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Mecpro重型机械公司来沪进行石油技术交流

印度Mecpro重型机械公司来沪进行石油技术交流

一、印度Mecpro重型机械公司来沪进行油脂技术交流(论文文献综述)

何明[1](2016)在《港口行业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 ——以北部湾港为例》文中认为港口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基础行业,是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伴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港口行业快速发展壮大,港口岸线不断延伸,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各种专业化、自动化和信息化项目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存在于每个港口之间的竞争也变得越来越白热化,因此,各个港口企业都在想方设法的突出自身优势,不断加强内外部管理,使企业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而各港口企业在不断加大发展力度的同时,也需要面对发展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本文以港口企业改革发展为出发点,结合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以北部湾港为例对港口行业上市公司的风险状况进行研究,针对企业目前所处的环境和现状进行深入分析,试图找出我国港口企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成因,并提出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价和防范的建议,旨在提高港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风险管理能力,防止和减少损失,为提高港口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出谋划策。

张桂梅[2](2011)在《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文中认为贸易利益是各国参与国际分工、开展国际贸易的出发点和归宿。国际分工格局决定贸易利益的分配格局。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分工发生了深刻变化,全球价值链分工获得广泛发展。发展中国家以低端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主要表现形式为加工贸易。价值链分工给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利益带来重要影响,既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又存在发展陷阱和风险。论文以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为主线,利用大量的文献资料,分析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分工中的静态和动态贸易利益以及分工风险,并结合中国的状况,探讨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提升战略和措施。论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介绍选题的背景与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论文的逻辑、研究方法和创新。第二章主要介绍和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家的参与。首先分析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内涵,通过对国际分工历史演变的简要分析,概括总结价值链分工的特点和产生的动因;接着分析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形式及特点;最后介绍学术界衡量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常用指标、计算方法及研究结论,并分析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第三章分析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分工中的静态贸易利益及风险。首先指出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静态贸易利益的变化特点,即主体出现多元化,贸易利益被分割,真正反映贸易静态利益的是出口附加值的变化;然后利用传统贸易理论的拓展模型,分析发展中国家静态贸易利益及变化,并逐步推演出传统分析中的贸易利益衡量指标——贸易条件,已不能反映发展中国家的静态贸易利益变化,就此提出利用微笑曲线来构筑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分工中的贸易利益函数,并进一步分析在技术进步、非充分就业和产业扩张的条件下贸易利益曲线的变动及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影响。最后,在吸收和借鉴已有学者分析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能够更直观地反映一国在价值链分工中获得的静态贸易利益大小的衡量指标:相对出口附加值,并且根据出口附加值的公式和计算方法对中国的制造业进行实际测算,得出中国在价值链分工中获取的利益只是其出口的1/3左右,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比例有上升趋势,但是不显着。通过这章的分析,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在这种新型的分工中,处于弱势地位,获得的贸易利益相对较小,而且可能会出现“悲惨的增长”和“路径锁定”。第四章主要采用历史经验分析和逻辑推理分析,探讨发展中国家的动态贸易利益。具体分析了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利益、经济增长利益、技术进步利益、产业升级利益的影响路径和利益风险,并得出结论: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技术进步、产业发展、经济增长都有一定的正效应,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各国因为参与价值链分工的程度不同和各国国内经济和制度环境不同,获取的效应会有差异。第五章主要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提升静态贸易利益和动态贸易利益。提出发展中国家提升静态贸易利益应该从增加整体分工附加值和单位附加值入手,并且应在分工中寻求和谐发展,努力打造国家制造品牌;提升动态贸易利益应该规避和减弱分工风险,充分发挥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第六章分析中国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贸易利益问题。该部分首先从商品加工分类的贸易统计及加工贸易的视角较客观地描述了中国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及特点,并从历史经验中分析中国在价值链分工获取的动态利益,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实证分析加工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鉴于中美贸易在国际社会和中美两国的重要地位,本文接着分析了中国在对美国出口的贸易利益问题。首先从多个角度探讨了中美贸易中的价值链分工因素,测算了中国对美国制造业出口中获取的附加值,提出中美贸易中的静态贸易利益要比实际贸易顺差小得多;接着,利用中国对美出口的附加值指标,利用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及脉冲响应图等方法,实证分析向美国的出口对中国的就业、产业结构提升及技术进步的实际影响,结果显示有一定的正效应,符合第四章的分析结论,但是,拉动效应不显着。最后,分析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面临的贸易利益风险和发展困境,提出应及时调整价值链分工战略,积极寻求有效措施,提升价值链分工的贸易利益。

