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落叶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的混合分解

杉木落叶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的混合分解

一、杉木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叶凋落物的混合分解(论文文献综述)

刘晓静[1](2021)在《天马保护区典型林分类型凋落物分解动态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文中提出凋落物分解作为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探究其内在分解机制对维护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安徽大别山区天马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典型分布的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黄山松林和杉木林等四种林分类型的枝凋落物、叶凋落物和枝叶混合凋落物为研究对象,于2019年6月采用网袋法进行原位分解试验,定期采集凋落物及其下土壤,测定凋落物损失量、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分析不同凋落物类型的分解过程及其对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期探究不同林分类型养分循环机理。主要结果为:(1)四种林分凋落物的分解过程均呈现前期分解快(0-94 d),中期分解慢(94-336d),后期分解慢但分解速率较中期略微有所增加(336-496 d)的变化趋势。分解496d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凋落物质量剩余率均显着低于黄山松林和杉木林的(P<0.05)。整个分解周期内,相同林分的枝凋落物的分解剩余率显着高于叶凋落物、混合凋落物的(P<0.05);除枝凋落物外,四种林分叶和混合凋落物的质量剩余率均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但差异不显着(P>0.05)。(2)四种林分凋落物分解均符合指数衰减模型,凋落物分解50%所需时间为1.12 a<t0.5<4.77 a,分解95%所需时间4.83 a<t0.95<20.62 a,且枝凋落物分解50%和95%所需的时间均显着长于叶凋落物和混合凋落物的。(3)林分类型、凋落物分解时间及其交互作用均对凋落物C、N、P含量产生显着影响(P<0.05),四种林分凋落物的C、N和P元素剩余率均随分解的进行呈逐渐降低的趋势,C、N和P含量变化均为净释放模式。(4)四种林分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土壤pH值变化范围为3.09-5.99,且0-10 cm土层的pH值低于10-20 cm的。同一土层各林分土壤pH值的大小均为杉木林>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黄山松林,且杉木林和黄山松林均与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差异显着(P<0.05),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差异不显着(P>0.05)。(5)黄山松林和针阔混交林的土壤N含量(0-20 cm)显着大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杉木林的。黄山松林和针阔混交林在0-10 cm土层C含量显着大于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杉木林的,10-20 cm土壤C含量大小为黄山松林>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混交林>杉木林;0-20 cm土壤P含量为杉木林的显着高于其他三种林分(P<0.05)。凋落物组分、分解时间和土层结构对土壤C、N和P含量的影响均为显着(P<0.05)。(6)不同林分凋落物分解过程对各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有差异。其中,土壤脲酶在针阔混交林和杉木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黄山松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呈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四种林分土壤蔗糖酶和土壤过氧化氢酶均呈升高的趋势;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在针阔混交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黄山松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均呈波动升高的趋势,而在杉木林中因凋落物组分不同,其变化规律不一致。(7)凋落物养分与土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土壤C、N、P养分和酶活性受林分类型的影响显着(P<0.05),林分差异导致凋落物类型不同,从而对土壤酶活性和养分的影响有所差异。

何鹏[2](2021)在《尾巨桉与5个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效应及其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桉树是我国南方主要的用材树种,由于其速生、经济价值高、用途广等优点,在我国南方广泛栽植。然而,桉树长期连栽逐渐引发了土壤肥力下降、林分生产力退化、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环境问题,通过桉树纯林混交化改造或营建混交林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环境问题的发生,而树种选择是混交林营建和改造的关键。由于凋落物是林地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引入其它树种与桉树形成混交林可以改变凋落物组成和数量,调节凋落物分解,改善林地土壤养分状况,增强林地的自肥能力。因此,研究桉树与其它树种凋落物混合分解过程中的分解速率、元素释放规律以及土壤肥力的反馈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以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厚荚相思(Acacia crassicarp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灰木莲(Magnolia sumatrana var.glauc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等6个广西主要造林树种叶凋落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野外进行180天的分解实验,将尾巨桉与其它5个树种组成的凋落叶混合分解处理,与尾巨桉凋落叶单独分解处理相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混合凋落叶分解速率、元素释放规律及土壤化学性质的反馈情况,旨在深入揭示凋落叶混合对分解过程和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为更好的理解混交林林地养分循环规律以及尾巨桉相关的混交林营建和改造过程中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本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经过180天的分解,尾巨桉凋落叶干物质残留率高于各混合凋落叶,各混合凋落叶中以尾巨桉×红锥最高,尾巨桉×灰木莲最低。负指数衰减模型显示,各凋落叶分解系数k值分布与干物质残留率相反。各凋落叶半衰期(t0.5)为0.288~0.430年,周转期为(t0.95)1.190~1.787年,混合凋落叶分解速率相较于尾巨桉均有提升,以尾巨桉和灰木莲凋落叶混合最为明显。尾巨桉分别与红锥和灰木莲凋落叶混合分解后出现了协同效应,其它混合凋落叶分解则为简单加和效应。相关性分析表明,凋落叶分解系数(k)与凋落叶初始全氮(TN)含量呈显着正相关,与初始C:N呈显着负相关。(2)经过180天分解,多数混合凋落叶有机碳(OC)含量较尾巨桉降低,以尾巨桉×灰木莲降低最多(6.58%);尾巨桉×厚荚相思全氮(TN)含量较尾巨桉显着提高29.93%;尾巨桉×厚荚相思和尾巨桉×灰木莲全磷(TP)含量较尾巨桉分别提高12.97%和9.73%,尾巨桉×火力楠则降低12.43%。尾巨桉×厚荚相思和尾巨桉×灰木莲C:N较尾巨桉分别下降24.67%和18.00%;各混合凋落叶C:P、N:P与尾巨桉无明显差异。(3)各凋落叶OC和N残留率均以尾巨桉×红锥最高,尾巨桉×灰木莲最低,尾巨桉P残留率高于各混合凋落叶,以尾巨桉×灰木莲最低。尾巨桉×厚荚相思和尾巨桉×灰木莲分别在33.3%和50.0%的分解时间呈C释放协同效应,尾巨桉×米老排分别在33.3%和16.7%的分解时间呈C释放拮抗和协同效应。尾巨桉×火力楠、尾巨桉×灰木莲和尾巨桉×米老排分别在16.7%、66.7%和33.3%的分解时间呈N释放协同效应,尾巨桉×厚荚相思分别在16.7%和33.3%的分解时间呈N释放拮抗和协同效应。尾巨桉×红锥和尾巨桉×灰木莲分别在16.7%和50.0%的分解时间呈P释放协同效应,而尾巨桉×米老排在33.3%的分解时间呈P释放拮抗效应。相关性分析表明,凋落叶N、P残留率与初始TN呈显着负相关,与初始C:N呈显着正相关,N残留率与初始N:P呈显着负相关。(4)分解过程中,尾巨桉与混合凋落叶下的土壤p H、有机碳(SOC)和全磷(STP)无明显差异,各混合凋落叶下的全氮(STN)较尾巨桉均有提高,以尾巨桉×米老排提高最多(2.65%)。尾巨桉与混合凋落叶下的土壤C:N、C:P和N:P无显着差异。各混合凋落叶下的土壤铵态氮(SAN)和硝态氮(SNN)较尾巨桉均有提升,而速效磷(SAP)与尾巨桉无明显差异。尾巨桉×火力楠(9.76%)和尾巨桉×灰木莲(5.73%)下的SAN较尾巨桉显着提高;尾巨桉×火力楠下的SNN提高最多(46.81%)。

