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公路勘察设计政府监管

加强公路勘察设计政府监管

一、加强公路勘测设计中的政府监督力度(论文文献综述)

刘琨[1](2021)在《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的基石,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物质工程设施及相关公共服务,对其投资可以带来几倍于投资额的“乘数效应”,有着举足轻重的“先行地位”。随着全球基础设施短缺及老化现象日益严重,给各国政府带来了持续性的挑战。由于传统采购模式引起的公共部门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以及资产交付与服务质量的低效率问题,基础设施正由公共供给转向私营供给,这一趋势因思维方式转变和良好实践效果受到支持,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得以加强。上世纪90年代,随着英美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兼顾效益、效率、公平的公私合作PPP模式应运而生。目前,全球已有135个国家开展了基础设施公私合作,但各国PPP运行效率差异较大,在PPP模式风靡全球之际,加拿大发展为最具PPP市场热度和成熟度的国家之一。本篇论文针对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展现了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全貌:以PPP模式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全生命周期采购管理,风险管理,多元化投融资市场,法律制度与政府监管体系建设四个方面的探究,挖掘加拿大PPP模式跻身领先地位的深层驱动力。目前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正经历由高增长到高质量的规范化发展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通过研究,吸取加拿大PPP模式发展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中西交流和鉴往知来,对我国PPP模式的行稳致远与深化基础设施领域的国际合作均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首先,本研究从四个方面对PPP模式相关理论和制度优势进行了探讨。第一,阐述了PPP模式概念,众多参与主体、伙伴关系、风险分担、利益共享、服务绩效五个主要特征,以及价值驱动因素。第二,分析了PPP模式应用对象,即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特征,基础设施属性与市场失灵,以及PPP模式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应用行业领域。第三,以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新公共管理与实践、公共事业民营化等公共管理理论为依据,探究了PPP模式的制度优势。最后,以不完全契约下的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PPP模式缔约机制,有助于深入了解物有所值、投融资结构、风险与利益分配、合同管理、绩效监管与激励机制等一系列关键问题。第二,分别从基础设施的需求侧与供给侧两个角度,阐释了加拿大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公私合作PPP模式的动因。总结了近30年加拿大PPP模式发展的两次浪潮及特征,宏观展现了项目在各基础设施领域、管辖层级及地域分布的基本情况。在1991-2003年的第一波浪潮中,加拿大PPP模式经历了由理论转向实践的艰难过程,伴随着部分项目失败,在质疑声中积累经验和教训。第二次浪潮是2004年至今,加拿大省级政府作为PPP主要开拓者,打造了更具活力的基础设施PPP市场,公共部门拥有更专业的评估技术与监管能力,制定了更明晰的法律制度体系,不断深化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伙伴关系。在项目实践中,转变对私营资本需求方式,优化交易结构与回报机制,采用有限的需求与市场风险转移,极大提升了PPP项目产出效率及复杂程度。第三,加拿大PPP模式展现了公私双方从咨询伙伴、运营伙伴、协作伙伴、到贡献伙伴权利逐渐下放过程,根据私营部门参与度和风险转移程度,形成连续的包含设计、建设、融资、维护、运营等责任的组合体。在探讨加拿大PPP模式全流程运行机制和采购管理中发现,加拿大主要PPP应用省份虽然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项目审批与采购管理上更为复杂且周密,但实际上加拿大PPP项目采购效率极高,表现为较短的招投标时间以及较低的招投标成本。这种高效性得益于,采购前期项目评审与决策管理、招投标评估与竞合谈判、合同体系建立三方面的运行监管与结构设计。首先,加拿大PPP项目采用了以物有所值为核心,细致且繁复的前期规划和评估工作;其次,加拿大省级PPP专业机构借助发达的咨询服务,实施评标以及竞争性对话,能够确保透明度和竞争性,权衡技术创新与财务方案;最后,分析了加拿大PPP合同协议在绩效产出规范以及回报机制两个关键边界条件的特征。第四,基础设施发展的先决条件是能够获得足额、长期、稳定的资金,PPP模式核心价值驱动因素之一是发挥民间资本优势,缓解政府财政支出与债务压力。加拿大PPP模式迅速发展,也得益于其成熟且深厚的PPP项目投融资市场。论文回答了关于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的相关问题,并着重阐述了包括PPP项目债券、绿色债券、社会效益债券在内的债券类融资,政策性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养老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以及加拿大PPP基金与联邦基础设施基金,以上四类重要且极具特色的多元化投融资工具,对加拿大PPP模式支持方式和投融资特征。第五,加拿大PPP模式风险管理较为完善。以加拿大风险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原则以及风险管理工具为依据,探讨了加拿大在PPP项目风险管理七个要素,分别为风险全流程沟通,建立风险管理范围和标准,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评估,风险处置,以及风险动态监管。并根据安大略省交通类PPP风险矩阵,探讨加拿大PPP项目风险识别中的风险触发机制与影响结果,以及风险评估方案。最后,归总加拿大主要省份交通项目的风险分配方式,探究加拿大PPP项目风险分配特征。第六,加拿大PPP模式拥有较为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宏观治理能力仍有待提升。首先,探讨PPP制度建设的意义,以及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总结了加拿大联邦及主要省份PPP法律制度体系。其次,将治理能力、人力资源、协调能力归纳为加拿大PPP专业机构三大核心能力要素,体现了联邦PPP机构的战略引导作用,以及省级PPP机构的运营与执行能力。最后,从绩效监管、财政监管、审计监管三个方面,探析加拿大PPP广泛的宏观治理体系。最后,对加拿大PPP模式进行了评价及启示。重点分析了加拿大PPP模式按预算与准时交付效率,社会公众与主要参与者认可度,以及项目经济系统性影响。探讨加拿大在PPP模式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包括市级PPP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降低对长期私营资本需求及有限需求风险转移所带来的影响,以及部分地区和项目未实现真正的物有所值的原因。并且对本篇论文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进行了总结。篇末部分,阐述了我国PPP模式发展现状和问题,并通过对加拿大的研究得到对我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胡智临[2](2021)在《乡村振兴战略下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激励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交通基础设施是公共基础设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重要因素,是贫困地区实现由“输血”到“造血”转变重要基础,是乡村振兴战略重要前提与保障。伴随城乡融合快速推进,新时期乡村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经济效益不断增大,与乡村产业相连愈发紧密,与此同时,对其技术等级、质量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当前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参与主体动力有限,存在资金、风险、管理、安全等诸多问题,导致建设质量与效率低下,亟需提高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参与主体的积极性。而现阶段关于乡村交通基础设施激励的文献较为匮乏,大多聚焦宏观政策,未对其中微观影响因素及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因此,为提高当前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中政府对核心主体——企业的激励效果,借鉴相关领域研究成果,运用委托代理理论,从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和外部政府监管二元视角出发,进一步激活多元主体参与意愿,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首先阐明新时期下乡村交通基础设施相关概念,深入解析乡村现实情境中主体参与动力不足问题成因,分析核心主体政府与企业间委托代理关系,运用委托代理模型进行激励研究,提出从管理提升与政府监管双重视角出发,促进政府对企业的激励作用;其次,在信息对称与不对称情形下,依次构建一般情形下政企质量激励模型、考虑管理提升的质量激励模型、同时考虑政府监管与管理提升的质量激励模型,探讨管理提升、政府监管及二者双重促进手段对企业努力程度、政府激励强度、政府监督影响系数、企业风险、代理成本等变量影响,论证管理提升机制和政府监管机制能够纾解主体参与动力有限困境,并利用Matlab仿真软件验证模型结论;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从保障入驻企业项目收益、完善风险共担机制、有序提升企业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等方面,系统提出促进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激励作用的对策与建议,以近一步激发企业等多主体参与活力,促进新时期下乡村交通基础设施的质量提升和长效发展。

顾亚娜[3](2021)在《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一方面,土地的利用要满足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另一方面,要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保住中国人的“饭碗田”,这使得土地执法监督成为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当前,随着Y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Y市用地需求旺盛,土地违法问题时有发生,违法用地不仅扰乱了土地管理秩序,还破坏了耕地,导致农地非农化。虽然近年来Y市不断加大土地执法监督力度,但因种种因素,Y市土地执法监督人员在工作中仍处于疲于应对的被动局面,破解当前Y市土地执法监督面临的困局,提升土地执法监督成效显得刻不容缓。本文通过文献归纳法了解国内外土地执法监督的研究现状,并梳理出论文所涉及的相关概念和所基于的理论基础。根据收集的数据资料从Y市土地执法监督机构及队伍现状、Y市土地执法监督综合监管平台、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申请强制执行情况、违法用地专项整改成效等方面对Y市土地执法监督现状与成效进行分析。通过调查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Y市土地执法监督在执法手段、执法方式、执法力量、执法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认为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存在手段措施有限、缺乏部门协同联动、执法力量不强、依法依规用地意识不强的问题,通过分析认为法律规则上的缺陷、土地执法监督体制存在弊端、地方政府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人事管理体制不完善、普法宣传不足等因素是Y市土地执法监督问题产生的根源。