壁菌门型和变形菌门型,且后者趋向于浅层水菌群类型,说明深部热水得到浅层水补给。深部热水变形菌门的优势菌属不同于钻孔上方浅层水变形菌门的优势菌属,进一步说明深部热水得到浅层水补给不是来自钻孔上方的浅层水垂直补给,而是来自浅部水的侧向补给,通过深循环获得热能,也可能是通过断裂带连通获得浅部水补给,深部热水资源具有资源的可更新性。最后综合分析了研究区的地热地质、区域构造、热储空间结构、地热流体化学特征、同位素特征和微生物群落特征对地热资源聚敛机制的指示意义,建立了研究区的地热资源成因机制模型。

黄利娟[10](2020)在《用于NIR/PersL和MRI双功能成像标记物的Cr3+掺杂发光材料》文中提出近红外长余辉发光(NIR-Pers L)材料是一种很有吸引力的多功能材料平台,因其具有自发荧光低、组织穿透能力强、背景散射少、信噪比高以及物理、化学稳定性高等优点,可用于化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实时研究和应用。目前,Cr3+掺杂的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备受关注,但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镓酸盐发光材料,且几乎都依赖高能紫外光进行充能来获得余辉;最新报道有关于在体内成像时用组织穿透能力强的红光–近红外激光再充能恢复余辉的镓酸盐材料,但需要体外高能紫外光预充能,红光–近红外光激发充能的效率低,限制了其在体内原位成像的应用。此外,单一模式的生物成像并不能满足实际成像对成像分辨率和灵敏度同时较高的要求,而多模式成像可通过不同模式间的互补满足要求。为了解决Cr3+掺杂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设计了三种新型的Cr3+掺杂钛酸盐和锡酸盐体系(Gd2MgTiO6、Ga4SnO8、Na0.5Gd0.5TiO3)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分析。(1)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双钙钛矿结构的Gd2MgTiO6:Cr3+荧光粉,由于Cr3+的能级跃迁,在紫外–可见光激发下,出现了以734和756 nm为中心的两个尖峰(2E→4A2)和一个宽近红外发射带(650–950 nm)(4T2→4A2),0.25%Cr3+掺杂浓度时荧光强度最佳,微秒级荧光寿命。样品可在紫外光区被有效激活,其热释峰在~110℃,在汞灯254 nm光照后持续发光时间可达30 min以上。由于含有Gd,样品也表现有顺磁性,改变Cr3+的掺入量可调控磁矩值。同时具有近红外余辉和顺磁性的性能,有望实现光学-磁性双模式成像。(2)采用高温固相法反应获得了Ga4SnO8:Cr3+荧光粉,由于Cr3+的4T2→4A2跃迁,显示以785 nm为中心的宽带发射(650–950 nm)。全光谱276–802 nm光充能后,显示主要在紫外–可见光激发下有效激活,热释峰在~100℃,但在低能深红光–近红外光660–740 nm LED光照下可有效充能且获得近红外长余辉。其荧光强度、余辉强度和热释光强度优化的Cr3+掺杂浓度均为0.25%,接近其猝灭浓度0.32%;荧光寿命为微秒级;可用低能深红光–近红外光充能后获得近红外长余辉,避免依赖高能光充能,有望在深红光–近红外光体内原位充能的实时生物成像中得到应用。(3)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钙钛矿结构的Na0.5Gd0.5TiO3:Cr3+NIR-Pers L材料。样品在紫外–可见光激发下,展现出以761 nm为中心的宽发射带。在全光谱276–802 nm LED光充能下都能获得余辉。其中,Cr3+阳离子充当复合中心,而4T2→4A2跃迁有助于高效的NIR-Pers L。与Cr3+活化的Zn Ga2O4、Zn3Ga2Ge O8、Zn3Ga2Ge2O10和Li Ga5O8等镓酸盐发光材料相比,Na0.5Gd0.5TiO3材料在超低功率强度(~2.5μW/mm2)和非相干光652 nm LED充能之后的近红外长余辉强度至少强了100倍。通过构建基质相对能级图(HRBE),我们揭示了新的低能单光子激活机制,发现主导带最小值(CBM)是决定充能效率和所需充能光子数的关键因素。组织穿透性实验和模拟体内生物成像显示了利用低辐照度(~19μW/mm2)深红光–近红外光体内充能并实现高信噪比(SNR)原位成像的可能性。这一单光子充能将为非相干低辐照度深红光–近红外充能NIR-Pers L成像探针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从而解决体内生物成像时依赖体外高能紫外光预充能,深红光–近红外光激发充能效率低等问题。此外,样品具有顺磁性,可实现光学-磁性双模式成像。

二、磁性材料的新近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磁性材料的新近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项目依托
    1.2 山西地堑系的研究现状
    1.3 关键科学问题
    1.4 论文选题、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5 论文实际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特征与运城盆地地质特征
    2.1 鄂尔多斯周缘地堑系
    2.2 山西地堑系
    2.3 运城盆地
第三章 运城盆地北侧孤山隆升剥露历史与侵蚀速率研究
    3.1 孤山岩体岩石学特征
    3.2 孤山岩体侵位深度
    3.3 孤山岩体低温热年代学研究
    3.4 孤山岩体侵蚀速率研究
第四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与沉积相分析
    4.1 运城盆地SG-1 孔沉积序列和沉积相分析
    4.2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磁性地层学
    4.3 运城盆地SG-1 孔环境代用指标记录
第五章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
    5.1 碎屑锆石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结果
    5.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沉积物源分析讨论
第六章 运城盆地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6.1 孤山晚新生代地貌的形成
    6.2 运城盆地北部晚新生代沉积环境演化
    6.3 运城盆地晚新生代构造-沉积及北侧孤山隆升剥蚀过程讨论
结论
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2)旬邑红粘土序列记录的东亚古季风和古环境变迁 ——基于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概况及进展