张艳,李勋,宋思梦,周扬,张健[3](2021)在《马尾松与乡土阔叶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生物量特征》文中提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因其针叶凋落物分解迟缓而致使林地养分归还慢,严重影响着中国南方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针阔混交林可改善凋落物组成,促进分解从而提高养分归还。在营造混交林前,了解伴生树种凋落叶与主要树种凋落叶之间微生物生物量特征,有助于认识混交林的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为实施中国大面积人工纯林生态系统转化为混交林生态系统提供科学依据。将马尾松与3种珍贵乡土阔叶树种(檫木Sassafras tzumu,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香椿Toona sinensis)凋落叶混合分解,总共35个处理,对其在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生物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如下,(1)马尾松凋落叶与阔叶混合后增加了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的含量。MBC在马尾松+香樟组合中6?4和马尾松+檫木+香椿组合中7?1?2最为显着。MBN在马尾松+香樟+香椿组合中6?2?2和6?1?3比例最为显着。(2)微生物生物量碳在大部分处理中表现出加合效应,少数处理在第一年为拮抗作用而在第二年为协同作用。MBN的非加和效应均体现为显着的协同作用,且在前3个分解时期尤为显着之后降低。马尾松+香椿和马尾松+檫木组合中阔叶占30%—40%、马尾松+香樟+香椿组合中7?1?2和6?2?2比例表现出协同作用。拮抗作用主要出现在马尾松占较大比例而香椿凋落叶占较小比例的组合中。(3)分解系数k值、凋落叶初始性质(N、P、MBN、MBC、木质素/N)与微生物生物量混合效应呈显着相关。与其他阔叶相比,马尾松与香椿和香樟凋落叶混合更能增加MBC和MBN的含量呈协同效应。相比于其他组合,马尾松+香樟+香椿组合中阔叶占较大比例也许更有利于增加微生物生物量,促进整个凋落叶的分解,尤其是马尾松+香樟+香椿组合中7?1?2、6?2?2。若仅从引入阔叶树种后能促进林地凋落物分解的角度考虑,香樟和香椿阔叶树种适宜于马尾松纯林改造。

刘亮英[4](2020)在《鄱阳湖流域杉木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分异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速生造林树种,鄱阳湖流域是杉木主产区,杉木林面积和蓄积量分别占流域内乔木林的31.3%和35.5%,对区域生态屏障建设和木材生产战略储备具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长期连栽和不合理经营,杉木林出现了地力衰退、生产力下降等问题,杉木林土壤、林木养分状况及其生产力维持和稳定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近些年,生态化学计量学广泛应用于研究陆地生态系统元素供应关系,并被作为评价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及其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为系统了解鄱阳湖流域杉木林养分特征,本研究以鄱阳湖流域不同区域、不同林分类型以及不同林龄的杉木林为对象,在流域内设置98个面积800 m2杉木林样地,调查、测定和估算植被层(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土壤层(0~10,10~20,20~30,30~50,50~100 cm五个土层)、凋落物层(半分解和未分解)的C、N、P含量及储量,分析鄱阳湖流域杉木林植物-凋落物-土壤C、N、P化学计量学及其分异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鄱阳湖流域杉木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四个区域土壤全C、N、P含量范围分别为:12.92-36.06 g·kg-1、1.24-1.93 g·kg-1、0.32-0.46 g·kg-1,且均表现为赣东北地区较高,赣中地区较低;土壤C:N、C:P、N:P的范围分别为10.18-19.79、43.73-118.26、3.18-5.67,C:N、C:P表现为赣东北和赣南区域较高,显着大于它区域,赣西北和赣东北杉木林土壤N:P显着高于赣中和赣南区域(p<0.05)。四个区域土壤C、N、P储量的范围分别为:16.71-60.71 t·hm-2、1.61-3.09 t·hm-2、0.72-0.89 t·hm-2,C、N储量分布具有显着地域性且均为赣东北显着高于其它区域,而土壤P储量区域差异不明显。根据土壤养分及化学计量比的区域性特征,可针对不同区域杉木林制定相应的营林措施,提高杉木林经营效率,促进木材产量。(2)杉木纯林和杉阔混交林两种林分类型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无显着差异,但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土壤C、N含量在不同林分类型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而土壤P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土壤C:P和N:P均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不同林分类型土壤C、N、P储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异质性。在杉木林经营和管理中,应考虑土壤深度对调查取样和杉木林经营的影响,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措施。(3)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C、N、P含量范围分别为15.64-22.11 g·kg-1、1.17-1.62g·kg-1、0.33-0.59 g·kg-1,随林龄增加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过熟林土壤C含量较低,但土壤P含量较高,近熟林土壤N含量最低。土壤C:N、C:P、N:P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5.79-21.39、32.57-79.90、3.22-5.35,近熟林土壤C:N显着高于幼、中龄林及成熟林;土壤C:P和N:P的过熟林显着低于其它龄林。土壤C、N、P储量各龄林变化范围分别为:23.08-36.88 t·hm-2、1.78-2.64 t·hm-2、0.67-1.34 t·hm-2,过熟林具有较高的土壤N、P储量,而土壤C储量较低。可见不同林龄杉木林在土壤固C等生态学功能以及对N、P的需求方面存在显着差异。为提高杉木林固C功能,应适时进行采伐,保持杉木林林龄在过熟林以下。(4)林分类型对杉木林乔、灌、草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影响显着。杉木纯林乔木层N含量显着高于混交林,混交林乔木层C含量高于纯林。混交林灌木层N含量显着高于纯林,而P含量则显着低于纯林,混交林草本层N显着大于纯林。在纯林和混交林中乔木层C、N含量均与P含量显着相关。纯林灌木层C:N显着高于混交林,混交林C:P、N:P显着高于纯林;纯林草本层C:N显着高于混交林,混交林C:P和N:P较纯林高,其中,混交林N:P显着高于纯林。可见,混交其它树种影响乔木层杉木以及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养分吸收,但混交效应对杉木林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5)林龄对杉木林乔木层各组分C、N、P含量影响显着。C含量在近熟林期枝中含量最小,而叶和根中含量最大;N含量枝和叶在近熟林期最大,而根和干在过熟林期达到最大。杉木林不同组分C、N、P含量都表现出叶中含量最大,根中含量最小。随着林龄的增长,乔木层P平均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中龄林最大。杉木林各林龄不同组分生物量的变化基本与C储量变化相同,随着林龄的增加除了叶中C储量先升高后降低,枝、干、根都呈现出升高的趋势。(6)杉木林灌木层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在不同器官中变异显着。杉木林灌木层各龄林C、N、P平均含量均表现为:叶>枝>根,C平均含量随着林龄的增加表现出降低的趋势。灌木层C:N和C:P平均值为:根>枝>叶,N:P为:叶>根>枝。(7)不同林分类型对杉木林凋落物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影响显着。杉木纯林未分解和半分解凋落物C含量显着高于混交林,N含量则显着低于混交林,导致杉木混交林未分解和半分解凋落物C:N显着低于杉木纯林,说明杉木混交林凋落物具有较高的分解速率。杉木林凋落物未分解层C:N和C:P在中龄林最低,近熟林最高。随着林龄的增加未分解和半分解层凋落物量和C、N、P储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且中龄林阶段增长达到最大。综上所述,鄱阳湖流域杉木林土壤和植物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地域变异显着,区域性明显。土壤C、N、P含量赣东北地区较高,赣中地区较低;杉木纯林和杉阔混交林两种林分类型之间差异不显着,但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性;随林龄增加土壤C、N、P含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规律。林分类型对杉木林乔、灌、草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影响显着;林龄对杉木林乔木层各组分C、N、P含量影响显着。未来经营应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林分类型以及不同林龄杉木林制定对应的管理策略;在杉木林管理经营,以及杉木林生态系统功能评估中应切实考虑不同土层中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分异特征,以获得杉木林经营管理和生态系统功能评估的科学数据,更好地指导杉木林可持续经营。