陈琦[3](2011)在《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新解释》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即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角度,对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进行探讨,进而为中国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到参与国际产业转移,提升本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在研究中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规范分析中,本文在国际贸易分工理论、产业组织理论、跨国公司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上,从国际产业转移主体——跨国公司的角度研究其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提出了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支点。对该理论的实现途径——矩阵型分工的形成及其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以该理论为指导,研究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路径选择。在实证分析中,综合运用了案例研究和模型等实证研究方法。通过搜集历史资料,本文分析了处于不同国际分工地位的国家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特点,借助案例分析,从个案中寻找共性。同时,本文在对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现状的研究中也选取了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以印证本文的理论支点。此外,也强调通过构建模型,对矩阵型分工的决定因素,竞争优势、矩阵型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和逆向国际产业转移的决定因素等进行了数理分析。论文内容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为导论,分别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写作思路、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等。在从产业和跨国公司角度对现有的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的解释进行综述和评述的基础上,指出现有理论存在不足,认为有必要从企业角度,特别是国际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跨国公司角度来理解和解释国际产业转移现象。第二章在批判现有国际产业转移定义的基础上,从跨国公司角度重新定义了国际产业转移,将其明确为跨国公司的一种有意识的战略行为,认为跨国公司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而明确了本文研究的定位,为下一章的论述做好铺垫。第三章是回答竞争优势最大化“是什么”的问题。首先结合跨国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跨国经营的动机演变,提出以竞争优势为导向的国际产业转移是比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更高级的跨国经营新阶段。进而分析企业竞争优势的两大基石——差异化优势和低成本优势的来源和外在体现的差异,及其进入壁垒、经营风险、市场风险,以及两种竞争优势与企业竞争力和附加值的关系。接着研究了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指出与一般企业不同,跨国公司能够通过国际化经营在这两种优势中进行协调、平衡和妥协。以这些论述为基础,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支点——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并对该理论的意义作了说明。最后对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进行了经验性的实证分析,选择了四个典型国家——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分别作为传统发达国家、后起发达国家、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对这些国家制造业跨国公司在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中的策略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四国制造业对外产业转移的共同特征,是将不同目的和层次的研发、制造、营销职能在全球范围内布局,以达到强化其竞争优势的目的。第四章是回答竞争优势最大化“为什么”的问题。为了探讨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实现途径,本章以跨国公司行为特征的实证研究为基础,将价值链上的各种活动纳入一个涵盖价值链分工、服务外包、研发转移和竞争优势的矩阵型分工分析框架,来说明跨国公司在研发、制造、营销环节的分工形态、以及矩阵型分工与跨国公司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接着探讨了矩阵型分工的产生过程和决定因素,指出相对要素成本和制度成本是决定矩阵型分工形成的主要因素。最后构建了一个基于垂直一体化基本模型的数学模型,分析竞争优势最大化、矩阵型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第五章是回答竞争优势最大化“怎么样”的问题。首先对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和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指出差异化优势是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制造业强国之间差距的集中体现,然后以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为指导,提出中国制造业企业应借鉴后起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参与差异化优势寻求的国际产业转移的战略选择,并从企业和政府的角度,提出了中国制造业对外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第六章是总结和展望。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和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包括:(1)国际产业转移不等于对外直接投资。尽管二者之间在主体、表现等方面相似或相同,但严格地说,它们是两个既有联系又彼此独立的概念。对外直接投资只是国际产业转移的方式之一,并且重要性日益下降。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目的相对多元化,既可以为了绕开贸易壁垒在当地建厂,也可以是出于利用当地资源的目的,还有消灭竞争对手等。而国际产业转移更多的是企业为了适应变化的环境和竞争的需要采取的战略性行为。从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角度,国际产业转移应定义为某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在变化的竞争环境中,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原则,通过跨国界的对外直接投资或国际贸易等方式,把企业的某些职能(如生产、销售和研发等)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行为。当某个产业中多个企业参与这种转移时,便表现为该产业在空间分布上发生迁移。(2)相对于以前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国际产业转移的过程既包含商品(如输入中间产品、输出最终产品)的运动,也往往包含资本的运动,还包含外包等非股权方式。以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为主要手段的跨国经营行为是以市场进入为主要目的,而国际产业转移是跨国公司经过周密计划的战略性、系统性决策。跨国公司通过在全球寻找和选择最适合的区位,建立国际生产体系来全面发挥其全球性的组合与转移资源的优势。从这个意义来说,这种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跨国公司经营行为是一种比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更加高级的跨国经营阶段。从跨国公司的角度考察,国际产业转移的动机是为企业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维持和获取竞争优势。(3)差异化优势和低成本优势是企业竞争优势的两大基石。前者主要来源于创新能力,表现为基于专利、品牌等无形资产的市场垄断能力;后者主要来源于规模经济、管理和国家间的要素、制度差异等,表现在低价格和高性价比上。差异化优势的进入壁垒高,相应地,附加值也更高,低成本优势则相反。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实行差异化往往意味着高成本。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同样包括低成本优势和差异化优势。但与一般企业不同的是,跨国公司拥有整合全球资源能力的特点决定了其能够在这两种优势中进行协调、平衡和妥协,从而取得竞争优势最大化。竞争优势最大化就是跨国公司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在不同国家产业发展环境存在差异的条件下,根据各国比较优势,将价值链各环节进行细分和区位重新调整,选择在拥有最优区位的国家或地区完成,以实现竞争优势最大化的战略行为。美国、日本、韩国和印度制造业企业在对外产业转移中,都有意识地遵循了这一规律。(4)企业的竞争优势贯穿价值链的各个环节和各个层次。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实现,必然要求跨国公司将各种价值创造活动最优布局,以提升整体的经营效率。为此,国际产业转移不仅仅局限在制造环节,还拓展到研发和营销环节。当今的跨国公司将价值链进一步细分,在研发、制造和营销上划分出若干个层次,形成了一种涵盖价值链分工、服务外包、研发转移和竞争优势的矩阵型分工格局。这一分工格局的每个环节中价值创造活动的层次越高,附加值就越高,与跨国公司差异化优势间的关系就越密切,反之附加值就越低,与跨国公司差异化低成本优势间的关系就越密切。跨国公司通过矩阵型分工来实现竞争优势最大化。决定各个国家在矩阵型分工中地位的因素是要素成本和制度成本。国际产业转移就是跨国公司在不同国家存在差异的要素成本和制度成本中选择最优区位。(5)中国制造业的规模已位居世界前列,货物出口规模更已是世界第一,但中国制造业的主要竞争优势仍是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金技术密集型产品中的低附加值生产环节。矩阵型分工格局表明,尽管中国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逐年提高,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层次不断上升,并成为发达国家研发活动转移的主要目的地,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研发、制造和营销的低端,获取的利益极其有限。中国企业依赖脆弱的成本优势嵌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网络,完成分工中附加值最低的环节。缺乏差异化优势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竞争力远远落后于英国、德国、美国和日本等制造业强国的集中体现。(6)根据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和对部分后发国家的案例分析说明,企业可以通过跨国经营,整合利用全球的优质要素和优良制度安排,实现矩阵型分工上的跨越式发展,更快提高国际竞争力。按照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中国企业要占领矩阵型分工高端价值创造环节,必须尽快提高差异化竞争优势。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应借鉴后起国家企业的成功经验,充分认识本企业在高端研发、制造和营销上的劣势,根据企业自身条件有选择地开展逆向国际产业转移,在保持成本优势的同时,积极寻求差异化优势,以实现竞争优势最大化。在这一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方式,同时也要做好风险防范。本文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本文突破了通常从中观和宏观角度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现象及其技术溢出、产业升级、利益分配和经济增长效应的窠臼,从国际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角度研究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即从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与跨国公司竞争优势互补的关系出发,对跨国公司进行国际产业转移的动机作出了新的解释。(2)本文从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角度,提出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认为实现竞争优势最大化是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同时,为了进一步研究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实现途径,本文建立了一个涵盖研发、制造、营销的整体价值链国际分工分析框架——矩阵型分工,改变了通常将这些内容割裂的研究视角,并且在该分析框架中引入竞争优势及其与附加值的关系,从而对跨国公司的国际产业转移进行了更为完整的研究。(3)本文改变单纯从承接的角度研究中国企业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作用,而是从承接和参与两个角度展开研究。尤其突出中国企业的对外产业转移。同时,突破一般从市场进入、自然资源获取等角度研究中国企业“走出去”策略的局限,从更加长远的战略角度,提出中国企业通过国际产业转移实现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国际化路径选择。

梁维立[4](2010)在《ZM公司轴承加热器项目商业计划书》文中研究说明2005年-2008年的4年间,轴承行业全部产品销售收入和轴承产量平均递增18.52%和19.52%,实现了行业的快速增长。我国已经提前两年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轴承行业收入840亿元,轴承产量80亿套的经济总量目标,成为世界上第三大轴承制造国。但是目前国内能使用正确的方法安装轴承的企业仅占轴承用户的15%左右,大部分企业(特别是传统的国企)都是用不正确的方法安装轴承。结果造成轴承寿命大大降低。ZM科技有限公司的创业团队察觉到轴承装拆、维护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所以联合上海轴承研究所以及上海交通大学的专家重点开发出轴承加热安装工具,并成功研发出磁感应轴承加热器。ZM公司希望通过本商业计划书能吸纳有志于此的投资者加入项目队伍,同时也希望通过此项目能够全面提高和改善中国轴承装拆、维护工艺,提高我国轴承产品使用质量,为国家向工业装备制造强国迈进贡献自己的力量。本商业计划书将结合我国的工业发展对轴承市场以及轴承加热器市场进行分析,通过SWOT法分析项目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及威胁,并以此制定适合项目发展的运营、营销计划,为潜在投资者提供详细的参考数据。根据SWOT分析,项目将成立A公司,并制定“依托产品先进技术优势,在5年内成为全球最先进磁感应技术的轴承加热器制造企业,建立全球销售网络,市场覆盖欧洲和亚洲主要工业生产国家,并成为中国最大、知名度最高的轴承加热器生产商”战略。为了实现战略目标,A公司制定相应运营计划,赢利模式中的利润源来自于国内的东北、华南、华东市场,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和欧洲的荷兰等国家的制造、汽车和轻工业企业,采用“中低价格-高质量”的市场定位,以迅速占领市场,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一系列包括价格、产品、渠道等的营销计划,同时加强对销售人员的考核。扩大销售需要购置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大概535万左右。ZM公司将投入200万,同时吸引风险投资200万元,并向银行申请135万元的短期借款以解决流动资金的问题。根据预测,项目每年可以获得超过180万的净利润,投资回收期大概是1.92年,而整个项目的MIRR为34%。项目的风险来自于经济环境变化风险、市场开拓风险、财务风险和原材料风险。针对不同的风险,笔者提出相关风险管理建议。

