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中国电子出版的大事

回顾中国电子出版的大事

一、回眸中国电子出版大事(论文文献综述)

王凡[1](2020)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政治经济体制多方面改革持续深化,宣传思想工作也顺应时代发展的脚步与时俱进,面临着许多新使命新任务新担当,在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是夯土筑基的工程,肩负着宣传党的治国理念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有助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运用了公共管理理论、整体政府理论及服务型政府理论,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梳理出国内外对于宣传思想工作的研究现状及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宣传思想工作当前的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即领导干部不够重视、与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舆论阵地有待于加强、工作队伍建设相对落后。再结合工作实际,采用调查研究方法,分析导致问题的成因。运用纵向比较法,将宣传思想工作所处不同阶段的使命任务进行比较,结合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特点,对所辖区域进行调查走访,收集有关数据资料,提出应对措施,从提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调整工作职能机构四方面着手,解决面临的主要问题。通过本次研究,以期进一步创新、深化、提升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水平,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助力推动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孔婉婉[2](2020)在《当代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俄罗斯联邦是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唯一继承人。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改革使俄罗斯的社会动荡,经济下滑。普京上台后进行垂直权力体系改革,使俄罗斯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实现了社会稳定。俄罗斯的社会和经济从独立之初的混乱逐渐走上稳定,这是俄罗斯需要中央相对集权的有力表现。俄罗斯仅有10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990多年都是实行集权的政治体制。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联邦都是相对集权的政治体制维持着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的运转。当代俄罗斯联邦的宪法——1993年宪法,是一部实行超级总统制的宪法,赋予总统很大的权力。普京的行政改革取消了地方行政长官的直选,建立了强总统,强政府的俄罗斯政治。从历史和现实来看,俄罗斯都在呼唤着强有力的政府,需要一个“沙皇”般的好父亲人物来领导俄罗斯,这使俄罗斯的社会面临着卡里斯马领导人的现象,一旦领导人软弱,政治发展便会停滞,出现社会混乱的局面。俄罗斯也有分权的思想,其中的地方自治制度是最重要的表现。地方自治防止了中央过度集权。中国的改革可以借鉴俄罗斯的地方自治制度。第一部分叙述了沙俄时期和戈尔巴乔夫改革之前的苏俄时期、苏联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对于沙俄时期,首先论述沙俄彼得一世时期到尼古拉二世时期的中央与地方政府管理机构的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其次,论述沙俄时期地方自治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消亡。对于苏俄时期,主要叙述苏俄执政时期列宁以及1922年苏联宪法对于中央与地方政府机构关系的具体设定。对于苏联时期,主要叙述苏联中央与地方的行政管理机构的发展演变及其相互关系。整体上来说苏联时期中央拥有巨大的行政权力,地方的行政自主性很小。第二部分叙述了戈尔巴乔夫时期以及叶利钦时期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戈尔巴乔夫的政治体制改革使苏联解体,叶利钦成为独立后的俄罗斯联邦第一任总统。叶利钦时期地方政府不断向中央提出争取主权、经济、独立等要求。中央与地方作为联邦政治主体签订的《联邦条约》和1993年宪法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做出规范,承认了联邦主体的多元化政治权限。叶利钦在与中央和地方势力做斗争时,充分利用作为总统的强大政治权力,解除了一些中央和地方政府领导人的职务,但是最终还是于1996年实行了地方行政长官由地方直选的制度。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了普京对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和重塑。首先,为了彻底改变叶利钦时期俄罗斯中央权威缺失,社会混乱的局面,普京采取措施重新建立了自上到下的垂直权力体系。其次论述了俄罗斯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事权划分,俄罗斯的地方承担事权过多,缺乏足够的资金来保障地方工作的实施。最后叙述了俄罗斯的地方自治制度,俄罗斯在州以下实行地方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不再隶属于国家权力机关体系和行政体系,具有独立的政治地位,充分保障了地方的政治独立性。第四部分是对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评析。一,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之所以会出现集权的趋势是与历史上俄罗斯的专制主义文化传统和帝国思想分不开的。结合俄罗斯的现实国情来看俄罗斯也应该保持中央一定程度的集权,俄罗斯所进行的改革是基本符合国情的。二,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还存在着问题。俄罗斯容易在过度分权后走上过度集权,不利于社会稳定与政治发展。地方自治在实施中面临着地方领导人的抵抗和公民参与意识不强的困扰。中国可以借鉴俄罗斯的地方自治制度。

涂佳琪,杨新涯,王彦力[3](2019)在《中国知网CNKI历史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知网CNKI作为我国三大学术期刊数据库之一,经历了创业期、战略形成与规模初具期、规模化与标准化建设期、内容生产与规模多元化期、总体架构实现期等阶段,推动了我国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化,加快了图书馆服务由信息服务向知识服务转化的进程,成为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发展尤其是服务模式转型的重要力量。文章回顾中国知网的发展历程,梳理CNKI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发展史和主要成就,总结其在改革数字出版模式、引领产业发展进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探讨其需要解决的问题。