潘嘉雯[5](2019)在《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循环规律》文中提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亚热带特有的速生造林树种,适应性强且分布广泛。本研究在鼎湖山马尾松人工纯林和马尾松-黧蒴(Castanopsis fissa)针阔叶混交林内开展,通过对比两种林型0-60 cm土壤养分含量、群落结构及地被层凋落物的差异,分析土壤养分、林分因子与地被层凋落物的关系;通过布设不同比例(马尾松与黧蒴凋落叶质量比为1:0、1:1、3:2和7:3)凋落物分解袋,在野外条件下进行为期1年的凋落叶分解试验,分析其分解速率变化及养分释放特征。本研究结果如下:(1)林型对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硫酸根含量有显着影响(P<0.05),对土壤全磷、交换性K+、Ca2+和Mg2+有极显着影响(P<0.01)。马尾松-黧蒴混交林土壤养分含量(除硝态氮含量和交换性H+含量以外)均高于马尾松纯林。相同林型不同土层间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极显着(P<0.01)。其中,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递减,且主要聚集在0-20 cm土层中;土壤交换性K+、交换性Ca2+、交换性酸(H+和Al3+)含量总体上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而土壤硫酸根含量基本上随土层的加深而增加。(2)纯林的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均显着高于混交林(P<0.05),乔木层生物量高于混交林但不显着(P>0.05),平均密度和郁闭度显着小于混交林(P<0.05)。两种林型群落内各层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均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3)混交林地表3个凋落物层现存量(26.96-31.57 t·hm-2)均显着大于纯林(20.44-26.63 t·hm-2)(P<0.05)。相同林型不同分解层凋落物现存量差异极显着(P<0.01)。林分因子与凋落物现存量的RDA分析表明,凋落物总现存量、未分解层及半分解层现存量与林分平均胸径和平均树高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林分密度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4)纯林和混交林地被层凋落物全磷和全钙含量有显着(P<0.05)或极显着差异(P<0.01),而有机碳、全氮、全钾和全镁含量差异不显着(P>0.05),其中,纯林凋落物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钙和全镁含量高于混交林,分别增加了4.67%、2.45%、12.89%、27.08%和20.28%。同一林型不同分解层凋落物有机碳、全钙和全镁含量有显着差异(P<0.05),均表现为未分解层>半分解层>腐殖质层。土壤养分与地被层凋落物质量的RDA分析表明,在0-10 cm土层中,土壤养分与腐殖质层有机碳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腐殖质层C/N呈显着负相关(P<0.05);而在10-20 cm土层中,土壤养分与腐殖质层有机碳有极显着负相关(P<0.05)。(5)林型对凋落叶质量损失率有显着影响(P<0.05),经过360 d的自然分解,各比例凋落叶质量损失率均表现为混交林>纯林。在混交林中,凋落叶质量损失率为:1:1>7:3>1:0。在纯林中,凋落叶质量损失率为:3:2>7:3>1:1>1:0,且比例为3:2、7:3和1:1中的针叶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均显着高于1:0的单一针叶凋落物(P<0.05)。(6)两种林型各比例凋落叶的分解过程中,凋落叶有机碳、全磷、全钾和全镁表现为释放模式;全氮表现为富集-释放或持续释放模式;全钙释放模式为富集-释放或持续释放。分解360 d后,混交林中各比例凋落叶的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钙和全镁释放速度比纯林快。不同比例凋落叶养分释放率与质量损失率的相关分析表明,各比例凋落叶有机碳、全氮、全钙和全镁释放率与质量损失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除凋落叶比例7:3外,各比例凋落叶质量损失率还与全磷释放率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马尾松作为我国人工林的主要树种,资源丰富但森林质量不高,如何恢复马尾松人工林成为重要问题。研究不同比例针阔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混合凋落叶的相互作用机制及马尾松人工林的养分循环。研究结果为营造不同混交比例马尾松林和维持马尾松林地长期生产力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徐定兰[6](2019)在《官山森林大样地凋落物产量、储量及分解动态》文中研究指明凋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研究必须重视的内容。建立大型森林样地进行定位监测是揭示凋落物在物质储存和养分循环中功能与作用的有效方式。2017-2018年以江西官山12 hm2森林大样地为平台,分别开展凋落物产量动态监测、不同林层高度储量调查(2017年7月),同时进行凋落叶在不同林层高度分解及不同物候物种凋落叶的混合分解试验。结果如下:(1)整个样地凋落物产量为5703.30 kg·hm-2·a-1,凋落动态呈双峰型,主峰出现在11-12月,占总量的19.97%,次峰在3-4月(5.73%)。三个优势物种凋落节律差异较大,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拟赤杨(Alniphyllum fortunei)凋落叶为单峰型,集中凋落期为11-12月,甜槠(Castanopsis eyrei)凋落叶为双峰型,两个峰值凋落量(11-12月、3-4月)相差不大。(2)地面凋落物储量为4098.13 kg·hm-2,空中凋落物(高度为0.3-5.0 m)储量为99.62 kg·hm-2,空中储量占总量的2.43%,且林分类型、郁闭度对空中凋落物储量影响较大。(3)样地中三种林分凋落物产量高低为:杉木林(6518.11 kg·hm-2·a-1)>阔叶林(5745.34 kg·hm-2·a-1)>毛竹林(4476.75 kg·hm-2·a-1);凋落物储量为:杉木林(4791.37 kg·hm-2)>毛竹林(4297.17 kg·hm-2)>阔叶林(3762.27 kg·hm-2)。(4)凋落叶在空中(H5、H0.5)分解速率比地面(H0)慢,而不同物种分解规律不同。分解初期杉木、甜槠凋落叶空中和地面分解速率差异不大,但中后期空中分解速率均慢于地面,且至55周杉木、甜槠凋落叶空中分解质量残留率(79.61%、67.30%)显着高于地面(70.09%、52.40%);分解初期拟赤杨凋落叶在H5分解速率显着慢于H0.5和H0,但分解后期差异不大。(5)混合分解时,不同分解程度甜槠(未分解甜槠UCEE、半分解甜槠SCEE)凋落叶对拟赤杨凋落叶分解速率、养分释放影响较大。分解至45周,AFT+UCEE混合分解的拟赤杨质量残留率(70.36%)显着高于AFT+SCEE(55.64%),同时,AFT+UCEE混合分解的拟赤杨C、N、P残留率(51.84%、89.57%、83.85%)均高于AFT+SCEE(38.33%、77.91%、73.65%)。SAFT+CEE与CEE混合分解的在初期分解速率、养分释放无显着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官山森林大样地林分类型对产量、储量影响较大,且空中凋落物也是凋落物的存储形式之一,但空中分解减缓了凋落物分解速率;常绿树种甜槠凋落叶对落叶树种拟赤杨凋落叶的分解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不同分解程度凋落叶对混合分解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本文为凋落物量及分解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为深入认识和合理评估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元素流动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本区域森林长期监测奠定了基础。