        1.2.1 红粘土研究概况及进展
        1.2.2 岩石磁学研究概况及进展
        1.2.3 磁组构在沉积岩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1.3 研究思路及样品的加工和实验测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工作流程
    1.4 工作量及创新点
        1.4.1 工作量
        1.4.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2.1 研究区地质地理背景
    2.2 旬邑晚新生代沉积地层研究进展
        2.2.1 磁性地层学研究进展
        2.2.2 古气候学和古环境学研究进展
第三章 研究剖面特征
    3.1 采样剖面特征
    3.2 旬邑上墙红粘土剖面描述
第四章 旬邑上墙红粘土剖面研究结果
    4.1 磁化率对比与年代学框架的构建
    4.2 岩石磁学实验结果
        4.2.1 物质的磁性和岩石中常见的磁性矿物简介
        4.2.2 岩石磁学简介及研究内容
        4.2.3 K-T曲线实验结果和讨论
        4.2.4 三轴等温热退磁实验结果和讨论
    4.3 磁组构研究结果
        4.3.1 磁组构简介
        4.3.2 磁组构在重建古风向中的应用实例
        4.3.3 磁组构实验结果及讨论
    4.4 旬邑上墙红粘土记录的亚洲风系和古环境信息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岩石磁学结论
    5.2 磁组构研究结论
    5.3 存在的问题
    5.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细粒碎屑岩磁组构特征 ——以秦岭造山带中新生代伸展盆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进展与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1.4 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区域构造单元
        2.2.1 茨坝盆地
        2.2.2 徽成盆地
        2.2.3 灵宝盆地
    2.3 区域岩石地层组合
        2.3.1 侏罗纪地层
        2.3.2 白垩纪地层
        2.3.3 新生代地层
    2.4 研究剖面介绍
    2.5 样品采集
第三章 岩石磁学分析
    3.1 磁学基本概念
    3.2 岩石磁学
        3.2.1 磁化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3.2.2 磁滞回线
        3.2.3 三轴等温热退磁曲线
    3.3 小结
第四章 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
    4.1 磁化率各向异性的原理
    4.2 常用标量参数
    4.3 低温磁化率测试方法
    4.4 侏罗纪茨坝盆地细粒沉积物磁组构分析
    4.5 白垩纪徽成盆地细粒沉积物磁组构分析
        4.5.1 白垩纪徽成盆地细粒沉积物常温磁组构分析
        4.5.2 白垩纪徽成盆地细粒沉积物低温磁组构分析
    4.6 新生代灵宝盆地细粒沉积物常温磁组构分析
    4.7 小结
第五章 秦岭造山带中新生代伸展盆地细粒碎屑岩磁组构特征及地质意义
    5.1 侏罗纪伸展盆地磁组构特征
    5.2 白垩纪伸展盆地磁组构特征
        5.2.1 白垩纪伸展盆地常温磁组构特征
        5.2.2 白垩纪伸展盆地低温磁组构特征
    5.3 新生代伸展盆地磁组构特征
    5.4 伸展盆地细粒沉积物磁组构形成机制
    5.5 区域地质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 晚新生代亚洲古气候演化
        1.2.1 高原东北缘沉积盆地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1.2.2 黄土高原地区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1.2.3 南海地区记录的古气候演化
    1.3 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研究进展
        1.3.1 新生代高原隆升风化假说进展和挑战
        1.3.2 青藏高原周边硅酸盐化学风化研究
    1.4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构造隆升历史研究进展
        1.4.1 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和阶段
        1.4.2 青藏高原古高程研究进展
    1.5 选题背景和意义
    1.6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关键问题
        1.6.1 研究内容
        1.6.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7 论文工作量和创新点
        1.7.1 论文工作简介
        1.7.2 论文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柴达木盆地自然地理概况
        2.1.2 柴达木盆地区域地质概况
        2.1.3 柴达木盆地大红沟剖面地层和年代
    2.2 研究材料和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磁学指标和粒度指标测试
        2.2.3 化学风化指标测试
        2.2.4 重矿物提取和测试方法
第三章 柴达木盆地磁学、化学风化和重矿物指标意义及结果
    3.1 磁学指标指示意义及结果
        3.1.1 磁学指标的指示意义
        3.1.2 大红沟剖面磁学指标结果
    3.2 粒度指标意义及结果
        3.2.1 粒度指标的指示意义
        3.2.2 大红沟剖面粒度指标结果
    3.3 全样和分粒级化学风化指标意义及结果
        3.3.1 化学风化指标的指示意义
        3.3.2 大红沟剖面全样化学风化指标结果
        3.3.3 大红沟剖面分粒级化学风化指标结果
    3.4 重矿物指标意义及结果
        3.4.1 重矿物指标的指示意义
        3.4.2 大红沟剖面重矿物结果
第四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历史
    4.1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气候变化历史
