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三烯在运动性哮喘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白三烯在运动性哮喘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一、白三烯在运动性哮喘中作用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1](2020)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文中研究表明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哮喘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特别是实施有效的管理,对于提高哮喘的控制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是在我国既往哮喘防治指南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由我国哮喘学组数十位专家集体讨论而重新修订。本指南旨在为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哮喘规范化诊治的认识和水平,提供指导性文件。

张鲁峰,赵向,詹三华[2](2020)在《新兵训练中运动性哮喘的药物疗效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福莫特罗气雾剂、孟鲁司特钠片在新兵训练中运动性哮喘(exercise-induced asthma,EIA)中的疗效。方法某部队新入伍战士320人纳入对照组(未行热身运动),另316人入观察组(行热身运动),进行3 000 m越野训练。EIA/运动性支气管痉挛(erercise-induced bronchoconstriction,EIB)确诊病例,予福莫特罗气雾剂吸入2次(每吸4.5μg),60 min后仍有症状及哮鸣音者,加服孟鲁斯特钠片每日10 mg,共7 d。7 d后仍有明显哮鸣音者继续服药直至症状完全缓解。对于有症状但不典型者,纳入运动试验测定,测定为阳性者口服孟鲁斯特钠片每日10 mg,共7 d。入组战士2个月后再次测试,方法同前。结果第一试验阶段福莫特罗气雾剂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88.9%;孟鲁斯特钠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78.6%。第二试验阶段福莫特罗气雾剂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93.8%;孟鲁斯特钠片在观察组和对照组中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8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福莫特罗气雾剂及孟鲁斯特钠片对EIA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董方[3](2019)在《基于自噬基因ATG5探讨针刺调控内质网应激诱导气道高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稳态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道高反应性(Airway Hyperrecation,AHR)是指气管、支气管对特异性抗原刺激和非特异性刺激呈现的过度反应,是支气管哮喘病人区别于正常人的重要特征之一。以气道高反应为主要特征的支气管哮喘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最常见慢性病之一,全球范围有超过3.58亿的哮喘患者。哮喘常有家族倾向,受遗传因素影响,伴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针刺作为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对气道高反应的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得到了中西医呼吸学专家的广泛认可,但针刺治疗气道高反应的具体机制研究甚少,制约了针刺治疗气道高反应在更广泛范围的认可和应用。目前普遍认为,炎症反应是AHR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当气道受到过敏原或其他外界刺激后,淋巴细胞比例和自噬失衡、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炎症细胞浸润、气道上皮细胞损害等因素导致了AHR。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自噬是细胞抗损伤的重要机制,两者可通过多种途径参与T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和炎症性反应,包括气道高反应。自噬基因ATG5在气道高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课题组先前的研究中证实了针刺可通过调节CD4+T淋巴细胞亚群平衡改善小鼠气道高反应的症状。因此,本研究拟建立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致敏气道高反应C57小鼠及条件性ATG5基因敲除小鼠模型,观察针刺大椎、肺俞、足三里对OVA致敏小鼠气道反应性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探讨针刺通过自噬基因ATG5介导内质网应激-自噬在CD4+T淋巴细胞稳态中的作用机制,为针刺在气道高反应治疗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室依据。第一章文献研究一、哮喘的研究进展二、针灸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三、内质网应激与哮喘的关系四、细胞自噬与哮喘的关系五、自噬基因ATG5与哮喘的关系第二章实验研究第一节针刺对气道高反应模型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炎症的影响目的:观察针刺大椎、肺俞、足三里对OVA致敏小鼠气道反应性和气道炎症的作用方法:一、气道高反应模型的构建及分组干预18只C57小鼠随机分成3组,Sham组、AHR组(气道高反应模型组),AAHR组(针刺治疗组),每组6只。Sham组:实验的第0天、第7天和第14天共3次在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于第15日起开始以1%戊巴比妥钠0.1ml腹腔注射麻醉,隔日一次,至第27天结束。于第28、29、30天,每天以生理盐水雾化,20min/天,连续3天。AHR组:于实验的第0天、第7天和第14天共3次在腹腔注射含10μg OVA及1mg Al(OH)3的生理盐水0.2ml,于第15日起开始腹腔注射1%戊巴比妥钠0.1ml麻醉,隔日一次,至第27天结束。于第28、29、30天,以含1%OVA的生理盐水(70mg OVA加入7ml无菌生理盐水中)给致敏小鼠雾化。AAHR组:气道高反应模型构建同AHR组,于第15日起选择大椎、肺俞(双)、足三里(双)进行针刺,隔日针刺1次,共针7次,至第27天结束针刺。于第28、29、30给致敏小鼠雾化,方法同AHR组。二、指标检测1.