向晴[4](2019)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文中认为电子图书是以数字化形式存在的,拥有版权并正式出版、发行,经过法律允许,以销售和服务为手段,最终实现阅读的一种非连续性出版物的文献。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激光照排技术的发明使汉字得以被计算机处理,并在计算机技术的推动下产生了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自90年代以来,我国互联网、计算机技术迅速发展,中国电子图书的形式在数据库商、图书馆、平台商、馆配商等的共同推动下几经变化,其内容更加丰富、功能不断完善,逐渐改变了读者的信息获取方式和阅读习惯。但是,对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的梳理与总结不论在出版史,还是数字资源史中都较为欠缺。论文针对这一薄弱领域,在研究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广泛调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将中国电子图书的每个阶段和特定社会背景加以联系,旨在从源头开始,梳理其发端与形成过程,展现其丰富精彩的发展史。论文一方面阐述了电子图书的含义、类型及其相关概念,有助于明确什么是电子图书,为深入研究打好扎实的基础;另一方面,从中国电子图书产业链中的主要角色入手,通过调查其生产、发行与使用环节等情况,有利于把握电子图书当前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并提出参考建议。文章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网络调查、访谈、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进行研究。从纵向上,根据中国电子图书每个阶段的特征并结合标志性事件,确认其产生于1991年,并将1991-2018年这一时期的发展情况划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起源阶段(1991-1999)、兴起阶段(2000-2008年)、繁荣阶段(2009-2014)和转型阶段(2015-2018);在横向上,从社会背景、各阶段主要角色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不同时期电子图书的特征和发展状况。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绪论部分明确研究背景、意义和基本概念,概括电子图书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并阐述论文所运用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2)梳理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历史,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1)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时期,通过对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分析,认为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与我国计算机存储介质变化、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等密不可分,是我国书籍形式不断演变的结果。并以1991年11月武汉大学出版社将《国共两党关系通史》以软盘形式连同其印刷版同时正式发行,成为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产生的标志,伴随其产生,相应的制作工具、技术手段等为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奠定基础;2)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时期,数据库商不断研发新技术、积极提出版权解决方案,推动电子图书不断进步。以2000年1月超星数字图书馆在互联网上正式开通为划分依据,此后逐渐形成以超星、方正Apabi、书生之家主要数据库商为代表,成为这一时期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兴起的重要力量;3)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时期,以2009年1月3G正式发牌为划分依据,加速了智能手机的普及,扩宽了用户规模,改变了读者的阅读习惯,电子图书的用户范围从以图书馆机构用户为主逐渐向个人用户过渡;4)电子图书行业转型与挑战(2015-2018)时期,为出版社、馆配商的转型阶段,以2015年5月北京人天书店正式面向全国推出“畅想之星”馆配电子书为划分依据。该平台的问世填补了馆配电子书领域的空白,使产业链上游出版商认识到这是未来的重要业务,并开始推出电子图书业务。与此同时,电商平台将业务拓展到馆配领域,为图书馆创新服务方式,也刺激了出版商、馆配商的竞争。(3)总结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和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以及在梳理其历史过程中所引起的思考与对中国电子图书未来趋势的展望。当前电子图书的使用率越来越高,渐渐成为读者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图书馆用于购买电子图书的经费占比也越来越重,同时也引起生产、发行行业的互相竞争。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过程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必然与周围事物相互联系着,论文中几大数据库商、馆配商、出版社、读者、图书馆,甚至是刚刚涉足的新秀电商,皆是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缩影。有了他们的参与才会不断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历史发展的巨轮,促使其不断完善与进步。

丁亚慧[5](2019)在《激荡中的线索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渊源、经验与启示》文中认为城市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进步下的产物。随着工业革命进程以来,人们满足了物质的享有之后,对于城市精神生活的追求越发凸显,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最显现的载体,影响着城市人的生活理念,文化认知,行为习惯。城市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也更多的思考,如何营造城市文化名片,彰显城市文化精神和城市灵魂,传达城市文化表情。纵观世界发达国家,从1959年美国制定了“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可以看出美国较早就已开始重视公共空间的营造以构建城市文化,拉动城市经济。欧美国家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政策来保障城市空间的文化塑造,这是由政府成立的基金会从资金支持方面推动公共艺术的发展。其规定了在公共建筑或者工程中,将工程费用的1%-5%作为公共艺术的设计、制作与实施资金。本文将通过对于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现状与诉求分析,公共艺术本体的概念分析,国内外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城市公共艺术百分比政策执行经验分析,以及公共艺术百分比立法出台的政策所带来的价值和作用分析,以公共艺术理论和实践体系作为支撑,以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城市转型作为历史契机,主张推动公共艺术百分比立法,使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在法律的保障下进入良性循环发展,从而完善城市文化建设,彰显城市品格。本文将把握公共艺术百分比立法的现实意义,对比分析国内外相关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从组织结构、执行体系、评价体系、资金来源、维护维修等方面进行借鉴和学习,提出相对符合我国社会文化环境下的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参考建议,为城市转型中的公共艺术百分比立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