张宏波[5](2009)在《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机制及空间布局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文中指出城市与工业的发展是相伴的,工业发展是城市发展的动力,城市发展是工业发展的支撑,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当前,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背景下,城市发展产业化,产业发展园区化,园区发展集群化,城市、产业、园区、集群,一系列的概念交织在一起,构成城市工业发展的内在联系与要求。面对国内外城市工业发展的形式,一些区域性中心城市依据自身的特征,积极参与全球产业分工,选择合理的工业发展模式。同时,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在城市中的布局也需要不断调整,在不同的工业化阶段,城市大多体现出不同的工业空间结构特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的产业空间——工业园区,已经成为当今城市工业发展的有效发展方式,在工业产业升级、组织联系、技术创新、环境保护等方面表现出显着的优势;而多个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的合理布局,也必将影响着城市的经济结构、总量提高、生态环境及和谐发展。本文的工业园区是以产业集群理论为基础,以其内在的组织联系为保障,以科技化、生态化和特色化为理想的一种微观尺度的工业区域经济体。本文在对工业园区内涵把握的基础上,从地理学的强项—条件分析入手,全面的分析了工业园区的微观和宏观环境条件。从工业园区微观研究起步,提出了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内在发展机制和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培育策略,再由微观到宏观,以城市为基本地域单元,明晰工业园区发展布局的地域类型,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业园区宏观布局模式,进而分析工业园区对城市整体的影响,突显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作用。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背景及现状,探索了长春市工业园区培育途径,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原则和布局内容,提出了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布局的保障措施。在上述思路的基础上,本文采取了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并以理论探索为主,以实证研究进一步深化;微观研究和宏观研究相结合,并力求在宏观布局研究上有所突破;定性与定量结合,并以逻辑思维研究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法。本文在研究中,主要突出以下两个方面。在理论研究上,本文重点构建了工业园区发展机制与空间布局的理论框架。首先在国内外工业园区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背景下,提出了工业园区的理论框架,诸如工业园区的概念、构成、类型及规模等。其次,全面分析了工业园区发展的环境条件,包括微观环境条件和宏观环境条件,并指出两者缺一不可,相互影响,共同推动工业园区的良性运转。第三,强调指出产业集群是工业园区的内在发展机制,并分析了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推进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对策。第四,在借鉴其它城市工业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的中心型、边缘型、卫星城型、乡镇型的地域类型,并分析了不同地域类型的工业园区与城市发展阶段、城市工业类型的关系。并以不同的地域类型为基础,构建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的点面状、轴线状、扇状等的布局模式,并分析了工业园区在城市中由点面状布局模式到轴线状布局模式,再进一步拓展形成扇状模式的发展过程。第五,依据工业园区的发展机制—空间布局—城市发展的递进思路,本文总结分析了工业园区发展及布局对城市产生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说明工业园区发展与布局给城市带来的综合优势。在实证研究上,重点研究长春市工业园区的发展背景、条件、优势与问题,长春市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培育,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的原则、内容和保障措施等。首先,分析了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优势的表现,一是实施了工业园区化的发展战略,二是支柱产业工业园区发展突出,三是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初见成效,四是特色工业园区规划建设有了突破,五是工业园区产业链初现雏形等,同时指出长春市工业园区也存在着内涵不清晰、面积不规范、布局混乱、地域类型单调、二元结构明显等问题。其次,提出了长春市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培育途径,一是增强工业总量形成合理园区规模,二是依据工业产业链条选择进园企业,三是以轮轴式产业集群为主,四是特色、科技和生态工业集群融合发展。第三,提出了长春市工业园区的“2中心、2扇面、5点面、1轴带”的布局思路。“2中心”即为北部都市工业园区组团和南部工业生产管理控制中心,“2扇面”即沿哈大线布局的西南工业园区组团发展扇面和东北工业园区组团发展扇面,“5点面”是以长春市“大卫星城”建设为依托,九台、德惠、农安、榆树、公主岭等五个县(市、区)级重点工业园区,“1轴带”指长吉工业园区组团发展轴带。

颜炳祥[6](2008)在《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理论及实证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源于它能够产生并释放出集群效应,这种集群效应既是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源泉所在,也是产业集群存在的合理性的基础。产业集群区域内部高度的竞合氛围,使分工更专业、更精细,使成本降得更低、技术创新节奏更快;由于产业集群具有明显的产业特性、地域特性与网络特性,对于那些产业链比较长或迂回生产方式比较突出的产业,利用集群化发展可以迅速提升该产业的区域、国内或国际的竞争优势。汽车产业的产业关联度非常高,并且产业链很长,因此汽车产业对相关行业的依赖性和带动作用非常强。通过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可以有效地促进汽车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在汽车产业集群内,高度专业化的分工,大大降低了生产和交易的成本,形成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合力,从而造就了汽车产业强劲的竞争力。随着汽车产业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我国汽车工业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地域集中特点。但是我国目前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只是一些生产的地域集中。从产业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我国的汽车工业仍然存在技术含量低、规模小、自主研发差、缺少自主品牌等问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梦想,产业集群势在必行。本文从汽车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外因条件出发,分析了汽车产业集群及其竞争力的形成机理,比较国际及我国部分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特征及原因,最后提出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的战略选择及政策建议,目的是为了使相关人士对我国汽车业的竞争优势有一个更全面和清晰的把握,从而能够结合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有目的地促进我国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提出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点。对于产业集群理论进行了较为充分的总结,并且在分析的基础上延拓、深化了有关理论的应用广度及深度。指出了对于我国汽车产业集群进行研究的现实意义,构建了本论文的技术路线并确定了研究重点;第二章:本章首先界定了汽车产品的概念、分类,总结了汽车工业的七大特征,确定本文所研究的汽车产业包括汽车产品制造业、汽车批发零售业和汽车服务业;其次,提出了汽车产业集群的概念和分类,分析了汽车产业集群的特征。最后给出了本文研究的假设前提。第三章:论文从汽车产业集群形成及发展过程中外因方面入手,着重从产业资本环境、产业形成所需要的社会化资本、促进产业集群形成、成长、壮大的区域产业文化等几个因素出发具体分析了汽车产业集群孕育、发展的外因化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汽车产业集群的资本要素禀赋、汽车产业集群社会资本平台、汽车产业文化平台的构建;第四章:论文讨论了汽车产业集群形成的内部驱动因素,主要包括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能力与产业发展之间的逻辑联系、汽车产业集群的物流体系的成熟以及有益于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集群网络系统的构建,从集群发展的内因角度揭示汽车产业集群形成的推动力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汽车产业集群技术平台、汽车物流体系运作平台、汽车产业集群网络体系的构建思路;第五章:在前两章分析的基础上对于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总体性的分析。通过构建汽车产业集群的三维度分析框架模型,认为汽车产业集群的成长是宏观—产业成长环境、中观—产业发展及微观—集群内企业主体三个维度相互作用的结果,任何一个维度的缺失或者不正常都将影响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文章最后对于汽车产业集群内部各网络结点的功能作了阐述;第六章:本章对于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力进行了重点研究。首先分析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来源;然后结合汽车产业的具体特点,构建了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模型,并且运用AHP数学模糊评价的方法,对我国不同区域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评价与对比;最后结合汽车产业集群各层次指标的综合评价结果,分析了不同区域汽车集群竞争力差异的原因。第七章:本章通过对于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定量分析,发现汽车产业在我国的部分地区已经出现了产业积聚现象;另外分析结果还表明汽车产业是关联性很强和规模经济效应明显的产业,产业集群的形成将有力的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其集聚程度与汽车工业总产值呈现高度的正相关性;不同行业集聚程度的变化对工业增长的影响力不同,汽车产业积聚程度的提高对我国的工业发展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第八章:文章首先介绍了世界上部分汽车产业集群和我国汽车产业集群总体格局,分析了我国六大汽车产业集群的现状及特点。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历史原因探索了现有格局的成因;最后结合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展现状,从开放的市场、FDI效应及国际化的经营策略等三方面入手分析经济与市场全球化的趋势对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影响。分析认为通过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变动与经济地理的变迁,可以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加快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发挥汽车产业的集群效应,提高产业效率;第九章:基于SWOT分析框架,在前面几章研究的基础上对于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根据“优势-机会”、“优势-威胁”与“劣势-机会”、“劣势-威胁”等四种组合提出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建议;同时提出了汽车产业集群品牌的定义及其构建方法;最后在对于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汽车集群处于发展期的观点,并探讨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第十章:结论与展望。归纳本论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总的来说,本论文注重理论与实证的结合,侧重于应用性研究,对我国汽车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的、丰富的、全面的、富有创新性的研究。但囿于作者知识结构及研究时间的限制,某些问题尚未展开更为深入的研究,如关于国有汽车集团的产权结构对于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影响如何?国有汽车企业如何进行委托人—代理人的机制设置?如何防止国有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的权力寻租行为和道德风险?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内部的体制性障碍?国有企业产权结构的多元化的途径与实际影响等都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与探讨的课题。