无创肺功能检测清醒动物的特殊气道阻力记录乙酰甲胆碱刺激后s Raw值。2.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中气道与肺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3.瑞氏染色观察并统计BALF中白细胞百分比变化。结果:一、无创肺功能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AHR组小鼠在乙酰甲胆碱浓度为3.125 mg/ml至50mg/ml激发剂量时s Raw改变百分比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针刺治疗后,AAHR组小鼠在各浓度Mch激发后,s Raw改变百分比均低于AHR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肺组织病理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小鼠肺组织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排列规则,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内无明显分泌物;AHR组支气管粘膜出现充血性水肿,上皮细胞可见局灶性脱落,皱折增多,支气管管腔内及肺间质可见明显的分泌物;AAHR组支气管粘膜上皮细胞排列趋于整齐,粘膜下充血性水肿程度减弱,支气管管腔内及肺间质中分泌物明显减少。三、对BALF中细胞瑞氏染色结果计数分析发现气道高反应模型组的BALF中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而针刺组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同时,AHR组的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Sham组,巨噬细胞明显低于Sham组(均P<0.05)。经针刺干预后,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巨噬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C57小鼠气道高反应模型,针刺大椎、肺俞、足三里穴可以改善其气道高反应,减轻气道炎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案。第二节针刺对气道高反应模型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目的:观察针刺大椎、肺俞、足三里对气道高反应小鼠的Th1/Th2和Treg/Th17淋巴亚群平衡的作用方法:一、气道高反应模型的构建及分组干预二、指标检测1.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TGF-β,IL-17,IFN-γ,IL-4的含量变化。2.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Th1细胞、Th2细胞,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一、在血清和BALF中,AHR组TGF-β,IL-17,和IL-4含量均高于Sham组,而AHR组IFN-γ含量低于Sham组(P<0.05)。与AHR组比较,针刺AAHR组TGF-β,IL-17,和IL-4显着降低,IFN-γ含量显着升高。二、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AHR组小鼠调节性T细胞和Th1细胞比例显着降低,Th17细胞和Th2细胞比例显着升高。经针刺干预后,与模型组(AHR组)比较,AAHR组调节性T细胞和Th1细胞比例显着升高,Th17细胞和Th2细胞比例显着降低(均P<0.05)。结论:气道高反应模型表现出Th1/Th2和Treg/Th17细胞比例失衡的状态,并伴随相应的细胞因子分泌的紊乱,针刺大椎、肺俞、足三里穴可以调节T淋巴细胞比例及其炎症因子的分泌,从而减轻气道炎症。第三节针刺对气道高反应模型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的影响目的:观察针刺大椎、肺俞、足三里对气道高反应小鼠内质网应激-自噬的作用方法:一、气道高反应模型的构建及分组干预二、指标检测1.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自噬相关基因、蛋白ATG5、LC3II及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蛋白PERK1、IRE-1、ATF6、Grp78的表达变化。2.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观察自噬体的形成。结果:一、气道高反应模型组小鼠的自噬基因及蛋白ATG5、LC3II,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及蛋白PERK1、IRE-1、ATF6、Grp78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与Sham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均P<0.05)。经针刺干预后,上述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透射电镜观察,气道高反应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可见较多典型的自噬小体,多数呈现封闭的、圆球形的双层膜结构。针刺组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减少。结论:气道高反应模型肺组织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相应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针刺通过调节内质网应激-自噬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改善模型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炎症。第四节自噬基因ATG5在针刺调控气道高反应小鼠内质网应激-自噬诱导T淋巴细胞稳态中的作用目的:观察ATG5在针刺调控气道高反应小鼠内质网应激-自噬-T淋巴细胞稳态中的作用。方法:一、制备ATG5基因CD4+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二、气道高反应模型的构建及分组干预18只ATG5flox/floxCD4+Cre+小鼠随机分成3组,Sham(+)组、AHR(+)组(气道高反应模型组),AAHR(+)组(针刺治疗组),每组6只。18只ATG5flox/floxCD4+Cre-小鼠随机分成3组,Sham(-)组、AHR(-)组(气道高反应模型组),AAHR(-)组(针刺治疗组),每组6只。模型建立方法同第一节。三、指标检测1.ATG5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型鉴定。2.有创肺功能检测法记录乙酰甲胆碱刺激后气道阻力改变百分比值。3.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中气道与肺组织的形态结构变化。4.瑞氏染色观察并统计BALF中白细胞百分比变化。