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总目录

2002年《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总目录

一、2002年《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柳卿[1](2011)在《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实现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电信设备制造业是信息产业的支柱行业。随着通讯业的快速发展,人类信息的交互量在不断地攀升,信息需求也从单一的语音传送,发展到对数据、图像和音频同步传输的渴望。信息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在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信息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环境问题,例如:能源消耗不断加大,废旧产品不断丢弃,给人类生活的家园带来了持续增长的环境压力。在未来的五到十年内,信息产品的环境绩效将成为衡量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国外发达国家信息产品环境绩效管理的实践已经证明:在产品设计阶段,将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加以充分地考虑和实现,是完全可以降低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从而缓解企业大规模生产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帮助设备制造者履行社会责任。其中,生态设计(Eco-design)可以帮助企业认识到环境危机的紧迫性;可以帮助企业通过设计理念的创新,实现信息产品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可以帮助企业从源头提高产品的环境绩效,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丰收。我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生态设计起步较晚,生态设计实现能力与国外领先企业相比较,有着显着的差距。本文以中国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研究和领先企业生态设计现状的多案例分析,构建了生态设计实现机理的概念模型。通过统计学方法的实证研究,剖析了内外部驱动因素和生态设计因子之间的关系,通过灰数DEMATEL方法,提出了企业进行生态设计的三个关键途径。本文对生态设计实现机理的研究以期为我国信息产业向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型转变提供有益的参考。首先,本文基于生态设计的产生和发展,对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生态设计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多案例分析和相关生态设计理论研究,构建了生态设计实现机理的概念模型,该模型对构成生态设计的驱动机理和实现途径的关键要素以及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抽取和总结。其次,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借助SPSS统计学软件对生态设计的驱动机理进行了实证研究。基于概念模型构建外部动力和内部需求动力的研究假设,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ANOVA分析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和市场竞争对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生态设计具有正向作用;(2)不同类型的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生态设计水平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源于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差异。最后,本文借助灰数DEMATEL方法对生态设计的实现途径进行了实证研究。采用理论和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生态设计专家经验相结合的方法,识别出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生态设计的主要因素。基于DEMATEL方法,建立了生态设计因素之间的影响矩阵,通过引入灰数区间数解决了数据模糊性的问题。通过典型电信设备制造企业的研究,对生态设计因素进行了因果关系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根据因果关系的原因因素、结果因素和中心度,提出了生态设计实现的长期、短期和重点的三个关键途径。

李瑞芬,高伟[2](2009)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文中认为在《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周年之际,将30年论着文章总目录奉献给广大的作者,读者,审稿专家,及多年关心,支持期刊发展的各位同仁。30年来地震科学的发展,尤其是观测技术的发展,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及防震减灾工作做出了贡献。30年来,本刊共发表各类文章2972篇,其中地震研究类860篇,地磁地电类367篇,观测技术类1189篇,计算机应用类293篇,专家讲座19篇,历史回顾23篇,其他221篇,本刊30年的文献就像燃烛,当你打开它,可以使你眼前一亮,照亮别人,燃烧自己。

薛孔义,金玉时,邵志勇,刘泽华[3](1990)在《仪器仪表产品分类的研究和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调查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仪器仪表产品分类的状况,拟订了仪器仪表大类分类的指导思想和分类原则,初步提出了四个仪器仪表产品大类分类方案的模式征求意见,为继续研究探讨提供参考。

