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管理》2001年总目录

《中外管理》2001年总目录

一、《中外管理》2001总目录(论文文献综述)

黄秋硕[1](2020)在《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文中提出丁韪良(W.A.P.Martin)任清政府同文馆总教习和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等职,前后从事职业教育40年,其一生汉学成就突出表现为六个方面。第一,丁韪良在近代西方人文学科方法影响下,重视对儒释道文化的释读,肯定颇多。丁韪良是美国汉学史上真正依据中国典籍并结合考察社会实际而释读儒释道文化的第一人。第二,丁韪良高度评价中华民族“壮丽的文学丰碑”;热衷向西方传递中华文化、中国观念和中国形象,促进了中国文学在美国的传播。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丁韪良称得上是中国文学研究与译介的拓荒者与奠基人。第三,丁韪良热情颂扬与推介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并以明确的近代化理念,在西方汉学史上,第一次梳理从鸦片战争到中华民国诞生之前的中国近代史。丁韪良是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的亲历者与见证人,因此他的相关记述,具有重要史料价值。第四,丁韪良翻译大量西学论着,侧重于近代化新兴学科与实用知识,大多是对西方科技、法律、经济等领域专着的首次翻译,其对相关理论、概念、名词及内容等方面的汉语表述,对中国近代相关新兴学科之构建,均具有创新与借鉴意义,丁韪良汉译西学论着,同样具有重要汉学意义。第五,丁韪良创办中文期刊《中西闻见录》与《新学月报》,大力传播“实学”,不仅对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推动汉学研究往更高层次发展,也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第六,丁韪良作为汉学研究机构北京东方学会首任会长,倡导以“自由思辨精神”来研究汉学的一切领域。北京东方学会在拓展汉学研究领域、研究方法、学术创新等方面,取得引人注目的成就,并很大程度上脱离了西方宗教的负面影响。丁韪良也存在种种弱点与不足,这应更多地从他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和历史局限性的角度加以说明。在美国早期汉学发展史上,美国汉学的开创、奠基与初步发展,主要是由清代美国来华汉学家们完成的。丁韪良称得上是汉学发展史上一位成绩卓着的巨匠。其在中学西渐与西学东渐双向文化交流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和产生的积极影响,不仅值得充分肯定,至今仍有实际借鉴意义。

余英[2](2020)在《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文中提出《外交评论》是与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紧密联系并受其影响,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创办的政论性杂志。杂志创刊于1932年6月20日,至1937年7月15日终刊,共出版发行9卷共55期,其创刊旨在宣传政府外交方针政策、引导社会舆论的同时,对政府外交展开评论和建言,它记录着20世纪30年代局部抗战时期中国内政外交的一段真实历史。本文主要通过对主体史料《外交评论》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以其刊载的外交报道及评论为中心,考察政府外交政策及社会舆论反映,并借此展现1930年代中国外交复杂多变的艰难历程,进而丰富近代中外关系史的研究。论文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介绍《外交评论》的基本情况,从杂志创刊的历史背景和基本内容入手,分析刊物的办刊宗旨、作者群体和基本特点;二是对杂志刊载的评论、论着、译述、专载、外交文件、外交时论选、书报介绍与批评、通讯等各栏目内容中所呈现的外交观念、批评与建言等作归纳性研究;三是研究《外交评论》作为与外交部密切相关的政论性刊物所独有的主要特征,以及在宣传政府外交政策、提高民众外交智识和引导公众舆论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四是作为中外关系史的研究对象,《外交评论》对外交观念近代化和中国外交提供的启示和经验教训。论文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选题动因、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与不足之处。正文共八章,第一章从杂志创办的背景、宗旨、编辑发行和作者群体等方面考察杂志的概况,为后文的展开提供一个认知基础;第二章主要归纳杂志诸多评论文章中呈现出来的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和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综合论述《外交评论》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第三章重点考察《外交评论》基于国民政府外交力量不足所提出的增强国家实力、整理外交机能和重视文化外交等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第四章主要梳理《外交评论》对风行于1930年代的法西斯主义的介述和解析,考察当时社会舆论对法西斯主义和法西斯国家的认知与评价,阐述知识分子群体在九一八事变之后对法西斯集权政治的基本认同;第五、六章主要探析《外交评论》对国际格局形势的全面考察和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评价,撰稿人群体对“攘外必先安内”“国联外交”等外交政策的舆论回应和对国际盟友的分析判断,呈现出杂志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态度;中日交涉是当时的外交重点和难点问题,《外交评论》把主要精力放在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一方面,撰稿人与外交部在原则上同声共气,另一方面,在批评国民政府对日政策“措置欠当”的同时,提出多种外交建议供政府参考;第七章主要探讨《外交评论》提出的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展示外交界和学术界在废约低潮时期对不平等条约的关注,以及提出的较为理性的修废约方式和手段;第八章将《外交评论》与《国民外交杂志》这两份创刊时间相同、名称相近的杂志作基本比较,对《外交评论》的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特点、作用影响和局限不足等方面进行分析。结语部分是总结性评价:《外交评论》是政府外交政策的“宣传员”、集权统治的“维护人”、近代国际观念和外交知识的“传播者”、社会政治变化的“映射镜”,归纳其在局部抗战时期所特有的地位和在外交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苏亚云[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研究》文中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馆开始对其馆藏的抗日战争档案进行整理和编纂,出版了数百部优质的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成果,公布了大批抗日战争档案内容,促进国内外学者对抗日战争档案内容的研究。本文主要探讨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历史沿革、编纂内容、编纂方法、编纂成就、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等,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分析抗日战争档案和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的概念,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和创新与不足之处进行说明;第二部分主要探讨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历史沿革,将其划分为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第三部分分析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内容,包括中日双方交战人员、战争活动、政务文件、抗日战争时期各类情况统计、犯人供述和其他六个部分;第四部分对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方法进行分析,包括编纂选题、成果的命名、内容的加工和编排、辅文的撰写;第五部分对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进行总结,包括取得的成就、编纂特点、存在的不足与解决对策及对发展前景的展望。对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进行研究不仅能够将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理论化,还能为以后的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促进其工作的科学健康发展,具有极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于佳[4](2018)在《跨学科思维下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研究 ——以建筑学报(1954-1990)为例》文中提出本研究参照《建筑学报》1954-1990年刊载的相关文章,运用计量学的方法对建筑学报相关文章进行统计及分类研究。论文以50年代-60年代、80年代-90年代两个历史时期为纵轴,横向探讨引入的外国建筑文化在当时社会背景下和中国的建筑理论发生的反应,从有代表性的建筑理论、建筑师的设计思想和建筑作品等三个方面,致力建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的脉络网络。论文引入其他学科的研究方式,在脉络分析中加入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接受美学理论中“前视野”、“对话”“接受”等概念,分析不同两个历史时期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的现象和影响背后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论文主体结构分为4个部分。第一部分第一章将研究核心确定在1954-1990年的中国,将参照对象确定在相对时期发表于建筑学报的文章。第二部分第二章界定了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接受美学的相关概念,并引入已有的建筑现象进行分析。第三部分第三四章以年代为界限,以建筑理论为主线,建筑设计作品为辅助,深入分析和探讨了中外建筑文化对话对中国建筑的影响。第四部分第五章在前面三章的理论研究和现象梳理的基础下,归纳分析了这段时期中外建筑文化对话过程的前因后果,总结了两者“改写”和“被改写”的互动作用,反思这段时期中国建筑学的学术环境、思想状况和观念演变,对今天观察和评介当代实践和历史理论研究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参照意义。

