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公报》通讯管理制度

《生物公报》通讯管理制度

一、《生物学通报》的通讯员管理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田静乐[1](2020)在《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的推进,高中学生不再被局限于固定的文理分科,获得了空前的“选择学习”自主权。与此同时,一道非常棘手的难题摆在学生面前:如何使选考科目与未来的志愿填报、拟从事的职业相匹配?基于此需求,高中阶段的生涯规划教育受到了学生、家长、学校等多方面的高度关注。但我国目前的生涯规划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成体系,许多普通高中缺乏生涯规划教育的专任教师,也缺乏能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科任教师,更缺乏能指导一线学科教师进行生涯规划渗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于上述的现状,笔者开展了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并确定了如下研究思路:(1)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国内外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现状,明确选题背景与意义,奠定相关理论基础;(2)采用文本分析法对《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版)》和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2019版)中的生涯规划教育素材进行整理与分析;(3)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了解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等;(4)依据以上研究提出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策略,包括渗透的基本原则、目标、内容和途径等,进而确定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并开发相应的教学案例。由文本分析可知:高中生物学在课程理念、教学目标、评价方式等各个方面与生涯规划教育均具有内在一致性,且课标与教材中也蕴含丰富的生涯规划教育资源。由问卷调查结果可知:(1)现在的高中生对自我较为了解,但生涯意识淡薄,既不明确将要填报什么志愿,也没想好未来就业的方向。(2)师生均十分支持以学科渗透的形式在高中阶段开展生涯规划教育,但由于学科教师生涯规划教育能力不足、学生升学压力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不重视等原因,导致了当今学科教学中很少进行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3)师生较为支持的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为:利用学科知识进行渗透、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角色体验和工厂参观等。基于以上调查及研究,本文积极探索学科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设计基本流程。明确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干、以系统性渗透为目标的基本原则,并在此原则上对目标的制定、素材的来源、渗透方式的选择、评价方式的确定等进行了策略分析,进而构建了教学设计的基本流程,并以必修二第3章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为例编写了教学案例,以供一线教师教学参考。

张佑文[2](2019)在《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着名的海洋生物学家曾呈奎(1909-2005)曾是我国海洋藻类学的领军人物,也是世界知名的藻类学家,为我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除在科研工作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之外,也对我国海洋科学的宣传和传播极为重视。自上世纪30年代曾呈奎开始投身于藻类学研究,一直到本世纪初,相关的科学传播工作始终伴随着其日常科研工作。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对科学传播工作保持极高的热度并积极付诸于实践,同时还对国内外的科学传播动态保持关注,这在我国的科学家人群群体中并不多见,因此也很有特色,应当加以研究。目前对于曾呈奎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其科研成果中,在哲学方面主要集中于其科学研究方法、科学精神等方面,并且大部分是宣传性质,学术探讨不够,对其在科学传播方面所做的工作还没有涉及,对其本身作为一名科学家为何在科学传播方面做出大量工作还有待探讨。本文主要以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及其实践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相关科学传播类文章和着述进行整理,同时对其在科学传播实践方面所作的工作进行汇集追踪和考察,并对他人对曾呈奎的相关评价和纪念文章进行分析。第一,文章对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进行了分析,包括其关于科学传播的思想理念以及主要特点。第二,文章对曾呈奎在科学传播所做的工作进行了分类梳理和系统总结。第三,对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取得的效果进行了考察,同时依据当今国内在科学传播研究方面的理论成果,对其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第四,对曾呈奎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能够在科学传播方面取得很大成果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其能够取得成效的因素主要在其科学传播观,并总结出这对我国当今如何促使科学家参与到科学传播工作中这一重要问题的有何借鉴意义。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曾呈奎虽然主要身份是一名科学工作者,但其对科学传播非常重视,对科学传播的作用给予了很大的肯定,对于科学传播理念也有自己的独特理解。2.由于曾呈奎身份的多样性(海洋科学家、中国海洋所所长、山东省科协主席、中科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等),同时自身对科学传播抱有很大的热情,这也使得其科学传播工作相比较于一般的科学传播工作者,有着多样性和独特性。3.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和实践工作特色鲜明。在思想方面,主要表现在其对应用科学传播以及科普创作的重视,提出科学知识能够及时的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要求。在实践方面,主要体现在其进行科学传播工作手段的多样性。4.通过对曾呈奎的相关科学传播理念和实践工作进行分析,发现曾呈奎对科学传播的地位以及理解有着自己的看法,他的这种科学传播观有其优势,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他在科学传播方面的工作能够取得成效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这对我国如何促使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中,有着很多现实借鉴意义。本文对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和实践工作进行考察,对其作为科学家在科学传播领域的相关理解和实践工作进行分析,对其科学传播工作做一系统研究,以期完善对曾呈奎的相关研究工作,以及为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的研究提供案例基础。