刘仕顺[4](2007)在《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及其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目前大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要求交通检测实验室建立有效的质量体系,有能力做出符合有关规范和实际的检测结果;加入WTO组织后,伴随国外大型检测机构争相进驻我国,国内市场竞争也迫切需要交通检测实验室按照与国际通行准则相一致的科学、公正的原则建立并运行检测实验室的质量体系,加强检测实验室的监督管理,重视检测实验室的基础建设,提高实检测验室检测技术水平和检测工作质量,确保检测实验室以公正的行为、科学的手段、准确的结果,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本文旨在研究和建立一套以《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定准则》标准为依据的交通检测实验室的质量体系,并通过对质量体系运行效果的量化评价,确保检测实验室有能力做出符合有关规范和实际的检测结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并通过质量保证体系的持续改进来进一步提高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阐述了国际和国内实验室认可及认证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国际上通用的《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IEC 17025:2005标准以及国内标准《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具体内容,指出两者的联系和区别。(2)明确了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基本概念,提出了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及检测工作的组织结构保证、检测工作前提保证、检测工作过程保证、检测工作结果保证、客户服务质量保证、质量保证体系审核保证6个方面建立了交通检测实验室的质量体系,并揭示了有效运行检测质量保证体系的措施。为我国交通检测实验室做出符合国际规范和实际的检测结果创造了前提条件。(3)以《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定准则》为依据,以建立的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为基础构建了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评价三级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种指标的定量方法。为科学量化评价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4)探讨和研究了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的过程和方法。指出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关键技术包括指标规范化、指标赋权和综合评价合成方法。根据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评价的特点,提出主观赋权法是确定其权重、模糊综合评价法是进行综合评价合成的有效方法,并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应用于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效果评价的指标赋权和指标综合。为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运行效果评价提供了一种实用有效的科学方法。(5)对交通实验室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量化评价进行了实证分析,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周卫东[5](2007)在《基于网格技术的校园虚拟实验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网格技术和虚拟实验技术的发展应用情况,着重阐述了虚拟实验及虚拟实验室的产生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并针对目前实验室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随后以计算机技术、网格技术和虚拟仪器等技术为依据,提出构建虚拟实验室的构想,即用软件代替硬件,用编程模拟实验的全过程,进而在虚拟实验室的基础上构筑基于网格技术的校园虚拟实验系统。通过对Browser/Server和Client/Server两种网络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比较,选定Browser/Server体系结构。通过对国内外实现虚拟实验室的几项关键技术和软件工具的分析比较,本文提出了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采用.NET技术、网格技术和虚拟仪器技术等相结合的方式。这种技术以其简单性、灵活性、面向对象、类型安全、虚拟仪器开发等方面比其他技术更具优势。根据虚拟实验室的设计原则与目标,本文对系统的功能、模块、系统流程等进行了分析,分析了虚拟实验室的软硬件组成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并对虚拟实验室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进行了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对校园虚拟实验网格的软硬件构成及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了分析,对虚拟实验系统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端进行了设计。根据网格虚拟实验室的设计原则与目标,本文对系统的功能、模块、系统流程等进行了分析,完成了对校园虚拟实验系统的设计。本课题不但是一个完整的虚拟实验系统,也是一个引导性的基础研究,目的是探索虚拟实验系统的基本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实现技术、虚拟仪器子系统的设计及框架解决方案,从而为实现各高等院校在实验教学和网络教育等方面的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奠定基础。

裴道国[6](2006)在《山东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壁垒的策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已成为发达国家进行贸易保护的最主要工具:农产品贸易作为历届WTO多边谈判的焦点,是受技术壁垒影响最为严重领域之一,据WTO官方数字显示,有关农产品的TBT已经成为目前各国通报的重点,山东是出口农产品的大省,其农产品出口量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量的1/4,由于受技术壁垒的影响,山东省农产品出口损失很大,给山东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对山东农产品出口贸易遭遇技术堡垒的原因、特征、发展趋势、影响和应对措施作出全面、具体、细致、系统的研究。针对农产品出口中技术性贸易壁垒实施和发展的现状,迫切需要研究山东农产品出口中遇到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研究和运用技术手段,引导和帮助企业积极应对技术壁垒;研究如何构建自己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体系,采取合理的技术性贸易措旌,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产业的发展。 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对策研究的思路对山东农产品出口遭遇贸易技术壁垒进行了以下研究:1、在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其特征、表现形式。2、在研究山东农产品出口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山东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原因、发展趋势、对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3、对山东农产品出口主要目标市场技术壁垒政策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企业的应对措施和政府的保障政策,重点从实验室检测和源头控制等方面,提出打破山东农产品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方法。 主要结论:由于疫病疫情、农兽药残留量、病源微生物、生物毒素和食品添加剂监控不力;检测能力受限;出口地区过于集中;国内外市场安全卫生标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等原因造成山东农产品出口频繁遭遇技术壁垒。技术壁垒越高,从只限定最终产品标准延伸到了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控制,已发展成为限制或禁止的指标体系,波及和仿效效应明显。技术壁垒对山东农产品出口贸易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企业和政府部门应该共同努力,及时、有效地应对。企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强化标准意识,培育创新能力;熟悉目标市场国的有关规则和标准;积极申请认证;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对外直接投资等。政府方面主要保障政策有:落实以质取胜战略,实施可