    4.2 东亚夏季风降水演化历史
第五章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重建
    5.1 硅酸盐化学风化指标的评估
        5.1.1 粒度分选效应评估
        5.1.2 成岩作用评估
        5.1.3 化学风化强度和物源效应
    5.2 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源区硅酸盐化学风化历史
第六章 物源变化及其对构造事件的响应
    6.1 大红沟剖面物源变化及构造响应
    6.2 青藏高原东北缘中新世以来构造隆升历史
        6.2.1 祁连山隆升过程
        6.2.2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隆升过程
第七章 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和硅酸盐化学风化的驱动机制
    7.1 晚新生代夏季风演化的驱动机制
    7.2 晚新生代硅酸盐化学风化的控制因素
        7.2.1 硅酸盐化学风化强度与全球变冷和构造隆升的关系
        7.2.2 对风化-构造-气候之间关系的启示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目录
附录二 表目录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青藏高原构造变形研究现状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班公湖-怒江缝合带
    2.2 南羌塘地块
    2.3 拉萨地块
    2.4 伦坡拉盆地地质概况
        2.4.1 盆地地层特征
        2.4.2 新生代地层年代
        2.4.3 丁青湖组研究剖面
第三章 裂变径迹低温热年代学
    3.1 裂变径迹原理
        3.1.1 裂变径迹形成
        3.1.2 径迹的观测
        3.1.3 裂变径迹年龄计算
        3.1.4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退火模型及数据解释
    3.2 裂变径迹退火
        3.2.1 退火行为及封闭温度
        3.2.2 退火的影响因素
    3.3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实验方法
    3.4 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地质应用
第四章 伦坡拉盆地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
    4.1 样品采集
    4.2 实验方法及具体流程
    4.3 碎屑磷灰石热年代学测年结果
第五章 伦坡拉盆地及周缘山体的变形演化
    5.1 磷灰石裂变径迹数据退火分析及沉积物源
        5.1.1 退火分析
        5.1.2 丁青湖组沉积物源
    5.2 AFT年龄意义及青藏高原中部构造演化
        5.2.1 AFT年龄意义
        5.2.2 青藏高原中部构造演化
第六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黄土高原红粘土研究进展
        1.1.1 红粘土的成因及来源
        1.1.2 红粘土代用指标记录的环境演化特征研究进展
    1.2 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工作量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与实验方法
    2.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2.1.1 黄土高原区域环境
        2.1.2 黄土高原地质概况
    2.2 甘肃省泾川县区域环境和地质概况
    2.3 样品采集及剖面概况
        2.3.1 黄土层(Sect-0)
        2.3.2 红粘土层(Sect-1~Sect-10)
    2.4 实验方法与样品测试
        2.4.1 磁化率测试
        2.4.2 微量元素测试
        2.4.3 碳氧稳定同位素测试
        2.4.4 X射线衍射(XRD)
第三章 剖面年代序列
    3.1 磁化率特征
    3.2 泾川年代序列
第四章 泾川红粘土的地球化学特征
    4.1 微量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4.1.1 微量元素特征及意义
        4.1.2 微量元素比值特征及意义
    4.2 稀土元素特征及指示意义
    4.3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3.1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对古气候环境的指示意义
        4.3.2 碳酸盐中的碳氧同位素的分层特征
    4.4 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4.1 硅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4.2 碳酸盐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4.4.3 粘土矿物组成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第五章 泾川红粘土地球化学记录的气候环境演化
    5.1 泾川红粘土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5.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及演化机制
        5.2.1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
        5.2.2 黄土高原晚新近纪时期气候环境演化机制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泾川红粘土数据
    附录 B 采样和实验照片
    附录 C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项目
    附录 D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

(7)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2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大陆造山带理论研究进展