赵禹晴[7](2007)在《以产业集群推动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形式,是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的新焦点。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是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带动产业优化升级、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途径,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特征。针对黑龙江振兴的现实问题,产业集群对促进黑龙江经济发展、推动技术创新、扩大招商引资、建设新农村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同时,黑龙江拥有构建产业集群的工业基础与资源优势,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应利用好国家的振兴政策,抓住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大好时机,积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装备制造、石化煤化、绿色食品等特色产业集群和一批具有潜在竞争优势的高新技术、新兴产业集群,为产业集群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加速黑龙江振兴的步伐。

张小明[8](2007)在《除鳞喷嘴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研究》文中认为高压水除鳞喷嘴是除鳞设备的关键零件。高压除鳞喷嘴喷口的形状、结构和布置方式对水射流的形状,出流速度,打击力大小及其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高压水除鳞喷嘴的特性性能好坏将严重影响了除鳞效果和除鳞效率。而作为喷嘴生产企业,在目前的材料工艺下,不断改进喷嘴的制造加工工艺方法,完善喷口形状,改善喷嘴使用寿命,不仅可以给客户节约大量的资本,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是企业谋求更大发展的最好途径。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并结合相关实验,提出了一套可靠的特性测试方法,在此基础上,利用水压技术、高压水射流技术、自动控制、运动控制、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研制了一套高压水除鳞喷嘴特性测试试验台,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提出了高压水除鳞喷嘴喷射特性测试试验台的总体构成,分别从水压部分、电气控制部分、计算机监测控制部分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设计说明,其中包括系统原理设计、关键元件选型与设计、软件实现等,最后提出并解决了在实际应用中的几个关键问题。2、运用水射流的基本理论,推导出水射流特性参数计算公式,然后比较国内外的打击力测试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套更精确可靠的测试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喷射打击力测试实验,证明了测试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利用MATLAB引擎技术实现了打击力三维分布图形显示。3、为解决步进运动控制失步、振荡的现象,运用步进电机的基本理论,分别从步进电机的启动频率、停止频率、加减速控制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计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步进电机启动频率、加减速控制特性测试,分析了步进电机启动频率、加减速控制与电机振荡、失步的关系,进而合理的选择了步进电机启动频率、启动加减速。提出了步进电机运动控制的实现方式。

孙伟[9](2005)在《贸易优势与我国外贸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时代,通过贸易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是任何国家开放经济的宗旨。对贸易与产业之间的相关性从古典贸易理论的比较优势、新古典贸易理论的H—O 模型到新贸易理论的规模经济优势,从发展经济学的出口导向战略到产业经济学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有效的结合,或是从资源禀赋及配置效率,或是从竞争优势、产业优势的形成条件,或是从经济增长与经济结构转换的引致因素等,国内外学术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和论证。但是,关于产业结构演进与贸易发展之间是否存在特有的演化路径与传导机制,目前还缺乏系统的理论分析。本文以贸易优势为基础建立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利用经验数据和产业演进规律,探讨开放经济系统中商品贸易与产业升级之间的关联机理,进而确立产业发展的贸易模式及所需要的相关条件,并以此说明我国对外开放以来外贸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提出了我国外贸应该采取的发展模式。本文对所研究的经济体或经济单元的内涵规定为: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结构;独立自主的经济发展目标;开放式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及必要宏观调控;人口至少在5000 万左右。全文共分为七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分析研究背景和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基础上,提出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首先提出贸易优势和贸易优势类型两个概念,分析了贸易优势具有的四个特点;论证了贸易优势类型形成、转换与主导产业群更替、要素结构升级之间内在联系;最后,对贸易优势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之间的异同进行分析。第三部分根据产业结构逻辑演进及历史经验性数据,提出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制、技术跟进式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制和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制,并分析了每一个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理及所需要的条件。第四部分首先分析二十世纪80 年代以来,因新型国际分工体系的形成和跨国公司采取了全球发展战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论证国际贸易与投资的一体化进程对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制的影响;阐述全球贸易规则的确立对各国贸易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竞争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空间范围限定。第五部分在实证分析和经验论证了几个代表性国家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制之后,本章进入对我国贸易优势类型问题的分析。首先分析改革开放前后产业结构与对外贸易发展的相互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然后分析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在我国演进的方式与特点,最后指出加工业的高度发展及出口结构优化并没有相应地带动国内生产资料制造部门的同步发展,出口商品结构升级与国内产业结构之间没有建立起关联机制,在外资主导进出口格局的状况下,我国出现了贸易发展的“产业技术陷阱”,贸易优势类型转换并没有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第六部分根据对我国工业化进程及产业结构演进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由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向技术跟进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转换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具体目标;阐明我国若在开放型经济系统中形成产业结构升级与贸易优势类型转换的关联机制,则依赖制度创