董良峰[7](2006)在《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政策框架体系的构建及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住宅建设量大面广,推行住宅产业化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也是我国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是除市场需求外推行住宅产业化的最重要因素。我国制定了一些政策来引导和推动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但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并未形成完整的政策体系。本文将围绕如何在我国推行住宅产业化这一中心目标开展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首先介绍了住宅产业的概念、构成、特点和形成的标志,继而阐述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内涵、国内外发展现状及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2)对住宅产业化发达国家——日本在住宅产业化推行初期所采用的一些被证明有效的政策和措施进行总结探讨,得出启示,从而对我国住宅产业化政策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3)通过深度剖析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从市场、经济、技术和政策四个层面找出了阻碍我国住宅产业化快速推进的原因。(4)论述了制定住宅产业政策的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理论、后发优势理论、结构转换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技术开发理论,指出我国现阶段住宅产业化的定位和今后发展的目标,分析了我国现有住宅产业化推进政策的不足,根据政策制定的原则,创新性地构建出适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推进住宅产业化完整的政策框架体系,包括产业技术政策、产业经济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产业布局政策。(5)根据住宅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差异将我国划分为较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并对住宅产业化如何在我国分地区、分步骤实施给出合理化建议。

郝胜梅[8](2004)在《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住宅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生活资料之一,住宅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重要的支柱产业,通过住宅产业来扩大内需、激励经济的增长,在我国具有战略意义。而我国住宅产业作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我国取消了福利化分房,实行货币化政策以后,焕发了无限生机。为了加快传统的住宅产业,实现住宅建设的标准化、集约化,全面推行住宅产业化已成为解决住宅问题的有效途径。然而学术界和政府主管部门对住宅产业化的综合状况的评价仅是从定性的角度来评估,缺乏量化、客观、实际的评价理论和方法。因此,通过对组成住宅产业化的要素分析及其支持环境的研究,并结合相关的理论知识,构建一套较为系统、完整的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加以评价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本文首先剖析了住宅产业及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及内涵,对于涉及住宅产业化的各个因子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了归纳和总结。然后提出了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并建立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随后建立了住宅产业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确定了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的程序和方法,并将这一模型应用到一个实际案例中,证明了这一模型在实践中的实用性。

刘公衍[9](2014)在《长风机器厂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追溯性质量管理在国内的一些先进企业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随着我国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顾客的需求已经成为各个企业关注的焦点。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成为企业能否占领市场的关键。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目的就是在企业和顾客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建立一个渠道,以确保企业生产的产品有效服务于社会和消费者。无疑,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将对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发挥重大的作用。本文从长风机器厂产品研制、生产、检验试验、交付服务的全过程按照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闭环解决问题的思路,对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进行研究和探讨。本文介绍了产品可追溯性的概念,并对企业存在的可追溯性质量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对与可追溯性相关的标识、信息、流程等基础要素进行论述和规定,并赋予新的含意和要求,构建了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总体框架。本文采取闭环管理的方法对可追溯性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建立可追溯性质量管理的综合模型。从质量信息切入,然后提出问题,寻找途径,找到方法,从人、机、料、法、环、测等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使质量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可追溯性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求企业的质量管理具有一定的基础,且具有一定的纠偏和改进能力。故在建立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时应与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则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主要论述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的思路。第二章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概述,阐述了GB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可追溯性管理体系之间关系,产品可追溯性要求,产品可追溯性的范围与方法。第三章长风机器厂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思路,阐述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检验试验、交付、服务流程,产品质量信息,产品质量信息标识,产品质量信息载体等。第四章长风机器厂可追溯性质量体系的实现,阐述了产品基本单元分析,建立产品信息数据库,建立模块化可追溯性质量管理系统网络图。第五章工作总结与展望,简单地总结了论文的成果和不足,并对进一步完善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提出了思路和设想。

