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短期档案识别标准

建立短期档案识别标准

一、短期档案鉴定标准的制订(论文文献综述)

徐浮光[1](2021)在《二十世纪英国档案学者档案鉴定观研究》文中指出

王赟轩[2](2019)在《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是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归档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从世界各国范围来看,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都有所欠缺。本文在研究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时,参考国家档案局第8号令《机关文书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后文简称国档局8号令)、第79号令《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后文简称国档局79号令)、《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后文简称《规范》)、《电子文件归档范围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后文简称《管理规范》),探讨核心问题“什么是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哪些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可归档”、“各个门类的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需要保存多久”,即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概念、归档范围、保管期限,依托这三个核心问题对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理论、归档范围的划分、保管期限表的制定进行研究。首先,服务主体方面。电子政务活动的行为主体有四个,分别是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公众、公务员,政府的行政业务活动主要围绕这四个主体开展,构成了四种模式(G2G,G2B,G2C,G2E)。本文研究的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涉及的是G2G模式,即根据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不同政府部门与不同地区之间开展的电子政务活动形成的电子政务文件来进行研究。其次,归档范围划分方面。根据档案属性理论划分归档范围,并参考和借鉴国档局8号令、国档局79号令及《管理规范》中的相关规定,详细分析并确定了需要归档的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范围。凡是政府部门内部、政府部门与政府部门之间、不同政府部门与不同地区之间开展的电子政务活动,且具有参考、凭证和利用价值的不同种类和类型的电子政务文件都是归档需要研究的范围。最后,保管期限制定方面。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纸质版保管期限参考了国档局8号令、国档局79号令中的相关参考年限,部分未找到参考标准的纸质版保管期限的电子政务文件,则根据其在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活动的参考、凭证及利用价值,或者其在电子政务活动中的重要程度设置保管期限。相较于纸质版档案,电子版档案存储密度大,占用档案库房面积比例小,因此对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电子版保管期限在纸质版的年限基础上做了相应的增加。政府部门开展电子政务活动涉及到社会诸多领域,因此,对于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收集、归档范围的划分、保管期限表的制定工作愈发重要。针对目前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实际情况,笔者根据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活动中可能产生的文件并结合案例,从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核心问题出发进行研究,期望先解决理论方面的问题,明晰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希望对政府部门在电子政务文件的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方面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张璐[3](2017)在《广西综合档案馆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档案进行管理,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是档案鉴定工作的重中之重。档案价值鉴定是决定档案存毁,加强档案管理的关键,存档时间的久远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在不同时期档案的利用价值有不同的体现,在档案不同的运动阶段需要对其价值进行鉴定,以期实现档案得到最大利用效益的目的。文件双重价值这一经典理论从上个世纪50年代发展至今,在实践方面,档案双重价值以其自身独具客观性且便于操作应用等独特的优势,在国外的档案工作中解决了价值鉴定工作中的诸多难题,不管是在以纸质文件为主的传统档案管理工作时期还是以电子文件为主的信息时代,档案双重价值鉴定都应是档案鉴定工作的原则与标准。通过对广西区国家档案馆及14个地级市国家档案馆的走访调查了解到,在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中,双重价值鉴定理论在广西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档案鉴定工作中的借鉴情况并不突出,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深入了解档案的价值并分析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对整个档案工作的影响,以期使档案价值鉴定理论能够与档案价值鉴定实践相结合,使档案鉴定工作中得以更好的开展,更好的服务于广西综合档案馆工作,使档案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孙振刚[4](2017)在《浅论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保管的期限表》文中研究说明档案保管质量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生命线,且直接影响着档案的效用。档案保管的期限表作为衡量档案价值的依据,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就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现状入手,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林斯平[5](2016)在《以数字化为主要引擎的区县档案管理水平提升问题研究 ——以漳州市各区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档案是国家和社会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它本身具有的文化价值和凭证价值是无法估量的。档案更是经济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公共信息,是公共组织在公共事务过程中形成的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的政治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科技信息、教育信息、军事信息、宗教信息。它具有公共性、服务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区县档案馆作为文化的基石,在我国档案事业中发挥着中坚力量的作用。为了适应档案事业的发展需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我国各地区县档案馆开展了新一轮档案馆建设。如何在服务中实现档案工作的价值,在服务中努力提升档案事业的水平,找准中心工作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开辟档案工作的新领域,化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化封闭服务为开放服务,这些问题成为摆在档案部门面前的重大课题。档案馆数字化无疑是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数字化有利于提高档案的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急切要求和增强社会建设能力的需要。从适应数字化建设的要求来看,区县档案馆管理存在新问题、新矛盾,需要归纳、分析和解决。要求档案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档案资源建设的力度和开发利用的力度,努力整合档案信息资源,加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和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珍贵历史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保护。千方百计丰富馆藏,为档案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高品质的馆藏资源,努力保存具有地方特色的民生档案资源。这方面工作需要地方档案馆加大馆藏数字化的力度,努力做到档案“走出去”与公众交流和“引进来”档案信息资源相结合,真正把档案资源活化为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地方传统文化荟萃中心,全方位、多角度地满足公众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为广大群众服务。本文总结了地方档案数字化碰到的具体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以数字化过程作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建设现代化的区县档案馆提供高水平的管理服务。