在借鉴国内外其他地区经验的基础上,立足Y市土地管理工作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得出研究结论,认为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独立的执法监督体制、建立有效合作机制、强化执法监督队伍建设、加强普法宣传教育等途径可以促进Y市土地执法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以期能对降低Y市土地执法监督成本、降低违法用地发生率、提升Y市土地执法监督成效有所助益,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土地执法监督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袁京辰[4](2021)在《陇南市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质量管理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阶段,中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是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能够更好地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近年来,国家给予教育系统政府投资项目高度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全社会也给予了广泛的关注。“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管理是学校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师和学生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但在环境、人员配备和管理理念等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从政府投资项目和教育系统基建的特点出发,如何协调建立和完善校舍建筑工程质量的治理机制,从而从全过程提高校舍整体质量,这是当前摆在学者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本论文以陇南市武都区教育系统为视角,采取文献研究、专题访谈、案例分析的方法,首先对政府投资项目的概念、内涵和主要特征做出相关界定,然后介绍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内涵等相关理论知识,并指出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特征,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陇南市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的现状和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从质量控制的全周期,围绕着工程质量管理展开讨论,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最后,选取近年政府投资教育项目领域比较有代表性的“全面改薄”项目,以及具体的东江中心小学教学楼全面改薄工程作为研究案例,以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和全过程工程咨询理论联系实际,对其项目管理过程进行了实证应用研究。本文的研究,能够丰富相关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对其他类似的学校项目建设管理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长安[5](2020)在《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的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工程勘察作为我国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勘察质量关乎整个工程质量,加之具有一定“不确定性”、“过程不可逆”的工程勘察工作决定了其质量受岩土变化多、波动大、过程短、检验困难等影响,同时,在信息化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信息化技术与工勘察质量管理相融合,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充分应用到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如何有效地推进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进而探索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构建、运行与实证分析已迫在眉睫。首先,研究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问题。从企业管理、政府管理两个方面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的基本现状,从信息化管理的应用、机制、效能等方面剖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构建与运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解决思路。其次,构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论文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等理论,提出了由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平台、工程勘察地质数据中心来共同构建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梳理分析了工程勘察相关企业、相关人员、项目内容以及管理环节、主体工作职责、各环节等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研究制定了工程勘察项目建设单位、勘察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等6类相关勘察企业及10类勘察人员信息采集标准、4个阶段工程勘察项目质量信息采集标准、5个方面工程勘察质量管理信息采集标准、4个环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以及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明确了工程勘察地质的数据格式、数据标准和采集标准;运用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探讨了工程勘察项目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主要目标、基本原则、总体设计、需求分析、流程分析、功能分析等,分析了系统结构、技术方法、开发工具、数据库环境、运行环境、信息传递、系统构建等技术路线;结合工程勘察地质数据的多样性、特殊性,分析了基于多元数据和多方法集成的模型构建策略,探讨了采用C/S模式、B/S模式、Sky Line 6.5平台软件以研发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从信息化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地质数据中心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有效性。第三,探索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论文分析了在工程勘察项目如何执行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标准、如何有效运行工程勘察项目管理平台、如何发挥工程勘察地质信息数据中心的作用等问题;分析了系统运行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提出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保障措施;从三个层级研究了系统运行的监管主体、责任主体、运行对象,分析了系统运行的组织结构和模型框架;研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数据主要来源于外业勘探、试验测试、资料整理、报告编制、审核审查等阶段,研究分析了“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等运行机制,解决数据和信息采集缺乏长效保障机制;梳理了工程勘察各阶段各环节的主要工作以及工作成果,设立了“外业申报采集”、“试验报告扉页打印采集”、“见证登记采集”、“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等数据采集环节,从组织结构、运行流程、运行机制等方面确认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的有效性。最后,分析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选取重庆为例,构建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运行;通过地质数据采集、工程地质选址、工程地质走廊线路等3个方面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了重庆市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采集了重庆市勘察行业全部的勘察企业、勘察人员和勘察项目的基础数据,实时采集了勘察外业申报、勘察外业见证登记、勘察试验报告打印、勘察报告在线审查等四个环节的项目基础数据,采集了全市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监项目数量、抽查项目数量、抽查比例以及违规项目、违规企业、违规人员数量与查处、通报情况等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数据,分析了全市6类589家勘察企业构成、勘察资质与类别、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分析了全市10类15062名勘察人员构成、年龄结构、男女占比、注册多少、职称关系、专业比例、专业搭配、工龄长短以及市内外对比等,基本改变了工程勘察质量“无法监管”状态,通过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达到了动态抽查管控的预期目的,并分析了全市勘察质量发展、勘察行业发展的态势;从住建部质安司组织上海等省市调研考察、中勘协勘察分会专题评价、主要专家学者点评分析等社会综合评价中确认了实证效果,从而验证了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彭树英[6](2020)在《L市生活垃圾填埋场BOT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活垃圾处理的规模日益扩大,给经济欠发达城市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地方政府面临财政资金紧张、垃圾处理技术与经验欠缺等困境,以及满足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处理目标,因此,国家通过引进社会资本,采用公私合作模式建立和运营垃圾处理项目。由于公私合作模式的项目涉及多个利益方和环保项目的特殊性,公私合作模式的垃圾处理项目在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的项目风险因素种类较多且频发,因此,项目公司的风险管理能力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对生活垃圾卫生填埋BOT项目运营期间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与评价研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1、本文的研究对象为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通过对该项目运营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分析总结出目前存在的问题:“运营成本上升,收益达不到预期、“内部组织运作效率低”、“民意不支持”。面对运营期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营,保障多个利益方的利益,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需要进行风险管理,识别和评价项目运营风险,从而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保证项目目标的达成。