吕洪良[10](2005)在《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产业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在柬埔寨首都金边正式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协议提出,双方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是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迈出的又一大步。和欧洲联盟及北美自由贸易区主要由发达国家构成不同,中国和东盟大多数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怎样走出一条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特色的区域经济合作之路,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研究中国和东盟的区域经济合作,首先要研究区域一体化本身。笔者认为,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全球化主要表现为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技术流动的自由化。区域一体化尽管也包含贸易、投资、货币、技术自由化的内容,但在这里,他们是一个有机统一体。换句话来说,区域经济一体化是通过资源、资本、人力及各项政策的合作,来达到产业优化和经济增长的目的。因此,区域经济合作不是简单的贸易、投资、人力、技术等合作,更不可能是某一单方面的合作,其实质是产业的合作,是三大产业的全面合作。对主要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经济组织来说,产业合作更是其成功与否的保证。本文首先从理论上对国际区域产业合作进行了分析。产业是经济的中心,产业合作自然也应成为区域经济合作的中心。而产业合作既是三大产业的联合,也是贸易、资本流动、投资和技术的全方位的合作,还是政府、企业和各种中介组织的合作。区域产业合作的目标是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和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论文区分和比较了不同类型的区域产业合作。本文特别提出,与一般意义上的国际产业合作不同,在区域产业合作中,政府机制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接着,论文从实践的角度对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发展进行了总结。欧洲联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作为当今世界上两个比较成熟的国际区域经济组织,在产业合作上形成了两种不同模式,即欧洲模式和北美模式。此外亚洲、非洲、南美洲的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之间都开展了产业合作,并正在不断升级。在后面论文的主体部分,对中国和东盟产业合作的现状和特点、有利条件、基本模式、具体内容、存在障碍和进一步推进的对策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通过对中国和东盟各国产业合作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中国和东盟各国的产业合作具有以下特点:中国和东盟各国三大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分工开始初现眉目; 合作总体水平较低,并存在多层次性和不平衡性; 从合作内容来说,三大产业都有合作,但以第二产业为主。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产业合作,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在深入分析世界经济发展

二、印度Mecpro重型机械公司来沪进行油脂技术交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度Mecpro重型机械公司来沪进行油脂技术交流(论文提纲范文)

(1)港口行业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 ——以北部湾港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3.3 研究框架
    1.4 国内外风险管理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
    2.1 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
    2.2 风险管理的定义与分类
第三章 港口及其相关行业和北部湾港发展现状
    3.1 港口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3.1.1 国外港口行业的发展现状
        3.1.2 我国港口行业的发展现状
    3.2 与港口行业密切相关的货物贸易行业发展现状
        3.2.1 金属矿货物行业的发展现状
        3.2.2 煤炭行业的发展现状
        3.2.3 粮食类货物行业的发展现状
        3.2.4 非金属矿货物行业的发展现状
    3.3 港口行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政策
        3.3.1 港口行业管理体制
        3.3.2 港口行业管理政策
        3.3.3 腹地经济对北部湾港发展前景的影响
    3.4 北部湾港的发展现状
        3.4.1 北部湾港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3.4.2 北部湾港的货源结构
        3.4.3 北部湾港的行业地位
        3.4.4 北部湾港的竞争优势
第四章 北部湾港风险影响因素识别、评估及应对
    4.1 外部影响因素识别
        4.1.1 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影响
        4.1.2 行业及区域环境的影响
        4.1.3 航运需求下降的影响
        4.1.4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港口行业的影响
    4.2 内部影响因素识别
        4.2.1 现金流
        4.2.2 资金管理
        4.2.3 预算管理
        4.2.4 成本管理
        4.2.5 税务管理
        4.2.6 安全环保
        4.2.7 人力资源
        4.2.8 信息技术
        4.2.9 采购管理
        4.2.10 业务操作
        4.2.11 工程管理
    4.3 风险评估
        4.3.1 风险评估内容
        4.3.2 风险评估项目
        4.3.4 风险项目示意图
    4.4 风险应对
        4.4.1 发展战略
        4.4.2 组织架构
        4.4.3 完善成本管控
        4.4.4 建立重大风险预警机制
        4.4.5 市场风险
        4.4.6 财务风险
        4.4.7 法律风险
        4.4.8 运营风险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1.1 主要结论
        5.1.2 本文创新点
        5.1.3 不足之处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2)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
        1.2.1 传统贸易理论对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研究
        1.2.2 发展中国家参与价值链分工的研究
        1.2.3 发展中国家在价值链分工中的贸易利益的研究
        1.2.4 现有贸易理论对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的不足
    1.3 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第2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产生与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2.1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内涵
        2.1.1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定义
        2.1.2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不同表述及区别
        2.1.3 价值链分工的特点
    2.2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产生
        2.2.1 国际分工形式的历史演变
        2.2.2 全球价值链分工产生的动因
        2.2.3 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形式和特点
    2.3 影响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因素
        2.3.1 价值链参与程度的度量
        2.3.2 影响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发展中国家因素
第3章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静态贸易利益分析
    3.1 价值链分工下国家静态贸易利益分配的变化
    3.2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扩展H-O模型分析
    3.3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曲线的构建及变动分析
        3.3.1 贸易利益曲线的构建
        3.3.2 贸易利益曲线的变动及静态贸易利益的变化
        3.3.3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的风险分析
    3.4 价值链分工下贸易利益衡量指标的构建及中国的经验分析
        3.4.1 价值链分工中的贸易条件与悲惨增长
        3.4.2 贸易条件在价值链分工下的不适应性
第4章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的动态贸易利益分析
    4.1 经济增长利益与增长风险分析
        4.1.1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视角分析其促进经济增长的路径
        4.1.2 基于现代宏观经济学视角分析其促进增长的路径
        4.1.3 东道国因素与价值链分工的经济增长的促进效果
        4.1.4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风险
    4.2 就业利益与风险分析
        4.2.1 价值链分工影响发展中国家就业利益的路径分析
        4.2.2 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挤出和人力资本争夺风险
    4.3 技术进步利益与风险分析
        4.3.1 价值链分工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路径分析
        4.3.2 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的动力机制分析
        4.3.3 东亚国家和地区几种典型的技术进步模式比较
        4.3.4 价值链分工与比较优势陷阱
    4.4 产业升级利益与风险分析
        4.4.1 价值链分工下产业升级的内涵
        4.4.2 价值链分工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路径分析
        4.4.3 价值链分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的风险分析
第5章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利益提升
    5.1 发展中国家静态贸易利益的提升
        5.1.1 扩大劳动密集型环节的生产规模和产业规模,通过规模效应增加分工附加值
        5.1.2 发展中国家在分工中要寻求和谐发展,减少恶性竞争
        5.1.3 提高制造竞争力,打造国家制造品牌
        5.1.4 实现价值链分工环节的递升,增加单位产品的分工附加值
    5.2 发展中国家动态贸易利益的提升
        5.2.1 价值链分工与"后发优势"
        5.2.2 价值链分工带来更显着的"后发优势"
        5.2.3 "后发优势"实现的不均衡性与不可长期持续性
        5.2.4 发展中国家动态贸易利益提升的途径和战略
第6章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贸易利益、风险及提升策略分析
    6.1 我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和现状分析
        6.1.1 基于商品加工分类的贸易统计分析
        6.1.2 加工贸易视角下的中国价值链分工现状分析
    6.2 中国在全球价值分工中的动态贸易利益分析
        6.2.1 价值链分工对我国贸易利益的影响分析
        6.2.2 价值链分工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6.3 价值链分工视角下中美贸易利益的实证分析
        6.3.1 价值链分工下中美贸易的发展特点
        6.3.2 价值链分工下中国对美贸易的静态贸易利益分析
        6.3.3 价值链分工下中国对美贸易的动态贸易利益分析
    6.4 价值链分工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和发展困境分析
        6.4.1 价值链分工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风险分析
        6.4.2 中国价值链分工发展的困境
    6.5 中国价值链分工发展的战略及对策建议
        6.5.1 合理适度利用外资,密切关注加工贸易中进口产品对国内的冲击,确保产业安全和经济安全
        6.5.2 依托技术创新,积极提升本土企业在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6.5.3 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秩序开发,推动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6.5.4 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分工利益
        6.5.5 促进外贸协调发展,并积极扩大内需,妥善协调贸易摩擦
        6.5.6 积极构建国内价值链,扩大加工贸易的拉动效应
        6.5.7 抓住服务外包发展机遇,努力扩大服务贸易
参考文献
致谢