孙慧君[6](2014)在《对机关档案鉴定工作的思考》文中提出通过对机关档案鉴定工作的深入思考,认为档案鉴定工作不能只站在个人的和本单位的观念、立场来判定"档案的存亡",而是要站在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和角度来判断档案的价值,用历史的、辩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来鉴定"档案的存亡",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档案既精炼又能满足社会的利用需要。

袁丽萍[7](2014)在《中外档案鉴定机制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档案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以及个人在社会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作为原始记录保存起来以备查考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档案承担着记录社会集体记忆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社会认同的形成、延续社会记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档案鉴定的过程即为社会记忆重新整合建构的过程。档案鉴定又被称为最具有挑战性的档案工作,美国档案学者莫斯曾说过:“鉴定是档案工作整个系列决定中第一个关键性决定,是随后所有决定得以产生的基础,因而是档案工作的首要职能,鉴定的重要性居第一。”档案鉴定工作是完全是按照档案鉴定机制开展进行的,而档案工作鉴定机制归根结底是由国家历史发展、工作实践决定的。档案鉴定机制是连接档案鉴定基础理论和档案鉴定工作实践的重要结合点。如果没有档案鉴定有效的运行机制,档案鉴定工作就不能有效的开展。档案鉴定工作的运行机制是指档案鉴定流程、档案鉴定组织管理方法。为了使档案鉴定工作能够正常顺利的开展,保证档案鉴定工作的质量,使档案鉴定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监督地进行,必须确立档案鉴定工作的运行机制,从而保证鉴定工作的经常化、程序化、规范化。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国内外档案鉴定机制具体运行模式进行分析,并置于档案鉴定实践与理论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中进行考察。同时结合我国当前鉴定工作模式的现状来思考我国的发展方向。通过分析我国当前的档案鉴定工作的情况,从档案鉴定程序、档案鉴定组织机构、档案鉴定人员以及档案鉴定标准层面切入,进而做国内外比较研究。发现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档案鉴定工作不是很完善,档案馆藏数量激增、质量不高的现象一直存在。因此,合理完善我国档案鉴定机制的问题就极为突出。本文就是对比分析中外档案鉴定工作中的差异,从理论和实践多角度出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从而发展和完善我国档案鉴定机制。

杨帆[8](2012)在《苏美档案鉴定工作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苏联和美国的档案学和档案工作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两国的档案鉴定工作各有特点,都有值得借鉴学习之处。本文就两国档案鉴定工作稍作比较,希望在不同与相同中求得有益之处,为我国档案鉴定工作提供借鉴。

曾晓霞[9](2012)在《企业档案鉴定工作的探讨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企业档案鉴定工作是企业档案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企业档案鉴定工作是一项薄弱的工作环节,由于诸多因素,企业档案馆室把主要精力放到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统计、利用等工作环节上了,而企业档案鉴定工作没有很

叶繁[10](2011)在《档案保管期限表问题及改进的研究综述》文中认为我国各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在档案管理活动中所出现的档案质量、数量、馆室藏能力与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标准化之间的矛盾已愈发突出。在此过程中,担负起决定档案"生死存亡"的标准性、指导性的文件——档案保管期限表,