Rasuleva Nigina[6](2019)在《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网络文学在短短20年的时间里发展成为与美国电影、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并列的四大文学现象,研究其发展历史,探索其成长轨迹,对了解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有重要意义。网络文学产业按流程可以分成生产、流通、接受三个部分,“生产”研究网络文学主体即作家,“流通”研究网络文学的载体网站及其运行模式,“接受”研究网络文学的国家治理及作家和网站读者的关系。网络读者在网络文学作品成长的各个环节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按照接受主义理论,是读者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对网站来说读者是消费者,对政府来说读者是民众,吸引消费者,服务民众构成网络文学载体和网络文学治体的核心目标。网络文学主体研究,以痞子蔡、安妮宝贝、唐家三少、余秀华四位作家为例,他们代表了网络文学作家成功的不同路径。痞子蔡代表的一类作家,是业余进行创作,网络空间是他们放松精神的娱乐场,体现的是一种“网络有文学”现象,却孕育了自由与解放。痞子蔡本人第一次实现网络作品的在线交易,使网络文本变成了真正的网络作品,开辟了网络文学变现的先河,堪称网络作家第一人。安妮宝贝代表的作家们,把网络当做宣传个人作品的工具,深入研究网络运用之道,在网络上赚取人气,在线下出版获得利益。他们与网络的关系是文学为体,网络为用的关系,网络与文学之间还没有完全融合,或者说网络文学在他们这里还只是“网络+文学”,这类作家通过网络取得宣传效果之后,便会退出网络继续从事传统文学的工作。唐家三少代表的作家们在网上写作,在网上获得收益,网络与文学实现了真正的融合,不论内容和形式都体现出鲜明的“网络文学性”,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这时网络文学产业化。在此基础上的IP运营,拓展了网络文学的边界,形成网络文学的大神,但也出现了大神霸榜现象,折射出资本对文学的双刃剑作用。余秀华代表的作家们,跳出大神霸榜的竞争,独辟蹊径,走小众化路线。网络对他们来讲是独立存在的空间,既没有运用网络的刻意,也没有对网络的依赖,更没有离开网络无法存在的尴尬,是网络与文学的新形态,至此文学从网络中脱离出来变成与之相辅相成的精神存在,预示着网络文学概念的新衍进。网络载体研究,以天涯论坛、榕树下、起点、翼书网四家为例,分析作为网络文学载体的网站及其经营模式,指出不同类型网站经营方略不同是为了满足读者的不同需求以及相同读者对网文的不同期待而作出的市场行为。天涯论坛发帖跟帖模式,正是网络文学作者与读者互动交流的结果,也体现出网络文学作者也是读者的特征,这跟传统文学作者与读者截然二分完全不同。在网络中每位网友都是写作主体,不仅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以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内容。当然,天涯论坛的贴吧还带有碎片化随机的成分,只能看作是网络文学的前驱。榕树下已经是比较正规的文学网站,它通过组织作者写作,读者付费阅读,运作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等活动,把网络文学真正变成了一种经济模式,使得网络文学真正从野蛮生长开启了规范化经营的序幕。起点中文网代表的原创文学网站是网络文学载体的主流模式,它们深挖读者需求,打造偶像化作者,全版权内容运营,实现文学与资本的双向互动,展示文学与网络技术的相辅相成发挥着重要的文学产业化的功能。在群雄逐鹿读者市场的时候,翼书网这类小而美的网站开始切割细分市场,改变网络通俗小说一统天下的景象,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于需要经过写作提升思维能力和工作技能的成长型群体,进行小范围服务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读者对内容的要求是网络文学永远进步的不竭动力,为满足尽可能多的读者要求,网站也开始合纵连横,终于出现了阅文集团这样的超级大鳄,也引来了政府对网络文学的特别关注和规范治理。网络文学管理者研究把官方对网络文学的管理作为研究对象。网络文学作为网络社会主要的文学存在形式,不仅是作品内容要被读者接受,其传播方式和社会影响也势必要经过管理部门的认可,网络文学的官方接受涉及到引导体制的建立和约束机制的实行。官方不仅要有效引导网站规范化经营,还要引导作者创作能够发扬主旋律,弘扬真善美的作品,一方面为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服务,另一方面要消除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在中国网络文学从野蛮生长向稳中求进的过程中,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推动网络文学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以及《网络文学出版服务单位社会效益评估试行办法》等政策法规,以确保网络文学发展方向正确,任务落实到位、保障措施得力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文艺思想的重要举措,对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网络文学一切以人民为服务对象的前提下有序、雅俗共赏、高效的发展,从而发挥其激励斗志、鼓舞人心、繁荣文化、彰显风采的作用,这也是中国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为世界网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优秀经验。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启示,首先它是中国传统文学滋养的结果,传统文学为作家创作提供了充足的智慧和灵感源泉。第二层面是中国的改革开放,给了中国海纳百川的博大胸襟,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促成了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第三个层面,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独特的政治文化制度体制保障了中国政经文等事业的建设可以统一规划稳步落实,为网络文学的发展和治理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中国的网络文学发展经验无法复制,但是中国发展网络文学的措施和手段可以帮助其他国家利用网络进行文化的普及与提升。网络文学是产生于网络,并在网络上通过文字进行意象沟通实现智慧变现的艺术实践。网络文学是主体、载体、治体协调互动的产物,它创生于网络,成长于文学,成熟于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集中体现。中国网络文学像中国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时代文学一样,也将成为网络中国的时代之文学。

李家驹[7](2016)在《回眸为前行——香港教科书出版六十年》文中指出本文对香港教科书出版的历史进行梳理,分析了影响香港教科书出版的重要因素。针对目前香港教科书出版业所面临的新问题,深入思考了该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郑晓锋[8](2016)在《文学出版与中国当代文学》文中提出文学出版作为文学生产的关键一环,不论是在古代文学时期,还是在现当代文学时期,都承担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正因为文学出版的存在,进入公众阅读视野和文学研究的文学才得以书面文本的形式流传下来,那些未形成书面文本的民间传说和口头文学,最后也只能湮没在历史的车轮中而未能在人们的脑海里留下影象。根据文学史学界的普遍认识,当代文学的发展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在这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建设在摸索中不断的前进,作为与政治、经济息息相关的文化领域的文学出版业也经历了同样的风云变幻。站在宏观的角度,文学出版由建国初期的“国家出版”模式,渐渐转轨到80年代以市场为导向的现代出版模式,乃至当下的多元化出版模式。本文研究的是文学出版与当代文学发展的关系,写作思路是“两次转型,三段分期,四个角度”,即这一时期文学出版模式的两次转型(出版模式由市场调节到国家主导,再由国家主导向市场调节过渡),由于时代出版特点的不同分为三段分期(建国后——改革开放——90年代——至今),从“文学四要素”角度出发(通过文学出版在各个发展阶段所处的外部环境、作家创作、作品面貌及读者反应来探讨文学与出版之间的互动共生的关系)。通过宏观的把握和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文学出版在当代文学中的发展轨迹,对我们今后进行当代文学理论研究和文学史研究都有积极的意义。