(3)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新解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从产业角度对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的解释
        1.3.2 从跨国公司角度对国际产业转移动因的解释
        1.3.3 对现有理论的评价
    1.4 研究的思路和内容
        1.4.1 研究的思路
        1.4.2 研究的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及不足
2. 国际产业转移的演进
    2.1 国际产业转移的内涵界定
        2.1.1 国际产业转移的现有定义
        2.1.2 跨国公司角度的国际产业转移定义
    2.2 二战后国际产业转移的演变历程
    2.3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背景
        2.3.1 制度条件: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2.3.2 技术条件:科技革命与知识经济迅猛发展
    2.4 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特征
        2.4.1 价值链环节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客体
        2.4.2 被转移产业的整体层次不断提高
        2.4.3 国际产业转移方式多样化
        2.4.4 国际产业转移流向多元化
        2.4.5 国际产业转移区域化
    2.5 跨国公司在国际产业转移中的作用
    2.6 小结
3. 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因: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
    3.1 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跨国公司
        3.1.1 跨国公司的产生与发展
        3.1.2 跨国公司跨国经营的动机演变
    3.2 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及其意义
        3.2.1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及其外在体现
        3.2.2 竞争优势最大化理论分析
    3.3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实证分析
        3.3.1 美国制造业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分析
        3.3.2 日本制造业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分析
        3.3.3 韩国制造业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分析
        3.3.4 印度制造业跨国公司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分析
        3.3.5 美、日、韩、印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的特征
    3.4 小结
4. 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实现途径:矩阵型分工
    4.1 矩阵型分工的涵义和形成
        4.1.1 矩阵型分工的涵义
        4.1.2 矩阵型分工与微笑曲线的关系
    4.2 矩阵型分工的决定因素
        4.2.1 要素成本
        4.2.2 制度成本
    4.3 矩阵型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
        4.3.1 国际产业转移、矩阵型分工和竞争优势最大化的互动关系
        4.3.2 矩阵型分工中的价值链治理
    4.4 小结
5. 竞争优势最大化的应用: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路径
    5.1 中国制造业企业竞争力发展概况与国际竞争力
        5.1.1 中国制造业发展概况
        5.1.2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5.1.3 中国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整体现状
    5.2 基于差异化优势寻求的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路径
        5.2.1 中国制造业企业国际化的现状
        5.2.2 逆向国际产业转移的均衡分析
        5.2.3 中国制造业企业逆向国际产业转移的经验分析
        5.2.4 基于竞争优势最大化的中国制造业升级对策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1980年以来中国各类工业制成品分类出口金额
附录2 1999年以来部分工业制成品的中国和世界出口额
致谢