易潇[3](2019)在《湖北省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健康乡村离不开健康居住环境的建设,而我国乡村居住环境的健康发展现状并不乐观,缺乏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这样的标准来指导乡村建设。由此出发,本课题研究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的影响因素内容,确定各因素权重比例,并进一步构建其评价指标框架,为健康乡村理论的发展增添内容,对今后健康乡村的建设起到指导和促进作用。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影响因素以及构建其评价指标框架的目的与意义,介绍了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和影响因素的概念及其特征,再对国内外健康城市、健康村、健康建筑、健康居住环境等评价体系研究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出众多参考指标。在此基础上,基于健康乡村理论和健康居住环境理论等从人的健康角度分析得到安全性因素、保健性因素、便利性因素、舒适性因素、社会因素、人文因素、心理因素7个方面的居住环境影响因素。再对湖北省五大区域代表性乡村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进行实地调研,总结发现关于乡村居住环境的28个健康问题,将其作为影响因素参考内容。在乡村调研过程中共回收504份调查问卷,对统计结果进行平均值分析以及重要度-满意度四分图分析,得到目前湖北省乡村居住环境最急迫需要改善的因素有乡村交通、休憩便利度、村民参与度、医疗保健、特殊设计、住宅、蚊虫等。其次,结合理论分析所得的影响因素和乡村调研所得的影响因素得到综合的影响因素内容分为7大方面共27个因素,并据此建立直观的影响因素构成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的权重比例,并进一步构建其评价指标框架。最后,运用本文构建的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对典型村进行评价,以验证该评价指标框架的可操作性与可行性,对结果分析与总结。

方正[4](2019)在《当代中国心理学的两次批判运动》文中研究指明在1958年和“文革”期间,中国掀起了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高潮。系统地研究这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对于更全面地了解共和国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吸取其中的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学术界对于这方面的研究极少。因此,本文对这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基本情况作了系统深入的探讨,力求客观、全面地展现两次批判运动的背景、动因、过程、内容和影响。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在社会背景方面,本文结合当时心理学界的一些典型事例,探讨了共和国建立之后的一系列国家政策和政治运动,如思想改造运动、高校院系调整、“双百方针”、反“右派”运动、大跃进等对心理学界的影响,较为全面地展现了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根源。在主体内容方面,本文着力论述了 1958年和“文革”时期心理学批判运动从发端到结束的全部过程,充分展现了当时发生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杭州大学等心理学重点单位的典型批判事件,分析了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的形式、内容、性质、特点和造成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异同。为了更清晰地梳理出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之间的内在逻辑和展现心理学批判的整体发展脉络,本文还论述了两次批判运动之间,也即从1958年底到“文革”前夕这一时期的心理学界开展的学术讨论及批判情况。由于国家政策的转向,这一时期的心理学批判整体处于低潮,且不再以政治批判为主,而是一系列符合学术精神的争论和学术批判。这一类型的学术批判不仅没有阻碍,相反还更加促进了这一时期国内心理学科的全面发展。本文认为,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是极左思潮在学术界泛滥的典型事例。批判者把一切学术问题都上纲上线为政治问题,错误地将心理学批为“资产阶级伪科学”,将学术批判异化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其实质是在心理学领域贯彻阶级斗争路线。这种“群众性”、“运动式”的批判,对中国心理学的建设和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总之,本文对当代中国两次心理学批判运动作了较为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展现了共和国建立之后心理学批判的整体情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界在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高瑜轩[5](2018)在《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文中指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景观生态学十大核心论题之一,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景观空间格局中的各种因素相互干扰和相互作用的结果。本研究基于Gis和Fragstats景观格局软件对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空间格局以林地斑块和草地斑块为主体,景观破碎化程度较低,区内景观空间格局呈聚集型分布,人类活动影响下的斑块,例如:住宅斑块、工矿用地斑块等,斑块同化现象较为严重。根据土地利用分类结果,得出保护区的斑块类型为:草地斑块、林地斑块、水域斑块、工矿用地斑块、住宅斑块、耕地斑块、其他用地斑块。2)林地斑块和草地斑块呈现自然式不规则状,斑块大小差异明显,同类型斑块间差异较小,斑块同化现象不明显,景观优势度较高。区内斑块类型特征表现出,林地和草地斑块面积的土地类型转移到工矿用地和耕地等土地类型中。3)人为干扰下的斑块类型,空间分布存在显着地区域差异。受海拔和土壤质地影响,耕地主要分布于河谷两岸和住宅区周围,草地主要分布于保护区海拔3500m以上和林下空间。林地是保护区的核心地类,均匀地分布于保护区。住宅、耕地广泛分布于公路两边,景观格局呈现出以住宅为基质的住宅、耕地、工矿用地相间分布的态势。4)近20年内保护区工矿用地、水域、耕地和住宅面积明显增加,其他用地增加趋势也较大。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最多,整体结构变化较大。草地、林地受地质灾害和人类活动影响,斑块破碎化程度变化较大。主要原因是部分草地和林地被开垦为耕地,林地和草地斑块边缘效应降低,斑块同化将引起相邻林地和草地生态系统被边缘隔离、暴露在其他生态系统中的边缘比例减小。

朱拴成[6](2016)在《科技期刊联络员队伍的组建与发展探讨》文中指出为了应对发行量和广告收入大幅下滑的不利现状,找到适应新时期科技期刊发展需要的新途径,科技期刊联络员可以在科技期刊办刊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是联络员队伍在组建和发展过程中操作难度大,缺少成功案例和经验,科技期刊有必要以新的思路组建和发展联络员队伍。通过组建广而专的联络员队伍,帮助科技期刊扩大发行量、提高广告客户的信任度,并开展多方面工作。科技期刊组建联络员队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科技期刊应对困境。