本刊编辑部[9](2009)在《科技60年亮点回眸》文中研究指明"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瞩目的科技大国,科技实力稳居发展中国家首位。"谈起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接受媒体的采访时说。在过去的60年里,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奠定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不朽基石。经过几代人艰苦卓绝的持续奋斗,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杂交水稻、陆相成油理论与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等为标志的一大批重大科技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振奋了我们的民族精神。1978年3月,科学的春天从共和国的心脏萌芽,带来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全面复苏。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对当今世界科技与经济迅猛发展所作出的科学概括和理论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科技发展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国家安全提供了重要支撑,其整体水平已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有些科研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的时期,新的起点。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指出,"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是今后我国科技工作的指导方针。这一方针是我国半个多世纪科技发展实践经验的概括总结,是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抉择。在新的历史时期,老中青科学家将再一次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在科学技术的海洋里上下求索,不懈奋斗,继续创造出无愧于祖国、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让我们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陈邦武[10](2009)在《出版业中创意资源配置的历史演变》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核心命题是出版业中创意资源配置。核心观点是创意资源配置是出版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其目标是提高创意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实现出版业的规模经济;而达此目标的主要途径是各媒体利用相互之间的“可共享投入”进行良性互动。本文正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印刷媒体之间的互动。首先介绍了印刷媒体互动的历史背景和产业基础:即近代通讯技术的现代化、近代印刷技术的革新、近代交通条件的改善、近代商业社会和市民阶层的形成,以及民营出版业占主导地位等为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产业分工、合作的复杂,包括书报刊等行业之间的分工、合作,以及出版企业之间的分工、合作。这是媒体互动的基础。其次,对印刷媒体之间的互动方式进行了探讨。这些方式包括:小说的报刊连载与结集出版,单种图书的丛书出版。小说的报刊连载是利用报刊的“可共享投入”进行互动;而小说的结集出版则是利用连载小说的“可共享投入”进行互动;丛书的出版是利用出版企业(尤其是大型出版企业)在编辑、印刷、发行等环节的“可共享投入”进行互动。最后,分析了印刷媒体互动的效应,即互动的互补性程度比较高,互动的成本比较低,以及互动对出版业的发展仅具有局部性、偶然性的意义。本文正文第二部分阐述出版与影视之间的互动。首先交代了出版与影视互动的历史背景,即出版与影视之间的不平衡发展,具体表现在:民国时期出版业的发展快于民族电影业的发展;1958年至1978年间,出版与影视发展非常缓慢;1978年至1985年间,出版业的发展快于影视业的发展;1985年以后,影视业的发展开始超过出版业的发展。其次,探讨了出版与影视互动的方式,即民国时期电影利用出版业的“可共享投入”进行互动;1958年至1978年间,出版与影视之间基本上不存在经济意义上的互动;1978年至1985年间,影视利用出版业的“可共享投入”进行互动;1985年以后,出版业普遍利用影视业的“可共享投入”进行互动。最后,指出了出版与影视互动的效应,即互动的互补性程度高,互动的成本也高,互动对于出版业和影视业的发展只具有局部性、偶然性的意义。本文正文第三部分讨论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之间的互动。首先介绍网络出版的历史背景,包括网络出版的历史发展阶段,即网络出版的探索阶段、电子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与网络技术的结合阶段、网络出版与多种媒体大融合形成“大媒体”阶段;网络出版的特点,即产品的先进性、流通的网络化、出版流程简约化、出版的交互性和增值性、出版内容的个性化、识读多元化等。其次,探讨了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互动的方式,主要包括媒体(产业)融合和媒体(产业)分工。媒体融合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各种媒体在形态上实现了融合、在信息传播流程上实现了整合、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实现了角色互换和多位一体。媒体分工是指在网络环境下,媒体融合是相对的,媒体在融合中必然会出现媒体之间的不平衡发展,而这就要求媒体之间按照各自的优势进行分工、合作,从而形成新的产业链。最后,指出了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互动的主要特点,即互动中的可替代性较强,其原因在于:第一、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的互动对于出版产业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普遍性的意义,因而互动是全面的、普遍的,而不是如印刷媒体之间的互动以及出版与影视互动那样是局部性的、偶然性的,或者说只选择那些具有较好市场效应的创意资源进行互动;第二、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实现了高度兼容,而高度兼容必然意味着高度替代;第三、对互动中的互补性起关键性作用的“可共享投入”,因产业链尚不完整、媒体(产业)之间的分工与合作还处于初级阶段而严重缺失。本文正文第四部分探讨网络出版的最新形式。首先简要介绍了电子书、手机图书、按需出版、博客图书等网络出版形式的出现背景。其次,比较详细地分析了这些网络出版形式在产业链建设、产业分工与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电子书而言,技术上的不成熟和不稳定,包括显示技术、移动阅读技术、文件格式等,内容整合上缺乏特色,消费市场中盗版猖獗,传统阅读习惯尚难改变等因素制约了其发展。对于手机图书而言,移动运营商、数字技术提供商、数字出版商、传统出版社、手机设备制造商等还没有建立起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于按需出版而言,一方面,国内按需出版技术与设备比较落后,这提高了按需出版的成本,从而制约了按需出版的发展规模;另一方面,按需出版与传统出版之间并没有实现有效的对接,传统出版在内容资源、人才资源、发行资源等方面还不能为按需出版提供有力的支持。对于博客图书而言,从博客脱网而出成为博客图书需要适应不同媒体的属性和传播范式,因此,只有那些具有鲜明的个性、一定的思想深度、有效的博客评价指数等特质的博客才适宜成为图书的选题。最后,探讨了各种网络出版形式在图书市场营销中的运用和尝试。本文正文第五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首先对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信息传播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不同的媒体各有其传播优势;第三、信息传播技术是形成“可共享投入”的前提;第四、产业分工、合作与融合丰富了创意资源配置的方式;第五、互动可以实现价值链的延伸;第六、不同时期不同媒体的互动效应有所不同。其次,指出了出版业跨媒体互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管理体制问题、信息化建设问题、出版人才问题、产业链建设问题、版权保护问题等。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快出版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信息化建设、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产业链建设、加强版权保护等。

二、回眸中国电子出版大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回眸中国电子出版大事(论文提纲范文)