(4)ZM公司轴承加热器项目商业计划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理论综述
        1.2.2 商业计划书综述
        1.2.3 关于轴承生产企业商业运作的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项目概况
    2.1 ZM 公司概况
    2.2 轴承加热器项目概况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项目外部环境分析
    3.1 宏观环境分析
    3.2 轴承及轴承加热行业发展趋势
    3.3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项目发展战略与运营计划
    4.1 SWOT 分析
    4.2 项目发展战略与发展计划
    4.3 基于项目战略的运营计划
        4.3.1 公司股权结构
        4.3.2 组织结构设置
        4.3.3 人力资源规划
        4.3.4 项目管理模式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项目营销计划与赢利模式设计
    5.1 总体销售目标
    5.2 STP 营销
        5.2.1 市场细分
        5.2.2 目标市场选择
        5.2.3 市场定位
    5.3 公司营销策略
        5.3.1 价格与产品策略
        5.3.2 销售渠道建设
        5.3.3 促销计划
        5.3.4 客户服务计划
    5.4 销售团队建设
    5.5 赢利模式设计
        5.5.1 赢利模式的理论介绍
        5.5.2 轴承加热项目赢利模式设计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项目财务预测及资金退出安排
    6.1 公司投资与融资计划
        6.1.1 公司投资预算
        6.1.2 公司融资计划
    6.2 未来财务预测
        6.2.1 未来五年项目财务状况
        6.2.2 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6.3 投资回报预测
    6.4 资本退出计划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风险分析和应对策略
    7.1 风险分析
        7.1.1 敏感性分析
        7.1.2 项目面临的风险类型
        7.1.3 风险大小及发生概率分析
    7.2 风险应对策略
    7.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5)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机制及空间布局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一、论文研究的背景
        二、论文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工业园区理论及概念辨析
    第一节 国内外工业园区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一、国外工业园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二、中国工业园区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
    第二节 工业园区概念辨析
        一、工业园区的概念
        二、工业园区的构成
        三、工业园区的类型
        四、工业园区规模
        五、工业园区相关概念的比较研究
第三章 城市工业园区发展与布局研究
    第一节 城市工业园区环境条件分析
        一、城市工业园区微观环境条件分析
        二、城市工业园区宏观环境条件分析
    第二节 城市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发展机制
        一、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二、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的关系分析
        三、强化城市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机制研究
    第三节 城市工业园区的地域类型与布局模式
        一、城市工业布局的实证及对工业园区布局的启示
        二、城市工业园区地域类型的划分
        三、城市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模式
    第四节 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的驱动作用
        一、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驱动作用研究的基本思路
        二、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驱动作用分析
        三、工业园区对城市发展驱动作用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
第四章 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与布局的实证研究
    第一节 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背景研究
        一、研究地域范围的确定
        二、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时空背景
    第二节 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的条件及现状
        一、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的条件分析
        二、长春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
    第三节 长春市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的培育
        一、增强工业总量形成合理园区规模
        二、依据工业产业链条选择进园企业
        三、以轮轴式产业集群为主,多种集群方式并存发展
        四、特色、科技和生态工业集群融合发展
    第四节 长春市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研究
        一、长春市工业园区空间布局原则
        二、长春市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模式
        三、长春市工业园区空间布局的保障措施
第五章 基本结论
    一、基本结论
    二、主要创新
    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理论及实证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1.1.2 课题研究的学术意义与实用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
        1.2.2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1.2.3 汽车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的研究综述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逻辑结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逻辑结构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1.3.3 论文的创新点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汽车产业集群概述
    2.1 汽车产业的基本概念
        2.1.1 汽车与汽车产业
        2.1.2 汽车的分类
        2.1.3 汽车产业的特征
        2.1.4 汽车产业的分类
    2.2 汽车产业集群的相关概念
        2.2.1 产业集群、产业集聚、产业区与企业群
        2.2.2 汽车产业集群及其特征
    2.3 课题研究前的几点说明
        2.3.1 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2.3.2 几点假设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外部动因分析
    3.1 汽车产业集群的产业资本环境
        3.1.1 产业资本对于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
        3.1.2 产业资本的来源分析
        3.1.3 汽车集群的资本要素禀赋平台的构建
    3.2 汽车产业集群的社会化资本
        3.2.1 社会资本内涵、特点及作用
        3.2.2 汽车产业集群社会资本的构成
        3.2.3 我国汽车集群社会资本的现状
        3.2.4 汽车产业集群社会资本平台的构建
    3.3 汽车产业集群的文化环境
        3.3.1 关于产业文化研究现状
        3.3.2 汽车产业文化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3.3.3 我国汽车产业文化平台构建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内部动因分析
    4.1 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平台
        4.1.1 汽车产业的技术特性分析
        4.1.2 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成因
        4.1.3 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平台的构建
    4.2 汽车产业集群的物流体系
        4.2.1 汽车产业物流体系的作用
        4.2.2 供应链运作系统与汽车集群的成因性分析
        4.2.3 以供应链管理来整合产业集群化的优势分析
        4.2.4 中国汽车产业物流运作的现状与缺陷分析
        4.2.5 汽车产业集群物流平台的构建
    4.3 汽车产业集群的网络平台
        4.3.1 汽车产业内部网络化特点与作用解析
        4.3.2 汽车产业集群的网络平台的构建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分析
    5.1 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5.1.1 产业集群形成条件
        5.1.2 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条件分析
    5.2 汽车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三维分析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5.2.1 汽车产业集群的三维分析模型的构建
        5.2.2 汽车产业集群的三维模型的分析
    5.3 汽车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
        5.3.1 推动因素一:产业发展的自发性
        5.3.2 推动因素二:国家政策的规划性
        5.3.3 推动因素三:FDI 的推动性
    5.4 汽车产业集群中各行为主体的功能
        5.4.1 汽车产业集群网络结点
        5.4.2 汽车产业集群各网络结点的功能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汽车产业集群的定量分析
    6.1 产业集群定量评价方法的介绍
        6.1.1 反映地区产业专业性的经济指标
        6.1.2 产业集群定量界定的三维分析方法
        6.1.3 产业地区集中度法
        6.1.4 产业集群指数
        6.1.5 其它方法
    6.2 我国汽车产业积聚现状的分析与评价
        6.2.1 样本介绍与计算说明
        6.2.2 计算结果与数据分析
    6.3 汽车产业积聚程度与工业增长的关系
        6.3.1 汽车产业积聚程度与工业增长的相关性分析
        6.3.2 增长积聚弹性分析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模型构建与分析
    7.1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来源机理分析
        7.1.1 汽车产业集群的经济性效应分析
        7.1.2 汽车产业集群的竞合效应分析
        7.1.3 汽车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效应
        7.1.4 汽车产业集群的自我强化机制
    7.2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造的原则
        7.2.2 产业集群竞争力要素模型
        7.2.3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案层)的评价
    7.3 基于AHP 原理的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权重的计算
        7.3.1 AHP 计算方法的介绍
        7.3.2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指标权重的计算
    7.4 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AHP 模糊评价实证分析
        7.4.1 模糊评价的计算步骤
        7.4.2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模糊评价
        7.4.3 评价结果分析---不同区域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比较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基本格局与现状分析
    8.1 全球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趋势
        8.1.1 世界汽车产业集群的现状
        8.1.2 世界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8.2 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发展概况
        8.2.1 长三角汽车产业积聚区
        8.2.2 珠三角汽车产业集聚区
        8.2.3 环渤海汽车产业集聚区
        8.2.4 东北汽车产业积聚区
        8.2.5 华中汽车产业积聚区
        8.2.6 西南汽车产业积聚区
    8.3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现状分析
        8.3.1 基于生产主体的非集群特征
        8.3.2 基于地域分布的非集群特征
        8.3.3 基于投资主体的非集群特征
        8.3.4 基于产业规模的非集群特征
        8.3.5 基于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非集群特征
        8.3.6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非集群特征
    8.4 经济全球化时代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探讨
        8.4.1 汽车产业价值链全球化重构
        8.4.2 集群生产要素的全球化配置
        8.4.3 FDI 的技术溢出效应
        8.4.4 汽车产业集群刚性的超越
        8.4.5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竞争力与产业开放度的互动关系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第九章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战略与政策变量
    9.1 基于SWOT 分析框架的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战略选择与政策变量
        9.1.1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SWOT 分析
        9.1.2 战略选择与政策变量
        9.1.3 加速中国汽车产业集群建设的政策建议
    9.2 基于集群品牌视角的政策建议
        9.2.1 汽车集群品牌的定义
        9.2.2 集群品牌的形成与辐射效应
        9.2.3 汽车集群品牌建设的政策建议
    9.3 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视角的的政策建议
        9.3.1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的诠述
        9.3.2 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和特征表现
        9.3.3 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识别
        9.3.4 相关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本章注释
    参考文献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研究工作的回顾与结论
    10.2 本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及未来展望
附录一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模糊评价调查问卷
附录二 汽车产业、整车及零部件产业的LQ 系数
附录三 汽车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权重
附录四 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汽车产业的市场占有率(%)
附录五 2004 年中国颁布的汽车产业政策
附录六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以产业集群推动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背景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本文的主要观点与创新
    第五节 本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理论
    第一节 产业集群的理论阐释
        一、产业集群的含义
        二、产业集群的特征
        三、产业集群的分类
    第二节 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理论阐释
        一、老工业基地的概念
        二、老工业基地的内涵
        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含义
    第三节 走产业集群道路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相关支撑理论
        一、工业区位理论
        二、中心——边缘理论
        三、创新集群理论
        四、新产业区理论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产业集群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联动关系
    第一节 产业集群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有效途径
        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二、实现新型工业化
    第二节 老工业基地振兴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撑条件
        一、老工业基地振兴支持产业集群形成
        二、老工业基地振兴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产业集群优势突破黑龙江振兴困境
    第一节 困扰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实际问题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调整手段单一
        二、产业技术落后,技术装备陈旧
        三、工业投入不足,投资结构单一
        四、“原”字号产品比重过大,加工深度不够
        五、企业空间分布不合理,“聚”而不“集”
    第二节 产业集群对黑龙江振兴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提高黑龙江产业竞争力
        二、有利于加快黑龙江技术创新步伐
        三、有利于扩大黑龙江招商引资力度
        四、有利于解决黑龙江“大企业病”问题
        五、有利于解决黑龙江企业分布不合理问题
        六、有利于推动黑龙江新农村建设进程
        七、有利于黑龙江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节 黑龙江走产业集群振兴道路的客观性分析
        一、黑龙江走产业集群振兴道路的内在基础
        二、黑龙江走产业集群振兴道路的外在条件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的构建
    第一节 产业集群构建的总体思路
    第二节 产业集群构建的定位
    第三节 黑龙江主要产业集群的构建
        一、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二、石化煤化产业集群
        三、绿色食品产业集群
        四、其他产业集群
    第四节 黑龙江产业集群构建的模式
        一、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构建模式
        二、石化煤化产业集群构建模式
        三、绿色食品产业集群构建模式
    第五节 黑龙江产业集群构建的具体措施
        一、以大项目为载体,延长产业链
        二、以培育龙头企业为契机,带动相关产业集聚
        三、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延伸产业链
        四、以培育各类专业市场为动力,带动集群快速发展
        五、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加速产业集群形成
    第六节 黑龙江产业集群构建需注意的问题
        一、要处理好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的关系
        二、要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三、要处理好集群区域内与集群区域外的关系
        四、要处理好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第七节 产业集群促进黑龙江振兴的前景预测
        一、将提高黑龙江综合经济实力
        二、将提升黑龙江的产业层次和规模
        三、将提升黑龙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四、将形成黑龙江独特的品牌优势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实现黑龙江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式振兴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制定黑龙江老工业基地集群式振兴发展规划
    第二节 完善产业集群推动黑龙江振兴的内在机制
    第三节 政府为实现黑龙江集群式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第四节 构筑黑龙江产业集群企业创新体系
    第五节 强化黑龙江集群式振兴的企业家队伍建设
    第六节 培养黑龙江集群式振兴的文化环境
    第七节 建立黑龙江集群式振兴的区域合作机制
    第八节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8)除鳞喷嘴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1.2 高压水射流技术的发展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高压水除鳞技术的发展现状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第二章 高压水除鳞喷嘴喷射特性测试试验台的总体设计
    2.1 高压水除鳞喷嘴喷射特性测试试验台的总体构成
    2.2 水压控制系统
    2.3 电气控制系统
    2.4 计算机监测控制系统
    2.5 本章小节
第三章 除鳞喷嘴特性测试方法的研究
    3.1 射流特性的理论研究
    3.2 喷射打击力测试试验台测试方法的探讨
    3.3 喷射打击力测试的实验研究
    3.4 喷嘴喷射打击力的三维实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步进运动控制策略研究
    4.1 步进电机的基本理论
    4.2 步进电机控制方法的理论探讨
    4.3 步进电机的运动控制实验与分析
    4.4 步进电机的运动控制的实现方式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详细摘要