二、短期档案鉴定标准的制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短期档案鉴定标准的制订(论文提纲范文)

(2)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2 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归档相关理论
    2.1 电子政务概述
        2.1.1 电子政务的定义
        2.1.2 电子政务的服务主体
        2.1.3 电子政务的相关概念
    2.2 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基本理论
        2.2.1 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概念及特征
        2.2.2 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种类及类型
    2.3 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归档的含义
    2.4 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归档的要求
        2.4.1 内容要求
        2.4.2 技术要求
3 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归档范围的确立
    3.1 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价值的鉴定标准
        3.1.1 理论性标准
        3.1.2 技术性标准
    3.2 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归档范围确立的原则
        3.2.1 原始性原则
        3.2.2 产生者归档原则
        3.2.3 归档范围适当放宽原则
    3.3 归档范围确立的基本依据
    3.4 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的归档范围
        3.4.1 可归档范围
        3.4.2 可不归档范围
4 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保管期限表的制定
    4.1 政府部门档案保管期限表的基本理论
        4.1.1 政府部门档案保管期限表的概念及属性
        4.1.2 政府部门档案保管期限表的作用
    4.2 政府部门档案保管期限表制定的原则
        4.2.1 分类原则
        4.2.2 动态原则
        4.2.3 效益原则
        4.2.4 保管期限适当延长原则
    4.3 保管期限确立的基本依据
    4.4 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档案的保管期限
5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电子政务文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案例分析
    5.1 武汉市国土局电子政务文件的归档范围
    5.2 武汉市国土局电子政务文件的保管期限
    5.3 案例分析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广西综合档案馆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概述
    第一节 档案价值鉴定的含义与工作内容
        一、档案价值鉴定的含义
        二、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内容
    第二节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起源与发展
        一、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萌芽阶段
        二、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初始阶段
        三、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发展阶段
    第三节 文件双重价值鉴定理论对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意义
        一、文件双重价值鉴定理论的特点与优势
        二、对档案实践的指导意义
        三、对档案理论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 广西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价值鉴定工作现状
    第一节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内容
        一、档案进馆价值鉴定工作
        二、档案期满开放鉴定工作
        三、档案期满销毁鉴定工作
        四、电子文件的鉴定工作
    第二节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取得的成就
        一、进馆价值鉴定工作成就
        二、期满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成就
    第三节 广西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一、销毁鉴定工作进展缓慢,无价值档案占据空房空间
        二、第二价值难把握,影响档案开放价值鉴定
        三、进馆鉴定工作难度大,档案类型不全面
第三章 广西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取得成就与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价值鉴定工作取得的成就的原因分析
        一、理论探讨与法律规章的不断修改
        二、设置有助档案鉴定工作开展的部门
        三、做好档案进馆前端控制
    第二节 价值鉴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销毁鉴定工作滞后的原因
        二、影响档案开放价值鉴定工作开展的原因
        三、进馆档案价值鉴定难度大的原因
第四章 促进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发展的对策研究
    第一节 加强价值鉴定理论研究与完善鉴定标准
        一、价值鉴定理论研究需要更深入
        二、完善和细化价值鉴定标准
    第二节 提高档案价值鉴定的意识,优化鉴定队伍结构
        一、提高档案价值鉴定意识
        二、优化组织结构
        三、保障鉴定人员的权益
    第三节 做好价值鉴定培训工作,多方交流经验
        一、从源头做起,提高进馆档案质量
        二、做好期满档案鉴定工作,为档案开放利用工作服务
        三、总结经验,多方交流
    第四节 结合信息技术,推进档案价值鉴定工作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以数字化为主要引擎的区县档案管理水平提升问题研究 ——以漳州市各区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区县档案数字化的研究背景、现状与意义
    第二节 区县档案数字化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
    第三节 区县档案数字化的研究方法、创新之处
第一章 区县档案数字化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区县档案馆藏结构与鉴定工作的不合理
    第二节 人才与风险管控机制的缺失
第二章 区县档案馆数字化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档案数字化建设内部机制的滞后
    第二节 档案数字化建设外部环境的掣肘
第三章 区县档案馆数字化建设的举措
    第一节 切实加强理念层面的建设
    第二节 深入加强档案工作创新机制的构建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6)对机关档案鉴定工作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深刻认识鉴定工作的重要意义, 是做好鉴定工作的基础
2 影响档案鉴定工作开展的主要原因
    2.1 历史原因
    2.2 馆藏理念和政策导向的偏差
    2.3 档案鉴定的标准和法规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3 加强鉴定理论研究, 进一步完善鉴定工作制度标准
    3.1 档案鉴定工作既涉及保管单位的利益, 又关系到档案“生命”的长短
    3.2 制定鉴定标准是档案鉴定的依据, 是确保鉴定工作质量的具体手段
    3.3 加强和完善档案鉴定组织, 严格把好档案鉴定的第一关
4 结束语