李怡然[7](2019)在《凋落叶输入对太子山典型人工林土壤生物生化特性的影响》文中提出凋落叶输入可能影响人工林土壤的生物及生化特性,从而对人工林系统生态过程产生重要影响,了解不同类型凋落叶分解特点及其输入对土壤生物生化特性的影响差异是建立林分健康经营方式的基础。因此,本实验以太子山马尾松纯林(Pinus massoniana)、红果冬青纯林(Iiex purpueaHassk)、麻栎纯林(Quercus acutissima)、马尾松与红果冬青混交林(Pinus massoniana+Iiex purpueaHassk)、马尾松与麻栎混交林(Pinus massoniana+Quercus acutissima)5种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原位凋落叶分解实验,结合各类型林地地表凋落物组成特征及控制新鲜凋落叶输入的方法,研究了林地内凋落叶的输入、分解特征以及林地土壤生物及生化特性的变化规律,以期揭示5种林地凋落叶输入及其分解过程对土壤生物生化特性的作用机制。主要结果如下:(1)经过一年的凋落叶收集,马尾松凋落叶年输入量为4238.5±73.8(kg/ha),红果冬青凋落叶年输入量为1702.5±40.05(kg/ha),麻栎凋落叶年输入量为4607.9±252.6(kg/ha),马尾松+红果冬青凋落叶输入量为5666.4±248.9(kg/ha),马尾松+麻栎凋落叶输入量为3973.2±166.4(kg/ha)。凋落叶年输入量依次为马尾松+红果冬青>麻栎>马尾松>马尾松+麻栎>红果冬青。(2)经过一年的分解,5种处理凋落叶质量损失率表现为红果冬青>麻栎>马尾松+红果冬青>马尾松+麻栎>马尾松。经Olson指数衰减模型拟合得到马尾松95%分解时间和半分解时间分别为11.06年和2.59年;红果冬青95%分解时间和半分解时间分别为5.78年和1.27年;麻栎95%分解时间和半分解时间分别为7.93年和1.77年;马尾松+红果冬青95%分解时间和半分解时间分别为8.23年和1.86年,马尾松+麻栎95%分解时间和半分解时间分别为10.90年和2.44年。马尾松+红果冬青混交促进了凋落叶的分解,马尾松+麻栎混交对凋落叶分解速率无显着影响。(3)分解过程中,5种处理凋落叶碳浓度、钾浓度逐渐降低,氮浓度先上升后下降;凋落叶碳元素、钾元素呈净释放状态,除红果冬青外其他四种处理凋落叶氮元素先富集后释放状;凋落叶C/N值先降低后上升,C/P值整体表现为逐渐降低,N/P值在分解过程中无显着变化规律。与预测值相比,马尾松+红果冬青混交促进了凋落叶的分解速率以及碳元素、磷元素和钾元素的释放;马尾松+麻栎混交分解初期对凋落叶分解速率无显着影响,分解后期对麻栎的分解速率产生了微弱的抑制作用。(4)相对于凋落叶去除土壤而言,凋落叶输入土壤的pH、有机碳、全氮、全钾、碱解氮、速效钾等含量相对较高,土壤全磷、速效磷含量无显着差异;土壤脲酶(红果冬青纯林除外)、蔗糖酶、纤维素酶活性相对较高,磷酸酶活性相对较低,过氧化物酶活性影响不显着;土壤C/N、C/P、N/P受凋落叶输入的影响规律不显着;土壤MBC含量、MBN含量显着增加(除红果冬青纯林外),土壤MBC/MBN对凋落叶输入没有一定响应机制;凋落叶输入土壤革兰氏阳性菌、真菌和从植菌根真菌含量相对较高,而真核生物和放线菌含量相对较低。(5)马尾松纯林中土壤全磷、全钾、蔗糖酶、过氧化物酶、脲酶,红果冬青纯林中土壤pH、纤维素酶、磷酸酶、过氧化物酶、MBN含量,麻栎纯林中土壤有机碳、全氮、全钾、碱解氮、纤维素酶、过氧化物酶、脲酶,马尾松+红果冬青混交林中土壤pH、有机碳、全氮、碱解氮、纤维素酶、MNC含量,马尾松+麻栎混交中土壤全钾、碱解氮、速效钾、纤维素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MBC含量皆与凋落叶碳、氮、磷、钾养分输入量呈正相关关系。此外,本试验研究的5种林地土壤生物生化特性与凋落叶分解过程养分浓度相关性受林地种类影响较大,差异明显。由此看来,凋落叶的输入能有效提高林地土壤养分含量,土壤生物生化特性与凋落叶养分输入量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凋落叶与土壤生物生化特性是相互影响的有机统一体。此外本试验选取的5种林地初始地力、凋落物现存量差异较大,这些对凋落物分解速率及林地养分循环状况产生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相关问题及机制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肖良建[8](2019)在《造林树种对生态系统氮保留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燃烧、化肥过度使用,全球大气氮沉降速率不断增加。氮沉降增加造成了诸如土壤酸化、水体富营养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一系列后果;同时,陆地生态系统氮通量的迅速增加,使原本较为封闭的氮循环过程逐渐开放。因而,在氮沉降增加背景下,生态系统的氮保留能力成为生态学家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表明,生态系统氮保留的可能机制有(1)植物增加生物量从而积累氮,(2)增加微生物生物量氮,(3)降低土壤硝化作用从而减少氮的淋失。我国亚热带地区存在大面积单一树种的针叶人工林,近年来,大力提倡采用不同类型阔叶树种改造单一针叶纯林。然而,利用阔叶树种代替针叶树种造林如何影响生态系统的氮保留能力仍然未知。本研究在厦门市同安区汀溪国有防护林场、福建省南平市峡阳国有林场选择亚热带典型针叶(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阔叶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为研究对象,首先研究了针叶树种转换为阔叶树种后,人工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氮储量的时空格局;其次以同位素示踪技术为手段,跟踪外源氮输入在不同树种地上地下氮库中的分配及去向;最后,测定氮循环过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以及相关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的变化,探讨生态系统氮保留的微生物学机制。我们假设针叶树种转换为阔叶树种后,人工林生物量增加,地上生物量氮库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增加,土壤硝化速率降低,因而生态系统氮保留能力提高。本研究结果将为氮沉降增加背景下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主要结论如下:(1)阔叶树种替代针叶树种造林后,生态系统氮库显着高于同林龄的针叶树种。在杉木采伐迹地上,分别营造米老排和杉木19年后,米老排林的生物量、生产力和氮储量显着高于杉木,其中米老排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氮库分别为6.9 Mg·ha-1(植物部分0.8 Mg·ha-1,土壤部分6.1 Mg·ha-1)和5.5 Mg·ha-1(植物部分0.4 Mg·ha-1,土壤部分5.1 Mg·ha-1)。在杉木采伐迹地上,分别营造木荷和杉木38年后,木荷林的生物量、生产力和氮储量显着高于杉木,其中木荷和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氮库分别为15.3 Mg·ha-1(植物部分1.7 Mg·ha-1,土壤部分13.6 Mg·ha-1)和7.8 Mg·ha-1(植物部分1.1 Mg·ha-1,土壤部分6.7 Mg·ha-1)。(2)以杉木、木荷、枫香3个树种进行为期625天的野外15N标记示踪实验,结果表明,土壤始终是氮保留的最大氮库,其次是植物。以不同部分氮库的15N回收率代表氮素不同的周转速率,土壤15N回收率分别为枫香(61.01%)>木荷(43.61%)>杉木(36.19%),植物部分(地上地下及凋落物部分)15N回收率分别为杉木(44.1%)>木荷(43.9%)>枫香(34.3%)。以每棵样树添加的20g N来量化,相当于分别有7.2、8.7和12.2g N保留在杉木、木荷和枫香的0-40cm土层中,分别有8.8、8.9和6.9g N保留在杉木、木荷和枫香的植物部分。(3)在时间尺度上,不同树种根系和枝叶对铵态氮吸收趋势一致。三个树种根系15N丰度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但杉木根系15N丰度值出现高峰迟于木荷和枫香,表明其对氮素的吸收较为缓慢。植物的枝叶器官也表现出同样的规律,15N的回收率都在氮添加380天左右出现最高值,但木荷、枫香两个树种树枝部位15N回收率高于杉木,说明木荷、枫香对氮的吸收和周转较快。不同树种凋落物15N归还差异显着。枫香凋落叶的15N丰度随着时间表现出现增加后减小的趋势,而木荷凋落叶的15N丰度则在实验周期内表现为持续增加,杉木的凋落叶15N丰度在实验周期内无明显变化。(4)不同树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和15N回收率差异显着。杉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和15N回收率均低于木荷和枫香,并且木荷土壤的微生物氮库也显着高于杉木和枫香。不同树种土壤温度、水分以及土壤微环境导致土壤氨化、硝化和矿化速率差异显着,进而影响土壤氮保留。亚热带森林土壤矿质氮多以铵态氮为主,氨化在净氮矿化过程中占主导,但针叶林土壤的硝化作用显着高于阔叶林。因此,阔叶树种代替针叶树种造林降低了土壤硝化作用,从而减少硝态氮的损失,使更多的无机氮以铵态氮的形式供给植物吸收,从而提高生态系统氮保留。(5)米老排替代杉木造林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氮循环功能基因发生改变。米老排土壤微生物的氨氧化古菌(AOA)amoA基因丰度显着降低,表明土壤硝化作用降低,而表层土壤nirK、nirS、nosZ基因的丰度显着升高,表明树种对土壤微生物参与的氮循环过程产生了重要影响。综上所述,本研究验证了上述假设,即阔叶树种替代针叶树种造林后,显着提高了人工林生物量,增加了生物量氮库,提高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降低了土壤硝化作用,提高了生态系统氮保留能力。