5.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调节性T细胞、Th17细胞、Th1细胞、Th2细胞,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6.ELISA法分别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TGF-β,IL-17,IFN-γ,IL-4的含量变化。7.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自噬相关ATG5、LC3II蛋白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PERK1、IRE-1、ATF6、Grp78的表达变化。8.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结果:一、经实验室繁育,获得F3代小鼠82只,其中flox纯合且Cre阳性的小鼠ATG5flox/floxCD4+Cre+19只,flox纯合且Cre阴性的小鼠ATG5flox/floxCD4+Cre-20只。各选择18只进行后续实验。二、肺功能检测结果:ATG5flox/floxCD4+Cre-小鼠和ATG5flox/floxCD4+Cre+小鼠在Mch激发不同浓度时,AHR组RI增加百分比均明显高于Sham组(P<0.05);经针刺治疗后,AAHR组在Mch各浓度激发时的RI值变化百分比均小于AHR组,差异均具有显着性(P<0.05);同时,在AHR组和AAHR组,ATG5flox/floxCD4+Cre+小鼠与ATG5flox/floxCD4+Cre-小鼠比较,RI增加百分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模型小鼠气道高反应增强,而针刺和ATG5条件性基因敲除可减弱气道高反应;针刺后的ATG5flox/floxCD4+Cre+小鼠气道阻力更接近与正常对照组。三、肺组织病理HE检测结果:ATG5flox/floxCD4+Cre-小鼠Sham组肺组织形态学与ATG5flox/floxCD4+Cre+小鼠Sham组肺组织形态学类似。ATG5flox/floxCD4+Cre+小鼠针刺组比ATG5flox/floxCD4+Cre-小鼠针刺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弱。四、肺泡灌洗液瑞氏染色结果:对于ATG5flox/floxCD4+Cre-和ATG5flox/floxCD4+Cre+小鼠,BALF中细胞瑞氏染色结果计数分析发现,AHR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明显高于Sham组,而巨噬细胞明显低于Sham组。在AHR组中,与ATG5flox/floxCD4+Cre-小鼠相比,ATG5flox/floxCD4+Cre+小鼠白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着降低,淋巴细胞百分比显着升高;在AAHR组中,与ATG5flox/floxCD4+Cre-小鼠相比,ATG5flox/floxCD4+Cre+小鼠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着降低;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百分比显着升高。ATG5flox/floxCD4+Cre+小鼠AAHR组更接近于Sham组。五、脾脏细胞流式细胞分析结果:在ATG5flox/floxCD4+Cre-小鼠和ATG5flox/floxCD4+Cre+小鼠中,与Sham组比较,AHR组小鼠调节性T细胞和Th1细胞比例显着降低,Th17细胞和Th2细胞比例显着升高。经针刺干预后,与AHR组比较,AAHR组调节性T细胞和Th1细胞比例显着升高,Th17细胞和Th2细胞比例显着降低(均P<0.05)。在AHR组中,ATG5flox/floxCD4+Cre+小鼠比ATG5flox/floxCD4+Cre-小鼠,调节性T细胞和Th1细胞比例显着升高,Th17细胞和Th2细胞比例显着降低(均P<0.05);在AAHR组中,ATG5flox/floxCD4+Cre+小鼠比ATG5flox/floxCD4+Cre-小鼠调节性T细胞和Th1比例显着升高,Th17细胞比例显着降低(均P<0.05);ATG5flox/floxCD4+Cre+小鼠针刺治疗组脾脏T淋巴细胞比例更接近正常对照组。六、ELISA结果:在ATG5flox/floxCD4+Cre-和Cre+小鼠血清和BALF中,AHR组TGF-β,IL-17,和IL-4含量均高于Sham组,而AHR组IFN-γ含量低于Sham组(P<0.05)。与AHR组比较,针刺AAHR组TGF-β,IL-17,和IL-4显着降低,IFN-γ含量显着升高(P<0.05)。与ATG5flox/floxCD4+Cre-小鼠相比,ATG5flox/floxCD4+Cre+小鼠AHR组血清中IL-4含量有所降低,IFN-γ含量有所升高;BALF中TGF-β,IL-17,和IL-4显着降低,IFN-γ含量显着升高;AAHR组中,ATG5flox/floxCD4+Cre+比ATG5flox/floxCD4+Cre-血清中TGF-β和IL-4含量降低,IFN-γ含量升高(P<0.05);BALF中TGF-β,IL-17和IL-4显着降低,IFN-γ含量显着升高。ATG5flox/floxCD4+Cre+小鼠AAHR组炎症程度更低,更接近Sham组。七、RT-PCR基因和Western blot蛋白检测结果:在ATG5flox/floxCD4+Cre-和ATG5flox/floxCD4+Cre+小鼠中,气道高反应模型组自噬基因ATG5、LC3II、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PERK1、IRE-1、ATF6、Grp78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Sham组。经针刺干预后,上述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TG5flox/floxCD4+Cre+小鼠AHR组ATG5和LC3的m RNA表达水平和自噬蛋白ATG5含量和内质网应激蛋白PERK1、IRE-1、ATF6、Grp78均低于ATG5flox/floxCD4+Cre-小鼠。AAHR组中,与ATG5flox/floxCD4+Cre-小鼠比较,ATG5flox/floxCD4+Cre+小鼠自噬基因ATG5、LC3和内质网应激基因PERK1含量降低;自噬蛋白ATG5、LC3和内质网应激蛋白PERK1、IRE-1、ATF6、Grp78含量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TG5flox/floxCD4+Cre+小鼠AAHR组小鼠自噬和内质网应激程度更低,更接近sham组。八、肺组织电镜结果:在ATG5flox/floxCD4+Cre-小鼠中,AHR组小鼠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可见较多典型的自噬小体,AAHR组肺组织细胞中自噬小体数量明显减少。在ATG5flox/floxCD4+Cre+小鼠中,AHR组小鼠肺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可见极少数量的自噬小体,而针刺组未发现典型的自噬小体结构。结论:自噬基因ATG5可介导内质网应激-自噬过程,调节T淋巴细胞亚群,调控气道高反应和气道炎症。针刺大椎、肺俞、足三里可调控ATG5基因表达,进而通过调控ER stress-自噬过程促进恢复T淋巴细胞稳态。