(1)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理论概述
    2.1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相关概念
        2.1.1 新时代
        2.1.2 宣传思想工作
        2.1.3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在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2 理论基础
        2.2.1 习近平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指示
        2.2.2 需求层次理论
        2.2.3 权变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现状
    3.1 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已取得的成效
        3.1.1 干部群众思想境界得到进一步升华
        3.1.2 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
        3.1.3 新闻宣传再上新台阶
        3.1.4 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凸显
    3.2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领导干部对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于加强
        3.2.2 宣传思想工作和实际工作有待于融合
        3.2.3 舆论阵地有待于巩固
        3.2.4 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有待于强化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当前宣传思想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领导干部存在官本位思想
    4.2 工作运行机制缺乏创新
        4.2.1 缺乏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有效途径
        4.2.2 缺少系统全面的宣传内容
        4.2.3 忽视调查研究
        4.2.4 缺乏外单位参与宣传思想工作的评估机制
        4.2.5 缺乏绩效考核体系
    4.3 缺少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4.3.1 党群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不够充分
        4.3.2 “弱控制”媒体易引发不安定事件
    4.4 宣传职能机构设置不健全
        4.4.1 部门分工设置不清晰
        4.4.2 人员分工设置不具体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完善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对策
    5.1 提高领导干部思想认识
    5.2 完善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运行机制
        5.2.1 贴近百姓实际开展工作
        5.2.2 拓宽宣传内容
        5.2.3 加大调查研究力度
        5.2.4 建立外单位参与评估机制
        5.2.5 建立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5.3 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
        5.3.1 强化党员干部群众政治意识
        5.3.2 加强对新媒体监管
    5.4 利用机构改革调整宣传工作职能机构
        5.4.1 明确调整部门分工设置
        5.4.2 明确各部门人员工作职责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2)当代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论文的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3.研究方法
    (三)论文的创新点和难点
        1.论文的创新点
        2.论文的难点
一、俄联邦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历史渊源
    (一)沙俄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机构
        1.沙俄时期中央与地方政府机构及其相互关系
        2.地方自治制度的产生、发展与消亡
    (二)苏俄和苏联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
        1.苏俄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
        2.戈尔巴乔夫改革前的苏联中央与地方关系
二、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时期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与探索
    (一)戈尔巴乔夫时期对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与探索
        1.经济体制改革对联盟中央的削弱
        2.政治体制改革使联盟中央权威丧失
    (二)叶利钦时期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改革与探索
        1.地方向中央争取利益与独立
        2.签署《联邦条约》与颁布1993 年宪法
        3.进行行政体制改革
三、普京时期俄联邦中央与地方关系的重塑
    (一)建立垂直权力体系
        1.设立联邦区,合并联邦主体
        2.改革地方行政长官的产生方式
        3.改革联邦委员会
    (二)俄联邦中央与地方财权事权关系
        1.俄联邦中央与地方事权划分及财政支出结构
        2.俄联邦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权划分及财政收入结构
        3.俄联邦中央与地方财政调节机制
    (三)俄联邦地方自治的恢复与发展
        1.俄联邦地方自治的内涵
        2.俄联邦地方自治机关与国家权力机关的关系
四、当代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评析
    (一)符合俄罗斯历史文化传统与现实国情
    (二)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存在的问题
    (三)对中国的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中国知网CNKI历史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知网的发展历程
    1.1 创业期 (1995-1998)
        1.1.1 灵感萌发,从题录摘要到全文
        1.1.2 CAJ-CD诞生,开创数字出版先河
    1.2 战略形成与规模初具期 (1999-2002)
        1.2.1 CJ N开通,从光盘检索到网络检索
        1.2.2《中国知识资源总库》起步,逐步建设系列知识仓库
    1.3 规模化和标准化建设期 (2003-2007)
        1.3.1 CNKI问世,实现知识检索细粒度
        1.3.2 深度整合,开发数据库系列产品
        1.3.3 建成中国学术期刊的权威性文献检索工具和网络出版平台
        1.3.4 网络出版物产品进入标准化时代
    1.4 内容生产与规模多元化期 (2008-2012)
        1.4.1 重视信息服务国际合作
        1.4.2 开拓科技信息服务新领域
    1.5 总体架构实现期 (2013-)
        1.5.1 借助优势,推进知识管理与服务
        1.5.2 面向需求,实现移动知识服务
2 CNKI的自主研发技术发展史与主要成就
    2.1 XML碎片化与知识元自动抽取技术
    2.2 基于深度学习的超大字符集OCR技术
    2.3 语义相似性检测技术
3 改革数字出版模式的发展进程
    3.1 不断革新出版模式,从同步到数字优先
    3.2 开展学术不端检测,促进学风建设
    3.3 推动期刊转型升级,开启“刊网融合”时代
4 CNKI发展经验与主要问题
    4.1 致力于知识传播与增值服务并取得重要成果
        4.1.1 坚持自主研发核心技术,符合国家战略
        4.1.2 对图书馆资源数字化贡献巨大,推动图书馆地位变化
        4.1.3 革新数字出版模式,加速科研成果传播
        4.1.4 推动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上下游产业链融合发展
        4.1.5 坚持依法合理解决版权问题,构建健康的产业发展生态
    4.2 存在的主要问题
        4.2.1 完善价格体系,方便图书馆精准选购
        4.2.2 上下游利益和各自发展要求还不够平衡
        4.2.3 在兼顾各方效益的同时加强对作者的服务
5 结语