贺红月,牟洪香,马长明,单媛媛[9](2018)在《华北落叶松与胡枝子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文中认为为深入认识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叶凋落物分解特征及与伴生植物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间的关系,本试验采用野外凋落物网袋分解法,在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中设置了4种不同质量混合比例的叶凋落物处理(即纯华北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和胡枝子(3∶1),华北落叶松和胡枝子(1∶1),华北落叶松和胡枝子(1∶3)),研究了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胡枝子叶凋落物能促进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的分解,随着分解期的延长以及胡枝子叶凋落物比例的增加,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随分解期的延长,叶凋落物中的N、P呈上升趋势,而K、C呈下降趋势,除C外,混合叶凋落物中的N、P、K含量均高于纯华北落叶松,且随着胡枝子比例的增加而增加;除速效P外,随着胡枝子叶凋落物比例的增大,土壤中的碱解N、速效K、有机质和pH值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此结果为促进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的分解,维持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地力提供理论依据。

贺红月,马长明,牟洪香,单媛媛[10](2018)在《华北落叶松和白桦叶凋落物混合分解特征及土壤养分动态》文中提出采用分解袋法,在室内设置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和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叶凋落物混合分解试验,按照不同质量混合比例设置了5种处理,即纯华北落叶松、纯白桦、落桦(1:1)、落桦(2:1)、落桦(3:1)。结果表明:白桦叶凋落物分解速率明显高于纯华北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和白桦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可以促进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的分解,且随着白桦叶凋落物比例的增加,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叶凋落物分解过程中,N,P浓度呈上升趋势,K,C浓度和C/N比呈下降趋势;纯白桦叶凋落物N,K,C释放率大于纯华北落叶松,华北落叶松和白桦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可以促进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中N,K,C的释放,对P的释放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叶凋落物分解可以改善土壤pH和养分含量,土壤的pH、有机质、速效N,P,K均有所提高。总体来看,华北落叶松和白桦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对改善土壤养分比纯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单独分解效果要好。