田佳佳[5](2016)在《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论述对象,主要采用关联研究、群体研究两大方法,通过沉潜深广的文献爬罗剔抉,辅之以具体个案的研究分析,探究美术人才在布景美术、摄影、表演、编导、卡通等诸多电影领域的积极贡献。所论无意于重写民国电影史,而是从一特殊视角考察民国电影与美术的关联,期以将电影与美术的专题研究切实推进一步。绪论、结语之外,论文主体分设六章:第一章“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民国现象”。该章综论电影诞生以来迅速升格为第八类艺术,影像艺术极大地冲击绘画艺术,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世界潮流。在如此形势下,崛起于东南的近代上海,张扬电影文化,成为中国的好莱坞。电影与美术相互激荡,引领上海的时尚文化潮流。由此产生的新兴职业人,托举起电影美术人群体的形成。他们不仅在电影美术领域积极作为,而且极大地拓展了美术理念在电影的应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美术人“触电”的职场进展、电影美术人群体概况作了初步的探索。第二章“营造美与真的布景美术师”。该章考述低水平起步的电影布景,在布景美呼声下振兴的历史背景,电影布景美术人才由此兴起。而知名美术家的加入,还是因为中国电影界随着拍摄古装片而抬升影片质量要求所致,由此使“美术”地位高于“布景”。此后,电影布景美术师层出不穷,经历唯美主义、特技奇景、象征主义等追求,国产影片布景走向中华特色、走向现实主义,扩大外景拍摄,都是大势所趋。第三章“摄影师的影像美术追求”。该章通过追溯中国早期电影摄影师的艰难成才之路,彰显了他们的美术功底与照相才艺。在整个民国时期,电影摄影美学呈现出纪实影像与表现影像的交错发展。特技摄影最能体现摄影机摄绘的创作特质。不仅限此,民国摄影理论对美术的自觉借鉴,电影光线美学、摄影构图等无不留下美术人的痕迹。第四章“表演因美术而融会贯通”。该章系统梳理演员的艺术修养,除了美专毕业生进场表演,其他电影明星的美术爱好也得以揭示;此外,还将兼擅绘画的导演收入视阈,因为导演负责教戏。银幕上的艺术家不一定由擅绘者主演,然而,多变的艺术造型还是美术人从影的优势,镜头前的美术创作更是一展才华的难得时机。表演贵在触类旁通,本文对美术人在大美术理念下的跨界发展、表演的艺术修养之源、画论启发演艺理论等方面皆有涉及。第五章“电影编导的美与术”。该章聚焦成为编导的电影美术人,探究了他们特有的电影绘画创作思维,以及美术才能在编导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对唯美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以及恐怖电影、商业电影的代表导演,进行具体个案分析,展示美术人执导下特有的电影美学。最后,回顾电影美术人参与摄制绘画题材影片自然流露的画家意识,进而关注美术人扎堆的民国电影《关不住的春光》。第六章“绘出国产片的动画新天地”。该章以万氏兄弟为主论述中国卡通人才的形成,论证绘画才能与电影文化结合,铺设了中国卡通人才的成才之路。通过还原第一部长篇卡通片《铁扇公主》的制作过程,彰显绘画在卡通影业中的重要性。也正因为此,继后崭露头角的卡通人才佼佼者钱家骏,最终促成“动画”一词取代“卡通”,这理应是中国卡通片人才实现动画理念的自觉。其实,这同时也是电影美术人实现美术意识自觉的又一标志。