(4)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电子图书发展史的研究意义
    1.2 电子图书的概念辨析
        1.2.1 国内外电子图书的概念考据
        1.2.2 电子图书的含义与类型
        1.2.3 相关概念辨析
    1.3 电子图书研究的现状
        1.3.1 年代分布
        1.3.2 主题词分析
        1.3.3 电子图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创新点
2 电子图书溯流求源(1991-1999)
    2.1 电子图书的产生背景
        2.1.1 书籍的演变
        2.1.2 电子载体的出现
        2.1.3 汉字的数字化进程
    2.2 中国电子图书的产生
        2.2.1 我国第一部电子图书
        2.2.2 早期的电子图书制作
3 电子图书在机构市场兴起(2000-2008)
    3.1 互联网开创阅读新时代
        3.1.1 我国的互联网时代背景
        3.1.2 电子图书的新面貌
    3.2 锐意创新和不断进取的超星集团
        3.2.1 数字化开创时期
        3.2.2 版权建设时期
        3.2.3 资源服务时期
    3.3 立足数字出版实力雄厚的方正APABI
        3.3.1 起步阶段
        3.3.2 快速发展阶段
        3.3.3 缓慢进展阶段
    3.4 以自主研发技术领先的书生集团
        3.4.1 书生数字图书馆之路
        3.4.2 调整战略转型
4 用户需求促使电子图书繁荣(2009-2014)
    4.1 个人市场开始形成
        4.1.1 网络文学风靡
        4.1.2 移动阅读终端的普及
        4.1.3 电子图书阅读平台兴起
    4.2 机构市场持续升温
        4.2.1 馆藏电子图书来源
        4.2.2 电子图书整合方式
        4.2.3 电子图书服务方式
5 电子图书行业的转型与挑战(2015-2018)
    5.1 出版社寻求转型
        5.1.1 出版模式变化
        5.1.2 主要出版社的电子图书发展概况
        5.1.3 传统出版社的困境
    5.2 馆配商服务创新
        5.2.1 馆配电子书市场新格局
        5.2.2 北京人天“畅想之星”的电子图书发展
        5.2.3 主要馆配电子书平台及特点
    5.3 京东进军馆配电子书市场
        5.3.1 从零售市场到机构市场
        5.3.2 京东阅读的优势和不足
6 主要问题与解决方式
    6.1 推动中国电子图书发展的重要力量
    6.2 主要问题
        6.2.1 电子图书长期受到版权制约
        6.2.2 电子图书资源重复建设
        6.2.3 纸电同步效果不佳
        6.2.4 电子图书市场不成熟
        6.2.5 馆配电子书产业链割裂
    6.3 解决方式
        6.3.1 利用区块链技术创新解决思路
        6.3.2 用户、出版社积极转变观念
        6.3.3 共同构建电子图书产业链生态
        6.3.4 政府发挥监管和引导的作用
7 总结与展望
    7.1 启示
        7.1.1 读者需求是影响电子图书的主要因素
        7.1.2 技术是推动电子图书发展的根本动力
        7.1.3 电子图书的社交化值得重视
        7.1.4 电子图书行业需要合作才能共赢
    7.2 未来展望
        7.2.1 新技术催生电子图书的变革
        7.2.2 电子图书将脱离纸书模式
        7.2.3 电子图书行业将重新洗牌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C.超星集团访谈记录
    D.畅想之星访谈记录
    E.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大事记
    F.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5)激荡中的线索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渊源、经验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的
2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概念、历史流变、政策构成
    2.1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相关概念
    2.2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历史流变
    2.3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政策构成
        2.3.1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下的艺术机构组织
        2.3.2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政策体系构成
        2.3.3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中的项目范畴及组织架构
        2.3.4 艺术基金比例的计算、拨付和分配
        2.3.5 作为百分之一公共艺术法案中的艺术装置
        2.3.6 遴选陪审员及其责任
        2.3.7 选择艺术家的标准
        2.3.8 关于艺术品的标准
        2.3.9 评审团的选择权执行
        2.3.10 与艺术家履行的条例:
        2.3.11 PRO实现
        2.3.12 艺术基金按百分比计算的费用
        2.3.13 不符合条件的成本资金
        2.3.14 项目文档
    2.4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理论架构与内涵属性
        2.4.1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文化底色与历史使命
        2.4.2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内涵属性与实践价值
3 中外城市“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下的公共艺术设计实践案例研究
    3.1 从北美到东亚“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实践研究
        3.1.1 美国代表性城市:费城、纽约、洛杉矶
        3.1.2 澳大利亚:墨尔本
        3.1.3 韩国
    3.2 中国海峡两岸的“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实践研究
        3.2.1 台湾作为亚洲公共艺术百分比立法体系最完整的城市之一:
        3.2.2 台州作为中国大陆最早设立公共艺术立法的城市
4 中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状态
    4.1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类别与城市文化的发展关系
        4.1.1 在行政地位、经济水平、文化认知等社会环境引领下的超一线城市
        4.1.2 有效运用城市特色文化提升城市幸福指数的特色城市
        4.1.3 通过打造城市新名片助力城市转型升级之路的转型城市
        4.1.4 城市化进程的全面加速促使城市文化建设提升更高标准
    4.2 城市化建设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4.2.1 文化生态沙漠化
        4.2.2 公共空间的沉寂
        4.2.3 公共精神的缺失
        4.2.4 城市形态同质化
        4.2.5 公民美育待加强
        4.2.6 相关政策不健全
    4.3 文化政策引导城市建设
        4.3.1 文化主导:规模化转向品质化——“创造历史追求艺术”
        4.3.2 文化记忆:功能为主导转向文化为主导——“记得住乡愁”
        4.3.3 文脉传承: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
        4.3.4 文化纪念:承载民族历史记忆
        4.3.5 文化保障:完善文化经济政策
5 中国“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立法体系及立法条款参考建议
    5.1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概论
        5.1.1 制定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目的
        5.1.2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核心
    5.2 公共艺术立法执行工作
        5.2.1 公共艺术执行流程及执行小组
        5.2.2 经费编列及支用
        5.2.3 公共艺术征选方式
        5.2.4 鉴价与验收
        5.2.5 民众参与
        5.2.6 管理及维护
    5.3 咨议及审议工作
        5.3.1 公共艺术咨议委员会
        5.3.2 公共艺术审议委员会
    5.4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执行手册附录建议
        5.4.1 相关艺术设置参考样本
        5.4.2 民众参与活动工作查核表
        5.4.3 体现为《文化艺术奖助条例》的“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
6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对当前中国城市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
    6.1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建构依据
        6.1.1 整体观:纳入城市设计的横向机制
        6.1.2 主体观:完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体系构建
        6.1.3 导向观:构建文化价值观的回归
        6.1.4 创新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验
    6.2 公共艺术对于城市文化建设的建构作用
        6.2.1 公共艺术激活城市空间和文化活力
        6.2.2 公共艺术打破城市形态同质化
        6.2.3 公共艺术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外延文化内涵
        6.2.4 公共艺术延续城市文脉,激活文化生命力
    6.3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对于城市公共艺术建设的意义
        6.3.1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文化引导意义
        6.3.2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实施规范意义
        6.3.3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艺术指导意义
        6.3.4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制度保障意义
7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6)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中国网络文学创作主体研究
    第一节 从写手到作家
    第二节 网络狂欢的痞子蔡
    第三节 网络反哺文学的安妮宝贝
    第四节 网络孕育出的大神唐家三少
    第五节 网络突破生活的余秀华
    第六节 网络文学主体的自我规范
第二章 中国网络文学载体平台研究
    第一节 技术发展带来的载体变革
    第二节 萌芽期的网络论坛型载体——以天涯为例
    第三节 人文情怀的网络栖息——以榕树下为例
    第四节 台式机时代网络文学——以起点中文网为例
    第五节 移动客户端的阅读与写作——以掌阅为例
    第六节 闹中取静的小众阅读与写作——以翼书网为例
第三章 中国网络文学治体研究
    第一节 网络文学主体与载体的博弈
    第二节 网络文学治体的两手抓
    第三节 网络文学治理体系的建构
第四章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经验启示
    第一节 传统文学的生命力,涵养作家
    第二节 改革开放的生产力,科技支撑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命运共同体
结语
附录:中国网络文学大事记(1994—2018)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士学位期间所作的成果
致谢