包丽芹,张兰,张帆[7](2016)在《科技期刊服务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生物学通报》为例》文中认为科技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科技期刊有责任为促进教育的发展做出努力与贡献。以《生物学通报》为例,阐述科技期刊服务教育教学的优势、策略以及如何进一步予以优化。

杨柱星[8](2013)在《长期跟踪基金项目的选题计划——以《广西医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分析学术期刊各种选题计划的优势和不足,介绍了《广西医学》实施长期跟踪基金项目选题计划的背景、实施方案和效果,分析其优势、可行性、难点及解决措施。经9年的办刊实践,《广西医学》的影响因子、他引率、总被引频次、基金论文比、下载量大幅度提高。认为长期跟踪基金项目的选题策划,可获得稳定的高质量稿源,提高期刊的学术质量。

李楠[9](2012)在《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1873-1937)》文中研究表明1859年,《物种起源》在英国出版,其作者英国着名博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以其严谨刻苦的科学精神、坚韧不拔的科学意志以及贝格尔号的艰苦航行等也成为科学史上着名的事件。由此创立的生物进化论为生物学科及人类文明的发展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19世纪下半叶,生物进化论开始传入中国,迅速在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反响,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思想变革不仅涉及了生物学界,更是深刻影响了社会学等非自然科学领域。本研究运用文献梳理法、科学史分析与考证法对1873—1937年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作了全面的历史考察,以期从生命科学的立场出发,也从社会发展的立场出发,科学、公正地重新审视和勾勒1937年以前生物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轨迹和传播意义。全面调查了1949年以前的3000余种科技期刊,从中选择了1873—1937年对生物进化论进行传播的18种科技期刊共213篇文章以及这期间的代表性图书,作为研究生物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依据。并从中进一步选取《格致汇编》、《国闻汇编》、《科学》、《新青年》、《汇报》、《民铎》等代表性期刊以及《西学考略》、《物种原始》等图书进行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在严复《天演论》传播进化论之前,1873年,《申报》第404号以《西博士新着<人本>一书》为题发表了一篇报道,这是达尔文的名字及其着作在中国的首次出现。1877年《格致汇编》第7卷上发表傅兰雅撰写《混沌说》一文,介绍了生物由简至繁的渐进过程,并首次论及人猿同祖论和生物进化。1884年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出版《西学考略》一书,正式对达尔文及其进化论进行评论介绍,据考证此书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最早、最系统地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介绍。2)1897年,《国闻汇编》引进了西方的进化论学说,宣传了变革和发展的观点,对中国的思想界、学术界起到了深刻启蒙作用,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了理论根据,严复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与中国晚清社会形态相结合,并异化为社会进化论的传播策略,是造成空前影响最主要的原因。1906年,李扶撰文《天演论驳议》发表于第9年54号《汇报》,作为对生物进化论提出批判的极具代表性的一份传教士期刊,从侧面展现出生物进化论在华传播的曲折性,这在客观上促进了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深入传播。3)五四时期,以1915年创刊的《新青年》期刊为传播媒介,陈独秀(1879—1942)为代表的进步人士对进化论进行了大力的整合与广泛宣传,为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增添了浓重的一笔,《新青年》传播的生物进化论,最初尚且接近其科学本质,但不久即在陈独秀等人的笔下异化为社会进化论,并成为试图变革中国社会的思想武器。这一理论由自然科学上的新理论发展成为深刻影响国人的思想洗礼,促进了思想启蒙运动的深远发展。于是,在1919年前后,掀起了进化论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第三次高潮。4)1915年由中国科学社创办的《科学》期刊出版,这一份在美国编辑而在上海出版的期刊向中国积极传播生物学知识和思想,特别是生物进化论。1927年《科学》发行“生物进化论专号”,该刊从达尔文其人、进化思想源流和影响、遗传、突变、物种形成、适应性进化、人类进化与社会问题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引进生物进化论,而且也系统引进了作为生物进化论基础的整个现代生物学。同时,中国科学社还创办了中国最早的生物学研究所。1922年出版的《民铎》之《进化论专号》深入从进化之历史、进化的方法、进化的证据、达尔文年谱等各个方面解读生物进化论,并指出进化论发展之趋势。研究结论如下:1)首次从科学传播的新视角勾勒了1873—1937年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轨迹。生物进化论并非如学界通常认为的是1897年通过严复的《天演论》传入中国,将其传入时间提前至1873年。相比较图书和报纸,期刊一直是生物进化论在中国传播的主要媒介。从形态上来看,传播生物进化论的期刊经历了从文理综合性期刊到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再细化为分支学科期刊的过程,从文章体裁来看,晚清时期多为新闻报道、短评消息形式的文章体裁,以此介绍达尔文其人其事,民初时期文章体裁则演变成为较为专业的学术论文,这也标志着《博物学会杂志》、《博物学杂志》、《博物杂志》等生物学专业期刊传播科学知识的专业性进一步增强。2)首次从期刊传播的视角深刻剖析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传入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严复、陈独秀等人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与中国晚清社会形态相结合,并异化为社会进化论的传播策略,是造成空前影响最主要的原因。从报纸形态的《国闻报》到期刊形态的《国闻汇编》的嬗变和共存现象,既是报纸为中文期刊诞生的源流之一的证明,也是严复熟练规避报纸和期刊各自劣势和熟练运用各自优势的一个典型案例。一年以后,又将《国闻汇编》连载的部分《天演论》修订完善后以图书的形式出版。在其中:规避了报纸知识性、学术性较欠缺的劣势,充分利用了报纸新闻报道短平快的优势,传播西学中的进化论等科学消息,实现一次传播;规避期刊出版周期比报纸长的劣势,充分利用期刊学术性、系统性优势,长篇连载进化论,实现二次传播;规避图书连续性、时效性较差的劣势,先在期刊连载发表,形成连续性知识获取悬念,再利用图书的阶段性、集成性优势,在期刊连载的基础上以图书的形式出版,从而实现了三次传播效应。这是天演论之所以在晚清中国形成爆发传播和轰动效应的重要原因之一。3)1915年创刊的《科学》是向中国传播生物学,特别是生物进化论,以及促生中国生命科学学科萌芽和系统化的主媒介,它完全不同于晚清民初以来其他期刊或图书有关生物进化论的零散传播、局限于知识传播甚至异化传播的势态。作为我国创办最早的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它对我国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对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更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科学》对大多数西方基础学科的引进、传播都体现了系统性和前沿性的追求。这正是《科学》之所以成为晚清以来生物进化论在华传播的主媒介的根本原因所在。4)生物进化论,作为生物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其在中国的传播有力地促进和影响了我国生物学高等教育的建立和发展。中国人接纳和研究进化论加快了生物进化论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分支在中国兴起,进而系统完善了中国生物学科发展。在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下我国的生物学高等教育不但丰富了原有的植物分类学、动物分类学、比较生理学、胚胎学,系统分类学等传统学科,还逐渐衍生出进化生物学、细胞进化学、进化生态学、数量遗传学、进化遗传学、生物进化论、人类起源与演化学等新的学科分支。并使中国生物学科朝着系统性和理论性的方向快速发展。