杜汪朋[10](2014)在《盖普汽车配件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后,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产销和经济效益呈现快速增长,汽车产业的发展带动了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出台的很多和汽车行业相关的政策对汽车行业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国家对汽车行业扶持发展的同时,对汽车行业的监管和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未来汽车行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面对国内外环境,以及激烈的竞争对手,怎样制定合适的战略来谋求企业的发展是很多汽车零部件企业共同面对的问题。本文首先对盖普汽车配件公司的基本情况和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介绍,运用PEST外部环境分析方法对盖普公司所处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国内外汽车行业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以及从潜在竞争者、替代品威胁、买方议价能力、供方议价能力、现有企业的竞争五个方面分析盖普公司的行业竞争状况。在了解公司人力资源、技术、生产、营销和财务等方面的内部情况后,利用SWOT分析方法评价了公司外部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内部具备的优势和劣势,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公司的发展战略:在公司层战略上采取密集型发展战略,在事业层战略上采取成本领先战略,在职能层战略上采取市场营销战略、生产战略、技术创新战略和人力资源战略。为保证公司战略的有效实施从公司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提出了公司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本文对盖普公司的发展战略制定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际操作性,有利于企业的整体发展,并且,对同类型汽车零部件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2002年《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实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标、问题及范围
        1.2.1 研究目标与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与范围界定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结构
2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研究述评
    2.1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内涵及特征
        2.1.1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内涵
        2.1.2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特征
        2.1.3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概念界定
    2.2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驱动机理国内外研究述评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2.3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实现途径国内外研究述评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2.4 本章小结
3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实现概念模型构建
    3.1 研究方法与架构
    3.2 研究界定与案例选择
        3.2.1 案例预研究
        3.2.2 研究范围界定
    3.3 研究资料收集
        3.3.1 文献与文档
        3.3.2 专家访谈
        3.3.3 企业实地走访
        3.3.4 企业实物证据
    3.4 案例分析
        3.4.1 产品生态设计外部压力分析
        3.4.2 产品生态设计内部需求分析
        3.4.3 产品生态设计实践分析
    3.5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驱动理论基础
        3.5.1 生态战略轮
        3.5.2 制度理论
        3.5.3 资源基础观
    3.6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实现概念模型
    3.7 本章小结
4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驱动机理实证研究
    4.1 研究假设
        4.1.1 基于制度理论的研究假设
        4.1.2 基于资源基础观的研究假设
    4.2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4.2.1 研究量表开发与修正
        4.2.2 样本选择
        4.2.3 数据收集
    4.3 研究数据分析
        4.3.1 生态设计外部压力数据分析
        4.3.2 生态设计内部需求数据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实现途径实证研究
    5.1 问题描述
    5.2 灰数DEMATEL分析方法构建
        5.2.1 DEMATEL方法
        5.2.2 灰数方法
        5.2.3 灰数DEMATEL方法
    5.3 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5.3.1 研究量表开发与修正
        5.3.2 样本选择
        5.3.3 数据收集
    5.4 研究数据分析
        5.4.1 基于灰数DEMATEL方法的数据分析
        5.4.2 基于灰数DEMATEL方法的敏感性分析
    5.5 分析结果讨论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1 研究结论与发现
        6.1.2 对政策监管部门建议
        6.1.3 对电信业发展的建议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前景与展望
        6.3.1 研究的局限
        6.3.2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实现调研
附录B 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实现因素调研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作者简介