赵莹莹[6](2015)在《叶向高文学研究》文中提出叶向高(1559-1627)曾是万历、天启时期的首辅,不仅位高权重,而且着述丰富,创作了大量的诗文。但长久以来,为其政治家身份所屏蔽,其文学方面的研究一直被忽略,关注文学视野下的叶向高,探讨其文学作品的价值和地位是一个有意义的课题。学界一般认为叶向高是军籍出身,但本文通过大量的史料,否定了“叶向高军籍出身”的说法。叶向高作为当时的馆阁领袖,地位尊崇、交游广泛,但一生奉行平和中庸、不党不群的原则,未曾入过任何文学社团或派系。他与曹学佺和天主教传教士艾儒略进行的“三山论学”,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次思想碰撞。作为馆阁词臣,叶向高对台阁体倍为推崇。万历三十五年(1559)叶向高入主内阁后,利用自身的政治地位与影响,积极倡导台阁体的重振,掀起了台阁体创作的的一个新浪潮,完成了台阁体回光返照式的短暂复兴。万历四十二年(1607),伴随着叶向高的致仕归田,台阁体声势回落。可以说,台阁体在叶向高的手中完成了复振与终结。虽积极重倡台阁体,却并不凝滞于台阁体。叶向高还结合晚明社会的世情变化与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提出一些与时俱进的文学观念:强调文学的实用功能,追求雅俗共存的文学、注重自然真情的抒写。这既与当时流行的公安派“性灵说”、唐宋派“复古说”、江南文人“适俗辽俗”的文学观念有着一定的联系,又与之有着明显的区别。文章对叶向高的实用主义、复古思想和自然真情的理论进行了详细的归纳和总结,并与当时流行的“复古说”、“性情论”、“适俗疗俗”等理论进行了简要的辨析。幼年遭受倭乱、两次主政面临艰难时局,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叶向高较之一般的馆阁文人,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思考;作为闽籍文人,他又对家乡的山水人物饱含深厚的感情。叶向高的文学创作既具有大的格局和气度,又带有浓厚的闽籍文人的烙印。他的诗歌自由地行走于台阁山林之间,散文又重在实用和复古,他用自己独特的笔触,记录了晚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

邓绍根[7](2013)在《美国在华早期宗教新闻事业的守护者卫三畏与《中国丛报》》文中认为1833年10月,卫三畏为印刷《中国丛报》而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负责《中国丛报》印刷出版工作14年;他积极为《中国丛报》撰稿16年,共撰写114篇文章,是该刊位列第二的撰稿人;他长期参与《中国丛报》编辑工作,并临危受命出任《中国丛报》第三任主编;他负责《中国丛报》经营发行工作,取得较好的业绩;卫三畏成为美国在华宗教新闻事业的守护者,他伴随《中国丛报》逐步停刊,是《中国丛报》停刊的亲历者、见证人。

刘波[8](2013)在《国家图书馆与敦煌学》文中研究指明敦煌遗书是二十世纪初中国学术四大发现之一,敦煌学随之兴起,其研究范围由文献研究进而由文献研究扩展到美术学、艺术史、石窟考古及石窟保护等方面,蔚为显学。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世界四大敦煌遗书藏家之一,敦煌遗书的收藏与研究贯穿于其百年发展史的始终,可谓中国敦煌学的中心之一。全面梳理国家图书馆与敦煌学的关系,通过勾稽、整理档案、日记等原始史料,厘清国家图书馆史上有关敦煌学的相关史实,有助于推进敦煌学学术史的整理,也有助于图书馆界更深入地认识自身与学术发展、文化发展的关系。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这一问题加以全面梳理。全文分十章。第一章《绪论》,阐述选题的缘起与意义,此前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概况,以及本文所运用的主要资料及研究方法。第二章《敦煌遗书的入藏与保存》,论述国家图书馆通过政府调拨、藏家捐赠、市场购买等途径,入藏敦煌遗书的经过,同时分不同历史阶段分别阐述国家图书馆庋藏敦煌遗书的历程,包括抗战期间避祸南迁的历史。第三章《馆藏敦煌遗书的初步整理与对外服务》,论述《敦煌经卷总目》、《敦煌经典目》、《敦煌劫余录》等早期馆藏目录的编纂过程、结构特点及学术成就,在此基础上阐述李翊灼、陈垣、江味农等京师图书馆学者对敦煌学的贡献,并概述京师图书馆时期馆藏敦煌遗书对外服务、参与文献展览的情况与学术影响。第四章《写经组的工作及其成绩》,综论国立北平图书馆写经组的成立、成员、主要工作及其成绩,包括《敦煌石室写经详目》及其《续编》的编纂过程与成就,在此基础上阐述胡鸣盛、孙楷第、许国霖等写经组学者的敦煌学论着及其贡献。第五章《拍摄英法藏敦煌遗书并服务国内敦煌学界》,还原国立北平图书馆1930年代派员赴英法等国调查、拍摄敦煌遗书的历史,勾勒所摄照片保管、编目的经过,并通过国内学者利用这批照片进行敦煌文献研究的多个案例,阐明这一事件对中国敦煌学发展的影响。第六章《北平图书馆时期的敦煌学研究》,综论王重民、向达、赵万里、贺昌群、刘修业等北平图书馆学者的敦煌学论着及其学术成就,并概述北平图书馆所主办的学术刊物对中国敦煌学的推动。第七章《建国以来的敦煌遗书整理与敦煌学研究》,论述1949年迄今国家图书馆在敦煌遗书目录编纂、缩微胶卷拍摄、图录出版方面的作为,介绍馆藏敦煌遗书残片的整理的经过与成果,阐述唐耕耦等一大批目前仍然活跃在敦煌学界的国图敦煌学者的研究论着及其学术成就。第八章《敦煌文献服务的扩展与深化》,主要概述1949年以来国家图书馆在敦煌学学术服务方面的作为与成绩,包括学术服务的拓展与深化、敦煌吐鲁番学资料研究中心的成立与服务、馆藏敦煌遗书数字化,以及文献展览、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的组织。第九章《馆藏敦煌遗书的修复》,首先介绍早期的修复实践并对其进行评价,随后阐述“整旧如旧”修复原则的确立与修复方案的制定,并结合相关案例对修复工艺进行具体说明,最后阐述敦煌遗书修复的学术贡献。第十章为《结论》,首先在前文论述的基础上,综论国家图书馆在不同历史时期对敦煌学的贡献,并将其放到中国敦煌学史的整体背景下加以考察;其次从对学术大势的把握、便于学术研究的制度设计两个方面,分析1930年代北平图书馆敦煌学研究高潮时期之所以出现的原因;最后概述国家图书馆与敦煌学界的互动交流,指出与学术界的良性互动与合作对于学术机构、学术服务机构的重要意义。全文之后,附有两个附录:其一为《国家图书馆敦煌学编年事辑》,按年编排国家图书馆历史上与敦煌学有关的事件;其二为《国家图书馆敦煌学论着目录》,搜集国家图书馆百年来编纂、发表的敦煌学着作、论文、译着等。通过这两个附录,可以看到国家图书馆对中国敦煌学发展的贡献与影响。