(7)回眸为前行——香港教科书出版六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独一无二的香港教科书制度
一、香港教科书出版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三)1980年至2000年
    (四)2000年以后
    (五)香港教科书出版的特点
二、影响教科书出版的重要因素
    (一)人口因素
    (二)教育与课程改革
    (三)语文政策
    (四)社会期望(书价)及教育局对教科书的管理方式
    (五)信息科技的帮助和冲击
三、香港教科书出版的未来

(8)文学出版与中国当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国内外研究现状
    2、研究方法
    3、本文结构安排与研究意义
一 文学出版的缺席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困境
    1 中国当代文学能否写“史”
    2“重写文学史”的讨论
    3 当代文学“史”写作的困境
        3.1 困境之一:什么样的文学作品可以进入文学史
        3.2 困境之二:如何对待建国前三十年文学
        3.3 困境之三: 如何突破“二元对立”思维中悖论重重的叙述结构
    4 当代文学史书写的不足——文学出版的缺席
二 文学出版制度的确立与当代文学生态
    1 文学出版制度的确立与当代文学的发生
        1.1 党委负责制
        1.2 分工合作
        1.3 选题计划审批
        1.4“三审制”
    2 当代文学出版制度下的作家生态
    3 社会意识形态与十七年小说叙述模式
        3.1“十七年”社会意识形态的“一元化”及当代文学体制的建立
        3.2“十七年”小说叙述模式
        3.3“十七年”小说叙述模式的政治诉求
    4 文学出版制度的确立与当代文学读者
三 论中国当代文学出版观念的变迁
    1 意识形态规训下的文学出版(1949——1976)
        1.1 国家对文学出版资源的掌控
        1.2 国家出版政策的规范
        1.3 编、印、发的分工合作与书稿“三审制”的制定
        1.4 激进的文学出版观念——“文革”文学的出版
    2 双重语境下的文学出版(1978——1992)
    3 文学出版观念的多元化(1992——至今)
        3.1 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读者为宗旨
        3.2 出版社与作家的关系转变
        3.3 图书策划的盛行
        3.4 出版集团的崛起
        3.5 数字化出版
四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红色经典的生成——以《青春之歌》的出版为例
    1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建立与出版特色
    2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红色经典的生成机制
    3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红色经典的接受效应
    4 对人民文学出版社打造红色经典的历史评价
五 文艺出版社的转型与文学出版策划
    1 国家出版政策的调整与文艺出版社的转型
    2 市场竞争机制与文学出版策划
        2.1 选题策划
        2.2 图书包装
        2.3 广告宣传
        2.4 影视改编
        2.5 品牌效应与系列出版
    3 传统文学出版困境中的新生——网络文学出版
六 媒介融合视域下新世纪的文学出版
    1 新世纪文学出版环境
    2 现代传播技术下传统文学出版困境
    3 媒介的力量——文学出版方式的多样化
    4 新世纪文学出版的“嫁接”——影视、互联网的工具性
        4.1 传统文学出版与影视的联姻
        4.2 传统文学出版与网络的融合
    5 新世纪网络文学出版探究
        5.1 网络文学出版与传统文学出版
        5.2 网络文学出版产业化——以盛大文学网站为例
        5.3 网络文学出版的类型化
        5.4 网络文学出版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七 文学出版与当代文学的互动共生:文化研究的兴起与当代文学研究的媒介转向
    1 出版作为一种文化
    2 出版作为一种手段
    3 出版作为一种技术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科技60年亮点回眸(论文提纲范文)

北京消灭了“天花”
钱学森回到北京
中国第一座天文馆——北京天文馆建成
我国发现大庆油田
中国第一台大型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研制成功
北航研制的“北京二号”探空火箭发射成功
密云水库建成
中国第一枚地对地近程导弹
北京自然博物馆建成
北京市开展三次大会战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我国在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结晶胰岛素
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中的 (1+2)
中国第一枚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
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中国第一条地下铁道通车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发射
袁隆平成功培育杂交水稻
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海军总医院合成人胰岛素原C肽
北京动物园完成“大熊猫人工受精繁殖试验”研究
中国第一条3.3公里、120路光缆通信系统开通
中国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诞生
第一台巨型计算机诞生
中国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
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
中国首次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成功
我国首次成功发射试验型气象卫星风云一号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
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
我国第一台全对称的多处理机——曙光一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
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正式启动
全国科技大会在京召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我国首次进行北极科考
首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举行
人类基因组“中国卷”通过专家验收
运用科技力量, 全力抗击“非典”
“北京一号”小卫星发射成功