2、根据项目风险管理的步骤,第一步是风险识别,通过文献资料、现场考察法和访谈识别出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的14个运营风险因素;第二步是在风险识别基础上采用德尔菲问卷调查法针对各类运营风险因素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利用SPSS软件验证问卷数据的有效性和真实性,进一步使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出各五个重要级别的风险因子,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3、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结合项目运营公司和L市政府的情况,从风险承担者的角度,遵从“收益对等”、“最优性”、“上线性”、“动态性”的风险分担原则进行风险分配,针对不同级别的风险因子,优化相应的应对策略。4、为了保障该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的顺利实施,做好风险监督是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另外,还提出了建立BOT项目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保证运营风险管理得到有效发挥,实现项目预期目标。希望通过本论文的研究,给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运营风险管理提出一些建议,也为同类型的垃圾处理厂运营期间的风险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胡少翔[7](2020)在《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是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它反映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的全过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是贯穿整个移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移民档案完整、准确和有效利用的基石。做好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对推进移民安置工作,服务移民群众具有重要作用。为规范移民档案管理,国家颁布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办法》,对移民档案的管理体制与职责、归档与移交、档案验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奖励与处罚等作出了规定。但在移民档案管理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移民档案的完整性、系统性和有效利用得不到有效保障。因此,如何完善移民档案管理工作,是档案界和移民界亟待重视与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以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为例,通过实地参与归档工作,围绕实际归档情况,对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识别其中需完善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本文首先从移民档案管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展开,阐述了移民档案及管理的作用、意义,介绍了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移民安置实施、移民档案管理的概况,梳理了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政策规定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为下文的研究做铺垫;其次,从前期工作、实施工作、管理监督、资金财务四个方面介绍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实际归档情况,并分别参照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对应的归档要求,指出档案中问题,分析成因,提出建议;最后,将问题进行归纳,结合J县移民档案管理实际情况,从三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对移民档案归档范围中不完善之处的研究,提出了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指标设计深度不够、保管期限划分标准不清等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修订建议;二是针对移民档案管理办法中有关管理职责、人员、移交等方面的条款提出完善意见;三是根据J县移民档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归纳出档案意识薄弱、档案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不高、档案利用不善等问题,提出了增强档案意识、加强培训指导、完善档案利用制度等建议。

刘金鹏[8](2020)在《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利益协调与工程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占用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是由多主体、多环节组成的系统工程,各主体利益追求的差异性直接影响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成效。探究不同环节的主体行为特征,进行工程优化研究,可以为高质量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保障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价值。本文建立博弈模型分析耕作层土壤剥离、储存与整治利用环节各核心利益主体的博弈行为及决策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各环节协同管理机制,同时基于当前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过程的收益分配方式,探索了建设单位进行耕作层土壤剥离和整治利用的投资收益均衡问题,最后从工程组合视角,对建设占用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系统工程进行优化分析。(1)根据各环节的博弈均衡解可知:土壤剥离环节,提高监督效率或加大惩罚力度可降低建设单位违规操作行为。土壤储存环节,建设单位支付合理的用地补偿,加大复垦投入,可提高供地效率,并为地方政府或村民获得复垦耕地增值收益。剥离土壤整治利用环节,建设单位参与整治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扶持力度、投资收益以及建设单位参与其他项目的机会成本,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明确投资收益标准,可提高建设单位参与积极性。(2)以平衡耕作层剥离和储存成本为导向,探索建设单位在耕作层土壤剥离与整治利用过程不同收益分配方式和最低支付标准,可为实现利益均衡提供支撑。在剥离-整治利用的即剥即用的情境下,采用投资收益率分配方式的最低标准是24%;亩均奖励方式的最低标准为1921元;指标回购方式的最低标准为每亩9920元;指标交易收益分成方式的最低标准为2.5:7.5。在剥离-储存-整治利用的非即剥即用的情境下,采用投资收益率分配方式的最低标准是62%;亩均奖励方式的最低标准为4940元;指标回购方式的最低标准为每亩1.29万元;指标交易收益分成方式的最低标准为3.5:6.5。(3)建设占用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程组合具备施工组织、资源配置和多方管理方面的协同行为,优化施工模式及资源配置利用,厘清建设单位、政府和各职能部门以及村民之间的职责关系,可节省工程建设成本,提升工程效益与质量。

刘凤英[9](2020)在《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指出绿色施工作为交通建设领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已成为必然发展趋势。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有利于社会健康发展。但我国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政策法规不完善、绿色施工技术水平落后、绿色施工意识不足等问题,造成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动力不足,未能形成完善的动力机制。并且高速公路绿色施工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其发展受到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影响。因此,本文在已有理论和文献研究基础之上,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动力机制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论文首先识别出对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有较大影响的利益相关者:政府部门、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材料设备供应商和社会公众,分析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诉求以及他们在绿色施工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和作用。(2)其次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通过文献总结和分析,筛选出推动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的25个动力因素。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数据,对动力因素进行信效度分析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克朗巴哈系数为0.937,KMO值为0.894。将25个动力因素归纳为四个因素,分别是绿色施工意识水平、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水平、政策调控水平和经济效益水平。(3)然后在探索性因子分析基础之上,确定了系统的四个子系统,分别是意识子系统、技术与管理子系统、政策调控子系统和经济效益子系统。并对每个子系统的运行机理进行分析,得到系统的因果回路图。根据因果回路图构建了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子系统和总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4)最后对系统中的状态变量、常量和表函数进行灵敏度分析,得出灵敏度较高的五个因素:企业绿色施工意识、可持续发展诉求、标准规范完善程度、税收优惠政策和政府绿色施工支持意愿,对其进行详细的灵敏度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提出了提升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刘朝阳[10](2020)在《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文中提出高速公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涉及因素多、资金大、周期长,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是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需要重点考虑的核心要素,而对这些因素间的关系进行综合协调控制是目前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充分考虑高速公路建设的现实特点,结合现代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力求为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多目标的协调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1)针对目前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现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基于项目管理理论、系统分析理论和方法,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与控制体系框架。体系框架包括目标模块、宏观环境、运行机制和新技术应用四个模块,其中目标模块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包括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四个部分,宏观环境、运行机制和新技术应用是系统运行的保障和基础。