杨祎[4](2019)在《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用药综合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支气管哮喘是全球公共的健康问题,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治疗,以达到控制疾病症状和降低未来风险的总体目标。多药联合是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常用方案,但联合用药有增加了不良反应发生的潜在风险,也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经济负担。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联合用药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并对各方案的药物经济学指标进行评估,为临床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治疗的用药选择提供参考。同时,运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奥马珠单抗、美泊利单抗治疗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现有临床研究做一梳理,以期望获得新型药物单克隆抗体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的可靠循证医学证据,为今后协助临床合理使用单克隆抗体药物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选取辽宁省沈阳市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东北地区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312例,依据患者年龄和控制用药方案进行分组。儿童组分为ICS+LTRA治疗组、ICS+LTRA+LABA治疗组2个亚组;成人组分为ICS+LABA治疗组、ICS+LABA+LTRA治疗组、ICS+LABA+LAMA治疗组、ICS+LABA+LTRA+LAMA治疗组,共4个亚组。以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的ACT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患者出院时的FEV1%作为次要指标,同时将患者的心率、血压作为安全性指标进行评价。药物经济学研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法,比较不同治疗方案患者住院期至随访3个月的成本-效果比值。最终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和经济性,筛选出疗效好、安全性高、花费低的最佳方案。Meta分析研究部分,通过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万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等数据库,收集奥马珠单抗和美泊利单抗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位研究人员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筛选后进行数据提取和文章质量评价。运用RevMan5.3软件对最终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1、儿童ICS+LTRA+LABA治疗组ACT(或C-ACT)评分在出院3个月、出院6个月时优于ICS+LTRA治疗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FEV1%分别提高 12.4%和 24.1%,ICS+LTRA+LABA 组在 FEV1%改善方面明显占优(p=0.044)。两种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未报告与用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ICS+LTRA组的成本-效果比为 90.93,ICS+LTRA+LABA 治疗组为 88.10,ICS+LTRA+LABA方案更有经济学优势。2、成年患者同一时期四种治疗方案间ACT评分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四组FEV1%较治疗前均有提高,其中,ICS+LABA组提高 22.3%,ICS+LABA+LTRA 组提高 23.0%,ICS+LABA+LAMA组提高 33.1%,ICS+LABA+LTRA+LAMA组提高34.8%。四种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未报告与用药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四组成本-效果比分别为130.42、129.08、156.59和 150.40,药物经济学优势比较结果为:ICS+LABA+LTRA>ICS+LABA>ICS+LABA+LTRA+LAMA>ICS+LABA+LAMA。3、Meta 分析结果显示:奥马珠单抗治疗组哮喘急性发作风险降低31%[RR=0.69,95%CI(0.62,0.76),p<0.0001];美泊利单抗组降低17%[RR=0.83,95%CI(0.71,0.96),p=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 FEVi 改善[MD=0.09,95%CI(0.06,0.12),p<0.00001]、ACQ 改善[MD=-0.32,95%CI(-0.45,-0.20),p<0.00001]、AQLQ 提高[MD=0.25,95%CI(0.12,0.37),p<0.0001]方面,单克隆抗体组均优于对照组。使用单克隆抗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风险降低30%[RR=0.70,95%CI(0.58,0.83),p<0.0001]。美泊利单抗可显着降低哮喘患者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MD=-0.27,95%CI(-0.37,-0.17),p<0.00001]。结论:1、对于儿童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白三烯调节剂的哮喘控制治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药物安全性和经济性,是中、重度哮喘患儿长期控制治疗的最佳选择。2、对于成年患者,当需要叠加不同作用机制控制药物进行治疗时,随着联合药物的增多其疗效有提高的趋势。成年患者不同治疗方案中,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白三烯调节剂的哮喘控制方案显示出更好的药物经济学优势。3、接受奥马珠单抗或美泊利单抗治疗的患者在降低哮喘急性发作率、提高肺功能、降低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显着优于未使用者,其中,奥马珠单抗在降低哮喘急性发作风险方面优于美泊利单抗。美泊利单抗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可显着降低患者的血嗜酸性粒细胞水平。