黄仁生[9](2011)在《海外现存集部汉籍与中国文学研究——以日本现存汉籍为中心》文中指出在具有悠久传统的四部分类文献中,集部文献无疑是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对象。结合以往学术界整理和研究中外集部汉籍的成果,从学科建设的角度,以日本现存汉籍为中心,着重就海外现存集部汉籍的调查与考证、中国集部古籍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海外现存集部汉籍的整理与研究等问题进行探讨,从而提出一些有利于推动中国文学研究走向深入的思路和设想是很有必要的。

龚涟,徐庄,伊明,邵功游,田云汗,张奉奎,赵素行,陈墨,檀秋文,赵晶,王广飞,王家祥,李斌,许伟伟,常菲[10](2008)在《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 老电影资料馆人访谈录》文中提出陈:您作为中国电影资料馆的老馆长,曾两次出入资料馆。第一次是1962年7月,您被任命为电影资料馆副馆长。据说这是一份突如其来的任命,您并不喜欢这份工作,为什么?

二、《中外管理》2001总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外管理》2001总目录(论文提纲范文)

(1)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国内外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中外学者关于美国早期汉学历史分期问题的讨论
        1.美国“早期汉学”起始于何时?
        2.美国“早期汉学”结束于何时?
        3.美国“传教士汉学”何时向“专业汉学”过渡?
        4.笔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史分期之思考
        二、当代中外学者对美国早期汉学家成就的总体评价
        三、当代中外学者对丁韪良汉学研究的总体论述与评价
        四、国内学者关于丁韪良其他方面问题的讨论
        五、国外与丁韪良有关研究成果综述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学术创新
        一、研究意义与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三、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第一章 丁韪良来华前后的美国汉学界
    第一节 裨治文与美国汉学之起源
        一、裨治文来华前的中美关系与来华美国人
        二、裨治文来华与创办《中国丛报》
        1.裨治文来华与初期的汉语研习环境
        2.裨治文创办《中国丛报》最初目的
        3. 《中国丛报》由宗教性向世俗性转变
        4.裨治文与美部会的分歧
        三、裨治文的主要着述
        四、裨治文创办学会与教育机构
        1.裨治文等创立美国东方学会
        2.裨治文创立皇家亚洲文会北华支会
        3.裨治文创办其他学会
    第二节 卫三畏来华经历与汉学研究
        一、卫三畏汉学研究之历程
        1.第一阶段:以传教身份研究汉学
        2.第二阶段:以外交官身份研究汉学
        3.第三阶段:以学者身份研究汉学
        二、卫三畏汉学研究成就与特点分析
        三、卫三畏与马礼逊、裨治文、丁韪良之关系
    第三节 丁韪良来华前后美国汉学之演绎趋势
        一、美国早期汉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早期美国汉学家“中国观”类型之演变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丁韪良宣教经历与汉学研习
    第一节 丁韪良来华与汉学初步研习
        一、丁韪良来华前的教育背景
        二、丁韪良初到广州、福州的社会观察力
        三、丁韪良宁波研习汉语三步骤
        四、丁韪良发明宁波话拼音
    第二节 丁韪良宣教作品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天道溯原》
        1.写作缘由、内容与材料来源
        2.《天道溯原》与附儒之传教策略
        3.《天道溯原》之影响
        二、丁韪良的其他中文宣教作品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职业教育家与汉学研究之转型
    第一节 丁韪良的教育改革实践
        一、同文馆总教习
        二、赴欧美考察与汉学交流
        三、京师大学堂西总教习
        四、湖广仕学院总教习
        五、中文教科书编译与与汉学研究
    第二节 中文期刊与汉学研究
        一、丁韪良与《中西闻见录》
        1. 《中西闻见录》办刊宗旨与主要撰稿人
        2.丁韪良作品分析
        二、丁韪良与《新学月报》
        1. 《新学月报》创办原因与主要内容
        2.《新学月报》与汉学研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丁韪良与汉学研究机构
    第一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初创
        一、创设北京东方学会之目的与经过
        二、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早期会员之关系
        三、早期《北京东方学会会刊》之特点
    第二节 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之发展
        一、丁韪良对北京东方学会的持续影响
        二、1886—1898 年会刊中的丁韪良作品
        三、北京东方学会学术争议与丁韪良之态度
        四、北京东方学会之局限性
    第三节 丁韪良与其他研究机构
        一、丁韪良与皇家亚洲学会北华支会
        二、丁韪良与《教务杂志》
        三、丁韪良与美国东方学会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丁韪良中外比较视野下对儒释道之新解
    第一节 比较宗教视野与儒教之认知
        一、关于性善性恶论问题
        二、关于伦理与道德问题
        三、其他方面问题
    第二节 中西哲学比较与儒学之解读
        一、孔子与西方圣哲之比较
        二、“最典型的哲学时代”
    第三节 比较视野与佛道之新解
        一、丁韪良与佛教研究
        1.丁韪良研究佛教之学术背景
        2.丁韪良与北京东方学会成员对佛教的研讨
        二、丁韪良与道教研究
        1.比较视野中的老子
        2.从“科学史”角度论道教之贡献
        三、丁韪良论“三教”之关系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丁韪良论中国历史
    第一节 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动因与方法
        一、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四个出发点
        二、丁韪良研究中国历史的理论与方法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古代史
        一、丁韪良论中国历史分期
        二、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民族融合
        三、丁韪良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四、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技
        五、丁韪良论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第三节 丁韪良论中国近代史
        一、裨治文、卫三畏与丁韪良研究中国近代史之缘起
        二、丁韪良论中国近代五次战争
        三、关于太平天国
        四、关于晚清改革
        五、丁韪良之局限性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丁韪良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丁韪良与中国诗歌
        一、丁韪良欧美诗歌之修养
        二、丁韪良重视中国诗歌之缘由
        三、丁韪良对中国古代诗歌之推崇
        1.丁韪良翻译中国诗歌的大体过程
        2.丁韪良对中国诗歌的译介与评论
    第二节 丁韪良论中国寓言与民间传说
        一、关于中国寓言
        二、关于民间传说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丁韪良汉学研究的主要贡献及其影响
附录1 .丁韪良中文教科书编译述略
附录2 .丁韪良《中西闻见录》署名文章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索引
个人简历