这一框架体系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涉及到的诸多因素及其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描述,为深入研究各要素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为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丰富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管理理论。(2)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双层嵌套质量链,构建了施工过程链的系统动力学质量控制模型。以施工环节为重点,分析了包括决策、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维护等环节的外层质量链;对施工环节进行细分和设计,嵌套了内层质量链。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建立了施工过程质量影响因素因果回路图,分析了各因素之间的反馈耦合关系,绘制了高速公路项目质量控制存量流量图,对施工过程进行仿真模拟,识别敏感变量,有效提高施工过程质量链控制效果。(3)构建了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评价模型,提出了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循环调控体系。将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影响因素分为环境影响因素和主体控制因素,构建了环境影响因素的贝叶斯网络评价模型,进行了环境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基于主体、对象及要素的综合分析,结合贝叶斯网络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结果,构建了包括环境影响因素评价、主体能力优化和项目进度调控的多环节高速公路项目进度控制循环调控体系。为高速公路项目的进度控制提供了方法支持。(4)基于模糊关联模型和挣值法,构建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两阶段成本预测与控制模型。分析了影响高速公路建设成本构成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因素,运用模糊相关知识建立了基于数据统计和专家打分相结合的高速公路成本预测评价指标。测算了与样本高速公路成本的贴近度和模糊关联度,构建了成本预测的模糊关联模型,进而对拟建高速公路桥梁、隧道(涵洞)、路面工程等进行成本估算。在此基础上运用挣值法从项目绩效管理角度出发,选择按固定时间段节点和按建设里程碑节点设置检测点的方式,对高速公路建设成本、工期的两要素进行成本偏差分析和控制,提出了成本管理建议。(5)构建了包含状态监测、风险评估和响应决策的多层次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防范与预警体系。在状态监测模块中,利用多源信息共享、交换和融合技术,对实体和信息源进行了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获取和融合优化。在风险评估模块中,分析了基本事件失效原因的客观因素和人为因素,利用事故树分析法计算了各基本事件的失效概率和顶事件的发生概率。在响应决策模块中,基于静态和动态指标进行了安全风险分析,并根据环境情况和事态变化对项目建设的安全水平做出状态预测和决策响应。为高速公路的风险防范和预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6)基于效益理论与平衡理论,构建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安全等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模型。针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的多目标特点构建了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多级协调控制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基础效益、复合效益及平衡指数进行协调性综合评价,考虑多目标影响度的复杂性,将协调度评价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对质量、进度和成本的协调度评价,第二阶段是将质量-进度-成本作为整体再加入安全目标进行协调度评价。对RX高速15个标段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协调评价,提出了促进多目标协调管理的对策建议。

二、加强公路勘测设计中的政府监督力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公路勘测设计中的政府监督力度(论文提纲范文)

(1)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1.2.2 国外对加拿大PPP模式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结构安排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研究创新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基础设施PPP模式及其理论基础
    2.1 PPP模式一般性分析
        2.1.1 PPP模式概念
        2.1.2 PPP模式特征
        2.1.3 PPP模式价值驱动因素
    2.2 公共产品与基础设施相关理论
        2.2.1 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
        2.2.2 基础设施性质与市场失灵
        2.2.3 基础设施分类与PPP项目选择
    2.3 PPP模式与公共管理相关理论
        2.3.1 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理论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与PPP实践
        2.3.3 公共事业民营化组织形式
    2.4 PPP模式缔约机制相关理论
        2.4.1 交易费用理论与PPP模式
        2.4.2 产权理论与PPP模式
        2.4.3 委托代理理论与PPP模式
第3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动因及现状分析
    3.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需求角度动因
        3.1.1 经济发展对基础设施需求
        3.1.2 基础设施老化与投资缺口
    3.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供给角度动因
        3.2.1 基础设施投资呈下降趋势
        3.2.2 基础设施政府供给管理能力不足
        3.2.3 基础设施战略与PPP政策导向
    3.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现状与运作机制
        3.3.1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特征
        3.3.2 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现状与国际地位
        3.3.3 基础设施PPP模式主要运作机制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分析
    4.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采购管理框架与管理原则
        4.1.1 PPP模式全流程采购框架
        4.1.2 PPP模式采购管理原则
    4.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评估与采购决策体系
        4.2.1 PPP全项目筛选及物有所值动态评估
        4.2.2 PPP物有所值定性评估计分法
        4.2.3 PPP物有所值定量评估方案
        4.2.4 PPP物有所值创新因子与量化
    4.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管理的竞争性与效率性
        4.3.1 PPP项目竞合对话的充分竞争性
        4.3.2 PPP项目非招标提案的竞争性优化
        4.3.3 PPP项目技术与财务评标的权衡
        4.3.4 PPP项目采购时间与成本的效率性
    4.4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项目采购主合同边界条件
        4.4.1 PPP项目合同标准化
        4.4.2 PPP项目合同绩效产出边界
        4.4.3 PPP项目合同回报机制边界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管理分析
    5.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融资结构
        5.1.1 PPP项目投融资一般性分析
        5.1.2 加拿大PPP项目投融资结构
    5.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债券类融资构成及创新
        5.2.1 PPP项目债券融资现状
        5.2.2 PPP项目债券构成要素
        5.2.3 绿色债券与PPP绿色项目协同创新
        5.2.4 社会效益债券与公共服务融资创新
    5.3 加拿大PPP项目政策性及商业银行金融支持与变革
        5.3.1 加拿大基础设施银行对PPP政策性金融支持
        5.3.2 省属金融管理局对基础设施建设支持
        5.3.3 金融危机后商业银行PPP投融资变化与变革
    5.4 加拿大养老金对基础设施及PPP项目投资与绩效
        5.4.1 养老金资产配置与基础设施投资规模
        5.4.2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领域与风险偏好
        5.4.3 养老金基础设施投资方式与投资业绩
    5.5 加拿大PPP产业投资基金与基础设施基金作用与机制
        5.5.1 PPP产业投资基金类型及主要作用
        5.5.2 PPP产业投资基金运作机制
        5.5.3 联邦基础设施基金运作机制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分析
    6.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特征及风险管理制度
        6.1.1 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及特征
        6.1.2 PPP模式风险管理原则与工具
        6.1.3 PPP模式风险管理要素
    6.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风险管理核心内容与管理实践
        6.2.1 PPP项目风险识别
        6.2.2 PPP项目风险分配
        6.2.3 PPP项目风险评估
        6.2.4 PPP项目风险救济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保障分析
    7.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与制度框架
        7.1.1 PPP模式法律构成要素
        7.1.2 普通法系与大陆法系下PPP立法特征
        7.1.3 联邦与省级PPP法律制度框架
    7.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专业机构与治理能力
        7.2.1 PPP专业机构核心能力要素
        7.2.2 联邦级PPP机构战略引导作用
        7.2.3 省级PPP机构运营与执行能力
    7.3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监管机制
        7.3.1 PPP模式绩效监管
        7.3.2 PPP模式财政监管
        7.3.3 PPP模式审计监管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评价
    8.1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效率评价
        8.1.1 加拿大PPP项目交付效率分析
        8.1.2 社会认可度与市场参与度分析