二、杉木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叶凋落物的混合分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杉木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叶凋落物的混合分解(论文提纲范文)

(1)天马保护区典型林分类型凋落物分解动态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国内外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
        1.1.1 森林凋落物量
        1.1.2 森林凋落物化学质量研究
    1.2 国内外森林凋落物分解研究概述
        1.2.1 凋落物分解过程及养分变化
        1.2.2 凋落物分解的影响因素
        1.2.3 凋落物分解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2 引言
    2.1 研究目的与意义
    2.2 研究内容
    2.3 主要创新点
    2.4 技术路线图
    2.5 选题来源
3 研究区概况与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水文特征
        3.1.3 气候特征
        3.1.4 土壤类型
        3.1.5 植被类型
    3.2 研究方法
        3.2.1 样地选择和设置
        3.2.2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3.3 数据处理与分析
        3.3.1 凋落物分解模型
        3.3.2 凋落物及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3.3.3 土壤pH值、酶活性的测定
        3.3.4 数据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四种林分凋落物质量损失及其养分动态特征
        4.1.1 凋落物质量损失
        4.1.2 凋落物养分剩余率动态
        4.1.3 凋落物分解与凋落物初始养分的相关性
    4.2 四种林分凋落物分解对土壤pH的影响
        4.2.1 不同林分土壤pH的对比
        4.2.2 凋落物分解过程对土壤pH值的影响
    4.3 四种林分凋落物分解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3.1 不同林分土壤养分的异质性分析
        4.3.2 凋落物分解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4.4 四种林分凋落物分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4.4.1 土壤脲酶
        4.4.2 土壤蔗糖酶
        4.4.3 土壤酸性磷酸酶
        4.4.4 土壤过氧化氢酶
    4.5 四种林分凋落物养分、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关系
        4.5.1 四种林分凋落物养分与土壤养分的相关关系
        4.5.2 四种林分土壤养分与土壤酶的相关关系
        4.5.3 四种林分凋落物养分与土壤酶的相关关系
5 结论与讨论
    5.1 讨论
        5.1.1 不同林分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异质性
        5.1.2 不同层次/组分凋落物分解特性
        5.1.3 凋落物质量损失特征和影响因素
        5.1.4 凋落物养分、土壤养分和土壤酶的相关性
    5.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2)尾巨桉与5个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效应及其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凋落物分解及养分释放研究
        1.2.2 凋落物混合分解研究
        1.2.3 凋落物分解与土壤相互作用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课题来源
    1.6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凋落叶单独和混合分解动态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区概况
        2.2.2 野外凋落叶收集及样地设置
        2.2.3 凋落叶样品回收及处理
        2.2.4 凋落叶干重及初始化学性质测定
        2.2.5 数据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凋落叶初始化学特征
        2.3.2 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干物质残留率变化
        2.3.3 凋落叶混合分解动态模拟
        2.3.4 凋落叶混合分解的非加和效应
        2.3.5 凋落叶初始化学特征与分解速率的关系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碳、氮、磷含量变化及释放特征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区概况
        3.2.2 野外凋落叶收集及样地设置
        3.2.3 凋落叶样品回收及处理
        3.2.4 凋落叶碳、氮、磷元素含量测定
        3.2.5 数据处理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碳、氮、磷含量动态变化
        3.3.2 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生态化学计量比变化
        3.3.3 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元素释放特征
        3.3.4 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元素释放的非加和效应
        3.3.5 凋落叶碳、氮、磷残留率与初始化学特征的关系
    3.4 讨论
        3.4.1 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元素含量变化及释放特征
        3.4.2 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变化特征
    3.5 小结
第四章 凋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化学性质及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区概况
        4.2.2 野外凋落叶收集及样地设置
        4.2.3 凋落叶样品回收及处理
        4.2.4 土壤化学性质测定
        4.2.5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凋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4.3.2 凋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4.3.3 凋落叶混合分解对土壤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4.4 讨论
        4.4.1 土壤化学性质对凋落叶混合分解的响应
        4.4.2 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比对凋落叶混合分解的响应
        4.4.3 土壤养分有效性对凋落叶混合分解的响应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3)马尾松与乡土阔叶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生物量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区域概况
    1.2 试验设计
    1.3 样品采集
    1.4 室内分析
    1.5 数据计算与统计分析
2 结果分析
    2.1 凋落叶初始性质、分解过程中凋落叶p H
    2.2 不同混合处理凋落叶间的微生物生物量
    2.3 凋落叶微生物生物量的混合效应
    2.4 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碳氮比混合效应与凋落叶初始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4)鄱阳湖流域杉木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分异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应用
        1.2.2 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影响因素
        1.2.3 森林土壤C、N、P特征研究
        1.2.4 森林生态系统养分特征研究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概况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样地调查及样品采集
        2.2.3 样品测定
        2.2.4 数据处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2.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内容
        2.3.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杉木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3.1 杉木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储量特征
        3.1.1 土壤C、N、P含量特征
        3.1.2 土壤C、N、P含量相关性
        3.1.3 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特征
        3.1.4 土壤C、N、P化学计量比相关性
        3.1.5 土壤C、N、P储量特征
        3.1.6 土壤C、N、P储量相关性
    3.2 不同区域杉木林土壤C、N、P分布特征
        3.2.1 土壤C、N、P含量
        3.2.2 土壤C、N、P化学计量比
        3.2.3 土壤C、N、P储量垂直分布特征
    3.3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林土壤C、N、P分布特征
        3.3.1 土壤C、N、P含量
        3.3.2 土壤C、N、P化学计量比
        3.3.3 土壤C、N、P储量垂直分布特征
    3.4 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C、N、P分布特征
        3.4.1 土壤C、N、P含量
        3.4.2 土壤C、N、P化学计量比
        3.4.3 土壤C、N、P储量垂直分布特征
    3.5 讨论与小结
        3.5.1 杉木林土壤C、N、P含量及其储量特征
        3.5.2 不同区域杉木林土壤C、N、P分布特征
        3.5.3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林土壤C、N、P分布特征
        3.5.4 不同林龄杉木林土壤C、N、P分布特征
        3.5.5 小结
第四章 杉木林植被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1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林植被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1.1 乔木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1.2 灌木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1.3 草本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2 不同林龄杉木林植被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2.1 乔木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2.2 灌木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2.3 草本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3 讨论与小结
        4.3.1 不同林分类型植被层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3.2 不同龄林植被层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4.3.3 小结
第五章 杉木林凋落物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5.1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林凋落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5.1.1 凋落物C、N、P含量
        5.1.2 凋落物C、N、P化学计量比
        5.1.3 凋落物生物量及养分储量
    5.2 不同林龄杉木林凋落物层C、N、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5.2.1 凋落物C、N、P含量
        5.2.2 凋落物C、N、P化学计量比
        5.2.3 凋落物生物量及养分储量
    5.3 讨论与小结
        5.3.1 不同林分类型杉木林凋落物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5.3.2 不同林龄杉木林凋落物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
        5.3.3 小结
第六章 杉木林植物-凋落物-土壤C、N、P响应
    6.1 杉木纯林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1.1 乔木层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1.2 灌木层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1.3 草本层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1.4 凋落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1.5 杉木纯林植物-凋落物-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
    6.2 杉木混交林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2.1 乔木层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2.2 灌木层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2.3 草本层植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2.4 凋落物与土壤C、N、P含量的响应关系
        6.2.5 杉木混交林植物-凋落物-土壤C、N、P及其化学计量比的相关性
    6.3 讨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7.3 创新点