胡玺丹[10](2008)在《教育转型期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师的素质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处在变革的教育转型期,教师的培训与专业发展更是基础教育领域的重要课题。新的课程改革需要教师不断提高素养,不仅对教师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1世纪生命科学将成为科学发展的重心,生命科学具有快速更新、学科交叉、面临影响全人类的前沿突破的趋势特征,未来的发展,亟需高素质的中学生物教师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基于此,本文结合生命科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物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中学生物教师的培训及专业发展进行了分层次、有重点的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促进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以期为中学生物教师专业成长高端发展提供指导意见。论文首先从教师教育、学科教育、生物学科教育、生物学科教师教育这四个层面,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生物教育目标和新的生物课程标准对于中学生物教师的要求为切入点,采用调查研究、实证研究结合个案研究的方法,点、线、面结合的研究策略,分层剖析、重点突破,提出了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对策及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关键因素。研究的主体部分是我国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是来自多个省市中学生物教师教育科研及继续教育状况调查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针对中学生物教师的基本背景情况、情意状况、教育科研背景、教育科研现状,继续教育研修课程内容、研修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基本背景因素与教育科研和继续教育状况及需求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对教育科研的整体状况、意愿、动机、行动、兴趣、科研素质、科研成果,继续教育目的、教学方式、组织形式、研修课程内容需求等方面均产生一定影响。(二)情意状况与教育科研的正相关性非常显着,对教育科研的整体状况、意愿、动机、行动、兴趣、科研素质、科研成果等均产生影响。第二部分是来自2007年湖南省生物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调查研究。在培训结束之后,采用不计名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学员对于本次国家级培训在组织安排上、培训方案课程设置、培训教学方式、授课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并且了解学员通过本次培训的收获等。调查结果显示:(一)学员对于本次培训的整体方案设计、授课教师、课程内容都比较满意。(二)贴近中学生物教学实际、实用性、实践性、操作性强的课程内容尤其受到学员青睐。学员对于案例教学的需求非常强烈,但由于本次培训时间短,案例教学没有较多展开。(三)学员对于本次培训的组织工作满意度较低。主要体现在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培训前的宣传和动员工作不到位,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员事先不了解相关背景情况和培训的目的及要求,以致影响了培训的效果。(四)培训过程中学员的交流与活动欠缺,差异明显;学员对于培训内容的反思不够;部分学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第三部分是来自2006年广东省肇庆市生物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实证研究。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全程跟踪调查了研修班为期一个月的集中研修阶段。主要就教师的教育科研背景、现状,研修的课程内容需求、研修方式等方面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调查结果分析的基础上,从内容和形式上,提出了改善地市级生物骨干教师研修途径的建议:(一)做好前期预调查研究。(二)做好全程跟踪调查与回访工作。(三)优化研修方式,加大专题讲座的比例,在形式上进一步多样化,增加互动环节,促进交流;增加到优秀中学观摩学习的机会,不仅观摩优秀教师的精品示范课,也适当安排一些日常教学示范课,多角度、全方位的展示;优化师资队伍,以高等师范院校为依托,加大中学教师的比例。(四)紧密联系中学生物教学实际,优化研修课程内容。例如:结合当地实际介绍最新教育理念;在不具备教材要求的条件下如何开展新实验教学等。第四部分是优秀教师群体个案研究,选取四位优秀生物教师的专业成长案例,结合国家级培训生物骨干教师职业成就相关因素研究,近距离剖析了优秀生物教师的专业成长特点。本文的研究结论是中学生物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关键因素:(一)职业投入程度是最关键因素;(二)具备良好的情意状况;(三)抓住专业成长的关键时期;(四)具备扎实的人文功底和优良的数理—逻辑能力;(五)立足本职工作,不间断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六)自主学习与专职教育缺一不可;(七)与高校保持紧密联系。最后提出了针对中学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对策:(一)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策略,包括两方面:1、培养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意识;2、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融入学习型社会。(二)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多元化发展,对应的构建相适应的培训模式;2、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构建现代远程教师教育体系;3、体现人文关怀,关注教师情意发展;4、以教师需求为依据,结合生物学科特点,优化培训内容;5、加强生物学实验的探究与实践;6、结合中学生物教学实际,加强案例教学。(三)中学生物教师研修课程内容:1、专业基础课程;2、实验和实践课程;3、实地参观考察。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采用点、线、面结合的研究策略,紧密结合了生物学科特点和中学教学实际,针对性地进行了中学生物教师的专业发展策略研究。针对中学生物教学当前仍属弱势学科的特点,提出提高中学生物教师情意状况、有效促进专业成长的策略;针对生物学多学科交叉特点,提出数理能力的培养是成为未来专家型生物学教师的关键因素之一。根据研究结果绘制出专家型生物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示意图,提出了中学生物教师专业成长关键时期:教龄11-15年是专业成熟的黄金时期;教龄16-20年是专业成果爆发期;教龄20年以后进入专业发展分化期。