        8.1.3 PPP模式经济系统性效益分析
    8.2 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面临挑战
        8.2.1 加拿大市级PPP模式发展受到制约
        8.2.2 弱化对长期私营资本的需求及其影响
        8.2.3 部分地区或项目未能真正实现物有所值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9.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与现状
        9.1.1 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历程
        9.1.2 我国基础设施PPP项目发展现状
    9.2 我国基础实施PPP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9.2.1 政府与社会资本PPP模式理念认识不清,双方合作地位不平等
        9.2.2 PPP模式全生命周期监管、财政隐性风险、绩效管理存在不足
        9.2.3 PPP项目融资属性欠缺,项目回报渠狭窄,存在短期投资倾向
    9.3 加拿大经验对我国基础设施PPP模式发展的启示
        9.3.1 协调财政与发改部门轴心作用,建立省和市级PPP专业团队
        9.3.2 提升PPP项目全生命周期绩效、财政及审计综合治理能力
        9.3.3 加强PPP项目规划与筛选,完善物有所值定性与定量分析
        9.3.4 优化PPP项目风险分担、回报方式与激励机制
        9.3.5 拓展PPP多元化投融资市场,逐步向项目融资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2)乡村振兴战略下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激励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乡村振兴及乡村交通基础设施相关研究
        1.2.2 农村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及激励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及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4.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及其参与主体概述
    2.1 新时期下乡村交通基础设施概述
    2.2 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分析
        2.2.1 乡村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
        2.2.2 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主体参与现有问题分析
    2.3 主体激励的必要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考虑管理提升的乡村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激励研究
    3.1 模型1:对称信息下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激励模型
        3.1.1 模型假设
        3.1.2 模型构建
        3.1.3 模型求解
    3.2 模型2:非对称信息下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激励模型
        3.2.1 模型假设
        3.2.2 模型构建及求解
    3.3 模型3:考虑企业管理提升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激励模型
        3.3.1 模型假设
        3.3.2 模型构建
        3.3.3 模型求解
    3.4 模型对比分析
        3.4.1 努力程度e分析
        3.4.2 激励强度β分析
        3.4.3 企业风险分析
        3.4.4 代理成本分析
    3.5 仿真分析
        3.5.1 加入管理提升z后对激励强度β的影响
        3.5.2 加入管理提升z后对企业风险的影响
        3.5.3 加入管理提升z后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考虑政府监管的乡村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激励研究
    4.1 模型4:对称信息下考虑政府监管的质量激励模型
        4.1.1 模型假设
        4.1.2 模型构建
        4.1.3 模型求解
    4.2 模型5:非对称信息下考虑政府监管的质量激励模型
        4.2.1 模型假设
        4.2.2 模型构建及求解
    4.3 模型6:考虑政府监管及管理提升的质量激励模型
        4.3.1 模型假设
        4.3.2 模型构建
        4.3.3 模型求解
    4.4 模型对比分析
        4.4.1 努力程度e分析
        4.4.2 产出激励强度β及监督影响系数δ分析
        4.4.3 企业风险分析
        4.4.4 代理成本分析
    4.5 仿真分析
        4.5.1 β、δ对企业努力程度e的影响
        4.5.2 β、δ与对监督信号精度σ_ε~2的影响
        4.5.3 加入管理提升z对β、δ的影响
        4.5.4 加入管理提升z后对代理成本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村交通基础设施主体激励提升对策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与建议
        5.2.1 保障入驻企业项目收益
        5.2.2 完善风险共担机制
        5.2.3 有序提升企业管理制度
        5.2.4 加强质量监督机制
        5.2.5 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3)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土地用途管制
        2.1.2 土地违法行为
        2.1.3 违法占地
        2.1.4 土地执法监督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政府规制理论
        2.2.3 不完备法律理论
        2.2.4 资源依赖理论
第3章 Y市土地执法监督现状与成效
    3.1 Y市基本状况和土地利用现状
        3.1.1 Y市区域及社会经济概况
        3.1.2 Y市土地利用现状
    3.2 Y市土地执法监督管理体系
        3.2.1 Y市土地执法监督机构
        3.2.2 Y市土地执法监督综合监管平台
        3.2.3 土地违法案件查处程序
    3.3 Y市土地执法监督现状与成效
        3.3.1 Y市土地违法案件查处情况
        3.3.2 Y市土地违法案件申请强制执行情况
        3.3.3 Y市违法用地整改成效
第4章 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Y市土地执法监督典型案例
        4.1.1 废品收购站违法占地案
        4.1.2 混凝土搅拌站破坏农用地案
        4.1.3 旧机动车交易市场违法占地案
        4.1.4 文体活动广场违法占地案
    4.2 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4.2.1 手段措施有限
        4.2.2 缺乏部门协同联动
        4.2.3 执法力量不强
        4.2.4 依法依规用地意识不强
    4.3 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3.1 法律规则上的缺陷
        4.3.2 土地执法监督体制存在弊端
        4.3.3 地方政府监督问责机制不健全
        4.3.4 人事管理体制不完善
        4.3.5 普法宣传不足
第5章 国内外土地执法监督经验借鉴
    5.1 国外土地执法监督经验
        5.1.1 日本的经验
        5.1.2 美国的经验
    5.2 国内其他地区土地执法监督经验
        5.2.1 宁波市的经验
        5.2.2 江阴市的经验
    5.3 国内外土地执法监督做法的启示
第6章 提升Y市土地执法监督成效的对策与建议
    6.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6.2 建立独立的执法监督体制
    6.3 建立有效合作机制
        6.3.1 进一步落实土地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
        6.3.2 健全土地违法行政问责机制
        6.3.3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6.4 强化执法监督队伍建设
        6.4.1 充实执法监督队伍力量
        6.4.2 强化执法业务培训
        6.4.3 建立奖惩考核机制
        6.4.4 完善科技执法手段
    6.5 加强普法宣传教育
        6.5.1 加大宣传力度
        6.5.2 加强典型案例警示教育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4)陇南市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质量管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政府投资项目概念界定
        2.1.1 政府投资项目的含义
        2.1.2 政府投资项目的特点
        2.1.3 政府投资项目的管理历程
    2.2 工程质量管理的内涵
        2.2.1 工程质量管理的定义、特性、风险
        2.2.2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2.3 理论基础
        2.3.1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2.3.2 全过程工程咨询理论
第三章 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管理及实施现状
    3.1 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管理体制和流程
        3.1.1 武都区教育局统建模式
        3.1.2 武都区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办公室代建模式
    3.2 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实施情况
第四章 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分析
    4.1 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质量形成阶段
    4.2 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3 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质量问题的特点
第五章 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质量管理对策
    5.1 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质量管理原则
    5.2 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质量形成阶段的管理对策
        5.2.1 项目前期研究阶段
        5.2.2 项目决策阶段
        5.2.3 项目勘察设计阶段
        5.2.4 项目施工阶段
        5.2.5 项目验收及交付使用阶段
    5.3 影响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质量因素的管理对策
        5.3.1 重视项目管理人员的引进和培训
        5.3.2 严格落实政府部门对工程质量的监管与保障机制
        5.3.3 建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监管机制
        5.3.4 建立工程质量信息传递保障机制
        5.3.5 落实建筑工程质量责任追溯机制
        5.3.6 尝试创新项目管理模式
第六章 成功案例
    6.1 “全面改薄”项目介绍
        6.1.1 武都区“全面改薄”项目规划任务