李业山[5](2018)在《哮喘表型:从临床特征向分子方法的演变》文中指出尽管多年来哮喘已经被认为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近年来的研究越来越集中于其异质性。认为哮喘由多种表型或由特征组成。哮喘的表型最初集中在临床特征的组合,但现在正在把生物学的方法与临床特征联合起来。大规模的分子和基因的持续研究,以及广泛的哮喘临床特征的人群研究,应该提高我们从分子的角度来理解哮喘的表型,并产生更多的靶向和个性化的哮喘治疗的新方法。一、哮喘定义的演变"哮喘"是一个模糊的术语,其描述了可逆呼气

陈欣,林江涛[6](2009)在《运动性哮喘的诊断和治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奇兴,朱峥,邹盈[7](2009)在《ALOX5启动子区变异位点基因型变异与白三烯拮抗剂抗哮喘疗效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研究中国正常人群和哮喘人群5-脂氧化酶(ALOX5)基因启动子区变异位点基因型变异频率及其与白三烯拮抗剂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按随机抽样原则选择白三烯拮抗剂治疗有效(A组)与无效(B组)病例各50例及正常人100例,测定入选者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肺活量(FEV1/FVC);抽取10ml全血,检测Sp1-Egr1等位基因型基因序列。结果A组FEV1/FVC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A组与B组FEV1/FVC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与B组比较ALOX5启动子处的Sp1-Egr1基因多态性有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中国人群ALOX5基因启动子变异与白三烯拮抗剂治疗哮喘患者的疗效相关,ALOX5基因启动子基因序列检测可以指导哮喘患者的临床用药。

孙铁英[8](2009)在《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文中指出

魏小林[9](2009)在《三子养亲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其对支气管哮喘大鼠白三烯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临床观察目的:对比三子养亲汤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45例患者随机分三组,分为常规治疗组、孟鲁司特组、三子养亲汤组,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各自症状改善的情况、肺功能及外周血中嗜酸粒细胞(EOS)水平、尿中白三烯E4(LTE4)的改变来验证三子养亲汤治疗哮喘的疗效。结果:三子养亲汤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外周血中EOS水平及尿中LTE4水平。第二部分:动物实验目的:探索三子养亲汤对支气管哮喘大鼠白三烯受体1、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六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中药三子养亲汤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孟鲁司特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制成哮喘模型。制备方法分致敏和激发两阶段;第1d和第8d腹腔注射无菌抗原液致敏;第14天起哮喘模型组、孟鲁司特组大鼠雾化吸入卵蛋白(OVA)激发14d。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代替抗原液和OVA进行致敏和激发。各治疗组大鼠均在第2次致敏后第4d开始给予灌胃,激发阶段则在每次激发前1h给予灌胃:根据分组不同灌注三子养亲汤或孟鲁司特。各组大鼠均经末次激发24h内处死,取肺组织标本,运用RT-PCR技术检测SD大鼠肺组织的白三烯受体mRNA表达水平,并对肺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肺组织EOS的变化。结果:三子养亲汤能减少支气管哮喘大鼠白三烯受体1 mRNA表达的水平,同时减少哮喘大鼠肺组织EOS的浸润。