(10)出版业中创意资源配置的历史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关于1892-1921年间报刊与小说互动的研究
        1.2.2 关于1921-1958年间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研究
        1.2.3 关于1958-1995年间文学作品改编影视的研究
        1.2.4 关于1995-2008年间创意资源“一意多用”的研究
    1.3 核心观点、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核心观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
        1.4.1 出版业中的创意资源
        1.4.2 替代和互补关系
        1.4.3 规模经济和“可共享的投入”
        1.4.4 产业融合
        1.4.5 创意资源的配置
    1.5 创新与不足
2. 印刷媒体之间的互动(以1892-1921年为中心)
    2.1 印刷媒体之间互动的历史背景
        2.1.1 近代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条件
        2.1.2 印刷媒体之间的分工、合作
    2.2 小说与报刊的互动关系
        2.2.1 近代报刊的规模经济显着
        2.2.2 结集出版——报刊连载小说的价值链延伸
    2.3 民国时期丛书的出版
        2.3.1 民国时期丛书出版概况
        2.3.2 丛书出版的规模经济效益
        2.3.3 丛书出版的社会效益
        2.3.4 丛书出版是既有图书价值链的延伸
    2.4 对媒体互动效应的评价
        2.4.1 互补性程度比较高
        2.4.2 互动的成本比较低
    本章小结
3. 出版与影视的互动(以1921-1995年为中心)
    3.1 出版与影视互动的历史背景
        3.1.1 出版与影视的产业属性
        3.1.2 出版与影视的历史发展
    3.2 出版与影视互动的方式
        3.2.1 民国时期电影对出版业“可共享投入”的利用
        3.2.2 1958年以后出版与影视互动的发展变化
    3.3 互动可以实现价值链的延伸
        3.3.1 互动延伸了图书产品的价值链
        3.3.2 互动延伸了影视产品的价值链
    3.4 对出版与影视互动效应的评价
        3.4.1 互补性程度较高
        3.4.2 互动的成本较高
    本章小结
4. 网络出版——多种媒体互动(1995-2008年)
    4.1 网络出版的历史背景
        4.1.1 网络出版的发展阶段
        4.1.2 网络出版的概念与特点
        4.1.3 网络出版对传统出版的影响
    4.2 网络出版及网络营销的规模经济效益
        4.2.1 网络出版的规模经济效益
        4.2.2 网络营销的规模经济效益
    4.3 网络出版促进产业融合和新的产业分工、合作
        4.3.1 网络出版促进产业融合
        4.3.2 网络出版引起新的产业分工、合作
    4.4 网络出版对出版价值链的重构
        4.4.1 网络出版对出版价值链的延伸
        4.4.2 网络出版对出版价值链的分解
    4.5 对网络媒体与其他媒体互动的效应评价
        4.5.1 替代性很强
        4.5.2 实现互补的成本高
    本章小结
5. 网络出版的多元应用与最新发展(2000-2008年)
    5.1 各种网络出版形式兴起的历史背景
        5.1.1 电子书的出现和发展
        5.1.2 手机图书的出现和发展
        5.1.3 按需出版的出现与发展
        5.1.4 博客及博客图书的出现与发展
    5.2 电子书与媒体互动
        5.2.1 电子书出版模式
        5.2.2 三家最有影响力的数字图书馆
        5.2.3 制约电子书发展规模的因素
    5.3 手机图书与媒体互动
        5.3.1 手机图书市场的多方博弈
        5.3.2 增加制度和技术的有效供给,形成“可共享投入”
        5.3.3 手机媒体与传统出版的互动方式
    5.4 按需出版与媒体互动
        5.4.1 按需出版的基本模式
        5.4.2 按需出版与传统出版的互补关系
        5.4.3 发挥按需出版与传统出版的互补作用,优化产业结构
        5.4.4 按需出版规模化发展的多层次要求
    5.5 博客图书与媒体互动
        5.5.1 从博客到博客图书
        5.5.2 博客营销
    本章小结
6. 总结和展望
    6.1 研究成果的总结
        6.1.1 传播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
        6.1.2 不同的媒体各有其传播优势
        6.1.3 信息传播技术是形成“可共享投入”的前提
        6.1.4 产业分工、合作与融合丰富了创意资源配置的方式
        6.1.5 互动可以实现价值链的延伸
        6.1.6 不同时期不同媒体的互动效应有所不同
    6.2 我国出版业跨媒体互动面临的主要问题
        6.2.1 管理体制问题
        6.2.2 信息化建设问题
        6.2.3 出版人才问题
        6.2.4 产业链建设问题
        6.2.5 版权保护的问题
    6.3 提高出版业创意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对策
        6.3.1 加快出版管理体制改革
        6.3.2 加快信息化建设
        6.3.3 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6.3.4 加强产业链建设
        6.3.5 加强版权保护,实现有偿共享
        6.3.6 以技术和经营创新提高媒体互动的互补性
参考文献
后记
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四、回眸中国电子出版大事(论文参考文献)

  • [1]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研究[D]. 王凡. 燕山大学, 2020(01)
  • [2]当代俄罗斯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D]. 孔婉婉. 山东师范大学, 2020(10)
  • [3]中国知网CNKI历史与发展研究[J]. 涂佳琪,杨新涯,王彦力. 图书馆论坛, 2019(09)
  • [4]中国电子图书发展历史研究(1991-2018)[D]. 向晴. 重庆大学, 2019(01)
  • [5]激荡中的线索 ——公共艺术百分比法案的渊源、经验与启示[D]. 丁亚慧. 中央美术学院, 2019(07)
  • [6]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D]. Rasuleva Nigina. 上海大学, 2019(02)
  • [7]回眸为前行——香港教科书出版六十年[J]. 李家驹. 中国出版史研究, 2016(04)
  • [8]文学出版与中国当代文学[D]. 郑晓锋. 温州大学, 2016(05)
  • [9]科技60年亮点回眸[J]. 本刊编辑部. 科技潮, 2009(10)
  • [10]出版业中创意资源配置的历史演变[D]. 陈邦武. 江西财经大学, 2009(04)

标签:;  ;  ;  ;  ;  

回顾中国电子出版的大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