(2)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动因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应时而生的《外交评论》
    第一节 创办背景
    第二节 办刊宗旨
    第三节 编辑发行
    第四节 办刊栏目和作者群体
第二章 努力维护国权的外交观
    第一节 主动外交的积极态度
    第二节 扞卫国家民族安全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以利害关系为考量的政策取向
第三章 推进外交建设的主张
    第一节 增强国家实力
    第二节 整理外交机能
    第三节 重视文化外交
第四章 介述与解析法西斯主义
    第一节 何为法西斯主义
    第二节 对法西斯主义国家的评价
    第三节 独裁统治是法西斯主义之实质
    第四节 引发战争是独裁统治之趋势
第五章 对国民政府内政外交政策的呼应
    第一节 应和“攘外必先安内”基本国策
    第二节 争取国际盟友
    第三节 积极推介国联
    第四节 对国联外交从“希望到失望”的无奈应答
第六章 对日方针政策的考察与建言
    第一节 揭露日本外交野心
    第二节 批评对日外交“措置欠当”
    第三节 建议对日外交的几种方案
    第四节 “敌乎?友乎?”传递中日外交新宣示
第七章 修废不平等条约主张
    第一节 废约进程的戛然变奏
    第二节 条约特权的重点关注
    第三节 修废方式的理性思考
    第四节 修废主张的特点、影响及局限
第八章 对《外交评论》的基本评价
    第一节 刊物性质与思想内容的特点
    第二节 作用与影响
    第三节 局限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1932-1937 年《外交评论》目录列表
后记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相关概念及范畴界定
        0.1.1 抗日战争档案
        0.1.2 抗日战争档案编纂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内研究现状
        0.2.2 国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意义
        0.3.1 理论意义
        0.3.2 现实意义
    0.4 创新和不足
        0.4.1 创新之处
        0.4.2 不足之处
1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历史沿革
    1.1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的萌芽期(1978-1985)
        1.1.1 革命根据地档案编纂成果居多
        1.1.2 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意识较弱
    1.2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的成长期(1986-1999)
        1.2.1 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意识明确
        1.2.2 国家级档案馆积极发挥其带头作用
        1.2.3 重视日本侵华档案的编纂
        1.2.4 政府公务档案编纂成果涌现
    1.3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的发展期(2000-2014)
        1.3.1 省市级档案馆逐渐重视抗战档案的编纂
        1.3.2 台湾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成果面世
        1.3.3 抗战损失档案编纂成果面世
    1.4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的繁荣期(2015-至今)
        1.4.1 国家重视程度不断增加
        1.4.2 编纂主体更为广泛
        1.4.3 编纂内容更为丰富
2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内容
    2.1 中日双方交战人员
        2.1.1 中国抗日军民
        2.1.2 日本侵华军民
    2.2 战争活动
        2.2.1 中国抗日活动
        2.2.2 日本侵华行径
    2.3 政务文件
        2.3.1 共产党文件
        2.3.2 国民政府文件
        2.3.3 伪满政府文件
    2.4 抗日战争时期各类情况统计
        2.4.1 人口和财产损失情况
        2.4.2 财政状况
    2.5 犯人供述
        2.5.1 日本战犯自供
        2.5.2 汉奸自供
    2.6 其他
        2.6.1 历史事变
        2.6.2 战区受降
3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方法
    3.1 抗日战争档案的编纂选题
        3.1.1 选题依据
        3.1.2 选题特点
    3.2 抗日战争档案编纂成果的命名
        3.2.1 题名的命名
        3.2.2 标题的命名
    3.3 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内容的加工
        3.3.1 文字的校勘
        3.3.2 数字的着录形式
        3.3.3 档案内容的删减
        3.3.4 “错误”信息的处理
    3.4 抗日战争档案的编排
        3.4.1 时间顺序排列法
        3.4.2 “主题+时间”排列法
        3.4.3 “主题+文种+时间”排列法
        3.4.4 “机构+时间”排列法
        3.4.5 “地域+时间”排列法
    3.5 辅文的撰写
        3.5.1 评述性辅文
        3.5.2 查考性辅文
        3.5.3 检索性辅文
4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总结与展望
    4.1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成就与特点