马晓晖[10](2009)在《婴幼儿早期喘息干预前后临床与白三烯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文中指出目的:喘息是儿科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婴幼儿首次发生喘息后,部分患者出现反反复复的喘息发作,最终约有22.1%-53.2%发展成为哮喘[1]。目前已证实,炎性介质白三烯(Leukotriene)参与了哮喘发生、发展的过程,它的生物学效应几乎涉及哮喘发病的各个环节[2]。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哮喘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有效缓解哮喘的临床症状和体征,降低喘息的复发率[3],已经成为哮喘缓解期治疗的一线用药。临床上我们发现,婴幼儿早期喘息(年龄小于3岁,喘息发作小于或等于2次)急性发作时,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短期内就有比较好的临床效果,提示我们,白三烯可能参与了婴幼儿早期喘息的发生、发展过程。为进一步证实白三烯在婴幼儿早期喘息中的作用,为临床用药提供强有力的临床与实验依据,我们对138例婴幼儿早期喘息的患者进行血清、尿白三烯检测,并对其中的部分患者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干预,在不同的时间段内进行临床和实验观察,以探讨婴幼儿早期喘息干预前后临床及血、尿白三烯水平的变化。方法:1、临床观察方法:采用临床对照的方法,将62例婴幼儿早期喘息的住院患者分成两组,临床观察组和临床对照组各31例,在相同的常规治疗基础上,临床观察组给予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4mg每晚顿服),临床对照组不给于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给药后的12小时、72小时分别记录每个患者的肺部体征,比较两组用药前后肺部体征的变化,观察临床有效率。2、血、尿白三烯水平观察方法:⑴对138例确诊为婴幼儿早期喘息的患者,于入院24小时内留取血、尿标本,并进行血清、尿白三烯检测,观察婴幼儿早期喘息患者血清、尿白三烯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⑵留取标本的所有患者,给予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用药后12小时有38例患者留取血标本,77例患者留取尿标本;用药后72小时有10例患者留取血标本,13例患者留取尿标本。分别进行血清、尿白三烯检测,观察婴幼儿早期喘息患者用药后的不同时间血清、尿白三烯水平的变化,并分别与用药前及正常对照组比较。⑶正常对照组:年龄小于3岁,无家族及个人过敏史,近期无寄生虫感染史,无病毒及其他感染史的健康儿童。3、血清、尿白三烯的测定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方法进行血清、尿白三烯E4(Leukotriene E4, LTE4)水平检测。试剂盒购于美国Rapid Bio实验室。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药前后临床有效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血、尿白三烯水平的比较,因LTE4数据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LTE4浓度以中位数(M)及四分位数间距(Q)表示。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一、婴幼儿早期喘息干预前血、尿白三烯的水平1、婴幼儿早期喘息干预前组血清LTE4的水平为132.63, 43.81pg/ml,与正常对照组(24.35, 15.38pg/ml)相比,血清LTE4的水平明显升高,P值<0.01,差异非常显着,有统计学意义。2、第一次喘息组(毛支组)血清LTE4的水平为70.64, 35.96 pg/ml,第二次喘息组(喘支组)血清LTE4的水平为464.20, 75.69 pg/ml,喘支组血清LTE4的水平比毛支组明显升高,两组相比,P值<0.01,差异非常显着,有统计学意义。3、婴幼儿早期喘息干预前组尿LTE4的水平为7.84, 1.40 pg/ml,正常对照组尿LTE4的水平为5.04, 1.96 pg/ml,两组相比, P值<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二、婴幼儿早期喘息干预前后临床有效率的比较1、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后12小时临床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77.4%,临床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45.2%,两组相比,P<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2、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后72小时临床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5.7%,临床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68.0%,两组相比,P<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三、婴幼儿早期喘息干预前后血、尿白三烯水平及比较1、婴幼儿早期喘息干预后12小时组血清LTE4的水平为248.65, 28.43 pg/ml,与干预前血清LTE4(475.62, 74.96 pg/ml)的水平相比,P值<0.01,差异非常显着,有统计学意义。2、婴幼儿早期喘息干预后72小时组血清LTE4的水平为94.84, 20.68 pg/ml,与干预前血清LTE4(405.17, 106.29 pg/ml)的水平相比,P值<0.05,差异显着,有统计学意义。3、婴幼儿早期喘息干预后12小时尿LTE4的水平为7.84, 1.40 pg/ml,与干预前尿LTE4水平(7.00, 1.68 pg/ml)相比,P值>0.05,无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婴幼儿早期喘息干预后72小时尿LTE4的水平为3.92,0.00 pg/ml,与干预前尿LTE4水平(1.96, 0.00 pg/ml)相比,P值>0.05,无显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婴幼儿早期喘息血清、尿白三烯水平均升高。第二次喘息(喘支组)比第一次喘息(毛支组)血清白三烯升高明显。提示白三烯参与了婴幼儿早期喘息的发病过程。喘息次数增加,血清白三烯水平升高的幅度增加。二、婴幼儿早期喘息患者药物干预前后进行临床体征的比较,临床观察组较临床对照组有效率明显增加,干预后12小时、72小时,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婴幼儿早期喘息急性发作期临床有效,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应用于婴幼儿早期喘息的急性发作期提供临床依据。三、婴幼儿早期喘息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干预后12小时、72小时血清白三烯水平明显下降。提示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以在短时间(≤3天)降低婴幼儿早期喘息患者血清白三烯水平,与临床干预后的观察效果相符,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应用于婴幼儿早期喘息的急性发作期提供实验依据。但婴幼儿早期喘息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干预后12小时、72小时尿白三烯水平未见明显下降,提示应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在短时间(≤3天)对尿中的白三烯影响不明显。