二、《生物学通报》的通讯员管理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生物学通报》的通讯员管理制度(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适应新高考改革的迫切需求
        1.1.2 落实新课标、新教材的要求
    1.2 研究意义及可行性分析
        1.2.1 研究意义
        1.2.2 可行性分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思路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1 舒伯的生涯发展理论
        1.4.2 STSE理论及教育
        1.4.3 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
2.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生涯
        2.1.2 生涯规划
        2.1.3 生涯规划教育
    2.2 国内外生涯规划教育研究现状
        2.2.1 国外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现状
        2.2.2 国内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现状
3.基于生涯规划教育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3.1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解读
        3.1.1 普通高中生物学的课程理念凸显生涯规划教育的内涵
        3.1.2 普通高中生物学的课程目标契合生涯规划教育的思想
        3.1.3 普通高中生物学的课程结构保障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
    3.2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学必修教材中生涯规划教育资源的整理
        3.2.1 “科学家访谈”和“科学家的故事”栏目分析
        3.2.2 “生物科技进展”栏目分析
        3.2.3 “生物科学史话”栏目分析
        3.2.4 “科学·技术·社会”栏目分析
        3.2.5 “与生物有关的职业”栏目分析
        3.2.6 生物学教材中栏目以外生涯规划教育素材的整理
    3.3 小结
4.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调查
    4.1 问卷编制与发放
        4.1.1 问卷的编制
        4.1.2 问卷的发放
    4.2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4.2.1 学生对自我及生涯发展的认识
        4.2.3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4.2.4 学生对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态度
        4.2.5 学生对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4.2.6 学生问卷调查小结
    4.3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
        4.3.1 基本信息
        4.3.2 高中生物学教师对课堂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态度
        4.3.3 高中生物学教师在课堂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
        4.3.4 高中生物学教师对课堂中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
        4.3.5 教师问卷调查小结
5.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教学设计分析与策略
    5.1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基本原则
        5.1.1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
        5.1.2 以学科知识体系为主干
        5.1.3 以系统性渗透为目标
    5.2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制订
        5.2.1 以学科需要为基础,融合生涯规划教育的需要
        5.2.2 考虑学生的生涯需要
        5.2.3 社会的需要
        5.2.4 专家学者的建议
    5.3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素材来源
        5.3.1 从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挖掘
        5.3.2 从生物学相关的其他学科中挖掘
        5.3.3 从生活现象中挖掘
        5.3.4 从高校的专业信息中挖掘
        5.3.5 利用媒体资源挖掘
    5.4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方式选择
        5.4.1 创设职业情境,导入新课
        5.4.2 以职业介绍为拓展,结束新课
        5.4.3 编制职业情境相关习题,巩固新课
        5.4.4 结合实践活动,开展职业体验
    5.5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评价方式
    5.6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流程
    5.7 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具体案例
        案例:《DNA分子的结构》教学设计
6.研究总结、不足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不足之处
    6.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2)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和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2章 曾呈奎及其科学传播思想
    2.1 曾呈奎生平简介
    2.2 曾呈奎重视科学传播的思想来源
    2.3 曾呈奎科学传播思想的主要内容
    2.4 曾呈奎科学传播思想的主要特点
第3章 曾呈奎的科学传播实践工作
    3.1 曾呈奎在科学传播着述方面的工作
    3.2 为推广海洋科学所做的系列工作
    3.3 为科学传播做出贡献的组织领导工作
    3.4 引进和培养海洋科学人才
第4章 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的影响及评价
    4.1 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产生的效果
    4.2 如何评价曾呈奎的科学传播工作
第5章 曾呈奎科学传播思想的启示
    5.1 曾呈奎科学传播工作能取得成效的因素
    5.2 对我国科学家参与科学传播工作的启发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湖北省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的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2.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
        1.2.2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
        1.2.3 健康乡村理论的兴起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解析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健康乡村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1.5.2 健康居住环境评价研究
        1.5.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6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1 研究内容
        1.6.2 研究方法
    1.7 研究创新点
        1.7.1 研究难点
        1.7.2 研究创新点
    1.8 研究框架
2 健康乡村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健康乡村理论
        2.1.2 健康居住环境理论
        2.1.3 系统工程理论
    2.2 人与居住环境健康的关系
        2.2.1 人的健康依赖居住环境健康
        2.2.2 健康乡村居住环境促进人的健康
    2.3 影响因素类别研究
    2.4 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方法
        2.4.1 POE评价方法
        2.4.2 层次分析法
        2.4.3 村民主观评价法
    2.5 本章小结
3 湖北省乡村居住环境健康现状调研及特征分析
    3.1 乡村调研方法与内容
        3.1.1 乡村调研问卷设计
        3.1.2 问卷预调查与修正
    3.2 乡村现场调研
        3.2.1 鄂西南乡村调研
        3.2.2 鄂西北乡村调研
        3.2.3 江汉平原乡村调研
        3.2.4 鄂东南乡村调研
        3.2.5 鄂东北乡村调研
    3.3 湖北省乡村居住环境现场调研总结
        3.3.1 不同区域差异显着
        3.3.2 共性问题分析
    3.4 湖北省乡村居住环境调查问卷分析
        3.4.1 问卷基本状况
        3.4.2 平均值分析
        3.4.3 四分图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影响因素的确立
    4.1 多个评价体系归纳确立的影响因素内容
    4.2 现场调研确立的影响因素内容
        4.2.1 安全性因素
        4.2.2 保健性因素
        4.2.3 便利性因素
        4.2.4 舒适性因素
        4.2.5 社会环境因素
        4.2.6 人文环境因素
        4.2.7 心理因素
    4.3 影响因素的综合确立
        4.3.1 物质影响因素
        4.3.2 精神影响因素
    4.4 影响因素构成模型
    4.5 本章小结
5 影响因素权重研究及评价指标框架建立
    5.1 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
        5.1.1 评价方法的选择
        5.1.2 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流程
    5.2 评价指标的选取
        5.2.1 指标筛选原则
        5.2.2 指标具体选择
    5.3 层次分析法确定影响因素权重
        5.3.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5.3.2 重要性因素排序分析
        5.3.3 构造影响因素判断矩阵
        5.3.4 层次单排序
    5.4 评价细则和评价等级
        5.4.1 评价细则
        5.4.2 评价等级
    5.5 本章小结
6 评价指标框架实例检验
    6.1 评价实例选择与调研过程
    6.2 石桥垸村居住环境现状
        6.2.1 居住环境现状概况
        6.2.2 问卷调查结果
    6.3 石桥垸村健康乡村居住环境分项评价
        6.3.1 安全性因素评价
        6.3.2 保健性因素评价
        6.3.3 便利性因素评价
        6.3.4 舒适性因素评价
        6.3.5 社会环境因素评价
        6.3.6 人文环境因素评价
        6.3.7 心理因素评价
    6.4 石桥垸村健康乡村居住环境总体评价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1.1 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影响因素的确立
        7.1.2 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及其评价指标框架的构建
    7.2 研究局限与展望
        7.2.1 局限性
        7.2.2 后续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附录B 石桥垸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影响因素问卷调查表
附录C 影响因素评价指标框架总表
附录D 相关标准指标表