        4.1.1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成就
        4.1.2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特点
    4.2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不足与对策
        4.2.1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存在的不足
        4.2.2 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解决对策
    4.3 对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工作的展望
        4.3.1 编纂选材更加注重多馆合作
        4.3.2 编纂内容更广、更深、更精
        4.3.3 编纂队伍更加专业化和学术化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4)跨学科思维下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研究 ——以建筑学报(1954-1990)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对象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对象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4 研究方法与结构
        1.4.1 研究方法
        1.4.2 论文结构
    1.5 论文创新点与未尽事宜
        1.5.1 论文创新点
        1.5.2 不足之处与近一步研究
第二章 跨文化理论研究
    2.1 跨文化传播理论
        2.1.1 背景
        2.1.2 相关概念
        2.1.3 对话理论与对话过程
        2.1.4 跨文化传播理论
    2.2 接受美学
        2.2.1 发展背景
        2.2.2 接受美学
        2.2.3 理论构成
    2.3 跨学科的建筑现象
        2.3.1 跨文化传播的建筑现象
        2.3.2 接受理论与建筑创作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外建筑理论引进概述
    3.1 第二次引入浪潮1954-1967年
        3.1.1 向苏联学习社会主义理论
        3.1.2 社会主义阵营其他国家的学习
        3.1.3 现代主义的的“潜伏”
    3.2 第三次引入浪潮1979-1990年
        3.2.1 传播渠道
        3.2.2 合作对象
    3.3 国外学术交流活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国内建筑理论发展概述
    4.1 探求新中国主义风格1954-1967
        4.1.1 形式探索1954-1958
        4.1.2 重大建筑的艺术标准与住宅的经济标准1959-1964
    4.2 建筑理论的发声热潮1978-1990
        4.2.1 学术民主与民族形式1979-1981
        4.2.2 旅馆建筑激起千层浪1982-1984
        4.2.3 风貌保护与建筑创作1985-1990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学科思维内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
    5.1 跨学科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5.1.1 主体,客体,主体性
        5.1.2 期待视野
    5.2 对话之前-期待视野
        5.2.1 政治因素
        5.2.2 经济因素
        5.2.3 文化因素
    5.3 对话中
    5.4 对话后—视域创新
    5.5 本章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5)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电影与美术的民国叙事
    一、选题旨趣和研究意义
    二、研究前史与现状
    三、关键词、主要研究方法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民国现象
    第一节 美术人群趋电影界的世界潮流
        一、电影步入艺术殿堂
        二、影像艺术冲击绘画艺术
        三、电影需要美术专才
    第二节 上海城市发展与电影、美术结缘
        一、上海崛起与中国好莱坞的确立
        二、电影、美术引领时尚文化
        三、融和电影与美术的新兴职业人
    第三节 电影美术人在民国的群体起伏
        一、电影美术探索与美术理念的拓展
        二、电影美术人的职场进展
        三、电影美术人的群体概况
第二章 营造美与真的布景美术师
    第一节 美术人加盟电影布景美术工作
        一、有关布景美的呼声兴起
        二、电影美术的工作内容
        三、加盟电影界的美术家
    第二节 形式唯美与奇丽幻景
        一、布景美术由欧化趋华风
        二、幻景与象征影像
        三、伟大布景
    第三节 现实主义电影布景的兴起
        一、置景重在真实适当
        二、外景的现实拓展
        三、布景师的艺术反思
第三章 摄影师的影像美术追求
    第一节 成为摄影师的难度
        一、闯入欧美技师的专属领地
        二、摄影师的美术功底
        三、照相摄影与电影摄影
    第二节 摄绘影像奇观的群体努力
        一、纪实影像与表现影像的交错
        二、分身双美等特技影像
    第三节 影像美学与画学交相辉映
        一、摄影理论对美术的自觉借鉴
        二、电影光线美学
        三、摄影构图与移动镜头
第四章 表演因美术而融会贯通
    第一节 演员的艺术修养
        一、美术专业生进场演出
        二、电影明星的美术修养
        三、导演教戏兼通绘事
    第二节 胶片上的艺术创作
        一、银幕上的艺术家