(4)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及其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水平
        1.2.1 国内外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1.2.2 国内外质量管理标准的发展动态
        1.2.3 检测质量体系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1.3 课题研究内容
        1.3.1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1.3.2 本课题的内容体系
    1.4 课题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1.4.2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实验室认证、认可体系
    2.1 国际上实验室认可的发展历程
        2.1.1 实验室认可的发展
        2.1.2 实验室认可标准的发展
    2.2 我国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实验室认可的发展
        2.2.1 我国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的发展历程
        2.2.2 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简介
        2.2.3 我国实验室认可的发展历程
        2.2.4 我国实验室认可准则简介
    2.3 我国实验室计量认证/审查认可、实验室认可的联系和区别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3.1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概述
        3.1.1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概念
        3.1.2 质量方针及质量目标
    3.2 交通检测实验室检测质量体系的建立
        3.2.1 交通检测实验室检测质量体系的建立程序
        3.2.2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
    3.3 交通检测实验室检测质量体系的实施(运行)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 概述
        4 1.1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4.1.2 构建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
    4.2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量化评价手副际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4.2.2 评价指标拟定和筛选的具体方法
        4.2.3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3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量化评价指标的内涵与度量
        4.3.1 指标的度量的基本思路
        4.3.2 指标的内涵与度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
    5.1 多指标综合评价概述
        5.1.1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概念
        5.1.2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一般模型
        5.1.3 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关键技术
    5.2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量化评价指标的规范化
        5.2.1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量化评价指标规范化的内涵
        5.2.2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5.3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量化评价指标赋权的方法
        5.3.1 指标赋权方法概述
        5.3.2 指标主观赋权法
        5.3.3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量化评价指标赋权的层次分析法
    5.4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
        5.4.1 几种常见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概述
        5.4.2 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法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证研究
    6.1 G交通检测中心基本情况
    6.2 G交通检测中心近五年承担项目情况
    6.3 G交通检测中心建立的质量体系
    6.4 G交通检测中心检测质量体系运行效果的量化评价
        6.4.1 质量体系运行效果评价流程
        6.4.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6.4.3 质量体系运行效果的综合评价
    6.5 对策与建议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5)基于网格技术的校园虚拟实验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1.3 基本构思
    1.4 关于本课题
第二章 网格技术
    2.1 网格的内涵
    2.2 网格的体系结构
    2.3 网格技术应用研究一览
    2.4 网格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虚拟实验技术
    3.1 虚拟仪器技术
    3.2 虚拟实验室技术
第四章 虚拟仪器的设计技术
    4.1 虚拟仪器的内涵
    4.2 虚拟仪器的编制
    4.3 虚拟仪器的网络化
第五章 虚拟实验室开发方法研究
    5.1 开发方法分类
    5.2 此文用的开发方法
第六章 校园虚拟实验网格中虚拟实验室的设计
    6.1 虚拟实验室系统设计思路
    6.2 虚拟实验室的组成
    6.3 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分析
    6.4 实验室系统服务器端的设计
    6.5 小结
第七章 基于网格技术的校园虚拟实验系统设计
    7.1 系统的设计原则与目标
    7.2 虚拟实验系统的组成
    7.3 系统模块的划分
    7.4 系统各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分析
    7.5 系统客户端的设计
    7.6 系统服务器端的设计
    7.7 虚拟试验仪器及其类同功能集成
    7.8 基于BEE-GENT 的校园虚拟实验网格资源管理系统
    7.9 系统数据库设计
    7.10 系统安全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工作总结
    8.2 研究发展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山东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壁垒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框架和重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研究情况
    二、国内技术性贸易壁垒研究现状
    三、述评
第三章 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般理论分析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概念及其本质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的特征和表现形式
第四章 山东农产品出口与技术标准执行现状分析
    一、山东农产品出口规模分析
    二、山东省出口农产品生产状况
    三、山东省出口农产品实验室检测状况
    四、山东省出口农产品管理状况
第五章 山东农产品出口技术壁垒的发展趋势与成因
    一、山东农产品出口技术壁垒的发展趋势
    二、山东农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
第六章 技术壁垒对山东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一、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山东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积极影响
    二、技术性贸易壁垒对山东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消极影响
第七章 山东农产品出口主要目标市场技术壁垒政策分析
    一、美国农产品技术壁垒
    二、日本农产品技术壁垒
    三、欧盟农产品技术壁垒
    四、韩国农产品技术壁垒
    五、各国农产品技术壁垒的比较
第八章 山东农产品出口突破技术壁垒的对策选择
    一、山东企业突破农产品出口贸易技术壁垒的对策
    二、山东农产品出口突破技术壁垒政府保障政策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政策框架体系的构建及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住宅产业化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住宅产业及住宅产业化
    2.1 住宅产业
    2.2 住宅产业化
第三章 日本推进住宅产业化政策与措施研究
    3.1 设立专门的部门和相关咨询研究机构
    3.2 建立完备的促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3.3 经济政策
    3.4 技术政策
    3.5 建立合理的流通机构和住宅产业综合信息中心
    3.6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
    3.7 日本住宅产业化政策措施对我国的启示
第四章 阻碍我国住宅产业化快速推进的原因分析
    4.1 市场原因
    4.2 经济原因
    4.3 技术原因
    4.4 政策原因
第五章 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政策框架体系
    5.1 制定住宅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5.2 我国住宅产业化定位和目标
    5.3 我国现有的住宅产业化政策分析
    5.4 制定我国住宅产业化政策的原则
    5.5 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的政策框架体系
第六章 推动我国住宅产业化的具体措施
    6.1 欠发达地区具体措施
    6.2 住宅产业化较发达地区措施
第七章 结论
    7.1 论文的主要成果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8)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建立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和目的意义
        1.2.1 必要性
        1.2.2 目的意义
    1.3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 国内外住宅产业化发展状况
    2.1 住宅产业的概念和特点
        2.1.1 住宅产业的概念
        2.1.2 住宅产业的特点
    2.2 住宅产业化的概念和内涵
    2.3 国外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2.3.1 国外住宅发展现状
        2.3.2 国外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状况
        2.3.3 国外住宅产业化的主要特点
    2.4 国内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2.4.1 国内住宅产业发展的历程
        2.4.2 国内住宅产业化的发展现状
3 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1 设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3.2 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1 住宅产业地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2 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3 住宅市场状况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3.2.4 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 指标权重的确定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4.1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
        4.1.1 构造层次结构模型
        4.1.2 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权重
        4.1.3 一致性检验
    4.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模型
        4.2.1 模糊指标值概念
        4.2.2 评价等级与隶属函数
        4.2.3 确定隶属函数及子目标的模糊评价矩阵
        4.2.4 确定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及综合评价结果
5 实例分析-西安市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
    5.1 西安市住宅基本状况
        5.1.1 住宅产业状况
        5.1.2 住宅产业化技术状况
        5.1.3 住宅市场状况
    5.2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5.2.1 三级子目标综合评价
        5.2.2 二级子目标综合评价
        5.2.3 综合评价
6 结束语
    6.1 本文的研究结论
    6.2 本文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专家咨询结果汇总表