    7.4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样地基本信息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循环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凋落物量
        1.2.2 凋落物分解动态
        1.2.3 凋落物分解影响因素
        1.2.4 凋落物分解混合效应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1 研究内容
        1.4.2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5 技术路线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设置
        2.2.2 凋落叶的收集与处理
        2.2.3 凋落叶分解
        2.2.4 土壤釆样
        2.2.5 林分植被调查
    2.3 样品测定
        2.3.1 凋落叶样品
        2.3.2 土壤样品
    2.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2.4.1 凋落叶分解
        2.4.2 生物量模型
        2.4.3 物种多样性
        2.4.4 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两种林型土壤养分含量差异
        3.1.1 土壤养分特征
        3.1.2 土壤养分之间相关性
    3.2 两种林型群落物种多样性
        3.2.1 两种林型群落结构特征
        3.2.2 两种林型物种多样性
    3.3 两种林型地被层凋落物现存量及其养分元素特征
        3.3.1 凋落物现存量分布特征
        3.3.2 地被层凋落物养分元素含量
        3.3.3 地被层凋落物养分贮量
        3.3.4 凋落物现存量与林分因子的关系
        3.3.5 土壤养分与地被层凋落物质量的关系
    3.4 马尾松黧蒴不同比例凋落叶混合分解动态特征
        3.4.1 不同比例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质量损失动态变化
        3.4.2 不同比例凋落叶分解速率模型
    3.5 马尾松黧蒴不同比例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养分浓度动态变化
        3.5.1 不同比例凋落叶初始养分含量
        3.5.2 不同比例凋落叶养分浓度动态变化
        3.5.3 不同比例凋落叶养分浓度方差分析
        3.5.4 凋落叶初始养分含量与质量损失率的相关性
    3.6 马尾松黧蒴不同比例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养分释放特征
        3.6.1 不同比例凋落叶混合分解过养分释放率动态
        3.6.2 不同比例凋落叶养分释放率与质量损失率的相关性
4 结论与讨论
    4.1 讨论
        4.1.1 两种林型的土壤养分特征
        4.1.2 两种林型的群落物种多样性
        4.1.3 两种林型地被层凋落物现存量
        4.1.4 两种林型地被层凋落物养分含量
        4.1.5 不同比例凋落叶混合分解特性
        4.1.6 不同比例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的养分释放规律
    4.2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6)官山森林大样地凋落物产量、储量及分解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亚热带森林现状
        1.1.1 亚热带森林的变化
        1.1.2 大样地定位监测研究
    1.2 森林凋落物研究
        1.2.1 凋落物产量
        1.2.2 凋落物储量
        1.2.3 凋落物分解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凋落物产量动态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地概况
        2.1.2 产量监测
        2.1.3 数据处理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凋落物产量及组成
        2.2.2 凋落物产量动态
        2.2.3 不同林分类型凋落物产量动态
        2.2.4 地形因子与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2.3 讨论与小结
        2.3.1 凋落物产量动态
        2.3.2 凋落量影响因子
第3章 凋落物储量空间分布格局及养分特征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调查方法
        3.1.2 元素分析
        3.1.3 数据处理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凋落物储量空间分布
        3.2.2 凋落物养分含量分布
        3.2.3 凋落物储量影响因子
    3.3 讨论与小结
        3.3.1 凋落物储量及养分分布
        3.3.3 凋落物储量影响因子
第4章 凋落叶在垂直空间分解的位置效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野外试验
        4.1.2 室内分析
        4.1.3 数据处理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凋落物初始化学特征
        4.2.2 不同林层凋落叶分解质量衰减动态
        4.2.3 不同林层高度凋落叶分解养分动态
        4.2.4 不同林层高度凋落叶分解模型及参数
    4.3 讨论与小结
        4.3.1 不同林层高度对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影响
        4.3.2 不同林层高度对凋落叶养分释放的影响
        4.3.3 不同物种凋落叶分解对林层高度的响应
第5章 落叶常绿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动态
    5.1 材料与方法
        5.1.1野外实验
        5.1.2 室内分析
        5.1.3 数据处理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凋落物初始化学特征
        5.2.2 混合分解对拟赤杨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5.2.3 不同混合处理凋落叶分解动态比较
        5.2.4 混合分解对甜槠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5.3 讨论与小结
        5.3.1 甜槠对拟赤杨凋落叶分解速率的影响
        5.3.2 甜槠对拟赤杨凋落叶分解养分动态的影响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7)凋落叶输入对太子山典型人工林土壤生物生化特性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生化特性的作用
        1.2.2 凋落叶输入对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
        1.2.3 凋落物输入方式对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域概况
    2.2 样地选择与样品布置
    2.3 技术路线
    2.4 样品采集与处理
    2.5 样品测量与分析
        2.5.1 样品测量
        2.5.2 计算与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 凋落叶输入及分解特征
        3.1.1 凋落叶输入量
        3.1.2 凋落叶分解过程平均温度
        3.1.3 凋落叶分解过程质量变化
        3.1.4 凋落叶分解过程养分的变化
        3.1.5 分解过程凋落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
    3.2 混交对凋落叶分解的影响
        3.2.1 混交对凋落叶质量残留率的影响
        3.2.2 混交对凋落叶元素的影响
    3.3 凋落叶输入对土壤生化特性的影响
        3.3.1 凋落叶输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3.2 凋落叶输入对土壤化学计量比的影响
        3.3.3 凋落叶输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3.3.4 凋落叶输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3.4 相关性分析
        3.4.1 马尾松林地土壤生化特性与凋落叶输入相关性
        3.4.2 红果冬青林地土壤生化特性与凋落叶输入相关性
        3.4.3 麻栎林地土壤生化特性与凋落叶输入相关性
        3.4.4 马尾松+红果冬青林地土壤生物生化特性与凋落叶输入相关性
        3.4.5 马尾松+麻栎林地土壤生物生化特性与凋落叶输入相关性
4.讨论
    4.1 凋落叶分解特征
    4.2 凋落叶输入对土壤生物生化特性的影响
    4.3 土壤生物生化特性对不同林地类型凋落叶输入的响应差异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造林树种对生态系统氮保留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进展
        1.2.1 森林生态系统对氮沉降的响应
        1.2.1.1 植物氮吸收
        1.2.1.2 土壤氮保留
        1.2.1.3 生态系统氮损失
        1.2.2 森林生态系统氮保留机制
        1.2.2.1 基于实证研究的氮保留
        1.2.2.2 基于模拟研究的氮保留
        1.2.3 ~(15)N同位素示踪技术在森林氮保留中的应用
        1.2.4 不同树种对氮保留的影响
        1.2.4.1 树种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1.2.4.2 树种与土壤微生物的关系
    1.3 科学问题和技术路线
        1.3.1 科学问题
        1.3.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不同树种人工林氮储量研究区域概况
        2.1.2 氮标记研究区域概况
    2.2 野外标记实验设计
        2.2.1 隔离处理
        2.2.2 施肥处理
        2.2.3 凋落物收集
    2.3 研究方法
        2.3.1 生物量估算和氮储量计算
        2.3.2 整株收获法测定植物生物量
        2.3.3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3.4 植物特性测定
        2.3.5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群落结构组成、酶活性和功能基因的测定
        2.3.6 植物和土壤样品~(15)N同位素测定方法
        2.3.7 植物各部位组织~(15)N回收率计算
    2.4 统计分析
第三章 阔叶树种代替针叶树种造林后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和氮储量
    3.1 米老排代替杉木造林后生物量及氮储量比较
        3.1.1 植物生物量比较
        3.1.2 凋落物量比较
        3.1.3 细根生物量比较
        3.1.4 氮储量比较
        3.1.5 米老排代替杉木造林后提高生态系统氮保留
    3.2 木荷代替杉木造林后生物量及氮储量比较
        3.2.1 植物生物量比较
        3.2.2 植物氮储量比较
        3.2.3 土壤氮储量比较
        3.2.4 木荷代替杉木造林后提高生态系统氮保留
    3.3 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外源氮在不同树种中保留的时间动态
    4.1 外源氮在不同树种植物中保留的时间动态
        4.1.1 不同树种根系对外源氮吸收的随时间动态变化
        4.1.2 不同树种枝叶~(15)N丰度随时间变化
        4.1.3 杉木地上部分不同高度和年龄枝叶的~(15)N丰度随时间变化
        4.1.4 木荷地上部分枝叶不同高度~(15)N丰度随时间变化
        4.1.5 枫香地上部分枝叶不同高度~(15)N丰度随时间变化
        4.1.6 不同树种凋落物的时间动态比较
    4.2 外源氮在不同树种土壤中保留的时间动态
    4.3 外源氮在不同树种植物组织中保留的动态变化
    4.4 讨论
    4.5 小结
第五章 不同树种对外源氮保留的空间分布
    5.1 外源氮输入后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5.2 外源氮在不同树种土壤中保留的空间分布
        5.2.1 外源氮在不同树种各土壤层的空间分布
        5.2.2 土壤微生物对外源氮的吸收
        5.2.3 土壤微生物~(15)N富集
        5.2.4 土壤微生物~(15)N回收率
    5.3 外源氮在不同树种植物中保留的空间分布
        5.3.1 根系对外源氮的吸收
        5.3.2 外源氮在植物地上部分的分配
        5.3.3 凋落物氮的归还
        5.3.4 外源氮在不同树种中的整体分配格局
    5.4 讨论
    5.5 小结
第六章 树种特性和土壤性质对氮保留的影响
    6.1 树种特性对氮保留的影响
        6.1.1 细根形态与生物量
        6.1.2 氮吸收偏好
        6.1.3 凋落物质量
    6.2 土壤性质对氮保留的影响
        6.2.1 土壤理化性质
        6.2.2 土壤氮矿化
    6.3 讨论
    6.4 小结
第七章 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微生物对氮保留的影响
    7.1 树种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影响
    7.2 树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
    7.3 树种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基因的影响
    7.4 讨论
    7.5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华北落叶松与胡枝子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试验设置
    2.3 方法
        2.3.1 凋落物分解速率计算
        2.3.2 凋落物样品分析
        2.3.3 土壤样品分析
        2.3.4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胡枝子叶凋落物对华北落叶松叶凋落物分解
    3.2 华北落叶松和胡枝子叶凋落物在分解过程中养分变化规律
    3.3 华北落叶松和胡枝子叶凋落物混合分解过程中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
4 讨论
    4.1 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对叶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4.2 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对叶凋落物养分含量的影响
    4.3 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5 结论