        二、多变的艺术造型
        三、镜头前的美术创作
    第三节 表演贵在触类旁通
        一、大美术理念下跨界发展
        二、电影表演艺术之源
        三、画论启发演艺妙悟
第五章 电影编导的美与术
    第一节 擅绘导演的电影绘画
        一、实现画面活动的冲动
        二、美术在编导中的功用
        三、犹如绘画创作
    第二节 绘画电影的分途并进A
        一、融画入影唯美影像
        二、影像的浪漫主义诉求
        三、恐怖导演的影像美学
    第三节 绘画电影的分途并进B
        一、现实主义绘影绘声
        二、布景导演不软不硬商业风
        三、画家意识“关不住”
第六章 绘出国产片的动画新天地
    第一节 卡通电影人才的孳育
        一、万氏兄弟转向卡通片
        二、上海影业托举万氏卡通
        三、早期卡通人的成才模式
    第二节 绘制《铁扇公主》的成功
        一、由渝返沪致力长片的契机
        二、仿效迪斯尼的绘制模式
        三、竟成民国卡通长片的绝唱
    第三节 动画片的理念自觉
        一、钱家骏在动画片领域的崛起
        二、“活动画”对垒“卡而不通”
        三、实现动画理念自觉的言行
结语:电影美术人的历史归结与当代启示
    一、电影美术人走向新中国
    二、电影美术人在新时期的复起
    三、当代启示
参考文献
插图汇总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叶向高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选题缘由
    三、创新之处与局限性
第一章 叶向高家世生平与着述
    第一节 家世出身
        一、生于倭乱,幼承儒学
        二、家世渊源,军籍问题
        三、封赠父祖,泽荫子孙
    第二节 仕宦生涯
        一、初入官场,留都九年
        二、入主内阁,独撑大局
        三、再度入阁,回天无力
    第三节 着述、版本及流传概况
        一、《苍霞草》
        二、《苍霞续草》
        三、《苍霞余草》
        四、《苍霞诗草》
        五、《纶扉尺牍》
        六、《纶扉奏草》
        七、《续纶扉奏草》
        八、《蘧编》
        九、《四夷考》
        十、其它着述
    小结
第二章 叶向高的文人交往活动
    第一节 叶向高与师生年谊的交往活动
        一、座师门生
        二、年谊僚友
    第二节 叶向高与闽籍文人的交往活动
        一、曹学佺
        二、何乔远
        三、董应举
        四、谢肇淛
        五、林烃
        六、陈宏己
        七、邓原岳
    第三节 叶向高与东林党人的交往活动
        一、与东林党关系
        二、邹元标
        三、邹观光
    小结
第三章 叶向高的哲学思想
    第一节 对儒、释、道的截然不同态度
        一、坚守儒家思想,倡导因时变革
        二、对道家思想的批评与向往的矛盾态度
        三、对佛家思想的疑问和指责
    第二节 尊重开放的西学观念
        一、积极开放地接触西学
        二、为天主教在福建的传播做出重要的贡献
        三、“三山论学”: 对西方思想的疑惑与尊重
    小结
第四章 叶向高的文学思想
    第一节 “文以载道”的实用为文观
        一、文以载道、实用至上
        二、理气之辨、才法并举
        三、断雕返朴,修辞立诚
        四、文如其人、言为心声
        五、文学、科举与时代的关系
    第二节 “天然自新”的抒情诗学观
        一、“游”之观念,恬淡自由
        二、词尽格变、天然自新
        三、开放进步的文体观念
    第三节 对台阁体的重倡与复振
        一、叶向高对台阁体观念的体认
        二、叶向高对台阁体理论的重构
        三、叶向高坚持台阁体的原因
    小结
第五章 叶向高的诗歌创作(上)
    第一节 雍容典雅的台阁之作
        一、应制奉贺诗
        二、赠答送别诗
        三、写景述怀诗
        四、题画、题卷和题斋居诗
    第二节 独特的艺术特色与蕴含的新变
        一、减少歌功颂德,融入真情实感
        二、减少枯燥堆砌,增加生活气息
        三、用典凝练,含蓄醖藉
        四、意象独特,色彩明亮
    第三节 文学评价与地位
        一、不足与缺陷
        二、晚明台阁体的领袖与复振者
        三、明代台阁体的终结者
第六章 叶向高的诗歌创作(下)
    第一节 山林之作: 对闽地的文学观照
        一、对闽地自然景观的抒写
        二、对闽地人文景观的抒写
        三、对闽地亲友的抒写
        余论: 文学对地域的观照
    第二节 战争、纪实诗
        一、描写民生疾苦、批判社会现实
        二、反映边疆战况、歌颂卫国英雄
        三、刻画沿海倭难、谴责侵略行径
    第三节 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
        一、自然生新、朴实平易的语言风格
        二、朴实真挚的情感注入
        三、特色鲜明的景物截取
    诗歌小结
第七章 叶向高的散文创作
    第一节 “率性真诚、自然流丽”的序、记
        一、形象生动的语言描写
        二、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
        三、吏事用典的妥帖剪裁
        四、真挚情感的自然注入
    第二节 “知人入微、以小见大”的传记文
        一、同中求异,侧重区别
        二、细处着笔,重点勾勒
        三、小处着眼,形象突出
    第三节 “以文存事、以文存史、以文存政”的政论文
        一、博大壮阔之美
        二、详实深刻之美
        三、含蓄绵密之美
    第四节 “短小精炼、真挚深切”的尺牍及其他
        一、苦言为官、真挚感人
        二、针砭政务、痛切时弊
        三、词章颂赋、典雅华美
    小结
结论
附录一: 叶向高家族谱系图
附录二: 叶向高年表
附录三: 叶向高作品辑佚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个人简历
致谢辞