二、白三烯在运动性哮喘中作用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白三烯在运动性哮喘中作用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2)新兵训练中运动性哮喘的药物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诊断标准
        1.2.2 试验方法
        1.2.2.1 初始试验
        1.2.2.2 后续试验
        1.2.3 疗效评价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2组第一试验阶段福莫特罗气雾剂疗效比较
    2.2 2组第一试验阶段孟鲁斯特钠片疗效比较
    2.3 2组第二试验阶段福莫特罗气雾剂疗效比较
    2.4 2组第二试验阶段孟鲁斯特钠片疗效比较
    2.5 2组第一、二试验阶段应用福莫特罗气雾剂情况比较
    2.6 2组第一、二试验阶段应用孟鲁斯特钠片情况比较
3 讨论

(3)基于自噬基因ATG5探讨针刺调控内质网应激诱导气道高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稳态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第一节 哮喘的研究进展
        一、哮喘的定义
        二、哮喘的病因
        三、哮喘的治疗
    第二节 针灸在哮喘治疗中的应用
        一、各种针灸疗法对哮喘的治疗
        二、针灸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内质网应激与哮喘的关系
        一、内质网应激的分子机制
        二、内质网应激在呼吸系统中的生物学效应
        三、内质网应激与哮喘
    第四节 细胞自噬与哮喘的关系
        一、自噬的作用
        二、自噬的调控机制研究
        三、内质网应激与自噬
        四、自噬与哮喘
    第五节 自噬基因ATG5与哮喘的关系
        一、ATG5在自噬中的作用
        二、ATG5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
        三、ATG5与哮喘
第二章 实验研究
    第一节 针刺对气道高反应模型气道高反应性及气道炎症的影响
        一、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二节 针刺对气道高反应模型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一、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三节 针刺对气道高反应模型内质网应激和自噬的影响
        一、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第四节 自噬基因ATG5在针刺调控气道高反应小鼠内质网应激-自噬反应的作用研究
        一、材料
        二、实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附件