        6.1.2 武都区“全面改薄”项目实施成效
    6.2 武都区东江中心小学综合教学楼全面改薄工程
        6.2.1 工程概况
        6.2.2 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管理项目
        6.2.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指导施工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访谈提纲
致谢
作者简历

(5)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创新之处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2.1 文献综述
        2.1.1 工程勘察质量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分析
        2.1.4 文献述评
    2.2 理论基础
        2.2.1 质量管理理论
        2.2.2 信息技术理论
        2.2.3 系统控制理论
    2.3 概念界定与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2.3.1 概念界定
        2.3.2 管理系统构建的理论框架
    2.4 本章小结
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与理论分析
    3.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3.1.1 企业管理现状分析
        3.1.2 政府管理现状分析
    3.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问题分析
        3.2.1 管理机制问题分析
        3.2.2 管理应用问题分析
        3.2.3 管理效能问题分析
        3.2.4 管理理论问题分析
    3.3 基于系统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与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3.3.1 基于内部控制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分析
        3.3.2 基于前景理论的利益主体演化博弈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4.1 总体设计
        4.1.1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基本原理
        4.1.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主要目标
        4.1.3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功能分析
        4.1.4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的模型框架
        4.1.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关键模块的数学模型
    4.2 信息化数据标准构建
        4.2.1 工程勘察信息数据采集标准
        4.2.2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成果格式标准
        4.2.3 工程勘察地质数据成果入库标准
    4.3 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
        4.3.1 总体分析
        4.3.2 需求分析
        4.3.3 技术路线
        4.3.4 功能分析
    4.4 地质信息数据中心构建
        4.4.1 需求分析
        4.4.2 技术路线
        4.4.3 功能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5.1 运行组织结构分析
        5.1.1 组织构架分析
        5.1.2 模型框架分析
    5.2 运行流程分析
        5.2.1 工程勘察外业申报采集流程
        5.2.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登记采集流程
        5.2.3 试验报告打印采集流程
        5.2.4 勘察报告在线审查采集流程
    5.3 运行机制分析
        5.3.1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机制
        5.3.2 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抽查机制
        5.3.3 外业抽查工作通报督促机制
        5.3.4 工程勘察岩土试验测试管理机制
        5.3.5 工程勘察文件签章管理机制
        5.3.6 工程勘察文件审查机制
        5.3.7 工程勘察信息共建共享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证研究-以重庆为例
    6.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
        6.1.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实现
        6.1.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实现
    6.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
        6.2.1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流程分析
        6.2.2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机制分析
        6.2.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运行功能分析
    6.3 重庆市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实践与效果分析
        6.3.1 工程地质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6.3.2 勘察企业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6.3.3 勘察人员信息管理实践分析
        6.3.4 勘察项目质量信息管理效果分析
        6.3.5 勘察质量发展效果分析
        6.3.6 勘察行业发展效果分析
        6.3.7 社会综合评价效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工作成果
    7.2 主要结论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L市生活垃圾填埋场BOT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评述
        1.2.1 国外BOT模式及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
        1.2.2 国内BOT/PPP项目风险管理的相关研究
    1.3 相关理论概述
        1.3.1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理论概述
        1.3.2 BOT模式相关理论基础
        1.3.3 BOT项目中的风险管理
        1.3.4 因子分析法基本理论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运营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简介
    2.2 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营现状
    2.3 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运营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2.3.1 项目运营公司内部组织运作效率低
        2.3.2 运营成本上升,收益达不到预期
        2.3.3 民意不支持
    2.4 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运营风险识别与评价
    3.1 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的运营风险识别的方法
    3.2 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的运营风险识别
    3.3 问卷收集与统计校验
        3.3.1 调查问卷形成与研究思路
        3.3.2 调查问卷发放与收集
        3.3.3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与检验
    3.4 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的运营风险评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运营风险的策略优化
    4.1 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运营风险的分担
    4.2 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运营风险的应对策略
        4.2.1 项目运营公司承担的风险的应对策略
        4.2.2 政府应承担的风险的应对策略
        4.2.3 政府和项目运营公司共同承担的风险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L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BOT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
    5.1 落实风险监督
    5.2 建立BOT项目风险管理专家团队
    5.3 建立BOT项目风险管理的专业人才队伍
    5.4 落实完善工作机制
        5.4.1 完善价格机制
        5.4.2 建立高效的信息与沟通机制
        5.4.3 建立绩效考核机制
    5.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受访村民基本信息
    附录2 L市生活垃圾填埋场BOT项目运营风险调研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及成果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2 移民档案管理制度建设及研究现状
    2.1 上位法及规范
    2.2 制度建设
        2.2.1 移民档案的定义
        2.2.2 移民档案管理体制及职责
        2.2.3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
    2.3 重点工程及省级移民档案管理
        2.3.1 部分重点工程移民档案管理
        2.3.2 部分省移民档案管理办法
    2.4 国内研究现状
        2.4.1 文献研究统计分析
        2.4.2 文献研究内容分析
    2.5 国外研究现状
    2.6 小结
3 ZHW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及移民工作概况
    3.1 工程及移民概况
        3.1.1 工程概况
        3.1.2 电站规划情况
        3.1.3 移民安置规划情况
    3.2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安置实施概况
        3.2.1 农村移民安置
        3.2.2 专业项目处理
        3.2.3 库底清理
        3.2.4 环境保护
        3.2.5 投资完成情况
    3.3 ZHW抽水蓄能电站移民档案管理概况
        3.3.1 档案管理体制
        3.3.2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成果
        3.3.3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成果
        3.3.4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成果