(4)当代中国心理学的两次批判运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意义
    2 研究现状
    3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4 研究方法及资料
    参考文献
第1章 1958年心理学批判的历史背景
    1.1 共和国建立初期心理学机构的建设与调整
        1.1.1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建立与调整
        1.1.2 中国心理学会的建立
        1.1.3 高等院校心理学科的调整
    1.2 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1.3 关于科学有无阶级性的争论
    1.4 对苏联巴甫洛夫学说的全面引进和学习
    1.5 “反右派”运动与对心理学家的批判
    参考文献
第2章 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对心理学的批判
    2.1 开展心理学批判的直接原因
    2.2 心理学批判的过程
    2.3 心理学批判的内容
        2.3.1 对《心理学讲义》的批判
        2.3.2 对本系教师心理学教学工作中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
        2.3.3 对本系教师学术论文中的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
    2.4 心理学批判的特点及造成的影响
        2.4.1 批判的特点
        2.4.2 造成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3章 1958年其它高校及研究单位对心理学的批判
    3.1 北京地区其他单位的心理学批判
        3.1.1 北京大学的心理学批判
        3.1.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学批判
    3.2 全国其他地区的心理学批判
    3.3 心理学批判运动造成的影响
        3.3.1 心理学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遭受严重破坏
        3.3.2 心理学工作者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
        3.3.3 造成了青年学生思想上的混乱
        3.3.4 使普通民众对心理学产生了误解
    参考文献
第4章 1959年中央对心理学批判的纠正和学界关于心理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大讨论
    4.1 中央对心理学批判的纠正
    4.2 心理学界的学术大讨论
    4.3 心理学学术大讨论的特点和意义
        4.3.1 学术讨论所达成的共识和存在的分歧
        4.3.2 “抽象地肯定,具体地否定”了1958年的心理学批判
        4.3.3 促使心理学的发展回归正轨
    参考文献
第5章 1960年代前期(批判低潮时期)心理学的短暂发展
    5.1 《科研十四条》和《高教六十条》的出台
        5.1.1 《科研十四条》的出台
        5.1.2 《高教六十条》的出台
    5.2 心理学的短暂发展
        5.2.1 心理学专业队伍的壮大与研究协作
        5.2.2 心理学十年规划的制定和贯彻
        5.2.3 中国心理学会的发展
    5.3 心理学批判的影响仍然存在
        5.3.1 中央高层对于知识界纠“左”没有达成一致意见
        5.3.2 心理学界没有完全摆脱大批判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6章 “文革”期间对心理学的批判
    6.1 “文革”前夕“左”的政治氛围对心理学界的影响
    6.2 “葛陈辩论”——“文革”心理学批判的前奏
    6.3 “文革”期间心理学受到的批判
        6.3.1 高等院校的心理学批判
        6.3.2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批判
    6.4 “文革”期间心理学批判的特点
        6.4.1 批判者的身份更加复杂
        6.4.2 批判方式更加无序粗暴
        6.4.3 批判的起伏性和阶段性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第7章 心理学批判的终结与心理学科的恢复
    7.1 心理学批判的终结
    7.2 心理学科的恢复
        7.2.1 心理学科研教学单位的恢复和心理学学科规划的制订
        7.2.2 中国心理学会活动的恢复
        7.2.3 心理学学术研究的积极开展
    参考文献
结语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立题背景
        1.1.1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保护区管理
        1.1.2 GIS成为管理保护区的有效手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研究所需软件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理论解析和研究进展
    2.1 土地利用/覆盖的概念及内涵
        2.1.1 土地利用/覆盖的概念
        2.1.2 土地利用/覆盖的内容
    2.2 景观生态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
        2.2.1 景观生态学发展历史
        2.2.2 景观生态学研究范畴
        2.2.3 景观生态学核心研究论题
        2.2.4 空间格局形成的主要因素
        2.2.5 斑块的结构特征和生态学功能
    2.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过程和景观效应
        2.3.1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因素
        2.3.2 土地利用/覆盖研究步骤
        2.3.3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3 研究区概况和构建步骤
    3.1 蜂桶寨自然保护区资源概况
        3.1.1 蜂桶寨保护区气候和水文特征
        3.1.2 蜂桶寨保护区动植物资源现状
        3.1.3 蜂桶寨保护区社会经济
        3.1.4 蜂桶寨保护区研究进展
    3.2 数据来源
        3.2.1 遥感数据
        3.2.2 非遥感数据
    3.3 构建方法
        3.3.1 光谱选择
        3.3.2 波段选择和波段组合
        3.3.3 几何校正
        3.3.4 研究区裁剪
        3.3.5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3.3.6 遥感图像分类
    3.4 指标的选择
        3.4.1 斑块数
        3.4.2 斑块类型面积
        3.4.3 斑块密度
        3.4.4 斑块丰富度密度
        3.4.5 Shannom多样性指数
        3.4.6 斑块均匀指数
        3.4.7 最大斑块指数
4 结果与分析
    4.1 土地利用/覆盖影响下的景观结构变化
        4.1.1 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特征
        4.1.2 斑块类型
        4.1.3 保护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特征
        4.1.4 地形因子影像下的斑块类型分布
        4.1.5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
    4.2 景观生态效应分析
        4.2.1 景观结构与斑块特征
        4.2.2 .保护区景观破碎化分析
        4.2.3 景观多样性指数分析
5 讨论
    5.1 讨论与结论
    5.2 景观格局优化措施
    5.3 研究不足与展望
        5.3.1 景观指数分析中的问题
        5.3.2 研究中的难点和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致谢
附图