(4)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用药综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前言
第一部分 中、重度支气管哮喘不同联合用药治疗方案的疗效、安全性及初步经济学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分组
        1.2.2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1.2.3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患者的基本资料
        2.2 ACT(C-ACT)评分
        2.2.1 儿童药物治疗组
        2.2.2 成人药物治疗组
        2.3 FEV_1%
        2.3.1 儿童药物治疗组
        2.3.2 成人药物治疗组
        2.4 心率及血压
        2.5 药物经济学评价
    3 讨论
第二部分 单克隆抗体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文献检索
        1.1.1 文献检索数据库
        1.1.2 文献检索策略
        1.2 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1.2.2 排除标准
        1.3 文献筛选
        1.4 文献质量评价
        1.5 资料提取
        1.6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2.4 META分析结果
        2.4.1 哮喘急性发作率
        2.4.2 FEV_1改善
        2.4.3 ACQ改善
        2.4.4 生活质量评分
        2.4.5 不良反应
        2.4.6 严重不良反应
        2.4.7 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2.4.8 GETE评分
    3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5)哮喘表型:从临床特征向分子方法的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哮喘定义的演变
二、“表型”的定义
三、早发的过敏性Th2哮喘
    1临床和生物学特征
    2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反应
四、晚发持续的嗜酸性粒细胞性哮喘
    1临床和生物学特征
    2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反应。
五、运动诱发性哮喘(EIA)
    1临床和生物学特征
    2治疗的反应
六、与肥胖有关的哮喘
    1临床和生物学特征
    2生物标志物和治疗反应
七、中性粒细胞性哮喘
    1临床和生物学特征
    2治疗的反应
八、结论与未来方向

(6)运动性哮喘的诊断和治疗(论文提纲范文)

1 运动性哮喘的流行病学
2 运动性哮喘的发病机制
3 运动性哮喘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4 运动性哮喘的治疗
    4.1 非药物治疗
    4.2 运动性哮喘的药物治疗
5 EIA与运动

(7)ALOX5启动子区变异位点基因型变异与白三烯拮抗剂抗哮喘疗效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三组FEV1/FVC治疗前后比较
    2.2 三组ALOX5启动子处的Sp1-Egr1基因型多态性
3 讨论

(8)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运动激发试验
2 运动耐力试验
    2.1 常用指标及其临床意义
        2.1.1 最大摄氧量
        2.1.2 无氧域 (AT)
        2.1.3 氧脉搏 (VO2/HR)
        2.1.4 呼吸储备 (MVV-VE or VE/MVV)
        2.1.5 无效通气和死腔/潮气量 (VD/Vt)
        2.1.6 氧耗量 (VO2)
        2.1.7 二氧化碳产量 (VCO2)
        2.1.8 呼吸商 (VCO2/VO2)
        2.1.9 通气当量 (VE/VO2)
    2.2 方案
        2.2.1 每分递增试验
        2.2.2 固定功率试验
3 运动康复

(9)三子养亲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其对支气管哮喘大鼠白三烯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1 祖国医学对哮喘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2 白三烯与哮喘关系研究进展
    3 研究思路
正文
    第一部分:临床观察
        1 目的
        2 临床观察及实验设计
        3 试验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动物实验
        1 目的
        2 材料与方法
        3 实验结果
        4 讨论
    结论
    存在问题及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图
致谢
附件

(10)婴幼儿早期喘息干预前后临床与白三烯水平的变化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一、摘要
    (一) 中文摘要
    (二) 英文摘要
二、文献综述
    (一) 综述
    (二) 参考文献
三、正文
    (一) 前言
    (二) 对象与方法
    (三) 结果
    (四) 讨论
    (五) 结论
    (六) 参考文献
四、致谢

四、白三烯在运动性哮喘中作用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0(12)
  • [2]新兵训练中运动性哮喘的药物疗效分析[J]. 张鲁峰,赵向,詹三华.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5)
  • [3]基于自噬基因ATG5探讨针刺调控内质网应激诱导气道高反应T淋巴细胞亚群稳态机制研究[D]. 董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5)
  • [4]中、重度支气管哮喘的用药综合评价研究[D]. 杨祎.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5]哮喘表型:从临床特征向分子方法的演变[J]. 李业山. 临床肺科杂志, 2018(12)
  • [6]运动性哮喘的诊断和治疗[J]. 陈欣,林江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09(23)
  • [7]ALOX5启动子区变异位点基因型变异与白三烯拮抗剂抗哮喘疗效的关系[J]. 周奇兴,朱峥,邹盈. 山东医药, 2009(45)
  • [8]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J]. 孙铁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05)
  • [9]三子养亲汤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其对支气管哮喘大鼠白三烯受体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D]. 魏小林.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9(S1)
  • [10]婴幼儿早期喘息干预前后临床与白三烯水平的变化及意义[D]. 马晓晖. 大连医科大学, 2009(02)

标签:;  ;  ;  ;  ;  

白三烯在运动性哮喘中作用的初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