        3.3.5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成果
        3.3.6 档案分类整理立卷
        3.3.7 评价和问题
4 移民安置前期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4.1 前期工作应归档要求
    4.2 前期工作实际归档情况
    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4.4 对策建议
5 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档案管理研究
    5.1 综合文件档案管理
        5.1.1 综合文件应归档要求
        5.1.2 综合文件实际归档情况
        5.1.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1.4 对策建议
    5.2 农村移民安置档案管理
        5.2.1 农村移民安置应归档要求
        5.2.2 农村移民安置实际归档情况
        5.2.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2.4 对策建议
    5.3 专业项目档案管理
        5.3.1 专业项目应归档要求
        5.3.2 专业项目实际归档情况
        5.3.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3.4 对策建议
    5.4 库底清理档案管理
        5.4.1 库底清理应归档要求
        5.4.2 库底清理实际归档情况
        5.4.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5.4.4 对策建议
6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档案管理研究
    6.1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应归档要求
    6.2 移民工作管理监督实际归档情况
    6.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6.4 对策建议
7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档案管理研究
    7.1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应归档要求
    7.2 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实际归档情况
    7.3 实际归档符合性分析
    7.4 对策建议
8 移民档案管理问题研究
    8.1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下的指标设计深度问题
    8.2 移民档案归档范围分类逻辑不清问题
    8.3 移民档案重要资料和一般资料的划分标准问题
    8.4 个别归档文件分类不恰当问题
    8.5 归档范围未包含部分重要档案问题
    8.6 移民档案管理职责不够明确问题
    8.7 人员制度不完善问题
    8.8 缺少预立卷和检查制度的问题
    8.9 移民工作单位档案管理问题
9 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局限及展望
        9.2.1 研究局限
        9.2.2 研究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4-1 ZHW移民安置前期工作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1 ZHW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综合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附表5-2-1 ZHW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2 ZHW南蒿亭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3 ZHW石门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4 ZHW南寺新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5 ZHW张河湾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6 ZHW沿庄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7 ZHW南蒿亭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8 ZHW测鱼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2-9 ZHW西沟村农村移民安置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1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招投标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2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朱王主线公路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3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西沟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1-4 ZHW移民安置交通专项南寺村对外交通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2 ZHW移民安置电力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3 ZHW移民安置电信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4 ZHW移民安置广播电视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5 ZHW移民安置水利专业设施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3-6 ZHW移民安置文物保护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5-4 ZHW移民安置库底清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附表6-1 ZHW移民工作管理监督文件归档资料清单
    附表7-1 ZHW移民资金财务管理归档文件资料清单

(8)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利益协调与工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研究
        1.2.2 土地整治中博弈行为研究
        1.2.3 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投资收益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与逻辑框架
    2.1 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3 博弈论
        2.1.4 协同理论
    2.2 逻辑框架
3 不同环节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博弈分析
    3.1 土壤剥离环节博弈分析
        3.1.1 博弈方利益诉求
        3.1.2 博弈模型构建
        3.1.3 结果及分析
        3.1.4 协同管理机制
    3.2 土壤储存环节博弈分析
        3.2.1 博弈方利益诉求
        3.2.2 博弈模型构建
        3.2.3 结果及分析
        3.2.4 协同管理机制
    3.3 土壤整治利用博弈分析
        3.3.1 博弈方利益诉求
        3.3.2 博弈模型构建
        3.3.3 结果及分析
        3.3.4 协同管理机制
    3.4 小结
4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利益均衡分析
    4.1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成本投入核算
        4.1.1 工程概况
        4.1.2 成本投入核算
    4.2 耕作层土壤剥离和整治利用的利益分配
        4.2.1 社会资本参与土地整治的案例分析
        4.2.2 土地整治收益分配方式及合理性分析
        4.2.3 建设单位投资收益均衡分析
    4.3 小结
5 建设占用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程优化分析
    5.1 工程建设的特征分析
    5.2 施工组织优化
        5.2.1 顺序作业施工
        5.2.2 平行作业施工
        5.2.3 流水作业施工
    5.3 资源优化利用
        5.3.1 储存空间优化
        5.3.2 运输线路支撑
        5.3.3 土壤资源利用
    5.4 多方协同管理
    5.5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可能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利益相关者相关研究
        1.2.2 绿色施工相关研究
        1.2.3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相关研究
        1.2.4 国内外研究启示
    1.3 主要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础理论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绿色施工内涵与特征
        2.2.1 绿色施工内涵
        2.2.2 绿色施工特征
    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 系统动力学理论
        2.4.1 系统动力学概述
        2.4.2 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步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高速公路绿色施工的发展动力因素分析
    3.1 利益相关者分析
        3.1.1 利益相关者识别
        3.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3.2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动力因素识别
        3.2.1 政府部门动力因素
        3.2.2 建设单位(业主)动力因素
        3.2.3 施工单位动力因素
        3.2.4 设计单位动力因素
        3.2.5 监理单位动力因素
        3.2.6 材料设备供应商动力因素
        3.2.7 社会公众动力因素
    3.3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动力因素问卷调查
        3.3.1 问卷设计
        3.3.2 问卷调查及数据描述性统计
    3.4 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的动力因素分析
        3.4.1 问卷的信度检验
        3.4.2 探索性因子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型构建
    4.1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动力机制理论基础
        4.1.1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动力机制内涵
        4.1.2 系统动力学的适用性分析
    4.2 确定系统仿真目的及边界
        4.2.1 确定系统仿真目的
        4.2.2 确定系统边界
        4.2.3 基本假设
    4.3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子系统分析
        4.3.1 子系统的确定及关系分析
        4.3.2 子系统运行机理分析
    4.4 因果关系图的建立及分析
        4.4.1 因果关系图的建立
        4.4.2 因果反馈回路分析
        4.4.3 原因树分析
    4.5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5.1 意识子系统模型构建