(9)贸易优势与我国外贸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3.2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2 贸易优势及其相关问题
    2.1 贸易优势的界定
        2.1.1 贸易优势与贸易优势类型
        2.1.2 贸易优势的产业基础
        2.1.3 贸易优势的特点
    2.2 贸易优势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
        2.2.1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2.2.2 贸易优势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2.2.3 国家竞争优势与贸易优势
    2.3 本章小结
3 贸易优势类型及其形成机制
    3.1 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制
        3.1.1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优势类型转换
        3.1.2 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
        3.1.3 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形成的制度基础
    3.2 技术跟进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
        3.2.1 技术跟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优势转换
        3.2.2 技术跟进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
        3.2.3 技术跟进式贸易优势形成的制度基础
    3.3 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
        3.3.1 产业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和贸易优势转换
        3.3.2 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形成机制的实证分析
        3.3.3 产业转移式贸易优势形成的制度基础
    3.4 三种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制的比较分析
        3.4.1 健全的宏观与微观技术进步机制
        3.4.2 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协调性
    3.5 本章小结
4 国际环境新变化与贸易优势转换
    4.1 国际分工新格局与跨国公司全球经营
        4.1.1 传统国际分工体系
        4.1.2 新型国际分工体系
    4.2 贸易投资一体化与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制
        4.2.1 贸易投资一体化的一般理论
        4.2.2 直接投资对贸易优势类型形成机制的影响
    4.3 发展中国家贸易发展战略与WTO
        4.3.1 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道路与贸易发展战略
        4.3.2 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
        4.3.3 WTO 框架下的贸易政策及其它相关政策
    4.4 本章小结
5 产业转移与我国贸易优势类型的转变
    5.1 开放经济下比较优势的回归
        5.1.1 封闭经济时期我国产业结构的超前转换及贸易优势
        5.1.2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5.2 产业转移机制的作用与我国贸易优势类型的转换
        5.2.1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到90 年代中期国际产业转移及对我国贸易优势影响
        5.2.2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产业转移及对我国贸易优势影响
        5.2.3 二元性的开放型经济
    5.3 本章小结
6 技术跟进式与我国的工业化及贸易的发展
    6.1 技术跟进式贸易优势类型与我国重化工业的现代化
        6.1.1 向技术跟进式贸易优势类型转换的必要性
        6.1.2 向技术跟进式贸易优势类型转换的可能性
    6.2 技术跟进式:跨进贸易强国的转折点
        6.2.1 贸易优势从总量增长型到结构优化型的转变
        6.2.2 贸易优势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变
        6.2.3 贸易优势从中低端加工型到高端增值型的转变
    6.3 技术跟进机制作用的条件分析
        6.3.1 技术跟进机制作用的潜在条件:后发优势
        6.3.2 技术跟进机制作用的现实条件:制度创新
    6.4 本章小结
7 技术创新与科技兴贸战略
    7.1 技术创新式贸易优势类型的培育与发展
        7.1.1 战略性贸易政策
        7.1.2 科教兴国战略
    7.2 科技兴贸战略与高技术产业发展
        7.2.1 科技兴贸战略的提出与我国高技术产业出口
        7.2.2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策
    7.3 本章小结
8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10)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产业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有关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情况
    1.3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2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理论分析
    2.1 产业分工与产业合作
    2.2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主要内容
    2.3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3 国际区域产业合作的实践分析
    3.1 欧洲联盟的产业合作
    3.2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产业合作
    3.3 其他区域经济组织的产业合作
4 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产业合作的现状和必要性
    4.1 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合作的特点
    4.2 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的现状及特点
    4.3 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产业合作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
5 中国与东盟国家开展产业合作的模式探讨
    5.1 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合作模式的形成
    5.2 中国和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的基本模式
    5.3 中国和东盟产业合作模式的发展和完善
6 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的具体内容
    6.1 农业的合作
    6.2 工业的合作
    6.3 第三产业的合作
7 中国和东盟国家开展产业合作的障碍分析
    7.1 经济和产业发展上的障碍
    7.2 经济体制及经济政策上的障碍
    7.3 政治文化及其他方面的障碍
8 推进中国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的对策建议
    8.1 推动形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产业整合和产业升级
    8.2 推动政府与企业在中国和东盟产业合作中的作用
    8.3 进一步加强政治文化及其他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8.4 中国和东盟产业和经济合作的发展趋势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印度Mecpro重型机械公司来沪进行油脂技术交流(论文参考文献)

  • [1]港口行业上市公司风险管理与对策研究 ——以北部湾港为例[D]. 何明. 广西大学, 2016(06)
  • [2]价值链分工下发展中国家贸易利益研究[D]. 张桂梅. 辽宁大学, 2011(01)
  • [3]跨国公司竞争优势最大化 ——国际产业转移的一种新解释[D]. 陈琦. 江西财经大学, 2011(05)
  • [4]ZM公司轴承加热器项目商业计划书[D]. 梁维立.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5]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机制及空间布局研究 ——以长春市为例[D]. 张宏波.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
  • [6]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理论及实证的研究[D]. 颜炳祥. 上海交通大学, 2008(08)
  • [7]以产业集群推动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思考[D]. 赵禹晴. 黑龙江大学, 2007(04)
  • [8]除鳞喷嘴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的研究[D]. 张小明. 武汉科技大学, 2007(03)
  • [9]贸易优势与我国外贸发展研究[D]. 孙伟. 东北农业大学, 2005(01)
  • [10]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产业合作研究[D]. 吕洪良.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印度Mecpro重型机械公司来沪进行石油技术交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