(9)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1873-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1.3 选题来源
    1.2 研究基础与文献综合评述
        1.2.1 研究基础
        1.2.2 文献综合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难点与重点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4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生物进化思想与生物进化论发展史
    2.1 生物进化思想起源
        2.1.1 林奈的分类说
        2.1.2 进化思想的先哲——布丰
        2.1.3 进化论的伟大先驱——拉马克
    2.2 生物进化论创立的基础
        2.2.1 居维叶与灾变说
        2.2.2 赖尔与地质渐变说
    2.3 生物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
        2.3.1 达尔文生平简介
        2.3.2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创立
        2.3.3 马尔萨斯《人口论》对达尔文的影响
        2.3.4 《物种起源》的出版:激烈反响与牛津论战
    2.4 达尔文学说的发展
        2.4.1 新达尔文主义——孟德尔、魏斯曼
        2.4.2 现代达尔文主义
        2.4.3 传统进化论面临的挑战
第三章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阶段(1873—1896)
    3.1 国人与传教士共同传播进化论
        3.1.1 《谈天》:西方进化思想传入中国的起点
        3.1.2 《地学浅释》:启发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的重要着作
        3.1.3 《格致汇编》(1876)与“混沌说”
    3.2 在华传教士独立传播生物进化论
    3.3 《申报》与达尔文
    3.4 小结
第四章 生物进化论在晚清社会的社会化传播过程(1897—1919)
    4.1 《国闻汇编》的拓荒性传播
        4.1.1 《国闻汇编》之创刊背景
        4.1.2 《国闻汇编》之出版概况
        4.1.3 主编严复其人
        4.1.4 传播进化论思想
        4.1.5 以图书形式的二次传播之《天演论》出版
        4.1.6 小结
    4.2 《新青年》与生物进化论的社会化传播
        4.2.1 《新青年》出版概况
        4.2.2 《新青年》传播的进化论
        4.2.3 《新青年》与《科学》的关系
        4.2.4 小结
第五章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系统、广泛传播(上,1914—1919)
    5.1 《科学》与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5.1.1 《科学》编辑出版概况
        5.1.2 《科学》传播生物学的概况
        5.1.3 《科学》对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5.1.4 小结
    5.2 生物学期刊对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5.2.1 《博物学杂志》对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5.2.2 《博物学会杂志》与生物进化论的传播
        5.2.3 《博物杂志》及其传播的生物进化论
    5.3 生物进化论在华传播中遭遇的质疑和批判——以《天演论驳义》为例
        5.3.1 《汇报》的出版概况
        5.3.2 《天演论驳义》对生物进化论的批判
        5.3.3 小结
第六章 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广泛、系统传播(下,1920—1937)
    6.1 马君武及其《达尔文物种原始》的出版
        6.1.1 马君武先生简介及年谱
        6.1.2 《达尔文物种原始》:《物种起源》最早的中译本
        6.1.3 马君武与《达尔文》
    6.2 《民铎·进化论号》与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6.2.1 《民铎》出版概况
        6.2.2 《民铎》的主笔
        6.2.3 《民铎·进化论号》传播的生物进化论
        6.2.4 首次发表的《达尔文年谱》
        6.2.5 《民铎·进化论号》传播进化论的科学意义
    6.3 《科学》出版生物进化论专号
        6.3.1 出版背景及概况
        6.3.2 《科学·进化论专号》传播的生物进化论
        6.3.3 《科学·进化论专号》传播生物进化论的科学意义
        6.3.4 两本期刊专号之对比
    6.4 静生生物调查所的成立
        6.4.1 中国生物学发展之回顾
        6.4.2 静生生物调查所之创立
        6.4.3 《静生生物调查所汇报》之创办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及参与课题
参加会议与学术交流
致谢