        4.5.2 技术与管理子系统模型构建
        4.5.3 政策调控子系统模型构建
        4.5.4 经济效益子系统模型构建
    4.6 系统整体流图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实证研究—HL高速绿色施工系统动力学仿真
    5.1 项目概况
    5.2 模型参数估计与有效性检验
        5.2.1 模型参数估计
        5.2.2 模型有效性检验
    5.3 系统仿真结果分析
        5.3.1 总系统发展仿真结果分析
        5.3.2 子系统发展仿真结果分析
    5.4 模型灵敏度分析
    5.5 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水平提升对策建议
        5.5.1 企业角度
        5.5.2 政府部门角度
        5.5.3 社会公众角度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专家访谈问卷
附录 C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10)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现状
        1.1.2 高速公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综述
    1.3 创新点
    1.4 主要内容与论文框架
    1.5 本章小结
2 基础理论
    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模式与特点
        2.1.1 高速公路及建设投入
        2.1.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主要模式
        2.1.3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的特点
    2.2 项目管理理论
        2.2.1 项目管理的内涵和特征
        2.2.2 项目管理主要内容
    2.3 系统分析模型与方法
        2.3.1 多目标协同管理
        2.3.2 系统动力学
        2.3.3 贝叶斯网络
        2.3.4 模糊关联模型
        2.3.5 事故树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管理系统分析
    3.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管理体系
        3.1.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目标
        3.1.2 多目标管理体系概念框架
    3.2 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核心要素及关系分析
        3.2.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目标的核心要素分析
        3.2.2 以项目安全目标为基础的质量-进度-成本关联关系分析
    3.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宏观环境分析
        3.3.1 高速公路建设环境保护
        3.3.2 高速公路建设土地政策
        3.3.3 高速公路建设金融政策
        3.3.4 高速公路建设产业政策
        3.3.5 高速公路建设法律法规
    3.4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运行机制分析
        3.4.1 组织协调机制
        3.4.2 信用评价机制
        3.4.3 利益分配机制
        3.4.4 信息共享机制
        3.4.5 绩效考核机制
    3.5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中新技术应用
        3.5.1 隧道监控系统的使用提高了安全管理的水平
        3.5.2 桥梁施工和监测智能化设备提升了工程质量
        3.5.3 物料出入库监测系统提高了管理的效率和效益
        3.5.4 智能压路机系统提高了施工质量
        3.5.5 无人机监测测绘技术提高了监测水平
        3.5.6 高速公路质量管理综合监控平台提高了管理效率
    3.6 本章小结
4 高速公路项目质量链协调优化与控制管理
    4.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质量影响因素与质量链构成
        4.1.1 高速公路建设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4.1.2 高速公路项目质量特征分析
        4.1.3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质量链的构成与管理
    4.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施工过程质量链风险传递与仿真分析
        4.2.1 高速公路项目施工过程质量风险关系模型的构建
        4.2.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系统动力学流量图设计
        4.2.3 施工质量链控制流程与仿真
    4.3 质量链动态控制策略优化分析
        4.3.1 质量动态控制策略与优化
        4.3.2 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
    5.1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体系分析
        5.1.1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原则
        5.1.2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要素的组成
        5.1.3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主体与环境因素分析
        5.1.4 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循环调控流程
    5.2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高速公路项目进度关键影响因素评价
        5.2.1 贝叶斯网络结构构建
        5.2.2 贝叶斯网络参数学习
        5.2.3 关键因素提取与评价
    5.3 RX高速公路项目进度调控案例分析
        5.3.1 进度影响因素分析
        5.3.2 进度偏差分析
        5.3.3 进度影响因素再评定
        5.3.4 进度计划方案调整
    5.4 本章小结
6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成本预测与控制模型研究
    6.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成本构成及影响因素
        6.1.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成本影响因素
        6.1.2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期成本构成分类
        6.1.3 建设期成本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中的作用
    6.2 高速公路建设成本预测模糊关联模型设计
        6.2.1 模糊关联样本的选取条件
        6.2.2 模糊关联模型设计
    6.3 高速公路建设成本预测与控制两阶段管控
        6.3.1 RX高速公路项目概况
        6.3.2 基于模糊关联模型的项目成本预测
        6.3.3 基于挣值法的项目成本控制
    6.4 本章小结
7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评估与预警
    7.1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分析
        7.1.1 安全风险来源分析
        7.1.2 安全风险分类分析
        7.1.3 典型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7.2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风险预警体系
        7.2.1 安全风险预警体系结构设计
        7.2.2 安全风险预警工作流程
    7.3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监测
        7.3.1 多源信息融合及安全风险信息获取
        7.3.2 高速公路建设多源信息风险监测模型
    7.4 基于事故树分析的高速公路建设安全风险评估
        7.4.1 安全风险评估方法与机制
        7.4.2 事故树在桥梁施工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7.5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安全预警与决策
        7.5.1 基于静-动态相结合的安全预警分析
        7.5.2 安全风险的智能决策响应
        7.5.3 基于风险源的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7.6 本章小结
8 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
    8.1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评价指标的构建
        8.1.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8.1.2 多目标协调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8.1.3 目标管理水平分项评价
    8.2 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多目标协调综合评价模型
        8.2.1 协调度评价原理
        8.2.2 高速公路多目标协调评估模型构建
        8.2.3 目标间协调度的二维系统矩阵
    8.3 实证研究
        8.3.1 RX高速项目概况
        8.3.2 项目评价指标的考核评价
        8.3.3 多目标管理协调度计算
        8.3.4 促进多目标协调的对策建议
    8.4 本章小结
9 总结与展望
    9.1 总结
    9.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加强公路勘测设计中的政府监督力度(论文参考文献)

  • [1]加拿大基础设施PPP模式研究[D]. 刘琨. 吉林大学, 2021(12)
  • [2]乡村振兴战略下交通基础设施参与主体激励机制研究[D]. 胡智临. 福建工程学院, 2021(02)
  • [3]Y市土地执法监督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 顾亚娜. 扬州大学, 2021(09)
  • [4]陇南市武都区政府投资教育项目质量管理问题研究[D]. 袁京辰. 兰州大学, 2021(02)
  • [5]工程勘察质量信息化管理系统构建与实证研究 ——以重庆为例[D]. 周长安. 重庆大学, 2020(02)
  • [6]L市生活垃圾填埋场BOT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研究[D]. 彭树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水利水电工程移民档案管理研究 ——以ZHW抽水蓄能电站为例[D]. 胡少翔.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8]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利益协调与工程优化研究[D]. 刘金鹏.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高速公路绿色施工发展动力机制研究[D]. 刘凤英.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1)
  • [10]高速公路建设多目标协调控制研究[D]. 刘朝阳.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3)

标签:;  ;  ;  ;  ;  

加强公路勘察设计政府监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