(7)美国在华早期宗教新闻事业的守护者卫三畏与《中国丛报》(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方召唤,为印刷《中国丛报》来华
二、卫三畏负责印刷出版《中国丛报》
三、卫三畏成为《中国丛报》位列第二的撰稿人
四、卫三畏主编《中国丛报》
五、卫三畏负责《中国丛报》经营发行
六、卫三畏是《中国丛报》停刊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七、结论

(8)国家图书馆与敦煌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此前关于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第三节 本文的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敦煌遗书的入藏与保存
    第一节 清末学部调拨敦煌遗书始末
    第二节 建国后历次调拨
    第三节 零星购入与捐赠
    第四节 赠出与遗失的馆藏敦煌遗书
    第五节 馆藏敦煌遗书的庋藏变迁
第三章 馆藏敦煌遗书的初步整理与对外服务
    第一节 关于《敦煌经卷总目》
    第二节 《敦煌经典目》的编纂过程——以俞泽箴日记为中心
    第三节 《敦煌劫余录》及其成书过程
    第四节 京师图书馆学者对敦煌学的贡献
    第五节 接待借阅、参观与参与文献展览
第四章 写经组的工作及其成绩
    第一节 写经组建制与职员
    第二节 写经组的主要工作
    第三节 写经组学者对敦煌学的贡献
第五章 拍摄英法藏敦煌遗书并服务国内敦煌学界
    第一节 拍摄英法藏敦煌遗书的经费筹措
    第二节 照片拍摄、入藏过程
    第三节 英法藏敦煌遗书照片的保管与编目
    第四节 《敦煌古籍丛编》编印计划
    第五节 英法藏敦煌遗书照片对中国敦煌学的推动
第六章 北平图书馆时期的敦煌学研究
    第一节 王重民的敦煌学研究(附刘修业)
    第二节 向达的敦煌学研究
    第三节 赵万里等学者的敦煌学研究
    第四节 馆办刊物对敦煌学的贡献
第七章 建国以来的敦煌遗书整理与敦煌学研究
    第一节 残片整理与编号
    第二节 目录编纂与文献刊布
    第三节 建国以来的敦煌学研究
第八章 敦煌文献服务的扩展与深化
    第一节 学术服务与业界合作
    第二节 敦煌吐鲁番学资料研究中心的成立及其服务
    第三节 馆藏敦煌遗书数字化
    第四节 组织敦煌学学术活动
第九章 馆藏敦煌遗书的修复
    第一节 早期修复实践及其评价
    第二节 修复原则与修复方案的确立
    第三节 修复工艺概述
    第四节 敦煌遗书修复的学术贡献
第十章 结论
    第一节 国家图书馆不同历史时期对敦煌学的贡献
    第二节 中国敦煌学史上的国家图书馆
    第三节 1930 年代国家图书馆敦煌学研究的高潮时期
    第四节 国家图书馆与敦煌学界的互动交流
主要参考文献
    着作类
    论文类
附录
    国家图书馆敦煌学编年事辑
    国家图书馆敦煌学论着目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9)海外现存集部汉籍与中国文学研究——以日本现存汉籍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关于海外现存集部汉籍的调查与考证
三、关于中国集部古籍在海外的传播与影响
四、关于海外现存集部汉籍的整理与研究

四、《中外管理》2001总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丁韪良汉学研究述论 ——兼论美国早期汉学之嬗变[D]. 黄秋硕.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2]1932-1937年《外交评论》研究[D]. 余英.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档案馆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编纂研究[D]. 苏亚云. 辽宁大学, 2019(01)
  • [4]跨学科思维下的中外建筑文化对话研究 ——以建筑学报(1954-1990)为例[D]. 于佳. 河北工程大学, 2018(01)
  • [5]电影与美术结缘的历史解读 ——以民国时期上海电影美术人群体为主要分析对象[D]. 田佳佳. 上海大学, 2016(09)
  • [6]叶向高文学研究[D]. 赵莹莹. 福建师范大学, 2015(05)
  • [7]美国在华早期宗教新闻事业的守护者卫三畏与《中国丛报》[J]. 邓绍根. 新闻春秋, 2013(02)
  • [8]国家图书馆与敦煌学[D]. 刘波. 河北师范大学, 2013(10)
  • [9]海外现存集部汉籍与中国文学研究——以日本现存汉籍为中心[J]. 黄仁生. 社会科学, 2011(04)
  • [10]中国电影人 口述历史系列 老电影资料馆人访谈录[J]. 龚涟,徐庄,伊明,邵功游,田云汗,张奉奎,赵素行,陈墨,檀秋文,赵晶,王广飞,王家祥,李斌,许伟伟,常菲. 当代电影, 2008(09)

标签:;  ;  ;  ;  ;  

《中外管理》2001年总目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