(10)教育转型期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概念界定
第二章 理论基础研究
    一、终身教育理论
    二、成人教育理论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四、在职教师培训范式理论
    五、教师教育教学专长发展理论
    六、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理论
第三章 生物学科教育及生物课程改革研究
    一、当代生命科学发展趋势及特征分析
        (一) 当代生命科学的特点
        (二) 生命科学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生物学科教育目标
        (一) 美国的生物教育目标
        (二) 我国的生物课程目标
    三、生物课程改革研究
        (一) 美国生物学课程改革
        (二) 我国的高中生物课程改革
第四章 生物教师培训与专业发展研究
    一、国内外教师培训模式
    二、我国生物教师培训模式
        (一) 模式分类与比较
        (二) 我国中学生物骨干教师培训方案范例
    三、生物教师专业标准及要求
        (一) 教师素质
        (二) 美国生物学教师的新标准
        (三) 我国生物学课程改革对高中生物学教师的要求
第五章 我国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
    一、中学生物教师教育科研及继续教育状况调查研究
    二、来自2007年湖南省生物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的调查研究
    三、来自2006年广东省肇庆市生物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调查研究
    四、优秀中学生物教师群体个案研究
        (一) 优秀中学生物教师个案范例介绍与分析
        (二) 国家级培训生物骨干教师职业成就相关因素研究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
    一、中学生物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关键因素
    二、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 自主发展策略
        (二) 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的最有效途径
        (三) 中学生物教师研修课程内容
附录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生物学通报》的通讯员管理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物学教学渗透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D]. 田静乐.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2]曾呈奎的科学传播思想与实践[D]. 张佑文.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8)
  • [3]湖北省健康乡村居住环境评价指标框架的影响因素研究[D]. 易潇.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4]当代中国心理学的两次批判运动[D]. 方正.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8)
  • [5]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景观生态效应研究[D]. 高瑜轩. 四川农业大学, 2018(01)
  • [6]科技期刊联络员队伍的组建与发展探讨[J]. 朱拴成. 传播与版权, 2016(12)
  • [7]科技期刊服务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生物学通报》为例[J]. 包丽芹,张兰,张帆. 编辑学报, 2016(01)
  • [8]长期跟踪基金项目的选题计划——以《广西医学》为例[J]. 杨柱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01)
  • [9]生物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1873-1937)[D]. 李楠. 西北大学, 2012(11)
  • [10]教育转型期中学生物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 胡玺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08(11)

标签:;  ;  ;  ;  ;  

《生物公报》通讯管理制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