        1.2.2 中亚造山带研究进展
        1.2.3 弧相关盆地研究进展
        1.2.3.1 弧前盆地系统
        1.2.3.2 弧内盆地
        1.2.3.3 弧后盆地
        1.2.4 准噶尔盆地及周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现状
        1.2.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研究现状
        1.2.5.1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层研究进展
        1.2.5.2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质结构研究进展
        1.2.5.3 准噶尔盆地石炭纪构造-沉积环境研究现状
        1.2.5.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油气勘探现状
        1.2.6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1.6 创新性研究成果
2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背景
    2.1 大地构造位置
    2.2 区域地层概况
        2.2.1 基底
        2.2.2 沉积盖层
    2.3 地球物理场与深部结构特征
        2.3.1 剩余重力异常特征
        2.3.2 剩余磁力异常特征
        2.3.3 深部地质结构
        2.3.3.1 大地电磁测深(MT)剖面特征
        2.3.3.2 天然地震转换波剖面特征
        2.3.3.3 地壳物质磁化率成像
        2.3.3.4 准噶尔盆地及邻区P波速度(VP)特征
    2.4 构造单元划分
    2.5 盆地演化简史
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系统
    3.1 石炭系地层划分与沿革
        3.1.1 滴水泉组沿革
        3.1.2 松喀尔苏组沿革
        3.1.3 双井子组沿革
        3.1.4 巴塔玛依内山组沿革
        3.1.5 石钱滩组沿革
    3.2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岩石地层特征
        3.2.1 下石炭统
        3.2.2 上石炭统
    3.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古生物地层特征
        3.3.1 下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3.3.2 上石炭统生物化石组合特征
    3.4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同位素年代学特征
        3.4.1 陆梁隆起
        3.4.2 中央坳陷
        3.4.3 东部隆起
    3.5 准噶尔盆地石炭系地震地层特征
        3.5.1 地震地质层位标定
        3.5.2 石炭系地震波组特征
    3.6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综合划分
4 准噶尔地区构造-地层层序
    4.1 不整合面特征
        4.1.1 石炭系及其内部不整合
        4.1.2 二叠系及其上不整合
    4.2 盆地年代地层格架
    4.3 构造-地层层序
5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分布特征
    5.1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地层对比
    5.2 准噶尔盆地结构剖面特征
        5.2.1 南北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5.2.2 东西向地震大剖面特征
    5.3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分布
        5.3.1 滴水泉组平面分布特征
        5.3.2 松喀尔苏组平面分布特征
        5.3.3 双井子组平面分布特征
        5.3.4 巴塔玛依内山组平面分布特征
        5.3.5 石钱滩组平面分布特征
6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结构与充填特征
    6.1 乌伦古-野马泉沉积分布带
        6.1.1 克拉美丽露头
        6.1.2 索索泉地区
    6.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
        6.2.1 石西地区
        6.2.2 三南地区
        6.2.3 滴水泉地区
        6.2.4 石钱滩地区
        6.2.5 梧桐窝子地区
    6.3 莫索湾-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古城沉积分布带
        6.3.1 莫索湾地区
        6.3.2 白家海地区
        6.3.3 北三台地区
        6.3.4 吉木萨尔地区
        6.3.5 古城地区
    6.4 沙湾-阜康-博格达沉积分布带
7 准噶尔地区石炭系断裂系统与断陷发育过程
    7.1 准噶尔地区断裂展布特征
        7.1.1 下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7.1.2 上石炭统断裂展布特征
    7.2 陆梁-五彩湾-大井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7.2.1 陆梁地区
        7.2.1.1 陆梁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2.1.2 陆梁地区石炭系断裂带特征
        7.2.1.3 陆梁地区石炭系平面分布特征
        7.2.1.4 三维几何学特征
        7.2.1.5 运动学特征
        7.2.1.6 陆梁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2.2 大井地区
        7.2.2.1 大井地区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7.2.2.2 大井地区不整合特征