(9)长风机器厂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思路
    (四) 论文结构和研究创新
二、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一) GB9000质量管理体系与可追溯性管理
    (二) 产品可追溯性要求
三、长风机器厂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构建思路
    (一) 长风机器厂生产管理、质量管理特点
    (二) 长风机器厂的产品全寿命管理流程
    (三) 长风机器厂可追溯性质量信息管理
    (四) 长风机器厂质量信息数据库
四、长风机器厂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的实现
    (一) 产品基本单元分析
    (二) 二维码标识设计
    (三) 建立模块化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网络图
五、工作总结及展望
    (一) 工作成果
    (二) 论文不足
    (三)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盖普汽车配件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1.2.1 战略及战略管理定义
        1.2.2 战略管理理论
        1.2.3 战略管理主要分析方法
        1.2.4 组织基本竞争战略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盖普汽车配件公司战略环境分析
    2.1 盖普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发展概况
    2.2 盖普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2.1 盖普公司宏观环境分析
        2.2.2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2.2.3 汽车零部件行业发展现状
        2.2.4 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结构分析
    2.3 盖普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2.3.1 人力资源分析
        2.3.2 技术能力分析
        2.3.3 生产能力分析
        2.3.4 营销能力分析
        2.3.5 财务能力分析
    2.4 盖普汽车配件有限公司SWOT分析
        2.4.1 优势分析
        2.4.2 劣势分析
        2.4.3 机会分析
        2.4.4 威胁分析
        2.4.5 SWOT矩阵分析
第3章 盖普汽车配件公司发展战略的制定
    3.1 公司愿景与战略定位
        3.1.1 公司愿景
        3.1.2 战略定位
    3.2 发展战略目标体系
    3.3 发展战略的重点
    3.4 发展战略的内容
        3.4.1 战略选择分析
        3.4.2 市场开发战略
        3.4.3 生产战略
        3.4.4 技术创新战略
        3.4.5 人力资源战略
第4章 盖普汽车配件公司发展战略的实施与保障
    4.1 发展战略的实施步骤
    4.2 发展战略的保障措施
        4.2.1 完善公司组织结构
        4.2.2 建立专业营销队伍
        4.2.3 建设企业文化
        4.2.4 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4.3 发展战略可能的预期效果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四、2002年《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产品生态设计实现机理研究[D]. 柳卿.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9)
  • [2]《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创刊30年总目录(1980~2009年)[J]. 李瑞芬,高伟.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9(05)
  • [3]仪器仪表产品分类的研究和探讨[J]. 薛孔义,金玉时,邵志勇,刘泽华. 仪表工业, 1990(04)
  • [4]交通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及其量化评价方法的研究[D]. 刘仕顺. 中南大学, 2007(06)
  • [5]基于网格技术的校园虚拟实验系统设计[D]. 周卫东. 江西师范大学, 2007(04)
  • [6]山东农产品出口应对技术壁垒的策略研究[D]. 裴道国. 山东大学, 2006(05)
  • [7]推进我国住宅产业化政策框架体系的构建及措施研究[D]. 董良峰. 南京林业大学, 2006(04)
  • [8]住宅产业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D]. 郝胜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4(03)
  • [9]长风机器厂可追溯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研究[D]. 刘公衍. 兰州大学, 2014(03)
  • [10]盖普汽车配件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杜汪朋. 湖南大学, 2014(12)

标签:;  ;  ;  ;  ;  

2002年《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