(7)中外档案鉴定机制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内研究情况
        1.2.2 国外研究情况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基本思路
        1.3.2 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章 档案鉴定机制的理论辑要
    2.1 档案鉴定机制的内涵
    2.2 档案鉴定机制的理论基础
        2.2.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
        2.2.2 档案价值鉴定理论
第三章 国内外档案鉴定机制简介
    3.1 国内档案鉴定机制的发展沿革
        3.1.1 经验工作阶段
        3.1.2 初期发展阶段
        3.1.3 成熟发展阶段
    3.2 国外档案鉴定机制的发展沿革
第四章 国内外档案鉴定机制的比较
    4.1 档案鉴定程序比较
    4.2 档案鉴定组织机构的比较
    4.3 档案鉴定人员比较
    4.4 档案鉴定标准比较
第五章 对我国档案鉴定机制的启示
    5.1 合理划分档案鉴定过程,建立双重价值鉴定机制
    5.2 借鉴国外文件中心经验,完善我国档案鉴定组织机构
    5.3 开放档案鉴定的权利主体,使档案部门人员提前参与
    5.4 丰富和完善档案保管期限表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苏美档案鉴定工作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两国鉴定工作差异
    (一) 对档案鉴定工作任务的理解不同
        1. 苏联对档案鉴定的理解
        2. 美国对档案鉴定的理解
    (二) 档案鉴定工作的标准不同
        1. 苏联档案鉴定标准
        2. 美国档案鉴定标准
    (三) 档案保管期限表的规定不同
        1. 苏联档案保管期限表
        2. 美国档案保管期限表
    (四) 档案鉴定工作的过程不同
        1. 苏联档案鉴定程序
        2. 美国档案鉴定程序
    (五) 档案鉴定工作的组织机构和人员不同
        1. 苏联档案鉴定组织
        2. 美国档案鉴定组织
二、两国鉴定工作的相通之处
    (一) 档案鉴定的组织严密
    (二) 档案鉴定的程序严格
    (三) 档案鉴定的标准全面
    (四) 档案鉴定的制度明确

四、短期档案鉴定标准的制订(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十世纪英国档案学者档案鉴定观研究[D]. 徐浮光. 辽宁大学, 2021
  • [2]政府部门电子政务文件归档范围与保管期限研究[D]. 王赟轩.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3]广西综合档案馆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研究[D]. 张璐. 广西民族大学, 2017(02)
  • [4]浅论档案管理过程中档案保管的期限表[J]. 孙振刚. 赤子(上中旬), 2017(03)
  • [5]以数字化为主要引擎的区县档案管理水平提升问题研究 ——以漳州市各区县为例[D]. 林斯平.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5)
  • [6]对机关档案鉴定工作的思考[J]. 孙慧君.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4(19)
  • [7]中外档案鉴定机制的比较研究[D]. 袁丽萍. 天津师范大学, 2014(12)
  • [8]苏美档案鉴定工作比较研究[J]. 杨帆. 云南档案, 2012(12)
  • [9]企业档案鉴定工作的探讨与实践[A]. 曾晓霞. 档案与文化建设: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论文集(中), 2012
  • [10]档案保管期限表问题及改进的研究综述[J]. 叶繁. 档案时空, 2011(12)

标签:;  ;  ;  ;  ;  

建立短期档案识别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