        7.2.2.3 大井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2.2.4 大井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2.2.5 大井地区石炭纪不同时期构造-沉积格局
    7.3 白家海-北三台-吉木萨尔沉积分布带典型断陷发育过程
        7.3.1 白家海地区
        7.3.1.1 白家海地区地震剖面解释
        7.3.1.2 白家海地区石炭纪断陷演化过程
        7.3.2 阜东斜坡-北三台-吉木萨尔地区
        7.3.2.1 石炭系连井对比特征
        7.3.2.2 地震剖面解释
        7.3.2.3 三维几何学特征
        7.3.2.4 运动学特征
        7.3.2.5 石炭纪断陷的演化过程
    7.4 断陷带内部断陷的生长过程
    7.5 断陷带之间的过渡关系
        7.5.1 平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7.5.2 剖面上断陷带之间的过渡特征
    7.6 断陷反转强度分析
        7.6.1 反转构造定量分析方法
        7.6.2 准噶尔地区不同时期反转构造平面展布
8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成因机制
    8.1 准噶尔地区石炭纪重点构造带的发育与演化
        8.1.1 东道海子弧前盆地
        8.1.2 陆梁弧内盆地
        8.1.3 乌伦古弧后盆地
        8.1.4 克拉美丽冲断带-将军庙前陆盆地
    8.2 准噶尔及邻区石炭纪盆地演化的时空格架
        8.2.1 早石炭世早期(C_1d)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2.2 早石炭世中期(C_1s)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8.2.3 早-晚石炭世之交(C_(1-2)s)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2.4 晚石炭世中期(C_2b)断陷盆地发育阶段
        8.2.5 晚石炭世晚期(C_2sq)坳陷盆地发育阶段
    8.3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8.3.1 哈萨克斯坦山弯构造形成过程
        8.3.2 环西伯利亚俯冲拼贴增生体顺时针旋转
        8.3.3 准噶尔及邻区主要洋盆闭合时限的讨论
        8.3.4 博格达裂谷形成过程
        8.3.5 准噶尔及邻区多岛洋演化模型
9 主要认识和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黄河形成发育的研究历史
        1.2.2 黄河不同河段主要研究概况
        1.2.3 黄河形成的几种观点及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与研究步骤
    1.4 论文实际工作量及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自然地理与区域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势
        2.1.2 气候
        2.1.3 水文
        2.1.4 植被
    2.2 区域地质背景
        2.2.1 地层
        2.2.2 构造
        2.2.3 岩浆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实验样品
    3.1 研究理论
        3.1.1 物源分析
        3.1.2 电子自选共振(ESR)定年
    3.2 测试方法
        3.2.1 碎屑锆石U-Pb年龄
        3.2.2 重矿物分析
        3.2.3 电子自旋共振(ESR)
    3.3 实验样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河上游晚新生代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 青海龙羊峡段古黄河河道的发现及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1.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1.2 古黄河河道的发现
    4.2 宁夏中宁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2.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2.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4.3.1 区域地貌-地质背景
        4.3.2 典型地层物源特征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青海龙羊峡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1.1 古黄河砾石层及相关地层的形成时代
        5.1.2 古黄河砾石层有关物源的讨论
    5.2 宁夏中宁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2.1 干河沟组的形成时代
        5.2.2 宁夏中宁段干河沟组的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 内蒙古河套盆地段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
        5.3.1 采样阶地的形成时代
        5.3.2 物源分析与黄河发育的探讨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黄河及其他主要水系形成演化的启示
    6.1 对黄河形成演化的启示
    6.2 与长江形成发育有关研究的相互启发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本文样品碎屑锆石U-Pb年龄数据
    附表2 河套盆地段黄河T3阶地和T9阶地砾石层古流向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9)雄安新区深部热储空间结构与水热分异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背景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特征
    2.4 研究区地热地质背景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热储空间结构