(10)华北落叶松和白桦叶凋落物混合分解特征及土壤养分动态(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叶凋落物和土壤
    1.2 试验设置
    1.3 分析方法
    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凋落物混合分解特征
        2.1.1 分解速率变化
        2.1.2 叶凋落物的Olson指数衰减模型拟合及分解率的估算
    2.2 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养分动态变化
        2.2.1 养分浓度
        2.2.2 养分释放率变化
    2.3 土壤pH和养分浓度变化
3 讨论与结论
    3.1 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3.2 对养分浓度以及养分释放率的影响
    3.3 对土壤pH和养分浓度的影响

四、杉木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叶凋落物的混合分解(论文参考文献)

  • [1]天马保护区典型林分类型凋落物分解动态及其对土壤性质的影响[D]. 刘晓静. 安徽农业大学, 2021(02)
  • [2]尾巨桉与5个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效应及其对土壤养分影响的研究[D]. 何鹏. 广西大学, 2021(02)
  • [3]马尾松与乡土阔叶树种凋落叶混合分解过程中微生物生物量特征[J]. 张艳,李勋,宋思梦,周扬,张健. 生态环境学报, 2021(04)
  • [4]鄱阳湖流域杉木林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分异特征[D]. 刘亮英. 江西农业大学, 2020
  • [5]马尾松人工林凋落物分解及养分循环规律[D]. 潘嘉雯. 华南农业大学, 2019(02)
  • [6]官山森林大样地凋落物产量、储量及分解动态[D]. 徐定兰. 江西农业大学, 2019
  • [7]凋落叶输入对太子山典型人工林土壤生物生化特性的影响[D]. 李怡然.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8]造林树种对生态系统氮保留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D]. 肖良建.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华北落叶松与胡枝子叶凋落物混合分解及其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 贺红月,牟洪香,马长明,单媛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05)
  • [10]华北落叶松和白桦叶凋落物混合分解特征及土壤养分动态[J]. 贺红月,马长明,牟洪香,单媛媛. 林业资源管理, 2018(03)

标签:;  ;  ;  ;  ;  

杉木落叶与主要阔叶造林树种的混合分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