    3.1 研究区热储分布特征
    3.2 岩石热导率
    3.3 热储空间热传导模式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温场特征
    4.1 平面地温分布规律
    4.2 垂向地温分布规律
    4.3 区域大地热流
    4.4 地温影响因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热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5.1 样品采集及测试分析
    5.2 研究区地热流体水化学特征
    5.3 水岩作用分析
    5.4 研究区同位素特征
    5.5 水文地球化学路径模拟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部热水微生物群落特征
    6.1 样品采集与分析
    6.2 深部热水硫酸盐还原菌微滴数字PCR检测技术的建立
    6.3 深部热水硫酸盐还原菌检测结果与分析
    6.4 深部热水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特征
    6.5 深部热水微生物群落功能预测
    6.6 深部热水微生物群落特征的地热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地热资源成因机制
    7.1 地热资源聚敛因素分析
    7.2 地热流体成因分析
    7.3 地热流体微生物分析
    7.4 地热资源成因机制分析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

(10)用于NIR/PersL和MRI双功能成像标记物的Cr3+掺杂发光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引言
    1.2 近红外成像及相关发光材料
        1.2.1 近红外发光材料的特点及分类
        1.2.2 长余辉发光材料
        1.2.2.1 发展历史
        1.2.2.2 发光机理
        1.2.3 近红外长余辉发光材料
    1.3 磁共振成像及造影剂
    1.4 多模态成像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2章 Gd_2MgTiO_6:Cr~(3+)的制备和光学性质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2.2.2 样品的制备
        2.2.3 样品结构及光学性质测试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2.3.1 样品的XRD图谱和结构分析
        2.3.2 漫反射光谱分析
        2.3.3 荧光性质分析
        2.3.4 荧光寿命分析
        2.3.5 长余辉性质和热释光性质
        2.3.6 样品的荧光和长余辉发光机制
        2.3.7 样品的磁性能
    2.4 小结
第3章 Ga_4SnO_8:Cr~(3+)的制备和光学性质的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3.2.2 样品的制备
        3.2.3 仪器结构及光学性质测试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3.1 样品的XRD图谱和结构分析
        3.3.2 漫反射光谱分析
        3.3.3 荧光性质分析
        3.3.4 荧光寿命分析
        3.3.5 长余辉性质和热释光性质
        3.3.6 样品的荧光和长余辉发光机制
    3.4 小结
第4章 Na_(0.5)Gd_(0.5)TiO_3:Cr~(3+)的制备和光学性质的研究
    4.1 前言
    4.2 实验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4.2.2 制备的方法
        4.2.3 仪器结构及光学性质测试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4.3.1 XRD图谱和结构分析
        4.3.2 漫反射光谱分析
        4.3.3 荧光性质分析
        4.3.4 样品的荧光寿命分析
        4.3.5 近红外余辉性质和热释性质
        4.3.6 样品的荧光和长余辉发光机制
        4.3.7 样品的余辉成像性质
        4.3.8 样品的磁性能
    4.4 小结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四、磁性材料的新近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运城盆地及北侧孤山晚新生代构造-沉积与隆升-剥蚀过程研究[D]. 闫纪元.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
  • [2]旬邑红粘土序列记录的东亚古季风和古环境变迁 ——基于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特征[D]. 荆雪媛. 西北大学, 2021(12)
  • [3]细粒碎屑岩磁组构特征 ——以秦岭造山带中新生代伸展盆地为例[D]. 何旋. 西北大学, 2021(12)
  • [4]柴达木盆地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化学风化研究[D]. 任雪萍. 兰州大学, 2021
  • [5]伦坡拉盆地新近系碎屑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其指示意义[D]. 王代春. 兰州大学, 2021
  • [6]黄土高原泾川红粘土晚中新世以来地球化学记录的环境演化[D]. 金雅琪.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7]准噶尔地区石炭纪盆地地质结构、充填及成因机制[D]. 张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8]黄河上游晚新生代沉积物的物源分析与河流演化[D]. 李维东.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01)
  • [9]雄安新区深部热储空间结构与水热分异过程研究[D]. 赵佳怡.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0
  • [10]用于NIR/PersL和MRI双功能成像标记物的Cr3+掺杂发光材料[D]. 黄利娟. 暨南大学, 2020

标签:;  ;  ;  ;  

磁性材料的最新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